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化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磷化氢熏蒸基础知识

磷化氢熏蒸基础知识

磷化氢熏蒸根底知识1磷化氢作为熏蒸剂的主要特性1.1磷化氢的主要理化性质①磷化氢分子式为PH3,也称磷烷②分子量低〔34〕,扩散性好;③沸点低〔-87.5〕,挥发性好。

④气体比重1.184,略重于空气,易于向粮堆下层钻透。

因此,磷化氢时一种性能良好的熏蒸剂。

注:在一个大气压30℃时,由1g/m3换算为百万分浓度〔ml/m3〕的换算洗漱为730.大约0.14g/ m3为100 ml/m3〔ppm〕1.2气味:纯洁的磷化氢时无色无味的剧毒气体,但由金属磷化物产生的磷化氢气体往往带有乙炔味或大蒜味的气体〔如少量的乙炔〕,使其暂时由一定的戒备作用。

一般1.5——3ppm时可嗅到特殊气味。

1.3溶解性:磷化氢微溶于冷水,不溶于热水。

易溶于酒精和乙醚。

所以,在使用磷化氢前后操作人员应忌酒和忌食油腻的食物。

1.4燃爆性:在空气中,磷化氢的自燃爆浓度下限为1.79%或26mg /m3〔约18720ppm〕,浓度低于此值,不会发生自燃,加之双膦的存在即可自然,产生白色烟雾〔五氧化二磷〕。

1.5腐蚀性:磷化氢对一般金属的腐蚀性较小,容易与铜或铜合金等金属作用,导致金属被副实。

所以对含铜物品的保护尤为重要。

1.6与硝酸银的显色反响:磷化氢能与硝酸银作用,生产黑色磷化银的显色反响。

随磷化氢浓度的升高显色可从黄、褐、至黑色。

因此,可用硝酸银溶液的试纸检测熏蒸环境或粮堆中有无磷化氢的存〔一般使用磷化氢报警仪检测〕。

1.7磷抑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

化氢的杀虫机理:磷化氢可抑制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活性;磷化氢可抑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

2磷化氢的使用及影响熏蒸效果的因素。

2.1磷化氢使用*围:磷化氢适用于熏蒸长期储存的各种粮食、油料和成品粮。

熏蒸种子粮时,水分不得超过以下规定:粳稻14% 小麦12.5% 玉米13.5%菜籽8% 大麦13.5 大豆13%磷化氢也可用于熏蒸器材、空仓和加工厂等。

2.2关于药量①考虑吸附、漏气等,初次投药用量产出的PH3应到达方案浓度的1.5到2倍,以后视浓度保持情况在计算补充投药的量。

磷化基础知识整理

磷化基础知识整理
较多的晶核,使膜结晶致密。 • 游离酸度过高,则与铁作用加快,会大量析出氢,令界面
层磷酸盐不易饱和,导致晶核形成困难,膜层结构疏松, 多孔,耐蚀性下降,令磷化时间延长。 • 游离酸度过低,磷化膜变薄,甚至无膜。
3、总酸度 • 总酸度指磷酸盐、硝酸盐和酸的总和。总酸度一般以控制
在规定范围 上限为好,有利于加速磷化反应,使膜层晶 粒细,磷化过程中,总酸度不断下降,反映缓慢。 • 总酸度过高,膜层变薄,可加水稀释。 • 总酸度过低,膜层疏松粗糙。 4、PH值 • 锰系磷化液一般控制在2-3之间,当PH﹥3时,工件表面 易生成粉末。当PH‹1.5时难以成膜。铁系一般控制在35.5之间。 5、溶液中离子浓度 • (1)溶液中Fe2+极易氧化成 Fe3+,导致不易成膜。但 溶液中Fe2+浓度不能过高,否则,形成的膜晶粒粗大, 膜表面有白色浮灰,耐蚀性及耐热性下降。 • (2)Zn2+的影响,当Zn2+浓度过高 ,磷化膜晶粒粗大, 脆性增大,表面呈白色浮灰;当Zn2+浓度过低,膜层疏 松变暗。
• 缺点:加温时间长,溶液挥发量大,能耗大,磷化沉 积多,游离酸度不稳定,结晶粗细不均匀,已较少应 用。
(2)中温型
• 50-75℃,处理时间5-15分钟,磷化膜厚度为1-7 g/m2,溶液游离酸度与总酸度的比值为1:(10-15)
• 优点:游离酸度稳定,易掌握,磷化时间短,生产效 率高,耐蚀性与高温磷化膜基本相同,应用较多。
• 3Zn(H2PO4)2 =Zn3(PO4)2↓+4H3PO4 或
• 3Mn(H2PO4)2 =Mn3(PO4)2↓+4H3PO4
磷化分类
1、按磷化处理温度分类
(1)高温型
• 80—98℃处理时间为10-20分钟,形成磷化膜厚达1030g/m2,溶液游离酸度与总酸度的比值为1:(7-8)

涂装前处理基础知识(磷化)

涂装前处理基础知识(磷化)
磷化处理理论基础
沈阳帕卡濑精有限总公司
内容
1.序论 1.序论 2.磷化过程的基本原理 2.磷化过程的基本原理 3.磷化处理工艺过程 3.磷化处理工艺过程 4.磷化液的分析与维护 4.磷化液的分析与维护 5.磷化膜标准及其检验方法 5.磷化膜标准及其检验方法 6.漆膜检验标准 6.漆膜检验标准 7.磷化处理工艺设备 7.磷化处理工艺设备 8.磷化处理的重要工业应用 8.磷化处理的重要工业应用 9.磷化后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和解决方法 9.磷化后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和解决方法 10.公司主要产品介绍 10.公司主要产品介绍
沈阳帕卡濑精有限总公司
序论
概念:用含有磷酸、磷酸盐和其他化学药品的水溶液处理金属,在其 表面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完整的、具有一定防蚀作用的不溶性 磷酸盐层的过程。 作用; 具有一定的耐蚀作用; 具有一定的耐蚀作用; 增强金属与漆膜的附着力; 增强金属与漆膜的附着力; 改善润滑状况,减少摩擦阻力; 改善润滑状况,减少摩擦阻力; 改变导电特性,作为硅钢片的绝缘层。 改变导电特性,作为硅钢片的绝缘层。
沈阳帕卡濑精有总公司
磷化过程的基本原理
锌系磷化: 锌系磷化 Zn(H2PO4)2 H3PO4 氧化剂 锰系磷化: 锰系磷化 Mn(H2PO4)2 H3PO4 氧化剂 铁系磷化: 铁系磷化 NaH2PO4 氧化剂
沈阳帕卡濑精有限总公司
磷化过程的基本原理
Fe + 2H3PO4
(游离酸)
Fe(H2PO4)2
沈阳帕卡濑精有限总公司
序论
1934年,德国人Frits Singer提出磷化处理用于金属冷变形加工的专利(BP455077), 年 德国人 提出磷化处理用于金属冷变形加工的专利( 提出磷化处理用于金属冷变形加工的专利 ), 极大地提高了冷变形加工的劳动生产率, 极大地提高了冷变形加工的劳动生产率,从而结束了磷化膜只作为金属防蚀膜和油漆 底层的历史,打开了磷化膜在拔丝、拉管、冷挤压加工领域里应用的大门。 底层的历史,打开了磷化膜在拔丝、拉管、冷挤压加工领域里应用的大门。 (3)磷化处理技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时期(1937年以后) 磷化处理技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时期( 年以后) 磷化处理技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时期 年以后 技术上很少有突破,在金属冷变形加工工业应用广泛,磷化技术传播到其他国家。 技术上很少有突破,在金属冷变形加工工业应用广泛,磷化技术传播到其他国家。 主要改进有:低温磷化液,各种控制磷化膜膜重的方法,连续钢带高速磷化处理工艺。 主要改进有:低温磷化液,各种控制磷化膜膜重的方法,连续钢带高速磷化处理工艺。 胶体钛盐和磷酸锰悬浮液的应用,对细化磷化膜起特别重要的作用。 胶体钛盐和磷酸锰悬浮液的应用,对细化磷化膜起特别重要的作用。 美国还发明出专门处理铝的磷化液,以传统的磷酸锌系统为基础,添加氟化物。 美国还发明出专门处理铝的磷化液,以传统的磷酸锌系统为基础,添加氟化物。

前处理及电泳的基础知识汇总

前处理及电泳的基础知识汇总

前处理及电泳的基础知识汇总涂装前处理及电泳基础知识一、前处理常规工艺路线:热水洗(喷淋)→预脱脂(喷淋)→脱脂(浸)→自来水洗→自来水洗→表调→磷化→自来水洗→自来水洗→循环纯水洗→纯净纯水洗(不同生产线有所不同,但基本内容是一样的)1.热水洗:目的○1提前给工件(车身)加温,减少预脱脂降温。

○2洗掉工件表面的灰尘异物。

○3软化工件表面的油污,提高脱脂效果。

温度:一般是65+5℃。

常出问题:1 堵喷头,要经常清理检查喷头。

2 生锈,提前加少量的脱脂剂进去调整PH值到9-10。

3、定期清理槽底沉淀物。

2.预脱脂:目的○1除油○2影响脱脂效果的几个因素a.脱脂剂的质量b.脱脂槽液的浓度、温度、喷淋压力、喷淋的时间、喷头的角度、油水分离器的效果等。

3.脱脂:目的○1进一步彻底除油。

除去内腔、死角等喷淋不到的部位的油污。

○2影响脱脂效果的因素 a脱脂剂的质量b.脱脂槽液的浓度、温度、全浸的时间c.槽液搅拌情况、油污含量等。

4-5自来水洗:洗去工件上残留的脱脂剂常出问题:返锈工件清洗太干净或不干净均易生锈,要调整好水的“污染度”保持碱度“2-5”点最好。

如果是新换的水,可以加入少量的脱脂剂,最好是加磷化液的中和剂和促进剂(少量),可解决生锈问题。

6表调:目的,改善工件表面的金属状态,提供很多的磷化结晶核,可以改善磷化的均匀性、磷化速度,减少沉渣,降低膜厚等作用。

一般表调都是“胶肽”类表调剂,效果好,但寿命低,一般只有5-6天。

如果水洗不干净,带入杂质离子太多,失效速度更快,补加也无效,必须换槽重配。

它是一种胶体溶液,应该具备“丁达尔现象”。

否则就失效了。

应经常检测。

此序很重要。

7磷化:要求均匀,致密、薄,灰色或深灰色,不能发花、发黄、挂灰。

一般在阴极电泳线上,均采用“三元磷化”即“锌、锰、镍”的磷化。

它的特点是致密均匀,有一定的硬度。

耐碱性能好,不易在电泳中返溶,P比高(≥85%),一般只有2~4um,膜重大约在1-3g/㎡,结晶细密,只有2~7um 左右。

磷化基础知识

磷化基础知识

磷化(I)——基本原理及分类磷化是一种化学与电化学反应形成磷酸盐化学转化膜的过程,所形成的磷酸盐转化膜称之为磷化膜。

磷化的目的主要是:给基体金属提供保护,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金属被腐蚀;用于涂漆前打底,提高漆膜层的附着力与防腐蚀能力;在金属冷加工工艺中起减摩润滑使用。

1 基本原理磷化过程包括化学与电化学反应。

不同磷化体系、不同其材的磷化反应机理比较复杂。

虽然科学家在这方面已做过大量的研究,但至今未完全弄清楚。

在很早以前,曾以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简单表述磷化成膜机理:8Fe+5Me(H2PO4)2+8H2O+H3PO4 Me2Fe(PO4)2·4H2O(膜)+Me3(PO4)·4H2O(膜)+7FeHPO4(沉渣)+8H2↑Me为Mn、Zn 等,Machu等认为,钢铁在含有磷酸及磷酸二氢盐的高温溶液中浸泡,将形成以磷酸盐沉淀物组成的晶粒状磷化膜,并产生磷酸一氢铁沉渣和氢气。

这个机理解释比较粗糙,不能完整地解释成膜过程。

随着对磷化研究逐步深入,当今,各学者比较赞同的观点是磷化成膜过程主要是由如下4个步聚组成:①酸的浸蚀使基体金属表面H+浓度降低Fe – 2e→ Fe2+2H2-+2e→2[H] (1)H2②促进剂(氧化剂)加速[O]+[H] → [R]+H2OFe2++[O] → Fe3++[R]式中[O]为促进剂(氧化剂),[R]为还原产物,由于促进剂氧化掉第一步反应所产生的氢原子,加快了反应(1)的速度,进一步导致金属表面H+浓度急剧下降。

同时也将溶液中的Fe2+氧化成为Fe3+。

③磷酸根的多级离解H3PO4 H2PO4-+H+ HPO42-+2H+ PO43-+3H-(3)由于金属表面的H+浓度急剧下降,导致磷酸根各级离解平衡向右移动,最终为PO43-。

④磷酸盐沉淀结晶成为磷化膜当金属表面离解出的PO43-与溶液中(金属界面)的金属离子(如Zn2+、Mn2+、Ca2+、Fe2+)达到溶度积常数K sp时,就会形成磷酸盐沉淀Zn2++Fe2++PO43-+H2O→Zn2Fe(PO4)2·4H2O↓(4)3Zn2++2PO43-+4H2O=Zn3(PO4)2·4H2O↓(5)磷酸盐沉淀与水分子一起形成磷化晶核,晶核继续长大成为磷化晶粒,无数个晶粒紧密堆集形而上学成磷化膜。

磷化氢熏蒸基础知识

磷化氢熏蒸基础知识

磷化氢熏蒸基础知识1磷化氢作为熏蒸剂得主要特性1、1磷化氢得主要理化性质①磷化氢分子式为PH3,也称磷烷②分子量低(34),扩散性好;③沸点低(-87、5),挥发性好。

④气体比重1、184,略重于空气,易于向粮堆下层钻透。

因此,磷化氢时一种性能良好得熏蒸剂。

注:在一个大气压30℃时,由1g/m3换算为百万分浓度(ml/m3)得换算洗漱为730、大约0、14g/ m3为100 ml/m3(ppm) 1、2气味:纯净得磷化氢时无色无味得剧毒气体,但由金属磷化物产生得磷化氢气体往往带有乙炔味或大蒜味得气体(如少量得乙炔),使其暂时由一定得警戒作用。

一般1、5——3ppm时可嗅到特殊气味。

1、3溶解性:磷化氢微溶于冷水,不溶于热水。

易溶于酒精与乙醚。

所以,在使用磷化氢前后操作人员应忌酒与忌食油腻得食物。

1、4燃爆性:在空气中,磷化氢得自燃爆浓度下限为1、79%或26mg /m3(约18720ppm),浓度低于此值,不会发生自燃,加之双膦得存在即可自然,产生白色烟雾(五氧化二磷)。

1、5腐蚀性:磷化氢对一般金属得腐蚀性较小,容易与铜或铜合金等金属作用,导致金属被副实。

所以对含铜物品得保护尤为重要。

1、6与硝酸银得显色反应:磷化氢能与硝酸银作用,生产黑色磷化银得显色反应。

随磷化氢浓度得升高显色可从黄、褐、至黑色。

因此,可用硝酸银溶液得试纸检测熏蒸环境或粮堆中有无磷化氢得存(一般使用磷化氢报警仪检测)。

1、7磷抑制过氧化氢酶得活性。

化氢得杀虫机理:磷化氢可抑制细胞色素c氧化酶得活性;磷化氢可抑制过氧化氢酶得活性。

2磷化氢得使用及影响熏蒸效果得因素。

2、1磷化氢使用范围:磷化氢适用于熏蒸长期储存得各种粮食、油料与成品粮。

熏蒸种子粮时,水分不得超过以下规定:粳稻14%小麦12、5% 玉米13、5%菜籽8%大麦13、5大豆13%磷化氢也可用于熏蒸器材、空仓与加工厂等。

2、2关于药量①考虑吸附、漏气等,初次投药用量产出得PH3应达到计划浓度得1、5到2倍,以后视浓度保持情况在计算补充投药得量。

电镀基础知识

电镀基础知识

目 录

第六章 磷化
第一章 电镀基础 上一页
下一页 退 出 第三章 镀锌 第二章 电镀工艺流程
第七章 热浸镀锌 第八章 挂镀
第四章 锌铬酸盐
第五章 煮黑
第九章 镀镍
第十章 镀铬
第一章
目 录 返 回
上一页
下一页 退 出
电镀是获得金属保护层的主要方法之一,根 据对电镀层不同的要求,电镀层可分为:防护性 镀层、防护装饰性镀层、耐磨和减磨镀层、电性 能镀层、磁性能镀层、可焊性镀层、耐热镀层、 修复用镀层以及一些其它特殊功能性要求镀层。 电镀是一种电化学过程,也是一种氧化还原过 程。电镀的基本过程(以锌为例)是将零件浸在 金属盐的溶液中作为阴极,金属锌块作阳极,接 通直流电源后,在零件上就会沉积出金属锌镀 层。
四、浸药
目 录 返 回
上一页
下一页 退 出
1、开机工作时要将药桶内温度调到25—30℃,粘 度在55-85秒要搅拌均匀,产品浸泡时间在10—20秒, 因在生产中会有少量的砂粒带入桶中,所以,浸药桶内 药液需每周过滤一次,做螺帽时则须多过滤,以防砂粒 沉积在牙纹当中,生产过程中要随时测量药液的温度、 粘度。
第二章
目 录
常见的工艺流程: 前处理( 化 学 除
上一页
下一页 退 出
电化学除油
油 化学除锈或喷砂
活化 ) 后处理
电镀 (镀锌、镍、铜铬等) ( 钝化 封闭 脱水
烘干 )
注:每道工序之间都有水洗。
一、前处理
目 录 返 回
㈠、除油:
1、有机溶剂除油:利用有机溶剂能溶解两类 油脂的特点。 2、化学除油(碱液除油)借助于溶液皂化与 乳化作用以达到除去两类油污的目的。所谓皂化 就油脂与除油液中的碱起化学反应生成肥皂的过 程,动植物油中的主要成份硬脂酸酯与氢氧化钠 的化学反应是:

最全的农药基础知识培训

最全的农药基础知识培训
杀菌剂
杀菌剂——对病原菌能起毒害、杀死、抑制或中和其有毒代谢物的药剂. 三唑\多菌灵\代森锰锌
杀菌剂主要品种
无机杀菌剂:矿物源杀菌剂石硫合剂,硫酸铜等 有机硫杀菌剂:福美双、福美锌、代森锰锌、代森锌、代森铵、克菌丹、灭菌丹 有机磷类: 稻瘟净、异稻瘟净、乙磷铝 苯并咪唑类:多菌灵、苯莱特、苯菌灵、噻菌灵、 麦穗宁、甲托、 二甲酰亚胺类:菌核净、腐霉利、嘧霉胺、异菌脲、乙烯菌核利、二甲菌核利。 三唑类:三唑酮、三唑醇、丙环唑、多效唑 、腈菌唑、戊唑醇、氟环唑、腈苯唑、恶醚唑。 苯基酰胺类:甲霜灵、恶霜灵、杀毒矾 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类:烯酰吗啉、十三吗啉、氟吗啉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嘧菌酯、醚菌酯、烯肟菌酯、烯肟菌胺
杀菌剂作用方式:
铲除剂:对病原菌有直接强烈杀伤作用的药剂.一般只用于植物休眠期或只用于种苗处理.例:五氯酚钠,过氧乙酸,高浓度石硫合剂等
内吸性除草剂:草甘磷(农达)、苄嘧磺隆(农得时)
触杀性除草剂:百草枯(虎戈、克无踪)
除草剂按作用方式分类:
01
选择性除草剂:这类除草剂对作物的毒性和防除杂草的种类有选择性的,它可分两大类,一类是单子叶除草剂,另一类是双子叶除草剂。
农药的定义(国际)
农药应用的最终价值在于,每投入1元钱用于防治害物,就可以帮助人类挽回4-5元钱以上甚至10元钱的损失。
如果不使用农药和非化学防治,每年由害虫引起的作物损失将更严重。如果没有人类对害物的直接防治,每年全球作物的损失将增加到70%,其造成的经济损失将达到每年5250亿美元,更严重的是导致全球粮食供给不足,伴随着世界范围内的营养不良(WHO,2004)。
02
灭生性除草剂:这类除草剂对植物缺乏选择性,或选择性很小,能杀死绝大多数绿色植物。

磷化处理及工艺

磷化处理及工艺

磷化目录总述原理及应用磷化基础知识1. 一、磷化原理2. 二、磷化分类3. 三、磷化作用及用途4. 四、磷化膜组成及性质5. 五、磷化工艺流程6. 六、影响因素7. 七、磷化后处理8. 八、磷化渣9. 九、磷化膜质量检验10. 十、游离酸度及总酸度的测定11. 十一、有色金属磷化总述原理及应用磷化基础知识总述磷化(phosphorization)是一种化学与电化学反应形成磷酸盐化学转化膜的过程,所形成的磷酸盐转化膜称之为磷化膜。

磷化的目的主要是:给基体金属提供保护,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金属被腐蚀;用于涂漆前打底,提高漆膜层的附着力与防腐蚀能力;在金属冷加工工艺中起减摩润滑使用。

磷化处理工艺应用于工业己有90多年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奠定磷化技术基础时期、磷化技术迅速发展时期和广泛应用时期。

磷化膜用作钢铁的防腐蚀保护膜,最早的可靠记载是英国Charles Ross于186 9年获得的专利(B.P.No.3119)。

从此,磷化工艺应用于工业生产。

在近一个世纪的漫长岁月中,磷化处理技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了许多重大的发现。

一战期间,磷化技术的发展中心由英国转移至美国。

1909年美国T.W.Coslet将锌、氧化锌或磷酸锌盐溶于磷酸中制成了第一个锌系磷化液。

这一研究成果大大促进了磷化工艺的发展,拓宽了磷化工艺的发展前途。

Parker防锈公司研究开发的Parco Power配制磷化液,克服T许多缺点,将磷化处理时间提高到lho 1929年Bonderizing磷化工艺将磷化时间缩短至10min, 1934年磷化处理技术在工业上取得了革命性的发展,即采用了将磷化液喷射到工件上的方法。

二战结束以后,磷化技术很少有突破性进展,只是稳步的发展和完善。

磷化广泛应用于防蚀技术,金属冷变形加工工业。

这个时期磷化处理技术重要改进主要有:低温磷化、各种控制磷化膜膜重的方法、连续钢带高速磷化。

当前,磷化技术领域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围绕提高质量、减少环境污染、节省能源进行。

农药基础知识-精品文档122页

农药基础知识-精品文档122页

量的概念
农药的定义
杀虫剂:< 4mg/Kg(虫体重)
杀菌剂:
喷雾 < 0.5斤/亩(有效成分)
土壤处理<100 ppm(化合物重量/土壤重量)
种子处理<1000 ppm(化合物重量/种子重量)
对作物安全,对人畜毒性低
不污染环境
二、农药的分类
(一)按主要的防治对象分类
杀虫剂:用来防治有害昆虫的化学物质。 杀菌剂:用来防治植物病原微生物的化学物质。 除草剂:用以防除农田杂草的化学物质。 杀螨剂:用来防治蛛形纲中有害种类的化学物质。
药效表示方法
杀虫剂:
对照组生存率%-处理组生存率%
校正死亡率%=
对照组生存率%
×100
虫口减退率%=
防治前活虫数-防治后活虫数 防治前活虫数
×100
Henderson-Tilton公式:
防治效 %果 1T TabC Cba100
Ta = 处理区防治后存活的个体数量 Tb = 处理区防治前存活的个体数量 Ca = 对照区防治后存活的个体数量 Cb = 对照区防治前存活的个体数量
发病率发 % 病 苗 ( 杆 、 叶 ) 10数0 检 查 的 总 苗 (数 杆 、 叶 ) 相 对 防 治 效 果 % 对 照 区 病 情 指处 数理 ( %病 ) 情 指 数 ( % ) 1 0 0 对照区病情指数(%)
感病指数%=
绝对防治效果%=
对照区病指增理 长区 值病 -指 处增长值 对照区病指增长值100
病指增长值=施药后感病指数-施药前感 病指数
除草剂防效计算
防 除效果%





( 重鲜 ) 处 重理 或区 干草

磷化基础知识.

磷化基础知识.

磷化基础知识1.总括磷化(phosphorization)是一种化学与电化学反应形成磷酸盐化学转化膜的过程,所形成的磷酸盐转化膜称之为磷化膜。

磷化的主要目的是:给基体金属提供保护,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金属被腐蚀;用于涂漆前打底,提高漆膜层的附着力与耐腐蚀能力;在金属冷加工工艺中起减摩润滑的作用。

磷化处理工艺应用于工业已有90多年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奠定磷化技术基础时期、磷化技术迅速发展时期和广泛应用时期。

磷化膜用作钢铁的防腐蚀保护膜,最早的可靠记载是英国Charles Ross于1869年获得的专利(B.P.No.3119)。

从此,磷化工艺应用于工业生产。

在近一个世纪的漫长岁月中,磷化处理技术累积了丰富的经验,有了重大的发现和突破。

一战期间,磷化技术的发展中心由英国移至美国。

1909年美国T.W.Coslet将锌、氧化锌或磷酸锌盐溶于磷酸中制成了第一个锌系磷化液。

这一研究成果大大促进了磷化工艺的发展,拓宽了磷化工艺的发展前途。

Parker防锈公司研究开发的Parco Power配制磷化液,克服了许多的缺点,将磷化处理时间提高到了1hr。

1929年Bonderizing磷化工艺将磷化时间缩短到了10min,1934年磷化处理技术在工业上取得了革命性的发展,即采用了将磷化液喷射到工件上的方法。

二战结束后,磷化技术很少有突破性的进展,只是稳步的发展和完善。

磷化广泛应用于防蚀技术,金属冷变形加工工业。

这个时期磷化处理技术重要改进有:低温磷化、各种控制磷化膜膜重的方法、连续钢带高速磷化。

当前,磷化技术领域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围绕提高质量、减少环境污染、节省能源进行。

2.分类2.1.按照磷化处理温度分类(1)高温型80℃以上处理。

形成的磷化膜较厚,可以达到10~30g/m2,处理液的游离酸度(FA)和总酸度(TA)的比值(以下称作酸比)为1:(4~8)优点:膜耐蚀性强缺点:加温时间长,溶液挥发量大,能耗大,磷化沉积物多,游离酸度不稳定。

磷化基础知识

磷化基础知识

磷化基础知识磷化基础知识磷化基础知识一、磷化原理1、磷化工件(钢铁或铝、锌件)浸入磷化液(某些酸式磷酸盐为主的溶液),在表面沉积形成一层不溶于水的结晶型磷酸盐转换膜的过程,称之为磷化。

2、磷化原理钢铁件浸入磷化液(由Fe(H2PO4)2、 Mn(H2PO4)2、 Zn(H2PO4)2 组成的酸性稀水溶液,PH值为1-3,溶液相对密度为1.05-1.10)中,磷化膜的生成反应如下:吸热3Zn(H2PO4)2 =Zn3(PO4)2↓+4H3PO4 或吸热吸热3Mn(H2PO4)2 =Mn3(PO4)2↓+4H3PO4吸热钢铁工件是钢铁合金,在磷酸作用下,Fe和FeC3形成无数原电池,在阳极区,铁开始熔解为Fe2+,同时放出电子。

Fe+2H3PO4= Fe (H2PO4)2+H2↑Fe =Fe2+ +2e-在钢铁工件表面附近的溶液中Fe2+不断增加,当Fe2+与HPO42-,PO43-浓度大于磷酸盐的溶度积时,产生沉淀,在工件表面形成磷化膜:Fe(H2PO4)2= FeHPO4↓+ H3P O4Fe+ Fe(H2PO4)2 =2FeHPO4↓+ H2↑3FeHPO4= Fe 3(PO4)2↓+ H3PO4Fe+ 2FeHPO4 =Fe 3(PO4)2↓+H2↑阴极区放出大量的氢:2H+ +2e- =H2↑O2 + 2H20 =4e- + 4OH-总反应式:吸热3Zn(H2PO4)2= Zn3(PO4)2↓+4H3PO4吸热吸热Fe+3Zn(H2PO4)2= Zn3(PO4)2↓+FeHPO4↓+3 H3PO4+2 H2↑放热二、磷化分类1、按磷化处理温度分类(1)高温型80—90℃处理时间为10-20分钟,形成磷化膜厚达10-30g/m2,溶液游离酸度与总酸度的比值为1:(7-8)优点:膜抗蚀力强,结合力好。

缺点:加温时间长,溶液挥发量大,能耗大,磷化沉积多,游离酸度不稳定,结晶粗细不均匀,已较少应用。

前处理及电泳的基础知识汇总

前处理及电泳的基础知识汇总

涂装前处理及电泳基础知识一、前处理常规工艺路线:热水洗(喷淋)→预脱脂(喷淋)→脱脂(浸)→自来水洗→自来水洗→表调→磷化→自来水洗→自来水洗→循环纯水洗→纯净纯水洗(不同生产线有所不同,但基本内容是一样的)1.热水洗:目的○1提前给工件(车身)加温,减少预脱脂降温。

○2洗掉工件表面的灰尘异物。

○3软化工件表面的油污,提高脱脂效果。

温度:一般是65+5℃。

常出问题:1 堵喷头,要经常清理检查喷头。

2 生锈,提前加少量的脱脂剂进去调整PH值到9-10。

3、定期清理槽底沉淀物。

2.预脱脂:目的○1除油○2影响脱脂效果的几个因素a.脱脂剂的质量b.脱脂槽液的浓度、温度、喷淋压力、喷淋的时间、喷头的角度、油水分离器的效果等。

3.脱脂:目的○1进一步彻底除油。

除去内腔、死角等喷淋不到的部位的油污。

○2影响脱脂效果的因素 a脱脂剂的质量b.脱脂槽液的浓度、温度、全浸的时间c.槽液搅拌情况、油污含量等。

4-5自来水洗:洗去工件上残留的脱脂剂常出问题:返锈工件清洗太干净或不干净均易生锈,要调整好水的“污染度”保持碱度“2-5”点最好。

如果是新换的水,可以加入少量的脱脂剂,最好是加磷化液的中和剂和促进剂(少量),可解决生锈问题。

6表调:目的,改善工件表面的金属状态,提供很多的磷化结晶核,可以改善磷化的均匀性、磷化速度,减少沉渣,降低膜厚等作用。

一般表调都是“胶肽”类表调剂,效果好,但寿命低,一般只有5-6天。

如果水洗不干净,带入杂质离子太多,失效速度更快,补加也无效,必须换槽重配。

它是一种胶体溶液,应该具备“丁达尔现象”。

否则就失效了。

应经常检测。

此序很重要。

7磷化:要求均匀,致密、薄,灰色或深灰色,不能发花、发黄、挂灰。

一般在阴极电泳线上,均采用“三元磷化”即“锌、锰、镍”的磷化。

它的特点是致密均匀,有一定的硬度。

耐碱性能好,不易在电泳中返溶,P比高(≥85%),一般只有2~4um,膜重大约在1-3g/㎡,结晶细密,只有2~7um 左右。

前处理基础知识

前处理基础知识

前处理基础知识前言汽车的前处理是表面处理的关键步骤。

车身车间拼装好的车身送到涂装车间,首先就是进行前处理,然后电泳、喷中途漆、面漆等;合适的前处理为漆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进而使喷漆后车身具有优良的耐蚀性。

下面将系统介绍前处理工艺,内容包括前处理的目的、各步骤的功能,如何控制工艺过程使前处理效果最好等。

前处理概述前处理典型流程:预处理(清除污垢,锈痕)---脱脂---水洗---表调---磷化---水洗---DI水洗---电泳前处理的作用。

除油。

形成转化膜。

封孔前处理的好处。

增强漆层与底材的结合力。

这是因为金属的表面和因有磷化结晶而增大,且与漆层互相咬合。

提供一个耐蚀保护膜,增强耐蚀性。

万一漆膜损坏,锈蚀的扩展被抑制。

金属底材汽车本身常用的材料有。

冷轧板。

电镀锌板。

热镀锌板。

合金化电镀锌板。

铝板选择底材会考虑到的因素。

焊接性。

冲压成型性能。

价格。

重量、强度。

应用、设计。

耐蚀性。

与磷化的匹配(可见汽车厂采购车身材料时并不特别重视板材的可磷化性)板材的制造过程和环境对其可磷化性也会有影响,可能的影响因素有辗压比,退火温度、油污种类、数量、氧化物等。

另外某些为远洋运输而使用的防锈油不易除净,会导致磷化膜出现条纹,镀锌板微小缺陷会令随后电泳漆膜出现小孔。

当汽车厂的板材来源改变,或改变了设计,冲压油等都要注意是否与现有的前处理相匹配。

油污种类和来源进入前处理线的车身表面会有各种油污、尘土等,它们包括:来自轧钢厂:。

辗压、酸洗过程(金属盐类、铁屑)。

轧钢油(脂肪酸、腊)。

金属氧化物。

碳(退火过程产生)来自环境、运输:。

凝结物、金属氧化物。

防锈油(专用于远洋运输)来自冲压、装配过程:。

坯料清洗。

冲压油、拉伸油(剂)。

人手接触。

焊接、铜焊。

打磨、布擦(金属屑)。

胶粘剂、密封胶。

字迹2.不能形成磷化膜的表面。

电镀锌表面有一层较厚的透明铬钝化膜。

工件表面的重铬酸锌膜。

铜焊焊缝。

焊渣、焊接高温影响区。

有机涂层。

塑料。

冷轧板表面的碳化物3.不能形成磷化膜且电泳也会出问题的表面。

磷化氢熏蒸基础知识PPT课件

磷化氢熏蒸基础知识PPT课件
提高了处理效果和安全性。
02
磷化氢的化学性质
磷化氢的物理性质
磷化氢是一种无色、 剧毒的气体,具有轻 微的甜味。
磷化氢在标准状况下 的气体密度为 1.69g/L,比空气略 重。
磷化氢的分子量为 34.04,沸点为87.5℃,熔点为132.8℃。
磷化氢的化学性质
磷化氢具有高度的还原性,可 以与多种氧化剂发生反应。
监测熏蒸效果 在熏蒸过程中,定期检查熏蒸帐 篷内的害虫死亡情况,以便及时 调整方案或采取其他措施。
熏蒸后的处理与注意事项
01
通风排气
熏蒸结束后,及时打开帐篷通风 排气,降低磷化氢气体浓度,避 免对植物和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03
清理残留物
对熏蒸帐篷内及周围环境的残留 物进行清理,保持环境整洁。
02
检查防治效果
破坏消化系统
磷化氢还能破坏害虫的消化系统,影响害虫的取 食和营养吸收,从而降低害虫的繁殖能力。
广谱杀虫
磷化氢对多种害虫有效,包括螨类、蛾类、甲虫 类等,具有广谱杀虫作用。
熏蒸过程的影响因素
温度
湿度
温度对磷化氢熏蒸效果有显著影响,高温 可以提高熏蒸效果,但也会加速磷化氢的 分解和挥发。
湿度对熏蒸效果也有影响,湿度过高或过 低都不利于熏蒸剂的渗透和扩散。
熏蒸时间
药剂浓度
熏蒸时间越长,杀虫效果越好,但过长的 熏蒸时间会导致药剂浪费和环境污染。
药剂浓度是影响熏蒸效果的关键因素,浓 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杀虫效果。
04
磷化氢熏蒸操作流程
熏蒸前的准备
了解熏蒸原理
磷化氢熏蒸是一种利用磷化氢气体对害虫进行熏蒸的农业害虫防治方 法。了解其工作原理和适用范围有助于更好地进行操作。

农药基础知识讲解

农药基础知识讲解

农药知识培训教材一. 农药1.农药概念与分类农药是指防治农林牧业生产中及卫生行业的有害生物(害虫、害螨、病原菌、杂草、鼠类)和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学药品。

1.1按用途分类分为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杀鼠剂、除草剂、杀软体动物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1.2按照剂型分类分为粉剂、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剂、乳油、颗粒剂、水分散粒剂、胶悬剂(悬浮乳剂、油悬剂)、水剂、可溶性水剂、水乳剂、微乳剂、泡腾片剂等。

农药剂型是不断发展变化,现大约有80多种剂型。

1.3 按来源分类分为天然农药、化学农药、生物化学农药。

1.4 农药按化学结构分类杀虫剂分为有机氯(六六六、DDT、硫丹)、有机磷(辛硫磷、甲基对硫磷、马拉硫磷、甲胺磷、敌敌畏、三唑磷、敌百虫、乐果、氧化乐果等)、氨基甲酸酯(灭多威、涕灭威、仲丁威、克百威、异丙威、残杀威等)、拟除虫菊酯类(高氯、来福灵、氰戊菊酯、敌杀死、甲氰菊酯等)、沙蚕毒素(杀虫双、杀虫单、杀虫磺、杀虫环等)、无机类(磷化锌、磷化铝)其他类如灭幼脲、氟铃脲、哒螨灵、米满、阿维菌素、溴虫腈(除尽)、氟虫腈(锐劲特)等。

杀菌剂分为无机类(石硫合剂、硫磺、硫酸铜)、有机硫类(代森系列、福美系列)、有机磷类(乙膦铝、稻瘟净)、有机砷类(福美砷)、有机汞类、有机锡类、取代苯类(百菌清、甲基硫菌灵、甲霜灵)、杂环类(多菌灵、叶枯唑、三唑酮、腈菌唑)、抗生素类(井冈霉素、多抗霉素、春雷霉素)等。

除草剂分为苯氧羧酸类(2,4-D,二甲四氯、高效盖草能、精喹禾灵、精稳杀得等)、二苯醚类(三氟羧草醚、虎威、克阔乐)、酰胺类(乙草胺、甲草胺、异丙草胺、丁草胺)、三氮苯类(莠去津、西玛津、扑草净)、磺酰脲类(苯磺隆、玉农乐)、有机磷类(草甘膦)、二硝基类(氟乐灵、二甲戊乐灵、地乐胺)、吡啶类(百草枯、毒溴啶)等。

植物生长调节剂参考其它有关书籍。

1.5 按作用方式分类可分为触杀剂、胃毒剂、内吸剂、熏蒸剂、保护剂、治疗剂、防腐剂、诱导剂、驱避剂、不育剂、灭生剂。

磷化培训PPT

磷化培训PPT

5、按用途分类
• A:用于密封层打底保护,耐磨,耐微动磨损和抗 •


擦伤,还可用于冷作成形中的润滑剂载体的磷化 膜,这类磷化膜多数为厚膜,以锰系膜居多。 B:用于不发生形变的油漆底层,用于成形不太严 格的润滑剂载体的磷化膜,这类膜多数为中等厚 度的磷化膜,以普通锌系,锌钙系膜居多。 C:一般用于有机涂层打底,即涂装前的磷化,多 以改性锌系磷化膜。 D:同C类似,也用于涂装前的磷化,但防护的标 准较C低,或用于涂覆有机层后有较大成形场合的 磷化膜,这类膜通常为铁系磷化膜。
在PH值为6~8的脱脂液中进行脱脂。 通过乳化作用能降低工件油污的表面张力。 并通过强助洗剂使油污与工件分离,出去 固体污物。脱脂液中不含难以清洗的氢氧 化钠、硅酸盐和OP类乳化剂等,有的几乎 全部由表面活性剂组成。
• 2 酸洗
酸洗除锈、除氧化皮的方法是工业领域应用最为广 泛的方法。利用酸对氧化物溶解以及腐蚀产生氢气的机械 剥离作用达到除锈和除氧化皮的目的。酸洗中使用最为常 见的是盐酸、硫酸、磷酸。硝酸由于在酸洗时产生有毒的 二氧化氮气体,一般很少应用。盐酸酸洗适合在低温下使 用,不宜超过45℃,使用浓度10%~45%,还应加入适量 的酸雾抑制剂为宜。硫酸在低温下的酸洗速度很慢,宜在 中温使用,温度50~80℃,使用浓度10%~25%。磷酸 酸洗的优点是不会产生腐蚀性残留物(盐酸、硫酸酸洗后 或多或少会有少会有Cl-、SO42-残留),比较安全,但磷 酸的缺点是成本较高,酸洗速度较慢,一般使用浓度 10%~40%,处理温度可常温到80℃。在酸洗工艺中,采 用混合酸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如盐酸-硫酸混合酸,磷 酸-柠檬酸混合酸。
• 在酸洗除锈除氧化皮槽液中,必须加入适量的缓
蚀剂。缓蚀剂的种类很多,选用也比较容易,它 的作用是抑制金属腐蚀和防止“氢脆”。但酸洗 “氢脆”敏感的工件时,缓蚀剂的选择应特别小 心,因为某些缓蚀剂抑制二个氢原子变为氢分子 的反应,即:2[H]→H2↑,使金属表面氢原子的 浓度提高,增强了“氢脆”倾向。因此必须查阅 有关腐蚀数据手册,或做“氢脆”试验,避免选 用危险的缓蚀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磷化基础知识1.总括磷化(phosphorization)是一种化学与电化学反应形成磷酸盐化学转化膜的过程,所形成的磷酸盐转化膜称之为磷化膜。

磷化的主要目的是:给基体金属提供保护,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金属被腐蚀;用于涂漆前打底,提高漆膜层的附着力与耐腐蚀能力;在金属冷加工工艺中起减摩润滑的作用。

磷化处理工艺应用于工业已有90多年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奠定磷化技术基础时期、磷化技术迅速发展时期和广泛应用时期。

磷化膜用作钢铁的防腐蚀保护膜,最早的可靠记载是英国Charles Ross于1869年获得的专利(B.P.No.3119)。

从此,磷化工艺应用于工业生产。

在近一个世纪的漫长岁月中,磷化处理技术累积了丰富的经验,有了重大的发现和突破。

一战期间,磷化技术的发展中心由英国移至美国。

1909年美国T.W.Coslet将锌、氧化锌或磷酸锌盐溶于磷酸中制成了第一个锌系磷化液。

这一研究成果大大促进了磷化工艺的发展,拓宽了磷化工艺的发展前途。

Parker防锈公司研究开发的Parco Power配制磷化液,克服了许多的缺点,将磷化处理时间提高到了1hr。

1929年Bonderizing磷化工艺将磷化时间缩短到了10min,1934年磷化处理技术在工业上取得了革命性的发展,即采用了将磷化液喷射到工件上的方法。

二战结束后,磷化技术很少有突破性的进展,只是稳步的发展和完善。

磷化广泛应用于防蚀技术,金属冷变形加工工业。

这个时期磷化处理技术重要改进有:低温磷化、各种控制磷化膜膜重的方法、连续钢带高速磷化。

当前,磷化技术领域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围绕提高质量、减少环境污染、节省能源进行。

2.分类2.1.按照磷化处理温度分类(1)高温型80℃以上处理。

形成的磷化膜较厚,可以达到10~30g/m2,处理液的游离酸度(FA)和总酸度(TA)的比值(以下称作酸比)为1:(4~8)优点:膜耐蚀性强缺点:加温时间长,溶液挥发量大,能耗大,磷化沉积物多,游离酸度不稳定。

结晶容易出现粗细不均匀。

(2)中温型50-80℃,处理时间一般为2-15分钟,膜重一般为1-7g/m2,处理液的游离酸度与总酸度的比值为1:(10~15)优点:游离酸度比较稳定,易掌握,磷化时间短,生产效率高,耐蚀性优良。

(3)低温型30-50℃,处理时间一般为2-10分钟,节约能源,能耗小。

皮膜细致紧密。

处理液的游离酸度与总酸度比值为1:20左右优点:皮膜细致紧密,能耗小缺点:相对而言,控制工艺较为繁琐(4)常温型10-40℃,一般需要加入促进剂,磷化时间因各公司药剂和工艺不同差距较大(我司目前一般为2-5分钟),溶液游离酸度和总酸度比值为1:(20~40),膜重一般为1~5g/m2。

优点:药品消耗少,溶液稳定缺点:溶液配制相对繁琐,控制工艺也相对繁琐2.2.按照磷化液成分分类(1)锌系磷化(2)锌钙系磷化(3)铁系磷化(4)锰系磷化(5)复合磷化磷化液由锌、铁、钙、镍、锰等元素组成(6)无磷磷化对应环保禁令而面向市场的新型处理液,主要由锆或钼等元素组成。

2.3.按照磷化施工方式来分类(1)浸渍磷化适用于高、中、低温磷化,特点:设备相对简单,对工件的外形适应性较高,但是对槽体循环装置要求较高。

现今应用比较广泛的施工方式。

(2)喷淋磷化适用于中、低温磷化工艺,可处理大面积工件,如冰箱、洗衣机壳体。

特点是:处理时间较短,成膜反应速度较快,生产效率高。

(3)刷涂磷化上述两种方法都无法实施时,会采用刷涂磷化的方法。

一般在常温下操作,磷化后工件自然干燥,但是磷化效果不如前两种,现在很少人用这种方法。

3.作用及用途3.1.磷化的作用3.1.1涂装前磷化的作用①增强涂装膜层(例如涂料涂层)与工件间的结合力②提高涂装后工件表面涂层的耐蚀性③提高装饰性3.1.2非涂装磷化的作用①提高工件的耐磨性②令工件在加工过程中具有润滑性③提高工件的耐蚀性3.2.磷化的用途①防护用磷化皮膜用于钢铁件耐蚀防护处理。

磷化膜类型可用锌系、锰系。

膜重一般为5-20g/m2。

磷化后涂防锈油、防锈脂、防锈腊等。

②油漆底层用磷化膜增加漆膜与钢铁工件之间的附着力和防护性。

磷化膜类型可以锌系或者锌钙系。

磷化膜重一般控制在1~10g/m2。

③冷加工润滑用磷化膜钢丝、焊接钢管拉拔所需,膜重一般控制在1~10g/m2;精密钢管拉拔,膜重一般控制在4~10g/m2;钢铁件冷挤压成型,膜重可能大于10g/m2。

④减摩用磷化膜磷化膜可以起减摩作用。

一般用锰系磷化,也可以用锌系磷化。

对于有较小动配合间隙工件,磷化膜重一般控制在1~3g/m2;对于有较大动配合间隙工件(如减速箱齿轮),磷化膜重一般控制在5~20g/m2。

⑤电绝缘用磷化膜一般用锌系磷化,用于电机及变电器中的硅片磷化处理。

4.原理4.1.磷化对象磷化是常用的前处理技术,原理上是应属于化学转换膜处理,主要是应用于钢铁表面磷化,有色金属(如铝、锌)件也可应用于磷化。

为了取得良好的磷化处理效果,通常汽车行业要求指标如下:C附着量:6~7mg/m2铁粉附着量:10mg/m2以下外观:银白色(黄色和蓝色的钢板氧化物比较多,视为不良)4.2.磷化原理工件(钢铁或铝、锌件)浸入磷化液(当然也有喷淋方式),在表面沉积形成一层不溶于水的结晶型磷酸盐转换膜的过程,称之为磷化。

钢铁件浸入磷化液(由Zn(H2PO4)2、Fe(H2PO4)2)、Mn(H2PO4)2组成的酸性稀水溶液)中,磷化膜的生成反应如下(以锌系皮膜为例):2Zn2++Fe2++2PO43-→Zn2Fe(PO4)2▪4H25.工艺磷化工艺流程主要有以下几步:脱脂→水洗→(酸洗)→水洗→表调→磷化→水洗→纯水洗→干燥→后处理工艺5.1.脱脂脱脂的主要目的,是除去处理对象表面的油污和炭粉,为了有效的去除油污,许多厂家采用二道脱脂的工艺。

我公司的脱脂剂大多数为碱性粉剂,少部分为液体药剂以及部分酸性药剂。

脱脂的方式有浸渍和喷淋。

一般来说,脱脂剂的温度越高,脱脂性能越好,但是过高的温度会影响脱脂剂中表面活性剂的活性,所以脱脂剂的温度应当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详情参照各药剂的产品说明书)。

而脱脂剂的碱度越高,理论上脱脂性能也会越好。

但是碱度也带来2个弊端:第一:对后续水洗不利;第二:过高的碱度,会对一些基材有侵蚀作用,例如镀锌件表面的锌层。

所以对于不同的基材,必须选用对应碱度的脱脂剂(详情参考药剂说明书)。

脱脂剂一般用游离碱度(FAL)来管理。

游离碱度的检测方法: 用移液管吸取10ml试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2-3滴酚酞指示剂,用0.1mol/l的硫酸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无色为终点。

此时所消耗的硫酸标准液的毫升数即为滴定的游离碱度点数5.2.水洗这里说的水洗,是指脱脂后的水洗。

水洗的目的主要是去除工件表面残留的脱脂剂。

同时,在水洗过程中,也可以对前道脱脂工艺的效果进行基础评判。

评判的方法是水幕法。

水幕法是指用肉眼观察水洗后工件表面水幕覆盖情况,水幕均匀且完整视为脱脂完全。

5.3.酸洗酸洗并非是磷化过程中必须的工艺,并且它是一道对磷化不利的工艺。

它存在的目的,是除去工件表面本身就存在的锈和氧化层。

如果工件表面本身无锈或者经过了抛丸处理,那么酸洗工艺是可以跳过的。

目前运用的酸洗液一般有盐酸,硫酸和磷酸。

5.4.水洗这里说的水洗是指酸洗后的水洗。

目的是将酸液从工件表面彻底清除。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一般会采用二道甚至三道的水洗工艺。

5.5.表调这是磷化工艺中至关重要的步骤。

表调的作用可以加速磷化反应,使磷化结晶颗粒变得细致紧密。

如图所示:无表调 PL-Z表调不同的表调,控制工艺也不一样。

就我公司产品而言,现场能够比较方便监控的是PH值,一般PH值控制在8~9。

表调不良会导致工件生锈,结晶颗粒过大,膜重过大等磷化不良的症状。

5.6.磷化5.6.1.游离酸度(FA)游离酸度磷化处理液必须控制的参数,是指游离的磷酸。

其作用是侵蚀基材,促使铁的溶解,以形成较多的晶核从而使膜结晶致密。

游离酸度过低,无法侵蚀基材,会使磷化膜变薄,甚至无膜。

游离酸度过高,会使膜层结构疏松,多孔,耐蚀性下降,令磷化时间延长。

游离酸度的检测方法:用移液管吸取10ml试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2-3滴溴酚蓝指示剂,用0.1mol/l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蓝紫色为终点。

此时所消耗的氢氧化钠标准液的毫升数即为滴定的游离酸度点数。

5.6.2.总酸度(TA)总酸度是指磷酸盐、硝酸盐和酸的总和。

总酸度一般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上限为好,有利于加速磷化反应,使膜层晶粒细致(FA不变的前提下)。

在游离酸度恒定的前提下,总酸度过高,膜层变薄,可以加水稀释。

总酸度过低,膜层疏松粗糙。

总酸度的检测方法:用移液管吸取10ml试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2-3滴酚酞指示剂,用0.1mol/l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粉红色为终点,此时消耗的氢氧化钠标准液毫升数为滴定的总酸度点数。

5.6.3.温度温度对磷化处理液本身,是有影响的。

温度的变化会引起游离酸度和总酸度的变化,尤其是游离酸度。

温度升高,游离酸度会变大,磷化膜层变厚,结晶变粗大。

温度过高的时候,Fe2+容易被氧化成Fe3+,加大沉淀物量,使槽液不稳定。

5.6.4.促进剂促进剂,顾名思义在磷化过程中起到促进磷化反应的作用。

对于冷轧钢材效果明显。

促进剂有许多种类,如氧化剂促进剂,金属离子促进剂,复合型促进剂-不稳定,容易分解,所等,我公司目前使用的促进剂主要为亚硝酸钠溶液。

NO2以使用时必须定期补加。

同时,过多补加促进剂后,会引起游离酸度的降低,在现场管理时必须加以注意。

促进剂含量应该严格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含量低,起不到促进作用;含量过高,会导致皮膜泛黄,结晶疏松。

5.6.5.时间理论上来讲,时间越长,磷化效果会越好,磷化越完全。

5.6.6.设备在进行浸渍型磷化处理时,槽体应该设有循环装置,循环量应该达到槽体的三倍以上。

例如100m3的槽体,循环量应该在300m3/Hr。

喷淋磷化的压力应当设定在一定范围内,一般为0.4~0.9kg/cm2。

若喷淋压力过大,会使皮膜呈长条状结晶。

5.7.水洗此处水洗指的是磷化后的水洗,目的是清除工件表面可能残留的磷化渣等附着物,使工件表面恢复清洁。

许多厂家也采用二道水洗来完成这个清洁目标。

5.8.纯水洗纯水洗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的清洁工件表面,通常这道水洗会采用加温的方式,也称为汤洗。

5.9.干燥可以使用风机或者烘箱进行干燥。

干燥的温度和时间应该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干燥时间和温度不够的话,工件表面残留水份,工件易生锈;干燥时间和温度过高,会导致磷化膜分解,工件泛黄。

5.10.后处理工艺后处理工艺大致有以下几类:1.电泳一般后续使用电泳工艺的磷化皮膜的结晶尺寸要求在1~10u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