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1.1原子结构第1课时教学设计新人教版选修3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 第一章 第一节 原子结构(第1课时)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 第一章 第一节 原子结构(第1课时)

K
L
M
N
O
1s 2s 2p 3s 3p 3d 4s 4p 4d 4f 5s 5p …
2
2
2
8
6
2
6 10 2
18
6 10 14 2
32
6 …

2014年7月12日星期六
23
能层与能级
【学与问】1.原子核外电子的每一个能层最多可容纳 的电子数与能层的序数(n)间存在什么关系?
能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2n2个。
2014年7月12日星期六 9
开天辟地—原子的诞生
汤姆生原子模型
汤姆生
2014年7月12日星期六
10
开天辟地—原子的诞生
α粒子散射实验(1909年) ——原子有核 卢 卢瑟福和他的助手做了著名 瑟 α粒子散射实验。根据实验, 卢瑟福在1911年提出原子有 福 核模型。 原 卢瑟福原子模型(又称行星 子 原子模型):原子是由居于 模 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 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 型 原子核的质量几乎等于原子
2014年母相同的不同能级中所容纳 的最多电子数是否相同?
不同能级中的s级,所容纳的电子数 是相同的,但是能量是不同的。
2014年7月12日星期六 26
能层与能级
总结:
①能层的能级数等于该能层序数。 ②任一能层的能级总是从s能级开始。 ③在每一能层中,能级符号与能量大小的顺序是: ns<np<nd<nf…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课件系列
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 原子结构 第1课时
2014年7月12日星期六
1
原子结构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认识原子的历史

高中化学选修3教案:第一章第一节原子结构

高中化学选修3教案:第一章第一节原子结构

第一章第一节原子结构一、设计思想新课程标准要求中学化学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应确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主的教育目标,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学的设计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组织和引导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原子结构》选自化学选修3第一章第一节,,属于物质结构理论基础知识,是中学化学最重要的基本理论之一,而原子结构又是学习物质结构理论和元素周期律的基础,因此原子结构是本单元也是高中化学的教学重点。

本节知识充分考虑了初中化学和化学2中的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教科书不再重复建立原子结构的概念,而是直接建立核外电子的能层(即“电子层”)和能级(即“电子亚层”)的概念,给出每一个能层有几个能级,每个能级最多可以容纳几个电子,有了能层和能级的概念,直接给出构造原理,并根据构造原理进行核外电子排布;学生对原子结构知识的认识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同时,课本直接把构造原理看做一个经验规律,直接给出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顺序,体现了很大的工具作用,使学生直接会用。

三、教学方法复习法、延伸归纳法、讨论法、引导分析法四、学情分析课后反思1410621062622能级最多电子数74f54d 34p 53d 1813s M 812s L 322能层最多电子数1331原子轨道数4s 3p 2p 1s 能级符号NK 能层各能层、能级中最多电子数:最多电子数=原子轨道数×21s<2s<3s<4s<5s …能量:ns<np<nd<nf …能量:2p<3p<4p<5p<6p …各能层最多电子数=2(能层序数)2[思考]钾原子的电子排布为什么是2、8、8、1而非2、8、9?[板书]三、构造原理[投影]图1-2构造原理:[讲]在多电子原子中,电子在能级上的排布顺序:电子最先排布在能量低的能级上,然后依次排布在能量较高的能级上。

(新编)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3课件第1章第1节第1课时能层与能级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

(新编)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3课件第1章第1节第1课时能层与能级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

题组 2 电子排布式的书写 4.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错误的是( ) A.K+ 1s22s22p63s23p6 B.F 1s22s22p5 C.S2- 1s22s22p63s23p4 D.Ar 1s22s22p63s23p6 【解析】 S2-的电子排布式应为 1s22s22p63s23p6。 【答案】 C
[题组·冲关]
题组 1 构造原理
1.下列各组多电子原子的能级能量高低比较中,错误的是( )
A.2s<2p
B.2p<3p
C.3s<3d
D.4s>3d
【解析】 同一能层中能级的能量 ns<np<nd<nf,符号相同的能级如
2p<3p<4p;由构造原理知能量 4s<3d,D 项错误。
【答案】 D
2.按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2)所有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都符合构造原理吗? 【提示】 1~36 号元素中,只有 Cr、Cu 两种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填充顺 序与构造原理不符合。 (3)元素周期表中钠的电子排布式写成[Ne]3s1,方括号里的符号是什么意 义?模仿写出 8 号、14 号、26 号元素简化的电子排布式。 【提示】 方括号里符号的意义是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结构,表示该元素 前一周期的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结构;O:[He]2s22p4;Si:[Ne]3s23p2; Fe:[Ar]3d64s2。
28
2 6 10 2 18
6
10
14
2
… …
…… ……
… …
32
…… …… …… 2n2
2.不同能层中同一能级,能层序数越大能量越高。如 1s<2s<3s…… 2p <3p<4p……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3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核外电子分布与元素周期表 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3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核外电子分布与元素周期表 教案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为什么第一层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第二层最多只能容纳八个电子而不能容纳更多的电子呢?第三、四、五层及其他电子层最多可以容纳多少个电子?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与原子轨道有什么关系?二、复习预习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知道:电子在原子核外是按能量高低分层排布的,同一个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s、p、d、f),就好比能层是楼层,能级是楼梯的阶级。

各能层上的能级是不一样的。

原子中的电子在各原子轨道上按能级分层排布,在化学上我们称为构造原理。

下面我们要通过探究知道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的排布。

三、知识讲解考点1: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原则1.能量最低原则(1)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使整个原子体系的能量最低。

(2)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在原子轨道上的排列顺序:1s,2s,2p,3s,3p,4s,3d,4p,5s,4d,5p,6s……2.泡利不相容原理(1)一个原子轨道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并且这两个电子的自旋方向必须相反;或者说,一个原子中不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子。

(2)在原子中,每个电子层最多能容纳2n2个电子。

3.洪特规则(1)对于基态原子,电子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排布时,应尽可能分占不同轨道并且自旋方向相同。

(2)能量相同的原子轨道在全充满(如d10)、半充满(如d5)和全空(如d0)状态时,体系的能量较低,原子较稳定。

如基态铬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1,基态铜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

注意:核外电子在原子轨道上排布要遵循三个原则,对三条原则不能孤立地理解,要综合应用。

其中,能量最低原则又可叙述为:在不违背泡利不相容原理的前提下,核外电子在各个原子轨道上的排布方式应使整个原子体系的能量最低。

4.电子数与电子层和能级的关系在原子中,每个电子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每个能级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为其所包含的原子轨道数的2倍。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 第一章 第一节 原子结构(第1课时)精品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 第一章 第一节 原子结构(第1课时)精品PPT课件
17
开天辟地—原子的诞生
质子(正电) 原子核 原子 (正电) 中子(不带电) 不显 电性 核外电子 分层排布 (负电) 与物质化学性质密切相关
2020/10/26
18
能层与能级
二、能层与能级
(1)能层
在多电子的原子核外电子的能量是不同的, 按电子的能量差异,可以将核外电子分成不 同的能层。
2020/10/26
开天辟地—原子的诞生
问题:宇宙大爆炸是怎么回事?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那 么原子是怎样诞生的呢? P4
1932年勒梅特首次提出了现代大爆炸宇宙理论
宇宙大爆炸
2h后 诞生
大量的氢 大量的氦 极少量的锂
原子核的 熔合反应
合成
其他元素
2020/10/26
4
开天辟地—原子的诞生
一、开天辟地—原子的诞生
思考与交流 阅读课本P4
2020/10/26
5
开天辟地—原子的诞生
人类认识原子的过程
人类在认识自然的过 程中,经历了无数的艰 辛,正是因为有了无数 的探索者,才使人类对 事物的认识一步步地走 向深入,也越来越接近 事物的本质。随着现代 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 现在所学习的科学理论, 还会随着人类对客观事 物的认识而不断地深入 和发展。
19
能层与能级
核外电子分层排布
依据核外电子的能量不同:
离核远近:近

能量高低:低

1
2
3
4
5
6
7
K
L
M
N
O
P
Q
2020/10/26
20
能层与能级
原子核外电子分层排布规律:
(1)各能层最多能容纳2n2个电子。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原子结构》教案 设计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原子结构》教案 设计

《原子结构》【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根据构造原理写出1~36号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2.过程与方法利用图、表等资料,借助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初步学会运用类比、想象、归纳、概括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

鼓励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科学家探索物质构成奥秘的史实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在抽象思维、理论分析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重点难点】根据构造原理写出1~36号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图片引出大千世界无所不有。

师:同学们,决定这千变万化世界最基本的微粒是什么呢?生:原子师:对,现在我们一起回答有关原子的几个小问题。

回忆:1. 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是什么?2. 原子能否再分呢?原子如何构成?3. 原子核的构成如何?4. 质子、中子、电子的特点如何?【板书】第一节原子结构(第一课时)师:这节课的内容有三部分:1、原子的诞生2、能层与能级3、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一原子的诞生师:现在在爆炸宇宙学理论认为宇宙诞生于一次大爆炸。

目前我们已发现90多种天然元素,请问它们是怎么诞生的?生:氢、氦原子通过核聚变逐步熔合而成。

【小结】宇宙大爆炸促使氢、氦原子合成其它原子!师:这些原子的结构又是怎样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我们几代科学家的原子结构模型发展吏。

【展示】原子结构理论模型发展史:1805年道尔顿的原子模型:微小的、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

1904年汤姆生的葡萄干布丁模型:正电荷像流体一样均匀分布在原子中,电子就像葡萄干一样散布在正电荷中,它们的负电荷与那些正电荷相互抵消。

1911年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在原子核内,且几乎全部质量均集中在原子核内部,带负电的电子在核空间进行高速的绕核运动。

二能层与能级1、什么是能层?能层是将核外电子按电子能量差异分成的2、每一能层容纳最多电子数能层一二三四五六七、、、符号K L M N O P Q 、、、容纳最多电子数2 8 1832 5、、、、、、、、、【小结】:每一能层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为2n2(n为能层序数)。

人教版化学选修三 1.1《原子结构(第一课时)》课程教学设计

人教版化学选修三 1.1《原子结构(第一课时)》课程教学设计

选修3第一章《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一节原子结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认识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2)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层分布及其能量关系、能级分布及其能量关系(3)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能用构造原理认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4)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2、方法和过程:复习回顾与知识沿伸、类比和归纳如能层类比楼层,能级类比楼梯。

3、情感和价值观:充分认识原子结构理论发展的过程是一个逐步深入完美的过程。

二、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构造原理写出1~36号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三、教学准备课件准备四、学习方法:预习法、阅读法、归纳法、讨论法五、教学方法:讲解、讨论、归纳、探究法七、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简介原子结构理论衍变道尔顿原子模型:一切物质都是由最小的不能再分的粒子——原子构成。

原子模型:原子是坚实的、不可再分的实心球汤姆生原子模型:电子是种带负电、有一定质量的微粒,普遍存在于各种原子之中。

汤姆生原子模型: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粒子,其中镶嵌着许多电子,中和了电荷,从而形成了中性原子。

卢瑟福原子模型: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

原子核的质量几乎等于原子的全部质量,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绕核做高速运动。

玻尔原子模型:当原子只有一个电子时,电子沿特定球形轨道运转;当原子有多个电子时,它们将分布在多个球壳中绕核运动。

不同的电子运转轨道是具有一定级差的稳定轨道。

电子云模型:现代科学家们在实验中发现,电子在原子核周围有的区域出现的次数多,有的区域出现的次数少。

电子在核外空间的概率分布图就像“云雾”笼罩在原子核周围。

因而提出了“电子云模型”。

【板书】第一节原子结构(二)讲授新课一、开天辟地——原子的诞生学生阅读P4页相关内容,总结出宇宙大爆炸——2小时后,诞生物质中最多为氢(88.6%),少量为氦(1/8),极少量为锂——融合形成其他元素。

高中化学1.1原子结构第1课时教学设计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化学1.1原子结构第1课时教学设计新人教版选修3

1.1《原子结构》教学设计(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进一步熟悉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明白原子核外电子的能层散布及其能量关系2.明白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散布及其能量关系,能用符号表示原子核外的不同能级3.从科学家探讨物质组成隐秘的史实中体会科学探讨的进程和方式,在抽象思维、理论分析的进程中慢慢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原子核外电子的能层散布及其能量关系2.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散布及其能量关系三、教学难点:明白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散布及其能量关系四、教学方式:教学法、指导阅读法、讨论归纳法、讲练结合法等[引入] 原子的概念[设问] 原子是如何诞生的?[指导阅读]讲义P4页1932年勒梅特第一次提出了现代宇宙大爆炸理论:整个宇宙最初聚集在一个“原始原子”中,后来发生了大爆炸,碎片向四面八方散开,形成了咱们的宇宙。

大爆炸后两小时,诞生了大量的H、少量的He及极少量的Li,然后经太长或短的进展进程,以上元素发生原子核的熔合反映,分期分批的合成了其它元素。

[试探与交流]有谁明白宇宙中最丰硕的元素是那一种?宇宙年龄有多大?地球年龄有多大?[指导阅读讲义后回答]氢元素宇宙中最丰硕的元素占88.6%(氦1/8),另外还有90多种元素,宇宙年龄距近约140亿年,地球年龄已有46亿年。

[介绍]人类对原子的熟悉史——不同时期的原子结构模型1.公元前400连年前,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等人的观点:把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叫原子。

2.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境尔顿提出近代原子说;3.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觉了电子,提出原子结构的“葡萄干布丁”模型。

4.卢瑟福原子模型5.波尔原子模型6.原子结构的量子力学模型(电子云模型)[回忆温习] 原子的组成结构?核外电子是如何排布的?[温习讲述]核外电子排布的一样规律——分层排布(1)核外电子老是尽可能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慢慢升高的电子层(能量最低原理)。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一章 第二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第1课时)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一章 第二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第1课时)

1、已知某元素的原子序数是25,写出该元素原子的价电 子层结构式,并指出该元素所属的周期和族。
其排布式为[Ar]3d54s2, 由于最高能级组数为4,其中有7个价电子,故该元素是第四周期ⅦB族。
思考与探究
按照电子排布,可把周期表的元素划分为5个区:s区、p 区、d区、ds区、f区。划分区的依据是什么? s区、d区、 p区分别有几个纵列?
P区,主族,第三周期,第VIIA族 ds区,副族,第四周期,第IB族
3、由下列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给出其原子的价电子层构型 (3)第四周期第VIA族 (4)第四周期第IVB族
4S24P4 3d24S2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DF ) A. B. C. D. E. F. G. S区元素的原子价电子层排布都是s结尾 d区元素的原子价电子层排布都是ds结尾 ds元素的原子价电子层排布都是ds结尾 p区元素的原子价电子层排布都是sp结尾 主族元素的原子价电子层排布都含s,但都不含d 过渡元素的原子价电子层排布都是ds结尾 ds区元素的原子d轨道一定全满
课堂练习 1、已知某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五周期、ⅥA族位置 上。试写出该元素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电子排布 式并分析该元素在哪区? 由于是ⅥA族, 4d必是全充满的,所以价电子排 布为5s25p4,
电子排布式[Kr]4d105s25p4
属P区
2、下列元素是主族元素还是副族元素?第几周期?第几族? (1)1s2 2s2 2p6 3s2 3p5 (2)[Ar]3d10 4s1
区的名称来自按照构造原理最后填充的能级的符号
(四)元素周期表的分区 1、s区: 含ⅠA与ⅡA共两族两列;价电子层为ns1或 2(n≥1) 特点: 价电子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注意: ①并不是所有价电子层为ns1或2的元素都在 S区, He除外(它在p区) ②除H外,都是金属元素

《原子结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原子结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
第一章第一节原子结构(第一课时)
活动2:聚焦玻尔原子模型,认识能层、能级的表示方法
分配学生阅读书本第4至5页,讨论完成下列问题:1.不同的能层用什么符号表示?每个能层最多容纳多少电子,与能层的序数(n)间存在什么关系?
2.不同的能级用什么符号表示?每个能层分别有多少个能级,与能层的序数(n)间存在什么关系?
活动3:聚焦玻尔原子模型,认识能层、能级的能量
阅读书本第4至5页,结合PPT展示的相关内容,讨论完成下列问题并在坐标系中完成能层、能级排布图(在小黑板上利用模型完成):
1.如何比较不同能层中同一能级的能量?
2.同一能层中,各能级之间的能量大小有怎样的关系学生动手操作,建立能层
小组展示,组间评价
归纳得出结论: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应用能层能级表示学生讨论完成,小组展评:
【学以致用】
1.比较下列多电子原子中不同能级的能量高低。

(1)1s,3d
(2)3s,3d,3p
(3)2p,3p,4p
2.下列能级表示正确实际存在的)且最多容纳的电子数
本课题围绕化学学科素养展开,将理论抽象的知识转变为学生体验过程,从生活现象引入探究理论,利用理论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体现化学学科价值。

采用角色扮演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实物磁铁模拟能级,帮助学生模型建构突破难点,体现学科研究方法与思想,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原子结构模型 第1课时》示范课教学设计【高中化学】

《原子结构模型 第1课时》示范课教学设计【高中化学】

第一节原子结构模型第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原子结构模型的历史发展过程。

通过联想质疑、交流讨论等活动,发展从化学实验及史实中寻找充分证据并解释证据与模型的建立及其发展之间的关系。

2.了解电子所处的轨道的能量是量子化的,知道原子光谱源自核外电子在能量不同的轨道之间的跃迁。

通过分析氢原子光谱是线状光谱的事实,认识原子结构的玻尔模型,发展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原子结构的能力。

3.通过“问题产生——提出假说——实验验证”的循环过程,展示人类对微观结构的认识过程,认识到科学理论是不断发展的,强化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感受科学家在科学创造中的丰功伟绩,体会科学家对科学本质的不懈追求。

◆教学重难点原子结构的量子力学模型◆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真实情境】科学研究发现霓虹灯能发出五颜六色的光,是与原子结构有关。

原子是一种怎样的微粒?【引导】公元前400多年,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等人把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叫作原子。

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他认为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

从现代的观点看,你认为三个论点是否确切?请说明理由。

【展示】道尔顿的原子学说包含下列三个论点: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②同种元素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③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

【学生阐述】现今看来,道尔顿学说是存在缺陷的。

原子并不是实心球体。

原子可以再分为更小的微观粒子。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启发】虽然道尔顿的实心原子学说是有局限的,但当时他的学说解释了很多化学的基本定律,关注到化学现象的本质是原子的化合与重组,影响深远。

直到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通过实验证实阴极射线即阴极材料上释放出的高速电子流,才提出原子中存在电子的“葡萄干布丁”模型。

【设计意图】光与微观的原子结构相联系,这是人类智慧的发展,体会科学家对物质世界真理的不懈追求。

霓虹灯的真实情境为原子光谱实验与原子结构的探究埋下伏笔。

最新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3教学案:第一章第一节原子结构含答案

最新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3教学案:第一章第一节原子结构含答案

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O 能应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 〔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了解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情况,知道电子云和原子轨道.了解泡利原理和洪细读教材记主干1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一般由质子和中子构成.2 .原子的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电子的能量越低离核越近,能量越高离核越远.3 . 一至七能层的符号分别为: K 、L 、M N 、O P 、Q,各能层容纳的最多电子数为4 .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简称能量最低原 理,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叫做基态原子.5 .在一个原子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 2个电子,而且它们的自旋状态相反,这个原理称为泡利原理.6 .洪特规那么的内容是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时,基态原子中的电子总是优 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状态相同.原子的诞生、能层与能级原子结构与性质第一节原子结构特规那么.2.3. 4. 了解能量最低原理, 了解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 了解其简单应用.5.2n 2.1 .原子的诞生 (1)原子的诞生T ,约占原子总数的匿叱宇宙一氮,约为氢原子数的;一 8 /f 其他超.多种天蚣元素原子总数缺乏IX(3)地球上元素的分类L 金属元素;占绝大多数元素一 ------交非金属元素园2种元素(包括稀有气体)2.能层与能级 ⑴能层根据多电子理子■的展外电子的能h 状进,监核外电子 分成不囿的能层符号一督序效1、23心67分利用KJ.M 、NCPq(2)能级根据一电F 原子中同一酷层电『能皿不同’将它们分 一成不同的期缎I_在每一幢鬼中.优僦符号分别为一心3・门,—,其 中n 代表能乐1能层序数过 谟能层所包含的筋级触(3)能层、能级中所容纳的电子数 能 层 (n ) 一 一 三 四 五 六七 … …符K LM N O P Q …@©[新知探究](2)宇宙的组成及各元素的含量氤义[名师点拨]能层与能级的组成与能量关系1 .不同能层的能级组成任一能层的能级总是从s能级开始,而且能级数等于该能层序数,即第一能层只有1个能级(1s),第二能层有2个能级(2s和2p),第三能层有3个能级(3s、3P和3d),依次类推.2 .不同能层中各能级之间的能量大小关系(1)不同能层中同一能级,能层序数越大能量越高.例如, 1s<2s<3s<……或2pv 3P <4p< .(2)同一能层中,各能级之间的能量大小关系是svpvdvfv…….例如,第四能层中4sv 4pv 4dv 4f.[对点?M练]1. (2021衡水高二检测)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能级就是电子层B.每个能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是2n2C.同一能层中不同能级的能量上下相同D.不同能层中的s能级的能量上下相同解析:选B能层是电子层,能级是同一能层中不同能量的电子所占据的分层.同一能层中不同能级的能量上下的顺序是:E( ns)< E( np)< E( nd)< E( nf) ,不同能层能级符号相同时,n越大,能量越高.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新知探究]电子在能级上的排列顺序是电子选排在能量较低的能级上, 然后依次排在能量较高的能级上.(2)构造原理示意图2.电子排布式 (1)含义将能级上所容纳的电子数标在该能级符号的右上角, 并根据能层从左到右的顺序排列的式子.(2)表示形式及各符号含义站序手能线上填充的鱼建(3)实例根据构造原理,可以写出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如①Mg 1s 22s 22p 63s 2,简写为[Ne ]3s 2. ② Cl : 1s 22s 22p 63s 23p 5,简写为[Ne ]3s 23p 5.[名师点拨]电子排布式的书写 1 .简单原子的电子排布式(1)根据构造原理将电子依次填充到能量逐渐升高的能级中.如微粒 电子排伸式 微粒 电子排伸式 C1s 22s 22p 2Ne1s 22s 22p 61 .构造原理(1)含义:在多电子原子中,Cl 1s 22s 22P 3s 23p 5 K 1s 22s 22P 3s 23p 4s(2)简化电子排布式:把内层电子到达稀有气体结构的局部,以相应稀有气体元素符号 Ne(1s 22s 22p 6)的结构相同,所以其电子排布式可简化为 1s 22s 22p 63s 23p 64s 〔或[Ar ]4s \2 .复杂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对于较复杂的电子排布式,应先按能量从低到高排列,然后将同一层的电子移到一起. 如26Fe :先按能量从低到高排列为1s 22s 22p 63s 23p 64s 23d 6,然后将同一层的移到一起,即该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1s 22s 22p 63s 23p 63d 64s ;简化为[Ar ]3d 64s 2o3 .特殊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当p 、d 、f 能级处于全空、全充满或半充满状态时,能量相对较低,原子结构较稳定.⑴24Cr的电子排布式的书写2,以下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正确的选项是 ( ) A. 9F :1s 22s 22p 6 B.15P :1s 22s 22p 63s 33p 2C. 21Sc : 1s 22s 22p 63s 23p 64s 23d 1D. 35Br : 1s 22s 22p 63s 23p 63d 104s 24p 5解析:选D 氟原子2P 能级应排5个电子;磷原子的3s 能级应排2个电子,3P 能级应 排3个电子;写电子排布式时,应将同能层的能级移到一起.[新知探究]1 .基态与激发态、光谱外加方括号来表示.如 Na 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1s 22s 22p 63s1,其中第一、二电子层与 [Ne ]3s 1; K 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知识点3能量最低原理、电子云与原子轨道[对点?M 练](1)基态原子与激发态原子处于㈱低能M(2)光谱与光谱分析 ①光谱的成因与分类:②光谱分析:在现代化学中,利用原子光谱上的特征谱线来鉴定元素的分析方法. 2 .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1)电子运动的特点电子质量小,运动速度快,无规那么, 故无法确定某个时刻处于原子核外空间何处.只能确定它在原子核外空间各处出现的概率(2)电子云及形状①含义:处于一定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的概率密度分布的形象化描述. ②形状(3)原子轨道①定义:电子在原子核外的一个空间运动状态称为一个原子轨道. ②各能级所含原子轨道数目3 .核外电子排布 (1)核外电子排布规那么①能量最低原理: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里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4&②泡利原理:在一个原子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 2个电子,而且它们的自旋状态相反,这个原理称为泡利原理.③洪特规那么: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时, 基态原子中的电子总是优先单独占 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状态相同.〔2〕电子排布图在电子排布图中,用一个方框表示一个原子轨道,用箭头表示电子.[名师点拨]4 .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那么〔i 〕核外电子排布所遵循的规律①能量最低原理 ②泡利原理 ③洪特规那么〔2〕构造原理中的“能级交错〞现象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轨道能量顺序看出从第三电子层就会出现能级交错现象,这是因为3d 能级的能量似乎低于 4s 能级,而实际上 E 〔3d 〕> E 〔4s 〕.按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在进入 核外电子层时,不是排完 3P 就排3d,而是先排4s,排完4s 才排3d .由于能级交错,在次 外层未达最大容量之前,已出现了最外层,而且最外层未达最大容量时,又进行次外层电子的填充,所以原子最外层和次外层电子数一般达不到最大容量.〔3〕洪特规那么特例有少数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对于排布原那么有1个电子的偏差.由于能量相同的原子轨道在全充满〔如p 6和d 10〕、半充满〔p 3和d 5〕和全空〔p 0和d 0〕状态时,体系能量较低,原子 较稳定.如 Cr : 1s 22s 22p 63s 23p 63d 44s 2〔错误〕 应为 1s 22s 22p 63s 23p 63d 54s 1Cu : 1s 22s 22p 63s 23p 63d 94s 2〔错误〕 应为 1s 22s 22p 63s 23p 63d 104s 1 5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C:Is 2s 卬 回w LnN:Is Zs匕w叵回rrin结构力、Jg、图意义将每个能层上的电子总数表示在原子核外的式子实例Al — . "S2N? 8 S电子排布式意义用数字在能级符号右上角标明该能级上排布的电子数实例K: 1s22s22p63s23p64s1简化电子排布式意义为了防止电子排布式书写过于繁琐,把内层电子到达稀有气体结构的局部以相应稀有气体的元素符号外加方括号表示实例1K: [Ar]4s价电子排布式意义主族兀素的价层电子指最外层电子,价层电子排布式即外围电子排布式实例Al : 3s23p1电子排布图意义每个方框代』个原子轨道,每个箭头代柠-个电子实例Is 2s 2pAl臼臼包〞All3s11 |〞K3P[对点?M练]6 .以下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正确的选项是 ,违反能量最低原理的是违反洪特规那么的是 ,违反泡利原理的是.① CaT: 1s22s22p63s23p6②F : 1s22s23p615 2s 2p 3pAl Al A. I Jk I A I L* I h I AI 〞I “ I T 〞* | J |T I 〞I③P:④ Cr: 1s22s 22p63s 23p63d44s2⑤ Fe: 1s22s22p63s23p63d64s2⑥ M& : 1s22s22p6解析: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②中错误在于电子排完3p轨道,正确的应为1s22s22p6.③中没有遵循洪特规那么2s轨道后应排2P轨道而不是电子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排布3s 3pp I I A A *时,应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并且自旋状态相同,正确的应为 ।——————I .④中忽略了能量相同的原子轨道在半充满状态时,体系的能量较低,原子较稳定,正确的应为1s 22s 22p 63s 23p 63d 54s 1.⑤和⑥正确.⑦违反泡利原理和洪特规那么,所以应为Is 2s 2P臼巴IN AI I答案:①⑤⑥②④③⑦⑦4. 〔2021郑州高二检测〕以下对核外电子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B.当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由C. 3p 2表示3p 能级有两个轨道D.在同一能级上运动的电子,其运动状态可能相同这一过程释放能量, 正确;C 项3p 2表示3p 能级有两个电子,错误;D 项在同一能级上运动的电子,其运动状态不可能相同,错误.、学业水平达标A.同一原子中,2P,3p,4P 能级的轨道依次增多转变为这一过程释放能量解析:选B A 项同一原子中,2p,3p,4p 能级的轨道数相同,错误;B 项当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由回□ IM"能量较低,由转变为I学业水平小削.让学 生跄热打率浦北所学. 就蚱速度工琉淮度水平练I强下水平堤小,至灌 提能,每那一档洌,步量较高1.以下说法中,不符合现代大爆炸宇宙学理论的是()A.我们所在的宇宙诞生于一次大爆炸B.恒星正在不断地合成自然界中没有的新元素C.氢、氨等轻核元素是自然界中天然元素之母D.宇宙的所有原子中最多的是氢元素的原子解析:选B宇宙诞生于一次大爆炸,爆炸后产生了大量的氢、氨及少量的锂,然后氢、氨等发生原子融合反响合成其他元素,该过程在宇宙中仍在进行,但合成的都是元素, 且氢元素仍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2. (2021烟台高二检测)电子排布有能级顺序,假设以E(n l)表示某能级的能量,以下各式中正确的选项是()A. E(4s)> E(3d)> E(3p x)> R3P y)B. E(3d)> 曰4s)> E(3p)> R3s)C. E(5s)> E(4f)> E(3p x) = E(3p y)D. E(5s)> E(4s)> E(4f)> R3d)解析:选B A项应为日3d)> E(4s),那么为曰3d)> E(4s)>曰3p x) = E^3p y),错误;B项符合构造原理,正确;C项应为E(4f)> E(5s)> E(3p x) = E(3p y),错误;D项E(4f)> E(5s)> E(3d)> E(4s),错误.3. (2021银川高二检测)以下各组表述中,两种微粒一定不属于同种元素原子的是( )A. 3p能级有一个空轨道的基态原子和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2的原子B. M层全充满而N层为4s2的原子和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的原子C.最外层的电子数是核外电子总数的1的原子和价电子排布式为4s24p5的原子5D. 2p能级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基态原子和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2s22p5的原子解析:选B A项中3P能级有一个空轨道,说明3p上填2个电子,因填1个电子有2个空轨道,填3个电子或3个以上电子无空轨道,那么3P上有2个电子,3s上肯定已填满,价电子排布式为3s23p2, A中两微粒相同.B项中M层全充满而N层为4s; M层上有d轨道, 即3s23p63d10,应该是锌元素,3d64s2是铁元素,B选项符合题意.C项中价电子排布式为4s24p5, 那么3d上已排满10个电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5,最外层电子数是核.............. 1 ,, 一 ........ 一外电子总数工的原子,可按下述方法讨论:假设最外层电子数为1,核外电子总数为5不可5能,最外层电子数为2,核外电子总数为10不可能,同理,可讨论,只有最外层电子数为7, 核外电子总数为35时合理,其电子排布式也是1s22s22p63s23p63d104s24p5,二者是同种元素的原子.D项中2P能级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可以是2p\也可以是2p5,因此二者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4. 〔2021松原高二检测〕以下有关电子云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A.电子云形象地表示了电子在核外某处单位的体积内出现的概率B.电子云直观地表示了核外电子的数目C. 1s 电子云界面图是一个球面,表示在这个球面以外,电子出现的概率为零D.电子云是电子绕核运动形成了一团带负电荷的云雾解析:选A 为了形象地表示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的分布状况,人们常用小黑点的疏密程度来表示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概率的大小; 点密集的地方,表示电子出现的概率大; 点稀疏的地方,表示电子出现的概率小,这就是电子云.1s 电子云界面以外,电子出现的概率 不为零,只是出现的概率很小.5.〔2021襄阳高二检测〕以下核外电子的表示方法中, 能表示该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 的是〔C. Fe : [Ar]3d 54s 2D. Cu : 3d 104s 1解析:选D A 选项不符合1期侍规那么,2P 轨道上的3个电子应分占三个轨道时能量最低;B 选项为 L 的电子排布图,不是 F 原子的电子排布图;C 选项中Fe 是26号元素,而非25 号;D 选项符合洪特规那么,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6. A 、B 、C 口 E 代表5种元素.请填空:〔1〕A 元素基态原子的最外层有 3个未成对电子,次外层有 2个电子,该原子的电子排 布图为. 〔2〕B 元素的负一价离子与 C 元素的正一价离子的电子排布式都与僦原子相同,B 元素的符号为, C 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3〕D 元素的正三价离子的 3d 能级为半充满,D 的元素符号为 ,其基态原子的 电子排布式为. 〔4〕E 元素基态原子的 M 层全充满,N 层没有成对电子,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E 的元素 符号为 , 其基态原子的 电子排布图为 解析:〔1〕根据A 元素基态原子的最外层有 3个未成对电子,次外层有 2个电子,可知该元素的基 态原子有 2个电子层,共有7个电子,是N 元素,其 电子排布 图为B.A.)、课下水平提升(一)、选择题1 .以下关于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所有的电子在同一区域里运动B.在离原子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在离原子核较远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低C.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叫基态原子D.同一原子中,4s 、4p 、4d 、4f 所能容纳的电子数越来越多,各能级能量大小相等解析:选C 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分别在能量不同的区域内运动, A 错误; 在多个电子的原子中, 电子的能量是不相同的, 在离原子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 低,在离原子核较远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 B 错误;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叫基态原子,当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会跃迁到较高能级,变成激发态原子, C 正确;同一原子中,4s 、4p 、4d 、4f 所能容纳的电子数越来越多,是正确的,但第四能层中,能级2P电子排布式与僦原子相同,即都有 .(2)B 元素的负一价离子与 C 元素的正一价离子的18个电子,那么B 元素为Cl 元素,C 元素为K 元素,?的结构示意图为A \\2 8 8 .. 5 型为3d ,那么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为元素的正三价离子的 3d 能级为半充满,即三价阳离子的构 3d 64s 2,即为26号Fe 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1s 22s 22p 63s 23p 63d 64s 2o (4)由E 元素基态原子的 M 层全充满,N 层没有成对电子,只有2P答案: EH EH □ (2)Cl (3)Fe1s 22s 22p 63s 23p 63d 64s 2(或[Ar]3d 64s 2) 3d⑷Cu [Ar] 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图为的能量大小不同:日4s〕< E〔4p〕< E〔4d〕<曰4f〕,所以D错误.2 . 〔2021 ・日照高二检测〕以下电子层中,包含有f能级的是〔〕A. K电子层B. L电子层1. M电子层D. N电子层2. :选D K电子层是第一能层,只有1s能级;L电子层是第二能层,有两个能级,即2s和2p; M电子层是第三能层,有三个能级,即3s、3p、3d; N电子层是第四层,有四个能级,即4s、4p、4d、4f o而根据能级数等于能层序数的关系规律,只有能层序数>4 的电子层中才有f能级.3. 以下多电子原子不同能级能量上下的比拟错误的选项是〔〕A. 1s<2s<3s B . 2P<3p<4pC. 3s<3p<3d D . 4s>3d>3p解析:选D在多电子原子中,由构造原理知日nd〕>E[〔 n+ 1〕s],即4s能级能量小于3d.所以D错误.4. 〔2021汕头高二检测〕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基态原子的能量一定比激发态原子的能量低B. 1s22shp1表示的是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C.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的许多可见光,如霓虹灯光、节日焰火,都与原子核外电子发生跃迁释放能量有关D.电子仅在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才会产生原子光谱解析:选C同类原子基态比激发态的能量低, A选项错误;1s22sZp1不符合构造原理,处于激发态,B选项错误;原子光谱有发射光谱和吸收光谱两种,电子从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产生发射光谱,从基态到激发态跃迁时产生吸收光谱, D选项错误.5. 〔2021宜昌高二检测〕以下关于价电子构型为3s23p4的粒子描述正确的选项是〔〕A.它的元素符号为OB.它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4C.可以与Hk化合生成液态化合物D.其电子排布图为:'解析:选B价电子构型为3s23p4的元素是16号元素S, O元素的价电子构型为2s22p4, A错误;S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4, B正确;硫和氢气化合生成的硫化氢是气体而不是液体,C错误;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所以3P能级上电子排布图违反洪特规那么, D错误.6. 〔2021潍坊高二检测〕以下原子轨道表示式中,表示氧原子的基态电子轨道排布式正确的是〔〕解析:选B轨道〔能级相同的轨道〕中电子优先单独占据1个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回回।J廿|十|原子的能量最低,O原子能量最低排布是15’P , B项正确.7. 〔2021泰安高二检测〕当镁原子由1s22s22p63s2变为1s22s22p63p2时,以下熟悉正确的是〔〕A.镁原子由基态转化成激发态,这一过程中吸收能量8. 镁原子由激发态转化成基态,这一过程中释放能量C.转化后位于p能级上的两个电子处于同一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D.转化后镁原子与硅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化学性质相似解析:选A镁原子要从外界吸收能量才能由1s22s22p63s2〔基态〕变为1s22s22p63p2〔激: 态〕,A正确;B错误;转化后位于p能级上的两个电子处于不同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错误;硅原子有14个电子,处于激发态的镁原子的电子数为12个,D错误.8.以下是一些原子的2P能级和3d能级中电子排布的情况.其中违反了洪特规那么的是〔〕①।“ “一।②卜m③上旦引④「A * *⑤y I +1 +「HA.①B.①③C.②④⑤D.③④⑤解析:选C洪特规那么是在原子的同一电子亚层排布的电子, 总是尽先占据不同的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同, 这样可以使原子的能量最低, 原子处于稳定状态. ①同一轨道电子的自旋方向相反,违背泡利不相容原理, 错误;②不同轨道的单电子自旋方向相反,违背洪特规那么,正确;③符合洪特规那么,错误;④电子应该尽先占据不同的轨道,每一个轨道有一个电子,自旋方向相同,违反洪特规那么,正确;⑤不同轨道的单电子自旋方向相反,违背洪特规那么,正确;⑥符合洪特规那么,错误.因此违反了洪特规那么的是②④⑤,选项是Co9. 〔2021漳州高二检测〕以下各组中的X和Y两种原子,在周期表中一定位于同一族的是〔〕A. X原子和Y原子最外层都只是一个电子B. X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Is?, Y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之C. X原子的2P能级上有三个电子, Y原子的3P能级上有三个电子D. X原子核外M层上仅有两个电子, Y原子核外N层上也仅有两个电子解析:选C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的不一定在同一族,如金属钠和金属铜的最外层都是一个电子,但是钠属于第I A族,而铜属于第I B族,A错误;X原子是He,属于0族元素, Y原子是Be,属于第n A族,B错误;X原子核外M层上仅有两个电子,X是镁原子,属于第HA族,N层上也仅有两个电子的原子除了钙原子,还有锌、铁等原子, D错误.10. 〔2021天水高二检测〕假设某原子在处于能量最低状态时,外围电子排布为4d15s2,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该元素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时,原子中共有3个未成对电子B.该元素核外共有5个电子层C.该元素原子的M能层共有8个电子D.该元素原子最外层共有3个电子解析:选B该元素原子处于能量最低^态时,原子中共有1个未成对电子,A错误;该元素原子核外共有5个电子层,B正确;该元素原子的M能层共有18个电子,C错误;该元素原子最外层共有2个电子,D错误.二、非选择题11. 〔2021玉溪高二检测〕如图是s能级和p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试答复以下问题.〔1〕s电子云轮廓图呈形,每个s能级有个原子轨道;p电子云轮廓图呈形,每个p能级有个原子轨道,其能量关系为.〔2〕元素X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 s n n p n+1,原子中能量最高的是电子, 其电子云在空间有方向;元素X的名称是 ,它的氢化物的电子式是.假设元素Y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 s n—np"1,那么Y的元素符号应为原子的电子排布图为 .解析:〔1〕 n s 能级各有1个轨道,n p 能级各有3个轨道,s 电子的原子轨道都是球形的,p 电子的原子轨道都是哑铃形的,每个 p 能级有3个原子轨道,它们相互垂直,分别以 p 、 p y 、p z 表示,能量p x=p y=p z .〔2〕由于元素X 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 n s n n p n \ n p 轨道 已排上电子,说明n s 轨道已排满电子,即n= 2,那么元素X 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1s 22s 22p 3, 是氮元素;当元素 Y 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 n s n —n p-1时,有n —1=2,那么n = 3,那么 Y 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1s22s 22P 63s 23p 4,是硫元素.HH : N ;答案:〔1〕球 1 哑铃 3 相等 〔2〕2p 三个互相垂直的伸展12. 〔2021襄阳高二检测〕〔1〕写出碑的元素符号 ,原子中所有电子占有 个轨道,核外共有 个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 〔2〕写出Ni 的元素名称 ,该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为第 周期,第 族.13. 第四周期基态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元素是 ,该元素基态原子的价电 子轨道表示为 .14. 第三电子层上有 个能级,作为内层最多可容纳 个电子,作为最外 层时,最多可含有 个未成对电子.解析:〔1〕神的元素符号为 As,是第33号元素,核外有33个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其 核外电子排布为:1s 22s 22p 63s 23p 63d 104s 24p 3,即有18个轨道.〔2〕馍的元素符号为Ni ,在周 期表中的第四周期,第皿族. 〔3〕第四周期元素中,外围电子排布为 n d x n s y,且能级处于半 满稳定状态时,含有的未成对电子数最多,即外围电子排布为 3d 54s 1,此元素为铭,其基态4s H常由〃.. 1 --- 1. 〔4〕第三电子层上有 s 、p 、d 三2个不同的能级,由于每个电子层最多谷纳 2n 个电子,故当第三层作为内层时,最多可谷纳18个电子,作为最外层时,当3P 轨道仅填充3电子时未成对电子最多,有3个未成对电子. 答案:〔1〕As 18 33 〔2〕馍 四 W 〔3〕铭〔或 Cr 〕(4)318 30 00 Is 汰 2P 3s3p 3d13.根据以下元素基态(能量最低)原子的电子排布特征判断元素,并答复以下问题.(1)写出由 C、D中的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至少写出5种):(2)写出用上述元素组成的物质制得A的单质的化学方程式(至少写出2个):_________ ;(3)检验某溶液中是否有D+,可通过反响来实现;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 B ,通常所用的试剂是和.(4)写出E的元素符号: ,要证实太阳上是否含有E元素,可采用的方法是解析:由A只有1个能层且只含1个电子,判断A为氢元素;B原子3p轨道得1个电子饱和,那么原有5个电子,即B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5,为氯元素;C原子电子排1s 2s 2p5lul * t上一主“主 q一主布图为I——I I——J l——————1,为氧兀素;D为钾兀素;E为僦兀素.答案:(1)KOH、KClO、KClQHCl.HClQ等(合理即可)电解人人(2)2H 2O====2H4 + QT2K+ 2H2O===2KOH H2 T (合理即可)(3)焰色AgNO稀硝酸(4)Ar 对太阳光进行光谱分析[水平提升]14. (2021唐山高二检测)X、Y和Z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42.X元素原子的4P轨道上有3个未成对电子,丫元素原子的最外层2P轨道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X跟Y 可形成化合物X2Y3, Z元素可以形成负一价离子.请答复以下问题:(1)X元素原子基态时的电子排布式为 ,该元素的元素符号是.(2)Y元素原子的价层电子的电子排布图为 ,该元素的名称是.⑶化合物X2Y3在稀硫酸溶液中可被金属锌复原为XZ3,产物还有ZnSO和H2Q该反响的化学方程式是.解析:(1)X元素原子的4P轨道上有3个未成对电子,那么X是第四周期第V A族元素, 即X为As,其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2)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2P轨道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3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电离能及其变化规律 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3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电离能及其变化规律 教案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仅有定性的分析往往是不够的,为此,人们用电离能、电子亲和能、电负性来定量的衡量或比较原子得失电子能力的强弱。

二、复习预习1.同学们写出第3周期及V A族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排布;2.请同学们根据写出的价电子排布分析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的变化规律。

三、知识讲解考点1:电离能及其分类1.电离能(1)概念:气态原子或气态离子失去一个电子所需要的最小能量。

(2)符号:I ,单位:kJ·mol -1。

2.电离能的分类M(g)――――――――→第一电离能(I 1)失去1个e -M +(g)――――――――→第二电离能(I 2)失去1个e -M 2+(g)――――――――→第三电离能(I 3)失去1个e -M 3+(g)…且I 1<I 2<I 3。

3. 电离能的意义⑴电离能越小,该气态原子越容易失去电子。

⑵电离能越大,该气态原子越难失去电子。

⑶运用电离能可以判断金属原子在气态时失去电子的难易程度。

考点2:电离能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1.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变化趋势图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的周期性变化2.递变规律 (1)a.同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第一电离能减小,自上而下原子越来越容易失去电子。

b.同周期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第一电离能总体增大,自左到右元素原子越来越难失去电子。

c.过渡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变化不太规则,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从左到右略有增加。

(2)同种元素的原子,电离能逐级增大。

3.影响因素(1)核电荷数、原子半径对电离能的影响①同一周期的元素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从左到右核电荷数增大,原子的半径减小,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加大,因此,越靠右的元素,越不易失去电子,电离能也就越大,即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总体有增大的趋势。

②同一族元素电子层数不同,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原子半径增大起主要作用,因此原子半径越大,核对电子引力越小,越易失去电子,电离能也就越小。

人教版化学选修三 1.1《原子结结构》经典教案设计

人教版化学选修三 1.1《原子结结构》经典教案设计

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第一节原子结构第1课时 原子结构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原子结构的模型发展史2、理解现代原子结构模型中的能层、能级、原子轨道等重要概念 过程与方法利用教材、资料卡片、制作模型及借助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初步学会运用类比、想象、归纳、概括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

与同伴合作共享资源、观点分享,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人类在揭示原子结构秘密过程中,赞赏科学家为人类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欣赏他们建立了各种模型,养成批判的思维习惯,热爱科学。

2、认同实验在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价值。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原子核外电子的能层、能级分布及其表示 难点:能级概念的建立 三、教学用具:橡皮泥、气球多媒体辅助:PPT 、视频及资料卡片(供学生使用) 四、教学方法:探究、小组合作2、揭秘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历程:资料卡片——分组讨论————收获启迪1、引课激趣:观看核弹爆炸的蘑菇云3、 对钠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复习和质疑:在复习了能层的基础上,以上模型可否解释为什么这样排布?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到底怎样描述?六、教学过程设计程教重新认识电子的运动[过度] PPT播放原子大小示意图[讲述]科学离不开假设,如果你的同桌突然变成了电子,你做为观察者,会看到什么?[问题3]:能画出电子运动的方向、轨迹是怎样的?讲解:电子的特征:体积小、质量小、运动空间小、高速(接近光速)——无法确定在某一时刻的位置、运动方向等(实验法)。

不完全能照般宏观物体的运动规律。

[过度]怎样描述电子的运动状态?以氢原子为例。

科学家提出了不同与以往的假设:播放模拟动画[问题3] 这一假设是从怎样的角度描述电子的运动状态的?结论:从统计学的角度,描绘成图像[问题4]大家齐动手——根据视频的画面,用橡皮泥做出氢原子的电子云模型思考观看听讲学生讨论、交流观看小组拿到材料:橡皮泥、,动手制作模型、并展示个电子排序,描述(而不是测量)电子的运动状态。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一章第一节 原子结构 课件(共54张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一章第一节 原子结构  课件(共54张PPT)

二、10电子微粒和18电子微粒 1.10电子微粒
【典例3】 已知A、B、C、D四种物质分别是由短周 期元素组成的微粒,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且A 是一种含有18电子的微粒,C是一种含有10电子的微粒。请 完成下列各题:
(1)若A、D分别是两种气态单质分子,写出A与B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是O2置换H2S中的S。问题(4)中H、O形成的原子个数为1:1 的化合物是H2O2,N、H形成的化合物分子中电子数也为18 的分子只能是N2H4。
[答案] (1) (2)X(或氧) 2H2S+O2===2H2O+2S↓ (3)NH4HSO4
点燃 (4)N2H4+2H2O2=====N2+4H2O
2.(2012·长沙模考)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
A.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B.11H2、12H2、31H2是氢的三种同位素 C.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188O D.金刚石和石墨、甲烷和乙烷都属于同素异形体
解析 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应为
A项错误。同位
素的研究对象是原子,但B选项中三种粒子是氢的单质,故
(4)若D是一种含有22个电子的分子,则符合如图关系的 A的物质有________(写化学式,如果是有机物则写相应的结 构简式)。
[解析] 本题把指定电子数目的有关微粒作为命题素 材,着重考查考生的有序思维能力。寻找10电子、18电子、 22电子微粒,必须从元素周期表出发,遵循由原子到分子, 再到离子的思考途径,列出相应的微粒。关于18电子微粒的 推断,对有序思维的要求更高,技巧性更强,我们可以以推 断10电子微粒的思路来进行分析,对数字18作一拆分,把18 拆成9+9,找出F2后会使18电子微粒的推断打开一个大“空

高中化学 1.1《原子结构》(第1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化学 1.1《原子结构》(第1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

《选修三第一章第一节原子结构》导学案(第1课时)学习时间 2020 — 2020学年上学期周【课标要求】知识与技能要求:1、进一步认识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2、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层分布及其能量关系3、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及其能量关系4、能用符号表示原子核外的不同能级,初步知道量子数的涵义5、识记常见元素(1~36号)[阅读引言]思考并讨论:1、“物质的组成与结构”与“物质的性质与变化”两方面是什么关系?2、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如何决定性质?分别举例说明。

【讨论归纳】[识图]:p1第一章章图:人类对原子的认识史——不同时期的原子结构模型是怎样的?【阅读思考】阅读教材P4“开天辟地—原子的诞生”:宇宙什么是时候诞生的?我们的地球从那里来?[阅读]科学史话,说明思维性推测与科学假设的关系。

[复习] 必修中学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思考] 这些规律是如何归纳出来的呢?[阅读] P4二、能层与能级【学与问】1.原子核外电子的每一个能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与能层的序数(n)间存在什么关系?2.不同的能层分别有多少个能级,与能层的序数(n)间存在什么关系?3.不同层中,符号相同的能级中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否相同?[思考与交流]第五能层中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多少?说出你推导的两种方法[小结]对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按能量的差异将其分成不同的能层(n);各能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

对于同一能层里能量不同的电子,将其分成不同的能级(l);能级类型的种类数与能层数相对应;同一能层里,能级的能量按s、p、d、f的顺序升高,即E(s)<E(p)<E(d)<E(f)。

各能层所包含的能级类型及各能层、能级最多容纳的电子数见下表:1.比较下列多电子原子的原子轨道的能量高低。

(1)2s______3s (2)2s______3d (3)3p______3s (4)4f______6f(5)3d______4s (6)3p x________3p z【课后作业】1.现代大爆炸理论认为:天然元素源于氢氦等发生的原子核的融合反应。

高中化学选修三电子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三电子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三电子教案
第一课:原子结构
教学目标:了解原子的基本结构,掌握原子核、电子云和电子排布的概念。

教学重点:原子的组成、原子核与电子云的结构、电子排布规律。

教学难点:电子的排布规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引入元素周期表的概念,引发学生对原子结构的探讨。

二、讲授
1. 原子的组成:原子由核和电子云组成。

2. 原子核:包含质子和中子,带正电荷,占据原子的绝大部分质量。

3. 电子云:由电子组成,负责绕核运动。

4. 电子排布规律:根据泡利不相容原理、奥克斯法则和洪特规则。

三、示例分析
通过某些元素的电子排布示例,让学生理解电子排布规律。

四、实验操作
让学生观察光谱实验中的原子光谱,初步了解原子结构。

五、练习
布置电子排布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的知识。

六、总结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

教学反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及时纠正错误认识。

课后作业:完成相关练习题,复习电子排布规律。

教学反思:了解学生对原子结构的理解程度,根据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1.2.1《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教学设计(含解析)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3

1.2.1《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教学设计(含解析)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3

(人教版选修3)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教学设计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第一课时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情景导入】元素的性质跟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有相应的关系,所以要探究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的关系首先得研究元素周期表。

本节课我们将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做进一步探究。

【板书】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板书】活动一、周期与原子结构的关系【思考】阅读教材P13页内容,根据构造原理和碱金属元素原子电子排布式特点,思考元素周期系的形成及原因是什么?【交流1】碱金属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教材P13页:【投影】碱金属原子序数周期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锂 3 二1s22s1或[He]2s1钠11 三1s22s22p63s1或[Ne]3s1钾19 四1s22s22p63s23p64s1或[Ar]4s1铷37 五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5s1或[Kr]5s1铯55 六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d105s25p66s1或[Xe]6s1【交流2】(2)周期系的形成:随着元素原子核电荷数的递增,每到出现碱金属,就开始建立一个新的电子层,随后最外层上的电子逐渐增多,最后达到8个电子,出现稀有气体;然后又开始由碱金属到稀有气体,循环往复形成了周期系。

【交流3】(3)原因:元素周期系的形成是由于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发生周期性的重复。

【投影】【讨论1】(1)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划分的关系是什么?【交流1】①根据构造原理,将能量相近的能级分为一组,按能量由低到高可分为七个能级组,同一能级组内,各能级能量相差较小,各能级组之间能量相差较大。

【交流2】②每一能级组对应一个周期,且该能级组中最大的能层数等于元素的周期序数。

【交流3】③周期的划分取决于元素原子的能层数(电子层数),同一周期元素原子的能层数(电子层数)相同。

【讨论2】元素周期系中各周期所含元素种类的变化规律是什么?【交流】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电子在能级里的填充顺序遵循构造原理;元素周期系的周期不是单调的;每一周期里元素的数目并不总是一样多,而是随周期序号的递增渐渐增多,同时,金属元素的数目也逐渐增多。

高中化学选修3全册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3全册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 3 全部教学案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教材分析:一、本章教学目标1.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 (1 ~36 号 )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2.了解能量最低原理,知道基态与激发态,知道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产生原子光谱。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知道电子云和原子轨道。

4.认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的关系,了解元素周期系的应用价值。

5.能说出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涵义,能应用元素的电离能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6.从科学家探索物质构成奥秘的史实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在抽象思维、理论分析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本章知识分析:本章是在学生已有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原子的结构,从构造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介绍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以及原子光谱等,并图文并茂地描述了电子云和原子轨道;在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介绍了元素周期系、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

总之,本章按照课程标准要求比较系统而深入地介绍了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为后续章节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尽管本章内容比较抽象,是学习难点,但作为本书的第一章,教科书从内容和形式上都比较注意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原子结构的知识,在原子水平上认识物质构成的规律,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知识解释一些化学现象。

注意本章不能挖得很深,属于略微展开。

相关知识回顾(必修2)1.原子序数:含义:(1)原子序数与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原子序数====。

( 3)原子组成的表示方法a. 原子符号:Az z X Ab.原子结构示意图:c.电子式:d. 符号表示的意义:A B C D E(4)特殊结构微粒汇总:无电子微粒无中子微粒2e- 微粒8e- 微粒10e- 微粒18e- 微粒2.元素周期表:(1)编排原则: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横行叫周期;再把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有上到下排成纵行,叫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原子结构》教学设计(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层分布及其能量关系
2.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及其能量关系,能用符号表示原子核外的不同能级
3.从科学家探索物质构成奥秘的史实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在抽象思维、理论分析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
1.原子核外电子的能层分布及其能量关系
2.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及其能量关系
三、教学难点:
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及其能量关系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指导阅读法、讨论归纳法、讲练结合法等
[引入] 原子的概念
[设问] 原子是如何诞生的?
[指导阅读]课本P4页
1932年勒梅特首次提出了现代宇宙大爆炸理论:整个宇宙最初聚集在一个“原始原子”中,后来发生了大爆炸,碎片向四面八方散开,形成了我们的宇宙。

大爆炸后两小时,诞生了大量的H、少量的He及极少量的Li,然后经过长或短的发展过程,以上元素发生原子核的熔合反应,分期分批的合成了其它元素。

[思考与交流]
有谁知道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是那一种?宇宙年龄有多大?地球年龄有多大?
[指导阅读课本后回答]
氢元素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占88.6%(氦1/8),另外还有90多种元素,宇宙年龄距近约140亿年,地球年龄已有46亿年。

[介绍]人类对原子的认识史——不同时期的原子结构模型
1.公元前400多年前,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等人的观点:把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叫原子。

2.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说;
3.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提出原子结构的“葡萄干布丁”模型。

4.卢瑟福原子模型
5.波尔原子模型
6.原子结构的量子力学模型(电子云模型)
[回忆复习] 原子的组成结构?核外电子是怎样排布的?
[复习讲述]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分层排布
(1)核外电子总是尽量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能量最低原理)。

(2)原子核外各电子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

(3)原于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电子)。

(4)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18个(K层为次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32个。

(说明:以上规律是互相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理解。


[说明、板书]
能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核距离:()()
能量高低:()()
能层:
符号:
最多电子数:
[介绍]
多电子原子中,同一能级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就好比能层是楼层,能级是楼梯的阶梯。

[新授、板书]
能级
能层K L M N 0
能级1s 2s 2p 3s 3p 3d4s 4p 4d 4f 5s 5p ……..最多电子数…….. [讨论]
1. 不同的能层分别有多少个能级,与能层的序数n存在什么关系?
2. 如何表述各能层(电子层)的各能级?
3. s、p、d、f能级所容纳的电子数怎样?
[学生讨论、小结] 规律:
1. 在每一能层中,能级符号的顺序是ns、np、nd、nf……(n代表能层)
2. 任一能层的能级总的从s能级开始,而且能级数等于该能层序数。

3. 以s、p、d、f……排序的各能级可容纳的最多电子数依次为1、3、5、7…… 的二倍。

[归纳、板书] 能级
1.定义
2.能级符号
3.各能级最多容纳电子数
4.各能级的能量大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