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实验四--果蔬中过氧化物酶分析

合集下载

曹建康《果蔬采后生理生化实验指导》中多酚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总酚含量和丙二醛含量的测定方法

曹建康《果蔬采后生理生化实验指导》中多酚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总酚含量和丙二醛含量的测定方法

曹建康《果蔬采后生理生化实验指导》中关于多酚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总酚含量和丙二醛含量的测定方法1.多酚氧化酶(PPO)提取及活力测定1.1基本原理:多酚氧化酶(PPO)是一种以铜为辅基的酶,能催化多种简单酚类物质氧化形成醌类化合物,醌类化合物进一步聚合形成呈褐色、棕色或黑色的聚合物。

在后熟衰老过程或采后的贮藏加工过程中,果蔬出现褐变与组织中的多酚氧化酶活性密切相关。

多酚氧化酶催化邻苯二酚氧化物形成的产物在420nm处有最大光吸收峰。

因此,可以用比色法测定多酚氧化酶的活性。

1.2实验试剂和仪器:a.仪器及用具:研钵、高速冷冻离心机、分光光度仪、计时器、移液器、离心管、试管、容量瓶(100mL、1000mL)b.试剂1)0.1mol/L、pH5.5乙酸-乙酸钠缓冲液母液A(200mmol/L醋酸溶液):量取11.55mL冰醋酸,加蒸馏水稀释至1000mL。

母液B(200mmol/L醋酸钠溶液):称取16.4g无水醋酸钠(或称取27.2g三水合乙酸钠),用蒸馏水溶解、定容至1000mL。

取68mL母液A和432mL母液B混合后,调节pH至5.5,加蒸馏水稀释至1000mL。

2)提取缓冲液(含1mmol PEG、4% PVPP和1% Triton X-100)称取340mg PEG 6000(聚乙二醇6000)、4%PVPP(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l-polypyrrolidone),取1mL Triton X-100,用0.1mol/L、pH5.5乙酸-乙酸钠缓冲液溶解、稀释至100mL。

3)50mmol/L邻苯二酚溶液取275mg邻苯二酚,用0.1mol/L、pH5.5乙酸-乙酸钠缓冲液溶解、稀释至50mL。

1.3实验步骤1)酶液制备称取5.0g果蔬组织样品,置于研钵中,加入5.0mL提取缓冲液,在冰浴条件下研磨成匀浆,于4℃、12000×g离心30min,收集上清液即为酶提取液,低温保存备用。

茄子过氧化物酶的特性研究_韩晴

茄子过氧化物酶的特性研究_韩晴

生产厂家 上海蓝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天津市凯通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天津市凯通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天津市凯通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天津市凯通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表2 主要器材及生产厂家
主要仪器
生产厂家
紫外分光光度计
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数显恒温水浴锅HH-4
国华电器有限公司
KDM型调温电热套
2.1 主要试剂(见表1) 2.2 主要仪器(见表2) 2.3.1 试验试剂的配制
磷酸缓冲液的配制:A液即0.2mol/L
表1 主要试剂及生产厂家
主要试剂 聚乙烯吡咯烷酮K30 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 愈创木酚 过氧化氢30% 柠檬酸 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钙
等级 分析纯 分析纯 化学纯 分析纯 分析纯 分析纯
材料及方法21主要试剂见表122主要仪器见表2231试验试剂的配制磷酸缓冲液的配制主要试剂及生产厂家主要试剂等级生产厂家聚乙烯吡咯烷酮k30分析纯分析纯上海蓝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天津市凯通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化学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过氧化氢30柠檬酸分析纯分析纯天津市凯通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天津市凯通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钙分析纯天津市凯通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主要器材及生产厂家主要仪器生产厂家紫外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数显恒温水浴锅hh4国华电器有限公司kdm型调温电热套国华电器有限公司分析天平ay220山东甄城华鲁电热仪器有限公司中速滤纸杭州特种纸业有限公司na溶液称取717gna1000ml
2014.2(总第173期)
破坏。尤其是O2的产生可以转化成H2O2及攻击性 更强的·OH,进而引发膜脂的过氧化和脱酞化, 造成膜系统的损伤,严重时导致细胞死亡[4,5]。李 华琴[6]研究证明,小麦抗、感品种接种菌种后,叶 片的POD都比对照前增加,但感病品系的POD活 性比抗病品系增强的幅度大。POD是植物在逆境 条件下酶促防御系统的关键酶之一,它与超氧化 物岐化酶、过氧化氢酶相互协调配合,清除过剩 的自由基,使体内自由基维持在一个正常的动态

生物化学实验

生物化学实验

生物化学实验》课程实验大纲一、学时学分总学时:30 学分:1 实验时数:30二、实验目的生物化学是生物技术及生命科学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其实验教学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生物化学基本原理的必需环节。

生物化学实验所包含的基本技能涉及生物科学的各个领域,是完成其它专业课程实验的基础,在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课程的实验目的主要包括:(1)加深生物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与掌握;(2)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生化实验方法和实验技术,掌握各个实验的基本原理;(3)系统训练专门的实验技能,熟练使用各种常用生化实验仪器;(4)训练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准确记录实验数据、正确处理与分析实验结果的技能,培养严谨细致的科学作风。

三、实验基本原理蛋白质的溶解受盐、酸、碱、重金属等因素的影响,发生可逆和不可逆沉淀;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加入SDS后由于各种蛋白质分子量大小不同,所以蛋白质在电泳中迁移率也会有不同;蛋白质的分子大小不同,小分子蛋白质由于扩散作用进入凝胶颗粒内部而被滞留,大分子被排阻在凝胶颗粒外面而迅速通过层析柱;碱性缓冲液中DNA分子带负电荷,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向正极泳动;激活剂、抑制剂、温度等对酶促反应速度有极大影响;电子传递过程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可通过伴有颜色变化的化合物作受体来研究;纸层析技术可以用于转氨基作用中不同物质的检测。

四、实验基本要求严格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实验前认真预习实验指导书中有关实验的原理与步骤;认真听取理解教师在实验进行前的重点讲解;分小组进行实验,保持实验室安静,保持实验台整洁有序;正确使用实验仪器;认真观察与分析实验现象,客观真实地填写实验数据并进行结果分析;认真、准确、整洁地撰写实验报告并按时上交。

五、考核与报告考核分笔试和平时成绩两项。

笔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

平时成绩根据整个课程实验过程中学生的各方面表现和实验报告撰写情况打分。

六、主要仪器与设备组织捣碎机、水浴锅、高速冷冻离心机、台式离心机、柱层析系统、电泳仪、垂直与水平电泳槽、紫外与可见分光光度计、蛋白质检测仪、紫外透射反射仪、冰箱、电子天平、反渗透系统等。

(整理)生化实验分析

(整理)生化实验分析

果蔬成分生化分析果蔬成分的分析主要分为四个方面: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总糖和还原糖含量的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测定、过氧化物酶的分析。

总体从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试剂、实验结果和分析的角度进行分析一.实验目的:1、掌握微量测定维生素C的方法和技术。

2、了解果蔬中维生素C含量。

3、掌握总糖和还原糖含量的测定方法。

4、掌握蛋白质测定的方法和技术。

5、了解果蔬中蛋白质的含量。

6、了解聚丙烯酰胺凝胶的制作过程及结构特点。

二.实验原理:1.还原型维生素C可被氧化型2,6-二氯酚靛酚(下面简称染料)所氧化,成为氧化型维生素C。

氧化型染料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呈蓝色,在酸性溶液中呈红色。

成为还原型后为无色。

用氧化型染料来滴定还原型维生素C,当滴至全部还原型维生素C被氧化后,在稍滴一点呈微红色为终点。

滴定用去染料量与样品中还原型维生素C量成正比。

(此法虽简单迅速,但氧化型染料亦能使其他还原型物质氧化,所以有一定缺点。

)2.蒽酮比色法是一个快速而简便的定糖方法。

其原理:糖类在较高温度下可被硫酸脱水成糠醛或糠醛衍生物,再与蒽酮缩合成蓝色化合物,在620nm处有最大吸收。

多糖为非还原糖,可用酸将没有还原性的多糖和寡糖彻底水解成具有还原性的单糖,再利用还原糖的性质进行测定,这样就可分别求出总糖和还原糖的含量。

3. 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质浓度,是利用蛋白质-染料结合的原理,定量的测定微量蛋白浓度的快速、灵敏的方法。

考马斯亮蓝G-250存在着两种不同的颜色形式,红色和蓝色。

考马斯亮蓝G-250在酸性游离状态下呈棕红色,最大光吸收在465nm,当它与蛋白质结合后变为蓝色,最大光吸收在595nm。

在一定的蛋白质浓度范围内,蛋白质-染料复合物在波长为595nm处的光吸收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通过测定595nm处光吸收的增加量可知与其结合蛋白质的量。

蛋白质和考马斯亮蓝G-250结合,在2min左右的时间内达到平衡,完成反应十分迅速,其结合物在室温下1小时内保持稳定。

生化实验四--果蔬中过氧化物酶分析

生化实验四--果蔬中过氧化物酶分析

五,操作
1,贮液配制(已完成) ,贮液配制(已完成) 2,安装电泳槽(安装,封底) ,安装电泳槽(安装,封底)
3,制胶(分离胶,光聚合,浓缩胶) ,制胶(分离胶,光聚合,浓缩胶) 拔出梳子,倒入电极缓冲液,备用. 拔出梳子,倒入电极缓冲液,备用. 4,过氧化物酶的提取 , 按下列比例称取果蔬: 按下列比例称取果蔬: 冬 枣 , 柚 子 , 梨 : 1:2 ; 萝 卜 , 盘 菜 : 1:10 ( W:V) , 剪碎 , 放入研钵中 , 加适量石英砂及 ) 剪碎, 放入研钵中, 样品提取液于冰浴上研磨成匀浆, 置于离心管中, 样品提取液于冰浴上研磨成匀浆 , 置于离心管中 , 研钵用少量提取液清洗,洗液并入离心管,以 14000r/min的转速离心 / 的转速离心15min,取上清液贮存于低 的转速离心 , 温冰箱备用. 温冰箱备用.
三,实验步骤
1,取上述样品提取液 , 取上述样品提取液2.5mL,定容至 刻度, , 定容至50mL刻度, 备 刻度 用(仅指萝卜与盘菜,冬枣,柚子与梨不稀释). 仅指萝卜与盘菜,冬枣,柚子与梨不稀释) 2, 取光径 , 取光径1cm比色皿 只 , 于 1只中加入反应混合液 比色皿2只 比色皿 只中加入反应混合液 3mL和磷酸缓冲液 和磷酸缓冲液1mL, 作为对照 , 另 1只中加入反 和磷酸缓冲液 , 作为对照, 只中加入反 应混合液3mL和上述酶液 和上述酶液1mL(如酶活性过高可稀释 应混合液 和上述酶液 ( 立即开启秒表记录时间, 之),立即开启秒表记录时间,于分光光度计上测量 波长470nm下吸光度值 , 每隔 下吸光度值, 每隔1min读数一次 ( 连读 读数一次( 波长 下吸光度值 读数一次 5min,取平均值). ,取平均值)
四,试剂与材料
A(分离胶缓冲液) 1mol/L HCL (分离胶缓冲液) / /100mL Tris TEMED B(浓缩胶缓冲液) 1mol/L HCL (浓缩胶缓冲液) / /100mL C(分离胶贮液) (分离胶贮液) 贮液 /100mL D(浓缩胶贮液) (浓缩胶贮液) 贮液 /100mL Tris TEMED 丙烯酰胺 丙烯酰胺 48mL 36g 24L 48mL 5.9g 48L 30g pH 8.9 pH 6.7 pH 8.9

实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

实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与建议
展望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过氧化物酶的研究和应用将更加广泛。未来可以进一步研究过氧化物酶的 分子结构和催化机制,以提高其活性和稳定性。同时,可以探索过氧化物酶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环 境保护、能源转化等。
建议
为了更好地推动过氧化物酶的研究和应用,建议加强跨学科合作,结合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多学 科知识进行研究。同时,注重实验技术的创新和改进,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此外,加强过 氧化物酶应用方面的研究,为推动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解释
结果分析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变化,判断酶活性的 高低。
结果解释
结合实验结果,解释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的原因,分析可能 的影响因素。
05
实验误差来源与控制措施
实验误差来源的分析
操作误差
环境误差
实验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或技能不 熟练导致的误差。
实验环境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对 实验结果的影响。
实验结果的解释与应用
解释
过氧化物酶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催化剂,在许多生物化学反应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该酶具有较高的 活性,这为其在生物医学、农业和工业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应用
过氧化物酶可用于治疗某些疾病、催化有机合成反应以及作为生物传感器等。此外,在农业方面,过氧化物酶还 可用于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和产量。
评估生物体的生理状态
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与生物体的生理状态密切相关,因此测定其活性 有助于评估生物体的健康状况。
指导农业生产
了解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可以帮助农业工作者了解作物的生长状况, 从而指导农业生产。
过氧化物酶在生物体内的功能
01

植物中过氧化物酶的鉴定及其在抗氧化作用中的应用

植物中过氧化物酶的鉴定及其在抗氧化作用中的应用

植物中过氧化物酶的鉴定及其在抗氧化作用中的应用植物是生命的源头,其生命活动极其复杂且繁忙。

在这个过程中,植物需要应对各种外界环境压力,包括氧化压力。

氧化压力是体内存在的一种现象,与许多疾病的发生有关。

植物中的过氧化物酶(POD)是非常重要的一种酶,在氧化压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本文将介绍如何鉴定植物中的POD以及它在抗氧化作用中的应用。

一、过氧化物酶的鉴定POD是一种酸性酶,存在于植物细胞的各个部位,如细胞壁、叶绿体、线粒体、高尔基体等。

鉴定POD的方法有很多,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活性测定法POD酶的活性可以通过检测其催化的底物的降解速度来测定。

常见的检测底物有过氧化氢、苯酚等,检测方法包括光度法、荧光法等。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较为常用,但无法准确区分不同的POD等级。

2、免疫印迹法免疫印迹法可以测定特定POD蛋白的存在和表达水平。

该方法通过电泳将蛋白分离并转移到固体载体上,再使用特异性抗体与POD结合,然后用荧光素二磷酸酯显色,最后用胶片等媒介记录。

与活性测定法不同,免疫印迹法可以区分不同的POD等级。

3、PCR法PCR法是通过扩增特定的POD基因序列进行鉴定。

通过PCR扩增出的目的产物可以直接克隆到表达载体中,然后进行蛋白表达测定。

这种方法准确度高,但需要PCR技术的支持。

二、POD在抗氧化中的应用氧化作用是许多疾病和老化的修补过程,但如果氧化作用过度,则会产生有害的自由基,对细胞造成严重的损害。

植物中的POD可以将过氧化氢转化为水和氧,从而减轻氧化压力。

POD的应用也成为了目前研究的热点领域。

1、抗菌过氧化物酶在植物病害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POD能够作为抗病机制的一部分。

吲哚乙酸是一种有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提高POD的活性,从而增加植物抵抗菌虫的能力。

2、抗氧化POD是植物细胞内重要的抗氧化酶之一,能够清除氧化物质,维持细胞稳态。

然而,在氧化环境下,POD的活性会降低或失去,导致过氧化氢等有害物的累积,从而引发细胞损伤。

黄花菜中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及褐变控制

黄花菜中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及褐变控制

收稿日期:2002211225 基金项目:湖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00N KY 1005201) 作者简介:杨大伟(19682),男,白族,湖南沅陵人,湖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 文章编号:100721032(2003)0320258204黄花菜中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及褐变控制杨大伟,夏延斌,谭兴和,龚吉军(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湖南长沙 410128)摘 要:为了探索黄花菜预处理过程中合理抑制POD 活力的方法,以鲜黄花菜为材料,研究其在采后及加工过程中POD 的活性及变化情况.发现外花瓣和花梗的POD 活力强,内花瓣的弱,并随着采收后贮藏时间的延长,活力缓慢下降,经贮藏2d 以上的黄花菜不宜用来作为脱水黄花菜的原料.比较热(沸)水杀酶、蒸汽杀酶与非蒸汽(干燥空气,远红外线,微波)杀酶等方法发现,热(沸)水与非蒸汽不能有效的杀灭黄花菜中的POD ,湿热空气(蒸汽)比干热空气灭酶效果好,蒸汽灭酶的工艺参数为漂烫温度98℃,漂烫时间70~80s .关 键 词:过氧化物酶;黄花菜;酶活力;酶促褐变中图分类号:T S 201.2+5 文献标识码:AO n the Inhibiti on of Peroxidase in the P rocess of D ehydrated D aylilyY ANG Da 2w e i ,XI A Yan 2bi n ,T AN Xi ng 2he ,GONG J i 2j un(Co 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T echno l ogy ,HNAU ,Changsha 410128,PRC )Abs trac t :In o rder to discuss the m ethod fo r inh ibiting POD reas onably ,the activity and variati on ofPOD in fresh daylily are researched w hen it w as harvested and p rocessed .R esults show that POD ac 2tivity is vari ous in differen t parts ,the POD activity of ste m and ex ternal petal is strong and that of in 2ner petal is w eak .M eanw h ile the POD activity sl ow ly decreases w ith sto rage ti m e after harvesting ,s o day 2lily w h ich is sto red mo re than 2d is no t suitable fo r the m aterial of dehydrated day 2lily .W ith the comparis on of m ethods of k illing enzym e by heat o r bo iling w ater ,stea m and non 2stea m such as drying at mo s phere ,infrared ray and m icrow ave ,it indicates that heat o r bo iling w ater and non 2stea m do no t k ill the POD efficien tly ,and at mo s phere w ith stea m k ills enzym e mo re efficien tly than drying at mo 2s phere does .T he op ti m al techno l ogy fo r k illing enzym e is to blanch the m aterial by stea m fo r 70~80seconds.Ke y w o rds :perox idase ;daylily ;enzym e activity ;enzym atic brow n ing 黄花菜营养价值高,香味浓郁,深受人们喜爱,在湖南祁东、邵东等地已成为一项特色产业.但黄花菜脱水加工过程中存在褐变问题,在多种引起褐变的原因中,过氧化物酶(POD )引起的酶褐变对脱水黄花菜产品的品质影响最大.据报道[1],过氧化物酶是一种非常耐热的酶,当果蔬中的过氧化物酶在热加工中失活时,其他的酶(如多酚氧化酶,PPO )以活性形式存在的可能性很小,因而在果蔬加工中POD常被用作热处理是否充分的指标.目前,国内外文献中有关POD 对黄花菜加工品质影响的报道不多[2],还未见有对黄花菜干制影响的研究报道,因而有必要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笔者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研究黄花菜中POD 的特性,找到了一条在预处理工艺中合理抑制酶活力的方法,从而为生产高品质的脱水黄花菜奠定了基础.1 材料与方法1.1 材 料仪器与设备有721分光光度计,TD 25多管架自第29卷第3期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 o l .29N o .32003年6月Journal of H unan A griculturalU n iversity (N atural Sciences )Jun .2003动平衡离心机,101A 21型电热鼓风干燥箱,远红外鼓风干燥箱,格兰仕W P 700型微波炉,电子万用炉,电热恒温水浴锅.试剂有N a 2H PO 4,N aH 2PO 4,H 2O 2,N a 2H PO 4・12H 2O ,愈创木酚,邻苯二酚.供试材料为湖南祁东黄花集团公司提供的鲜黄花菜.1.2 方 法1.2.1 酶活力的测定POD 活力采用愈创木酚法[3],多酚氧化酶PPO 活力采用吸光光度法[4].将完整的黄花菜在形态结构上分解成四部分:外花瓣、内花瓣、整花及花梗,并分别测定不同部位的POD 活力.将刚采收的鲜黄花菜在4℃冰箱中贮藏1,2,3d 后,分别测定外花瓣和花梗的POD 活力.1.2.2 非蒸汽灭酶分别取鲜黄花菜100g ,放在100℃热风干燥箱中和远红外干燥箱中干燥5m in ,用高功率、中等功率、低功率微波辐射3m in ,以及用70℃和80℃热水漂烫2m in ,90℃和98℃热水漂烫1m in ,以褐变程度为评价指标,褐变严重为POD 活力高,无褐变则为POD 无活力.1.2.3 蒸汽灭酶各取鲜黄花菜100g ,分别采用家庭液化气灶(98℃,漂烫时间设60,65,70,75,80,90,100,110s ),电子万用炉(98℃,时间设60,70,80,90,100,110,120s )及电热恒温水浴锅(80℃,时间设150,180,210,240,270,300s ;90℃,时间设60,90,120,150,180,210s ;98℃,时间设10,20,30,40,50,60s )作蒸汽发生的热源进行灭酶处理,然后在75℃的热风干燥箱中干制到含水量为15%时止.以灭酶、冷却、干燥过程中褐变程度和产品质量为评价指标.2 结果与分析2.1 鲜黄花菜不同部位POD 和PPO 的活力POD 的活力水平在不同部位上相差较大(表1),花梗上POD 分布均匀且含量较高,因而总的POD 活力水平最高.外花瓣POD 分布极不均匀,离花嘴越近的部位,POD 活力水平越高,因而外花瓣POD 活力平均水平比花梗的低.由于内花瓣POD 活力水平为零,故整花POD 活力水平比外花瓣与花梗均低.2种酶的活力水平与苹果、桃、梨、马铃薯、蘑菇等相关酶的活力水平[5]相比要小得多.PPO 不耐热,用热力灭酶很容易将其抑制,干制过程中不会引起褐变现象.而POD 非常耐热,需要严格的抑制酶活力工艺条件,否则在灭酶过程中或者后续干制脱水过程中产生褐变,使产品质量下降.表1 黄花菜不同部位的POD 及PPO 活力值Tabl e 1 Ac ti v ity of POD and PPO i n d i ffe rentpa rts of daylil yU(m in ・100g )酶整花花梗外花瓣内花瓣POD 310±7420±14 370±9 9±0.5PPO 248±11283±10 273±13 230±8.02.2 不同贮藏时间的POD 活力花梗和外花瓣的POD 活力随贮藏时间的延长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不大(图1).这表明黄花菜脱水加工存在较大的难度,一方面采后的黄花菜仍然有较强的呼吸作用,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将促使植物组织结构变得越来越脆弱,植物细胞在外力的作用下容易崩解;另一方面,POD 活力并没有随贮藏时间延长而显著减少,抑制酶活力的热力强度不能减弱,这样会引起植物组织结构的破坏、崩溃,细胞破裂,蛋白质与糖类等化合物密切接触,促进美拉德反应的发生,脱水干制容易形成油条状产品.因此黄花菜脱水干制应采用刚采收的新鲜原料,贮藏2d 以上的原料不宜用来生产脱水黄花菜.图1 不同贮藏时间POD 的活力变化F i g .1 Ac ti v ity va ri a ti on of POD w ith d i ffe rent s to rage ti m e2.3 不同灭酶方法对产品质量的影响2.3.1 非蒸汽灭酶效果100℃干燥空气,100℃远红外线辐照和70,80℃热水灭酶时产生严重的褐变,用90℃热水和微波处理也产生较为严重的褐变,98℃热水灭酶虽不产生褐变但易散花.上述结果表明:1)100℃干燥空952 第29卷第3期杨大伟等 黄花菜中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及褐变控制气和100℃远红外线辐照根本起不到抑制酶活力的作用,其原因是:灭酶时在物料表面存在一气膜层,这一层气膜大大增加了热量传递时的阻力(热量在气膜层中的传递是以传导方式进行的),使热量很难在较短时间内到达POD部位,其温度也很难在较短时间内升到应有的灭酶温度,POD在一定的时间内、较低的温度下发生了褐变反应.2)微波不能杀灭黄花菜中的POD,说明微波灭酶并不适合所有的食品原料.因POD主要集中在黄花菜的外花瓣和花梗上,而微波灭酶时物料表面温度较低,不能杀灭非常耐热的POD.3)虽然沸水灭酶能抑制褐变,但会出现散苞开花现象,而花已开放的黄花菜是不宜作干制原料的.热水或沸水灭酶易导致开花的原因是:花苞在热水或沸水里很易吸水,被吸收进花苞里的水在受热情况下其体积会增大,在一定的压力下花苞就会开放.此外,热水或沸水漂烫灭酶容易引起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的损失,使干制品的营养品质下降.2.3.2 蒸汽灭酶效果由于在黄花菜干制过程中的褐变反应既包括酶褐变也有部分非酶褐变.反应过程较慢,且很复杂.为了便于分析,观察每一个样品灭酶过程中的变化、冷却过程中的变化、干燥后的变化,以便找到影响褐变的重要因素,结果见表2,3.表2 不同温度的蒸汽灭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Tabl e2 Effec t of killi ng enzym e by s team w ith d i ffe rent tem pe ra ture on qua lity of produc t脱水过程80℃150s180s210s240s270s300s330s90℃60s90s120s150s180s210s240s98℃10s20s30s40s50s60s灭酶时++++++++++++++++—————————————冷 却+++++++++++++++++++++++————++—————干 燥+++++++++++++++++++++++++———++++++———产品质量▲▲▲▲▲▲▲▲▲▲●★●▲▲▲●★●▲ +++.褐变很严重;++.褐变严重;+.褐变较严重;—.无褐变;▲.质量差;●.质量较好;★.质量好.表3 98℃时家庭液化气灶和电子万用炉发生的蒸汽灭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Tabl e3 Effec t of killi ng enzym e by s team from li quefi ed gas fo r cooki ng and uni ve rsa l e l ec tri c s tove on qua lity of produc t脱水过程家庭液化气灶60s65s70s75s80s90s100s110s120s电子万用炉60s70s80s90s100s110s120s灭酶时+————————+++—————冷 却+++———————+++++————干 燥+++———————++++++++———产品质量▲●★★★●●▲▲▲●●●★●▲ 从表2和表3可知:1)当温度低于80℃时,不能有效杀灭POD,必须使温度大于90℃时才能将其杀灭,这与文献[1]报道的相符;2)湿热空气(蒸汽)比干热空气灭酶效果好,原因是湿热空气在上升流动的过程中将热量以对流的方式传递到黄花菜表面,热量通过物料表面气膜层时产生的传热阻力很小,能在极短的时间内使物料表面的温度上升到规定的灭酶温度,将POD杀灭;3)同是常压下98℃饱和蒸汽,家庭液化气灶、电子万用炉、水浴锅3种热源的灭酶时间,以水浴锅灭酶时间最短,电子万用炉最长,其原因是水浴锅产生的蒸汽对流效果最好,电子万用炉产生的蒸汽对流效果最差.由不同热源蒸汽灭酶对相对活力的影响结果(图2)可以看出:1)不同蒸汽灭酶时,POD失活的速率不同.水浴锅灭酶的速率最大,大于或小于最佳灭酶时间时,产品质量将下降,可操作性差.电子万用炉灭酶的速率最小,在最佳灭酶时间两侧的缓冲时间比较长,但受热时间过长也会影响产品质量.家庭液化气灭酶的速率适当,可操作性好,受热时间不长,能保证产品质量.家庭液化气灭酶时有3个有效灭酶时间,另外2种灭酶方式只有一个有效灭酶时间.生产中灭酶时间掌握不好,会影响产品质量.2)无论是水浴锅蒸汽灭酶,还是电子万用炉蒸汽灭酶,灭酶时间要适当,时间太短,POD抑制不彻底,容易导致酶再生,灭酶失败,产品质量下降.时间太长, POD虽能杀灭,由于热处理时间过长,导致黄花菜中组织网络结构崩溃,细胞破裂,内含物流出,相互密切接触,加速褐变反应的进程,产品呈干瘪的油条状,复水时持水性下降,复原性差.062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6月 图2 不同热源蒸汽灭酶对POD相对活力的影响F i g.2 I m pac t of killi ng enzym e by s team from d i ffe rentw ays on POD re l a ted ac ti v ity3 结 论通过POD不同部位以及经过不同贮藏时间的活力水平的分析测定,POD活力并没有随贮藏时间延长而显著减弱,热力灭酶容易破坏采后逐渐脆弱的植物细胞组织,导致干制品的复水性差,质量下降,因此应选择刚采收的黄花菜作脱水产品的原料.通过POD不同部位的活力水平的分析测定以及POD杀灭方法的比较研究,POD在外花瓣和花梗中的活力强,在内花瓣中的活力弱,表明微波不能杀灭POD,湿热空气(蒸汽)比热(沸)水和干热空气(含远红外线)灭酶效果好,且适宜的蒸汽灭酶工艺参数为漂烫温度98℃,漂烫时间70~80s.参考文献:[1] 王 璋.食品科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2242225.[2] 张 欣,马 明.黄花菜速冻工艺的研究[J].冷饮与速冻食品工业,2002,(2):10211.[3] 宁正祥.食品成分分析手册[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7.7502752.[4] 姜 通,罗志刚,蒲丽军.甘薯中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测定及褐变控制[J].食品科学,2001,(3):19222.[5] 张 .特种脱水蔬菜加工贮藏和复水学专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33235.简 讯湖南农业大学期刊社成立 根据湘农大[2003]61号文件,为整合出版资源,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已从湖南农业大学科技处分离出来,单独成立湖南农业大学期刊社(正处级).期刊社的成立,标志着湖南农业大学的办刊模式将分步分层次地变更,即由主要依赖学校财政拨款办刊向主要依托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转变;由单一从事编辑出版向多种经营转变;由只出版学术期刊向出版多类型期刊转变,以便做大做强,加速期刊的专业化与产业化发展.162 第29卷第3期杨大伟等 黄花菜中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及褐变控制。

8种大白菜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

8种大白菜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

8种大白菜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摘要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8个大白菜品种的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8个品种的pod同工酶酶谱在酶带数、迁移率、酶量(酶带宽窄)及酶活性(酶带深浅)等方面均存在相似性,但也有一定的差异。

依酶谱带特征初步将8个品种进行分类,并对其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大白菜;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带;亲缘关系中图分类号 s6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5-0008-02同工酶广泛存在于生物界中,它表现出明显的种属、组织和发育阶段的特异性,既是生理指标,又是可靠的遗传标志[1]。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在高等植物中广泛而大量地存在,具有高度多型性、器官组织特异性和相对稳定性,即同一器官的同一发育时期,pod同工酶酶谱和活性强弱是稳定的,能反映植物的遗传特性[2]。

因而同工酶分析技术被广泛地运用于植物的分类鉴定、亲缘关系及矮化砧木的预选、抗寒性和抗病性鉴定等研究领域。

笔者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潍坊地区普遍栽种的8个品种的大白菜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分析研究,以期在测定同工酶谱带的基础上,探讨以同工酶谱带特征作为大白菜品种鉴定的依据,进一步测定大白菜品种间的亲缘关系。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试验材料购于潍坊市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共8个品种,分别为:潍白秋冠、潍白-78、潍白-68、潍白er-60、潍白-45、潍白四号、潍白二号及潍白一号。

1.2 试验方法1.2.1 酶液提取。

取8个品种大白菜的种子放入培养皿中,加水在培养箱中(15~25℃)黑暗条件下培养4d。

分别取叶片(除去叶脉)0.5g,洗净用滤纸吸干水分,剪碎置于预冷的研钵中,加入酶提取液(由蔗糖10ml、电极缓冲液2ml、无离子水8ml组成)1ml,研磨成匀浆,移入离心管中,8 000rpm离心10min,取上清液备用。

1.2.2 电泳。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参照张卫国(2006)等的方法[2-6],略有改进。

黄瓜叶片组织过氧化物歧化酶的测定

黄瓜叶片组织过氧化物歧化酶的测定

黄瓜叶片组织过氧化物歧化酶的测定一、实验目的与要求:测定黄瓜叶片中POD的活性二、原理在H2O2存在的条件下,过氧化物酶能使创木酚氧化,生成茶褐色的4-邻甲基苯酚,该物质在470处有最大吸收峰,可用分光光度计测量470nm的吸光度变化,从而测定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三、植物材料,仪器设备及试剂1.植物材料:15盆(3组完全液,3组100mg/L铅处理,3组300mg/L铅处理,3组500mg/L 铅处理,3组700mg/L铅处理)黄瓜叶片2.仪器设备:高速冷冻离心机、恒温水浴、分光光度计,制冰机,冰箱,微量进样器,容量瓶,研钵,电子天平等3.试剂(1)0.2mol/L磷酸缓冲液(PBS)(PH7.0)(2)反应混合液:取50mL 0.2mol/L 磷酸缓冲液置于烧杯中,加入28μL愈创木酚,于磁力搅拌器上加热搅拌,直至愈创木酚溶解,待溶液冷却后,加入19μL 30% H2O2,混合均匀,保存于4℃冰箱中。

四、实验步骤(一)酶液提取称取新鲜植物材料1g,剪碎,放入预冷的研钵中,加适量硫酸缓冲液,于冰浴中研磨成匀浆,4℃,4000g离心15min,上清转入50mL容量瓶中,残渣再用50mL磷酸缓冲液提取一次,上清并入容量瓶中,用磷酸缓冲液定容至刻度,此提取液即为POD粗提液,置于4℃备用。

(二)比色测定取两个比色杯,与一个比色杯中加入反应混合液3mL和磷酸缓冲液1mL作为对照,另一个比色杯中加入混合液3mL和1mL磷酸提取液(如酶活性过高可适当稀释),立即开启秒表记录时间,每隔1min记录一次吸光值。

五、结果计算以每分钟吸光度变化值表示酶活性大小。

参比管测定管编号完全液叶片100mg/L铅处理叶片200mg/L 300mg/L 500mg/L 700mg/L反应1min470nmPOD值反应2min470nmPOD值。

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实验报告

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实验报告

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实验报告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实验报告引言: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酶,具有氧化还原催化作用。

它能够催化过氧化物的分解,将有害的过氧化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起到保护生物体的作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方法,了解该酶在不同条件下的活性变化。

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 过氧化氢(H2O2)溶液- 过氧化苯胺(TMB)溶液- 过氧化物酶提取液- 磷酸盐缓冲液(pH 6.0)- 96孔微孔板- 酶标仪2. 实验步骤:1) 在96孔微孔板中加入100μL过氧化物酶提取液;2) 加入100μL磷酸盐缓冲液和100μL过氧化苯胺溶液;3) 加入100μL过氧化氢溶液;4) 快速混匀,放置在酶标仪中;5) 设置酶标仪的波长为450nm,记录吸光度的变化;6) 每隔10秒记录一次吸光度值,持续测定3分钟。

结果与讨论:实验结果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吸光度值逐渐增加,说明过氧化物酶催化反应正在进行。

吸光度的变化趋势反映了过氧化物酶的活性。

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实验开始时,吸光度值的增加速度较快,随后逐渐减缓,最终趋于平稳。

这说明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在反应初期较高,随着反应的进行,底物浓度逐渐降低,酶的反应速率也随之降低。

这种现象与酶的底物浓度和酶-底物复合物的形成有关。

此外,我们还进行了不同条件下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比较。

将实验分为两组,分别在室温和低温条件下进行。

结果显示,在室温下,酶的活性较高,吸光度值增加的速度更快。

而在低温条件下,酶的活性明显降低,吸光度值的增加速度也较慢。

这表明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受到温度的影响,适宜的温度有利于酶的催化活性。

结论:通过本实验的测定,我们成功地测定了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并观察到了其在不同条件下的活性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受到底物浓度和温度的影响。

在反应初期,酶的活性较高,随着反应进行,活性逐渐降低。

适宜的温度有利于酶的催化活性。

生化实验四--果蔬中过氧化物酶分析

生化实验四--果蔬中过氧化物酶分析
w——植物鲜重(g) t——反应时间(min) D——稀释倍数,即提取的总酶液为反应体 系内酶液的倍数
电泳槽系列DYCZ-24D
• 产品名称:迷你双垂直电泳槽 • 产品型号:DYCZ-24D • 产品售价: 1200元
产品说明: 高透明度聚碳酸脂注塑成型,品 质与进口产品相同。使用极其方便 可靠,绝不漏胶漏缓冲液。凝胶板 净面积82×82(mm),双板,可作 0.75、1、1.5(mm)胶(任选两 种),试样格10、15齿。 试样格(梳子) 1mm 10齿 2把 1mm 15齿 2把 1.5mm 10齿 2把 1.5mm 15齿 2把
10g
/100mL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2.5g
pH 8.9 pH 6.7 pH 8.9 pH 6.7
E 核黄素/100mL
核黄素 4mg
F 蔗糖/100mL
蔗糖
40g
电极缓冲液/100mL (用时稀释10倍)
Tris 甘氨酸
6g 28.8g
封板胶 (加热煮沸)
琼脂粉 电极液
1g 100mL
样品提取液
电泳开始后,由于快离子的泳动率最大, 在快离子后面就形成一个离子浓度低的区域, 即低电导区。电导与电势梯度是成反比的,低 电导区就产生了较高的电势梯度,这种高电势 梯度使蛋白质和慢离子在快离子后面加速移动, 因而在高电势梯度区和低电势梯度区之间形成 一个迅速移动的界面。由于样品蛋白质的有效 泳动率恰好介于快、慢离子之间,所以也就聚 集在这个移动的界面附近,被浓缩成一狭小的 样品薄层。
样品分子在上层大孔径的浓缩胶中快 速移动到小孔径的下层分离胶时,由于凝 胶孔径突然变小而移动速度大大减慢,使 之在浓缩胶与分离胶的界面处被浓缩成一 狭窄的区带,一齐进入分离胶,然后再进 行与连续凝胶电泳类似的电泳分离。

实验五 过氧化物酶酶活性的测定

实验五 过氧化物酶酶活性的测定

实验五过氧化物酶酶活性的测定过氧化物酶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重要酶类,它在生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过氧化物酶能够将有机物中的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同时也能将一些有害物质(如表面活性剂)氧化分解,保护生物体内部的正常代谢。

因此,确保过氧化物酶酶活性的正常水平对保障生物体的健康和稳定至关重要。

本实验旨在通过分析过氧化物酶在不同浓度下催化分解过氧化氢所需的时间和温度的变化,来测定其酶活性的大小。

实验原理:1.所需材料:过氧化氢(H2O2)、乙醇、磷酸盐缓冲液、羟苯乙酮或硫代巴比妥酸盐2.实验步骤:(1)制备酶基质:取50毫升的85%乙醇和10毫升的5%H2O2,混合后倒入200毫升的磷酸盐缓冲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胰酶,混合均匀并放置在37℃水浴中反应。

(2)选择一定量的酶基质,用羟苯乙酮或硫代巴比妥酸盐作为指示剂:将15毫升的酶基质加入到20毫升的磷酸盐缓冲液中,然后加入3滴羟苯乙酮或硫代巴比妥酸盐溶液。

(3)分别调整缓冲液的pH值,检测在不同pH值下过氧化物酶对H2O2的降解作用。

(4)分别调整酶基质中的过氧化氢的浓度,并测定酶基质在不同过氧化氢浓度下的降解速度。

(6)根据数据得出过氧化物酶的酶活性。

实验结果和分析:在10s内测定过氧化物酶对30%过氧化氢(H2O2)的分解速度,结果如下表:pH值 | 4.0 | 5.0 | 6.0 | 7.0 | 8.0 | 9.0 |------|----|----|----|----|----|----|时间(秒) | 14.6 | 20.8 | 21.0 | 20.5 | 18.6 | 16.5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酶基质中,过氧化物酶在整个酸碱度范围内酶活性基本保持一定水平,但酸碳度偏小时,酶活性略有下降。

2.测定不同H2O2浓度下过氧化物酶的酶活性:通过上表可以看出:随着H2O2浓度的增加,酶活性呈现上升趋势,但当浓度达到一定值后,酶活性反而出现下降。

黄豆芽和绿豆芽的生化成分分析

黄豆芽和绿豆芽的生化成分分析

黄豆芽和绿豆芽的生化成分分析摘要:测定果蔬中维C含量、糖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对于其营养价值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通过过氧化物酶的测定,能了解植物体内代谢情况的变化。

关键词:豆芽、维C、糖、蛋白质、含量、酶前言:如今果蔬作为健康食物被越来越多的人食用并推崇,所以测定果蔬中维C 含量、糖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对于果蔬营养价值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基础意义。

过氧化物酶作为植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一种酶,与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及生长素的氧化密切相关。

通过测定过氧化物酶,可以反映某一时期植物体内代谢变化情况。

1实验材料和方法:1.1实验材料:绿豆芽和换豆芽1.2 实验方法:1.2.1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1、制备新鲜果蔬液:如洗净新鲜橘子,擦干表面水分,剥去外皮,称20.0g 橘子放入50mL量筒中,加2%草酸液至40mL刻度处(即稀释1倍)。

用玻璃棒搅拌,静置10分钟,过滤,滤液即是(若样品中含大量铁,可用8%醋酸溶液提取,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Fe2+还原染料)。

2、染料液装入滴定管中:应驱除滴定管中的气泡,调整好零点。

3、滴定维生素C标准液:吸取1.0mL维生素C标准液放入锥形瓶中,加9mL1%草酸溶液,摇匀,用染料液滴定至微红色保持15秒不褪色即为终点。

记下所用去染料液数量,可算出1mL染料相当于多少mg维生素C。

4、滴定样品液:吸取10.0mL样品液放入锥形瓶中,同上操作进行滴定。

可做两份,求平均值。

1.2.2总糖及还原糖含量的测定——蒽酮比色法1、样品中还原糖的提取和测定称取1g实验材料,加水约3mL,在研钵中磨成匀浆,转入三角烧瓶中,并用约30mL蒸馏水冲洗研钵2~3次,洗出液也转入三角烧瓶中。

于50℃水浴中保温约0.5h(使还原糖浸出),取出,过滤,取10ml滤出液,定容至100mL。

取1mL最终稀释液置于试管中,浸于冰浴中冷却,再加入4mL蒽酮试剂,沸水浴中煮沸10min,取出冷却后比色,其他条件与做标准曲线相同。

测得的吸光度值由标准曲线查算出样品液的糖含量。

实验 48 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

实验 48 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

实验48 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比色法)过氧化物酶是植物体内普遍存在的、活性较高的一种酶,它与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及生长素的氧化等都有密切关系,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它的活性不断发生变化,因此测量这种酶,可以反映某一时期植物体内代谢的变化。

一、原理在有过氧化氢存在下,过氧化物酶能使愈创木酚氧化,生成茶褐色物质,该物质在470 nm 处有最大吸收,可用分光光度计测量470 nm 的吸光度变化测定过氧化物酶活性。

二、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设备(一)实验材料马铃薯块茎。

(二)试剂1 .100 mmol /L 磷酸缓冲液pH6.0 (见附录)。

2 .反应混合液:100 mmol /L 磷酸缓冲液(pH6.0 )50 mL 于烧杯中,加入愈创木酚28 μl ,于磁力搅拌器上加热搅拌,直至愈创木酚溶解,待溶液冷却后,加入30 % 过氧化氢19 μl ,混合均匀,保存于冰箱中。

(三)仪器设备分光光度计,研钵,恒温水浴锅,100 mL 容量瓶,吸管,离心机。

三、实验步骤1 .称取植物材料1 g ,剪碎,放入研钵中,加适量的磷酸缓冲液研磨成匀浆,以4000 r /min 离心15 min ,上清液转入100 mL 容量瓶中,残渣再用5 mL 磷酸缓冲液提取一次,上清液并入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贮于低温下备用。

2 .取光径1 cm 比色杯2 只,于1 只中加入反应混合液3 mL 和磷酸缓冲液1mL ,作为对照,另1 只中加入反应混合液 3 mL 和上述酶液1mL (如酶活性过高可稀释之),立即开启秒表记录时间,于分光光度计上测量波长470 nm 下吸光度值,每隔1min 读数一次。

四、结果计算以每分钟吸光度变化值表示酶活性大小,即以ΔA 470 /[min · g (鲜重)] 表示之。

也可以用每min 内 A 470 变化0.01 为1 个过氧化物酶活性单位(u )表示。

过氧化物酶活性[u/ (g · min )]=式中:Δ A 470 ——反应时间内吸光度的变化。

过氧化物没酶测定方法

过氧化物没酶测定方法

过氧化物酶能催化过氧化氢氧化酚类,产物为醌类化合物, 此化合物进一步缩合或与其他分子缩合,产生颜色较深的化合 物。本实验是以邻甲氧基苯酚(即愈创木酚)为过氧化物酶的 底物,在该酶存在下,H2O2可将邻甲氧基苯酚氧化成红棕色 的4-邻甲氧基苯酚,其反应为:
该红棕色的物质在波长470nm处有最大光吸收,故可 通过测470nm处的吸光度变化来测定过氧化物酶的活性。
器材与试剂



1 实验仪器:分光光度计,离心机,秒表,天 平,研钵。 2 实验试剂:50 mmol/L磷酸缓冲液, 50 mmol/L愈创木酚溶液,2%过氧化氢。 3 实验材料:小麦(营养液,盐胁迫)。
实验步骤


1.粗酶液的提取:称取植物材料0.5g,加5ml 50mmol/L 磷酸缓冲液,于研钵中研磨成匀浆,以 4000r/min离心15min,收集上清液,残渣再用5ml 磷 酸缓冲液提取一次,合并两次上清液定容至25mL。 取上清液1ml再用50mmol/L 磷酸缓冲液稀释10倍作 为酶液使用。 2.酶活性的测定 取光径1cm比色杯2只,于1只中加 入磷酸缓冲液1ml, 50mmol/L愈创木酚溶液1ml,2% 过氧化氢1ml,作为校零对照;另一只加入50mmol/L 愈创木酚溶液1ml,2%过氧化氢 1ml,上述稀释后的 酶液1ml,立即开启秒表计时,2分钟时于分光光度计 470nm波长下测量OD值。以每克鲜重每分钟OD变化 值表示酶活性大小,即酶活力=△A×提取的酶液总 体积×稀释倍数(250×3)/(反应时间2 min·鲜重0.5g)表示。
注意事项

酶性测定
一、实验目的:
学习和掌握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测定的原理及方法。
二、实验原理:
通常植物在逆境下会产生一系列活性氧(超氧阴离子 自由基,羟自由基,单线态氧,过氧化氢),会直接 或间接启动膜脂过氧化作用,导致膜的损伤和破坏。 过氧化物酶广泛存在于植物体中,是生物体内存 在的一种防护氧自由基的抗氧化酶,对细胞膜有保护 作用,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点样 将稀释10倍的电极缓冲液倒入两槽中,上槽
即加样槽(短板侧)缓冲液要求没过样品槽,下 槽(长板侧)缓冲液要求没过电极,备用。
用微量注射器(50μL)吸取少量样液,在浓 缩胶上层点样,点样量:
冬枣,柚子,梨:15、30、50μL 萝卜、盘菜:10、20、30μL 点样时须小心,防止样品液扩散。 向上槽液中滴加0.1%溴酚蓝2~3滴。
三、实验步骤
1、取上述样品提取液2.5mL,定容至50mL刻度,备 用(仅指萝卜与盘菜,冬枣,柚子与梨不稀释)。 2、取光径1cm比色皿2只,于1只中加入反应混合液 3mL和磷酸缓冲液1mL,作为对照,另1只中加入反 应混合液3mL和上述酶液1mL(如酶活性过高可稀释 之),立即开启秒表记录时间,于分光光度计上测量 波 长 470nm 下 吸 光 度 值 , 每 隔 1min 读 数 一 次 ( 连 读 5min,取平均值)。
生物化学实验 第一部分
果蔬成分的生化分析
综合实验一:
果蔬成分的生化分析
实验一 果蔬中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4学时) 实验二 果蔬中总糖及还原糖含量的测定(4学时) 实验三 果蔬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4学时) 实验四 果蔬中过氧化物酶分析(12学时)
实验材料:
冬枣+柚子——1~4组 梨(2个品种)——5~8组 盘菜+萝卜 ——9~12组
膜具安装
膜具安装
装封胶条
将玻璃装进槽里
将楔子插进
灌胶
插梳子
胶凝后用夹子将玻璃夹出
用夹子夹紧玻璃将封胶条轻轻撕掉
旋转180度,凹玻璃向里
将玻璃放进槽内
加缓冲液
加样
剥胶
剥胶
切胶
将胶剥到染料中
电压的选择
两个电极之间距离 每厘米10伏电压,恒压
浓缩效应:样品通过浓缩胶时被浓缩成高浓 度的样品薄层,甚至能浓缩几百倍。其原因:
3、制胶(分离胶、光聚合、浓缩胶) 拔出梳子,倒入电极缓冲液,备用。
4、过氧化物酶的提取 按下列比例称取果蔬: 冬 枣 , 柚 子 , 梨 : 1:2 ; 萝 卜 、 盘 菜 : 1:10
(W:V),剪碎,放入研钵中,加适量石英砂及 样品提取液于冰浴上研磨成匀浆,置于离心管中, 研钵用少量提取液清洗,洗液并入离心管,以 14000r/min的转速离心15min,取上清液贮存于低 温冰箱备用。
实验四
果蔬中过氧化物酶分析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生化组
㈠、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分离 ——(PAGE法)
一、目的
1、了解聚丙烯酰胺凝胶的制作过程及结构 特点。
2、掌握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原理及分离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电泳过程。
二、原理
1、聚丙烯酰胺凝胶的形成、结构及特性
聚 丙 烯 酰 胺 凝 胶 是 由 丙 烯 酰 胺 ( Acr ) 和N,N- 甲叉双丙烯酰胺(Bis)聚合而成的 大分子。凝结过程:过硫酸铵溶于水产生大 量自由基,引发Acr与Bis也形成自由基,在 四甲基乙二胺(TEMED)催化下这些自由 基之间进行反应而聚合成凝胶。聚丙烯酰胺 凝胶是具有立体(三维)网状结构的大分子。
四、结果计算
以每分钟吸光度变化值表示酶活性大小,即
以OD470/[min·g(鲜重)]表示之。也可以用每min
光密度(OD470)变化0.01为1个过氧化物酶活性单
位(u),即:
过氧化物酶活力 =
△OD470nm 0.01×t
×D
过氧化物酶比活力 =
△OD470nm 0.01×wt
×D
式中: ΔOD470——反应时间内吸光度的变化
电泳开始后,由于快离子的泳动率最大, 在快离子后面就形成一个离子浓度低的区域, 即低电导区。电导与电势梯度是成反比的,低 电导区就产生了较高的电势梯度,这种高电势 梯度使蛋白质和慢离子在快离子后面加速移动, 因而在高电势梯度区和低电势梯度区之间形成 一个迅速移动的界面。由于样品蛋白质的有效 泳动率恰好介于快、慢离子之间,所以也就聚 集在这个移动的界面附近,被浓缩成一狭小的 样品薄层。
利用过氧化物酶能催化H2O2把联苯胺氧化成蓝 色或棕褐色产物的原理,将经过电泳后的凝胶置于 含有H2O2及联苯胺的溶液中染色,出现蓝色或棕褐 色部位即为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在凝胶中存在的位置, 多条有色带即构成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
板栗
盘菜
三、器材
稳流稳压电泳仪; 冷冻离心机及离心管; 成套电泳槽; 微量进样器(50μL) 高速离心机(10 000r/min) 量筒:500mL,10mL,5mL(各×1) 烧杯:250mL×4 pH试纸; 其它常规用具(玻棒、大培养皿等)
1、实验材料 各种果蔬
2、仪器设备 分光光度计,研钵,恒温水浴锅,100mL容
量瓶,吸管,离心机等。
3、试剂 ⑴、0.1 mol/L磷酸缓冲液(pH7.6) ⑵、反应混合液:
100mmol/L磷酸缓冲液(pH7.6)50mL于烧杯 中,加入愈创木酚28μL,于磁力搅拌器上加热搅拌, 直至愈创木酚溶解,待溶液冷却后,加入30%过氧 化氢19μL,混合均匀,保存于冰箱中。
7、剥胶 取出胶板,去掉胶套,用微量注射器沿玻璃
内面注入一定量水后即可掀开玻璃,去掉浓缩胶 (注意先进行测量),将分离胶放入培养皿。
8、染色 将配制好的染色液倒入培养皿,室温下染色
1~10min后显示蓝色条带,后变红褐色。用去离 子水漂洗,并拍照记录。
9、记录酶谱,并计算各同工酶的迁移率(Rf值)
w——植物鲜重(g) t——反应时间(min) D——稀释倍数,即提取的总酶液为反应体 系内酶液的倍数
电泳槽系列DYCZ-24D
• 产品名称:迷你双垂直电泳槽 • 产品型号:DYCZ-24D • 产品售价: 1200元
产品说明: 高透明度聚碳酸脂注塑成型,品 质与进口产品相同。使用极其方便 可靠,绝不漏胶漏缓冲液。凝胶板 净面积82×82(mm),双板,可作 0.75、1、1.5(mm)胶(任选两 种),试样格10、15齿。 试样格(梳子) 1mm 10齿 2把 1mm 15齿 2把 1.5mm 10齿 2把 1.5mm 15齿 2把
点样点到酶带的距离 Rf = 点样点到溴酚蓝前沿的距离

溴酚蓝前沿 酶带

×
点样点
㈡、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
一、原理
在有过氧化氢存在下,过氧化物酶能使愈创 木酚氧化,生成茶褐色物质,该物质在470nm处 有最大吸收,可用分光光度计测量470nm的吸光 度变化测定过氧化物酶活性。
二、实验材料、仪器设备与试剂
蔗糖
(0.1mol/L磷酸盐缓冲液 pH7.6) 甘油
临用时,每100mL提取液中加: 溴酚蓝
25.32g 16.7mL 0.1g
染色液
2%联苯胺 10mL 抗坏血酸 35.2mg
0.6%H2O2 10m酚蓝
各种果蔬
pH 8.3
五、操作
1、贮液配制(已完成) 2、安装电泳槽(安装、封底)
10g
/100mL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2.5g
pH 8.9 pH 6.7 pH 8.9 pH 6.7
E 核黄素/100mL
核黄素 4mg
F 蔗糖/100mL
蔗糖
40g
电极缓冲液/100mL (用时稀释10倍)
Tris 甘氨酸
6g 28.8g
封板胶 (加热煮沸)
琼脂粉 电极液
1g 100mL
样品提取液
2、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原理 凝胶电泳具有一般电泳的电场效应,即
在一定pH的溶液中,样品分子由于解离或 吸附,使自身带一定的电量,在相同的电场 强度作用下,不同的样品分子因带不同的电 性和电量,电泳时具有不同的泳动速度,使 最终的迁移距离不同而分离。
凝胶电泳与其他电泳的重要区别是它除了有 电场效应外,还具分子筛效应:凝胶是一种立体 网状结构物质,样品分子在通过凝胶网孔时受到 摩擦力等的作用,其结果:体积小、且为圆球状 的样品分子受到的阻力较小,移动较快,而体积 大,形状不规则的样品分子受到的阻力较大,移 动较慢。因此,凝胶电泳不但从分子带电情况的 差别,而且还从分子大小、形状等方面的差别来 分离样品分子,具有很高的分辨力。
聚丙烯酰胺凝胶常分为两大类,一类是 连续的凝胶,另一类为不连续的凝胶。前者 凝胶系统的pH值、凝胶孔径是均一的,电泳 过程中缓冲系统的离子强度及溶胶体系的各 部分电位梯度都是一致的。而后者则刚好相 反;前者电泳时只有电场和分子筛两种物理 效应,而后者除此外还有样品的浓缩效应, 故具更好的分离效果。
样品分子在上层大孔径的浓缩胶中快 速移动到小孔径的下层分离胶时,由于凝 胶孔径突然变小而移动速度大大减慢,使 之在浓缩胶与分离胶的界面处被浓缩成一 狭窄的区带,一齐进入分离胶,然后再进 行与连续凝胶电泳类似的电泳分离。
3、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凝胶电泳 过氧化物酶是植物体内的常见氧化酶。植物体
内许多生理代谢过程常与其活性及其同工酶的种类 有关。利用特异性颜色反应使待测酶着色,便可在 凝胶中展现出酶谱。
浓缩胶用pH6.7的Tris-HCl缓冲液制成。电泳 时,由于HCl解离度大,几乎全部释放出Cl-,而 电泳槽中的Tris-甘氨酸缓冲液pH=8.3,因为甘氨 酸的等电点为6.0,在电泳过程中,它只有极少数 分子(1%~0.1%)解离成H2N-CH2-COO-。
一 般 酸 性 蛋 白 质 在 此 pH 下 也 解 离 为 带负电荷的离子,但其解离度比HCl小, 比甘氨酸大。这3种离子带有同性电荷, 在一定的电场作用下,它们的泳动率不同, 根据有效泳动率的大小,最大的称为快离 子,最小的称为慢离子。电泳开始时3种 凝胶中都含有快离子,只有电泳槽中的缓 冲液含有慢离子。
6、电泳 按上“-”下“+”接好电源线(上槽即加
样槽为负极)。将电泳槽置于4℃冰箱(或接通 电泳槽水冷却系统)。打开电源开关,调节电流 到 10mA 左 右 , 当 样 品 进 入 到 分 离 胶 后 加 大 到 30mA,维持恒流。待溴酚蓝指示剂下行到距胶 板末端1cm处,即可停止电泳。关闭电源,电泳 约3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