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通注射液联合经皮穴位神经电刺激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观察张恒利
经皮穴位神经电刺激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
![经皮穴位神经电刺激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4ba26665011ca300a6c39098.png)
【 A 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 T o s t u d y t h e e f f e c t o f t r a n s u t a n e o u s e l e c t r i c a l n e r v e s t i m u l a t i o n o n a c u p u n c t u r e p o i n t s o n
中图 分 类 号 : R 7 4 3 . 9 文献标志码 : B 文 章 编号 : 1 0 0 4 — 7 4 5 X( 2 0 1 3 ) 0 3 — 0 4 2 5 — 0 2
【 摘 要 】 目的 观 察 经 皮 穴 位 神 经 电 刺 激 对 急 性缺 血性 脑 卒 中患 者 运 动 功 能 康 复 的影 响 。 方 法 将 患 者 随 机 分
r e v o v e r y o f mo t o r f u n c t i o n i n a c u t e s t r o k e p a t i e n t s .M e t h o d s :P a t i e n t s we r e r a n d o ml y d i v i d e d i n t o t r e a t me n t
【 关键词 】 急性缺血性脑卒 中 穴位 电刺激
Ef fe c t O f Tr a n s u t a n e o u s El e c t r i c a l Ne r v e S t i mu l a t i o n o n Ac u p u n c t u r e P o i n t s o n Re v o v e r y o f Mo t o r
g r o u p a n d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 a l l s u b j e c t r e c e i v e d s t a n d a r d i z e d me d i c a l d r u g a n d 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 p r o g r a m . I n t r e a t m e n t
血栓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
![血栓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daebf2ee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b0.png)
中西医结合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N A T U R O P A T H Y,J u l.2019,V o l.27N o.13血栓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高超群(河南省永城市人民医院,河南商丘476600)ʌ摘要ɔ目的:观察血栓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㊂方法:将11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9例㊂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㊂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 I H S S)评分和B a r t h e l指数;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㊂结果:治疗后,两组N I H S S评分㊁B a r t h e l指数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N I H S S评分低于对照组,B a r t h e 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92%)高于对照组(8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㊂结论:血栓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㊂ʌ关键词ɔ缺血性脑卒中;血栓通注射液;依达拉奉;认知功能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A D O I:10.19621/j.c n k i.11-3555/r.2019.1326缺血性脑卒中(c e r e b r a l i s c h e m i c s t r o k e,C I S)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㊂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C I S发病率不断上升,现已成为影响中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威胁其生命健康的重要因素[1]㊂目前临床治疗C I S主要以调脂㊁抗凝㊁抗血小板聚集㊁营养神经等常规治疗为主,但仍有部分患者预后较差,出现认知功能下降㊁偏瘫等严重后遗症,降低了患者日常生活质量,也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较大的心理负担[2]㊂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栓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C I S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㊂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7月永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8例C I S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9例㊂对照组男32例,女27例;年龄51~75岁,平均(63.18ʃ5.42)岁㊂观察组男33例,女26例;年龄50~76岁,平均(63.04ʃ5.51)岁㊂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㊂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㊂1.2纳入标准西医诊断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C I S的诊断标准,且经颅脑C T检查确诊[3];中医诊断符合‘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风的诊断标准,主症为昏迷㊁神志不清,次症为口舌 斜㊁感觉异常㊁偏瘫[4];首次发病6h内入院治疗;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治疗依从性良好,患者临床资料完整㊂1.3排除标准严重心㊁肺㊁肝㊁肾功能不全者;脑出血㊁脑血管畸形等其他类型脑血管疾病者;有颅脑手术史者;恶性肿瘤者;凝血功能异常者;对研究药物过敏或过敏体质者;精神障碍者;严重感染者㊂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溶栓㊁抗凝㊁抗感染㊁平衡颅内压㊁调脂㊁营养神经等常规治疗㊂2.1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西安利君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120042),将30m g 依达拉奉加入100m L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每日2次㊂连续用药14d㊂2.2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栓通注射液(广东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44023082),将300m g药物加入250m L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每日1次㊂连续用药14d㊂3疗效观察3.1观察指标 ①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 I H S S)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评分越高表明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㊂②采用B a r t h e l指数评估两组治疗前后自主生活能力,评分越高表明自主生活能力越高㊂③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㊂3.2疗效评定标准基本痊愈:N I H S S评分下降ȡ90%;显效:N I H S S评分下降50%~89%;有效:N I H-S S评分下降18%~49%;无效:N I H S S评分下降ɤ17%㊂总有效为基本痊愈㊁显效及有效之和㊂3.3统计学方法采用S P S S22.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㊂计量资料以均数ʃ标准差(xʃs)表示,采用t检54中国民间疗法2019年7月第27卷第13期. All Rights Reserved.中西医结合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N A T U R O P A T H Y,J u l.2019,V o l.27N o.13验;计数资料以例或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㊂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㊂3.4结果(1)N I H S S评分㊁B a r t h e l指数评分比较治疗后,两组N I H S S评分㊁B a r t h e l指数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N I H S S评分低于对照组,B a r t h e 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见表1㊂表1两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和B a r t h e l指数评分比较(分,xʃs)组别例数N I H S S评分治疗前治疗后B a r t h e l指数评分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5920.94ʃ3.387.11ʃ1.24әһ37.93ʃ4.3965.72ʃ5.48әһ对照组5921.08ʃ3.5112.23ʃ1.59ә37.81ʃ4.2252.59ʃ5.09ә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ә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һP<0.05(2)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见表2㊂且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㊂表2两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组别例数基本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观察组59182414394.92һ对照组591520131181.36注:与对照组比较,һP<0.054讨论研究显示,C I S会直接导致大脑缺氧㊁缺血,影响神经细胞代谢能力㊂在缺血㊁缺氧环境下,神经细胞能量代谢方式由有氧呼吸转变为无氧呼吸,不仅导致能量供给不足,无氧呼吸产生的大量乳酸等酸性物质也会破坏神经细胞内外酸碱平衡,从而进一步加重神经细胞损伤[5]㊂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十分必要㊂依达拉奉属于脑保护剂,具有较强的自由基清除功能,可以有效增加脑中N-乙酰门冬氨酸含量,抑制C I S 患者病情发展,缓解C I S带来的神经功能损伤,广泛应用于治疗脑血管疾病及颅脑损伤㊂依达拉奉可通过抑制N F-κB p65磷酸化减轻神经元细胞氧自由基损伤和炎症反应,从而减小脑梗死面积,抑制神经元细胞凋亡[6]㊂血栓通注射液的主要有效成分为三七总皂苷,具有活血化瘀作用㊂血栓通注射液还可有效降低急性脑出血患者炎症因子释放,对改善病灶区域脑组织血液循环具有积极作用[7]㊂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N I H S S评分低于对照组,B a r t h e l指数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表明两种药物联用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可有效保护C I S患者脑神经,对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具有积极作用㊂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不良反应,表明两种药物联用安全性较高㊂综上所述,血栓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C I S 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㊂参考文献[1]孙红婷,宋艳荣.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8,13(10):59-61.[2]刘峻峰,林森,周红清,等.阿加曲班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4,14 (7):859-866.[3]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4):246-257. [4]韩学杰,刘孟宇,连智华,等.‘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临床应用评价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7,42(17): 3233-3237.[5]梁磊,黄志恩,罗高权,等.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现状[J].解放军医学杂志, 2014,39(2):167-171.[6]侯立维,孔丽娜,杜开先.依达拉奉抑制N F-κB p65磷酸化缓解脑缺氧-复氧大鼠模型的氧自由基损伤和炎症反应[J].现代肿瘤医学,2018,26(23):3717-3721.[7]许宏伟,昌丽艳,刘燕,等.血栓通注射液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I L-8㊁I L10水平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 (10):1867-1870.(收稿日期:2018-11-16)单方验法治疗抑郁症验方顾晓明,王晨燏(山东省青州市中医院,山东潍坊262500)方药组成:生黄芪15g,当归12g,炙甘草10g,浮小麦15g,大枣12g,炒酸枣仁15g,合欢皮12g,香附10g㊂每日1剂,水煎服㊂本方适用于因情志不遂引起的抑郁症,伴水肿患者禁用㊂服药期间忌食生冷㊁茶㊁绿豆㊂(收稿日期:2018-12-10)64中国民间疗法2019年7月第27卷第13期. All Rights Reserved.。
血栓通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
![血栓通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bbd8385f3c1ec5da50e270de.png)
—
中的风 险高达 1 % 一 0 。因此 , 0 2% 临床 医生必须高 度重视 TA, I 准确地评估 TA的风险 , I 针对 不同 的患者在第 一时 间 内采取积极有 效的干预措施 , 以降低 TA后 发生卒 中的风 I
险, 改善其预后 , 这对 缺 血性 卒 中的二 级预 防具 有 十分重
w s in c t i e ta a o ecnrl(4 7 % V 0 8 % , a gi a l hg r hnt t fh ot 8 . 8 s fn y h i h t o S .7 6 P<00 ) o pr o i eoet am n, . 1 .C m ai nwt bfr r t et s h e teidcs f e ohooyi og u s m rvdovos f rram n ( h ie o m relg t r p poe bi l ae et et P<00 ) b th rvm n i tea n h nw o i uy t t .5 , u tei oe etn hr— mp
(.广东省 中山市东升 医院急诊科 , 1 广东
摘要
目的: 观察血栓通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 作( I 的临床 疗效。方法 : 9 TA) 将 2例确诊 为 TA的 患者随 I
机分 为治疗组和对 照组, 每组 4 6例 , 两组均给予常规 治疗 , 治疗组在 此基础上加 用血栓通 注射液静 滴, 照组加 对 用复方丹参注射 液静 滴 , 均连 用 2周为一疗程。结果 :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 8 . 8 , 4 7 % 显著 高于对 照组 的 6 . 7 0 8 % ( 00 ) P< . 1 。在治疗后 , 两组血 液流变学各项指标 均较 治疗前显著改善 ( 00 ) 但 治疗组较 对照组 改善 更明 P< .5 ,
血栓通注射液辅助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分析
![血栓通注射液辅助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57c878e1eb91a37f0115c24.png)
血栓通注射液辅助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分析目的:对血栓通注射液辅助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
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0年1月份到2012年1月份收治的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个组别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血栓通注射液进行治疗。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
结果: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血液流变学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经临床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血栓通注射液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普及。
标签:血栓通注射液;缺血性脑卒中;临床分析缺血性脑卒中主要因脑部血液供应受阻,导致机体缺血缺氧,从而引起的脑组织软化和坏死[1]。
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脑血栓、脑梗死以及脑栓塞[2]等。
此次临床研究中,我院对收治的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实验组采用血栓通注射液进行辅助治疗,效果显著。
详细临床报道如下所示: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0年1月份到2012年1月份收治的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性患者有64例,女性患者有36例。
年龄范围为44岁到85岁,平均年龄为66岁。
发病时间为7小时到182天,平均发病时间为4天。
所有患者经过螺旋CT以及MRI检查,均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
12例患者入院时GCS评分为3分到8分,66例为9分到11分,12例为12分到15分。
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个组别50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发病时间等一般资料的比较上,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在临床上主要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包括降颅压、抗血小板、降血糖、降血脂以及降血压等。
苏合香丸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观察
![苏合香丸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c79f1957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6b.png)
DOI:10.19368/ki.2096-1782.2023.08.039苏合香丸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观察孙迎迎,赵艳梅,孔波睢宁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江苏睢宁221200[摘要]目的研究苏合香丸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选取2022年3—12月睢宁县人民医院诊治的137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例,经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n= 69)及对照组(n=68)。
对照组采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研究组采用苏合香丸联合血栓通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凝血功能、生化血清指标、神经损伤评分、脑卒中相关评分等数据。
结果研究组在治疗后血流动力学数据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治疗后PT、APTT高于对照组,TT、D-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治疗后生化血清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4.37±1.02)分低于对照组(5.01±1.4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964,P<0.05);研究组mRS评分(2.01±0.31)分低于对照组(2.24±0.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进行治疗时,选择苏合香丸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具有更好的效果,可有效改善血流动力学水平,降低凝血功能,减少神经损伤程度,明显提高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关键词]苏合香丸;血栓通注射液;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流动力学;凝血功能;神经损伤[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782(2023)04(b)-0039-04Effect of Suhexiang Pill Combined with Xueshuantong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 and Its Influence on HemodynamicsSUN Yingying, ZHAO Yanmei, KONG BoDepartment of Neurology, Suining People's Hospital, Suining, Jiangsu Province, 2212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Suhexiang pill combined with Xueshuantong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 and its influence on hemodynamics. Methods 137 cases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 diagnosed and treated in Suining People's hospital from March to December 2022 were col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n=69) and control group (n=68).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Xueshuantong injection, and the study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uhexiang pills combined with Xueshuantong. The hemodynamics, coagulation function, bio‐chemical serum indexes, nerve injury score, stroke related score and other data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The hemodynamic data of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reatment, Pt and APTT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while TT and D-D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biochemical serum indexe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NIHSS score of the study group (4.37±1.02) points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5.01±1.47) points,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2.964, P<0.05). The Mrs score of the study group (2.01±0.31) points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2.24±0.48) points,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 Suhexiang pill combined with Xueshuantong injection has better effect, effectively improves the level of hemodynamics, reduces coagulation function, reduces nerve injury, and significantly improves the quality of life. It [作者简介] 孙迎迎(1991-),女,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脑血管病及帕金森诊疗。
经皮穴位神经电刺激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经皮穴位神经电刺激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7945eda7dd3383c4bb4cd234.png)
o r amen ,he Fug - e e s e s nts ae a d t i ie a tv t ii c r ft e te t ntgo r fte t tt l M y r a s s me c l n he dal lf ciiy ablt s o e o h r ame r up we e y y
【 ywod 】 ct so e Eetc t uai Ke r s A ue t k ; l r a s m lt n r ci l i o
wt p r E te t oo u c o Z A n l P ol Ho hl o i i onyHee ilUp e xrmi M tr F n t n I y i H NG Heg—i . epe s a f Ln C u t. bi p x
Pr vic He i Lixi 0 490 o n e, be , n , 5 0
中 图 分 类 号 : 7 39 文 献 标 志 码 : 文 章 编 号 :0 4 7 5 2 1 ) 9 1 7 — 2 R4. B 1 0 — 4 X( 0 2 0 — 4 5 0
注射用血栓通(冻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分析
![注射用血栓通(冻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ddeb8ae52ea551811a68764.png)
注射用血栓通(冻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分析李凡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山东青岛 266000ʌ摘要ɔ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注射用血栓通(冻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采取的方法为随机对照法,通过观察比较血栓通(冻干粉)注射液(80例)和复方丹参注射液(80例)对有效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160例)的两组临床效果和心电图缺血性改变药效的差异㊂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复方丹参注射液,血栓通(冻干粉)注射液无论是从临床效果还是心脑电图缺血性改变或者是观察其血流的变化效果,都展现出了很好的治疗效果㊂研究结论为:血栓通(冻干粉)注射液对于缺血性脑卒中疾病治疗高效㊁无毒且安全㊂ʌ关键词ɔ注射用血栓通(冻干粉);药物治疗;缺血性心脏病ʌ中图分类号ɔR743.3ʌ文献标识码ɔB ʌ文章编号ɔ2095-588X(2019)-04-0257-01缺血性脑卒中是医院在接受病患治疗过程中最为常见的病种,而且目前对于它的发病起因常常是因为脑血管破裂导致脑血栓坏死,最终造成脑颅内神经出血的症状,对此,医学上研究认定三七成分可以在其中起到活血祛瘀和消肿止痛的功效,它属于名贵中药材的一种㊂在医学治疗中,我们用注射用血栓通(冻干粉)来给病患实施脑卒中疾病的治疗,其主要成分为三七总皂苷㊂本论文对注射用血栓通(冻干粉)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研究㊂1研究资料与方法1.1研究资料以脑卒中病患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按照数字表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㊂其中对照组有80例病患,男患49例,女患31例,年龄基本都在60-72岁之间,平均年龄65.2-69.7岁,急性脑血栓形成22例,腔隙性脑梗死15例,短暂性脑梗死23例;观察组80例,男患55例,女患25例,年龄65-75岁,平均年龄71.6岁,其中急性脑血栓形成33例,腔隙性脑梗死12例,短暂性脑梗死25例㊂这两组病患基数基本持平,其具备可比性㊂纳入标准:经颅内CT及磁共振MRI检查并确诊将脑出血患者排除;病程为1.2d,而且都是首次发病患者,均没有消化道溃疡或者出血性疾病史㊂排除标准:依从性较差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以及对所服用的药物有一定的过敏史病患和心脏肾等等都存在严重的疾病患者㊂1.2研究方法此两组病患在进入医院之后都进行常规化护理治疗,主要维持病患的生命体征和有效降低颅内压以及营养神经功能等等㊂对照组则给药丹参注射液(成都天台山制药有限公司,批号:20120114),加入0.9%生理盐水250mm进行静脉注射滴注,每日一次,连续给药10d,观察病患给药注射用血栓通(哈尔滨珍宝制药有限公司,批号:20111223)实施治疗,把0.5g血栓通冻干粉针加入250ml0.5%葡萄糖溶液中,然后进行静脉滴注,每日一次,紧接着连续给药10d㊂1.3观察指标对病患之间之后的总有效率进行对比,同时对两组病患在治疗前后由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性评分(NIHSS)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指数(ADL)进行评分比较,另外针对两组病患在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㊁红细胞比容等等)做对比分析㊂另外还要对两组病患给药的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㊂1.4 疗效判定依据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治疗效果的判定原则进行分析(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拟定),其功能损伤程度评分值减少值在91%,100%,且病残程度在0级,能够生活自理或正常工作,为治愈,功能损伤评分减少值在46%,统计学处理90%,病残程度1/3级,部分能够生活自理,为显效,功能损伤评分减少值在18%,45%,此为有效,上面指标没有加剧则视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㊂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取χ2进行检验,差异P<0.05为具备统计学意义㊂2研究结果2.1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治愈35例,占比43.75%,有效22例,占27.5%,无效3例,占3.75%,整体有效率达到96.25%;对照组治愈21例,占比26.25%,显效20例,占25%,有效29例,占36.25%,无效10例,占比12.25%,总体有效率为87.75,很明显,观察组比对照组要高出许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2.2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ADL评分比较治疗之前,观察组以及对照组ADL评分为25.12分-26.02分之间,25.16-26.19分之间,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治疗之后10d和30d,观察组病患评分达到45.28-28.12分之间,50.03-51.85分之间(P<0.05)㊂观察之前,两组对照神经功能评分分别达到9.28-11.05分和9.69-9.98分之间,治疗后10d和30d,观察组病患神经功能评分达到4.98-5.12分之间,和3.26-4.98分之间(P<0.05);两组差异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㊂2.3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全血黏度㊁血浆黏度以及红细胞比容等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分别为(7.6ʃ1.4)mPa㊃s㊁(12.8ʃ0.3)mPa㊃s㊁(48.2ʃ2.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全血黏度㊁血浆黏度以及红细胞比容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分别为(5.2ʃ0.9)mPa㊃s㊁(9.9ʃ0.1)mPa㊃s㊁(43.1ʃ1.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4 不良反应情况两对照组均未见肾功能指标表现出临床意义的变化,同时也未见其他明显的不良反应出现㊂结论通过上述分析研究,得出的主要研究结论为:采用注射用血栓通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及体征,从而有效改善神经功能,以进一步防止病患出现神经功能恶化,因此对于病患的愈后恢复极其有利,值得在临床上应用㊂参考文献[1]王守菊.血栓通注射液辅助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4,3(9):935-936.[2]谭莹,张吉才,李文斌.糖化血红蛋白及血栓前体蛋白检测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价值探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19): 2145-2146.[3]王军,蔺志娟,刘宏敏.注射用血栓通冻干粉针治疗缺血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9(4):64-66.[4]吕志国,谢雁鸣,黎明全,等.缺血性脑血管病活血化瘀类中成药注射液的合理应用[J].中国中药杂志,2012,37(22):3494-3498.果边缘光滑,那么,可以判断火场的温度一般是在790ħ~870ħ间,如果玻璃出现熔化的痕迹,可以判断出火场的温度大约在1100ħ~1300ħ左右㊂2.4 液体燃烧的痕迹液体会流淌㊁渗透和浸润,火灾后,有可燃附着物上面会出现坑洞,在水泥地面和瓷砖都会发生炸裂㊁炸裂㊁鼓起等情况㊂人接触液体会有烧伤,一般会有 人皮手套 人皮面罩 等烧伤痕迹㊂这些液体燃烧痕迹可以帮助调查人员进行起火原因及位置进行判定,在火灾现场,液体低位燃烧产生的坑洞可以判断为起火点,如果有 人皮手套 人皮面罩 可以判断肇事者或者是放火者㊂2.5倒塌痕迹根据研究和工作经验证明,物体房屋倒塌方向和层次通常是向着起火的位置,或者是迎着起火面㊂因此,火灾事故调查人员可以根据这个规律寻找起火位置和火势方向㊂出现交叉形倒塌,可以判断起火位置及起火点一般在倒塌的重合处;出现斜面形倒塌痕迹,可以判定起火位置一般是在斜面的低点位置;出现一面倒形痕迹,可以判定起火位置一般是在最先被燃烧的物体或者是被压在最下方的物体前方㊂结束语综上所述,在进行火灾事故的调查工作中,火灾痕迹是进行火灾事故认定重要因素,火灾事故调查人员一定要科学合理应用火灾痕迹,对相关理论和经验进行详细掌握,有效提高火灾事故调查的准确性㊁可靠性和有效效性㊂参考文献[1]胡文亮.浅议火灾痕迹在火灾事故调查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7(2):144-145.[2]张智.论火灾痕迹在火灾事故调查中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8(1):229-230.[3]潘锦凯,赖思颖.浅议火灾痕迹在火灾事故调查中的应用[J].建设科技,2017(18):109-110.752探索科学2019年4月探索学习研究。
血栓通注射液对6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血栓通注射液对6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24052eaafe4733687f21aa05.png)
血栓通注射液对6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8月我院确诊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36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西药组和联合组各68例,西药组患者给予口服75 mg氯吡格雷治疗,1次/ d,共30 d,联合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血栓通注射液(300 mg血栓通粉剂+150 ml生理盐水混合)治疗,2次/ d,共30 d,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评估患者治疗前、治疗后7、14、21 d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并统计分析所有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西药组和联合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9.12%、83.82%,前者明显低于后者(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7、14、21 d的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西药组(P<0.05)、而ADL评分均明显高于西药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血栓通注射液可提高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在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方面具有更为良好的效果,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作一步推广。
ABSTRACT Objective: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Xueshuantong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clopidogrel on the neural function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Methods:One hundred and thirty-six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diagnosed from February,2013 to August,2015 in our hospitals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western medicine group and a combination group with 68 cases each. The western medicine group was given 75 mg of clopidogrel once a day for a total of 30 days while the combination group was additionally given Xueshuantong injection (a mixture of 300 mg of Xueshuantong powder + 150 ml of saline)twice a day for a total of 30 days on the basis of the western medicine group. The neural function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were evaluated by NIHSS and ADL scores before treatment and day 7,14 and 21 after,and meanwhile the efficacy and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Results:The treatment efficiency was 69.12% in the western medicine group and 83.82% in the combination group (P<0.05). The NIHSS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while the ADL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combination group than the western medicine group (P<0.05)on the 7th,14th and 21th days after treatment. There were no serious adverse drug reactions occurred in both groups. Conclusion:Xueshuantong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clopidogrel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ischemic cerebral apoplexy,has better efficacy in promoting the recovery of neural function and good security. This is of benefit to improving the life quality of the patients and worthy of further clinical promotion.KEY WORDS Xueshuantong injection;ischemic stroke;neural function;quality of life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于脑的供血动脉(颈动脉和椎动脉)狭窄或闭塞、脑供血不足导致的脑组织坏死,从缺血的影响范围可分为局限性脑缺血和弥漫性脑缺血,其诱发因素较多,如血栓、动脉粥样硬化、异常物体进入颈部动脉或脑动脉等,均可能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1]。
血栓通注射液联合针灸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价值
![血栓通注射液联合针灸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48336fae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b0.png)
血栓通注射液联合针灸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价值【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血栓通注射液联合针灸治疗在脑梗死后遗症管理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研究涵盖了从2020年3月到2023年9月的时间段,在我院进行。
我们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传统康复治疗,实验组接受血栓通注射液联合针灸治疗。
通过运动功能、认知功能、言语功能和生活质量的评估,以及标准的统计学方法,我们比较了两组的疗效。
结果:实验组在治疗后表现出显著改善的运动功能、认知功能、言语功能和生活质量,与对照组相比,这种改善幅度更大。
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可有效预防血栓形成,而针灸治疗则有助于促进神经修复和改善运动功能(P<0.05)。
结论:本研究强有力地支持血栓通注射液联合针灸治疗在脑梗死后遗症管理中的潜在临床价值。
【关键字】血栓通注射液;针灸;脑梗死后遗症;临床价值脑梗死,作为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已经成为全球健康领域的重要挑战。
虽然现代医学在急性期的脑梗死处理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大多数患者在康复阶段仍然面临严重的后遗症问题[1]。
这些后遗症包括运动功能受损、认知障碍、言语障碍等,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负担[2]。
因此,针对脑梗死后遗症的治疗策略一直备受关注。
在此背景下,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栓通注射液与针灸治疗在脑梗死后遗症管理中的潜在临床价值。
具体报道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本研究的对象是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研究时间跨足自2020年3月至2023年9月。
本研究采用了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方法。
对照组共有42名患者,其中男性23人,女性19人,年龄范围从40岁到75岁不等,平均年龄为(55±3.5)。
实验组包括43名患者,男性26人,女性17人,年龄分布与对照组类似,平均年龄为(53±3.2)。
在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后,结果显示,性别、年龄等基本特征在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1.2方法1.2.1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康复治疗,包括物理疗法、言语康复和药物治疗。
针灸配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恢复期的临床研究
![针灸配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恢复期的临床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1d3093f50e2524de4187eb6.png)
针灸配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恢复期的临床研究目的:观察针灸配合血栓通注射液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恢复期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0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针灸治疗)和治疗组(针灸配合血栓通注射液),每组51例。
治疗2个疗程(14 d为1个疗程)后,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9例,显著进步24例,进步1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8.2%,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显著减轻(P<0.05)。
结论:针灸配合血栓通注射液能显著减轻缺血性脑血管病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Xueshuantong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recovery. Methods: 102 patients suffered from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cupuncture) and treatment group (acupuncture and Xueshuantong Injection), 51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neurologic impairment were assessed at 2 course of treatment (14 d of 1 course), the clinical effects and the degree of neurologic impairment of two group were evaluated. Results: There were 9 cases were basically recovered, 24 cases had obvious effect, 12 cases had effect,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in treatment group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P<0.05). The degree of neurologic impairment of treatment group was obviously reduced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Xueshuantong Injection can significantly inhibit neurologic impairment and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for patients of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Key words]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Convalescence; Xueshuantong Injection; Acupuncture缺血性脑血管病(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ICVD)是由于脑部供血障碍,相应区域缺血、缺氧所引起的脑组织坏死的临床常见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的特点[1],通常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和脑梗死等。
血栓通注射液联合针灸治疗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分析
![血栓通注射液联合针灸治疗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0489a6e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3f.png)
血栓通注射液联合针灸治疗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血栓通注射液联合针灸治疗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方法:研究起始-截止时间分别为2021年6月-2022年5月,选择我科收治的患者5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恢复期患者)入组,入组后以随机对照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患者28例),一组观察组应用血栓通注射液联合针灸治疗,一组对照组应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对比不同治疗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差异。
结果:经治疗,观察组中患者NIHSS神经功能评分值低于对照组患者;同时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值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结论:血栓通注射液联合针灸治疗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恢复期患者的效果显著,推荐参考使用。
关键词:血栓通注射液;针灸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神经功能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临床常见急危重症疾病,针对此类患者的治疗,西医主张控制颅内压,调整营养脑细胞以及进行调脂干预治疗,旨在有效改善患者血液粘稠症状,促进患者身体恢复。
但在长期的临床时间中发现,仅仅依靠西医对症治疗其疗效难以达到预期,治疗效果一般,患者仍然存在较高的致残率。
有研究指出,针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应用中医药治疗,可有效调节器身体机能,恢复肢体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1]。
本次研究就此展开探讨,综合血栓通注射液联合针灸治疗的临床优势,入组缺血性脑血管病恢复期患者56例,进行分组对照分析,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起始-截止时间分别为2021年6月-2022年5月,选择我科收治的患者5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恢复期患者)入组,入组后以随机对照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患者28例),一组观察组应用血栓通注射液联合针灸治疗,一组对照组应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
观察组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范围60-76岁,平均(68.52±6.57)岁,病程区间7-28d,平均(20.02±3.66)d;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范围60-78岁,平均(68.39±6.28)岁,病程区间7-28d,平均(20.10±3.57)d;将所统计资料输入信息软件,经统计学分析。
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系统评价的再评价
![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系统评价的再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767714f31eb91a37f1115cd1.png)
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10月 第33卷 第10期 143中医中药研究··临床研究·越密切,患病概率越大。
临床对于支气管哮喘尚无特效方法,但有很多实践研究表明[8],长期坚持规范性治疗,可实现有效控制哮喘症状、降低与预防其发作或复发。
有权威研究发现,白三烯是支气管哮喘患者发病的主要炎性介质,在疾病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能明显增加气道黏膜通透性,并能促进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过程,弱化其保护功能[9]。
孟鲁司特为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常用药物,其属于受体拮抗剂,采用和支气管炎症因子受体结合的方式,实现舒张支气管平滑肌与减轻炎症反应的,最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酮替芬属于一类变态反应性药物,能与H 1受体结合,且该种结合是不可逆性的,具备十分明显的抗组胺效果,支气管哮喘患者服用该类药物后,能强化机体中免疫答应反应炎症细胞膜的相对稳定性,具备预防支气管哮喘、缓解症状的双重功能,对外源性、内源性支气管哮喘疾病发作也体现出良好的预防效果。
另外,有药理研究发现[10],酮替芬具备较强的亲水性、较弱的中枢神经控制作用,故而适用于支气管哮喘儿童长期治疗。
李德海[11]选择9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给予孟鲁司特钠和酮替酚治疗,连续用药10周后,试验组病情控制率为95.83%,对照组为72.92%,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李德海认为酮替酚治疗支气管哮喘,和孟鲁司特钠相比,能取得更好疗效。
在本次研究中,乙组患者治疗优良率高于甲组、PEF 与ACT 水平高于甲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甲组,与吴迪[12]等部分研究结果相一致。
由此可见,酮替酚治疗支气管参考文献[1] 白连霞,郝木红. 酮替芬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21):15-16.[2] 何作瑜. 孟鲁司特钠和酮替酚应用于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的效果分析[J].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2017,6(3):52-53.[3] 边彩霞. 酮替芬和孟鲁司特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对比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10):224-226.[4] 张丽荣,乔靖. 酮替芬联合射干麻黄汤治疗哮喘的临床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7,9(22):70-72.[5] 梁少云,王麒铧,苏丹丹. 沙丁胺醇联合酮替芬应用于小儿哮喘的疗效分析[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24):4628-4629.[6] 张维. 支气管哮喘应用酮替芬和孟鲁司特治疗的价值[J]. 中国处方药,2016,14(12):92-93.[7] 凌勇. 酮替芬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研究[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23):121-122.[8] 邵莲香. 支气管哮喘应用酮替芬联合舒利迭方案治疗的效果评估[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5):136-137.[9] 郭丹萍. 酮替芬联合沙丁胺醇对小儿哮喘的治疗效果[J]. 医疗装备,2016,29(12):93-94.[10] 黄超. 酮替芬对哮喘患者的治疗效果研究[J]. 大家健康(中旬版),2016,10(4):102-103.[11] 李德海. 孟鲁司特与酮替芬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对比分析[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0):123-124.[12] 吴迪,王珂. 支气管哮喘治疗现状及进展[J]. 医学综述,2013,19(4):664-667.[收稿日期:2019-03-07]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EF 与ACT 检测情况比较(x - ±s )甲组(n =43)4.79±0.505.56±0.2415.60±1.5418.44±2.80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例(%)]乙组(n =43)34(79.07)7(16.28)2(4.65)041(95.35)甲组(n =43)20(46.51)13(30.23)6(13.96)4(9.30)33(76.74)哮喘更能有效控制病情、改善症状,进而优化疾病临床治疗效果,且过程相对较安全。
血栓通注射液联合针灸理疗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血栓通注射液联合针灸理疗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039b0edcfc789eb162dc805.png)
血栓通注射液联合针灸理疗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血栓通注射液联合针灸理疗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提供依据。
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3日—2018年12月23日来我院就医的7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对7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75例患者均实施血栓通注射液联合针灸理疗治疗,均随访半年,研究7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7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00%;治疗后,75例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2.15±4.45)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为(82.98±4.79)分,显著高与治疗前(P<0.05);75例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相比治疗前显著更高(P<0.05)。
结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取血栓通注射液联合针灸理疗治疗具有较显著的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关键词】血栓通;针灸理疗;缺血性脑卒;效果【中图分类号】R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22-0123-02缺血性脑卒中属于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主要是指脑供血动脉出现狭窄或闭塞,导致脑供血不足,从而引起脑组织缺血、坏死的一种临床综合征[1],该疾病起病较突然,病情进展速度较快,预后较差,若不及时对患者实施有效治疗,严重者可危及生命[2]。
我院对7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究血栓通注射液联合针灸理疗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效果,见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1月23日—2018年12月23日来我院就医的7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对7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7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年龄为53~84岁,75例患者年龄均数为(65.78±2.69)岁,男女分别为45例(60.00%)、30例(40.00%)。
头皮针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未溶栓病人的疗效观察
![头皮针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未溶栓病人的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37321240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43.png)
头皮针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未溶栓病人的疗效观察王传兰1,于建锋1,吴 炜1,季 艳1,张 丽1,彭 飞1,朱 敏1,陶燕华1,庄向东1,熊艳萍2摘要 目的:观察头皮针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 )未溶栓病人的临床疗效㊂方法:选取2021年10月 2022年9月于南通市通州区中医院住院治疗的AIS 未溶栓病人40例作为治疗组;选取如东县中医院㊁海门区中医院AIS 未溶栓病人40例作为对照组㊂两组病人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改善循环,控制血压㊁血糖等常规基础治疗,同时给予依达拉奉右莰醇静脉输注,疗程2周㊂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头皮针及疏血通注射液治疗㊂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㊁改良Rankin 量表(mRS )评分及临床疗效㊂比较治疗组20例病人治疗前后磁共振波谱成像(MRS )指标㊂结果:治疗后,两组NIHSS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NIHSS 评分降低更明显(P <0.05);两组mRS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20例病人行MRS 检查,结果显示,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N -乙酰天门冬氨酸(NAA )/总肌酸(Cr )升高,胆碱化合物(Cho )/Cr 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㊂结论:头皮针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AIS 未溶栓病人总体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表明早期头皮针干预联合中西药治疗能改善AIS 病人预后㊂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头皮针;疏血通注射液;依达拉奉右莰醇;磁共振波谱d o i :10.12102/j.i s s n .1672-1349.2023.07.030 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㊁高死亡率㊁高致残率㊁高复发率的特点,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㊂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 )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局部脑组织缺血㊁缺氧性坏死,并伴有神经元㊁星形胶质细胞㊁少突胶质细胞的激活后损伤,是临床最常见类型,占脑卒中的70%~80%[1]㊂AIS 溶栓治疗时间窗较短㊁溶栓禁忌证较多㊁溶栓费用较高,导致基层医院溶栓病人比例较低[2]㊂为提高AIS 未溶栓病人的临床疗效,本研究探索中医针药结合治疗AIS 未溶栓病人的临床效果,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㊁改良Rankin 量表(mRS )评分及磁共振波谱成像(MRS )评估临床疗效㊂MRS 是21世纪生物医学研究进入分子水平的重要检测工具之一,是分子医学㊁基因疗法等医学前沿的首选监控技术,具有可重复检查㊁无创性㊁无辐射等优点[3]㊂研究表明,MRS 能从代谢方面评估和判定缺血半暗带,且N -乙酰天门冬氨酸(NAA )/总肌酸(Cr )㊁胆碱化合物(Cho )/Cr 能够评估神经功能的缺损情况,对认知基金项目 南通市社会民生科技计划课题基金资助项目(No.MS1202104)作者单位 1.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中医院(江苏南通226300),E -mail :2376808893@ ;2.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中医院(江苏南通226400)引用信息 王传兰,于建锋,吴炜,等.头皮针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未溶栓病人的疗效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3,21(7):1315-1317.能力进行预测[4]㊂本研究采运用头皮针联合中西药治疗AIS 未溶栓病人,观察其临床疗效及NIHSS 评分㊁mRS 评分㊁MRS 评估变化㊂现报告如下㊂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0月 2022年9月于南通市通州区中医院住院治疗的AIS 未溶栓病人40例作为治疗组;选取如东县中医院㊁海门区中医院AIS 未溶栓病人40例作为对照组㊂治疗组,男16例,女24例,平均年龄73.98岁;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平均年龄74.08岁㊂两组性别㊁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㊂本研究经南通市通州区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㊂1.2 诊断标准1.2.1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内科学“[5]中 中风 的诊断标准,临床症状:突发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舌强语謇,半身不遂,舌质红,苔薄白,脉细数㊂1.2.2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6]中的诊断标准,发病时间ɤ48h ;有明显新出现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经头颅MRI 或CT证实有梗死病灶,有明显低密度改变㊂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未经溶栓或取栓治疗;NIHSS 评分ȡ4分;生命体征平稳,能配合治疗测评者;病人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者㊂排除标准:生命体征未平稳;头部有大片感染;脑出血;严重脏腑疾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精神异常不能配合治疗者㊂1.4 治疗方法 两组病人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稳定㊃5131㊃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3年4月第21卷第7期斑块,改善循环,控制血压㊁血糖等常规基础治疗,同时给予依达拉奉右莰醇(国药准字H20200007)30mg溶于1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输注,每日2次,疗程2周㊂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头皮针及疏血通注射液(国药准字Z20010100)治疗,头皮针选穴:四神聪㊁百会㊁本神㊁风池㊁风府等,留针20~30min;疏血通注射液6mL溶于1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输注,每日1次,疗程2周㊂1.5NIHSS评分㊁mRS评分比较两组病人于治疗前后均进行NIHSS评分㊁mRS评分比较,NIHSS评分共11个项目,分数越高提示病人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mRS评分越高,提示病人的独立生活能力越差[7]㊂1.6MRS指标比较治疗组20例病人进行MRS检查㊂采用Philip Signa Workstation-4.0版Functool Spectroaco-py-2D Brain分析软件,自动分析计算NAA㊁Cr㊁Cho所对应的化学位移处的波峰面积积分作为相对定量值[8],比较治疗前后Cho/Cr㊁NAA/Cr㊂1.7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9]尼莫地平疗效评定标准,以NIHSS评分为主,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ː治疗前积分]ˑ100%㊂疗效等级分为痊愈㊁显效㊁有效及无效㊂痊愈:疗效指数ȡ90%;显效:疗效指数70%~< 90%;有效:疗效指数30%~<70%;无效:疗效指数<30%㊂1.8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㊂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以均数ʃ标准差(xʃs)表示,采用非参数或t检验㊂定性资料以例数或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结果2.1两组NIHSS评分比较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NIHSS评分降低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详见表1㊂表1两组NIHSS评分比较(xʃs)单位:分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组40 6.80ʃ3.22 3.38ʃ2.63①②对照组407.05ʃ3.02 4.48ʃ2.24①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㊂2.2两组mRS评分比较治疗后,两组mR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m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㊂详见表2㊂表2两组mRS评分比较(xʃs)单位:分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组40 2.43ʃ1.28 1.15ʃ1.27①对照组40 3.93ʃ0.76 2.68ʃ1.10①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㊂2.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详见表3㊂表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单位:例(%)组别例数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治疗组400(0.0)7(17.5)31(77.5)2(5.0)38(95.0)对照组400(0.0)1(2.5)31(77.5)8(20.0)32(80.0)注: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㊂2.4治疗组MRS指标比较治疗组20例病人行MRS检查,结果显示,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Cho/Cr 下降,NAA/Cr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详见表4㊂表4治疗组MRS指标比较(xʃs)时间例数Cho/Cr NAA/Cr治疗前20 1.28ʃ0.82 1.49ʃ0.97治疗后20 1.04ʃ0.55① 1.78ʃ1.07①与治疗前比较,①P<0.05㊂3讨论AIS属中医学 中风病 范畴,其病因复杂,病理因素为风㊁痰㊁瘀㊁虚等,病理性质多属本虚标实,‘景岳全书㊃非风“云: 非风一症,即时人所谓中风症也㊂此症多见猝倒,猝倒多由昏愦,本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原非外感风寒所致 ㊂清代王清任指出,中风半身不遂,麻木是由于 气虚血瘀 所致,创立补阳还五汤治疗偏瘫[5]㊂‘素问㊃脉要精微论“云: 头者,精明之府 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头 ㊂现代医学认为,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目前已明确一系列导致神经细胞损伤的神经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机制,如神经细胞内钙超载㊁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作用㊁自由基和再灌注损伤㊁神经细胞凋亡等[10]㊂本研究针对缺血性脑卒中西医㊁中医的发病机制,急性期给予抗㊃6131㊃C H I N E S EJ O U R N A L O FI N T E G R A T I V E M E D I C I N E O N C A R D I O-C E R E B R O V A S C U L A R D I S E A S E A p r i l2023 V o l.21 N o.7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改善循环,控制血压㊁血糖等常规基础治疗,并给予依达拉奉右莰醇静脉输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头皮针联合疏血通注射液静脉输注,符合中医学理论㊂依达拉奉作为一种强效的氧自由基清除剂可以顺利通过血脑屏障,依达拉奉右莰醇能有效抑制炎性细胞因子,阻止氧自由基与炎性细胞因子的相互作用,进一步发挥保护脑细胞的作用[11]㊂疏血通注射液的主要成分为水蛭㊁地龙,具有活血化瘀㊁通经活络功效,水蛭含有肝素㊁抗血栓素及组织胺样物质,地龙提取物具有纤溶和抗凝作用[12]㊂头皮针选穴(四神聪㊁百会㊁本神㊁风池㊁风府等穴)涉及顶区㊁顶前区㊁额区㊁项区㊁颞区等,以充养脑髓,息风祛瘀㊂选穴主要涉及督脉㊁三阳经等,均循行于头部,阳脉之海,精明之府,正所谓 腧穴所在,主治所在 ,针刺其可加强经络联系,直达病所,引领诸阳,祛风治标,益脑治本㊂研究表明,针刺百会㊁四神聪等头部穴位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细胞聚集状态,降低血液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脑血流循环,改善缺血缺氧,增加脑灌注;抑制炎性反应,抑制白细胞介素(IL)-1㊁IL-6的合成和分泌,促进白细胞介素-10(IL-10)高水平,从而促进神经元修复[13];调节相应的神经递质,保护神经功能,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及可塑性[14]㊂MRS技术是一项利用MRI现象和化学位移作用进行一系列原子核和化合物分析的MRI新技术,其使无创性动态观察脑梗死细胞代谢的变化成为可能[15]㊂MRS测定的NAA由神经元线粒体合成后,分布于其胞体和突起中,直接反应神经元功能状态,是神经元密度的标志物,是判断神经元丢失和损伤的可靠指标,脑缺血时神经元代谢被抑制,导致NAA大量减少,NAA 耗尽则提示梗死不可逆转;NAA峰的监测也是评估脑梗死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16]㊂Cho峰值的高低由膜磷脂中的胆碱及作为神经透质的乙酰胆碱浓度决定, Cr值在脑代谢物中最为稳定,普遍被用于作为内部基准值,常被用作内标衡量其他代谢物含量[16]㊂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NIHSS评分降低更明显(P<0.05),表明头皮针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AIS未溶栓病人能够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两组mR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两组治疗后m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均能促进AIS未溶栓病人神经恢复;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头皮针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AIS 未溶栓病人的疗效较好;因部分病例配合度问题,临床仅收集治疗组20例病例进行MRS检查,结果显示,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Cho/Cr下降,NAA/Cr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早期头皮针干预联合中西药具有一定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AIS的临床预后㊂但由于本研究样本量小㊁病人执行力有限等,仍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㊂参考文献:[1]DURUKAN A,TATLISUMAK T.Acute ischemic stroke:overview ofmajor experimental rodent models,pathophysiology,and therapyof focal cerebral ischemia[J].Pharmacol Biochem Behav,2007,87(1):179-197.[2]左琨,杨新春,钟久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损伤机制及其治疗药物研究进展[J].药学进展,2019,43(8):576-583.[3]THRALL J H.How molecular medicine will impact radiology[J].Diagnostic Imaging,1997,19(12):23-27.[4]张建博,冉春风.磁共振波谱成像在脑梗死研究中的应用[J].医学综述,2018,24(14):2855-2859.[5]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5.[6]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8,51(9):666-682.[7]王云霄,袁俊亮,胡文立.常用卒中量表的研究进展[J].中国卒中杂志,2016,11(12):1072-1077.[8]林爱琴,寿记新,李雪元,等.急性脑梗死患者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47(4):560-563.[9]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J].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3:1.[10]贾建平,陈生第.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11]张颖楠,姜扬,任莉,等.依达拉奉右莰醇静脉滴注对急性前循环脑梗死血管内治疗开通良好患者脑损伤的改善作用[J].山东医药,2021,61(18):76-79.[12]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13]吴俊晓.针灸辅助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38(21):5140-5142.[14]张迪,孙阳,王丽芹.电针百会㊁风府穴对学习记忆障碍大鼠的认知行为及脑内BDNF的影响[J].中医药学报,2011,39(3):113-115.[15]蒋宇宏,宋少辉,刘海滨.磁共振氢质子波谱序列点分解频谱分析法和弥散加权成像在超急性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临床应用[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4,31(5):353-355.[16]姚于飞,高幼奇.磁共振波谱分析在脑梗死中的研究进展[J].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0,4(4):293-299.(收稿日期:2022-12-12)(本文编辑邹丽)㊃7131㊃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3年4月第21卷第7期。
经皮穴位神经电刺激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经皮穴位神经电刺激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84b689b1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97.png)
经皮穴位神经电刺激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张恒利【摘要】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trans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on acupuncture points in acute stroke patients with upper extremity motor function. Methods: 85 acute strok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ll subject were received standardized medical drug and rehabilitation program.In the treatment group, trans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on acupuncture points were used to improve upper extremity motor function. The treatment period was lasted for 2 weeks. Results: In the end of treatment,the 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 and the daily life activity ability scor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Trans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on acupuncture points can markedly improve upper extremity motor function and daily life ability in acute stroke patients.%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神经电刺激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接受常规的内科药物及康复治疗,治疗组加用经皮穴位神经电刺激治疗上肢功能障碍,疗程为2周.结果治疗组治疗后FMA、MBI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经皮穴位神经电刺激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可明显改善患肢运动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话动能力.【期刊名称】《中国中医急症》【年(卷),期】2012(021)009【总页数】2页(P1475-1476)【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穴位电刺激【作者】张恒利【作者单位】河北省临西县人民医院,河北临西0549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9脑卒中是中国人群疾病谱中最主要的致残因素之一,患者患侧肢体运动功能多存在障碍,由于上肢动作精细,其功能恢复难度较大,脑卒中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1]。
应用血栓通注射液辅助治疗缺血性脑卒中51例疗效观察
![应用血栓通注射液辅助治疗缺血性脑卒中51例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914e06f9ccbff121dc3683c3.png)
应用血栓通注射液辅助治疗缺血性脑卒中51例疗效观察目的:观察应用血栓通注射液辅助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
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血栓通注射液辅助治疗。
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19%,对照组为72.55%,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平均NIHSS、ADL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血栓通注射液辅助治疗能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并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的提高。
标签:缺血性脑卒中;血栓通注射液;辅助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发病急骤、病情进展迅猛及病残率、病死率高的特点[1]。
本文以我院收治的10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51例患者行血栓通注射液辅助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上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制定的脑血管病诊断标准[2]。
其中,男54例,女48例。
年龄55~75岁,平均(64.8±5.2)岁。
急性脑梗死63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0例,腔隙性脑梗死19 例。
随机将本组102例患者分为2组,即观察组51例,对照组51例。
在性别、年龄、病情、病程及一般体征上,2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51例患者行缺血性脑卒西医常规治疗,主要包括降颅内压、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防治脑水肿、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循环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3]。
观察组51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血栓通注射液辅助治疗,即将450mg的血栓通注射液(广西梧州制药公司生产)加入250的0.9%氯化钠溶液中,予以患者静脉滴注,1次/d。
211015730_经筋刺法联合注射用血栓通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气虚血瘀证偏瘫老年患者的效果分析
![211015730_经筋刺法联合注射用血栓通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气虚血瘀证偏瘫老年患者的效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61bc32a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6c.png)
论著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 中外医疗经筋刺法联合注射用血栓通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气虚血瘀证偏瘫老年患者的效果分析刘书来新沂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江苏新沂 221400[摘要] 目的 探讨经筋刺法联合注射用血栓通方案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气虚血瘀证偏瘫达到的临床效果。
方法 随机选取新沂市人民医院于2019年1月—2021年12月接诊的160例经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证)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双色球的形式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
对照组以单独经筋刺法进行治疗,研究组采取注射用血栓通联合经筋刺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改善的程度治疗前后血清指标改善情况及移动运动能力。
结果 研究组经联合治疗其临床效果达到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67,P <0.05);治疗后,研究组NIHSS 评分、移动能力、BI 指数、运动能力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8.432、13.003、13.010、20.311,P <0.05);研究组治疗后的血清神经损伤相关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通过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气虚血瘀证偏瘫患者实施针刺联合药物方案进行治疗,效果肯定。
[关键词] 注射用血栓通;经筋刺法;老年患者;缺血性脑卒中;气虚血瘀证;偏瘫;效果分析[中图分类号] R2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22)11(a)-0035-05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Jingjin Needling Combined with Xueshuantong for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Ischemic Stroke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 of Qi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 SyndromeLiu ShulaiDepartment of Neurology, Xinyi People´s Hospital, Xinyi, Jiangsu Province, 2214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combination of Jingjin acupuncture and Xueshuantong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hemiplegia with Qi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 in senile ischemic stroke. Methods 160 cases of ischemic stroke hemiplegia patients with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Qi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 in Xinyi People´s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9 to December 2021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 an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in the form of bicolor ball, with 8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by Jingjin acupuncture alone, and the study group were treated by Xueshuantong for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Jingjin acupuncture. The treatment effect, the degree of improvement of neurological function, the improve⁃ment of serum indexes and ability of move and exercis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ombined treatment in the study group was 93.75%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10.667, P <0.05). After treatment, the NIHSS score, mobility, BI index and mobility score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 =18.432、13.003、13.010、20.311, P <0.05). After treatment, the level of related indexes of serum nerve damage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drugs is effective in treating hemiplegia with Qi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 syndrome in senile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Key words] Xueshuantong for injection; Meridian needling method; Elderly patients; Ischemic stroke; Qi deficiency DOI :10.16662/ki.1674-0742.2022.31.035[作者简介] 刘书来(1974-),男,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神经内科方面。
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脑血栓形成43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脑血栓形成43例的临床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6bccc506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43.png)
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脑血栓形成43例的临床疗效观察张晓慧【摘要】To investigate clinical effect of Xueshuantong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erebral thrombosis.Methods A total of 86 patients with cerebral thrombosis as observation subjects were divided by random number table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43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Xueshuantong injection for treatment,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low molecular dextran for treatment. Clinical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much higher effective rate (90.7%) than the control group (83.7%), 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lower nerve function defect scor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 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Conclusion Implement of Xueshuantong injection for cerebral thrombosis provides precisely curative effect, and this method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目的对血栓通注射液在脑血栓形成疾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86例脑血栓形成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43例.观察组予以血栓通注射液治疗, 对照组予以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90.7%)明显比对照组(83.7%)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血栓形成疾病予以血栓通注射液进行治疗, 疗效明显, 值得在临床上推行.【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年(卷),期】2015(010)031【总页数】2页(P9-10)【关键词】血栓通注射液;脑血栓形成;低分子右旋糖酐【作者】张晓慧【作者单位】276800 日照市妇幼保健院【正文语种】中文在临床上, 脑血栓形成是一种较为多见的脑梗死疾病,其典型症状表现为口眼歪斜、上下肢麻木无力、言语含糊不清[1]。
血栓通注射液辅助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观察
![血栓通注射液辅助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d758fd0d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9a.png)
血栓通注射液辅助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观察
张海波
【期刊名称】《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年(卷),期】2013(022)005
【摘要】目的分析血栓通注射液辅助治疗缺血性脑卒中(I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IS患者85例,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相关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栓通注射液450mg+0.9%氯化钠溶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2组均连续用药14d为1个疗程.统计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FD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 评分、日常
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NFDS、mRS、ADL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脂水平的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1),且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血栓通注射液辅助治疗IS可有效改善患者血
液流变学及血脂水平,保护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临床结局,且安全性高.【总页数】2页(P497-498)
【作者】张海波
【作者单位】山东省广饶县人民医院,山东,广饶,257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3.3
【相关文献】
1.血栓通注射液联合经皮穴位神经电刺激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观察
2.血栓通注射液辅助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3.血栓通注射液辅助治疗缺血性脑
卒中的临床疗效4.阿托伐他汀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5.血栓通注射液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死亡率最高的3大疾病之一。
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占全部脑血管病发病的55%~80%[1]。
笔者近年用血栓通注射液联合经皮穴位神经电刺激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8月至2012年3月临
西县人民医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0例,中医诊断符合国家中药药管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均经CT 或MRI 扫描证实为脑梗死。
排除颅内感染、肿瘤等疾病,无严重心、肝、肾等脏器疾病,无认知功能障碍,可配合检查和治疗。
均为初次发作。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 )及神经功能损害程度评分等方面(见表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治疗方法治疗组予血栓通注射液(广西梧州制
药股份有限公司)150mg 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
250mL 静滴,每日1次,14d 为1个疗程。
另予经皮穴位神经电刺激,使用日本产TM-21型Silver Spike Point (SSP )治疗仪进行治疗。
将棘状镀银电极一对放
置于患者上肢合谷和肩髑,另一对棘状镀银电极放置
于患者下肢的足三里和解溪。
工作频率4Hz ,波形为双向对称方波,波宽为250μs ,强度在0~100mA 范围内调整,治疗时以患者最大耐受量为限度,治疗时间
30min/次,每日2次,2周为1疗程。
对照组给予血塞通注射液(黑龙江省珍宝岛制药有限公司生产)600mg 加入250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滴,每日1次,14d 为1疗程。
1.3观察指标参照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
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损害程度评分标准》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和神经功能损害程度评分,并进行疗效评价。
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
计量资
料以(x ±s )表示,采用t 检验及χ2检验。
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DL 评分和神经功能损害程度评分比较见表3。
结果示两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ADL 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血栓通注射液联合针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3讨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属中医学“中风”范畴,本病病位在脑,与心肝脾肾密切相关,其病机不外风、火、痰、气、虚、瘀六端,导致机体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冲犯脑,而其中又以血瘀与痰阻为中风病两大病理因素。
血栓通注射液是以三七主根为原料提取。
三七的水溶性成分三七素,是从三七根中分离的一种特殊的
血栓通注射液联合经皮穴位神经电刺激治疗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观察*
张恒利
(河北省临西县人民医院,河北临西054900)
中图分类号:R24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4-745X (2013)02-0278-02
【摘要】目的观察血栓通注射液联合经皮穴位神经电刺激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血栓通注射液静滴联合经皮穴位神经电刺激治疗,对照组采用血塞通静滴;疗程均为2周。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血栓通注射液联合经皮穴位神经电刺激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血栓通注射液
穴位
电刺激
组别n 对照组
45
治疗组45性别(n )神经功能损害
程度评分(分)
23
22
21.39±2.93
男
女
252022.20±3.34年龄(岁)ADL 评分(分)
64.89±7.73
35.42±5.67
65.23±9.2134.85±5.53表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x ±s )
·临床观察·
*基金项目:河北省邢台市科研发展计划项目(2012ZC10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
组别n 进步无效
总有效(%)
治疗组4513342(93.33)△对照组
45
18
10
35(77.78)
基本治愈显著进步10195
12
与对照组比较,△P <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ADL 评分和神经功能损害程度评分比较
(分,x ±s )
组别ADL 评分神经功能损害程度评分
(n =45)
治疗后
62.42±15.35*
16.65±3.84*
治疗组治疗前34.85±5.5322.20±3.34(n =45)治疗后81.61±14.95*△10.27±3.26*△对照组治疗前35.42±5.6721.39±2.93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 <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 <0.05。
氨基酸。
三七所含的多种止血活血成分和多种活血化瘀成分具有相辅相成、相互协同的作用[2]。
血栓通注射液具有改善脑供血、增加脑灌注、减轻缺血所致病理损害,降低胆固醇,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黏度等多种作用。
经皮穴位神经电刺激疗法是将经皮电刺激疗法与针灸穴位相结合,通过皮肤将特定的低频脉冲电流输入人体以达治疗目的。
电刺激可兴奋神经肌肉组织,在软瘫期能提高肌肉的肌张力,引发关节的有效运动;在肌张力增高时,刺激相应的拮抗肌可抑制痉挛、协调主动肌群和拮抗肌群,克服偏瘫后的异常模式。
刘学源等[3]研究发现,低频电刺激能促进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康复。
采用针灸疗法治疗偏
瘫,多遵从“治痿独取阳明”的原则,取穴以阳明经穴为主。
本研究上肢取位于伸肌群侧的肩髑及合谷;下肢取屈肌群侧的足三里和解溪,以痉挛肌对侧经穴为主[4],符合“经脉所过,主治所在”中医经络理论,结果显示对肌痉挛有明显缓解作用。
所选穴位分别位于三角肌、肱三头肌、胫前肌运动点附近。
经过经皮电刺激可以引出腕背伸、肘伸及足背屈趋势,逐渐通过刺激肌肉,恢复其原有的运动功能,从而在上肢及下肢功能重建上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采用血栓通注射液联合经皮穴位神经电刺激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将中医学中的针与药完美结合,并引入西方医学电刺激的方法,可明显提高急性脑卒中患者治愈率,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参
考
文
献
[1]栗秀初,孔繁元,范学文.现代脑血管病学[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117.
[2]张继,赵朝伟,赵睿.三七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中国药业,2003,12(2):76-77.
[3]
刘学源,洪震,陈玉娟,等.低频电刺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内皮素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肤的动态影响[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7,29(1):
33-36.
[4]
王东山,燕铁斌,陈月桂.单侧与双侧上肢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0,25(1):46-49.
(收稿日期2012-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