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开发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校本课程教学大纲.doc

校本课程教学大纲.doc

校本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自然与环保》、《学生低碳环保手册》课程由来:人类在高速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造成了许多严重的环境问题,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极大关注。

中国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后,在经济获得高速增长的同时,也意识到人口、环境、资源问题的严重性,如何协调人和环境的关系,使中国的社会经济获得可持续发展,这是二十一世纪中国新一代人的任务,也是对世界、对人类发展的贡献。

因此校本课程《环保》的开发与实施具有以下的实践意义:1:塑造现代公民的素质。

2: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促进学校德育的实效化。

5:使环境教育具有系统性。

课程性质:跨年级必修课。

课程对象:小学一——六年级学生。

课程目标:1、培养良好的环保意识帮助学生获得对整个环境及其有关问题的意识和敏感,欣赏大自然的生态关系,培养学生积极的环境态度,进而关怀未来时代的生存和发展。

2、了解一定的环保知识:引导学生了解生态学基本概念、环境问题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日常生活中的环保机会与行动。

3、掌握一定的环保技能:培养学生具有辨认环境问题,研究环境问题、收集资料、建议可能解决方法、评估可能解决方法、环境行动分析与采取环境行动的能力,积累一定的环保经验。

4、积极参与生活中的环保实践:为学生提供在各个层次积极参与解决环境问题的机会,将环境行动经验融于学习生活中,使教学活动生活化,培养学生处理生活周遭环境问题的能力,在学校、社区和家庭中具有自觉的环保行为。

课程内容:《自然与环保》1、绿色家园篇2、自然环保篇3、工业环保篇4、农业环保篇5、科技环保篇《学生低碳环保手册》1、现实警示篇2、文件倡导篇3、知识方法篇4、榜样实例篇5、未来畅想篇6、宣传资料篇课程实施:以跨年级授课制为主,每周2课时。

课程实施形式:1、课堂实验:通过一些浅显易懂的环保小试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一些环保的基础知识。

如:通过用不同的水来浇花,观察结果,从而知道污染过的水会让植物死亡,知道了保护水质的重要性。

2024年小学校本课程开发计划范本

2024年小学校本课程开发计划范本

2024年小学校本课程开发计划范本一、引言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我们小学决定在2024年进行校本课程开发计划。

这个计划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2024年小学校本课程开发计划的内容。

二、学科课程开发计划1. 语言类课程语文课程将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在阅读方面,学生将接触不同类别的文学作品,包括散文、诗歌和小说,并通过讨论和写作作业来提高对作品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在写作方面,将引入写作指导和写作工具,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英语课程将着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通过多媒体教学和语言游戏等方式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2. 数理类课程数学课程将着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数学游戏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创造力。

科学课程将注重实践性教学,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科学的乐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三、综合课程开发计划1. 社会学科在社会学科中,我们将加强社会实践教学,通过参观社会机构和社区服务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2. 艺术类课程艺术课程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通过音乐、美术、舞蹈等方式,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理解,让他们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3. 体育类课程体育课程将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通过多项体育活动,让学生享受运动的乐趣,培养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1. 教学方法本校本课程将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包括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教学等,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2. 评估方式本校本课程将采用综合评价的方式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同时,我们也将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评估。

学校校本课程建设与教学大纲编制方案

学校校本课程建设与教学大纲编制方案

学校校本课程建设与教学大纲编制方案1.引言: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学校校本课程建设成为推动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

本文旨在探讨学校校本课程建设与教学大纲编制方案,从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创新能力。

2.校本课程建设的重要性:校本课程是指根据学校特色和地域实际情况开发的地方性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实践能力。

校本课程通过充分挖掘学校自身资源、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需求,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学质量。

3.确定校本课程建设目标:在开展校本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学校应明确目标。

这些目标既包括学科知识的教学,也包括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目标的确立需要与学校教育目标相结合,并且要贴近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4.校本课程建设的内容与方式:校本课程的内容多样化,可以包括课程设计、教材编写、教学方法的改进等。

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小组合作、研究性学习等形式,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大纲编制是校本课程建设的基础,要注重学科知识的衔接与扩展,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能力和创新思维。

5.校本课程建设的过程管理:学校校本课程建设的过程需要有效的管理和监控。

学校应建立责任制、组织制度和评估制度,明确各项任务的责任人和时间要求,及时调整优化课程设置,确保校本课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6.校本课程与标准化教育的关系:校本课程与标准化教育并不矛盾,而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标准化教育提供了基础,校本课程则是在此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

校本课程能够满足学生不同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但需要与标准化教育相结合,做到有机衔接。

7.教师的角色转变:在校本课程建设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教师需要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8.家长的参与与支持:学校校本课程建设需要家长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家长可以与学校共同制定教学大纲、参与选课和评估等工作,通过与学校密切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精选8篇)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精选8篇)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精选8篇)校本课程教学方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自己制作成长册,总结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激励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引导学生经历体验过程,启发引领学生及时交流并记录自己的感悟和体验,促进活动更好地完成。

3、培养学生搜集材料、整合材料的能力。

锻炼实践能力,激发创造潜能。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搜集资料、整合资料的能力,激发创造潜能。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经历过程,“做”中体验,“学”“做合一,共同发展”。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本节课学习内容,激发兴趣。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六年的小学学习生活即将结束了。

大家想不想回过头来看看自己走过的足迹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制作一本“我的成长册”。

二、帮助学生规划自己想做的成长册。

1、讲清要求:成长册要对自己六年的学习生活有一定的总结性,要比较全面,能展示自己的个性,会给成长册取个个性化名字。

2、分组讨论:制作一本怎样的成长册呢?可以从哪些方面去考虑?3、全班交流,互相借鉴。

4、小结。

“我的成长册”可分成一些板块,如“成长记录”“我的照片”“我的爱好”“优秀作业”“作品展示”“献爱心”“我读过的好书”“老师寄语”“同学赠言”“家长留言”等。

三、引导学生搜集资料,并学习对资料分类、挑选。

1、过渡:为了让成长册丰满起来,我们需要哪些资料?2、帮助学生设计表格,根据表格按图索骥,完成搜集程序。

我的成长册名称所需资料搜集渠道处理方式备注3、小结,提出希望。

希望大家能按照设想,有计划、有步骤、有层次地去搜集资料,为精心制作“成长册”奠定基础。

第二课时一、揭示本节课活动内容。

经过长期的准备,同学们已经制作成了“我的成长册”。

这节课我们就来展示大家的作品,推选出精美的作品,并在学习他人的基础上修改自己的作品,精益求精,让自己的成长册更丰满精美!二、评议、展示大家作品。

1、讲清评议方法:从内容的充实、选材的恰当、图文并茂等方面评议。

葫芦丝校本课程纲要

葫芦丝校本课程纲要

小学《葫芦丝班教学大纲》一、指导思想:葫芦丝易学易懂,其音乐悠扬婉转,悦耳动听,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开发器乐训练,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让孩子们学习葫芦丝,不但能锻炼他们的意志,而且有助于开拓智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与能力,让孩子们产生美感享受,陶冶他们的情操。

二、学情分析:本学期所带兴趣班有47人,参加本班训练的学生都是一年级学生,全部同学不具有任何的吹奏基本功和音乐素养,音乐素养整体低,需从最基本的吹奏气息、指法、音阶、音准及基础音乐知识抓起,学生对乐器近乎空白,加上这种乐器对气息有严格的要求,学生也易产生厌倦情绪,操练起来困难较大。

三、第一期学习内容:1、了解葫芦丝的起源、构造、音乐表现力等相关知识。

2、学习葫芦丝的演奏姿势、演奏状态、正确的手型控制及气息运用。

3、学习初步简单的演奏技巧单吐、打音、颤音、倚音、虚指颤音和活指练习以及初级的乐理知识等.4、吹奏人们所熟悉和喜闻乐见的民歌、小调等乐曲《婚誓》《月光下的凤尾竹》等。

四、学习目标:1、严格标准的掌握葫芦丝演奏的正确手型和良好的气息运用.2、规范常用基本技巧(双吐、三吐、颤音、波音、叠音、打音、虚指颤音、滑音、震音)及练习曲等演奏技法.3、认识和学习各种音符、音程、休止符、节奏与节奏型、节拍、小节线、双纵线、拍子、演奏记号、调号、音区与音域音乐的速度与力度(常用术语)省略记号、装饰音等基本乐理知识。

4、能模唱简单的曲谱、演奏简单的旋律.5、学习预选曲目:《小羊羔》《金孔雀轻轻跳》《小夜曲》《欢乐颂》《划小船》《映山红》《苗家姑娘过山来》《婚誓》《月光下的凤尾竹》等乐曲。

6、通过对葫芦丝、竖笛的学习来提高学员的整体艺术修养和心态、性格的调整。

五、教学计划:9月份:(1)教会学生基本四分音符的奏法和基本指法演奏方法。

(2)四分音符奏法。

(3)在运用以上的奏法教会学习演奏乐曲C调音阶练习。

10月份:(1)八分音符演奏方法;(2)单吐音练习;(3)学习演奏音阶练习。

校本课程纲要

校本课程纲要

《校本课程纲要》撰写的一般模式《校本课程纲要》是教师层面上的具体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设计《校本课程纲要》是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主要方面,是校本课程实施和评价的主要依据。

一般情况下,由教师设计的《校本课程纲要》通过学校课程委员会初审后,主可以列入校本课程选修目录单中,供学生选择。

因此,设计《校本课程纲要》的技术很重要。

《校本课程纲要》一般应包括一般项目和具体内容两大部分。

一、一般项目1、课程标题2、主讲教师3、教学材料(改编、创编、选编)4、课程类型5、授课时间6、授课对象例如:《国际音标巧入门》校本课程纲要一、基本项目课程标题: 《国际音标巧入门》主讲教师:汪静艳教学材料:自编课程类型:学科拓展类授课时间:一学期(每周一节)授课对象:三年级学生二、具体内容1、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决定课程的性质。

课程目标一旦确定,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就有了依据。

在确定课程目标时,校本课程开发者必须认真、全面地考虑特定的学生群体在未来社会中的社会角色和发展方向,并明确回答下列问题:这一特定的学生群体究竟需要哪种课程?对这个问题作出圆满回答后,才能开始确定课程目标。

目标是有层次的,通常依次分解为教育目的、教育目标、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

教育目的、教育目标和课程目标是比较笼统的、宽泛的目标,教学目标是具体的、细化的目标。

它们还可以继续分解成若干层次,如单元目标和课程目标。

一般而言,校本课程开发者对有关社会、学生和知识的信息掌握的越全面,教育目标就越全面、越恰当、越细化。

要求:全面、适当、清晰例如:《定向越野》校本课程纲要二、课程目标以《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纲要》为指导,以全面贯彻落实课改精神为宗旨,以开展定向越野为契机,在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的同时普及与提高定向越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申报定向越野特色学校奠定基础。

1.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定向越野的概况、基本技术、技能;2.通过教学,增强学生体质、体能;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自主学习的能力;4.通过教学,增强学生国防意识,培养学生团队精神;5.通过教学,普及和提高、稳固和提升我校定向越野项目在市、区初中校中的优势地位。

校本课程教学大纲

校本课程教学大纲

校本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本校校本课程旨在提供学生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教育资源,以满足他们的个性化研究需求。

该课程让学生能够通过丰富多样的课程内容,培养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合作精神。

通过课程研究,学生将能够:1. 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2. 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3. 培养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4. 掌握相关学科知识和技能;三、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将根据学生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学科知识与技能本课程将涵盖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包括但不限于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等。

通过系统研究和实践活动,学生将获得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操作技能。

2. 创意与创新课程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开展各种启发式的创意活动、项目设计和实践,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其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社会实践与体验本课程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体验活动,通过亲身经历,增加对社会的了解和认识。

学生将参观企事业单位、社区组织,参加志愿服务等,锻炼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4. 文化与人文课程将引导学生对文化和人文的理解和感悟。

通过探究历史文化、艺术品鉴、文学作品阅读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人文素养,提升对传统与现代文化的认识。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包括但不限于:1. 小组合作研究: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和领导能力;2. 问题导向研究: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究和解决问题,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实践与体验教学:通过实地考察、实验探究和亲身参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4. 技术支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提供多样化的研究资源和研究工具,激发学生研究兴趣。

五、评价与考核本课程将采用综合评价的方式,包括学科知识与技能的考试、项目作品的评估、参与度和表现的评价等。

评价将注重全面发展和个性化需求的考察,以激发学生研究的积极性和自我提升的动力。

初中校本课程设计

初中校本课程设计

初中校本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课程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校本课程中所涉及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人文艺术等领域的核心知识。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形成知识体系。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观察、思考、表达、合作等综合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收集、整理、分析课程相关资料,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形成对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2. 学生通过参与校本课程,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学会尊重他人,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

3. 学生能够关注社会问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初中校本课程,结合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特点: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需引导和激发。

教学要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课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同时,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课程目标,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自然科学模块:涵盖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等基础知识,选取课本相关章节,如生物的细胞结构、物理的力的作用、化学的元素周期表等,帮助学生建立科学思维。

2. 社会科学模块:涉及历史、地理、政治等领域的知识,以我国历史文化、地理风貌、政治制度等内容为主,提高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3. 人文艺术模块:包括文学、艺术、哲学等方面的知识,选取经典文学作品、艺术作品和哲学观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会调查、实验操作、手工制作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详细教学大纲如下:第一周:自然科学模块导入,介绍生物学基础知识;第二周:物理学基础,了解力的作用;第三周:化学元素周期表,学习元素的基本性质;第四周:社会科学模块导入,学习我国历史文化;第五周:地理知识,了解我国地理风貌;第六周:政治制度,认识我国的政治体系;第七周:人文艺术模块导入,欣赏经典文学作品;第八周:艺术作品鉴赏,培养审美情趣;第九周:哲学观点学习,启发思考;第十周:实践活动,组织社会调查或实验操作;第十一周:课程总结,展示学习成果。

校本课程开发教学大纲

校本课程开发教学大纲

《校本课程开发》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校本课程开发课程代码:一、课程基本情况1.学分:1学时:16(理论学时:16实验学时:0 )2.课程性质:全校共选课3.适用专业:师范专业4.适用对象:师范专业学生5.先修课程:教育学、心理学6.教材与参考书目:《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指南》中小学校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研究与实验课题组编著;《校本课程开发;小学案例》王一军吕林海著;《新课改校本研究与课程新设计》人民日报出版社著7.考核方式:考查二、课程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了解校本课程的基本理念与途径,掌握校本课程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各领域开发中的相关理论问题与具体实践操作的步骤与方法,明确评价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一般原理与具体做法,并从校本课程开发中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来寻找自己的不足,从而为在教学实践中能有效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打下理论与实践的基础。

三、课程内容、学时分配及教学基本要求(含课内实验)1.课程内容、学时分配及教学基本要求(含课内实验)第一章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理念与途径4学时本章要求:学习本章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意义、理念与价值观等基本原理,掌握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制订与设计的基本途径,为进一步学习打下理论基础。

第一节课程资源开发的一般原理一、课程资源的含义二、课程资源开发的概念与意义三、课程资源开发的理念与要求四、课程资源开发的类型第二节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一、校本课程开发的含义二、校本课程开发对师生的要求三、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制订与设计第二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资源利用2学时本章要求:学习本章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意义、本质、特点与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掌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中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明确活动主题设计的两大模式与组织方式,并结合案例来领会与运用。

第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般原理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含义、本质与特点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中可利用的资源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三、评价信息搜集过程中的儿童权利保护第二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一、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的依据二、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的两大模式三、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的组织方式第三章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的开发2学时本章要求:学习本章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的含义及其资源的种类与开发要遵循的原则,掌握研究性学习资源开发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并结合案例明确如何在各学科课程与教学中选择与使用研究性资源。

小学活动校本课程设计

小学活动校本课程设计

小学活动校本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活动课程中涉及的基础学科知识,如语文、数学、科学等。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能够将知识运用到实际活动中。

3. 学生了解活动课程相关的文化背景,拓宽知识视野。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参与活动课程,提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等综合实践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等技巧,完成活动任务。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自我管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活动课程充满兴趣,积极参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精神。

2. 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尊重他人,关心同伴,培养友善、互助的品质。

3. 学生通过活动课程,增强自信心,培养勇敢面对挑战、克服困难的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小学活动校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

学生特点: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课程内容的趣味性和实践性,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课程目标,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活动课程基础知识:涵盖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知识点,以课本为依据,选取与活动相关的内容,如自然现象、动植物认知、简单物理原理等。

2. 实践活动设计:结合学生年龄特点,设计富有创意的实践活动,如手工制作、实验操作、户外探索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 团队协作与沟通: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等社交技能,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4.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通过活动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如尊重、关爱、勇敢、自信等。

详细教学大纲如下:第一周:活动课程基础知识学习,语文、数学、科学知识点导入。

《小学校本课程》课程教学大纲

《小学校本课程》课程教学大纲

《小学校本课程》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小学校本课程课程类别:教师教育选修课适用专业:小学教育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 16学时、1学分其中实践学时: 0 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的目的是强化师范生的课程意识,拓展课程开发的相关理论知识,升华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典型经验,为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未来参与校本课程开发提供学术支援和技术支持,从而更好地胜任教师工作,满足当今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

二、课程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及实践教学,期望学生达到以下几方面目标:1.了解校本课程开发的历程,知晓校本课程开发中面临的困难与挑战;2.逐项熟悉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程序,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打下基础;3.能根据所学知识,尝试进行校本课程开发。

三、先修课程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等。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从课程目标来说,本课程教学时倾向于理论。

但是理论与实践密切联系。

因此,本课程的教学重点在于理解校本课程开发各环节的设计与开发特点,难点在于基于实践案例的经验升华。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本课程的注重理论性与实践性二者的紧密结合,教学中既要注重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的教学,又要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学生能力培养,课中应适当组织学生讨论或尝试开发校本课程。

故该课程主要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研究法、练习法等方法进行教学。

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校本课程开发的历程与实质(4学时)1.教学内容(1)校本课程开发的历程;(2)校本课程开发的经验;(3)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质;(4)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5)校本课程开发的的基本取径。

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不同政治体制的国家校本课程开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中国校本课程开发历程及困难与挑战。

(2)教学难点: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

第二章校本课程目标设计(3学时)1.教学内容(1)学生发展需求诊断;(2)学校课程资源分析;(3)校本课程目标描述。

2.重、难点(1)教学重点:诊断学生发展需求的几种常用方法;制定校本课程目标的依据。

小学一年级校本课程教学大纲

小学一年级校本课程教学大纲

小学一年级校本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背景本校小学一年级的校本课程教学大纲旨在帮助学生逐步适应小学生活,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基础知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听、说、读、写的能力水平;2. 培养学生良好的研究惯和合作意识,促进学生的自主研究和团队合作能力;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提升数学运算和问题解决的能力;4.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提升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5. 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促进学生对美的感受和表达能力的发展。

三、教学内容1. 语言类1. 语文:研究汉字、拼音、基本词语和基础句型,培养语言表达能力;2. 英语:初步了解英语基础词汇、日常用语和简单句型,培养英语听说能力。

2. 数学类1. 数字认知:认识数字符号和数数方法,培养基础计算能力;2. 数量关系:了解数的大小比较、数的顺序和数的合分拆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3. 科学类1. 生活科学: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实践能力;2. 自然观察: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4. 艺术类1. 美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进行简单的绘画和手工制作活动;2. 音乐: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和基础音乐演奏技能。

四、教学方法1. 多媒体教学:运用多媒体工具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2. 任务驱动研究:通过任务设计,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和问题解决能力;3. 合作研究:组织学生小组活动,促进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4. 实践探究: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观察实验,培养科学探究兴趣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将综合考察学生的研究情况和学科任务完成情况,包括考试、作业、小组合作、实践探究等方式,以全面评价学生的研究成绩和能力发展。

以上为小学一年级校本课程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具体教学细节和安排将根据教师的具体教学需求进行调整和完善。

校本课教学大纲和要求

校本课教学大纲和要求

校本课教学大纲和要求校本课教学大纲和要求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逐渐成为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和发展需求,结合学科知识和社会实践,制定的一种具有独立性和特色的课程体系。

校本课程的教学大纲和要求是指学校对校本课程的目标、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进行规定和要求的文件。

一、校本课程的意义和价值校本课程是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校本课程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传统的教学大纲和要求往往是统一的,无法适应每个学生的差异化需求。

而校本课程的制定则能够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能力进行个性化安排,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培养自己的优势和特长。

其次,校本课程能够促进学校的特色发展。

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发展需求,校本课程的制定能够充分发挥学校的特色,培养学生的特长和创新能力。

通过校本课程的开设,学校能够形成自己的教育品牌,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最后,校本课程能够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

校本课程的制定和实施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通过参与校本课程的制定和教学实践,教师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提高对学科知识和教学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二、校本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校本课程教学大纲是校本课程的核心文件,对于校本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校本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应该遵循以下原则和步骤。

首先,要明确校本课程的目标和定位。

校本课程的目标应该与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发展目标相一致,同时要符合国家的教育政策和要求。

通过明确目标和定位,可以为后续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提供指导。

其次,要制定合理的课程体系和内容。

校本课程的内容应该紧密结合学科知识和社会实践,能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能力。

在制定课程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合理安排课程的难度和深度。

再次,要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

校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应该灵活多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学校校本课程教学大纲

学校校本课程教学大纲

学校校本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简介教学大纲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文件,它对于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清晰的指导。

校本课程教学大纲则是指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的课程大纲,旨在满足学校发展需求和学生的个体差异。

本文将探讨学校校本课程教学大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制定和实施。

第二部分:重要性校本课程教学大纲对于学校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可以确立学校教育目标。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和目标,校本课程教学大纲可以明确这些目标,指导教师和学生朝着共同的方向努力。

第三部分:制定过程制定校本课程教学大纲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

教师、学生和家长都应该参与其中,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校本课程教学大纲需要考虑学校的发展方向、教学资源的分配以及学生的需求和特点等因素。

第四部分:教学内容校本课程教学大纲应该明确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应与学校的教育目标和学生的需求相匹配。

可以根据学生的年级和学科特点进行分类,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第五部分:教学方法校本课程教学大纲还应指定教学方法。

针对不同学科和不同年级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语文课上可以采用讨论和写作等活动,而在科学实验课上则可以进行实践和观察。

第六部分:评价标准校本课程教学大纲还需要明确评价标准。

学校应该根据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制定符合实际的评价方法和标准,以便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和反馈。

第七部分:师资培训校本课程教学大纲的实施需要教师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理念。

学校应该通过组织专业培训、教学研讨和教学观摩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第八部分:实施过程校本课程教学大纲应该在课堂中得到有效贯彻。

教师需要根据大纲的要求进行教学,通过组织课堂活动和设计教学任务,使学生积极参与并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第九部分:教学支持学校应提供充分的教学支持。

可以建立教学资源库,为教师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

还可以组织学术讲座和教学研讨会,促进教师间的交流和合作。

第十部分:反馈和改进校本课程教学大纲的实施需要不断进行反馈和改进。

校本课程教学大纲

校本课程教学大纲

校本课程教学大纲引言:校本课程教学大纲是学校组织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和指导文件,它的编制和实施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就校本课程教学大纲的意义、编制流程以及实施方法进行探讨。

一、校本课程教学大纲的意义校本课程教学大纲是一份由学校根据教学特点和目标制定的教学规范文件。

它具有以下几点重要意义:1.1 明确教学目标校本课程教学大纲通过明确教学目标,使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都能够明确学习的方向和目标。

教师根据大纲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学生根据大纲进行学习计划和自我评价。

1.2 规范教学内容校本课程教学大纲对于教学内容做出详细的规划和要求,使教学活动在一定的框架内进行,保证了教学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师可以根据大纲掌握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方案。

1.3 提高教学质量校本课程教学大纲为教学活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有利于教师科学设计教学过程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通过对大纲的实施,教师能够精确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二、校本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制流程校本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制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2.1 确定课程目标校本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制首先需要明确课程目标。

学校要结合学生的年级、特点和学科特点,确定课程目标和教学重点,明确所希望达到的学习效果。

2.2 制定教学计划在明确课程目标的基础上,可以制定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要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安排。

教师要经过深入研究和思考,确定最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2.3 编写教学大纲根据教学计划,可以开始编写校本课程教学大纲。

大纲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编写大纲时,可以参考其他学校的教学大纲,但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和修改。

2.4 审核和完善编写完校本课程教学大纲后,需要经过专家和相关教研人员的审核和完善。

他们可以从专业角度出发,对大纲进行评审和修改,确保教学大纲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校本课程教学大纲

校本课程教学大纲

校本课程教学大纲一、引言校本课程是指在国家规定的课程体系基础上,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和发展需求所设计的独立课程。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校本课程教学大纲的重要性及其要素。

二、背景1. 校本课程的定义与意义校本课程是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实际情况,由学校教师参与设计与开发、符合学校和社区特点的课程体系。

2. 校本课程教学大纲的作用教学大纲是校本课程的核心文档,它为师生提供了明确的学习目标、课程内容和评估方式,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成效。

三、教学大纲编写要素1. 学科核心素养在设计教学大纲时,需要明确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确保课程内容与核心素养的培养相契合。

同时,要根据具体学科的特点,确定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和评价标准。

2. 学习目标教学大纲应明确学习目标,包括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培养目标。

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合理设定学习目标,并确保其与教材和评估方式相一致。

3. 课程内容与学习资源教学大纲应包括详细的课程内容,明确每个学习单元的核心概念、基本知识和技能。

同时,要提供学习资源的建议,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等,以支持教学活动的开展。

4. 教学策略与评估方式教学大纲需要明确教学策略与评估方式。

教学策略包括教学方法、组织形式、教学资源利用等内容,评估方式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应符合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

五、实施与监控1. 实施教学大纲的实施需要教师的积极参与和配合,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和准备,并实施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

2. 监控与反馈学校教学管理团队应对教学大纲的实施进行监控和评估,通过观察课堂教学、听取教师和学生的反馈等方式,及时调整和完善教学大纲。

六、总结本文简要介绍了校本课程教学大纲的重要性及其要素,明确了学科核心素养、学习目标、课程内容和教学策略与评估方式等关键要素。

同时,强调了教学大纲的实施和监控在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方面的重要性。

希望本文对于学校校本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和实施有所启发与帮助。

《中国象棋》校本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象棋》校本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象棋》校本课程大纲一、课程名称:《中国象棋》二、课程门类:艺体类三、教材来源:改编四、授课时间:56课时五、授课对象:小学1~6年级学生六、课程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国象棋,了解中国象棋悠久的历史与文化。

2.让学生初步掌握中国象棋的技巧,使人人学会下象棋,并提高棋艺水平。

3.在象棋对弈活动中,培养学生对象棋的兴趣,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良好的棋风棋品和良好的意志品质,从而促进学生学业的发展。

七、课程结构:本课程分为:象棋历史与文化、象棋入门、战略战术三部分。

分别适用初级和提高级两种棋艺水平的学生。

八、课程计划:具体教学分三个层次:(1)第一层次为一、二年级的起步层。

(2)第二层次为三、四年级的发展层。

(3)第三层次为五、六年级的提高层。

一、象棋历史与文化(一)中国古代关于象棋起源的传说(二)中国象棋简史(三)象棋术语(四)棋人棋事棋语二、象棋入门(学艺篇)(一)棋盘和棋子(二)走棋和吃子(三)将军、应将、将死、困毙(四)象棋术语(五)象棋竞赛规则(六)象棋要领口诀三、战略战术(博弈篇)(一)战咯战术(动态)(二)战咯战术(静态)课程建议课程准备:1.学校给各班提供中国象棋训练器具。

2.安排计算机上机,作为网络实战教学使用。

对教师的建议:1.注意激发学生活动的兴趣,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文化教育、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

2.低、中年级学生重点学习“象棋入门”,高年级学生增学“战略战术”。

3.课程内容可根据需要作出适当调整。

对学生的建议:1.多留心揣摩,注意把课内的学习延伸到课外。

2.经常与象棋爱好者切磋,提高棋艺,适应不同风格的棋手。

对家长的建议:1.有能力的家庭可为孩子配置棋盘,购买一些象棋方面的书籍以便让孩子进一步提高。

2.家长可以陪同孩子一起学棋,并切磋棋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本课程开发》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校本课程开发
课程代码:
一、课程基本情况
1.学分:1学时:16(理论学时:16实验学时:0 )2.课程性质:全校共选课
3.适用专业:师范专业
4.适用对象:师范专业学生
5.先修课程:教育学、心理学
6.教材与参考书目:《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指南》中小学校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研究与实验课题组编著;
《校本课程开发;小学案例》王一军吕林海著;
《新课改校本研究与课程新设计》人民日报出版社著
7.考核方式:考查
二、课程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了解校本课程的基本理念和途径,掌握校本课程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各领域开发中的相关理论问题和具体实践操作的步骤和方法,明确评价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一般原理和具体做法,并从校本课程开发中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来寻找自己的不足,从而为在教学实践中能有效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打下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三、课程内容、学时分配及教学基本要求(含课内实验)
1.课程内容、学时分配及教学基本要求(含课内实验)
第一章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理念和途径4学时
本章要求:
学习本章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意义、理念和价值观等基本原理,掌握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制订和设计的基本途径,为进一步学习打下理论基础。

第一节课程资源开发的一般原理
一、课程资源的含义
二、课程资源开发的概念和意义
三、课程资源开发的理念和要求
四、课程资源开发的类型
第二节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含义
二、校本课程开发对师生的要求
三、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制订和设计
第二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资源利用2学时
本章要求:
学习本章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意义、本质、特点和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掌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中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明确活动主题设计的两大模
式和组织方式,并结合案例来领会和运用。

第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般原理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含义、本质和特点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中可利用的资源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三、评价信息搜集过程中的儿童权利保护
第二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
一、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的依据
二、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的两大模式
三、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的组织方式
第三章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的开发2学时
本章要求:
学习本章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的含义及其资源的种类和开发要遵循的原则,掌握研究性学习资源开发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并结合案例明确如何在各学科课程与教学中选择和使用研究性资源。

第一节研究性学习资源概述
一、研究性学习的定义
二、研究性学习资源开发的类型
第二节研究性学习资源的开发
一、研究性学习资源开发的原则
二、如何选择研究性的课题
三、在各科课程与教学中,如何选择和使用研究性学习资源
第四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资源的开发2学时
本章要求:
学习本章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资源开发理论依据、开发要求,掌握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资源开发的具体步骤和原则、模式,从而为有效开发本领域的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第一节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资源开发的一般概述
一、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资源开发的理念依据
二、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资源开发的开发要求
第二节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资源开发的内容
一、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资源开发的步骤
二、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资源开发的原则、模式
五、游戏活动评价
第五章劳动与技术教育资源的开发2学时
本章要求:
学习本章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教育资源开发的现状、意义和要求,掌握本领域资源开发的基本原则、视角,明确劳动与技术教育资源及其优化的方法和劳动与技术教育基地的建设,从而对劳动与技术教育资源的开发有一个全面而具体的把握。

第一节劳动与技术教育资源开发的现状、意义和要求
一、劳动与技术教育资源开发的现状
二、劳动与技术教育资源开发的现意义和要求
第二节劳动与技术教育资源开发的原则、视角和资源优化
一、劳动与技术教育资源开发的原则
二、劳动与技术教育资源开发的视角
三、劳动与技术教育资源开发的资源优化
第六章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评价2学时
本章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了解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评价的价值观、主要内容、取向和模式,掌握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评价的具体方法、原则,为在实践中有效评价校本课程开发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指导。

第一节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评价的价值观、主要内容、取向和模式,
一、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评价的价值观
二、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评价的主要内容
三、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评价的取向和模式
第二节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评价的具体方法、原则
一、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评价的具体方法
二、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评价的原则
第七章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教师专业发展2学时
本章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了解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的意义和对教师的要求,掌握影响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因素,明确要实现有效的校本课程开发,就必须从教师培训、教育教学研究及校本教研入手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第一节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的意义和对教师的要求
一、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的意义
二、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的要求
第二节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影响因素和提高的途径
一、影响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因
二、提高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效途径
四、考核办法
1.考核方式:考查
2.考核形式:论文
3.成绩核定:课程成绩=平时(30%)+期末(70%)
大纲制订人:石利
教学院长:赫牧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