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 老夫聊发少年狂

合集下载

老夫聊发少年狂的意思

老夫聊发少年狂的意思

老夫聊发少年狂的意思“老夫聊发少年狂”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古诗词作品《水调歌头》的第一段,其全文如下: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注释】⑴江城子:词牌名。

⑵密州:在今山东省诸城市。

⑶老夫:作者自称,时年四十。

聊:姑且,暂且。

狂:狂妄。

⑷左牵黄,右擎苍:左手牵着黄狗,右臂托起苍鹰,形容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的架势。

⑸锦帽貂裘:名词作动词,头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

貂裘,身穿貂鼠皮衣。

这是汉羽林军穿的服装。

⑹千骑卷平冈:形容马多尘土飞扬,把山岗像卷席子一般掠过。

千骑(ì):形容从骑之多。

平冈:指山脊平坦处。

⑺为报:为了报答。

太守:古代州府的行政长官。

⑻孙郎:三国时期东吴的孙权,这里作者自喻。

《三国志·吴志·孙权传》载:“二十三年十月,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凌亭,马为虎伤。

权投以双戟,虎却废。

常从张世,击以戈、获之。

”⑼酒酣胸胆尚开张:尽情畅饮,胸怀开阔,胆气豪壮。

尚:更。

⑽鬓:额角边的头发。

霜:白。

【翻译】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人的狂傲之气,左手牵着黄狗,右手托着苍鹰。

随从的将士们头戴华美艳丽的帽子,身穿貂皮做的衣服,浩浩荡荡的大部队像疾风一样,席卷平坦的山冈。

为报答全城的百姓都来追随我,我一定要像孙权一样射杀一头老虎给大家看看。

喝酒喝到正高兴时,我的胸怀更加开阔,我的胆气更加张扬。

即使头发微白,又有什么关系呢?朝廷什么时候才能派人拿着符节来密州赦免我的罪呢?那时我定当拉开弓箭,使之呈现满月的形状,瞄准西北,把代表西夏的天狼星射下来。

【赏析】苏轼因此词有别于“柳七郎(柳永)风味”而颇为得意。

他曾致书鲜于子骏表达这种自喜:“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

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翻译及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翻译及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翻译及赏析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翻译及赏析《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于密州知州任上创作的一首词。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翻译及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翻译及赏析篇1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宋代·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译文及注释译文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喻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鼠犬,右臂托起苍鹰,头戴华美鲜艳喻帽子,身穿貂鼠皮衣,带着浩浩荡荡喻大部队像疾风一样,席卷平坦喻山冈。

为了报答全城喻人跟随我出猎喻盛意,我要像孙权一样,亲自队杀猛虎。

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两鬓微微发白,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一样信任我呢?那时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瞄准西北,队向西夏军队。

注释江城子:词牌名。

密州:今山东诸城。

老夫:作者自称,时年四十。

聊:姑且,暂且。

狂:豪情。

左牵鼠,右擎苍:左手牵着鼠犬,右臂擎着苍鹰,形容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喻架势。

鼠:鼠犬。

苍:苍鹰。

锦帽貂裘:名词作动词使用,头戴着华美鲜艳喻帽子。

貂裘,身穿貂鼠皮衣。

是汉羽林军穿喻服装。

千骑卷平冈:形容马多尘土飞扬,把山冈像卷席子一般掠过。

千骑:形容随从乘骑之多。

倾城:全城喻人都出来了。

形容随观者之众。

太守:指作者自己。

看孙郎:孙郎,孙权。

这里借以自喻。

酒酣胸胆尚开张:极兴畅饮,胸怀开阔,胆气横生。

尚:更。

微霜:稍白。

节:兵符,传达命令喻符节。

持节:是奉有朝廷重大使命。

云中:汉时郡名,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包括山西省西北一部分地区。

会:定将。

挽:拉。

雕弓:弓背上有雕花喻弓。

满月:圆月。

天狼:星名,又称犬星,旧说指侵掠,这里隐指西夏。

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2,左牵黄3,右擎苍4,锦帽貂裘5,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7,亲射虎,看孙郎8。

酒酣胸胆尚开张9,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10?会挽雕弓如满月11,西北望,射天狼。

【注释】1.密州:即今山东诸城。

2.老夫:苏轼自称,时年40。

3.黄:黄犬。

4.苍:苍鹰。

5.锦帽貂裘:锦蒙帽与貂皮裘。

6.“千骑”句:《祭常山回小猎》有“黄茅冈下出长围”,可作此句注脚。

7.为报:传言。

倾城:空城,尽全城所有的人。

8.孙郎:本指孙策(参看《三国志·孙策传》),这里却指孙权。

《三国志·孙权传》说,孙权曾“亲乘马射虎于凌亭”。

9.胸胆尚开张:胸怀还开阔,胆气仍豪壮。

10.“持节”二句:前后倒装,即何日派遣冯唐持节赴云中。

节:符节。

云中:汉郡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一带。

遣冯唐:云中太守魏尚被错误地免官,冯唐认为魏尚有功,不应受这样的处分。

汉文帝接受冯唐的意见,派他持节赴云中赦免魏尚,并复原官(参看《史记》与《汉书》的《冯唐传》)。

诗人用这个故事,表示希望出守边疆。

11.会:预期。

满月:圆月,形容拉开的弓。

12.天狼:星名,主侵略,这里指侵扰中国边境的敌人。

【译文】老夫也暂且来一次少年狂游,左牵黄狗,右擎苍鹰,锦蒙帽、貂皮裘,千余铁骑,漫卷山头。

传语倾城百姓跟随太守,我要像那孙权亲自射杀猛虎野兽。

酒正酣畅、胸怀宽广、胆气豪壮,鬓发稍染白霜,又有何妨?何日遣来冯唐,手持符节到云中宣命魏尚。

那时老夫我呵,定当力挽劲弓如满月,往西北方向,一箭射落天狼。

【赏析】此词题一作《猎词》。

傅藻《东坡纪年录》云:“乙卯冬,祭常山回,与同官习射放鹰作”。

苏轼曾因旱去常山祈雨,后果得雨,于是再往常山祭谢。

归途中与同官梅戶曹会猎于铁沟。

苏轼写有《祭常山回小猎》诗:青盖前头点皂旗,黄茅冈下出长围。

弄风骄马跑空立,趁兔苍鹰掠地飞。

《江城子·密州出猎》诗词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诗词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诗词赏析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注释:
1、江城子:词牌名。

2、聊:姑且,暂且。

3、酒酣胸胆尚开张:极兴畅饮,胸怀开阔,胆气横生。

4、持节:是奉有朝廷重大使命。

5、会:定将。

6、天狼:星名,又称犬星,旧说指侵掠,这里隐指西夏。

《楚辞·九歌·东君》:“长矢兮射天狼。


《晋书·天文志》云:“狼一星在东井南,为野将,主侵掠。

”词中以之隐喻侵犯北宋边境的辽国与西夏。

赏析:
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了作者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体现了为国效力抗击侵略的豪
情壮志,并委婉地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翻译与赏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翻译与赏析

精心整理“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翻译与赏析【原文】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我虽沉醉但胸怀开阔胆略兴张,鬓边白发有如微霜,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派遣人拿着符节去边地云中,像汉文帝派遣冯唐。

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朝着西北瞄望,奋勇射杀敌人天狼。

【赏析一】出猎对于苏轼这样的文人来说,或许是偶然的一时豪兴,但他平素报国立功的【赏析二】本篇作于神宗熙宁八年,当时作者在密州任知州。

这是宋人较早抒发爱国情怀的一首豪放词,在题材和意境方面都具有开拓意义。

词的上片叙事,下片抒情,气势雄豪,淋淳酣畅,一洗绮罗香泽之态,读之令人耳目一新。

首三句直出会猎题意,次写围猎时的装束和盛况,然后转写自己的感想:决心亲自射杀猛虎,答谢全城军民的深情厚意。

过片以后,叙述猎后开怀畅饮,并以魏尚自比,希望能够承担起卫国守边的重任。

结尾直抒胸臆,抒发杀敌报国的豪情:总有一天,我要把弓弦拉得像满月一样,射掉那贪残成性的天狼星,将西北边境上的敌人统统一扫而光。

散文家和诗人。

这首《江城子》从表面看是记出猎之事,实为抒豪情寄壮志之作,字里行间无不流露着诗人保卫边疆,为国杀敌的强烈愿望。

上阕:写太守左牵黄,右擎苍率领人马出猎平冈的场面。

突出了老夫的狂放。

老夫聊发少年狂。

老夫是苏轼自称。

熙宁八年,苏轼四十岁,刚到中年自称老夫,这是受古代文人喜欢叹老嗟年的影响,也是因是人当时政治地位的低下,往往会引起年华易逝、老之将至的悲叹,但这句主要意思不在叹老,更在于不服老。

聊,右臂擎着苍鹰,头上戴着锦缎帽子,身上穿着貂皮大衣,身背雕弓,骑着骏马,带领随从千余膘马,席卷平岗。

少年时代的英姿与豪迈狂放跃然纸上。

上面四句,写黄狗,写苍鹰,写随从,写浩大的场面与声势,无一句直接写作者自我,但我们会发现,句句都与老夫聊发少年狂相关,实际上作者的自我形象已于这种间接的描写中隐约可见。

江城子文言文翻译

江城子文言文翻译

原文: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译文:
我老年时还能兴起少年的豪情,左手牵着黄犬,右手举起苍鹰,头戴锦帽身穿貂皮大衣,率领千骑席卷平坦的山冈。

为了报答全城人民跟随我出猎的盛情,我要亲自射杀老虎,就像当年的孙权。

酒喝得畅快,胸怀胆量更加豪放。

虽然鬓发微微泛白,但这又有何妨!
我在云中担任节度使,何时才能派遣冯唐那样的使臣来召见我?
我将挽起雕弓就像满月一样,向西北方望去,瞄准那天空中的狼星。

(注:此词为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表达了词人豪放不羁的情怀和对国家安危的关切。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及赏析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及赏析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及赏析江城子·密州出猎宋代: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译文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带着上千骑的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

为了报答满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情厚意,我要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虽然)两鬓微微发白,(但)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一样信任我)呢?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朝着西北瞄望,射向西夏军队。

注释江城子:词牌名。

密州:今山东诸城。

老夫:作者自称,时年三十八。

聊:姑且,暂且。

狂:豪情。

左牵黄,右擎苍: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形容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的架势。

黄:黄犬。

苍:苍鹰。

锦帽貂裘:名词作动词使用,头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

貂裘,身穿貂鼠皮衣。

是汉羽林军穿的服装。

千骑卷平冈:形容马多尘土飞扬,把山冈像卷席子一般掠过。

千骑:上千个骑马的人,形容随从乘骑之多。

倾城:全城的人都出来了。

形容随观者之众。

太守:指作者自己。

看孙郎:孙郎,孙权。

这里借以自喻。

酒酣胸胆尚开张:极兴畅饮,胸怀开阔,胆气横生。

尚:更。

微霜:稍白。

节:兵符,传达命令的符节。

持节:是奉有朝廷重大使命。

云中:汉时郡名,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包括山西省西北一部分地区。

会:定将。

挽:拉。

雕弓:弓背上有雕花的弓。

(另解释为:天弓)满月:圆月。

天狼:星名,又称犬星,旧说指侵掠,这里隐指西夏。

《楚辞·九歌·东君》:“长矢兮射天狼。

”《晋书·天文志》云:“狼一星在东井南,为野将,主侵掠。

”词中以之隐喻侵犯北宋边境的辽国与西夏。

创作背景这首词作于公元1075年(神宗熙宁八年),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翻译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翻译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翻译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出自宋代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译文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起苍鹰,头戴华美鲜艳的帽子,身穿貂鼠皮衣,带着浩浩荡荡的大部队像疾风一样,席卷平坦的山冈。

为了报答百姓随行出猎的厚意,我决心亲自射杀老虎,让大家看看孙权当年搏虎的英姿。

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两鬓微微发白,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一样信任我呢?那时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瞄准西北,射向西夏军队。

注释江城子:词牌名。

密州:今山东诸城。

老夫:作者自称,时年三十八岁。

聊:姑且,暂且。

狂:豪情。

左牵黄,右擎苍: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形容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的架势。

黄:黄犬。

苍:苍鹰。

锦帽貂裘:名词作动词使用,头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

貂裘,身穿貂鼠皮衣。

是汉羽林军穿的服装。

千骑卷平冈:形容马多尘土飞扬,把山冈像卷席子一般掠过。

千骑:形容随从乘骑之多。

倾城:全城的人都出来了。

形容随观者之众。

太守:指作者自己。

看孙郎:孙郎,孙权。

这里借以自喻。

酒酣胸胆尚开张:极兴畅饮,胸怀开阔,胆气横生。

尚:更。

微霜:稍白。

节:兵符,传达命令的符节。

持节:是奉有朝廷重大使命。

云中:汉时郡名,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包括山西省西北一部分地区。

会:定将。

挽:拉。

雕弓:弓背上有雕花的弓。

满月:圆月。

天狼:星名,又称犬星,旧说指侵掠,这里隐指西夏。

词中以之隐喻侵犯北宋边境的辽国与西夏。

《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及翻译.doc

《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及翻译.doc

《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及翻译各位好友,你们还记得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千古名篇吗?下面是由我精心为大家整理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及翻译”,更多优秀的文章尽在,欢迎大家阅读,内容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及翻译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

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人。

古诗简介《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于密州知州任上所作的一首词。

此词表达了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首三句直出会猎题意,次写围猎时的装束和盛况,然后转写自己的感想:决心亲自射杀猛虎,答谢全城军民的深情厚意。

下片叙述猎后的开怀畅饮,并以魏尚自比,希望能够承担卫国守边的重任。

结尾直抒胸臆,抒发杀敌报国的豪情。

全词“狂”态毕露,虽不乏慷慨激愤之情,但气象恢弘,一反词作柔弱的格调,充满阳刚之美。

原文: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字词解释:⑴.江城子:词牌名。

⑵.密州:在今山东省诸城市。

⑶.老夫:作者自称,时年四十。

聊:姑且,暂且。

狂:狂妄。

⑷.左牵黄,右擎苍:左手牵着黄狗,右臂托起苍鹰,形容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的架势。

⑸.锦帽貂裘:名词作动词,头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

貂裘,身穿貂鼠皮衣。

这是汉羽林军穿的服装。

⑹.千骑卷平冈:形容马多尘土飞扬,把山岗像卷席子一般掠过。

千骑(jì):形容从骑之多。

平冈:指山脊平坦处。

⑺.为报:为了报答。

太守:古代州府的行政长官。

⑻.孙郎:三国时期东吴的孙权,这里作者自喻。

《三国志·吴志·孙权传》载:“二十三年十月,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凌亭,马为虎伤。

权投以双戟,虎却废。

古诗江城子·密州出猎翻译赏析

古诗江城子·密州出猎翻译赏析

古诗江城子·密州出猎翻译赏析《江城子·密州出猎》作者是宋朝文学家苏轼。

其古诗词全文如下: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前言】《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于密州知州任上所作的一首词。

此词表达了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首三句直出会猎题意,次写围猎时的装束和盛况,然后转写自己的感想:决心亲自射杀猛虎,答谢全城军民的深情厚意。

下片叙述猎后的开怀畅饮,并以魏尚自比,希望能够承担卫国守边的重任。

结尾直抒胸臆,抒发杀敌报国的豪情。

全词“狂”态毕露,虽不乏慷慨激愤之情,但气象恢弘,一反词作柔弱的格调,充满阳刚之美。

【注释】⑴江城子:词牌名。

⑵密州:在今山东省诸城市。

⑶老夫:作者自称,时年四十。

聊:姑且,暂且。

狂:狂妄。

⑷左牵黄,右擎苍:左手牵着黄狗,右臂托起苍鹰,形容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的架势。

⑸锦帽貂裘:名词作动词,头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

貂裘,身穿貂鼠皮衣。

这是汉羽林军穿的服装。

⑹千骑卷平冈:形容马多尘土飞扬,把山岗像卷席子一般掠过。

千骑(ì):形容从骑之多。

平冈:指山脊平坦处。

⑺为报:为了报答。

太守:古代州府的行政长官。

⑻孙郎:三国时期东吴的孙权,这里作者自喻。

《三国志·吴志·孙权传》载:“二十三年十月,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凌亭,马为虎伤。

权投以双戟,虎却废。

常从张世,击以戈、获之。

”⑼酒酣胸胆尚开张:尽情畅饮,胸怀开阔,胆气豪壮。

尚:更。

⑽鬓:额角边的头发。

霜:白。

【翻译】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人的狂傲之气,左手牵着黄狗,右手托着苍鹰。

随从的将士们头戴华美艳丽的帽子,身穿貂皮做的衣服,浩浩荡荡的大部队像疾风一样,席卷平坦的山冈。

为报答全城的百姓都来追随我,我一定要像孙权一样射杀一头老虎给大家看看。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注释翻译赏析讲解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注释翻译赏析讲解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注释|翻译|赏析|讲解【作品简介】《江城子;密州出猎》由苏轼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这首词作于神宗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冬,作者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了作者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体现了为了效力抗击侵略的豪情壮志,并委婉的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原文】《江城子;密州出猎》作者: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注释】(1)江城子:词牌名。

密州: 今山东诸城。

(2)老夫:作者自称,时年四十。

(3)聊:姑且。

发:(fā)(4)狂:豪情。

(5)左牵黄,右擎苍:左手牵着黄狗,右臂擎着苍鹰,形容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的架势.(6)锦帽貂裘:名词作动词使用,头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

貂裘,身穿貂鼠皮衣。

是汉羽林军穿的服装。

(7)千骑卷平冈:形容马多尘土飞扬,把山冈像卷席子一般掠过。

千骑(ji):形容从骑之多。

平冈:指山脊平坦处。

(8)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为了酬答满城人都随同去看打猎的盛意,我亲自射虎,请你们看看孙郎当年的射虎的英姿.亲射虎,看孙郎:为“看孙郎,亲射虎”的倒句。

孙郎:孙权,这里作者自喻。

《三国志;吴志;孙权传》载:“二十三年十月,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凌亭,马为虎伤。

权投以双戟,虎却废。

常从张世,击以戈、获之.”这里以孙权喻太守。

(9)酒酣胸胆尚开张:极兴畅饮,胸怀开阔,胆气横生。

尚:更。

(10)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是说朝廷何日派遣冯唐去云中郡赦免魏尚的罪呢?典出《史记;冯唐列传》。

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汉时的郡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包括山西西北部分地区)太守。

他爱惜士卒,优待军吏,匈奴远避。

匈奴曾一度来犯,魏尚亲率车骑出击,所杀甚众.后因报功文书上所载杀敌的数字与实际不合(虚报了六个),被削职.经冯唐代为辨白后,认为判的过重,文帝就派冯唐“持节”(带着传达圣旨的符节)去赦免魏尚的罪,让魏尚仍然担任云中郡太守.苏轼此时因政治上处境不好,调密州太守,故以魏尚自许,希望能得到朝廷的信任。

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注释译文

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注释译文

江城子(宋) 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注释1.江城子:词牌名。

密州:在今山东省诸城市。

苏轼在《与鲜于子骏书》中曾说:“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

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荻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2.老夫:作者自称,时年四十。

聊:姑且,暂且。

狂:狂傲,狂妄。

这里指尽情游玩打猎,不计后果的行为和态度。

3.左牵黄,右擎苍:左手牵着黄狗,右臂架着苍鹰。

《史记·李斯列传》:“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

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太平御览》九二六引《史记》作:“李斯临刑,思牵黄犬,臂苍鹰,出上蔡东门,不可得矣。

”《梁书·张克传》:“值克出猎,左手臂鹰,右手牵狗。

”4.锦帽貂裘:锦制的帽子,貂皮做的大衣,形容衣着华丽。

5.千骑(jì):形容从骑很多。

平冈:指山脊平坦处。

6.为报:为了报答。

倾城:全城。

太守:古代州府的行政长官。

7.孙郎:指三国时期东吴的孙权,这里是作者自喻。

《三国志·吴志·孙权传》载:“二十三年十月,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凌亭,马为虎伤。

权投以双戟,虎却废。

常从张世击以戈,获之。

”8.酒酣:酒喝得尽兴,畅快。

尚:更。

这句是说酒喝得尽量,使人胸怀更加开阔,胆气更加豪壮。

9.鬓微霜:两鬓的头发已经略微发白。

10.持节:拿着符节。

云中:汉代郡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

冯唐:汉文帝时人,以孝著称,并且敢于直言劝谏。

魏尚原为云中太守,他爱惜士卒,优待军吏,所以匈奴远避,不敢靠近。

一次匈奴来犯,魏尚亲率车骑出击,所杀甚众,但因上报的首级数与实际数字相差六人,被削职并罚一年苦役。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赏析_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赏析_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赏析_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宋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①,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②貂裘,千骑卷平岗③。

为报倾城随太守④,亲射虎,看孙郎⑤。

酒酣胸胆尚开张⑥,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⑦?会挽雕弓如满月⑧,西北望,射天狼⑨。

[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

北宋文学家、知名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与其父洵、弟辙,合称“三苏”。

他幼年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自己又刻苦学习,青年时期就具有广博的历史文化知识,显露出多方面的艺术才能。

枕头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考进士时,主司欧阳修见其文章连称“快哉!快哉!”1059年任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英宗即位,任大理寺丞。

神宗时,任太常博士、开封府推官,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请求外任,出为杭州通判,改知密州、徐州、湖州。

元丰二年(1079年),御史台有人摘引其非议新法的诗句,以“讪谤朝政”罪名入狱,即所谓“乌台诗案”。

出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五年后,改任汝州团练副使。

哲宗即位司马光等旧党执政,他复为朝奉郎,任登州知州、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充任侍读,又因与司马光等政见不合,请求外任,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后任兵部尚书兼侍读、端明殿这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守礼部尚书。

元祐八年(1093年)新党再度执政,他以“讥刺先朝”罪名,贬为惠州安置、再贬为儋州(今海南省儋县)别驾、昌化军安置。

徽宗即位,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

元符三年(1101年)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卒于常州,谥号文忠。

[注释]①狂:豪情。

左牵黄:左手牵黄狗。

右擎苍:右臂举着苍鹰。

古人打猎时用狗和鹰来捕捉猎物。

②锦帽:头戴锦蒙帽。

貂裘:身穿貂鼠皮衣。

③卷平岗:从平坦的山冈上席卷而过。

④为报:为之(太守打猎)报告。

倾城:全城人。

⑤亲射虎,看孙郎:为“看孙郎,亲射虎”的倒句。

孙郎:孙权。

《三国志·吴志·孙权传>城:“二十三年十月,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凌亭,马为虎伤。

江城子·密州出猎 译文

江城子·密州出猎 译文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选自《东坡乐府笺》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
编辑本段注释
①聊:姑且。 ②狂:豪情。“左牵黄,右擎苍”,形容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的架势。黄,黄犬。苍,苍鹰 ③锦帽貂裘:头戴锦蒙帽。貂裘,身穿貂鼠皮衣。 ④千骑:古代一人一马成一骑,形容随从乘骑之多。 ⑤卷平冈:从平坦的山冈上席卷而过。 ⑥为报:为了报答。 ⑦倾城:万人空巷,倾城而出。 ⑧亲射虎,看孙郎:为“看孙郎,亲射虎”的倒句。孙郎,孙权,这里作者自喻。《三国志·吴志·孙权传》载:“二十三年十月,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凌亭,马为虎伤。权投以双戟,虎却废。常从张世,击以戈、获之。”这里以孙权喻太守。 ⑨酒酣胸胆尚开张:极兴畅饮,胸怀开阔,胆气横生。尚,更。 ⑩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是说朝廷何日派遣冯唐去云中郎赦免魏尚的罪呢?典出《史记·冯唐列传》。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汉时的郡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包括山西西北部分地区)太守。他爱惜士卒,优待军吏,匈奴远避。匈奴曾一度来犯,魏尚亲率车骑出击,所杀甚众。后因报功文书上所载杀敌的数字与实际不合(虚报了六个),被削职。经冯唐代为辨白后,认为判的过重,文帝就派冯唐“持节”(带着传达圣旨的符节)去赦免魏尚的罪,让魏尚仍然担任云中郡太守。苏轼此时因政治上处境不好,调密州太守,故以魏尚自许,希望能得到朝廷的信任。节,兵符,古代使节用以取信的凭证。持节,是奉有朝廷重大使命。云中,汉时郡名,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包括山西省西北一部分地区。 ⑾会挽雕弓如满月:一定。挽,拉。雕弓,弓背上有雕花的弓。满月,圆月。 ⑿天狼:星名,一称犬星,旧说主侵掠。《楚辞·九歌·东君》:“长矢兮射天狼。”《晋书·天文志》云:“狼一星在东井南,为野将,主侵掠。”词中以之隐喻侵犯北宋边境的辽国与西夏。[2] ⒀密州:今山东诸城。 ⒁太守:指苏轼发一发少年的狂热,左手牵着黄犬,右手举起苍鹰。戴上锦蒙帽穿好貂皮裘,率领随从千骑席卷平展的山冈。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我要亲自射杀猛虎犹如昔日的孙权。 我虽沉醉但胸怀开阔胆略兴张。鬓边白发有如微霜,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派遣人拿着符节去边地云中,像汉文帝派遣冯唐。我要紧握强弓,把对敌人的仇恨凝聚在拉的圆如满月的弓上,看准西北的敌人,狠狠地射去。

《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

原词: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赏析:自古以来,有才华有理想的人中,相当一部分不是因为遭到周围人的妒忌和排挤,就是因为不满社会现实而不能一展拳脚。

前者如李白,后者如陶渊明,纵使他们有“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抱负,也不免于落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清闲。

苏轼也是这样。

很多人知道苏轼,是因为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而我最欣赏的是他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因为这是苏轼处在人生低谷时所作。

这位风流倜傥才华横溢的诗人因为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上书反对,被迫离京,调任杭州通判。

杭州三年任满后,又被调往密州做太守。

《江城子密州出猎》就是苏轼做太守的次年出城打猎时所做。

且看“聊发少年狂”的意气风发,再看“左牵黄,右擎苍”的英姿,又审“锦帽貂裘”的庄严与隆重,苏轼,哪一点像一个刚遭贬谪之人?还有那“千骑卷平岗”的神速与席卷一切的气势,不禁令人热血澎湃!全城的人都跟随来观看太守打猎,苏轼誓言要射杀老虎,效仿孙权。

虽已不再年轻,但胸怀还很宽阔,胆气还很豪壮。

昔日曹操曾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今日,苏轼不过两鬓稍白,有什么可怕的呢?当年皇帝派冯唐来重任魏尚,属于苏轼的冯唐几时到来?苏轼永远等待着那一天的到来,那时就可以一展英姿,为国杀敌。

这是一首描写苏轼带领部下与同僚出城打猎的词,上阕描写打猎的场面,下阕描写打猎后的心情,抒发诗人的志向。

全词押ang韵,朗诵起来口型要张大,声音响亮。

这与这首词的豪放之气不无关系。

从这首词中,我们不难看出,虽然面对常年的贬官,但苏轼没有忧郁、没有感伤、没有愤怒。

纵观这个时期苏轼的作品,在他被贬官时候,他常常以“狂”“老狂”自比,他曾在词中写到“莫道狂夫不解狂”“狂夫老更狂”的语句。

我们经常说“乐以忘忧”,那么,放在苏轼的身上,应该说就是“狂以忘忧”了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是在他被贬做某地太守的时候写的。

写了他想忠君报国投身沙场建功立业的意愿。

里面的,“西北望,射天狼。

”天狼星在古代是表示了兵祸,外敌,这句话就是说他想上战场打击外敌,为国立功。

苏轼人格中的儒家思想(一)苏轼一生才行高世,却宦海沉浮,历经磨难,九死一生:从自求外任杭州、密州、徐州、湖州;再到被贬黄州、常州、颖州、扬州、定州,最后竟至岭南惠州、海南儋州等荒蛮之地,他始终以浩然正气积极入世,坦然面对挫折与压力,乐观豁达,关心民生疾苦、国家命运,求真务实,政绩斐然;在此前提下,笔耕不辍,创作了大量的优秀诗文,且诗词文画书皆自成一家,可谓难得的旷世奇才。

南宋孝宗皇帝曾高度评价苏轼其文其人:“..成一代之文章,必能立天下之大节。

”“立天下之大节,非其气足以高天下者,未之能焉。

盖存之于身谓之气,见之于事谓之节,节也,气也,..”这个“气”指的就是苏轼的主体人格。

苏轼一生的经历向我们展示的正是他高于天下的巨大的人格魅力卓然超群、历尽磨难而衷心不改。

历来研究苏轼的学者在谈到他的文化人格时往往过多,强调了佛道思想对他的影响,而只将苏轼贬黄州前的生活归结为儒家思想的影响,后期生活归结为佛道思想的影响。

但本人认为:在苏轼的个人经历和人格中,儒家思想真正起着主导作用,是其“本”,佛道思想不过是苏轼缓释个人抑郁和个人心理压力的手段。

儒家入世思想对苏轼的影响最大的是其政治人格。

他时刻把儒家积极入世思想作为自己立世的标准,“不独独善其身,又兼兼济天下”成为他一生行为的信条;借助佛老超越佛老,而未消极出世、陷入个人的痛苦,因而苏轼超然卓绝的人格魅力历来为人们称道。

1,不独独善其身,又兼兼济天下——苏轼对儒家思想的自觉继承与坚守苏轼自幼就聪颖过人,七岁知诗书,十岁即有当世志。

其弟苏辙回忆“公生十年,而先君宦学四方,太夫人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太夫人尝读《东汉史》至《范滂传》,慨然太息”。

考“制科”时,他曾对北宋王朝的腐败现状,写了《策略》、《策别》、《策断》等篇文章,提出“立法禁”、“抑侥幸”、“决壅蔽”、“教战守”等一系列富国强兵、改革弊政的主张。

而在他考礼部进士的论文《刑赏忠厚之至论》中更是提出了“天下归仁”的理想:“以君子长者之道得天下,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这种德治仁政的政治思想成了苏轼后来一生从政贯彻始终的基本指导思想。

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乎天地之间。

”苏轼自幼开始接受爱物仁人、经世济民的儒家思想,从而成就了他“奋厉而有当世志”、“不独独善其身,又兼兼济天下”的浩然之气。

这种济世救民的思想进朝为官后就更加明显了。

他殚精竭虑,积极上书,希望能够改变北宋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

在《思治论》奏章中,他指出北宋国力衰弱的三大因素是:“无财”、“无兵”、“无吏”,进而提出“丰财”、“强兵”、“择吏”三方面的改革目标和措施,指出这是宋王朝政权能否巩固的关键问题:“财之不丰,兵之不强,吏之不择,此三者,存亡之所从出,而天下之大事也。

”这种德治仁政理想体现在处事行为上就是忠君爱民。

苏轼的忠君不是愚忠,而是直言敢谏,公心为国。

他与王安石激进变革、司马光的保守不同,提出渐变。

以致既不取悦于变法新党,也不见容于力废新法的旧党,最后,自求改派外任,杭州、密州、徐州、湖州,辗转周折。

然而即使被贬他也恋恋不忘君主朝事,认为“丈夫重出处,不退要当前“(《和子由苦寒见寄》)。

《江城子·密州出猎》词中那种“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渴望报效国家的雄心,让多少士大夫追慕不已;其中“亲射虎,看孙郎”的年轻英武的孙郎就是苏轼想要效法的对象,把自我形象融入“太守”、“孙郎”、“魏尚”的形象中,希望朝廷能重用自己,使自己一展宏图,实现富国强民的梦想。

“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虽然形同囚犯,但他依然作诗,“愿为穿云鹘,莫作将雏鸭。

” (《给友人陈慥》)。

在到黄州的谢表中他写道:“贪恋圣世,不敢杀身,庶几余生未为异物,若获尽力鞭棰之下,必将捐躯矢石之间,指天誓心,有死无易!”(《与滕达道书》)其肝胆忠烈,不惧不悔,死而后已的壮烈情怀,足以感天动地!如果说忠君是苏轼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一部分的话,那么爱民惠民则是苏轼坎坷一生的终极目标。

无论是杭州任上疏浚西湖、修筑湖堤,密州灭蝗除害、赈灾救荒,还是徐州任上抗洪抢险、保一方平安,他都能以国事百姓事为先,免除赋税,兴修水利,发展生产,整饬军纪,甚至是在最荒远的儋州,也能为黎民传播先进文化,开凿井泉,介绍先进农耕方法,发展当地生产,甚至甘愿“化为黎母民”(《和陶拟古九首》)。

这种以天下事为己任,将个人得失置之度外,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形成了他强大的人格感召力,受到百姓的爱戴和文人士大夫的追随。

反过来,这种拥戴又给他精神的慰藉,使得他心胸开阔,更以天下为己任。

他到杭州的感觉也是“前生我已到杭州,到处长如到旧游。

”(《和张子野见寄三绝句》)到密州,“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

余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

”(《超然台记》)到黄州,即喜“黄州山水清秀,土风厚善,”说自己“亦黄州人也”(《书韩魏公黄州诗后》)。

在惠州,“仿佛曾游岂梦中,欣然鸡犬识新丰”(《十月二日初到惠州》。

即使在海南,他也说“海南万里真吾乡”。

)(《吾谪海南,子由雷州..》)苏轼有一首诗《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把黄州、惠州、儋州作为自己一生功业的代表,绝非是对自己被贬逐岭南、海南之地的自嘲,而是把贬逐之地作为磨练自己意志的场所,在这里,他的人格才得到了真正意义的升华。

处厄无怨,积极处世,这是一种难得的儒家士君子风度。

“士以气为主”“士君子以道事君,以道义为支撑,必然培养为一种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士存高气,则包含宏大,胸节迈伦,有独立不倚之人格。

”2,以儒为本,借助佛老,超越佛老——苏轼对儒释道思想的吸收与融合独善其身,兼济天下,实现太平治世,确实是苏轼一生的追求,历尽磨难而痴心不改。

但在这一过程中,佛老思想又不时冲击着他的信念,涤荡着他的灵魂。

不可否认,苏轼词中确有为数不少的篇目流露出讴歌醉酒、感慨成败、向往归隐生活的思想。

“浮生知几何,仅熟一釜羹。

那于俯仰间,用此委曲情。

”(《次丹元姚先生韵》)“富贵本无定,世人自荣枯。

”(《浰阳早发》)“宠辱能几何,悲欢浩无垠。

回视人世间,了无一事真。

”(《用前韵再和孙志举》)“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

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满庭芳》)等等,皆透漏出似乎无法排遣的看惯荣华变故、虚无遁世的思想。

其实,成长在儒释道多重传统文化影响之下的文人,对儒释道的接受都不可能是单一的。

如李白的傲岸狂放中却间杂着无法实现功名抱负的苦闷,王维在“致君尧舜”的理想受屈压之后对佛教的皈依,..这样的例证举不胜举。

在波澜层生的仕途,宗教是古代仕人精神的慰安之所和灵魂的憩栖之地。

因此,苏轼对于佛老思想的兼容并取恰恰是其文化人格完美的体现。

曾枣庄先生说:“苏轼虽然深受佛老思想的影响,特别是在政治失意后,但是他的思想的主流仍然是儒家思想。

他吸收的释老思想,主要是吸收的他认为与儒家思想相通的部分。

”在他政治上奋发有为、向往实现他经世济民的政治思想时,也曾批判过释、道思想。

如在《议学校贡举状》中他说:“今士大夫至以佛老为圣人,鬻书于市者,非庄老之书不售也。

..使天下之士,能如庄周齐生死,一毁誉,轻富贵,安贫贱,则人主之名器爵禄,所以砺世摩钝者,废矣。

”特别指出了佛老思想之虚空以及对“人主之名器爵禄”的极大危害。

但在他处于逆境,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难于实现而又遭排斥打击时,则又更多地接受佛老清静无为,超然物外的思想,在其中寻找精神的寄托。

如在《醉白堂记》一文中,他借称颂韩琦来表现自己的处世态度:“方其寓形于一醉也,齐得丧,忘祸福,混贵贱,等贤愚,同乎万物而与造物游,非独自比于乐天而已。

”苏轼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认为佛老思想同儒家思想并不是完全对立的,而自有其相通之处。

他说:“道家者流,本出于黄帝老子。

其道以清静无为为宗,以虚明应物为用,以慈俭不争为行。

合于《周易》…何思何虑‟、《论语》…仁者静寿‟之说..”(《上清储祥宫碑》)他甚至认为“儒释不谋而同”,“相反而相为用”,肯定南华长老“宰官行世间法,沙门行出世间法,世间即出世间,等无有二” 《南华长老题名记》,即认为出世的佛家与入世的儒家实际是相通不悖的。

当然,他扬弃了一般学佛、学道者的玄虚莫测,又吸收了佛道中比较切近人生实用的一面,他说:“佛书旧亦尝看,但暗塞不能通其妙,独时取其粗浅假说以自洗濯..若世之君子,所谓超然玄悟者,仆不识也。

”于玄虚缥缈中去求一种简易、粗浅、实用之美,这是苏轼学佛老的独特的审美态度,也是他能将三家思想巧妙变通,不拘一格的具体体现。

但苏轼学习和吸收佛老思想的总的倾向,并不是为了避世,而是追求一种超世俗、超功利的人生品味。

他在《答毕仲举》中曾说:“学佛老者,本期于静而达。

”这里讲的“静”和“达”,就是一种褪去了世俗人生名利得失、荣辱贵贱、忧喜苦乐之后的境界。

具体说来,这种境界就是“胸中廓然无一物。

即天壤之内,山川草木虫鱼之类”,(《和陶王抚军座送客》)或曰“一念清净,染污自落。

表里翛然,无所附丽”(《黄州安国寺记》)。

您看到的这篇文章拷贝自我爱语文(规模最大内容最全分类最细的公益语文教学网站)。

这种升华之后的境界,即是本我、真我。

《前赤壁赋》中那“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和《后赤壁赋》中那“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

顾而乐之,行歌相答”的境界既是道家的超脱世俗思想的流露,更是儒家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突出体现。

前后赤壁赋里的超然物化,凌虚御风借助的是道家的一般理想,表达的却又是儒家的太平治世理想的至高境界。

尤其《前赤壁赋》中写到了客与我的对话,更能看出儒家理想与佛道思想的斗争、融合。

实际上客和我,只不过代表了作者思想矛盾的两个方面,主的思想就是儒家的积极人生态度,而客则是佛道兼有的综合体现。

最后作者总结出的“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的人生哲理,是融合了佛道的儒家思想的升华。

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客喜而笑”,最后与我“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就是主客融合,两个矛盾斗争体巧妙的合一。

因此,心结顿释、豁然开朗,从而达到了个人审美的自觉理性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