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营养不良评价指标

合集下载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病因(Etiology)
原发性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是由于社会或经济因素导致的食物缺乏而引起。 继发性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多继发于一些慢性消 耗性疾病,使得能量-蛋白质消耗增加,吸收不良,从 而影响生长发育。 1、摄入不足: ⑴、食物短缺:贫穷、自然灾害、战争等原因导致食物 缺乏,使得儿童长期处于饥饿状态
临床表现
4、营养不良初期,身高并无影响;但随着病情 加重,骨骼生长减慢,身高亦低于正常。 5、轻度营养不良时,精神状态正常;但重度营 养不良时,可有精神萎靡、食欲差、反应差、 体温偏低等表现,并可有重要脏器功能损害, 例如心功能下降。
并发症

1、营养性细胞贫血:造血所需要原料如蛋白 质、维生素B12均易缺乏,故易患贫血,常源自 者为缺铁性贫血。预后和预防
二、预防: 1、合理喂养。
①大力提倡母乳喂养。
②对母乳不足或不宜母乳喂养者应及时给予指导, 采用混合喂养或人工喂养并及时添加辅助食品。 ③纠正偏食、挑食、吃零食的不良习惯。 ④小学生早餐要吃饱,午餐应保证供给足够的能量 和蛋白质。
2、合理安排生活作息制度。
坚持户外活动、保证充足睡眠、纠正不良卫生习惯。
并发症

2、维生素及微量营养素缺乏:尤以维生素A、 B、C缺乏较常见。由于生长迟缓,钙、磷需 要减少,故维生素D缺乏较少见。常伴有铁、 锌、铜、硒缺乏, 由以锌缺乏明显。
维生素A缺乏 眼球表现
并发症
3、感染:易患各种 感染。 4、自发性低血糖 5、成年期劳动力下降 6、成年期易发慢性非 感染性疾病:研究显示儿童期营养不良可增加成 年期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肥胖、过敏性疾 病等慢性非感染性疾病的风险。

实验室检查
血生化指标 意义

治疗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症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治疗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症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治疗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症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是指蛋白质和(或)热能的供给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所造成的一种疾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型。

临床上,表现为儿童身高和体重增长慢、成人体力下降、头晕、虚弱、脸色苍白、消瘦、眼睑及下肢水肿,甚至阴囊水肿、腹胀、心率慢、血压偏低、皮肤干燥脱屑、头发干枯,有时出现压疮,也可有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男性阳痿、女性闭经、性欲减退等。

(1)血常规检测:血红蛋白(Hb)偏低,呈轻度至中度贫血,多为正常细胞、正色素型贫血;白细胞(WBC)减少,淋巴细胞(L)减少。

(2)尿比重及酮体测定:尿比重偏低:进食差时,可出现尿酮体阳性。

(3)尿生化检测:尿肌酐(Cr)、尿素减少。

(4)血生化检测:血浆总蛋白、白蛋白(A)水平降低,血清氨基酸浓度下降,血糖偏低,血清铁蛋白水平降低。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症检查项:1、白细胞(WBC或LEU)2、白细胞分类(DC)3、血红蛋白(Hb或HGB)4、血常规化验报告单5、华珊全自动血细胞计数分类仪(CELL-DYM3500型血球分析仪)报告形式尿比重(SG)6、尿酮体(KET)7、尿肌酐(cr)8、尿液尿素9、血清铁蛋白(SF)10、血氨(BA)11、血清总蛋白(TP)12、血清白蛋白(ALB或A)13、血清(浆)葡萄糖(GLU或BG)白细胞(WBC或LEU)(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单位】个/升(个/L)【正常值】成人白细胞数为(4.0~10.0)×109/升。

儿童随年龄而异,新生儿为(15.0~20.0)×109/升;6个月~2岁为(11.0~12.0)×109/升;4~14岁为8.0×109/升左右。

【临床意义】(1)增多:常见于急性细菌性感染、严重组织损伤、大出血、中毒和白血病等。

(2)减少:常见于某些病毒感染、血液病、物理及化学损伤、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脾功能亢进等。

白细胞分类(DC)(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单位】百分比(常用1.0表示100%)【正常值】(1)嗜中性粒细胞(N):成人0.40~0.75(40%~75%),儿童0.30~0.65(30%~65%)。

幼儿园幼儿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管理

幼儿园幼儿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管理

幼儿园幼儿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管理保健医通过了解园内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患病情况,及时进行干预、指导及护理,使其尽早康复,促进健康成长。

一、评价及分类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分别以体重/年龄、身长(身高) /年龄和体重/身长(身高)为评估指标,采用标准差法进行评估和分类,测量值低于中位数减 2 个标准差为低体重、生长迟缓和消瘦。

1.低体重(年龄别体重“下”),主要反映幼儿急性或近期营养不良;2.生长迟缓(年龄别身长(身高) “下”) ,主要反映幼儿慢性长期营养不良;3.消瘦(身长(身高)别体重“下”),主要反映幼儿近期急性营养不良指标测量值标准差法评价体重/年龄M-3SD~M-2SD<M-3SD 中度低体重重度低体重身长(身高) /年龄M-3SD~M-2SD<M-3SD 中度生长迟缓重度生长迟缓体重/身长(身高)M-3SD~M-2SD<M-3SD 中度消瘦重度消瘦二、查找病因1.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或小于胎龄儿。

2.喂养不当,如乳类摄入量不足、未适时或适当地进行食物转换、偏食和挑食等。

3.反复呼吸道感染和腹泻,消化道畸形,内分泌、遗传代谢性疾病及影响生长发育的其他慢性疾病。

三、干预保健医进行喂养咨询和膳食调查分析,根据病因、评估分类和膳食分析结果,指导家长为幼儿提供满足其恢复正常生长需要的膳食,使能量摄入逐渐达到推荐摄入量(RNI)的85%以上,蛋白质和矿物质、维生素摄入达到RNI 的80%以上。

四、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管理1. 对新入园和定期健康检查中发现的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患儿均应在“体弱幼儿及肥胖幼儿登记册”上登记并进行专案管理,填写“幼儿保健记录”中营养不良专案管理记录。

2.随访:每月进行营养监测,测量身长(身高)和体重、生长发育评估和指导,直至恢复正常生长。

3.转诊:✧重度营养不良幼儿、中度营养不良幼儿连续2 次治疗体重增长不良、或营养改善3~6 个月后但身长或身高仍增长不良者,需及时转上级妇幼保健机构或专科门诊进行会诊或治疗。

营养不良白蛋白分度标准

营养不良白蛋白分度标准

营养不良白蛋白分度标准营养不良白蛋白分度标准通常根据血清白蛋白的浓度来进行评估。

正常人的血清白蛋白浓度应该在35-55g/L之间。

如果血清白蛋白浓度在30-35g/L之间,通常被视为轻度营养不良;如果浓度在25-30g/L之间,则被视为中度营养不良;如果浓度低于25g/L,则被视为重度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蛋白质摄入不足。

因此,对于营养不良的患者,医生通常会建议多吃高蛋白的食物,如鸡蛋、牛奶或补充蛋白粉,以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

此外,长期的营养不良还可能导致一些严重的后果,如体重下降、肌肉萎缩、免疫力下降等。

因此,对于营养不良的患者,医生会根据其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如提供营养支持、调整饮食结构等,以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总之,营养不良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了解营养不良白蛋白分度标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评估自己的营养状况,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善。

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也有助于预防营养不良的发生。

营养诊断标准

营养诊断标准

营养诊断标准
营养诊断标准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判断,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1. 通过检测血液当中白蛋白的水平判断营养不良标准。

如果血液当中的白蛋白水平在28-35g/L之间,可以诊断为轻度营养不良。

如果血液当中的白蛋白水平在22-28g/L之间,可以考虑是中度营养不良。

如果血液当中白蛋白的水平下降到22g/L,要考虑是重度营养不良。

2. 通过体重进行判断。

如果实际体重为理想体重的80%-90%,则属于轻度营养不良,60%-79%为中度营养不良,<60%则为重度营养不良。

3. 通过体质指数进行判断。

体质指数小于,也可以诊断为营养不良。

体质指数为属于轻度营养不良,体质指数为属于中度营养不良。

以上标准仅供参考,如有营养不良的情况,建议到医院做详细的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同时,建议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营养均衡,以免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

重度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诊断标准

重度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诊断标准

重度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诊断标准
重度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severe protein-energy malnutrition, SPEN)的诊断标准通常使用以下指标:
1. 临床表现:患者体重显著下降、消瘦、全身浮肿或局部浮肿、肌肉萎缩、水平衰竭、厌食、乏力、免疫功能下降等。

2. 体重指数: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和身高,计算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

BMI = 体重(kg)/身高²(m²)。

SPEN的BMI通常低于16 kg/m²。

3. 体重减轻率:计算患者体重在某个特定时间段内的减轻率。

SPEN的体重减轻率通常超过10%。

4. 蛋白质、能量摄入不足:评估患者的日常膳食摄入情况,包括蛋白质和能量的摄入量。

根据患者的需求和摄入情况,判断是否存在明显不足。

综合以上指标,如果患者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即可诊断为重度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种常见的诊断标准,具体的诊断需结合患者的个体情况综合判断。

幼儿营养不良的评估指标

幼儿营养不良的评估指标

儿童营养不良的诊断标准主要有体重下降、皮下脂肪减少等,同时也可根据全身各个系统功能状况等因素来判断。

营养不良也就是对健康状态的描述,通常根据严重程度,可分为一度营养不良、二度营养不良及三度营养不良。

但体质指数受外界很多因素的干扰,如饮食因素、遗传因素、睡眠因素等,因此通常只要处于标准的体质指数上下,都属于正常情况。

若儿童的体重低于正常值的15%,皮下脂肪厚度为0.4到0.8厘米之间,且血液中白蛋白水平在28-35g/L范围内,考虑为一度营养不良。

若体重低于正常值的25%,皮下脂肪厚度为0.4厘米以下,白蛋白水平在22-28g/L之间,可能是二度营养不良。

而三度营养不良是指体重低于正常值的40%,血液中白蛋白水平在22g/L以下,且通常表现出较明显的精神状态不佳、发育迟缓等不良现象。

儿童营养性疾病管理技术规范试题

儿童营养性疾病管理技术规范试题

儿童营养性疾病管理技术规范试题一、填空题1、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分别以体重/年龄、身长(身高)/年龄和体重/身长(身高)为评估指标,采用标准差法进行评估和分类,测量值()为低体重、生长迟缓和消瘦。

2、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评估及分类指标测量值标准差法评价体重/年龄M-3SD~M-2SD 中度低体重﹤M-3SD ()身长(身高)/年龄M-3SD~M-2SD ()﹤M-3SD ()体重/身长(身高)M-3SD~M-2SD ()﹤M-3SD ()3、重度营养不良儿童,中度营养不良儿童连续()次治疗体重增长不良、或营养改善()个月后但身长或身高仍增长不良者,需及时转上级妇幼保健机构或专科门诊进行会诊或治疗。

转诊后,应定期了解儿童转归情况,出院后及时纳入专案管理,按上级妇幼保健机构或专科门诊的治疗意见协助恢复期治疗,直至()。

4、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患儿一般情况好,体重/年龄或身长(身高)/年龄或体重/身长(身高)()即可结案。

5、根据WHO的资料,Hb的低限制在6个月~6岁者为()g/L,6~14岁()g/L,海拔每升高1000米,Hb上升(),低于次值者为贫血。

6个月以下的婴儿由于生理性贫血等因素,Hb值变化大,目前尚无统一标准。

我国小儿血液会议(1989年)暂定:Hb在新生儿期()g/L,1~4月时小于()g/L,4~6月时( )g/L者为贫血。

6、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外周血红细胞呈( )改变:平均红细胞容积(MCV) <80 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27 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310 g/L。

7、贫血程度判断:Hb值()g/L为轻度,() g/L为中度,() g/L为重度。

8、轻中度贫血儿童补充铁剂后()周后复查Hb,并了解服用铁剂的依从性,观察疗效。

重度贫血儿童,轻中度贫血儿童经铁剂正规治疗()后无改善或进行性加重者,应及时转上级妇幼保健机构或专科门诊会诊或转诊治疗。

小儿营养不良诊断的标准是什么

小儿营养不良诊断的标准是什么

小儿营养不良诊断的标准是什么
说到营养不良这种疾病,我们大家都是很熟悉的,营养不良这种疾病是由于一些营养物质摄入不足引起的,导致患者的营养状况不佳,患上这种疾病的主要都是孩子。

那么,营养不良的检查措施都有哪些呢?
实验室检查:
检查1、血清蛋白血清白蛋白浓度降低是最重要的改变,但其半衰期较长(19~21天)故不够灵敏。

视黄醇结合蛋白(半衰期10小时)、前白蛋白(半衰期1.9天),甲状腺结合前白蛋白(半衰期2天)和转铁蛋白(半衰期3天)等代谢周期较短的血浆蛋白质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不仅反应灵敏且受其他因素影响较小,是诊断蛋白质营养不良的较好指标。

检查2、血清氨基酸牛磺酸和必需氨基酸浓度降低,而非必需氨基酸变化不大。

检查3、其他血清淀粉酶、脂肪酶、胆碱酯酶、转氨酶、碱性磷酸酶等活力均下降,经治疗后可恢复正常;胆固醇,各种电解质及微量元素浓度下降;生长激素水平升高。

营养不良的致病原因:
①乳食不节,伤及脾胃乳食不节,过食肥甘生冷,伤及脾胃,脾胃失司,受纳运化失职,升降不调,及成积滞。

积滞日久,脾胃更伤,转化为疳。

②脾胃虚寒薄弱,则乳食难于腐熟,而使乳食停积,壅聚中州,阻碍气机,时日渐久,致使营养失调,患儿赢瘦,气液虚衰,发育障碍。

乳食不节与脾胃虚弱互为因果,积滞可伤及脾胃,脾胃虚弱又能产生积滞,临床上多互相兼杂为病。

③某些慢性疾病和感染虫症也常为本病的原因。

看了以上的介绍后,相信大家都明白了营养不良的诊断依据和标准是什么,不增长体重是此病早期症状,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伤害,我们希望大家可以重视这种疾病,避免导致孩子受到伤害。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评估指标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评估指标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评估指标蛋白质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物质之一,对于维持身体健康和正常功能发挥起着重要的作用。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是指人体摄入的蛋白质和能量不足以满足身体的需求,导致营养不良的情况。

为了评估蛋白质能量营养的状况,人们通常会采用一些指标来进行判断和分析。

1. 体重变化:体重是评估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重要指标之一。

当人体摄入的蛋白质和能量不足以满足需求时,会出现体重下降的情况。

体重的变化可以通过定期称重来观察和记录,以此作为评估蛋白质能量营养状况的依据。

2. 体态指数(BMI):体态指数是评估人体肥胖或偏瘦程度的常用指标之一。

BMI的计算公式为体重(kg)除以身高的平方(m^2)。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人往往BMI较低,身体偏瘦。

3. 皮下脂肪厚度:皮下脂肪厚度是反映蛋白质和能量供给不足时脂肪储备情况的指标。

通过超声波技术可以测量皮下脂肪的厚度,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人通常皮下脂肪较薄。

4. 血清白蛋白水平:白蛋白是体内最主要的血浆蛋白,也是评估蛋白质能量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血清白蛋白水平可以通过血液检测来进行测量,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人往往血清白蛋白水平较低。

5. 尿素氮:尿素氮是蛋白质代谢产物,也是评估蛋白质能量营养状况的指标之一。

尿素氮的测量可以通过尿液检测来进行,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人往往尿素氮含量较低。

6. 胸肌围:胸肌围是一种简单、快捷的评估蛋白质能量营养状况的指标。

通过测量胸部最大周长,可以初步了解肌肉的情况。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人往往胸肌围较小。

7. 蛋白质摄入量:评估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时,蛋白质的摄入量也是重要的参考指标之一。

通过记录个体的蛋白质摄入量,可以判断蛋白质的供给是否足够。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人摄入的蛋白质量通常较低。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是一种常见的营养问题,严重影响人体的健康和正常功能。

通过以上所述的评估指标,可以对蛋白质能量营养状况进行初步的判断和分析,为制定合理的营养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营养不良分类及诊断标准

营养不良分类及诊断标准

营养不良分类及诊断标准营养不良是指人体摄取的营养物质不足或者无法正常吸收利用,导致身体无法满足正常的生理功能和代谢需要。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分类,营养不良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Protein-energy malnutrition,PEM): - 低蛋白质营养不良(kwashiorkor):主要是由于蛋白质摄入不足导致,患者常出现水肿、皮肤改变、肌肉萎缩等症状。

- 能量蛋白质营养不良(marasmus):主要是由于蛋白质和能量供应不足导致,患者通常出现身体消瘦、肌肉萎缩等症状。

2. 维生素缺乏症(Vitamin deficiency):- 抗坏血酸缺乏症(维生素C缺乏症):主要由于维生素C摄入不足导致,患者表现为牙龈出血、皮肤瘀斑等症状。

- 抗坏血酸缺乏伴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维生素C缺乏性蛋白能量营养不良):既有维生素C缺乏,又伴随着蛋白质和能量的摄入不足。

3. 矿物质缺乏症(Mineral deficiency):- 钙、磷、镁、维生素D等骨骼矿物质缺乏症(骨质疏松症):此类矿物质缺乏导致骨骼弱化、易骨折等症状。

4. 其他类型的营养不良:- 铁缺乏症(缺铁性贫血):主要由于摄入的铁元素不足,导致血红蛋白合成障碍,患者出现疲乏、头晕、贫血等症状。

- 碘缺乏症(地方性甲状腺肿):主要由于摄入的碘不足导致甲状腺功能障碍,患者会出现甲状腺肿大等症状。

营养不良的诊断标准往往是根据病史、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综合评估的结果。

一般常用的诊断标准包括:- 身高、体重、头围等生长指标与同龄正常儿童对比。

- 体脂肪百分比和皮褶厚度的测量。

- 血清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等生化指标的检测。

- 骨密度的测量等。

同时,还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史,综合分析来判断是否存在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的诊断也需要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或因素导致的症状,以准确判断患者的营养状态。

蛋白质营养状况的评价

蛋白质营养状况的评价

蛋白质营养状况的评价评价蛋白质营养状况的指标主要有以下数种。

2.6.1 上臂肌围(arm muscle circumference,AMC)和上臂肌区(arm muscle area,AMA)上臂肌围和上臂肌区是评价总体蛋白储存的较可靠的指标。

假设上臂为圆筒,上臂骨径不计,测量上臂中点处的围长(AC)和三头肌部皮褶厚度(TSF),即可计算上臂肌围和上臂肌区。

其计算式:AMC(mm)=AC(mm)-3.14×TSF(mm)AMA(mm2)=[AC(mm)-3.14×TSF(mm)]2/(4×3.14)AMC评价标准:国际标准25.3cm(男)、23.2cm(女),日本24.8cm(男)、21.0cm(女)。

测定值>90%标准值为正常。

我国某单位根据1532舰艇人员(男)的测量,提出AMC≥237mm为正常,<237mm为缺乏;AMA≥4490mm2为正常,<4490mm2缺乏。

上臂肌围测算简便,评价结果和其他蛋白质营养状况的评价(总体K和肌肉CT)的结果有显著相关。

但测量易有误差,由于上臂是纺缍形的,即使同一人操作,上臂围和皮褶厚度两处测量误差的合计可约达10%。

此外,“上臂为圆筒形”“骨径不计”的假设是不妥当的。

2.6.2 血清蛋白低蛋白膳可引起血浆蛋白合成降低。

用血浆蛋白除去法(plasmaphresis)使动物丢失50%的血浆蛋白,再饲以高蛋白膳可在一日内迅速恢复其损失的1/3,并在二周内完全恢复到正常水平。

如果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长期低于正常值,可以说明体蛋白不足。

血清蛋白中白蛋白(albumin,Alb)、前白蛋白(prealbumin,PreAlb)、运铁蛋白(transferrin,TFN)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 binding protein,RBP)主要都在肝脏合成。

这几种血清蛋白浓度降低,可以认为是脏器蛋白缺乏、生化合成减低的缘故。

(1)白蛋白白蛋白是群体调查时常用的指标。

蛋白质营养价值评定

蛋白质营养价值评定

蛋白质营养价值评定
蛋白质营养价值评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蛋白质含量:蛋白质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素之一,因此蛋白质含量是评定蛋白质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般来说,蛋白质含量越高,其营养价值也越高。

2. 氨基酸组成:人体需要多种氨基酸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因此氨基酸组成是评定蛋白质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

优质蛋白质应该含有足够的必需氨基酸,且各种氨基酸的比例应该适当。

3. 消化吸收率: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是评定蛋白质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

消化吸收率越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也越高。

4. 生物价:生物价是评定蛋白质营养价值的综合指标,它反映了蛋白质被人体利用的程度。

生物价越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也越高。

5. 蛋白质来源:不同来源的蛋白质其营养价值也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动物性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较高,植物性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较低。

综上所述,评定蛋白质营养价值需要考虑蛋白质含量、氨基酸组成、消化吸收率、生物价和蛋白质来源等多个方面。

在选择蛋白质来源时,应该综合考虑以上因素,选择营养价值高、易于消化吸收的蛋白质。

营养不良转铁蛋白标准

营养不良转铁蛋白标准

营养不良转铁蛋白标准是指在营养不良的情况下,血清转铁蛋白的正常参考范围。

血清转铁蛋白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它能够结合和转运铁离子,参与体内铁代谢过程。

在营养不良的情况下,由于摄入的营养不足,机体会出现一系列代谢异常,包括铁代谢异常。

此时,血清转铁蛋白的水平会发生变化,通常表现为降低。

一般来说,血清转铁蛋白的正常参考范围为 1.7-3.4μmol/L。

如果血清转铁蛋白的水平低于这个范围,就可能存在营养不良的情况。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血清转铁蛋白水平的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炎症、感染、肝病等,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其他指标和病史等因素进行判断。

对于营养不良的患者,及时纠正营养缺乏是治疗的关键。

同时,监测血清转铁蛋白水平的变化也有助于评估治疗效果和预测患者的预后。

儿童营养不良诊疗常规

儿童营养不良诊疗常规

儿童营养不良诊疗常规营养不良一般指“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PEM)。

???【体格评价指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的中位数±标准差(SD)评价年龄的体重(W/A)、年龄的身高(H/A)、身高的体重(W/H)三个指标。

??? 1.低体重:儿童的年龄的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的2SD???中度[X(2SD3SD)],重度(<X3SD)< p>??? 2.生长迟缓:儿童的年龄的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的2SD???中度[X(2SD3SD)],重度(<X3SD)< p>??? 3.消瘦:儿童的身高的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的2SD???中度[X(2SD3SD)],重度(<X-3SD)< p>???注:评价结果三者可不一致,因与缺乏的营养素在体内的生理生化功能有关。

???【病因诊断】??? 1.病史采集:喂养史、生长发育史、既往疾病史(反复感染、心肾肝疾病);??? 2.临床表现:精神、运动、疾病情况等;??? 3.体格检查:注意皮下脂肪、心肺肝脾、皮肤、毛发、肌力、肌张力等;??? 4.实验室检查:血浆白蛋白降低,血清前白蛋白降低;??? 5.营养计算:能量需要量和供给量计算体重应分三步,了解营养不良严重程度:???(1)按实际PEM体重确定能量需要量;???(2)按实际身高体重(消瘦儿童<实际身高体重的50%):供给量以108 kcal/kg计算(补充既往感染损失);???(3)按实际年龄的平均体重计算:确定供给量(>以现有身高的体重确定)。

???【治疗】??? 1.治疗原发病:去除病因(如反复呼吸道感染和肠道感染);??? 2.补充能量和蛋白质:按计算首先提供足量的能量需要量和供给量,然后据营养不良程度和消化功能状况,遵循由少增多的原则提高食物蛋白质量;???3.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膳食分析、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证实伴有维生素A、C,B 族维生素,锌、铁缺乏者等,可适当补充,促进康复;??? 4. 治疗并发症:发生脱水、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低蛋白血症等并发症时应及时纠正;??? 5. 支持疗法:加强护理,预防感染、改善生活环境和个人卫生状况;轻度营养不良调整营养的同时可用中药、中医配合调理;中、重度营养不良儿童门诊治疗效果不理想的,应住院治疗。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治疗
1.积极处理各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1)低体温:应注意环境温度(30~33℃),并用热水袋或其他方法保温(注 意烫伤),同时监测体温。 (2)低血糖:可以口服或者静脉注射葡萄糖治疗。 (3)纠正脱水和电解质平衡失调,尤其在腹泻伴营养不良的患者中,需注 意以下几点:①注意液体的入量以防发生心力衰竭。②营养不良的患儿常 常严重缺钾,在尿量排出正常时,给予补钾,至少维持5天。同时补充钙、 磷、镁、锌。 (4)营养不良的病人最常见的是患胃肠道、呼吸道、皮肤感染,败血症也 很多见。需要用适当的抗生素治疗。 (5)补充维生素A、叶酸、微量元素。严重的贫血需要输血,轻度、中度贫 血可以在体重开始增加的时候补充铁剂。
治疗
2.治疗原发病,去除病因。 改进喂养方法,改掉不良的饮食习惯等等。消化道畸形,通常需要手术治 疗。治疗各种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和消耗性疾病。
治疗
3.调整饮食: ①轻度营养不良患者由于消化生理功能与正常儿相近,治疗开始 应维持原喂养食物,不急于添加,以免引起消化不良,一般根据患 儿情况,一周后再增加热卡与蛋白质类食物。 ②中度营养不良患者的消化能力较弱,待消化能力逐渐恢复,食欲 好转的过程中,逐步地加蛋白质类食物。 ③重度营养不良患者的消化能力很弱,并伴有其他合并症。首先要 治疗原发病、各种并发症,病情好转后,以极少量、多餐,维持电 解质及酸碱平衡,然后逐渐调整膳食,补充蛋白质。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程度不等的贫血。 2.生化检查:血清蛋白降低为最特征性的改变。 胆固醇、血糖、电解质降低。 3.IGF-1是诊断蛋白质营养不良的敏感指标。 4.微量元素检查:降低。
诊断
营养不良诊断标准: (1)病史:有较长期的膳食摄入不足,喂养不当,消化系统疾病,慢性 消耗性疾病或低出生体重史。 (2)分型表现:能量营养不良者以消瘦为特征,蛋白质营养不良者以水 肿为特征,既有体重明显下降又有水肿者为混合型。 (3)临床分为三度。 (4)合并症:贫血、维生素缺乏、感染、低血糖等。

营养不良参考指标

营养不良参考指标

营养不良参考指标营养不良是指人体摄入的营养素不足以满足身体正常运转和维持生命所需的最低限度,会导致身体各方面功能的障碍和不良影响。

营养不良可以表现为蛋白质、能量、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方面的不足。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营养不良参考指标。

1.能量不足:能量不足是指人体摄入的能量不足以满足身体正常活动所需。

一般可通过BMI(Body Mass Index)指数来评估,BMI指数=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

常见的能量不足的参考指标是BMI低于18.5,这表示体重过轻。

2.蛋白质不足:蛋白质是人体细胞的基本组成部分,对于身体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蛋白质不足会导致肌肉萎缩、免疫功能下降等。

可通过测定血液中白蛋白、血红蛋白和尿中尿素氮等指标来评估蛋白质的营养状况。

3.维生素不足:维生素是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微量营养素。

维生素不足会导致眼睛干涩、头发干枯、皮肤干燥等问题。

常见的维生素不足的参考指标是血液中维生素水平低于正常范围。

4.矿物质不足:矿物质是构成人体组织和维持正常代谢所必需的微量营养素。

矿物质不足会导致骨折风险增加、免疫功能下降等问题。

常见的矿物质不足的参考指标是血液中钙、铁、锌等矿物质浓度低于正常范围。

5.运动能力下降:营养不良会导致运动能力下降,包括运动力量、爆发力、耐力和柔韧性等方面。

缺乏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素会使肌肉无法正常工作,并且会导致衰弱、疲劳等症状。

为了保持身体健康和预防营养不良,我们应该注重均衡饮食,并确保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

此外,定期进行体检,监测生物指标,及时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可以帮助我们预防和纠正营养不良问题。

如果发现存在营养不良的迹象,应尽早向营养师或医生寻求帮助,从而改善自己的营养状况。

蛋白质营养不良评价指标

蛋白质营养不良评价指标

死亡风险评估
体重指数(BMI):低 于正常值,表示营养不

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 正常值,表示蛋白质营
养不良
血清转铁蛋白水平:低 于正常值,表示蛋白质
营养不良
血清前白蛋白水平:低 于正常值,表示蛋白质
营养不良
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水 平:低于正常值,表示
蛋白质营养不良
血清肌酐水平:高于 正常值,表示肾脏功 能受损,增加死亡风
05
影响因素:年龄、性别、种 族、肌肉质量等
03 正常范围:CRI<0.1
尿三甲基组氨酸
尿三甲基组氨酸是蛋 白质营养不良的生化
指标之一
尿三甲基组氨酸的含 量与蛋白质营养不良
的程度有关
尿三甲基组氨酸的检 测方法包括酶法、色
谱法等
尿三甲基组氨酸的检 测结果可以帮助医生 判断患者的蛋白质营
养不良情况
肌酐清除率
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
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 是蛋白质营养不良的
生理指标之一
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 的含量与蛋白质营养
不良程度呈正相关
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 的检测方法包括酶联 免疫吸附试验和放射
免疫分析法
血清视黄醇结合蛋 白的参考值范围为 0.05-0.35 mg/L
血清前白蛋白 是蛋白质营养 不良的敏感指 标
05 评估蛋白质营养不良的重要指标,
可作为诊断和治疗的依据
皮褶厚度
皮褶厚度是评价蛋白质营养不 良的重要指标之一
皮褶厚度的测量方法:用皮褶 钳测量皮肤褶皱的厚度
皮褶厚度与蛋白质营养不良的 关系:皮褶厚度增加,表明蛋
白质营养不良程度加重
皮褶厚度的临床意义:皮 褶厚度的测量结果可以帮 助医生判断患者的蛋白质 营养不良程度,并制定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营养评价临床医生在对病人进行营养治疗前必需对病人的营养现状作出正确判断,以便合理地进行临床营养治疗。

目前使用较普遍的临床营养评价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以测定身体组成为主(body compsition assessment BCA )的临床营养评价方法;另一种则是主观的全面评价方法(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 SGA )。

前者需要测定病人的身高、体重、三头肌皮褶厚度、血浆蛋白、氮平衡等客观资料;后者则主要依靠详尽的病史和体格检查等资料。

(一)BCA 临床营养评价方法1977年Blackburn 所研究的BCA 营养评价方法在临床得到使用,此后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更多的新技术被用到身体组成的测定中,使BCA 法得到不断完善,如用稳定同位素测定身体中的各种元素,用中子活化分析法测定病人的身体组成等等。

但上述新技术往往需要昂贵的设备,不适合临床医生对病人作简易快速的营养评价,本文作重介绍的BCA 营养评价方法主要包括人体测量及生化检验等方面的资料,临床医生需对这些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对病人的营养状态作出正确判断。

1.人体测量人体测量是简便易行的营养评价方法,内容包括身高、体重、皮褶厚度、上臂围、上臂肌围等,上述指标的意义及测定方法在本章第二节的居民营养状况评价中已有详细阐述,临床要注意的是:急性、饥饿性或消耗性疾病或创伤,体重下降达原来体重的30%时,是一个致死的界限,临床工作者不一定能注意到这一点;而当慢性体重丧失时,病人可耐受大于30%的体重丧失。

临床称量病人体重后可通过计算三个参数来评定营养状况:①理想体重百分率(%),表示病人实际体重偏离总体标准的程度;②通常体重百分率(%),表示平常体重的改变;③近期体重改变率(%),表示短期内体重损失的程度。

计算公式和评价标准如下(表1及表2):100*%患者平时体重患者现体重患者平时体重)体重变化(-=实际体重理想体重百分率(%)= ⨯100 理想体重 实际体重 通常体重百分率(%)= ⨯100 通常体重通常体重-实测体重近期体重改变率(%)= ⨯100通常体重表1 依据体重对营养状态进行评定正常 轻度营养不良中度营养不良重度营养不良理想体重百分率(%) >90 80~90 60~80 <60 通常体重百分率(%)>9585~9575~85<75表2 近期体重改变率对体重损失的评定(仅供参考) 时间 显著体重损失严重体重损失1周1~2%>2%1月5% >5%3月7.5% >7.5%6月10% >10%2.实验室检查(1)血浆蛋白血浆蛋白是反映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protin energy malnutrition PEM)的敏感指标。

由于疾病应激、肝脏合成减少、氨基酸供应不足、以及体内蛋白的亏损等都可影响血浆蛋白的浓度。

住院病人在应激情况下,分解代谢亢进,如不能进食,仅用5%葡萄糖生理盐水维持,短时间内即可出现血浆蛋白浓度降低。

其中半衰期较长的血浆蛋白(如白蛋白和运铁蛋白)可反映人体内蛋白质的亏损,而半衰期短、代谢量少的前白蛋白和视黄醇结合蛋白则更敏锐地反映膳食中蛋白质的摄取情况。

此外,血浆蛋白浓度和其代谢速度、利用、排出和分布情况以及水化程度有关。

因而在评价时,必须考虑病人的肝脏功能是否正常,通过其胃肠道或肾脏有无大量丢失情况,对测定数值要作具体分析。

如持续降低在一周以上,即表示有急性蛋白质营养缺乏。

①白蛋白在血浆蛋白中含量最多约35~ 45g/L,对维持血液胶体渗透压有重要作用。

血清白蛋白和运铁蛋白的减少和病人发生合并症、死亡率、创伤愈合及其免疫功能都有密切关系。

正常成人每天肝内合成白蛋白约16 g,半衰期为16~20天。

②运铁蛋白正常含量为2.0~4.0 g/L,主要在肝脏生成,对血红蛋白的生成和铁的代谢有重要作用。

孕妇、体内缺铁及长期失血的人血清运铁蛋白浓度增高,而患恶性贫血、慢性感染、肝脏疾病、肠炎或补铁过多时,运铁蛋白浓度降低。

半衰期为8~10天。

③前白蛋白正常血清含量为150~300mg/L。

由于应激、传染病、手术创伤、肝硬化及肝炎可使血清中前白蛋白浓度迅速下降,但患肾脏病时,前白蛋白水平升高。

半衰期2~3天。

④视黄醇结合蛋白代谢量少,正常含量仅为26~76 mg/L,半衰期短(10~12个小时),是反映膳食中蛋白质营养的最灵敏的指标。

它主要在肾脏内代谢,当患肾脏病的可造成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升高的假象。

(2)肌酐-身高指数(creatinine height index CHI)在肾功能正常时,肌酐-身高指数是测定肌蛋白消耗量的一项生化指标。

肌酐是肌酸的代谢产物(肌酸绝大部分存在于肌肉组织中,每百克肌肉约含肌酸400~500mg),其排出量和肌肉总量、体表面积和体重密切相关,不受输液和体液储留的影响,比氮平衡、血浆白蛋白等指标灵敏。

在蛋白质营养不良、消耗性疾病和肌肉消瘦时,肌酐生成量减少,尿中排出量亦随之降低。

正常情况下健康成人24小时肌酐排出量约为23 mg/kg体重(男)和18 mg/kg体重(女)。

测定方法:准确地收集病人24小时尿,分析其肌酐排出量,和相同身高的健康人尿肌酐排出量对比,以肌酐-身高指数衡量骨骼肌亏损程度。

肾衰时肌酐排出量降低。

被试者24小时尿中肌酐排出量(mg)肌酐-身高指数=相同身高健康人24小时尿中肌酐排出量(mg)评定标准:病人的肌酐-身高指标数和健康成人对比,90%~110%为营养状况正常,80%~90%为轻度营养不良,60%~80%为中度营养不良,低于60%为重度营养不良。

(3)尿羟脯氨酸指数羟脯氨酸是胶原代谢产物,儿童营养不良和体内蛋白质亏损者,其尿中羟脯氨酸排出量减少。

因而可用尿羟脯氨酸指数作为评定儿童蛋白质营养状况的生化指标。

尿羟脯氨酸(μmol/ml)⨯kg体重尿羟脯氨酸指数=尿肌酐(μmol/ml)评定标准(3个月~10岁儿童):尿羟脯氨酸指数大于 2.0为正常;1.0-2.0为不足;小于1.0为缺乏。

(4)机体免疫功能检测细胞免疫功能是近年来临床上用于评价内脏蛋白质的一个新的指标,可间接评定机体的营养状况。

它的测定方法很多,可根据技术设备、评价目的等选用。

①淋巴细胞总数(又称淋巴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一般占细胞总数的20-40%。

病人营养不良、应激反应使其分解代谢增高、或不能进食仅靠输注葡萄糖生理盐水维持,都会使淋巴细胞的生成减少。

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所占比例(%)淋巴细胞总数/毫米3=100评定标准:正常淋巴细胞1.7⨯109/L轻度营养不良淋巴细胞(1.2~1.7)⨯109/L中度营养不良淋巴细胞(0.8~1.2)⨯109/L重度营养不良淋巴细胞0.8 ⨯109/L总淋巴细胞计数不是营养状况的绝对指标,在感染和白血病时可以增多;癌症、代谢性应激、类固醇治疗和外科手术后可减少。

②皮肤迟发型过敏反应(skim delayed hyersensitivity SDH)细胞免疫功能和机体营养状况密切相关。

营养亏损时,免疫试验常呈无反应性。

细胞免疫功能正常的病人,当在其前臂内侧皮下注射0.1ml本人接触过的三种抗原,24~48小时后可出现红色硬结,呈阳性反应。

如出现两个或三个斑块硬结直径大于5mrn为免疫功能正常;其中仅一个结节直径大于5mm为免疫力弱;三个结节直径都小于5mm则为无免疫力。

一般常用的皮试抗原(致敏剂)有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白色念珠菌、链球菌激酶一链球菌DNA 酶(SK/SD)、结核菌素、纯化蛋白质衍生物(PPD)等,可任选其中三种作为致敏剂。

本试验结果虽和营养不良有关,但属非特异性的。

因此,在评定结果时应注意一些非营养性原因对皮肤迟发型过敏反应的影响,如感染、癌症、肝病、肾功能衰竭、外伤、免疫缺陷疾病(如爱滋病)或接受免疫抑制性药物治疗等。

(5)氮平衡氮平衡=摄入氮-排出氮。

正常情况下,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处在正氮平衡状态,老年以后为负氮平衡,成年到老年则处在氮平衡阶段。

因疾病、创伤或手术的影响造成大量含氮成分流失而又未得到足够的补充,这是负氮平衡的重要原因。

临床经氮平衡测定还可间接地了解在营养支持治疗中个体对外来含氮物质的吸收利用率。

因医院化验室一般不进行定氮测定,临可用下式计算氮平衡:24小时蛋白质摄入量(g)氮平衡= -[24小时尿素氮(g)+3 g ]6.25上式中,24小时蛋白质摄入量(g)/6.25为氮的摄入量,一般以每100g蛋白质含16g氮计算,但如病人输入的氨基酸液,则应以产品含氮量和输液总量进行计算。

[24小时尿尿素氮(g)+3g]相当于氮的排出量,公式中3g为日必然丢失氮值,作为常数计算,包括尿中的尿酸、肌酐及少量氨基酸以及粪便和皮肤排泄的氮量。

3.营养不良的诊断及预后判断(1)营养不良的诊断上文已对评定营养状况的参数进行了全面阐述,不难看出,这些参数是从不同的侧面反映病人的营养状况的,均有一定的局限性,临床实际使用时应综合测定,全面考虑。

表3给出了营养不良的综合评价方法。

表3 综合营养评定法参数轻度营养不良中度营养不良重度营养不良体重下降10%~20% 下降20%~40% 下降>40%上臂肌围>80% 60%~80% <60% 三头肌皮褶厚度>80% 60%~80% <60%血清白蛋白(g/L)30~35 21~30 <21血清转铁蛋白(g/L) 1.50~1.75 1.00~1.50 <1.00 肌酐身高指数>80% 60%~80% <60%淋巴细胞总数 1.2~1.7 ⨯109/L 0.8~1.2 ⨯109/L <0.8 ⨯109/L迟发性过敏反应硬结<5 mrn 无反应无反应氮平衡-5~-10*-10~-15*<-15*(g/24h)注:*表示轻、中、重度负氮平衡(2)预后性营养判断①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之一Butby等于1980年提出“营养预示指数”作为评价外科病人手术前营养状况和预测手术合并症危险性的综合指标。

PNI=158-16.6⨯血清白蛋白(g%)-0.78⨯三头肌皮褶厚度(mrn)-0.20⨯血清运铁蛋白(m g%)-5.8⨯皮肤迟发性过敏反应**任何一种皮试过敏反应:硬结直径大于5毫米为2;小于5毫米为1;无反应为0。

评定标准:PNI>50%,高度危险,发生合并症和手术危险性大,死亡可能性增加。

PNI= 40%~50%,手术中度危险。

PNI<30%~40%,手术危险性小。

PNI<30%,手术后发生合并症和死亡的可能性都小。

②预后营养指数之二Onodera等(1984)提出,作为评价胃肠手术前营养状况和预测手术危险性的综合指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