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 ppt课件
中暑急救护理PPT课件

O3 |中暑的急救与护理
5. 热射病病人
(2) 在降温过程中,严密观察体温、 脉搏、呼吸、血压、神志及尿量变化, 每5—10min测量肛温一次,肛温下 降至38℃左右时应立即擦干身体, 裹以布巾,暂停降温。
(3) 对症处理:抽搐、烦躁不 安、肌肉痉挛病人遵医嘱使用镇 静药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 供氧。防治脑水肿,纠正水电解 质和酸碱平衡失调。
O3 |中暑的急救与护理
3.院内救护流程
1 协助诊断
2
配合抢救:迅速降温,吸氧,静脉输 液.
3 观察病情,准确记录.
O3 |中暑的急救与护理
4、急救护理要点
1、安置病人于抢救室20—25℃室温,密切观察患者神志、瞳孔、生命体征、肢体活动、各种反 射、血气分析、电解质、肾功能,使体温降至38℃时终止降温,血压维持在收缩压 12kpa以上, 保持呼吸道通畅。 2、先兆中暑或轻症中暑病人给予清凉含盐饮料,口服十滴水,遵医嘱予5%葡萄糖生理盐水500ml 快速静脉滴注。
O3 |中暑的急救与护理
6.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填写记录单。 7. 病情稳定后遵医嘱进行后续处理。
中暑病人
的抢救护理
2023年夏季高温中暑急救护理知专题培训PPT
讲解人:XXX
日期:2023
O1 |中暑的概念
2.病因及散热机制
• 高温作业,气温不高但湿度高,通风不良 • 体弱,肥胖及有基础疾病者 • 辐射 传导 对流:环境温度低于35℃. • 蒸发:环境温度高于35℃.
第二部分 NO.O2
中暑的类型
2023年夏季高温中暑急救护理知识
O2 |中暑的类型
1.中暑的类型
1.先兆中暑
2.轻度中暑
3.重度中暑
现场急救之中暑救护PPT课件

预防的重要性
预防中暑是降低中暑发生的关键,应重视采 取有效措施,如避免高温时段外出、合理安 排作息时间、保持充足水分等。
提高公众对中暑的认识与应对能力
公众教育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中暑的认识,了解 中暑的症状、预防措施和急救方法。
培训与演练
中暑的症状与表现
症状
中暑的主要症状包括头痛、头晕、恶 心、呕吐、乏力、口渴、心悸、注意 力不集中等。
表现
中暑患者可能出现体温升高、脉搏加 快、呼吸急促、皮肤湿冷、多汗或无 汗等症状。
中暑的危害与后果
危害
中暑可能导致人体多器官功能受损,如脑、心、肝、肾等,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后果
中暑的后果包括高热惊厥、休克、昏迷等,甚至可能导致永久性脑损伤或器官 衰竭。
立即转移至阴凉处
总结词
将患者立即转移到阴凉、通风良好的地方,以降低体温并减少热量的吸收。
详细描述
中暑的根本原因是体内温度过高,因此将患者转移到阴凉处可以有效地降低体温 ,减少热量的进一步吸收。同时,保持通风良好有助于散热。
保持呼吸道通畅
总结词
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避免因呕吐物 或分泌物导致的窒息风险。
详细描述
中暑可能导致患者意识不清或呕吐, 因此保持呼吸道畅通至关重要。应将 患者头部偏向一侧,以便呕吐物和分 泌物能够顺利流出,避免窒息风险。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总结词
给患者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电解质,以维 持身体的水电平衡和恢复正常的生理功 能。
VS
详细描述
中暑会导致身体大量出汗,水分和电解质 流失严重。因此,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电解 质对于恢复身体正常功能至关重要。在补 充时应注意适量,避免过量引起水中毒或 电解质紊乱。
中暑课件PPT

中暑是人体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 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出现 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 经系统功能损害症状的总称,是 热平衡机能紊乱而发生的一种急 症。
中暑的分类
1、先兆中暑 2、轻症中暑 3、重症中暑 :热痉挛、热衰竭、日射病、热射病
中暑的表现
先兆中暑:高温下出现大汗、口渴、无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 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等,体温不超过38℃。
3、每次约10分钟左右,以出痧为度。 3、出痧后最好喝一杯温开水(最好为淡糖盐水),并休息15~20分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帮用
助冷及
散水时
热冲散
。淋热
头:
部当
及过
颈于
部炎
,热 让的 水时 分候 蒸应
如 何 预 防
发该
中
暑
如何预防中暑
5.留意体重变化:中暑有可能导致身体在连续几天内逐渐虚脱,所以 如果出现体重在数天内直线下降的情况,应加以留意。
如何预防中暑
6.外出戴帽子:夏天外出要戴帽子减缓头颈吸热的速度,特别是秃头 或发量不多的人
轻度中暑
轻度中暑:体温往往高于38℃,除先兆中暑症状外,可有面色潮 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 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
重度中暑
除上述中暑症状,体温可高达40℃,并有昏迷、痉挛及呼吸、 循环衰竭,还可以出现热痉挛,导致低血钠、低血氯、低血钙及 维生素缺乏。 这类中暑又可分为四类:热痉挛、热衰竭、日射病、 热射病。这类中暑是中暑情况最严重一种,如不及时救治将危及 生命。
10.多吃凉性蔬菜:像番茄、茄子、生菜、芦笋等 等。
11.多吃苦味菜,有利于泄暑热和燥暑湿,苦瓜、 苦菜、苦丁茶、苦笋都是夏季防暑的上乘食品。
中暑-PPT(精)

演讲人
目录
01
中暑是什么?
02
疾病分布
03
地区分布
01
概述
02
中暑是在高温、 高湿及通风不 良环境中发生 的机体受热过 度的急性综合
征
03
主要表现为头 晕、头痛、口 渴、多汗、疲 乏、心悸、发 热、脉搏加快
等
04
主要治疗措施 包括迅速降温、 对症支持治疗、 防治多器官衰
竭并发症等
谢谢
热(日)射病又可分为劳力性热射病和非劳力性热射病。
中暑的三种类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按顺序依次发展,也可交叉重叠。
发病情况
疾病分布
高发时间:中暑主要发生于夏季。
地区分布
世界各地均有中暑暴发的情况。 在美国,热浪期中暑死亡人数约为非热浪期的10倍。 我国热带、亚热带面积相对较大,是中暑的高发地区。 随着城镇化程度越来越高,产生“城市热岛效应”,城镇居民中暑的发病率也 逐步上升。 高发人群:在温度较高而无防暑措施的情况下,婴幼儿、65岁以上老年人、肥 胖人群、患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等更容易中暑。
05
轻症可自愈, 重症需要及时 抢救;热射病 严重者有死亡
风险
中暑是什么?
定义 中暑是指在暑热季节、高温、高湿及通风不良等环境中,因体温调 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水、电解质丢失过多,而发生的 以中枢神经和/或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分型
中暑是什么?
根据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可以将中暑分为热痉挛、热衰竭、热 (日)射病三种类型。
中暑ppt课件

易感人群的预防措施
合理安排户外活动时间
尽量避免在高温天气下长时间进行户外活动,特别是上午10点至下午4点这段时间。如需进行户 外活动,应尽量选择阴凉处并携带遮阳帽、太阳镜等防晒用品。
补充水分
在高温天气下,应定时补充水分,以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防止脱水。建议饮用淡盐水或含电 解质的饮料。
03
中暑的急救措施
恶心、呕吐、乏力、头晕、口渴、心跳加快、面 色苍白、皮肤湿冷等。
02 中度中暑
在轻度中暑的基础上,出现抽搐、意识障碍、脱 水症状等。
03 重度中暑
高热、昏迷、抽搐、休克等,病情危急,需要及 时救治。
02
中暑的诱因及易感人群
中暑的诱因
天气炎热
高温天气下,户外活动或曝晒时间过 长都可能导致中暑。
身体状况
中暑课件
目录
• 中暑概述 • 中暑的诱因及易感人群 • 中暑的急救措施 • 中暑的预防措施 • 中暑的防治误区与正确做法 • 中暑的相关知识拓展
01
中暑概述
中暑的定义
定义
中暑是指在高温、高湿度、缺乏通风等不良环境下,人 体因体内热量过度蓄积而引发的一系列生理功能紊乱的 病理过程。
病因
中暑主要是由于体内热量产生过多,而机体无法有效散 热,导致体温调节功能失调。常见病因包括高温、高湿 度、缺乏通风、剧烈运动或体力劳动等。
给孩子做好防晒措施。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身体较为虚弱 ,对高温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 因此应尽量避免在烈日下活动,
如需外出,应做好防晒措施。
预防中暑的宣传教育
了解中暑的症状和危害
中暑的症状包括头晕、乏力、恶心、呕吐等,严重时可能 导致热衰竭、热痉挛等,因此应了解中暑的症状和危害, 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中暑急救知识培训PPT

04
热射病症状
特点:还有一部分人在高温环境中从事体力劳动的时间较长,身体产热过多,而散热不足,导致体温急剧升高。发病 早期有大量冷汗,继而无汗、呼吸浅快、脉搏细速、躁动不安、神志模糊、血压下降,逐渐向昏迷伴四肢抽搐发展; 严重者可产生脑水肿、肺水肿、心力衰竭等。
学急救知识保生命安全
第三部分
儿童中暑急救方法
什么是中暑
First aid for heatstroke
热痉挛(heat cramps)
原因:大量流汗后只补充水分,盐分和矿物质不足时发生。 症状:突然的有痛性痉挛和硬直的产生。体 温比平常的高,明显地流汗。 治疗方法:经口注入食盐水。
热射病(heat stroke) 其中热射病的成因若仅与阳光直接照射有关的话则又称为日射病
另一类为湿热环境,即气温高,湿度高,但辐射热并不强。由于气温在35-39℃时,人体2/3余热通过出汗蒸发排泄, 此时如果周围环境潮湿,汗液则不易蒸发。
导致中暑发生的条件:相对湿度85%,气温30-31℃;相对湿度50%,气温38℃;相对湿度30%,气温40℃。
学急救知识保生命安全
第二部分
中暑症状
First aid for heatstroke
根据临床表现的轻重,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而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渐进的。
先兆中暑症状
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 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如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
First aid for heatstroke
儿童中暑急救方法
First aid for heatstroke
儿童暑热伤害的症状
中暑PPT课件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
深刻认识到中暑的危害性
通过本次讲座,学员们纷纷表示对中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意识 到其对身体健康的严重威胁。
掌握了实用的防暑技巧
学员们表示,通过讲座学习到了许多实用的防暑技巧,这些技巧在 高温环境下非常实用。
提高了急救意识和能力
通过学习中暑的急救处理知识,学员们表示自己的急救意识和能力 得到了提高,遇到类似情况能够更加从容应对。
逐步恢复日常活动
01
02
03
04
在康复期间,根据身体状况逐 步增加活动量,避免剧烈运动。
可进行散步、慢跑、瑜伽等轻 度运动,以促进身体恢复。
注意运动过程中的身体反应, 如有不适立即停止运动并就医。
保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和过 度劳累,有助于身体恢复。
06
总结反思与未来展望
本次讲座重点内容回顾
1 2 3
补充水分和无机盐,保持身体水平衡
多喝水
在高温天气下,要多喝 水以补充身体所需的水
分。
补充无机盐
在出汗较多的情况下, 要适当补充无机盐,如 饮用含有适量盐分的饮
料等。
饮食调节
在饮食上要注意调节, 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避免过多摄入油腻、辛
辣食物。
注意饮水卫生
在饮水时要注意卫生, 避免摄入不洁或变质的
康复质量。同时,关注中暑患者的心理康复,减轻其心理压力和负担。
THANKS
汇报结束 感谢聆听
03
如有持续高热、昏迷、抽搐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合理调整饮食结构
01
康复初期以清淡、易消 化食物为主,如稀饭、 面条等。
02
逐渐增加蛋白质和维生 素的摄入,如鱼、肉、 蛋、奶、新鲜蔬果等。
中暑的急救与处理PPT课件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其中,重症 中暑又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三种类型。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环境温度过高、湿度大、通风不 良、烈日曝晒、重体力劳动、过 度肥胖或穿透气性差的衣服等。
危险因素
老年人、儿童、孕妇、慢性疾病 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等人群更 容易发生中暑。
急救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中暑急救技术 将不断创新和发展,更加高效、便捷 的急救措施将不断涌现。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中暑的急救与处理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中暑概述与原因 • 急救措施与现场处理 • 药物治疗与选择 • 预防措施与健康教育 • 并发症识别与处理建议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01 中暑概述与原因
中暑定义及分类
中暑定义
中暑是指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 水电解质丢失过多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和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 病。
息时间,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户外活动。同时,我也会提醒身边的人注
意防暑降温,共同度过一个安全的夏天。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中暑防治知识的普及
预防措施的多样化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中暑防 治知识将更加普及,公众对于中暑的 认知和应对能力将不断提升。
针对不同人群和环境特点,中暑的预 防措施将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的防暑 方案将得到广泛应用。
口服补液
对于意识清醒的中暑患者,可给予含 盐的清凉饮料、茶水、绿豆汤等,以 起到既降温、又补充血容量的作用。
静脉补液
对于重症中暑患者,应迅速建立静脉通 道,补充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和电解 质溶液,以纠正失水和电解质紊乱。同 时,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
中暑的课件ppt课件

目录
• 中暑的定义与症状 • 中暑的病因与风险因素 • 中暑的诊断与治疗 • 如何预防中暑 • 中暑的误区与注意事项 • 中暑案例分享与总结
01
中暑的定义与症状
中暑的定义
01
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人体因 体内热量过度积蓄而引发的急性 热病。
02
中暑通常是由于暴露在高温环境 中,或者过度劳累、缺水等原因 导致身体无法有效调节体温而引 发。
人体在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机制负担加重 ,容易导致中暑。
脱水
高温环境下,人体出汗增多,若补水不足, 容易导致脱水,进而引发中暑。
高强度体力活动
在高温环境下进行高强度体力活动,导致体 内热量产生过多,难以散发。
疾病或药物影响
某些疾病或药物可能影响人体体温调节功能 ,增加中暑的风险。
风险因素
年龄
老年人、儿童和身体虚弱者对 高温的适应能力较弱,容易发
学习正确的急救措施
06
中暑案例分享与总结
中暑案例分享
案例一
患者李某,因在高温天气下长时间户 外活动,出现头晕、乏力、胸闷等症 状,后被诊断为中暑。经过及时治疗 ,患者病情得到缓解。
案例二
患者张某,因在密闭、高温的环境下 工作,出现高热、意识模糊等症状, 后被诊断为重度中暑。经过紧急抢救 ,患者脱离危险。
详细描述
建议在清晨或傍晚时分进行运动 ,此时温度相对较低,空气质量 也较好。运动时应适量补充水分 ,避免因出汗过多而导致脱水。
注意饮食调整
总结词
合理饮食有助于调节体温,预防中暑。
详细描述
多摄取富含水分和电解质的食物,如西瓜、黄瓜、番茄等;适量摄取高蛋白质食 物,以补充身体消耗的能量;避免过度摄入辛辣、油腻食物,以免加重身体负担 。
中暑护理ppt课件

挽救生命
对于严重中暑患者,现场急救是挽救 生命的关键措施。
现场急救的基本步骤
快速脱离高温环境
将患者迅速转移到阴凉、通风良好的地方, 避免继续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保持呼吸道通畅
让患者平躺,头部稍微抬高,解开衣领和腰 带,保持呼吸道通畅。
降低体温
用冷水、湿毛巾等物品擦拭患者身体,促进 散热,降低体温。
及时就医
04
中暑的护理与治疗
中暑的一般护理措施
01
02
03
降温
将患者转移到阴凉处,用 湿毛巾敷在额头、颈部、 腋下等部位,以降低体温 。
补充水分
给患者喝淡盐水或运动饮 料,以补充因出汗过多而 流失的水分和盐分。
观察病情
定时测量体温,观察患者 的意识状态和呼吸情况, 如果出现异常,应及时就 医。
中暑的特殊护理措施
中暑护理ppt课件
目录
• 中暑概述 • 中暑的诱因与预防 • 中暑的现场急救 • 中暑的护理与治疗 • 中暑的康复与预防
01
中暑概述
中暑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由于体 内热量过度积蓄而引发的疾病。
分类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中暑可分为 先兆中暑、轻度中暑和重度中暑 。
中暑的症状与表现
高温环境
长时间暴露在高温、高 湿的环境中,身体无法
有效散热。
过度劳累
剧烈运动或体力劳动后 ,身体大量出汗,水分
和盐分流失严重。
疾病影响
某些疾病如甲亢、糖尿 病等,影响身体正常散
热机制。
药物副作用
某些药物可能导致体温 调节中枢异常,增加中
暑风险。
中暑的预防措施
01
02
03
《中暑》PPT课件

《中暑》PPT课件•中暑概述•中暑预防措施•中暑急救与处理•中暑并发症及危害•特殊人群中暑防治策略•总结与展望目录CONTENT01中暑概述定义与分类定义中暑是指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丢失过多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和(或)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分类根据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不同,中暑可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日)射病。
其中,热射病又分为劳力性热射病和非劳力性热射病。
发病原因及机制发病原因环境温度过高、人体产热增加、散热障碍、汗腺功能障碍等。
发病机制当人体处于高温、高湿环境时,体内热量不能及时散发,导致体温升高。
同时,大量出汗导致水和电解质丢失过多,引起内环境紊乱和器官功能障碍。
临床表现与诊断临床表现中暑患者可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
严重者可出现高热、抽搐、昏迷甚至死亡。
诊断根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可作出诊断。
其中,核心体温升高超过40℃、出现意识障碍或惊厥等症状是诊断中暑的重要依据。
02中暑预防措施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免在最炎热时段进行户外活动尽量在清晨或傍晚进行户外活动,避免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暴露于阳光下。
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时间对于需要在户外工作的人员,应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时间,减轻劳动强度,避免过度劳累。
保持室内通风降温打开窗户通风在炎热的天气里,应经常打开窗户,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使用空调或风扇在室内使用空调或风扇,可以降低室内温度,提高舒适度。
补充水分和盐分多喝水在高温天气里,应多喝水以补充体内水分。
建议每天至少饮用8杯水(约2升)。
适量补充盐分在出汗较多的情况下,可以适量补充盐分,如喝一些淡盐水或运动饮料。
避免长时间暴露于高温环境减少户外活动时间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户外活动,特别是在无遮荫的地方。
穿着适当穿着宽松、透气的衣服,避免穿着黑色或其他深色系的衣服,因为它们会吸收更多的热量。
基础护理学中暑ppt课件

目•中暑概述•中暑的诱因与预防•中暑的现场急救•中暑的护理与治疗•中暑的康复与预防01中暑概述总结词中暑是指由于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人体产生的热量超过散热能力,导致核心体温升高和一系列生理功能失调的现象。
详细描述中暑是指在高温、高湿度、无风或微风等不利气象条件下,人体通过皮肤和呼吸蒸发水分的能力受到限制,导致热量在体内积聚,核心体温升高,引发一系列生理功能失调的现象。
中暑可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三类。
总结词中暑根据临床表现和严重程度可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三类。
热痉挛主要表现为肌肉痉挛,通常发生在高温环境下从事体力劳动的人群;热衰竭主要表现为出汗过多、口渴、乏力、头晕等症状,通常发生在高温环境下从事轻度劳动或非体力劳动的人群;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一类中暑,表现为高热、神志不清、昏迷等症状,通常发生在老年人、儿童、孕妇和身体虚弱的人群。
详细描述中暑的症状与表现总结词中暑的症状包括口渴、乏力、头晕、恶心、呕吐、心慌等,严重时会出现高热、神志不清、昏迷等症状。
详细描述中暑的症状包括口渴、乏力、头晕、恶心、呕吐、心慌等,这些症状主要是由于体内水分和盐分丢失过多,导致身体出现脱水状态。
如果症状严重,会出现高热、神志不清、昏迷等症状,这是由于核心体温过高导致身体机能严重失调。
此外,中暑还可能伴有呼吸急促、脉搏加快、血压下降等症状。
02中暑的诱因与预防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身体无法有效散热,容易导致中暑。
温度过高高湿度环境下,汗液蒸发速度减慢,影响身体散热,增加中暑风险。
湿度过大高温环境老年人、儿童、孕妇和身体虚弱的人更容易中暑。
身体状况身体虚弱体力透支长时间进行高强度体力活动或劳动,身体过度疲劳,容易引发中暑。
睡眠不足睡眠不足会影响身体的代谢和调节能力,增加中暑风险。
过度疲劳预防措施及时补充水分,避免脱水。
饮食要清淡、易消化,多吃蔬菜水果,保持营养均衡。
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
夏天预防中暑降温夏季健康知识 课件 (21张PPT)

夏季由于天气炎热、气温偏高,因此车上一定不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不要在车内抽烟,以免发生火灾。 出车前,要经常查看电路是否短路、漏电,插头是否松动; 检查油路接头是否漏油、排气管是否放炮,如有问题,应立即检修;要注意保持蓄电池通气孔畅通。 夏季公路路面温度常常在70摄氏度以上,汽车轮胎如长时间在高温路面 行驶,胎内气压增高,此时若轮胎有损伤或薄弱处很容易发生爆胎。 提示:车内要配备有效的灭火器材。 保持规定的轮胎气压,高温炎热,尤其是午间酷热时应适当降低车速。
轻症中暑症状
体温往往在38度以上 ,出现头晕、口渴外往往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 肤灼热等表现,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
重症中暑症状
顾名思义,这是中暑情况中最严重的一种,如果不及时救治,将可能危及生 命。热痉挛、热衰竭、日射病和热射病是这类中暑的四种主要类型。
第二部分
中暑的预防
夏季撑起防暑降温“清凉伞”!
多饮水 饱睡眠 防中暑 2024年夏天预防中暑降温夏季健康知识
目录
一 中暑的含义 二 中暑的预防 三 中暑之后的急救 四 汽车夏季防高温
第一部分
中暑的含义
2024年夏天预防中暑降温夏季健康知识
壹 中暑的含义
中暑的含义
在高温和热辐射的持续影响下,机体体温调节功能出现 障碍,导致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并引发神经系统功能 受 损 , 这 些 症 状 的 综 合 称 为 中 暑 。2010年7月 , 中 暑 被 正式列入国家法定职业病目录。
肆 汽车夏季防高温
3、高温路面行车胎压会增高
由于气温高,汽油容易蒸发,导致混合气浓度有所增加。 因此,可适当调节供油量孔,或相应降低浮子室油面高度。 提示:汽油机燃油系统因夏季昼夜温差影响容易发生气阻,致使油路供油不足甚至中断供油。 为防止气阻现象发生,可用石棉垫将汽油泵与排气管隔开,或用湿布将汽油泵包住降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暑:指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或在炎 热环境中进行体力活动引起机体体温调节功能 紊乱所致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以高热、皮肤干 燥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特征。
热射病(heat stroke,HS)即重症中暑,是由于 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导致机体核心温度迅速 升高,超过40℃,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 (如谵妄、惊厥、昏迷)等多器官系统损伤的严 重临床综合征。
经典型热射病 见于年老、体弱和有慢性疾 病的患者,一般为逐渐起病。前驱症状不易 发现,1~2d后症状加重,出现神志模糊、谵 妄、昏迷等,或有大小便失禁,体温高,可 达40~42℃,可有心衰、肾衰等表现。
劳力型热射病 见于健康年轻人(如参加训练的官兵), 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进行高强度训练或从事重体力劳动 一段时间后忽感全身不适,发热、头痛、头晕、反应 迟钝,或忽然晕倒、神志不清,伴恶心、呕吐、呼吸 急促等,继而体温迅速升高达40℃以上,出现谵妄、 嗜睡和昏迷。皮肤干热,面色潮红或苍白,开始大汗、 冷汗,继而无汗,心动过速、休克等。
及皮肤和肺泡表面蒸发。 机体由于种种原因产热大于散热或散热受阻,则体内
有过量热蓄积,引起器官功能紊乱和组织损害。
中暑损伤主要由于体温过高(>42℃)对细胞直接损伤作用,引 起酶变性、线粒体功能障碍、细胞膜稳定性丧失和有氧代谢途径 中断,导致多脏器功能障碍或衰竭。
1.中枢神经系统:大脑和脊髓细胞的快速死亡,继发脑局灶性出 血、水肿、颅内压增高和昏迷。
发病特点 热射病发病与3个环境因素密切 相关:高温、高湿、无风环境。
中暑的气象阈值:日平均气温>30℃或相 对湿度>73%。当气温和湿度条件同时存在时, 中暑发生率明显增加;日最高气温≥37℃时中 暑人数急剧增加。
热指数:是应用温度和湿度运算得出的数值, 和热射病的发病率呈正相关性。当热指数>41, 热射病发病率增高;当热指数>54,极易发生 热射病(图1)。
劳力型热射病在热射病基础上伴有严重的横纹肌溶解, 故急性肾衰竭、急性肝损害、DIC出现早,在发病后 十几小时甚至几小时即可出现,病情恶化快,病死率 极高。
劳力型热射病器官功能受损的表现: (1)中枢神经系统受损。早期即可出现严重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特征为躁动、谵妄和昏迷。还可出现其他神经学异常表现,包括 行为怪异、角弓反张、幻觉、去大脑强直、小脑功能障碍等。 (2)凝血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皮肤淤斑、穿刺点出血及淤斑、 结膜出血、黑便、血便、咯血、血尿、心肌出血、颅内出血等。 合并DIC提示预后不良。 (3)肝功能损害。重度肝损害是劳力型热射病的一个固有特征。 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 在发病后迅速升高,第3~4天达峰值,之后逐渐下降,而胆红素 的升高相对滞后,通常在热射病发病后24~72h开始升高。
1 概述
劳力型热射病(exertional heat stroke,EHS) 是由于在高温高湿环境中高强度体力运动导致机 体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伴有意识障 碍、横纹肌溶解、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急 性肝损害、急性肾损害等多器官多系统损伤的极 其严重的临床综合征。EHS是中暑最严重的一 种类型,其特点为发病急,病情进展快,如得不 到及时有效的救治,病死率高达50%以上。
2.轻症中暑 除上述症状外,体温往往 在38℃以上,伴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 皮肤灼热,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 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如及时转 移到阴凉通风处,平躺解衣,降温,补 充水和盐分,可于数小时内恢复。
3.重症中暑
热痉挛 常发生于高热下进行强体力劳动和大 量出汗者,表现为明显肌肉痉挛伴疼痛,多见 于四肢肌、咀嚼肌和腹肌等常活动的肌肉,腓 肠肌较明显。痉挛一般呈对称性及阵发性。
肾脏:严重脱水、心血管功能障碍和横纹肌溶 解导致ARF。
消化系统:缺血性溃疡、消化道出血。
血液系统:DIC 肌肉:横纹肌溶解和血清肌酸激酶升高。
根据临床表现,中暑可分为先兆中 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其中重 症中暑又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 射病(经典型热射病和劳力型热射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先兆中暑 在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 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 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体温正常 或略有升高。如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 降温,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 复。
心血管系统:中暑早期,皮肤血管扩张引起血液重新分配,心排 量增加,心脏负荷加重,持续高温引起心肌缺血、坏死、促发心 律失常,心功能障碍或心力衰竭,继而引起心排量下降和皮肤血 流减少,进一步影响散热,形成恶性循环。
呼吸系统:呼吸频率及通气量增加引起呼碱,热射病时肺血管内 皮损伤发生ARDS.
水电解质代谢:大量出汗导致水钠丢失,引起 脱水和电解质失衡:高钾、低钠、低氯、低钙
易感因素:
环境因素:在高温作业的车间工作,如果 再加上通风差,则极易发生中暑;农业及露天 作业时,受阳光直接暴晒,再加上大地受阳光 的暴晒,使大气温度再度升高,使人的脑膜充 血,大脑皮层缺血而引起中暑,空气中湿度的 增强易诱发中暑。
个体因素:在公共场所,家族中,人群拥 挤集中,产热集中,散热困难,中暑衰竭主要 因周围循环不足,引起虚脱或短暂晕厥。
根据外界环境,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通过控制产热和 散热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
人体产热主要来自体内氧化代谢过程产生的基础热量。 其次肌肉收缩产生热量也是一主要来源。 正常室温下(15-25℃)人体散热:辐射60%,蒸发
25%,对流12%,传导3% 当周围环境温度超过皮肤温度时,人体散热仅靠出汗
热衰竭 多见于老年人或心血管疾病病人,在 热应激时因机体对热环境不适应引起脱水、电 解质紊乱、外周血管扩张,周围循环容量不足 而发生虚脱。主要表现为头昏、头痛、恶心、 呕吐、随之出现口渴、胸闷、面色苍白、冷汗 淋漓、脉细而缓、血压下降,可有手足抽搐, 重者出现周围循环衰竭。
热射病 主要表现为高热(40℃以上)、 无汗和意识障碍。其特点是在高温环境 中突然发病,体温高达40℃以上,疾病 早期大量出汗,继之“无汗”,可伴有 皮肤干热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