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工艺设计与质量控制第六章 纺纱工艺设计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拉角钉的一次打击。 (5)各棉箱机械主要机件的速度见表2-1-59。 (6)剥棉打手速度对剥下的棉块和杂质与尘格的撞击大小
有直接关系,剥棉打手转速以400~450r/min为宜。
2.1.2 打手与风扇速度
(1)开清棉机打手的速度配置见表2-1-60
(2)纯棉纺纱开清棉打手速度的配置
(3)化纤纺纱开清棉打手速度的配置
在提高单机除杂效能的基础上,应根据原棉 品质和产品的质量要求,合理安排落棉率。
1.6 除杂
开清棉联合机总落棉率应控制在:
总落棉率/原棉含杂率=80~110%
原棉含杂率、总除杂效率、落棉含杂率和 棉卷含杂率间的关系:
1.7 棉卷定量和棉卷罗拉转速
棉卷定量
棉卷定量和棉卷罗拉速度一般 是按所纺细纱特数的大小选定。纺纱细度
2.1 速度
2.1.1 棉箱机械速度配置
(1)各棉箱机械必须保证供应连接机台所需的棉量,和前 方连接机台的需要量相比,一般纯棉、粘胶增加5~10%,合 纤增加10~20%。
(2)各棉箱机械应经常保持一定存量,一般纯棉为储棉箱 容积的1/2~2/3,化纤为1/3~1/2。
(3)棉箱机械的运转率见表2-1-58。 (4)角钉帘速度:应保持帘子上每根帘子棒至少受到均棉
1.5 隔距
棉箱机械的角钉帘子和均棉罗拉间隔距应尽可能缩小。 开棉机各尘棒间隔距,按棉流自入口至出口由大渐小
调节。 棉流在清棉机上,以落小杂质为主,尘棒间隔宜小些。 打手与给棉罗拉间隔距,应按纤维长度来调节。 打手与尘棒间隔距,在打手室入口附近小,出口附近
大。
1.6 除杂
衡量开清棉工序除杂作用的好坏,不但要看 棉卷(流)含杂的多少,更要看杂疵的内容、 粒数及其大小。
理论上,此隔距最大限度应小于棉层厚度,最 小限度应使打击点距棉层握持线的距离大于纤 维主体长度。
当喂入棉层内纤维较短、含杂较多、棉层较薄 时,隔距宜小,反之宜大。
(2) 豪猪式开棉机隔距的配置
②打手至尘棒的隔距
自入口至出口应逐渐放大 当原料含杂高及机台产量较低时,应采用较小隔距,以充分发挥机
(4)风扇速度的配置
2.2 隔距
2.2.1 棉箱机械隔距配置
wk.baidu.com
角钉帘与均棉罗拉间隔距为 40~80mm;
角钉帘与压棉帘间隔距为 60~80mm。
剥棉打手与尘格间隔距,进口
隔距一般为8~15mm,出口隔距 为10~20mm。
尘棒间隔距,原料含大杂或有 1—间道隔板;2—尘格;3—磁铁装置;4—
原棉含杂率与开清点数
1.3.3 组合实例
(1)加工原棉工艺流程
2×FA002型圆盘抓棉机→FA121型除金属杂质装置 →FA104型六辊筒开棉机(附A045B型凝棉器) →FA022型多仓混棉机→FA106型豪猪开棉机(附 A045B型凝棉器) →FA107型小豪猪开棉机(附A045B 型凝棉器) →A062型电气配棉器→2×A092AST型双棉 箱给棉机(附A045B型凝棉器) →2×FA141型单打手 成卷机
此隔距以小为宜,以打手不返花为准。
豪猪式开棉机隔距的配置表 单位:mm
2.2.3 清棉机隔距的配置
(1)清棉机的打手至给棉罗拉的隔距配置 见下表.
(2)打手至剥棉板隔距
加工细绒棉时采用0.8mm,加工长绒棉及化纤 时,采用0.8~1.6mm。
清棉机打手至给棉罗拉隔距配置表
害疵点多,且密度较大时,此 隔距应放大,反之宜小。
尘棒;5—水平输棉帘;6—斜板;7—储棉 箱;8—光电管;9—摆斗;10—凝棉器; 11—压棉帘;12—均棉罗拉;13—角钉帘;
14—剥棉打手。
2.2.1 棉箱机械隔距配置
棉箱机械常用隔距配置见下表:
2.2.2 开棉机隔距
(1) A034A型六滚筒 开棉机隔距的配置
第六章 纺纱工艺设计
第一节 开清棉工艺设计
1 设计要点
1.1 原棉的混合
包括:棉包混棉、棉箱混棉、多仓混棉、小量称重混棉、 棉卷混棉、棉条混棉和棉网混棉
1.2 开松
开松原则:先缓后剧,渐进开松, 少伤纤维的原则
除杂原则:早落防碎 在开松工艺上,一般先安排自由
开松,后安排握持开松。
1.3 机器的排列组合
尘棒间隔距应由大到小;
滚筒与尘棒间隔距从第一到第六只 滚筒随原棉的逐步松解应逐渐增大。1—光电管;2—给棉罗拉;3—剥
棉刀;4—辊筒打手;5—尘格
滚筒 尘棒隔距/mm 滚筒至尘棒隔距/mm
第一 第二 10
6~10
第三 第四 第五 第六
8

8~14
16~20
(2) 豪猪式开棉机隔距的配置
①豪猪打手与给棉罗拉之间的隔距
棉卷干定量 (g/m)
化纤的定量,较同特细纱的纯 特细
320~360
棉卷重些以防粘卷,一般可接 细
360~390
近纯棉中特纱的棉卷定量。

390~420

420~450
纺纱种类
棉卷罗拉速度配置
粗特纱 中特纱 细特纱
特细特纱
棉卷罗拉速度(r/min) 13~14 12~13
11~12
10~12
2 传统开清棉工艺配置
(2)加工棉型化纤工艺流程
2×FA002型→ FA121型→ FA022型→ FA106型(附 A045B型) → A062型→2×A092AST型(附A045B型) → 2×FA141型
(3)清梳联加工棉型化纤的工艺流程
302
1 设计要点
1.4 打手的形式和转速
打手形式按加工原料品种和性能而定 转速按原棉性能、含杂及其紧密度而定
1.3.1 组合原则
工艺流程配置应遵循“精细抓棉、充分混合、渐进开松、早落少碎、 以梳代打、少伤纤维”原则。
1.3.2 棉箱和开清点的设置
在开清棉流程中,一般配置2台混给棉机(即2个棉箱) 开清点:指对原料起开松、除杂作用的部位,通常以开棉机和清棉
机打手为开清点。 纱线特数与开清点数:
粗特纱3~4个,中特纱2~3个,细特纱1~2个。
台的开松除杂效能。 加工化纤时,此隔距应适当放大。
③尘棒间的隔距
尘棒间隔距要根据尘棒所处的位置及喂入原料的含杂情况而定 此隔距一般的规律是进口部分较大,可补入气流,也便于大杂先落;
以后可收小尘棒间隔距,近出口部分的隔距可适当放大或反装尘棒, 以补入部分气流回收纤维,节约用棉。
④打手与剥棉刀间的隔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