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临阅江楼

合集下载

登南京狮子山—阅江楼_小学三四年级状物

登南京狮子山—阅江楼_小学三四年级状物

登南京狮子山—阅江楼
登南京狮子山—阅江楼
旅游的第二天,坐车南京狮子山上的阅江楼游玩,我开心极了,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我们走了没多久时间来到了城墙上,这座城墙是建筑在战争时期。

我们又走了几分钟的路程,看到了在战争时期才有的楼,一共有三座这样的高楼,其中有一座叫阅江楼,高52米,处处精工细作,精雕细刻,无比华美,内涵丰富,有许许多多的历史名人的足迹和作品。

山顶上可以看很多风景,西望山下是静海寺,北望山下是南京长江大桥。

古人可真伟大啊,在这么不发达的时代就已经建筑出这么雄伟这么高大的楼啊,还把这一些建楼的技术传给了后人让我们继续流传下去。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南京阅江楼游记作文_初三优秀作文

南京阅江楼游记作文_初三优秀作文

南京阅江楼游记作文_初三优秀作文南京,古都中的珍宝,蕴藏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

在这个城市里,有许多历史古迹,其中有一座极具特色的建筑——阅江楼。

我有幸拜访了这座建筑,深深感受到了南京的深厚底蕴。

阅江楼位于长江风光带上的白鹭洲,是江南重要的风景名胜。

在进入阅江楼的大门之前,我看到了一座巍峨壮观的牌坊,上面镶嵌着金色的字迹,写着“阅江楼”三个字。

这个牌坊仿佛是在告诉我,我即将进入一个承载着历史的地方。

一踏入大门,我便看到了一条宽阔的石板路,路两旁是绿草如茵的花坛,花坛里开满了丰富多彩的花朵。

穿过花坛,我来到了阅江楼的门厅,门厅内摆放着各种展示着江南文化元素的文物和图片。

楼道两侧是雕刻精美的石柱,上面刻着各种各样的壁画,使人仿佛穿越到了古代。

登上阅江楼,我发现楼上的景色更加壮观。

楼顶上有一个观景台,站在上面可以饱览长江的美景,远处的江面上有几只小船缓缓而行,江水波光粼粼,仿佛一层层织就的银网。

江对面的建筑高楼林立,犹如城市的森林。

江面上不时有游船穿梭给这个美景增添了生气。

我沉浸在这美丽的景色中,完全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走出阅江楼,我来到了白鹭洲的湖心亭。

这是一个小小的亭子,建在一个小岛上。

亭子中央有一个小池塘,池塘里有几尾金鱼悠闲地游弋着。

我坐在亭子里欣赏着湖光山色,再配上微风吹来的湖水的清香,这真是一个让人忘却一切烦恼的好地方。

在离开的时候,我又重新回到了阅江楼门口。

回头望去,阅江楼呈现在我面前,依然那么壮丽。

我心中涌起一股自豪感:南京的阅江楼确实是一座不可多得的宝藏。

我下定决心,要将自己游览这座楼的经历,与更多的人分享,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南京的美丽和文化。

南京阅江楼游览之旅,让我受益良多。

不仅仅是因为阅江楼本身的美景,还有南京的历史文化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次游览让我懂得了更多的知识,也拓宽了我的视野。

我相信,南京的阅江楼会继续吸引更多的游客,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南京的魅力。

阅江楼记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阅江楼记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阅江楼记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本文选自《宋文宪公全集》卷七。

朱元璋称帝后,下诏于南京狮子山顶修建阅江楼。

宋濂奉旨撰写此记。

此应制之作颇具特色,颇有明代开国气势,后入选《古文观止》。

阅江楼记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是如何呢?本文是店铺整理的阅江楼记文言文翻译及注释资料,仅供参考。

阅江楼记文言文原文阅江楼记作者:宋濂金陵为帝王之州[1]。

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

逮我皇帝[2],定鼎于兹[3],始足以当之。

由是声教所暨[4],罔间朔南[5];存神穆清[6],与天同体。

虽一豫一游[7],亦可为天下后世法。

京城之西北有狮子山[8],自卢龙蜿蜒而来[9]。

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

上以其地雄胜,诏建楼于巅,与民同游观之乐。

遂锡嘉名为“阅江”云[10]。

登览之顷,万象森列,千载之秘,一旦轩露[11]。

岂非天造地设,以俟大一统之君,而开千万世之伟观者欤?当风日清美,法驾幸临[12],升其崇椒[13],凭阑遥瞩,必悠然而动遐思。

见江汉之朝宗[14],诸侯之述职,城池之高深,关阨之严固,必曰:“此朕沐风栉雨[15]、战胜攻取之所致也。

”中夏之广[16],益思有以保之。

见波涛之浩荡,风帆之上下,番舶接迹而来庭,蛮琛联肩而入贡[17],必曰:“此朕德绥威服[18],覃及外内之所及也[19]。

”四陲之远,益思所以柔之[20]。

见两岸之间、四郊之上,耕人有炙肤皲足之烦[21],农女有捋桑行馌之勤[22],必曰:“此朕拔诸水火、而登于衽席者也[23]。

”万方之民,益思有以安之。

触类而思,不一而足。

臣知斯楼之建,皇上所以发舒精神,因物兴感,无不寓其致治之思,奚此阅夫长江而已哉?彼临春、结绮[24],非弗华矣;齐云、落星,非不高矣[25]。

不过乐管弦之淫响,藏燕赵之艳姬。

一旋踵间而感慨系之,臣不知其为何说也。

虽然,长江发源岷山,委蛇七千余里而始入海[26],白涌碧翻,六朝之时,往往倚之为天堑;今则南北一家,视为安流,无所事乎战争矣。

阅江楼作文600字

阅江楼作文600字

阅江楼作文600字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听完毛主席的这句诗,让我们怀着好奇的心情前往阅江楼游览。

沿着登山小路一直往前走,来到了山中的一个藏兵洞面前。

据说藏兵洞曾经在古代战争时期是埋伏士兵的地方,而现在却成为了我们纳凉的好地方。

走进去,清风缕缕吹过,凉丝丝的,舒服极了!虽然有点暗,但是点上灯,冰冷的藏兵洞里也略带着几分温情。

站在狮子山下,抬头向上望去,十分雄伟。

这让我有些想打退堂鼓。

但是想到山顶金碧辉煌的阅江楼,不经让我又鼓起了勇气,深深地吸了口气,勇敢的往山顶走去。

登上山顶,映入我眼帘的是阅江楼。

黄绿色的琉璃瓦鳞次栉比,造型优美。

廊柱门窗古色古香,一派皇家气势。

走进楼里,迎面看到放在金字靠壁前朱元璋龙椅的仿制品,它是由上等的红木做成的,龙椅靠背上雕刻着精美的龙形图案,也给这张龙椅增加了几分华丽的气质。

乘坐电梯登上阅江楼的`楼顶。

阵阵微风吹过,把阁四周的风铃吹得叮当作响,清脆的铃声宛如夜莺的啼叫。

楼顶的微风阵阵袭来,脸上的汗珠全都被吹干了,滚烫的脸蛋瞬间清凉,发丝也被吹起来,怎能不感到舒服呢?就好像吃冰糖葫芦,放进嘴里时酸酸涩涩,但嚼一会儿后,不仅香甜还又脆真是先苦后甜啊!
登阅江楼,不仅锻炼了意志,还增长了知识。

阅江楼记散文

阅江楼记散文

阅江楼记散⽂梅花馥郁吐清⾹,晴空⼀排上云霄。

牌楼⾼耸仪凤门,凤浩长江千万⾥。

阅江览胜蹬南门,闻名江南第⼀楼。

盘⼭明城墙,萦绕狮⼦⼭,狮蹲长江边,⾦陵增威风望阅江楼,如松仡⼭巅,牌坊常相伴,卢龙湖⽔淌。

曲径缓缓⾏,忆长城,护国门;乔⽊层层林,惜故⾥,安千秋。

苍鹰独遨⼭⽔间,揽收胜境楼牌起。

踏上狮⼦道,寒风凛阵阵。

红叶卷蝶飞,枯枝婀娜⾏。

冬青傍两侧,青松闻江涛。

仰望阅江楼,肃然起敬意。

铜⿍千古痕,宫殿落名⼭。

琉璃⽡砾,雕梁画栋。

飞檐坠铜铃,丹青绘楼阁,是宫⼜如塔。

⽯基⾼筑,栋梁顶⽴,四⾯临风,⼋⾓玲珑。

塔楼七层阴阳相连,⼤厅明朗宛若亭宇。

扶⼿廊,情切切,苏绣名楼碑,线线有深意。

江岭⼀席风,⼭道⾬花落。

登临阅江楼,北望长江岸,⼤桥旗灯闪烁,贯穿东西南北,列车奔驰⽽过,船只点点桥下。

燕⼦矶听潮⾳,观⾳门祈平安。

劳⼭数重娇,何⽇古道会?回廊漫步读⾦陵,⾼楼丛中紫⾦⼭。

⼗⾥长堤建相思,龙⾈划波⽞武湖。

陵园写历史,钟⼭宣民主。

博爱光标路,烟光紫霞湖。

鸽⼦飞翔⾳乐台,⼗⼆乐坊花⽉夜,旋旋激流铁马驰,弦弦弹尽⼼中泪。

英雄披甲争正义,阵亡将⼠须祭祀。

腊梅散⾹莫攀折,雪花飘飘凝绝艳。

东南望秦淮,迤逦风光带。

⼋艳倾王孙,流⽔还风流。

航渡求功名,明志为天下。

澹泊以致远,桃叶渡⼝泊。

东⽔关登城墙,放船亭载客回。

鸟⼉双栖筑爱巢,秦淮⼈家喜迎春。

状元糕,圆⼦羹,古运河⽔渌漪澜。

秦淮⼀胜境,武定公园趟。

城门三重天,关隘⽔流畅。

⼣阳映桥红,⽩鹭洲过印⽉桥,⽔榭塔影粼粼光。

只愿静听⽔中⾬,⼼⼉常系⽔岛亭。

浣花桥惜⽔流,春花碎冬作泥,⽔流长,⽂风聚,耕耘缘。

秦淮灯节莲花亮,红灯挂起千千家。

轻⾈摇⼷浮霓光,拟是红妆出青波。

龙灯悬⼩巷,接凤⾛秦淮。

江南贡院⾦榜名,双龙戏⽔⽐翼舞。

凤傲桥栏彩灯闪,琵琶声声古巷幽。

⼈间重晚晴,笑品⾦陵吃。

⼀桥⼀灯⽕,夜泊秦淮渡。

河堤宫灯扬,⽔溅⽯沿泣。

⾬洒⼈⼉散,⽟烙花踪影。

夫⼦庙秦淮河,⼤成殿宏钟鸣。

画舫夜渡观灯花,⽔光流萤扑⾯来。

参观阅江楼心得

参观阅江楼心得

参观阅江楼心得参观阅江楼后,不仅感叹,禁不住赞叹道:“真是登上阅江楼,浩瀚大江风光一览无余啊!”的心得。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参观阅江楼心得,欢迎大家阅读。

参观阅江楼心得篇1阅江楼一游,无论是里面各式各样各朝各代的砚墨,还是陈列着的枪械,战争油画等等,都颇引人感慨。

所有历史文化景观的存在必然是有其价值的,它像是一个烙印,镌刻在历史进展的卷轴上,提醒着我们,有一些人、有一些事,是不应该被遗忘的。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不断接受着新事物,眼界定格在新视野里,鲜少记起我们有时候应该回头看看,看看我们脚下踩着的这条路,是由多少人用汗水、用血肉、用生命一直铺垫过来的。

而那些历史文化景观恰恰能及时提醒我们——忘记历史等于背叛。

若我们想为自己开脱一下,或者可以把“背叛”换一个词,无情?忘恩负义?饮泉之水不思泉之源?不管怎样,说到底终究是让人感到如芒在背的形容。

或者我骨子里流着文人的血,在一众对历史不甚关心的年轻人当中是个异数,对历史颇为偏好。

那些已经被记录在册的事情,那些已经永远成为一个名字的人们,那些久远的我无法参与的时代,以文字,图画,雕塑等一切有形的状态再次呈现在我眼前时,心中的一些触动,一些澎湃,是无法言说的。

就好比我当时在阅江楼里看见一幅大型的战争场景油画时,那太过栩栩如生的人物雕刻,让我久久伫立,感受那画里是怎样一种硝烟弥漫怎样一种壮士豪情,心里面明明有千言万语,到得嘴边,所有想说的都化作一句简单的“好真实!”表达出来,除此之外,真的再找不到更精妙的语句来形容心中所感。

去了一趟阅江楼,短短一小时,大家却像是去了一番旅游的兴奋心情,不断地拍照。

当然我也拍了两三张,其中一张就是那一排整齐的步枪。

看着那些已经很陈旧的枪支,第一个蹦入我脑海的词是“落后”。

相比现在那些先进的武装器械,那里陈列的枪要形容为“落后”那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即使是相比于同时期侵略我国的列强所使用的武器,依然是脱不开“落后”二字。

游阅江楼作文

游阅江楼作文

游阅江楼作文游阅江楼作文1阅江楼与滕王阁、岳阳楼、黄鹤楼并称“四大名楼”。

阅江楼景区内有玩闲亭、古炮台、孙中山阅江处、五军地道、地藏寺等20余处历史遗迹,是一个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为一体的全国知名生态旅游胜地,为国家4a级旅游景点。

我们坐上登山电梯来到山顶,只见一座碑亭耸立在我们眼前,认真一瞧,原来是朱元璋称帝后,亲自撰写的“阅江楼记”。

穿过刻满故事的碑廊,只见宏伟壮观的阅江楼巍然耸立,傲对碧空,在蓝天的衬托下,像一个巨人站在那儿,纹丝不动。

走进阅江楼,第一层是为了纪念明朝那些皇帝修建的。

第二层是为了纪念郑和下西洋而修建的,那里有一副《郑和下西洋全图》的瓷画,从2楼始终连续到6楼,重现了郑和下西洋的全景,好玩极了。

看!那不是“宝船”和“郑和下西洋图”吗!“宝船”模型完全模拟了郑和当年下西洋的战舰,它长148米,宽60米,有十几层楼房那么高,看上去有两个足球场大。

船上有9根桅杆,12面风帆,可乘坐一千人左右,需要二、三百人驾驶才行。

当年,船上就已经配备了罗盘等当时最先进的'航海仪器了。

“郑和下西洋图”具体地记载了郑和下西洋的线路。

郑和下西洋一共7次,历时28年,他去过马刺加、苏门答腊、渤泥国、旧港、古里、爪哇岛等许多地方,前后到过30多个国家,最远抵达了非洲东岸......第六层不仅有壁画,还有一条金龙和一张桌子。

纯金做成的龙有一双红宝石做的眼睛,它张牙舞爪,惟妙惟肖,跃跃欲试的神态,仿佛就要跳下来似的;长方形的大桌子一四周着十把椅子,这个组合可不平凡,它们的表面刻了100只狮子,每只狮子形态各异、活敏捷现,看得游人们连声赞扬,一起感叹古代工匠的巧夺天工。

登上7楼,面对江面极目远眺,浩瀚的长江风光旖旎,秀丽的江景一览无余;长江大桥横跨大江南北,流淌的车流在夕阳的照射下,像一粒粒散落的珍宝闪闪发光。

背江而望,金陵美景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

宏伟壮丽的阅江楼,让人流连忘返,她就像一颗镶嵌在长江边上的刺眼明珠,为古都金陵添光增彩。

阅江楼

阅江楼

登阅江楼是在今年的春天,我们怀着期待的心情踏足肇庆市闻名国内外的阅江楼,久闻此楼乃肇庆八景之一,那一天风和日丽,天空一片晴朗,在这样的天气下我们兴致高昂,让我们的阅江楼之旅倍感愉快。

一路上,友人提醒我,肇庆的众多景点中,脂粉味太浓,雨花台处处透露着哀伤,观完阅江楼,才能感受大气恢宏,因为阅江楼是经典的传世之作,只有阅江楼让多少游客遐想感慨万千,不仅带给游客端砚文化之赞叹,也会感受到铁军的威武之气。

透过车窗,望阅江楼矗立在参天古木中,如古画中的海市蜃楼。

车开进了阅江楼的院子,我们一下车就到了阅江楼正门口的长长的阶梯下。

阅江楼位于位于端州古城东门外的石头岗上,南临西江,楼台高耸,重檐飞阁,蔚为壮观。

登上此楼才感“虎踞西江,览尽西江秀色”。

仰望阅江楼,有很浓的古建筑味,碧瓦朱楹、檐牙摩空、朱帘凤飞、彤扉彩盈,具有鲜明的明代风格,古典的皇家气派。

一路上穿花度柳,来到楼前的回廊,回廊的两壁挂着端砚文化历史绢画,端砚上的人物栩栩如生,跃然绢上。

回廊的中间是北楼地下大厅原有清康熙两广总督郭世隆所建立的康熙御书碑6块碑刻,看完碑文,不由暗服古人想象力之丰富,观后感已出矣!走过回廊,我走在阅江楼二楼的《铁军独立一雄团》陈列厅,看着叶挺将军成立独立团成立过程的介绍和相片,由衷地佩服叶挺将军的大将风范和魄力。

担任北伐先锋,被誉为“铁军”。

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开创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的新时期。

就是在这个地方,我脚下的这个地方,它打开了中国革命新的一页,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也为肇庆人民带来生机和活力。

从此,叶挺将军带领他的铁军虎踞于此,打击土豪,铲奸除恶,抵御外敌,护江保民。

人们都说,大革命时期的共产党人是不怕艰苦、不怕简陋、不怕鬼神的铁人。

今日一见,的确不假。

肇庆是一个四面青山,江湖星布的地形复杂的地方,铁军就是穿着我眼这一双稻草为地、布条为顶的草鞋攀登在这雄山峻岭间,行走在这江畔湖岸;铁军就是带着眼前这顶破旧的草帽顶着烤人的烈日勘察敌情,站岗值班;铁军就是穿着眼前这件样式简单的淡绿色军装担起了保卫肇庆人民的责任和牺牲生命的奉献。

游阅江楼作文600字

游阅江楼作文600字

游阅江楼作文600字阅江楼是江南四大名楼之一,也是南京有名的景点。

星期天,我和妈妈去阅江楼游览了一番。

我们从南门进入,左拐登上了台阶,便看到曲折蜿蜒的城墙。

城墙环抱着师子山,像一条巨龙一样,盘踞在半空中,气势十足。

驻足在城墙边,我发现城墙每隔一段,都有枪口,而且每一块墙砖上面都刻有文字。

我们沿着城墙上的路,走了大约20分钟,来到了电梯观光处。

我们乘着观光电梯,转眼来到了山顶。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孙中山阅江处。

它是一个四面通风的亭子,由12个红漆柱子支撑,每个脚各有3根。

站在亭中间,抬头往上看,可以看到许多花的图案,围绕在最中间且最大的那朵周围。

它们由黄、绿、蓝三种颜色组成,看了久了,会有一种眼花缭乱的感觉。

向远处眺望,雄伟壮观的阅江楼耸立在前方。

两旁的村木和花草郁郁葱葱,一阵微风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孙中山阅江处的旁边便是《阅江楼记》碑和碑廊。

石碑矗立在亭子的正中央,碑身刻满了密密麻麻的金色字,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

穿过一段不长的碑廊,便走到阅江楼的脚下。

登上阅江楼一楼,最吸引人便是最中间的那把龙椅。

它由九条龙缠绕在椅子上,看起来非常霸气。

我仿佛看到朱元璋造福百姓的样子。

顺着屋内的木制楼梯往上爬,来到了三楼,整个三楼都是最著名的郑和下西洋的瓷画,一幅接着一幅,让人目不暇接。

最后我们来到了最令人期待的地方——六楼观景台,在这里可将整个南京城尽收眼底,向南眺望,一排排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向北眺望,一条长江静得像面镜子,水碧绿碧绿的,几艘船慢慢地驶过,悠闲且自在;向东眺望,一座长江大桥贯穿了南京城的南与北,非常壮观!阅江楼还有很多美丽的景点,希望你们有机会也去细细玩赏一番。

阅江楼的观后感

阅江楼的观后感

阅江楼的观后感一、阅江楼简介阅江楼位于中国江苏省扬州市,建于公元1506年,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古建筑之一。

阅江楼建于长江边上,因而得名。

这座古楼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历史文化的底蕴和美丽的景色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二、初次到访阅江楼那是一个晴朗的春日,我第一次来到阅江楼。

踏上楼梯,登上阅江楼的顶层,我被眼前的景色所震撼。

一望无垠的长江在阳光的映衬下波光粼粼,渔船在江上穿梭,景色如诗如画。

顺着楼梯转角的角檐,我能看到遥远的山脉仿佛与天空相接。

站在这里,我仿佛置身于一幅令人陶醉的山水画中。

三、阅江楼的历史文化底蕴阅江楼作为一座有着500多年历史的古建筑,自然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据传,明代著名文学家杨慎所撰写的《扬州记》中曾对阅江楼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文中称阅江楼为“抚远楼”,并称其为扬州八景之一。

楼内保存有许多历代文物和书籍,反映了扬州地区的历史变迁。

文化底蕴不仅体现在文物上,阅江楼还是中国古代文人雅士的聚集地。

许多著名的文人墨客曾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作品,使得阅江楼成为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象征之一。

登上阅江楼,仿佛能够感受到历代文人的风采,感受到他们对山水和生活的赞美。

四、阅江楼的建筑风格阅江楼的建筑风格融合了北方和南方的特色,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和艺术价值。

楼的设计独特,充满了传统元素,包括飞檐、斗拱、雕梁画栋等。

尽管历经五个多世纪,楼体依然保存完好,展现出古建筑的优秀品质与工艺。

阅江楼的层层楼阁,廊柱相连,构成了一道独特绚丽的风景线。

楼内的木质雕刻、屋顶瓦片和彩绘都展现出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

尤其是夜晚,灯光点亮的阅江楼更是绚丽多彩,给人一种神秘幽静的感觉。

五、个人感受与体验在阅江楼的顶层,我静静地坐着,看着江水静静流淌。

远处的山峦,近处的楼船,构成了一幅壮丽的画卷,令人心旷神怡。

站在这里,我能感受到历史的沧桑与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

阅江楼散发出的历史气息和建筑的美感让我深深着迷。

这是一个让人沉浸在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中的地方。

阅江楼作文500字

阅江楼作文500字

阅江楼作文500字
南京阅江楼是江南四大名楼,与黄鹤楼、岳阳楼、腾王阁齐名。

它位于南京城西北,濒临长江。

今天上午我与爸爸特意前往,领略了一番它的雄伟气势。

阅江楼整体成“”型,高52米,共有七层(外观四层,里面有三层)。

楼顶犬牙交错,高低错落,形态多变,轮廓优美。

楼面铺着黄色琉璃瓦,并镶有绿色琉璃瓦缘边,色彩艳丽,很有气魄。

檐下斗拱彩绘各异,廊柱、门窗都是朱红色的,在阳光的照耀下,让人感到格外鲜艳夺目。

一进阅江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明朝十六位皇帝造像和汉代、明朝的各式版图。

沿木阶往上走,我被楼内的《郑和下西洋》瓷画、《江南四大名楼》的双面绣等深深地吸引住。

无意之中,我抬头一看,哇,好漂亮!屋顶上有许多精巧的花纹和别致的雕刻,红的、绿的。

让人眼花缭乱。

随后,我们来到阅江楼的顶楼平台,向北远眺,只见茫茫雾海中,滚滚的长江水奔流不息。

转身向南望去是宽阔的主城区,到处是现代化的建筑。

在不远处,我还看到了神秘的古炮台、绵绵起伏的古城墙、正在修建的静海寺、重修一新的天妃宫、河水碧绿的护城河、高高耸立的江苏电视塔。

我禁不住赞叹道:“真是登上阅江楼,浩瀚大江风光一览无余啊!"
晃就到中午时分,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阅江楼。

朝山下走了一半,我们发现了另一条路,他通向《阅江楼记》石碑处,看来我们下次还要带上妈妈再来品味一下“阅江楼”的风采。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登阅江楼》含答案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登阅江楼》含答案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登阅江楼》含答案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阅江楼①王守仁绝顶楼荒旧有名,高皇曾此驻龙旌。

险存道德虚天堑,守在蛮夷岂石城。

山色古今余王气,江流天地变秋声。

登临②授简谁能赋,千古新亭③一怆情。

[注]①阅江楼:朱元璋当皇帝后,曾在南京城西北狮子山顶建此楼。

②登临:《毛传》中有“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之语。

③新亭:亭名,故址在江苏江宁县南。

《世说新语》:“过江诸人,相邀新亭。

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

’皆相视流泪。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狮子山顶的阅江楼虽荒芜却“旧有盛名”,所以吸引高皇朱元璋来此驻扎军队。

B.诗人在阅江楼上凝望无边山色,遥看天地间大江奔流,思通古今,感慨万千。

C.末句化用典故,用“新亭”这个无奈偏安的文学符号来表现自己的怆然之叹。

D.本诗因物兴感,叙述、议论、抒情结合,不仅构思巧妙,而且蕴含深刻哲理。

2.诗中蕴含作者对国家治理的思考,请结合全诗分析。

【答案】1.A 2.①守卫国家、安抚四夷不只依靠山河的险固和城墙的高大。

②更应重视修明德政,以德治国。

③也要选拔、任用贤才。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A.“阅江楼……吸引高皇朱元璋来此驻扎军队”错误。

从注释①“阅江楼:朱元璋当皇帝后,曾在南京城西北狮子山顶建此楼”可知,阅江楼是朱元璋修建的。

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颔联“险存道德虚天堑,守在蛮夷岂石城”,是说“治国之道在于施行仁政,哪里还用得着天堑和高大深厚的城墙呢!”,可知守卫国家、安抚四夷不只依靠山河的险固和城墙的高大,更应重视修明德政,以德治国,以德治国才能长治久安。

尾联“登临授简谁能赋,千古新亭一怆情”,是说“我站在阅江楼上凭栏四顾,不由得心潮起伏,国事衰微让人心生悲怆”,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暗含要选拔、任用贤才,有德行的人才能让四夷归顺,天下太平。

南京阅江楼游记作文_初三优秀作文

南京阅江楼游记作文_初三优秀作文

南京阅江楼游记作文_初三优秀作文南京,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城市,拥有许多令人向往的景点。

而阅江楼是我最向往的一个地方。

最近,我终于有机会去南京,实现了我的目标,去参观了阅江楼。

下面,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游览经历。

我早早地来到了阅江楼前,楼的高大屹立,气势非凡,远远就能看到它的存在。

透过楼上的窗户透出的灯火,给人一种温暖和熟悉的感觉。

阅江楼建筑宏伟,两米多高的台阶往上走,脚下有些沉重。

更有趣的是,阅江楼是仿照明代的建筑风格建造的,再加上彩绘楼身,显得充满了古典之美。

进入阅江楼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广阔的江面,江面上波光粼粼,和煦的阳光照射下,显得更加美丽。

阅江楼就位于长江边上,所以站在楼上,可以一览长江的壮丽风光。

凭栏远望,大江东去,水天一色,恢弘壮丽,令人心旷神怡。

绕过楼上的走廊,我进入了楼内的展厅。

展厅内有许多历史文物和图片,展示了南京的文化和历史。

最引人瞩目的是一幅大型的长卷,描绘了南京的历史沿革和风景名胜。

长卷中的图案细腻丰富,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南京的繁荣和辉煌。

沿着展厅的长廊走下来,我仿佛穿越了时空,感受到了南京这座城市的变迁和繁华。

参观完展厅后,我又来到了楼下的花园。

花园里种满了各种树木和花草,花香扑鼻,令人陶醉。

园中的小路弯弯曲曲,游人穿梭仿佛进入了一个世外桃源。

而最吸引人的是一池清水,池中有着一片碧蓝的水面,还有几只小鱼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弋。

我一直对小鱼的活泼好奇,所以我买了一些鱼食来喂鱼。

小鱼吃得津津有味,让我感到非常欣慰。

阅江楼这次之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它不仅是一座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更是一个展示南京文化和历史的窗口。

通过参观阅江楼,我更加了解了南京的历史和文化,也更加热爱这座美丽的城市。

我相信,南京的文化和历史会一直流传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

南京阅江楼的游览之旅虽然结束了,但它给我留下的回忆将永远铭记在心。

我希望将来有机会再次来到南京,重新欣赏这座美丽的楼,体验它的独特之处。

南京阅江楼游记作文_初三优秀作文

南京阅江楼游记作文_初三优秀作文

南京阅江楼游记作文_初三优秀作文初春时节,我和家人一起来到了南京,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都。

在南京的旅程中,我最期待的就是登上南京的标志性建筑——阅江楼,一睹江南风光的美丽和雄伟。

阅江楼,位于南京长江北岸的横山山麓,建于明代永乐年间,已经有着几百年的历史。

它高高聳立在山巅上,远远望去,就像是一位守护者,它的历史和沧桑,见证了南京的风雨变幻,也见证了中国的五千年文明。

当我登上阅江楼的台阶时,立刻被这座楼的气势所震撼。

阳光透过楼阁的斗拱,洒向每一个角落,楼顶的风铃轻轻摇曳,几根梭天船横渡江面,宛如一幅古老的画卷展现在我眼前。

沉甸甸的历史使我顿生敬畏之情。

登上阅江楼楼顶,腾空而起,我仿佛成了城市的王者,俯瞰宇宙,在这里,江南的山峦起伏,江水波光粼粼,长江壮观的景象尽收眼底。

我看到长江两岸的城市风光,疾风劲草的场面,还有下游的雷峰塔和鸡鸣寺,这一切美景,无一不令我心旷神怡。

阅江楼以其壮美的景色吸引了无数游人,还有许多书法名家题写的“阅江楼”字样,这都是对阅江楼的美誉和膜拜之意。

我也绕着楼顶走了一圈,深吸一口清新的空气,远处的江水热烈地拥抱着岸边的大地,彷佛是在诉说着大自然的奥秘。

下到楼下,我又去参观了一些历史文物,比如乾隆的题词,还有端景亭和太平金岫。

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阅江楼藏书亭,楼内宽大而空旷,十分宽敞明亮,各种图书琳琅满目,上世纪六十年代,曾是大家读书写字的好地方。

站在洁净而神秘的楼前,会感到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历史的积淀,仿佛一切烦扰都远去了。

南京阅江楼是江南地区著名的旅游胜地,不仅因为它的壮美和独特,也因为它的文化传承。

我在这里收获了对历史的尊重和对优美自然景观的赞美。

愿这座历史悠久的楼永远屹立,永远是中国人民文化的骄傲,也愿每一位游客都能在这里收获快乐和知识。

文言文《阅江楼记》原文及赏析

文言文《阅江楼记》原文及赏析

文言文《阅江楼记》原文及赏析《阅江楼记》选自《宋文宪公全集》卷七。

朱元璋称帝后,下诏于南京狮子山顶修建阅江楼。

宋濂奉旨撰写此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言文《阅江楼记》原文及赏析,欢迎参考~《阅江楼记》作者:宋濂金陵为帝王之州[1]。

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

逮我皇帝[2],定鼎于兹[3],始足以当之。

由是声教所暨[4],罔间朔南[5];存神穆清[6],与天同体。

虽一豫一游[7],亦可为天下后世法。

京城之西北有狮子山[8],自卢龙蜿蜒而来[9]。

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

上以其地雄胜,诏建楼于巅,与民同游观之乐。

遂锡嘉名为“阅江”云[10]。

登览之顷,万象森列,千载之秘,一旦轩露[11]。

岂非天造地设,以俟大一统之君,而开千万世之伟观者欤当风日清美,法驾幸临[12],升其崇椒[13],凭阑遥瞩,必悠然而动遐思。

见江汉之朝宗[14],诸侯之述职,城池之高深,关阨之严固,必曰:“此朕沐风栉雨[15]、战胜攻取之所致也。

”中夏之广[16],益思有以保之。

见波涛之浩荡,风帆之上下,番舶接迹而来庭,蛮琛联肩而入贡[17],必曰:“此朕德绥威服[18],覃及外内之所及也[19]。

”四陲之远,益思所以柔之[20]。

见两岸之间、四郊之上,耕人有炙肤皲足之烦[21],农女有捋桑行馌之勤[22],必曰:“此朕拔诸水火、而登于衽席者也[23]。

”万方之民,益思有以安之。

触类而思,不一而足。

臣知斯楼之建,皇上所以发舒精神,因物兴感,无不寓其致治之思,奚此阅夫长江而已哉彼临春、结绮[24],非弗华矣;齐云、落星,非不高矣[25]。

不过乐管弦之淫响,藏燕赵之艳姬。

一旋踵间而感慨系之,臣不知其为何说也。

虽然,长江发源岷山,委蛇七千余里而始入海[26],白涌碧翻,六朝之时,往往倚之为天堑;今则南北一家,视为安流,无所事乎战争矣。

然则,果谁之力欤逢掖之士[27],有登斯楼而阅斯江者,当思帝德如天,荡荡难名[28],与神禹疏凿之功同一罔极[29]。

阅江楼游记感想作文(通用20篇)

阅江楼游记感想作文(通用20篇)

阅江楼游记感想作文阅江楼游记感想作文(通用20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

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阅江楼游记感想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阅江楼游记感想作文篇1昨日,我们历史小组的成员一同游览了阅江楼,开展了一次别看生面的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感触良多。

之前一直听闻阅江楼是广东省四大名楼之一,南临西江。

其“江楼晚眺”自古以来是肇庆八景之一。

因此,能够有幸来到阅江楼游览,我感到十分兴奋和开心。

我们在阅江楼前的停车场集中,接着穿过停车场,爬上了石阶到达了阅江楼的楼台,并且在那拍了一张我们组员的大合照。

进了阅江楼内,我们就能察觉到浓浓的革命气息。

不出所料,我们上去了二楼的展览馆后发现了许多叶挺独立团的史迹。

在那陈列的文物有很多,包括一些报纸杂志和生活用品。

我们还看到了一个个的小房间,据说是独立团团员们的。

还有就是团员们的武器,也许没有见过就很难想象到当年前辈们住着这些简陋的房间,就是靠着这些不太先进的武器,赶走侵略者,解放全中国的。

到此,我不禁感慨万分,他们那种救国救民的精神让我们十分敬佩。

其实,我们之前一直都是从书本上去了解历史,如今有机会让我们真真切切地去接触到这些历史的记号。

我想,这些历史的遗迹和文物之所以可以留下来,不被时代的发展所磨灭,不仅仅是它们自身所存在的魅力,更是因为它们还象征着我们的革命前辈乃至所有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

我们学习历史这一门科目,不仅仅是因为要去了解以前发生过的事,更是想我们去知道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靠着多少人付出了多少努力甚至是生命的代价去换来的。

因此学习历史,我们才会进步,才能更好地展望未来,才能更好地热爱国家,热爱党,珍惜我们现在所拥有的物质,珍惜身边的人。

这次游览,我提高了自己综合素质能力的同时,还体会到了革命者大无畏的精神,激发出了自己满满的爱国情怀。

游阅江楼记(2021.1.4)

游阅江楼记(2021.1.4)

游阅江楼记(2021.1.4)阅江楼,位于南京狮子山的最高峰,洪武六年(1373年),天下大定,以应天(今南京)为中心“西南有疆七千余里”,东北亦然,西北五千之上,南亦如之,北际沙漠,与南相符。

是年秋日,朱元璋率大臣徐达、刘伯温、宋濂等登临卢龙山(狮子山),感大江东去、爽气西来,钟山龙蟠、石城虎踞之气象,拟建立阅江楼于山顶,是以察奸料敌,威震四方,称为“狮岭阅江”。

东门进来,有《阅江楼记》碑亭,碑亭内侧对联:一江奔海万千里,两记呼楼六百秋。

外侧对联:俯瞰奔涛巨龙入世欲探海,仰瞻高阁彩凤引人思阅江。

石碑是整块汉白玉石料,长4.8米,宽3.1米。

此汉白玉巨碑《阅江楼记》,由碑基和碑体两整块北京房山汉白玉组成,为全国之最。

南面刻有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亲自撰写的《阅江楼记》1198字,北面刻有明代大学士宋濂所写的《阅江楼记》568字。

此两件书法作品皆系在全国征集的大量作品中精选而得。

石碑的两面镂刻着两篇不同的《阅江楼记》,朝南面的一篇是朱元璋亲自撰写,北面一篇是元末明初大学文家宋濂撰写。

宋濂写的是遵命文学,共568个字,首先介绍金陵这个“帝王之州”的形势,然后引出狮子山和阅江楼:“京城之西北,有狮子山,自卢龙蜿蜒而来。

长江如龙,蟠绕其下。

”上次其地雄胜,诏建楼于巅,与民同游观之乐,遂赐名叫“阅江”。

文章的重点笔墨放在借阅江楼,对一代帝王朱元璋的歌功颂德。

朱元璋写的《阅江楼记》,共1198个字,写得思路开阔,气势宏伟文字秀美。

在写狮子山阅江楼时,山水市烟兼纳,动静结合,优美之极。

沿碑亭左侧建有明史金陵碑廓,都是一个一个与明朝有关的历史故事,包罗万象。

黑底、白色线条阴刻出的图案,加简单的文字说明。

如大写数字的来历,鱼鳞黄册,方孝孺案,大报恩寺,煦园沧桑,七下西洋(郑和下西洋),南北两京(南京和北京),理学大师(王守仁,即王阳明),西游神话,文坛领袖(王世贞),本草纲目(李时珍),农政全书,扬州十日(史可法抗清),香君故事,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登临阅江楼
金秋渐近,气温适宜,邀三朋五友一起登临阅江楼,登山小道人来人往,一家又一家,携子带女,祥和紫气笼罩着风景区。

我们也拾级在草木郁郁葱葱登山道上,远处传来叽叽喳喳的鸟儿鸣叫,循声望去,原来是路边树上挂了一只又一只的鸟笼,笼里的小鸟与外面树上的小鸟正在和鸣对唱,走在蜿蜒的小石子路,我看到了几对背着包的年轻人,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往事。

记得1997年的夏天,我也背着行囊来到了南京,一开始,我住在泥泞的建宁路附近,就在狮子山下,那时的狮子山不像现在,只能算是荒山一座,尽管没有专门的登山路,我常常跑到山上去玩,算是小小的探险娱乐,后来开始狮子山风景区整治开发,我又搬到了城河路边的一个院子,不久,城河路也拆迁,就这样,拿着部分拆迁款,我买下了金陵小区的住房,结束了东搬西迁的日子,同时也见证了下关变化的全过程。

回想起刚刚来到南京的时候,在朋友同事口中,说到的大都是讲下关是南京城效结合部,居民素质差,居住环境差,工资收入低等等,而在自己生活的周边也的确有这样那样的情况,眼里看到的也是如此,泥泞狭窄的道路坑坑洼洼,破旧的矮房,脏乱的环境,到处堆放着乱七八糟的杂物,经常可以看到有人光着膀子在大声吵架。

我居住也是砖木结构的小二楼,一个院子,只有共同的卫生间,连洗澡也是要排队的,用电也很不方便,就算只用电扇,夏天也会因为功率不足
而常常停电,几十个人挤在一起,常常为了上厕所而头痛不已。

而这一切,在不经意的十四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建宁路已经成为交通异常繁忙的主干道,就连后来修建的纬一路(幕府路)也正在进行快速路改造,地铁也正在穿江而过,而我住过好几年的城河路也早已成为一条宽阔的大马路,我也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舒适的住房,再也没有在夏天时停过电,就算天气再炎热,晚上也可以在空调的干预下舒服的入睡。

很多公园都成了免费的休闲娱乐场所,狮子山风景区更成为南京市的一个著名景点。

想着想着,我们已可望见高高耸立的阅江楼,道路两侧是草地,还有古树名木,一片生机勃勃,一鼓作气,我们登上了阅江楼,站在阅江楼顶楼的回廊上,向外眺望,北面,母亲河长江;南面,是整个南京城,领略着“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境。

此时江风拂面,我也思绪万千,作为居住在下关一个普通老百姓,心里最想的是有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一份能吃饱穿暖的工作,闲暇之时有可以活动娱乐的地方,而这一切都已经在慢慢成为了实现,思索这一切的改变是因为什么呢?我想,这一切改变得益于我们党紧紧抓住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建设,以人为本,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把惠民政策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力量,而下关的改变也正在实践着一个党对一个民族的承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