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物理新高考版一轮习题:第十二章 微专题77 原子与原子核(含解析)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原子结构和原子核全章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原子结构和原子核全章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李仕才考纲要求:原子核的组成、放射性、原子核的衰变、半衰期;放射性同位素;核力、核反应方程;结合能、质量亏损;裂变反应和聚变反应、裂变反应堆;放射性的防护;氢原子光谱;氢原子的能级结构、能级公式;(全部要求为Ⅰ级)。
一、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1.汤姆生的“枣糕”模型(1)1897年汤姆生发觉了电子,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有复杂结构,掀开了研究原子的序幕. (2)“枣糕”模型:原子是一个球体,正电荷平均分布在整个球内,电子像枣糕里的枣子一样镶嵌在原子里.2.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1)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α粒子通过金箔时,绝大多数不发生偏转,仍沿原先的方向前进,但有少数发生大角度偏转,偏转的角度甚至大于900,有的几乎达到1800.(2)核式结构模型: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专门小的核,叫做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里绕着核旋转.原子核所带的单位正电荷数等于核外的电子数,因此整个原子是呈电中性的.电子绕着核旋转所需的向心力确实是核对它的库伦引力.(3)从α粒子散射实验的数据估算出原子核核半径的数量级为10-15m,而原子半径的数量级为 10—10 m。
【例1】在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中,有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其缘故是()A.原子的正电荷和绝大部分质量集中在一个专门小的核上B.正电荷在原子中是平均分布的C.原子中存在着带负电的电子D.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解析:α粒子散射实验中,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偏转.这说明了这些α粒子受到专门大的库伦力,施力物体应是体积甚小的带电实体。
依照碰撞知识,我们明白只有质量专门小的轻球与质量专门大的物体发生碰撞时,较小的球才被弹回去,这说明被反弹回去的α粒子碰上了质量比它大得多的物质实体,即集中了全部质量和正电荷的原子核.答案:A【练习1】关于α粒子散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绝大多数α粒子通过重金属箔后,发生了角度不太大的偏转B.α粒子在接近原子核的过程中,动能减少,电势能减少C.α粒子离开原子核的过程中,动能增大,电势能增大D.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数据进行分析,能够估算出原子核的大小解析:“由于原子核专门小,α粒子十分接近它的机会专门少,因此绝大多数α粒子差不多上仍按直线方向前进,只有极少数发生大角度的偏转”。
2021版高考物理(基础版)一轮复习学案:第十二章 2 第二节 原子结构与原子核 Word版含答案
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原子核[学生用书P253]【基础梳理】提示:卢瑟福线n2r1E1n2质子电子质子内N0⎝⎛⎭⎫12tτm0⎝⎛⎭⎫12tτ重核轻核,【自我诊断】1.判一判(1)原子的能量量子化现象是指原子在不同状态中具有不同的能量.()(2)炽热的固体、液体和高压气体发出的光谱是连续光谱.()(3)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辐射一定频率的光子,同时电子的动能增大,电势能减小.()(4)假如有18个某种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经过一个半衰期,一定有9个原子核发生了衰变.()(5)β衰变的电子来源于原子核外的电子.()(6)高温、高压的情况下,原子核的半衰期将会变短.()提示:(1)√(2)√(3)√(4)×(5)×(6)×2.做一做(1)(多选)在人类对微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科学实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出了基本电荷的数值B.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中存在原子核C.居里夫妇从沥青铀矿中分离出了钋(Po)和镭(Ra)两种新元素D.汤姆孙通过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偏转的实验,发现了阴极射线是由带负电的粒子组成的,并测出了该粒子的比荷提示:选ACD.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验证了物体所带的电荷量都是某一值的整数倍,测出了基本电荷的数值,A正确;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明确了原子核具有复杂结构,B错误;居里夫妇通过对含铀物质的研究发现了钋(Po)和镭(Ra),C正确;汤姆孙通过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偏转的实验,说明了阴极射线是由带负电的粒子组成的,并测出了粒子的比荷,D正确.(2)(2018·高考北京卷)在核反应方程42He+147N→17 8O+X中,X表示的是()A.质子B.中子C.电子D.α粒子提示:选A.由核反应方程中,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可知,X为11H,A正确.玻尔理论和能级跃迁[学生用书P254]【知识提炼】1.α粒子散射实验(1)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2)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少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发生了大角度偏转,极少数α粒子甚至被“撞了回来”.2.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1)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分析①核外电子不会使α粒子的速度发生明显改变.②汤姆孙模型不能解释α粒子的大角度散射.③绝大多数α粒子沿直线穿过金箔,说明原子中绝大部分是空的;少数α粒子发生较大角度偏转,反映了原子内部集中存在着对α粒子有斥力的正电荷;极少数α粒子甚至被“撞了回来”,反映了个别α粒子正对着质量比α粒子大得多的物体运动时,受到该物体很大的斥力作用.(2)核式结构模型的局限性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能够很好地解释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但不能解释原子光谱是特征光谱和原子的稳定性.3.对氢原子能级图的理解(1)能级图如图所示(2)氢原子的能级和轨道半径①氢原子的能级公式:E n=1n2E1(n=1,2,3,…),其中E1为基态能量,其数值为E1=-13.6 eV.②氢原子的半径公式:r n=n2r1(n=1,2,3,…),其中r1为基态半径,又称玻尔半径,其数值为r1=0.53×10-10 m.(3)能级图中相关量意义的说明相关量意义能级图中的横线表示氢原子可能的能量状态——定态横线左端的数字“1,2,3…”表示量子数横线右端的数字“-13.6,-3.4…”表示氢原子的能量相邻横线间的距离表示相邻的能量差,量子数越大,相邻的能量差越小,距离越小 带箭头的竖线表示原子由较高能级向较低能级跃迁,原子跃迁的条件为hν=E m -E n4.两类能级跃迁(1)自发跃迁:高能级→低能级,释放能量,发出光子. 光子的频率ν=ΔE h =E 高-E 低h.(2)受激跃迁:低能级→高能级,吸收能量.①光照(吸收光子):吸收光子的全部能量,光子的能量必须恰等于能级差hν=ΔE . ②碰撞、加热等:可以吸收实物粒子的部分能量,只要入射粒子能量大于或等于能级差即可,E 外≥ΔE .③大于电离能的光子被吸收,将原子电离.【典题例析】(多选)如图所示是氢原子的能级图,大量处于n =4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一共可以辐射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其中巴耳末系是指氢原子由高能级向n =2能级跃迁时释放的光子,则( )A .6种光子中波长最长的是n =4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产生的B .6种光子中有2种属于巴耳末系C .使n =4能级的氢原子电离至少要0.85 eV 的能量D .若从n =2能级跃迁到基态释放的光子能使某金属板发生光电效应,则从n =3能级跃迁到n =2能级释放的光子也一定能使该金属板发生光电效应[解析] 根据跃迁假说,在跃迁的过程中释放光子的能量等于两能级之差,故从n =4跃迁到n =3时释放光子的能量最小,频率最小,波长最长,A 错误;由题意知6种光子中有2种属于巴耳末系,它们分别是从n =4跃迁到n =2和从n =3跃迁到n =2时释放的光子,B正确;E4=-0.85 eV,故n=4能级的电离能等于0.85 eV,C正确;由题图知,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释放的光子的能量小于n=2能级跃迁到基态释放的光子的能量,D错误.[答案]BC【迁移题组】迁移1对原子核式结构的理解1.如图所示是α粒子(氦原子核)被重金属原子核散射的运动轨迹,M、N、P、Q是轨迹上的四点,在散射过程中可以认为重金属原子核静止.图中所标出的α粒子在各点处的加速度方向正确的是()A.M点B.N点C.P点D.Q点解析:选C.α粒子(氦原子核)和重金属原子核都带正电,互相排斥,加速度方向与α粒子所受斥力方向相同.带电粒子加速度方向沿相应点与重金属原子核连线指向轨迹曲线的凹侧,故只有C正确.迁移2对能级图的理解和应用2.(2019·高考全国卷Ⅰ)氢原子能级示意图如图所示.光子能量在1.63~3.10 eV的光为可见光.要使处于基态(n=1)的氢原子被激发后可辐射出可见光光子,最少应给氢原子提供的能量为()A.12.09 eVB.10.20 eVC.1.89 eVD.1.51 eV解析:选A.因为可见光光子的能量范围是1.63~3.10 eV,所以氢原子至少要被激发到n=3能级,要给氢原子提供的能量最少为E=(-1.51+13.60) eV=12.09 eV,即A正确.氢原子能级图与原子跃迁问题的解答技巧(1)能级之间跃迁时放出的光子频率是不连续的.(2)能级之间发生跃迁时放出(吸收)的光子频率由hν=E m-E n求得.若求波长可由公式c=λν求得.(3)一个氢原子跃迁发出可能的光谱线条数最多为(n -1). (4)一群氢原子跃迁发出可能的光谱线条数的两种求解方法 ①用数学中的组合知识求解:N =C 2n =n (n -1)2. ②利用能级图求解:在氢原子能级图中将氢原子跃迁的各种可能情况一一画出,然后相加.氢原子的能量及变化规律[学生用书P255]【知识提炼】氢原子跃迁时电子动能、电势能与原子能量的变化规律1.原子能量变化规律:E n =E k n +E p n =E 1n 2,随n 增大而增大,随n 的减小而减小,其中E 1=-13.6 eV.2.电子动能变化规律(1)从公式上判断电子绕氢原子核运动时静电力提供向心力即k e 2r 2=m v 2r ,所以E k =ke 22r ,随r 增大而减小.(2)从库仑力做功上判断,当轨道半径增大时,库仑引力做负功,故电子动能减小.反之,当轨道半径减小时,库仑引力做正功,故电子的动能增大.3.原子的电势能的变化规律(1)通过库仑力做功判断,当轨道半径增大时,库仑引力做负功,原子的电势能增大.反之,当轨道半径减小时,库仑引力做正功,原子的电势能减小.(2)利用原子能量公式E n =E k n +E p n 判断,当轨道半径增大时,原子能量增大,电子动能减小,故原子的电势能增大.反之,当轨道半径减小时,原子能量减小,电子动能增大,故原子的电势能减小.【跟进题组】1.(多选)(2020·湖北宜昌模拟)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根据玻尔理论,下述说明正确的是( )A .电子旋转半径减小B .氢原子能量增大C .氢原子电势能增大D .核外电子速率增大解析:选AD.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氢原子的能量减小,轨道半径减小,根据k e 2r 2=m v 2r ,得轨道半径减小,电子速率增大,动能增大,由于氢原子半径减小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则氢原子电势能减小,故A 、D 正确,B 、C 错误.2.(2020·福建三明模拟)按照玻尔理论,一个氢原子中的电子从一半径为r a 的圆轨道自发地直接跃迁到一半径为r b 的圆轨道上,已知r a >r b ,则在此过程中( )A .原子要发出某一频率的光子,电子的动能增大,原子的电势能减小,原子的能量也减小B .原子要吸收某一频率的光子,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的电势能减小,原子的能量也减小C .原子要发出一系列频率的光子,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的电势能减小,原子的能量也减小D .原子要吸收一系列频率的光子,电子的动能增大,原子的电势能增大,原子的能量也增大解析:选A.由玻尔氢原子理论知,电子轨道半径越大,原子能量越大,当电子从r a 跃迁到r b 时,原子能量减小,放出光子;在电子跃迁过程中,库仑力做正功,原子的电势能减小;由库仑力提供电子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即ke 2r 2=m v 2r ,r 减小,电子速度增大,动能增大,综上所述可知A 正确.原子核的衰变 半衰期[学生用书P256]【知识提炼】1.衰变规律及实质 (1)α衰变、β衰变的比较衰变类型 α衰变β衰变衰变方程A Z X →A -4Z -2Y +42HeAZ X → A Z +1Y + 0-1e衰变实质2个质子和2个中子结合成一个整体射出1个中子转化为1个质子和1个电子211H +210n →42He10n →11H + 0-1e 匀强磁场中轨迹形状衰变规律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动量守恒在发生α衰变或β衰变的过程中,产生的新核由于具有过多的能量(原子核处于激发态)而辐射出光子.2.三种射线的成分和性质 名称 构成 符号电荷量 质量 电离 能力 贯穿 本领 α射线 氦核 42He +2e 4u 最强 最弱 β射线 电子 0-1e-e 11 837u 较强 较强 γ射线 光子γ最弱最强(1)定义: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 (2)衰变规律:N =N 0⎝⎛⎭⎫12tτ、m =m 0⎝⎛⎭⎫12tτ. (3)影响因素:由原子核内部因素决定,跟原子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无关.【典题例析】(2017·高考全国卷Ⅱ)一静止的铀核放出一个α粒子衰变成钍核,衰变方程为238 92U →234 90Th +42H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衰变后钍核的动能等于α粒子的动能B .衰变后钍核的动量大小等于α粒子的动量大小C .铀核的半衰期等于其放出一个α粒子所经历的时间D .衰变后α粒子与钍核的质量之和等于衰变前铀核的质量[解析] 静止的铀核在衰变过程中遵循动量守恒,由于系统的总动量为零,因此衰变后产生的钍核和α粒子的动量等大反向,即p Th =p α,B 项正确;因此有2m Th E kTh =2m αE k α,由于钍核和α粒子的质量不等,因此衰变后钍核和α粒子的动能不等,A 项错误;半衰期是有半数铀核衰变所用的时间,并不是一个铀核衰变所用的时间,C 项错误;由于衰变过程释放能量,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可知,衰变过程有质量亏损,D 项错误.[答案] B【迁移题组】迁移1 衰变射线的性质1.图中曲线a 、b 、c 、d 为气泡室中某放射物发生衰变放出的部分粒子的径迹,气泡室中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以下判断可能正确的是( )A.a、b为β粒子的径迹B.a、b为γ粒子的径迹C.c、d为α粒子的径迹D.c、d为β粒子的径迹解析:选D.由于α粒子带正电,β粒子带负电,γ粒子不带电,据左手定则可判断a、b 可能为α粒子的径迹,c、d可能为β粒子的径迹,D正确.迁移2对半衰期的理解和应用2.(多选)14C发生放射性衰变成为14N,半衰期约5 700年.已知植物存活期间,其体内14C与12C的比例不变;生命活动结束后,14C的比例持续减小.现通过测量得知,某古木样品中14C的比例正好是现代植物所制样品的二分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古木的年代距今约5 700年B.12C、13C、14C具有相同的中子数C.14C衰变为14N的过程中放出β射线D.增加样品测量环境的压强将加速14C的衰变解析:选AC.古木样品中14C的比例是现代植物所制样品的二分之一,根据半衰期的定义知该古木的年代距今约5 700年,A正确;同位素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不同的中子数,B 错误;14C的衰变方程为14 6C→14 7N+0-1e,所以此衰变过程放出β射线,C正确;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核内部自身因素有关,与原子所处的化学状态和外部条件无关,D错误.迁移3衰变次数的计算3.235 92U经过m次α衰变和n次β衰变,变成207 82Pb,则()A.m=7,n=3 B.m=7,n=4C.m=14,n=9 D.m=14,n=18解析:选B.根据题意知核反应方程为235 92U→207 82Pb+m42He+n0-1e,根据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可得235=207+4m,92=82+2m-n,联立解得m=7,n=4,B正确.1.确定衰变次数的方法(1)设放射性元素A Z X经过n次α衰变和m次β衰变后,变成稳定的新元素A′Z′Y,则表示该核反应的方程为A Z X→A′Z′Y+n42He+m0-1e.根据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可列方程A =A ′+4n ,Z =Z ′+2n -m .(2)确定衰变次数,因为β衰变对质量数无影响,先由质量数的改变确定α衰变的次数,然后再根据衰变规律确定β衰变的次数.2.对半衰期的两点说明(1)根据半衰期的概念,可总结出公式N 余=N 原⎝⎛⎭⎫12tτ,m 余=m 原⎝⎛⎭⎫12tτ.式中N 原、m 原表示衰变前的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数和质量,N余、m 余表示衰变后尚未发生衰变的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数和质量,t表示衰变时间,τ表示半衰期.(2)适用条件:半衰期是一个统计规律,是对大量的原子核衰变规律的总结,对于一个特定的原子核,无法确定何时发生衰变.核反应类型与核反应方程[学生用书P257]【知识提炼】1.核反应的四种类型类型 可控性 核反应方程典例衰变α衰变 自发 238 92U →234 90Th +42Heβ衰变自发234 90Th →23491Pa + 0-1e人工转变 人工控制14 7N +42He →17 8O +11H (卢瑟福发现质子)42He +94Be →12 6C +10n (查德威克发现中子)类型可控性核反应方程典例人工转变 人工控制2713Al +42He →3015P +10n (约里奥—居里夫妇发现放射性同位素,同时发现正电子)3015P →3014Si + 0+1e重核裂变比较容易进行人工控制23592U+10n→144 56Ba+8936Kr+310n23592U+10n→136 54Xe+9038Sr+1010n轻核聚变很难控制21H+31H→42He+10n(1)熟记常见基本粒子的符号,是正确书写核反应方程的基础.如质子(11H)、中子(10n)、α粒子(42He)、β粒子(0-1e)、正电子(0+1e)、氘核(21H)、氚核(31H)等.(2)掌握核反应方程遵守的规律,是正确书写核反应方程或判断某个核反应方程是否正确的依据,由于核反应不可逆,所以书写核反应方程式时只能用“→”表示反应方向.(3)核反应过程中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跟进题组】1.(2018·高考天津卷)国家大科学工程——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于2017年8月28日首次打靶成功,获得中子束流,可以为诸多领域的研究和工业应用提供先进的研究平台.下列核反应中放出的粒子为中子的是()A.147N俘获一个α粒子,产生178O并放出一个粒子B.2713Al俘获一个α粒子,产生3015P并放出一个粒子C.115B俘获一个质子,产生84Be并放出一个粒子D.63Li俘获一个质子,产生32He并放出一个粒子解析:选B.根据核反应过程中质量数守恒及电荷数守恒可知,147N+42He→178O+11H,A项错误;2713Al+42He→3015P+10n,B项正确;115B+11H→84Be+42He,C项错误;63Li+11H→32He +42He,D项错误.2.(1)(2018·高考全国卷Ⅲ)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铝核2713Al,产生了第一个人工放射性核素X:α+2713Al→n+X.X的原子序数和质量数分别为() A.15和28B.15和30C.16和30 D.17和31(2)现有四个核反应:A.21H+31H→42He+10nB.235 92U+10n→X+8936Kr+310nC.2411Na→2412Mg+0-1eD.42He+94Be→12 6C+10n①________是发现中子的核反应方程,________是研究原子弹的基本核反应方程,________是研究氢弹的基本核反应方程.②B中X的质量数为________,中子数为________.解析:(1)据α粒子和中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写出核反应方程:42He+2713Al→10n+A Z X,结合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得,A=4+27-1=30,Z=2+13-0=15,原子序数等于核电荷数,故B正确.(2)①D为查德威克发现中子的核反应方程;B是研究原子弹的基本核反应方程;A是研究氢弹的基本核反应方程.②X的质量数为:(235+1)-(89+3)=144X的质子数为:92-36=56X的中子数为:144-56=88.答案:(1)B(2)①D B A②14488核能的计算[学生用书P257]【知识提炼】1.应用质能方程解题的流程图(1)根据ΔE=Δmc2计算,计算时Δm的单位是“kg”,c的单位是“m/s”,ΔE的单位是“J”.(2)根据ΔE=Δm×931.5 MeV计算.因1原子质量单位(u)相当于931.5 MeV的能量,所以计算时Δm的单位是“u”,ΔE的单位是“MeV”.2.根据核子比结合能来计算核能:原子核的结合能=核子的比结合能×核子数.利用质能方程计算核能时,不能用质量数代替质量进行计算.【跟进题组】1.(多选)原子核的比结合能曲线如图所示.根据该曲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有()A.42He核的结合能约为14 MeVB.42He核比63Li核更稳定C.两个21H核结合成42He核时释放能量D.235 92U核中核子的平均结合能比8936Kr核中的大解析:选BC.由题图可知,42He 的比结合能约为7 MeV ,其结合能应为28 MeV ,故A错误;比结合能较大的核较稳定,故B 正确;比结合能较小的核结合成比结合能较大的核时释放能量,故C 正确;比结合能就是平均结合能,故由图可知D 错误.2.(2019·高考全国卷Ⅱ)太阳内部核反应的主要模式之一是质子-质子循环,循环的结果可表示为411H →42He +201e +2ν已知11H 和42He 的质量分别为m p =1.007 8 u 和m α=4.002 6 u ,1 u =931 MeV/c 2,c 为光速.在4个11H 转变成1个42He 的过程中,释放的能量约为( )A .8 MeVB .16 MeVC .26 MeVD .52 MeV 解析:选C.核反应质量亏损Δm =4×1.007 8 u -4.002 6 u =0.028 6 u ,释放的能量ΔE =0.028 6×931 MeV =26.6 MeV ,C 正确.[学生用书P389(单独成册)](建议用时:4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在同位素氢、氘、氚的核内具有相同的( )A .核子数B .电子数C .中子数D .质子数解析:选D.同位素是指在原子核中的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元素,故氢、氘、氚的核内具有相同的质子数,D 项正确.2.(2018·高考海南卷)已知234 90Th 的半衰期为24天.4 g 234 90Th 经过72天还剩下( ) A .0B .0.5 gC .1 gD .1.5 g 解析:选B.m =m 0⎝⎛⎭⎫12t τ=4×⎝⎛⎭⎫127224 g =0.5 g ,B 正确. 3.以下关于玻尔原子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子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是任意的B .电子在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时,稳定地产生电磁辐射C .电子从量子数为2的能级跃迁到量子数为3的能级时要辐射光子D .不同频率的光照射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时,只有某些频率的光可以被氢原子吸收解析:选D.氢原子的轨道是不连续的,A错误;电子在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时,不会产生电磁辐射,只有跃迁时才会产生电磁辐射,B错误;氢原子在不同的轨道上的能级E n=1n2E1,电子从量子数为2的能级跃迁到量子数为3的能级时要吸收光子,C错误;氢原子辐射的光子的能量E=E n-E m=1n2E1-1m2E1=hν,不同频率的光照射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时,只有某些频率的光可以被氢原子吸收,D正确.4.下列有关氢原子光谱的说法正确的是()A.氢原子的发射光谱是连续谱B.氢原子光谱说明氢原子只发出特定频率的光C.氢原子光谱说明氢原子能量是连续的D.氢原子光谱线的频率与氢原子能级的能量差无关解析:选B.由于氢原子发射的光子的能量E=E n-E m=1n2E1-1m2E1=m2-n2n2m2E1,所以发射的光子的能量值E是不连续的,只能是一些特定频率的谱线,A错误,B正确;由于氢原子的轨道是不连续的,根据玻尔原子理论知氢原子的能级也是不连续的,即是分立的,C错误;当氢原子从较高轨道第n能级跃迁到较低轨道第m能级时,发射的光子的能量为E=E n-E m=hν,显然n、m的取值不同,发射光子的频率就不同,故氢原子光谱线的频率与氢原子能级的能量差有关,D错误.5.(2020·上海理工大附中期中)如图所示为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图中的显微镜可在圆周轨道上转动,通过显微镜前相连的荧光屏可观察α粒子在各个角度的散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图中的A、B两位置分别进行观察,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一样多B.在图中的B位置进行观察,屏上观察不到任何闪光C.卢瑟福选用不同金属箔片作为α粒子散射的靶,观察到的实验结果基本相似D.α粒子发生散射的主要原因是α粒子撞击到金原子后产生的反弹解析:选C.放在A位置时,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应最多,说明大多数射线基本不偏折,可知金箔原子内部很空旷,故A错误;放在B位置时,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较少,说明较少射线发生偏折,可知原子内部带正电的体积小,故B错误;选用不同金属箔片作为α粒子散射的靶,观察到的实验结果基本相似,故C 正确;α粒子发生散射的主要原因是α粒子受到金原子库仑力作用,且金原子质量较大,从而出现的反弹,故D 错误.6.(2020·河北衡水统测)一放射性原子核X 静止在与纸面垂直的匀强磁场中,衰变后产生的原子核Y 及粒子的运动轨迹如图,则( )A .此次衰变可能为β衰变B .Y 的质子数比X 的质子数小4C .Y 的中子数比X 的中子数小4D .轨迹2为Y 的运动轨迹解析:选D.衰变瞬间粒子和原子核Y 速度方向相反,根据轨迹图可知,两者在切点处受到的洛伦兹力方向相反,而两者处于同一磁场中,根据左手定则可判断出两者带同种电荷,即X 发生的是α衰变,A 错误;Y 的质子比X 的质子数小2,Y 的中子数比X 的中子数小2,B 、C 错误;衰变过程遵循动量守恒定律,可得粒子和Y 的动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结合q v B =m v 2r 可得电荷量越大,运动半径越小,故轨迹2为Y 的运动轨迹,D 正确. 7.碘131的半衰期约为8天,若某药物含有质量为m 的碘131,经过32天后,该药物中碘131的含量大约还有( )A.m 4B.m 8C.m 16D.m 32解析:选C.经过n 个半衰期剩余碘131的含量m ′=m ⎝⎛⎭⎫12n .因32天为碘131的4个半衰期,故剩余碘131的含量:m ′=m ⎝⎛⎭⎫124=m 16,C 正确.8.大科学工程“人造太阳”主要是将氘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用来发电.氘核聚变反应方程是:21H +21H →32He +10n.已知 21H 的质量为2.013 6 u, 32He 的质量为3.015 0 u ,10n 的质量为1.008 7 u ,1 u =931 MeV/c 2.氘核聚变反应中释放的核能约为( )A .3.7 MeVB .3.3 MeVC .2.7 MeVD .0.93 MeV解析:选B.氘核聚变反应的质量亏损为Δm =2×2.013 6 u -(3.015 0 u +1.008 7 u)=0.003 5 u ,释放的核能为ΔE =Δmc 2=0.003 5×931 MeV/c 2×c 2≈3.3 MeV ,B 正确.9.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图中a 、b 、c 、d 对应氢原子的四次跃迁,已知可见光光子的能量范围为1.61~3.10 eV ,关于四次跃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经历a 跃迁,氢原子吸收的光子能量为0.66 eVB .经历b 跃迁,氢原子的轨道半径增大,原子核外电子的动能增大C .经历c 跃迁,氢原子放出的光子是可见光光子D .经历d 跃迁后,再用可见光照射跃迁后的氢原子,可使氢原子发生电离解析:选D.经历a 跃迁,氢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子的能量为0.66 eV ,A 错误;经历b 跃迁,氢原子吸收能量,轨道半径增大,但核外电子的动能会减小,B 错误;经历c 跃迁,氢原子辐射出的光子的能量为0.97 eV ,则该光子不是可见光光子,C 错误;经历d 跃迁后,跃迁后的氢原子的电离能为1.51 eV ,因此用可见光光子照射可使其电离,D 正确.二、多项选择题10.(2020·山东济宁育才中学模拟)两个氘核以相等的动能E k 对心碰撞发生核聚变,核反应方程为21H +21H →32He +10n ,其中氘核的质量为m 1,氦核的质量为m 2,中子的质量为m 3.假设核反应释放的核能E 全部转化为动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核反应后氮核与中子的动量相同B .该核反应释放的能量为E =(2m 1-m 2-m 3)c 2C .核反应后氮核的动能为E +2E k 4D .核反应后中子的动能为E +E k 4解析:选BC.核反应前后两氘核动量和为零,因而反应后氦核与中子的动量等大反向,故A 错误;该核反应前后释放的能量ΔE =(2m 1-m 2-m 3)c 2,故B 正确;由能量守恒可得:核反应后的总能量为E +2E k ,由动能与动量的关系E k =p 22m,且m He =3m n 可知,核反应后氦核的动能为E +2E k 4,核反应后中子的动能为3(E +2E k )4,故C 正确,D 错误. 11.(2019·高考天津卷)我国核聚变反应研究大科学装置“人造太阳”2018年获得重大突破,等离子体中心电子温度首次达到 1亿度,为人类开发利用核聚变能源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下列关于聚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核聚变比核裂变更为安全、清洁B.任何两个原子核都可以发生聚变C.两个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总质量较聚变前增加D.两个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核子的比结合能增加解析:选AD.与核裂变相比轻核聚变更为安全、清洁,A正确;自然界中最容易实现的聚变反应是氢的同位素氘与氚的聚变,不是任意两个原子核都能发生核聚变,B错误;两个轻核发生聚变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时,放出巨大的能量,根据E=mc2可知,聚变反应中存在质量亏损,则总质量较聚变前减少,C错误;两个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的过程中要释放能量,核子的平均质量减少,所以核子的比结合能增加,D正确.12.一静止的铝原子核2713Al俘获一速度为1.0×107 m/s的质子p后,变为处于激发态的硅原子核2814S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核反应方程为p+2713Al→2814SiB.核反应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C.核反应过程中系统能量不守恒D.核反应前后核子数相等,所以生成物的质量等于反应物的质量之和解析:选AB.核反应方程满足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A正确;微观粒子相互作用过程中,满足动量守恒定律,B正确;题述核反应过程属于“二合一”形式的完全非弹性碰撞,机械能有损失,但对于封闭的系统,能量仍然守恒,C错误;核反应过程释放能量,存在质量亏损现象,D错误.13.人们发现,不同的原子核,其核子的平均质量(原子核的质量除以核子数)与原子序数有如图所示的关系.下列关于原子结构和核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由图可知,原子核D和E聚变成原子核F时会有质量亏损,要吸收能量B.由图可知,原子核A裂变成原子核B和C时会有质量亏损,要放出核能C.已知原子核A裂变成原子核B和C时放出的γ射线能使某金属板逸出光电子,若增加γ射线强度,则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增大D.在核反应堆的铀棒之间插入镉棒是为了控制核反应速度解析:选BD.原子核D、E聚变成原子核F,放出能量,A错误;A裂变成B、C,放出能量,B正确;增加入射光强度,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C错误;镉棒能吸收中子,可控制核反应速度,D正确.。
2021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高频考点强化卷12 动量 原子物理
2021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高频考点强化卷12 动量原子物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xx·上海高考)核反应方程94Be+42He→C+X中的X表示( )A.质子B.电子C.光子 D.中子【解析】根据质量数守恒可知X的质量数为1;根据电荷数守恒可知X的电荷数为0,所以X表示中子.选D.【答案】D2.(xx·上海高考)在光电效应的实验结果中,与光的波动理论不矛盾的是( ) A.光电效应是瞬时发生的B.所有金属都存在极限频率C.光电流随着入射光增强而变大D.入射光频率越大,光电子最大初动能越大【解析】光电效应产生的时间极短,电子吸收光的能量是瞬间完成的,而不像波动理论所预计的那样可以逐渐叠加,A错误.光电效应中所有金属都存在极限频率,当入射光的频率低于极限频率时不能发生光电效应.光的波动理论认为不管光的频率如何,只要光足够强,电子都可以获得足够能量从而逸出表面,不应存在极限频率,B错误.光电效应中入射光越强,光电流越大,这与光的波动理论不矛盾,C正确.光电效应中入射光的频率越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光的波动理论认为光强越大,电子可获得更多的能量,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D错误.【答案】 C3.(xx·南宁模拟)已知电子处于最内层轨道时的能量为E,该电子吸收频率为ν的光子后跃迁到最外层轨道,随后又立即辐射出一个光子,从而跃迁到中层轨道,此时电子的能量为E′,则该辐射光子的波长为(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真空中光速为c)A.cνB.hcE-E′C.hcE+hνD.hcE+hν-E′【解析】根据能级跃迁公式,电子吸收光子后跃迁到最外层轨道,则电子在最外层轨道时的能量为E+hν;而后由于不稳定,再次进行跃迁,根据跃迁公式可得:E+hν=E′+hν′,根据波速公式可得:λ=cν′=hcE+hν-E′,选项D正确,选项ABC错误.【答案】 D4.(xx·江南十校联考) 如图1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放有一物体M,物体上有一光滑的半圆弧轨道,轨道半径为R,最低点为C,两端A、B等高,现让小滑块m从A点静止下滑,在此后的过程中,则图1A.M和m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动量守恒B.M和m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动量不守恒C.m从A到C的过程中M向左运动,m从C到B的过程中M向右运动D.m从A到B的过程中,M运动的位移为mRM+m【解析】M和m组成的系统只有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没有其他能量产生,因此系统机械能守恒,而系统在水平方向所受合外力为零,动量在水平方向守恒,竖直方向上动量不守恒,因此系统总的动量不守恒,A错,B对;m从A到C的过程中对M有向左下方的压力使之向左加速运动,m从C到B的过程中对M有向右下方的压力使之向左减速运动,C错;M和m组成的系统满足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故有Mv1=mv2,对应的平均速度满足Mv1=mv2,两边都乘以时间有Mv1t=mv2t,即对应位移满足Mx1=mx2,而2R=x1+x2,联立解得x1=2mRM+m,D错.【答案】 B5.(xx·皖南八校联考)氢原子由原子核和一个核外电子组成,电子绕原子核做匀速圆周运动;电子运动的半径可以变化,且沿不同轨道运动时原子具有的能量不同(原子能量为电子动能与原子电势能之和).现有一氢原子吸收了一定的能量后其核外电子从半径为R1的轨道跃迁到半径为R2的轨道上.若已知氢原子电势能E p=-ke2R(e为电子的电荷量)则A .核外电子的动能增加了ke 22R 1-ke 22R 2B .核外电子的动能减少了ke 22R 2-ke 22R 1C .氢原子吸收的能量等于ke 22R 1-ke 22R 2D .氢原子吸收的能量等于ke 22R 2-ke 22R 1【解析】 电子在半径为R 1的轨道上运动时,由ke 2/R 21=mv 21/R 1,得E k1=ke 2/2R 1,由E p =-ke 2/R 得E pl =-ke 2/R 1.同理可得电子在半径为R 2的轨道上运动时,动能和电势能分别为E k2=ke 2/2R 2,E p2=-ke 2/R 2,氢原子吸收能量后,轨道半径增大,动能减小,减少量为E kl -E k2,AB 选项错误;氢原子吸收能量等于原子增加能量,大小为(E k2+E p2)-(E k1+E p1),C 选项正确,D 项错误.【答案】 C6. (xx·天津高考)一束由两种频率不同的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从空气射入玻璃三棱镜后,出射光分成a 、b 两束,如图2所示,则a 、b 两束光( )图2A .垂直穿过同一块平板玻璃,a 光所用的时间比b 光长B .从同种介质射入真空发生全反射时,a 光临界角比b 光的小C .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b 光形成的相邻亮条纹间距小D .若照射同一金属都能发生光电效应,b 光照射时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解析】 由图知n a >n b ,则由n =c v 知v a <v b ,故由t =d v 知t a >t b ,A 正确.由sin C =1n知C a <C b ,故B 正确.因对同种介质频率越大、波长越短时折射率越大,故λa <λb ,结合双缝干涉条纹宽度Δx =L d λ可知C 错误.由光电效应方程E km =hν-W =h c λ-W 可知,同一金属W 相同时,a 光频率高,用a 光照射时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D 错误.【答案】 AB7. 某人身系弹性绳自高空p 点自由下落,图3中a 点是弹性绳的原长位置,c 点是人所到达的最低点,b 点是人静止悬吊时的平衡位置,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3A.从p至c过程中重力的冲量大于弹性绳弹力的冲量B.从p至c过程中重力所做功等于人克服弹力所做的功C.从p至b过程中人的速度不断增大D.从a至c过程中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解析】人完成从p到c的过程中经历了自由下落、变加速、变减速三个运动过程.考虑全过程p至c,外力的总冲量等于重力的冲量和弹性绳的弹力冲量的矢量和,由动量定理知人所受外力的总冲量等于人的动量变化,人在p和c两处,速度均为零即动量都为零,因此动量的变化为零,则有重力的冲量与弹性绳弹力的冲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总冲量为零,选项A错;同样人在p和c两处,动能均为零,动能的变化为零,由动能定理知,重力所做的功等于人克服弹力所做的功,选项B正确;人由p到b的过程,前一过程(p~a)自由落体,后一过程(a~b)由于弹性绳伸长,弹力F增加,重力G不变,人所受合力G -F不断减小,方向向下,人做的是加速度在减小的加速运动,选项C正确;由于b是人静止悬吊时的平衡位置,当人由b运动至c的过程,弹力大于重力,合力方向向上,加速度方向向上,因此选项D错.【答案】BC8.(xx·贵州六校联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氢原子核外电子从激发态n=3跃迁到基态发出的光子刚好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从激发态n=2跃迁到基态发出的光子一定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B.英籍物理学家卢瑟福用α粒子打击金箔得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在1919年用α粒子轰击氮核打出了两种粒子,测出了它们的质量和电荷量,证明了原子核内部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C.任何原子核在衰变过程中质量数和电荷数都守恒D.光子除了具有能量外还具有动量【解析】根据光电效应中极限频率和玻尔理论可知,A错误;英籍物理学家卢瑟福用α粒子打击金箔时得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卢瑟福并没有证明原子核内部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以及测出它们的质量和电荷量,B错误;根据原子核的衰变规律可知,任何原子核在衰变过程中都遵循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C正确;根据光量子理论,光子不仅具有能量还具有动量,D正确.【答案】 CD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2分.按题目要求作答.计算题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9. (11分)(xx·山东高考)如图4,光滑水平直轨道上两滑块A 、B 用橡皮筋连接,A 的质量为m .开始时橡皮筋松弛,B 静止,给A 向左的初速度v 0.一段时间后,B 与A 同向运动发生碰撞并粘在一起.碰撞后的共同速度是碰撞前瞬间A 的速度的两倍,也是碰撞前瞬间B 的速度的一半.求:图4(1)B 的质量.(2)碰撞过程中A 、B 系统机械能的损失.【解析】 (1)以初速度v 0的方向为正方向,设B 的质量为m B ,A 、B 碰撞后的共同速度为v ,由题意知:碰撞前瞬间A 的速度为v2,碰撞前瞬间B 的速度为2v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 v 2+2m B v =(m +m B )v ① 由①式得m B =m2. ② (2)从开始到碰后的全过程,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 0=(m +m B )v ③设碰撞过程A 、B 系统机械能的损失为ΔE ,则ΔE =12m ⎝ ⎛⎭⎪⎫v 22+12m B (2v )2-12(m +m B )v 2 ④联立②③④式得ΔE =16mv 20. ⑤ 【答案】 (1)m 2 (2)16mv 20 10.(11分)如图5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滑块A 、C 质量均为m =1 kg ,B 质量为M =3 kg.开始时A 、B 静止,现将C 以初速度v 0=2 m/s 的速度滑向A ,与A 碰后粘在一起向右运动与B 发生碰撞,碰后B 的速度v B =0.8 m/s ,B 与墙发生碰撞后以原速率弹回.(水平面足够长)图5(1)求A与C碰撞后的共同速度大小;(2)分析判断B反弹后能否与AC再次碰撞?【解析】(1)设AC与B碰前的速度为v1,与B碰后的速度为v2,A、C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有mv0=2mv1代入数据得v1=1 m/s(2)AC与B碰撞过程动量守恒,有2mv1=2mv2+Mv B代入数据得:v2=-0.2 m/sv B大于v2,故能发生第二次碰撞.【答案】(1)1 m/s (2)能11.(15分) (1)如图6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若有一群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则其跃迁时最多能发出________种频率的光.若氢原子从n=4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恰好能使某种金属产生光电效应,则这群氢原子发出的光中共有________种频率的光能使该金属产生光电子效应,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________eV.图6图7(2)如图7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A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3m的小球B以速度v与小球A发生正碰,碰撞有可能是弹性的,也有可能是非弹性的,试计算碰撞后小球B 的速度大小范围.【解析】(1)n=4能级的氢原子,根据原子的跃迁理论,共可以产生6种不同频率的光.当氢原子从n=4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释放出的能量为ΔE=-0.85 eV-(-3.4 eV)=2.55 eV,由分析可知,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中能量大于2.55 eV的有3种.由题意可知,该金属的逸出功为2.55 eV,而辐射出的光子的能量的最大值为12.75 eV,所以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ΔE k=hν-W=10.2 eV.(2)当A、B两小球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时,设碰后B球的速度大小为v1,由动量守恒定律得3mv=(3m+m)v1解得:v1=3 4 v当A、B两小球发生完全弹性碰撞时,设碰后A球的速度为v2,B球的速度为v′2,由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3mv =mv 2+3mv ′212·3mv 2=12·mv 22+12·3mv ′22 以上两式联立可解得:v ′2=12v ,v ′2=v (舍) 所以碰撞后B 球的速度大小范围为12v ≤v B ≤34v 【答案】 (1)6 4 10.2(2)12v ≤v B ≤34v 12.(15分)(1)双β衰变是原子核同时发射两个电子和两个中微子(中微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均为零)的一种衰变方式.已知静止的8234Se 发生双β衰变时会转变成一个新核X ,则新核X 的中子数为________;若衰变过程中释放的核能为E ,真空中的光速为c ,则衰变过程中的质量亏损为________.(2) 如图8所示,质量为m 的小球悬挂在长为L 的细线下端,将它拉至细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60°的位置后自由释放,当小球摆至最低点时,恰与放置在粗糙水平面上静止的、质量为2 m 的木块相碰,碰后小球速度反向且为碰前的14.求小球与木块在碰撞过程中产生的热量Q 1和木块与地面摩擦产生的热量Q 2的比值.图8【解析】 (1)由题意可知8234Se 发生双β衰变生成新核8236X ,则新核X 的中子数为82-36=46(个),由质能方程ΔE =Δmc 2可得衰变过程中的质量亏损Δm =E c 2.(2)小球从如图所示的位置落到最低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设小球在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 0,则由机械能过恒定律可得: mgL (1-cos θ)=12mv 2小球在最低点与水平面上静止的木块发生碰撞,设碰后木块的速度大小为v ,小球的速度大小为v ′,则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 mv 0=2mv -mv ′又因为v ′=14v 0 所以v =58v 0 由能量守恒可知在碰撞过程中产生的热量Q 1=12mv 20-12mv ′2-12·2mv 2 整理可得:Q 1=564mgL 木块由于摩擦会减速滑行直至停止,有 Q 2=12·2mv 2将v =58v 0代入可得:Q 2=2564mgL 所以Q 1Q 2=15. 【答案】 (1)46E c 2 (2)1537926 9426 鐦A22745 58D9 壙S29527 7357 獗30866 7892 碒22021 5605 嘅37117 90FD 都 O 27656 6C08 氈/27294 6A9E 檞31675 7BBB 箻。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专题训练:专题12 第2讲《原子核》.pdf
第2讲 原子核 一、单项选择题 1.某原子核发生一次α衰变和一次β衰变而变成一种新核,则新核比原来的核( ) A.质子数减少2个,中子数减少2个 B.质子数减少1个,中子数减少3个 C.质子数减少4个,核电荷数减少1 D.质子数减少5个,核电荷数减少2个 2.下面列出的是一些核反应方程: P→Si+X、Be+H→B+Y、He+He→Li+Z,其中( ) A.X是质子,Y是中子,Z是正电子 B.X是正电子,Y是质子,Z是中子 C.X是中子,Y是正电子,Z是质子 D.X是正电子,Y是中子,Z是质子. 3.原子核U经放射性衰变①变为原子核Th,继而经放射性衰变②变为原子核Pa,再经放射性衰变③变为原子核U.放射性衰变①、②和③依次为( ) A.α衰变、β衰变和β衰变 B.β衰变、β衰变和α衰变 C.β衰变、α衰变和β衰变 D.α衰变、β衰变和α衰变 4.某放射性元素经过11.4天有的原子核发生了衰变,该元素的半衰期为( ) A.11.4天 B.7.6天 C.5.7天 D.3.8天 5.关于原子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 B.10个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经一个半衰期一定有5个发生了衰变 C.一个中子和一个质子结合成氚核时,释放出核能,表明此过程中有质量亏损 D.β射线来自于原子的核外电子 二、双项选择题 6.关于核能和爱因斯坦质能方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E=mc2是物体各种形式能的总称 B.原子核的能是指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吸收的能量或原子核分解为核子时放出的能量 C.1 u(原子质量单位)相当于931.5 MeV能量 D.由ΔE=Δmc2知,在核反应中,亏损的质量Δm转化成能量ΔE放出 7.图K12-2-1中P为放在匀强电场中的天然放射源,其放出的射线在电场的作用下分成a、b、c三束,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图K12-2-1 A.a为α射线,b为β射线 B.a为β射线,b为γ射线 C.b为γ射线,c为α射线 D.b为α射线,c为γ射线 8.我国科学家研制“两弹”所涉及的基本核反应有: ①U+n→Sr+Xe+kn. ②H+H→He+dn. 关于这两个方程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方程①属于α衰变 B.方程②属于轻核聚变 C.方程①中k=10,方程②中d=1 D.方程①中k=6,方程②中d=1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氢原子从n=2的状态跃迁到n=6的状态时,放射出光子 B.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指大量该元素的原子核中有半数发生衰变需要的时间 C.β衰变中放出的电子来自于核外电子 D.中子与质子结合成氘核时放出能量 10.(广东省揭阳一中2014届摸底)氘核、氚核、中子、氦核的质量分别是m1、m2、m3和m4,如果氘核和氚核结合生成氦核,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核反应方程为H+H→He+n B.这是一个裂变反应 C.核反应过程中的质量亏损△m=m1+m2-m3 D.核反应过程中释放的核能△E=(m1+m2-m3-m4)c2 11.(茂名市华侨中学2014届月考)下列核反应方程及其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 A.He+H→He+H是聚变反应 B.U→Th+He是人工核转变 C.U+n→Kr+Ba+3n是裂变反应 D.Na→Mg+ 0-1e是裂变反应第2讲 原子核 1.B 解析:α衰变即原子核放出氦核(He),含有两个质子两个中子;β衰变的实质是中子变成质子同时放出电子,其核反应方程为n→H+e.综合两项衰变可知,新核比原来的核质子数共少1个,中子数共少了3个. 2.D 3.A 解析:①U→Th,质量数少4,电荷数少2,说明①为α衰变.②Th→Pa,质子数加1,说明②为β衰变,中子转化成质子.③Pa→U,质子数加1,说明③为β衰变,中子转化成质子. 4.D 解析:根据=得=3,因为t=11.4,所以T1/2=天=3.8天,选项D正确. 5.C 6.AC 7.BC 8.BC 9.BD 10.AD 11.AC。
2021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16.2《原子核》试题
2021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16.2《原子核》试题1.(xx·天津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玻尔对氢原子光谱的研究导致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的建立B.可利用某些物质在紫外线照射下发出荧光来设计防伪措施C.天然放射现象中产生的射线都能在电场或磁场中发生偏转D.观察者与波源互相远离时接收到波的频率与波源频率不同2.(1)研究光电效应的电路如图所示.用频率相同、强度不同的光分别照射密封真空管的钠极板(阴极K),钠极板发射出的光电子被阳极A吸收,在电路中形成光电流.下列光电流I与A、K之间的电压U AK的关系图象中,正确的是()(2)钠金属中的电子吸收光子的能量,从金属表面逸出,这就是光电子.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的过程中,其动量的大小(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原因是.(3)已知氢原子处在第一、第二激发态的能级分别为-3.4 eV和-1.51 eV,金属钠的截止频率为5.53×1014Hz,普朗克常量h=6.63×10-34J·s.请通过计算判断,氢原子从第二激发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过程中发出的光照射金属钠板,能否发生光电效应.3.现在很多血管专科医院引进了一种被称为“心脏灌注显像”的检测技术,将若干毫升含放射性元素锝(Tc)的注射液注入被检测者的动脉中,经过40分钟后,这些含放射性物质的注射液通过血液循环均匀地分布到血液中.这时对被检测者的心脏进行造影.心脏血管正常的位置由于放射性物质随血液到达而显示有放射线射出;心脏血管被堵塞的部分由于无放射性物质到达,将无放射线射出.医生根据显像情况就可判定被检测者心脏血管有无病变,并判定病变位置.你认为检测所用放射性锝的半衰期应该最接近( )A.6分钟B.6小时C.6天D.6个月4.(xx·广东卷)铀核裂变是核电站核能的重要来源,其一种裂变反应式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上述裂变反应中伴随着中子放出B.铀块体积对链式反应的发生无影响C.铀核的链式反应可人工控制D.铀核的半衰期会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5.(xx·重庆卷)铀是常用的一种核燃料,若它的原子核发生了如下的裂变反应:则a+b可能是( )A.B.C.D.6.关于核衰变和核反应的类型,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是α衰变B.是β衰变C.是轻核聚变D.是重核裂变7.爱因斯坦提出了光量子概念并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的规律而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某种金属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 km与入射光频率ν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ν0为极限频率,从图中可以确定的是( )A.逸出功与ν有关B.E km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C.当ν<ν0时,会逸出光电子D.图中直线的斜率与普朗克常量有关8.某科学家提出年轻热星体中核聚变的一种理论,其中的两个核反应方程为Q1 Q2,Q1、Q2表示释放的能量,相关的原子核质量见下表: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A.X是,Q2>Q1B.X是,Q2>Q1C.X是,Q2<Q1D.X是,Q2<Q19.放射性原子核先后发生α衰变和β衰变后,变为原子核.已知质量为m1=238.0 290 u,a 质量为m2=234.0 239 u,α粒子的质量为mα=4.0 026 u,电子的质量为m e=0.0 005 u.(原子质量单位1 u相当于931.5 MeV的能量)求:(1)放射性衰变方程;(2)原子核衰变为的过程中释放的能量(保留3位有效数字).10.某实验室工作人员用初速度v0=0.09c(c为真空中的光速)的α粒子轰击静止的氮原子核N,产生了质子H.若某次碰撞可看作对心正碰,碰后新核与质子同方向运动,垂直磁场方向射入磁场,通过分析偏转半径可得出新核与质子的速度大小之比为1∶20,已知质子质量为m.则:(1)写出核反应方程.(2)求出质子的速度v.参考答案1.解析:α粒子散射实验导致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建立,A错误;紫外线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B正确;天然放射现象中产生的γ射线在电场或磁场中不会发生偏转,C错误;观察者和波源发生相对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就会发生改变,D正确.答案:BD2.解析:(1)入射光的频率相同,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相同,由-e U=知,两种情况下遏止电压相同,故选项A、B错误;光电流的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所以强光的光电流比弱光的光电流大,故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2)减小光电子受到金属表面层中力的阻碍作用(3)氢原子放出的光子能量E=E2-E1,代入数据得E=1.89 eV,金属钠的逸出功W0=hνc,代入数据得W0=2.3 eV.因为E<W0,所以不能发生光电效应.答案:(1)C (2)减小光电子受到金属表面层中力的阻碍作用(或需要克服逸出功) (3)见解析3.解析:由于放射性物质对人体有伤害,所以在人体内的滞留时间不能太长,即半衰期不能太长,又由于放射性物质需要40min才能均匀分布到人体血液中,所以半衰期也不能太短,据题意,6h最适合,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项.答案:B4.解析:根据裂变反应的规律和影响半衰期的因素解决问题。
2021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十二章近代物理第二节原子与原子核课后达标新人教版202108143157
2021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十二章近代物理第二节原子与原子核课后达标新人教版202108143157(建议用时:6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2021·高考上海卷)在同位素氢、氘、氚的核内具有相同的( )A.核子数B.电子数C.中子数D.质子数解析:选D.同位素是指在原子核中的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元素,故氢、氘、氚的核内具有相同的质子数,D项正确.2.如图,放射性元素镭衰变过程中开释出α、β、γ三种射线,分别进入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表示γ射线,③表示α射线B.②表示β射线,③表示α射线C.④表示α射线,⑤表示γ射线D.⑤表示β射线,⑥表示α射线解析:选C.γ射线为电磁波,在电场、磁场中均不偏转,故②和⑤表示γ射线,A、B、D项错误;α射线中的α粒子为氦的原子核,带正电,在匀强电场中,沿电场方向偏转,故③表示α射线,由左手定则可知在匀强磁场中α射线向左偏,故④表示α射线,C项正确.3.(2020·高考天津卷)物理学重视逻辑,崇尚理性,其理论总是建立在对事实观看的基础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是有结构的B.电子的发觉使人们认识到原子具有核式结构C.α粒子散射实验的重要发觉是电荷是量子化的D.密立根油滴实验说明核外电子的轨道是不连续的解析:选A.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是有结构的,人们认识原子核的复杂结构是从天然放射现象开始的,选项A正确;电子的发觉说明了原子是能够分割的,是由更小的微粒组成的,选项B错误;由α粒子散射实验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选项C错误;密立根油滴实验说明物质所带电荷量是量子化的,选项D 错误.4.(2020·三明模拟)按照玻尔理论,一个氢原子中的电子从一半径为r a 的圆轨道自发地直截了当跃迁到一半径为r b 的圆轨道上,已知r a >r b ,则在此过程中( )A .原子要发出某一频率的光子,电子的动能增大,原子的电势能减小,原子的能量也减小B .原子要吸取某一频率的光子,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的电势能减小,原子的能量也减小C .原子要发出一系列频率的光子,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的电势能减小,原子的能量也减小D .原子要吸取一系列频率的光子,电子的动能增大,原子的电势能增大,原子的能量也增大解析:选A.由玻尔氢原子理论知,电子轨道半径越大,原子能量越大,当电子从r a 跃迁到r b 时,原子能量减小,放出光子;在电子跃迁过程中,库仑力做正功,原子的电势能减小;由库仑力提供电子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即ke 2r 2=mv 2r,r 减小,电子速度增大,动能增大,综上所述可知A 正确.5.质子、中子和氘核的质量分别为m 1、m 2和m 3.当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结合成氘核时,开释的能量是(c 表示真空中的光速)( )A .(m 1+m 2-m 3)cB .(m 1-m 2-m 3)cC .(m 1+m 2-m 3)c 2D .(m 1-m 2-m 3)c 2解析:选C.由质能方程ΔE =Δmc 2,其中Δm =m 1+m 2-m 3,可得ΔE =(m 1+m 2-m 3)c 2,选项C 正确,A 、B 、D 错误.6.(2020·江苏清江中学高三模拟)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当氢原子从n =4能级跃迁到n =2能级时,辐射出光子a ;当氢原子从n =3能级跃迁到n =1能级时,辐射出光子b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光子a 的能量大于光子b 的能量B .光子a 的波长小于光子b 的波长C .b 光比a 光更容易发生衍射现象D .在同种介质中,a 光子的传播速度大于b 光子的传播速度解析:选D.氢原子从n =4的能级跃迁到n =2的能级的能级差小于从n =3的能级跃迁到n=1的能级时的能级差,依照E m-E n=hν,知光子a的能量小于光子b的能量,故A错误;光子a的频率小于光子b的频率,因此b的频率大,波长小,因此a光更容易发生衍射,故B、C错误;光子a的频率小,则折射率小,依照v=cn知,光子a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光子b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故D正确.二、多项选择题7.(2020·高考广东卷)科学家使用核反应猎取氚,再利用氘和氚的核反应获得能量,核反应方程分别为:X+Y→42He+31H+4.9 MeV和21H+31H→42He+X+17.6 MeV,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X是中子B.Y的质子数是3,中子数是6C.两个核反应都没有质量亏损D.氘和氚的核反应是核聚变反应解析:选AD.核反应方程遵守核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则由21H+31H→42He+X+17.6 MeV知 X为10n,由X+Y→42He+31H+4.9 MeV知Y为63Li,其中Y的质子数是3,中子数也是3,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两个核反应都开释出核能,故都有质量亏损,选项C错误;X+Y→42 He+31H+4.9 MeV是原子核的人工转变,21H+31H→42He+10n+17.6 MeV为轻核聚变,选项D正确.8.能源是社会进展的基础,进展核能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途径之一.下列开释核能的反应方程,表述正确的有( )A.31H+21H→42He+10n是核聚变反应B.31H+21H→42He+10n是β衰变C.235 92U+10n→144 56Ba+8936Kr+310n是核裂变反应D.235 92U+10n→140 54Xe+9438Sr+210n是α衰变解析:选AC.β衰变时开释出电子(0-1e),α衰变时开释出氦原子核(42He),可知选项B、D错误;选项A中一个氚核和一个氘核结合成一个氦核并开释出一个中子是典型的核聚变反应;选项C中一个U235原子核吸取一个中子,生成一个Ba原子核和一个Kr原子核并开释出三个中子是典型的核裂变反应,故选项A、C正确.9.(2021·高考全国卷Ⅲ改编)一静止的铝原子核2713Al俘获一速度为1.0×107 m/s的质子p后,变为处于激发态的硅原子核2814S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核反应方程为p+2713Al―→2814SiB.核反应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C.核反应过程中系统能量不守恒D.核反应前后核子数相等,因此生成物的质量等于反应物的质量之和解析:选AB.核反应方程满足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A 项正确;微观粒子相互作用过程中,满足动量守恒定律,B 项正确;题述核反应过程属于“二合一”形式的完全非弹性碰撞,机械能有缺失,但关于封闭的系统,能量仍旧守恒,C 项错误;核反应过程中的机械能有缺失,故存在质量亏损现象,D 项错误.10.(2020·东北三校联考)如图所示,氢原子可在下列各能级间发生跃迁,设从n =4到n =1能级辐射的电磁波的波长为λ1,从n =4到n =2能级辐射的电磁波的波长为λ2,从n =2到n =1能级辐射的电磁波的波长为λ3,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 .λ1<λ3B .λ3<λ2C .λ3>λ2D .1λ3=1λ1+1λ2解析:选AB.已知从n =4到n =1能级辐射的电磁波的波长为λ1,从n =4到n =2能级辐射的电磁波的波长为λ2,从n =2到n =1能级辐射的电磁波的波长为λ3,则λ1、λ2、λ3的关系为h c λ1>h c λ3>h c λ2,即1λ1>1λ3,λ1<λ3,1λ3>1λ2,λ3<λ2,又h c λ1=h c λ3+h c λ2,即1λ1=1λ3+1λ2,则1λ3=1λ1-1λ2,即正确选项为A 、B.三、非选择题11.(2020·石家庄模拟)实验室考查氢原子跃迁时的微观效应.已知氢原子能级图如图所示,氢原子质量为m H =1.67×10-27kg.设原先处于静止状态的大量激发态氢原子处于n=5的能级状态.(1)求氢原子由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发射出多少种不同频率的光; (2)若跃迁后光子沿某一方向飞出,且光子的动量能够用p =hνc表示(h 为普朗克常量,ν为光子频率,c 为真空中光速),求发生电子跃迁后氢原子的最大反冲速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解析:(1)不同频率的光的种类为N =C 25=5×42=10(种). (2)由动量守恒m H v H =p 光子=hνc知:当ν最大时,反冲速率v H 最大又hν=E 5-E 1=-0.54 eV -(-13.6)eV =13.06 eV =2.090×10-18J故v H =hνcm H = 2.090×10-183.0×108×1.67×10-27m/s =4.17 m/s.答案:(1)10种 (2)4.17 m/s12.海水中含有丰富的氘,完全可充当以后的要紧能源.两个氘核的核反应产生一个32He 核和一个粒子,其中氘核的质量为2.013 0 u ,氦核的质量为3.015 0 u ,中子的质量为1.008 7 u .(1 u =931.5 MeV),求:(1)写出核反应方程; (2)核反应中开释的核能;(3)在两个氘核以相等的动能0.35 MeV 进行对心碰撞,同时核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的情形下,反应中产生的粒子和氦核的动能.解析:(1)核反应方程为:21H +21H →32He +10n. (2)核反应中的质量亏损为Δm =2m H -m He -m n , 由ΔE =Δmc 2可知开释的核能: ΔE =(2m H -m He -m n )c 2=2.14 MeV.(3)把两个氘核作为一个系统,碰撞过程系统的动量守恒,由于碰撞前两氘核的动能相等,其动量等大反向,因此反应前后系统的总动量为零,即m He v He +m n v n =0;反应前后系统的总能量守恒,即12m He v 2He +12m n v 2n =ΔE +2E kH ,又因为m He ∶m n =3∶1,因此v He ∶v n =1∶3,由以上各式代入已知数据得:E kHe =0.71 MeV ,E kn =2.13 MeV.答案:(1)21H +21H →32He +10n (2)2.14 MeV (3)2.13 MeV 0.71 MeV。
2021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原子与原子核
高中物理核心素养读本原子与原子核【学业质量解读】【命题趋势分析】本章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原子结构的认识历程;(2)原子核的结构及特性、结合能。
所涉及到的内容容量较大、难度不大。
下表是近五年江苏高考中涉及本章的题目分知识点统计(本章的考查放在了第12题,共12分,题型通常为选择、填空):从以上表格统计可以得到如下教学启示:1. 在本章部分,核反应方程式是考查的重点,在近年的高考中多次出现,有衰变方程、裂变方程等,主要考查了核反应方程中质量数、电荷数守恒。
另外这部分还常涉及到结合能求解及衰变的计算等知识。
2. 新的课程标准增加了“知道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知道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了解放射性”、“关注核技术应用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知识点。
去掉了“了解人类探索原子结构的有关经典实验”、“会用半衰期描述衰变的速度”、“能简单解释轻核与重核内中子数、质子数具有不同比例的原因”、“关注受控聚变反应研究的进展”、“知道链式反应的发生条件”、“了解裂变反应堆的工作原理”、“了解常用裂变反应堆的类型”、“知道核电站的工作模式”、“通过核能的利用,思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初步了解恒星的演化”、“初步了解粒子物理学的知识”。
3.新高考试题将趋向于相关概念和细碎知识点的考查,比如结合能与比结合能、核反应堆等,还有核反应方程中的守恒量,以及结合光子能量、光电效应等知识点的综合应用。
【知识网络构建】【必备知识梳理】1.电子的发现英国物理学家 在研究 时发现了电子,提出了原子的 模型. 2.原子的核式结构⑴1909~1911年,英籍物理学家 进行了 实验,提出了核式结构模型.⑵α粒子散射实验 ①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②实验结果:α粒子穿过金箔后,绝大多数 ,但有少数 ,偏转角度甚至 ,也就是说它们几乎 .③核式结构模型: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做原子核,原子核里集中了原子的 和几乎 ,带负电的电子在 .原子直径的数量级为 m ,而原子核直径的数量级为 m .请根据此模型解释α粒子散射实验的现象. 3.氢原子光谱⑴用光栅或棱镜可以把各种颜色的光按波长展开,获得光的波长(频率)和强度分布的记录,即 .有些光谱是一条条亮线,这样的亮线叫 ,这样的光谱叫 .有的光谱看起来不是一条条分立的谱线,而连在一起的光带,我们把它叫做 .各种原子的发射光谱都是 .⑵光谱分析:利用每种原子都有自己的 可以用来鉴别物质和确定物质的组成成分,且灵敏度很高.在发现和鉴别化学元素上有着重大的意义.⑶氢原子光谱:巴耳末系是氢光谱在 区的谱线,其波长公式:)121(122n R -=λ,其中R 叫做 ,n =3,4,5,…。
2021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十二章第2讲原子结构与原子核练习鲁科版
2021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十二章第2讲原子结构与原子核练习鲁科版[课时作业] 单独成册方便使用[基础题组]一、单项选择题1.(2021·四川宜宾高三诊断)有关原子结构和原子核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居里夫人最先发觉天然放射现象B.伦琴射线的发觉揭示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C.在光电效应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D.在衰变方程239 94Pu→X+42He+γ中,X原子核的质量数是234解析:贝克勒尔第一发觉了天然放射性现象,证明原子核有复杂的结构,故A错误;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B错误;在光电效应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选项C正确;在衰变方程239 94Pu →X+42He+γ中,X原子核的质量数是235,电荷数为92,选项D错误.答案:C2.(2020·湖北六校联考)关于近代物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β衰变现象说明电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B.目前已建成的核电站的能量来自于重核裂变C.一个氢原子从n=3的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能辐射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D.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核外电子轨道是量子化的解析:β衰变时β射线是原子核内部发出来的,不是原子核外的电子开释出来的,A错误.目前的核电差不多上利用重核裂变发电的,B正确.一群氢原子从n=3的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能辐射C23=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而只有一个氢原子时,只能是三种可能频率中的一种或两种,C错误.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D错误.答案:B3.(2020·安徽江南十校联考)铀核(23592U)通过m次α衰变和n次β衰变变成铅核(20782Pb),关于该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m=5,n=4B.铀核(23592U)的比结合能比铅核(20782Pb)的比结合能小C.衰变产物的结合能之和小于铀核(23592U)的结合能D.铀核(23592U)衰变过程的半衰期与温度和压强有关解析:原子核衰变时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235=4m+207,92=82+2m-n,两式联立解得m =7,n =4,A 项错误.衰变产物的结合能之和大于铀核(23592U)的结合能,C 错误.半衰期由原子核内部自身的因素决定,与温度和压强无关,D 项错误. 答案:B4.(2020·湖南长沙模拟)一个静止的铀核,放在匀强磁场中,它发生一次α衰变后变为钍核,α粒子和钍核都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某同学作出如图所示运动径迹示意图,以下判定正确的是( )A .1是α粒子的径迹,2是钍核的径迹B .1是钍核的径迹,2是α粒子的径迹C .3是α粒子的径迹,4是钍核的径迹D .3是钍核的径迹,4是α粒子的径迹解析:由动量守恒可知,静止的铀核发生α衰变后,生成的均带正电的α粒子和钍核的动量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由左手定则可知它们的运动轨迹应为“外切”圆,又R =mv Bq =p Bq,在p 和B 相等的情形下,R ∝1q,因q 钍>q α,则R 钍<R α,故B 正确.答案:B5.氢原子从能级m 跃迁到能级n 时辐射红光的频率为ν1,从能级n 跃迁到能级k 时吸取紫光的频率为ν2,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 ,若氢原子从能级k 跃迁到能级m ,则( ) A .吸取光子的能量为h ν1+hν2 B .辐射光子的能量为hν1+hν2 C .吸取光子的能量为hν2-hν1 D .辐射光子的能量为hν2-hν1解析:氢原子从能级m 跃迁到能级n 时辐射红光,说明能级m 高于能级n ,而从能级n 跃迁到能级k 时吸取紫光,说明能级k 也比能级n 高,而紫光的频率ν2大于红光的频率ν1,因此hν2>hν1,因此能级k 比能级m 高,因此若氢原子从能级k 跃迁到能级m ,应辐射光子,且光子能量应为hν2-hν1.故选项D 正确. 答案:D 二、多项选择题6.(2021·高考江苏卷)原子核的比结合能曲线如图所示.依照该曲线,下列判定正确的有( )A.42He核的结合能约为14 MeVB.42He核比63Li核更稳固C.两个21H核结合成42He核时开释能量D.23592U核中核子的平均结合能比8936Kr核中的大解析:由图象可知,42He的比结合能约为7 MeV,其结合能应约为28 MeV,故A错误.比结合能较大的核较稳固,故B正确.比结合能较小的核结合成比结合能较大的核时开释能量,故C正确.比结合能确实是平均结合能,故由图可知D错误.答案:BC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方程式238 92U→234 90Th+42He是重核裂变反应方程B.铯原子核(133 55Cs)的结合能小于铅原子核(208 82Pb)的结合能C.β衰变所开释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时所产生的D.核力是短程力,与核子间的距离有关,有时表现为引力,有时表现为斥力解析:方程式238 92U→234 90Th+42He的反应物只有一个,生成物有42He,属于α衰变,选项A错误;由原子核的比结合能的曲线可知,铯原子核的比结合能与铅原子核的比结合能差不多,而铯原子核的核子数少得多,因此铯原子核的结合能小于铅原子核的结合能,选项B正确;β衰变所开释的电子不是来源于原子核外的电子,而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时所产生的(10n→11H+0-1e),选项C正确;相邻的质子与质子、中子与质子、中子与中子既可不能融合在一起(斥力),又相距一定距离组成原子核(引力),选项D正确.答案:BCD8.氢原子核外电子发生了两次跃迁,第一次从外层轨道跃迁到n=3轨道;第二次核外电子再从n=3轨道跃迁到n=2轨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次跃迁原子的能量增加相等B.第二次跃迁原子的能量减小量比第一次的大C.两次跃迁原子的电势能减小量均大于电子的动能增加量D.两次跃迁原子均要放出光子,第一次放出的光子能量要大于第二次放出的光子能量解析: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外层轨道跃迁到内层轨道这一过程中,原子的能量减小,原子要放出光子,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原子的电势能减小量大于电子的动能增加量.又由氢原子能级图知因跃迁到n=3轨道放出的光子能量(或原子的能量减小量)最多为1.51 eV,而氢原子核外电子从n =3轨道跃迁到n =2轨道放出的光子的能量(或原子的能量减小量)为1.89 eV ,B 、C 正确. 答案:BC[能力题组]一、选择题9.原子从一个能级跃迁到一个较低的能级时,有可能不发射光子.例如在某种条件下,铬原子的n =2能级上的电子跃迁到n =1能级上时并不发射光子,而是将相应的能量转交给n =4能级上的电子,使之脱离原子,这一现象叫作俄歇效应,以这种方式脱离了原子的电子叫作俄歇电子,已知铬原子的能级公式可简化表示为E n =-A n2,式中n =1,2,3,…表示不同能级,A 是正的已知常数,上述俄歇电子的动能是( ) A.1116A B.716A C.316A D.1316A 解析:由题意可知铬原子n =1能级能量为E 1=-A ,n =2能级能量为E 2=-A4,从n =2能级跃迁到n =1能级开释的能量为ΔE =E 2-E 1=3A 4,n =4能级能量为E 4=-A16,电离需要能量为E =0-E 4=A 16,因此电子从n =4能级电离后的动能为E k =ΔE -E =3A 4-A 16=11A16,故B 、C 、D 错误,A 正确. 答案:A10.K -介子衰变的方程为K -→π-+π0,其中K -介子和π-介子带负的基元电荷,π0介子不带电.如图所示,一个K -介子沿垂直于磁场的方向射入匀强磁场中,其轨迹为圆弧AP ,衰变后产生的π-介子的轨迹为圆弧PB ,两轨迹在P 点相切,它们半径R K -与R π-之比为2∶1.π0介子的轨迹未画出.由此可知π-的动量大小与π0的动量大小之比为( ) A .1∶1 B .1∶2 C .1∶3D .1∶6解析:由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规律知R =mv Bq =pBq ∝p , p K -p π-=21.即p π-=12p K -.又由动量守恒定律p K -=p π0-p π- 得p π0=p K -+p π-=32p K -.即p π-p π0=13. 答案:C11.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 .质子与中子结合成氘核的过程中需要吸取能量B .某原子核通过一次α衰变和两次β衰变后,核内中子数减少2个C .238 92U(铀核)衰变为222 86Rn(氡核)要通过3次α衰变,4次β衰变D .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波长相同,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越大,这种金属的逸出功越小解析:中子和质子结合成氘核有质量亏损,开释能量,选顼A 错误;某原子核通过一次 α衰变和两次β衰变后,核内中子数减少4个,选项B 错误;238 92U(铀核)衰变为222 86Rn(氡核)质量数减小16,故要通过4次α衰变,由于电荷数减少6,则应该有2次β衰变,选项C 错误;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波长相同,则光的频率相同,依照hν=W 逸出功+12mv m2,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越大,这种金属的逸出功越小,选项D 正确.答案:D12.(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人们在研究天然放射现象过程中发觉了质子B .铀核裂变的一种核反应方程为23592U→14456Ba +8936Kr +210nC .设质子、中子、α粒子的质量分别为m 1、m 2、m 3,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结合成一个α粒子,开释的能量是(2m 1+2m 2-m 3)c 2D .原子在a 、b 两个能级的能量分别为E a 、E b ,且E a >E b ,当原子从a 能级跃迁到b 能级时,放出光子的波长λ=hcE a -E b(其中c 为真空中的光速,h 为普朗克常量) 解析:卢瑟福通过α粒子轰击氮核,发觉了质子,选项A 错误;铀核裂变的一种核反应方程为23592U +10n→14456Ba +8936Kr +310n ,反应前后的中子不能抵消,选项B 错误;依照爱因斯坦质能方程E =mc 2可知,当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结合成一个α粒子时开释的能量为E =(2m 1+2m 2-m 3)c 2,选项C 正确;依照玻尔原子模型可知,原子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时会开释光子,由E a -E b =hc λ解得λ=hcE a -E b,选项D 正确.答案:CD二、非选择题13.氡222是一种天然放射性气体,被吸入后,会对人的呼吸系统造成辐射损害.它是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要紧环境致癌物质之一.其衰变方程是22286Rn→21884Po +________.已知22286Rn 的半衰期约为3.8天,则约通过________天16 g 的22286Rn 衰变后还剩1 g. 解析:衰变过程中质量数、电荷数守恒, 有22286Rn→21884Po +42He ;由半衰期定义,1=16×(12)t 3.8,解得t =15.2天. 答案:42He(或α) 15.214.(2021·高考北京卷)在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一个静止的放射性原子核发生了一次α衰变.放射出的α粒子(42He)在与磁场垂直的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为R .以m 、q 分别表示α粒子的质量和电荷量.(1)放射性原子核用AZ X 表示,新核的元素符号用Y 表示,写出该α衰变的核反应方程. (2)α粒子的圆周运动能够等效成一个环形电流,求圆周运动的周期和环形电流大小. (3)设该衰变过程开释的核能都转化为α粒子和新核的动能,新核的质量为M ,求衰变过程的质量亏损Δm . 解析:(1)AZ X→A -4Z -2Y +42He (2)设α粒子的速度大小为v ,由qvB =m v 2R ,T =2πR v,得α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周期T =2πmqB环形电流大小I =q T =q 2B 2πm(3)由qvB =m v 2R ,得v =qBRm设衰变后新核Y 的速度大小为v ′,系统动量守恒Mv ′-mv =0 v ′=mv M =qBRM由Δmc 2=12Mv ′2+12mv 2得Δm =M +mqBR22mMc2答案:见解析。
2021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十二章微专题79原子与原子核练习含解析教科版
微专题79 原子与原子核1.(2019·湖南长沙、望城、浏阳、宁乡四个县市区3月调研)现代科学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人们对原子、原子核的认识,下列有关原子、原子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的结构B.轻核聚变反应方程有:21H+31H→42He+10nC.天然放射现象表明原子核内部有电子D.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和从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前者跃迁辐射出的光子波长比后者的长2.(2019·湖北武汉市四月调研)1932年考克饶夫特(J.D.Cockroft)和瓦耳顿(E.T.S.Walton)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粒子加速器——高压倍压器,他们将质子(11H)加速到0.5MeV的能量去撞击静止的原子核X,得到两个动能均为8.9MeV的氦核(42He),这是历史上第一次用人工加速粒子实现的核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是63LiB.X由42He组成C.上述核反应中出现了质量亏损D.上述核反应的类型是裂变3.(2020·山东临沂市质检)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1所示,不同色光的光子能量如下表所示.色光红橙黄绿蓝-靛紫光子能量范围(eV)1.61~2.002.00~2.072.07~2.142.14~2.532.53~2.762.76~3.1图1一群处于某激发态的氢原子,发射的光的谱线在可见光范围内只有1条,其颜色为( ) A.红色B.黄色C.绿色D.蓝-靛4.(2019·安徽黄山市一质检)关于图2中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图2A.甲图中A处能观察到大量的闪光点,B处能看到较多的闪光点,C处观察不到闪光点B.乙图中1为α射线,它的电离作用很强,可消除静电C.丙图中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能吸收能量为10.4eV的光子而发生跃迁D.丁图中用弧光灯照射原来就带电的锌板时,发现验电器的张角变大,说明锌板原来带负电5.(2019·湖北稳派教育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如图3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用某种频率的光照射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结果受到激发后的氢原子能辐射出三种不同频率的光子,让辐射出的光子照射某种金属,结果有两种频率的光子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其中一种光子恰好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打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图3A.12.09eV B.10.2eVC.1.89eV D.06.(2019·广西桂林市、贺州市、崇左市3月联合调研)氢原子能级图如图4所示,大量处于n=3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状态跃迁辐射出的光子中,发现有两种频率的光子能使金属A 产生光电效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4A.大量处于n=3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状态跃迁时,只辐射两种频率的光子B.从n=3激发态直接跃迁到基态时放出的光子一定能使金属A发生光电效应C.一个氢原子从n=3激发态跃到基态时,该氢原子能量增大D.一个氢原子从n=3激发态跃到基态时该氢原子核外电子动能减小7.(2019·陕西榆林市第三次测试)目前,在居家装修中,经常用到花岗岩、大理石等装修材料,这些岩石都不同程度地含有放射性元素,比如有些含有铀钍的花岗岩等岩石都会释放出放射性惰性气体氡,而氡会发生放射性衰变,放出α、β、γ射线,这些射线会导致细胞发生癌变及呼吸道方面的疾病,根据有关放射性知识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时产生并发射出来的B.钍的半衰期为24天,1g钍经过120天后还剩0.2g未发生衰变C.已知氡的半衰期为3.8天,若取1g氡放在天平左盘上,砝码放于右盘,左右两边恰好平衡,则3.8天后,需取走0.5g砝码天平才能再次平衡D.发生α衰变时,生成核与原来的原子核相比,中子数减少了48.(2020·广东揭阳市模拟)如图5所示,x为未知的放射源,L为薄铝片,若在放射源和计数器之间加上L后,计数器的计数率大幅度减小,在L和计数器之间再加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计数器的计数率不变,则x可能是( )图5A.α射线和β射线的混合放射源B.纯α射线放射源C.纯γ射线放射源D.α射线和γ射线的混合放射源9.(2019·福建莆田市5月第二次质检)K-介子的衰变方程为:K-→π-+π0,其中K-介子和π-介子带负电,π0介子不带电.如下图,匀强磁场的方向垂直纸面向外,一个K-介子沿垂直于磁场的方向射入,其轨迹为图中的虚线圆弧,若K-介子在磁场中发生衰变,则衰变产生的π-介子和π0介子的运动轨迹可能是( )图610.(多选)(2019·广东汕头市第二次模拟)如图6,静止的23892U 核发生α衰变后生成反冲Th 核,两个产物都在垂直于它们速度方向的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衰变方程可表示为238 92U→234 90Th +42HeB .Th 核和α粒子的圆周轨道半径之比为1∶45C .Th 核和α粒子的动能之比为1∶45D .Th 核和α粒子在匀强磁场中旋转的方向相反11.(2019·四川雅安市第三次诊断)铀原子核既可发生衰变,也可发生裂变.其衰变方程为 23892U→23490Th +X ,裂变方程为235 92U +10n→Y+8936Kr +310n ,其中235 92U 、10n 、Y 、8936Kr 的质量分别为m 1、m 2、m 3、m 4,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38 92U 发生的是β衰变B .Y 原子核中含有56个中子C .若提高温度,23892U 的半衰期将会变小 D.235 92U 裂变时释放的能量为(m 1-2m 2-m 3-m 4)c 212.(2020·福建厦门市质检)钴-60(6027Co)放射性的应用非常广泛,几乎遍及各行各业.在农业上,常用于辐射育种、刺激增产、辐射防治虫害和食品辐照保藏与保鲜等;在医学上,常用于癌和肿瘤的放射治疗.一个钴-60原子核(6027Co)放出一个β粒子( 0-1e)后衰变成一个镍核(6028Ni),并伴随产生了γ射线.已知钴-60(6027Co)的半衰期为5.27年,该反应中钴核6027Co 、β粒子( 0-1e)、镍核(6028Ni)的质量分别为m 1、m 2、m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核反应中释放的能量为(m 2+m 3-m 1)c 2B .核反应中释放出的γ射线的穿透本领比β粒子强C .若有16个钴-60原子核,经过5.27年后只剩下8个钴-60原子核D.β粒子是钴原子核外的电子电离形成的13.(多选)(2019·湖北武汉市二月调研)据悉我国第四代反应堆—钍基熔盐堆能源系统(TMSR)研究已获重要突破.该反应堆以钍为核燃料,钍俘获一个中子后经过若干次β衰变转化成铀;铀的一种典型裂变产物是钡和氪,同时释放巨大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钍核23290Th有90个中子,142个质子B.铀核裂变的核反应方程为23392U+10n→14256Ba+8936Kr+310nC.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与核内部自身因素无关,由原子所处的化学状态和外部条件决定D.重核分裂成中等大小的核,核子的比结合能增加14.(2020·江西南昌市模拟)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α粒子的偏转是由于受到原子内正电荷的库仑力作用而发生的,其中有极少数α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甚至被反向弹回.假定一个速度为v的高速α粒子(42He)与金原子核(19779Au)发生弹性正碰(碰撞前金原子核可认为是静止的),则( )A.α粒子在靠近金原子核的过程中电势能逐渐减小B.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C.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带正电的物质均匀分布在原子内部D.当它们的距离最小时,α粒子与金原子核的动量大小之比为4∶197答案精析1.B [卢瑟福由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原子核式结构,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的结构,故A错误;轻核聚变反应是较小的核反应生成较大的核的过程,再由质量数与电荷数守恒可知,故B正确;天然放射现象中放出的β粒子是原子核中的一个中子转变成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而来的,故C错误;跃迁时辐射的能量等于两能级差,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和从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前者跃迁辐射光子的能量大,频率大,则波长比后者的短,故D错误.]2.C [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X是73Li,选项A、B错误;由题意可知,反应中释放了核能,则反应中出现了质量亏损,选项C正确;上述核反应的类型是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方程,选项D错误.]3.A [如果激发态的氢原子处于第二能级,能够发出10.2 eV的光子,不属于可见光;如果激发态的氢原子处于第三能级,能够发出12.09 eV、10.2 eV、1.89 eV的三种光子,只有1.89 eV属于红色可见光;如果激发态的氢原子处于第四能级,能够发出12.75 eV、12.09 eV、10.2 eV、2.55 eV、1.89 eV、0.66 eV的六种光子,1.89 eV和2.55 eV属于可见光,1.89 eV 的光子为红光,2.55 eV的光子为蓝-靛.则由题意可知,由于一群处于某激发态的氢原子,发射的光的谱线在可见光范围内只有1条,则一定对应着从第三能级到第二能级的跃迁,其可见光的颜色为红光,故选A.]4.B [题图甲中A处能观察到大量的闪光点,B处能看到较多的闪光点,在C处也可以观察到很少的闪光点,A错误;根据左手定则可知,1带正电,为α射线,α射线的电离作用很强,可消除静电,B正确;氢原子吸收光子能量发生跃迁,吸收的光子能量需等于两能级间的能级差,从基态氢原子发生跃迁到n=2能级,需要吸收的能量最小,吸收的能量为-3.4 eV-(-13.6 eV)=10.2 eV,即用10.2 eV的光子照射,可以使基态氢原子发生跃迁到n=2能级,10.4 eV的光子不能被氢原子吸收,不能发生跃迁,C错误;题图丁用弧光灯照射锌板,锌板上的电子逸出,锌板带上正电,发现验电器的张角变大,说明验电器原来就带正电,D错误.]5.C [因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受到激发后能辐射出三种不同频率的光子,故氢原子是从n =3的能级向低能级跃迁,即可释放三种不同频率的光子;只有两种频率的光子能使金属发生光电效应,而其中一种光子恰好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说明该入射光的能量与金属的逸出功相等,由此分析可知这种光子是从n=2跃迁到n=1辐射的光子,则金属的逸出功为W0=-3.4 eV-(-13.6) eV=10.2 eV,而另一频率的光子是从n=3跃迁到n=1辐射的光子,此时辐射的能量为ΔE=-1.51 eV-(-13.6) eV=12.09 eV;故用此种光子照射该金属,则打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 km=12.09 eV-10.2 eV=1.89 eV,故选C.]6.B [大量处于n=3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状态跃迁时,有3→1、3→2,和2→1,三种情况,所以跃迁过程中将释放出三种频率的光子,故选项A 错误;由题意可知:有两种频率的光子能使金属A 产生光电效应,大量处于n =3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状态跃迁过程所放出的光子中,从n =3跃迁到n =1辐射的光子频率最大,则一定能使金属A 发生光电效应,故选项B 正确;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从激发态跃到基态时,放出能量,电子的动能增大,电势能减小,导致原子总能量减小,故选项C 、D 错误.]7.A [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时产生并发射出来的,故A 正确;钍的半衰期为24天,1 g 钍经过120天即经过5个半衰期,还剩m =m 0(12)t T =m 0×(12)12024=1×132g =132g 钍未衰变,故B 错误;氡的半衰期为3.8天,经3.8天后,有0.5克衰变成新核,新的原子核仍然留在天平左盘中,故取走的砝码应小于0.5 g ,天平才能再次平衡,故C 错误;发生α衰变时,电荷数少2(即质子数减少2),质量数少4,故中子数减少2,故D 错误.]8.D [在放射源和计数器之间加薄铝片L 后,发现计数器的计数率大幅度减小,说明射线中含有穿透能力弱的粒子,在L 和计数器之间再加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B ,计数器的计数率不变,说明剩下的粒子不带电,即为γ射线,因此放射源x 可能是α射线和γ射线的混合放射源,故A 、B 、C 错误,D 正确.]9.C [π-介子与K -介子均带负电,若三者运动方向相同,可知受洛伦兹力的方向相同,圆弧的弯曲方向相同,由动量守恒定律可知,π-介子速度小于K -介子的速度,由r =mv qB 可知,π-介子半径较小;π0介子不带电,则沿直线运动,选项C 正确,D 错误;若π0介子反向运动,由动量守恒定律可知,π-介子速度大于K -介子的速度,由r =mv qB 可知,π-介子半径较大;由于π-介子与K -介子均带负电,受洛伦兹力的方向相同,圆弧的弯曲方向相同,选项A 、B 错误.]10.AB [已知α粒子为42He ,则由电荷数守恒及质量数守恒可知,衰变方程为:238 92U→234 90Th +42He ,故A 正确;Th 核和α粒子都带正电荷,则在题图匀强磁场中都是逆时针旋转,故D错误;由动量守恒可得衰变后v Th v α=m αm Th =4234,则Th 核和α粒子的动能之比12m Th v Th 212m αv α2=2344×⎝ ⎛⎭⎪⎫42342=4234=2117,故C 错误;粒子在匀强磁场中运动,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有Bvq =mv 2R ,则R =mv Bq ,所以Th 核和α粒子的圆周轨道半径之比R Th R α=m Th v Th Bq Th ∶m αv αBq α=2344×4234×290=145,故B 正确.] 11.D [根据核反应过程中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知X 为氦原子核,23892U 发生的是α衰变,故A 错误;Y 的质量数:A =235+1-89-3=144,电荷数:Z =92-36=56,由原子核的组成特点可知,Y原子核中含有56个质子,中子数为:144-56=88个,故B错误;半衰期与温度、压强等外界因素无关,故C错误;由于核裂变的过程中释放能量,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得:ΔE=Δmc2=(m1-2m2-m3-m4)c2,故D正确.]12.B [该反应的质量亏损为(m1-m2-m3),则根据质能方程可知,反应中释放的能量为(m1-m2-m3)c2,选项A错误;核反应中释放出的γ射线的穿透本领比β粒子强,选项B正确;半衰期是大量原子核衰变的统计规律,对少数原子核不适应,选项C错误;β粒子是钴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变为质子时放出的负电子,选项D错误.]13.BD [钍核23290Th有90个质子,142个中子,故A错误;根据反应前后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可知,故B正确;根据半衰期的特点可知,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是由核内部自身的因素决定的,跟原子所处的化学状态和外部条件没有关系,故C错误;较重的核分裂成中等质量大小的核或较轻的核合并成中等质量大小的核的过程中会释放一定的能量,所以核子的比结合能增加,故D正确.]14.D。
2021届高三一轮复习物理资料第12章 第1讲原子结构 原子核PPT教学课件
第十二章 原子结构 原子核
考点内容及要求
年份
光电效应 Ⅰ 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2019 Ⅰ 氢原子光谱 Ⅰ 氢原子的能级结构、能 级公式Ⅰ 原 子 核 的 组 成 、 放 射 2018 性、原子核的衰变、半
高考命题解读
高考(全国卷)三年命题情况对照分析
题号
考查情境
科学素养
[微点拨] (1)光电子的本质就是电子,而不是光子. (2)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m与光电子的初动能Ek不同,0≤Ek≤ Ekm .
第1轮 物理
返回导航
第十二章 原子结构 原子核
二、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1.光子说 在空间传播的光是不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做一个光的能量子, 简称光子,光子的能量ε=_____h_ν__.其中h=6.63×10-34 J·s.(称为普朗克常量) 2.逸出功W0 使电子脱离某种金属所做功的___最__小__值___. 3.最大初动能 发生光电效应时,金属表面上的__电__子____吸收光子后克服原子核的引力逸出时 所具有的动能的最大值.
第十二章 原子结构 原子核
解析 根据光电效应实验得出的结论:保持入射光的频率不变,入射光的光强 变大,饱和光电流变大,故A正确,B错误;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得:入射 光的频率变高,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变大,故C正确;遏止电压的大小与入射光的 频率有关,与入射光的光强无关,保持入射光的光强不变,若低于截止频率,则没 有光电流产生,故D错误.
(2)光电管加反向电压情况 ①P右移时,参与导电的光电子数减少; ②P移到某一位置时,所有逸出的光电子恰好都不参与导 电,光电流恰好为0,此时光电管两端加的电压为遏止电压; ③P再右移时,光电流始终为0.
2021届新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课时强化训练:原子结构与原子核(解析版)
2021届新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课时强化训练原子结构与原子核一、选择题1、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如果大量氢原子处在n=3能级的激发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群氢原子能辐射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B.波长最长的辐射光是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产生的C.辐射光子的最小能量为12.09 eV D.处于该能级的氢原子至少需吸收13.6 eV能量的光子才能电离这群氢原子A能辐射出解析:选种不同频率的光子,选3=23C项A正确;波长最长的辐射光对应着能级差最小的,则是氢原子从n =3能级跃迁到能级n=2能级产生的,选项B错误;辐射光子的最小能量是从n=3到n=2能级的跃迁,能量为(-1.51 eV)-(-3.4 eV)=1.89 eV,选项C错误;处于该能级的氢原子至少需吸收1.51 eV能量的光子才能电离,选项D错误。
2、“慧眼”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观测的范围是美丽的银河系,γ射线暴是主要研究的对象之一。
γ射线暴是来自天空中某一方向的γ射线强度在短时间内突然增强,随后又迅速减弱的现象,它是仅次于宇宙大爆炸的爆发现象。
下列关于γ射线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 A.γ射线同α、β射线一样,都是高速带电粒子流B.γ射线的穿透能力比α射线强,但比β射线弱C.γ射线是原子核能级跃迁时产生的D.利用γ射线可以使空气电离,消除静电解析:选C γ射线是电磁波,不是高速带电粒子流,A错误;α、β、γ三种射线中,γ射线能量最高,穿透能力最强,B错误;利用α射线的电离作用可以使空气电离,将静电泄出,从而消除有害静电,D错误;γ射线是原子核能级跃迁时产生的,C正确。
3、(多选)我国核聚变反应研究大科学装置“人造太阳”2018年获得重大突破,等离子体中心电子温度首次达到1亿度,为人类开发利用核聚变能源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下列关于聚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核聚变比核裂变更为安全、清洁B.任何两个原子核都可以发生聚变C.两个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总质量较聚变前增加D.两个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核子的比结合能增加解析:选AD 与核裂变相比,轻核聚变没有放射性污染,安全、清洁,A正确;只有原子序数小的轻核才能发生聚变,B错误;轻核聚变成质量较大的原子核,比结合能增加、总质量减小,故C错误,D正确。
2021版高考物理(基础版)一轮复习课后达标:第十二章 2 第二节 原子结构与原子核 Word版含解析
[学生用书P389(单独成册)](建议用时:4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在同位素氢、氘、氚的核内具有相同的( )A .核子数B .电子数C .中子数D .质子数解析:选D.同位素是指在原子核中的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元素,故氢、氘、氚的核内具有相同的质子数,D 项正确.2.(2018·高考海南卷)已知234 90Th 的半衰期为24天.4 g 234 90Th 经过72天还剩下( ) A .0B .0.5 gC .1 gD .1.5 g 解析:选B.m =m 0⎝⎛⎭⎫12t τ=4×⎝⎛⎭⎫127224 g =0.5 g ,B 正确. 3.以下关于玻尔原子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子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是任意的B .电子在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时,稳定地产生电磁辐射C .电子从量子数为2的能级跃迁到量子数为3的能级时要辐射光子D .不同频率的光照射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时,只有某些频率的光可以被氢原子吸收 解析:选D.氢原子的轨道是不连续的,A 错误;电子在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时,不会产生电磁辐射,只有跃迁时才会产生电磁辐射,B 错误;氢原子在不同的轨道上的能级E n =1n 2E 1,电子从量子数为2的能级跃迁到量子数为3的能级时要吸收光子,C 错误;氢原子辐射的光子的能量E =E n -E m =1n 2E 1-1m 2E 1=hν,不同频率的光照射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时,只有某些频率的光可以被氢原子吸收,D 正确.4.下列有关氢原子光谱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氢原子的发射光谱是连续谱B .氢原子光谱说明氢原子只发出特定频率的光C .氢原子光谱说明氢原子能量是连续的D .氢原子光谱线的频率与氢原子能级的能量差无关解析:选B.由于氢原子发射的光子的能量E =E n -E m =1n 2E 1-1m 2E 1=m 2-n 2n 2m 2E 1,所以发射的光子的能量值E是不连续的,只能是一些特定频率的谱线,A错误,B正确;由于氢原子的轨道是不连续的,根据玻尔原子理论知氢原子的能级也是不连续的,即是分立的,C错误;当氢原子从较高轨道第n能级跃迁到较低轨道第m能级时,发射的光子的能量为E=E n-E m=hν,显然n、m的取值不同,发射光子的频率就不同,故氢原子光谱线的频率与氢原子能级的能量差有关,D错误.5.(2020·上海理工大附中期中)如图所示为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图中的显微镜可在圆周轨道上转动,通过显微镜前相连的荧光屏可观察α粒子在各个角度的散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图中的A、B两位置分别进行观察,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一样多B.在图中的B位置进行观察,屏上观察不到任何闪光C.卢瑟福选用不同金属箔片作为α粒子散射的靶,观察到的实验结果基本相似D.α粒子发生散射的主要原因是α粒子撞击到金原子后产生的反弹解析:选C.放在A位置时,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应最多,说明大多数射线基本不偏折,可知金箔原子内部很空旷,故A错误;放在B位置时,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较少,说明较少射线发生偏折,可知原子内部带正电的体积小,故B错误;选用不同金属箔片作为α粒子散射的靶,观察到的实验结果基本相似,故C正确;α粒子发生散射的主要原因是α粒子受到金原子库仑力作用,且金原子质量较大,从而出现的反弹,故D错误.6.(2020·河北衡水统测)一放射性原子核X静止在与纸面垂直的匀强磁场中,衰变后产生的原子核Y及粒子的运动轨迹如图,则()A.此次衰变可能为β衰变B.Y的质子数比X的质子数小4C.Y的中子数比X的中子数小4D.轨迹2为Y的运动轨迹解析:选D.衰变瞬间粒子和原子核Y速度方向相反,根据轨迹图可知,两者在切点处受到的洛伦兹力方向相反,而两者处于同一磁场中,根据左手定则可判断出两者带同种电荷,即X发生的是α衰变,A错误;Y的质子比X的质子数小2,Y的中子数比X的中子数小2,B、C错误;衰变过程遵循动量守恒定律,可得粒子和Y的动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结合q v B =m v 2r 可得电荷量越大,运动半径越小,故轨迹2为Y 的运动轨迹,D 正确. 7.碘131的半衰期约为8天,若某药物含有质量为m 的碘131,经过32天后,该药物中碘131的含量大约还有( )A.m 4B.m 8C.m 16D.m 32解析:选C.经过n 个半衰期剩余碘131的含量m ′=m ⎝⎛⎭⎫12n .因32天为碘131的4个半衰期,故剩余碘131的含量:m ′=m ⎝⎛⎭⎫124=m 16,C 正确.8.大科学工程“人造太阳”主要是将氘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用来发电.氘核聚变反应方程是:21H +21H →32He +10n.已知 21H 的质量为2.013 6 u, 32He 的质量为3.015 0 u ,10n 的质量为1.008 7 u ,1 u =931 MeV/c 2.氘核聚变反应中释放的核能约为( )A .3.7 MeVB .3.3 MeVC .2.7 MeVD .0.93 MeV解析:选B.氘核聚变反应的质量亏损为Δm =2×2.013 6 u -(3.015 0 u +1.008 7 u)=0.003 5 u ,释放的核能为ΔE =Δmc 2=0.003 5×931 MeV/c 2×c 2≈3.3 MeV ,B 正确.9.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图中a 、b 、c 、d 对应氢原子的四次跃迁,已知可见光光子的能量范围为1.61~3.10 eV ,关于四次跃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经历a 跃迁,氢原子吸收的光子能量为0.66 eVB .经历b 跃迁,氢原子的轨道半径增大,原子核外电子的动能增大C .经历c 跃迁,氢原子放出的光子是可见光光子D .经历d 跃迁后,再用可见光照射跃迁后的氢原子,可使氢原子发生电离解析:选D.经历a 跃迁,氢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子的能量为0.66 eV ,A 错误;经历b 跃迁,氢原子吸收能量,轨道半径增大,但核外电子的动能会减小,B 错误;经历c 跃迁,氢原子辐射出的光子的能量为0.97 eV ,则该光子不是可见光光子,C 错误;经历d 跃迁后,跃迁后的氢原子的电离能为1.51 eV ,因此用可见光光子照射可使其电离,D 正确.二、多项选择题10.(2020·山东济宁育才中学模拟)两个氘核以相等的动能E k 对心碰撞发生核聚变,核反应方程为21H +21H →32He +10n ,其中氘核的质量为m 1,氦核的质量为m 2,中子的质量为m 3.假设核反应释放的核能E 全部转化为动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核反应后氮核与中子的动量相同B .该核反应释放的能量为E =(2m 1-m 2-m 3)c 2C .核反应后氮核的动能为E +2E k 4D .核反应后中子的动能为E +E k 4解析:选BC.核反应前后两氘核动量和为零,因而反应后氦核与中子的动量等大反向,故A 错误;该核反应前后释放的能量ΔE =(2m 1-m 2-m 3)c 2,故B 正确;由能量守恒可得:核反应后的总能量为E +2E k ,由动能与动量的关系E k =p 22m,且m He =3m n 可知,核反应后氦核的动能为E +2E k 4,核反应后中子的动能为3(E +2E k )4,故C 正确,D 错误. 11.(2019·高考天津卷)我国核聚变反应研究大科学装置“人造太阳”2018年获得重大突破,等离子体中心电子温度首次达到 1亿度,为人类开发利用核聚变能源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下列关于聚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核聚变比核裂变更为安全、清洁B .任何两个原子核都可以发生聚变C .两个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总质量较聚变前增加D .两个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核子的比结合能增加解析:选AD.与核裂变相比轻核聚变更为安全、清洁,A 正确;自然界中最容易实现的聚变反应是氢的同位素氘与氚的聚变,不是任意两个原子核都能发生核聚变,B 错误;两个轻核发生聚变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时,放出巨大的能量,根据E =mc 2可知,聚变反应中存在质量亏损,则总质量较聚变前减少,C 错误;两个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的过程中要释放能量,核子的平均质量减少,所以核子的比结合能增加,D 正确.12.一静止的铝原子核2713Al 俘获一速度为1.0×107 m/s 的质子p 后,变为处于激发态的硅原子核2814Si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核反应方程为p +2713Al →2814SiB .核反应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C .核反应过程中系统能量不守恒D .核反应前后核子数相等,所以生成物的质量等于反应物的质量之和解析:选AB.核反应方程满足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A 正确;微观粒子相互作用过程中,满足动量守恒定律,B正确;题述核反应过程属于“二合一”形式的完全非弹性碰撞,机械能有损失,但对于封闭的系统,能量仍然守恒,C错误;核反应过程释放能量,存在质量亏损现象,D错误.13.人们发现,不同的原子核,其核子的平均质量(原子核的质量除以核子数)与原子序数有如图所示的关系.下列关于原子结构和核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由图可知,原子核D和E聚变成原子核F时会有质量亏损,要吸收能量B.由图可知,原子核A裂变成原子核B和C时会有质量亏损,要放出核能C.已知原子核A裂变成原子核B和C时放出的γ射线能使某金属板逸出光电子,若增加γ射线强度,则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增大D.在核反应堆的铀棒之间插入镉棒是为了控制核反应速度解析:选BD.原子核D、E聚变成原子核F,放出能量,A错误;A裂变成B、C,放出能量,B正确;增加入射光强度,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C错误;镉棒能吸收中子,可控制核反应速度,D正确.14.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现有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些氢原子可能发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B.已知钾的逸出功为2.22 eV,则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释放的光子可以从金属钾的表面打出光电子C.氢原子从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释放的光子能量最小D.氢原子由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时,氢原子能量减小,电子的动能增加解析:选AD.大量的氢原子处于n=4的激发态,可能发出光的频率的种数n=C24=6,故A正确;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释放的光子能量为1.89 eV,小于钾的逸出功2.22 eV,故不能产生光电效应,故B错误;由题图可知,氢原子由n=2能级跃迁到n =1能级释放的光子能量不是最小的,光的频率不是最小的,故C错误;氢原子由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时,放出能量,故氢原子能量减小,同时电子向原子核靠近,库仑引力做正功,故电子动能增加,故D正确.三、非选择题15.在下列描述核过程的方程中,属于α衰变的是_________,属于β衰变的是_________,属于核裂变的是________,属于核聚变的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A.14 6C →14 7N +0-1 eB.3215P →3216S + 0-1 eC.238 92U →234 90Th +42HeD.14 7N +42He →17 8O +11HE.235 92U +10n →140 54Xe +9438Sr +210n F.31H +21H →42He +10n 解析:一个原子核自发地放出一个α粒子,生成一个新核的过程是α衰变,因此C 项是α衰变;一个重核在一个粒子的轰击下,分裂成几个中等质量原子核的过程是重核的裂变,因此E 项是重核的裂变;两个较轻的原子核聚合成一个较大的原子核,并放出粒子的过程是轻核的聚变,因此F 项是轻核的聚变;另外,A 、B 项是β衰变,D 项是原子核的人工转变.答案:C AB E F16.(2019·高考江苏卷)(1)100年前,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打出了质子.后来,人们用α粒子轰击6028Ni 核也打出了质子:42He +6028Ni →6229Cu +11H +X ,该反应中的X 是________(选填“电子”“正电子”或“中子”).此后,对原子核反应的持续研究为核能利用提供了可能.目前人类获得核能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选填“核衰变”“核裂变”或“核聚变”).(2)在“焊接”视网膜的眼科手术中,所用激光的波长λ=6.4×10-7 m ,每个激光脉冲的能量E =1.5×10-2 J .求每个脉冲中的光子数目.(已知普朗克常量h =6.63×10-34 J ·s ,光速c =3×108 m/s.计算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解析:(1)根据核反应方程遵循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得X 的质量数为1,电荷数为0,所以X 是中子.目前人类获得核能的主要方式是核裂变.(2)光子能量ε=hc λ,光子数目n =E ε,代入数据得n =5×1016. 答案:(1)中子 核裂变 (2)5×1016。
2021高考人教版物理一轮复习讲义:第12章第2讲原子和原子核(含解析)
第2讲原子和原子核主干梳理对点激活知识点11I 原子结构、光谱和能级跃迁I1. 原子的核式结构(1) 电子的发现:英国物理学家L01J.J汤姆孙在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了电子,提出了原子的“枣糕模型”。
(2) 粒子散射实验:1909〜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02卢瑟福和他的助手进行了用a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实验发现绝大多数a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03 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有少数a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偏转的角度甚至大于90° 也就是说它们几乎被“撞”了回来。
⑶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在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原子全部的[04正电荷和几乎全部[05质量都集中在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核旋转。
2. 光谱(1) 光谱用光栅或棱镜可以把各种颜色的光按波长展开,获得光的| 06波长(频率)和强度分布的记录,即光谱。
(2) 光谱分类有些光谱是一条条的[07亮线,这样的光谱叫做线状谱,又叫原子的特征谱线。
有的光谱是连在一起的[08光带,这样的光谱叫做连续谱。
(3) 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1 1 1巴耳末系是氢原子光谱在可见光区的谱线,其波长公式-亡09| R~g-n|2 (n = 3,4,5,…),R是里德伯常量,R= 1.10X 107m一1,n为量子数。
3. 氢原子的能级跃迁(1) 玻尔理论①定态: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匕0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在这些能量状态中原子是[11稳定的,电子虽然绕核运动,但并不向外辐射能量。
②轨道量子化: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跟电子在不同的圆周轨道绕核运动相对应。
原子的定态是12不连续的,因此电子的可能轨道也是13不连续的。
原子能量最低的状态叫34基态,其他能量较高的状态叫35激发态。
③跃迁:原子从一种定态跃迁到另一种定态时,它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光子的能量由这两个定态的能量差决定,即h v= 16 E m—E n。
(h是普朗克常量,h = 6.63 x 10—34Js)⑵氢原子能级和半径公式:E n= 17 ,2E i(n= 1,2,3,…),其中E i为基态能量,其数值为E1 = J8 —13.6 eV。
高考物理总复习 第十二章 原子与原子核综合检测(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
原子与原子核综合检测(时间:90分钟总分为:100分)一、选择题(此题共12小题,每一小题4分,共48分.在每一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第8~12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 0分)1.如下说法不正确的答案是( A )A.β衰变时,β射线是原子的核外电子释放出来的B.α粒子散射实验中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偏转,这是卢瑟福猜测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依据之一C.如果用紫光照射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改用绿光照射这种金属不一定发生光电效应D.比结合能越大,原子中核子结合得越结实,原子核越稳定解析:β衰变中产生的β射线实际上是原子核中的中子转化而来的,不是原子内部核外电子释放出来的,A错误;卢瑟福用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B正确;紫光照射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改用绿光,因绿光的频率小于紫光,如此照射这种金属不一定发生光电效应,C正确;比结合能越大,将核子分解需要的能量越大,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结实,原子核越稳定,D正确.2.天然放射现象中可产生α,β,γ三种射线.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B )A.β射线是高速的质子流B U经过一次α衰变,变为ThC.α射线的穿透能力比γ射线的穿透能力强D.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解析:β射线的实质是衰变中产生的高速电子流,故A错误;α衰变过程中,一个原子核释放一个α粒子(由两个中子和两个质子形成的氦原子核),并且转变成一个质量数减小4,电荷数减少2的新原子核,所以U经过一次α衰变,变为Th,故B正确;α,β,γ三种射线分别是氦核、电子、电磁波,三种射线的穿透能力逐渐增强,所以α射线的穿透能力比γ射线穿透能力弱,故C错误;半衰期是由原子核内部因素决定的,与温度无关,故D错误.3.如下说法正确的( B )A.原子核的结合能是组成原子核的所有核子的能量总和B.在所有核反响中,都遵从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的规律C.在天然放射现象中放出的β射线是电子流,该电子是原子的内层电子受激后辐射出来的D.镭226衰变为氡222的半衰期为1 620年,也就是说,100个镭226核经过1 620年后一定还剩下50个镭226核没有发生衰变解析:原子核的结合能是组成原子核的所有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释放出来的能量,选项A错误;在所有核反响中,都遵从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的规律,选项B正确;在天然放射现象中放出的β射线就是电子流,该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和电子,从原子核中辐射出来的,选项C错误;半衰期是对大量原子核衰变的统计规律,少量原子核衰变不能运用半衰期的统计规律,所以选项D错误.4.如下核反响方程中,属于裂变的是( D )A N He O HB U Th HeC H H He nD U n Ba Kr+n解析N He O H中,有α粒子参与,为人工核反响,故A错误; Th He的过程中有α粒子生成,是α衰变,故B错误H H He n为核聚变反响,故C错误U n Ba Kr+n为裂变,是重核裂变成轻核,故D正确.5.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在某单色光束照射下,只能发出频率为ν1,ν2,ν3的三种光,且ν1<ν2<ν3,如此该照射光的光子能量为( C )A.hν1B.hν2C.hν3D.h(ν1+ν2+ν3)解析:由于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在某单色光束照射下,能发出频率为ν1,ν2,ν3的三种光,其中ν3最大,所以一定是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在某单色光束照射下从基态跃迁到了n=3的能量状态,所以吸收光子的能量为hν3,选项C正确.6.一静止原子核A屡次衰变为两个静止原子核B和6个电子,并释放热量E.其中原子核A的比结合能为E1,B的比结合能为E2,释放时一个电子的初动能为E3,如此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C )A.放出的B粒子质量数和电荷数分别为,B.E2-E1=E3+EC.比结合能E1小于比结合能E2D.该反响过程质量一定增加解析A衰变为2个静止原子核B和6个电子,如此B的质量数为m′=,B的电荷数为n′=+3,故A错误;A的结合能为mE1,B的结合能为m′E2,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得m′E2-mE1=E+6E3,故B 错误;核反响的过程中释放热量,可知比结合能E1小于比结合能E2,故C正确;该反响的过程中释放热量,由质能方程可知,一定有质量亏损,故D错误.7.人们发现,不同的原子核,其核子的平均质量(原子核的质量除以核子数)与原子序数有如下列图的关系.如下关于原子结构和核反响的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B )A.由图可知,原子核D和E聚变成原子核F时会有质量亏损,要吸收能量B.由图可知,原子核A裂变成原子核B和C时会有质量亏损,要放出核能C.原子核A裂变成原子核B和C时放出的γ射线能使某金属板逸出光电子,假设增加γ射线强度,如此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增大D.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可以解释原子的稳定性和原子光谱的分立特征解析:由图像可知,D和E核子的平均质量大于F核子的平均质量,原子核D和E聚变成原子核F时,核子总质量减小,存在质量亏损,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E=mc2可知要释放出核能,A错误;由图像可知,A的核子平均质量大于B与C核子的平均质量,原子核A裂变成原子核B和C时会有质量亏损,要放出核能,B正确;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 k=hν-W0,如此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是由入射光的频率决定的,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增加γ射线强度,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C错误;玻尔提出的原子模型,可以解释原子的稳定性和原子光谱的分立特征,D错误.8.关于光电效应,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D )A.极限频率越大的金属材料逸出功越大B.只要光照射的时间足够长,任何金属都能产生光电效应C.从金属外表逸出来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D.假设发生了光电效应且入射光的频率一定时,光强越强,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就越多解析:由逸出功W0=hνc知,极限频率越大,逸出功越大,故A正确;光电效应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入射光的强度和光的照射时间无关,故B错误;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 k=hν-W0得,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一次函数关系,不是正比关系,故C错误;在发生光电效应的情况下,入射光的强度越强,单位时间内逸出光电子的数目越多,故D正确.9.关于原子核的结合能,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BD )A.原子核的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B.原子核的结合能等于使其完全分解成自由核子所需的最小能量C.自由核子组成原子核时,其质量亏损所对应的能量大于该原子核的结合能D.一重原子核衰变成α粒子和另一原子核,衰变产物的结合能之和一定大于原来重核的结合能解析:原子核的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故A错误;原子核的结合能等于使其完全分解成自由核子所需的最小能量,故B正确;自由核子组成原子核时,其质量亏损对应的能量等于该原子核的结合能,故C错误;一重原子核衰变成α粒子和另一原子核,要释放能量,衰变产物的结合能之和一定大于原来重核的结合能,故D正确.10.如图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锌的逸出功是3.34 eV,那么对氢原子在能量跃迁过程中发射或吸收光子的特征认识正确的答案是( BC )A.用氢原子从高能级向基态跃迁时发射的光照射锌板一定不能产生光电效应B.一群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能放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C.一群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发出的光照射锌板,锌板外表所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8.75 eVD.用能量为10.3 eV的光子照射,可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跃迁到激发态解析:氢原子从高能级向基态跃迁时发出的光子的最小能量为10.2 eV,照射锌板一定能产生光电效应现象,故A错误;一群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根据=3可知,能放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故B正确;氢原子从n=3能级向基态跃迁时发出的光子的能量为E=-1.51 eV+13.6 eV=12.09 eV,因锌的逸出功是 3.34 eV,锌板外表所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 km=12.09 eV-3.34 eV=8.75 eV,故C正确;用能量为10.3 eV的光子照射,因10.3 eV不等于任何两个能级的能级差,如此不能被氢原子吸收,不能跃迁,故D错误.11.三种不同的入射光A,B,C分别射在三种不同的金属a,b,c外表,均恰能使金属中逸出光电子,假设三种入射光的波长λA>λB>λC,如此( CD )A.用入射光A照射金属b和c,金属b和c均可发生光电效应现象B.用入射光A和B照射金属c,均可使金属c发生光电效应现象C.用入射光C照射金属a和b,金属a,b均可发生光电效应现象D.用入射光B和C照射金属a,均可使金属a发生光电效应现象解析:恰能使金属逸出光电子,说明入射光的频率恰好等于金属的截止频率,由题意知入射光的频率νA<νB<νC,A的频率最小,用入射光A照射金属b和c,金属b和c均不能发生光电效应,A错误;A,B光的频率都小于C的频率,用入射光A和B照射金属c,金属c不能发生光电效应,B错误;C的频率比A,B的频率都大,所以用入射光C照射金属a和b,金属a,b均可发生光电效应,C正确;A的频率小于B,C的频率,所以用入射光B,C照射金属a,均可使金属a发生光电效应,D正确.12.氘核和氚核的核反响方程为H H He n,H的比结合能是2.78 MeV H的比结合能是1.09 MeV He的比结合能是7.03 MeV,如下有关核力、核能和结合能的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C )A.氦原子核由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组成,其中两个质子之间三种作用力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核力、库仑力、万有引力B.聚变反响后生成的氦核的结合能为14.06 MeVC.该核反响过程释放出的能量为17.6 MeVD.原子核的比结合能大小可反映原子核的稳定程度,该值随质量数的增加而增大解析:核力是强相互作用的一种表现,作用力最强,其次是库仑力,最小的是万有引力,故A正确;反响后生成的氦核的结合能E1=4×7.03 MeV=28.12 MeV,故B错误;由核反响方程可知,该反响是核聚变反响,反响中会释放能量,放出的能量ΔE=E1-E=28.12 MeV-(2.78×3+ 1.09×2) MeV=17.6 MeV,故C正确;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但该值并不随质量数的增加而增大,故D错误.二、非选择题(52分)13.(6分)质子的质量为m1,中子的质量为m2,碳核C)的质量为m3,如此碳核C)的比结合能为,碳14是碳的一种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研究发现外来的宇宙射线与大气作用产生宇宙射线中子,宇宙射线中子和大气中氮核N)起核反响产生碳14,请写出核反响方程.解析:碳核由6个质子和6个中子组成,此核反响方程为H+n C,故碳核C)的结合能为ΔE=Δmc2=(6m1+6m2-m3)c2,因核子数为12,如此比结合能为=(6m1+6m2-m3)c2;根据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得核反响方程为n N→C H.答案:(1)(2n N C H评分标准:每空3分.14.(6分)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电效应现象,当用光子能量为5 eV的光照射到光电管上时,测得电流计上的示数随电压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如此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J,金属的逸出功为J.解析:由题图(乙)可知,光电子的遏止电压为U c=2 V,由动能定理可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 km=eU c=2×1.6×10-19 J=3.2×10-19 J;金属的逸出功为W0=hν-E km=3 eV=4.8×10-19 J.答案:3.2×10-19 4.8×10-19评分标准:每空3分.15.(6分)氡222是一种天然放射性气体,被吸入后,会对人的呼吸系统造成辐射损伤.它是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主要环境致癌物质之一.其衰变方程是Rn Po+.Rn的半衰期约为3.8天,如此约经过天16 g的Rn衰变后还剩1 g.解析:衰变过程中质量数、电荷数守恒,有Rn Po He;由半衰期定义,1 g=16 g×(),解得t=15.2天.答案He 15.2评分标准:每空3分.16.(10分)用速度大小为v的中子轰击静止的锂核Li),发生核反响后生成氚核和α粒子.生成的氚核速度方向与中子的速度方向相反,氚核与α粒子的速度之比为7∶8,中子的质量为m,质子的质量可近似看成m,光速为c.(1)写出核反响方程;(2)求氚核和α粒子的速度大小;(3)假设核反响过程中放出的核能全部转化为α粒子和氚核的动能,求出质量亏损.解析:(1)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有n Li H He.(2分)(2)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 n v=-m H v1+m He v2.(2分)由题意得v1∶v2=7∶8,解得v1=,v2=.(2分)(3)氚核和α粒子的动能之和为E k=·3m+·4m=mv2.(2分)释放的核能为ΔE=E k-E kn=mv2-mv2=mv2.(1分)由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得,质量亏损为Δm==.(1分)答案:(1n Li H He(2)(3)17.(12分)如下列图,一光电管的阴极用极限波长λ0=5 000 Å的钠制成.用波长λ=3 000 Å的紫外线照射阴极,光电管阳极A和阴极K之间的电势差U=2.1 V,饱和电流的值(当阴极K发射的电子全部到达阳极A时,电路中的电流达到最大值,称为饱和电流)I=0.56 μA.(1)求每秒钟内由K极发射的光电子数目;(2)求电子到达A极时的最大动能;(3)如果电势差U不变,而照射光的强度增到原来的三倍,此时电子到达A极时最大动能是多大?(普朗克常量h=6.63×10-34 J·s,1 Å= 10-10 m)解析:因为饱和电流的值I与每秒阴极发射的电子数的关系是q=ne=It.(1分)电子从阴极K飞出的最大初动能E km=hν-W0.(1分)电子从阴极K飞向阳极A时,还会被电场加速,使其动能进一步增大.(1)设每秒内发射的电子数为n,如此n===3.5×1012(个).(2分)(2)由光电效应方程可知E km=hν-W0=h-h=hc(-),(2分)在AK间加电压U时,电子到达阳极时的动能为E k,如此E k=E km+eU=hc(-)+eU(2分)代入数值解得E k=6.01×10-19 J.(2分)(3)根据光电效应规律,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如果电压U不变,如此电子到达A极的最大动能不会变,即为6.01× 10-19 J.(2分)答案:(1)3.5×1012个(2)6.01×10-19 J (3)6.01×10-19 J18.(12分)1909年~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与其合作者做了用α粒子轰击固定金箔的实验,发现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还有极少数α粒子偏转角度超过了90°,有的甚至被弹回,偏转角几乎达到180°,这就是α粒子散射实验.为了解释这个结果,卢瑟福在1911年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做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上,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着核旋转.设某一次实验,有一初速度为v0的α粒子正对着金箔中某一金原子核Q运动,结果被反向弹回.在点电荷Q的电场中,α粒子在距离Q为r的点的电势能W=,k=9.0×109 N·m2/C2,金的原子序数为79,α粒子质量mα=6.64×10-27 kg,α粒子初速度v0=1.6×107 m/s,电子电荷量e=1.6×10-19 C.(1)假设该α粒子距离这个金核r1时,其速度为v1,加速度为a1,如此在距离这个金核r2时,其速度v2,加速度a2各为多少?(2)请估算出金原子核的直径d.解析:(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a∝F,(1分)由库仑定律知F∝,(1分)故有=,(1分)解得a2=()2a1,(1分)忽略金原子内电子产生的电场的影响,由能量守恒定律得+mα=+mα(1分)解得v2== .(1分)(2)设α粒子从零势能位置以速度v0对准金原子核运动,能到达离核最近的距离为s,由能量守恒定律得mα=,(2分)解得s== m≈4.3×10-14 m.(2分)word金原子核的直径d=2s=2×4.3×10-14 m=8.6×10-14 m.(2分)答案:(1)()2a1 (2)8.6×10-14 m- 11 - / 11。
(通用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十二章第2讲原子和原子核课时作业(含解析)
原子和原子核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1~8题为单选题,9~12题为多选题.)1.(2018·秦皇岛模拟)如图所示,+Q表示金原子核,α粒子射向金核时被散射,其偏转轨道可能是图中的( )A.b B.cC.d D.e解析:B 在α粒子的散射现象中粒子所受金原子核的作用力是斥力,故斥力指向轨迹的内侧,显然只有c符合要求,而b是不带电的,对于e则是带负电,而d是不可能出现此轨迹的,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2.不同元素都有自己独特的光谱线,这是因为各元素的( )A.原子序数不同B.原子质量数不同C.激发源能量不同D.原子能级不同解析:D 当原子从高能态向低能态跃迁时放出光子的能量等于前后两个能级之差.由于原子的能级是分立的,所以放出光子的能量也是分立的,这就是产生原子光谱的原因;由于不同元素的能级差不同,故每种元素都有自己独特的光谱线,故A、B、C项错误,D项正确.3.如图所示为研究某未知元素放射性的实验装置,实验开始时在薄铝片和荧光屏之间有图示方向的匀强电场E,通过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在荧光屏的某一位置上每分钟闪烁的亮点数.若撤去电场后继续观察.发现每分钟闪烁的亮点数没有变化;如果再将薄铝片移开,观察到每分钟闪烁的亮点数大大增加.由此可以判断,放射源发出的射线可能为( )A.β射线和γ射线B.α射线和β射线C.β射线和X射线D.α射线和γ射线解析:D 放射性元素放射出的射线为α射线、β射线和γ射线,α射线贯穿能力弱,一张薄纸就可挡住,β射线贯穿能力较强.可贯穿铝片,γ射线穿过能力极强.α射线带正电,β射线带负电,在电场中偏转,γ射线不带电.由此可知,放射源发出的射线可能为α射线和γ射线.选项D正确.4.(2018·肇庆模拟)238 92U的衰变有多种途径,其中一种途径是先衰变成210 83Bi,然后可以经一次衰变变成210a X(X代表某元素),也可以经一次衰变变成b81Ti,最后都衰变变成206 82Pb,衰变路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过程①是β衰变,过程③是α衰变;过程②是β衰变,过程④是α衰变B.过程①是β衰变,过程③是α衰变;过程②是α衰变,过程④是β衰变C.过程①是α衰变,过程③是β衰变;过程②是β衰变,过程④是α衰变D.过程①是α衰变,过程③是β衰变;过程②是α衰变,过程④是β衰变解析:B Bi经过①变化为X,质量数没有发生变化,为β衰变,X经过③变化为Pb,质量数少4,为α衰变,Bi经过②变化为Ti,电荷数少2,为α衰变,Ti经过④变化为Pb,电荷数增加1,为β衰变.故A、C、D错误,B正确.5.如图所示,图甲为氢原子的能级,图乙为氢原子的光谱,已知谱线a是氢原子从n =4的能级跃迁到n=2能级时的辐射光,谱线b可能是氢原子在下列哪种情形跃迁时的辐射光( )A.从n=3的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B.从n=5的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C.从n=4的能级跃迁到n=3的能级D.从n=5的能级跃迁到n=3的能级解析:B 谱线a是氢原子从n=4的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时的辐射光,波长大于谱线b,所以a光的光子频率小于b光的光子频率,所以b光的光子能量大于n=4和n=2间的能级差,n=3跃迁到n=2,n=4跃迁到n=3,n=5跃迁到n=3的能级差小于n=4和n =2的能级差;n=5和n=2间的能级差大于n=4和n=2间的能级差,A、C、D错误,B正确.6.已知处于某一能级n 上的一群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能够发出10种不同频率的光,下列能表示辐射光波长最长的那种跃迁的示意图是( )解析:A 根据跃迁规律可知,能够发出10种不同频率的光,则氢原子从第5能级向低能级跃迁,辐射光波长最长,则频率最低,能级差最小,A 正确.7.(2018·衡水模拟)碳14可以用来作示踪剂标记化合物,也常在考古学中测定生物死亡年代,在匀强电场中有一个初速度可以忽略的放射性碳14原子核,它所放射的粒子与反冲核经过相等的时间所形成的径迹如图所示,a 、b 均表示长度,那么碳14的衰变方程可能为( )A.146C→42He +104Be B.14 6C→01e +145B C.146C→ 0-1e +147ND.146C→21H +125B解析:A 对图线分析,根据类平抛运动,对放射出的粒子1有v 1t =b ,12·q 1E m 1t 2=4b ,对反冲核2有v 2t =a ,12·q 2E m 2t 2=2a ,又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得m 1v 1=m 2v 2,联立解得q 1=2q 2,故A 正确. 8.(2018·龙岩模拟)原子核的平均结合能与原子序数有如图所示的关系.下列关于原子核结构和核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原子核a 和b 聚变成原子核c 时会有质量亏损,要放出能量B.原子核f裂变成原子核d和e时会有质量增加,要吸收能量C.原子核c中核子的平均质量要比原子核b的大D.原子核f中核子的平均质量要比原子核e的小解析:A 由图可知,a、b的一平均结合能小于c,原子核a和b聚变成原子核c时会有质量亏损,要放出能量,故A项正确;原子核f裂变成原子核d和e时,有质量亏损,放出能量,故B项错误;a、b聚变成c时有质量亏损,可知原子核c中核子的平均质量小于b,故C项错误;f裂变成d和e时,有质量亏损,可知f中核子的平均质量比原子核e的大,故D项错误.9.钚的一种同位素239 94Pu衰变时释放巨大能量,如图所示,其衰变方程为239 94Pu→235 92U+42He +γ,则( )A.核燃料总是利用比结合能小的核B.核反应中γ的能量就是239 94Pu的结合能C.235 92U核比239 94Pu核更稳定,说明235 92U的结合能大D.由于衰变时释放巨大能量,所以239 94Pu比235 92U的比结合能小解析:AD 核燃料总是利用比结合能小的核,这样通过核反应才能放出原子能,选项A 正确.核反应中γ的能量是放出的能量,远小于239 94Pu的结合能,选项B错误.235 92U核比239 94Pu 核更稳定,说明235 92U的比结合能大,但不能说明结合能大,选项C错误.由于衰变时释放巨大能量,所以239 94Pu比235 92U的比结合能小,选项D正确.10.(2018·新余模拟)放射性物质碘131的衰变方程为131 53I→131 54Xe+Y.根据有关放射性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的131 54Xe处于激发态,放射γ射线.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电离能力也最强B.若131 53I的半衰期大约是8天,取4个碘原子核,经16天就只剩下1个碘原子核了C.Y粒子为β粒子D.151 53I中有53个质子和131个核子解析:CD 生成的131 54Xe处于激发态,还会放射γ射线.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γ射线是高能光子,即高能电磁波,它是不带电的,所以γ射线的电离作用很弱,故A项错误;半衰期是一个统计规律,只对大量的原子核才适用,对少数原子核是不适用的.所以,若取4个碘原子核,经16天剩下几个碘原子核无法预测,故B项错误;反应方程中,131 53I→131 54Xe +Y,根据衰变过程中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Y粒子为β粒子,故C项正确;电荷数等于质子数,可知131 53I中有53个质子,131表示质量数即核子数,故D项正确.11.PET(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的基本原理是:将放射性同位素158O 注入人体,参与人体的代谢过程.158O 在人体内衰变放出正电子,与人体内负电子相遇而湮灭转化为一对光子,被探测器探测到,经计算机处理后产生清晰的图像.根据PET 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58O 衰变的方程式为158O→157N +01eB .将放射性同位素158O 注入人体,158O 的主要用途作为示踪原子 C .一对正负电子湮灭后也可能只生成一个光子 D .PET 中所选的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应较长解析:AB 由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知,158O 的衰变方程式为158O →157N +01e ,故A 正确;将放射性同位素158O 注入人体,158O 的主要用途作为示踪原子,故B 正确;正负电子湮灭后生成两个光子,故C 错误;氧在人体内的代谢时间不长,PET 中所选的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应较短,故D 错误.12.月球土壤里大量存在着一种叫作“氦3(32He)”的化学元素,是核聚变的重要原料之一.科学家初步估计月球上至少有100万吨“氦3”,如果相关技术开发成功,将可为地球带来取之不尽的能源.关于“氦3”与“氘核(21H)”聚变生成“氦4(42He)”,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核反应方程为32He +21H→42He +11HB .核反应生成物的质量大于参加的反应物的质量C .该核反应出现质量将亏损,释放能量D .因为“氦3”比“氦4”的比结合能小,所以“氦3”比“氦4”稳定解析:AC 该核反应方程为32He +21H→42He +11H ,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故A 正确;关于“氦3(32He)”与“氘核(21H)”聚变生成“氦4(42He)”和质子,有大量的能量放出,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知有质量亏损,生成物的质量小于参加的反应物的质量,故B 错误,C 正确;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故D 错误.二、计算题(需写出规范的解题步骤)13.钚的放射性同位素23994Pu 静止时衰变为铀核激发态235 92U *、α粒子,而铀核激发态235 92U*立即衰变为铀核23592U ,并放出能量为0.097 MeV 的γ光子.已知:23994Pu 、23592U 和α粒子的质量分别为m Pu =239.052 1 u 、m U =235.043 9 u 和m α=4.002 6 u,1 u =931.5 MeV/c 2.(1)写出衰变方程;(2)已知衰变放出的光子的动量可忽略,求α粒子的动能. 解析:(1)衰变方程为23994Pu ―→235 92U *+α① 235 92U *―→23592U +γ②或合起来有23994Pu ―→23592U +α+γ③(2)上述衰变过程的质量亏损为 Δm =m Pu -m U -m α④放出的能量为ΔE =Δm ·c 2⑤ΔE 是铀核23592U 的动能E U 、α粒子的动能E α和γ光子的能量E γ之和, ΔE =E U +E α+E γ⑥可得E U +E α=(m Pu -m U -m α)c 2-E γ⑦设衰变后的铀核和α粒子的速度分别为v U 和v α,则由动量守恒有m U v U =m αv α⑧又由动能的定义知E U =12m U v 2U ,E α=12m αv 2α⑨由⑧⑨式得E U E α=m αm U⑩ 由⑦⑩式得E α=m U m U +m α[(m Pu -m U -m α)c 2-E γ]代入题给数据得E α=5.034 MeV.答案:(1)23994Pu ―→23592U +α+γ (2)5.034 MeV。
2021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十二章波粒二象性原子结构原子核3原子结构训练1含解析
原子结构
1.铀核可以发生衰变和裂变,铀核的()
A.衰变和裂变都能自发发生
B.衰变和裂变都不能自发发生
C。
衰变能自发发生而裂变不能自发发生
D。
衰变不能自发发生而裂变能自发发生
【解析】选C。
铀是天然放射性元素,所以铀核的衰变是能自发发生,而铀核的裂变是人工实现的,是用中子轰击铀核实现的,所以铀核的裂变不能自发发生,故A、B、D错误,C正确。
2。
现有一块质量为2M,含U的矿石,其中U的质量为2m,已知U的半衰期为T,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经过时间2T后,这块矿石中基本不再含有U了
B.经过时间2T后,矿石中的U有未发生衰变
C。
经过时间2T后,该矿石的质量剩下
D。
经过时间3T后,矿石中U的质量还剩
【解析】选B。
总质量为2m、衰变后剩余质量为m1,衰变时的关系为m1=2m,n为半衰期次数,即n=,t0为半衰期,t为衰变时
间,所以在本题中有:经过2T剩余U为m1=2m=,发生衰变
的质量为,故A错误,B正确;虽然U发生衰变,但衰变的产物大部分仍然存在于矿石中,所以经过2T后,矿石的质量仍然接近2M,
故C错误;经过时间3T后该矿石中U的质量还剩m2=2m=,故D错误.故选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019·湖南长沙、望城、浏阳、宁乡四个县市区3月调研)现代科学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人们对原子、原子核的认识,下列有关原子、原子核的叙述正确的是()A.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的结构B.轻核聚变反应方程有:21H+31H→42He+10nC.天然放射现象表明原子核内部有电子D.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和从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前者跃迁辐射出的光子波长比后者的长2.(2019·湖北武汉市四月调研)1932年考克饶夫特(J.D.Cockroft)和瓦耳顿(E.T.S.Walton)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粒子加速器——高压倍压器,他们将质子(11H)加速到0.5 MeV的能量去撞击静止的原子核X,得到两个动能均为8.9 MeV的氦核(42He),这是历史上第一次用人工加速粒子实现的核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是63LiB.X由42He组成C.上述核反应中出现了质量亏损D.上述核反应的类型是裂变3.(2020·山东临沂市质检)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1所示,不同色光的光子能量如下表所示.图1一群处于某激发态的氢原子,发射的光的谱线在可见光范围内只有1条,其颜色为() A.红色B.黄色C.绿色D.蓝-靛4.(2019·安徽黄山市一质检)关于图2中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图2A.甲图中A处能观察到大量的闪光点,B处能看到较多的闪光点,C处观察不到闪光点B.乙图中1为α射线,它的电离作用很强,可消除静电C.丙图中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能吸收能量为10.4 eV的光子而发生跃迁D.丁图中用弧光灯照射原来就带电的锌板时,发现验电器的张角变大,说明锌板原来带负电5.(2019·湖北稳派教育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如图3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用某种频率的光照射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结果受到激发后的氢原子能辐射出三种不同频率的光子,让辐射出的光子照射某种金属,结果有两种频率的光子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其中一种光子恰好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打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图3A.12.09 eV B.10.2 eVC.1.89 eV D.06.(2019·广西桂林市、贺州市、崇左市3月联合调研)氢原子能级图如图4所示,大量处于n =3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状态跃迁辐射出的光子中,发现有两种频率的光子能使金属A 产生光电效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4A.大量处于n=3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状态跃迁时,只辐射两种频率的光子B.从n=3激发态直接跃迁到基态时放出的光子一定能使金属A发生光电效应C.一个氢原子从n=3激发态跃到基态时,该氢原子能量增大D.一个氢原子从n=3激发态跃到基态时该氢原子核外电子动能减小7.(2019·陕西榆林市第三次测试)目前,在居家装修中,经常用到花岗岩、大理石等装修材料,这些岩石都不同程度地含有放射性元素,比如有些含有铀钍的花岗岩等岩石都会释放出放射性惰性气体氡,而氡会发生放射性衰变,放出α、β、γ射线,这些射线会导致细胞发生癌变及呼吸道方面的疾病,根据有关放射性知识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时产生并发射出来的B.钍的半衰期为24天,1 g钍经过120天后还剩0.2 g未发生衰变C.已知氡的半衰期为3.8天,若取1 g氡放在天平左盘上,砝码放于右盘,左右两边恰好平衡,则3.8天后,需取走0.5 g砝码天平才能再次平衡D.发生α衰变时,生成核与原来的原子核相比,中子数减少了48.(2020·广东揭阳市模拟)如图5所示,x为未知的放射源,L为薄铝片,若在放射源和计数器之间加上L后,计数器的计数率大幅度减小,在L和计数器之间再加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计数器的计数率不变,则x可能是()图5A.α射线和β射线的混合放射源B.纯α射线放射源C.纯γ射线放射源D.α射线和γ射线的混合放射源9.(2019·福建莆田市5月第二次质检)K-介子的衰变方程为:K-→π-+π0,其中K-介子和π-介子带负电,π0介子不带电.如下图,匀强磁场的方向垂直纸面向外,一个K-介子沿垂直于磁场的方向射入,其轨迹为图中的虚线圆弧,若K-介子在磁场中发生衰变,则衰变产生的π-介子和π0介子的运动轨迹可能是()10.(多选)(2019·广东汕头市第二次模拟)如图6,静止的238 92U核发生α衰变后生成反冲Th核,两个产物都在垂直于它们速度方向的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6A.衰变方程可表示为238 92U→234 90Th+42HeB.Th核和α粒子的圆周轨道半径之比为1∶45C.Th核和α粒子的动能之比为1∶45D.Th核和α粒子在匀强磁场中旋转的方向相反11.(2019·四川雅安市第三次诊断)铀原子核既可发生衰变,也可发生裂变.其衰变方程为238 92 U→234 90Th+X,裂变方程为235 92U+10n→Y+8936Kr+310n,其中235 92U、10n、Y、8936Kr的质量分别为m1、m2、m3、m4,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38 92U发生的是β衰变B.Y原子核中含有56个中子C.若提高温度,238 92U的半衰期将会变小D.235 92U裂变时释放的能量为(m1-2m2-m3-m4)c212.(2020·福建厦门市质检)钴-60(6027Co)放射性的应用非常广泛,几乎遍及各行各业.在农业上,常用于辐射育种、刺激增产、辐射防治虫害和食品辐照保藏与保鲜等;在医学上,常用于癌和肿瘤的放射治疗.一个钴-60原子核(6027Co)放出一个β粒子(0-1e)后衰变成一个镍核(6028 Ni),并伴随产生了γ射线.已知钴-60(6027Co)的半衰期为5.27年,该反应中钴核6027Co、β粒子(0-1e)、镍核(6028Ni)的质量分别为m1、m2、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核反应中释放的能量为(m2+m3-m1)c2B.核反应中释放出的γ射线的穿透本领比β粒子强C.若有16个钴-60原子核,经过5.27年后只剩下8个钴-60原子核D.β粒子是钴原子核外的电子电离形成的13.(多选)(2019·湖北武汉市二月调研)据悉我国第四代反应堆—钍基熔盐堆能源系统(TMSR)研究已获重要突破.该反应堆以钍为核燃料,钍俘获一个中子后经过若干次β衰变转化成铀;铀的一种典型裂变产物是钡和氪,同时释放巨大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钍核23290Th有90个中子,142个质子B.铀核裂变的核反应方程为23392U+10n→142 56Ba+8936Kr+310nC.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与核内部自身因素无关,由原子所处的化学状态和外部条件决定D.重核分裂成中等大小的核,核子的比结合能增加14.(2020·江西南昌市模拟)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α粒子的偏转是由于受到原子内正电荷的库仑力作用而发生的,其中有极少数α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甚至被反向弹回.假定一个速度为v的高速α粒子(42He)与金原子核(197 79Au)发生弹性正碰(碰撞前金原子核可认为是静止的),则()A.α粒子在靠近金原子核的过程中电势能逐渐减小B.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C.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带正电的物质均匀分布在原子内部D.当它们的距离最小时,α粒子与金原子核的动量大小之比为4∶197答案精析1.B[卢瑟福由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原子核式结构,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的结构,故A错误;轻核聚变反应是较小的核反应生成较大的核的过程,再由质量数与电荷数守恒可知,故B正确;天然放射现象中放出的β粒子是原子核中的一个中子转变成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而来的,故C错误;跃迁时辐射的能量等于两能级差,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和从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前者跃迁辐射光子的能量大,频率大,则波长比后者的短,故D错误.]2.C[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X是73Li,选项A、B错误;由题意可知,反应中释放了核能,则反应中出现了质量亏损,选项C正确;上述核反应的类型是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方程,选项D错误.]3.A[如果激发态的氢原子处于第二能级,能够发出10.2 eV的光子,不属于可见光;如果激发态的氢原子处于第三能级,能够发出12.09 eV、10.2 eV、1.89 eV的三种光子,只有1.89 eV属于红色可见光;如果激发态的氢原子处于第四能级,能够发出12.75 eV、12.09 eV、10.2 eV、2.55 eV、1.89 eV、0.66 eV的六种光子,1.89 eV和2.55 eV属于可见光,1.89 eV的光子为红光,2.55 eV的光子为蓝-靛.则由题意可知,由于一群处于某激发态的氢原子,发射的光的谱线在可见光范围内只有1条,则一定对应着从第三能级到第二能级的跃迁,其可见光的颜色为红光,故选A.]4.B[题图甲中A处能观察到大量的闪光点,B处能看到较多的闪光点,在C处也可以观察到很少的闪光点,A错误;根据左手定则可知,1带正电,为α射线,α射线的电离作用很强,可消除静电,B正确;氢原子吸收光子能量发生跃迁,吸收的光子能量需等于两能级间的能级差,从基态氢原子发生跃迁到n=2能级,需要吸收的能量最小,吸收的能量为-3.4 eV-(-13.6 eV)=10.2 eV,即用10.2 eV的光子照射,可以使基态氢原子发生跃迁到n=2能级,10.4 eV的光子不能被氢原子吸收,不能发生跃迁,C错误;题图丁用弧光灯照射锌板,锌板上的电子逸出,锌板带上正电,发现验电器的张角变大,说明验电器原来就带正电,D 错误.]5.C[因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受到激发后能辐射出三种不同频率的光子,故氢原子是从n =3的能级向低能级跃迁,即可释放三种不同频率的光子;只有两种频率的光子能使金属发生光电效应,而其中一种光子恰好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说明该入射光的能量与金属的逸出功相等,由此分析可知这种光子是从n=2跃迁到n=1辐射的光子,则金属的逸出功为W0=-3.4 eV-(-13.6) eV=10.2 eV,而另一频率的光子是从n=3跃迁到n=1辐射的光子,此时辐射的能量为ΔE=-1.51 eV-(-13.6) eV=12.09 eV;故用此种光子照射该金属,则打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 km=12.09 eV-10.2 eV=1.89 eV,故选C.]6.B[大量处于n=3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状态跃迁时,有3→1、3→2,和2→1,三种情况,所以跃迁过程中将释放出三种频率的光子,故选项A错误;由题意可知:有两种频率的光子能使金属A产生光电效应,大量处于n=3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状态跃迁过程所放出的光子中,从n=3跃迁到n=1辐射的光子频率最大,则一定能使金属A发生光电效应,故选项B正确;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从激发态跃到基态时,放出能量,电子的动能增大,电势能减小,导致原子总能量减小,故选项C、D错误.]7.A[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时产生并发射出来的,故A正确;钍的半衰期为24天,1 g钍经过120天即经过5个半衰期,还剩m=m0(12)tT =m0×(12)12024=1×132g=132g钍未衰变,故B错误;氡的半衰期为3.8天,经3.8天后,有0.5克衰变成新核,新的原子核仍然留在天平左盘中,故取走的砝码应小于0.5 g,天平才能再次平衡,故C错误;发生α衰变时,电荷数少2(即质子数减少2),质量数少4,故中子数减少2,故D错误.]8.D[在放射源和计数器之间加薄铝片L后,发现计数器的计数率大幅度减小,说明射线中含有穿透能力弱的粒子,在L和计数器之间再加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B,计数器的计数率不变,说明剩下的粒子不带电,即为γ射线,因此放射源x可能是α射线和γ射线的混合放射源,故A、B、C错误,D正确.]9.C[π-介子与K-介子均带负电,若三者运动方向相同,可知受洛伦兹力的方向相同,圆弧的弯曲方向相同,由动量守恒定律可知,π-介子速度小于K-介子的速度,由r=m vqB可知,π-介子半径较小;π0介子不带电,则沿直线运动,选项C正确,D错误;若π0介子反向运动,由动量守恒定律可知,π-介子速度大于K -介子的速度,由r =m v qB可知,π-介子半径较大;由于π-介子与K -介子均带负电,受洛伦兹力的方向相同,圆弧的弯曲方向相同,选项A 、B 错误.]10.AB [已知α粒子为42He ,则由电荷数守恒及质量数守恒可知,衰变方程为:238 92U →234 90Th+42He ,故A 正确;Th 核和α粒子都带正电荷,则在题图匀强磁场中都是逆时针旋转,故D错误;由动量守恒可得衰变后v Th v α=m αm Th =4234,则Th 核和α粒子的动能之比12m Th v Th 212m αv α2=2344×⎝⎛⎭⎫42342=4234=2117,故C 错误;粒子在匀强磁场中运动,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有B v q =m v 2R ,则R =m v Bq ,所以Th 核和α粒子的圆周轨道半径之比R Th R α=m Th v Th Bq Th ∶m αv αBq α=2344×4234×290=145,故B 正确.]11.D [根据核反应过程中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知X 为氦原子核,238 92U 发生的是α衰变,故A 错误;Y 的质量数:A =235+1-89-3=144,电荷数:Z =92-36=56,由原子核的组成特点可知,Y 原子核中含有56个质子,中子数为:144-56=88个,故B 错误;半衰期与温度、压强等外界因素无关,故C 错误; 由于核裂变的过程中释放能量,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得:ΔE =Δmc 2=(m 1-2m 2-m 3-m 4)c 2,故D 正确.]12.B [该反应的质量亏损为(m 1-m 2-m 3),则根据质能方程可知,反应中释放的能量为(m 1-m 2-m 3)c 2,选项A 错误;核反应中释放出的γ射线的穿透本领比β粒子强,选项B 正确;半衰期是大量原子核衰变的统计规律,对少数原子核不适应,选项C 错误;β粒子是钴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变为质子时放出的负电子,选项D 错误.]13.BD [钍核232 90Th 有90个质子,142个中子,故A 错误;根据反应前后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可知,故B 正确;根据半衰期的特点可知,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是由核内部自身的因素决定的,跟原子所处的化学状态和外部条件没有关系,故C 错误;较重的核分裂成中等质量大小的核或较轻的核合并成中等质量大小的核的过程中会释放一定的能量,所以核子的比结合能增加,故D 正确.]14.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