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的起源与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尔街的起源与发展
地理上的华尔街
美国一本关于华尔街的畅销书《客户的游艇在哪里?》中,引用了这么一段话:
“美国有一个古老而充满敌意的笑话说:华尔街是这样一条街,它的一端是一条河,另一端是一座坟墓。”
地理上的华尔街的确是一条长不过500米的小街,它的最东边是纽约的东河,最西边是华尔街的三一教堂和一片墓地,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就埋葬于此。华尔街的名字Wallstreet,来源于早年定居纽约的荷兰裔移民为抗击英国人入侵而修建的一道木栅栏墙。这个笑话一方面说明富可敌国的华尔街在地理上不过是一条区区小街;另一方面,它折射出美国社会中一直存在一种对华尔街厌恶和嘲讽的心理,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华尔街是一个自私、贪婪和充满罪恶的地方。
《客户的游艇在哪里?》出版于1940年,讲的是二十世纪早期在华尔街上发生的故事,作者是一位华尔街著名的股市操盘手,叫弗里德里克·施威德。他在彻底厌倦了华尔街的生活后离开了华尔街,写作了《客户的游艇在哪里?》这本书,引起轰动。他在引用了这个笑话后补充道,“这个笑话虽然十分生动,但却并不完全。它忽略了两者之间的‘幼儿园’。”他的意思是说,华尔街就是位于一条河与一座墓地之间的“幼儿园”。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他觉得,在股市每天的涨涨跌跌中,华尔街的人们所作所为非常愚蠢和可笑。
无独有偶,50年之后的1989年,出现了另外一本有关华尔街的畅销书《说谎者的扑克游戏》,作者叫迈克尔·刘易斯,和施威德一样,他也是一名厌倦了华尔街的生活之后离开华尔街的出色操盘手。在《说谎者的扑克游戏》一书的卷首,迈克尔·刘易斯也同样引用了这段话。
两本书前后相隔了50年,华尔街的形象在这50年里似乎没有太大的改善,在很多美国民众的心目中,华尔街依然是一个金钱的游戏场所,是一个富人的天堂。
真正意义上的华尔街
虽然,地理上的华尔街非常小,而在真正的意义上,华尔街是美国的资本市场乃至金融服务业的代名词。
毫无疑问,现在当我们说起华尔街,是指这个真正意义上的华尔街,它早已远远超越了这条小街,也超越了纽约市最繁华的市区——包括华尔街在内的纽约金融服务区,而发展成为一条遍布美国全国的金融服务网络。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华尔街已经跨越了国界,扩展到全球的各个角落。所以,真正意义上的华尔街,不仅包括每天在华尔街上忙忙碌碌的几十万人,也包括远在佛罗里达的基金经理、加州“硅谷”的风险投资家或美国投资银行在伦敦的交易员,等等。事实上,作为美国金融服务业的总称,华尔街实际上已经代表了一个自成体系的金融帝国。
经典政治学给世界强国所下的定义为:“其利益必须被其它国家所考虑的国家。” 因此,今天的俄罗斯虽然经济非常落后,但它仍然是一个世界强国。按照同样的道理,华尔街本身也已经强大到了一个世界强国的地步,尽管它并不是一个主权国家。根据2004年美联储数据,美国的资本市场(也称作证券市场,通常包括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等)的规模已远远超过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2004年,美国股市的市值达到17.2万亿美元,是美国GDP (12万亿美元) 的143% ;美国债市市值达到36.9万亿美元,是美国GDP的308%。而在更早些的2000年,这两个数字还要更高些。
2001年9月11日,位于华尔街附近纽约金融区的世界贸易大厦遭到恐怖袭击,纽约交易所停止交易,这一刻,美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几乎停摆,华尔街这个金融帝国的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
历史上的华尔街
华尔街的历史长达三百多年,又与美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其它重大事件相互纠缠,错综复杂。简要地概括,它大致可以分成三个历史阶段,中间穿插了两个转型期和三次战争,其发展还受到两种针锋相对的理念的影响。
第一阶段:华尔街的童年期
华尔街的童年期是从1653年到十九世纪末期。现在的纽约(New York)最初是荷兰殖民地,是荷兰裔移民的聚居地,当时叫做新阿姆斯特丹(Nieuw Amsterdam)。普遍将新阿姆斯特丹市政委员会成立的那一年,即1653年,当做华尔街童年期的开始。
纽约早期的迅速发展和金融业在纽约的兴起,与荷兰人的商业精神有相当大的关系。尽管资本主义的早期萌芽是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开始,但是,真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是到了17世纪中叶在荷兰逐渐完善的。当时的荷兰形成了一套非常完整的金融体系,包括银行、股票交易所、信用、保险、有限责任公司等,金融体系的发展催生了荷兰的经济起飞,使得这个面积很小的欧洲国家,一度成为了世界强国之一。当荷兰人移民到北美,他们将资本主义的商业精神带到了新阿姆斯特丹。
在1664年,新阿姆斯特丹被英国人攻陷,这个城市从荷兰人手里转到英国人手里,并被命名为新约克郡(New York,简称纽约),以献给当时的英国国王查理二世的弟弟和继承人,约克公爵(Duke of York)。但是纽约的市民保持了荷兰人热爱商业、热爱挣钱的文化。今天在纽约工作和生活的人,还能体会到纽约这种崇尚金钱的文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商业化程度越高的城市往往对金钱越崇尚。
1776年,美国建国,非常巧合的是,同一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出版,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系统描述市场经济的著作。当时,独立战争刚刚结束,汉密尔顿发行了大量的新国债,以替代原来的旧国债,一下子在纽约市场上增加了很多可交易的品种,市场迅速扩展,很快就出现了现在的纽约股票交易所的前身----纽约股票交易委员会。
由于当时的交易量激增,人们不仅在交易所内进行交易,也在交易所外的路边进行交易,这就是所谓的场外交易。在场外交易的经纪人,可以站在交易所的门口听场内的报价,以获得最新的信息,
而不用交纳会员费。为防止这种情况发生,也为了防止经纪人在交易佣金上进行恶性竞争,经纪人聚集在一起,相互约定,保证在为客户提供证券交易服务的时候,收取不低于0.25%的佣金。这就是《梧桐树协议》,这个协议本质上是经纪人的价格联盟。现在大家通常认为《梧桐树协议》在1792年的签订是华尔街正式起步的标志。
为银行和运河发行的大量股票和债券推动了早期美国资本市场发展。这个时期最出名的事件是伊利运河的修建,它将美国的五大湖区和纽约连接在一起,使得美国中部到纽约的物资运输成本降低了二十倍,这大大地繁荣了纽约的经济。伊利运河的巨大成功引发了美国各地开挖运河的狂热,而为开挖这些运河而进行的大规模融资活动,迅速地扩大了美国资本市场的规模。
两种理念之争
关于政府应该在资本市场的发展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理念,代表人物分别是汉密尔顿和杰斐逊。在此后两百多年的市场发展过程中,他们两人及其追随者之间的争斗绵延不绝。
汉密尔顿和杰斐逊同为美国的开国元勋,但是政治理念完全不同,汉密尔顿强调政府在市场中要有一定的主导作用,他鼓励和扶持纽约的资本市场,而杰斐逊憎恶投机,他把汉密尔顿所热爱的纽约称作“人类本性堕落的大阴沟”。
汉密尔顿作为美国联邦政府的第一任财政部长,对美国早期金融体系的整体设计,对纽约之能够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产生过重大的影响,他也是美国最大的银行之一——纽约银行的创始人,他的墓地与纽约银行隔街相望。在1792年美国股市发生第一次股灾时,他下令财政部大量买进国债,对市场进行支持。此事在当时被政敌诬为进行金融投机,汉密尔顿不得不接受共和党三位议员组成的调查团的调查。虽然顺利过关,但也说明当时人们对证券投机的偏见。
而杰斐逊主义者对市场崩溃总是怀着幸灾乐祸的心态,他们非常仇视资本市场中的投机者,认为这些投机者都是罪有应得。杰斐逊主义者的局限性不仅在于他们没有认识到资本市场的调整和修复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最基本规律之一,更为片面的是,他们只看到了资本市场的一些负面效应,认为虚拟经济不会对实体经济有积极的作用。而事实上,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都是现代经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如果能够协同发展,对整体经济实力的增长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汉密尔顿离开历史舞台后,杰斐逊主义者对市场不闻不问、放任自流的理念占领了主导地位,长达一百多年。在这段时间内,美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基本上处于市场缺乏监管、政府无所作为、投机盛行、交易所各自为战的状态。从1792年《梧桐树协议》签订,到1913年美联储成立,这么长的时间里,美国居然没有一家中央银行。
在政府角色完全缺位的情况下,早期美国的资本市场,不可避免地会有无数市场操纵(俗称坐庄)丑闻,《伟大的博弈》的前言中说道,“在这段时期,人们还没有认识到,联邦政府应该在市场监管方面有所作为,而当时的纽约州政府和市政府都深陷在腐败的泥潭当中,大部分官员都很容易被金钱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