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加强小学学校管理的几点看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如何加强小学学校管理的几点看法

城东镇城军小学林义声

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关键在于学校是否具有高水平的管理。当今社会,学校管理活动已经从经验走向科学,继而走向科学与人文的整合。这就要求现代学校管理者要有进步的管理思想,如民主、人本、效率等富含现代管理意蕴的思想。教育管理的发展轨迹,是从以“事”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从经验主义走向科学主义、人文主义,继而走向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整合的发展过程。

当前,XX市普通小学的学校管理者应当怎样顺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借助教育创强这股东风,抓住推向教育现代化的大好契机,加强学校管理,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实现学校振兴发展呢?下面就如何加强小学学校管理提出几点肤浅的看法:

一、提升校长的管理能力,提高学校办学效益。

校长的办学思想决定着学校的办学特色。校长要有现代教育科学理论知识、学校管理理论知识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只有这样,校长才能有对教育政策的敏锐解析能力和理解能力,才能因地制宜地制定决策并及时调整,以求管理的高效。

校长不仅要学理论,还要善于实践,深入思考,不断创新,并在实践中有所突破。这样才能使决策的制定更符合实际需要,提高决策的正确性。决策的执行不是校长个人的“独舞”,“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学校的发展需要广大师生的鼎力合作。只有全体教职员工

互相配合,才能使决策落在实处。因此,校长要明察师生的需要,在执行中凸显人文关怀;校长要有民主意识,和师生保持畅通无阻的沟通渠道,并在执行中及时跟踪、反馈、调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有了决策的正确性和全体员工的团结协作,就拥有了“天时、地利、人和”,决策才能得到有效执行。“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决策的执行中,校长就是学校中层领导和全体师生行动的楷模。校长作为教育决策的坚定践行者,其身上体现出的脚踏实地的工作精神和严谨治学的工作作风,对师生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其身正,不令而行”,要求教师做到的,校长自己要首先做到。不说空话,身体力行,才有助于提高校长的威信。

有人说,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只有校长的管理能力不断地得到提升,学校的办学效益才有可能能相应地得到提高。

二、狠抓管理班子的建设,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学校工作复杂繁琐,只靠校长一人是不可能完成的,必须依靠全校师生,特别是学校的班子成员,因此,要打造一个团结、务实、能干、肯干的班子队伍是至关重要的,而一个好的领导者绝不是将学校所有工作揽在自己的肩上,也不需每事必管,而是必须依靠各班子成员,也就是副校长、教导主任、少先队辅导员、安全管理人员、后勤管理人员、班主任等的密切配合。只要抓好每一位管理者,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各尽其责,就能让各班子成员都能独当一面,成为学校的中坚力量,同时通过各种形式,不同渠道,不同方法使管理班子成员之间建立良好的同事关系,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做到既分工又合作,

进而增强整个管理队伍的凝聚力、感召力和战斗力,就能有效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

三、健全并落实制度,让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学校管理同样需要规章制度。常规管理制度是学校借以拘束,激励师生,规范其日常行为,使得学校能够正常运转,保持正常教学秩序的一套基础制度。在制定制度的过程中,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密切联系群众,集思广益,发挥集体智慧,群策群力,民主协商,共同参与。在充分酝酿讨论的基础上,制定出一套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制度。实际上,制度制定的过程,也是教师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过程,对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执行制度的自觉性起到良好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如《教师考勤制度》《班主任工作制度》《学校安全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教师工作奖惩制度》《目标量化管理制度》等。制度的建立可以规范师生日常行为。为公平合理评价每一位教师、每一个班级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学校各项工作考评提供依据。制度的建立,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有度可评,为逐步实现学校工作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提供可靠的保证。

学校管理不仅是建立健全制度的过程,而且是执行落实制度的过程。建立了一套好的制度,而在管理中不去严格执行,落实或管理不到位,制度就会形同虚设,就会成为一纸空文。从这个意义上讲,管理过程也是制度建设完善的过程;制度执行落实的过程也是管理的过

程。制度在管理过程中要不断修改完善,逐步建立健全;管理在制度建设中要不断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四、以人为本,营造和谐的管理氛围。

新课程在课程目标上,要求变学科知识本位为学生发展本位的“主本”观。强调“教育的出发点是人,教育的归宿也是人”。这样才能有利于每个学生全面、和谐、充分、持续地发展。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师生关系、教学方法和课程评价等方面的变化也都体现了“一切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的“以人为本”理念。这就要求学校在推进新课程改革时,必须要尊重学生、尊重教师,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新课程下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管理思想,就是在学校管理上,变刚性的集中统一管理为宽松和谐的“师本”管理,更加注重利用教师的创新性去创设学生发展的教育环境。新课程下的“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就是要提倡从课改前的领导权力本位走向教师能动本位,使教师真正成学校管理的主人,突出教师工作的灵活性、创造性、全能性的特点,打破种种束缚教师的功利主义和形式主义枷锁,形成宽松和谐,高度凝聚和富于创造的管理机制和活动空间。

学校管理必须注重以人为本,用人文精神管理学校,做到以情感人,以情育人。要善于把建章立制的“硬”管理同人文精神的“软”管理相结合,既“管”且“理”,重“管”更重“理”,这样才能使一定的管理行为收到预期的效果。

学校要尊重教师的想法,尊重教师的人格,并通过会议、座谈和交流等多种方式让教师深化认识:学校是教师的学校,事业是共同的事业,

学校的利益就是自己的利益,强化“校兴我兴”“校荣则我荣”意识,只有共同努力学校才能发展壮大。

实行校务公开,让教师知校情,明校事,激发做主人翁意识和工作责任感,消除工作中的误解,形成宽松和谐,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五、注重教师的专业培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办学质量的好坏,其最直接的标准就是学校的教学水平。一所学校的教学水平是在先进的办学理念指导下,通过学校科学合理的教学规划指导,最终获得的教学成果。作为中小学管理者而言,提高教学质量,增加学校教学水平是学校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小学的管理者应当把学校教育的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在教学上紧跟时代步伐,通过对新课程改革的学习与实践,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最终规范完善学校的教育体系,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发展。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是关键。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学校就必须为教师创造学习与交流的条件,通过对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具体来说,主要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学习:

1、加强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

新的《课程标准》是我们广大教师近阶段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教学的依据。我们可以组织教师对各年级段的教学目标、要求、重难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解读,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方式的学习,提高广大教师对《课程标准》的认识,能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自觉地将《新课程标准》的一些理念融会贯通,尽管暂时不能完全达到《新课程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