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风险防范管理方案

合集下载

加强医疗质量管理防范医疗安全风险实施方案

加强医疗质量管理防范医疗安全风险实施方案

加强医疗质量管理防范医疗安全风险实施方案医疗质量管理是医疗机构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

而医疗安全风险则是医疗质量管理中需要重点关注和防范的方面。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防范医疗安全风险的实施方案。

一、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1. 制定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和流程,明确各个环节的职责和要求,确保质量管理的有序进行。

2. 建立医疗质量管理部门,设立医疗质量管理专职人员,负责医疗质量管理的组织、协调和推动工作。

3. 设计医疗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估方法,对医疗服务进行定期评估和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4. 建立质控科室或委员会,对医疗过程进行规范化管理,加强对医疗技术操作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二、加强医疗质量风险评估1. 建立医疗质量风险评估机制,对医疗服务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评估,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2. 设立医疗风险管理委员会,由医院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定期对医疗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制定预防和应急措施,及时处理各类医疗事故和不良事件。

3. 加强医疗服务过程中的实时监测和反馈机制,确保医疗风险的及时发现和处理。

三、加强医疗质量控制1. 强制医疗机构实现临床路径管理制度,根据不同疾病建立标准化的临床路径,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2. 推行医疗质量考核和奖惩制度,对医疗机构和个人的绩效进行评估,将医疗质量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

3. 建立医疗工作人员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能,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的保障。

4. 建立医疗事件上报和处理制度,对医疗事故、不良事件等进行全面和及时的记录、调查和处理。

四、加强患者安全管理1. 加强医疗服务投诉处理工作,建立健全投诉接待和处理机制,及时对患者投诉进行处理和反馈,提高患者满意度。

2. 强化医疗服务的知情同意制度,确保患者对医疗操作过程和风险有充分了解,并经过知情同意后方可进行。

3. 将医疗安全教育作为患者普及医疗知识的重要手段,定期开展患者安全教育活动,提高患者自我保护能力。

医疗风险防范管理实施方案

医疗风险防范管理实施方案

医疗风险防范管理实施方案医疗风险是指在医疗过程中可能导致患者受到损害的潜在危险或不确定性因素。

医疗机构应该积极采取措施,预防和管理医疗风险,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利益。

下面是一份医疗风险防范管理的实施方案:一、医疗风险评估和预防措施:1.建立医疗风险评估体系:医院应建立医疗风险评估体系,利用现代风险管理工具和方法,对全院医疗过程进行风险评估,识别潜在风险,并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2.开展风险培训和教育:医院应定期组织医疗人员开展风险培训和教育,增强他们的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提高他们对潜在风险的警觉性,并学习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和方法。

3.加强医疗设备的安全管理:医院应加强对医疗设备的采购、安装、维修和管理,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防止设备故障和事故对患者的损害。

4.优化医疗流程:医院应对医疗流程进行优化,减少患者在就诊过程中的等待时间,提高服务效率,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

二、医疗风险事件的管理和应急响应:1.建立医疗风险事件管理机制:医院应建立医疗风险事件的管理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和工作流程,及时调查和处理医疗风险事件,并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2.开展医疗风险事件的调查和分析:医院应对医疗风险事件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找出事件发生的原因和隐患,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3.强化应急响应能力:医院应建立健全的应急响应机制,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各级责任人和应急处置流程,确保在发生医疗风险事件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应对和处置。

三、医疗风险信息的收集和管理:1.建立医疗风险信息管理系统:医院应建立医疗风险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分析和管理医疗风险信息,及时报告和反馈医疗风险情况,为风险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

2.加强医疗风险信息的交流和共享:医院应加强医疗风险信息的交流和共享,与其他医疗机构和行业组织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共同推进医疗风险管理的实施。

3.健全医疗风险信息反馈机制:医院应建立医疗风险信息的反馈机制,及时反馈医疗风险事件的处理结果和改进措施,增强患者和公众对医院风险管理工作的信任和满意度。

加强医疗质量管理防范医疗安全风险实施方案(6篇)

加强医疗质量管理防范医疗安全风险实施方案(6篇)

加强医疗质量管理防范医疗安全风险实施方案通过科学的质量管理,建立正常、严谨的工作秩序,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促进医院医疗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不断发展。

一、成立医疗安全管理小组。

医院设立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小组,由院长负责,副院长、医疗组、护理部、医技、药剂科室负责人组成。

负责制定,修改全院的医疗护理、医技、药剂质量管理目标及质量考核标准,制定适合我院的医疗工作制度,诊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对医疗、护理、教学、科研、病案的质量实行全面管理。

负责制定与修改医疗事故防范与处理预案,对医疗缺陷、差错与纠纷进行调查、处理。

负责制定、修改医技质量管理奖惩办法,落实奖惩制度。

二、健全规章制度:1、强调执行以“医疗核心制度”为中心内容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严格执行各种诊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常规。

2、重点对以下关键性制度的执行进行监督检查⑴首诊负责制度;⑵病历书写制度及规范;⑶危急重症抢救制度;⑷三级医师负责制;⑸查房制度;⑹术前讨论及手术审批制度;⑺医嘱制度;⑻会诊制度;⑼值班及交班制度;⑽危重、疑难病例及死亡病例讨论制度;⑾医疗缺陷登记及过失(纠纷)报告制度;⑿传染病登记及报告制度;⒀业务学习制度;⒁查对制度等3、医技科室要建立标本签收、查对、质量随访、报告双签字及疑难典型病例(理)讨论制度。

逐步建立影像、病理、药剂与临床联合讨论制度。

4、健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和传染病管理,疫情登记报告制度,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规程。

三、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教育,增强法律意识、质量意识。

1、实行执业资格准入制度,严格按照《医师法》规定的范围执业。

2、新进人员岗前教育,必须进行医疗卫生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制度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及医疗质量管理等内容的学习。

3、不定期举行全员质量管理教育,并纳入专业技术人员考试内容。

4、对违反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的人员进行个别强化教育。

医疗风险防范措施

医疗风险防范措施

医疗风险防范措施
引言概述:
医疗风险是指在医疗过程中可能导致患者受到伤害或者损失的潜在风险。

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预防和减少医疗风险的发生。

本文将探讨医疗风险防范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1.1 制定规范的医疗操作流程和标准
1.2 建立医患沟通机制,加强患者教育
1.3 进行医疗事故的定性和定责,及时进行整改和改进
二、加强医疗安全管理
2.1 建立医疗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和人员
2.2 定期进行医疗设备的检测和维护
2.3 提高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培训和教育
三、规范医疗过程,减少医疗错误
3.1 严格执行患者身份核对和手术安全核查
3.2 加强药品管理,防止药物误用和滥用
3.3 定期进行医疗质量评估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
四、加强医疗信息化建设
4.1 建立健全的电子病历系统,提高信息共享和医疗质量
4.2 加强医疗信息安全管理,防止信息泄露和篡改
4.3 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医疗数据,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
五、加强医患沟通,建立和谐医患关系
5.1 建立健全的投诉处理机制,及时解决医患纠纷
5.2 加强医患沟通技巧培训,提高医生的沟通能力
5.3 建立患者满意度评价体系,改进医疗服务质量
结论:
医疗风险防范是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的重要责任,惟独通过建立健全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医疗安全管理、规范医疗过程、加强医疗信息化建设和加强医患沟通,才干有效预防和减少医疗风险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希翼各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能够重视医疗风险防范工作,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高效和优质的医疗服务。

医疗风险防范措施

医疗风险防范措施

医疗风险防范措施医疗风险是指在医疗过程中可能导致患者健康受损或医疗机构承担法律责任的各种潜在风险。

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医疗机构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风险防范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医疗风险防范措施:1. 患者安全管理- 建立患者安全委员会,负责制定和监督患者安全政策和流程。

- 开展患者安全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 实施患者身份确认制度,确保患者的身份准确无误。

- 强化药品管理,包括药品采购、配药、给药等环节,防止药品错误使用。

2. 医疗设备安全管理- 建立医疗设备管理制度,明确设备的购置、验收、维护和报废等程序。

- 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 建立设备故障报修系统,及时处理设备故障,避免对患者造成伤害。

- 对医疗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和风险意识。

3. 医疗过程管理- 建立完善的医疗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医疗过程的规范和标准化。

- 强化医务人员的沟通与协作,减少因沟通不畅导致的医疗错误。

- 实施严格的手术安全管理,包括手术前的准备工作、手术中的安全措施和手术后的护理等。

- 加强对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的监测和评估,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和处理。

4. 医疗质量监控- 建立医疗质量监控系统,对医疗过程和结果进行监测和评估。

- 定期开展医疗质量评审,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 加强医疗事故的报告和处理,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 建立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及时解决医患纠纷,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合法权益。

5. 医疗信息安全管理- 建立健全的医疗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保护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

- 加强对医疗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防止信息泄露和非法访问。

- 对医务人员进行信息安全培训,提高其信息安全意识和技能。

- 建立医疗信息安全事件报告和处理机制,及时应对和处置安全事件。

总结:医疗风险防范措施是医疗机构保障患者安全和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手段。

通过建立患者安全管理、医疗设备安全管理、医疗过程管理、医疗质量监控和医疗信息安全管理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医疗风险的发生,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满意度。

医疗风险防控和管理方案

医疗风险防控和管理方案

医疗风险防控和管理方案一、引言随着我国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医疗服务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医疗风险。

医疗风险防控和管理是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的重要手段。

本方案旨在通过对医疗风险的识别、评估、预防和控制,建立一套完善的医疗风险防控和管理体系,为医疗机构提供有力支持。

二、医疗风险识别1. 诊断风险:误诊、漏诊、延误诊断等。

2. 治疗风险:手术并发症、药物不良反应、治疗不当等。

3. 护理风险:护理差错、坠床、跌倒、压疮等。

4. 感染风险:医院感染、交叉感染、药物耐药等。

5. 医疗设备风险:设备故障、操作失误、维修不当等。

6. 医疗文书风险:病历书写不规范、篡改病历、丢失病历等。

7. 医患沟通风险:沟通不畅、信息不对称、知情同意不充分等。

8. 法律法规风险:违反医疗法规、医疗纠纷处理不当等。

三、医疗风险评估1. 定期开展医疗风险排查,对各类风险进行识别和分类。

2. 运用风险矩阵、故障树分析、危害分析等工具,对医疗风险进行定性、定量评估。

3. 结合医疗机构实际情况,确定风险等级,制定风险管理策略。

四、医疗风险预防与控制1. 建立健全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各级管理人员职责。

2. 制定完善医疗规章制度,确保医疗活动合规、有序开展。

3.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

4. 落实医疗核心制度,如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危急值报告制度等。

5. 强化医疗文书管理,确保病历书写规范、保存完整。

6. 加强药品和医疗器械管理,确保使用安全、有效。

7. 开展医疗安全监测,对高风险环节进行重点监控。

8. 建立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9. 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患者满意度。

10. 建立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及时化解矛盾。

五、医疗风险监控与持续改进1. 建立医疗风险监测指标体系,定期收集、分析、反馈风险信息。

2. 对高风险环节和部门进行重点监控,确保风险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医疗风险防范及应急处理预案范本(3篇)

医疗风险防范及应急处理预案范本(3篇)

医疗风险防范及应急处理预案范本为保护病人的合法权益及医务人员的正当行医权利和最大限度地减少医疗差错事故,提高医疗质量,适应现代社会对于医疗服务的要求,推动医疗技术的发展,并根据___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我院的医疗管理制度,制定我科医疗风险防范及应急预案。

防范预案一、总则1、医疗、护理必须围绕医疗质量保障工作建立、完善并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2、各种抢救器械设备要处于备用状态,可随时投人使用。

根据资源共享、特殊急救设备共用的原则,科主任,护士长有权根据临床急救需要进行医疗组之间的抢救器材的调配。

3、全体医务人员要有大局意识,各医疗组之间、医护之间、临床医技之间、门诊与急诊之间、门急诊与病房之间应相互配合。

4、严禁在患者及其家属面前谈论同行之间对诊疗的不同意见,严禁诽谤他人,抬高自己的不符合医疗道德的行为.5、禁止在诊疗过程中、手术中谈论无关或不利于医疗过程的话题.6、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严禁推诿病人。

7、任何情况下,进修及实习医师均不得独自参加各种会诊。

二、加强对下列重点病人的___与沟通:1、低收入阶层的患者。

2、孤寡老人或虽有子女,但家庭不睦者。

3、自费患者。

4、在与医务人员接触中已有不满情绪者.5、预计手术等治疗效果不佳或预后难以预料者。

6、本人对治疗期望值过高者。

7、交代病情过程中表示难以理解者,情绪偏激者。

8、发生院内感染者。

9、病情复杂,可能发生纠纷者。

10、住院预交金不足者。

11、已经产生医疗欠费者。

12、需使用贵重自费药品或材料者。

13、由于交通事故有可能推诿责任者。

14、经他人介绍者。

15、患者或家属具有一定医学知识者。

16、艾滋病患者。

三、常规要求1、已经出现的医患纠纷苗头,科室主任必须亲自过问和参与决定下一步的诊治措施。

主任本人或安排专人接待病人及家属,其它人员不得随意解释病情。

2、所有“绿色通道”在开通的同时,必须向患者或家属讲明预计医疗费用,要留有充分的余地,并且要履行知情同意,由患者签字;意识障碍或病情危重者由家属签字认可。

医疗风险防范及应急处理预案(4篇)

医疗风险防范及应急处理预案(4篇)

医疗风险防范及应急处理预案一、引言医疗风险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的日常工作中,由于疏漏、失误或其他因素导致的患者健康受到损害或致命风险的可能性。

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保障医疗机构的声誉,医疗风险的防范和应急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医疗风险的防范策略和应急处理预案。

二、医疗风险的防范策略1. 人员培训与管理医疗机构应制定详细的人员培训计划,包括新员工培训和定期的进修培训,确保医务人员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人员管理制度,如规定医务人员的职责和工作流程,严格执行患者安全相关的规范。

2. 安全设施和设备的保障医疗机构应具备完善的安全设施和设备,如安全门、监控设备、应急照明等,确保医疗环境的安全。

同时,医疗机构应定期进行设备的检测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并及时更换老化设备。

3. 风险评估和预防控制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的体系,对每个环节进行系统性的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例如,在手术室,医疗机构应严格执行消毒和无菌操作的规定,以减少术后感染的风险。

4. 患者参与和知情权的保障医疗机构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提供清晰明了的医疗信息,确保患者能够理解医疗过程和可能的风险。

同时,医疗机构应倡导患者主动参与和共同决策,提高医疗过程的透明度和合理性。

5. 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医疗机构应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监测医疗过程和结果,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同时,医疗机构应鼓励医务人员参与科研和学术交流,不断提高医疗水平和技术能力。

三、医疗风险的应急处理预案1. 应急处理组织与领导医疗机构应建立应急处理工作的领导机构和应急处理小组,明确成员职责和工作流程,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和处理。

2. 应急预案的制定医疗机构应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包括不同类型事件的处理程序和相应的资源调用计划。

预案应包括预警、报告、应急处置、信息发布和事后评估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应急预案应定期演练和更新,确保其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医疗风险管理方案医疗风险管理的方案

医疗风险管理方案医疗风险管理的方案

医疗风险管理方案医疗风险管理的方案一、引言医疗风险是指在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医疗目的之外的危险因素,这种因素虽然存在,但不一定会造成不良后果;有人称其为遭受损害的可能性。

医疗风险管理是指医疗系统有组织地、系统地消除或减少医疗风险对病人的危害和经济损失的活动。

为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就医及医务人员自身安全,医院特制定本方案。

二、目标1.提高医疗质量:通过风险管理的手段,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2.加强医疗安全:预防医疗差错,降低医疗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

3.提升医务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增强医务人员的风险识别、评估和处理能力,提高医疗风险防范水平。

4.优化医疗流程:完善医疗管理制度,提高医疗流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降低医疗风险。

三、原则1.预防为主:在医疗活动中,预见潜在风险,采取措施提前防范,避免风险的发生。

2.分类管理:针对不同类型的医疗风险,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提高管理效果。

3.全员参与:医务人员、管理人员、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参与医疗风险管理,形成合力。

4.持续改进:不断总结经验,完善管理制度,提高医疗风险管理水平和效果。

四、医疗风险管理流程1.风险识别:通过病史询问、查体、辅助检查等方式,全面了解患者情况,识别潜在风险。

2.风险评估: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评估,分析风险的概率、严重程度、影响范围等。

3.风险处理:针对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调整治疗方案、加强监测、完善医疗设施等。

4.风险评价:对风险处理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价,总结经验,不断优化管理策略。

五、具体措施1.完善医疗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各项医疗管理制度,如诊疗规范、用药指南、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等。

2.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定期开展医疗风险管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风险识别、评估和处理能力。

3.提高医疗设施设备水平:更新和完善医疗设施设备,提高医疗安全水平。

4.加强医疗监测:对高风险患者、手术、药物使用等进行重点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风险。

院医疗风险预警方案(四篇)

院医疗风险预警方案(四篇)

院医疗风险预警方案医疗风险预警是指医院利用各种方法收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信息,通过分析评价,发现医院内存在可能产生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严重后果的某些相关因素和风险,并进行排查警示,以引起医院管理者和相关人员的重视,采取应对措施进行有效防控。

为了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减少医疗缺陷、医疗差错、医疗事故的发生和因此而产生的医疗投诉及医疗纠纷,结合本县实际,经研究决定,特制定如下医疗风险预警机制。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____、“____”和____为指导,运用科学手段,紧紧围绕医疗质量、医疗安全为主轴,把握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综合运用教育、制度、监督等有效措施查找医疗风险,建立防控机制监督岗,集中抓好要害部位,关键的操作流程环节和医务人员的医疗风险防控意识等工作,最大限度地预防纠纷的发生,努力营造高效、优质、安全的就医环境,深入推进全县医疗安全防控体系建设。

二、目标要求按照突出重点、整体推进、不断完善、务实创新的总体要求,紧紧抓住“找、防、控”三个环节,有效识别医疗岗位中各个环节已经构成或可能构成的医疗风险,寻找医疗风险防控有效途径,控制和及时化解医疗纠纷风险,逐步建立以工作岗位为点,技术操作规程,院内服务流程为线,监管制度为面,环环相扣的主动预防,超前防范的医疗风险防控长效机制和院内运行监控机制,通过医疗风险防控,切实增强医务工作者规范执业,自觉接受监督与主动参与监督的意识,畅通一横一纵的监督渠道。

做到及时发现风险苗头,及时解决纠纷矛盾,从而掌握医疗安全防控建设的主动权,切实有效地防控和化解医疗纠纷发生的风险。

三、实施时间和范围____月____日前在全县医疗机构全面实施。

四、主要内容围绕运行和监督制约,从岗位(医务人员)、科室、机构“三个层次”,沿着医疗运行的轨迹岗位、职责、医疗、护理等技术操作流程、制度机制、外部环境等方面存在的可能出现的医疗风险等导致的各类纠纷事故发生的风险对查找出的廉政风险,以制度建设为核心,建立健全防控措施,强化防控措施的运行监管,完善防控措施的运行机制。

医疗风险管理方案_共10篇 .doc

医疗风险管理方案_共10篇 .doc

★医疗风险管理方案_共10篇范文一:医疗风险管理方案医疗风险管理方案医疗风险指卫生技术人员在从事医疗活动的过程中存在的对患方或医方造成伤害的危险因素。

对患方是指存在于整个医疗服务过程中,可能会导致损害或伤残事件的不确定性,以及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情。

对医院是指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发生医疗失误或过失导致的不安全事件的风险。

因其存在不确定性且与医疗质量有密切联系,故医院制定本制度以最大限度规避风险,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一、医疗管理方面1、因医院内部对各专业的人力、技术、设备配置等不同,客观会造成对某些疾病诊治水平的差异,故医院界定有关专业疾病收治范围进行专业准入规范,各临床科室均须严格按照收治范围诊疗患者。

2、对科室手术级别和人员资质进行规范,并由医院统一按照规划分配名额,各临床科室要严格执行手术分级制度,并落实手术准入制度。

特别在ICU、门急诊等关键科室的人力和设备配置也要按照医院部署开展诊疗工作,避免出现漏洞或制度缺陷。

3、医院统一医疗、护理流程,制定各项诊疗操作规范,强化环节控制。

4、保障医疗信息通畅,强化问题逐级上报机制,杜绝出现医疗问题后隐瞒不报现象,加强不良事件防范力度,规避同一问题重犯的风险。

二、医务人员能力和道德培养医务人员是医疗活动的主体,是降低医疗风险的基本要素,提高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规范的医疗行为以及强化全员参与意识,对于降低医疗风险和提高医疗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医院要定期组织医务人员业务培训和医德教育,通过分析讨论,批评教育和学习培训,以及必要的按章处罚来提高全院职工风险防范和持续质量改进的意识和能力。

三、设施问题1、抢救设备必需定期检查、维护并务必有记录,使其永远处于备用正常运行状态。

一旦抢救病人过程中设备出现故障,尤其是呼吸机、麻醉机、喉镜、吸痰器等等,容易导致严重后果。

对于电源插座之类都应列入定期检查和维护项目之中。

2、实验设备故障导致检查报告有误。

错误报告可能会引导临床医师判断失误。

加强医疗质量管理防范医疗安全风险实施方案范文(五篇)

加强医疗质量管理防范医疗安全风险实施方案范文(五篇)

加强医疗质量管理防范医疗安全风险实施方案范文医疗风险防范管理方案为了及时有效地识别、分析、评估、处理和监控医疗风险,提高医务人员对医疗风险的防范意识和能力,保障医疗安全。

依据相关卫生管理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制订本办法。

一、医疗风险识别与监测范围(一)临床⒈推诿、延误救治;⒉未按规定知情告知,谈话签字不规范;⒊重点病人管理不到位;⒋入院一周内仍诊断不清,病情疑难由外院转入的病人;⒌院内急会诊未按时到达;⒍超权限、开展诊疗或擅自改变____讨论诊疗方案;⒎各种医疗意外;⒏非计划再次手术;⒐重大、疑难、复杂、危重等手术未经术前讨论和审批;⒑病人身份识别错误或手术部门、方式错误;⒒麻醉、护理、手术和各种有创诊疗的严重并发症;⒓使用药品、剂量、剂型、浓度错误;⒔急救药品、设备不能及时到位或失效;⒕无执业资格独立从事一切诊疗活动。

(二)医院感染⒈重大、特殊的医院感染(传染病院内扩散);⒉多重或广泛耐药菌株感染;⒊消毒、隔离、预防违规。

(三)医技部门⒈“危急值(像)范围”检查结果;⒉医学标本错误、缺失,不能正常检测;⒊医用试剂或材料不合格,保管不当。

(四)药剂⒈处方、医嘱(剂量、剂型、浓度、用法、禁忌症等)错误,调剂差错;⒉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⒊药物存放不当,效期已过。

(五)仪器、设备、器械⒈医疗仪器、设备运转异常;⒉医用器械使用不正确;⒊医用耗材、内置物不合格。

(六)医患矛盾⒈医疗损害争议;⒉医疗质量投诉、医疗纠纷;⒊患者满意率明显下降;⒋患者占床不出院,高额医疗费拖欠。

(七)后期保障⒈供电、供气、供水故障;⒉防滑跌未禁示或未采取措施;⒊应急逃生通道不畅或设施失效;⒋其它不良事件。

二、医疗风险报告与分析评估(一)风险报告医疗风险信息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自我查找、同事提醒、科室自查和医院各职能部门对医疗风险因素监查,院领导查房等方面。

各科室、各岗位对发现存在的医疗风险情况,应通过局域网“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或电话,即时报告相关职能部门或/和分管领导,夜间、节假日先报告医院总值班,总值班根据情况与相应部门联系。

医疗风险防范及应急处理预案(三篇)

医疗风险防范及应急处理预案(三篇)

医疗风险防范及应急处理预案一、背景介绍医疗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存在着各种风险,包括患者安全风险、医疗过失风险、医疗设备事故风险等。

为了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医疗机构的声誉,需要制定医疗风险防范及应急处理预案,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二、医疗风险防范1. 患者安全风险防范a. 加强患者身份验证,确保患者身份无误;b. 推行多重核对制度,减少人为疏忽所致的医疗错误;c. 提供充分的相关信息和知情同意,以避免患者因信息不足而做出错误决策;d. 设立纠纷调解机制,及时处理患者投诉和矛盾纠纷。

2. 医疗过失风险防范a. 加强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养培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b. 定期对医疗执业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和培训,更新医疗知识和技能;c. 建立严格的医疗操作规范,确保医疗过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d. 审查和监控医疗记录,及时发现和纠正医疗过失行为。

3. 医疗设备事故风险防范a. 定期检查和维护医疗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b. 建立设备事故报告制度,及时上报和处理设备事故;c. 培训医务人员正确使用医疗设备,提高操作技能和风险意识;d. 定期开展设备演练和模拟故障处理,提高应急能力。

三、医疗风险应急处理预案1. 应急组织机构a. 成立专门的医疗安全应急小组,负责制定和实施应急预案;b. 设立应急指挥中心,组织应急响应和协调资源调配;c. 配备应急人员,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快速响应和处理。

2. 应急预案编制a. 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级应急响应流程和职责分工;b. 针对不同类型的医疗风险,编制相应的应急预案;c. 清晰明确的应急指挥流程和关键节点,确保及时有效的应对。

3. 应急演练和培训a.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应对能力;b. 开展应急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危机意识;c. 与相关部门和机构进行联合演练,提高跨机构协作能力。

4. 应急物资和设备储备a. 建立完善的医疗应急储备物资和设备管理制度;b. 定期检查和更新应急储备物资和设备,确保其可用性和有效性;c. 配备足够的防护用品,保障医务人员的自身安全。

医疗风险管理制度(5篇)

医疗风险管理制度(5篇)

医疗风险管理制度为保障患者健康,最大限度地减少医疗服务过程中的各类危险因素,确保诊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治疗的有效性。

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对医院造成的经济损失,降低医院经营管理中的风险成本。

积极改善服务态度、不断提高医疗质量。

特制甘洛县人民医院医疗风险管理制度。

一、医疗风险定义是指在医疗过程中可能会导致损失和伤残事件的不确定性和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主要包括医疗事故、医疗差错、医疗意外、不安全事件、并发症及由这些因素导致的医疗纠纷等。

二、建立医疗风险评估和防范的组织机构l.医疗风险评估和防范团队由多学科人员组成,包括医疗、护理、管理、药剂、设备管理、后勤保障、保卫等。

2.建立医疗风险评估体系基于医疗风险评估、建立常规的医疗风险种类、确定每一类风险的具体危险因素、确定分析方法、选择医院优先级的医疗风险事件,采取有效、动态的医疗风险防范、控制措施。

三、医院风险防范和控制方案处理原则“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理,重在预防”l.通过完善医院管理制度,规范医疗活动过程。

(l)完善诊疗护理常规、收治标准,界定有关专业疾病收治范围、促进诊疗规范管理。

(2)加强围手术期安全管理,完善手术分级管理、手术授权和再授权机制,加强手术风险评估制度、重大手术审批制度、非计划再次手术的管理,对个人技术实行准入管理,提高手术科室的专业技术水平,保证手术质量和安全管理。

(3)实施首诊负责、完善急诊分流制度,确保急诊绿色通道的畅通,完善重危病人的转送流程,为病人提供连贯的医疗服务。

(4)规范药物使用流程,尤其是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

(5)完善院内感染各项管理制度,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规范管理,制定重点院感监测项目的sop。

(6)落实病人安全目标各项制度,加强患者入院坠床/跌掉风险评估、手术部位标记、术前安全核查、病人身份确认、高危险药品管理、危急值管理、病人安全转科转院等。

(7)落实病人转科、转院、出院计划制定等制度,确保安全。

(8)确保病人与医务人员、医务人员之间沟通及时有效。

医疗风险管理方案及预警制度

医疗风险管理方案及预警制度

医疗风险管理方案及预警制度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风险也日益增多,对医疗机构和患者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为了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纠纷,改善医院管理,特制订我院医疗风险管理规定。

一、指导原则医务人员是医疗风险防范的重要责任人,要对可能发生的风险具有预见性,注意发现医疗流程管理中的漏洞和缺陷,关注高风险环节,力求控制。

对于不可控风险,要权衡利弊,降低风险。

难以避免的风险,一定要向患者交代清楚,征得患者同意后方可实施。

二、医疗风险管理制度1. 院长是全院医疗风险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者,院长承担主管业务的风险管理责任,各科室主任承担所属科室的医疗风险管理责任。

2. 医院各科室员工均有权,也有义务提出全院、科室和岗位工作中的各种医疗风险隐患,规避、控制、上报风险,提出改进措施,保证医疗工作的安全和质量。

3. 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科级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负责医疗风险管理工作,通过院科两级管理,定期对医疗风险现状调查、选题、设立目标、原因分析、制定对策、组织实施、效果检查和持续改进措施八大步骤开展日常风险管理工作。

4. 院科两级各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认真开展医疗风险管理专项整治活动,每月结合实际工作,对风险因素进行排查,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医疗风险。

5. 医院设立医疗风险基金,用于医疗风险事件的处理、医疗风险的防范和医疗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医疗风险预警制度1. 建立医疗风险预警系统,对可能发生的医疗风险进行预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医疗风险。

2. 设立医疗风险监测机构,对医疗风险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医疗风险。

3. 建立医疗风险报告制度,对医疗风险事件进行及时报告,以便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4. 建立医疗风险应急处理机制,对已经发生的医疗风险事件进行及时处理,减少医疗风险对患者和医疗机构的影响。

四、医疗风险管理措施1.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医疗风险的认识和防范能力。

2. 建立完善的医疗流程管理,减少医疗流程中的漏洞和缺陷。

医疗风险防范及应急处理预案范本(三篇)

医疗风险防范及应急处理预案范本(三篇)

医疗风险防范及应急处理预案范本一、背景介绍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需求的增加,医疗行业面临的风险也逐渐增加。

为了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医疗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医疗风险防范及应急处理预案势在必行。

本文将针对____年医疗领域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和应急处理措施。

二、风险分析1. 人员不足风险: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患者数量增加,医护人员短缺。

2. 医疗技术安全风险: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带来了新的风险,如医疗设备故障、医疗信息系统被黑客攻击等。

3. 医疗事故风险:医疗事故可能导致患者的健康损害和个人隐私泄露,对医疗机构造成重大经济和声誉损失。

4. 医疗器械不合格风险:合格率低的医疗器械可能影响治疗效果,给患者带来安全隐患。

三、防范措施1. 加大人员培养和引进力度:加大对医护人员的培养,支持医学教育的发展,同时加大对医疗技术人员的引进力度,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

2. 加强医疗技术安全保障:加强医疗设备的质量监管,对医疗信息系统进行加固,提高医疗机构的信息安全等级,确保医疗技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 健全医疗质量监管机制:建立医疗质量检测评估机制,完善医疗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及时掌握医疗事故发生的情况,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

4. 加强医疗器械质量控制:完善医疗器械质量检测和注册制度,加强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监管,确保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

四、应急处理措施1. 成立应急管理专班:医疗机构应成立应急管理专班,负责协调应急处理工作,及时响应突发事件,并与相关部门进行协调。

2. 制定应急预案:医疗机构应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配合关系,确保应急工作的协同推进。

3. 建立应急信息系统:建立健全医疗机构的应急信息系统,实现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响应和准确报告,加强信息共享和合作。

4. 做好患者安全保障:加强对患者的安全管理,做好患者隐私的保护工作,确保患者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五、总结医疗风险防范及应急处理预案是医疗行业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保障患者安全和权益的关键举措。

加强医疗质量管理防范医疗安全风险实施方案

加强医疗质量管理防范医疗安全风险实施方案

加强医疗质量管理防范医疗安全风险实施方案为了加强医疗质量管理,防范医疗安全风险,确保患者的安全与健康,医疗机构应制定并实施以下方案:一、建立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1.设立质量管理部门,明确质量管理的职责和权限。

2.制定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明确各项管理要求和程序。

3.建立和维护医疗质量管理的文档体系,包括随访记录、不良事件报告、手术记录、药品管理等。

二、加强医疗安全培训和教育1.对全体医务人员进行医疗安全知识培训,包括手卫生、药品管理、输血安全等。

2.定期组织医疗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医务人员对医疗安全的重视和意识。

三、建立科学的医疗质量监测和评价机制1.设立医疗质量监测与评价部门,负责医疗质量监测和评价工作。

2.建立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定期对医疗质量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采取改进措施。

3.开展医疗质量风险评估工作,针对潜在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和控制。

四、加强医疗风险管理和预警1.成立医疗风险管理与预警小组,负责医疗安全风险的管理和预警工作。

2.建立医疗安全事件报告制度,对医疗事故和意外事件进行及时报告和调查,分析原因并制定改进措施。

3.开展医疗风险评估工作,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五、提高医疗质量监管力度1.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督和管理,对医疗质量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2.对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和诊疗方式进行监督,避免滥用药品和设备,提高诊疗质量。

3.加强对医务人员素质的要求,提高医疗服务的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

六、推行信息化管理系统1.建立医疗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对医疗过程的全程追踪和监管。

2.利用信息化系统进行数据分析和报告生成,及时发现医疗风险和质量问题。

3.实施电子病历和电子处方系统,减少人工操作和信息错误的可能性,提高医疗质量。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医疗机构可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防范医疗安全风险,确保患者的权益和健康安全。

同时,医务人员也将更加意识到医疗安全的重要性,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

医疗风险防控应急管理方案

医疗风险防控应急管理方案

医疗风险防控应急管理方案一、背景介绍医疗风险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因技术操作、医疗工作中产生的各种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所带来的潜在危害和损失。

二、风险评估与预防措施1.建立风险管理团队,包括医院管理层、医疗质控部门负责人、医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人等,定期召开会议,制定风险防控计划。

2.制定医疗风险评估指标和标准,对医疗机构内部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评估,确定高风险区域和岗位。

3.建立医疗风险监测与预警机制,通过数据分析和病例回顾等方法,及时发现和分析潜在的医疗风险,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4.加强科学管理,完善规章制度,建立明确的责权利体系,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5.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技能水平,确保操作规范。

6.加强设备检修和维护。

对医疗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测,及时修理和更换老化设备。

7.加强药品储藏和使用管理,确保药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三、应急管理与应对措施1.建立医疗事故应急指挥中心,明确应急指挥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制定应急预案。

2.加强应急演练,定期进行各个环节的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3.建立应急资源储备体系,确保应急物资和设备的充足性和及时性。

4.建立应急信息发布机制,确保应急信息的及时传达和发布,避免虚假信息传播。

5.建立与其他机构的应急合作机制,联合协调应对灾害和突发事件,加强应急抢救和转运能力。

6.建立应急评估与追责机制,对医疗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理情况进行评估,追究责任。

四、持续监测与改进1.建立风险监测和反馈机制,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和监测,收集反馈信息,及时改进和优化相关方案。

2.加强对医疗事故的调查研究,分析事故原因,制定改进措施,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3.加强对医疗事故的溯源和追踪,追究相关责任,并进行经验总结,加强风险防控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4.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宣传,提高医疗消费者的安全意识,通过多种途径向患者传递医疗风险相关知识和应急处理方法,提高医疗机构的信誉度。

医院医疗风险防范方案精选

医院医疗风险防范方案精选

医院医疗风险防范方案精选医院是人们生病时最常去的地方,然而医院也存在一定的医疗风险。

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医院需要制定医疗风险防范方案。

下面是一份医院医疗风险防范方案的精选,详述了医院应采取的一些措施。

一、加强医疗安全管理1.建立完善的医疗安全管理体系,明确责任部门和具体职责。

2.定期进行医疗风险评估,发现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

3.建立安全事件报告和处理机制,鼓励医务人员及时上报医疗事故和不良事件。

4.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医疗安全意识和技能。

二、规范医疗操作流程1.制定标准化的医疗操作流程,明确每个环节的操作要求。

2.严格执行手卫生操作规程,包括洗手、戴手套等。

3.规范用药管理,包括药品的采购、存储、配药和使用等环节。

4.加强医疗器械的管理,保证器械的正确使用和消毒灭菌。

三、加强医疗设备管理1.确保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定期进行设备检测和维护。

2.建立设备使用记录和维修记录,及时发现和排除设备故障。

3.加强对医疗设备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设备使用能力。

四、提高医疗质量监控水平1.建立完善的医疗质量监控系统,包括医疗质量评估和医疗事故分析等。

2.加强对医疗质量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质量问题。

3.开展医疗质量培训和研讨,提高医务人员的质量管理能力。

五、加强患者安全宣传教育1.通过多种渠道向患者宣传医疗风险防范知识,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2.向患者提供医疗安全指南,告知他们如何正确使用医疗服务。

3.建立患者满意度调查机制,及时了解患者对医疗安全的评价和需求。

六、加强医疗纠纷处理机制1.建立健全的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及时解决医疗纠纷和争议。

2.加强医疗纠纷调解工作,通过调解解决医患矛盾,避免纠纷升级。

3.加强医疗纠纷预警和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和化解潜在纠纷。

以上是医院医疗风险防范方案的一些精选内容,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减少患者的医疗风险。

当然,每家医院的实际情况可能有所不同,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具体的调整和完善。

加强医疗质量管理防范医疗安全风险实施方案

加强医疗质量管理防范医疗安全风险实施方案

加强医疗质量管理防范医疗安全风险实施方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医疗质量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医疗水平的重要标志。

然而,在医疗实践中,医疗安全风险始终存在,不仅给患者带来了痛苦和损失,也严重影响了医疗行业的声誉和稳定。

为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加强医疗质量管理,防范医疗安全风险,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的关系医疗质量是指医疗服务在技术、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优质程度,包括医疗服务的及时性、准确性、安全性和效率等方面。

医疗安全是指在医疗过程中,患者不受到意外的伤害,疾病得到有效治疗和控制,身心健康得到保障。

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是相辅相成的,医疗质量是医疗安全的基础,医疗安全是医疗质量的保障。

二、医疗安全风险的成因医疗安全风险是指在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受到的伤害和损失。

医疗安全风险的成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医疗技术风险:医疗技术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使得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各种风险。

2. 医疗管理风险:医疗管理的不完善和不足,可能导致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下降。

3. 医疗环境风险:医疗环境的不安全和不卫生,可能给患者带来感染和其他风险。

4. 医疗人员风险:医疗人员的不足和素质不高,可能导致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下降。

5. 医疗制度风险:医疗制度的不完善和不合理,可能导致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下降。

三、加强医疗质量管理,防范医疗安全风险的实施方案为了加强医疗质量管理,防范医疗安全风险,我们提出以下实施方案:1. 建立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医疗质量管理的组织、制度、流程和指标等方面。

医疗质量管理应贯穿于医疗活动的全过程,从诊断、治疗到康复等各个环节,都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管理。

2. 提高医疗人员的素质:医疗人员是医疗活动的主体,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疗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水平。

同时,应建立健全的医疗人员考核和激励机制,鼓励医疗人员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医疗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医字(2014)号医疗风险防范管理方案为了及时有效地识别、分析、评估、处理和监控医疗风险,提高医务人员对医疗风险的防范意识和能力,保障医疗安全。

依据相关卫生管理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制订本办法。

一、医疗风险识别与监测范围(一)临床⒈推诿、延误救治;⒉未按规定知情告知,谈话签字不规范;⒊重点病人管理不到位;⒋入院一周内仍诊断不清,病情疑难由外院转入的病人;⒌院内急会诊未按时到达;⒍超权限、开展诊疗或擅自改变集体讨论诊疗方案;⒎各种医疗意外;⒏非计划再次手术;⒐重大、疑难、复杂、危重等手术未经术前讨论和审批;⒑病人身份识别错误或手术部门、方式错误;⒒麻醉、护理、手术和各种有创诊疗的严重并发症;⒓使用药品、剂量、剂型、浓度错误;⒔急救药品、设备不能及时到位或失效;⒕无执业资格独立从事一切诊疗活动。

(二)医院感染⒈重大、特殊的医院感染(传染病院内扩散);⒉多重或广泛耐药菌株感染;⒊消毒、隔离、预防违规。

(三)医技部门⒈“危急值(像)范围”检查结果;⒉医学标本错误、缺失,不能正常检测;⒊医用试剂或材料不合格,保管不当。

(四)药剂⒈处方、医嘱(剂量、剂型、浓度、用法、禁忌症等)错误,调剂差错;⒉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⒊药物存放不当,效期已过。

(五)仪器、设备、器械⒈医疗仪器、设备运转异常;⒉医用器械使用不正确;⒊医用耗材、内置物不合格。

(六)医患矛盾⒈医疗损害争议;⒉医疗质量投诉、医疗纠纷;⒊患者满意率明显下降;⒋患者占床不出院,高额医疗费拖欠。

(七)后期保障⒈供电、供气、供水故障;⒉防滑跌未禁示或未采取措施;⒊应急逃生通道不畅或设施失效;⒋其它不良事件。

二、医疗风险报告与分析评估(一)风险报告医疗风险信息来源于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自我查找、同事提醒、科室自查和医院各职能部门对医疗风险因素监查,院领导查房等方面。

各科室、各岗位对发现存在的医疗风险情况,应通过局域网“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或电话,即时报告相关职能部门或/和分管领导,夜间、节假日先报告医院总值班,总值班根据情况与相应部门联系。

有关部门酌情深入科室或现场调查、核实或应急处置,并做好信息记录整理,必要时上报主管领导。

(二)风险分析评估各科室、各职能部门应按照有关的规章制度、规范、标准和规定进行医疗风险信息综合分析,对上报或检查掌握的医疗风险资料进行评估,首先调查核实其真实性或者了解出新的事实,再根据事实分析出现医疗风险的性质和根源,严重的或带有共性问题,提交相关医院管理委员会或院务会讨论、分析和定性。

三、风险处理即时适当的干预与处理是医疗风险防范管理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风险控制的作用和成效,发生风险的当事人、科室和职能部门应根据岗位职责,有关规章制度和规定,确定处理方式,并及时作出有效的干预和防范措施,具体处理程序如下:(一)临床类风险涉及门诊和临床各科室,科主任、护士长及时掌握情况,当事人或科室要及时向医务科、护理部上报,并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按首次负责制等相关制度和规定调处;组织积极有效救治,尽量减少风险给病人带来的损害;加强病人管理,尽可能弥补相应手续和告知;及时调整补充药、械,并按要求正确使用等。

职能部门按“医疗质量控制实施方案”标准予以考核处理。

(二)医院感染风险各临床科室将发生的院感风险,立即上报院感科,院感管理部门迅速查明原因,采取消毒、隔离、防护等措施,督促临床科室及时调整抗菌药物使用,全力救治病人,纠正、改进消毒、隔离、灭菌等不符合情况。

(三)医技部门风险各医技科室检出危急值(像)立即通知有关医师或科室,并进行必要的复检核实,相关临床科室即刻采取或调整治疗措施。

医务科按危急值报告制度考核。

标本缺失、试剂缺陷上报医务科后立即查明原因,尽力纠正,有关科室按“质控”予以考核。

(四)药剂风险临床医生、护士或科室发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马上予以相应处置、封存残药或包装瓶盒,上报临床药学室,并按《药物不良反应报告与处置规定》处理;药房调剂人员,发现处方、医嘱错误,先不发药,并通知医生核对、纠正;药品逾期或保存不当,药剂科立即撤柜、清理,按“质控”标准考核。

(五)仪器、设备、耗材医技、临床各科仪器、设备、耗材不能正常使用或不合要求,向设备科报告,造成医疗影响同时报告医务科或护理部,设备科立即查明原因,安排检修或更换,根据不同后果按质量考核标准处理。

(六)医患矛盾全院各科出现医疗投诉、医疗纠纷,当事人应马上向科主任或护士长报告,科室设法安抚患方情绪,通过电话或院网上报医患关系协调办公室,医患办根据事态及时到达科室,了解缘由,分析,尽量控制事态发展,做好投诉接待处理工作,对当事人和科室按《医疗安全考核管理实施方案》考核处理;病人满意度明显下降,由医院综合办负责查处。

(七)后勤保障风险各科室发生后勤保障问题,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值班人员到场,检修排除故障,如造成不良后果报告总务科,并采取措施,制止事态发展,减少损失。

按医院规定考核处理。

四、医疗风险预防医疗风险重在预防,全院职工必须树立医疗风险防范意识,自觉参与风险监测和报告,一旦出现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平时工作中应严格执行相关卫生管理法规和制度,总体要求:(一)临床、医技科室及有关部门围绕保障病人的医疗质量与安全,防范医疗风险建立各项规章制度。

(二)切实做好“重点病人”管理与沟通。

(三)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严禁推诿病人,做好“严重创伤、急危重症、重点病种的抢救“绿色通道”。

(四)严格医务人员资格准入,特殊岗位持证上岗。

(五)加强围手术期管理,认真落实手术资格准入、手术分级管理、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六)实施临床路径的单病种质控,执行临床诊疗常规和技术准备,规范医务人员诊疗行为。

(七)严格把握高风险诊疗操作的资格认定和管理。

(八)切实保障患者的权益,做好知情同意告知工作。

(九)遵循药物使用原则,安全、合理用药。

(十)各诊疗环节认真做好核查。

(十一)各种救治设备、设施和器械要处于完好备用状态,随时可投入使用,特殊抢救设备,需要时服从医务科、护理部统一调配。

(十二)全院各科室及医务人员应竭尽全力相互配合、共同协作,积极应对医疗风险,保障病人安全。

淄博康明眼科医院二零一四年七月七日主题词:医疗风险识别报告分析评估下发:各科室淄博康明眼科医院2014年6月10日印发(份)康医字(2014)号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医疗质量与安全是医院管理的核心。

为切实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医院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服务水平,确保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特制定本方案,望各科室认真执行。

一、实施依据:1、卫生局《医院等级评审》的通知2、上级医政管理部门管理文件要求二、健全质量管理组织体系,满足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需要。

1.健全院科医疗管理组织,实行院科二级负责制。

院长、科主任为院、科质量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领导班子要定期专题研究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工作。

科室设质管员。

2.医疗质量管理责任人组织实施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负责指导、监督、考核、分析、评价医疗质量及安全工作,定期进行医疗质量与安全指标的检查分析并督导落实。

监管检查须有计划、有记录、有分析、有反馈、有整改措施、有实际效果。

3.健全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医疗质量管理、药事管理、医院感染、病案管理、护理管理等,定期研究医疗质量安全管理问题,有活动记录,重视工作实效。

三、加强全员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教育,提高全员质量安全参与能力,质量安全培训纳入全员培训年度计划,定期进行,确保培训效果。

四、强化“三基”训练,分类开展临床医疗、护理、影像、检验、药剂、医院感染等岗位专业人员的练兵活动。

抓好抓实急症处理、重患抢救、复苏技术、外科操作、临床技能、病历书写等基本功训练,强化依法执业能力、医患沟通能力。

五、严格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的核心制度,完善并实施各项规章、技术操作规程及各类人员岗位职责。

建立健全医疗技术风险防范、医疗安全事件、医疗事故防范预案和处理程序,完善非医疗因素引起的意外伤害事件的防范措施。

按规定报告处理医疗事故、纠纷等不良事件。

六、加强重点部门及重点岗位的管理。

重点查找医疗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加强整改,每月有检查、有监控记录。

七、充分学习、应用临床路径、保证并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八、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强化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增强病患服务意识,不断改进医疗服务,提高工作效率,加强沟通随访,改善医患关系,维护患者利益,实现医疗服务规范化、人性化。

九、切实加强科室的医疗服务质量,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

各科室依据医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实施方案》,结合本科室工作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计划》,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

医疗质量与安全考核实施方案为了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标准化管理,充分发挥院科两级医疗质量管理组织的作用,切实抓好医疗质量考核工作,以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技术水平,促进医院又快又好发展,制定本方案。

一、完善和调整医疗管理质量组织1、医院设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由院长、分管副院长负责,由医务科及各医技科室主任和质控员组成,负责制定修改全院的医疗、医技、药剂质量管理目标及质量考核标准,制定适合我院的医疗工作制度,诊疗操作规程,对医疗、教学科研、病案的质量进行全面管理,负责制定与修改医疗事故防范与处理预案,对医疗缺陷、差错与纠纷进行调查处理、负责制定、修改医疗、医技质量管理奖惩办法,落实奖惩制度。

2、各临床、医技、药剂科室设立质控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质控人员组成,负责贯彻执行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医疗护理等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对科室的医疗质量全面管理,定期检查登记和考核上报。

3、医疗质量考核组织:白内障科:组长:石军组员:郭君玉、李艳平屈光手术科:组长:葛方东组员:刘霞、周淑涓眼底病科:组长:崔洪宝组员:张海宁、李宁、吕群小儿眼科组长:白淑芬组员:路伟波、陈石磊特检科:组长:耿静组员:郑宗家、付百荣药剂科:组长:王丽组员:陈昱蓉眼视光科:组长:李婷组员:彭浩、孙卫亭考核内容,三部分一部分:医疗文书质量以及合理用药方面的检查。

二部分:核心制度的检查和医疗安全管理的检查。

三部分:技术操作,对新开展的技术病例,请上级医师会诊病例,危重症抢救病例,特殊技术操作和重大手术病例运行情况的检查。

医技系统:考核内容:对医技报告单质量,报告时间,设备检查阳性率,仪器的使用维护,药品管理、输血管理等的检查。

二、建立医疗质量检查考核机制科室质控组每月对当月的医疗质量进行自查考核,质量管理委员会每季度对科室进行考核评分,并及时汇总分析。

三、建立完善的医疗质量评价和反馈机制①现场反馈处理②周会通报③每月的科室医疗会议上反馈④每季度或半年的医师大会反馈⑤奖惩与每月绩效奖惩兑现四、考核具体办法1、医疗质量管理考核组成员无正当理由不服从医务科安排,推诿或拒绝参加全院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一次扣罚所在科室10分;三次以上者和干部使用考评挂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