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之闽南芗剧发展现状与前景调查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戏曲之闽南芗剧发展现状与前景调查报告

作者:指导老师:

(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兰州,邮编730000)

摘要:闽南芗剧作为闽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满足了闽南语系人们之间信息的交流,感情的抒发等多种需要,在生活方式上体现自我价值。虽然受到全球化、流行文化的冲击,芗剧独特的语言艺术魅力,依然牵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芗剧迷的心,其艺术生命力得到不断延续和张扬,在戏剧百花园中引人瞩目。闽南芗剧与台湾歌仔戏,可以说是同根同源、同一剧种的两个不同名称,两者之间有很密切的血缘关系,目前其足迹遍及于龙溪、晋江、厦门、台湾省及东南亚华侨居住地区。因而在对台文化交流上,闽南芗剧应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这也是我们进行此次活动的原因所在。实践活动主要是对两个戏班(一为芗剧团,一为木偶芗剧团)进行一周的跟踪调查;另外,还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普通民众进行抽样调查。

关键字:闽南芗剧歌仔戏提线木偶苦旦电视改良

前言:

闽南芗剧(歌仔戏)是福建省五大剧种之一,与台湾歌仔戏同根同源。芗剧起源于漳州锦歌,成形于台湾,流行于闽南、台湾和东南亚一带,是闽南人民与海外侨胞和台湾同胞联系亲情的情感纽带。

闽南芗剧作为闽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满足了闽南语系人们之间信息的交流,感情的抒发等多种需要,在生活方式上体现自我价值。虽然受到全球化、流行文化的冲击,芗剧独特的语言艺术魅力,依然牵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芗剧迷的心,其艺术生命力得到不断延续和张扬,在戏剧百花园中引人瞩目。

一、芗剧(歌仔戏)的发展历史

芗剧(歌仔戏)是福建省五大剧种之一,与台湾歌仔戏同根同源。芗剧(歌仔戏)是由漳州一带的锦歌、车鼓、采茶和以后传入台湾的四平戏、白字戏、京剧等各种民间艺术形式,经过揉合吸收后形成的一个新兴剧种。因此,闽南芗剧与台湾歌仔戏,可以说是同根同源、同一剧种的两个不同名称,两者之间有很密切的血缘关系,目前其足迹遍及于龙溪、晋江、厦门、台湾省及东南亚华侨居住地区。

明末清初,郑成功将流行于闽南的“锦歌”“亻车民鼓”等民间艺术带入台湾,与台湾民歌相结合,使清唱与人民表演相结合。清末,歌仔戏在唱腔上得到较大发展。民国初年,由于音乐曲调富有地方特色,方言俚语通俗易懂,又博采其它剧种的剧目和表演艺术而风靡盛行:至20世纪20年代开始融合为小戏演出,后受正字戏、高甲戏、潮剧、京剧的影响,逐渐丰富定型,搬上舞台。1928年,台湾歌仔戏班三乐轩以回乡祭祖为名,回闽南、厦门等地演出,接着霓光班、霓进社接踵而来,轰动一时。抗日战争期间,歌仔戏被诬为“亡国调”遭到禁演,广大艺人为保护艺术和生存转入农村。此期间,邵江海、林文祥从“锦歌”艺术中吸收养分,并结合其它优秀曲调,创造出一套新唱腔,即“改良调”。抗战胜利后,舞台上出现了闽南地区的改良调与台湾的锦歌戏调合流演出的盛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歌仔戏由于流行于龙溪、芗江一带改称为“芗剧”,已有300余个剧团。1954年后,现场录音形式形成的广播歌仔戏盛极一时,并于1956年拍摄了第一部歌仔戏影片《薛平贵与王宝钏》。

二、芗剧(歌仔戏)的语言艺术

芗剧语言以闽南语、闽南方言为主,群众的生活习惯语言能够在舞台上体现。道白、唱

词都通过演员用闽南方言道出,语言形象生动,风趣幽默,通俗易懂。闽南方言某些讲法和文言是相似的,但有些讲法相差很大,芗剧表演艺术突破了有些闽南方言在剧本中难以用文言表达的局限,演员在念道白或唱唱词时将剧本中的文言译成闽南方言。如:“做事”念“做代志”;“乱七八糟”念“如惨惨”;“穷光蛋”念“歹空人”;“想到呆呆”念“想到瓷瓷”,又如:“你找不到他,是不是直接到这里来?”念作“你找无伊,敢是直透对这来的。”这些台词的改变,使内容与原台词的意思相同或相近,但比起剧本中的文言就显得更加通俗易懂、古朴有韵;既增强了戏曲效果,又充分发挥了闽南方言特色。

芗剧中的民间俗语(谚语)来自群众,民间俗语富有生活情趣,充分体现闽南地区的民俗风情,生动活泼,易于为观众接受。民间俗语大部分都只能用方言表达,如“心坏无人知,咀坏大利害。”用于指责那些快言快语的人;“乌龟假大爷”指狐假虎威;“先生作到老,摸脉摸手后”比喻人总有出错的时候,又如“冥尾礼出老丑”指好东西最后才出现。这些俗语已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其在舞台上的运用,不仅使戏剧语言更加生动具有说服力,同时也在舞台上表现了闽南人民千百年来的智慧。

三、芗剧(歌仔戏)的其他情况

芗剧的传统剧目大约有五百多个。最初多用歌仔戏的唱本,进入城市后,增加了历史题材的剧目,多是从其他剧种或小说改编来的连台本戏。当时多是幕表戏,没有固定台词和唱词。1939年后,艺人邵江海首先废除幕表制,编定本剧种的第一个文学剧本《六月飞霜》(又名《六月雪》),以后又编演了《白蛇传》、《白扇记》、《山伯英台》、《陈三五娘》、《安安寻母》等三十多出戏,初步奠定了芗剧传统剧目的基础。目前流传在闽南一带的传统剧目主要有:《十三太保》、《赌妻》、《信义亭》、《五子哭墓》、《包公案》、《狸猫换太子》、《玉连环》、《李妙惠》、《陈三五娘》、《吕蒙正》等等。芗剧的最大特点就是它的平民化、通俗性、生活化。帝王将相的“宫廷戏”不是它的长项,芗剧多取材于百姓日常生活,如《三家福》、《五子哭墓》等;以情爱戏为主,如《三伯英台》、《陈三五娘》等,采用的语言也都是闽南地区通俗可感的日常用语,活灵活现的,透着闽南人的机智与诙谐,让人备感亲切。即使是取自神话传说的题材,也都会融入现代人的一些理念,容易引人共鸣。

芗剧的行当,早期只有生、旦、丑几个角色,后来吸收京剧的分行,角色增加。芗剧音乐的特点是唱多白少,唱词通俗,颇多生动的民间语汇,乡土气息浓厚,曲调自由,旋律优美,节奏强烈,富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说到这边,需要说明的是芗剧中的苦旦:芗剧以“三小戏”为主——即小生、小旦、小丑。生、旦角色在剧中的地位最重要,他们的扮相、嗓音、动作、表情都有得一拼。而搞笑逗乐,活跃剧情的“丑”角也不可少。“花脸”,“武生”是后来借鉴了其他戏种,逐渐丰满起来的,你很难看到以“花脸”,“武生”为主角的芗剧。“苦旦”则可谓是芗剧一绝,她的唱腔采用“哭腔”,凄楚哀怨,具有很强的“悲情”感。“苦旦”的走红与芗剧的发展历史有关。当年台湾移垦者经历过移民、海难、战事等种种悲惨遭遇,加上日本殖民时代所受的屈辱与迫害,艺人把现实中的悲怆、痛苦的情绪寄予剧情,以哭代歌形成了“哭腔”。“哭腔”由扮相俊美的“苦旦”如泣如诉地演绎,总让观众不免掬上一捧同情泪,而泪腺本来就发达的太太、小姐们更容易触景生情,哭肿眼睛。当年歌仔戏上演前的宣传中,就常常以“切勿忘记多带几条手帕”作为招徕人的“广告词”。

芗剧的服饰:从大红大绿到清秀雅致

早期的芗剧戏服较多采用浓艳的颜色,比如大红的上衣配翠绿的裤子,身上的装饰也是越繁杂越好,透着俗世的一份热闹。芗剧进入厦门以后,戏服做了一定程度上的“审美调适”。厦门人喜欢素雅,花团锦簇的戏服在当地人看来总有些刺眼。于是有的芗剧团便从清丽的越剧戏服上取经,远赴江浙购置新装。经费不足的,就干脆将“红衣绿裤”的缎面反穿,将大红变成水红,翠绿变成淡绿。这样一“包装”,倒也别有一番韵致。现在不管是台湾还是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