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欣赏书法作品
如何欣赏书法作品
如何欣赏书法作品一幅书法作品,放在我们的面前,怎么评价、怎么读懂、怎么欣赏,是我们每个初学书法的人、甚至是广大读者都感到困惑而且很想知道的问题。
南朝书家王僧虔在《笔意赞》中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
他所强调的时以形写神,形神兼备。
作为一个读者,我认为在读作品之前,心里首先要明确书法欣赏的审美标准,这是正确进行书法欣赏的基础。
其次是要掌握书法欣赏的方法,这是进行书法欣赏的关键所在。
一、书法的审美标准一般地说,“形”包括点画线条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书法空间结构;“神”主要指书法的神采意味。
(一)书法的点画线条书法的点画线条具有无限的表现力,它本身抽象,所构成的书法形象也无所确指,却要把全部美的特质包容其中。
这样,对书法的点画线条就提出了特殊的要求。
要求具有力量感、节奏感和立体感。
1、力量感点画线条的力量感是线条美的要素之一。
它是一种比喻,指点画线条在人心中唤起的力的感觉。
早在汉代,蔡邕《九势》就对点画线条作出了专门的研究,指出“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点画势尽,力收之”。
要求点画要深藏圭角,有往必收,有始有终,便于展示力度。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强调藏头护尾,不露圭角,并不是说可以忽略中间行笔。
中间行笔必须取涩势中锋,以使点画线条浑圆淳和,温而不柔,力含其中。
但是,点画线条的起止并非都是深藏圭角不露锋芒的(大篆、小篆均须藏锋)。
书法中往往根据需要藏露结合,尤其在行草书中,千变万化。
欣赏时,既要注意起止的承接和呼应,又要注意中段是否浮滑轻薄。
2、节奏感节奏本指音乐中音符有规律的高低、强弱、长短的变化。
书法由于在创作过程中运笔用力大小以及速度快慢不同,产生了轻重、粗细、长短、大小等不同形态的有规律的交替变化,使书法的点画线条产生了节奏。
汉字的笔画长短、大小不等,更加强了书法中点画线条的节奏感。
一般而言,静态的书体(如篆书、隶书、楷书)节奏感较弱,动态的书体(行书、草书)节奏感较强,变化也较为丰富。
简述欣赏和评价书法作品的方法
简述欣赏和评价书法作品的方法1. 引言1.1 概述书法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欣赏和评价书法作品是一项复杂而艰深的任务,需要借助专业知识和技巧。
本文旨在简要介绍欣赏和评价书法作品的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鉴赏这一独特艺术形式。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四个主要部分:欣赏书法作品的方法、评价书法作品的标准、实践与进阶、以及结论。
通过对每个部分进行详细探讨,读者将能够逐步了解如何正确欣赏和评价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
1.3 目的撰写本文的目的是为了帮助读者学会欣赏和评价书法作品,并提供有效的方法来提高自己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通过学习基本知识和技巧,观察整体特点并分析细节特色,读者将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书法艺术,并在现实生活中应用这些技巧与人分享交流。
同时,我们希望鼓励读者积极参与与书法相关的各种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欣赏和评价水平。
总之,本文将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指南,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享受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魅力。
2. 欣赏书法作品的方法2.1 了解基本知识和技巧在欣赏和评价书法作品之前,了解一些基本的书法知识和技巧是必要的。
首先,要熟悉基本的书法字体,如楷书、隶书、行书等,并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发展历史。
其次,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笔画构造和规范,例如笔画结构、基本线条、用笔顺序等。
同时,还应了解不同类型作品所追求的美学表达方式。
2.2 观察和感受作品的整体特点在欣赏一件书法作品时,首先要观察并感受其整体特点。
这包括字形是否端正匀称,布局是否协调平衡,章法是否妥当得当等。
通过仔细观察作品中每个字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整体呼应,可以更好地领略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境和主题。
2.3 分析书法作品的细节和特色除了整体特点外,也需要分析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细节和特色。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是笔画运用与技巧,在观察时要留意每一笔的用力轻重、粗细程度以及书写的速度和节奏。
其次是书法作品的气势与神韵,这体现为作品是否有生动活泼、挺拔俊美或是古朴庄重的氛围。
欣赏名家书法作品的方法与欣赏点
欣赏名家书法作品的方法与欣赏点书法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承载着历代文人墨客的智慧与情感。
欣赏名家书法作品,不仅能够领略到艺术家的独特韵味,还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介绍欣赏名家书法作品的方法与欣赏点。
首先,我们可以从字体的形态特点来欣赏名家书法作品。
名家书法作品的字体往往具有独特的形态特点,这些特点体现了书法家的个人风格和创作理念。
比如,王羲之的行书以瘦劲挺拔见长,颇具韵律感;颜真卿的楷书则以端庄稳健为主,字体线条流畅有力;而柳公权的草书则以疏放豪迈、气势磅礴为特点。
通过欣赏字体的形态特点,我们可以感受到书法家的个性与情感。
其次,我们可以从作品的构图和布局来欣赏名家书法作品。
名家书法作品的构图往往精心设计,注重整体的和谐与美感。
比如,王羲之的《兰亭序》以章回体的形式呈现,行列有序,字体大小适宜,给人以一种宁静和谐之感;而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则以行书的形式展现,行间距离适当,字体排列紧凑,给人以一种紧凑有力之感。
通过欣赏作品的构图和布局,我们可以感受到书法家的审美追求和艺术造诣。
此外,我们还可以从作品的笔法和墨迹来欣赏名家书法作品。
名家书法作品的笔法独特,每一笔都经过精心的思考和斟酌。
比如,王羲之的行书笔法丰富多样,有点有线,有疏有密,给人以一种变化多端的美感;而颜真卿的楷书则以笔势雄浑有力,笔画饱满圆润为特点,给人以一种厚重沉稳之感。
通过欣赏作品的笔法和墨迹,我们可以感受到书法家的笔墨功力和艺术造诣。
最后,我们还可以从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来欣赏名家书法作品。
名家书法作品往往寄托着书法家的情感和思想,通过墨迹的点滴流露出来。
比如,王羲之的《兰亭序》表达了他对友情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给人以一种深沉内敛之感;而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则表达了他对故乡和亲友的思念之情,给人以一种温情脉脉之感。
通过欣赏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我们可以感受到书法家的情感世界和文化内涵。
综上所述,欣赏名家书法作品需要从多个角度入手,包括字体的形态特点、作品的构图和布局、笔法和墨迹以及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第14课《如何欣赏书法作品(选修)》课件人美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
拓展延伸
思考:如何欣赏书法作品?
欣赏书法作品可以从神采意蕴、章法结构、 用笔特征、时代背景四个方面去欣赏。
新知讲解
《兰亭序》的书法风格具有秀美多姿的点画和沉稳内敛的力感交 织而成的美韵,书法理论家曾以“遒媚”一词来概括其神采。我们欣 赏《兰亭序》,感觉它像一首抒情诗,展示出“飘若游云,矫若惊龙 ”的审美特色。透过行间字里,书法家洒脱不羁的人生襟怀与潇洒如 意的笔墨相生发,给人们以美的享受。
新知讲解
行书是汉字一种书体的名称,由俗 写的草率隶书演变而来,是介于草书 和楷书之间的流畅书体。
新知讲解
行书
下面几个“龙”字,哪个是用行书所写?
楷书
行书
行书
特点:笔画间有明显的连带
草书
——牵丝
新知讲解
楷书
楷书,又称“真书”“正书”,“八法”齐备、结构方正,是篆书、隶书 之后又一种广泛使用的字体。
新知讲解
《
兰
亭
章 大小 长扁 粗细 疏密 取势
序 》
法
局 部
特
点
取势不同
重心不同
新知讲解
结构特点
穿插避让 疏密得当
新知讲解
《兰亭序》用笔变化多端,正锋侧锋、曲笔直笔、转笔折笔,都操控自如,笔 势劲敛,无不如意,有清健秀逸之气。同时,运笔流畅匀和,不激厉也不迟涩,笔 势自然含蓄。《兰亭序》的用笔加入了牵丝映带,如“坐”“丝”“乐”“慨”等 字内部的牵丝,使点画更为婀娜多姿,同时也丰富了用笔,对结字也起到了装饰作 用。此外,《兰亭序》用笔强调变化,凡重复的字写法迥异,20个“之”字无一雷 同,各具神采,似有神助,后世传为美谈。
新知讲解
神采意蕴
●首:平正规矩 谨
如何欣赏和评价一幅好的书法作品?
如何欣赏和评价一幅好的书法作品?一、欣赏书法作品的基本要素(300-500字)欣赏一幅好的书法作品首先要注意以下几个基本要素:1. 用墨。
用墨是书法创作的基础,墨的品质对于书法作品的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好的书法作品应该使用浓淡均匀的墨色,墨色应该饱满有力,而不应该显得发干或者过于浓重。
墨的运用应该有韵律感,并流畅自如,以展现出作者的墨力和书法功底。
2. 纸张。
纸张在书法作品中起到了重要的承载作用,好的纸张应该具有适度的厚度和适宜的质感。
较好的纸张应该有一定的吸墨性,能够使墨迹自然扩散和渗透,在纸面上展现出书法作品的流畅和韵味。
3. 作品的结构。
书法作品的结构是指整个作品的布局和形态。
好的书法作品应该有合理的结构,字与字之间的排列应该有节奏感和层次感。
具备良好结构的作品能够给人以美感和和谐的视觉享受。
二、欣赏书法作品的技巧和方法(300-500字)欣赏书法作品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1. 细致品味。
欣赏一幅好的书法作品需要耐心细致地品味每一个字的笔画和结构,感受其中蕴含的艺术韵味。
可以通过放慢眼神和心态,从整体到局部,重温每一个笔画,领悟作者的用心和意境。
2. 对比分析。
欣赏书法作品时,可以通过对比不同字体、不同书家的作品来进行分析和比较。
通过对比可以更好地理解每一种字体的特点和风格,丰富自己的审美眼光和感受力。
3. 历史背景。
了解书法作品的历史背景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内涵和风格。
对于古代书法作品,可以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文化氛围和时代特点,从而更好地领悟作者的创作意图。
三、评价一幅好的书法作品(300-500字)评价一幅好的书法作品需要结合具体的作品内容和作者的创作意图来进行。
1. 笔画与结构。
好的书法作品应该具备清晰流畅的笔画和合理的结构。
笔画应该有节奏感,既要有力量感,又要有柔美感;结构应该稳定有序,整体呈现均衡和谐。
2. 气势和气韵。
好的书法作品应该具备一定的气势和气韵。
气势是指作品中所展现出的力量感和张力感,能够让人感受到作者的笔力和创作激情;气韵是指作品中所展现出的韵味和情趣,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感动。
如何欣赏书法作品
如何欣赏书法作品书法的赏析不仅是体会作品点画、结体、章法的匠心与功力,以及师承、流派、风格,更重要的是通过作品去感受书家的气质,情感,及其审美追求。
书法家靠手和思想来创造,欣赏者靠眼力来挖掘发现作品点画布白中蕴藏的生命与灵魂,是一种再创造。
这种再创造成效取决于欣赏者的知识、修养、阅历,心境诸因素。
赏析书法既要对作品宏观的把握,如气势、神采、布白,又要细微的观察,如用笔、用墨、结构、线条等等。
欣赏线条质量,从中可以观察出作者创作时的用笔、用墨及其笔法。
其次是由线条点画组合的汉字结构,艺术造型的意趣和哲理。
第三是布白包括结字、行气、章法。
第四是神采,就是指书法的精神气质、格调风韵。
神采是作者精神境界的忠实记录,与作者的情感、性格、修养密切相关。
优秀的书法作品必须是形美神足,形神兼备,欣赏者就是要领会体势,捕捉神采。
书法艺术风格首先表现在作品独特的整体风貌以及所造成的独特境界,这与书法家的审美取向、艺术气质关系最为密切。
是书法家对艺术个性张扬的结果。
书法艺术风格就是艺术家在创作中表现出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
书法家由于生活经历,艺术修养,个性特征、审美趣味以及性格的不同,在选择书体,表现手法诸方面都会有自己的特色,这样就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风格也最能显示出一个人的气质、精神风貌。
这也是数千年历史积淀在书法家心灵中的高能反映,体现在线条中的微妙之处,给人以无限的遐思。
黑格尔说:"风格一般指的是个别艺术家在表现方法和笔调曲折等方面完全出现他个性的一些特点"。
书法虚实美漫谈书法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产物,与古代文化思想相映成趣,了解这一点会使我们从另一个度品度书法,加深对书法艺术的体悟。
书法是一种高度抽象的艺术,它以线条为基本表现语言,具有极强的概括性,是虚的体现。
但同时它又以汉字为书写对象,汉字的表意特征使它同时具有实指性,是实的化身。
书法融虚实于一体,兼收古代哲学、文学、音乐、绘画等学科的诸多因素,表达物象更为独特、深邃,更加博大精深。
《如何欣赏书法作品》-完整版课件
(二)作品书写的格式与幅式
书法作品的格式与幅式,一般说来,主要取决 于作者的书写习惯、创作意图,以及书法作品的功 用。
1、书法作品的书写格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纵有列横有行式。这种格式,主要用于楷书、 隶书、篆书诸书体的书写。
书法作品的构成
(一)章法概说 书法作品的章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章法,指安
排布局书法作品时,整幅作品中体现出来的字与字、行与行之 间的呼应关系,又称作“布白”或“大章法”。狭义的章法, 则指一字之中或一字与数字之间的布局,叫“小章法”。
章法乃集众字而成篇,以整幅作品的内容为一体,故能产生整 体感。观赏书法作品,给人的第一印象首先就是章法的优劣。
(2)纵有列横无行式。主要用于行书、草书作品的 创作。
(3)纵无列横无行式。又叫“乱石铺街”式,多用 于行书、草书,尤其是狂草的创作。
2、书法作品的幅式 书法作品有横幅、条幅、条屏、中堂、对联、扇面、手卷、匾额、册页等
多种形式。
(1)横幅。又称横披,是书法作品中常见的形式。横幅不管书写内容多少,传 统的写法一律自右向左书写。横幅作品的大小不一,可根据其功用而定。 (2)条幅。也叫立轴,是竖条独立的书写形式。条幅一般都比较窄长,单独悬 挂。 (3)条屏。由多幅条幅组合而成,一般是书写字数较多的内容。条屏的幅数成 偶数排列,最少为四幅,故称“四条屏”。通常以四条递增,多这可达十六条屏 或更多。
最常见的对联一般上下两联均为单行;也有字数很多的对联, 上、下联均为两行或多行。非单行对联的形式,一般都设计成 “门”的样式,故称“龙门对儿”。
中堂
对联
行书书法艺术欣赏
行书书法艺术欣赏
行书是一种流动的、富有节奏感的书法艺术形式。
在欣赏行书书法时,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流动感:行书不同于楷书,它更注重动态的表现。
欣赏行书作品时,要关注线条的流动感,感受其流畅、连贯和活泼的特性。
优秀的行书作品应该能够引导观者的视线,使整个作品看起来生动、有活力。
2.节奏感:行书强调轻重缓急的变化,这种节奏感是通过提按、快慢、枯湿等手法表现出来的。
在欣赏行书作品时,要注意寻找其中的节奏感,体验这种变化带来的视觉享受。
3.韵律:行书作品应该具有韵律感,这是通过字与字之间的呼应、顾盼、连贯等手法实现的。
优秀的行书作品应该像音乐一样,具有和谐、优美的韵律。
4.意境:行书不仅仅是写字,更是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
在欣赏行书作品时,要关注作品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感受作者的精神世界。
5.技术水平:行书作品的技术水平也是欣赏的重要方面。
包括用笔的准确性和熟练度、结构的安排、章法的布局等,都是评价一个行书作品好坏的重要标准。
欣赏行书书法需要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通过多看、多学、多实践,可以逐步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更好地领略行书这门独特的艺术形式。
书法欣赏三大标准
书法欣赏三大标准
书法欣赏三大标准
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化的漫长历史中扮
演了重要的角色。
每一件书法作品的背后都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
艺术美学,而如何欣赏一篇好的书法作品,需要遵循以下三大标准。
一、字形美
字形美是书法作品中最为直观,也是最容易被一般人所接受的标准。
一个好的字体应该具备和谐、稳重、流畅的特点,如果在这个基础上,又能够有所创新和发挥,那么就是一件卓越的作品。
对于观察者来说,字形是否美观、整齐、流畅是直观的感受,表现为书写技法的高低、
笔画的有机组合和整体的意境美。
二、意境美
书法艺术最重要的就是字里行间的艺术魅力,这是字形之上的更高的
标准。
书法家在创作过程中,通过字体、布局、墨色等综合工艺表现
出对书法所蕴含的文化底蕴的把握和理解,以及对生命、人生、自然
界等问题的深刻思考。
而对于观赏者来说,品味书法作品需要对书法
家的意图,以及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感受,以
此来获取更加深刻的冥想和体验。
三、功用美
书法是书写的艺术,书法作品不仅具备了字形美和意境美这两个方面
的特点,更重要的是具备了功用美。
这意味着一篇好的书法作品应该具备阅读和传达信息的功用,也就是说,书法中的字体应该明确,易懂,更能够传达出作者的情感和思想,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形式方面的纯艺术表现。
综上所述,书法欣赏有着诸多标准,其中字形美、意境美和功用美三个方面尤其重要,它们构成了一篇好的书法作品的基本要素,也展现了书法艺术的特殊魅力。
只有在品味和欣赏书法作品的过程中,深入领会这三大方面的内涵,才能够真正体会到书法艺术的魅力与意义。
如何欣赏楷书作品
如何欣赏楷书作品楷书作为中国传统书法的重要分类之一,以其端庄典雅的风格、规范美观的字形而备受赞誉。
欣赏楷书作品不仅能够体味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还能提高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
本文将探讨如何欣赏楷书作品,帮助读者更好地领略楷书之美。
一、字体特点及分类楷书是中国书法艺术中的一种字体,具有独特的书写特点。
楷书的字形规范,结体端正,笔画匀称,线条流畅,气势磅礴。
了解字体的特点对于欣赏楷书作品至关重要。
此外,楷书还有不同的派别和流派,如汉隶、魏碑、颜真卿等,它们在字形、笔法、风格等方面有各自的特点和风采。
二、欣赏楷书的要点1.审视字体结构:欣赏楷书作品时,要注意观察字体的结构。
字体的横平竖直应该整齐,左右对称,笔画的长度、厚薄应该协调。
仔细观察字形的规范和线条的变化,体验字体的工整美。
2.领悟书写技巧:楷书的书写离不开严谨的技法和技巧。
通过欣赏楷书作品,可以体会到书法家用笔的力度、速度和顿挫感。
注意观察笔画的起承转合、用笔的轻重缓急,体会书法家运用策略和技巧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3.品味墨色与纸质:楷书作品的墨色和纸张品质是其表现力和质感的重要组成部分。
欣赏楷书作品时,我们可以仔细观察墨色的深浅、墨迹的质感以及纸质的光泽和质地。
这些细节能够将楷书作品的审美效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4.了解创作背景与内涵:欣赏楷书作品不仅仅是一种视觉享受,还应该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内涵。
每一幅楷书作品都有其独特的情感、思想和艺术追求。
通过深入了解作品的背景故事和艺术内涵,可以更好地领略作品的文化内涵。
三、培养欣赏楷书的方法1.学习书法基础知识:学习书法基础知识是欣赏楷书作品的前提和基础。
了解楷书的起源、发展和演变,学习楷书的基本笔画和结构,熟悉楷书家的代表作品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楷书作品。
2.多观摩名家作品:观摩名家的楷书作品是提高欣赏水平的有效途径。
通过欣赏大师的作品,可以汲取他们的艺术智慧和创作技巧,拓宽自己的艺术眼界,提高对楷书作品的鉴赏能力。
书法怎么欣赏
懂得书法的人经常去观摩别人的作品,他们有着很丰富的知识去鉴赏书法,但是有些半路出家的人对于欣赏是一知半解的,书法欣赏是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看作品的继承性。
继承性就是书法家书写的是哪个路子的风格?这是在书法简史里应当知晓的知识。
一般情况下,书法作品挂在展厅,懂得书法的人一眼就能看出它是哪种风格,哪种书体以及它的传承性。
比如一幅行草书作品,行云流水,笔法严谨,人们就会觉得它出自二王一路,甚至有唐代书风,这是有书法修养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的。
如果是隶书作品,人家也能看出他写的是哪种碑帖,用笔如何。
如果从继承性上来区分作品水平的话,没有继承性的书法,就不是上乘之作。
当然,当代书法作品如果查找继承性,也许是两种以上的继承都是有可能的。
2. 看作品的技法性。
技法是书法创作的关键环节,离开了技法的书法是缺乏品质的作品,一些所谓"江湖书法家"没有一点技术含量,用毛笔"写"(实际上是画出来的)出来的作品,也许会博得大众眼球,但没有技法,缺少必要的技术要求,是站不住脚的。
技法从哪里看?一是看用笔。
古人创造的用笔方法,自然是有他的道理和规律可言的,用笔主要看线条,线条是合理的用笔产生的,线条中的中锋用笔,就会使其更加饱满有骨力、有张力、有弹性,就像家具制作中对木板的处理一样很平整、又不失光滑。
二是看结体。
结体就是字的结构,我们不主张每个字都像古人写的一样,但至少应当结体合理,有可观的艺术性。
结体中的点画是辩证的哲学关系,不是随便写出来的,它还有相互关照的艺术性。
三是看气势。
气势不是张牙舞爪,是字内本身反映出来的艺术和个性气质。
对于行草书来说,我们会从表面上看到它如飞龙在舞,如行云流水,但仔细观察,其中又有一股静气,似有文人气象,又有书卷之气。
对于正书来说,看似纹丝不动,实则内有张力,这正如《石门颂》中的点画,虽是隶书,但似有草意,是一种流动着的正书书法。
3. 看作品的章法性。
书法作品赏析的角度
书法作品赏析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宏观与微观的把握:欣赏书法作品时,首先要对作品有整体的宏观把握,观察其气势、神采、布白等。
同时,也要对细微之处进行观察,例如用笔、用墨、结构、线条等。
线条质量与组合:观察线条的质量,可以判断作者创作时的用笔、用墨及其笔法。
同时,由线条点画组合的汉字结构、艺术造型的意趣和哲理也是欣赏的重要元素。
布白与神采:布白包括结字、行气、章法,好的布白能使一幅字显现出整体美。
神采是指书法的精神气质、格调风韵,是作者精神境界的忠实记录,与作者的情感、性格、修养密切相关。
书法风格:书法艺术风格首先表现在作品独特的整体风貌以及所造成的独特意境,这与书法家的审美取向、艺术气质最为密切,是书法家的艺术个性张扬的结果。
如何欣赏书法
很多人会去书法展欣赏名家书法,大部分人只会说一句写得真好,这字好漂亮,其实没办法看出一张书法作品好在哪里,今天就来给大家怎么去更好地欣赏一幅书法作品。
1第一眼,站位很重要看正书(分不清楷魏篆隶,就找不连笔的)要保持2米距离,看行草(就是连笔字)则要距离3米之外。
观赏时,可说此作深悟“中和”之美,如此可引用《书谱》句“志气和平,不激不厉”就更妙了。
2见好字,不宜说漂亮看到一幅好字,如果你非常大声地说“这字真漂亮!”,收获大多是嘲笑白眼,是否“好看”不是评价艺术品的核心标准,对于挑剔的、资深的、专业的欣赏者而言,“好看”甚至不是褒义词,反而有“轻佻”“哗众”之意。
一定要评价作品好,要从章法、结体、用笔说全面。
夸“章法”,主要评价墨迹和空白的搭配,就说“布局空灵”或“布白生动”“趣象横生”。
可引用名句:“此作真乃疏处可使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以当黑,奇趣乃出。
”记住这是清人邓石如说的,但称“完白山人”则更有范儿。
3不宜评字形,而是论用笔这是装腔的高级境界。
因书法可“取意忘形、自变其体”,但却要求“笔笔中锋、一撇一捺有出处”。
“用笔”简单说就是运笔写字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
用笔“圆熟、精当、浑厚、细腻、方圆结合”,这些说法都足以让书家对你另眼相看。
4论楷书,唐楷登峰造极颜柳欧赵尽人皆知,但谈较陌生的作品能提高你范儿。
谈颜真卿要叫颜鲁公,最爱“大小麻姑”《自书告身》;柳体只谈《神策军》;欧体可说《皇甫诞碑》;赵体胆巴碑、三门记都好。
如有人较真,你便说:“归根结底,都以虞世南、褚遂良为宗啊!”。
不管什么欣赏的方法其实都是在骗自己,要想去欣赏书法,自己一定要先去学习书法,多看多练习,经年累月才能对书法有自己的感悟。
中国书法网上有很多书法家的作品,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
如何欣赏中国书法作品
如何欣赏中国书法作品
欣赏中国书法应把握“五美”,即线条美、结体美、章法美、墨法美、神韵美。
(1)线条美
线条是书法的基础和灵魂,是书法家赖以生存延续生命的唯一媒介。
线条造型的美表现三个方面:圆厚的立体感、笔力的力量感、起伏的节奏感。
(2)结体美
结体美表现在两个方面:和谐自然之美:汉字结构表现出对称、均衡、稳定、平正的造字法则;流转变化之美:成功的作品其字结体动静相依、巧险并旖、寓险于巧、跌宕起伏、干变万化。
(3)章法美
章法即表现在一篇书作中字与字、行与行乃至通篇的相互关系的法则。
通篇章法之美表现在两个方面:阴阳调和,气血贯通;计白当黑,虚实相生。
(4)墨法美
笔情墨趣可以说是中国书法的主要特征。
一个字,不仅线条、结构重要,下笔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也很重要。
有的地方,一笔带过,墨淡而轻。
有的地方,久作停留,墨浓而重。
正是这样浓淡轻重的错落,形成了独特美感。
(5)神韵美
神韵美对于书法作品来说是最重要的。
书法与书法家的禀赋、气质、阅历、见识、才学、修养、志趣、情操、心理直接相关,所以对书法作品深入鉴赏时,必须“书外求书”,这样对书法的理解就会深化,走入书家意识境界的深层。
对于书法家来说,要想进入书法的艺术境界,一须人品正,二须学养厚,三须悟性高,四须方法妙。
从八个方面欣赏一幅书法作品
从八个方面欣赏一幅书法作品一、字的笔画长短、粗细、浓淡是否多变而适宜。
汉字是由若干个线条式的笔画有机的组合而成的,这若各个笔画,尤其是一字之中的相同笔画,在字中不能长短、粗细、浓淡一模一样,应该而且必须有所变化。
如“多”字的四个“撇”画,唐太宗认为,应该分别写作,一缩,二少缩,三亦缩,四须出锋。
这里所说的“缩”,就是笔势收缩而不伸展,含有“短”的意思:“锋”就是笔势伸展而不收缩,含有“长”的意思。
“多”字的“撇”画是这样,其它的笔画也是这样,否则,字形就显得死板,单调,也就无艺术可言。
二、字的“重心”能否给人以稳健的感觉,字姿可以而且应该多种多样、千姿百态,但不可忽略必须把字的重心“稳住”。
欧阳询的字,初看起来,有摇摇欲坠之感,但仔细一看,它犹似千年古塔,虽欲倾却“重心”不离地,依然稳健如新。
有些书法欠佳的字,平躺在纸上似乎四平八稳,不偏不倚,但如果一竖起来,则往往东倒西歪,中心不稳。
因此,要判别字的重心如何,一个最简单的方法是,把纸一竖起来,看看它有没有“倒塌”。
三、字势是否自然。
宋代王安石有一句论书名言:“不必勉强方通神。
”所谓“不必勉强”,就是历来的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们都一致强调的要“自然得体”。
王羲之在给他的儿子王献之传授书法经验时说:字要“自然宽狭得所”,“分间布白,远近宜均,上下得所,自然平稳”。
王羲之的书法之所以“独擅一家之美”,关键在于“天质自然”。
四、看整篇书法作品的章法、笔势是否一气呵成、融会贯通。
一幅好的书法作品,犹如一幅好的山水画,它必然是字与字、行与行之间气势连贯,笔虽短而意却连。
汁白以当黑,疏密得当,给人以无穷的遐想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书法作品中的落款、印章也是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注意是否用的恰倒好处,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若是画蛇添足,也会有损于整幅作品的艺术性。
五、看书法作品中的笔法是否有法度有新意。
书法艺术具有极强的继承性,书写者必须遵守一定的法度。
但是,仅有继承,甚至与古人写的一模一样,还称不上真正书法艺术,充其量只能是他人的“奴书”,还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书法的欣赏方法
书法需要练习,而且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写好的,需要长时间坚持写,吸收别人的长处,从模仿开始,最后写出自己的风格。
很多人在练习书法时会去临摹别人的作品,这就需要大家懂得欣赏他人的书法,知道怎么下笔,如何收笔。
1.从用笔方面欣赏。
就是用笔墨写在纸上,看这些线条的运动方法和效果美不美。
杜甫称赞张旭写字说“挥毫落纸如云烟”。
这就是说张旭笔下的线条运动像云烟卷那样舒展自然。
2.从书法的形体方面欣赏。
书法的形体是由笔画、结构、章法三者组成。
(1)笔画上,视其提按、顿挫、疾徐、粗细、浓谈、方圆等用笔自然,变化流畅。
(2)结构上视其疏密、错落、承转、争让、欹正等照应周到、匀称生动。
(3)章法上。
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应前后呼应,疏密有致,一气呵成,具有艺术的整体感。
如果从书法欣赏者的欣赏角度来看,与笔画、结构相比,章法首先会夺人目光,映入大家的眼帘,能给欣赏者留有1眼的印象,能产生1视觉效果,是关系到这幅字成败得失较为关键的地方。
3.从书法的内容方面欣赏。
任何一门艺术,都是以表达感情,抒发灵性为特征的,书法也是如此。
书法家们借助抽象的点画,通过艺术加工,并融入自己的感情,创作出具有情调的作品,从而引起欣赏者感情上的共鸣。
4.对通篇神采气韵的欣赏。
所谓神采气韵主要表现于字里行间的节奏变化,点画使转的一切微妙的动作。
这正是人的气质、思想感情的表现。
如同人的举止、谈笑的气度一样,都是一些出于自然的微妙动作。
书如其人就是这样体现出来的。
这就是艺术技巧和人的气质的高度统一。
综合所述,书法艺术是“心灵与心灵之间的交谈”,只有书法与欣赏者心贴得紧密,才能懂得书法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才能从中学到书写的关键。
还要强调的是,欣赏书法作品一定要耐心,舍得花时间,要精力集中,把所看、所想、所理解、所感受的东西都能集中到作品中来,保持注意力的稳定性。
中国书法网上有很多的好作品,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
14. 如何欣赏书法作品教案初中美术人美版八年级上册
14.如何欣赏书法作品教案【教学目标】。
1.书法欣赏的特点。
(1)书法欣赏的再创造。
欣赏者欣赏书法作品,总是根据自己的学识修养在感受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对书法作品进行积极的能动的再创造。
但书法是一种高度抽象简约的线条艺术,它不应言,也不具象,仅以一线或浓或淡、或枯或润的墨迹,表达书者情思。
可以说,任何一种艺术欣赏都是艺术的再创造,但欣赏书法的再创造与其他的艺术形式相比有明显的不同。
看小说可根据自己生活经历想象出书中的情景、气氛和人物相貌,看绘画则可以所绘形象跟现实物体建立起一种对应的联系。
书法更接近于音乐,有人称书法为“无声之音”,音乐的要素一是旋律,二是节奏。
书法也一样,每一笔每一字都是在不同的轻重缓急中有节奏地写出来,而每一行每一篇忽如“奔雷坠石,鸿飞兽骇”,忽如“山崩海啸”,忽如光风明月。
这正象音乐中的不同旋律和不同乐曲。
音乐可以表现喜、怒、哀、乐,可表现激昂、忧伤、悲壮、恬静各种不同的感情,书法亦然。
各种艺术都应做到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
我们以为文字内容就象歌词,表现文字内容的书法就象为歌词谱曲。
曲谱要尽可能地去表现歌词(文字)的内容。
这样的书法既可以与文字内容一起欣赏,也可以独立欣赏书法。
单看书法也有欣赏价值,但不够完美,因为连同文字内容一起欣赏是民族传统习惯。
比如我们用“瘦金体”去写岳飞的“满江红”,如果连同“壮怀激烈”的内容一起去欣赏,就很难令人满意了。
总之,书法欣赏具有再创造的特点。
(2)书法欣赏的模糊性。
书法欣赏的模糊性是什么?首先是线条的抽象性。
中国书法中的线条,是书法者内心感情活动的轨迹,它区别于几何学上的线条,它活生生,有感情,有力量,有形象。
但它究景是什么情调和意趣,难以确指。
例如,一横,在欣赏者眼里,可以看作“千里阵云“,也可看作是“一条钢筋”;一点,可以是“高峰坠石”,也可以是“平地砖头”。
很难用准确语言表达出来,是因为书法欣赏具有较强的“模糊性”或叫“朦胧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法虚实的产生跟我国古代美学思想不无关联,这也正是书法生于中国而非别土的根本原因。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的文化思想滋养了书法的幼年。产生于殷商时期的《易经》,以乾坤为两极,乾为天为阳为实,坤为地为阴为虚,由此演化而出的六十四卦象,只有乾是实的其他皆虚。它是一种哲学思想、认识,也是一种文化态度、美学观念。由此推演出的太极阴阳图,一黑一白,一实一虚,无疑是一幅十分神奇美妙的书法精品。老庄哲学的鼻祖老子在《道德经》中也十分详尽地阐释了无和有、虚和实的关系,“少则得,多则惑”,“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者莫之能胜”等,无不是书法中虚实美的极好注脚。孟子曰:“充实之谓美。”它似乎强调的是实;其实这只是入世进取思想的一面之词,由孔孟奠基的儒学还有“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另一种说法,是与实相伴的虚境,是构成生活真实美的必要补充。
可见,书法虚实的美学原则贯彻于整体的书法活动当中,是古代文化思想的一种反映。在当代书法苦于无计脱颖而出的时候,强调对“字外功”的重视决不是苛求或虚张声势。艺术的最高境界当然是以技巧为基本前提的;但是,技巧是可望可及的实的东西,当技巧不成为问题时,修养、思想、品位等才是“秀出”的根本。跨过技法的门槛,平平而去是匠人,超脱拔俗才是大师。由此推及目前的书法实践,当不无启迪。
书法中的虚实美不仅体现在具体的技法操作上,而且贯穿于书法实践的全过程。唐人孙过庭在《书谱》中说:“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知险绝,复归平正”。可以看出,平正是一种发端,是实在的根基,同时又是一种目的,一种虚灵的终极境界。险绝是一个过程,是和平正纠缠在一起的必由之路。沿着平正走下去,就是匠气就是俗;沿着险绝走下去,就是怪异就是狂;只是由平正而险绝再至平正的虚实转化,才是实实在在之后的超拔,才会臻于书法美的妙境。
——摘自《中国书画报》 Fra bibliotek书法虚实美漫谈
书法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产物,与古代文化思想相映成趣,了解这一点会使我们从另一个度品度书法,加深对书法艺术的体悟。
书法是一种高度抽象的艺术,它以线条为基本表现语言,具有极强的概括性,是虚的体现。但同时它又以汉字为书写对象,汉字的表意特征使它同时具有实指性,是实的化身。书法融虚实于一体,兼收古代哲学、文学、音乐、绘画等学科的诸多因素,表达物象更为独特、深邃,更加博大精深。
在篆、隶。楷、行、草五大书体中,要数草书的模糊性最大,它的横竖撇捺已经不是楷书中的明晰精确的横竖撇捺,而很多笔画是模糊不清的。然而,在这模糊不清的线条中,却包含着丰富的意蕴。美是最不容易被人赏识,而又最容易引起辩论和争执的。这是由于美的内涵丰富多变,有着模糊性。比如,人们在评论当代书法家赵冷月的书法时,多以“拙钝朴健”谓之,而刘一闻则认为赵的书法以“舒和野逸”更为显贵。有时,艺术家面对一件书作,尽管内心清楚地意识到它美在哪里和丑在哪里,然而当有人问他们时,却又一时回答不上来。这说明,艺术家的审美感受既是明晰的,又是模糊的。另外,由于艺术的审美形象是具体而又复杂的,它包含着微妙细致的感情。而感情和形象,往往不是凭语言就能完全表达清楚的,而只能诉诸感觉。所以,在对艺术的审美欣赏中常常需要“心悟”,而不可“言传”。这种只可心悟(即“意会”)不可言传的微妙复杂性,正是艺术“模糊性”的魅力所在。
赏析书法既要对作品宏观的把握,如气势、神采、布白,又要细微的观察,如用笔、用墨、结构、线条等等。欣赏线条质量,从中可以观察出作者创作时的用笔、用墨及其笔法。其次是由线条点画组合的汉字结构,艺术造型的意趣和哲理。第三是布白包括结字、行气、章法。第四是神采,就是指书法的精神气质、格调风韵。神采是作者精神境界的忠实记录,与作者的情感、性格、修养密切相关。优秀的书法作品必须是形美神足,形神兼备,欣赏者就是要领会体势,捕捉神采。
从“书画同源”的理论,依然可以看出虚和实在书法中的地位。中国画尤讲虚实。实则厚重,虚则空灵。只实不虚则板,只虚不实则福所谓“计白以当黑”“知黑而守白”,书画皆宜。山水画中的云水多为虚白,而山石树木常常实写。石涛的“一画”说,强调的依然是以少胜多。即便如近代张大千全景式的泼墨山水,构图中仍有意到笔虚之处,在实实在在的大片墨团中也留出层次,透出气韵,使流动、使呼应、使牵连。中国画注重意境,而境外生象、虚实并济更是千古不易的美学法则。“赏花归来马蹄香”的蜜蜂,“深山藏古寺”的旌幌,以驱遣有限而达于无穷,均是画龙点睛之笔。“书画同源”不仅是用笔方法的相同,更是虚实等审美观念的媾同。“点如高山坠石,勒如千里阵云”已颇入画理,虚从中来,虚实相生。
从书法欣赏的角度看,传统意义上的书法最高境界,是虚而非实,是意而非形,线条符号只是过程、手段和阶梯。所谓“气韵生动”、“遗貌取神”、“逸笔草草,不求形似”。只有这样,才有“癫张醉素”的狂放洒脱,才有“二王”的清秀俊逸,才有颜体书法的厚重宽博。中国人欣赏书法无不以虚比实,透过实在的点线折射出书法的美学精髓。或仙风道骨,或飘逸超迈,或沉潜古雅,或“舞女低腰,含笑镜前……”是风格特征的概括和凝聚,也是从“虚”境中脱态而出的另一种美。
“飞白”的存在是书法的虚又一具体体现,“挂一漏万”更是对虚实美的高度概括。书法线条自身的实(或黑)与线外的虚(或白)不是按比例配置的,它们根据需要,欲灵秀超脱则虚大于实,欲浑然厚重则实大于虚。但从整体篇章看,白多于黑,虚大于实,以实重虚轻相互平衡所致。
书法用笔也有虚实的美学原则,藏锋和露锋就是它的一种基本表现。藏锋是什么?藏就是虚,是声东击西,是看不见的存在,是刻意追求的一种境界。露锋是藏锋的对立,是坦坦白白的锋芒,是真实的流露,是对藏的颠覆,是藏锋的补充。所以篆书多不露锋,以示浑穆;隶书楷书藏多露少,端严而不失活泼;行草书藏露牵带、中侧并举,故虚实蜂起,意态万千。
如何欣赏书法作品
书法的赏析不仅是体会作品点画、结体、章法的匠心与功力,以及师承、流派、风格,更重要的是通过作品去感受书家的气质,情感,及其审美追求。书法家靠手和思想来创造,欣赏者靠眼力来挖掘发现作品点画布白中蕴藏的生命与灵魂,是一种再创造。这种再创造成效取决于欣赏者的知识、修养、阅历,心境诸因素。
随着书法艺术系统表意的复杂性因素的逐渐增大,其精确的表意因素相对在逐渐减弱。其实,我们也不应该片面地去追求其精确性,相反,我们需要的倒是它的反面——模糊性。不过,这里的关键是要善于综合和处理其模糊信息,从而抽象、概括、综合出它的“意”来。
书家评判书法作品,多凭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进行观察,凭自己的感觉下出定语。其间,书家虽然也按照一些艺术准则,如用笔、结体、章法或艺术情趣、法度、风格等来评判,但其中的准则也是相当模糊的。其实,我们需要的也就是这种模糊性。
书法艺术风格首先表现在作品独特的整体风貌以及所造成的独特境界,这与书法家的审美取向、艺术气质关系最为密切。是书法家对艺术个性张扬的结果。
书法艺术风格就是艺术家在创作中表现出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书法家由于生活经历,艺术修养,个性特征、审美趣味以及性格的不同,在选择书体,表现手法诸方面都会有自己的特色,这样就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风格也最能显示出一个人的气质、精神风貌。这也是数千年历史积淀在书法家心灵中的高能反映,体现在线条中的微妙之处,给人以无限的遐思。黑格尔说:"风格一般指的是个别艺术家在表现方法和笔调曲折等方面完全出现他个性的一些特点"。
由于欣赏者在评判书法时采用了模糊判断,因此,在其给书作下评语时,所用的评语也具有模糊性。如梁武帝萧衍《书评》中说王羲之书法“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这并不意味着王氏之书法形象果然如龙似虎,而是说他的书法线条雄健活脱,与龙虎的形象特征有相似之处。又如说某书作“雄奇”,某书作“朴茂”,这其中的“雄奇”、“朴茂”究竟怎样,谁也难用一语道破,也难以把它说清楚。况且,“雄奇”、“朴茂”的作品又有许多不同。总之,在欣赏某件作品时,我们不需要,也不可能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求出它们的精确度。
——摘自《书法导报》
书法艺术欣赏的模糊性
书法是线的艺术,它与欣赏者之间感情的交流,主要是靠一系列抽象的线条来实现的。线条,是书法家用来寄寓情感的基础和要素,而这种线条又是建立在文字符号基础之上的。既然如此,那它就具有形象性。因此可以说,书法艺术是形象化的抽象艺术。
任何一件优秀的书法作品,都不是文字符号简单、任意的堆砌,而是书法家根据自己感情的需要,在形象思维过程中,根据书之法则进行整体复合的结果,即通过线条的粗细、墨色的浓淡、结体的疏密、章法的虚实,来体现其丰富的情调和意趣。但由于书法艺术本身有着一定的自由性,它无法确切描绘某种事物,也就很难说出其线条所表现的情调。因此,书法艺术在表现情致和意趣方面具有模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