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师现象与价值观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大师”现象与价值观念
摘要:基于对当前“大师”现象的描述和认知,以伪气功大师王林为例,剖析“大师”现象产生的土壤以及其所带来的危害,去深刻了解背后的原因和当前社会大众价值观念方面的不足之处,并针对此类不良现象,提出对我们自身价值观念的反思以及解决此类问题所应采取的办法。

关键词:“大师”现象,伪大师,价值观念,
一、“大师”现象
大师一词是我们对在某一领域内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的敬称,提起大师浮现在我们脑海里的是一个学识渊博,严于治学的学者形象。

可是我们突然从媒体上发现,大师不是只有鲁迅、胡适、老舍这样享誉海内外的大文豪们才能拥有。

胡万林、李一、张悟本、王林却每个都有一个大师的光环,他们都是假大师,却都红极一时。

大师不是人人都可以当,可有些空无一物的人就是可以得到“大师”的称谓,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位“大师”从各种媒体和节目上天降下来。

当下这个时代盛产“大师”。

比如:张悟本懂医道,叫人吃绿豆来包治百病;李一更是不得了,人称“神仙”,会玩电,自称能轻松“驾驭220伏电”,而其利用电流断症、治癌更堪称神迹。

再往前,张宝胜——特异人士在公众面前亮相的鼻祖。

看过周润发电影《赌神》的观众一定会记得里面,高进所说的自己最忌惮的人——北京张宝成,他就是现实版的张宝成。

从没进过高中大门的的张宝胜自称从小异于凡人,具有名目众多的“特异功能”。

通过各种媒介的宣传,张宝胜赢得了“神人”美誉。

这些都是活跃在媒体与屏幕上的大师,他们的言行,日日充斥在我们的耳边。

而在现实中,“大师”也是可以看到的。

比如北京某些胡同中的“算命一条街”,不同大小门面的“算命店”都在火热营业中。

店中供着菩萨,店主以“大师”自居。

店主身着道教服饰,与真正意义上的道士在外形上几无可分,一般均以起名、看相等手段,招揽客人。

人们对此也是各有观点,有人认为:都是混生活的,不容易。

有信仰也是好事,要是没有信仰,失去了敬畏之心的人才是真正可怕的。

也有人认为:算命就不是信仰。

算命不过是迷茫时请人指点找点心理安慰罢了,仅此而已。

在说得通俗点,就跟心理咨询的意义一样。

而在众多伪大师中,其中的集大成者当属气功“大师”——王林。

“大师”王林,江西人氏,成名于20世纪90 年代。

素来高深莫测的他,因李连杰、赵薇、马云等公众人物的来访,出现在的公众视野中。

从媒体的报道中可以看到:空盆来蛇、吹断筷架…对于王林来说都不在话下。

这些市井上普通的魔术和并不高深的江湖杂技,在他的三寸不烂之舌下,却被吹嘘成了“隔空取物”的神通,甚至他还一度走上“大师”的神坛。

江湖把戏却能让人信以为真,甚至于被奉为特异功
能,这就是此类大师的一门真本事,或许也就是唯一的真本事。

王林善于交际。

与演艺界及体育界的诸多名人交往甚密。

像王祖贤、利智、蒋大为、刘晓庆、刘大印,李连杰、成龙、葛军等,都是异常亲密的交情。

在他的府邸别墅,还有和各位政界领导、社会各界名流明星的亲密合影及题词。

除了合影,甚至还出了一本合影集《中国人》,里面都是和官员名流的合影,而且不断更新,从2002年到2011年这十年时间呢不断地增加。

刊登顺序经过精心安排,合计623张合影在书中得以展示,排名最靠前的基本都是高级官员及一些著名央企的老总;接下来是各级地方官员及领导人亲属;其他的一些合影还包括一些港台富商,佛教高僧以及几位外国名流,当然也少不了多名影视明星。

近距离接触“大师”,才会发现他们最大的兴趣,不是研究著述学问却是结交官员。

报道称:在五层楼,王林用了足足两层楼,用来专门摆放他与政商名流的合影,并借此在近年大肆忽悠,进一步扩大影响力,一步步构建起了一个惊人的人脉网。

二、“大师”现象的剖析
每一个“大师”的出现,都不是所谓的偶然出现的,背后都有着精细的运营方案和操作模式。

比如先前,号称“中国食疗第一人”的张悟本,一个彻头彻尾的伪养生专家,他并不是一无是处,至少他成功的开创了一种新的成名路径——“张悟本模式”:出书、找炒作团队进行营销、在各种电视台上做节目、并得到了一些媒体暗中相助,最终获得了民众狂热追捧,狠狠的赚了一大笔。

从绿豆到茄子再到泥鳅,这些常见的食物,民众对于这位“大师”所推广的治疗方法的深信不疑,并且在自己身上展开积极的尝试,这些都展示出了“张悟本模式”的强大力量。

且不论这些“大师”是否真正具备相应的学历和本领,他们所采用的宣传方式和推销手段却神奇地起到了获取广泛关注、并且还能够有改变群众观念、引导受众行为的直接功效[1]。

“大师”的身边,总会有权贵、名人的身影。

王林之所以可以如此庞大,必有过人之处,关键在于他实际上是深谙了交际场上的规则,成功地树立起了无所不能的高大形象。

而融入大师背后隐藏的圈子,借用这个圈子的能量,才是这些达官显贵围在他的身边真实意图。

来到他的府上的访客,在例行的气功表演、绝活展示之后,就会开始真正的诉求——求得开释、拉拢人脉。

不仅治病算命的业务需要找王林,还一度发展到搞项目托关系也得找王林。

不难看出,王林的能量源泉及护身符就是其与某些官员、商人的不正当关系。

富商手握资本、明星借用人气拥有超高的影响力、官员掌权。

这三类人群资源的优劣互补在王林这里得到了有效地整合,他搭建了一个非富即贵、成员个个实力雄厚的高端利益交换平台。

一方面,王林需要借助于名流们的支撑,以便将平台越建越高,另一方面,座上宾客也需要王林这样的掮客,为他们提供社交、
公关的机会。

杂耍只是噱头和道具、手段和借口,人脉关系才是聚集的根本,归根结底,还在于相互之间的利益交换、成员各取所需。

“气功大师”成功的原因并不难解。

求神问卜只是一个借口,实力派人物之间交际及平衡各个方面的利益。

这种能力才是王林的“成功之道”。

王林深知:如果想要在在政治、经济、娱乐三界之间游刃有余,就必须有足够多以及足够硬的人脉,因为足够多的信息是最重要的。

以气功、治病表演为舞台,不停结交名人,扩大自己的人脉网。

一但当他人脉到达一定的高度的时候,他就可以帮助互不认识的各界人士相互结识,实现利益的交换,同时也可以借此不断提升自己的价值。

从“王大师”的崛起之路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些社会运行的潜规则。

人们按照圈子人脉的方式经营运作。

从古至今,干什么事都少不了人脉。

名人政客结识王林,并不是因为他们迷信,而是从他们自己的利益出发的,也就是所谓的人脉和信息,实质上就是国人常说的:有人好办事。

入不了圈子,你基本不会有什么机会走捷径;而一旦入了,那就立马不一样了,这个圈子里的资源你都可以参与分享。

高官、商人、明星导演,有时候也常常要借助类似王林这样的平台,用这些平台以抬高自己的身份,经营自己的人脉[2]。

王林“大师”比普通的江湖骗子更加有实力,其精明之处在于自己善于扩展自己的人脉。

当然,名人与大师不过各取所需。

大师要的是荣华富贵,当红一线明星,最出色的企业家和当代政客,明星政客纷至沓来,而名人们需求虽不尽相同,大师却能用自己的“能力”以及他通过自己的人脉建立的一个庞大的利益交换平台,吊足了每个信徒的胃口。

其实,王林“大师”更严重的问题还在结交官员,充当权钱交易的掮客[3]。

王林明目张胆的参与官商权钱交易,有佐证的行贿受贿案已有多件,且案值惊人。

要拯救那些信仰走偏的官商权贵、影视名人,固然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免不了要进行广泛的科普宣传,但关键还在于消解崇尚利益往来的圈子文化,要增大对“大师”犯罪的处分,同时还要严厉打击求神拜佛的政府官员。

身居要职、执掌大权的官员推崇“大师”,也带坏了社会风气。

一些掌握资本与资源、心怀叵测的企业家、成功人士,影艺界大腕、明星对“大师”顶礼膜拜;社会上的趋炎附势之徒在这种现象的鼓励下,也会想用各种办法沾沾“大师”的灵光[4]。

其实,“大师”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大师的幕后的炒作团队,他们大肆炒作“大师”,恣意行骗,疯狂捞金;可怕的是一些人迷恋用各种谎言,走偏路,浪费金钱,却毫无作用;可怕的是有媒体为了收视率,不顾职业操守,为“大师”提供舞台,配合宣传;可怕的是有关部门不作为,从而保留了“大师”的生长土壤。

三、总结与反思
中国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大师,中国不缺王林之流的“大师”。

一方面,培养不
出杰出的人才;另一方面,伪“大师”却层出不穷。

这种不正常现象隐含着理性和人文精神的不足的深层次原因。

这些“大师”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他们都是被市场捧出来的。

大师的随便的一句指点都可以让普通老百姓深信不疑。

这是因为大师见多识广,知道很多常人不知道的道理和方法。

对大师的盲目追崇,反映出了一部分国人的不自信,物质财富得到提升,精神财富却依然匮乏。

民众渴望精神寄托才让这些职业大师乘虚而入,散播自己错误或者不健康的观点,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一己之私,而不顾后果。

市场有他们生存的土壤才能让这些‘大师’能够混迹于江湖。

这种“土壤”就是国民素质仍然有待提高,“有其土壤则有其果,防不胜防。

”大多民众从小就经过系统的教育,亦没有读书的习惯,爱跟风,所以容易受骗,特别是有钱而无文化的土豪,连书和报纸都不看,字都不认识几个,受骗上更是顺理成章的事。

培养全民的科学习惯是一条漫长的道路,所以这些“大师”的存在仍会延续一段时间。

纵观近年被曝光的“大师”,他们的成长和发迹轨迹也有迹可循:信仰空虚人群大范围存在,为“大师”们的崛起提供了条件。

二者的一拍即合,它实际上是双方心理的互相满足,只不过这种心理满足更多地是体现在物质化的方面。

在信仰市场中,需求大,而供给不足。

可能正是中国具有这样的国情,给了“大师”们成功崛起的机会。

从王宅引以为傲的影集,或许能够看出端倪,一张张马云、李连杰、费翔、赵薇等大牌明星拜会王林的照片见证着这位“大师”的崛起之路。

明星偏好大师,想想也有道理。

人的贪欲是无止境的,明星亦不能免俗。

明星作为公众人物,同时也是一名普通人,他们有权决定自己的价值取向,但明星同时仍然作为公众人物出现在这个社会中的,拥有众多的粉丝,也拥有强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明星们的一言一行都会给粉丝们起到很大的榜样作用,道德高尚的明星会给他的受众积极的正能量,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与进步,而低俗趣味的明星,基本都会他的粉丝带上歧路,造就一堆所谓的脑残。

明星为何拜大师我想原因有以下几个:一追求容颜不老、身体健康。

明星的职业要求必须要注重养生,这是有客观需求的。

对于他们来说,他们最盼望得到:美丽的容颜和健康的身体,娱乐圈压力巨大,明星也需要精神寄托,气功、养生一般都会和道教、佛教思想相结合,这就有更大的迷惑性。

二是从众心理、虚荣心驱使。

拜师学气功、学养生在娱乐圈非常流行。

因为物质财富他们见多了,也就没有多大的吸引力了,所以他们更喜欢新奇的、并带来高档感觉的东西。

第三,究其根本原因,拥有共同的爱好,总是会找到一个更好的话题,总是一种拉近人脉的方式。

除了王林,圈内很多的大师,一般人有钱都未必见得到,必须先经过
熟人的介绍,才能有机会近得真身,那谱比一般的明星可大多了。

说白了,这不是一个求神会,而是一个实力派人物聚会场地。

所谓的“信仰”,在这里带给他们的不是精神上的顿悟,而是变成了一种物质上的力量,把会员聚集在一起,让他们在可以互相交流,因此,一定会有人想进这个圈子,因为一旦进入就意味着巨大的利益,可以受到圈子里的其他人的庇护,而不是来自神灵的庇护。

娱乐圈世态炎凉,明星比常人会更有体会。

当听闻有人能够通过“左道旁门”之术而走上快车道时,普通人都会为之心动,更何况艺人。

而他们去“拜神”,其实膜拜的,不过是“功利”。

当人类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之后,人们就有两个自然的的需求:一是健康,二是精神追求的满足。

“大师”的出现就迎合了这种需求。

首先是“大师”比较善于做宣传。

另一方面,“大师“的宣传,肯定是满足了“信徒”的某种需求。

再者就是当前人群的科学素质荏苒不高。

可见,我们很难杜绝“大师”的再次降临,因为我们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去解决产生这个市场的根源。

所以,我们只能现在能做的就是尽力去提高整个社会普遍的科学素质。

我们不能期待立刻去解决,但我们坚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当然,“大师”现象的泛滥,我们也难辞其咎。

首先,媒体的科学素质至关重要。

记者对报道对象的认识和解说,会影响受众对于其的看法,甚至于观众不会自己判断,他只会听从你的意见。

第二,是我们的领导干部,不但不要去参与,而且还要严厉打击。

第三,科学机构也需要理性地用科学依据向大众解释清楚,一些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新事物。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习三[5]先生就曾指出:大师的评选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导致评选出来的大师水平出现下降。

王习三先生对于如何进行评选,进行了深入地调研。

他认为:想要真正做好评选工作,一定要改进评选方法。

他说:首先要解决评委的问题。

二是要改革评审的方式。

一定要在评选过程中,尽量去实现现场操作,来展示参评人真实的才华,不看成品,要看制作工程。

这就需要一个制度上的改变。

如果要去根治“大师”现象,就必须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民主、科学的价值观。

要通过加大科普,促进科学、文化在公众中的认知程度。

更为重要的是有必要将整治伪大师纳入制度化约束,从根本上打断伪大师崛起的道路。

一方面,应将大师评选标准,统一要求,严格核实,通过公开、公正的评选制度来保证评选结果的可靠性,以及新晋大师的水平和认可度;另一方面,诸如监督机制也不断完善和严格要求。

实际上,只有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一个有章可循的制度框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对社会危害性极大的伪大师问题[6]。

参考文献
[1]刘毅.魔弹效应:从受众视角出发的新解读与再思考[J].东南传播,2011年第9 期(总第85 期):60-63.
[2]许锡良.王林就是一个“政商平台”[N].中国报业,2015.09(上):88 .
[3]沈彬.彻查“王林大师”:反迷信,更要反腐败[N],东方早报,2013 年7 月30 日第A22 版.
[4]刘澎.思想的土地不能留给“大师”[N].中国报业,2015.09(上):89 .
[5]王习三痛批乱评“大师”现象[N].《景德镇陶瓷》, 2008年第18卷第3期(总第121期).
[6]李海楠.整治伪大师尚需制度化约束[N].中国经济时报,2013 年11月21 日第002 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