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7电化学基次件
高考化学大二轮复习突破练7 电化学试题
目夺市安危阳光实验学校专题突破练(七) 电化学1.下列金属防护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对健身器材涂油漆以防止生锈B.对某些工具的“机械转动部位”选用刷油漆的方法来防锈C.用牺牲锌块的方法来保护船身D.自行车的钢圈上镀上一层铬防锈解析:B项中应选用润滑油来达到润滑和防锈的目的。
答案:B2.下图所示的日常生活装置中,与手机充电时的能量转化形式相同的是( )解析:A项是将电能转化成化学能;B项是将水的势能转化成电能;C项是将太阳能转化成热能;D项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答案:A3.下列有关电化学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解析:选项A,Zn应为原电池负极,Cu为原电池正极;选项B,盐桥两边的烧杯中盛装的电解质溶液应互换;选项C,粗铜应连接电源正极;选项D,电解饱和NaCl溶液,Cl-在阳极放电产生Cl2,溶液中的H+在阴极获得电子而产生H2,正确。
答案:D4.(2016·江西赣州统考)根据图示判断下列叙述符合事实的是( )A.按图①连接并放置一段时间后,Fe片表面会“镀”上一层铜B.按图②连接好导线后(Zn片与Cu片相接触),灵敏电流表指针会发生非常明显的偏转C.按图③连接并放置片刻,在Fe片附近加一滴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D.按图④连接并放置一段时间后,在Sn片上有无色气泡聚集解析:按图①连接后,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作阳极,铁失去电子,Fe 片表面不会“镀”上一层铜,A不正确;按图②连接好导线后,由于Zn片与Cu 片相接触,电子直接传递到铜片,因此灵敏电流表指针不会发生非常明显的偏转,B不正确;按图③连接后构成原电池,锌比铁活泼,锌是负极,铁是正极,溶液中不会产生铁离子,所以在Fe片附近加一滴KSCN溶液,溶液不可能变为红色,C不正确;按图④连接后构成电解池;Sn与电源的负极相连,作阴极,溶液中的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因此在Sn片上有无色气泡聚集,D正确。
答案:D5.铜板上铁铆钉长期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形成一层酸性水膜后铁铆钉会被腐蚀,示意图如下。
最新-高考化学2021届二轮复习专题七 电化学课件 共102张 精品
(3)熔融盐介质,如 K2CO3。 在电池工作时,CO23-移向负极。CH3OH 在负极上失去电子, 在 CO23-的作用下生成 CO2 气体,O2 在正极上得到电子,在 CO2 的作用下生成 CO23-,其电极反应式为 负极:CH3OH-6e-+3CO23-===4CO2↑+2H2O 正极:32O2+6e-+3CO2===3CO23-
解析 解答本题时审题是关键,反应是在酸性电解质溶液中进行的。在原电 池中,阳离子要往正极移动,故A错; 因电解质溶液是酸性的,不可能存在OH-,故正极的反应式为O2+4H++4e -===2H2O,转移4 mol电子时消耗 1 mol O2,则转移0.4 mol电子时消耗2.24 L O2,故B、D错; 电池反应式即正、负极反应式之和,将两极的反应式相加可知 C正确。 答案 C
盐桥 (1)平衡电荷; 的作用 (2)避免断路时发生化学腐蚀(隔离作用)
说明 (1)无论是装置Ⅰ还是装置Ⅱ,电子均不能通 过电解质溶液。 (2)在装置Ⅰ中,由于不可避免会直接发生Zn+Cu2+ ===Cu+Zn2+而使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所以装置Ⅱ 的能量转化率高。
题组集训 题组一 对比设计两类原电池 1.[2013·广东理综,33(2)(3)](2)能量之间可相互转化: 电解食盐水制备Cl2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而原电 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设计两种类型的原电池, 探究其能量转化效率。限选材料:ZnSO4(aq), FeSO4(aq),CuSO4(aq);铜片,铁片,锌片和导线。 ①完成原电池甲的装置示意图(见上图),并作相应标注,要求: 在同一烧杯中,电极与溶液含相同的金属元素。
②以铜片为电极之一,CuSO4(aq)为电解质溶液,只在一个烧 杯中组装原电池乙,工作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负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甲、乙两种原电池可更有效地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吉林省2021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 07 电化学及其应用
吉林省2021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 07 电化学及其应用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9题;共38分)1. (2分) (2019高一下·宁波期中) 氢氧燃料电池构造如图所示。
其电池反应方程式为: 2H2+O2=2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多孔金属a作负极B . 多孔金属b上,发生还原反应C . 电池工作时,电解质溶液中OH−移向a极D . 正极的电极反应为:O2+4e−+4H+=2H2O2. (2分) (2019高三上·唐山月考) 通过膜电池可除去废水中的乙酸钠和对氯苯酚(),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该方法能够提供电能B . B极上的电势比A极上的电势低C . A极的电极反应为 +H++2e-→Cl-+D . 电池工作时H+通过质子交换膜由正极区向负极区移动3. (2分)下列关于如图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A . 银电极是负极B . 铜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Cu-2e-=Cu2+C . 外电路中的电子是从银电极流向铜电极。
D . 该装置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4. (2分) (2017高二上·芗城期末) 在盛有稀H2SO4的烧杯中放入用导线连接锌片和铜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正极附近的SO42﹣离子浓度逐渐增大B . 正极有O2逸出C . 电子通过导线由铜片流向锌片D . 铜片上有H2逸出5. (2分) (2018高三上·潮南开学考)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聚乙烯是无毒高分子化合物,可用作食品包装B . 在日常生活中,电化学腐蚀是造成钢铁腐蚀的主要原因C . 推广使用新能源,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D . 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6. (2分) (2018高一上·鸡泽期中) 对于反应3Cl2+6NaOH=5NaCl+NaClO3+3H2O,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 . Cl2是氧化剂,NaOH是还原剂B . 被氧化的Cl原子和被还原的Cl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C . Cl2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D . 氧化剂得电子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数之比为5∶17. (2分) (2016高一上·新疆期末) 锌与稀硝酸反应生成Zn(NO3)2、NH4NO3和水.当生成1mol Zn(NO3)2时,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A . 2molB . 1molC . 2.25 molD . 2.5 mol8.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1mol Cl2与足量Fe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3molB . 工业可采用火法炼铜:Cu2S+O2═2Cu+SO2 ,每生成2mol铜,反应共转移6mol电子C . 称取25g CuSO4•5H2O固体溶于75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D . NO和NO2的混合气体共1mol,其中氮原子数为2mol9. (2分) (2020高二上·芜湖期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常温下,反应4Fe(OH)2(s)+2H2O(l)+O2(g)=4Fe(OH)3(s)能自发进行,则ΔH<0B . 铁片镀锌时,铁片与外电源的正极相连C . 以熔融NaCl为电解质进行电解冶炼钠,熔融体中Na+向阳极移动D . t℃时,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NO2(g)+SO2(g) NO(g)+SO3(g),通入少量O2 ,的值及SO2转化率不变10. (2分) (2018高三下·安徽开学考) 直接氨硼烷(NH3·BH3)电池可在常温下工作,装置如图。
专题07 电化学及其应用(2021-2023年)高考化学真题(全国通用)(解析版)
电化学及其应用1.室温钠-硫电池被认为是一种成本低、比能量高的能源存储系统。
一种室温钠-硫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
将钠箔置于聚苯并咪唑膜上作为一个电极,表面喷涂有硫黄粉末的炭化纤维素纸作为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充电时Na +从钠电极向硫电极迁移B .放电时外电路电子流动的方向是a→bC .放电时正极反应为:2Na ++8xS 8+2e -→Na 2S x D .炭化纤维素纸的作用是增强硫电极导电性能【答案】A【分析】由题意可知放电时硫电极得电子,硫电极为原电池正极,钠电极为原电池负极。
【详解】A .充电时为电解池装置,阳离子移向阴极,即钠电极,故充电时,错误;B .放电时Na 在a 电极失去电子,失去的电子经外电路流向b 电极,硫黄粉在放出的Na +结合得到Na 2S x ,电子在外电路的流向为a→b ,B 正确;C .由题给的的一系列方程式相加可以得到放电时正极的反应式为2.一种以25V O 和Zn 为电极、()332Zn CF SO 水溶液为电解质的电池,其示意图如下所示。
放电时,2+Zn 可插入V O 层间形成Zn V O nH O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放电时25V O 为正极B .放电时2+Zn 由负极向正极迁移C .充电总反应:252x 252xZn+V O +nH O=Zn V O nH O ⋅D .充电阳极反应:-2+x 252252Zn V O nH O-2xe =xZn +V O +nH O ⋅【答案】C【分析】由题中信息可知,该电池中Zn 为负极、25V O 为正极,电池的总反应为252x 252xZn+V O +nH O=Zn V O nH O ⋅。
【详解】A .由题信息可知,放电时,2+Zn 可插入25V O 层间形成x 252Zn V O nH O ⋅,25V O 发生了还原反应,则放电时25V O 为正极,A 说法正确;B .Zn 为负极,放电时Zn 失去电子变为2+Zn ,阳离子向正极迁移,则放电时2+Zn 由负极向正极迁移,B 说法正确;C .电池在放电时的总反应为252x 252xZn+V O +nH O=Zn V O nH O ⋅,则其在充电时的总反应为x 252252Zn V O nH Ox=Zn+V O +nH O ⋅,C 说法不正确;D .充电阳极上x 252Zn V O nH O ⋅被氧化为25V O ,则阳极的电极反应为-2+x 252252Zn V O nH O-2xe =xZn +V O +nH O ⋅,D 说法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C 。
(共7套)2021年高考化学答题技巧 电化学基础 专项讲解 (2)
(共7套)2021年(高|考)化学答题技巧电化学根底专项讲解目录此题型在四年(高|考)(中|考)查7次 (共9份试卷 ) ,试题整体难度适中 .电化学是氧化复原反响知识的应用和延伸 ,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内容 .考查的主要知识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电极反响式的书写和判断、电解产物的判断、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此题型仍为选择题与填空题 ,在非选择题中电化学知识可能与工业生产、环境保护、新科技、新能源知识相结合进行命题 .考试说明解读一、说明原文Ⅱ.考试范围与要求必考内容2.化学根本概念和根本理论(5 )化学反响与能量⑧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构成、工作原理及应用 ,能书写电极反响和总反响方程式 .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⑨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金属腐蚀的危害以及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 .二、变化及解读2021年(高|考)考试说明 "电化学〞局部的改变是 "一增一升一降〞 ,增加了 "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构成〞;原电池和电解池是(高|考)考查的热点 ,那么对于学生层次的要求上 ,也从了解上升为理解;金属腐蚀的层次要求有所下降 ,由理解下降到了解 .由于能源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 ,从能源问题切入 ,结合新能源开发及新型电池的问题为(高|考)常考点 ,所以2021年要多注意对新型化学电源的考查 .1.【2021年(高|考)新课标Ⅰ卷】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含Na2SO4废水的原理如下图 ,采用惰性电极 ,ab、cd均为离子交换膜 ,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 ,两膜中间的Na +和SO42-可通过离子交换膜 ,而两端隔室中离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隔室 .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A.通电后中间隔室的SO42-离子向正极迁移 ,正极区溶液pH增大B.该法在处理含Na2SO4废水时可以得到NaOH和H2SO4产品C.负极反响为2 H2O–4e– =O2 +4H + ,负极区溶液pH降低D.当电路中通过1mol电子的电量时 ,会有的O2生成【答案】B【考点定位】考查电解原理的应用的知识 .【名师点睛】化学反响主要是物质变化 ,同时也伴随着能量变化 .电化学是化学能与电能转化关系的化学 .电解池是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它可以使不能自发进行的化学借助于电流而发生 .与外接电源正极连接的电极为阳极 ,与外接电源的负极连接的电极为阴极 .阳极发生氧化反响 ,阴极发生复原反响 .假设阳极是活性电极(除Au、Pt、C之外的电极) ,那么电极本身失去电子 ,发生氧化反响;假设是惰性电极(Au、Pt、C等电极) ,那么是溶液中的阴离子放电 ,放电的先后顺序是S2 ->I ->Br ->Cl ->OH ->含氧酸根离子 ,阴极那么是溶液中的阳离子放电 ,放电顺序是Ag +>Hg2 +>Fe3 +>Cu2 +>H + ,与金属活动性顺序刚好相反 .溶液中的离子移方向符合: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原那么 ,即阳离子向阴极区移动 ,阴离子向阳极区移动 .掌握电解池反响原理是此题解答的关键 .此题难度适中 .2.【2021年(高|考)新课标Ⅱ卷】Mg -AgCl电池是一种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的水激活电池 .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 )A.负极反响式为Mg -2e - =Mg2 +B.正极反响式为Ag + +e - =AgC.电池放电时Cl -由正极向负极迁移D.负极会发生副反响Mg +2H2O =Mg(OH)2 +H2↑【答案】B【考点定位】考查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名师点睛】此题以Mg -AgCl电池是一种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的水激活电池为载体 ,考查原电池电极反响式的书写 ,离子的迁移方向等知识 .化学电源是(高|考)中的热点 ,也是难点 ,学生要结合原电池的知识来推断试题给出的化学电源的工作原理 ,然后结合化合价的变化判断正、负极 .3.【2021年(高|考)新课标Ⅲ卷】锌–空气燃料电池可用作电动车动力电源 ,电池的电解质-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溶液为KOH溶液 ,反响为2Zn +O2 +4OH– +2H2O = = =2Zn(OH)24( )A.充电时 ,电解质溶液中K +向阳极移动c-逐渐减小B.充电时 ,电解质溶液中(OH)-C.放电时 ,负极反响为:Zn +4OH– -2e– = = =Zn(OH)24D.放电时 ,电路中通过2mol电子 ,消耗氧气 (标准状况 )【答案】C【考点定位】考查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名师点睛】此题考查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电解池工作原理 ,这是两个装置的重点 ,也是新电池的考查点 ,需要熟记 ,同时考查对知识的灵活运用;电极反响式的书写是电化学中必考的一项内容 ,一般先写出复原剂 (氧化剂 )和氧化产物 (复原产物 ) ,然后标出电子转移的数目 ,最|后根据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完成缺项局部和配平反响方程式 ,作为原电池 ,正极反响式为:O2+2H2O+4e- =4OH- ,负极电极反响式为:Zn+4OH--2e-=Zn(OH)42-;充电是电解池 ,阳离子在阴极上放电 ,阴离子在阳极上放电 ,即阳离子向阴极移动 ,阴离子向阳极移动 ,对可充电池来说 ,充电时原电池的正极接电源正极 ,原电池的负极接电源的负极 ,不能接反 ,否那么发生危险或电极互换 ,电极反响式是原电池电极反响式的逆过程;涉及到气体体积 ,首|先看一下有没有标准状况 ,如果有 ,进行计算 ,如果没有必然是错误选项 .掌握原电池和电解池反响原理是此题解答的关键 .此题难度适中 .4.【2021新课标Ⅰ卷理综化学】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其工作原理如下图 .以下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 ) A.正极反响中有CO2生成B.微生物促进了反响中电子的转移C.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D.电池总反响为C6H12O6 +6O2 =6CO2 +6H2O【答案】A【解析】首|先根据原电池反响判断出厌氧反响为负极侧 ,有氧反响为正极侧 .A、根据厌氧反响中碳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葡萄糖分子中碳元素平均为0价 ,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4价 ,所以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响为氧化反响 ,所以在负极生成 .错误;B、在微生物的作用下 ,该装置为原电池装置 .原电池能加快氧化复原反响速率 ,故可以说微生物促进了电子的转移 .正确;C、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正确;D、电池的总反响实质是葡萄糖的氧化反响 .正确 .【考点定位】原电池原理;难度为一般等级|【名师点晴】此题是关于能量转化的题目 ,电化学包括原电池和电解池 .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组成有正负极、电解质溶液、形成闭合回路 ,活动性强的电极为负极 ,发生氧化反响 ,活动性弱的电极为正极 ,正极上发生复原反响 .电解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与外加电源正极连接的为阳极 ,与电源负极连接的为阴极 .阳极发生氧化反响 ,阴极发生复原反响 .假设阳极是活性电极 ,那么是电极本身失去电子 ,假设电极是惰性电极 ,那么电解质溶液 (或熔融状态 )阴离子发生复原反响 .掌握好阴离子、阳离子的放电顺序、清楚在闭合回路中电子转移数目相等是此题的关键 . 5.【2021年(高|考)新课标Ⅱ卷第12题】2021年3月我国科学家报道了如下图的水溶液锂离子电池体系 .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 )A.a为电池的正极B.电池充电反响为LiMn2O4Li1 -x Mn2O4 +xLiC.放电时 ,a极锂的化合价发生变化D.放电时 ,溶液中Li+从b向a迁移【答案】C【解析】新型化学电源的分析首|先要根据原电池原理结合题给信息准确判断电源的正、负极 ,可从反响类型、电极材料的活泼性、外电路中电流方向及电子流向、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移动方向及相关电极反响的实验现象进行判断;然后理清两极上的电极反响式及电池反响;其次要认真审题 ,审清 "错误〞、 "b的电极材料中含有活泼金属Li〞等关键信息 ,结合选项进行作答 .根据题给装置图判断 ,b电极的电极材料中含有活泼金属锂 ,反响中易失电子 ,发生氧化反响 ,作原电池的负极 ,电极反响式为Li -e-Li+ ,a 电极为原电池的正极 ,电极反响式为Li1 -x Mn2O4 +x Li+ +x e- LiMn2O4 ,电池反响为Li1 -x Mn2O4 +xLi LiMn2O4 .A、根据上述分析知 ,a为电池的正极 ,正确;B、电池充电反响为电池反响的逆反响 ,充电反响为LiMn2O4Li1 -x Mn2O4+xLi ,正确; C、放电时 ,a 极锰的化合价降低 ,而锂的化合价不发生变化 ,错误;D、放电时 ,溶液中Li+由负极向正极迁移 ,即从b向a迁移 ,正确 .【考点定位】此题主要是考查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名师点晴】此题以水溶液锂离子电池体系为载体考查了原电池原理、化学电源等知识 .考查了学生阅读材料接受、整合信息的能力 ,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分析、解决化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熟练掌握原电池原理 ,准确判断正、负极 ,明确两极的电极反响及电池反响是解题的关键 .该类试题的难点在于是电极反响式的书写 .6.【2021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Ⅰ卷第10题】银制器皿日久外表会逐渐变黑 ,这是生成了Ag2S的缘故 .根据电化学原理可进行如下处理:在铝质容器中参加食盐溶液 ,再将变黑的的银器浸入该溶液中 ,一段时间后发现黑色会褪去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处理过程中银器一直保持恒重B.银器为正极 ,Ag2S被复原生成单质银C.该过程中总反响为2Al + 3Ag2S = 6Ag + Al2S3D.黑色褪去的原因是黑色Ag2S转化为白色AgCl【答案】B【考点定位】原电池反响原理【名师点睛】铝、银和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 ,铝作负极 ,银作正极 ,负极上铝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响 ,正极上银离子得电子发生复原反响 ,据此分析解答 ,此题考查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原理 ,明确正负极上得失电子是解此题关键 ,难度不大 .7.【2021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Ⅱ卷第11题】 "ZEBRA〞蓄电池的结构如下图 ,电极材料多孔Ni/NiCl2和金属钠之间由钠离子导体制作的陶瓷管相隔 .以下关于该电池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 )A.电池反响中有NaCl生成B.电池的总反响是金属钠复原三价铝离子C.正极反响为:NiCl2 +2e - =Ni +2Cl -D.钠离子通过钠离子导体在两电极间移动【答案】B【考点定位】原电池原理、电极方程式【名师点睛】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考查了电池的正负极判断、电极反响及溶液中离子的迁移方向等知识 ,题目属于中档题 ,此题解题的关键是明确正负极上得失电子、离子的移动方向即可分析解答 ,难点是电极反响式的书写 ,该电池贴近生产和生活实际 ,表达了化学的实际应用价值 ,也将是今后命题的方向 .8.【2021年(高|考)北京卷】用石墨电极完成以下电解实验 .实验一实验二装置现象a、d处试纸变蓝;b处变红 ,局部褪色;c 处无明显变化两个石墨电极附近有气泡产生;n处有气泡产生;……A.a、d处:2H2O +2e - =H2↑ +2OH -B.b处:2Cl - -2e - =Cl2↑C.c处发生了反响:Fe -2e - =Fe2 +D.根据实验一的原理 ,实验二中m处能析出铜【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a、d处试纸变蓝 ,说明溶液显碱性 ,是溶液中的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 ,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 ,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造成的 ,A正确;B、b处变红 ,局部褪色 ,说明是溶液中的氢氧根和氯离子同时放电 ,分别产生氧气和氯气 ,氢离子浓度增大 ,酸性增强 ,氯气与水反响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 ,B错误;C、c处为阳极 ,铁失去电子生成亚铁离子 ,C正确;D、实验一中ac形成电解池 ,db形成电解池 ,所以实验二中也相当于形成三个电解池 (一个球两面为不同的两极 ) ,m为电解池的阴极 ,另一球朝m的一面为阳极 (n的反面 ) ,故相当于电镀 ,即m上有铜析出 ,D正确 .答案选B .【考点定位】此题主要是考查电解原理的应用【名师点睛】化学反响主要是物质变化 ,同时也伴随着能量变化 .电化学是化学能与电能转化关系的化学 .电解池是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它可以使不能自发进行的化学借助于电流而发生 .与外接电源正极连接的电极为阳极 ,与外接电源的负极连接的电极为阴极 .阳极发生氧化反响 ,阴极发生复原反响 .假设阳极是活性电极(除Au、Pt、C之外的电极) ,那么电极本身失去电子 ,发生氧化反响;假设是惰性电极(Au、Pt、C等电极) ,那么是溶液中的阴离子放电 ,放电的先后顺序是S2 ->I ->Br ->Cl ->OH ->含氧酸根离子 ,阴极那么是溶液中的阳离子放电 ,放电顺序是Ag +>Hg2 +>Fe3 +>Cu2 +>H + ,与金属活动性顺序刚好相反 .因此掌握电解池反响原理是此题解答的关键 .注意依据实验现象分析可能发生的电极反响 .9.【2021年(高|考)海南卷】某电池以K2FeO4和Zn为电极材料 ,KOH溶液为电解溶质溶液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Zn为电池的负极B.正极反响式为2FeO42− + 10H + +6e− =Fe2O3 +5H2OC.该电池放电过程中电解质溶液浓度不变D.电池工作时向负极迁移【答案】AD考点:考查原电池原理及化学电源【名师点睛】原电池原理是建立在氧化复原和电解质溶液根底上 ,借助氧化复原反响实现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 ,是(高|考)命题重点 ,题目主要以选择题为主 ,主要围绕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电池电极反响的书写与判断、新型电池的开发与应用等进行命题 . 10.【2021年(高|考)四川卷】某电动汽车配载一种可充放电的锂离子电池 .放电时电池的总反响为:Li1 -x CoO2 +Li x C6 =LiCoO2 + C6(x<1) .以下关于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放电时 ,Li +在电解质中由负极向正极迁移B.放电时 ,负极的电极反响式为Li x C6 -xe - = xLi + + C6C.充电时 ,假设转移1mole - ,石墨C6电极将增重7xgD.充电时 ,阳极的电极反响式为LiCoO2 -xe - =Li1 -x CoO2 +Li +【答案】C【考点定位】考查电化学原理的应用 ,化学电源 .【名师点睛】电化学问题分析思路:首|先要根据题给信息和装置确定考查的是原电池和电解池 ,然后根据反响类型、电子和电流方向、电解质中的离子流向、电极材料和实验现象等确定装置的两极 ,结合电极材料和离子种类、放电顺序确定放电的微粒 ,结合溶液的酸碱性、反响物和生成物结合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确定电极反响式 ,进一步确定总反响进行作答 .涉及电化学计算要紧抓电子守恒 ,涉及酸碱性分析要根据电极反响分析电极周围的pH变化 ,根据总反响分析整个过程中的pH变化 .一、原电池原理及应用1.工作原理以铜锌原电池为例(1 )反响原理电极名称负极正极电极材料锌片铜片电极反响Zn -2e-= = =Zn2+Cu2++ 2e-= = =Cu反响类型氧化反响复原反响电子流向由Zn沿导线流向Cu盐桥中离子移向盐桥中含饱和KCl溶液 , K+移向正极 ,Cl-移向负极原电池反应方程式Zn + Cu2+= = =Zn2++ Cu (2 )装置Ⅰ中复原剂Zn与氧化剂Cu2+直接接触 ,易造成能量损耗;装置Ⅱ盐桥原电池中 ,复原剂在负极区 ,而氧化剂在正极区 ,能防止能量损耗 .2.原电池原理的三大应用(1 )加快氧化复原反响的速率一个自发进行的氧化复原反响 ,设计成原电池时反响速率增大 .例如 ,在Zn与稀H2SO4反响时参加少量CuSO4溶液能使产生H2的反响速率加快 .(2 )比拟金属活动性强弱两种金属分别作原电池的两极时 ,一般作负极的金属比作正极的金属活泼 .(3 )设计制作化学电源①首|先将氧化复原反响分成两个半反响 .②根据原电池的反响特点 ,结合两个半反响找出正、负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 .如:根据反响2FeCl3+Cu = = =2FeCl2+CuCl2设计的原电池为:3.原电池的设计方法(1 )首|先将氧化复原反响拆为两个半反响 (即氧化反响和复原反响 ) ,如:2FeCl3 +Cu =2FeCl2 +CuCl2氧化反响:Cu-2e-→Cu2 + (负极 )复原反响:2Fe3 + +2e-→2Fe2 + (正极 )(2 )根据原电池的电极反响特点 ,根据两个半反响找出正负极和正负极材料及电解液:Cu失电子负极 ,正极应选用比Cu不活泼的金属或非金属导体 (如C ) ,以保证Cu做负极;电解液中Fe3 +应该在正极得到电子 ,电解液应选用FeCl3溶液 .(3 )常见实例2H2 + O2 =2H2O pt(H2) pt(O2) KOH负极:2H2 +4OH - -4e - =4H2O正极:O2 +2H2O +4e - =4OH -【典例1】硼化钒(VB2) - -空气电池是目前储电能力最|高的电池 ,电池示意图如下图 ,该电池工作时反响为:4VB2+11O2═4B2O3+2V2O5,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 A.电极a为电池负极B.图中选择性透过膜只能让阳离子选择性透过C.电子由VB2极经KOH溶液流向a电极D.VB2极发生的电极反响为:2VB2 +22OH - -22e -═V2O5 +2B2O3 +11H2O【答案】D考点:考查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典例2】近几年科学家创造的一种新型可控电池 - -锂水电池 ,工作原理如下图 .以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 )A.碳极发生的反响是:2H2O +2e - =H2↑ +2OH -B.有机电解质和水溶液不可以互换区域C.标况下产生的氢气时 ,正极消耗锂的质量为14gD.该装置不仅可提供电能 ,还可得到清洁的氢气【答案】C考点:此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知识二、电解原理及规律1、产物的判断(1 )阳极产物的判断首|先看电极 ,假设是活性电极(一般是除Au、Pt外的金属) ,那么电极材料本身失电子 ,电极被溶解形成阳离子进入溶液;假设是惰性电极(如石墨、铂、金等) ,那么根据溶液中阴离子放电顺序加以判断 .阳极放电顺序:金属(一般是除Au、Pt外)>S2->I->Br->Cl->OH->含氧酸根>F- .(2 )阴极产物的判断直接根据溶液中阳离子放电顺序加以判断 .阳离子放电顺序:4e -Ag+>Hg2+>Fe3+>Cu2+>H+>Pb2+>Sn2+>Fe2+>Zn2+>H+>Al3+>Mg2+>Na+>Ca2+>K+ .【提示】(1 )处理有关电解池两极产物的问题 ,一定要先看电极是活性电极还是惰性电极 .活性电极在阳极放电 ,电极溶解生成相应的金属离子 ,此时阴离子在阳极不放电 .对于惰性电极 ,那么只需比拟溶液中定向移动到两极的阴阳离子的放电顺序即可 .(2 )根据阳离子放电顺序判断阴极产物时 ,要注意以下三点:①阳离子放电顺序表中前一个c(H+)与其他离子的浓度相近 ,后一个c(H+)很小 ,来自水的电离;②Fe3+得电子能力大于Cu2+ ,但第|一阶段只能被复原到Fe2+;③Pb2+、Sn2+、Fe2+、Zn2+控制一定条件(即电镀)时也能在水溶液中放电;Al3+、Mg2+、Na+、Ca2+、K+只有在熔融状态下放电 .2、用惰性电极电解电解质溶液的规律极:H2O失电子放O2生成酸【特别提醒】①当电解过程中电解的是水和电解质时 ,电极反响式中出现的是H+或OH-放电 ,但在书写总反响式时要将反响物中的H+或OH-均换成水 ,在生成物中出现的是碱或酸 ,同时使阴极、阳极反响式得失电子数目相同 ,将两个电极反响式相加 ,即得到总反响的化学方程式.②两惰性电极电解时 ,假设要使电解后的溶液恢复到原状态 ,应遵循 "缺什么加什么 ,缺多少加多少〞的原那么 ,一般参加阴极产物与阳极产物的化合物 .【典例3】用石墨电极电解CuCl2溶液(见右图 ) ,以下分析正确的选项是 ( ) A.b端是直流电源的负极B.用湿润的KI一淀粉试纸检验甲电极产物C.通电一段时间后 ,在阴极附近观察到黄绿色气体D.假设将甲电极换成铁棒 ,乙电极换成铜棒 ,那么可实现在铁棒上镀铜【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氯离子向乙电极移动 ,那么乙电极是阳极 ,因此b是正极 ,A错误;B、甲电极是阴极 ,铜离子放电产生铜 ,乙电极产生氯气 ,用湿润的KI一淀粉试纸检验 ,B错误;C、通电一段时间后 ,在阳极附近观察到黄绿色气体 ,C错误;D、假设将甲电极换成铁棒 ,铁棒是阴极 ,乙电极换成铜棒 ,铜棒是阳极 ,氯化铜是电解质溶液 ,因此可实现在铁棒上镀铜 ,D正确 .答案选D .考点:考查电解原理的应用【典例4】现代工业生产中常用电解氯化亚铁的方法制得氯化铁溶液吸收有毒的硫化氢气体 .工艺原理如以下图所示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 )A.左槽中发生的反响是:2Cl - -2e - =Cl2↑B.右槽中的反响式:2H + +2 e - =H2↑C.H +从电解池左槽迁移到右槽D.FeCl3溶液可以循环利用【答案】A考点:考查电解原理 .三、电极反响式的书写1、原电池电极反响式的书写方法①首|先 ,确定正负极 .如果题目给的是图示装置 ,先分析正、负极 ,再根据正、负极反响规律去写反响式;如果题目给的是总反响式 ,可分析此反响中的氧化反响或复原反响 (即分析有关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情况 ) ,再选择一个简单变化情况去写电极反响式 ,另一极的电极反响式可直接写或将各反响式看作数学中的代数式 ,用总反响式减去已写出的电极反响式 ,即得结果 .正负极发生反响的物质分别是发生氧化复原反响的氧化剂和复原剂 .②注意负极反响生成的阳离子与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是否共存 .假设不共存 ,那么该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应写入负极反响式;假设正极上的反响物质是O2 ,且电解质溶液为中性或碱性 ,那么H2O必须写入正极反响式中 ,生成OH-;假设电解质溶液为酸性 ,那么H+必须写入正极反响式中 ,生成H2O .③正、负极反响式相加得到电池反响的总方程式 .假设能写出电池反响的总方程式 ,可以减去较易写出的电极反响式 ,从而得到较难写出的电极反响式 .2、电解池中电极反响式的书写方法①首|先看阳极材料 ,如果阳极是活性电极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Ag之前的金属 ) ,那么阳极失去电子 ,阳极不断被溶解 ,溶液中的阴离子不能失电子 .②如果阳极是惰性电极 (如Pt、Au、石墨等 ) ,那么应是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放电 .只要根据离子的放电顺序书写即可3、可充电电池电极反响式的书写方法对于可充电电池的反响 ,需要看清楚 "充电、放电〞的方向 ,放电的过程应用原电池原理 ,充电的过程应用电解池原理 .如:蓄电池放电时作原电池 ,充电时作电解池 .蓄电池是原电池和电解池二者功能的结合 .原电池的负极反响与电解池阴极反响 ,原电池的正极反响与电解池的阳极反响互为逆过程 .4、燃料电池电极反响式的书写方法要正确地书写出燃料电池的电极反响 ,首|先要抓住燃料电池的特点:①在燃料电池中 ,都是燃料在负极失电子 ,O2在正极得电子 ,电解质溶液可能是碱性、酸性 ,电解质也可能是熔融盐 .②燃料电池的总反响相当于燃料直接燃烧 ,如果燃烧产物不与所用电解质溶液反响 ,那么燃烧的总反响就是原电池总反响 ,如燃烧产物与所用电解质溶液反响 ,那么电解质溶液要参与反响 ,这两个反响的总反响即为原电池的总反响 .③燃料电池的正极反响一般有3个:O2 +2H2O +4e - =4OH - (中性、碱性 );O2 +4H + +4e -=2H2O (酸性 );O2 +4e - =2O2 - (熔盐作电解质 )用总反响减去正极反响即得到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响 .【典例5】 (09广东化学14 )可用于电动汽车的铝 -空气燃料电池 ,通常以NaCl溶液或NaOH 溶液为电解液,铝合金为负极,空气电极为正极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以NaCl溶液或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 ,正极反响都为:O2+2H2O+4e-=4OH -B.以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 ,负极反响为:Al+3OH --3e -=Al(OH)3↓C.以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 ,电池在工作过程中电解液的pH保持不变D.电池工作时 ,电子通过外电路从正极流向负极【答案】A【考点定位】燃料电池及其电极反响书写【典例6】如以下图所示组成闭合回路 ,其中 ,甲装置中CH4为负极 ,O2和CO2的混合气体为正极 ,稀土金属材料为电极 ,以熔融碳酸盐为电解质;乙装置中a、b为石墨 ,b极上有红色物质析出 ,CuSO4溶液的体积为200 mL .①装置中气体A为____(填 "CH4〞或 "O2和CO2〞) ,d极上的电极反响式为_________ .②乙装置中a极上的电极反响式为_____________ .假设在a极产生112mL(标准状况)气体,那么甲装置中消耗CH4_____mL(标准状况) ,乙装置中所得溶液的pH =______ .(忽略电解前后溶液体秋变化)③如果乙中电极不变 ,将溶液换成饱和Na2SO3溶液 ,当阴极上有a mol气体生成时 ,同时有w g Na2SO4·10H2O晶体析出 ,假设温度不变 ,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应为______(用含w、a的表达式表示 ,不必化简) .【答案】①CH4 O2 +4e- +2CO2 =2CO32-②4OH--4e- = O2↑ +2H2O56 1。
2021年高考化学专题复习:电化学基础
2021年高考化学专题复习:电化学基础一、单选题(共15小题)1.常温下用石墨作电极,电解100 mL 0.1 mol·L-1的Cu(NO3)2和0.1 mol·L-1的AgNO3组成的混合溶液,当某一电极上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1.12 L 时,假设溶液体积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阴极增重1.4 g B.所得溶液pH<1C.阴极增重0.64 g D.所得溶液pH>12.化学电池在通讯、交通及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目前常用的镍镉(Ni-Cd)电池,其电池总反应可以表示:Cd+2NiO(OH)+2H2O2Ni(OH)2+Cd(OH)2已知Ni(OH)2和Cd(OH)2均难溶于水但能溶于酸,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①以上反应是可逆反应 ①以上反应不是可逆反应①充电时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①放电时化学能转变为电能A. ①① B. ①① C. ①① D. ①①3.由于具有超低耗电量、寿命长的特点,LED产品越来越受人欢迎。
下图是氢氧燃料电池驱动LED发光的装置。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a处通入氧气,b处通入氢气B.该装置中只涉及两种形式的能量转化C.电池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D. P-型半导体连接的是电池负极4.下列有关金属铁的腐蚀与防护,说法正确的是()A.酸雨后易发生析氢腐蚀、炒锅存留盐液时易发生吸氧腐蚀B.当镀锡铁和镀锌铁镀层破损时,后者更易被腐蚀C.铁与电源正极连接可实现电化学保护D.将钢管与铜管一起堆放时可保护钢管少受腐蚀5.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正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A. 2H++2e-===H2↑ B. Fe2++2e-===FeC. 2H2O+O2+4e-===4OH-D. Fe3++e-===Fe2+6.下列金属的防护方法不正确的是()A.对健身器材涂油漆以防止生锈B.对某些工具的“机械转动部位”选用刷油漆的方法来防锈C.用牺牲锌块的方法来保护船体D.自行车的钢圈上镀上一层Cr防锈7.图中X为电源,Y为浸透饱和食盐水和酚酞试液的滤纸,滤纸中央滴有一滴KMnO4溶液,通电后Y中央的紫红色斑向d端扩散。
高考化学大二轮复习知识整合专题基本理论第讲电化学基次件
实
向
渐增大。C 项,放电时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由放
战 演
练
电时的总反应可知,负极反应式为 Zn+4OH--2e- · 知
核 心
===Zn(OH)24-。D 项,由放电时的总反应可知,电路中
能 检 测
精 讲
通过 2 mol 电子时,消耗 0.5 mol O2,其体积为 11.2 L(标
·
典 题
准状况)。
练 ·
知
核
负极,C项正确;由于镁是活泼金属,则负极会发生副
能 检
心
测
精 讲
反应Mg+2H2O===Mg(OH)2+H2↑,D项正确。
· 典
答案 B
题
演
练
菜单
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化学
第一部分 专题二 基本理论
高 考
2.(2016·全国Ⅲ卷)锌空气燃料电池可用作电动车动
调
研 ·
力电源,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 KOH 溶液,反应为 2Zn
知 能
核 心 精
墨上氧气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O2+
检 测
讲 ·
2H2O+4e-―→4OH-,正确。C.若d为锌块,则由于金
典
题 演
属活动性:Zn>Fe,Zn为原电池的负极,Fe为正极,
练
菜单
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化学
实 战
演
中间隔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练
·
知
能
核
检
心
测
精
讲
·
典
题
演
练
菜单
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化学
第一部分 专题二 基本理论
高
考 调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考前三个月 第一部分 专题7 电化学基础练习(2021年最新整理)
(山东专用)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考前三个月第一部分专题7 电化学基础练习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山东专用)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考前三个月第一部分专题7 电化学基础练习)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山东专用)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考前三个月第一部分专题7 电化学基础练习的全部内容。
电化学基础最新考纲展示1。
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应用.2.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金属腐蚀的危害、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
基础回扣1.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1)判断装置的名称:A池为________,B池为________。
(2)锌极为____极,Cu2+在溶液中向________(填“Zn”或“Cu”)极运动。
(3)电极反应式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溶液X为滴有酚酞的KCl溶液①石墨棒C1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石墨棒C2附近发生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中的K+向__________(填“C1”或“C2”)电极移动;②当C2极析出224 mL 气体(标准状况时),锌的质量变化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________g,此时B中的溶液的体积为200 mL,则pH为________。
2024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专题七++:离子交换膜在电化学中的应用
近年高考中涉及离子交换膜原理的考题 频繁出现,这一类题型的特点是新情境、 老问题,考查的知识点有原电池原理、 电解池原理、化学电源等。能够多方位 考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近几年高考卷中有关离子交换膜考查内容统计
阳离子交换膜 阴离子交换膜
小专题 2023年河北卷, 2023年湖北卷,10
13
2023年6月浙江 2023年山东卷,11 卷,13
3.重温经典
平衡电荷,溶质单一
原电池
【例2】(2023河北卷7题)我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以
负极
和MnO2为电极材料的新型电池,其内部结构
正极
如下图所示,其中①区、②区、③区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不同。放电时,电极材料
转化 -2e-
为
B 。+下2K列+说法错误的是( )
负极反应
A.充电时,b 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B.充电时,外电源的正极连接 b 电极 C.放电时,①区溶液中的SO42-向②区迁移
稀
2.知识重构
7. 分离提纯时,杂质离子一般从“原料室”移出。
(6)离子交换膜的选择 离子交换膜作用:③分离提纯。
例4:[2016·全国卷Ⅰ]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含Na2SO4废水的原理如图所示,采用惰性 电极,ab、cd均为离子交换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Na+和SO42-可通过 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离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隔室。 ab、cd均选何种交换膜?
质子交换膜
2023年全国 甲卷,6
2020年北京 卷,节选
双极膜
2023年广东 卷,16
2021年全国 甲卷,13
离子交换膜 2022年全国甲卷,4
2023年北京卷,5
2022年山东卷, 2023年河北卷,13 13 2021河北卷,9 2022河北卷,12
2021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电化学基础(word含答案版)
2021高考化学冲刺●电化学基础●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化学实验●有机化学明确考试重点熟悉常见题型掌握解题方法沉着冷静应考2021高考化学冲刺——电化学基础常考考点:1.原电池电解池原理2.原电池正负极判断3.电极方程式、(电解)电池方程式书写4.原电池电解池中离子移动方向5.电荷守恒的应用6.二次电池充放电问题7.综合应用原电池原理、正负极判断、电极方程式书写、离子移动方向、电荷守恒1、(2021浙江高考10)将NaCl溶液滴在一块光亮清洁的铁板表面上,一段时间后发现液滴覆盖的圆周中心区(a)已被腐蚀而变暗,在液滴外沿形成棕色铁锈环(b),如图所示。
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液滴之下氧气含量比边缘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滴中的Cl―由a区向b区迁移B.液滴边缘是正极区,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C.液滴下的Fe因发生还原反应而被腐蚀,生成的Fe2+由a区向b区迁移,与b区的OH―形成Fe(OH)2,进一步氧化、脱水形成铁锈D.若改用嵌有一铜螺丝钉的铁板,在铜铁接触处滴加NaCl溶液,则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u-2e-Cu2+2.(2021安徽高考12)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一种“水”电池,这种电池能利用淡水与海水之间含盐量差别进行发电,在海水中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5MnO2+2Ag+2NaCl=Na2Mn5O10+2AgCl,下列“水”电池在海水中放电时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式:Ag+Cl--e-=AgClB.每生成1 mol Na2Mn5O10转移2 mol电子C.Na+不断向“水”电池的负极移动D. AgCl是还原产物3.(2021北京高考8)结合下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Ⅰ和Ⅱ中正极均被保护B. Ⅰ和Ⅱ中负极反应均是Fe-2e-=Fe2+C. Ⅰ和Ⅱ中正极反应均是O2+2H2O+4e-=4OH-D. Ⅰ和Ⅱ中分别加入少量K3Fe(CN)6溶液,均有蓝色沉淀4.(2021福建高考11)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锂水电池,可作为鱼雷和潜艇的储备电源。
化学二轮复习题型分组训练7电化学原理应用__化学电源与电解技术含解析
题型分组训练7 电化学原理应用——化学电源与电解技术(A组)1.用石墨电极完成下列电解实验。
实验一实验二装置现象a、d处试纸变蓝;b处变红,局部褪色;c处无明显变化两个石墨电极附近有气泡产生;n处有气泡产生……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推测不合理的是()A.a、d处:2H2O+2e-===H2↑+2OH-B.b处:2Cl--2e-===Cl2↑C.c处发生了反应:Fe-2e-===Fe2+D.根据实验一的原理,实验二中m处能析出铜2.根据光合作用原理,设计如图原电池装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电极为原电池的正极B.外电路电流方向是a→bC.b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2e-+2H+===H2O2D.a电极上每生成1 mol O2,通过质子交换膜的H+为2 mol 3.甲醇燃料电池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燃料电池,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为正极,发生氧化反应B.a气体为氧气,b气体为甲醇C.甲池溶液pH增大,乙池溶液pH减小D.若有1 mol CO2生成,则有6 mol H+从甲池透过交换膜进入乙池4.如图所示装置,开关K闭合时,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下列有关开关K闭合时的说法正确的是()A.b极是负极B.a极电极反应式为H2-2e-===2H+C.当装置中有1 mol电子通过时,右池产生标准状况下5.6 L 气体D.电池总反应式为2H2+O2===2H2O5.利用微生物可将废水中苯酚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装置如图所示。
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极为正极,发生氧化反应B.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NO-3+12H+-10e-===N2↑+6H2O C.中间室的Cl-向左室移动D.左室消耗苯酚(C6H5OH)9.4 g时,用电器流过2.4 mol电子6.工业上联合生产硫酸和烧碱溶液的装置如图所示,其中阴极和阳极均为惰性电极。
测得同温同压下,气体甲与气体乙的体积比约为1: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e-===H2↑B.产物丙为硫酸C.离子交换膜d为阴离子交换膜D.每转移0.1 mol电子,产生1。
【高三】2021届高考化学第二轮考纲电化学基础专题复习
【高三】2021届高考化学第二轮考纲电化学基础专题复习专题十电化学基础[考试大纲显示]1.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2.了解常用化学电的类型和工作原理。
3.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金属腐蚀的危害、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
[知识回扣]知识网络点扫描一、原电池和电解池电极确定的方法电化学中电极的测定是正确书写电池反应式的前提。
判断方法包括:1.根据反应本质速判电极无论是原电池还是电解电池,阳极总是有氧化反应,阴极总是有还原反应(原电池的负极有氧化反应,正极有还原反应)。
如果我们能确定电极的反应是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我们就能快速确定电极。
2.根据电子、离子移动方向判断电极无论是在原电池还是在电解槽中,电子总是从阳极(阴极)流向外部电路;在电解液中,阳离子总是移动到阴极(正极),阴离子总是移动到阳极(负极)。
3.根据溶液ph变化或电极现象判断电极无论是在原电池中还是在电解槽中,只要有一个产生H2的电极,电极区域内溶液的pH值就会增加,并且电极上会发生还原反应,即正极;只要有产生氧气的电极,电极区域的pH值就会降低,电极就会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就是负极(阳极)。
二、电极反应式的书写1.一次电池电极反应公式的编写(1)一般电极反应式的书写(2)复合电极反应式的编写2.电解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首先,分析电解质水溶液的组成,找出所有离子,并将其分为阴阳两组;然后,将正负离子分别放电,并在两极上写出电极反应式;最后,将两个电极反应方程结合起来,得到电解的一般方程。
注意事项:(1)书写电解池中电极反应式时,要以实际参加放电的离子表示,但书写总方程式时,弱电解质要写成分子式;(2)要确保两极电子转移数目相等,且注明条“电解”。
三、电解计算1.根据电子守恒法计算:用于串联电路、阴、阳两极产物、相同电量等类型的计算,其依据是电路中转移的电子数相等。
2.按总反应式计算:总反应式反映的物质数量关系可按比例式计算。
3.根据关系计算:由得失电子守恒定律关系建立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桥梁,建立计算的关系式,如物质:H2~O2~Cl2~Cu~Ag~H+~oh―~e―mol21224444[热点透视图]热点题型【典型示例1】将NaCl溶液滴在光亮干净的铁板表面。
2021-202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全国卷近5年模拟试题分考点汇编 电化学基础(含解析)
2021-202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全国卷近5年模拟试题分考点汇编电化学基础(含解析)1、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
高铁电池的总反应为3Zn + 2K2FeO4+ 8H2O3Zn(OH)2+ 2Fe(OH)3+ 4KO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OH)3—3e— + 5 OH—= FeO42- + 4H2OB.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酸性,负极为铁,正极为K2FeO4C.放电时每转移3 mol电子,正极有1mol K2FeO4被还原D.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减弱【答案】C【解析】A:放电时负极是Zn,电极反应为3Zn-6e-+6OH-= 3Zn(OH)2;B:电解质溶液只有是碱性时该电池的反应物和产物才稳定存在,放电时Zn发生氧化反应,作负极,K2FeO4发生还原反应,作正极;C:当3 mol Zn反应时,有2mol K2FeO4被还原,转移电子6 mol,故C正确;D:放电时正极电极反应式:2FeO42- + 6e- + 8H2O=2Fe(OH)3+ 10 OH-,溶液碱性增强。
2、用石墨作电极,电解CuSO4溶液,一段时间后,阴极上只析出铜,要恢复到原浓度,应向溶液中加入( )A.Cu(OH)2 B. Cu C.CuSO4D. CuO【答案】D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时,Fe作阳极,石墨作阴极B.电解氯化铜时,阳极上产生的气体质量和阴极上析出的铜的质量相等C.钢铁在空气中发生电化腐蚀时,铁作负极D.原电池工作时,阳离子移向电池的负极【答案】C4、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它的充放电反应按下式进行:由此可知,该电池放电时的负极材料是()A.Cd(OH)2 B.Ni(OH)2C.Cd D.NiO(OH)【答案】C5、【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由图像可得,pH=2时气体的压强增大,发生析氢腐蚀,pH=4时气体的压强减小,发生的是吸氧腐蚀,无论析氢还是吸氧,负极反应都是铁失电子变成亚铁离子,由图像可得,吸氧腐蚀的速率大于析氢腐蚀,C错误。
高考化学二轮总复习-电化学基次件
0.02 mol 电子时,被氧化的 Li 的物质的量为 0.02 mol,质量减少 0.14 g, 正确;C 项,石墨烯能导电,利用石墨烯作电极,可提高电极 a 的导电性, 正确;D 项,电池充电时由于 Li+得到电子生成 Li,则电池充电时间越 长,电池中 Li2S2 的量越少,错误。
高频考点•探究突破
-18-
命题热点一 命题热点二 命题热点三
(2)新型原电池中正负极反应式书写的一般思路是:
①先找出正极产物:正极发生还原反应,FeO42-被还原为 Fe3+; ②注意反应液的环境:因为是碱性环境,故 Fe3+形成 Fe(OH)3;
③根据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写出电极反应式 FeO42-+3e-+4H2O Fe(OH)3+5OH-。
考情分析•备考定向
-4-
专题知识脉络 能力目标解读 热点考题诠释
1.(2019全国Ⅰ)利用生物燃料电池原理研究室温下氨的合成,电池 工作时MV2+/MV+在电极与酶之间传递电子,示意图如下所示。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相比现有工业合成氨,该方法条件温和,同时还可提供电能
B.阴极区,在氢化酶作用下发生反应H2+2MV2+ 2H++2MV+ C.正极区,固氮酶为催化剂,N2发生还原反应生成NH3 D.电池工作时质子通过交换膜由负极区向正极区移动
2021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7电化学基次件
反应方程式为4VB2+11O2+20OH-+6H2O=== 8B(OH)-4 +
4VO
3- 4
,据此分析。A项,当负极通过0.04
mol电子时,正
极也通过0.04 mol电子,根据正极的电极方程式,通过0.04
mol电子消耗0.01 mol氧气,在标准状况下为0.224 L,正
确;B项,反应过程中正极生成大量的OH-使正极区pH升
考点一 原电池工作原理和化学电源
核心整合 热点突破
电能,故可提供电能,正确;B项,左室为负极区不是 阴极区,MV+在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MV2+, 电极反应式为MV+-e-===MV2+,放电生成的MV2+在 氢化酶的作用下与H2反应生成H+和MV+,反应的方程 式为H2+2MV2+===2H++2MV+,错误;C项,右室为 正极区,MV2+在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MV+, 电极反应式为MV2++e-===MV+,放电生成的MV+与N2 在固氮酶的作用下反应生成NH3和MV2+,正确;D项, 电池工作时,氢离子(即质子)通过交换膜由负极向正极 移动,正确。
答案:C
专题七 电化学基础
高考调研 明晰考向
电化学是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应用和延伸,近几年 全国卷高考试题中均涉及电化学基础,命题在继续加强 基本知识考查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了试题题材的生活 化、实用化、情境化,同时也加强了不同知识间的相互 渗透与融合,试题的背景较为新颖,侧重考查分析判 断、获取信息解答问题及计算能力。题型有以新型电池 为背景的选择题和以电极反应式书写为主的填空题,通 常考查的知识点是从闭合回路的形成角度分析原电池、
高,负极消耗OH-使负极区OH-浓度减小pH降低,错误;
C项,根据分析,电池的总反应为4VB2+11O2+20O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回到复合碳电极 解析:根据图示的电池结构,左侧VB2发生失电子的
反应生成VO
3- 4
和B(OH)
-
4
,反应的电极方程式如题干所
示,右侧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得电子的反应生成OH-,
专题七 电化学基础
高考调研 明晰考向
反应的电极方程式为O2+4e-+2H2O===4OH-,电池的总
专题七 电化学基础
高考调研 明晰考向
C.Na和Na2Sx分别为电池的负极和正极
D.该电池是以NaβAl2O3为隔膜的二次电池
解析:根据电池反应:2Na+xS
放电 充电
Na2Sx可知,放
电时,钠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Na- e-===Na+,硫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xS+
2Na++2e-===Na2Sx,据此分析。A项,Na2S4属于离子 化合物,4个硫原子间形成三对共用电子对,电子式为
B.阴极区,在氢化酶作用下发生反应H2+2MV2+=== 2H++2MV+
C.正极区,固氮酶为催化剂,N2发生还原反应生成 NH3
D.电池工作时质子通过交换膜由负极区向正极区移动
解析:由生物燃料电池的示意图可知,左室电极为 燃料电池的负极,MV+在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 MV2+,电极反应式为MV+-e-===MV2+,放电生成的 MV2+在氢化酶的作用下与H2反应生成H+和MV+,反应
考点一 原电池工作原理和化学电源
核心整合 热点突破
的方程式为H2+2MV2+===2H++2MV+;右室电极为燃 料电池的正极,MV2+在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 MV+,电极反应式为MV2++e-===MV+,放电生成的 MV+与N2在固氮酶的作用下反应生成NH3和MV2+,反应 的方程式为N2+6H++6MV+===6MV2++2NH3,电池工 作时,氢离子通过交换膜由负极向正极移动。A项,相 比现有工业合成氨,该方法选用酶作催化剂,条件温 和,同时利用MV+和MV2+的相互转化,化学能转化为
高,负极消耗OH-使负极区OH-浓度减小pH降低,错误;
C项,根据分析,电池的总反应为4VB2+11O2+20OH-+
专题七 电化学基础
高考调研 明晰考向
6H2O===8B(OH)
-
4
+4VO
3- 4
,正确;D项,电池中,电子由
VB2电极经负载流向复合碳电极,电流流向与电子流向相
反,则电流流向为复合碳电极→负载→VB2电极→KOH溶
答案:C
专题七 电化学基础
高考调研 明晰考向
电化学是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应用和延伸,近几年 全国卷高考试题中均涉及电化学基础,命题在继续加强 基本知识考查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了试题题材的生活 化、实用化、情境化,同时也加强了不同知识间的相互 渗透与融合,试题的背景较为新颖,侧重考查分析判 断、获取信息解答问题及计算能力。题型有以新型电池 为背景的选择题和以电极反应式书写为主的填空题,通 常考查的知识点是从闭合回路的形成角度分析原电池、
考点一 原电池工作原理和化学电源
核心整合 热点突破
电能,故可提供电能,正确;B项,左室为负极区不是 阴极区,MV+在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MV2+, 电极反应式为MV+-e-===MV2+,放电生成的MV2+在 氢化酶的作用下与H2反应生成H+和MV+,反应的方程 式为H2+2MV2+===2H++2MV+,错误;C项,右室为 正极区,MV2+在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MV+, 电极反应式为MV2++e-===MV+,放电生成的MV+与N2 在固氮酶的作用下反应生成NH3和MV2+,正确;D项, 电池工作时,氢离子(即质子)通过交换膜由负极向正极 移动,正确。
专题七 电化学基础
专题七 电化学基础
高考调研 明晰考向
1.(2020·全国卷Ⅰ)科学家近年发明了一种新型 Zn-CO2水介质电池。电池示意图如图,电极为金属锌和 选择性催化材料,放电时,温室气体CO2被转化为储氢 物质甲酸等,为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提供了一种新途 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专题七 电化学基础
考点一 原电池工作原理和化学电源
核心整合 热点突破
(3)根据燃烧反应的方程式书写电极反应式应遵循原 子守恒、电子守恒及电荷守恒,注意电解质溶液参与电 极反应,若电解质溶液为碱溶液,则正极反应式为O2+ 2H2O+4e-===4OH-;若电解质溶液为酸溶液,则正极 反应式为O2+4H++4e-===2H2O;若电解质为熔融碳酸 盐,则正极反应式为O2+4e-+2CO2===2CO23-。
液→复合碳电极,正确。
答案:B
专题七 电化学基础
高考调研 明晰考向
3.(2020·天津卷)熔融钠—硫电池性能优良,是具有 应用前景的储能电池。下图中的电池反应为2Na+xS 放电
充电 Na2Sx(x=5~3,难溶于熔融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Na2S4的电子式为 B.放电时正极反应为xS+2Na++2e-===Na2Sx
起隔离作用,提高能量的转化效率;平 盐桥的作用
衡溶液中的电荷;构成闭合回路
考点一 原电池工作原理和化学电源
核心整合 热点突破
2.化学电源 (1)放电是原电池反应,充电是电解池反应。 (2)判断电池放电时电极极性和材料,可先标出放电 (原电池)总反应式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失去电子的 一极为负极,该物质即为负极材料;得到电子的一极为 正极,该物质即为正极材料。若判断电池充电时电极极 性和材料,方法同前,失去电子的一极为阳极,该物质 即为阳极材料;得到电子的一极为阴极,该物质即为阴 极材料。
,正确;B项,放电时发生
专题七 电化学基础
高考调研 明晰考向
的是原电池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xS+ 2Na++2e-===Na2Sx,正确;C项,放电时,Na为电池 的负极,正极为硫单质,错误;D项,放电时,该电池 是以钠作负极,硫作正极的原电池;充电时,是电解 池,NaβAl2O3为隔膜,起到电解质溶液的作用,该电 池为二次电池,正确。
专题七 电化学基础
高考调研 明晰考向
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电极的判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电子的转移或电流的方向和溶液中离子的移动方向的判 断,溶液pH的变化,离子交换膜作用,有关计算,理解 原电池和电解池原理的实际应用等,难度一般偏大。解 题时要求掌握“结合反应原理,根据元素化合价变化, 正确判断电极发生的反应和书写电极反应方程式”的方 法。
考点一 原电池工作原理和化学电源
核心整合 热点突破
Hale Waihona Puke 3.燃料电池 (1)燃料电池就是将燃料(如氢气、甲烷、乙醇等)氧化 时,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它由燃料、氧化剂、 电极、电解质组成。在结构上具有正、负极,且正、负极 被电解质分隔。所有燃料电池的基本形式为:将燃料和氧 气(或空气)分别充入负极和正极,两者在电极的催化下发 生化学反应,从而产生电流。 (2)燃料电池在放电时发生的总反应和燃料燃烧的总反 应一样。一般是氧气作氧化剂,可燃物作还原剂。根据电 池的基本原理可知,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 应,所以可燃物为负极反应物,氧气为正极反应物。
反应方程式为4VB2+11O2+20OH-+6H2O=== 8B(OH)-4 +
4VO
3- 4
,据此分析。A项,当负极通过0.04
mol电子时,正
极也通过0.04 mol电子,根据正极的电极方程式,通过0.04
mol电子消耗0.01 mol氧气,在标准状况下为0.224 L,正
确;B项,反应过程中正极生成大量的OH-使正极区pH升
考点一 原电池工作原理和化学电源
核心整合 热点突破
(6)书写可充电电池电极反应式,一般都是先书写放 电的电极反应式。书写放电的电极反应式时,一般要遵 守三步:先标出原电池总反应式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 目,指出参与负极和正极反应的物质;写出一个比较容 易书写的电极反应式(书写时一定要注意电极产物是否与 电解质溶液共存);在电子守恒的基础上,总反应式减去 写出的电极反应式即得另一电极反应式。充电的电极反 应与放电的电极反应过程相反,充电的阳极反应为放电 正极反应的逆过程,充电的阴极反应为放电负极反应的 逆过程。
考点一 原电池工作原理和化学电源
核心整合 热点突破
(3)放电时,阴离子移向负极,阳离子移向正极;充 电时,阴离子移向阳极,阳离子移向阴极。
(4)可充电电池用完后充电时,原电池的负极与外电 源的负极相连,原电池的正极与外电源的正极相连。
(5)放电(原电池)的负极及充电(电解池)的阳极均失去 电子,发生了氧化反应,其变价元素被氧化;放电(原电 池)的正极及充电(电解池)的阴极均得到电子,发生了还 原反应,其变价元素被还原。
高考调研 明晰考向
A.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2e-+4OH-===
Zn(OH)24- B.放电时,1 mol CO2转化为HCOOH,转移的电
子数为2 mol
C.充电时,电池总反应为2Zn(OH)24-===2Zn+ O2↑+4OH-+2H2O
D.充电时,正极溶液中OH-浓度升高 解析:由题可知,放电时,CO2转化为HCOOH,即
考点一 原电池工作原理和化学电源
核心整合 热点突破
(2019·全国卷Ⅰ)利用生物燃料电池原理研究 室温下氨的合成,电池工作时MV2+/MV+在电极与酶之间 传递电子,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相比现有工业合成氨,该方法条件温和,同时 还可提供电能
考点一 原电池工作原理和化学电源
核心整合 热点突破
考点一 原电池工作原理和化学电源
1.工作原理(以锌铜原电池为例)
核心整合 热点突破
考点一 原电池工作原理和化学电源
核心整合 热点突破
电极名称
负极
正极
电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