顶管安全监理实施细则详细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GD/FS-3507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顶管安全监理实施细则详
细版
The Daily Operation Mode, It Includes All Implementation Items, And Acts To Regulate Individual Actions, Regulate Or Limit All Their Behaviors, And Finally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顶管安全监理实施细则详细版
提示语:本管理制度文件适合使用于日常的规则或运作模式中,包含所有的执行事项,并作用于规范个体行动,规范或限制其所有行为,最终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

,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一、工程概况
二、监理工作的依据
2.1已批复的《监理规划》;
2.2北京通州运河核心区市政配套工程安顺路(通燕路~温榆河西滨河路)管线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3设计图
2.3.1《北京通州运河核心区市政配套工程安顺路(通燕路~温榆河西滨河路)排水工程
(2010J335-SS00PS0701PS)
2.3.2《北京通州运河核心区市政配套工程安顺路(通燕路-温榆河西滨河路)给水工程施工图(含
初步设计)》(工程编号:2010J335-
ZB00GS0701GS)
2.3.3《北京通州运河核心区市政配套工程安顺路(通燕路-温榆河西滨河路)再生水工程施工图(含初步设计)》(工程编号:2010J335-
ZB00ZS0701ZS)
2.4相关技术规范
《建设工程安全监理规程》DB11/382-2006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保护、场容卫生、环境保护及保卫消防标准》
DBJ01-83-2003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20xx年版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03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顶管施工技术及验收规范》(实施日期20xx 年3月)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
DBJ01—62—2002
《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生活区设置和管理标准》DBJ01—72—2003
《建筑沟槽内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DB11/489-2007
《岩土工程监测规范》YS5229-96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DB11/T808-2011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设部87号文件;
三、顶管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工作坑开挖→锚喷支护→顶管架安装→顶管后背制作→顶管导轨安装→挖土顶管→触变泥浆减阻注浆→挖土顶管→粉煤灰、水泥浆充填置换。

四、监理工作要点及目标值
审核施工单位专项施工方案,督促施工单位严格
按方案施工,施工过程中结合专家论证意见:1、套管高程在满足距电力管底净距不小于1m的前提下,尽量避免管顶进入砂层。

2、工作坑开挖过程根据土质情况,采取缩小开挖步距或注浆加固措施,开洞口部位注意设置加强筋,保证支护结构的整体性。

3、明确穿砂层采用的工具管形式,顶管过程严格按照短开挖、勤顶进的原则进行施工管理,同事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措施。

5、按施工内容与施工环境,完善监测项目及监测控制标准。

4.1测量控制
顶进过程中应勤监测、及时纠偏,在第一节管顶进200~300mm 时,应立即对中线及高程测量进行监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在以后的顶进过程中,应在每节管顶进结束后进行监测,每个接口测1点,有错点时测2点;在顶管纠偏时,应加大监测
频率至300mm一次,控制纠偏角度,使之满足设计要求,避免顶管发生意外。

4.2工作坑及设备安装
4.2.1工作坑的平面位置除应符合设计和施工工艺要求外,还应同时考虑下列因素:
①、应避免设置在高压电线下、里弄或单位的车辆出入口及交通繁忙场地狭小处。

②、应尽可能避让或离开地下管线、建筑物、水体、铁路等有一定距离,减少施工扰动的影响。

③、工作坑与建(构)筑物和地下管线最小平面距离,应根据土质、场地条件并结合工作坑的施工方法而定。

采用钢板桩或沉井法施工的工作坑,地面沉陷的影响范围,一般可按基坑深度的1.5倍考虑,否则应采用必要的技术保护措施。

④、工作坑的施工机械设备或脚手架等设置,与
架空输电线路之间的最小距离,应满足有关电业规定。

4.2.2顶进工作坑的后靠设施和土体的最大允许反力必须经过计算,并满足最大顶力的需要,必须结构稳定,无位移,必要时对结构后靠及土体予以加固。

4.2.3在顶管进出预留洞的一段距离范围内,视土体特性、机头类型、周边地下管线、建筑物的情况,应采取井点降水、土体加固及特设的保护措施,保持土体稳定,地下管线和建筑物的安全,确保机头顺利进出洞口,防止水土流失、机头下沉磕头。

4.2.4工作坑的洞口必须设置止水圈和封门板,止水圈应在整个顶管过程中能有效防止水土和触变泥浆的流失,封门板应抽拔方便。

4.2.5导轨、顶机、千斤顶、油泵站、后靠的布
置、安装,应顺序进行,达到导轨稳定,顶机平稳,轴线、标高、坡度符合顶管设计要求。

顶机及相关设备应进行单机、单系统调试,并进行整机系统运行试车,操作运行正常后才能拆除封门机头顶入土体。

在顶进过程中,全部设备应有专人维护和保养。

4.2.6多个千斤顶同时使用时,必须规格、型号一致,油路并联,行程同步,若有偏差应查明原因,调整合格后才准予使用。

4.3管节出洞
4.3.1出洞前,监理必须对顶管整个系统的安装、单机调试进行全面检查,督促并检查设备联动调试,确认设备系统运转正常,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完成,才准于开顶出洞。

未经监理批准,不准开顶。

4.3.2检查洞口止水圈的安装必须符合施工要求,应安装牢固、尺寸准确,能完全封堵机头与洞口
的空隙,无渗出水土与触变泥浆。

4.3.3洞口前方的土体已采取措施得到稳固,确保拆除洞口不会产生水土流失。

4.3.4洞口前方的地下管线、地面构筑物,采取技术措施有效保护,并建立了沉降监测。

4.3.5机头出洞时,顶进操作应谨慎平稳、匀速推进,首节管出洞口后即应开始均匀压注触变泥浆。

在管节出洞10~20m范围内,监理应检查并督促施工人员将切土、出泥、顶速、土压、轴线、标高等技术参数和操作,逐渐调整至正常状态。

4.3.6若机头出洞即遇到异物、机头下沉“磕头”等现象,应暂缓顶进,查明原因经处理再予顶进。

特殊情况,有相应措施保护才可将机头退出,经处理后再次顶入出洞。

4.4管节进洞
4.4.1管节进洞前,必须严格监控机头轴线和标高并对准洞口,控制平稳顶进和纠偏量,确保机头、管节顺利顶入接收坑洞口。

4.4.2对洞口处的土体、地下管线及地面构筑物,应采取必要的稳定和保护加固措施,并监测土体的变形情况。

4.4.3检查接收坑内支承机头和工具管的导轨必须安装稳固,轴线与标高应与机头入洞方向一致。

4.4.4只有当机头端面临近洞口时,才准予拆除洞口砖封墙和开启洞口封板。

洞口封门拆除后,应随即将机头顶入洞口至导轨上,应防止机头在洞口前方土体中长时间停滞,发生“磕头”等弊病。

管节入洞后,检查管壁与洞口间隙的封堵,防止水土流失。

4.5管节顶进
4.5.1机头顶进入洞后,必须按土质及时调整操
作并监控各类技术参数,使顶管尽早进入正常状态。

4.5.2必须按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要求的规定,检查设有压浆孔的管节和中继环的布置,检查并督促触变泥浆的压注应贯彻“机尾压浆、管中顺序补浆、随顶随压浆、特殊地段或地面沉降增量时增大压浆量”的原则,对压浆时段及浆量应作分析。

4.5.3检查纠偏措施并必须贯彻“勤测、勤纠、微调”的原则,经常检查机头内的照准板,以确定机头顶进的轨迹走向。

若发生较大偏差,应分析原因,并督促分次逐步纠偏,防止纠偏过量,造成反复纠偏,影响顶管质量。

机头内设的两组纠偏千斤顶的纠偏行程差值不能大于50mm。

4.5.4监理人员应随时掌握顶进状况,及时分析顶进中的土质、顶力、顶程、压浆、轴线偏差、地面变形等情况,针对发生的问题督促施工单位及时采取
相应的技术措施。

发现地面有冒浆,应及时查明原因,采取封堵及减压措施。

4.5.5使用的管材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管材合格证、使用许可证、试验资料、外观及几何尺寸,必须达到顶管的质量标准和强度指标。

发现管壁有裂缝、接口缺损等弊病的不准使用。

4.6起吊设备
4.6.1起吊机械的选型、设备的场地平面布置、起重能力必须严格按照方案执行,并报监理审核批准。

超吊重量、吊臂长度、吊臂角度、起吊稳定性等与设备能力、现场施工条件、起重安全性等直接相关,必要时应督促施工单位进行核算和加固。

4.6.2审核进场设备的合格证及操作人员的上岗证,督促施工单位在设备使用前必须进行调试和试吊,并检查调试和试吊的情况,确认安全可靠方可使
用。

起重设备应按规定,必须经劳动安全部门检验核准后方可投入使用。

4.6.3起重机械严禁超负荷工作,并不得同时进行升降、变幅、旋转或行走的动作。

严禁非工种人员操作设备。

4.6.4严禁在起重机回转半径范围内有人或物,严禁重物在人头上越过或人站立在被吊物体上工作。

4.6.5督促施工单位建立现场维护保养、定期检查制度,严禁设备带病运转。

4.7触变泥浆
触变泥浆减摩是顶管施工中减少顶力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在顶进过程中,通过顶管机尾部的同步注浆与管道上的预留孔向管节外壁压注一定数量的减摩泥浆,采用多点对称压注使泥浆均匀地填充在管节外壁和周围土体间的空隙,来减小管节外壁阻力。

能否
形成完整的泥浆套,将直接影响到泥浆的减摩效果。

减摩泥浆采用触变泥浆,该浆液能稳定,且有良好的触变性,又有一定的稠度(浆液配比见下表)。

施工过程中,泥浆应保证不失水、不沉淀、不固结,泥浆的配比应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要作相应的调整,使泥浆适应不同土层的特性,起到预期的减摩效果。

施工过程中还可配制特殊的泥浆以满足顶进施工中特殊要求。

浆液配比
膨润土水纯碱CMS
400 400 6 2.5
注:此配比为重量比,用水量要根据现场土质情况要作相应调整。

浆液质量指标:a、稠度12~14㎝
b、PH 9~10
c、析水率<2%
压浆时,储浆池内的触变泥浆由地面上的压浆泵通过管路压送至管道内各压浆总管,并到达连通各压浆孔的软管内,通过控制压浆孔球阀来控制压浆。

压浆孔球阀布置在工作井内。

在地面压浆泵的出口处,装置压力表,便于观察和调节控制压浆压力。

4.8水泥、粉煤灰补浆
为防止地面下沉, 顶管完毕后对顶管全线进行水泥浆粉煤灰置换充填,为保证压浆充足,注浆压力
0.25Mpa,浆液配比为水泥:粉煤灰:水=1:2:7,第一次水泥浆粉煤灰置换充填后,经过水分流失又产生一定的空隙,因此必须进行第二补浆,必要时还应进行第三次补浆,直至其饱满充实无空隙,以保证地面无沉陷。

4.9完善顶管监测
4.9.1在施工前做好监测点的设置和初始值的测
定。

主要就是检测中线管内底前后端高程,顶进方向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当确认无误并检查穿墙措施全部落实后,方可开始顶进。

在顶进过程中应勤监测,及时纠偏。

在第一节管顶进200~300mm时,应立即对中线及高程测量进行监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在以后的顶进过程中应在每节管顶进结束后进行监测,每个接口测1点,有错口时测2点;在顶管纠偏时,应加大检测频率至300mm一次,控制纠偏角度使之满足设计要求,避免顶管发生意外。

本工程在顶管施工期间每天早晚各一次。

顶管施工结束后,每3天监测一次。

在工程施工监测期间,若变化量较大,需根据施工要求,进行加密跟踪监测。

4.9.2每一次测量成果都及时汇总给现场施工技术部门,以便于施工技术人员及时了解施工现状和相对区域地面变形情况,确定新的参数和注浆量等信息
和指令,并传递给顶管施工工作面,使施工现场及时作相应调整。

随后通过监测确定施工效果,反复循环、验证、完善,确保沿线建筑物的安全和工程施工质量。

五、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
5.1在施工过程中对材料、半成品、成品、设备、工具进行质量控制,对施工人员及其组织活动的控制,施工过程的控制,以及工程实体质量检验。

5.2严格工序交接检查,施工单位的自检(包括“三检”即“自检、互检、专检”)完成后报监理进行工序检查决定是否同意下道工序施工。

5.3认真对隐蔽工程的检查记录对关键的工程部位按工序进行检查验收。

5.4要特别加强施工现场观察和巡视,防止发生意外事情,保持旁站过程的完整性。

5.5严格执行《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贯彻执行国家现行的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和建设工程强制性标准;
5.6督促施工单位落实安全生产的保证体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奖罚分明;
5.7督促施工单位对工人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及安全技术交底,并核查交底记录
5.8审核施工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并监督安全文明技术措施费用的使用情况;
5.9检查并督促施工单位,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落实分部、分项工程或各工序的安全防护措施;
5.10监督检查施工现场的消防工作、夏季防暑、文明施工、卫生防疫等各项工作;
5.11进行质量安全综合检查。

发现违章冒险作业的要责令其停止作业,发现安全隐患的应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情况严重的,应责令停工整改并及时报告建设单位;
5.12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的,监理人员应及时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并建议建设单位采取合同措施。

六、安全监理工作控制要点
6.1各联结部位应紧固,各运动部位及各部阀门开闭应灵活,并处于起动前的位置。

6.2起动空气压缩机必须在无载载荷状态下进行,待运转正常后,再逐步进入载运转。

6.3开启送气阀前,应将输气管道联接好,输气管应保持畅通,不得扭曲。

送气时,在出气口前不准有人工作或站立。

6.4发现以下情况必须立即停机检查,找出原因待故障排除后,方可作业。

①漏水、漏气、漏电或冷却水突然中断;
②压力表、温度表、电流表的指示值超过规定;
③排气压力突然升高,排气阀、安全阀失效;
④机械异响或电动机电刷发生强烈火花。

6.5停机时,应先卸载,然后分离主离合器,再停止电动机的运转。

6.6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吊装过程中必须有专职信号工负责指挥。

6.7环保与文明施工
6.7.1控制噪声,顶管设备施工作业、施工运输车辆特别是夜间施工所造成的对附近居民的影响,由于顶管进行连续顶进施工,采取必要的减噪措施,同时报经主管部门批准。

6.7.2加强环境保护,控制空气污染,对施工作业机械,运输车辆作业时所产生粉尘进行控制,并定期对施工现场周围地面进行淋水,减少灰尘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同时做好对城市绿化、地下管线、地下文物的保护。

6.7.3保持每天24 小时对工地范围内的交通通道进行维护、清扫。

工地范围与各主要通道加强照明设施,保证车辆司机、行人能充分看清路况、警示标志以及施工围栏。

6.7.4当天的余泥尽量当天运走,避免污染环境。

七、安全监理工作目标
采取有力措施督促承包单位改善劳动条件,创造适宜的作业环境,保障劳动者生产活动中的安全卫生、健康,同时督促帮助承包方根据工程的特点,制
定与之相适应的安全保证体系。

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实现重大伤亡事故为零的目标。

八、雨季施工措施
顶管施工工期安排在汛期期间,监理部成立防汛小组,组长由总监担任,其他专业监理工程师任组员,切实做好防汛准备工作,检查防汛物资及施工单位防汛小组成员,确保顶管施工期间安全。

8.1注意收听天气预报,及时采取有效应急措施,把雨期对重要结构物影响压缩到最低程度,确保工程质量。

做到未雨绸缪、防患未然。

根据天气情况合理安排施工,土方作业、锚喷等施工避开雨天。

8.2检查施工单位现场防汛情况,确保防汛物资到位,防汛人员到岗,确保临时用电电源能满足排水设备要求。

机械设备、临时电源搭设工作棚,防止下雨期间淋湿故障。

8.3工作坑周围做好挡土埂、排水沟等截水排水设施,防止区域以外的水流入。

8.4雨后及时做好抽水工作。

可在这里输入个人/品牌名/地点
Personal / Brand Name / Location Can Be Entered He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