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7月1日起启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合集下载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01——关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说明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01——关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说明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01——关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说明2009年05月27日19:47中新网6月27日电据中国测绘局网站消息,经国务院批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中国自2008年7月1日起启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为此,国家测绘局6月18日发布公告。

国家测绘局在公告中提供了新坐标系的技术参数。

公告同时对新旧坐标系的转换和使用作出说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与现行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衔接的过渡期为8至10年。

现有各类测绘成果,在过渡期内可沿用现行国家大地坐标系;2008年7月1日后新生产的各类测绘成果应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现有地理信息系统,在过渡期内应逐步转换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2008年7月1日后新建设的地理信息系统应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关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说明背景国家大地坐标系是测制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的基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规定,中国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地坐标系统。

建国以来,中国于上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分别建立了1954年北京坐标系和1980西安坐标系,测制了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中国大地坐标系基本上是依赖于传统技术手段实现的。

54坐标系采用的是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体。

该椭球在计算和定位的过程中,没有采用中国的数据,该系统在中国范围内符合得不好,不能满足高精度定位以及地球科学、空间科学和战略武器发展的需要。

上世纪70年代,中国大地测量工作者经过二十多年的艰巨努力,终于完成了全国一、二等天文大地网的布测。

经过整体平差,采用1975年IUGG第十六届大会推荐的参考椭球参数,中国建立了1980西安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在中国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研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国际上通行以地球质量中心作为坐标系原点,采用以地球质心为大地坐标系的原点,可以更好地阐明地球上各种地理和物理现象, 特别是空间物体的运动。

CGCS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简介解析

CGCS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简介解析

返 回 主 菜 单
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后仍采用无潮汐系统。
二、点位坐标转换方法
(一)模型选择 全国及省级范围的坐标转换选择二维七参数转换模型;省 级以下的坐标转换可选择三维四参数模型或平面四参数模型。 对于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联系可 采用平面四参数模型或多项式回归模型。坐标转换模型详见本 指南第六部分。 (二)重合点选取 坐标重合点可采用在两个坐标系下均有坐标成果的点。但 最终重合点还需根据所确定的转换参数,计算重合点坐标残差, 根据其残差值的大小来确定,若残差大于3倍中误差则剔除, 重新计算坐标转换参数,直到满足精度要求为止;用于计算转 换参数的重合点数量与转换区域的大小有关,但不得少于5个。
0.00000000608347 -0.00000000001427
0.00344978650678 9.7803253361 9.8321849379
9.7976432224 9.8061977695
赤道正常重力值γe(伽) 两极正常重力值γp(伽)正常重力平均值γ(伽) 纬度来自5度的正常重力值γ45°(伽)

(五)数据库中点位坐标转换模型参数计算
的区域选取 对于1980西安坐标系下的数据库,采用全国数 据计算的一套模型参数可满足1:5万及1:25万 比例尺数据库转换的精度要求;采用全国数 据计算的六个分区的模型参数可满足1:1万比 返 例尺数据库转换的精度要求。对于1954年北 回 主 京坐标系下的数据库的转换,采用全国数据 菜 单 计算的六个分区的模型参数可满足1:5万及 1:25万比例尺数据库转换的精度要求;按 (2°×3°)进行分区计算模型参数可满足 1:1万比例尺数据库转换的精度要求。
椭球平均半径R1(m) 相同表面积的球半径R2(m) 相同体积的球半径R3(m)

秦皇岛市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建立及数据处理

秦皇岛市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建立及数据处理

秦皇岛市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建立及数据处理摘要:秦皇岛市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建立,获取了覆盖秦皇岛市全市域的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成果、1954年北京坐标系成果、1980西安坐标系成果,更新了原有GPS控制点坐标成果,并建立了秦皇岛市1954年北京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和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

关键词: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坐标转换数据处理GPS控制网1 引言经国务院批准,我国自2008年7月1日起,启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hina Geodetic Coordinate System 2000,缩写为CGCS2000)。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与现行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衔接的过渡期为8-10年。

2008年7月1日后,新生产的各类测绘成果应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秦皇岛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辖三区四县,总面积7812 km2。

秦皇岛市平面坐标系统如下表所示:区域名称坐标系统控制等级及测量方式控制面积(km2)控制网建立时间秦皇岛市区1954年北京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Ⅱ、Ⅲ,GPS 700 1985年建立2003年复测青龙县城1954年北京坐标系C、D,GPS 3700 2006年昌黎县城1980西安坐标系Ⅳ,GPS 1200 2007年抚宁县城1954年北京坐标系Ⅳ,GPS 25 2005年卢龙县城1954年北京坐标系Ⅳ,GPS 22 2006年柳江矿区1954年北京坐标系Ⅲ,△500 1992年秦皇岛港1954年北京坐标系Ⅲ,GPS 10 1996年表一:秦皇岛市三区四县使用的坐标系2 秦皇岛市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建立2.1项目内容(1)全市域布设二等GPS控制点61个;(2)全市域布设三等GPS控制点201个;(3)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下的二、三等GPS控制网的数据处理;(4)建立秦皇岛市WGS84坐标系、1954年北京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

大地测量案例分析试题aa

大地测量案例分析试题aa

大地测量案例分析试题1.我国现阶段采用什么大地基准?它产生的背景是什么?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背景以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为主的现代空间定位技术快速发展,国际上获得位置的测量技术和方法迅速变革。

不同行业和部门的应用逐渐提出了直接采用地心坐标系的需求。

国家测绘局会同有关部门,在充分调研十几个国务院部委的基础上,对中国采用地心坐标系必要性、科学性、可行性进行了深入研究。

2008年3月,由国土资源部正式上报国务院《关于中国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请示》,并于2008年4月获得国务院批准。

自2008年7月1日起,中国全面启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国家测绘局受权组织实施。

大地(平面)基准主要包括国家坐标系统和坐标框架大地坐标系根据其原点的位置不同,分为地心坐标系和参心坐标系。

我国先后于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建设了基于参考地球质心的国家大地坐标系统—1954年北京坐标系和1980西安坐标系(即参心坐标系)2.我国的高程系统和高程基准是什么?如何保持高程控制网的现势性?高程系统:正常高系统、正高系统、大地高系统高程基准:1985国家高程基准、1956年黄海平均海水面保持的做法:它应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国家高精度水准网,即mm 级一等水准网的更新;二是具有cm 级精度的( 似) 大地水准面的确定。

建议切实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中“基础测绘成果应当定期更新,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急需的基础测绘成果应当及时更新”的规定,尽快组织施测国家三期一等水准网,以保证国家高程控制网mm 级高精度的可靠性和现势性。

另一方面,应结合GPS 水准和重力测量精化我国大陆的( 似) 大地水准面至cm量级,以利用GPS + (似) 大地水准面的技术求解相当于二、三等水准测量精度的正常高,这不仅可以改变传统高程测量的作业模式,节约人财物和时间,而且获得的点位高程的精度比较一致。

在海岛、山区等困难或无法传递水准测量高程的地区,采用这一技术可以快捷地测得高程,其成果与国家高程基准、高程系统是统一的和协调的。

2000坐标系启用时间(3篇)

2000坐标系启用时间(3篇)

第1篇随着全球信息化、数字化进程的加速,地理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更好地满足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需求,提高地理信息数据的精度和一致性,我国于2000年正式启用2000坐标系。

本文将详细探讨2000坐标系的启用时间、背景、意义及其在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中的应用。

一、2000坐标系启用背景1. 国际坐标系更新需求随着全球范围内地球形状和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传统的坐标系(如1954年北京坐标系)已经无法满足高精度地理信息需求。

为了适应这一变化,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IUGG)于1980年发布了1980年世界大地坐标系(WGS-80),作为全球统一的参考坐标系。

2. 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需求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建立地理信息体系,逐步形成了以1954年北京坐标系为主体的地理信息框架。

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地理信息精度和一致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我国亟需更新坐标系,提高地理信息数据的精度和一致性。

二、2000坐标系启用时间我国于2000年正式启用2000坐标系。

这一时间节点具有以下特点:1. 时间节点选择合理2000年正值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前夕,启用2000坐标系有助于提高我国地理信息数据的国际可比性,促进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

2. 坐标系更新时机成熟经过多年的积累,我国在地理信息数据处理、测量技术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为启用2000坐标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2000坐标系的意义1. 提高地理信息数据精度2000坐标系采用地球椭球体参数和大地水准面模型,提高了地理信息数据的精度和一致性,有利于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

2. 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2000坐标系的启用,为我国地理信息产业提供了统一的参考框架,有助于提高地理信息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3. 推动地理信息国际合作2000坐标系与国际上通用的坐标系(如WGS-84)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有利于我国地理信息产业与国际接轨,推动地理信息国际合作。

科普丨带你认识上海2000坐标系

科普丨带你认识上海2000坐标系

2021年1月1日,上海市启用了新一代城市平面坐标系——上海2000坐标系。

何为上海2000坐标系?同国家2000大地坐标系又是什么关系,对日常工作生活会有什么影响?我们将通过本文和以60个问答的形式为大家科普上海2000坐标系和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相关知识~中国新一代大地坐标系,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首先坐标系的确立是一件大事情。

经国务院批准,我国自2008年7月1日起,启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英文缩写CGCS2000,这是我国新一代的大地基准。

为什么要坐标系统?道理很简单,人类活动要搞建设就需要丈量、作规划就需要全国统一的坐标系统,来统一全国的测绘成果。

1954年我国建立了第一代国家大地坐标系统,即北京54坐标系,英文缩写BJ54,坐标原点在苏联,椭球参数直接拿苏联的。

第一代坐标系的椭球参数不够精确,坐标系延伸到我国差异就明显了。

于是,1980年我国建立了第二代国家大地坐标系统,大地原点在陕西西安,即西安80坐标系,英文缩写XIAN80,采用了国际椭球参数,精度相对提高了。

这两代坐标系事实上都是二维平面坐标系,由于各种原因, 在很长一段时期,许多领域这两代坐标系统混合使用, 给测绘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复杂性。

相比较前面两代国家大地坐标系统,CGCS2000是真正意义上全球化、三维空间化的坐标系,坐标系原点是地球的质心,新坐标系实现了由地表原点到地心原点、由二维到三维、由低精度到高精度的转变,更加适应现代空间技术发展趋势,有利于应用现代卫星定位技术对大地坐标框架进行维护和快速更新, 有利于提高测绘成果的精度, 有利于地理信息要素的快速采集与更新,有利于快速测定高精度的大地控制点的三维坐标, 从而提高测绘工作效率和基础保障能力,推动自然资源、经济建设、航空航天、陆海一体、遥感监测等各领域数据的深度融合,对国民经济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那么多好处,其实归根结底是国家发展需要,北斗上天,九天揽月,这些都需要自主定义的新一代大地坐标系,因此国家要求现在所有新的测绘成果都必须使用CGCS2000。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7月1日启用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7月1日启用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7月1日启用经国务院批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我国自2008年7月1日起启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为此,国家测绘局6月18日发布公告。

国家测绘局在公告中提供了新坐标系的技术参数。

公告同时对新旧坐标系的转换和使用作出说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与现行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衔接的过渡期为8至10年。

现有各类测绘成果,在过渡期内可沿用现行国家大地坐标系;2008年7月1日后新生产的各类测绘成果应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现有地理信息系统,在过渡期内应逐步转换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2008年7月1日后新建设的地理信息系统应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关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说明背景国家大地坐标系是测制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的基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规定,我国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地坐标系统。

建国以来,我国于上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分别建立了1954年北京坐标系和1980西安坐标系,测制了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我国大地坐标系基本上是依赖于传统技术手段实现的。

54坐标系采用的是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体。

该椭球在计算和定位的过程中,没有采用中国的数据,该系统在我国范围内符合得不好,不能满足高精度定位以及地球科学、空间科学和战略武器发展的需要。

上世纪70年代,我国大地测量工作者经过二十多年的艰巨努力,终于完成了全国一、二等天文大地网的布测。

经过整体平差,采用1975年IUGG第十六届大会推荐的参考椭球参数,我国建立了1980西安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在我国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研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国际上通行以地球质量中心作为坐标系原点,采用以地球质心为大地坐标系的原点,可以更好地阐明地球上各种地理和物理现象, 特别是空间物体的运动。

现在利用空间技术所得到的定位和影像等成果,都是以地心坐标系为参照系。

地方坐标到2000国家大地坐标转换方法

地方坐标到2000国家大地坐标转换方法

浅谈地方坐标到2000国家大地坐标转换方法摘要:我国自2008年7月1日起启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作为我国测绘生产和gis系统建设新的坐标系。

但我国目前用以测图及工程规划、设计以及其他用途的大地控制点一般又都是基于北京54坐标系或1980西安坐标系。

如何将这些控制点统一到2000国家坐标系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

本文探讨了我国原有地方坐标系与cgcs2000坐标系的定义差别以及相互转换的基础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

关键词:cgcs2000; 转换参数;七参数转换模型1、引言随着科技的进步,特别是gps技术和新的大地测量技术的发展,原有的北京54、西安80坐标系都不是基于以地球质量中心为原点的坐标系统,已不能适应新时期国民经济和科学发展的需要以及我国建设地理空间信息框架等各个行业的需求。

2、2000国家坐标系简介以地球质量中心为原点的地心大地坐标系,是当今空间时代全球通用的基本大地坐标系。

以空间技术为基础的地心大地坐标系,是我国新一代大地坐标系的适宜选择。

地心大地坐标系可以满足大地测量、地球物理、天文、导航和航天应用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广泛需求。

2.1采用地心坐标系的优点采用地心坐标系有助于利用空间测量技术,有利于充分享用空间技术的成果;②使用地心坐标系有助于促进航天技术与武器应用的发展;③采用地心坐标系有助于推动大地测量以至整个测绘科技的发展;④采用地心坐标系有利于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及地球动力学、地球物理学和地震学的研究;⑤使用地心坐标系有助于推动卫星导航产业,进而推动陆地、海洋和空中交通运输业的发展;⑥使用地心坐标系,有利于统一世界大地基准,进而有利于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及国际竞争,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2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定义cgcs 2000是一种协议地球坐标系。

在国家测绘局发布的“现有测绘成果转换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对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有完整的定义。

自然资源系统一律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自然资源系统一律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龙源期刊网
自然资源系统一律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作者:
来源:《浙江林业》2018年第07期
按照国务院关于推广使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有关要求,之前国土资源部(现自然资源部)确定,2018年6月底前完成全系统各类国土资源空间数据向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2018年7月1日起全面使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也就是说西安80和北京54坐标系将正式退出历史舞台,7月1日后自然资源系统全面使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对于7月1日以前已经开展的涉及空间数据采集工作的项目,可仍采用原先设定的坐标系,待项目完成后,再对数据进行统一的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

2000转84坐标系

2000转84坐标系

2000转84坐标系标题:详解2000转国家大地坐标系(84坐标系)文档正文:一、引言中国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简称CGCS2000或2000坐标系,是自2008年7月1日起正式启用的新一代地心坐标系,而84坐标系则通常指的是WGS 84坐标系统,它是全球广泛采用的地心坐标系统。

本文主要探讨两者之间的关联以及2000转84坐标系转换的相关知识。

二、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简介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以地球质心为原点,通过参考历元2000.0的地球动态模型(ITRF2000)实现与国际地壳参照框架的对接,采用了国际时间局提供的历元J2000.0的地球定向参数和IAU1976/1980的地球重力场模型,具有高精度、稳定性好、与国际接轨等特性。

三、WGS 84坐标系概述WGS 84坐标系是由美国国防部制定并维护的一种地心坐标系统,其原点同样位于地球质心,基准面则是通过多颗地球同步卫星定位系统GPS获取的数据构建。

WGS 84在全球导航定位、测绘地理信息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四、2000转84坐标系转换由于CGCS2000和WGS 84虽然均属地心坐标系统,但由于建设年代、数据源及地球动力学模型等因素的不同,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一定的坐标差异。

因此,当需要在两种坐标系之间进行数据转换时,一般会借助专业的坐标转换软件或算法,结合区域内的转换参数进行精确变换,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五、结论随着我国测绘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国际测绘领域合作的深化,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与WGS 84坐标系之间的转换技术日臻成熟,有效地推动了地理信息数据的共享和交换。

对于相关行业工作者而言,理解并掌握这两种坐标系的特点及其转换方法,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保障数据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请注意,尽管文中提到“2000转84坐标系”,但在实际应用中,从CGCS2000到WGS 84或者反向转换的具体操作需依据权威部门发布的转换参数和方法执行,不可随意转化。

2000国家大地坐标简介

2000国家大地坐标简介

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必要性
现行的大地坐标系历经50年,对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效益显著。但其成果受技术条件制约,精度偏低、无法满足新技术的要求。空间技术的发展成熟与广泛应用迫切要求国家提供高精度、地心、动态、实用、统一的大地坐标系作为各项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性保障。
但从目前技术和应用方面来看,现行坐标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已不适应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国家大地坐标系是国家地理信息表达的基准,也是国家测制基本比例尺地图的基础,直接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与社会活动。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分别建立了1954年北京坐标 系和1980西安坐标系,这两个坐标系都是根据局部大地水准面最为密合的参考椭球定位的参心大地坐标系。曾经依此建立了全国天文大地网,对我国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及科学研究、文化教育与社会活动等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受当时技术条件的制约,精度还偏低,无法满足当前与今后空间技术发展的要求,无法提供高精度、地心、动态、统一、实用的大地坐标系的基础性保障。
4.椭球短半轴指向。1980西安坐标系采用指向JYD1968.0极原点,与国际上通用的地面坐标系如ITRS,或与GPS定位中采用的WGS84等椭球短轴的指向(BIH1984.0)不同。
天文大地控制网是现行坐标系的具体实现,也是国家大地基准服务于用户最根本最实际的途径。
面对空间技术、信息技术及其应用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普及,在创建数字地球、数字中国的过程中,需要一个以全球参考基准框架为背景的、全国统一的、协调一致的坐标系统来处理国家、区域、海洋与全球化的资源、环境、社会和信息等问题。单纯采用目前参心、二维、低精度、静态的大地坐标系统和相应的基础设施作为我国现行应用的测绘基准,必然会带来愈来愈多不协调问题,产生众多矛盾,制约高新技术的应用。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国土测绘司关于开展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推广使用情况调查的函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国土测绘司关于开展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推广使用情况调查的函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国土测绘司关于开展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推广使用情况调查的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11.11.16•【文号】测国土函[2011]118号•【施行日期】2011.11.1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测绘正文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国土测绘司关于开展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推广使用情况调查的函(测国土函〔2011〕11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经国务院批准,我国自2008年7月1日起启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以下简称“2000坐标系”),并用8-10年时间完成现行国家大地坐标系(1954年北京坐标系和1980西安坐标系)向2000坐标系的转换,过渡期后全面采用2000坐标系。

根据工作分工,省级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区启用2000坐标系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提供坐标系转换技术支持和服务,完成本级基础测绘成果向2000坐标系的转换,并向社会提供使用。

为准确掌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2000坐标系推广使用情况,更好地指导各地区开展2000坐标系推广使用工作,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国土测绘司制订了相关调查问卷(见附件和附表)。

请你部门根据本地区此项工作开展情况,填写调查问卷,并于12月16日前报送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国土测绘司。

调查问卷电子版可从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门户网站()下载。

附件:1.2000坐标系推广使用情况调查问卷2.2000坐标系推广使用情况调查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国土测绘司二〇一一年十一月十六日附件1:2000坐标系推广使用情况调查问卷1、省级测绘地理信息部门进展省级测绘成果(基础控制数据、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转换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及建议?2、市县级测绘地理信息部门进展所在省(区、市)的市县使用2000坐标系情况、存在问题及建议,你部门在指导市县级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使用2000坐标系时采取的措施?3、行业部门进展所在省(区、市)行业部门使用2000坐标系情况、存在问题、建议及技术需求情况,你部门在指导行业部门使用2000坐标系时采取的措施?4、阶段性成果使用情况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在推广使用2000坐标系中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包括:全国三、四等天文大地点大地坐标成果(2000坐标系);全国三、四等天文大地点高斯平面坐标成果(2000坐标系);全国陆地范围内1:5万比例尺地形图格网点改正量计算成果表(1980西安坐标系转换为2000坐标系);全国陆地范围内1:1万比例尺地形图格网点改正量计算成果表(1980西安坐标系转换为2000坐标系)。

城市坐标系转换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分析

城市坐标系转换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分析

城市坐标系转换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分析摘要:国家测绘局2008年6月18日发公告,要求2008年7月1日起,正式启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本文结合我省某市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实施情况,简述城市坐标系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方法。

关键词:城市坐标系;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坐标系转换1 引言2008年7月1日起,我国正式启用了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为地心坐标系,原点位于地球质量中心。

椭球参数:长半轴:6378137m、扁率:1/298.257222101、地心引力常数:3.986004418×1014m3s-2、自转角速度:7.292l15×10-5rads-1 。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基准下,对采用现代空间技术、对地观测技术维持,更新国家、省级、及城市坐标框架,推进不同行业之间数据共享,充分发挥空间地理信息数据的基础服务保障效益。

2 城市坐标系转换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技术路线城市坐标系转换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主要技术过程如下:(1)已有坐标系成果资料收集,区域范围坐标系、控制成果使用情况分析。

(2)高精度的2000坐标系建立,充分利用已有基础控制网点,建立区域高精度2000坐标基准框架。

(3)基于区域2000坐标系基准框架成果、已有城市坐标系成果,确定地方坐标系转换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关系。

(4)基于2000国家大地坐标基准框架体系,实地采集特征点坐标数据成果,检验坐标转换关系的正确性。

3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基础框架建立与实施(1)已有坐标系成果资料收集通常地方坐标系的选择中,距离国家标准分度带(3度带,6度带)中央经线较近的地区,多选用标准带投影,以实现与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紧密衔接。

在基于参心坐标系框架下,地理信息数据的表达以纸质或其它模拟形式表达的年代,地方坐标系即便中央子午线与标准分度带中央子午线有差异,通常采用改变坐标系加常数的方法实现地方坐标系与标准分度带格式数据拼接,以便于地理信息图件资料的衔接。

7月1日起自然资源部全面启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7月1日起自然资源部全面启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7月1日起自然资源部全面启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按照《国土资源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关于加快使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通知》(国土资发〔2017〕30号)要求,原国土资源部(现自然资源部)确定,2018年6月底前完成全系统各类国土资源空间数据向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7月1日后自然资源系统将全面使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涉及到空间坐标的报部审查和备案项目,全部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2018年7月1日起不再接受非2000系上报的项目报件。

为此,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已将全部存量数据转换为2000坐标系,并做好了全面接收2000坐标系数据的准备工作,原国土资源部相关信息系统将于2018年6月29日(周五)17点至2018年7月2日(周一)8点进行全面切换。

励精图治图形天下智慧海洋、智慧渔业、智慧自然资源领域的整体信息化解决方案、软硬件系统开发、大数据平台建设以及智慧海洋规划咨询等服务,擅长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系统(RS)、全球定位系统(GPS)与北斗导航系统(BDS)、三维可视化制作与虚拟现实、大数据与云计算五大核心技术的研发。

服务领域涵盖海洋生态环保、海洋资源管理、海洋预报减灾、海洋执法、海洋发展规划、海洋经济、水产品、渔政许可、渔业产业、渔业执法等。

从地方坐标系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转换方法

从地方坐标系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转换方法

从地方坐标系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转换方法1 引言我国曾经采用过1954北京坐标系和1980西安坐标系作为国家大地坐标系, 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特别是GPS技术和新的大地测量技术的发展, 原有两种坐标系都不是基于以地球质量中心为原点的坐标系统, 不能适应新时期国民经济和科学发展的需要。

因此, 需要建立以地球质量中心为原点的新型坐标系统, 即地心坐标系统, 以满足我国建设地理空间信息框架以及各个行业的需求。

经过我国科学家多年的努力, 建立了国家地心大地坐标系, 即CGCS2000。

2008 年6 月, 国家测绘局宣布, 自2008年7月1日起, 中国正式启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并将我国全面启用新坐标系的过渡期定为8~ 10年。

原有基础地理信息4D 数据, 采用的坐标框架包括1954北京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 同时各个地方还采用地方坐标系作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坐标框架。

要实现各种成果坐标框架统一到CGCS2000坐标框架下, 需要将原有成果进行坐标转换, 即将原有成果坐标系转换到CGCS2000。

2 CGCS2000坐标系定义方法地心坐标系是以地球质心为原点建立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或以球心与地球质心重合的地球椭球面为基准面所建立的大地坐标系。

以地球质心(总椭球的几何中心)为原点的大地坐标系, 通常分为地心空间直角坐标系(以x、y、z 为其坐标元素)和地心大地坐标系(以B、L、H 为其坐标元素)。

其中地心坐标系是在大地体内建立的O-X YZ 坐标系。

原点O 设在大地体的质量中心, 用相互垂直的X、Y、Z 三个轴来表示, X 轴与首子午面与赤道面的交线重合,向东为正; Z 轴与地球旋转轴重合, 向北为正; Y 轴与XZ 平面垂直构成右手系。

CGCS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是一种采用地球质量中心作为原点的地心坐标系, 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原点为包括海洋和大气的整个地球的质量中心。

该坐标系定义除原点外, 还包括3个坐标轴指向、尺度以及地球椭球的4 个基本常数定义。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空间基准: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一、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2000坐标系采用的地球椭球参数:长半轴a=6378137m扁率f地心引力常数×1014m3s-2自转角速度ω=7.292l15×10-5rads-1采用地心坐标系,有利于采用现代空间技术对坐标系进行维护和快速更新,测定高精度大地控制点三维坐标,并提高测图工作效率。

优点:与对地观测数据结合紧密,使用方便,提供高精度、地心、动态、实用、统一的大地坐标系。

2000系:CGCS2000,6378137.0,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国务院批准,2008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地心坐标系,原点为包括海洋和大气的整个地球的质量中心Z轴由原点指向历元2000.0的地球参考极的方向X轴由原点指向格林尼治参考子午线与地球赤道面(历元2000.0)的交点Y轴与Z轴、X轴构成右手正交坐标系。

该历元的指向由国际时间局给定的历元1984.0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采用的地球椭球的参数为:长半轴a=6378137m,扁率f2000国家大地控制网☐2000国家大地控制网点是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框架点,是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具体实现。

2000国家大地控制网构成:☐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的基础上完成的天文大地网联合平差获得的在ITRF97框架下的近5万个一、二等天文大地网点☐ITRF97框架下平差后获得的近10万个三、四等天文大地网点。

按精度不同可划分为三个层次:☐(1)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中的连续运行基准站,其坐标精度为毫米级。

☐(2)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除了CORS站以外的所有站。

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提供的地心坐标的精度平均优于±3 cm。

☐(3)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下天文大地网成果,地心坐标的精度平均为±10cm。

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共2542个点,包括:☐国家测绘局GPSA、B级网,☐总参测绘局GPS一、二级网☐中国地震局、总参测绘局、中国科学院、国家测绘局共建的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还有其他地壳形变GPS监测网等☐由国内2542个GPS点(其中CORS站25个)参加了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的数据处理☐参考框架为ITRF97,参考历元为2000.0☐处理后网点相对精度优于10-7☐地心坐标的精度平均优于±3cm。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一、起止时间2008年4月,国务院批准自2008年7月1日起,启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二、大地坐标系CGCS2000是(中国)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缩写,该坐标系是通过中国GPS 连续运行基准站、空间大地控制网以及天文大地网与空间地网联合平差建立的地心大地坐标系统。

2000(中国)国家大地坐标系以ITRF 97 参考框架为基准, 参考框架历元为2000.0,仍采用无潮汐系统。

表示方法:大地坐标系,是将地球模拟成一个规则的椭球,以大地经度(L)、大地纬度(B)、大地高(H)来表示地球表面物体的位置。

大地经度(L)是通过该点的大地子午面与起始大地子午面(通过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子午面)之间的夹角,规定以起始子午面起算,向东由0°至180°称为东经,向西由0°至180°称为西经。

大地纬度(B)是通过该点的法线与赤道面的夹角,规定由赤道面起算,由赤道面向北从0°至90°称为北纬,向南从0°到90°称为南纬。

其中著名的纬线“北回归线”是太阳光线能够直射在地球上最北的界线,横穿于绿水青山的增城境内,其大地纬度值约为北纬23度26分。

大地高(H)则是物体到椭球表面的高度。

(纬度,经度,高)=(B,L,H)=空间立体坐标(X,Y,Z)分带划分:在经纬度绘制图面时,不方便直接测量面积和长度,各类证书、图纸上更常见的是平面坐标值。

于是便有了地图投影,即将物体位置从不可展平的地球表面投影到一个平面,并保证地物空间信息在区域上的联系与完整。

“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为我国常用的地图投影方式。

该方法由大家熟知的德国数学天才高斯于19世纪20年代提出,并在90年后由科学家克吕格补充完善,故又名“高斯-克吕格投影”。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可以把地球看做一个大西瓜,然后等分切开,再一瓣瓣展开,便可以得到平面的地图。

为了保证展开后变形不致太大,一般切为60份或120份,一份又称为一分带,又叫6度分带和3度分带。

现有测绘成果转换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技术指南

现有测绘成果转换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技术指南

关于印发启用2000国家坐标系实施方案的通知国测国字〔2008〕24号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各有关中央企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测绘主管部门:经国务院批准,我国自2008年7月1日起,启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为做好启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实施工作,我局组织制定了《启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实施方案》,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附件:《现有测绘成果转换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技术指南国家测绘局二〇〇八年七月十七日附件:现有测绘成果转换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技术指南一、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定义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定义包括坐标系的原点、三个坐标轴的指向、尺度以及地球椭球的4个基本参数的定义。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原点为包括海洋和大气的整个地球的质量中心;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Z轴由原点指向历元2000.0的地球参考极的方向,该历元的指向由国际时间局给定的历元为1984.0的初始指向推算,定向的时间演化保证相对于地壳不产生残余的全球旋转,X轴由原点指向格林尼治参考子午线与地球赤道面(历元2000.0)的交点,Y轴与Z轴、X轴构成右手正交坐标系。

采用广义相对论意义下的尺度。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采用的地球椭球参数的数值为:长半轴a=6378137m扁率f=1/298.257222101地心引力常数GM=3.986004418×1014m3s-2自转角速度ω=7.292l15×10-5rad s-1其它参数见下表: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后仍采用无潮汐系统。

二、点位坐标转换方法(一)模型选择全国及省级范围的坐标转换选择二维七参数转换模型;省级以下的坐标转换可选择三维四参数模型或平面四参数模型。

对于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联系可采用平面四参数模型或多项式回归模型。

坐标转换模型详见本指南第六部分。

(二)重合点选取坐标重合点可采用在两个坐标系下均有坐标成果的点。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关于印发启用2000国家坐标系实施方案的通知国测国字〔2008〕24号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各有关中央企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测绘主管部区、直辖市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测绘主管部门:经国务院批准,我国自2008年7月1日起,启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为做好启用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实施工作我局地坐标系。

为做好启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实施工作,我局组织制定了《启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实施方案》,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附件:《现有测绘成果转换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技术指南》》国家测绘局二〇〇八年七月十七日一、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定义二、点位坐标转换方法三、1:2.5-1:25万数据库的转换四四、1:1万及1:5千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转换五、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建立联系的方法六、坐标转换方法七、附录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定义包括坐标系的原点、三个坐标轴的指向、尺度以及地球椭球的4个基本参数的定义。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原点为包括海洋和大气的整个地球的质量中心;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Z轴由原点指向历元2000.0的地球参考极的方向,该历元的指向由国际时间局给定的历元为1984.0的初始指向推算,定向的时间演化保证相对于地壳不产生残余的全球旋转,X轴由原点指向格林尼治参考子午线与地球赤道面(历元2000.0)的交点,Y轴与Z轴、X轴构成右手正交坐标系。

采用广义相对论意义下的尺度。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采用的地球椭球参数的数值为:长半轴a=6378137m/扁率f=1/298.257222101地心引力常数GM=3.986004418×1014m3s-27292l155d1自转角速度ω=7.292l15×10-5rad s-1其它参数见下表:短半径b(m)6356752.31414极曲率半径c (m)6399593.62586第一偏心率e0.0818191910428第一偏心率平方e20.00669438002290第二偏心率e’0.0820944381519第二偏心率平方e’20.00673949677548 1/4子午圈的长度Q(m)10001965.7293(m)6371008.77138椭球平均半径R1(m)6371007.18092相同表面积的球半径R2()相同体积的球半径R(m)6371000.789973椭球的正常位U 0(m 2s -2)62636851.7149动力形状因子J 20.001082629832258J -0.00000237091126球谐系数4球谐系数J 60.00000000608347000000000001427球谐系数J 8-0.0000000000142722/m a b GMω=0.00344978650678赤道正常重力值γe (伽)9.7803253361返回主菜两极正常重力值γp (伽)9.832184937997976432224单正常重力平均值γ(伽)9.7976432224纬度45度的正常重力值γ45°(伽)9.8061977695国家大地坐标系后仍采用无潮汐系统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后仍采用无潮汐系统。

我国2000大地坐标系

我国2000大地坐标系

我国于上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分别建立了国家大地坐标系统—1 954年北京坐标系和1980西安坐标系,测制了各种比例尺地形图,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基础的测绘保障,目前市面已出版地图多以北京54坐标系和西安80坐标系。

随着社会的进步,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科学研究等对国家大地坐标系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采用原点位于地球质量中心的坐标系统(以下简称地心坐标系)作为国家大地坐标系。

采用地心坐标系,有利于采用现代空间技术对坐标系进行维护和快速更新,测定高精度大地控制点三维坐标,并提高测图工作效率。

国务院批准自2008年7月1日启用我国的地心坐标系—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英文名称为China Geodetic Coordinate System 2000,英文缩写为CGCS2000。

2000国家大地控制网是国家大地测量的重大科学工程项目。

它主要包括建立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2000国家重力基本网,以及前者与国家天文大地网的联合平差等,以实现国家3维地心坐标系统的坐标框架。

这个项目的主要特点有:1,涉及多个学科,如经典和空间大地测量学、天文测量学、重力测量学、近代数据处理理论和技术等。

2,处理的数据量大、种类多,如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有2600多个测点,46000多条独立基线,天文大地网与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联合平差所需解算的未知数多达15万个;处理的数据几乎包含了三角测量、导线测量、天文测量、重力测量和CPS测量等各类测量的成果。

3,所处理数据的施测时间跨度长,如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中三个子网的施测时间各不相同,前后从1988年到2000年历时12年,而天文大地网的施测时间是在上一世纪的50至70年代。

4,处理数据所覆盖的国土面积大,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及天文大地网覆盖了我国整个大陆及部分沿海岛屿,而2000国家重力基本网则扩展到香港、澳门以及南沙等地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久国务院批准,根据《中华人民;工共和国测绘法》,中国自
2008年7月1日起启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
系。

关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说明.
背景
国家大地坐标系是测制国家基本比
例尺地图的基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规定,中国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地坐标系统。

建国以来,中国于上世纪50年代和
80年代分别建立了1954年北京坐标系和1980西安坐标系,测制了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中国大地坐标系基本上是依赖于传统技术手段实现的。

1954北京坐标系采用的是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体。

该椭球在计算和定位的过程中,没有采用中国的数据,该系统在中国范围内符合得不好,不能满足高精度定位以及地球科学、空间科学和战略武器发展的需要。

上世纪70年代,中国大地测量工作者经过20多年的艰巨努力,终于完成了全国一、二等天文大地网的布测。

经过整体平差,采用1975年IUGG第十六届大会推荐的参考椭球参数,中国建立了1980西安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在中国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研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国际上通行以地球质量中心作为坐标系原点,采用以地球质心为大地坐标系的原点,可以更好地阐明地球上各种地理和物理现象,特别是空间物体的运动。

现在利用空间技术所得到的定位和影像等成果,都是以地心坐标系为参照系。

采用地心坐标系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最新科技成
48国土资源2008年7月号果,为国家信息现代化服务。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以伞球卫星导
航定位系统为辛的现代空间定位技术快
速发展,导致国际上获得位置的测量技
术和方法迅速变革。

目前中国导航定位
也普遍采用了卫星导航定位技术。

随着
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中国航天、民航、
海事、海洋、交通、地震、水利、建
设、规划、地质调查、国土资源管理等
部门的应用也提出了直接采用地心坐标
系的需求。

因此,国家测绘局会同有关
部门,在充分调研十几个国务院部委的
基础上,对中国采用地心坐标系必要
性、科学性、可行性进行了深入研究,
认为目前技术条件、实施条件已经具
备,实施方案科学可行。

2008年3月,由国土资源部正式上
报国务院《关于中国采用2000国家大地
坐标系的请示》,‘并于2008年4月获得
国务院批准。

自2008年7月1日起,中国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国航天、海洋、地震、气象、水利、建设、规划、地质调查、国土资源管理等领域的科学研究需要一个以全球参考基
准为背景的、全国统一的、协调一致的坐标系统,来处理国家、区域、海洋与
全球化的资源、环境、社会和信息等问题,需要采用定义更加科学、原点位于
地球质量中心的三维国家大地坐标系。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中国7月1日起启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作者:国家测绘局网站
作者单位:
刊名:
国土资源
英文刊名:LAND & RESOURCES
年,卷(期):2008,(7)
被引用次数:0次
本文链接:/Periodical_gtzy200807018.aspx
授权使用:郑州煤炭工业设计研究院(zzsjy),授权号:f294c783-da7a-468f-b1b4-9ea800a0a300
下载时间:2011年3月16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