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知识辞典》的附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学知识辞典》的附录
生物学大事年表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4世纪~前2世纪
中国已有植物、动物和昆虫方面的物候知识(见《夏小正》)。
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Asistotle,公元前384~322)描述了500多种动物,并对其中的一些作过解剖和胚胎发育观察。
著有《动物志》、《动物之构造》、《动物之运动》、《动物之行进》,《动物之生殖》等,是最早的动物学文献。
他的学生狄奥弗拉斯特(Theophrastus,约公元前371~前287),对数百种植物进行了描述和分类,著有《植物志》和《植物的本源》等书。
出现于战国(公元前476~前222)晚期的《黄帝内经》,对人体内脏器官的部位、大小及功能已有较深的认识;对男女的生长发育过程及生理特点也有较切实的描写。
成书于战国末期的《尔雅》,将植物大别为“草”和“木”两大类,并将相似的物种排在一起,以示同类;将动物分为虫、鱼、鸟、兽4大类,亦将其中相似的物种排在一起,以示同类。
公元前2世纪~公元3世纪
草创于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而成书于东汉(公元25~220)的《神农本草经》是世界上最早的本草书,共记述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
罗马学者普林尼(Plinius the Elder,23~79)著《博物志》37卷,记述了当时所知的有关自然(包括生物)的知识。
罗马医生盖伦
(C.Galen,约129~200)集古代医学之大成,在比较解剖和实验生理的研究上有重要贡献。
公元4世纪
晋人嵇含著《南方草木状》,记述了80种热带、亚热带植物,并首次记载了广东人利用黄猄蚁(Oecophylla smaragdina)防治柑桔害虫的生物防治法。
公元5世纪
晋末至南朝(宋)戴凯之著《竹谱》(约成书于5世纪中后期),用4字一句的韵文记述了我国南方竹类70多种,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植物专著。
公元6世纪
北魏贾思勰著《齐民要术》(成书于533~540年间),总结了秦汉以来中国黄河中下游农业生产的经验,含有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如植物的遗传性和变异性,某些作物的性别以及人工选择等。
公元7世纪
唐代苏敬等著《新修本草》(659年),有药图25卷,图经7卷,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动、植物图谱。
公元8~10世纪唐代段成式著《西阳杂俎》、段公路著《北户录》、刘恂著《岭表录异》等书,载有大量动物形态、习性、生态和生活史方面的知识。
公元11世纪
宋代沈括(1031~1095)著《梦溪笔谈》,全书共609条,其中有关生物的记述数十条,涉及生物的形态、分类、分布、生态和化石等方面的
知识。
公元12世纪
宋代出现了《洛阳牡丹记》(欧阳修)、《荔枝谱》(蔡襄)、《扬州芍药谱》(王观)、《菊谱》(刘蒙)、《蚕书》(秦少游)、《橘录》(韩彦直)等多种动、植物的专著。
公元13世纪
德国学者大阿尔伯特(AlbertusMagnus,约1200~1280)研究了古希腊的生物学知识,补充了一些新的观察结果,著有《论动物》和《论植物》等书。
1247 南宋医学家宋慈(1186~1249)著《洗冤集录》4卷,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法医学著作,其中记有不少人体解剖的知识。
公元15~16世纪
明朱橚著《救荒本草》(1406)、王磐著《野菜谱》(1524),皆为当时的地方植物志。
意大利学者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研究人体解剖,并绘画出精确的人体解剖图。
1543
比利时医生维萨里(A.Vesalius,1514~1564)出版了《人体的构造》一书,纠正了盖伦的一些错误,奠定了近代解剖学的基础。
1553 西班牙人塞尔维特(M.Servetus,1511~1553)发现了肺循环。
1578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1518~1593)写成《本草纲目》,书中共收药物1892种,图1110幅。
该书有丰富的动、植物知识。
1583意大利学者塞萨平诺(A.Cesalpino,1519~1603)根据植物的习性、形态、花
和营养器官的性状进行分类。
在《植物》(1583)一书中对约1500种植物作出描述与分类。
1609 意大利学者伽利略(Gallileo Galilei,1564~1642)制造了一台复合显微镜,并用以观察了昆虫的复眼。
1623瑞士学者鲍欣(G.Bauhin,1560~1624)出版《植物界纵览》一书,用“属”和“种”进行分类,在属名后接以“种加词”来描述每个物种。
1628英国解剖学家哈维(W.Harvey,1578~1657)出版《动物心血运动的解剖研究》(即《心血运动论》)一书,发现了血液循环。
1651 哈维出版《论动物的生殖》,提出了胚胎发育的后成论观点。
1660意大利解剖学家马尔比基(M.Malpighi,1628~1694),描述了蛙肺联结动脉和静脉的毛细血管,证实了哈维的血液循环理论。
1665英国物理学家胡克(R.Hooke,1635~1703)观察软木切片时,发现了他称之为“Cell”(细胞)的小室。
此结果刊登于同年出版的《显微图志》上。
1668 意大利医生雷迪(F.Redi,1621~1697)以蝇卵生蛆的实验,首次否定了自然发生说。
1677荷兰显微学家列文虎克(A.vanLeeuwenhoek,1632~1723)用自制的显微镜进行了广泛观察,发现了许多微生物,以及动物和人的精子。
1682 英国植物学家格鲁(N.Grew,1641~1712)出版了含有植物生理研究成果的《植物解剖学》一书
1690英国博物学家雷(J.Ray,1627~1705)首次给物种下了定义,并依据花和营养器官的特征进行分类。
1686~1704出版了3卷《植物历史》,试图以一个更接近于自然的系统进行分类,处理了约18000种植物。
1694德国学者卡姆累斯(R.J.Camerarius,1665~1721)发表了《植物的性别》,在授粉实验的基础上,指出有花植物存在着性别。
1735瑞典植物学家林奈(C.vonLinné,1707~1778)出版了《自然系统》,把自然界的植物和动物按纲、目、属、种归类,实现了动、植物分类阶元的统一,并全面使用了双名法。
1749 法国博物学家布丰(tedeBuffon,1707~1788)开始出版《博物志》,内有丰富的生物学知识。
1759德国胚胎学家沃尔弗(C.F.Wolff,1734~1794)在《发生论》中,根据对鸡胚的观察,阐述了胚胎发育的渐成特性。
主张后成论,反对先成论。
1761~1767德国植物学家科尔勒特(J.G.Kölreuter,1733~1806)进行了植物杂交试验,指出父本、母本双方,对子代的特征有同样的贡献。
1771 英国化学家普里斯特利(J.Priestley,1733~1804)通过实验证明,绿色植物可恢复因蜡烛燃烧而“损坏了”的空气。
1773 荷兰医生因根豪斯(J.Ingenhousz,1730~1799)证明,只有植物的绿色部分在光照下才能起到使空气变“好”的作用。
1780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voisier,1743~1794)确认呼吸是
一种缓慢的燃烧过程。
1782瑞士学者塞内比尔(J.Senebier,1742~1809)证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1783意大利学者斯帕兰扎尼(L.Spallanzani,1729~1799)用实验进一步否定自然发生说。
1791意大利解剖学家伽瓦尼(L.Galvani,1737~1798)证明用静电刺激神经,能引起与其连接的肌肉收缩,首次发现了神经传导现象。
1796 英国医生詹纳(E.Jenner,1749~1823)用牛痘接种法预防天花,开创了人工免疫新领域。
1802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J.B.deLamarck,1744~1829)和德国博物学家特雷维拉努斯(G.Tre-viranus,1776~1837),分别使用了“生物学”(Biology)这个术语。
1804瑞士化学家索绪尔(N.T.Saussure,1767~1845)指出,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以阳光为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形成有机物和放出氧的过程。
1805法国比较解剖学家居维叶(G.Cuvier,1769~1832)提出“器官相关定律”,认为根据牙齿或部分骨骼化石,就能推断它们属于何类动物。
推动了古生物学和比较解剖学的研究。
1809法国学者拉马克(J.B.deLamarck,1744~1829)出版《动物的哲学》,提出了系统的进化思想,认为“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是物种进化的机制。
1812 居维叶出版了《地球表面的激变》一书。
在书中提出了灾变
论。
1824意大利天文学家、显微镜制造者阿米奇(G.B.Amici,1786~1863)最早揭示了花粉在受精中的作用。
1827出生于爱沙尼亚的德国动物学家贝尔(K.E.vonBaer,1792~1876)出版《动物的发育》,是一部比较胚胎学著作。
1828德国化学家乌勒(F.W.Wohler,1800~1882)发表《论尿素的人工合成》,第一次以非生命物质为原料,合成由生物产生的有机物——尿素。
1830中国医学家王清任(1768~1831)所著《医林改错》出版。
他根据对尸体的观察绘制脏腑图,指出膈肌之上只有心和肺,其余内脏均在膈肌之下;记述了气管、支气管和细支气管;还指出“灵机记性在脑不在心”等。
1831 英国植物学家布朗(R.Brown,1773~1858)在兰科植物细胞内发现了细胞核。
1838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M.J.Schleiden,1804~1881)发表《植物发生论》,提出细胞是植物的结构单位。
1839德国解剖学家施旺(T.Schwann,1810~1882)出版《关于动植物的结构和生长一致性的显微研究》,与施莱登共同创立了细胞学说。
1843德国化学家李比希(J.F.vonLiebig,1803~1873)出版《化学在农业和生理学上的应用》,推翻了“腐植质”营养学说,创立了植物的矿质营养学说。
1848德国生理学家杜布瓦雷蒙(E.H.DuBoisReymond,1818~1896)
发表《关于动物的电研究》,测定了动物的肌肉和神经处于活动状态时产生的电流。
中国吴其浚(1789~1847)著《植物名实图考》(38卷)出版,此书是19世纪重要的植物学著作。
1849 德国植物学家霍夫迈斯特(W.Hofmeister,1824~1877)发表《显花植物胚的发生》一文,对植物胚的起源提出了令人信服的正确认识。
1852 法国生理学家贝纳德(C.Bernard,1813~1878)发现了肝脏内糖原的形成;提出了内环境恒定是生命的特征之一。
所著《实验医学研究导论》一书,促进了现代实验生理学的发展。
1856在德国杜塞尔多夫附近的尼安德特河谷的一个洞穴里,发现了欧洲早期智人阶段的人类化石,定名为尼安德特智人(Homosapiensneanderthalensis)。
1858德国病理学家微尔和(R.Virchow,1821~1902)发表《细胞病理学》,认为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提出“一切细胞来自细胞”,对细胞学说作了重要补充。
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C.R.Darwin,1809~1882)与华莱士(A.R.Wallace,1823~1913),在“伦敦林奈学会会报”上发表了阐述生物进化的联合论文《论物种形成变种的倾向;兼论自然选择法所引起的变种和物种的存续》。
1859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出版
1861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L.Pasteur,1822~1895)证明发酵过程与微生物活动有关;并通过实验证明,微生物也不能自然发生。
1863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T.H.Huxley,1825~1895)出版《人在
自然界的位置》一书,提出“人猿共祖”的观点。
俄国生理学家谢切诺夫(И.M.Ceчeнoв,1829~1905)出版了《大脑反射》一书,开创了大脑活动的研究。
1864英国解剖学家欧文(R.Owen,1804~1892)描述了1861年在德国巴伐利亚索伦霍芬(Solnhofen)侏罗纪地层中发现的始祖鸟化石。
1865 德国学者萨克斯(J.vonSachs,1832~1897)发表《植物实验生理学手册》,对植物生理学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1866奥地利遗传学家孟德尔(G.Mendel,1822~1884)发表《植物杂交试验》,报道了关于豌豆杂交试验的结果,发现了两个基本的遗传规律。
但当时并未引起注意。
德国海克尔(E.H.Haeckel,1834~1919)出版《普通形态学》,提出生物发生律,为进化论提供了证据。
1868 瑞士生理化学家米歇尔(J.F.Miescher,1844~1895)通过水解脓细胞,首次分离出“核质”(即核酸)。
1871达尔文的《人类起源及性选择》一书出版,推动了人类起源的研究。
约1875德国植物学家斯特拉斯伯格(E.Strasburger,1844~1912)阐述了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1875德国动物学家赫特维希(O.Hertwig,1849~1922)根据显微镜观察,认为受精过程是雄性原核与雌性原核的融合。
1876 德国微生物学家科赫(R.Koch,1843~1910)通过炭疽杆菌的研究,证明特定的微生物会引起特定的疾病,同时建立了细菌的培养技
术。
1877 德国植物学家佩弗(W.Pfeffer,1845~1902)发表了他多年工作的成果——《渗透作用的研究》。
1882德国细胞学家弗莱明(W.Flemming,1843~1905)阐述了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
德国微生物学家柯赫(R.Koch,1843~1910)发现了结核菌及其传染性;1896年发明诊断结核病的结核菌素。
1905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883 英国学者高尔顿(F.Galton,1822~1911)创用“优生学”(engenics)一词,定义为改善人类遗传素质的学问。
比利时胚胎学家贝内登(E.van Beneden,1846~1910)研究马蛔虫(Ascaris megalocephala,2n=4)卵的成熟分裂,证明配子只含有半数染色体(即n=2),通过受精,又恢复为2n=4。
俄国微生物学家梅契尼科夫(И.И.Meчников,1845~1916)发现细胞吞噬现象,首次提出细胞免疫理论——细胞吞噬学说;德国免疫学家艾利希(P.Ehrlich,1854~1915)首次提出体液免疫理论——“侧链说”。
1908年他们共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886~1888德国微生物学家赫尔利盖(H.Hellriegel,1831~1895)与维尔法思(H.Wilfarth)证明豆科植物有固氮的能力。
1887~1915德国植物学家恩格勒(H.G.A.Engier,1844~1930)与柏兰特(K.A.E.Prantl)合作出版《植物自然分科志》一书,其基本的分类系统至今仍为世界不少学者所采用。
1888 荷兰微生物学家别依耶林克(M.W.Beijerinck,1851~1931)从豆科植物中分离出根瘤菌,证明了根瘤菌与固氮有关。
德国解剖学家瓦尔德耶尔(W.Waldeyer,1836~1921)把细胞分裂时中央出现的棒状结构定名为染色体(chromosome)。
1890 德国细胞学家鲍维里(T.Boveri,1862~1915)确认性细胞染色体减数的普遍性。
提出各个染色体有不同的特性。
1891德国动物学家亨金(H.Henking,1858~1942)阐明生殖细胞成熟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的减数分裂过程。
1892俄国微生物学家伊凡诺夫斯基(Д.И.Ивановский,1864~1920),发现了第一个植物病毒——烟草花叶病毒。
德国生物学家魏斯曼(A.Weismann,1834~1914)提出种质连续说;认为后天获得性状不能遗传;强调自然选择是进化的唯一机制。
1897 德国化学家布希纳(E.Buchner,1860~1917)发现用无细胞的酵母提取物仍能进行发酵,证明离开了活细胞的酶仍有活性。
德国细菌学家勒夫莱尔(F.Loeffler,1852~1915)等证明,口蹄疫病是由过滤性病毒引起的;还发现病毒只能在活细胞内繁殖。
1898俄国植物学家纳瓦申(C.Г.Hавашин,1857~1930)发现被子植物双受精现象。
在以后的几年间被证明,这是被子植物中的一种普遍现象。
意大利细胞学家高尔基(C.Golgi,1843~1926)发明了神经细胞染色法,并在神经细胞中发现了高尔基体。
1899美国生物学家洛伊布(J.Loeb,1859~1924)通过刺激海胆卵
实现了人工单性生殖。
1900 荷兰德弗里斯(H.deVries,1848~1933)、德国科伦斯(C.Correns,1864~1933)和奥地利切尔马克(E.Seysenegg-Tschermak,1872~1962)三位遗传学家,通过各自的实验证实了孟德尔规律的科学价值。
此后,孟德尔就被公认为现代遗传学的奠基人。
1901美籍奥地利人兰德茨泰纳(ndsteiner,1868~1943)发现了人的A、B、O血型。
为此,1930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02英国生理学家贝利斯(W.M.Bayliss,1860~1924)和斯塔林(E.H.Starling,1866~1927)从小肠粘膜提取液中,发现了能促进胰腺分泌的“肠促胰液肽”。
根据这种物质的生物活性,将其命名为激素。
德国化学家费舍尔(E.Fischer,1852~1919)和霍夫迈斯特(F.Hofmeister,1850~1922)分别提出蛋白质原子结构的肽键理论。
美国细胞学家麦克朗(C.E.McClung,1870~1946)发现性染色体。
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И.П.Пaвлов,1849~1936)多年来以慢性实验代替急性实验,研究了活体动物消化腺的正常活动。
1904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02~1903 美德国细胞学家鲍维里(T.Boveri,1862~1915)和美国细胞学家萨顿(W.Sutton,1877~1916)发现雌、雄配子的形成和受精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与孟德尔遗传因子的行为是平行的。
认为染色体是遗传因子的载体。
遗传学上的分离定律和独立分配定律因而得到了合理的解释。
德国化学家科塞尔(A.Kossel,1853~1927)经过25年的努力,在
阐明核酸的成分、结构、及其生理功能上作出重大贡献。
1910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02~1909 英国遗传学家贝特森(W.Bateson,1861~1926)先后创用了“遗传学”、“等位基因”、“纯合体”、“杂合体”、F1、F2,以及“上位基因”等名词术语。
1903 西班牙组织解剖学家卡哈尔(S.R.Y.Cajal,1852~1934)改进了高尔基的染色法,并系统地观察了中枢和周围神经,提出了神经元学说。
1906年高尔基和卡哈尔共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05美国细胞学家威尔逊(E.B.Wilson,1856~1939)和斯特蒂文特(A.H.Sturtevant,1891~1971)以细胞学的事实,确定了染色体同性别的关系,并提出XX为雌性,XY为雄性。
1906英国生理学家谢灵顿(C.S.Sherrington,1857~1952)出版《神经系统的整合作用》,提出神经元和突触活动的概念。
1932年与英国学者艾德里安(E.D.Adrian,1889~1977)共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07 美国生理学家哈里森(R.Harrison,1870~1959)建立用悬滴法的组织培养技术,推动了实验生物学的发展。
1908 法国医生卡雷尔(A.Carrel,1873~1944)将血管缝合、器官移植和组织培养方法应用于生物学研究。
1912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英国数学家哈迪(G.H.Hardy,1877~1949)和德国医生温伯格(W.Weinbery,1862~1937)分别运用数学论证了遗传平衡定律(即哈迪-温伯格定律),为群体遗传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1909 丹麦遗传学家约翰森(W.Johannsen,1857~1927)创立“纯系学说”,在《遗传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了“基因”、“基因型”、“表现型”等遗传学概念。
英国医生加罗德(A.E.Garrod,1857~1936)出版了《代谢的先天缺陷》一书,表明代谢途径亦受孟德尔遗传因子的控制。
1910 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T.H.Morgan,1866~1945)发现果蝇白眼性状的遗传总是与性别相联,指出白眼基因位在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从而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
以后用果蝇进行实验,又发现了连锁与互换规律。
1926年出版了《基因论》。
1933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11 美国生物化学家芬克(C.Funk,1884~1967)从米糠中分离提纯出有活性的维生素B结晶。
1912 英国生物化学家霍普金斯(F.G.Hopkins,1861~1947)用实验肯定了维生素的存在,并提出“营养缺乏症”的概念。
荷兰学者艾伊克曼(C.Eijkman,1858~1930)用试验证实糙米含维生素B1,有治疗多发性神经炎的作用。
为此,霍普金斯与艾伊克曼1929年共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德国生物化学家瓦尔堡(O.H.Warburg,1883~1970)设计了可以精确测定组织耗氧速度的测压计,揭示出正铁血红素在生物氧化呼吸链中起着呼吸酶的作用。
他的工作为研究生物氧化奠定了基础。
1931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14 美国生物化学家肯德尔(E.C.Kendall,1886~1972)提取并获
得了甲状腺素结晶。
1915英国微生物学家特沃尔特(F.W.Twort,1877~1950)和法国学者德荷雷莱(F.H.D′Herelle,1873~1949)发现了噬菌体。
20世纪初
德国化学家维尔斯塔特(R.M.Willstätter,1872~1942)发现叶绿素分子中镁离子同4个氮原子相连。
1915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5 美国营养学家麦克勒姆(E.V.Mc Collum,1879~1967)发现了维生素A。
1922年又发现了维生素D,并证明它与软骨症有关。
1918德国胚胎学家施佩曼(H.Spemann,1869~1941)发现在胚胎生长过程中的组织诱导效应,开创了实验胚胎学的研究。
1935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22英国生物化学家希尔(A.V.Hill,1886~1977)和德国生化学家迈耶霍夫(O.Meyerhof,1884~1951)分别研究了肌肉收缩中的化学过程。
为此共获19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加拿大生理学家班廷(F.G.Banting,1891~1941)及其助手贝斯特(C.H.Best)在麦克劳德(J.J.R.Macleod,1876~1935)的指导下,分离提纯出胰岛素,并成功地应用于治疗糖尿病。
1923年班廷与麦克劳德共获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1923 瑞典物理化学家斯维德伯格(T.Svedberg,1884~1976)发明了超速离心机,推动了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
1924德国组织化学家孚尔根(R.Feulgen,1884~1955)和罗森贝克(H.Rossenbeck,1895~)发明了专染核酸的“孚尔根染色法,”一直沿
用至今。
苏联生物化学家奥巴林(A.И.Onaрин,1894~1980)出版了《生命起源》,提出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假说。
1925 德国生物化学家迈耶霍夫(O.Meyerhof,1884~1951)发现,从肌肉中提取出来的一组酶可使肌糖原转变为乳酸。
英国生物化学家凯林(D.Keilin,1887~1963)发现细胞色素在细胞呼吸中起氧化还原作用。
1926 英国生理学家、药学家戴尔(H.H.Dale,1875~1968)证明引起神经冲动的乙酰胆碱是广泛存在于神经末端的化合物。
德国生理学家洛维(O.Loewi,1873~1961)用实验证明迷走神经受刺激,可产生一种使心脏跳动减速的物质,并证明此物质的性质类似乙酰胆碱。
1936年他们共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27美国遗传学家马勒(H.J.Muller,1890~1967)报告了X射线对果蝇的人工诱变试验,为辐射遗传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1946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苏联学者维尔纳斯基(B.И.Bернaдскии,1863~1945)作了题为《生物圈》的演讲,引起了人们对“生态危机”的重视。
1928英国微生物学家弗莱明(A.Fleming,1881~1955)发现青霉素对细菌的抑制作用。
弗洛里(H.L.Florey,1898~1968)和钱恩(E.B.Chain,1906~1979)提纯了青霉素,并在实验和临床上证实了青霉素的疗效。
1945年,他们3人共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29德国生物化学家费斯克(C.H.Fiske,1890~?)、萨巴罗
(Y.SubbaRow,1896~1948)和罗曼(K.Lohmann,1898~?),分别独立地从肌肉提取液中分离出ATP。
后来罗曼又阐明了ATP的化学结构。
美国生物化学家科里夫妇(C.F.Cori,1896~?;G.T.Cori,1896~1957)发现了肌糖原、血乳酸、肝糖原及血糖之间转化的循环过程。
阿根廷豪赛(B.A.Houssay,1887~1971)发现脑下垂体前叶对糖代谢的影响是通过控制胰岛素的生成而实现的。
1947年,他们3人共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德国化学家布特南特(A.Butenandt,1903~)提取出雄性激素结晶。
荷兰微生物学家范·尼尔(C.B.van Niel,1897~?)发现细菌光合作用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区别在于供氢体不是水,而是硫代硫酸盐、硫化氢、氢气或还原性有机物。
这一发现扩大了光合作用的概念。
中国人类学家斐文中(1904~1983)在北京西南房山县周口店发现北京猿人第一个完整的头盖骨化石。
美籍苏联化学家列文(D.A.Levene,1869~1940)发现核酸可分为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
1930 英国统计学家、遗传学家费希尔(R.A.Fisher,1890~1962)的《自然选择的遗传原理》出版,首次以数学形式论证了遗传与自然选择学说的关系。
1932 德国物理学家克诺尔(M.Knoll,1897~1969)和鲁卡斯(E.Ruska,1906~)发明电子显微镜。
德国生物化学家克雷布斯(H.A.Krebs,1900~1981)与亨斯莱特(K.Henslelt,1908~1973)共同发现尿素合成的鸟氨酸循环。
后来,克
雷布斯又提出代谢的公共途径“柠檬酸循环”假说,并得到了证实。
他与美国生物化学家李普曼(F.A.Lipmann,1899~1986)共同阐明了糖有氧氧化的三个阶段。
为此,他们两人共获195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33 英国豪沃思(N.Howorth,1883~1950)首次合成维生素C。
匈牙利学者冯森特-齐尔吉(A.von Szent-Gyorgyi, 1893~?)发现苹果酸、琥珀酸和延胡索酸在组织氧化过程中的作用。
美国遗传学家佩因特(T.Painter,1889~1969)发现果蝇幼虫唾腺细胞的巨染色体,并用作实验材料,推动了细胞遗传学的研究。
1934 挪威生物化学家弗林(J.A.Folling,1888~1973)发现患苯丙酮尿症的病人智力低下,是由于缺少苯丙氨酸羟化酶所致。
1935 美国生化学家斯坦利(W.M.Stanley,1904~1971)等首次提纯出烟草花叶病毒的结晶体,确认病毒能在细胞中“再生”。
1946年,斯坦利与萨姆纳(J.B.Sumner)、诺索普(J.H.Northrop)共获诺贝尔化学奖。
德国生物化学家迈耶霍夫·埃姆登(G.Embden,1874~1933)和帕纳斯(J.K.Parnas,1884~1949)等人阐明了糖酵解过程的全部12个步骤。
因此,糖酵解过程又称为迈耶霍夫-埃姆登-帕纳斯途径。
英国植物生态学家坦斯利(A.G.Tansley,1871~1955)首先使用“生态系统”(ecosystem)一词,强调应把生物与其环境统一起来考虑。
匈牙利放射化学家赫韦希(G.D.Hevesy,1885~1966)制得人工放射性磷P32,并用于生物化学研究。
1943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1937 美国遗传学家杜布赞斯基(Th.Dobzhansky,1900~1975)出版了《遗传学与物种起源》一书,标志着综合进化论的诞生。
1940 英国植物生理学家希尔(R.Hill,1899~?)发现向离体叶绿素悬液中加入适当的电子受体,在光照下能放氧,称为“希尔反应”。
英国生物化学家马丁(A.J.P.Martin,1910~)和辛格(R.L.M.Synge,1914~)建立色层分析法,后又发展为纸层分析法,推动了分子生物学的研究。
1952年他们共获诺贝尔化学奖。
1941美国遗传学家比德尔(G.W.Beadle,1903~)和生物化学家塔特姆(E.L.Tatum,1909~1975)共同提出“一个基因一个酶”的假说,开辟了生化遗传学的研究。
1942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R.L.Lindemann,1915~1942)发表有关“食物链”和“营养金字塔”的研究报告,创立了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十分之一定律”,为生态系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1943 美国细胞学家克劳德(A.Claude,1899~1983)分离出核糖体,并用电镜研究了各种细胞器,为从亚细胞层次研究生理学奠定了基础。
1974年,克劳德与比利时学者杜弗(C.R.deDuve,1917~),美国学者帕拉德(G.E.Palade,1912~)共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德国动物学家符瑞西(K.von Frisch,1886~1982)发现蜜蜂的舞蹈动作可引导其他蜜蜂到新的蜜源去采蜜的先天性行为。
美国分子生物学家德尔布吕克(M.Delbrück,1906~1981)确认受噬菌体感染的细菌是研究自我复制的理想材料。
美国学者卢里亚(S.E.Luria 1912~)首次制得噬菌体颗粒的电镜照片。
他们共同在噬菌体敏感菌的培养物中发现了耐噬菌体的细菌突变体。
其后美国学者赫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