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美术创意画《青花瓷》
幼儿园大班美术优秀教案《青花瓷》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美术优秀教案《青花瓷》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材第六章《传统文化与美术》,详细内容为第三节《青花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孩子们了解我国传统文化中青花瓷的艺术魅力,掌握简单的青花绘图技巧。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青花瓷的历史背景,感受青花瓷的艺术风格。
2. 学习青花绘图技巧,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孩子们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青花绘图技巧的掌握。
教学重点:了解青花瓷的特点,感受青花瓷的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青花瓷实物或图片、画纸、画笔、颜料等。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展示青花瓷实物或图片,让孩子们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引导他们发现青花瓷的特点。
2. 讲解青花瓷的历史背景和特点(5分钟)简要介绍青花瓷的历史背景,让孩子们了解其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同时,讲解青花瓷的特点,如色彩、纹饰等。
3. 示范青花绘图技巧(5分钟)现场示范青花绘图技巧,让孩子们直观地了解绘制过程。
同时,强调绘制时要注意的细节,如线条流畅、颜色均匀等。
4. 课堂实践(10分钟)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动手绘制自己的青花瓷作品。
期间,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孩子们的问题。
5. 随堂练习(10分钟)分发画纸、画笔、颜料等,让孩子们独立完成一幅青花瓷作品。
6. 展示与评价(5分钟)孩子们展示自己的作品,老师和同学们共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青花瓷的历史背景和特点2. 青花绘图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绘制一幅青花瓷作品。
答案:略。
2. 作业要求:线条流畅,颜色均匀,纹饰美观。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讲解、示范、实践等环节,让孩子们了解了青花瓷的特点和绘制技巧。
课后,可引导孩子们观察生活中的青花瓷元素,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同时,可拓展延伸到其他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如剪纸、泥塑等,让孩子们更全面地了解和传承我国传统文化。
幼儿园大班美术优秀教案《青花瓷》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美术优秀教案《青花瓷》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材第四章《中国传统艺术》,详细内容为第三节《青花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青花瓷的特点,掌握简单的青花绘制技巧,培养幼儿对传统艺术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青花瓷的历史背景、特点及制作过程。
2. 技能目标:使幼儿掌握简单的青花绘制技巧,能够独立完成一幅青花作品。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传统艺术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青花绘制技巧的掌握。
2. 教学重点:青花瓷的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青花瓷实物、图片、视频、绘画材料(蓝色颜料、画笔、调色盘等)。
2. 学具:画纸、蓝色颜料、画笔、调色盘、水杯、毛巾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青花瓷实物,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青花瓷的特点。
2. 新课导入:观看青花瓷制作过程的视频,让幼儿了解青花瓷的历史背景和制作方法。
3. 实践环节:(1)教师示范绘制青花,讲解绘制技巧。
(2)幼儿动手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4. 随堂练习:让幼儿根据所学技巧,独立完成一幅青花作品。
六、板书设计1. 青花瓷的特点:色彩:蓝色纹饰:线条流畅,图案多样2. 青花绘制技巧:湿笔:先用水将画笔打湿,再蘸取颜料绘制。
干笔:直接蘸取颜料绘制。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为家人绘制一幅青花作品。
2. 答案:根据课堂所学,运用湿笔和干笔技巧,创作一幅具有个人特色的青花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展示、视频观看、教师示范等多种方式,让幼儿充分了解青花瓷的特点和绘制技巧。
但在实践环节,部分幼儿对绘制技巧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幼儿共同完成一幅青花作品,提高幼儿对传统艺术的兴趣。
同时,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寻找青花瓷元素,培养观察力。
06040_大班美术课件《青花瓷》
2024/1/26
1
CATALOGUE
目 录
• 青花瓷简介与欣赏 • 绘画技巧与创作过程 • 青花瓷元素在绘画中的运用 • 儿童创意美术活动设计 • 美术教育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
2024/1/26
2
01
CATALOGUE
青花瓷简介与欣赏
2024/1/26
3
青花瓷的起源和发展
2024/1/26
16
青花瓷元素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
与剪纸艺术的结合
引导幼儿将青花瓷元素 与剪纸艺术相结合,创 作出具有剪纸特色的青 花瓷作品。
2024/1/26
与泥塑艺术的结合
指导幼儿运用泥塑材料 表现青花瓷的造型和质 感,创作出立体的青花 瓷作品。
与现代艺术的结合
鼓励幼儿尝试将青花瓷 元素与现代艺术形式相 结合,创作出具有现代 感的艺术作品。
代康熙时期青花瓷的代表作之一。
7
02
CATALOGUE
绘画技巧与创作过程
2024/1/26
8
线条的运用和表现力
流畅自如的线条
在绘制青花瓷的轮廓和纹 理时,运用流畅自如的线 条可以表现出其优雅圆润 的形态。
2024/1/26
粗细变化的线条
通过线条的粗细变化,可 以突出青花瓷的立体感和 层次感。
疏密有致的线条
15
青花瓷造型的创意表现
造型元素的提取
引导幼儿观察青花瓷的造型特点,如瓶身、瓶口 、瓶底、耳饰等,进行造型元素的提取。
造型的简化与概括
指导幼儿将复杂的青花瓷造型进行简化处理,用 简单的几何形体概括其主要特征。
造型的创意组合
鼓励幼儿将提取的造型元素进行自由组合和创意 表现,创作出具有个性的青花瓷造型。
《青花瓷盘》PPT中班美术课件
图案丰富
青花瓷盘上的图案包括山水、人物、 花鸟、鱼虫等,构图严谨,线条流畅 。
色彩运用与搭配
蓝白相间
青花瓷盘以白色为底,蓝色为主 色调,形成清新淡雅的视觉效果
。
色彩对比
通过深浅不同的蓝色和白色形成对 比,突出图案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色彩与图案的融合
色彩运用与图案设计相辅相成,共 同营造出青花瓷盘独特的艺术魅力 。
鼓励幼儿继续探索和创新
创作自己的青花瓷盘作品
鼓励幼儿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创作属于自己的青花 瓷盘作品,表达自己的审美和创意。
寻找生活中的青花瓷盘元素
引导幼儿们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和发现青花瓷盘的元素,如 服饰、家居用品等,加深对青花瓷盘文化的理解。
分享和交流创作经验
鼓励幼儿们互相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经验,促进彼此之 间的交流和学习。
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利用PPT等多媒体手段辅助教 学,提高课堂效率和趣味性。
02
青花瓷盘艺术特点
造型与图案设计
造型多样
寓意深刻
青花瓷盘造型各异,有圆形、方形、 多边形等,盘口有敞口、敛口、花口 等变化。
图案多含有吉祥、美好的寓意,如龙 凤呈祥、花开富贵等,体现了人们对 美好生活的向往。
青花瓷盘
选择适合幼儿制作的大小和形状,以白色瓷盘为主,具有典型的 青花瓷特征,如蓝白相间的色彩和细腻的纹饰。
颜料
水彩颜料、丙烯颜料等,用于在瓷盘上绘制图案。
画笔
适合幼儿握持的小号画笔,用于精细绘制。
工具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画笔使用
指导幼儿正确握笔,控制笔的力度和方向,学习 基本的绘画技巧。
颜料调配
教授幼儿如何调配颜料,获得所需的色彩,注意 颜料的浓稠度和混合比例。
湘教小学美术五上《第12课青花瓷》PPT课件
课程总结与回顾
青花瓷的历史与文化背景 介绍了青花瓷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 地位。
青花瓷的艺术特色 讲解了青花瓷的器型、纹饰、色彩等方面的艺术特点,以 及与其他瓷器的区别。
青花瓷的绘制技巧 通过示范和实践,让学生掌握了青花瓷的基本绘制技巧, 如线条的运用、色彩的搭配等。
拓展延伸:青花瓷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与创新
以古代青铜器、玉器、瓷器等文物为题材, 展现古代文化的韵味和历史的厚重感。画面 古朴典雅,色彩沉稳大气。
造型与纹饰的欣赏与分析
01
造型与纹饰的和谐统一
青花瓷的造型和纹饰相互映衬,和谐统一。造型为纹饰提供了良好的载
体,而纹饰则丰富了造型的审美内涵。
02
精湛的工艺与细腻的画工
青花瓷的工艺和画工都十分精湛,无论是造型还是纹饰都表现出极高的
REPORTING
绘制前的准备工作
1 2
了解青花瓷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通过查阅书籍、观看视频等方式,让学生了解青 花瓷的起源、发展和文化内涵。
准备绘制工具 准备好适合绘制青花瓷的画笔、颜料、调色盘等 工具。
3
选择合适的画纸 选择质地较厚、吸水性适中的画纸,以便更好地 表现青花瓷的质感和色彩。
基本绘制技巧与方法
唐代开始出现,元代达到 高峰
青花瓷的特点
白底蓝花,清新淡雅,具 有中国传统美学特征
青花瓷的寓意
代表中国文化的精髓,象 征高贵与纯洁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
情感目标
了解青花瓷的历史、特点和制作工艺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 承意识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青花瓷的韵 味和特点
课程安排与时间
青花瓷的造型特点
美术《青花瓷》课件
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
青花瓷起源与发展历程
起源
元代
青花瓷起源于唐代,据记载,唐人已掌握 了钴料的呈色原理,并成功地运用在陶瓷 装饰上。
青花瓷工艺逐渐成熟,景德镇成为青花瓷 的主要产地。
明代
清代
青花瓷进入鼎盛时期,永乐、宣德年间的 青花瓷被誉为“明代青花瓷之冠”。
05
青花瓷在艺术教育中应 用推广
美术课程中引入青花瓷元素
青花瓷绘画技巧教授
在美术课程中,可以教授学生青花瓷的绘画技巧,如线条的运用 、色彩的搭配等。
青花瓷主题创作
可以组织学生以青花瓷为主题进行创作,让他们了解青花瓷的文化 内涵和艺术价值。
青花瓷作品欣赏
通过欣赏经典的青花瓷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
寓意象征。
辨别真伪技巧分享
01
02
03
04
观察釉面
真品青花瓷釉面光滑细腻,有 自然的光泽感;而伪品则可能
显得粗糙或过于光亮。
辨别胎质
真品青花瓷胎质坚密细腻,而 伪品则可能胎质疏松或过于厚
重。
检查底款
真品青花瓷底款书写规范、清 晰可辨;而伪品则可能底款模
糊或书写不规范。
了解历史背景
通过对青花瓷历史背景的了解 ,可以更好地辨别真伪,识别
寓意与象征
青花瓷上的图案和造型往往承载着吉祥、富贵、长寿等美 好寓意,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和追求。
现代设计理念融入探讨
简约风格
现代设计注重简约、大气的风格,可以在青花瓷设计中运用简洁 的线条和图案,突出其现代感。
创新材料
尝试运用新型材料与传统青花瓷工艺相结合,创造出更具现代感 的作品。
小学美术《青花瓷》优质课件
目录
• 课程引入 • 青花瓷特点与分类 • 绘制技巧与步骤示范 • 创意实践与欣赏评价 • 课堂总结与拓展延伸 • 课后作业及家长指导建议
01 课程引入
青花瓷简介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 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 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
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 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 ,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 还原焰一次烧成。
THANKS
感谢观看
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 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 呈色稳定的特点。
青花瓷历史背景
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 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 。
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 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 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种。
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 发展到了顶峰。
提供反馈
对孩子的作品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设性的建议,帮助孩子认识不足 并不断进步。
提供家庭美术教育资源
书籍资料
推荐一些有关青花瓷的书籍或画册,供孩子阅读和学习,拓宽视 野。
网络资源
利用互联网资源,如博物馆网站、艺术教育平台等,让孩子欣赏更 多的青花瓷作品和了解相关知识。
实践活动
如有条件,可带孩子参观博物馆或陶瓷工坊,让孩子亲身感受青花 瓷的魅力并了解其制作工艺。
实践操作指导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动手在纸盘或陶瓷器 皿上绘制青花瓷图案,体验绘制过程。
3
小组合作与分享
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共同设计并完成一件青花瓷 作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创意作品展示交流
作品展示
学生将完成的青花瓷作品进行展 示,向全班同学和老师呈现自己
的创意成果。
美术《青花瓷》优秀教案(15篇)
美术《青花瓷》优秀教案(15篇)美术《青花瓷》优秀教案(1)设计意图:青花瓷是一种彩绘装饰瓷,造型美丽,色泽淡雅,素有“永不凋谢的青花”之称,是我国最富有民族特色的瓷器。
大班美术观赏活动“青花瓷盘”从观赏传统的青花瓷盘切入,利用创设环境、用音乐渲染气氛、观赏传统青花瓷盘等手段,营造出一种深厚的艺术氛围,引领幼儿以线描装饰画的表现手法,在白色纸盘上装饰青花图案,绘制具有民间工艺特色的青花瓷盘,从中感受青花瓷盘独特的简约之美,并激活幼儿对传统民间艺术的喜爱之情。
活动目标:1.观赏青花瓷盘的花纹和图案,认识其纹样装饰特征,感受其独特的色调美和纹样美。
2.试试运用烘托主题的方法装饰青花瓷盘,养成急躁、细致的操作习惯。
3.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观赏别人的作品。
4.学习客观的评价自己或别人的作品,从而获得开心的心情体悟。
活动预备:1.幼儿和家长共同收集青花瓷盘实物或图片、画册等相关宣扬资料,从中感受青花瓷盘的色调美和纹样美,初步认识一些中国传统装饰纹样的学问。
2.《青花瓷盘》课件一套,《青花瓷》MP3纯伴奏音乐,一次性纸圆盘、蓝色勾线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一、观赏青花瓷盘照片,发觉青花瓷盘的装饰纹样特征1.展示两张青花瓷盘照片,初步感受青花瓷盘的装饰纹样特征。
师:请认真看一看这两只青花瓷盘,你觉得青花瓷盘上的装饰花纹有什么特征?(引领幼儿观赏青花瓷的色调美和纹样美。
)师:这两只青花瓷盘上的装饰花纹、颜色怎样?师(小结):这两只瓷盘上的花纹是用同一种青蓝颜色绘制出来的。
这些白底蓝花的图案称为青花,绘制在白瓷上就被称为青花瓷。
青花瓷产生于唐代,是我国特别师:这些好看的花纹都装饰在盘子的什么部位?(盘心、盘边。
)师:在盘心一般都是各种好看的大图案,也称主题花纹。
而盘边人们往往会装饰上花边,我们称为盘边花纹,装饰盘边花纹的目的就是为了烘托盘心的主题花纹,让这只青花瓷盘看起来更好看。
古代的人们很聪慧,把日常生活中人们熟识的花草、动物、人物等各种美妙的东西都画在了瓷盘上。
2024年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青花瓷》精彩教案
2024年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青花瓷》精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材第四章《色彩与线条的世界》中的第三节《美丽的青花瓷》。
主要内容包括:了解青花瓷的基本知识,欣赏青花瓷的图案,学习青花瓷的色彩搭配,尝试用线条和色彩绘制简单的青花瓷图案。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青花瓷的基本知识,感受青花瓷的独特魅力。
2. 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和线条的运用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青花瓷图案的绘制和色彩搭配。
重点:了解青花瓷的基本知识,学会线条和色彩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青花瓷样品、图片、视频、画纸、画笔、颜料。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展示青花瓷样品,让幼儿观察并说出青花瓷的特点。
(2)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幼儿了解青花瓷的历史和制作过程。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1)讲解青花瓷的基本知识,如:青花瓷的起源、特点、图案寓意等。
(2)示范青花瓷的绘制方法,重点讲解线条和色彩的运用。
3. 实践环节(10分钟)(1)分发画纸、画笔、颜料,让幼儿按照示范步骤绘制青花瓷图案。
(2)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幼儿在绘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独立完成一幅青花瓷作品。
(2)鼓励幼儿互相欣赏、交流,分享创作心得。
(2)展示幼儿作品,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青花瓷的基本知识2. 青花瓷图案绘制方法3. 线条与色彩的运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绘制一幅青花瓷作品。
2. 答案:线条流畅、色彩搭配和谐的青花瓷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绘制过程中的兴趣和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参观陶瓷博物馆,深入了解陶瓷文化。
(2)开展家庭美术活动,让幼儿与家长共同创作青花瓷作品。
(3)鼓励幼儿尝试其他绘画技法,如:水彩、蜡笔等,丰富创作形式。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实践环节的教学指导4. 作业设计及课后反思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教学难点为青花瓷图案的绘制和色彩搭配。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青花瓷》含反思(2)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青花瓷》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美术教材第四章《民间艺术》,详细内容为第三节《青花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青花瓷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及艺术特点,并亲手绘制属于自己的青花瓷作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青花瓷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青花瓷的绘画技巧和图案设计。
教学重点:青花瓷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及艺术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青花瓷实物或图片、投影仪、白板、画笔、颜料、调色盘等。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调色盘、清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青花瓷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点?”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青花瓷》。
2. 知识讲解(10分钟)(1)介绍青花瓷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及艺术特点。
(2)讲解青花瓷的绘画技巧和图案设计。
3. 实践操作(10分钟)(1)教师示范绘制青花瓷作品,讲解绘画步骤。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绘制青花瓷作品。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自主设计青花瓷图案,并动手绘制。
5.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幅青花瓷作品。
六、板书设计1. 《青花瓷》2. 内容:(1)青花瓷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及艺术特点。
(2)青花瓷绘画技巧和图案设计。
(3)学生作品展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绘制一幅青花瓷作品。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实践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青花瓷的相关知识和绘画技巧。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挥创新意识,避免作品过于雷同。
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民间艺术展览,了解更多民间艺术。
(2)鼓励学生尝试用其他材料和方法创作青花瓷作品,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幼儿园中班教案《青花瓷》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青花瓷》含反思中班教案《青花瓷》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美术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懂得利用美丽的线条将事物进行装饰提亮,欣赏青花瓷,能初步感受到白底青花的古朴简约美,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以及表现能力,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青花瓷》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欣赏青花瓷,能初步感受到白底青花的古朴简约美,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以及表现能力。
2、引导幼儿懂得利用美丽的线条将事物进行装饰提亮。
3、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1、知识经验准备:事先幼儿有认识过生活中的普通瓷器制品。
2、物质材料准备:场景--米奇妙妙屋;展示台--1个大藏宝箱,内部摆放各种青花瓷实物;电脑投影仪;青花瓷课件;音乐情境--3首古典音乐,分别对应于幼儿出场、欣赏以及创作时间的不同氛围;幼儿人手一份--1次性纸盘、蓝色记号笔。
活动过程:一、欣赏青花瓷欣赏一:(实物欣赏)1、以幼儿喜爱的"米奇妙妙"引入课题,(音乐)调动幼儿的情绪,激发幼儿美术欣赏的兴趣。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要去米奇妙妙屋做客,妙妙屋里有很多好玩的宝贝,小朋友想不想去呀?现在就让我们跟着美丽的音乐轻轻地出发吧。
教师带领幼儿随着古典音乐的舒缓旋律,轻轻地舞动入场。
2、进入展示区--发现米奇的藏宝箱,教师与幼儿一同揭开藏宝箱里的秘密,并进行实物欣赏。
师:这些是什么宝贝呀?它们上面画了什么?有什么形状?它们的颜色呢?3、组织幼儿进入米奇妙妙屋内做客,教师出示现代瓷器与青花瓷器实物,引导幼儿在直观的比较中小结刚才发现的奥秘。
师:刚才我们看见的那些瓷器,你们发现了什么?在颜色上它跟我们现代这种瓷器有什么不一样?师小结:这些瓷器它们只有白底和蓝色,这种白底蓝色的瓷器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青花瓷。
()古代人把蓝色叫做青,他们又觉得这种瓷器像花儿一样美,所以叫青花瓷,是我们中国特有的瓷器。
幼儿园大班美术优质课教案《青花瓷》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美术优质课教案《青花瓷》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材《创意美工》第五章《传统工艺之美》中的第二十三节《青花瓷》。
教学内容包括:了解青花瓷的历史、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学习青花瓷的绘画技巧;创作一幅具有个人特色的青花瓷作品。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青花瓷的基本知识,感受传统工艺之美,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 学习青花瓷的绘画技巧,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3.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创作具有个人特色的青花瓷作品,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青花瓷绘画技巧的掌握。
重点:了解青花瓷的基本知识,感受传统工艺之美,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青花瓷实物、图片、视频、绘画材料(蓝色颜料、画笔、画纸等)。
学具:蓝色颜料、画笔、画纸、调色盘、水杯。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青花瓷实物,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点?”(2)播放青花瓷制作过程的视频,让幼儿了解青花瓷的历史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例题讲解(1)介绍青花瓷的基本知识,如制作工艺、图案特点等。
(2)讲解青花瓷绘画技巧,如线条、构图、色彩等。
3. 随堂练习(1)分发绘画材料,引导幼儿按照步骤进行绘画。
(2)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幼儿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作业展示与评价(1)将幼儿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幼儿互相欣赏、评价。
(2)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青花瓷》2. 内容:(1)青花瓷的基本知识(2)青花瓷绘画技巧(3)作品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创作一幅具有个人特色的青花瓷作品。
2. 答案:(1)线条流畅、构图饱满。
(2)图案富有创意,具有个人特色。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青花瓷的基本知识,掌握了绘画技巧。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美,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青花瓷》含反思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青花瓷》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美术教材第四章《民间艺术》第二节《青花瓷》。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青花瓷的历史文化背景,学习青花瓷的绘制技巧,创作一幅具有个人特色的青花瓷作品。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青花瓷的历史文化,掌握青花瓷的绘制技巧,培养审美能力。
2. 技能目标: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激发创造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青花瓷绘制技巧的掌握。
教学重点:了解青花瓷历史文化,创作具有个人特色的青花瓷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青花瓷实物、图片、视频、绘画工具等。
学具:素描纸、水彩笔、毛笔、颜料、调色盘等。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青花瓷实物、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感受青花瓷的魅力,了解其历史文化背景。
2. 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青花瓷的绘制技巧,如线条、构图、色彩搭配等。
3. 实践操作(10分钟)学生按照所学技巧,自行创作一幅青花瓷作品。
4.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选取一幅具有代表性的青花瓷作品,进行分析讲解,引导学生注意绘画细节。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例题,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技巧。
6. 课堂小结(5分钟)7. 展示评价(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青花瓷历史文化2. 青花瓷绘制技巧3. 创作要求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创作一幅具有个人特色的青花瓷作品。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青花瓷的历史文化和绘制技巧掌握程度较好,但部分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线条不够流畅,构图和色彩搭配有待提高。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深入了解青花瓷,了解其他民间艺术,提高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组织学生参加民间艺术活动,亲身体验青花瓷的制作过程,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青花瓷绘制技巧的掌握。
《青花瓷》美术教学ppt课件
没有外轮廓及骨骼限制,可单独处 理、自由运用的一种装饰纹样,如 均衡式、对称式等。
12
装饰纹样构图法则
对称与均衡
对称是严谨、稳重、理性的表现;均衡则是不对称形态下量的均等 ,是灵活、生动、感性的表现。
对比与调和
通过大小、疏密、虚实、色彩等对比手法,使画面产生强烈的视觉 效果;调和则是通过相似或近似元素,使画面达到和谐统一。
作品展示
在课堂上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互 相欣赏和交流。
将学生的作品拍照或录像,上传到班 级网站或社交媒体上,让更多的人欣 赏和评价。
2024/1/28
作品评价
评价标准:从线条、色彩、构图、创 意等方面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
评价方式: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 和互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确保 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26
课程目标与内容安排
2024/1/28
导入
通过展示青花瓷图片和视频,激 发学生对青花瓷的兴趣。
讲授
介绍青花瓷的历史、文化背景和 艺术特点,让学生了解青花瓷的 基本知识。
27
课程目标与内容安排
实践
通过示范和指导学生进行青花瓷绘画 实践,让学生掌握基本技法和创作方 法。
展示
展示学生的作品,并进行评价和讨论 。
2024/1/28
28
教学方法与手段选择
2024/1/28
讲授法
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青花瓷的基本知识和绘画技法 。
讨论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青花瓷的艺术特点和创作方法 。
29
教学方法与手段选择
• 实践法:通过绘画实践,让学生掌握青花瓷 绘画的基本技法和创作方法。
2024/1/28
30
2024年大班美术活动教案《青花瓷》含反思
2024年大班美术活动教案《青花瓷》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美术教材第四章《民间艺术》中的第三节《青花瓷》。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青花瓷的历史文化、特点及制作工艺;学习运用线描、勾勒、渲染等技法创作青花瓷作品。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青花瓷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
2. 学会运用线描、勾勒、渲染等技法创作青花瓷作品,提高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线描、勾勒、渲染等技法的运用。
教学重点:了解青花瓷的特点及制作工艺,创作出具有民间艺术特色的青花瓷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青花瓷实物或图片、投影仪、示范用笔、颜料等。
学具:素描纸、铅笔、橡皮、水彩笔、颜料、调色盘、毛笔等。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青花瓷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漂亮的瓷器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特点?”通过观察和讨论,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青花瓷。
2. 知识讲解(10分钟)(1)介绍青花瓷的历史文化、特点及制作工艺。
(2)讲解线描、勾勒、渲染等技法的运用。
3. 示范演示(10分钟)(1)教师现场示范绘制一幅青花瓷作品,边示范边讲解。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创作实践(15分钟)学生在素描纸上运用所学技法,自行创作一幅青花瓷作品。
5. 展示评价(5分钟)(1)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贴在黑板上,进行展示。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选出优秀作品并进行表扬。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青花瓷的特点及制作工艺。
(2)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课后继续练习。
六、板书设计1. 《青花瓷》2. 内容:(1)青花瓷的历史文化、特点及制作工艺。
(2)线描、勾勒、渲染等技法的运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创作一幅青花瓷作品。
2. 答案:(1)作品要求:主题突出,构图合理,线条流畅,色彩和谐。
(2)评分标准:技法运用(40%)、创意表现(30%)、整体效果(30%)。
《青花瓷》大班教案及教学反思
《青花瓷》大班教案及教学反思《青花瓷》大班教案及教学反思《青花瓷》大班教案及教学反思1【活动目标】1、欣赏家乡青花瓷盘,观察纹饰,感受蕴含在作品中的平衡美。
2、学习用长线、螺旋线、弹簧线和城墙线等绘画装饰青花瓷盘。
3、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4、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1、青花瓷盘实物若干。
2、纸盘、蓝色勾线笔等人手一份。
3、幼儿用书、教学挂图60-59。
【活动过程】一、出示实物青花瓷盘。
1、观赏青花瓷盘。
师:我们来看看这个瓷盘,它上面有什么?花纹是什么样子的?是什么颜色的?你们知道它的名字是什么吗?2、教师总结。
师:这是一个青花瓷盘,是在瓷的盘子上用一些色彩颜料画画,然后再烧出来的。
是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艺术品。
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
钴料烧成后呈蓝色。
二、幼儿观看幼儿用书。
1、幼儿观看幼儿用书,看看图上的几种青花瓷盘,说说它们的特点。
师:我们来看看幼儿用书上的青花瓷盘,看年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它们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呢?你们有没有发现,它们是左右对称的呢?(教师根据幼儿的描述,在黑板上示范画出相应的青花瓷盘的外形。
)2、师:它们上面有什么样的花纹呢?是什么颜色的?3、师:青花瓷盘上的花纹,有的地方比较密,有的地方比较松。
有一块一块的,也有用线条交织在一起,这样看上去很好看。
三、幼儿在纸盘上绘画。
1、师:现在请大家来画自己的青花瓷盘,你想画什么样的青花瓷盘呢?想在瓶子上画什么样的花纹呢?(幼儿说说自己想画的瓶子外形,并在瓶子上画上漂亮的花纹。
)2、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提醒幼儿在进行创作画青花瓷盘的'时候注意左右对称,画图案的时候注意松紧布局。
四、作品展示。
把幼儿的作品挂起来,请幼儿欣赏,并说说自己最喜欢的作品。
【教学反思】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又称国瓷。
青花瓷以其突出的历史风格和独特的艺术特色而被人们喜爱。
大班美术活动《青花瓷》优质教案反思
大班美术活动《青花瓷》优质教案反思一、教学内容本次大班美术活动选自教材《幼儿美术教育指导手册》第四章“民间艺术”一节,详细内容为“青花瓷”部分。
通过本章学习,孩子们将解我国传统陶瓷艺术——青花瓷,掌握其特点及制作方法,培养对我国传统文化认识和热爱。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解青花瓷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及其在生活中应用。
2. 培养孩子们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能力。
3. 学会运用水墨画技法,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青花瓷作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青花瓷图案特点、水墨画技法运用。
难点:如何引导孩子们将观察到青花瓷特点运用到自己作品中,发挥创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青花瓷实物或图片、水墨画教材、画纸、画笔、颜料等。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调色盘、水杯、毛巾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向孩子们展示青花瓷实物或图片,引导他们观察并讲述青花瓷特点,如蓝白色彩、图案纹样等。
2. 讲解青花瓷相关知识(5分钟)简要介绍青花瓷历史背景、艺术特点以及在生活中应用。
3. 水墨画技法讲解与示范(5分钟)讲解水墨画基本技法,如用笔、用墨、调色等,并进行示范。
4. 创作实践(10分钟)孩子们根据所学知识,运用水墨画技法,创作属于自己青花瓷作品。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孩子们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疑问,及时纠正错误。
6. 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孩子们展示自己作品,教师对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创新,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六、板书设计1. 《青花瓷》2. 内容:青花瓷特点、水墨画技法、创作要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创作一幅青花瓷作品,主题自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活动中,孩子们参与度较高,大部分孩子能够掌握青花瓷特点及水墨画技法。
但在创作过程中,部分孩子对青花瓷图案纹样理解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引导。
2. 拓展延伸:组织孩子们参观陶瓷博物馆或邀请陶瓷艺术家来园进行讲座,让孩子们更深入地解陶瓷艺术,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兴趣。
2021寒假美术《 线描创意画青花瓷的美》
课程引导
青花瓷的色彩
在色彩上:青花瓷以蓝色调为主,花瓶表面形成蓝白相间的花纹,直观体现出瓷器瓶造型美。
课程引导
青花瓷发展到今天,花瓶的造型更加独特,花纹更加丰富、美丽, 既好看又实用如让你设计一个青花瓷,你会描绘出哪些漂亮的花纹呢?
课程导入
参考素材
青花瓷的美
建议使用年龄:8-10岁
第1环节 观察青花瓷的美
看一看,说一说
课程引导
小朋友们,你们有去过博物馆吗?
课程引导
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参观一下古代的的瓷器馆。
瓷器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瓷器在技术和艺术上的成就,为我国赢得“瓷器之国”的盛誉。
课程引导
你知道这是什么瓷器吗?
课程引导
青花瓷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 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 瓷青花瓷堪称“人间瑰宝”,这种 瓷器是在洁白的瓷体上辅以蓝色的 纹饰,蓝白相映,素雅清新,怡然 成趣。
课程引导
欣赏青花瓷的图片,你能说一说它的特点吗?
课程引导
青花瓷的结构
瓶口 颈部 肩部 瓶身
瓶底座
课程引导
青花瓷有很多的造型,小朋友你们能说一说吗?
花瓶的造型多种多样,有的是圆柱形状的、有的是大肚子形状的、有的是小口的花瓶、有的是有 两个握把的············不同花瓶的造型是根据它的曲线来变化的。
绘画步骤
步骤 5 用勾线笔与白色高光笔添加背景的 细节。
绘画步骤
绘画步骤
绘画步骤
绘画步骤
课后总结
课后总结
1、在今天的课程中,老师带领小朋友一起欣赏和了解了富有浓郁中国文化气息的青花瓷,感受它的色彩和 花纹之美。小朋友们从中获得启发,设计了青花瓷盆的外形,装饰了丰富的图案,充分锻炼了小朋友们的 观察力和创造力力。 2、在画面的背景中,我们运用线描画出丰富美丽的花朵在牛皮纸上。不仅与青花瓷的色彩产生强烈的对比, 也使我们的画面充满了中国特色和清新典雅的韵味。 3、课堂中运用到了线描的装饰,微信公众号创意少儿美术馆锻炼了小朋友们的观察力与画面组织能力。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青花瓷》教案反思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青花瓷》教案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材第四章《传统文化与美术创作》,详细内容为第三节《青花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我国传统陶瓷艺术——青花瓷,学会运用简单的线条和蓝色调进行绘画创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青花瓷的历史背景、特点和制作工艺,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幼儿的绘画技能。
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青花瓷绘画技法的掌握。
教学重点:了解青花瓷的特点,学会运用线条和蓝色调进行绘画创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青花瓷实物或图片、绘画材料(蓝色颜料、画笔、画纸等)。
学具:蓝色画纸、画笔、颜料、调色盘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展示青花瓷实物或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讲述自己对青花瓷的认识。
引导幼儿关注青花瓷的图案、颜色和制作工艺。
2. 讲解青花瓷的特点(10分钟)介绍青花瓷的历史背景、特点和制作工艺,让幼儿了解青花瓷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3. 示范绘画方法(10分钟)教师现场示范如何运用线条和蓝色调进行青花瓷绘画,讲解绘画技巧,引导幼儿关注绘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 幼儿创作(10分钟)发放绘画材料,让幼儿按照示范的方法进行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随堂练习(10分钟)六、板书设计1. 《青花瓷》2. 内容:1)青花瓷特点:图案、颜色、制作工艺2)绘画技巧:线条、蓝色调3)注意事项:颜料调和、画笔使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绘制一幅青花瓷作品2. 答案:参照课堂示范,运用线条和蓝色调进行创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物展示、示范讲解、创作实践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青花瓷的特点和绘画技巧。
课后可以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如剪纸、泥塑等,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让幼儿运用不同的绘画材料进行创作,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青花瓷》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青花瓷》设计意图:青花瓷以其突出的历史风格和的的艺术特色被誉为是中国独特"国瓷",是国际上文化的象征。
同时青花瓷这一课题也是大的切入点班上学期十月份主题我是中国人中的内容,由于我们小孩的孩子对青花瓷不挑剔,因此,本届活动我从青花瓷盘横向整理入手,通过欣赏传统青花瓷盘,以观察交流为基础,通过提问、讨论,引导幼儿认识珐琅,了解其特点,营造出一种艺术氛围。
再通过引导幼儿自主操作方式,在白色纸盘上装饰青花红底,绘制具有民间工艺特色的绘图青花瓷,从中感受青花瓷盘独特的简约之美,并激发幼儿对传统民间艺术的热爱现代之情。
活动目标:1.欣赏不同造型的青花瓷盘,体会其纹样装饰特点,感受作品的色调和纹样美。
2.理解中心对称这一构图方法。
(难点)3.在观察交流的基础上学习用不同的线条或图案来设计和装饰青花瓷。
(重点)活动准备:1.青花瓷盘实物及图片若干。
2.纸盘、蓝色肉馅人手一份。
3.《青花瓷》纯音乐。
活动过程:(一)设置情境,导入活动。
1.带领幼儿事先布置好的青花瓷商店,导入活动。
师:宝贝们,老师近来发现了一家很特别的近些年商店,让我带著你们一块去瞧瞧吧!2.鼓励幼儿仔细观察,初步感知青花瓷特征。
师:这是那家卖什么的商店?商店里的物品在颜色上有什么特点?(引导幼儿说出纹路都是蓝色,盘底都是白色这一特征。
)教师小结:很久以前人们把称做蓝色又叫做青色,因此像这种白色底蓝色花纹的瓷盘我们叫它青花瓷盘。
(这一环节通过商店情景的创设,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使得整个导入活动自然、贴近幼儿现实)(二)播放图片,继续认识折扇盘。
1.出示青花瓷盘照片,初步感受青花瓷盘的装饰纹样特点。
师:这些美丽的花纹都在盘子什么部位呢?(盘心、盘边)2.师:宝贝们,你们看这盘子的图案有什么规律吗?幼儿自由讨论(引导图案幼儿说出盘边的图案是聚焦盘心的图案来画的。
)3.教师小结:我把这种围绕着中间来绘画的构图方法叫做基本原理中心对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