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食品的脱水加工1食品工艺学
(完整版)食品工艺学大纲
![(完整版)食品工艺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92c23e567f1922791788e86c.png)
d高纲1140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03280食品工艺原理江南大学编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一)课程性质和特点食品工艺原理课程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和学位课程。
食品工艺原理是研究食品加工和保藏的一门科学,主要任务是探讨食品资源利用、原辅材料选择、保藏、加工、包装、运输以及上述因素对食品质量、货架寿命、营养价值和安全性等方面的影响。
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食品保藏与加工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国内外食品工业的最新发展动态,为今后进一步学习食品领域的各类专业课程或从事食品科研、产品开发、工业生产管理及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理论基础。
食品工艺原理是研究食品的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加工过程和方法的一门应用科学,它是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具体地说,食品工艺学(食品工艺原理)是应用化学、物理学、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营养学、药学以及食品工程原理等各方面的基础知识,研究食品的加工与保藏,研究加工对食品质量方面的影响以及保证食品在包装、运输好销售中保持质量所需要的加工条件,应用新技术创造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新型食品,探讨食品资源利用以及资源与环境的关系,实现食品工业生产合理化、科学化和现代化的一门应用科学。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选用由夏文水主编的“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食品工艺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作为教材,全书共分8章,教材体系完整、知识新颖、理论先进。
为便于自学考生学习,首先说明考生不要求掌握的章节,具体为:教材第八章《典型食品的加工工艺》的具体内容不作要求,涉及的保藏原理结合在相应章节中掌握。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应考者应掌握食品加工与保藏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了解食品加工工艺、以及与食品质量的关系。
要求应考者对食品工艺原理总体上应达到以下要求:1.了解食品分类方法、食品加工的目的,掌握食品的质量因素及其控制;。
《食品工艺学》课程笔记
![《食品工艺学》课程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cb711115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50.png)
《食品工艺学》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一、食品的概念食品是人类为了维持生命和健康,通过口腔摄入经过消化吸收后,为身体提供能量、营养和生理活性物质的物质。
食品不仅包括我们日常所熟知的主食、菜肴、水果等,还包括各种饮料、调味品等。
食品的种类繁多,来源各异,包括植物、动物等。
食品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
二、食品加工工艺食品加工工艺是指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的手段,对食品原料进行一系列的加工处理,使其成为具有一定品质、口感、营养价值、安全卫生和方便食用的食品的过程。
食品加工工艺包括原料的选择、清洗、切割、烹调、冷却、包装等环节。
不同的食品原料和产品有不同的加工工艺,同一种食品原料也可以采用不同的加工工艺。
三、食品工业及其发展趋势食品工业是指以食品原料为基础,通过食品加工工艺,生产出各种食品的产业。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食品工业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目前,食品工业正朝着自动化、智能化、绿色化、功能化、个性化等方向发展。
自动化和智能化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绿色化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功能化可以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个性化可以满足消费者对多样化、特色化食品的需求。
四、食品工艺学的研究内容和范围食品工艺学是研究食品加工工艺和食品工业的科学。
它以食品原料为基础,研究食品的加工原理、加工技术、加工设备、食品的品质、营养、安全等方面。
食品工艺学的研究范围包括食品原料的加工特性、食品加工过程中的物理、化学、生物学变化、食品添加剂的应用、食品包装、食品贮藏、食品品质检测等。
食品工艺学的研究对于提高食品品质、保障食品安全、推动食品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食品的脱水一、食品干藏原理食品干藏是一种古老的食品保存方法,其原理是通过去除食品中的水分,降低食品的水活度,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酶的活性,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水分是微生物生长和食品变质的重要因素,因此,脱水和干藏是有效的食品保藏手段。
食品工艺学-第二章.
![食品工艺学-第二章.](https://img.taocdn.com/s3/m/f41666f4192e45361166f50d.png)
• 曲线特征的变化主要是内部水分扩散与表面 水分蒸发或外部水分扩散所决定
• 食品干制过程特性总结:干制过程中食品内 部水分扩散大于食品表面水分蒸发或外部水 分扩散,则恒率阶段可以延长,若内部水分 扩散速率低于表面水分扩散,就不存在恒率 干燥阶段。
温度(℃)
图 硅酸盐类物质温度和 导湿系数的关系
• 因此可以将物料在饱和 湿空气中加热,以免水 分蒸发,同时可以增大 导湿系数,以加速水分 转移。
2. 导湿温性
• 在对流干燥中,物料表面受热高于它的 中心,因而在物料内部会建立一定的温 度梯度。温度梯度将促使水分(不论液 态或气态)从高温处向低温处转移。这 种现象称为导湿温性。
(2)测量
• 利用定义 • 利用平衡相对湿度的概念 • aW×100=相对湿度
• 具体方法参考 Food engineering properties M.M.A.Mao
2. 水分活度对食品的影响
• 大多数情况下,食品的稳定性(腐败、酶 解、化学反应等)与水分活度是紧密相关 的。
(1)水分活度与微生物生长的关系
M o istu re c o n te n t (% ) 100 100 100 100 70 40 35 1 4 .5 27 10 3 .0 5 .0 3 .5 1 .5
W a te r a c tiv ity 1 .0 0 0 .9 1 0 .8 2 0 .6 2 0 .9 8 5 0 .9 6 0 .8 6 0 .7 2 0 .6 0 0 .4 5 0 .3 0 0 .2 0 0 .1 1 0 .0 8
以控制微生物 2. 脂肪蛤败 3. 虫害
食品工艺学大纲
![食品工艺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6b3d4d0a58da0116c1749a3.png)
《食品工艺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食品工艺学英文名称:Food processing technology课程编号: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适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开课学期:大二第二学期学时:48学分:3前导课程:《食品微生物》、《生物化学》、《食品化学》、《食工原理》二、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食品工艺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安全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和学位课程,是应用食品科学原理研究食品加工和保藏的一门应用科学。
主要任务是研究食品保藏原理;研究食品加工工艺;研究加工对食品质量方面的影响以及保证食品在包装、运输和销售中保持质量所需要的加工条件;开发新型食品;探讨食品资源利用;实现食品工业生产合理化、科学化和现代化。
三、课程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和重点及难点: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第一节食品的概念第二节食品加工工艺第三节食品工业及其发展趋势第四节食品工艺学研究内容和范围教学提示:本章重点讲授食品以及食品加工工艺概念、国内外食品工业的发展趋势等。
重点要求学生掌握食品工艺学研究内容和范围。
第二章食品干制第一节食品干藏原理第二节食品干燥机制第三节干燥对食品品质的影响第四节食品的干制方法第五节干制品的包装与贮藏教学提示:本章重点讲授干藏工艺的基本理论、食品原料在脱水加工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影响食品干制的主要因素,介绍干制的基本方法及其特点等。
要求学生掌握食品干藏原理、干制机理和干燥对食品品质的影响;了解食品常用的干燥方法以及对干燥食品包装、贮藏与复水的要求。
第三章食品热处理和杀菌第一节热处理原理第二节热处理技术教学提示:本章侧重点应放在食品热加工原理;影响热处理工艺的主要因素;杀菌方法及其特点等内容上;适当介绍国内外杀菌工艺的新技术新成就。
让学生掌握热加工的基本原理及其对产品品质的影响;了解食品罐藏的基本工艺过程及关键工序,熟悉杀菌工艺条件的确定原则,掌握不同杀菌方法的特点;了解罐藏食品杀菌时间的计算方法,熟悉罐藏食品变质的原因及防止方法。
食品工艺学第二章
![食品工艺学第二章](https://img.taocdn.com/s3/m/32ba7c9e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a4.png)
食品工艺学复习题第二章一、选择题1.以下哪项不是结合水(C)A.吸附结合水B.结构结合水C.化合结合水D.渗透压结合水2.以下哪项不属于影响水分活度的因素(A)A.压强B.食品种类C.温度D.水分含量3.下列属于干燥恒速期的推动力是(A)A.食品表面的水分蒸汽压和干燥空气的水分蒸汽压之差B.食品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C.食品表面的温度与干燥空气的温度之差D.食品表面的水分含量与干燥空气的相对湿度之差4.干燥牛乳比较适合(B)干燥A.膨化干燥B.喷雾干燥C.空气对流干燥D.冷冻干燥5.果蔬干制的过程是一______的过程。
(A)A.既灭菌又灭酶B.灭菌不灭酶C.灭酶不灭菌D.既不灭菌也不灭酶6.在果蔬干制过程中,属于内部扩散控制的果品(或蔬菜)是(A)A.柿B.苹果C.杏D.洋葱7.果蔬干制过程中,当处于恒温干燥阶段时,果蔬品温(A)。
A.几乎不变B.快数上升C.缓慢上升D.缓慢下降8.引起干制品腐败变质的微生物主要是(B)A.细菌B.霉菌C.酵母菌D.病毒二、填空题1.干制是指食品在热空气中水分受热蒸发后进行脱水的过程。
2.干燥时存在两个过程,分别是水分质量转移、热量传递。
3.食品干燥过程的特征可以由干燥曲线、干燥速率曲线、食品温度曲线的变化来反映出来。
4.在典型的食品干燥中,干燥过程经历干燥速率恒定阶段和干燥速率降低阶段。
5.将热量传递给物料并促使物料中水分向外转移是脱水干燥的基本过程,湿热的转移是食品干制基本原理中的核心问题。
6.干燥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初期加热阶段,恒速干燥阶段,降速干燥阶段。
7.食品干制是水分的蒸发和扩散结果。
三、问答题1.如果想要缩短干燥时间,该如何从机制上控制干燥过程?答:(1)食品干制过程中所选用的工艺条件必须使表面的水分蒸发速率,尽可能等于水分扩散速率,降低空气湿度和流速;(2)在恒速干燥阶段,物料表面温度不高于湿球温度,在保证食品表面的蒸发速率不超过食品内部的水分扩散速率原则下,允许尽可能提高反应温度;(3)在开始降速干燥阶段,食品水分蒸发接近结束,应设法降低表面蒸发速率;(4)在干燥末期,干燥介质的相对湿度应根据预期干制品水分含量加以选用。
食品工艺学思考题(包括答案内容)
![食品工艺学思考题(包括答案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1abd75d7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92.png)
食品工艺学思考题(包括答案内容)第一章绪论1.食品有哪些功能和特性?营养功能、感官功能、保健功能安全性、保藏性、方便性 2.食品的质量要素主要有哪些?感官特性;营养;卫生;保藏期。
3.常见食品的变质主要由哪些因素引起?如何控制?(以饼干、方便面、冷冻食品、罐头食品、饮料等为例来说明。
)食品变质主要包括食品外观、质构、风味等感官特征,营养价值、安全性、审美感觉的下降,食品加工中引起的变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微生物的作用:是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常见的污染细菌有:假单胞菌、微球菌、葡萄球菌、肠杆菌、霉菌等(2)酶的作用:主要包括脂肪酶、蛋白酶、氧化还原酶、蔬菜水果中的多酚氧化酶诱发酶促褐变;肌肉中的氧化酶促进肌糖元分解产生大量酸性物质,引起尸僵。
(3)化学物理作用:热、冷、水分、氧气、光、及时间的条件下会发生物理化学变化,从而引起变色、褪色、脂肪氧化、淀粉老化、维生素损失、蛋白质变性等。
4.什么是食品加工?将食物(原料)经过劳动力、机器、能量及科学知识,把它们转变成半成品或可食用的产品(食品)的方法或过程。
第二章食品的脱水1.食品中水分的存在形式。
1.1.结合水是指不易流动、不易结冰(即使在-40度下),不能作为外加溶质的溶剂,其性质显著不同于纯水的性质,这部分水被化学或物理的结合力所固定。
结合水又分为化学结合水、吸附结合水、结构结合水和渗透结合水。
1.2.自由水(游离水)是指食品或原料组织细胞中易流动、容易结冰也能溶解溶质的这部分水,又称为体相水。
2.名词解释:水分活度:食品中水的逸度与纯水逸度之比称为水分活度干制:经加热蒸发脱水,使食品水分含量在15%以,其他性质发生极小变化的干燥方法称为干制.食品干藏:脱水干制品在其水分被降低到足以防止腐败变质的程度后,并始终保持低水分可进行长期保藏的一种方法。
ERH(相对平衡湿度):食品及不发生解吸也不发生吸附,此时空气的湿度称为相对平衡湿度ERH,数值上用AW表示,对应食品中的水分为平衡水分。
食品工艺学考点整理
![食品工艺学考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588053d23186bceb19e8bb4f.png)
第一章绪论一、食品的功能:营养功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化学能和生长所需的化学成分)感官功能(外观、质构、风味)保健功能(保健食品的定义:含有功能因子和具有调节人体功能作用的食品被称为功能食品,我国又称保健食品)。
二、食品的特性:安全性(指出食品必须是无毒、无害、无副作用)保藏性、方便性。
三、引起食品变质的原因:微生物的作用、酶的作用、物理化学作用。
四、食品保藏的途径1、运用无菌原理:杀灭食品中的腐败菌、致病菌、以及其他微生物或使微生物的数量减少到能使食品长期保存所允许的最低限度。
2、抑制微生物活动:利用某些物理、化学因素抑制食品中微生物和酶的活动,这是一种暂时性的保藏方法。
3、利用发酵原理:发酵保藏又称生物化学保藏,是利用某些有益微生物的活动产生和积累的代谢产物如酸和抗生素来抑制其他有害微生物的活动,从而达到延长保质期的目的。
4、维持食品最低生命活动:例如新鲜蔬菜水果创造一种条件,使其尽可能降低其物质的消耗水平,如呼吸作用。
四、栅栏技术:利用抑制微生物生长的因素如温度、水分活度、pH和防腐剂等,用多个障碍因子来抵抗腐败变质,使保藏处理能够在更加温和,避免单个强烈的条件。
第二章食品脱水一、结合水:不易流动、不易结冰,不能作为外加溶质的溶剂,这部分水被物理或化学结合力所固定。
自由水:易流动,容易结冰也能溶解溶质的这部分水,又称体相水。
二、水分活度:食品表面水分蒸汽压与相同条件下纯水的饱和蒸汽压之比。
不同类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最低水分活度的范围是:大多数细菌Aw0.99~0.94>大多数霉菌Aw0.94~0.80>大多数耐盐细菌Aw0.75>耐干燥霉菌和耐高渗透压酵母Aw0.65~0.60。
Aw小于6.0时,绝大多数微生物无法生长。
一般认为水分活度降低至0.7一下,食品适于保藏。
三、导湿性:由于水分梯度使得食品由高水分处向低水分处转移或扩散的现象。
导湿温性:温度梯度促使水分从高温处向低温处转移。
食品工艺学作业
![食品工艺学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ae850cdece2f0066f5332288.png)
作业第一章绪论1.影响原料品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2.食品的质量因素主要有哪些?3.常见食品的变质主要由哪些因素引起?如何控制?以饼干、方便面、冷冻食品、罐头食品、饮料等为例来说明。
第二章食品的脱水加工1.水分活度2.水分活度对微生物的影响。
3.水分活度对酶及其它反应的影响。
4.干燥机制。
5.预测微波干燥的干制过程特性。
6.如果想要缩短干燥时间,该如何从机制上控制干燥过程?7.水分活度对微生物、酶及其它反应有什么影响?简述干藏原理。
8.在北方生产的紫菜片,运到南方,出现霉变,是什么原因,如何控制?9.干制条件主要有哪些?他们如何影响湿热传递过程的?(如果要加快干燥速率,如何控制干制条件)。
10.影响干燥速率的食品性质有哪些?他们如何影响干燥速率?11.合理选用干燥条件的原则?12.食品的复水性和复原性概念。
第三章食品的热处理与杀菌1.低酸性食品和酸性食品的分界线是什么?为什么?2.罐头食品主要有哪些腐败变质现象?3.罐头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有哪些?4.影响微生物耐热性的因素主要有哪些?5.D值、Z值、F值的概念是什么?分别表示什么意思?这三者如何互相计算?6.热加工对食品品质的影响,影响热加工时间的因素,热加工时间的推算方法?7.罐头加工过程中排气操作的目的和方法?8.封口的要求,反压力的概念,余氯量的概念?9.热烫的目的与方法,蒸汽热烫方法最主要的两个问题是什么?目前有什么方法解决?第四章食品的低温处理与保藏1. 冷藏和冻藏的概念。
2.冷冻保藏的基本原理。
3.低温对酶的影响。
4.影响微生物低温致死的因素。
5.低温导致微生物活力减弱和死亡的原因。
6.冷藏的常用温度。
7.食品冷却方法及其优缺点。
8.影响冷藏食品冷藏效果的因素(包括新鲜和加工食品)。
9.冷藏工艺条件有哪些?如何影响冷藏加工的?10.冷耗量的计算。
11.食品冷藏时的变化(这个题目很大,需要仔细回答)。
12.冷害的概念。
13.气调贮藏的概念、条件、方法。
食品工艺学之食品的脱水加工
![食品工艺学之食品的脱水加工](https://img.taocdn.com/s3/m/363a6399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58.png)
食品工艺学之食品的脱水加工引言脱水是一种常见的食品加工方法,通过去除食品中的水分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并减小食品的体积和重量。
食品的脱水加工可以应用于多种食品,如水果、蔬菜、肉类等。
本文将介绍食品脱水加工的原理、常用方法和应用领域。
原理食品的脱水加工基于水分迁移的原理。
食品中的水分存在于细胞内和细胞外,脱水加工过程主要通过应用热量或低温、真空或空气流、高浓度溶液等方法,使食品周围的环境水分浓度低于食品内部的水分浓度,从而促使水分迁移到食品周围的环境中。
因此,脱水加工能够降低食品中的水分含量,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常用方法热风脱水热风脱水是一种常用的食品脱水加工方法。
它通过提供热风,使食品表面的水分蒸发,并通过温度差促使内部的水分向表面迁移。
常见的热风脱水设备包括烘烤炉、烘干机等。
热风脱水适用于各种食品的脱水加工,如水果干、蔬菜干等。
冷冻脱水冷冻脱水是一种利用低温冷冻将水分转化为固态的食品脱水加工方法。
它通常通过冷冻食品,然后在真空条件下施加热量将冰转化为水蒸气,从而使食品中的水分脱离。
冷冻脱水适用于肉类、海鲜等食品,可以保持食品的原始色泽和营养成分。
溶剂脱水溶剂脱水是一种将食品中的水分通过溶剂转移的方法。
常见的溶剂包括乙醇、乙酸乙酯等。
溶剂脱水适用于植物材料,如草药、茶叶等。
溶剂脱水的优点是可以较好地保留食品的香味和有效成分,但需要进行后续的溶剂的除去处理。
蒸发脱水蒸发脱水是一种在真空条件下通过蒸发水分的方法。
它通常通过将食品置于真空容器中,并施加热量使水分转化为水蒸气,随后通过冷凝器将水蒸气转化为液态水。
常见的蒸发脱水设备包括真空蒸发器、旋转蒸发器等。
蒸发脱水适用于酱料、浓缩果汁等食品的加工。
应用领域食品的脱水加工在食品工业中被广泛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水果和蔬菜水果和蔬菜的脱水加工可以制作干果、脱水蔬菜等产品。
脱水后的水果和蔬菜具有较长的保质期,并保留了一部分原始的食品营养成分。
肉类制品肉类制品的脱水加工可以制作肉松、牛肉干、熏肉等产品。
食品工艺学期末考研复习笔记(夏文水版)
![食品工艺学期末考研复习笔记(夏文水版)](https://img.taocdn.com/s3/m/01bceb28ad51f01dc381f1c9.png)
食品工艺学笔记总结第一章绪论 (1)第一节食品的加工概念 (2)第二节食品加工原料的特性和要求 (3)第三节食品的质量因素及其控制 (4)第四节食品工业的发展及其前景 (5)第五节食品工艺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范围 (5)第六节本课程的地位 (7)第二章食品的脱水加工 (8)概述 (8)第一节食品干藏原理 (9)第二节食品干制的基本原理 (11)第三节干制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16)第四节食品的干制方法 (17)第五节干制品的包装和贮藏 (24)第三章食品的热加工 (26)第一节热处理的目的 (26)第二节热处理原理 (27)第三节热处理技术 (34)第四节热处理与食品质量 (38)第四章食品的冷冻保藏 (38)第一节食品低温保藏的基本原理 (39)第二节食品的冷却 (39)第三节食品的冻结 (42)第四节食品的回热与解冻 (45)第五章食品腌渍发酵和烟熏保藏 (46)第一节食品的腌渍保藏 (46)第二节食品的发酵保藏 (52)第三节烟熏保藏烟熏的历史 (55)第四节半干半湿食品 (58)第六章食品的化学保藏 (59)第一节概述 (59)第二节食品添加剂及其使用问题 (59)第三节化学防腐剂 (60)第四节抗氧化剂 (62)第七章食品辐射保藏 (63)第一节概述 (63)第一章绪论第一节食品的加工概念一、食物与食品1 食物——供人类食用的物质称为食物。
是人体生长发育、更新细胞、修补组织、调节机能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也是产生热量保持体温、进行体力活动的能量来源。
除少数物质如盐类外,几乎全部来自动植物和微生物。
2 食品——经过加工制作的食物统称为食品。
食品的种类对食品不同的人关心的侧面不同;不同地区也有不同的情况食品分类的方法:按加工工艺分;按原料种类分;按产品特点分;按使用对象分:老年、儿童、婴儿、妇女、运动员、航空、军用。
二. 食品的功能食品对人类所发挥的作用;人类吃食品的目的;人类对食品的要求;1.营养功能(第一功能)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糖)、脂肪、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
食品的脱水加工食品工艺学
![食品的脱水加工食品工艺学](https://img.taocdn.com/s3/m/cbbd9748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bb.png)
其他类
如茶叶、咖啡等,脱水加工可 提高其品质和风味。
CHAPTER 02
食品脱水加工技术
自然干燥
自然干燥是指利用自然环境条件 ,如阳光、空气等,使食品中的 水分蒸发,从而达到脱水的目的
。
自然干燥的优点是成本低、操作 简单,但受环境影响较大,如天 气、季节等,且干燥周期较长。
常见的自然干燥食品有红枣、葡 萄干等。
开发新型脱水技术
创新干燥方法
研究和发展新型的食品脱水技术,如脉冲电场干燥、超声波干燥 等,以提高脱水效率和产品品质。
结合多种技术
将不同的脱水技术进行组合,如热风干燥结合真空干燥,以达到 更好的脱水效果。
开发智能化脱水系统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传感器技术,开发智能化的脱水系统,实现 自动化控制和监测。
深入研究脱水机理与影响因素
应用领域拓展
1 2
扩大应用范围
将脱水加工工艺应用于更多种类的食品,如蔬菜 、水果、肉类、水产品等,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 求。
拓展到其他领域
将食品脱水加工技术应用于非食品领域,如制药 、生物制品、化工等,发掘更广泛的应用价值。
3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与国际上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进行合作与交流, 引进先进的脱水技术和设备,推动我国食品脱水 加工工艺的发展。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可分为自然晾干、阴干、晒干、烘干等。
根据脱水程度
可分为轻度脱水、中度脱水、重度脱水。
食品脱水加工的应用
蔬菜类
脱水蔬菜在烹饪前只需简单处 理即可,方便快捷。
肉类及水产品类
如鱼干、肉干等,脱水后易于 保存和运输。
谷物类
如大米、小麦、玉米等,脱水 后可长期保存,是重要的储备 粮。
食品的脱水加工食品工艺学
![食品的脱水加工食品工艺学](https://img.taocdn.com/s3/m/d6c006a7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77.png)
食品的脱水加工食品工艺学概述脱水是一种常见的食品加工工艺,通过去除食物中的水分,延长其保质期,减少体积和重量,以及方便运输和储存。
脱水食品也常用于便携式食品,方便消费者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食用。
脱水加工食品工艺学研究了脱水食品的制备方法、处理参数和质量控制,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食品安全。
脱水加工方法脱水加工方法根据所用的热传递方式和水分转移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热空气脱水:利用热空气对食材进行加热和干燥。
这是最常见的脱水加工方法之一,常用于蔬菜、水果和肉类等食材的脱水加工。
2.微波脱水:利用微波辐射对食材进行加热和干燥。
相比热空气脱水,微波脱水可以更快速地去除食材中的水分,同时保持食材的营养成分和口感。
3.冷冻干燥:将食材在低温下冷冻,并通过减压的方式将水分转化为蒸发的冰,从而实现脱水效果。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保留食材的营养成分和口感的高档食品,如咖啡、奶制品和草莓等。
4.真空脱水:通过减压的方式将水分蒸发,与冷冻干燥类似,但不需要进行冷冻处理。
真空脱水适用于一些不耐高温处理的食材,如薄荷、莴苣和藕片。
脱水食品的制备过程通常,脱水食品的制备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食材选择:选择新鲜、成熟、无病虫害的食材作为原材料。
对于蔬菜和水果,要选择紧实、无损伤的品种,并进行清洗和去皮等预处理工作。
肉类食材要去除多余的脂肪和筋膜。
2.处理和切割:根据具体食材的特性,进行适当的处理和切割。
对于蔬菜和水果,可以切成薄片、块状或丝状。
对于肉类,可以切成薄片或丝状。
3.脱水处理:根据所选择的脱水加工方法,将食材进行脱水处理。
可以是通过热空气、微波、冷冻干燥或真空脱水等方式进行。
4.烘干处理:对脱水后的食材进行烘干处理,以进一步去除水分,并增强食材的保存性。
5.包装和储存:将烘干的食材装入密封的包装袋或容器中,以防止潮气和氧气的进入,然后储存在干燥、阴凉的地方。
质量控制为了确保脱水食品的质量和食品安全,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食品工艺学复习要点
![食品工艺学复习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e27f27e84afe04a1b071de3d.png)
第二章.食品的脱水浓缩(concentration)——产品是液体,其中水分含量高,一般>15%。
干燥(drying)——又称干制,产品是固体,最终水分含量低,一般<15%。
食品干藏原理——通过降低水分活度,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发育、控制酶活性、延缓生化反应速度,可使食品获得良好的保藏效果。
食品的干燥机制干燥过程包含两个过程:传质(水分):表面水分扩散到空气中,内部水分转移到表面;传热(热量):热量则从表面传递到食品内部。
表面:给湿内部:水分梯度(导湿性);温度梯度(导湿温性)导湿温性:食品在热空气中,食品表面受热高于它的中心,因而在物料内部建立一定温度差,即温度梯度。
温度梯度将促使水分(无论是液态还是气态)从高温向低温处转移。
该现象最先由雷科夫证明,故又称雷科夫效应。
导湿性:水分扩散一般总是从高水分处向低水分处扩散,亦即是从内部不断向表面方向移动的水分迁移现象。
食品干燥曲线(描述三种曲线的变化趋势)预热阶段:食品温度迅速上升至热空气的湿球温度,食品水分则沿曲线逐渐下降,而干燥速率则由零增至最高值;恒速干燥阶段:水分按直线规律下降,干燥速率稳定不变,向物料所提供的热量全部消耗于水分蒸发,食品温度不再升高;降速干燥阶段:干燥速率逐渐减慢,水分逐渐减少,食品温度上升,直至达到平衡水分时干燥速率为零,食品温度则上升到与热空气干球温度相等。
影响干制的因素:(内因)干燥过程中的加工条件,由干燥机类型和操作条件决定;(外因)置于干燥机制中的食品性质有关。
(1)温度以空气作为干燥介质,提高空气温度,干燥加快。
温度↑,温差↑,热量传递速率↑,水分蒸发速率↑,恒速干燥阶段速率↑。
温度↑,空气相对湿度↑,表面扩散动力↑。
温度↑,内部水分扩散速率↑,内部干燥速率↑。
(2)空气流速空气流速加快,食品干燥速率也加速。
热空气所能容纳的水蒸气量将高于冷空气,因而可吸收较多的水分;热空气能及时将聚集在食品表面附近的饱和湿空气带走,以免阻止食品内水分进一步蒸发;与食品表面接触的空气量增加,对流传递速度提高,能显著加速食品中水分的蒸发。
第二章食品的脱水加工-1-食品工艺学
![第二章食品的脱水加工-1-食品工艺学](https://img.taocdn.com/s3/m/35f6bd8f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68.png)
含约 5%水分的玉米片、家庭自制的曲奇饼、脆饼干
水分活度对细菌生长及毒素的产生的影响
Aw<0.85微生物生长受抑制。水分活度较 高的情况下微生物繁殖迅速,
水分活度对霉菌生长的影响
0.2
0.4 Aw 0.6
0.8
1.0
Aw<0.65霉菌被抑制,在0.9左右霉菌生长最 旺盛。
(2)水分活度对酶活力的影响
特点是冷操作,蛋白质不会变性; 如从乳清中回收乳清蛋白;
在本章中所讨论的食品脱水加工是指:
在控制的条件下,通过加热蒸发脱 水的方法,几乎完全地除去食品中的 大部分水分,并尽量使食品的其他性质 在此过程中极小地发生变化,食品被 脱水后水分含量在15%以下,即干燥或 干制。
2. 干燥的目的
降低食品中水分含量; 一般由50~90%减为15%以 下
这样的干制食品在室温下一般可达到一 年或一年以上
这种方法是从自然界各种现象中认识和从实 践中得到的,如稻谷、 麦子、玉米、豆类、 水果、蔬菜等。
4. 食品干藏的历史
是一种最古老的食品保藏方法。
我国北魏在《齐民要术》一书中记载用阴干 加工肉脯的方法。
在《本草纲目》中,用晒干制桃干的方法。 大批量生产的干制方法是在1795年法国,将
表2-2 常见食品中水分含量与水分活度的关系
Food Ice 0℃ Ice -10℃ Ice -20℃ Ice -50℃ Fresh meat
Bread
Marmalade Wheat flour
Raisin Macaroni
Boiled sweets
Biscuuits Dried milk
Potato crisps
水是否被利用与水在食品中的存在状态有关。
食品工艺学考试复习
![食品工艺学考试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6308accf2cc58bd63186bd69.png)
第二章食品的脱水1.食品中水分含量和水分活度的关系?答:(1)水分吸附等温线,BET吸附等温线,S形,第一转折点前(水分含量< 5%), 单分子层吸附水( I 单层水分);第一转折点与第二转折点之间, 多分子层吸附水( II多层水分);第二转折点之后,在食品内部的毛细管内或间隙内凝结的游离水( III自由水或体相水) 要会画书上图2-22.水分活度对微生物、酶及其它反应有什么影响?答:对微生物:大多数新鲜食品的水分活度在0.98以上,适合各种微生物生长(易腐食品)。
大多数重要的食品腐败细菌所需的最低aw都在0.9以上,肉毒杆菌在低于0.95就不能生长。
只有当水分活度降到0.75以下,食品的腐败变质才显著减慢;若将水分降到0.65,能生长的微生物极少。
一般认为,水分活度降到0.7以下物料才能在室温下进行较长时间的贮存。
对酶:呈倒S型,开始随水分活度增大上升迅速,到0.3左右后变得比较平缓,当水分活度上升到0.6以后,随水分活度的增大而迅速提高。
Aw<0.15才能抑制酶活性对其他:氧化反应:呈倒S型,开始随水分活度增大上升迅速,到0.3左右后变得比较平缓,当水分活度上升到0.6以后,随水分活度的增大而迅速提高。
Aw<0.15才能抑制酶活性对褐变反应:见书上p313.食品水分活度受到哪些因素影响?答:取决于水存在的量;温度;水中溶质的种类和浓度;食品成分或物化特性;水与非水部分结合的强度4. 简述吸附和解吸等温线的差异及原因答:在这两个相反的过程中,吸附和解吸之间的水分吸附等温线两者之间不能重合(有差异),形成了滞后圈。
滞后现象的几种解释(1)这种现象是由于多孔食品中毛细管力所引起的,即表面张力在干燥过程中起到在孔中持水的作用,产生稍高的水分含量。
(2)另一种假设是在获得水或失去水时,体积膨胀或收缩引起吸收曲线中这种可见的滞后现象。
5.简述食品干燥机制答:内部水分转移到表面, 表面水分扩散到空气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食品的脱水加工1食品工艺学
¡ 游离水和结合水可用水分子的逃逸趋 势(逸度)来反映,
¡ 我们把食品中水的逸度与纯水的逸度 之比称为水分活度 AW(water activity)
第二章食品的脱水加工1食品工艺学
1. 水分活度
f
—— 食品中水的逸度
第二章食品的脱水加工1食品工艺学
第二章食品的脱水加工1食品工艺学
(4) 加工对食品水分吸附等温线的影响
¡ 食品在脱水过程中水分含量和水分活度之间的关部分水加到食品中去即复 水的过程,这就是吸附;
¡ 在这两个相反的过程中,吸附和解吸之间的水分吸 附等温线两者之间不能重合(有差异),形成了滞 后圈。 见图2-5 (p28)
第二章食品的脱水加工1食品工艺学
食品中水分活度与微生物生长关系(表)
第二章食品的脱水加工1食品工艺学
水分活度对细菌生长及毒素的产生的影响
Aw<0.85微生物生长受抑制。水分活度较 高的情况下微生物繁殖迅速,
第二章食品的脱水加工1食品工艺学
水分活度对霉菌生长的影响
0.2
0.4 Aw 0.6
0.8
¡ 这就存在一个食品中水能否被微生物、酶或 化学反应所利用的问题;
¡ 水是否被利用与水在食品中的存在状态有关。
第二章食品的脱水加工1食品工艺学
食品中水分存在的形式
¡ 游离水(或自由水)Free water 是指组织细胞中易流动、容易结冰,也
能溶解溶质的这部分水。 ¡ 结合水(或被束缚水) Immobilized water
第二章食品的脱水加工1食品工艺学
2. 干燥的目的
¡ 降低食品中水分含量; 一般由50~90%减为15%以 下
¡ 减小食品体积和重量; 一般重量变为原来的 1/8~1/2左右,节省包装、贮藏和运输费用,带来 了方便性;
¡ 为了食品的贮藏和延长保藏期;这就是干燥保藏 例如奶粉、粮食干燥、许多著名的土特产如红枣、 柿饼、葡萄干、金花菜、香菇、笋干等都是干制 品
第二章食品的脱水加工1食品工艺学
3. 食品干燥保藏
¡ 是指在自然条件或人工控制条件下,使食品 中的水分降低到足以防止腐败变质的水平后 并始终保持低水分可进行长期贮藏的方法。 这样的干制食品在室温下一般可达到一 年或一年以上
¡ 这种方法是从自然界各种现象中认识和从实 践中得到的,如稻谷、 麦子、玉米、豆类、 水果、蔬菜等。
第二章食品的脱水加工1食品工艺学
5.食品干藏的特点
¡ 自然干制,简单易行、因陋就简、生产费用 低;但时间长、受气候条件影响;
¡ 人工干制,不受气候条件限制,操作易于控 制,干制时间显著缩短,产品质量显著提高; 但需要专用设备,能耗大,干制费用大;
¡ 人工干制技术仍在发展,高效节能
第二章食品的脱水加工1食品工艺学
¡ 但仅仅知道食品中的水分含量还不能足以 预言食品的稳定性。 如:水分含量高低不同时 花生油 M 0.6%时 易变质 淀粉 M 20% 不易变质
第二章食品的脱水加工1食品工艺学
¡ 还有一些食品具有相同水分含量,但腐败变 质的情况是明显不同的. 如鲜肉与咸肉、鲜菜与咸菜水分含量相差 不多(一般在80%左右),但保藏状况却不 同,
¡ 同一原料随着温度的升高吸附等温曲线向水 分活度增加的方向抬升; 图2-4 (p28) 相同水分含量,水分活度随温度增高而增大 相同水分活度,水分含量随温度降低增大。
第二章食品的脱水加工1食品工艺学
第二章食品的脱水加工1食品工艺学
(3)不同食品吸附等温曲线形状不同
¡ 食品的组分或成分不同,会影响水分含量和水 分活度之间的关系 图1-3-1
(1)水分活度和微生物生长活动的关系
大多数新鲜食品的水分活 度在0.98以上,适合各种微 生物生长(易腐食品)。大 多数重要的食品腐败细菌所 需的最低aw都在0.9以上, 肉毒杆菌在低于0.95就不能 生长。只有当水分活度降到 0.75以下,食品的腐败变质 才显著减慢;若将水分降到 0.65,能生长的微生物极少。 一般认为,水分活度降到 0.7以下物料才能在室温下 进行较长时间的贮存。
Aw = ——
f0
—— 纯水的逸度
水分逃逸的趋势通常可以近似地用水的蒸汽
压来表示,在常压(低压)或室温时,f/f0 和P/P0之差非常小(<1%),故用P/P0来定 义AW是合理的。
第二章食品的脱水加工1食品工艺学
(1) 定义 Aw = P/P0 其中 P:食品中水的蒸汽分压;
P0:纯水的蒸汽压(相同温度下纯水 的饱和蒸汽压)。
水( III自由水或体相水)
第二章食品的脱水加工1食品工艺学
(Ⅰ)单分子层水, 不能被冰冻,不能干 燥除去。水被牢固地 吸附着,它通过水离子或水-偶极相互 作用被吸附到食品可 接近的极性部位如多 糖的羟基、羰基、 NH2,氢键,当所有 的部位都被吸附水所 占有时,此时的水分 含量被称为单层水分 含量, -40℃不能冻 结,占总水量的极小 部分。
第二章食品的脱水加工1食品工艺学
表2-2 常见食品中水分含量与水分活度的关系
0℃ -10℃ -20℃ -50℃
第二章食品的脱水加工1食品工艺学
2. 水分活度对食品保藏性的影响
(1)水分活度和微生物生长活动的关系 (2)水分活度对酶活力的影响 (3)水分活度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第二章食品的脱水加工1食品工艺学
¡ P/P0 = RH= Aw
(RH, relative humidity 相对湿度 %)
¡ 测定相对湿度,水分活度测定仪
第二章食品的脱水加工1食品工艺学
水分活度数值的意义
¡ Aw =1的水就是自由水(或纯水),可以被利用 的水;
¡ Aw <1的水就是指水被结合力固定,数值的 大小反映了结合力的多少;
第二章食品的脱水加工1 食品工艺学
2020/12/10
第二章食品的脱水加工1食品工艺学
概述
1. 食品的脱水加工( dehydration)
1.1 脱水加工就是从食品中去除水分
日常生活中如日晒稻谷,风干鱼肉,油炸油 条,烤烧饼、面包等,这些加工都会使食品失 去水分,
但是有些操作并不仅仅是为了去除水分, 应还有其他的作用,如油炸是为了脆,烤是为 了香脆或酥,因而人们不认为这些操作是食 品脱水的一种主要形式.
¡ 特点是冷操作,蛋白质不会变性; ¡ 如从乳清中回收乳清蛋白;
第二章食品的脱水加工1食品工艺学
¡ 在本章中所讨论的食品脱水加工是指: 在控制的条件下,通过加热蒸发脱
水的方法,几乎完全地除去食品中的 大部分水分,并尽量使食品的其他性质 在此过程中极小地发生变化,食品被 脱水后水分含量在15%以下,即干燥或 干制。
(Ⅱ)多层水,主要 通过水-水和水-溶质 氢键同相邻分子缔合,
为可溶性组分的溶液, 大部分多层水在-40℃ 不被冻结,I+II的水 占5%以下
(Ⅲ)自由水或体相水,是食 品中结合的最弱,流动性最大 的水,主要是在细胞体系或凝 胶中被毛细管液面表面张力或 被物理性截留的水,这种水很 易通过干燥除去或易结冰,可 作为溶剂,容易被酶和微生物 利用,食品容易腐败,通常占 95%以上;
第二章食品的脱水加工1食品工艺学
吸附等温线的加工意义
¡ I单水分子层区和II多水分子层区是食品被 干燥后达到的最终平衡水分(一般在5%以 内);这也是干制食品的吸湿区;
¡ III自由水层区,物料处于潮湿状态,高水 分含量,是脱水干制区
第二章食品的脱水加工1食品工艺学
(2) 温度对水分吸附等温线的影响
第二章食品的脱水加工1食品工艺学
滞后现象的几种解释 (1)这种现象是由于多孔食品中 毛细管力所引起的,即表面张力 在干燥过程中起到在孔中持水的 作用,产生稍高的水分含量。 (2)另一种假设是在获得水或失 去水时,体积膨胀或收缩引起吸 收曲线中这种可见的滞后现象。
?WHC↓
解吸: (desorption)干 燥过程
第二章食品的脱水加工1食品工艺学
思考题
1 水分活度的概念 2 食品中水分含量和水分活度有什么关系?
说明原因 3 水分活度对微生物、酶及其它反应有什么
影响? 4 食品水分活度受到哪些因素影响? 5 简述吸附和解吸等温线的差异及原因。
第二章食品的脱水加工1食品工艺学
•依据食品脱水的原理
食品脱水加工类型: 在常温下或真空下加热让水分蒸发,依据食
品组分的蒸汽压不同而分离去除水分至固体 或半固体; 如干燥或干制 依据食品分子大小不同,用膜来分离水分; 如超滤、反渗透等, 主要是用于浓缩
第二章食品的脱水加工1食品工艺学
超滤浓缩原理
¡ 分子筛的原理:不同大小的分子对具有一定 孔径大小的膜其通透性不同,小分子比大分 子更容易通过膜,水分子是食品中最小的分 子之一,用适当孔径的膜在外加压力下,就 可以实现浓缩,
第二章食品的脱水加工1食品工艺学
水分活度对褐变反应的影响
0.2
0.4
0.6
0.8
Aw
第二章食品的脱水加工1食品工艺学
3 食品中水分含量(M)与 水分活度Aw之间的关系
食品中水分含量(M)与水分活度之间的关系曲线 称为该食品的吸附等温线 (1)水分吸附等温线,BET吸附等温线,S形,
第一转折点前(水分含量< 5%),单分子层吸附水( I 单层水分); 第一转折点与第二转折点之间,多分子层吸附水( II多层水分); 第二转折点之后,在食品内部的毛细管内或间隙内凝结的游离
¡ Aw越小则指水被结合的力就越大,水被利用 的程度就越难; 水分活度小的水是难以或不 可利用的水;
第二章食品的脱水加工1食品工艺学
(2) 水分活度大小的影响因素
影响水分活度的因素主要有食品种类、 水分含量、食品中溶质种类和浓度及温度: ¡ 取决于水存在的量; ¡ 温度; ¡ 水中溶质的种类和浓度; ¡ 食品成分或物化特性; 水与非水部分结合的强度 见表2-2 (P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