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复习资料
文学理论复习资料
填空题1.文学理论的任务一般分为五个方面:即文学发展论、文学创作论、文学本质论、文学作品论和文学接受论。
文学理论的任务不是任意划分的,而是根据美国当代文艺理论家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一书中提出的文学四要素的著名观点提出的。
2.文学理论的品格:实践性与价值取向。
3.文学理论可以分为如下几种基本形态: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
4.马克思文论与美学思想的理论来源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中最直接、影响最大的是德国古典美学。
5.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建设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指南,坚持中国特色,富有当代性。
6.按照艾布拉姆斯的观点,文学活动由四要素构成,世界、作者、作品与读者。
7.文学原始发生的几种学说:巫术发生说、宗教发生说、游戏发生说、劳动说。
8.作家获取材料的途径主要可分为有意获取和无意获取、实践获取和书本获取几种。
9.在西方,狭义文学从广义文学中独立出来,大约是在18世纪完成的,到1747年,由查理斯•巴托把诗与绘画、音乐等纳入七种“美的艺术”中。
10.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具有多样性、主导性和层次性。
11.物质生产不仅是精神生产产生的“始因”,而且是精神生产获得独立之后仍然并始终是精神生产发展的“动因”。
12.毛泽东同志指出必须批判的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化遗产,强调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发展社会主义民族新文学。
13.文学是显现在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14.文学作为话语,至少包含五个要素:说话人、受话人、本文、沟通和语境。
15.雅与俗在文学艺术领域被使用,这同毛泽东提出的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文艺具有同一层面的含义。
16.文学在历史上大致有三种含义:广义文学、狭义文学和折中义文学。
17.从目的看,文学既是无功利也是功利;从方式看,文学既是形象也是理性;从态度看,文学既是情感也是认识。
18.精神生产是指人类为了取得精神生活所需要的精神资料而进行的对于自然、社会的观念活动。
《文学理论》复习资料(含名词解释及练习题)
《文学理论》复习资料(一至七章)一、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二、文学艺术:是生产关系总和构成的社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是上层建筑中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文学活动:把文学理解为一种活动,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要素组成,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
文学理论: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问题的研究。
文学批评: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专门地去具体分析和评论一个个作家、作品。
文学史:是一门以研究主流文学为对象的,清理并描述文学演变过程,探讨其发张规律的一门学科。
三、所谓“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包括两层含义:首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
其次,必须以马恩创立的,有列宁、毛泽东和一些学者丰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为指导。
四、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应该具有中国特色:第一,必须以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经验作为土壤去培植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使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能够同中国的生动实际相结合。
第二,必须吸收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遗产,寻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的结合点。
五、建设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怎样体现时代精神:第一,必须在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概括当代社会主义文学实践的新经验,回答当代社会主义文学运动提出的新问题。
第二,必须面对20世纪西方文论的挑战。
第三,随着科学的发展,20世纪出现了许多新的学科,诸如符号学、解释学、现象学、价值学、信息论等。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美学、文艺学的基础上创立的。
中国特色:必须以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经验作为土壤去培植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
必须吸收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遗产,寻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的结合点。
《文学理论》复习资料
《文学理论》复习资料1. 文艺学包括三个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分支:文学发展史、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
2. 文学理论以人类社会历史的现实的一切文学现象作为研究对象。
以美学方法论为总的指导,从理论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一般规律。
3. 文学理论的基本内容一般可分为文学观念论、作品论、创作论、接受论、源流论等方面。
4. 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接姆斯(M.H.Abrams)提出了文学四个要素的著名观点:作品、艺术家、世界(自然、生活)、欣赏四个要素组成。
5. 在现代,最具影响的是波兰现象学派美学家英加登。
6. 作品的构成可以分为四个层面:语音层、意义单元层、再现的客体层和图式化的外观层。
7. 文学的完整活动必须考虑到作家、生活、作品、读者这几个方面的联系。
8. 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认为文学活动应包括作品、作家、世界和读者四个要素。
9. 世界—作家—文本—读者这四个要素,包含了体验、创作、接受三个过程。
10. 历史上六种主要的文学观念:再现说、表现说、实用说、独立说、客观说和体验说。
11. 柏拉图提出“理式模仿说”,亚理士多德提出“自然模仿说”。
12. 作品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
13. 雪莱指出:诗是最快乐最良善的心灵中最快乐最良善的瞬间之记录。
14. 文学是一种工具和手段。
15. 比较典型的实用说是中国古代的“教化说”和(“文以载道说”)和西方的“寓教于乐”说。
16. 中国古代有所谓的“教化说”。
17. 古罗马时期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出的“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人喜爱,才能符合众望。
”18. 独立说包括文学自律、艺术无功利、纯形式、纯审美。
“为艺术而艺术”是这种观念的主要口号。
19. 托?斯?艾略特的名言:论诗,就必须从根本上把它看做诗,而不是别的东西。
20. “体验说”是指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读者对作品的意向性体验,强调读者阅读作品时的感受和再创造。
21. 文学观察嬗变的原因:①时代原因,②演变与文学自身的演变。
文学理论重要复习资料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创立与发展第一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产生的历史条件和思想来源文学的作用:1诉诸人的感觉和心灵2通过诉诸感觉和心灵而影响人的生存3人类文化的想象维度什么是文学理论1、通常看法:文学理论,又称文学学或文艺学,是指关于文学的学问。
2、操作性定义:文学理论是一门人文学科,是关于文学的普遍问题的思考方式。
3、普遍性与个别性问题:文学理论当然要思考个别的文学问题,但这种思考往往要在一个包含若干个别的普遍层面进行,要在对于个别的关注中从事一定普遍性概括,从个别上升到普遍。
当然,同时,也要从普遍沉落为个别。
当前文学理论的新特征1.理论是跨学科的一种其效果在原初学科之外的话语。
2.理论是分析性的和沉思性的一种从我们称为性、语言、写作、意义或主体的事物中找出其含义的尝试。
3.理论是一种对于常识的批评是对被指认为自然的那些概念的批评。
4.理论是自反性的是思维的思维,我们用它向文学和其它话语实践中感知事物的范畴发出质询。
文学理论包含哪些著述?第一,狭义:直接谈论文学的普遍问题的著述,如《文心雕龙》、《沧浪诗话》、《诗论》、《文艺心理学》、亚里斯多德《诗学》。
第二,较宽泛义:有关具体文学作品或其他文学现象的批评性言谈,即文学批评著述,如杜甫的《戏为六绝句》、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及《红楼梦》评论,李长之的《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
文体灵活、自由,涉及诗歌、小说、评点、论文、随笔、日记、日常言谈等多种文体。
第三,广义:有关文学的任何直接或间接的理性谈论,无论原来属于哲学、历史、社会学、民俗学、语言学、心理学、人类学还是物理学等,如《论语》、《道德经》、《庄子》、《乐记》、《荀子》、《判断力批判》、《结构人类学》、《写作与差异》等。
文学理论学习建议第一,阅读文学。
经常阅读古今中外文学艺术作品,保持对于文学文本的体验能力和习惯。
第二,汇通文艺。
将文学与其他艺术如电影、电视、绘画、音乐、戏剧等联系起来体验。
第三,理论思索。
文学理论期末复习重点
文学理论期末复习重点文学理论复习重点1.文艺学: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批评。
文学理论是核心,他的任务就是给文学史和文学批评提供概念。
文学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古代没有有系统性的文学理论,点滴,零散。
西学东渐,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的关系》工具主义。
从零散的对作品的理性评价到系统的文学理论思考和著作。
2.文学的本体论/本质论。
(整个文学理论体系的重点)文学的本质论:概念是表达人的思维过程及其结果的词语文学正是人们用来思考诗歌、小说和散文等所涉及的普遍问题的一个概念。
反本质主义——反对文学有放之四海的定义解构了文学本质问题文学概念的定义是不断变化的文学概念的含义是多元化的3.文学的概念(伊格尔顿定义“文学”是一个名称,文学的含义是随历史变化的)文学是怎么演变的;文学是怎么发展的;(文学的文化含义、审美含义以及通行含义)文学的原初含义(广义)——文化含义文学的文化含义泛指广义的文化过程,是指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包括今天的文学以及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
文学还未从一般文化现象中分离出来独立发展。
文学的狭义——审美含义文学的审美含义指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为及其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剧本等;文学分离,独立出来,成为特殊审美形态。
(文学的审美含义: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
中国魏晋时期,审美属性独立;西方18世纪,诗正式成为“美的艺术”。
)文学的现代含义——通行含义文学审美含义的通行:文学主要被视为具有审美性的语言艺术作品。
通行原因:人类活动的发展使文学从一般文化形态中独立出来。
现代学科分类机制的建立与健全,文学被划分到审美-表现领域,专门承担表现审美体验的任务。
文学现代含义的确立:首先将一批文本从其他文献中分离出来,然后赋予这批文本以创造性、想象性和审美性为特征,并以天才论为基础赋予作者崇高的地位,把诗人和艺术家提高到一个具有强大创造力的造物主地位,以此形成了一个艺术或文学的独立自足的领域。
文学理论复习
文学理论绪论文学理论:是指研究文学规律和特性的学科。
艾布拉姆斯文学四要素:社会生活,作品,读者,作家。
文学是什么,文学对人有什么意义和作用,文学的创作过程怎样,文学作品有哪些构成要素,文学体裁有哪些种类,文学史上有过那些文学风格、流派及思潮,读者如何接受文学作品,评论家如何开展文学评论,文学自古到今有哪些演变规律,以及文学在当代面临怎样的新变化等问题。
第一章文学的性质文学的性质是指文学本身具有的区别于其他艺术门类及人文学科的内在特性。
第一节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文学属于社会意识形态,在根本上受社会存在、经济基础的制约,同时也会对社会存在、经济基础产生能动的作用。
较之于法律的和政治的意识形态,文学艺术属于“庚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意识形态的领域”,与经济基础的距离较远文学的特点:一、认识性:指文学帮助人们认识自然、社会和精神世界的特性。
它通过创造艺术形象反应社会生活。
①文学是客观世界在作家主观世界中反应的产物(客观性):现实主义风格文学作品,对时代真实社会状况比较直接的反映表现人类的幻想、想象和理想的文学作品②文学作品蕴含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认识(主观性):作家透过多样而又多变的社会现象,把握内在发展规律和推动力量,用合乎艺术规律的方式表达他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观点以先进思想指导,深入生活,洞察社会生活发展情势,把我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在表现生活的丰富复杂,传递出符合社会进步趋势的意识形态倾向没有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但依旧可以真诚面对现实,表现一定进步意识③文学是对社会生活的整体性掌握(整体性):以人物的不同社会活动来表现整体社会生活,对生活情状进行真切、丰富、完整的反映二、倾向性:指文学在反映特定社会生活时表现或流露出来的价值取向①:政治和思想倾向性是文学倾向性的主要体现②:文学的政治和思想倾向性必须和文学的真实性相统一文学不能成为时代政治的概念化的宣传工具,要符合艺术规律的形式,建立在真三、实践性:文学反映社会实践而又通过影响读者心灵而能动地作用于其社会实践行为的特性①文学对政治实践②文学对经济、社会变革③文学对人的精神和观念(借助审美化文学形象和艺术手段,通过激励和提升人的精神来实现)第二节文学是审美的艺术一、文学的情感性:指文学表达情感并以此激发读者共鸣、促进社会感情交流的特性①审美是一种非实用而又使人产生情感愉悦的活动(实用价值评价角度)②审美是一种非概念而又能引起感情与认知的自由协调运动的过程(科学价值评价角度)③审美是一种个体的同时有可以普遍传达和交流的内心情感体验(美学价值评价角度)由审美价值评价中可以说明:文学的主要目的是表达情感、以情动人。
文学理论复习资料
文学理论复习资料文学理论复习资料文学理论是研究文学的原理和规律的学科。
它涉及到文学的起源、发展、形式、风格、意义等方面的问题。
在文学理论的研究中,有很多重要的理论流派和学者。
本文将对几个重要的文学理论进行回顾和总结,以帮助读者复习文学理论知识。
一、形式主义理论形式主义理论是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文学批评方法,它强调文学作品的形式和结构对于作品的意义和价值的决定作用。
形式主义理论主张将文学作品看作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它的研究重点在于作品的语言、结构、风格等方面。
著名的形式主义理论家有俄国学者托尔斯泰、普罗斯特等。
二、结构主义理论结构主义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一种文学批评方法,它认为文学作品是由各种符号和结构组成的系统。
结构主义理论强调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不仅仅取决于作品本身,还与文化、社会、历史等因素有关。
著名的结构主义理论家有法国学者巴特、布尔迪厄等。
三、后现代主义理论后现代主义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兴起的一种文学批评方法,它对传统的现代主义理论进行了批判和超越。
后现代主义理论强调文学作品的多样性、相对性和不确定性。
它关注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游戏、断裂性和自我反思等特点。
著名的后现代主义理论家有美国学者巴瑞斯、达达、福柯等。
四、女性主义理论女性主义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兴起的一种文学批评方法,它关注女性在文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女性主义理论批判了传统的男性中心主义和性别歧视,并探讨了女性作家和女性形象的问题。
著名的女性主义理论家有美国学者伯格、弗里德曼等。
五、后殖民主义理论后殖民主义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兴起的一种文学批评方法,它关注殖民主义和后殖民主义条件下的文学作品。
后殖民主义理论批判了殖民主义的压迫和剥削,并探讨了殖民地文化的复兴和重建。
著名的后殖民主义理论家有印度学者斯帕夫、尼罗尔等。
六、生态批评理论生态批评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兴起的一种文学批评方法,它关注文学作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自考文学概论复习资料2024
引言概述:正文内容:第一大点: 文学理论1. 文学定义和特点a. 文学的定义和内涵b. 文学的特点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区别2. 文学分类与流派a. 文学的分类方式和标准b. 主要文学流派的发展和特点3. 文学审美理论a. 审美的概念和特征b. 主要审美理论的介绍和比较4. 文学批评方法a. 文本批评和作品批评的关系b. 传统和现代文学批评方法的比较5. 文学与社会文化a. 文学反映社会文化的作用b. 文学作品与社会背景的关系分析第二大点: 文学史1. 古代文学史a. 古代文学发展的特点和重要作品b. 古代文学流派和代表作品的介绍2. 近代文学史a. 近代文学的兴起和发展背景b. 近代文学的重要流派和代表作品3. 现代文学史a. 现代文学的发展和主要特点b. 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和作品介绍4. 当代文学史a. 当代文学的主要流派和作品特点b. 当代文学的反思和创新5. 文学与时代精神a. 文学作品反映时代精神的意义和价值b. 通过文学作品了解不同时代的社会心理和价值观第三大点: 文学作品分析1. 文学作品与艺术形式a. 不同艺术形式对文学作品的影响b. 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和风格分析2. 文学作品的结构与语言a. 文学作品的结构组成和层次分析b. 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分析3. 文学作品的主题与意义a. 文学作品的主题提炼和分析b. 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评析4. 文学作品的情感与审美a. 文学作品的情感表达和情绪传递b. 文学作品的审美体验和审美价值5. 文学作品的文化背景a. 文学作品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解读b. 文学作品对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贡献分析第四大点: 中国文学概览1. 古代中国文学a. 古代中国文学的特点和瑰宝b. 古代中国文学对世界文学的影响2. 近现代中国文学a. 近现代中国文学的崛起和发展b. 近现代中国文学的代表作品和作家介绍3. 诗歌与韵文a. 中国诗歌的特点和形式b. 中国古代和近现代诗人的代表作品4. 散文与小说a. 中国散文的演变和发展b. 中国古代和近现代小说的代表作品5. 戏曲与戏剧a. 中国戏曲的历史演变和发展b. 中国古代和近现代戏剧的代表作品第五大点: 国外文学概览1. 古代西方文学a. 古希腊和罗马文学的发展和特点b. 古希腊和罗马文学在西方文学史上的地位2. 欧洲文学a.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的特点和作品b. 欧洲现代文学的代表作品和作家介绍3. 美国文学a. 美国文学的发展和主题特点b. 美国文学的代表作品和作家介绍4. 亚非拉文学a. 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文学的发展轨迹b. 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文学的代表作品和作家介绍5. 跨文化交流与文学互鉴a. 跨文化交流对世界文学的影响b. 文学互鉴的案例分析和启示总结:。
文学理论复习重点
文学理论复习重点绪论1、文学理论的定义:文学理论是现代文艺学的分支学科之一,它以文学活动为研究对象,系统阐述文学活动的审美特征和文学发展的历史规律,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研究提供系统的价值体系和方法论体系。
4、文学活动的定义:文学活动指以文学文本为中心展开的创作、阅读、批评、研究行为。
5、文学理论的作用:(文学理论的双重意义)文学理论体系中的每一个概念、范畴和命题,既具有理论认识的意义,为人们提供对文学的本质特征和文学活动规律的科学知识,同时又具有实践方法的意义,可以指导人们进行各种文学实践活动。
(文学理论的三种功能)文学理论具有引导创作的功能,文学理论具有指导欣赏的功能,文学理论是文学批评的科学方法论。
(简答题题型)第一章文学本质特征1、文学的语义分析:(广义)广义的文学,包括一切用文字书写或印刷的语言作品和文献,故可称为文化学的文学观。
(狭义)狭义的文学,是指借想象创造虚构的艺术世界以表现人性人情的语言的艺术作品,包括诗、小说、戏剧及美文,限制以美感作用为主的纯文学作品,故可称为审美的或纯文学的文学观。
(折中义)折中义的文学,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是既包括诗、小说和戏剧等纯文学作品,又包括传记、书札、游记和史论等带有文学性的非纯文学作品,二是专指介乎广义的泛文学和狭义的纯文学之间而具有文学性或文学功能的文学现象。
2、文学本质研究的策略:运用系统论的观点方法,既要立足文学艺术本身,又要把文学和文学活动置于社会结构和艺术文化体系中,在多维视野中作多方面的系统考察,才能正确阐明文学的本体特征,从而为文学研究提供科学的方法论基础,遵循由一般性到特殊性再到个别性的逻辑学顺序,从三方面进行逐层深入的研究(首先,在社会结构的分析中确定文学的社会地位,揭示文学的社会特性;其次,在文学艺术与其他社会意识的比较中,阐明文学的审美特殊性;再次,在文学与其他艺术、文学与历史和新闻作品的比较中,论析文学的媒介特性和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独特性。
文学理论复习资料
文学理论复习资料一、文学与文学理论:(《论语》哲学文本与《离骚》文学文本)1.文学是什么1)文学与日常经验;2)作为历史概念的文学: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文学的认识不同,如鲁迅,钱穆,王国维;美国理论家卡勒《文学理论入门》从文学特性入手:文学是语言的突出;文学是语言的综合;文学是虚构;文学是审美的对象;文学是互文或自反的构建。
3)作为逻辑概念的文学:①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作品、世界、作家和读者。
世界要通过作品来呈现,作品则是作家创作的产物,而读者阅读的对象只能是作品,以作品为核心。
②罗曼·雅各布森;③刘若愚;④拉曼·塞尔登;⑤语言作为中介2.文学理论是什么1)理论与日常经验:①观察性:接近常识为非远离常识;介入生活和文学世界的态度,深入文本分析;对常识的反思②分析和解释:文学活动是一种感性的体验;如何避免主观性,追求客观性、科学性③跨学科性:人文学科的特性,德国理论学家伊瑟尔论人文科学,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概括为“硬理论”和“软理论”,前者可以推导出种种预测法则,可预测特定现象和事实出现,可以通过验证程序证真伪,后者则不可,而容许不同观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2)文学理论与人文学科:文学理论跨学科是具有超出某一原始学科的话语;理论是分析和推测,它试图找出我们称之为性,或语言、文字、意义或主体包含了些什么;理论是对常识的批评,是对被认为自然的观念的批评,理论具有自反性,是关于思维的思维....文学理论是对文学基本原理和价值标准的讨论,文学批评是对特定时期具体文本的解释,文学史是对历史进程中文学文本演变及其影响关系的探究。
3.文学性1)文学性的概念源于俄国形式主义。
由雅各布森在20世纪提出,“文学研究的对象不是文学,而是文学性,是使一个特点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东西。
”2)文学性基于三个理论假设:它是方法论概念,将文学视为语言学的一部分;从语言学角度来看,文学性与非文学性的差别在于文学语言和日常语言的差别;文学性说到底是审美特性。
文学理论的复习资料
文学理论的复习资料文学理论的复习资料1、文学理论是什么:(基本问题、找规律、寻找本质、打破常识、文学知识)文学理论是一门研究文学特性和普遍规律的人文学科。
它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性质和方法。
研究对象——文学和文学活动性质——实践性、抽象性、系统性、人文性、科学性方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整体上分析、总结文学和文学活动的基本性质和规律2、文学活动的四要素:生活——社会生活是文学产生的源泉作家——是文学创作的主体作品——诗歌、小说、戏剧和散文等是中国文学的基本体裁读者——文学的接受者、鉴赏者、再创造者(作家根据生活素材创作出文学作品,经过读者和批评者的阅读和接受,完成文学活动过程)3、文学是什么:●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是作家依据一定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社会生活进行的艺术创作,具有认识性、倾向性和实践性。
认识性:指文学帮助人们认识自然、社会和精神世界的特性。
它通过创造艺术形象,以不同于科学和逻辑的方式反映社会生活。
(文学是客观世界在作家主观世界中的反映的产物;文学作品蕴含着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认识;文学通过艺术形象对社会关系进行整体把握) 倾向性:是指文学在反映特定社会生活时表现或流露出来的价值取向。
它是作家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不自觉的显现,包括政治和思想的、道德的、民族的、宗教的等倾向。
(政治和思想倾向性是文学倾向性的主要体现;文学的政治和思想倾向性必须与文学的真实性相统一。
)实践性:指文学反映社会实践而又能动作用于社会实践的特性。
(文学的实践性经常体现为对政治实践的直接影响;文学对经济、社会的变革也会产生深刻的影响;文学对社会实践的作用是通过改变人的精神和观念间接实现的)。
●文学是审美的艺术,是社会意识形态和审美艺术的统一。
文学作为审美艺术的特征,主要体现为情感性、形象性和超越性。
情感性:是指文学表达情感并以激发读者共鸣、促进社会情感交流的特性。
文学理论复习资料
文学理论1.文艺学:研究文学的科学统称,包括文学发展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
2..文学理论:以社会历史现实为研究对象,以哲学方法论为总指导,研究和阐明文学性质、特点和一般规律的科学。
3.文学四要素:世界、作家、作品和记者。
文学的必备要素,体现人与客体的以象性,体现人的本质力量。
4.文学理论应有的品格:文学理论的实践性、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民主、科学、现代)5.马克思文学理论的基石:文学活动论、文学反映论、艺术生产论、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和艺术交往论。
6.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生活活动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诗意情感关系、生活活动导致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字创造、生活活动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
7.文学活动的构成:作者、世界、作品、读者(四要素)8.文学活动的发生:巫术发生说、宗教发生说、游戏发生说、劳动说。
9.劳动说:文学原始发生的主要学说之一,把劳动作为文学的起点。
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
10.文学的含义:文学是指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为及其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剧本等。
11.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表现: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的表现在,文学成为具有无功利性,形象性和情感性的话语与社会权力结构之间的多重关联域。
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在无功利、形象、情感中隐含功利、理性和认识。
12.话语蕴藉:话语蕴籍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涵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13.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文学定义:(1)含蓄是文本的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之一,指在有限的话语中隐含或蕴蓄仿佛无限的意味,使读者从有限中体味无限。
(2)含混指看似单意而确定的话语蕴蓄多重不确定意义,令读者回味无穷。
14.精神生产的特殊性:精神生产观念的创造对象世界、精神生产以符号活动来创造观念世界、精神生产是富于个性的自由创造活动15.文学话语与一般日常的科学语言和日常言语的区别:文学话语作为一种“言语”与日常言语、科学言语的区别:科学话语作为科学领域使用的言语,强调严谨的逻辑和风格,显得素朴单纯、千篇一律。
文学理论期末复习资料
1.文学理论的含义:文学理论是一门研究文学特性和普遍规律的人文学科。
2、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文学和文学活动3.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倾向性:(一)含义:是指文学在反映特定社会生活时表现或流露出来的价值取向。
它是作家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不自觉的显现,包括政治和思想的、道德的、民族的、宗教的等倾向。
(二)怎么表现:1)倾向应当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而无需特别把它指点出来。
同时,作家不必把他所描写的社会冲突的历史的未来的解决办法硬塞给读者。
2)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流露出倾向性更符合艺术表现规律,做着的见解越隐蔽,对艺术作品来说就越好。
(三)为什么表现:通过形象来反应生活这是文艺的特征。
从生活出发,从人物出发,运用形象思维,通过典型化去概括和反应生活塑造感性形象。
典型化意境揭示社会人生意蕴和文化心理意蕴,这是文艺创作最基本的规律。
文艺的特点和规律决定了作家的审美认识,审美评价,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
必须寓于形象体系之中。
4.席勒式的含义:席勒创作中部分存在着主观唯心主义的创作倾向,即创作不是从生活出发,而是从主观观念出发,以主观的热情代替对客观,现实的清醒观察,以抽象的观念演绎代替对现实关系的真实具体生动的艺术描写,把作品中的人物变成某种精神的传声筒。
5.什么是莎士比亚化:莎士比亚的剧作不是席勒式的某种主观精神的传声筒,用抽象理想代替生活真实的唯心主义创作倾向,而是从生活出发的,反应现实本质的作品,作者的倾向和理想,不是生硬的表达出来,而是依于“福斯泰夫式的背景”,惊人的独特的实践性中,通过生动丰富的剧情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
莎士比亚化是马克思,恩格斯对莎士比亚创作经验的科学组织是他们对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和创作方法的形象化表述。
它凝结了马恩长期反对唯心主义创作思想和创作原则的积极成果。
6.文学是审美的艺术: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还有其特殊的审美属性,是社会意识形态和审美艺术的统一。
文学作为审美艺术的特征,主要体现为情感性、形象性和超越性。
文学理论复习资料
第一节文学文本一文学文本的含义和结构1.文学文本的含义“文本”与“作品”辨析相同:“文本”(text)与“作品”(corpus)所指对象相同,即作为创作活动的结果和阅读活动的对象而存在的语言实体。
两者皆可涵括书面与口语两种话语形式。
不同:(1)从创作者与创作成果的关系说,作品突出主体性或从属性;文本强调客观性或独立性。
(2)文本概念暂时切断了与创作者的联系,凸显了其符号性。
文本的符号性可从两方面理解:一是文本的意义是在符号系统中自行生成的。
二是文本的意义具有开放性。
文学文本的含义:文学文本是一个多层次的、含有审美意味的、开放性的语言符号系统。
意义:(1)反映文学理论在文学观念上的重大变化。
(2)反映现代“语言学的转向”对文学理论的影响。
(3)反映西方现代哲学、后现代哲学对人的主体地位的重新思考。
2.文学文本的结构文本不是一个简单的语言事实或言语行为;是一个有着复杂结构的系统整体。
广义的文本,都包含双重结构,即符号系统与符号系统所传达的意蕴;或黑格尔说的内在因素(内容)与外在因素(内容所借以现出意蕴和特性的东西)。
狭义的文本,即文学文本。
黑格尔划分的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是针对广义的文本,即“艺术作品”。
而“文学作品”与其他“艺术作品”的区别正在于其语言性。
因此,通常将“文学作品”划分为“内容”与“形式”的做法,事实上正忽略了“语言的艺术作品”的特征,乃至造成混乱。
文学作品是一种由几个不同质的层次组成的构造。
……不管个别层次的素材多么的不同,文学作品并非一束松散的由各种成分碰巧拼凑起来的东西,而是一个有机的结构,其一致性恰好就是个别层次的独特性的基础。
(1)字音和建立在字音基础上的高一级的语音构造;(2)不同等级的意义单元;(3)由多种图式化观相、观相连续体和观相系列构成的层次;(4)由再现的客体及其各种变化构成的层次。
(1)语言层文学文本的语言层包括语音层和语义层。
文字符号是音义结合体。
语言层的主要功能:第一,把作家的审美意识符号化。
文学理论复习资料
文学理论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期待视野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与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即成的思维指向与观念结构,读着这种据以阅读文本的即定的心里图示叫做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简称期待视野。
2、延留是文学接受高潮阶段之后的一种心理延续和留存状况,是指文学作品在造成读者的共鸣净化和领悟之后继续留存于脑际并使其不断回味的状态。
3、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批评。
4、文学活动的四要素世界、艺术家、作品、作者。
5、艺术发现是指作家在社会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生活材料的基础上,无意识的依据自己认识和评价生活的思想原则和审美趋向,对外在事物进行观察和审视时所得到的独特感知。
6、文本时间与故事时间文本时间指故事内容在叙事文本中具体呈现出来的时间状态,故事时间指故事发生的自然时间状态。
7、文学风格是作家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中通过语言组织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
8、领悟是指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与之形成共鸣并达到净化后进入的更高阶段,包括潜思默想,体悟人生真谛和提升精神境界等状况与过程9、隐含的读者是相对于现实读者而言是指本文自身设定的能够把文本提供的可能性加以具体化的预想读者。
10、文学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的审美意识形态。
11、创作动机指驱使作家投入文学创造文学活动的艺术内在动力。
12、灵感是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认识发生飞跃的心理现象,是艺术构思阶段最重要的思维方式之一。
13、话语话语是一种具体的社会存在形态是指与社会权力关系相互常绕的具体言语方式是特定的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即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的社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活动14、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思想的文学形态。
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
15、典型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
文学理论期末复习资料
文学理论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1.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2.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有关,他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文学四要素的著名观点,认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是由作品、作家、读者、世界这四要素构成的。
3.文学理论的任务分为五个方面:即文学活动发展论、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构成论、作者论和文学接受论。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文学活动论、文学反映论、艺术生产论、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艺术交往论。
第三章文学作为活动1.文学活动的发生与发展(一)关于文学发生的诸种学说:①巫术发生说②宗教发生说③游戏发生说④劳动说(二)文学起源于劳动马克思认为,文学起源于劳动,最早的文学艺术作品产生于人类的劳动过程。
把劳动作为文学发生的起点,主要原因:①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
②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
③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
④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
2.物质生产发展同文学发展的不平衡关系:其实,“不平衡关系”只是说明了文学发展与经济发展关系的一个方面,而这一关系的另一个方面则是两者发展上的不平衡关系,就是说,经济的、物质生产的活动的发展水平会最终制约文学发展水平。
不平衡与平衡两者共存于文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之中,从局部的情况,或者从某一历史时期的情况看,不平衡关系确实是存在的,但在总体的方面看,或者我们从相当长的历史阶段来分析,那么文学发展的水平就在经济发展水平的曲线上左右摆动,二者之间总是大致平衡的。
因此,物质生产或者说经济基础是文学发展中起“最终的支配作用”的东西。
第四章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1.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如果从目的、方式和态度三方面来看,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为:①功利性与无功利性(从目的看)文学的无功利就是指文学活动并不企求直接得到现实利益的满足。
文学理论复习整理
文学话语五要素 说话人:叙述者或抒情者角色(话语主体) 受话人:接受者(话语主体) 文本:用于沟通的语言构成物(话语系统) 沟通:说话人与和受话人通过本文达成的相互了解或融洽状态 语境(context,上下文):社会关联域或使用语言的环境。
无意识创作: 无意识创作是指不自觉的潜意识活动在创作主体身上发生,但主体却感知不到的心理活动。 是一种非预期的突发的心物沟通、心灵感应。 无意识创作的突发,不是自觉越轨思维有意识地去搜寻的,而是由长期紧张的循规思维所造 成的大脑诱发势态去引发的效果。即:“意识”引发“无意识”
陌生化:以作者或人物似乎都未见过此事物,以陌生的眼光描写,以消解“套板反应”,使 读者产生某种新奇感的构思方式 。
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 二者紧密相联,又相互作用。 人物的典型性只有在典型环境中才能得到充分的揭示,环境的典型性只能通过典型人物之间 的矛盾冲突才能体现出来。 二者的具体关系体现在: (1)典型环境对于典型人物性格的形成具有决定作用。(eg:林黛玉、贾宝玉) (2)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或推动环境的发展和变化,具有反作用。
第九章 文学作品的类型: 现实型文学:再现性,逼真性 理想型文学:表现性,虚幻性 象征型文学:暗示性,朦胧性
第十章(分析题) 文艺作品的文本层次 1、文学言语层面 2、文学形象层面 3、文学意蕴层面
文学言语层面三个特点: 1、内指性
普通语言的外指性: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 文艺语言的内指性:指向文本中的艺术世界 2、心理蕴含性 普通言语:指称功能 文艺言语:表现功能。表现了作者丰富的知觉、情感、想象等心理体验。 3、阻拒性 自动化言语:过分熟悉、不再能引起人的注意的言语 阻拒性言语:陌生的、扭曲的、使人感到陌生化的言语。
文学理论期末复习资料
文学理论期末复习资料一、文学理论的概述文学理论是研究文学与艺术的原理、规律和方法的学科,它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探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和文学解读等问题。
文学理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希腊和古印度,经历了多个阶段和不同的派别。
本文将从常见的文学理论及其主要代表人物入手,对文学理论进行概述。
二、形式主义形式主义是文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该理论强调作品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对作品的意义和价值起着决定性作用。
代表人物有俄国学者舒克茨基和托洛茨基等。
形式主义对文学批评和文学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强调对文学作品的形式构造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揭示作品的内在规律与艺术显著。
三、结构主义结构主义是二十世纪60年代兴起的文学理论学派。
代表人物有巴尔赞和凯鲁亚克等。
结构主义认为文学作品是一种不同于其他形式的语言系统,它关注作品内在的结构与组织方式,通过研究文本的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理解作品的意义。
结构主义强调符号的重要性,认为符号体系是构成文学作品的基本单元。
四、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后半叶兴起的文学理论潮流,代表人物有巴特和福柯等。
后现代主义批判了现代主义的理性和正义观念,强调语言、权力和身份等问题的相对性和多元性。
后现代主义质疑文学的内在价值和意义,注重作品的形式和语言本身的创新和挑战。
五、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现代文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强调性别问题对文学作品的影响和文学中的女性主义意识形态。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关注性别角色、女性的权益和性别歧视等话题,并试图从女性的视角重新解读和理解文学作品。
六、后殖民主义文学理论后殖民主义文学理论关注文学与殖民历史和后殖民现实之间的关系,代表人物有本迪克特和斯洛特。
后殖民主义文学理论批判欧洲殖民时代对非西方地区的文化和身份的压迫,强调对非西方地区文化的重建和重新定义。
七、个人主义文学理论个人主义文学理论关注个体在文学创作和文学作品中的作用和价值。
代表人物有弗洛姆和照片。
文学理论教程复习资料
文学理论教程复习资料文学理论教程复习资料文学理论是研究文学的原理、方法和规律的学科,它对于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文学理论教程中,我们学习了各种不同的理论流派和观点,包括形式主义、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等。
这些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的工具,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读文学作品。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回顾一些重要的文学理论,并提供一些复习资料,帮助大家更好地准备考试。
一、形式主义形式主义是文学理论中的一种重要流派,它强调作品的形式和结构对于理解和解读作品的意义至关重要。
形式主义认为,文学作品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其内在的结构和形式要优先于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和内容。
在形式主义的观点中,作品的语言、节奏、韵律等元素被认为是作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复习形式主义时,我们可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作品的结构:了解作品的整体结构和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包括开头、发展、高潮和结尾等。
2. 语言和修辞手法:分析作品中使用的语言和修辞手法,如隐喻、比喻、对偶等,以及它们在作品中的作用和意义。
3. 节奏和韵律:注意作品中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包括重复、平行结构等,以及它们对于作品的节奏和韵律的影响。
二、结构主义结构主义是另一种重要的文学理论流派,它强调作品的结构和系统性。
结构主义认为,作品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元素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在结构主义的观点中,作品的意义不仅仅来自于作品本身,还来自于作品与其他作品和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
在复习结构主义时,我们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符号学:了解作品中的符号和象征,以及它们的意义和象征性。
2. 二元对立:分析作品中的二元对立,如男性与女性、黑暗与光明等,以及它们在作品中的作用和意义。
3. 文化背景:考虑作品所处的文化背景和时代背景,以及它们对于作品的影响和意义。
三、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文学理论流派,它对传统的文学观念和理论进行了批判和颠覆。
后现代主义认为,作品的意义是多元和流动的,不存在一个固定的解释和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概论填空1.美国当代文艺学家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_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说>>一书中提出了文学四要素的著名观念.四要素:作品,作家,世界,读者.其中客观基础是世界,主体是作家.2.巴尔扎克认为”获得全世界闻名的不朽的成功秘密在于真实.”3.恩格斯在评价巴尔扎克的小说时说”诗意的裁判”.4.马克思认为文学创造要”莎士比亚式”,而不要”席勒式”.5.王夫之论情与景的关系,在<<姜斋诗话.卷下>>说:”情景各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会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6.王昌龄作<<诗格>>”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7.风格的英文是style,原意是雕刻刀.8.俄国形式主义者提出:文学言语的陌生化.9.苏轼评论王维的诗画时,说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10.澳大利亚土著人跳了袋鼠舞蹈,反映了艺术起源于游戏发生说.11.文学活动的发生的最早的契机是艺术发现.12.作者获取创作材料的途径有有意获取和无意获取,实践获取和书本阅读获取.13.情节是按因果关系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14.叙事作品里的时间有两个:故事具体时间和文本时间.15.王弼在<<周易>>里:”夫家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16.艾瑞克认为诗人写诗不是释放情感,而是逃避情感.17.韦勒克<<文学理论>>中把文学研究分为外部研究和内部研究.18.鲁迅的<<伤逝>>用第一人称叙述.19.文学繁荣的标识是流派风格的多样化.20.王国维讲意境分为两种:有我之境,无我之境.21.驱使作家创作的内在动力是创作动机.22.雨果认为浪漫主义是文学上的自由主义.23.文学创造的客体是自然说和情感说.24.中国首创的审美范畴是意象.25.艺术真实以假定性情境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的认识.26.德莱顿认为风格是思想的外衣.27.<<尚书.尧典>>里提出诗言志开启了中国传统的文学观念.28.抒情性作品的两个构成要素是抒情内容和抒情话语.29.叙事作品的两个构成要素是叙事内容,叙事话语,叙事动作.30.文学发生的游戏说最初由康德提出.31.席勒认为”过剩精力”是文学与游戏产生的共同生理基础.32.想象的三种类型:再现想象,比拟想象,虚构想象.33.从审美的角度看,文学创造的主体是旁观者和移情者.34.文学接受进入高潮的标志是共鸣.35.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36.文学体裁:诗歌,小说,散文.剧本37.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将诗歌的风格分为二十四类.38.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学是对生活的审美反映.39.<<文赋>>的作者是陆机.40.恩格斯认为现实主义就是真实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41.作家创造力趋向成熟的标识是风格.42.作家进行审美评价的最高标准是审美理想.1、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2、文学活动的四要素(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
3、文学反映论:它是马克思主义从哲学的存在与意识的相互理论出发,把文学活动看成是一种人的主体对于客体的认识与反映,后被列宁运用于文学领域,认为文学是对于生活的反映,毛泽东对此观点也作了进一步地表述,认为文艺史一种对社会生活的反映。
4、游戏发生说:最早从理论上系统阐述游戏说的是德国哲学家康德。
康德认为,艺术是“自由的游戏”,其本质特征就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或自由的合目的性,换言之,艺术作为自由的游戏,就是合目的性和无目的性、有意图性和无意图性、艺术和自然的统一。
席勒系统地继承了康德的游戏说,席勒认为,人的艺术活动是一种以审美外观微对象的游戏冲动,认为“过剩精力”是文艺与游戏产生的共同生理基础。
5、劳动说:马克思认为,文学起源于人的生产劳动,最早的文学艺术作品产生于人类的劳动过程。
把劳动作为文学发生的起点的主要原因:1、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人通过劳动锻炼了大脑;2、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人的活动都伴随着一个自觉的目的,而这一目的又是为某种需要而设定的,这些需要产生了语言和最初的文学。
3、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远古时代遗存的作品中大部分都描写了当时人们劳动生活的内容;4、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成,各民族早期文学形式是诗,诗在当时必须合唱,以载歌载舞的形式来表达,诗、乐、舞为一体。
6、文学的通行含义文学是艺术门类之一,是主要表现人类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体裁。
7、什么是话语蕴藉?怎么理解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试结合具体作品予以说明。
话语蕴藉的含义 P69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藉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的可能性。
进一步看,文学作为话语蕴藉,有两层意思:第一,整个文学活动带有话语蕴藉属性;第二,在更具体的层次上,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特定文本带有话语蕴藉属性。
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
1.)含蓄:是文本的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之一,指在有限的话语中隐含或蕴蓄仿佛无限的意味,使读者从有限中体味无限。
例:古典诗歌。
篇幅短小:四言、五言、七言。
但所表现的思想情感却深刻、广阔。
唐代王昌龄《长信秋词》:“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这首诗虽写失宠于汉成帝的宫妃班婕妤的痛苦生活,却对此未置一词。
而是巧借宫妃的一个动作含蓄地表现出来:她在寒秋清晨仍舞动着一把合欢团扇,使人感到是在期冀君恩再度降临;她感觉自己的美丽容颜尚不及那带东方日影而来的寒鸦的颜色,表明已意识到自己的命运不如寒鸦。
诗人直接写出的很少,却能让读者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宫妃的无限幽怨之情和深广痛苦。
2.)含混:是文本的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之一,指看似单义而确定的话语蕴藉蓄多重不确定意义,令读者回味无穷。
杜甫《江汉》诗中有两句:“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虽然其语词和声音是恒定不变的,但却蕴藉着三种意义。
不同的语境,带来不同的含义。
小李,这人真不错。
肯定,确实不错,乐于助人。
否定,表面客套,后面嚼舌头。
反讽,真不错,就会向领导打报告。
关于阿Q人物形象的解读。
8、精神生产的特殊性两种生产都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活动,但是精神生产作为“特殊的生产”,又有不同于物质生产的特征,主要是:1.)精神生产观念地创造对象世界在物质生产中,人与对象世界的关系是一种物质实践的关系;人们想要获取物质生活资料,必须通过实践对外部世界进行物质性的改造。
因此,物质生产是在物质领域实际地改造对象世界和创造新的物质世界的生产;而精神生产则根源于人的精神需要,如对知识、真理、道德、信仰和审美的需要,人与对象世界的关系是一种精神关系,它只通过意识活动对外部世界进行观念性的体验或思索,在此基础上创造一个观念世界。
一句话,精神生产是在精神领域中观念地改造对象世界,并创造新的观念世界的生产。
2.)精神生产以符号活动来创造观念世界任何生产都必须借助于一定的手段。
物质生产的手段是工具,而精神生产的手段是符号。
工具和符号都是人类特有的创造物。
工具体现了人类科学技术的水平和物质生产的能力;人类进行物质生产必须借助于工具。
在精神生产中,人们凭借的工具是符号。
符号是标示事物的代码,例如文字、语言等。
文字、语言作为建构观念世界的工具,既是人思索世界的手段,又是构造科学著作、塑造文学形象的材料。
总之,精神生产以符号为手段,因而它实质上就是一种创造观念世界的符号活动。
3.)精神生产是富于个性的自由创造活动物质生产始终受到物质世界客观规律即必然性的制约,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工具科学化程度的限制,不太自由。
即使是生产力水平和工具科学化水平较高的阶段,例如大工业时代,由于生产手段机械化、生产方式群体化,作为生产主体的个体因此受到生产群体、生产工具、规范化生产程序等的制约和束缚,同样不太自由,产品的个体风格往往被淹没,较少出现富于个性的自由创造。
而精神生产却始终保持着“精神的自律”,表现为“精神个体性的形式”,有利于个体的自由创造,因而马克思称之为“自由的精神生产”。
尤其在马克思所说的“真正自由的劳动”的艺术中,这一特征表现得更为突出。
精神生产的上述特征,是理解文学创造特征的一个重要层次。
9、文学创造的客体1)客体即“自然”说这一学说认为,文学的客体是独立于人之外的自然。
这里的“自然”指的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后来我泛指社会生活。
在西方,最初确立这种观念的是古希腊人,它集中体现在“艺术模仿自然”的艺术观中。
2)客体即“情感’说这一学说认为,文学是人的内心世界的表现,文学客体即人的心灵。
其盛行在19世纪浪漫主义思潮兴起之时。
他们认为艺术的职责不是模仿自然,而是表现心灵,表现情感。
例如,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说:“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
它起源于在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
”10、文学创造的主体是作家、诗人。
11、艺术发现P127 :是作家在内心积累了相当多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无意识地依据自己认识生活和评价生活的思想原则和审美趋向,对外在事物进行观察和审视时所得到的一种独特的领悟。
12、创作动机:就是驱使作家投入文学创造活动的一股内在动力,它是由个体的内部需要或外在刺激所引发的。
其动态轨迹可描述如下:创作动机是由作家内在需要所鼓动,在作家心理失衡的情况下,形成易感点。
与某种外部刺激相迎合之后所带来的极强的行动力量,并对整个创作过程起支配作用的或隐或显的意图。
13、艺术构思P130:就是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回忆、想象、情感等心理活动,以各种艺术构思方式,孕育出完整的、呼之欲出的形象序列和中心意念的艺术思维过程。
艺术构思的方式(举例说明) P139(简答题)1)综合:是指围绕某种中心意念,以心智的功能加工、改造许多旧材料,使之糅合成一个能够体现自己意图的完整的有机的艺术形象的构思过程。
其特征是定向性、选择性、刷新性。
例如“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question!”(活着,还是死亡?这确实是个问题)《哈姆雷特》中这些句子是由极为通用的单词和句法结构组成的,却表达出让人震惊且常读常新的思想。
2)陌生化:是指在观察描写事物时,摆脱日常生活中的“自动化”、“习惯化”,用事物给人的第一次新奇反应为基础来展开描写,以此调动、激发读者的想象力的一种构思方式。
例如,“柱子上挂着一个钟”,就是一种“自动化”的“称谓”写法,不能引起读者注意,可《红楼梦》“刘姥姥一进大观园”,曹雪芹以一位从未见过挂钟的农村老妪刘姥姥的陌生眼光来写王熙凤堂屋里的挂钟,就收到了陌生化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