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习俗
10个传统节日习俗
10个传统节日习俗传统节日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非常重要的文化符号,每个传统节日都有其独特的习俗。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会介绍10个传统节日的习俗,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吧。
1. 春节: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农历新年的开始。
人们会在家里贴对联、挂红灯笼以及燃放烟花爆竹来庆祝。
此外,家人会一起吃团圆饭、包饺子,并给孩子们压岁钱。
2. 愚人节: 愚人节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即每年的4月1日。
在这一天,人们会互相开玩笑,以取乐。
他们可能会给别人贴上虚假的标签或者制造一些惊喜。
3. 情人节: 情人节是每年的2月14日,是喜欢彼此的人们表达爱意的日子。
人们会送花、送巧克力或者写情书来向他们心爱的人示爱。
4. 圣诞节: 圣诞节是每年的12月25日,是庆祝耶稣基督降生的节日。
人们会装饰圣诞树、交换礼物,并在教堂举行庆祝仪式。
此外,圣诞老人也会给孩子们送礼物。
5. 清明节: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人们会整理祖先的坟墓,烧纸钱以及悼念逝去的亲人。
6. 普威尔纳尔节: 普威尔纳尔节是墨西哥亡灵节的一部分,于每年的11月1日和11月2日举行。
人们会在这两天去墓地祭拜和纪念去世的亲人,还会搭建祭坛,摆放糖骨头和装饰品。
7. 德国十一月节: 德国十一月节是德国最古老的节日之一,旨在庆祝秋收和感恩。
人们会举办盛大的游行和音乐会,还会点燃篝火和燃放烟花。
8. 日本新年: 日本新年庆祝活动从12月31日开始,一直持续到1月3日。
人们会打扫房屋,拜访寺庙,写下自己的目标和愿望。
此外,日本人还会吃年糕、喝甜酒,并进行各种传统游戏和表演。
9. 印度独立日: 印度独立日是每年的8月15日,是印度庆祝独立的日子。
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如游行、放飞气球并点燃焰火。
10. 美国感恩节: 美国感恩节是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是感恩和团聚的日子。
人们会和家人一起吃丰盛的火鸡大餐,还会表达对生活中所拥有的一切的感激之情。
这些节日的习俗丰富多样,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传统。
传统节日的习俗和庆祝方式
传统节日的习俗和庆祝方式引言中国拥有丰富多样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到传统节日,人们都会根据习俗和庆祝方式来表达对节日的热爱和尊重。
本文将详细介绍几个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和庆祝方式,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春节概述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被称为中国的新年。
它通常在农历的正月初一庆祝,标志着农历年的开始。
春节是一个重要的家庭聚会时间,人们会尽可能回家与亲人团聚,共同庆祝新年的到来。
习俗1.贴春联和对联:这是春节的一项重要习俗,寓意着祈求新一年的平安和吉祥。
人们会在门上贴春联、对联,以及一些吉祥寓意的图案,给家中增添节日的氛围。
2.年夜饭:中国人认为年夜饭是一家人团聚的象征,因此在除夕这一天,家人会一起吃一顿丰盛的晚餐。
年夜饭的菜肴通常有鱼、鸡、肉等寓意着好运和吉祥的食物。
3.放鞭炮:燃放鞭炮是春节的传统之一,人们认为鞭炮能够驱除邪气、迎接新年的到来。
4.拜年:春节期间,人们会互相拜年,送上新年祝福。
年轻人要给年长者拜年并向他们道贺,并接受他们的红包。
庆祝方式1.舞狮和舞龙:舞狮和舞龙是春节期间的热闹表演,有助于营造喜庆的氛围。
人们穿上狮子和龙的服装,表演精彩的舞蹈动作,以祈求吉祥和祝福。
2.灯笼和花灯展览:在春节期间,各地会举办灯笼和花灯展览,用色彩斑斓的灯笼和花灯装饰街道和公共场所。
这些美丽的灯笼和花灯给人们带来无尽的惊喜和愉悦。
3.春节晚会:春节期间,各大电视台都会举办盛大的春节晚会。
这些晚会上精心准备了歌舞表演、小品节目、相声等,为观众带来欢乐和娱乐。
清明节概述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节日,通常在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四或五庆祝。
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和追思已逝的亲人或祖先,同样也是重要的家庭团聚时刻。
习俗1.扫墓:清明节最重要的习俗之一就是扫墓,人们会去祖先的墓地祭拜和打扫坟墓,烧纸钱、烧香,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敬意。
2.踏青:清明节也是春天的季节,人们会利用这个节日的假日去郊外踏青,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摆脱繁忙的工作和生活。
社会传统节日习俗
社会传统节日习俗社会传统节日习俗是一个文化的载体,是人们在特定的时间和场合下传承和展示自身文化的方式。
这些节日习俗不仅仅是一种庆祝活动,更是一种凝聚力量、传递信仰和价值观的重要形式。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国和全球各地的传统节日习俗,展示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一、中国传统节日习俗1.春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民最盛大的庆典。
春节期间,人们会贴春联、贴窗花,家家户户点亮红灯笼,以迎接新年的到来。
此外,舞龙舞狮、放鞭炮、吃年夜饭、拜年等活动也是春节的传统习俗。
2.清明节: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祭扫祭祀节日。
人们在这一天会前往祖先的坟墓扫墓,烧纸、献花祭拜先人。
此外,清明时节还有踏青、踩高跷、踢毽子等活动,让人们在纪念祖先的同时也享受春天的美好。
3.端午节: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节日。
人们在端午节会包粽子、赛龙舟、挂艾草,以避邪驱瘟。
端午节还有吃粽子、挂菖蒲、赛龙船等传统习俗,使得节日更加热闹和有趣。
4.中秋节: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团圆节日,也是一年中人们最重要的祭月节。
在中秋节,人们会合家团圆,赏月、吃月饼。
同时,也会通过赏月、猜灯谜、舞狮等活动来庆祝这个重要的节日。
二、全球传统节日习俗1.美国感恩节:美国感恩节是美国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人们会在这一天和家人团聚,感谢上天赐予的丰收和幸福。
感恩节的传统习俗包括吃火鸡大餐、观赏梅花鹿游行、打橄榄球比赛等,以表达对生活的感激之情。
2.印度排灯节:印度的排灯节是光明战胜黑暗的象征。
人们会用彩灯点亮整个城市,放烟花、燃放蜡烛,庆祝光明的到来。
在节日里,人们还会互送礼物、烹饪传统美食、跳动感的印度舞蹈,以庆祝这个重要的宗教节日。
3.日本樱花节:日本的樱花节是日本春天的标志,也是日本最重要的传统活动之一。
人们会在樱花树下举行野餐、赏樱花。
樱花节期间,公园、庭院、街道都会举行各类庆祝活动,人们穿上华丽的和服,品尝传统美食,将春天的美好与友人共享。
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习俗
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习俗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习俗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和民族特性。
以下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习俗的详细介绍:1.春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称为农历新年。
春节习俗包括贴春联、放鞭炮、吃年夜饭、拜年、发红包等。
2.清明节:清明节是纪念祖先和扫墓的日子。
习俗包括扫墓、祭祖、踏青、放风筝等。
3.端午节: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古代伟大的诗人屈原。
习俗包括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包香囊等。
4.七夕节:七夕节也称为“中国情人节”,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
习俗包括观星、祈愿、吃巧果等。
5.中秋节:中秋节是庆祝团圆和丰收的节日。
习俗包括赏月、吃月饼、猜灯谜、赏花灯等。
6.冬至:冬至是冬季的一个重要节气,也是家庭团聚的日子。
习俗包括吃饺子、汤圆、祭祖等。
7.元宵节: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
习俗包括赏花灯、猜灯谜、吃元宵等。
8.寒食节:寒食节是清明节前一天,也是一个传统的节日。
习俗包括禁火、吃寒食等。
9.重阳节:重阳节是农历九月九日,是老年人的节日。
习俗包括登高、赏菊花、佩茱萸等。
10.腊八节:腊八节是农历十二月初八,是佛教节日。
习俗包括喝腊八粥、祭祀祖先等。
以上是中国部分传统节日的介绍,每一节日都有其独特的习俗和历史文化背景。
了解和传承这些节日和习俗,有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弘扬中华文化。
习题及方法:1.习题:春节是中国的哪个节日?解题思路: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称为农历新年。
答案: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称为农历新年。
2.习题:清明节的主要习俗有哪些?解题思路:清明节的主要习俗包括扫墓、祭祖、踏青、放风筝等。
答案:清明节的主要习俗包括扫墓、祭祖、踏青、放风筝等。
3.习题: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解题思路: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古代伟大的诗人屈原。
答案: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古代伟大的诗人屈原。
4.习题:七夕节为什么被称为“中国情人节”?解题思路:七夕节被称为“中国情人节”,是因为它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
中国的11个传统节日 传统习俗你知道多少
中国的11个传统节日传统习俗你知道多少传统节日与人们日常生活严密相连,节日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局部,内涵丰富、底蕴深厚、形式多样。
在众多节日中,你知道多少传统节日的习俗,下面就跟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传统节日及习俗【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
此节乃一岁之首。
古人又称元日、元旦、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称春节,是在采纳公历纪元后。
古代春节与春季为同义词。
春节习俗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欢乐、五谷丰收、人畜兴隆,多与农事有关。
迎龙舞龙为取悦龙神保佑,风调雨顺;舞狮源于镇慑糟蹋庄稼、残害人畜之怪兽的传闻。
随着社会的开展,接神、敬天等活动已渐渐淘汰,燃鞭炮、贴春联、挂年画、耍龙灯、舞狮子、拜年贺喜等习俗至今仍广为流行。
春节,是我国各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101多年前,民间艺人百本张曾在他的曲本中这样写道:正月里家家贺新年,元宵佳节把灯观,月正圆,花盒子到处瞅,炮竹阵阵喧,惹得人大街小巷都游串。
这是历史上关于岁首春节的生动写照。
相传尧舜时期,我国就有了这个节日。
殷商甲骨文的卜辞中,亦有关于春节的记载,有庆祝岁首春节的风俗。
但当时的历法,是靠观象授时,是否精确,尚难确定。
到了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太初元年,我国人民缔造了太初历,明确规定以农历正月为岁首。
从这时起,农历新年的习俗就流传了2000多年。
直到新中国成立,改用公元以后,这个节日就改为春节。
【元宵】农历正月十五,我国民间传统节日。
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
元宵习俗有赏花灯、包饺子、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
宋代始有吃元宵的习俗。
元宵即圆子,用糯米粉做成实心的或带馅的圆子,可带汤吃,也可炒吃、蒸吃。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习俗和传承
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习俗和传承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
在这些节日中,有许多独特的习俗和传承,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以下是部分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和传承介绍:1.春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象征着新的一年的开始。
春节的习俗包括贴春联、放鞭炮、包饺子、拜年等。
传承方面,春节是家人团聚的时刻,象征着亲情、友情和家庭的和谐。
2.清明节:清明节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以纪念先人。
习俗包括踏青、放风筝、祭祖等。
传承方面,清明节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敬老、孝顺父母的美德。
3.端午节: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节日。
习俗包括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等。
传承方面,端午节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展现了中国人民团结协作、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4.七夕节:七夕节又称为“乞巧节”,是中国的传统情人节。
习俗包括观星、祈愿、赏月等。
传承方面,七夕节传达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强调了真挚感情的珍贵。
5.中秋节:中秋节是家人团聚的节日,以赏月、吃月饼为主要习俗。
传承方面,中秋节象征着团圆和幸福,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互助的精神。
6.重阳节:重阳节是尊老敬老的节日,习俗包括登高、赏菊、佩茱萸等。
传承方面,重阳节强调了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呼吁全社会关注老年人。
7.腊八节:腊八节是庆祝丰收的节日,习俗包括熬腊八粥、祭祀等。
传承方面,腊八节体现了中国人民对农业文明的尊重和对丰收的期盼。
8.除夕:除夕是春节前一天,也是家庭团聚的重要时刻。
习俗包括团圆饭、守岁等。
传承方面,除夕强调了家庭和谐、亲情的重要性。
以上介绍的只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一部分习俗和传承,实际上还有许多其他富有特色的文化节日。
这些节日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的机会,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
通过对这些节日的传承和弘扬,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习题及方法:1.习题:春节的习俗包括哪些?解题思路:此题考查对春节习俗的了解。
中国的传统节日及习俗
中国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春节】时间:农历正月初一习俗:熬年守岁【元宵节】时间:农历正月十五习俗:看灯、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寒食节】时间:清明节前一天习俗:起火烧饭、吃冷食。
【清明节】时间:农历三月初八(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那一天,公历4月5日左右)习俗:扫墓、踏青。
【端午节】时间:农历五月初五习俗:吃粽子、赛龙舟。
【七夕节】时间:农历七月初七习俗:穿针乞巧。
【重阳节】时间:九月初九习俗:登高、插茱萸。
【中秋节】时间:农历八月十五习俗:赏月。
【腊八节】时间:农历腊月初八习俗:喝腊八粥。
中国节日和纪念日大全1月1日---元旦1月最后一个星期日---国际麻风节2月2日---世界湿地日2月4日---世界抗癌日2月10日---国际气象节2月14日---情人节3月3日---全国爱耳日3月5日---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3月8日---国际妇女节3月9日---保护母亲河日3月12日---中国植树节3月14日---国际警察日3月15日---世界消费者权益日3月21日---世界森林日3月21日---世界睡眠日 3月22日---世界水日3月23日---世界气象日3月24日---世界防治结核病日3月第二个周四---世界肾脏日3月最后一个完整周的星期一---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4月1日---愚人节4月4日---清明节4月7日---世界卫生日4月11日---世界帕金森病日4月22日---世界地球日4月23日---世界读书日4月26日---世界知识产权日4月最后完整周周三---国际秘书节5月1日---国际劳动节5月3日---世界哮喘日5月4日---中国青年节5月8日---世界红十字日5月12日---国际护士节5月15日---国际家庭日5月17日---世界电信日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5月20日---全国学生营养日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5月31日---世界无烟日5月第二个星期日---母亲节5月第三个星期日---全国助残日6月1日---国际儿童节•国际牛奶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6月6日---全国爱眼日6月14日---世界无偿献血日6月17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6月23日---国际奥林匹克日6月24日---世界卒中日6月25日---全国土地日6月26日---国际禁毒日6月29日---全国科普行动日6月第三个星期日---父亲节6月第二个周六---中国文化遗产日7月1日---中国共产党诞生日•国际建筑日7月7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日7月11日---世界人口日•中国航海日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8月12日---国际青年节9月4日---世界法律日9月8日---国际扫盲日•中国酒吧节9月10日---中国教师节•世界预防自杀日9月12日---中国预防出生缺陷日9月16日---中国脑健康日•国际臭氧层保护日9月20日---全国爱牙日•世界老年痴呆日9月21日---世界停火日9月22日---世界无车日9月27日---世界旅游日9月第三个星期二---国际和平日9月第三个星期六---全国国防教育日9月第三个周日---世界清洁日9月第四个星期日---国际聋人节9月最后一个周日---世界心脏日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国际音乐日•国际老年人日10月4日---世界动物日10月5日---世界教师日10月8日---全国高血压日•世界视觉日10月9日---世界邮政日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10月11日---世界镇痛日10月14日---世界标准日10月15日---国际盲人节10月15日---世界农村妇女日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10月17日---国际消除贫困日10月20日---世界骨质疏松日10月22日---国际口吃日10月24日---联合国日10月24日---世界发展新闻日10月28日---中国男性健康日10月31日---万圣节10月的第一个星期一---世界住房日10月的第二个星斯一---加拿大感恩节10月第二个星期三---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10月第二个星期四---世界爱眼日11月8日---中国记者节11月9日---中国消防宣传日11月11日---民间光棍节11月14日---世界糖尿病日11月17日---国际大学生节11月19日---世界厕所日11月25日---国际消除对妇女的暴力日11月最后一个星期四---美国感恩节12月1日---世界爱滋病日12月3日---世界残疾人日12月4日---全国法制宣传日12月5日---国际自愿者日12月7日---国际民航日12月9日---世界足球日12月10日---世界人权日12月21日---国际篮球日12月25日---圣诞节。
中国32个民俗传统节日
中国32个民俗传统节日中国32个民俗传统节日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中国32个民俗传统节日,希望有所帮助!1、春节“春节”又叫“阴历年、农历年、旧历年”,俗称“过大年”。
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
古时春节曾专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后来改为夏历(即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视为农历年的开始,即岁首。
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
而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廿三、廿四的祭灶,直到正月十五日元宵节结束,有些地方甚至到整个正月,均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春节期间,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喜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
2、元宵节“元宵节”又称“上元节”,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
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吃元宵、赏花灯、舞龙狮、猜灯谜等是元宵节重要习俗。
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汉文帝时,将正月十五命名为元宵节。
清代,又增加了舞龙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内容。
3、天穿节“天穿节”又叫“补天节”,源于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传说正月二十,女娲从昆仑山炼出五色石补天。
天穿’日即二十四节气中的雨水’,是日天一生水’,多半有雨,故谓天穿’。
是人们非常陌生的一个传统节日,这一风俗形成于汉代,从宋代以后就逐渐流失。
主要习俗:煎饼“补天穿”,天穿射,甜饭扎针。
4、填仓节“填仓节”是民间一个象征新年五谷丰登的节日。
相传很早以前连年旱灾,颗粒无收,皇帝照样强征皇粮,以致饿殍遍野。
给皇帝看粮的仓官于心不忍,于正月二十五毅然打开皇仓,救济灾民,他知道皇帝绝不会饶恕他,于是百姓把粮食运走后,就一把火把仓库烧了,自己也活活烧死。
为纪念这名仓官,每年这天清晨,用筛过的炊灰撒成圆圆的囤形粮仓,在囤中撒以五谷,象征五谷丰登,表达人们填满仓谷救仓官的深情厚意。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一、春节(一)春节的起源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古代的腊祭。
在春节期间,人们会举行各种祭祀活动,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平安幸福。
(二)春节的习俗贴春联春联是春节期间必不可少的装饰。
春联的内容通常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吃年夜饭年夜饭是家庭团聚的重要时刻。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共享丰盛的美食。
守岁除夕夜,人们会熬夜守岁,寓意着辞旧迎新。
拜年春节期间,人们会互相拜年,送上新年的祝福。
二、元宵节(一)元宵节的起源元宵节起源于汉代,与道教的上元节有关。
(二)元宵节的习俗赏花灯元宵节期间,各地都会举办花灯展览。
花灯的造型各异,有动物、人物、建筑等各种形状。
吃元宵元宵是元宵节的传统食品。
元宵的口味多样,有芝麻、豆沙、花生等。
猜灯谜猜灯谜是元宵节的一项有趣活动。
灯谜通常写在纸条上,挂在花灯下,供人们猜测。
三、清明节(一)清明节的起源清明节最初是一个节气,后来逐渐演变成一个节日。
它与寒食节有关,寒食节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介子推。
(二)清明节的习俗扫墓祭祖清明节是人们缅怀祖先、祭祀先人的重要节日。
人们会到墓地扫墓、献花、烧纸等。
踏青清明节正值春季,人们会到郊外踏青,欣赏大自然的美景。
四、端午节(一)端午节的起源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投江自尽后,人们为了纪念他,在每年的五月初五举行各种活动。
(二)端午节的习俗吃粽子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食品。
粽子的口味多样,有红枣、豆沙、蛋黄等。
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
龙舟竞渡象征着人们团结协作、勇往直前的精神。
挂菖蒲、艾叶端午节期间,人们会在门口挂上菖蒲、艾叶等,以驱邪避灾。
五、中秋节(一)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起源于古代的秋分祭月习俗。
(二)中秋节的习俗赏月中秋节晚上,人们会团聚在一起,赏月、吃月饼。
吃月饼月饼是中秋节的传统食品。
月饼的种类繁多,有广式、苏式、京式等。
玩花灯中秋节期间,一些地方也会有玩花灯的习俗。
六、重阳节(一)重阳节的起源重阳节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
中国传统文化的节日风俗
中国传统文化的节日风俗有哪些
一、中华传统节日
1、春节:春节习俗包括置事、过年、拜年、聚会、贴窗花、吃团圆饭等;
2、元宵节:此节活动有灯笼游行、挂花池、猜谜语、赏花灯和赛龙舟等;
3、清明节:这个节日有祭祖、踏青、吃清明菜、挂穗杆等习俗;
4、端午节:端午节的活动有赛龙舟、挂菖蒲、吃粽子,以及要喝雄黄酒等;
5、中秋节:此节有赏月、吃月饼、猜灯谜等;
6、重阳节:重阳节则有采茶、吃重阳糕、踩高跷、登高祈福等习俗;
7、腊八节:腊八节节俗有献粥送佛、煮腊八粥、吃腊八粥,在北方地区还有把欠账烧、喝腊八酒等。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
•2、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习俗:赏花 灯、包饺子、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
•3、龙抬头:农历二月二。习俗:我国民 间有剃龙头、祭祀、敬文昌神、吃面条、 炸油糕、爆玉米花、吃猪头等习俗。
• 8、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习俗:赏月、 祭月、观潮、吃月饼。
• 9、重阳节:九月初九 。习俗:登高望远、 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
•10、冬至节:公历12月21~23日。习俗: 在我国南方沿海部分地区至今仍延续冬祭 祖的传统习俗。在我国北方一些地区,每 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
•11、除夕:年尾最后一天。习俗:除夕 自古就有祭祖、守岁、团圆饭、贴年红、 挂灯笼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4、社日节:农历二月初二前后。习俗: 家家凑钱为土地神祝贺生日,到土地庙烧 香祭祀,敲锣鼓,放鞭炮。
•5、清明节:公历4月5日左右。习俗:扫 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
•6、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习俗:雄黄 酒、挂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斗草、 驱“五毒”等。
•7、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习俗:穿针 乞巧。
中国传统节日及风俗习惯大全
中国传统节日及风俗习惯大全元旦(春节)亦称元日、元正、正旦、朔旦、朔日等。
在农历的正月初一日。
因其日为岁之元(第一天)、时(季)之元、月之元,故又称“三元”。
相传自尧、舜时,已为节日。
古时,岁首时间不同,夏朝岁首与今相同,商朝在农历十二月,周朝改在农历十一月,秦及汉初在农历十月。
汉武帝太初元年采用“太初历”,以孟春正月为岁首,此后沿用二千多年,元旦乃成为汉族人民一年中最重大的节日。
这一天标志着新的一年及春季的开始。
自称秦起,朝廷于此日有朝贺之礼,群臣朝见皇帝,称觞祝寿,称为“贺正”,皇帝受贺,则有赐宴作乐等仪节。
此外,民间普遍有祭祖先、饮椒柏酒、屠苏酒、食五辛盘、爆竹于庭、钉桃符、贴画鸡、放鸠、浴五木汤、挂钟馗、食胶牙饧、贴春联、为亲友尊长拜年等庆贺娱乐活动。
辛亥革命后,正月初改称春节,公历1月1日称新年。
解放初,定公历1月1日为元旦。
然农历的正月初一,由于其悠久的历史传统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仍然受到普遍的重视。
在春节里,人们探望亲友,休息和进行各种娱乐活动。
除汉族外,古代及近代,也有部分少数民族以农历元旦为年节,用自己的习俗庆贺节日。
《渊鉴类函.岁时部.元正》引《汉杂事》:“正旦朝贺,三公奉璧上殿,向御座北面,太常使赞曰:‘皇帝为君兴’,三公伏,皇帝坐,乃前进璧。
”又汉崔寔《四民月令》:“正月之朔,是谓正日,躬率妻孥,洁祀祖弥。
及祀日,进酒降神毕,乃室家尊卑,无大无小,以次列于先祖之前,子妇曾孙,各上椒酒于家长,称觞举寿,欣坎如也。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鸡鸣而起。
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
帖画鸡,或斫镂五采及土鸡于户上。
造桃板著户,谓之仙木。
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之门神。
于是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
进椒柏酒,饮桃汤。
进屠苏酒、胶牙饧下五辛盘,进敷于散,服却鬼丸。
各进一鸡子。
凡饮酒次第,从小起。
”宋吴自牧《梦梁录.正月》:“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新年。
中国传统文化的民俗与习俗
中国传统文化的民俗与习俗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其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民俗与习俗。
这些民俗与习俗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更是中国人对于生活、社会和世界的理解与表达。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一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俗与习俗。
一、春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国农历新年的开始。
春节的庆祝活动通常会持续十五天,期间人们会进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贴春联、放鞭炮、舞龙舞狮、赏花灯等。
这些活动都寓意着祈求来年的好运和吉祥。
二、清明节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节日,也是一个重要的节气。
在这一天,人们会前往祖先的坟墓,进行祭拜和扫墓。
此外,还有一项独特的习俗是踏青。
踏青是指人们在春天的时候到郊外或者公园游玩,欣赏春天的美景,同时也是一种锻炼身体的方式。
三、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
在端午节,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和挂艾草。
其中,吃粽子是最重要的习俗之一,人们相信吃粽子可以驱邪避灾。
四、中秋节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团圆节日,也是中国农历八月十五的月圆之夜。
在这一天,人们会与家人团聚,一起赏月、吃月饼。
此外,还有一项有趣的习俗是猜灯谜。
人们会在中秋节的时候贴上灯谜,其他人猜谜语,猜对的人会得到奖品。
五、年画与剪纸年画和剪纸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两种艺术形式,也是中国传统的民俗之一。
年画是指在农历新年期间贴在门上的画,寓意着祈求来年平安和吉祥。
剪纸则是用剪刀在纸上剪出各种形状和图案,可以用来装饰窗户和墙壁,也可以作为礼物赠送给亲朋好友。
六、茶文化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
喝茶在中国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人们喝茶不仅是为了解渴,更是为了追求心灵的宁静和身体的健康。
茶艺表演也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精心的泡茶和倒茶动作,展示了中国人对于茶文化的热爱和追求。
以上只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民俗与习俗,每个地区和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传统。
中国的传统节日及风俗活动
中国的传统节日及风俗活动中国的传统节日及风俗活动,传统的节目文化是民族文明的精华之一,是一个民族共同创造的、共同享受的一种文化,这种文化会自然形成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具有巨大的精神影响力。
下面分享中国的传统节日及风俗活动。
中国的传统节日及风俗活动11、除夕——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或三十习俗:吃团圆饭,祭祀,熬夜守岁。
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做“守岁”。
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都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贴窗花、贴福字。
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带图案的新衣。
2、春节——农历正月初一习俗:春节一般以吃年糕、饺子、汤圆、大肉丸、全鱼、美酒、苹果、花生、瓜子、糖果等为主;放鞭炮、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送年礼、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等众多活动,极尽天伦之乐。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一家人吃团圆饭,一起看春节晚会。
3、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习俗:看灯、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4、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习俗:起火烧饭、吃冷食禁烟火,只吃冷食。
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
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在这段无火的时间里,人们必须准备足够的熟食以冷食度日,即为“寒食”,故而得名“寒食节”。
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
5、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习俗:扫墓、踏青。
春风拂煦清明节,踏青祭祖念先人。
清明扫墓祭祀,缅怀先人寄托哀思,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庭共同记忆,促进家庭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中国传统节日与习俗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 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 节,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 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 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 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 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 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 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避邪。 “中国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列入世界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历代有大量诗、词、歌、赋等 文学作品传世。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 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 九华,寄怀于言”。
重阳节
重阳节习俗 登高
吃重阳糕
赏菊并饮菊花酒
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阳节的习俗
登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 有登高的风俗,故重 阳节又叫“登高节”。 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
端午节
端午也称端五、端阳,午日节、重五节,
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龙日 等。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春秋战国
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纪念屈原
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
源于纪念屈原
屈原祠(湖北秭归)
端午节习俗
端午节习俗
赛龙舟
端午食粽
佩香囊
植树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 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 植树节。
放风筝 风筝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
里在风筝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 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星星,被称 为“神灯”。
中国古代的传统节日与习俗
中国古代的传统节日与习俗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样的文化传统,其中传统节日和习俗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节日和习俗凝聚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承载着世代相传的智慧和情感。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中国古代的一些传统节日和习俗,了解它们的由来、庆祝方式以及对中国文化的意义。
节日一:春节春节,即中国农历的正月初一,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在这一天,人们会进行一系列的传统习俗和庆祝活动。
首先,家庭会进行大扫除,以除旧迎新。
然后,家人会团聚在一起,共进团圆饭,并观看中国古代的寓意深刻的春节联欢晚会。
此外,人们还会贴春联、贴门神、守岁、放鞭炮等,以驱邪纳福、辞旧迎新。
春节期间,人们还会拜年,赠送红包,并进行舞龙舞狮表演等。
春节是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它不仅代表着中国人团结、热爱家庭的精神,也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春节是一种体现中华民族文化传统魅力的重要方式。
节日二:端午节端午节,即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古代的传统节日之一。
端午节起源于古代中国的屈原故事。
屈原是中国古代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投江自尽以抗议国家的腐败。
为了防止鱼虾蛟龙吃掉屈原的遗体,人们在这一天将粽子扔进江里,以供鱼虾蛟龙充饥。
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还有其他的庆祝活动和习俗。
最重要的是吃粽子,这是一种用粳米和豆腐包裹而成的美食。
此外,人们还喜欢划龙舟,这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竞赛项目,寓意着团结合作和顺利安康。
端午节是中国文化中富有传统特色的节日之一。
通过庆祝端午节,人们传承着古代英雄主义和家国情怀,同时也感受到了团结友爱和顺利安康的美好祝愿。
节日三:中秋节中秋节,即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古代的传统节日之一。
中秋节的由来与古代中国的祭月习俗有关。
人们在中秋节这一天会赏月、吃月饼、赏桂花等。
最重要的是赏月,这是一种祭祀和向月亮致敬的活动。
中秋节的标志性食品是月饼,它是一种圆形糕点,内部填有各种馅料,如豆沙、蛋黄等。
人们会将月饼作为礼物赠送给亲朋好友。
传统民俗习惯
传统民俗习惯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拥有众多传统民俗习惯。
这些传统习俗代代相传,不仅为人们带来欢乐,也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情感。
本文将介绍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民俗习惯,以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一、春节习俗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全球华人最盛大的庆祝活动。
春节习俗繁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贴春联、扫年神、放鞭炮等。
贴春联是春节最早出现的习俗之一,人们用毛笔和红纸书写吉祥的对联,贴在门口或墙上以祈求幸福和吉祥。
扫年神则是为了驱走旧年的晦气,迎接新的一年的好运。
此外,放鞭炮也是春节不可或缺的活动,鞭炮的声音被认为可以驱走邪恶的灵魂。
二、端午节习俗端午节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也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在这一天,人们会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并举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
最有代表性的当属赛龙舟和吃粽子了。
赛龙舟是端午节最激烈的竞技活动之一,人们划着彩装的龙舟,载着划呀划,呼喊加油声的同时,庆祝屈原在汨罗江抱石投江的事迹。
此外,人们还会包粽子,将糯米、豆子、红枣等馅料裹在粽子叶子里,用细绳系好煮熟后食用。
吃粽子象征着驱邪和避灾,也是对屈原的纪念。
三、中秋节习俗中秋节是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也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这个节日与月亮有关,因此最具代表性的习俗是赏月。
在中秋节这天晚上,人们会在户外聚集在一起,观赏皎洁的明月,并品尝着月饼。
月饼是中秋节必不可少的传统食品,由各种口味的馅料包裹在糕皮里,供人们分享和赠送亲友。
此外,赏花灯也是中秋节的传统活动之一,人们制作各种形状的灯笼,点亮室内外的空间,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
四、清明节习俗清明节是每年农历四月四或五日,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之一。
这一天,人们会前往祖先的墓地祭拜,并进行一些纪念和守望的活动。
最具有代表性的清明节习俗当属扫墓和踏青。
扫墓是传统的祭祀仪式,人们会清理墓地,祭拜祖先,并向他们表达思念之情。
而踏青则是为了迎接春天的到来,人们会到公园、郊外等地,欣赏春天的美景,进行一些户外活动,展开繁忙而有意义的一天。
中国传统节日与习俗一览表
中国传统节日与习俗一览表
以下是中国传统节日与俗的一览表:
节日名称:除夕
时间:腊月三十
说明:腊月的最后一天
主要俗/象征意义: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贴春联、年画(门神)守岁等,除旧迎新。
节日名称:春节
时间:正月初一
说明:主要俗/象征意义有关诗文:“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
”刘绍棠的《本命年的回想》和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等。
此外,也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的诗句。
节日名称:元宵节
时间:正月十五
说明:又称“上元节”、“灯节”,象征合家团圆。
主要俗包括赏花灯、猜灯谜、舞狮子等。
节日名称:清明节
时间:公历四月五日
说明:踏青、扫墓祭祖。
节日名称:端午节
时间:农历五月初五
说明:纪念屈原,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挂香袋、插艾蒿菖蒲(祛毒消灾)。
节日名称:七夕节
时间:农历七月初七
说明:又称“乞巧”,中中国的“情人节”,穿针乞巧(向织女乞求智慧和巧与神话传说《牛郎织女》相关。
节日名称:中秋节
时间:农历八月十五
说明:与“嫦娥奔月”神话相关,吃月饼、赏月、祭月(祈盼团圆)。
节日名称:重阳节
时间:农历九月初九
说明:登高、赏菊,现在被定为“敬老节”。
节日名称:腊八节
时间:腊月初八
说明:吃腊八粥(五谷杂粮熬成)、祭祀众神(祈求谷丰登)。
节日名称:灶节
时间:腊月二十三
说明:又称“小年”。
中国传统七大节日及其习俗
中国传统七大节日及其习俗
1、普天同庆新春至——春节大年初一吃饺子,拜年,贴春联
2、火树银花不夜天——元宵正月十五吃元宵,看花灯
3、寒食东风御杨柳——清明四月五日前后扫墓,荡秋千,蹴鞠,踏青,植树
4、艾符蒲酒话升平——端午五月初五赛龙舟,吃粽子
5、年年乞于人间巧——七夕七月初七穿针乞巧,喜蛛应巧,投针验巧,种生求子,拜织女,拜魁星,吃巧果
6、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八月十五中秋祭月,文人赏月,民间拜月,月光马儿,中秋宴俗,玩花灯,舞火龙,吃月饼
7、把酒赏菊倍思亲——重阳九月初九赏菊,登高,佩茱萸·簪菊花,放纸鹞,吃重阳糕,饮菊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习俗经济管理系电子商务——元宵节简介(1)班赵亚如中国是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泱泱大国,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却涌现出许多的凝聚着中国古代先民们智慧的产物。
我国古代许多科学成就居世界前列,历法是我国一项重要的产物。
虽然自民国以来采用了阳历,但按千百年传统下来的风俗,人们仍然习惯按阴历过时令节年,随着时代变迁,有些节年风俗淡化了,消失了,有的则相传至今。
这些节年主要有:春节、上元、填仓、龙抬头、清明、端午、六月六、七夕、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寒衣节、历书、冬至。
随着时间飞逝,许多节日已经失去了其吸引力,但在许多孩子的心中却有一个节日令他们期盼,那个节日就是元宵节,亦称上元节,现在我就好好介绍这个古老的节日吧。
元宵在早期节庆形成过程之时,只称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正月望,隋以后称元夕或元夜。
唐初受了道教的影响,又称上元,唐末才偶称元宵。
但自宋以后也称灯夕。
到了清朝,就另称灯节。
而在国外,元宵也以TheLanternFestival 而为人所知。
各式各样的灯固然是元宵的主要特色,但在这一节日的发展史中,灯到隋朝(五八一至六一九)才出现,算是晚出的节目内容之一,而要到唐以后灯才成为元宵的主要标帜。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the Lantern Festival),春灯节,是中国民俗传统节日。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在这个古老的节日里亦同中国其他的传统节日一般,流传着许多古老的传说与动人的故事: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打它们,有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
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
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
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就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
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
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便分头准备去了。
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心中大快。
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
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也有人说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
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
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在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
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
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囊耳中,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
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众所周知元宵节许多人会吃元宵,元宵亦称汤圆,而这又牵扯到一个人: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他善良又风趣。
有一年冬天,下了几天大雪,东方朔就到御花园去给武帝折梅花。
刚进园门,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
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问明她要自杀的原因。
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自从她进宫以后,就再也无缘和家人见面,每年到了腊尽春来的时节,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
觉得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不如一死了之。
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证,一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
一天,东方朔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
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
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
一时之间,长安里起了很大恐慌。
人们纷纷求问解灾的办法。
东方朔就说:“正月十五日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
”说完,便扔下一张红帖,扬长而去。
老百姓拿起红帖,赶紧送到皇宫去禀报皇上。
汉武帝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他心中大惊,连忙请来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
东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
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
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
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进城观灯,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
武帝听后,十分高兴,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
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
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
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样全城挂灯放烟火。
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所以这天叫做元宵节。
这也是元宵节吃元宵的由来。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
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
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
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
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中国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各个时代也不尽相同。
自从元宵张灯之俗形成以后,历朝历代都以正月十五张灯观灯为一大盛事。
梁简文帝曾写过一篇《列灯赋》:"南油俱满,西漆争燃。
苏征安息,蜡出龙川。
斜晖交映,倒影澄鲜。
"描绘了当时宫廷在元宵张灯的盛况;隋炀帝时,每年正月十五举行盛大的晚会,以招待万国来宾和使节。
据《隋书·音乐志》记载:元宵庆典甚为隆重,处处张灯结彩,日夜歌舞奏乐,表演者达三万余众,奏乐者达一万八千多人,戏台有八里之长,游玩观灯的百姓更是不计其数,通宵达旦,尽情欢乐,热闹非常;在唐代更是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
唐玄宗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唐代是实行宵禁的,夜晚禁鼓一响就禁止出行,犯夜要受处罚;唯独在上元节,皇帝特许开禁三天,称为"放夜"。
沿至宋朝,张灯由三夜延长至五夜,灯彩以外还放焰火,表演各种杂耍,情景更加热闹。
《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每逢灯节,开封御街上,万盏彩灯垒成灯山,花灯焰火,金碧相射,锦绣交辉。
京都少女载歌载舞,万众围观。
"游人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音喧杂十余里。
"大街小巷,茶坊酒肆灯烛齐燃,锣鼓声声,鞭炮齐鸣,百里灯火不绝各地同胞欢度元宵节;到了明代,朱元璋在金陵即位后,为使京城繁华热闹,又规定正月初八上灯,十七落灯,连张十夜,家家户户都悬挂五色灯彩,彩灯上描绘了各种人物,舞姿翩翩,鸟飞花放.龙腾鱼跃,花灯焰火照耀通宵.鼓乐游乐.喧闹达旦,这是我国最长的灯节;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
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我国地域广阔,各地的风俗习惯也不尽相同。
北京:老北京最热闹的节日不是春节,而是元宵节。
从农历正月十三到正月十七,北京的老百姓要整整娱乐五昼夜。
老北京的元宵节,最重要的活动是赏灯。
明代北京的灯市在东城灯市口,元宵夜,街道两旁列市,上至珠宝玉器,下至日用百货,一应俱全,各铺户俱张挂绢纱、烧珠、明角、麦秸、通草制成的各式花灯,供人观赏。
到了清代,灯市遍布整个北京城。
河北省:永平府元宵节,有病的妇女群聚窑下,称“陶灸”。
儿女交错度桥,称“度百厄”。
也有人以纸裁剪为九条纸绳,信手打结以卜休咎,称“结羊肠”。
又以十二个面盏贮油放入锅中蒸熟,以面盏积水之多寡来预卜该月的晴雨。
静海县上元节以大馒头为节食。
庆云县元宵节男子请五祖教拳棒,女子请紫姑卜休咎。
安徽省:临近元宵这几天,淮南市大通区上窑镇的街道社区和乡村田野里,各种民俗文艺表演一场接着一场。
扭花鼓灯、耍龙灯、狮子滚绣球、高跷、抬阁、花棍、花灯、伞灯、旱船、独竿桥等多彩多姿的表演,不仅把新年的气氛推向高潮,而且也让十里八乡的老少爷们领略了独特的淮河风情文化。
淮河两岸,旧有“正月十五大似年”的说法。
年初一到初三的大年三天,人们忙于辞旧迎新、探亲访友,顾不上吃顾不上玩,元宵节才是年味最浓的时刻。
阜阳人民勤劳聪明,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不断发展创造,形成独具特色的群众文化。
有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曲艺,有独具地域特色的民间舞蹈和戏剧。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这些异彩纷呈的群众文化汇聚成独具特色的阜阳灯会。
阜阳灯会始于隋唐,盛行于明代。
宋代欧阳修在颍州任太守时曾写下“去年元月夜,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一诗,说明宋代阜阳的灯会已很盛行。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便是传统的灯会,每到这一天,群众都会自发地把自己扎制的花鸟虫鱼兽灯、十二生肖灯等等各种不同造型的彩灯悬挂自家门前。
元宵佳节灯会期间还要唱一些大戏,有一台戏或两台以上的戏对唱,又称之为“戏台戏”。
同时,各家还燃放各种焰火助兴。
山西省:元宵农历元月十五日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
元宵节是中国最古老的夜的节日。
相传西汉平定“诸吕”,汉文帝元月十五日开基,定为元宵节。
举国上下张灯结彩,欢度佳节。
深宫皇室,大家闺秀也可上街看观灯游玩。
元宵节,家家户户自制元宵(今有专业户专卖)。
元宵古称“浮元子”,是一种雅俗共尝,甜而不腻,脍灸人口的民间小吃,全国流行。
“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
“轻圆绝胜鸡头肉,涌腻偏宜蟹眼汤”。
古诗人如此描摩元宵圆,难怪此物历经千年,风行不衰。
挂花灯,是山西人民欢庆元宵节必备的一种形式。
每逢元农宵节来临之时,家家户户都挂起各式各样的灯,从十四至十六,每晚都开,远远望去,楼房张灯结采五颜六色,将整个城市装扮的富丽辉煌,各单位也争相制作各种各样的花灯,在街上挂起,供人们欣赏,花灯样式之多,数不胜数,有动物的,有生肖,有谜语猜谜的,有宫灯的,有现代电器的,也是歌颂现代人新生活的,飞机,火箭,飞船的,有鼓灯、润饼灯、鱼虾鸡鸭鹅灯、柑桔香蕉菠萝灯、宫灯、如意灯、料丝灯、玻璃灯、走马灯……形形色色,异彩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