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大气热力环流》PPT课件(3篇)

合集下载

3.3大气热力环流+课件++湘教版(2019)必修一+地理+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

3.3大气热力环流+课件++湘教版(2019)必修一+地理+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

B
C
假设某一理想区域,地表性质均一,且受热均匀。
近地面A空气膨 胀上升,使上空 空气密度增大, 形成高气压。
高压 D
热力环流示意图
B地空气冷却收 缩下沉,使上空 空气密度减小, 形成低气压。
C 低压
近地面空气上升
受 热
后,使近地面空

气密度减小,形

成低气压。
低压 热 A
地面
冷 却 下 沉
上空空气收缩下 沉,使近地面空 气密度增大,形
3000
2000 ①
② ④
1000
A
B
(1)图中①至⑤点,气压最高的是_④___,气压 等压面 最低的是___⑤__。 等高面 (2)A、B两地受热的是___B_地,空气__上__升;冷
却的是__A___地,空气___下__沉。
(3)A、B、C、D四处气压值由高到低排序:
A>B>C>D
(4)用“→”画出图中的热力环流。
第三节
大气热力环流
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
课程标准 1.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
学习目标 1.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并认识自然界中的几种常见的
热力环流 2.能利用热力环流原理解答生活、生产中的相关问题。

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
背景知识
700百帕 800百帕 900百帕 1000百帕
成高气压。
B 冷 高压
小结
根本原因
太阳辐射
地面 冷热 不均
空气 垂直 运动
热力环流
同一水平 面上的气 压差异
大气 水平 运动
✓ 垂直方向:空气受热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 受冷收缩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 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3.3大气热力环流(共50张ppt)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3.3大气热力环流(共50张ppt)
请同学们分析巴山为什么多夜雨?
活学活用
①在夜间,山谷降温慢,山顶乃至山坡降温较快,温度较低;②冷气流会随着山坡滑向山谷,山谷的暖气流被迫上升;③在暖气流上升的过程中受冷,水蒸气液化,当达到饱和状态就会成云致雨了。
三国,诸葛亮六出祁山,与司马懿对营渭河。司马懿屡败不出,诸葛亮乃于葫芦峪预设干柴,令魏延诱敌。司马懿父子欲劫粮,误入谷中,魏延火攻,困其难逃。忽天降大雨灭火,司马懿逃走。
大气热力环流
第3章 第3节
本部分的主要知识点有三:
1、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2、等压面的判读与应用,3、常见的热力环流及其应用。
本部分原理性强,是后面大气运动、天气系统、气候等知识的理论基础,是重点知识。
“原理较多,重在理解”
考情分析:
观察生活中的地理
生活原理再现
地 热
空 调
背景知识
在任何表面的单位面积上空气分子运动所产生的压力。气压以百帕(hPa)为单位。
读“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①至⑤点,气压最高的是___,气压最低的是______。(2)A、B两地受热的是_____地,空气___ 冷却的是_____地,空气_____。(3)用“→”画出图中的热力环流。


B
膨胀上升
A
收缩下沉
读“华北平原某小区域等压面图”,完成1~2题。1.图中四点气压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B.乙、丙、甲、丁 C.乙、甲、丙、丁 D.甲、乙、丁、丙
④判断下垫面的性质: a.判断陆地与海洋(湖泊) 夏季:等压面下凹者为陆地, 上凸者为海洋(湖泊)。 冬季:等压面下凹者为海洋(湖泊), 上凸者为陆地。 b.判断裸地与绿地 裸地同陆地,绿地同海洋。 c.判断城区与郊区 等压面下凹者为城区,上凸者为郊区。

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3.3大气热力环流(共30张ppt)

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3.3大气热力环流(共30张ppt)
在风形成的瞬间,马上受到 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使风向 逐渐偏离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等压线越密8 496 494 492 490 气压/hPa
北半球近地面的俯视图 大气环流的形成 01
风向
水平气压梯度力
垂直于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基本形式,假设下图中①②③④四点间存在热力 环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下面关于①②③④四点间热力环流正确的是( )
500 498 496 494 492 490 气压/hPa
北半球高空的俯视图 大气环流的形成 01
风向
水平气压梯度力
垂直于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地转偏向力
垂直运动方向/风向,北右南左 (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
高空的摩擦力忽略不计
如果没有其他外力的作用, 风向应该与水平气压梯度力 的方向一致
新湘教版必修一
第三章第三节
第三节 大气热力环流
1 运用示意图,讲述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动态和系统地 分析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形成综合思维。
2 根据所学知识和原理,合理描述和解释特定区域内的热 力环流状况,感悟其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
3 能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或其他地理工具,观察、识别、 描述与热力环流相关的地理现象,具备运用模拟实验等 方式探究热力环流的意识和能力。
如 地面一般情况下风向与等压线的夹角偏转30°-45°左右就行)。

人 三、如果没有告知等压线是表示近地面还是高空时,可借助等压 以 线气压值的大小确定:一般情况下气压值在1000百帕左右为近地
渔 面,低于800百帕为高空。
自然界的大气热力环流
下面几幅图是几位同学绘制的自然界的热力环流示意图,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并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3.3大气热力环流(共30张ppt)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3.3大气热力环流(共30张ppt)
第三节大气热力环流
第三章地球的大气
学习目标 |大气热力环流
01
通过热力环流模拟实验,观察、描述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说明大气 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02
能够根据给定情境自主画出热力环流的示意图,归纳出大气热力运动 的空间分布规律。(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依据所学知识和原理,合理描述和解释特定区域内的热力环流状况,
1000hpa
地面
A
受热
B
冷却
原理探究
讨论②:当桌面冷热不均时,近地面的空气将首先如何运动?
高空
D
800hpa
900hpa
1000hpa
地面
A
受热
C
B
冷却
原理探究
讨论③:近地面和上空的同一水平面的气压还相同吗?若不同, 空气将如何运动?
高空
800hpa
高压
D
900hpa
1000hpa

地面
低压 A
预备知识
1、气压: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大气压力 (数值上等于单位面积上向上延伸到大气上界的垂直空气柱所受到的重力。)
大气上界 h
大气上界
比较气压高低: a1 _=__a2 _=__ a3 b1 _=__b2 _=__ b3,
A
H b
b1
b2
b3
a1 _>__ b1
比较空气密度:
B
地面
a
a1
a2
a3
地面(受热均匀) 大气层、空气柱示意图
a1 _=__a2 _=__ a3 b1 _=__b2 _=__ b3, a1 _>__ b1
预备知识
1、气压: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大气压力 (数值上等于单位面积上向上延伸到大气上界的垂直空气柱所受到的重力。)

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3.3大气热力环流(共20张ppt)

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3.3大气热力环流(共20张ppt)

A’ B’ C’
平原
A
B
C
山坡
夜晚,与同高度的平原相比, 山坡气温更?
A’ B’ C’
平原
A
B
C
山坡
同一水平面冷热不均会造成什么现象?
页码:4
(天气晴朗)白天,地面升温快,接近地面
的大气,气温随着地温的升高而升高;而距
离平原较远的大气升温较慢,故山坡上方的
气温较平原上方同一海拔处高。
TA’<TA
A’
北京的风向为何存在昼夜相反的变化?
页码:1
▲华北地形和北京风场变化
北京气象台的天气预报中,常有“白天风向北转南,夜间风 向南转北”的语句,即存在风向昼夜相反的变化。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3.3 大气热力环流
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比较同一水平面的气温差异
页码:3
白天,与同高度的平原相比, 山坡气温更?
TC’<ATC
B’
B
C’
C
山坡
平原
(天气晴朗)夜晚,因为地面温度不断降低, 距离地面较近的大气的热量传递给地面,所 以气温较低;而平原上方的大气由于离地面 较远,故气温较山坡同一海拔处高。
TA′>TA
A’
B’ C’
TC′>TC A
B
C
山坡
平原
使用气态法实验进行验证
页码:5
实验器材 酒精灯模拟山坡,冰块模拟山谷,沉香模拟空气,玻璃罩模拟密闭空间
针对实验现象的解释
页码:7
理想状态1:地面质地均匀、受热情况相同
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空气密度越小,气压越低
B′
A′
高空
(百帕)
500
700
近地面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第3节大气热力环流pptx课件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第3节大气热力环流pptx课件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及附近建筑物景观图。据此完成第4~5题。
4.下图中能正确反映雁栖湖与建筑物之间近地面风向的是(
A
B
C
D
)
5.形成建筑物近地面风向昼夜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A.太阳辐射不同
B.人为原因差异
C.地势起伏不同
D.地表物质不同
【答案】4.CD 5.ABC
(
)
[解析]第4题,湖水比热容大,陆地比热容小,故雁栖湖与建筑物之
间存在热力环流。白天湖水升温慢,陆地升温快,湖水温度低于陆地温
度,湖面气流下沉形成高压,陆地气流上升形成低压,近地面风从湖面
吹向陆地,A项错误,C项正确;夜晚湖水降温慢,陆地降温快,陆地温
A地上升的空气,从而形成 ____________。(如图丙)
[小提醒]高压的数值不一定大于低压的数值。
高压、低压是相对于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状况而言的,因而在空间上
高压的数值不一定大于低压的数值。在同一水平面上,高压的数值大于
低压;在同一地点,近地面低压的数值大于高空高压的数值。
二、自然界的大气热力环流
压。
③近地面和高空气压性质相反:近地面为高压,其高空为低压;近
地面为低压,其高空为高压。
④水平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
链生活:
城市上空的降水比郊区多一些
城市人口密集,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和交通工具等释放大量的废
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空气受热上升,易成云致雨。
想一想2:
城市热岛效应的成因有哪些?
【答案】城市中的工厂、交通工具、家庭炉灶及空调等排放大量热
膨胀上升 , 到 上 空 聚 积 , 使 上 空 空 气 密 度 增 大 , 形 成
____________
高气压 ;B、 C两 地空 气 ______________,上空

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3.3大气热力环流(共32张ppt)

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3.3大气热力环流(共32张ppt)


海陆风 山谷风 城市风
巩固练习:
读下图,完成1~2题。
1.若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温度:a>b>c>d
B.气压:d>a>b>c
C.引起该环流形成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
D.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形式
2.若此图是城郊环流侧视图,③处为绿地,
则通过此环流吹拂秀发的广告,是要选择在晚上还 是在白天?应该让演员面朝大海还是面朝陆地?
自主研学:
阅读教材79-80页回答问题: 1.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什么是热力环流? 3.热力环流是怎样形成的?
一、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 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
A.净化、增温
B.净化、增湿
C.增温、增湿
D.减湿、降温
巩固练习:
读某沿海地区某时刻等压面分布示意图,探究以下问题。
(1) 该时刻近地面海洋与陆地,哪
个气压高?_海___洋____。近地面
风向是什么?(海风或陆风)
_海___风___。 (2) 该时刻是白天还是夜间?_白___天___
2 、山谷风
增温慢

(冷②源) ③
增温快 (热源)
增温快 (热源)
谷风
④ 降温慢⑤(热源) ⑥
降温快(冷源)
降温快(冷源)
山风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为何巴山多夜雨?
夜晚山坡降温快,气温低, 冷空气沿山坡下滑,谷底 的暖空气被迫抬升,成云 致雨。
B 冷却
低压
A 受热
高压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3.3大气热力环流(共16张ppt)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3.3大气热力环流(共16张ppt)

C B
比较A、B、C三点气压的大小? A>B>C
A
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气压越低 (垂直方向)
知识储备
2.等压面:空间中气压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
高空
1020(百帕) 1060 1100 1140
地面
若地面受热均匀
1060hpa
2 1000m
1100hpa
1 500m
BA C 等压面是 水平的。
地面
归 纳 : 热 力 环 流 的 形 成 你能排好序吗?
引起 导致
(原因)
(热上升、冷下沉)
热低压、冷高压
引起
高压
低压
大气水平运动 大气垂直运动
地面冷热不均 同一水平面上存在气压差
恭喜你们学完了大气热力环流的原理,但在断案 之前,先检验一下在场各位麻瓜是不是搞懂了呢?
知识巩固
A 寒冷的冬季,教室内外的空气流动方向正确的是(
A地近地面变成低压,高空变成高压 4.B地空气下沉,又会使其近地面、高空的气 压发生什么变化?
B地近地面变成高压,高空变成低压 5.近地面和高空的同一个水平面上的大气压 还相同吗?在近地面和高空的同一个水平面, 空气将会如何运动? 不同,高压流向低压
在地面受热不均匀的情况下,同一高度上,等压面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大气热力环流探究原理:
高空
近地面 B冷却
1.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地面冷热不均
A受热
2.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近地面空气将会首先 如何运动?
热的区域,空气会受热膨胀,密度变小, 上升; 冷的区域,空气会收缩,密度变大,下沉
大气热力环流探究原理:
低压
高空
近地面
高压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3.3热力环流(共15张ppt)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3.3热力环流(共15张ppt)

4
2
5
1 1000m
A
0m
B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1、2、3、4、5气压从高到低排序
(2)A、B两地温度高低
(3)A、B天气状况
(4)画出热力环流典例分析源自(2019·辽宁高一会考)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B 1.下图中热力环流的正确画法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垂直方向:受热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冷却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 海拔越高,气压(温)越低 (气温:A>B>D>C)
水平方向:空气由高压流向低压(近地面风/高空风) 等压面弯曲:同一水平面上,高压上凸,低压下凹(气压:B>A>D>C) 天气状况: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
一、自然界的热力环流
典例分析
(2019·辽宁高一会考)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D 2.能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的现象是( )
A.晴朗夜晚气温较低 B.山地迎风坡降水多 C.阴天时昼夜温差小 D.滨海地区的海陆风
气压值相等的各点的连线,叫等压线; 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一、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
地面 冷热不均
大气的 垂直运动
同一水平面 气压差异
高空
低压
高压
1020hpa
1060hpa
1100hpa
地面
高压 C
冷却
低压 A
受热
大气的 水平运动
低压
高压 B
冷却
归纳热力环流
冷热不均→垂直运动→气压差 →水平运动→热力环流
山谷风
海陆风
城市风
1、山谷风
白天,山顶增温快,空气上升 山谷增温慢,空气下沉(高压) 近地面空气沿山坡爬升,形成谷风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3.3大气热力环流(共31张ppt)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3.3大气热力环流(共31张ppt)

气温高气压低,气温越低,气压越高。

(2)先有垂直运动,再有水平运动
(3)近地面气压和垂直方向上高空气压相反

冷却
(4)近地面气压永远比高空气压高
(5)等压面凸高为高压,凹低为低压。
(6)温度高→上升气流→低压→多阴雨天气
温度低→下沉气流→高压→多晴朗天气
大气的 水平运动


低 受热
高 冷却
1 Chapter 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
第三节 大气热力环流
教材全解
一、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
1.气压
气压即大气的压强。通常用单位横截面积上所承受的铅直气柱重量表示。 气压以百帕(hPa)为单位,取一位小数。
规律1---同一地点,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2.水平气压分布规律
同一高度上,空气密度越大,气压值越大,称为高压; 空气密度越小,气压值越小,称为低压
阳光房有什么用? 如果你家要建阳光房,你认为阳 光房应建在房屋的哪一侧呢?
二、自然界的大气热力环流
山谷风
海陆风
城市热岛
5.山谷风
Valley wind
白天山坡升温快,空气膨胀上升,山谷的空气沿山坡 向山顶补充,形成谷风
夜间山坡降温快,空气冷却下沉,顺山坡流入山谷, 山谷空气被迫抬升,并从上面向山顶上空流去,形成 山风
5. 大气热力环流——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
(1)概念: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引起的空气环流 (2)形成过程:“1个关键,4个步骤”
1个关键:确定近地面两点气温的高低。 4个步骤:①(近地面)热上升,冷下沉;
②(近地面)热低压,冷高压; ③近地面和高空气压高低性质相反; ④水平气流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

3.3 大气热力环流(课件)高一地理课件(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3.3 大气热力环流(课件)高一地理课件(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1.若该地位于我国西北沙漠地区,则其成因和空
气垂直运动正确的是( B )
A.动力 辐合上升
B.热力 辐合上升
C.动力 下沉辐散
D.热力 下沉辐散
2.易形成这种物理状况的是( D )
A.夏季白天的内陆湖面
B.冬季晴朗夜晚的谷底
C.夏季晴朗白天的郊区
D.冬季暖流流经的海面
如图为我国某山间河谷某时段等温面和等压面分布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 3~4题。
确的是( A )
A.P(a)>P(b)
B.P(d)<P(c)
C.P(b)=P(d)
D.P(a)>P(c)
2.甲、乙两点相比(P为气压,T为气温),正确的是( B )
①P甲>P乙 ②P甲<P乙 ③T甲>T乙 ④T甲<T乙
A.①③ C.②③
B.①④ D.②④
如图示意某地高空等压面。据此完成1~3题。
3.b、d两点大气运动(↑为垂直向上运动,↓为垂
3.3 大气热力环流
课标解读
课标要求
学科素养
区域认知:通过不同地点下垫面受热状况、等压面
图,认识不同区域的热力环流。
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 气热力环流原理,并解 释相关现象;
综合思维:利用等压面图,综合分析热力环流的成 因及影响。 地理实践力:利用热力环流形成原理,解释日常生
活中相关的地理现象。
人地协调观:分析现实生活实例,从“人地和谐”
1.德克塔火洞燃烧效率高,下列对此分析合理的是(D )
A.甲处气流受热上升,燃烧充分 B.空气通过铁架处流入,燃烧充分
C.底部气流乙处流向甲处,燃烧充分 D.燃烧时空气快速补充,燃烧充分
2.德克塔火洞隐蔽性好的主要原因是( A )
A.燃烧时少烟,不易被人发现

3.3热力环流ppt课件-湘教版必修一地理

3.3热力环流ppt课件-湘教版必修一地理

LOGO
二、自然界常见的大 气热力环流
山谷风
LOGO
山谷风是天气晴朗的山地区域,风向昼夜间发生反向转变的风。
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增热强烈,于是暖空气沿坡上升,形成谷 风;
夜间因山坡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大,因而沿坡下滑,流入谷 地,形成山风。
谷风风速大于山风,,因为白天昼夜温差大。
LOGO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低压
高压
低压
LOGO
高 压 与 低 压
B地(冷却) 高压低温
A地(受热) 高温低压
C地(冷却) 高压低温
规律总结:
LOGO
海拔高,气压低
高压低温,低温高压 的是 A ,判断理由是A地受热,
垂 大地直气面运运 冷动 动却同,空一气收缩水下气沉流。平上升或面下沉,高压流向低压;垂直方向上,低压流向高压(地
LOGO



1.A.B.C三地的空气垂直运动中,
空气能下沉的是 B C ,空气能上升



的 近是地面A 大,气判受断热理膨由胀是上A升地,受B热C两,地冷却,空气收缩下沉。C
A
B
2.图中的气压状况:近地面① ② ③三处中,形成低气压的是② ,形成
高气压的是① ③ 。
3.上空④ ⑤ ⑥三处中,形成低气压的是④ ⑥ ,形成高气压的是⑤ ,判
右图为“热力环流示意图”(图中B、C两地冷却,A地受热),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城市风 (大1气)运图动中表示气压相等的数码是:_____________
气B、压C随两着地海空拔气高收度缩的下增沉加上空而,降空低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 气巴压山随 为着什海么拔下高的度是的夜雨增?加 而 降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古人有“放火作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的
防御霜冻的做法,该做法使( )
A.①减弱 B.②增强 C.③减弱 D.④增强
【思路点拨】解该类题应从以下三点入手: (1)读图要注意两个“面”即“大气上界面”和“地 面”。 (2)依据两个“面”确定四个辐射的方向。 (3)依据辐射方向确定“辐射源”,确定辐射名称和 热量传播空间。
特点 无选择性 _有__选择性
有选择性
2.太阳辐射的地区差异:低纬度太阳辐射_多__,两极 地区_少__。
[连一连]将大气成分与吸收的太阳辐射对应连线。
【激疑】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 为什么? 提示:大规模的火山爆发会喷发出大量的火山灰,火 山灰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和散射作用很强,即对太阳辐 射具有很强的削弱作用,从而使到达地面的太阳短波 辐射减弱。
减小了气温的_日__较__差,为生物的生长发育和人 类的活动提供了适宜的温度条件。
【激疑】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原因是什么?可能带来 什么样的环境问题? 提示: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毁林等使二氧化碳在 大气中的浓度升高。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大量吸收地 面长波辐射,使大气增温,容易引起全球气候变暖问 题。
[连一连]将三类辐射与对应特性、意义连线。
【激疑】请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新疆“早穿棉袄 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现象。 提示:新疆地处内陆,气候干旱,晴天多,云量少。 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气 温高,出现“午穿纱”的现象;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 弱,地面损失热量多,近地面气温低,故有“早穿棉 袄”的现象。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 课件:/k 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 xue/ 美术课件:/kejian/me 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 i/ 生物课件:/kejian/she ngwu/ 历史课件辨]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①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面吸收后增温,故太阳是地 面的直接热源。( √ ) ②地面增温后形成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后增温,太阳 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 ) ③大气增温后形成大气辐射,其中向下的部分称为大 气逆辐射,将大部分热量还给地面。( √ )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的共同意义:
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1.大气保温原理:
(1)大气增温:_地__面__辐__射__释放的热量绝大部分被对流 层中的水汽、二氧化碳等吸收,大气吸收_地__面__辐__射__后 会增温。
(2)大气保温: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 _长__波__辐__射__,其中大部分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称为 _大__气__逆__辐__射__,它把热量传给地面,在一定程度上 弥补了_地__面__辐__射__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能力:大气的保温作用 1.大气的受热过程和保温作用:
大气的受热过程和保温作用可形象地概括为“太 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具体图 解如下:
2.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 (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
(2)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提高生产效益。 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利用烟雾防霜冻;
大气受热过程
课程标准: 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并解释相关
现象。 素养目标:
1.通过示意图,知道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 逆辐射来源及传递方向。(区城认知)
2.通过多媒体图片,从时空综合的角度理解大气 的受热过程、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综合思维)
3.从能源安全、环境变化的角度,理解人类活动 与大气受热过程关系。(人地协调观)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 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 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 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 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
(3)利用大气的削弱作用原理分析某地区太阳能的丰 歉。如:高海拔地区——空气稀薄,大气的削弱作用 弱,太阳能丰富;内陆地区——晴天多,阴雨天少, 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能丰富。
3.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 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
4.通过生活中典型的案例,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 和大气的保温作用原理。(地理实践力)
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反射和_吸__收__,此外还有 _散__射__。
作用 参与的大气成分
反射 ___云_层_、较大尘埃
散射 空气分子、微小尘埃
吸收
臭氧、水汽、 __二__氧_化__碳__
主要从地势高低、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几方面分析。
【典例示范】 下图是“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
(1)~(3)题。
(1)①~④序号正确的是( ) A.①——地面辐射 B.②——大气辐射 C.③——太阳辐射 D.④——大气逆辐射
(2)图中,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来自( )
A.①
B.②
C.③
D.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