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合集下载

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通用8篇

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通用8篇

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通用8篇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篇一曾经看到过这样一段话:世界上有两种思想,一种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产生,也随着这个时代的结束而宣布过时;另一种也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产生,但却对人类有着恒久的价值,就像宝石,经过时光的雕磨,会更加光彩夺目。

“有效的家校共育”无疑是属于后者。

父母都深爱着自己的孩子,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有所成,希望孩子有好的品德。

于是,我们总是想把自己认为正确的想法强加给孩子,希望他们能够理解我们的良苦用心;希望他们能够服从我们的安排;希望他们……但是他们好像并不喜欢这样。

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喜好,他们不买我们的帐,我们的口干舌燥和辛勤付出,换来的却是孩子们不理解的叛逆……我想,这是我们大多数家长的苦恼所在。

听了毛樾漫老师的讲座,好像答案自在其中,感受颇多。

课程中,毛樾漫老师告诉我们需要对孩子肯定的赞许和鼓励,用孩子能听懂的语言教会孩子对与错。

静心想来,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师长的信任、理解。

现在的孩子个性很强,很多时候他们都有自己的独立见解、独立看法。

我们一味地唠叨,一味地指责,非但不能教育孩子,还会增加他们对我们的厌恶。

换种方式不是更好吗?他们思维灵敏,思想活跃,上进心强,自尊心强,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并加以正确引导,就能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

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融洽,就能及时掌握孩子的思想动态。

我们何乐而不为呢?作为老师和家长的我们,看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也同样重要。

全面地认识孩子,走近孩子,这就需要我们有一颗宽容的心。

宽容是一种无私的爱,有时候,面对孩子的失误,只要不是原则问题,我们不必耿耿于怀。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太过精细,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

一看到孩子有了什么问题,就噌地跳出来,或苦口婆心,或声色俱厉。

其实,做一个轻松的家长并不难,不妨适当装傻,给孩子一个自我修复的广阔空间。

在这个物欲横流、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孩子视野开阔的社会里,再用祖辈们的教育方式去对待当今的孩子,的确不再奏效。

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与行为规范

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与行为规范

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与行为规范幼儿时期是孩子人格形成和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

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和行为规范对于其终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些方法和具体技巧,帮助家长和教师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与行为规范。

1. 以身作则幼儿天生具有模仿的天性,在形成习惯和行为规范方面,家长和教师的示范作用非常重要。

他们应该成为孩子学习的典范,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符合良好习惯和行为规范的要求。

例如,如果家长希望孩子养成整洁的习惯,那么他们自己需要保持家庭环境的整洁,展示出正确的收拾和整理行为。

2. 创造积极激励机制幼儿喜欢获得赞扬和认可,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创造积极激励机制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习惯和行为规范。

例如,可以为孩子设置小奖励,如表扬、小礼物或小纪念品,用以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实践中。

3. 建立清晰明确的规则和限制幼儿需要清晰明确的规则和限制来引导其行为。

家长和教师应该和孩子一起制定相应的规则,并明确告诉他们这些规则的重要性和意义。

例如,在学校,可以约定在教室里安静听讲、排队时不推搡、尊重老师和同学等行为规范。

4. 提供正面引导和反馈在幼儿养成良好习惯和行为规范的过程中,积极的引导和正面的反馈非常重要。

及时表扬和鼓励孩子的进步和正确的行为,让他们感受到肯定和自信。

同时,要以耐心和善意的方式纠正和引导他们不良的习惯和行为,让他们明确正确的行为方式。

5. 运用游戏和互动方式幼儿喜欢玩耍和互动,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和互动方式来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和行为规范。

例如,在学校里可以组织游戏活动,让孩子通过参与游戏来练习和巩固他们所学到的规范,同时增强兴趣和积极性。

6. 创建正确的学习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幼儿的习惯养成和行为规范的培养至关重要。

家长和教师可以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整洁、有序的学习环境,提供适宜的学习材料和玩具,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

总之,幼儿时期是孩子习惯和行为规范养成的关键时期。

家长和教师应该通过以身作则、创造积极激励机制、建立清晰规则和限制、提供正面引导和反馈、运用游戏和互动方式以及创建正确的学习环境等方法和技巧,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和行为规范。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范文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范文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范文幼儿就像一张白纸,你在上面画什么,他们就会呈现出什么模样。

所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就像是一场充满趣味的绘画创作,需要我们用心、用爱、用智慧去勾勒出美好的图案。

一、从生活小事入手。

1. 吃饭这件“大事”幼儿的吃饭问题常常让家长和老师们头疼不已。

有些小宝贝就像个小挑食精,这个不吃,那个不要。

这时候,我们可不能妥协。

比如说,我邻居家的小朋友小明,之前特别讨厌吃胡萝卜。

他妈妈就想了个妙招,把胡萝卜切成可爱的小星星形状,还给他讲了一个小兔子吃胡萝卜变得超级强壮的故事。

小明一下子就被吸引了,慢慢地开始尝试吃胡萝卜,现在呀,他可是个吃胡萝卜的小能手呢!这就告诉我们,把食物变得有趣,再加上有趣的故事引导,能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

2.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幼儿们都有一颗想要自己动手的心,我们要好好抓住这个机会。

像穿衣服这件事,刚开始的时候,宝宝们可能会把衣服穿得歪七扭八,但我们要鼓励他们尝试。

我在幼儿园看到一个小女孩,第一次自己穿衣服的时候,把衣服的前后都穿反了,袖子也像两个小麻花一样扭着。

但是老师没有直接帮她纠正,而是笑着说:“哇,宝宝你自己穿上衣服啦,好厉害!不过我们来一起看看这个衣服是不是有点调皮,和平时不太一样呢?”然后引导她自己发现错误并改正。

这样,幼儿们就会逐渐建立起自己做事的自信心,慢慢地养成自己穿衣、叠被、收拾玩具等良好习惯。

二、借助榜样的力量。

1. 家人是最好的老师。

幼儿们最喜欢模仿家人了。

如果爸爸妈妈总是随手乱丢东西,那可别指望宝宝能把玩具收拾得整整齐齐。

我有个朋友,他在家里就特别注重自己的行为。

他每次看完书都会把书放回书架,而且摆放得整整齐齐。

他的小儿子看到后,也跟着学。

现在,小家伙只要玩完玩具,就会主动把玩具放到收纳箱里,还会像个小大人一样说:“爸爸都是这样的,我也要做个爱整洁的好孩子。

”所以呀,家长们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给幼儿树立好的榜样。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依赖,不懒惰,自己穿衣服,自己穿鞋。

对幼儿的发展好处:“凡是幼儿自己能做的事,让他自己去做。

”这不仅对培养幼儿的独立性、自理能力很重要,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责任感,使幼儿能对自己的生活、行为负责。

育儿小妙招:1.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当幼儿完成后给予一定的小奖励,如:小贴画,集齐几个小贴画可以兑换一个小奖励。

二、养成多参与家务劳动的好习惯对幼儿的发展好处:让幼儿做适度的家务对孩子的成长非常有好处,而善于做家务的幼儿往往也具有过人的能力优势。

如果幼儿在做家务的时候,比其他幼儿做得更利索、更有条理、更高效,证明他在观察能力、学习能力以及逻辑思维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育儿小妙招:家长与幼儿可以进行角色互换游戏,让孩子扮演家里的大人,家长扮演孩子,激发幼儿的责任意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三、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孩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首先父母就要讲究卫生,早晚要刷牙,饭前便后要洗手,勤洗澡换衣服,垃圾不到处乱扔,整个家庭都要养成这个习惯,就是对孩子树立很好的榜样。

对幼儿的发展好处:良好的卫生习惯有益于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更可减少一些胃肠道疾病的发生。

育儿小妙招:家长为幼儿阅读一些有关“卫生习惯养成“的绘本故事,利用故事的形式,帮助幼儿了解不讲卫生对人体的危害与讲卫生对人体的好处,以此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四、养成阅读的好习惯要让幼儿喜欢看书,爱上阅读,首先要学会给幼儿选择合适的书籍,比如3~6岁的幼儿,就买一些图画故事书,幼儿看书的时候家长要参与进来,一起分享书里的故事,给幼儿讲解他们看不懂的地方,让幼儿体会阅读的乐趣。

对幼儿的发展好处:阅读能够有效地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逻辑性思维,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语言能力和协作能力,拓展幼儿的人生经验,受到人格熏陶,养成独立性思考的能力。

育儿小妙招:1.从小为幼儿培养睡前阅读的习惯。

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

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

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1.树立良好榜样父母和其他成人在家庭和幼儿园中起到了重要的榜样作用。

他们的言行举止会直接影响到幼儿的行为习惯的养成。

因此,成人应该以身作则,展示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有礼貌、诚实守信、友善待人等。

通过模仿成人的行为,幼儿能够较快地学会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设立明确的规则和期望幼儿需要知道什么是被接受的行为,什么是被禁止的行为。

因此,家庭和幼儿园应该设立明确的规则和期望,明确告诉幼儿要遵守哪些行为规范。

这些规则应该简明扼要,易于理解和执行,并且要经常强调和复习。

同时,成人还需要对幼儿的行为进行积极评价和及时反馈,以鼓励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给予正面激励幼儿对于成人的赞扬和鼓励非常敏感。

通过给予幼儿正面激励,如口头表扬、奖励和奖品等,可以让他们感到自己的努力被认可和赏识,从而更加努力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成人还可以使用一些特殊的奖励系统,如成就卡或者星星图等,帮助幼儿树立目标并激励他们改善行为。

4.提供清晰的指导和教育幼儿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过程中需要得到成人的指导和教育。

成人应该耐心地解释和说明良好行为的意义和重要性,并告诉幼儿如何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成人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故事和游戏等方式,帮助幼儿理解和应用良好的行为习惯。

5.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对于幼儿的行为习惯养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成人可以通过布置环境、设置规则和引导交往等方式,为幼儿创造一个积极、和谐和安全的环境。

同时,成人还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自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不同的环境和应对各种挑战。

6.与家长的合作家庭和幼儿园之间的紧密合作对于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非常重要。

家长和幼儿园应该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交流幼儿的行为表现和问题,共同制定行为计划,并互相支持和配合。

家长也可以在家庭中延续和强化幼儿在幼儿园中学到的良好行为习惯,与幼儿一起制定规则和期望,并提供日常指导和教育。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篇1一、循循善诱,向幼儿提出明确而严格的要求。

在提出每一点要求的时候,事先都经过周密考虑,做到要求合理。

根据幼儿能力,提出的要求逐步提高,循序渐进。

开头的时候,我只要幼儿掌握简单的生活规则。

二、不断鼓励,让幼儿在练习中慢慢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幼儿的意志力不能持久,注意力很难长期集中。

根据幼儿的这个特点,我采取不断鼓励的办法,矫正幼儿不良的行为。

三、注意矫正幼儿任何一点细小行为的错误幼儿往往从细小的过错中,慢慢地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

四、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在游戏中幼儿心情愉快,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

幼儿通过游戏的活动过程,能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较容易形成一些良好的品质。

五、老师以身作则,做幼儿表率幼儿有很强的可塑性和模仿能力,他们模仿的最直接的对象是老师,对老师言谈举止,观察最细,感受最强,而且不加选择地模仿老师的言行。

六、家园配合,共同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

最近几年,对幼儿的早期教育越来越受到家庭的重视,这种趋势是十分可喜的,但是有不少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的家长,只注重开发孩子的智力,却不注意孩子早期行为习惯的培养。

这要求家庭和幼儿园要把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放在首位.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篇2一、生活有规律按时作息,讲究卫生,卫生习惯不好,直接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要常洗手,早晚刷牙,同时还要注意对孩子进行讲好公共卫生的.教育,让孩子养成不随手扔垃圾的习惯。

家长要尽量保持孩子的生活起居在所有时间里的一致性。

长期做下来,孩子自己也能学会独立按一贯的生活规律来制定合适的作息时间表。

一旦孩子习惯过一种有规律的生活,那么时间观念就已内化成他自己的一种宝贵素质,自我意识的控制力与意志力就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长不要替孩子做他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应该有意识的从小锻炼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

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是每个家长和教育者的重要任务之一,因为良好的习惯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为将来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方法,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

一、明确目标并制定计划要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首先要明确目标,确定想要培养的具体习惯。

例如,是否希望孩子能够每天按时睡觉,或者学会整理自己的玩具等。

之后,制定一个可行的计划,确保按照计划去执行,每天都记录一些有关孩子习惯养成过程的数据以评估进展情况。

二、树立榜样和示范孩子们将自己的父母、长辈以及老师视为榜样。

因此,家长和教育者应该在自己的行为中起到积极的榜样作用,展示出正确的行为习惯。

例如,如果你希望孩子能够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那么你自己也应该以身作则,让孩子看到自己每天都读书。

三、建立规律和秩序规律和秩序是幼儿习惯养成的重要基础。

为孩子们制定一个明确的日常计划和时间表,包括睡眠、饮食、学习、娱乐等方面的内容。

让孩子们知道每个习惯应该按照什么时间进行,以帮助他们建立时间观念和自律。

四、奖励和正向激励孩子们对于赞扬和奖励有着特别的敏感性,他们希望得到家长和教育者的肯定和鼓励。

因此,在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及时给予他们鼓励和奖励,以增强他们的积极性和动力。

这些奖励可以是一些小礼物、表扬的话语或者其他形式的肯定。

五、耐心与引导培养幼儿良好习惯是一个过程,需要家长和教育者的耐心和持续的引导。

在孩子们养成习惯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挑战和阻力,家长和教育者应该以耐心和理解的态度引导他们并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六、情绪管理和注意力培养情绪管理和注意力培养是培养幼儿良好习惯过程中的关键。

教育者可以通过让幼儿参与一些情绪管理的活动,如冥想和舒缓的呼吸练习,帮助他们学会控制情绪和注意力。

这将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注意力和集中力,使他们更容易养成良好的习惯。

七、与幼儿进行有效沟通与幼儿进行有效的沟通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他们理解为什么要养成特定的习惯以及习惯对他们的好处。

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作为幼儿教育专家,我深知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也会影响到他们日后的性格发展和学习成绩。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着手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呢?从小事做起培养良好行为习惯需要从最基本的行为着手。

比如让幼儿养成按时就寝、按时吃饭、保持良好卫生习惯等等。

这些看似简单的行为,如果能够养成良好习惯,将成为他们终生受益的基础。

我们可以通过家长和老师的示范,以及适当的奖励和纪律,帮助幼儿养成这些良好习惯。

培养独立性幼儿期是培养独立性的关键时期。

我们应该鼓励幼儿尽可能自己动手完成一些简单的事情,如自己穿衣服、收拾玩具等。

虽然这可能会增加家长和老师的工作量,但长远来看,这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自主意识和责任心。

也要适时给予帮助和鼓励,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增强自我管理能力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仅局限于表面的行为,更需要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

我们可以教会他们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如何解决遇到的问题,如何与他人和谐相处。

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家长和老师的耐心引导,以及幼儿自身的不断实践和积累。

制定合理的规则在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中,制定合理的规则非常重要。

这些规则应该既有助于幼儿的成长,又考虑到幼儿的认知水平和接受程度。

我们要耐心地解释规则的意义,并保持规则的一致性,让幼儿逐步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

营造良好的环境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需要个人的努力,还需要良好的环境作为支撑。

家长和老师应该共同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充满爱与关怀的环境,让幼儿感受到被爱和被认可,从而更容易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需要从小事做起,培养独立性和自我管理能力,制定合理规则,营造良好环境。

这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才能让幼儿养成终生受用的良好行为习惯。

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够提高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社交技能,对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具有长远的影响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以帮助家长和教育者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1. 为幼儿树立明确的规则和期望为了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家长和教育者应该与幼儿进行沟通,并为他们设定明确的规则和期望。

规则和期望应该简单明了,并且能够符合幼儿的年龄和能力。

例如,要求幼儿尊重他人、分享玩具等。

同时,也要给予幼儿明确的奖励和惩罚机制,以激励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 以身作则,成为良好行为的榜样幼儿往往会观察并模仿成人的行为举止。

因此,家长和教育者应该以身作则,成为幼儿良好行为的榜样。

无论是在家庭环境还是学校环境中,成人应该展示出尊重他人、诚实守信、友善等良好行为,并且用积极的语言和态度与幼儿互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3. 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是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

家长和教育者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 设定日常生活规则:如按时吃饭、睡觉、上厕所等。

并与幼儿一起制定和遵守这些规则。

- 提供清晰的指导:比如将物品归位、整理玩具等,并与幼儿一起完成这些任务。

-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教会幼儿自己穿衣、洗脸、刷牙等基本生活技能。

鼓励他们自己完成这些任务,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4. 使用积极的激励措施将积极的激励措施应用于幼儿的行为培养中,是一种有效的策略。

鼓励幼儿的良好行为,可以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动力。

- 肯定和赞美:家长和教育者应该及时发现和肯定幼儿的良好行为,给予他们鼓励和赞美。

例如,称赞幼儿分享玩具、互相帮助等行为。

- 奖励机制:设定一些小的奖励机制,如星星贴纸、小礼物等,用以激励幼儿坚持良好行为。

5. 建立良好的家庭和学校环境家庭和学校环境对幼儿的行为习惯有重要影响。

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6种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6种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6种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一、良好行为习惯的内容:对于文明的行为习惯来讲,主要包括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生活行为习惯,卫生行为习惯,礼貌行为习惯,爱学习、爱劳动的好习惯,礼貌交往、文明举止等等。

对于小班幼儿来讲,生活自理的培养很重要。

主要包括:做自己能做的事情、不依赖、自己吃饭、刷牙、洗脸,自己走路、穿脱衣裤、鞋子。

卫生习惯包括:早晚刷牙、洗脸、漱口、饭前便后洗手、学习使用毛巾、手帕、纸巾,保持仪表整洁、手脸干净、勤洗澡洗头、剪指甲等,不乱扔垃圾。

礼貌行为习惯包括学习使用简单的礼貌用语,如:谢谢,请,对不起等,学习礼貌做客,不打人骂人,不争抢玩具,乐意把自己爱吃好玩的东西与别人分享,乐意和人交往,喜欢集体生活。

举止行为习惯包括正确的坐、站、走的姿势,不挖鼻孔,不乱咬手指等,爱护玩具,爱护幼儿的物品等。

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

(一)缩短孩子适应期,在孩子愉悦的情绪中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小班的孩子离开父母,来到陌生的环境中,心里总是充满着不安全感,开学前,我们三位老师在孩子的椅子上贴好孩子的照片,在他们的水碗格内贴上他们的标记,允许孩子带来自己喜欢的玩具等,让孩子们在幼儿园内有了一份归属感,喜欢老师、喜欢来园,在孩子愉悦的情绪中,培养幼儿做自己的椅子、用自己的毛巾、水碗,逐渐形成了有序的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二)利用故事、儿歌等孩子喜欢的形式对幼儿进行教育。

小班幼儿年龄小,喜欢模仿,所以我们老师利用故事、儿歌等教育幼儿。

例如:《我是一个大苹果》,通过儿歌教育幼儿吃东西前要洗手,《玩具。

送回家》则可以让孩子们知道要把物品归放好,除了儿歌、故事,我们还可以通过图片教育幼儿,如:在厕所张贴洗手的过程图片,供幼儿模仿、练习,激发洗手的兴趣,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

通过生动形象的儿歌、图片等,幼儿酒会非常乐意学习,不知不觉中就会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抓住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把教育渗透在一日活动中。

幼儿园优秀行为习惯培养计划 幼儿园教育

幼儿园优秀行为习惯培养计划 幼儿园教育

幼儿园优秀行为习惯培养计划一、前言幼儿期是儿童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

幼儿园作为儿童成长的第一所学校,肩负着培养孩子优秀行为习惯的重要责任。

制定和实施一套科学、系统的优秀行为习惯培养计划,对于幼儿园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幼儿园优秀行为习惯培养目标1. 培养孩子良好的礼仪习惯,包括尊敬师长、友爱同学、讲卫生等。

2. 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自理能力、饮食习惯、作息规律等。

3. 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听话、专心、守纪等。

4. 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心态和态度,培养其自信、乐观、勇敢、坚强等优秀品质。

三、幼儿园优秀行为习惯培养计划内容1. 制定明确的行为规范在幼儿园生活中,孩子们需要遵守一定的行为规范,这些规范可以包括文明用语、尊敬老师、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等内容,并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和教育课程,向幼儿传授这些规范,并引导他们理解和遵守。

2. 创建良好的行为示范环境幼儿的行为习惯很大程度上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幼儿园需要加强师德建设,教师要做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示范者,营造出和谐、积极的教育氛围。

3. 定期开展行为习惯教育活动幼儿园可以定期开展一些主题鲜明的行为习惯教育活动,比如“文明礼貌”活动、“爱护环境”活动等,借助这些活动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 建立行为习惯评价机制幼儿园可以通过积分制度、表彰榜、评比等方式,对孩子们的行为习惯进行评价和奖惩,从而激发孩子们自觉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积极性。

5. 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孩子优秀行为习惯通过与家长的密切配合,学校可以将优秀行为习惯培养延伸到家庭生活中,引导家长和学校共同培养孩子身心健康的优秀行为习惯。

四、幼儿园优秀行为习惯培养计划的实施效果1. 学生行为规范明显改善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实施,幼儿园的学生在礼仪、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等方面的行为规范明显改善,学生之间相互尊重,和谐相处。

2. 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幼儿园的学生在优秀行为习惯培养计划的指导下,逐渐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综合素质得到了显著提升。

幼儿园行为习惯养成方案

幼儿园行为习惯养成方案

幼儿园行为习惯养成方案一、前言幼儿园是孩子们的第一所社交场所,也是他们学习生活自理和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父母和老师都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他们健康积极的心态。

本文将从日常生活中入手,提供一系列可操作、实用性高的行为习惯养成方案。

二、行为习惯养成方案1. 规律作息:规律作息对于幼儿来说非常重要。

每天早上定时起床、定时吃饭、定时午休、定时睡觉等等都是有助于让幼儿养成规律作息的生活方式。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注意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以便让孩子更好地休息和恢复体力。

2. 自我管理:自我管理是培养孩子自立自强能力的关键之一。

幼儿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促进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的发展:- 教育孩子学会自己穿衣服、洗脸刷牙等个人卫生习惯。

- 鼓励孩子自己收拾玩具、书本等物品。

- 帮助孩子学会用餐礼仪,如动作规范、不讲话时咀嚼食物等。

3. 社交互动:幼儿园是孩子们认识新朋友、学习交往技能的重要场所。

在这里,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提高孩子的社交互动能力:- 提供各种游戏和活动机会,让孩子有机会与其他小伙伴一起玩耍和合作。

- 鼓励孩子参加集体活动,如拓展训练、户外郊游等。

- 教育孩子学会与他人分享和合作。

4. 情感管理:情感管理是培养孩子情商的关键之一。

在幼儿园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帮助孩子发展情感管理能力:- 创造一个安全、温馨且充满爱的环境,以便让孩子敢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 帮助孩子认识并表达自己的情绪,如高兴、生气、难过等,并教育他们如何正确地表达情感。

- 在幼儿园中,鼓励孩子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并在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

5. 个性发展: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天赋。

在幼儿园中,我们需要了解并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帮助他们发展自己的优点和潜力。

同时,我们还需要引导孩子学会与不同性格、能力的小伙伴相处,并在合适的时候给予支持和鼓励。

三、行为习惯养成方案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 建立良好的家园联系机制:家长是孩子行为习惯养成过程中最重要的支持者。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研修总结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研修总结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研修总结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幼儿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研修过程中,我深入了解了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方法、策略和注意事项,并通过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以下是我在研修中的总结。

一、明确培养目标,注重个体差异在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时,首先要明确培养目标,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制定合适的培养计划。

针对幼儿的不同需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使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二、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营造良好氛围环境是幼儿成长的重要因素,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至关重要。

要注重幼儿园内部环境的布置,以及家庭和社会环境的配合,让幼儿在充满关爱、尊重、和谐的氛围中成长。

三、抓住教育契机,及时引导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要及时抓住教育契机,对幼儿的行为进行及时引导。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敏锐地捕捉幼儿的行为表现,针对具体情况给予恰当的表扬、鼓励或纠正。

四、多元化教学手段,激发幼儿兴趣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效果。

通过故事、游戏、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习得良好行为习惯。

五、正面激励,注重奖惩分明正面激励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手段。

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奖惩分明,对幼儿的优点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对不良行为要及时纠正并进行适当的惩罚。

六、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家庭是幼儿成长的第一个环境,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

要加强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教师要主动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七、持之以恒,逐步养成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家长持之以恒地付出。

在培养过程中,要注重逐步养成,不能急于求成。

要让幼儿在反复实践中逐步巩固良好行为,使之成为习惯。

八、身教胜于言教,教师要以身作则幼儿具有很强的模仿性,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幼儿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中,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到言行一致,为幼儿树立榜样。

小班教研《培养幼儿良好行为》计划

小班教研《培养幼儿良好行为》计划

小班教研《培养幼儿良好行为》计划一、指导思想《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与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幼儿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小班阶段是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

因此,我们以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为主题,开展本次教研活动,旨在提高教师对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的理论与实践水平,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二、教研目标1. 理论提升:通过学习,使教师深入理解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性,掌握科学的方法和策略。

2. 实践改进:引导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关注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提高教育质量。

3. 经验交流:搭建教师之间分享经验、共同学习的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4. 家园合作:加强家园联系,共同关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形成教育合力。

三、教研内容1. 幼儿行为习惯的内涵与分类2. 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的理论基础3. 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的方法与策略4. 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的实践案例分析5. 家园合作中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的有效途径四、教研过程1. 学习阶段(第1-2周)(1)个人自学: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有关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的理论知识,撰写学习心得。

(2)集体学习:组织教师进行集中学习,分享学习心得,讨论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的方法与策略。

2. 实践阶段(第3-6周)(1)教学实践: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记录实践案例,进行自我反思。

(2)案例分享:组织教师进行案例分享,互相借鉴经验,共同提高教育实践水平。

3. 交流阶段(第7-8周)(1)经验交流:教师之间进行经验交流,分享在幼儿行为习惯培养方面的成果与困惑。

(2)家园合作:邀请家长参与教研活动,共同探讨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的有效途径。

4. 总结阶段(第9-10周)(1)教师撰写总结报告,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梳理与反思。

(2)形成教研成果,如教研论文、教育案例等。

五、预期效果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教师在理论素养、教育实践、经验交流和家园合作等方面将得到全面提升,为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奠定坚实基础。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时期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

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能让孩子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还能促进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

下面是一些方法,可以帮助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一、正面激励第一种方法是通过正面激励,鼓励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

比如,当幼儿表现稳定、友爱、独立等良好行为时,家长可以用语言和行动表扬孩子,并适当地给予小奖励。

这样可以让幼儿形成“有好行为就会得到奖励”的认知,让其对良好的行为习惯产生自信和兴趣。

二、示范引导第二种方法是通过示范引导,教导幼儿如何正确行为。

示范交流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它能够对孩子的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

家长可以把好的行为习惯作为自己行为的模板,在适当的时候,表现出对自己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视和强调。

这样能够让孩子知道合理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和意义。

三、鼓励创造第三种方法是鼓励幼儿创造自己的行为习惯。

孩子每一个小动作和思维都可以成为一种行为习惯,家长可以通过给予孩子自由的创造空间,鼓励孩子形成符合自己兴趣、爱好、个性的良好行为习惯。

比如,家长可以通过教授绘画、手工、音乐等艺术方面的技能,可以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孩子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四、及时纠正第四种方法是及时纠正幼儿不良行为习惯。

家长应该及时对幼儿发生的不良行为进行适当的纠正,让幼儿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同时也要告诉幼儿正确的做法。

在纠正过程中,家长应该注意方法、态度,不要过分严厉,有耐心地帮助幼儿改正错误的行为习惯。

五、借助故事第五种方法是借助故事来教育孩子。

家长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教育孩子合理好行为习惯。

比如,儿童故事中有很多寓言故事,通过寓言来引导幼儿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孩子通过叙事模式了解做人的道理。

六、建立规矩第六种方法是建立家规,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建立家规需要家长与孩子充分沟通,制定出符合孩子年龄、性格、需求的行为规定和制度,让孩子知道家中的规矩,开始适当地学会自我规范和约束。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内容及方法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内容及方法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内容及方法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有助于孩子的个人成长与发展,还对他们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社交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以下的内容中,我将介绍一些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和建议。

1.示例行为幼儿园教师应该成为孩子们良好行为的模范。

教师的言行举止需要表现出尊重、关心和责任感,如说话文明礼貌、讲究卫生、有序队列等。

孩子们会模仿教师的行为,所以教师的示范对幼儿的行为习惯养成至关重要。

2.规则和制度为幼儿制定一套简单明确的规则和制度,让他们了解自己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如何行动。

规则可以涉及课堂纪律、卫生习惯、礼貌待人等方面。

规则要求简单清晰,并且与幼儿相关,便于他们理解和遵守。

3.重视奖惩在幼儿园中,奖励和惩罚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手段。

当幼儿表现出良好的行为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这些奖励可以是口头表扬、鼓励信或者一些小礼物,以激励幼儿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

同时,对于不良行为也要明确惩罚,但要注意采取合适的方式和方法,避免对幼儿造成伤害或产生消极情绪。

4.培养责任感通过一些小组活动,如班级义务劳动、协作游戏等,培养幼儿的责任感。

让幼儿有机会主动承担一些任务和责任,如班级卫生、看护花草等,从而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和参与感。

5.激发兴趣6.培养自控能力幼儿在行为习惯养成过程中,需要掌握自控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小游戏、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到自控的重要性。

同时,教师还可以教导幼儿一些自控的方法,如深呼吸、集中注意力等。

7.家校合作总之,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通过示范、规则、奖惩、责任感、兴趣、自控能力和家校合作,可以培养出善良、守纪、友善、懂事的幼儿,为他们的成长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一、生活习惯的培养1.规律作息让孩子养成规律的作息时间,是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的第一步。

家长和教师要共同引导孩子按时起床、按时睡觉,保证充足的睡眠。

合理安排一日三餐,让孩子养成按时吃饭的习惯。

2.自理能力3.爱护环境教育孩子爱护环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比如,不乱扔垃圾、节约用水、用电等。

让孩子意识到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

二、学习习惯的培养1.专注力培养孩子的专注力,让他们在做事情时能够集中精力。

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有趣的游戏和活动,引导孩子专注于一件事情,从而提高他们的专注力。

2.时间管理让孩子学会时间管理,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家长和教师可以教孩子制定学习计划,让他们学会分配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3.勤奋好学三、社交习惯的培养1.尊重他人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懂得礼貌待人。

家长和教师要身体力行,为孩子树立榜样。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他们的同理心,让他们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

2.合作能力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

家长和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团队活动,让孩子在合作中成长,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3.沟通能力教育孩子学会沟通,让他们能够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家长和教师要鼓励孩子多与他人交流,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

四、情绪管理的培养1.自我调控让孩子学会自我调控,控制自己的情绪。

家长和教师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引导他们学会调整心态,面对困难和挫折。

2.情绪表达教育孩子学会表达情绪,让他们能够正确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家长和教师要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3.情绪调节培养孩子情绪调节的能力,让他们在面对负面情绪时能够自我调节。

家长和教师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引导他们学会调节情绪,保持心态平和。

培养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家长和教师共同努力。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关注孩子的成长需求,以爱心、耐心和智慧去引导他们,让他们成为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人。

幼儿园阶段孩子好习惯养成标准表

幼儿园阶段孩子好习惯养成标准表
使用文具习惯
1、学会笔的使用方法及书写姿势。
2、懂得爱护文具。
1、学会笔的使用方法及书写姿势。
2、懂得爱护文具。
3、将文具整理分类。
1、学习正确的握笔姿势,能够熟练的掌握各种学习用品的使用方法。
2、掌握学习前准备及学习后整理工作。
3、笔、书、纸等文具分类收纳。
阅读习惯
1、不在强光和昏暗的光线下看书。。
2、自觉安静入睡,午睡期间入厕不影响其他幼儿,醒后不打扰其他幼儿。
3、能够自己整理床铺。
用餐习惯
进餐时不挑食、不偏食、不大声讲话,不玩耍
培养幼儿进餐时会正确使用餐具,能够独立进餐,不挑食、不偏食、细嚼慢咽,及时吃完。
知道吃有营养的食物,不吃垃圾食品,不暴饮暴食。
如厕习惯
1、养成良好如厕习惯,知道及时入厕,不尿裤子。
1、能独立、安静进餐。正确使用餐具,不乱敲餐具。咀嚼食品时不发出声音。
2、进餐结束后,能安静地等待未用完餐的人,如提前离开,要向别人道别并把餐具摆放整齐。
3、学会爱护环境、不乱扔垃圾、不踩踏草坪。
1、知道按顺序排队是一种文明礼仪行为。培养幼儿如遇到他人有急事时,可让出自己的位置让他人先行。
2、知道如何正确地乘坐交通工具(主动购票、按顺序上下车,上车时不挤不推,礼让老弱病残孕;行驶中不大声打闹喧哗……)。
2、姿势正确、安静阅读,不干扰他人看书。
1、不在强光和昏暗的光线下看书
2、姿势正确、安静阅读,不干扰他人看书。
3、求知欲变强,喜欢多问问题。
1、会主动读书,能够坚持读完一本书。
2、知道讲话时语意明确、声音响亮、吐字清晰。
3、勤于思考,乐学好问。
4、培养幼儿的主动创新能力。
倾听和表达习惯

怎样培养大班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教研小结

怎样培养大班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教研小结

怎样培养大班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教研小结大班幼儿处于幼儿园学习的最后阶段,这个时期是孩子们性格、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

因此,如何培养大班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是我们幼儿教师需要深入研究和实践的课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明确培养目标在大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中,我们需要明确培养的目标,即培养幼儿的自主性、自律性、合作性、尊重他人、良好的饮食习惯等。

这些目标不仅是幼儿成长的需求,也是社会对幼儿的基本要求。

二、创设良好的环境环境是幼儿成长的重要因素,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我们需要创设一个充满爱、尊重、宽容、积极向上的环境,让幼儿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然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教师的引导和示范幼儿的好奇心强,模仿能力强,教师的言行对幼儿有着极大的影响。

因此,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好榜样,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如:教师要尊重幼儿,关爱幼儿,关注幼儿的成长需求,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让幼儿感受到自主、自律、合作、尊重的重要性。

四、家庭与幼儿园的配合家庭是幼儿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与幼儿园的配合,有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我们需要积极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和方法,引导家长在家中也要关注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与幼儿园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幼儿的成长。

五、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幼儿时期是孩子们探索世界、认识自我、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我们需要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体验、感悟、成长。

如:通过主题教育活动,让幼儿了解生活中的规则,学会自律;通过区域活动,让幼儿体验合作、分享的快乐;通过户外活动,让幼儿锻炼身体,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六、注重个体差异每个幼儿的性格、习惯、需求都不尽相同,我们需要关注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

如:对于自主性较弱的幼儿,我们可以多给予一些选择的机会,让幼儿自己做决定,逐步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对于自律性较差的幼儿,我们可以通过制定规则、提醒等方式,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自律习惯。

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幼儿时期是孩子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

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方法:1. 设立明确的规则和目标为了确保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家长应该与孩子一起建立一套明确的规则和目标。

这些规则和目标应该容易理解和遵守,并且需要和孩子进行沟通和讨论。

例如,可以制定规则,要求孩子按时完成作业或收拾自己的房间。

同时,目标也应该具体明确,例如每周读一本书或定期参加体育活动。

通过设立明确的规则和目标,孩子将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 激励和奖励机制为了激励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家长可以设立激励和奖励机制。

例如,可以制定一个奖励系统,当孩子完成规定的任务或达到目标时,给予奖励,如小礼物或赞扬。

这样的激励和奖励机制将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更好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 以身作则孩子模仿他们身边的成年人,尤其是父母或主要照顾者。

因此,家长应该以身作则,做出良好的示范行为。

例如,如果你想教孩子保持整洁,首先要确保自己的环境整洁。

通过积极地展示正确的行为模式,家长将为孩子树立良好的行为榜样,从而培养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

4. 建立日常例行公事将一些简单的任务纳入日常例行公事中,可以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例如,让孩子每天收拾自己的玩具或整理书包。

这些任务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来确定,而且要确保任务不过于繁重,以免孩子感到沮丧或困惑。

通过建立日常例行公事,孩子将逐渐养成良好的自律和责任感。

5. 沟通和倾听与孩子进行积极的沟通和倾听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环节。

家长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通过理解孩子的需求和关注他们的感受,家长可以更好地引导和支持他们。

同时,家长也应该及时表达对孩子所展示出的良好行为的赞美和鼓励。

6. 建立良好的日常习惯良好的日常习惯对于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至关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即:面向全体,让幼儿主动地获得全面发展。

而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正是一个人获得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中也越来越需要人们必须要具备与人合作与分享的品质。

善于与他人合作分享是时代的要求,是孩子日后生存和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品质,著名儿童教育家孙晓云说过:“儿童教育就是良好习惯的培养,幼儿时期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因此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就必须要从幼儿时期开始。

”为此,我们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发展水平,将“培养幼儿与同伴间的合作交往行为”作为工作重点,巩固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在活动中渗透良好学习习惯地培养。

一、结合主题活动,有目的地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中班时期是发展幼儿良好同伴关系的关键时期,但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对幼儿地观察,发现孩子们普遍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较强,他们缺乏与同伴合作交往的经验。

针对此现象,我们相继开展了“长大的我”、“大家一起玩”、“怎样做别人喜欢我”等一系列主题活动。

在活动中,采用同伴互动、师幼互动、以及动静结合、个体与集体结合、室内与室外结合、教师地组织与幼儿自由活动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利用人、物、时空等各种因素,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用听、说、唱、画、手工制作等各种形式激发幼儿的交往兴趣,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如:通过故事《有朋友真好》《小仙女的云》《三间树叶房子》等活动使幼儿懂得了朋友间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尊重、友好交往,激发了幼儿交朋友的愿望。

活动中,我启发幼儿当小老师大胆根据故事内容向小朋友们提出问题,组织幼儿展开讨论,为孩子们提供了语言交往的机会。

在《拼拼乐》《手拉手》等美术活动中,我有意识地将活动中所需的物品按分享的形式进行,让幼儿在取物品时学会了轮流、等待,使他们在体验了与伙伴合作绘画的同时,也增强了规则意识。

此外,为了培养幼儿产生关爱他人的情感,我们开展了《笑一笑》的主题活动,活动中幼儿都能按照预先制订好的规则进行游戏,他们先将自己精心制作的作品送给弟弟妹妹们,然后为他们表演舞蹈,背诵古诗,在感受了关爱弟弟妹妹的自豪感和责任感的同时,也提高了交往能力,更进一步增强了规则意识。

二、充分利用游戏的教育功能,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游戏是幼儿交往的方式之一,游戏活动能使幼儿处在一个安全、温暖、宽容的环境中,便于幼儿平等交往与合作。

幼儿能在游戏时,自由地探索与周围小朋友交往的方法。

因此我们将室内游戏与室外游戏相结合开展了一系列的专题活动。

“安全岛”活动就是其中之一。

活动中教师将旧报纸比做“安全岛”,扮做海龟妈妈带领小海龟在大海中游玩,并创设大鲨鱼来了的游戏情节,引导幼儿自由结伴,互相帮助,一次次躲避到“安全岛”上。

由于神奇的“安全岛”在不断地缩小,这既提高了游戏的难度,也增强了游戏的趣味性,孩子们积极地动脑筋寻求与小伙伴相互合作,使两人的身体都能稳稳地站在“安全岛”上的有效办法,最后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此外,“高朋友矮朋友”“照镜子”“跟着老师走走”等室内游戏,“火车钻山洞”“网鱼”“调皮的球”等户外游戏及环节转换时组织幼儿进行的“手指游戏”“猜猜我是谁”,幼儿离园前合作游戏的“石头剪刀布”“两个好朋友”等一系列游戏活动的开展,使幼儿在游戏中逐渐提高了交往技能,并进一步感受到了与伙伴合作游戏的乐趣。

三、利用区域游戏活动,促进幼儿的交流与协作能力。

愉快的交往经验可以提高幼儿的自信心,而自信心的增强又会引发更强的交往主动性,两者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

区域活动正是可以使幼儿获得这种愉快的交往经验的有效手段。

区域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尤其是角色区。

在娃娃家,幼儿首先相互协商好彼此的角色,然后各自制订自己的活动计划,计划制订好后就开始根据自己的角色并按照计划扮演着自己的角色。

通过大量的游戏训练孩子逐步掌握了规则,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并学习按一定的规则解决问题。

在游戏过程中,我们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有计划地做事情,鼓励幼儿多交往,让他们自己找伙伴,相互合作,引导他们友好相处,使他们在游戏中感受到交往的重要性。

四、提供分享机会,丰富幼儿交往的经验。

“分享”是幼儿之间团结友爱,相互关心,爱别人的更高层次的品质表现,它是幼儿之间个体亲近群体,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有力手段。

在家庭中,孩子一般只与家人交往,进入幼儿园后,幼儿的活动范围就从家庭扩大到学校,交往范围明显扩大,他们要学会与同伴交往,分享合作。

为了让幼儿学会与同伴交往的方法,感受在集体生活中与同伴交往的乐趣,我们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

1、创设“玩具分享”活动,丰富幼儿的交往语言。

我们每周安排一天,请孩子们将自己的玩具带到幼儿园来和小朋友共同分享。

活动开始时,老师先请小朋友介绍自己的玩具,这既增进了幼儿之间的交往,同时也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活动中教师仔细观察幼儿的表现,鼓励幼儿大胆与同伴进行交往。

引导幼儿学会了运用“你先玩,我后玩”“我们大家一起玩”等交往语言。

活动后,让幼儿讲述自己的交往过程,和谁一起玩的?为什么?是怎么玩的?等等,让幼儿交流各自的交往方法,体验交往的乐趣。

2、利用“生日会”,感受分享的快乐。

班上幼儿有办“生日会”的需求时,我们与家长配合把“生日会”办成一个“分享会”,在“生日会”上蛋糕、糖果等成为小朋友共同分享的物品。

教师还利用“生日会”的过程有意识地为幼儿创造分享的机会,让大家唱完生日歌,说完祝词之后,请“小寿星”简要谈谈成长中值得分享的故事,然后请“小寿星”为大家分生日蛋糕,这是小朋友共同期待的时刻,在这一时刻大家分享食物,体会着过生日者快乐的心情以及由分享带来的乐趣。

3、开展“本领展示”分享,增强幼儿的自信。

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的天性和优点,我们非常注意捕捉幼儿的闪光点,发挥他们的特长,扬长避短,从而树立其自信心,为幼儿交往创造良好的心理基础。

我们每天为幼儿提供短暂的几分钟专门开展分享活动。

在这一时间段,幼儿尽可能地把自己拿手的歌曲、舞蹈、诗歌、谜语、故事、绘画等分享给其他幼儿。

这样的分享活动可给每个幼儿更多精神上的分享机会,让他们尽展才华。

它不仅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幼儿大胆表现自我的能力,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4、通过“送柿子”活动,体验分享的快乐。

幼儿园的柿子成熟了,我们组织幼儿在冯爷爷的帮助下,将柿子采摘下来,并带领孩子们将柿子送给其他班的小朋友。

通过开展这个活动,不仅使幼儿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同时也体验了分享的快乐。

五、家园配合,共同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目前,我们面对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这些孩子们由于特定的因素,从小缺乏与人相处的经验,他们想交朋友,却不知道如何交往,希望与人友好相处,却不知道怎样与人友好相处。

缺乏交往的技能,交往能力提高受到阻碍。

因此我们创设“双休日幼儿家庭结伴游戏活动”,为孩子提供充分交往的机会。

双休日的时间,孩子们在教师和家长的带领下,来到了王一天小朋友的家中,小主人天天大方地搬出自己的玩具,孩子们在游戏交往中都自觉地遵守规则,希望获得同伴的信赖,学会了运用“请你借我玩玩好吗?”、“我和你一起玩好吗?”等交往语言。

有的孩子还主动邀请同伴“你还没有玩过我的玩具,下次到我家来玩吧!”最后还一起分享了好吃的食品。

通过开展“双休日幼儿家庭结伴游戏活动”为孩子提供了充分交往的机会,使幼儿初步掌握了交往中的基本规则、方法、策略,达到了发展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目的。

同时此活动也架起了幼儿园教育和家庭之间教育的桥梁,激发了家长共同关心孩子的进步与成长的责任意识。

六、从细节入手,注重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这可以主宰人生。

”良好的习惯不仅对其身心健康有利,而且对孩子的未来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我们更注重幼儿一日生活中的细节,及时对孩子进行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反复地训练。

1、发挥同伴互助作用,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

进入中班以来,幼儿在生活自理方面已有了一定的基础,能够独立做很多事情。

为了更进一步使幼儿熟练掌握生活技能,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创造条件让幼儿反复练习,并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每一次可为幼儿提供练习的机会。

如:在午睡前后,让幼儿练习穿、脱、叠衣服,并有意识地引导幼儿间互相帮助,既增进了幼儿间的合作交往,同时也使孩子们提高了自理技能。

2、管理班级,树立幼儿的责任心。

通过分析幼儿的发展现状,我们发现其实班级中有很多事情我们是可以让孩子们帮着一起做的。

例如,在游戏后,让幼儿清理场地,整理玩具;在值日生工作中,我们将全班幼儿分成了五组,让每个幼儿在一周内都有一天做值日的机会。

值日生在用餐前为大家发毛巾;饭后帮助老师擦桌子;集体活动前,和老师共同准备并分发活动所需的材料、用具。

让幼儿练习扫地、洒水、擦桌椅等。

每天当孩子们吃过饭后,总会坐在一起,由第一名吃完饭的小朋友负责拿来图书、插塑玩具、手工纸等活动材料,让幼儿自由选择一种,安静地游戏。

使用完后,仍旧由这位幼儿整理好,按原位置送回。

为了增强幼儿的规则意识,在日常活动时,我有意识地选出能按规则做事情的幼儿担任“小监督员”,检查监督幼儿的言行,经过长时期地培养,目前,孩子们已形成习惯。

我们在引导幼儿进行练习时,耐心教导、循循善诱。

通过在日常生活中持之以恒和循序渐进的练习,幼儿逐步具备了这些生活自理的能力,并树立了责任意识及任务意识。

3、完成任务,增强幼儿的任务意识。

班里的有些事情,有时会需要孩子和家长协助完成,起初总会有一些孩子不能按要求完成,问其原因孩子们都说是家长忘了。

为了树立孩子的责任感,培养他们的任务意识,我们每次在活动之前,都将要求讲给幼儿,让孩子们充当“小宣传员”把老师提的要求自己告诉给家长听。

起初,幼儿的任务完成情况并不是很好,但我及时对完成好的孩子进行奖励,还通过各种方式请家长对孩子进行帮助,数周过去,这种内容就成了孩子自觉的行为,基本上不用我们提醒就达到要求了。

这同时也说明,幼儿的责任心已经在慢慢地树立起来,我的目标也在逐步实现。

4、采用多种手段萌发幼儿自律规则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游戏是孩子最喜爱的活动方式之一,我们把常规教育与游戏结合起来,让孩子在玩中培养常规,在玩中养成习惯。

例如每天的点心及午餐前总有一段等待的时间,孩子洗完手后总是这里摸摸那里抓抓,于是我们通过引导幼儿做“手指操”,既能让孩子静下心来安静地等待,又能锻炼小手,使小手灵活地动起来。

孩子在游戏中能有所动、有所思、有所悟,久而久之,孩子们熟悉了班级常规,自觉地按班级规则做事。

音乐能给人带来轻松愉悦的感受。

让孩子在清脆的乐曲中执行规则,孩子始终处于轻松愉快的状态下,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要收玩具了,我们放一首小朋友们都熟悉的钢琴曲,让孩子们轻松有序地整理玩具后,在音乐的伴随下,安静地完成小便、洗手、喝水,然后重新坐回到座位上,再随着音乐的节拍表演动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