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水性试验

合集下载

皮革 物理和机械试验 吸水性的测试

皮革 物理和机械试验 吸水性的测试

皮革物理和机械试验吸水性的测试
1 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干态皮革。

2原理
将测试试样浸泡在规定温度的定量高度的水中,经过2h 和24h 后,试样吸水量与试样原重量的比,以百分率表示。

3试验仪器
3.1分析天平:精度0.01g 。

3.2直径6~8cm 的圆形平底器皿。

4操作步骤
4.1试样按QB/T 2707-2005《皮革物理和机械试验试样的准备和调节》的规定进行取样空气调节后,并在这个标准温度下称重W ,准确到0.01g 。

4.2将数粒小玻璃珠放到平底玻璃皿内,再将试样粒面向上平放于玻璃珠上。

4.3加入3cm 高的(20±3)℃的蒸馏水于玻璃皿中,在整个试验过程中,试样必须浸没于水中,水温必须始终保持在规定范围以内。

4.4 2h 时,取出试样,并用吸水纸轻轻吸去试样表面的水,称重W 1。

4.5将称重后的试样,再放入原来的玻璃皿内,继续浸没22h 时,取出,用吸水纸
轻轻吸去浮水,再称重W 2。

5结果计算和表示方法:
2h 吸水量 = W 1—W W ×100% (1)
24h 吸水量 =W 2—W W ×100% (2)
式中:
W ——试样的重量,g ;
W 1——试样吸水2h 时的重量,g ;
W 2——试样吸水24h 时的重量,g 。

吸水率测试方法

吸水率测试方法

吸水率测试方法一、引言吸水率测试是指材料在一定时间内吸收水分的能力,是评价材料吸水性能的重要指标。

吸水率测试方法主要有静态法和动态法两种。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两种方法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二、静态法测试步骤1. 准备工作准备好所需试验材料,如砖、石材等;准备好天平、容器、测量尺等实验仪器;在室温下保持试样恒定质量24小时以上。

2. 测试过程(1)称量试样:将试样放在天平上进行称重,记录下初始重量。

(2)浸泡试样:将试样放入盛满水的容器中,在室温下浸泡24小时。

(3)取出试样:将试样从容器中取出,用干净的毛巾把表面水分擦干,并立即在天平上称重,记录下湿重。

(4)计算结果:根据公式计算出吸水率:吸水率 = (湿重 - 初始重量)/ 初始重量× 100%3. 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容器和测量尺寸,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2)试样的表面应保证干净,无任何杂质。

(3)浸泡时间应严格控制在24小时以内。

(4)测试过程中应避免试样受到外力的影响。

三、动态法测试步骤1. 准备工作准备好所需试验材料,如砖、石材等;准备好天平、容器、测量尺等实验仪器;在室温下保持试样恒定质量24小时以上。

2. 测试过程(1)称量试样:将试样放在天平上进行称重,记录下初始重量。

(2)浸泡试样:将试样放入盛满水的容器中,在室温下浸泡5分钟。

(3)取出试样:将试样从容器中取出,用干净的毛巾把表面水分擦干,并立即在天平上称重,记录下湿重。

(4)计算结果:根据公式计算出吸水率:吸水率 = (湿重 - 初始重量)/ 初始重量× 100%3. 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容器和测量尺寸,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2)浸泡时间应严格控制在5分钟以内。

(3)测试过程中应避免试样受到外力的影响。

(4)测试前应保证试样表面干净,无任何杂质。

四、总结吸水率测试是评价材料吸水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静态法和动态法是常用的测试方法。

在进行测试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容器和测量尺寸,严格控制浸泡时间,保证试样表面干净无杂质,并避免试样受到外力的影响。

吸水实验教案幼儿园

吸水实验教案幼儿园

吸水实验教案幼儿园
实验目的
通过本次实验,帮助幼儿了解吸水的过程和原理;让幼儿感受水的重量和体积
变化,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实验材料
1.透明玻璃杯(或其他透明容器)
2.一张白色卡纸(或其他颜色的厚纸)
3.干净的水
4.一块吸水性能好的纸巾
实验步骤
1.将透明玻璃杯或其他透明容器放在白色卡纸上,用笔在卡纸上画出杯
子的底部形状。

2.将白色卡纸剪下来,放在透明容器的底部,注意要刚好贴合。

3.向透明容器中倒入一定量的干净水,注意不要盛太多,最好只到卡纸
底部即可。

4.将一块吸水性能好的纸巾放在水的表面上,让幼儿观察纸巾的变化。

5.让幼儿在纸巾上滴一滴食用红色染料,让幼儿观察染料的扩散和变化。

6.等待几分钟后,观察纸巾和水的变化,让幼儿发现纸巾变湿了,水的
体积和重量也有所变化。

让幼儿自己探究水分的来源。

实验原理
吸水是一种物理现象,涉及到水的表面张力和毛细作用。

当干燥的物品接触到
水时,水分子会在物品表面形成一层薄膜,这是因为水分子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

这种吸引力会让水分子沿物品表面移动,并进入物品内部,直到水分子的数量、压力和重力平衡时,吸水过程才会停止。

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幼儿们掌握了水的吸收过程,了解到毛细作用和表面张力的原理。

同时,幼儿们还提高了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加深了对科学实验的认识和兴趣。

中文版ISO62-2008

中文版ISO62-2008

ISO 62-2008 塑料——吸水性的测定引言塑料在水的作用下会发生以下几种现象:a) 由于吸水引起尺寸改变(如膨胀);b) 水溶性物质溶出;c) 材料其他性能的变化。

材料暴露于潮湿条件、浸入或暴露于沸水中,可发生明显不同的反应。

当暴露于潮湿条件下平衡吸水量可用于比较不同种类塑料的吸水量。

非平衡条件下的吸水量,可用于比较相同材料的不同批次;以及用规定尺寸的塑料试样暴露于潮湿环境中小心控制非平衡条件,也可测定材料的扩散常数。

塑料吸水性的测定1 范围1.1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平板或曲面形状的固体塑料在厚度方向吸水性的方法。

本标准也规定了当试样浸入水中或在一定的湿度条件下,测量规定塑料试样尺寸的吸水量。

对单相材料假设通过试样厚度方向上具有恒定吸水性的费克扩散行为,那么可以测定通过厚度方向的水分扩散系数。

该模型对均质材料和增强聚合物基料在玻璃化温度以下的试验是有效的。

然而一些两相基料,如固化的环氧树脂可能要求多相吸收模型,不包含在本标准范围内。

1.2材料的吸水性和(或)扩散系数适于比较塑料暴露于相同条件下的平衡吸水量。

若在非湿度平衡条件下比较材料的性能,就不局限于单相费克扩散行为。

1.3另一种情况是在一定时间内将规定尺寸的塑料试样浸泡于水中或规定的湿度下,该方法可用于相同材料不同批次的比较,或给定材料的质量控制。

所有试样尽可能相同,有相同的物理性质即表面光洁度、内应力等。

然而在这些条件下试样达不到平衡吸水性,所以该试验不能用于比较不同种类塑料的吸水性。

为了保证结果的可靠性,建议试验同时进行。

1.4本标准得到的结果适用于大多数塑料,但不适用于具有吸水性和毛细管效应的泡沫塑科、颗粒或粉末。

塑料暴露于潮湿条件一定时间,可用于塑料间的相互比较。

测定扩散系数的试验不适用于所有塑料。

方法2不适用于浸入沸水中后不能保持形状的塑料(见6.4)。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只有引用的版本有效。

塑料吸水性能检测标准 塑料吸水性能检测方法

塑料吸水性能检测标准 塑料吸水性能检测方法

塑料吸水性能检测标准塑料吸水性能检测方法
塑料如果长时间暴露、浸入在潮湿的水环境中,就需要重点检测一下它的吸水性指标。

吸水性能关系到塑料在水作用下的尺寸改变,水溶性物质溶出情况及其他性能的变化。

不同种类塑料的吸水量的比较,可参考检测暴露在潮湿条件下平衡吸水量指标。

通过塑料吸水性能检测,还可以检测出塑料材料的扩散常数。

塑料吸水性能检测标准
塑料吸水性能国内检测标准可以依据GB/T1034-2023塑料吸水性的测定、GB/T1462-2023纤维增强塑料吸水性试验方法的方法来检测。

国外检测标准可以依据:GOST4650-2023塑料吸水性的测定方法、JC/T289-2023玻璃纤维增强塑料蜂窝芯子吸水性试验方法、KSMISO62-2023塑料.吸水性的测定、ASTMD570-98(2023)塑料吸水率的试验方法等标准来检测。

影响吸水性的因素
塑料的类型、使用的添加剂、温度以及暴露时间塑料吸水性能试验方法
吸水性试验中,将试样在规定温度的烘箱里烘干规定时间,移至干燥器冷却,冷却完毕后,立即称重,将试样规定条件下浸于水中,通常是在23C下浸泡24小时或直到平衡.将试样取出,用无绒布擦干,称重。

塑料吸水性能采样
不同种类塑料采用方法是不同,GB/T1034中对聚酯塑料方形试样、各项异性的增强塑料试样、塑料管材试样、塑料棒材试样、塑料成品、挤出物、塑料薄片及压层片试样制备都做了明确规定。

每种塑料的检测样品都应该在三个以上,并且试样的制备方法都需要进行详细记录。

塑料吸水性能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吸水性用增重百分比来表示
吸水百分率=[(浸水后质量-浸水前质量)/浸水前质量]x100。

塑料吸水测定 中文版-ISO-62-2008

塑料吸水测定 中文版-ISO-62-2008

ISO62-2008塑料——吸水性的测定引言塑料在水的作用下会发生以下几种现象:a)由于吸水引起尺寸改变(如膨胀);b)水溶性物质溶出;c)材料其他性能的变化。

材料暴露于潮湿条件、浸入或暴露于沸水中,可发生明显不同的反应。

当暴露于潮湿条件下平衡吸水量可用于比较不同种类塑料的吸水量。

非平衡条件下的吸水量,可用于比较相同材料的不同批次;以及用规定尺寸的塑料试样暴露于潮湿环境中小心控制非平衡条件,也可测定材料的扩散常数。

塑料吸水性的测定1范围1.1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平板或曲面形状的固体塑料在厚度方向吸水性的方法。

本标准也规定了当试样浸入水中或在一定的湿度条件下,测量规定塑料试样尺寸的吸水量。

对单相材料假设通过试样厚度方向上具有恒定吸水性的费克扩散行为,那么可以测定通过厚度方向的水分扩散系数。

该模型对均质材料和增强聚合物基料在玻璃化温度以下的试验是有效的。

然而一些两相基料,如固化的环氧树脂可能要求多相吸收模型,不包含在本标准范围内。

1.2材料的吸水性和(或)扩散系数适于比较塑料暴露于相同条件下的平衡吸水量。

若在非湿度平衡条件下比较材料的性能,就不局限于单相费克扩散行为。

1.3另一种情况是在一定时间内将规定尺寸的塑料试样浸泡于水中或规定的湿度下,该方法可用于相同材料不同批次的比较,或给定材料的质量控制。

所有试样尽可能相同,有相同的物理性质即表面光洁度、内应力等。

然而在这些条件下试样达不到平衡吸水性,所以该试验不能用于比较不同种类塑料的吸水性。

为了保证结果的可靠性,建议试验同时进行。

1.4本标准得到的结果适用于大多数塑料,但不适用于具有吸水性和毛细管效应的泡沫塑科、颗粒或粉末。

塑料暴露于潮湿条件一定时间,可用于塑料间的相互比较。

测定扩散系数的试验不适用于所有塑料。

方法2不适用于浸入沸水中后不能保持形状的塑料(见6.4)。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只有引用的版本有效。

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吸水性试验

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吸水性试验

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吸水性试验加气混凝土砌块是一种具有轻质和隔热性能的建筑材料,在建筑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中,吸水性是衡量加气混凝土砌块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将介绍加气混凝土砌块吸水性试验的目的、测试方法和结果分析,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企业提供参考。

1. 目的吸水性试验的目的在于评估加气混凝土砌块对水的渗透性能,以及其在湿润环境下的抗渗透性。

这对于评估加气混凝土砌块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的使用性能和抗水性能至关重要。

2. 测试方法2.1 材料准备首先,需要准备好所需的实验材料和器具。

材料包括加气混凝土砌块样品、水和容器。

器具包括天平、测量尺、停表、温度计等。

2.2 实验过程(1)将加气混凝土砌块样品放置在室温下,静置24小时,使其达到相对湿度平衡状态。

(2)测量并记录每个砌块样品的尺寸(长度、宽度和厚度),并计算其平均值。

(3)使用天平称量每个砌块样品的质量,并记录其重量。

(4)在一个容器中放入充分的水,并将已称量的砌块样品完全浸入水中。

(5)测量并记录浸泡后的砌块样品的质量。

浸泡时间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一般为24小时。

(6)将湿润的砌块样品取出并拭干表面的水分。

(7)再次测量并记录已浸泡和拭干后的砌块样品的质量。

2.3 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数据,可计算砌块样品的吸水率(Water Absorption)和饱和率(Saturation Rate)。

吸水率的计算公式为:吸水率=(浸泡前重量 - 干燥后重量)/ 干燥后重量×100%饱和率的计算公式为:饱和率=吸水率/ 吸水后不再变化的质量×100%3. 结果与分析根据试验数据和公式计算,可以得出不同样品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吸水率和饱和率,并进行分析与比较。

吸水率和饱和率越低,表示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抗渗透性和耐久性越好。

4. 结论通过对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吸水性试验,可以对其抗渗透性能进行评估。

根据试验结果,我们可以选择适合特定施工环境的加气混凝土砌块,以确保建筑结构的质量和耐久性。

纸和纸板吸水性测定法

纸和纸板吸水性测定法

纸和纸板吸水性测定法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用可勃(Cobb)吸收仪测定纸或纸板的表面吸水能力的方法。

本标准不适用于准确评价纸或纸板的书写性能T2 引用标准GB/T 450 纸和纸板试样的采取GB/T 461.1 纸和纸板毛细吸液高度的测定法(克列姆法)GB/T 10739 纸浆、纸和纸板试样处理和试验的标准大气3 术语纸和纸板表面吸水量(Cobb)值:单位面积的纸和纸板在一定压力、温度下,在规定时间内表面所吸收的水量,以g/m2计。

4 仪器和试剂4.1 可勃吸收性试验仪试验所用仪器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A.金属圆筒内截面积为100±0.2cm2(相应内径为112.8±0.2mm),圆筒高为50mm,圆筒环面与试样接触部分应光滑。

B.为了防止水的渗漏,仪器圆筒的盖应加上一层有弹性,但不吸水的胶垫或垫圈。

4.2 试验应使用蒸馏水或脱离子水。

试验过程中水的温度应要保持与周围大气相同的温度20±1度C或23±1C度。

4.3 吸水装置4.3.1 吸水纸定量应为200-250g/m2,其吸收速度按GB/T 461.1测定,应为75mm/10min。

当吸水纸单层定量小于200-250g/m2时,可用多层叠加以满足上述要求。

4.3.2 光滑金属平辊:辊宽度200±0.5mm,质量应为10±0.5kg。

4.4 天平:感量0.001g,量程应适应于称量试样。

4.5 秒表:可读准至1s。

4.6 玻璃量筒。

5 试样的采取、处理及制备5.1 试样的采取和处理,分别按GB/T 450及GB/T 10739进行。

5.2 将处理后的试样切成直径为125mm的圆形试片10张(正反面各5 张),以保证每张100cm2的试验面积。

6 试验步骤6.1 试验应在GB/T 10739规定的标准大气下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试验步骤
1、将试件放入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 、将试件放入烘箱中烘干至恒重, 室温,称其质量,精确至 室温,称其质量,精确至0.01g。 。 2、将称量后的试件置于盛水容器中,先注入水至试件高度的 、将称量后的试件置于盛水容器中, 1/4处,以后每隔2h分别注水至 和3/4处,6h后将水加至高出试 处 以后每隔 分别注水至 分别注水至1/2和 处 后将水加至高出试 件顶面20mm,以利试件内空气逸出。施加全部被水淹没后再自由 ,以利试件内空气逸出。 件顶面 吸水48h。 。 吸水 3、取出浸水试件,用湿纱布擦去试件表面水分,立即称其质 、取出浸水试件,用湿纱布擦去试件表面水分, 量。
二、仪器设备
1、切石机。 、切石机。 2、天平。 、天平。 3、烘箱。 、烘箱。 4、抽气设备:抽气机、水银压力计、真空干燥器、净气瓶。 、抽气设备:抽气机、水银压力计、真空干燥器、净气瓶。 5、沸煮水槽。 、沸煮水槽。
三、试样制备
1、规则试样:试样尺寸应符合相关规定。 、规则试样:试样尺寸应符合相关规定。采用边长或直径为 的浑圆形岩 块。 3、每组试件至少3个;岩石组织不均匀者,每组试件不少于 、每组试件至少 个 岩石组织不均匀者,每组试件不少于5 个。
m—烘至恒量时的试件质量 ; 烘至恒量时的试件质量(g); 烘至恒量时的试件质量 m1—吸水至恒量时的试件质量 ; 吸水至恒量时的试件质量(g); 吸水至恒量时的试件质量 m2—试件经强制饱和后的质量 。 试件经强制饱和后的质量(g)。 试件经强制饱和后的质量
五、结果整理
2、计算饱水系数,试验结果精确至0.01。 、计算饱水系数,试验结果精确至 。
岩 石 物 理 性 质 试 验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岩石的吸水性用吸水率和饱和吸水率表示。 岩石的吸水性用吸水率和饱和吸水率表示。岩石的吸水性和 饱和吸水率能有效的反应岩石微裂的发育程度, 饱和吸水率能有效的反应岩石微裂的发育程度,可用来判断岩石的 抗冻和抗风化等性能。 抗冻和抗风化等性能。 岩石吸水率采用自由吸水法测定, 岩石吸水率采用自由吸水法测定,饱和吸水率采用煮沸法或真 空抽气法测定。 空抽气法测定。 本试验适用于遇水不崩解、不溶解或不干缩湿胀的岩石。 本试验适用于遇水不崩解、不溶解或不干缩湿胀的岩石。
四、试验步骤
⑵真空饱水法:将称量后的试件置于真空干燥器中,注入洁净 真空饱水法:将称量后的试件置于真空干燥器中, 水,水面高出试件顶面20mm,开动抽气机,抽气时真空压力需达 水面高出试件顶面 ,开动抽气机, 100kPa,保持此真空状态直至无气泡发生时为止。经真空抽气的试 ,保持此真空状态直至无气泡发生时为止。 件应放置在原容器中,在大气压下静置 , 件应放置在原容器中,在大气压下静置4h,取出用湿纱布擦去表面 水分,立即称量。 水分,立即称量。
四、试验步骤
4、试件强制饱和: 、试件强制饱和: ⑴煮沸法:将称量后的试件放入水槽,注水至试件高度的一半, 煮沸法:将称量后的试件放入水槽,注水至试件高度的一半, 静置2h。再加水使试件浸没,煮沸6h以上,并保持水的深度不变。 以上, 静置 。再加水使试件浸没,煮沸 以上 并保持水的深度不变。 煮沸停止后静置水槽中,待其冷却后取出用湿纱布擦去表面水分, 煮沸停止后静置水槽中,待其冷却后取出用湿纱布擦去表面水分, 立即称量。 立即称量。
五、结果整理
1、计算吸水率、饱和吸水率,试验结果精确至0.01%。 、计算吸水率、饱和吸水率,试验结果精确至 。
m1 − m wa = × 100 m
式中: 岩石吸水率(%); 式中:wa—岩石吸水率 ; 岩石吸水率 wsa—岩石饱和吸水率 ; 岩石饱和吸水率(%); 岩石饱和吸水率
m2 − m wsa = × 100 m
wa Kw = wsa
式中: 饱水系数。 式中:Kw—饱水系数。 饱水系数 3、组织均匀的试件,取3个试件试验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测定 、组织均匀的试件, 个试件试验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测定 个试件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值;反之,则取5个试件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并同时列出每 反之,则取 个试件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个试件的试验结果。 个试件的试验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