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强化训练试卷及答案(五)
2020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5)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2020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重点突破汇编专题八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5)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1、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将引起骨骼肌不自主战栗B.喝醉酒的人言语含糊不清,是因为酒精麻痹了小脑C.垂体通过下丘脑分泌的相关激素调控甲状腺、性腺等内分泌腺的活动D.神经元受刺激产生的兴奋,沿轴突传递给下一神经元时只能是单向传递2、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胰岛素的分泌受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共同作用B.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调节C.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存在着反馈调节机制D.婴幼儿经常尿床是因为其排尿反射的反射弧的结构不完整3、下图表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关系的部分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表明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中存在反馈调节机制B.当细胞外液渗透压过高时,下丘脑促进垂体合成激素X增多C.促甲状腺激素与甲状腺激素有拮抗作用D.切除垂体后,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生长激素分泌会减少4、与激素调节相比,高等动物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①调节速度快②调节速度慢③作用的范围广泛④作用的部位准确⑤作用的时间短暂⑥作用的时间比较长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⑥D.①④⑤5、下列关于动物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递质和激素发挥作用后均失去活性B.神经细胞释放的乙酰胆碱需经血液运输发挥作用C.有些神经细胞可以分泌激素D.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6、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B.体温受到神经和体液的双重调节.甲状腺激素能影响神经系统的活动C.直接刺激传出神经引起效应器做出的反应不属于发射活动D.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被释放至突触间隙,该过程不消耗能量7、下列关于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专题五细胞呼吸-高考真题篇(附答案)
专题五细胞呼吸高考真题篇1.(2022河北,4改编,2分)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酵母菌无氧呼吸不产生使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变黄的气体B.种子萌发时需要有氧呼吸为新器官的发育提供原料和能量C.有机物彻底分解、产生大量ATP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D.长时间通气培养的酵母菌液过滤后,滤液加入重铬酸钾浓硫酸溶液后变为灰绿色答案B2.(2022全国甲,4,6分)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研究发现,经常运动的人肌细胞中线粒体数量通常比缺乏锻炼的人多。
下列与线粒体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氧呼吸时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都能产生ATPB.线粒体内膜上的酶可以参与[H]和氧反应形成水的过程C.线粒体中的丙酮酸分解成CO2和[H]的过程需要O2的直接参与D.线粒体中的DNA能够通过转录和翻译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答案C3.(2022海南,10,3分)种子萌发过程中,储藏的淀粉、蛋白质等物质在酶的催化下生成简单有机物,为新器官的生长和呼吸作用提供原料。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种子的萌发受水分、温度和氧气等因素的影响B.种子萌发过程中呼吸作用增强,储藏的有机物的量减少C.干燥条件下种子不萌发,主要是因为种子中的酶因缺水而变性失活D.种子子叶切片用苏丹Ⅲ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到橘黄色颗粒,说明该种子含有脂肪答案C4.(2022北京,3,2分)在北京冬奥会的感召下,一队初学者进行了3个月高山滑雪集训,成绩显著提高,而体重和滑雪时单位时间的摄氧量均无明显变化。
检测集训前后受训者完成滑雪动作后血浆中乳酸浓度,结果如图。
与集训前相比,滑雪过程中受训者在单位时间内()A.消耗的ATP不变B.无氧呼吸增强C.所消耗的ATP中来自有氧呼吸的增多D.骨骼肌中每克葡萄糖产生的ATP增多答案B5.(2022江苏,8,2分)下列关于细胞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A.光照下,叶肉细胞中的ATP均源于光能的直接转化B.供氧不足时,酵母菌在细胞质基质中将丙酮酸转化为乙醇C.蓝细菌没有线粒体,只能通过无氧呼吸分解葡萄糖产生ATPD.供氧充足时,真核生物在线粒体外膜上氧化[H]产生大量ATP答案B6.(2022山东,4,2分)植物细胞内10%~25%的葡萄糖经过一系列反应,产生NADPH、CO2和多种中间产物,该过程称为磷酸戊糖途径。
2020年人教版高考生物专题强化测试卷 《生物的变异和进化》【带答案解析】
《生物的变异和进化》专题优化测评卷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12小题,共7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入下表相应题号的空格内)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选项1.除草剂敏感型的大豆经辐射获得抗性突变体,且敏感基因与抗性基因是1对等位基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突变体若为1条染色体的片段缺失所致,则该抗性基因一定为隐性基因B.突变体若为1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的片段缺失所致,则再经诱变可恢复为敏感型C.突变体若为基因突变所致,则再经诱变不可能恢复为敏感型D.抗性基因若为敏感基因中的单个碱基对替换所致,则该抗性基因一定不能编码肽链 2.下列关于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段可提高基因表达水平,是有利变异B.染色体缺失有利于隐性基因表达,可提高个体的生存能力C.染色体易位不改变基因数量,对个体性状不会产生影响D.通过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可克服远缘杂交不育,培育出作物新类型3.图甲表示雄家兔细胞内的一对同源染色体。
一个精原细胞进行细胞分裂时得到了图乙所示的情况,另一个精原细胞进行细胞分裂时得到图丙所示的情况。
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图乙所示情况发生在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B.图丙所示情况发生在精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的过程中C.乙、丙两图所示的变异一定能遗传给子代题号 一二总分1314 得分(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D.乙、丙两图所示的变异类型分别属于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结构变异4.大豆植株的体细胞含40条染色体。
用放射性60C处理大豆种子后,筛选出一株抗花叶病的植O株X,取其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若干单倍体植株,其中抗病植株占5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用花粉离体培养获得的抗病植株,其细胞仍具有全能性B.单倍体植株的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共含有20条染色体C.植株X连续自交若干代,纯合抗病植株的比例逐代降低诱发的基因突变,可以决定大豆的进化方向D.放射性60CO5.芥酸会降低菜籽油的品质。
2024年高考生物总复习仿真模拟卷(五)
仿真模拟卷(五)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在进行豌豆杂交实验时,为了除去雄蕊,需要对豌豆植株未成熟的花进行右图所示操作。
将去雄后的植株作为杂交实验的()A.父本B.母本C.父本和母本D.父本或母本2.下图表示几种细胞器的模式图,含有RNA的是()A.a、b、cB.b、c、dC.b、d、eD.c、d、e3.下列过程中,既不产生ATP,也不消耗ATP的是()A.光合作用B.细胞呼吸C.易化扩散D.主动转运4.某DNA分子双链均以白色表示,以灰色表示第一次复制出的DNA子链,以黑色表示第二次复制出的DNA子链。
该DNA分子连续复制2次后的产物中,含有黑色子链的DNA分子数有()A.1个B.2个C.3个D.4个5.现有AaBb和Aabb两种基因型的豌豆个体,假设这两种基因型个体的数量和它们的生殖能力均相同,在自然状态下,子一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为()A.1/2B.1/3C.3/8D.3/46.下列关于水在生物体中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良好的溶剂B.物质运输的主要介质C.催化细胞内化学反应D.缓和温度的变化7.下列关于细胞核结构与功能统一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核仁中的DNA控制着细胞代谢B.染色质上的DNA储存着大量的遗传信息C.不同细胞的核孔数量是相同的D.原核细胞的核膜也具有两层膜,有利于控制物质的进出8.在“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最适合用新鲜的菠菜叶直接剪碎研磨B.使用干燥的定性滤纸对研磨液进行过滤C.在划出一条滤液细线后紧接着重复划线2~3次D.层析结束,待滤纸条干燥后再观察色素带的分布9.下图表示植物叶肉细胞内需氧呼吸的过程,①②③表示反应过程,X、Y、Z表示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①表示糖酵解,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B.过程②的产物除了图示以外,还有ADPC.物质Y是H2OD.物质X进入线粒体后用于还原O210.下列关于细胞癌变、衰老、凋亡、全能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癌细胞可由正常细胞转化而来B.衰老细胞的线粒体萎缩变小C.植物胚胎发育过程中胚柄的退化属于细胞凋亡D.动物已分化细胞全能性的表达受细胞内物质的限制11.图甲表示将加热杀死的S型菌与R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后两种细菌的含量变化,图乙表示科学家利用同位素标记技术完成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
【精品试卷】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模拟卷(五)(含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模拟卷(五)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1.0分)1.关于下列图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甲图中共有5种碱基5种核苷酸B. 甲乙丙图中圆圈内的物质均不相同C. 组成丙物质的单糖是脱氧核糖D. 原核生物体内不会发生甲过程2.植物细胞内线粒体与叶绿体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下列说法符合实际的是A. 生物的活细胞均有线粒体,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B. 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进行能量转换的细胞器C. 在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内膜、基质中分布着相同的酶D. 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含DNA,而叶绿体的基质中还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3.下列关于进化和自然选择的叙述,错误的是()A. 自然选择不仅保留有利变异,淘汰不利变异,而且能使有利变异积累起来B. 自然选择是进化的唯一因素C. 生物在繁殖过程中直接传递给后代的并不是性状,而是基因D. 种群中具有不同性状的个体间在存活率和繁殖率上出现了差异,自然选择就发生了4.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T2噬菌体也可以在肺炎双球菌中复制和增殖B. T2噬菌体病毒颗粒内可以合成mRNA和蛋白质C. 培养基中的32P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T2噬菌体的核酸中D. 人体免疫缺陷病毒与T2噬菌体的核酸类型和增殖过程相同5.大鼠神经元单独培养时,其轴突侧支返回细胞体,形成自突触(图1)。
电极刺激这些形成了自突触的神经元细胞体引起兴奋,电位变化结果如图2。
部分神经元电位变化为曲线①,其余神经元为曲线②。
用谷氨酸受体抑制剂处理上述所有神经元后,再进行相同刺激,测定结果为曲线③。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 静息时自突触神经元细胞膜内外存在电位差B. 曲线①的a峰表明这些神经元再次产生神经冲动C. 发生曲线②变化的神经细胞膜上无谷氨酸受体D. 谷氨酸可以使突触后膜发生阳离子内流6.为研究与植物生长相关的基因及其作用,科学家获得了基因A、B、C失活的多种突变体,电泳分析各植株中蛋白m和蛋白n的表达情况,结果如下图。
2020版高考生物复习专题限时集训含解析-通用版
2020版高考生物复习专题限时集训含解析通用版限时集训1细胞的分子组成结构功能和物质运输限时集训2细胞代谢中的酶和ATP限时集训3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A限时集训4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B限时集训5细胞的生命历程限时集训6遗传的分子基础限时集训7遗传定律伴性遗传和人类A限时集训8遗传定律伴性遗传和人类B限时集训9变异育种和进化限时集训10生命活动的调节A限时集训11生命活动的调节B限时集训12生物与环境A限时集训13生物与环境B限时集训14实验与探究限时集训15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专题限时集训(一)(时间:40分钟满分:100)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9·日照期末)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A.贮藏中的种子不含有水分,以保持休眠状态B.无机盐离子对维持血浆的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C.不同种类细胞的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相同,代谢强度也相同D.给水中毒患者注射1.8%的盐水,是为了降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B[贮藏中的种子结合水/自由水的比例增大,保持休眠状态,A项错误;HCO-3和HPO2-4对对维持血浆的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B项正确;不同种类细胞的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不同,代谢强度也不同,C项错误;给水中毒患者注射1.8%的盐水,是为了升高细胞外液的渗透压,D项错误。
]2.(2019·丰台区期末)糖类和脂质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糖类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B.分布在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具有缓冲作用C.维生素D能促进人体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D.素食者主要通过分解植物中的纤维素获得能量D[糖类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A正确;分布在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在机体内脏受到外力冲击时具有缓冲作用,B正确;维生素D属于脂质,能促进人体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C正确;人体消化道中没有分解纤维素的酶,不能分解纤维素,D错误。
] 3.(2019·济宁一模)下列关于化合物在细胞中存在位置的叙述,错误的是( )A.真核细胞的细胞膜上存在糖类和脂质分子结合成的糖脂B.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存在蛋白质和RNA形成的结构C.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不存在蛋白质和DNA形成的结构D.原核细胞的拟核中不存在DNA—RNA复合物D[真核细胞的细胞膜上存在糖类和蛋白质分子结合成的糖蛋白,也存在糖类和脂质分子结合成的糖脂,A项正确;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存在蛋白质和RNA形成的核糖体,B项正确;细胞质基质中没有DNA,因此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不存在蛋白质和DNA形成的结构,C项正确;原核细胞的拟核中DNA转录时存在DNA-RNA复合物,D项错误。
2020年高考生物【选择题+选修模块】强化训练05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
高2020级高考生物【选择题+选修模块】强化训练05总分:36+15=51分(基本要求41分,力争45+分)一、选择题(本卷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生物膜以及跨膜运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能否通过核孔取决于其直径与核孔孔径的相对大小B.质壁分离与复原是水分子顺溶液浓度梯度跨膜运输的过程C.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附着多种色素,参与能量转化的过程D.细胞膜、核膜、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统称为生物膜2.滚环式复制是噬菌体DNA常见的复制方式,其过程如图。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a链可作为DNA复制的引物B.b链不作为DNA复制的模板C.两条子链的延伸方向都是从5′到3′D.该过程需要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的催化3.人体内有些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的调控,常见的有下列两种途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经由途径1分泌的激素都可使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B.经由途径2分泌的激素都不存在反馈调节C.抗利尿激素的分泌方式不同于途径1、2D.途径1分泌的激素与途径2分泌的激素只存在拮抗关系4.将某一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上的DNA用14C充分标记,其同源染色体上的DNA用32P 充分标记,置于不含放射性的培养液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不考虑交叉互换)。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四个细胞中均含有14C和32PB.若进行有丝分裂,某一细胞中含14C的染色体可能是含32P染色体的两倍C.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四个细胞中可能三个有放射性,一个没有放射性D.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四个细胞中可能两个有放射性,两个没有放射性5.小型犬浣熊为树栖动物,属于食肉类动物,也吃无花果和植物花粉等,下图为小型犬浣熊种群相关曲线,说法正确的是()A.对小型犬浣熊种群密度进行调查,需要使用样方法B.小型犬浣熊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消费者,最低处于第三营养级C.若曲线表示死亡率与出生率之差,则小型犬浣熊的种群密度在a时最大D.若曲线表示种群的增长速率,则小型犬浣熊神群数量在b〜c时期处于下降阶段6.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分化、衰老和癌变都会导致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B.细胞衰老过程中酪氨酸酶的活性降低,最后会导致白化病的发生C.细胞凋亡是特定基因表达出相关蛋白质,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D.细胞发生癌变的过程中,可能产生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物质37.(15分)[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泡菜和果酒制作是微生物发酵在食品生产中的具体应用。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生物卷5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生物卷(五)(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选项中,脂质不具有的功能是()①参与生物膜构成②调节代谢③携带遗传信息④储存能量⑤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A.①②B.③⑤C.②⑤D.②③B[本题考查脂质的功能。
①磷脂是生物膜的组成成分;②脂质中的性激素能调节代谢;③核酸能携带遗传信息,脂质不能;④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⑤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
]2.(2019·惠州二调)下列关于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细胞鲜重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B.原核生物在基因表达过程中转录和翻译可同时进行C.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中D.真核生物细胞分裂方式只有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原核生物细胞分裂方式只有无丝分裂D[细胞鲜重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A项正确;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在基因表达过程中转录和翻译可同时进行,B项正确;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均是DNA,C项正确;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方式有无丝分裂,如蛙的红细胞,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方式只有二分裂,D项错误。
]3.(2019·安徽六校联考)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多肽合成的场所核糖体由蛋白质和核糖核酸组成B.细胞壁、细胞膜分别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边界C.动物细胞正常有丝分裂过程离不开中心体的作用D.生物体内非相邻细胞间可以通过信息分子进行信息交流B[核糖体由蛋白质和rRNA组成,A正确;细胞膜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边界,植物细胞壁是全透性,不能作为边界,B错误;动物细胞正常有丝分裂的前期,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故动物细胞正常有丝分裂离不开中心体的作用,C正确;生物体内非相邻细胞间可以通过信息分子进行信息交流,D正确;故选B。
]4.(2019·成都一模)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酶和激素一样,在发挥作用后会被灭活B.酶的活性最高时的温度不适合该种酶的保存C.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细胞中D.高温下酶失活是酶空间结构破坏的结果A[酶发挥作用后不被灭活,A错误;酶应在低温下保存,酶的活性最高时的温度不适合该种酶的保存,B正确;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细胞中,如呼吸酶存在于所有细胞中,C正确;高温、过酸、过碱导致酶失活是因为酶空间结构被破坏的结果,D正确。
2020年高考生物复习专题:分子与细胞【附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复习专题分子与细胞一、单选题1.细胞衰老和凋亡对维持个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及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普遍衰老会导致个体衰老B.效应T细胞可诱导靶细胞发生凋亡C.细胞凋亡是各种不利因素引起的细胞死亡D.衰老细胞内染色质固缩影响DNA复制和转录2.如图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增大pH,重复该实验,A,B点位置都不变B. B点后,升高温度,酶活性增加,曲线将呈现c所示变化C.酶量增加后,图示反应速率可用曲线a表示D.反应物浓度是限制曲线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3.具有细胞壁的选项是()A.花粉B.红细胞C.胰岛A细胞D.流感病毒4.下图是艾滋病病毒(HIV左图)和大肠杆菌噬菌体(T4右图)的结构模式图。
比较二者的结构和化学组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二者不具备细胞结构,核心物质的化学结构相同B. HIV的外壳成分含有磷脂,T4外壳含有核酸C.二者核心物质都是核酸,外壳的化学结构不同D. HIV有细胞膜的结构,T4有细胞核的结构5.据最新研究发现,内皮素在皮肤中分布不均,是造成色斑的主要原因。
内皮素拮抗剂进入皮肤,可以和黑色素细胞膜的受体结合,使内皮素失去作用,这为美容研究机构带来了福音。
分析上述材料体现了细胞膜的哪项功能()A.细胞膜中磷脂含量越高,功能越复杂B.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严格控制物质进出细胞C.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D.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主要为磷脂和蛋白质6.图1表示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图2是将一定量的淀粉酶和足量的淀粉混合后,麦芽糖的积累量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①图1中T0为淀粉酶的最适温度②图1中Ta、Tb时淀粉酶催化效率极低的原理不同③图2中Tb~Tc麦芽糖积累量最多说明此时酶活性最高④图2中A点对应的温度为T0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7.关于叶肉细胞在光照条件下产生ATP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有氧条件下,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都能产生A TPB.无氧条件下,光合作用是细胞ATP的唯一来源C.线粒体和叶绿体合成ATP都依赖氧D.细胞质中消耗的ATP均来源于线粒体和叶绿体8.有关高尔基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高尔基体由单位膜构成的扁平囊和小泡组成B.在细胞分裂末期,高尔基体的活跃度增加C.组蛋白经高尔基体加工后才具有生物活性D.大肠杆菌分泌的一些水解酶来自高尔基体9.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酶体能合成水解酶用于分解抗原或衰老的细胞器B.核膜可转化为内质网膜,也可以直接转化为细胞膜C.蛋白质合成分泌旺盛的细胞内高尔基体的数量也多D.膜蛋白具有识别信息、运输氧气和催化反应等功能10.19世纪德国M.J.Schleiden和T.Schwann等科学家提出了细胞学说,下列对“细胞学说”理解合理的是( ) ①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的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体③提出了细胞膜结构的流动镶嵌模型④揭示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⑤认识到细胞的多样性⑥标志着生物学研究进入细胞水平A.①②⑤⑥B.①②③④C.②④⑥D.③⑤11.下图1表示的是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之间关系的曲线,该曲线是通过实测获知一片叶子在不同光照条件下CO2吸收和释放的情况。
2020年人教版高考生物专题强化测试卷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含答案解析)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专题优化测评卷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11小题,共6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入下表相应题号的空格内)题号 1. 2. 3. 4. 5. 6.7.8.9.10.11.选项1.下列关于“葡萄糖丙酮酸 CO2”的过程,叙述错误的是()A.①过程可在植物细胞中进行,也可在动物细胞中进行B.②过程可产生ATP,也可不产生ATPC.②过程可产生[H],也可消耗[H]D.①过程可在线粒体中进行,也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2.某实验室用两种方法进行酿母菌发酵葡萄糖生产酒精。
甲发酵罐中保留一定量的氧气,乙发酵罐中没有氧气,其余条件相同且适宜。
实验过程中,每小时测定两发酵罐中氧气和酒精的量,记录数据并绘成坐标曲线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结束时,消耗葡萄糖较多的是甲发酵罐B.甲、乙两发酵罐分别在第4h和第0h开始进行无氧呼吸C.甲、乙两发酵罐实验结果表明,酿母菌为异养厌氧型生物D.该实验证明向发酵罐中连续通入大量的氧气可以提高酒精的产量3.为研究淹水时KNO3对甜樱桃根呼吸的影响,设四组盆栽甜樱桃,其中一组淹入清水,其余三组分别淹入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保持液面高出盆土表面,每天定时测定甜樱桃根有氧呼吸速率,结果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题号一二总分12 13得分(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①②A.樱桃根细胞无氧呼吸生成CO2的场所是线粒体B.图中A、B、C三点,在单位时间内与氧结合的还原双最多的是点CC.淹水时KNO3对甜樱桃根有氧呼吸速度降低有减缓作用D.实验过程中可以改用CO2的产生量作为检测有氧呼吸速度的指标4.按下表设计进行实验,分组后,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8~10h,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组的酒精产生量与丙组相同B.乙组产生的CO2与丁组一样多C.丁组的能量转换率大于丙组D.甲组分解的葡萄糖少于乙组5.使用下图实验装置A测定种子萌发时因细胞呼吸引起的密闭容器中气体容积变化。
2020届高考全国卷地区高三上期生物综合测试(05)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
2020年高考全国卷地区高三上期生物综合测试(五)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 癌变细胞中的线粒体和核糖体明显少于正常细胞B. 液泡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含有色素和大量核酸C. 因溶酶体中缺乏分解硅尘的酶而使人患上某种遗传病D. 细胞骨架与细胞的运动、分裂、分化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2.下列有关细胞中“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光合作用一定在叶绿体中进行②有氧呼吸一定在线粒体中进行③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④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⑤所有生物的蛋白质一定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⑥有中心体的生物一定不是高等植物⑦有H20生成或有H20参与的呼吸过程一定不是无氧呼吸A. ①③⑤⑥B. ②④⑥C. ④⑤D. ⑤⑥⑦3.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盐酸处理细胞有利于健那绿对线粒体染色B. 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将大蒜根尖制成装片后再进行低温处理C. R型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菌体外混合培养时,S型菌的DNA可进入部分R型菌内D.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将酶与底物溶液在室温下混合后于不同温度下保温4.如图所示,将对称叶片左侧遮光右侧曝光,并采用适当的方法阻止两部分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转移。
2020年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强化训练试卷及答案(六)
专题强化训练(六)信息分子的传递(4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2014·江苏高考)关于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含n个碱基的DNA分子,转录的mRNA分子的碱基数是n/2个B.细菌的一个基因转录时两条DNA链可同时作为模板,提高转录效率C.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分别在DNA和RNA上D.在细胞周期中,mRNA的种类和含量均不断发生变化【解析】选D。
本题考查DNA复制、基因转录的相关知识。
不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不发生转录,不会形成mRNA,所以mRNA分子的碱基数小于n/2个,故A错误;转录是指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故B错误;DNA聚合酶与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都在DNA上,故C错误;在细胞周期中,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使mRNA的种类和含量均不断发生变化,故D正确。
2.(2015·四平模拟)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维持生命系统的稳态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关于反馈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外液渗透压调节过程中存在负反馈调节B.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维持过程中存在反馈调节C.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过程中不存在反馈调节D.群落演替过程中也存在反馈调节【解析】选C。
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生物学)。
反馈调节又分为正反馈调节和负反馈调节两种。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把生态系统中的各组分联系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生态系统调控的基础,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之一;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具有双向传递的特点,如捕食者和猎物之间的信息传递,存在反馈调节。
3.下列有关信息传递过程,错误的是( )A.传出神经末梢突触小体神经递质肌肉或腺体B.胚芽鞘尖端生长素胚芽鞘尖端下部C.雌蛾性外激素同种雄蛾D.小肠黏膜促胰液素胰岛【解析】选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强化训练(五)
动物生命活动调节方式的判断和应用
(40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8分,共48分)
1.下列关于体液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持续时间长
B.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作用范围广
C.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就是各种激素
D.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需要体液传送
【解析】选C。
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除了各种激素外,还有CO2等物质。
2.免疫对于防御疾病、维持人体的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在细胞免疫中,引起靶细胞裂解死亡的是( )
A.吞噬细胞
B.效应T细胞
C.B细胞
D.记忆细胞
【解析】选B。
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特异性结合,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的通透性改变,渗透压发生变化,最终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故B项正确。
3.(2015·宁波模拟)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等感染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春夏季。
该病毒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后,机体可以对靶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其中有( )
A.浆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毒被抗体消灭
B.浆细胞产生抗体,抗体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毒被消灭
C.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毒被抗体消灭
D.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毒被干扰素消灭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要关注两个方面:
(1)抗体能与病毒特异性结合,使病毒失去毒性凝集成团,失去侵入细胞的能力。
对进入宿主细胞的抗原不能发挥作用。
(2)干扰素是一种淋巴因子,可以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
【解析】选C。
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释放抗原;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和病毒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从而将其消灭。
4.(2015·长沙模拟)下图表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关系的部分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表明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中存在反馈调节机制
B.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促进垂体合成并释放激素X
C.促甲状腺激素与甲状腺激素有拮抗作用
D.下丘脑通过垂体促进性激素、甲状腺激素等蛋白质类激素的分泌,属于神经调节
【解析】选A。
图中表明,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是一种反馈调节,A项正确;
激素X表示抗利尿激素,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加,但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的,B项错误;促甲状腺激素与甲状腺激素之间属于激素的分级调节,二者之间没有拮抗关系,C项错误;下丘脑作为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可以通过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再通过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促进性腺的生长发育,也可以通过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再通过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属于体液调节;性激素是固醇类物质,甲状腺激素是氨基酸衍生物,D项错误。
5.(2015·临沂模拟)下图是由甲、乙、丙3个神经元(部分)构成的突触结构。
神经元兴奋时,Ca2+通道开放,使Ca2+内流,Ca2+使突触小泡前移并释放神经递质。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神经元兴奋时,乙、丙神经元同时兴奋
B.乙酰胆碱和5-羟色氨酸都与突触后膜相同的受体结合
C.若神经性蛇毒与乙酰胆碱受体发生不可逆的结合,则对乙神经元起抑制作用
D.若用某种药物抑制乙神经元上的Ca2+通道,则甲、丙两个神经元都无膜电位变化
【解析】选D。
甲神经元兴奋时,释放的乙酰胆碱引起乙神经元兴奋,但是乙神
经元兴奋释放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故丙神经元不兴奋,A项错误;乙酰胆碱和5-羟色氨酸都与突触后膜对应的受体结合,B项错误;若神经性蛇毒与乙酰胆碱受体发生不可逆的结合,则对乙神经元起兴奋作用,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C项错误;若用某种药物抑制乙神经元上的Ca2+通道,则甲属于突触前膜,不会接受乙传递的兴奋而发生电位变化,同时乙不释放神经递质给丙神经元,所以丙无膜电位变化,D项正确。
6.下图是人体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⑤激素是由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的
B.当受到寒冷刺激时,③与④激素分泌量增多,从而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
C.当受到寒冷刺激时,①②③④过程均会加强
D.由图可知,人体对体温与水平衡的调节主要是体液调节的结果
【解析】选D。
由题图可知,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是促甲状腺激素,③是甲状腺激素,④是肾上腺素,⑤是抗利尿激素。
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内分泌细胞分泌,垂体释放,A正确;当受到寒冷刺激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使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B正确;当受到寒冷刺激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均增加,细胞的代谢水平提高,产热量增加,C正确;人体对体温与水平衡的调节主
要是神经—体液调节,D错误。
【知识总结】体温调节的总结
(1)体温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
(2)炎热、寒冷条件下体温调节机理不完全相同,寒冷环境是神经—体液调节,炎热环境主要是神经调节。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52分)
7.(25分)科学研究表明:精神因素(焦虑、紧张等的心理应激)会使T细胞活性下降,对病毒、真菌感染的抵抗能力和对肿瘤细胞的监控能力下降,还间接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
下图表示神经、免疫、内分泌三大系统相互调节的部分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T细胞活性下降,引起机体生成抗体能力降低的原因是
的分泌量减少。
(2)由图可知,神经系统可通过突触前膜释放
直接调节有关器官的活动。
(3)人体的组织细胞有与激素分子相结合,这样的细胞称为该激素分子的,激素能使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4)若抗体结合到呼吸道上皮细胞,再接受同一抗原刺激后引起哮喘,这在免疫学上称为。
(5)当人体感染H7N9流感病毒时,免疫系统的功能加强,往往会发烧。
发烧的原因是病毒产生的毒素可以改变下丘脑中的功能,最终使有关器官分泌的激素和肾上腺素的量增加,提高细胞代谢的速率,产热增加,体温升高。
【解析】(1)T细胞受抗原刺激能分泌淋巴因子,它能促进淋巴细胞发挥免疫效应。
(2)观察图可以推知,突触前膜释放的物质为神经递质,可以直接调节某些器官的活动。
(3)人体的组织细胞膜表面有特异性受体与激素分子结合,这样的细胞为激素的靶细胞。
(4)若抗体与呼吸道上皮细胞结合,引起哮喘,这种情况叫做过敏反应。
(5)下丘脑中有体温调节中枢,毒素影响下丘脑时,会影响体温稳定;能够提高新陈代谢速率的激素主要有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
答案:(1)淋巴因子(2)神经递质
(3)(特异性)受体靶细胞
(4)过敏反应(5)体温调节中枢甲状腺
8.(27分)在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杀伤靶细胞主要有两种途径:细胞裂解性杀伤(图1)和诱导细胞凋亡(图2)。
前者指效应T细胞分泌诸如穿孔素一类的介质损伤靶细胞膜;后者指效应T细胞通过表面的FasL与靶细胞表面的Fas结合,诱导靶细胞凋亡。
(1)人体内的效应T细胞可以来自的增殖、分化,细胞免疫就是依靠效应T细胞来杀伤靶细胞的。
人体的另一种特异性免疫在杀伤病原体时,主要依靠细胞分泌。
(2)图1中的穿孔素又称“成孔蛋白”,由效应T细胞产生并以的方式释放到细胞外。
穿孔素能在靶细胞膜上形成多聚穿孔素管状通道,使K+及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选填“流入”或“流出”)靶细胞,最终导致靶细胞死亡。
(3)图2中的FasL又称死亡因子,Fas又称死亡因子受体,它们都是由细胞合成并定位于细胞表面的蛋白质。
一般来说,控制Fas的基因能在各种细胞内表达,而控制FasL的基因只在效应T细胞和某些肿瘤细胞内表达。
①Fas和FasL的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控制合成Fas和FasL的基因(选填“能”或“不能”)共存于一个细胞中。
②研究发现,某些肿瘤细胞能够调节Fas和FasL基因的表达水平,从而使自己逃脱免疫系统的清除。
此时,肿瘤细胞内Fas基因的表达水平变化情况是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③免疫排斥是器官移植的一个主要障碍。
目前,应对排斥的做法主要是使用一些免疫抑制剂。
请根据Fas和FasL的相互关系,提供一种解决免疫排斥反应的思路。
【解析】(1)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由T细胞或记忆细胞增殖、分化而来。
体液免疫依赖浆细胞产生抗体来抵御外来病原体。
(2)穿孔素属于大分子蛋白质,由效应T细胞产生并以胞吐的方式释放。
(3)Fas和FasL都是细胞表面的蛋白质,二者的结合体现了细胞膜信息交流的功能。
控制两种物质合成的基因同时存在于一个细胞中,但在不同的细胞中进行选择性表达。
癌细胞为不死的细胞,死亡因子受体表达水平降低,从而实现恶性增殖。
器官移植中可通过降低死亡因子受体的表达,从而降低免疫排斥现象。
答案:(1)T细胞或记忆细胞浆抗体
(2)胞吐流出(3)①信息交流能②降低
③降低移植器官Fas基因的表达水平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