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特点及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中人文论丛

 第3卷第1期

Huazhong Humanity 

Forum 2012年6月 

基金项目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

全媒体战略的运用与启示———以武汉地区辛亥百年报道为例”微博特点及思考

陈 红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摘要 微博作为一种新型的互联网应用,最早诞生于美国,2009年8月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的视野。从诞生之日起,

微博就表现出强烈的媒体特征,被称为一种全新的媒体。它对新闻信息传播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并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变革和进步。本文主要分析“微博”新媒体的特点,并探讨它带来的影响和思考。

关键词 微博;新媒体;互联网

微博,

即微博客的简称,用户可以通过它分享、传播以及获取信息,并可以建立和维护自己的社会关系。微博作为一种新型的互联网应用,诞生于美国,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微博服务提供商是美国的Twitter公司。根据相关公开数据,截至2010年1月份,Twitter在全球已经拥有7500万注册用户。2007年5月校内网创始人王兴建立了中国第一个

类Twitter网站———饭否网。2009年8月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从此微博也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的视野。截至2011年底,新浪微博注册用户已经突破3亿大关,用户每日发博量超过1亿条,日活跃用户比例为9%。截止2011年9月,腾讯微博用户数超过3.1亿,日活跃用户超过5000万。微博已经深入千家万户,覆盖中国主流阶层和人群。

微博可以通过140字左右的文字,并附带图片或者视频进行即时信息分享和发布。从典型事例“7.23

”动车事故及后来的各种政务微博的出现来看,微博逐步成为一种重要的媒体工具,并成为各种机构和组织展示自我形象,

发布信息的窗口。微博发展过程中也展现出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特点,并对现有信息的生产、

传播和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微博的特点,并探讨它给我们带来的思考和影响。

一、微博的特点

传播方式:多对多

传统媒体比如报纸、广播、电视等,传播都是采用“一对多”模式,即从少量信息源产生信息,到很多个接受源接受信息模式。一个电视节目所面对的受众可以到达亿万,但是制作节目的传播源确是有限的,这也正是为什么中央电视台的王牌节目—

——春节联欢晚会会如此重要,如此有压力,因为它面对的受众是整个中国13亿人民。微博其实并不是作为媒体的形式产生的,但是微博上面各种信息的分享、发布和获取,让微博具有一般媒体无法具备的传播能力,

信息源不是一个人或者一个组织,而是任何人和任何组织。任何人都可以产生信息,

因此信息传播变成了网状结构,无数个信息源传播给无数个接受源,每个接受源对信息进行一定程度的消化后,又成为新的信息传播源。因此,微博经常会出现信息爆发式的传播。还是以“7.23”动车事故为例。在相关报道中官方渠道的消息都是比较正面的,但是微博上爆出的一条小消息,比如动车被拆解掩埋的相关消息,经过无数次传播后,

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偏离原来的事实。而这些扭曲的信息以爆发式的方式传播出去,会导致不好的影响,甚至有可能直接将一场简单的事故,转变为最后对中国铁道部的抱怨和猜疑。同样的情况还有后来的“小悦悦”事件,问题经过无数个信息源爆发式的传播,

都会发生一定的演变或者加剧。最终导致“7.23”动车事故和“小悦悦”事件成为惊动整个中国社会的大事,这些都是值得所有媒体工作者进行思考和研究的。

生产方式:每个人都是信息源

81

传统媒体的“一对多”模式,就注定信息源头总是有限的。每个媒体都有自己信息采访、信息播报,信息评论的方式,这样一来整个传播过程也就可以预知和追溯。简单来说,每个媒体都要对自己说的话负责。微博“多对多”模式,让每个人,每个微博主都是信息发布者。但糟糕的是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事情的真相,因此信息发布一旦带有强烈的个人和群体的主观性或利益倾向,而这样恰恰又偏离新闻的客观公正的要求,那么信息就可能极大地被扭曲传播。然而恰恰每个源头都可能成为信息扭曲的小小推动力,最终导致信息被无限放大,三人成虎,以至于发展到不可控制的局面。这也是国家为何要采取微博实名制的一种考虑,就是要让每个人都要对自己说的话负责,让信息传播更加公正和客观。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多个信息源也导致信息的不可追溯性,每个人都是“道听途说”,无法体现新闻的官方性和法律威严。

成本优势:几乎免费

传统媒体从采访、撰写新闻稿到信息的发布过程都是需要成本的。从某种程度上讲,成本的花费一方面可以保证信息的公正和客观,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信息更加有深度,保证信息的质量。微博的发布与获取只需要简单的网络工具,成本几乎为零。任何人只要在可以连网的地方就可以发布微博。几乎免费的成本,让微博媒体的信息质量及其低下。反过来看,这也是传统媒体的优势,因为传统媒体背后都有专业的团队支持,为高质量的信息的产生提供保障。因为方便所以随意,微博中信息的公正和客观本来就会受到大众极大的质疑,没有经过传播者认真的实际调查和采访,传播者又没有为信息发布担负责任的意识,并且现实中相关法律也是空白状态。典型案例就是“郭美美”事件,一个女孩简单晒照片的微博,被大家转发和评论后,变成导致中国慈善事业的严重阻碍,甚至动摇了整个社会对慈善的信心,让中国慈善事业倒退十年不止,这对中国慈善事业来说简直是沉重打击。

二、微博的影响和思考

思考一:对信息本身的影响

传统意义上,一条信息产生后,包含的信息量基本是不变的,但微博改变了信息的含量。比如前面提到的“郭美美”事件,一张简单的照片可能经过微博的传播后,导致整个社会对慈善事业的信心动摇的局面,由此可见信息含量变化的威力。信息含量的变化可以这样来解释,信息接收源同时也是信息传播源,经过多次加工后,任何一条简单信息的容量足以吸引亿万人的思考和讨论。微博信息放大的作用,一方面可以让每个人发表的言论都有影响力,解决某些矛盾;另一方面也会成为一种危害,尤其是当今中国社会还存在着各种矛盾,一个简单的个人矛盾如果被放大,就可能被解读为社会底层和富裕阶层的敏感矛盾,对社会的稳定和和谐不利。

新闻的公正和客观,是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的底线。微博的诞生让新闻的公正和客观缺失了很多。理论上讲每个人都是记者,并且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去解读去传播信息的。这样很容易导致新闻的真实面目隐藏在各种“有色”眼镜之后,阻碍人们去获取公正客观的信息。让整个社会变得越来越不客观,没有真实可言。

同时,新闻的真实性要求信息中的修饰成分有限或者没有。而微博却让信息的修饰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就好像每个人都是化妆师,这让信息的辨别更加困难,大家很容易迷失在微博信息的海洋中,找不到方向。因此,很多人反对开微博,认为这样会导致信息的泛滥,其中不无道理。

思考二:对信息传播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政治大国,舆论导向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微博的出现让舆论变得不受控制,更不用说导向。因此,微博会让中国朝一个更加开放自由的舆论氛围方向发展。很多名人都发表自己对于社会的见解,并且有很多可能与传统主流媒体的言论是相悖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归结为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肩负责任的某种对抗,而对抗的结果将使中国舆论变得相对的开放和自由。

传统媒体的信息都是可以追溯的。互联网媒体导致信息的发布成为一种匿名方式,信息的追溯性变得非常困难。微博新媒体产生的出现,让信息追溯成为不可能,因为每个人都是对信息进行简单的“扭曲”,因此信息就无从追溯。因此,信息发布的法律威严就无法体现。这样一来,微博如果变成个别人宣泄报复的工具,对社会产生不良的影响也无可预知。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对微博开始实施“实名制”,希望能够有效避免信息泛滥,让微博引导社会更加健康的发展。

思考三:对社会的影响

一定程度上,社会信息决定社会层次。掌握信息越多的阶层总是拥有更多的话语权,更能争取自身权利和维护自身利益。微博让不同社会阶层掌握的信息越来越趋同。底层人民通过微博可以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