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解剖学课件-盆腔脏器

合集下载

(医学课件)女性盆腔解剖

(医学课件)女性盆腔解剖

2023《女性盆腔解剖》汇报人:***•引言•女性盆腔基本结构•女性盆腔生理•女性盆腔病变目•女性盆腔手术录01引言课程背景对于医学生和临床医生来说,掌握女性盆腔解剖知识是正确诊断和治疗相关疾病的必要前提。

通过对女性盆腔解剖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女性生殖系统的生理功能及常见疾病的发病机制。

女性盆腔解剖是医学专业尤其是妇产科、妇科、泌尿科、生殖医学等领域的重要基础课程。

女性盆腔解剖的重要性女性盆腔解剖是妇产科领域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妇产科医生来说,掌握盆腔解剖结构是进行手术操作的基础。

了解盆腔解剖对于诊断和治疗妇科疾病至关重要,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

掌握女性盆腔解剖知识有助于提高妇产科医生的手术技能和临床诊疗水平。

学习目标理解生殖系统的生理功能及其调节机制。

掌握女性盆腔的解剖结构及毗邻关系。

提高对女性生殖健康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能力。

熟悉常见妇科疾病的病理生理及治疗方法。

02女性盆腔基本结构骨盆入口平面是骨盆最宽的部位,由左、右两个髂骨和骶骨围成,容纳腹腔和盆腔器官。

骨盆骨盆入口中骨盆平面是骨盆最窄的部位,由耻骨、坐骨和骶骨围成,是胎儿分娩时必经之路。

中骨盆骨盆出口平面由两个坐骨结节间径、两个耻骨结节间径和两个骶结节间径构成,是胎儿娩出的通道。

骨盆出口盆底肌肉是支撑盆腔器官的重要结构,包括肛提肌、耻骨直肠肌等。

盆底肌肉盆底筋膜是覆盖在盆底肌肉上的一层薄膜,起到保护和固定盆底肌肉的作用。

盆底筋膜肌肉和筋膜输卵管输卵管是输送卵子的管道,也是受精和胚胎着床的场所。

子宫子宫是女性的生殖器官之一,是孕育胎儿的场所。

卵巢卵巢是女性的生殖腺,产生卵子和分泌激素。

内部生殖器官膀胱膀胱是储存尿液的器官,位于盆腔前部。

大肠大肠是消化道的组成部分,包括直肠和结肠,位于盆腔后部。

邻近器官03女性盆腔生理月经周期月经周期定义月经周期是指女性生殖系统在月经期间发生的周期性变化,包括子宫内膜的脱落和卵泡的发育。

盆腔器官的超声解剖.ppt

盆腔器官的超声解剖.ppt
1、髂腰肌:在膀胱充盈的情况下,可见骨盆两侧呈弱 回 声,且有高回声边缘,为髂腰肌。
2、闭孔肌与肛提肌:位于子宫或阴道两侧可见膀胱充盈 小骨盆内前外侧横切:子宫两侧可显示闭孔肌, 小骨盆后内侧横切:阴道两侧可显示提肛肌。
3、髂外动脉、静脉、输尿管 4、肠管回声
2021/3/19
11
第一节 盆腔器官的超声解剖
2021/3/19
17
2021/3/19
18
第二节 超声检查方法
仪器: B型超声仪
检查技术: 1、经腹检查:需膀胱中等充盈,平卧位,作
多切面扫查,(应用3.5 MH2探头) 2、经阴道检查:无需膀胱充盈,膀胱截石位,
探头外套消毒胶套,内外均需涂以藕合剂, 作多切面扫查(应用高频率探头)。
2021/3/19
19
2021/3/19
20
切面图
2021/3/19
21
第二节 妇科器官的超声检查方法
检查技术:
3、经宫腔超声探查 特制探头7.5-1.0 MH2, 不在月经期、无炎症,取膀胱截石位,常规 外阴消毒,扩张宫颈到7mm,置入消毒的 宫腔探头,并作转动探头,了解宫腔、颈管 腔、肌层有无病变。
4、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检查:采用1.5%双 氧水作为造影剂。
宫颈内口至宫颈外口的距离
2021/3/19
12
子宫超声测量方法
2021/3/19
13
2021/3/19
14
第一节 盆腔器官的超声解剖
三、正常声像图与正常值
(二)正常子宫、输卵管、卵巢表现及正常值
2、卵巢
形态:呈扁椭圆形
回声:略高于子宫肌层的回声,生育期妇女皮质区 可显示卵泡
大小:成年人:4×3×1cm

临床应用解剖五盆部及会阴课件

临床应用解剖五盆部及会阴课件

约肌。
皮下部
肛门外括约肌: 浅部
深部
肛门直肠环:由肛门外括约肌的
浅、深部,肛门内括约肌,
耻骨直肠肌及直肠壁纵行肌
层的下部,在肛管与直肠移
行处的周围共同构成P的PT学肌习交流环。
35
二)坐骨直肠窝
1、位 置 2、形 态 3、阴部内血管 4、阴部神经
PPT学习交流
36
二)坐骨直肠窝
1、位置:
位于肛管两侧的锥形腔隙。
膀胱排空—完全在小骨盆内
PPT学习交流
23
三)前列腺
1、形态:
栗子形; 后有前列腺沟; 直肠壶腹指诊----消失 或变浅的意义。
2、位置:
膀胱颈的下方; 尿生殖膈上方。
3、前列腺的结构和分叶:
PPT学习交流
24
3、前列腺的结构和分叶:
被膜:
内层--前列腺囊--纤维膜 肿胀时剧烈疼痛
外层--来自盆脏筋膜--前列腺鞘
PPT学习交流
4
第一节 盆 部
一、骨盆整体观
• 小骨盆 • 界线 • 骨盆上口 • 骨盆下口 • 大骨盆 • 耻骨下角
PPT学习交流
5
二、盆壁肌与盆底肌
1、盆壁肌:
盆壁前份: 闭孔内肌经坐骨小
孔至臀部。 盆壁后份:
梨状肌经坐骨大孔 至臀部。
PPT学习交流
6
二、盆壁肌与盆底肌
2、盆底肌(男)
①前列腺提肌
静脉:
直 直肠上静脉→肠系膜下静脉→肝门静脉 肠 静 直肠下静脉→髂内静脉→下腔静脉 脉 丛 肛静脉→阴部内静脉→髂内静脉
→下腔静脉
PPT学习交流
21
一)直 肠
5、淋巴回流:
直肠上淋巴结

正常女性盆腔超声解剖及标准切面ppt课件

正常女性盆腔超声解剖及标准切面ppt课件
21
子宫前后径的测量
子宫矢状切面测 量
与子宫纵径相垂 直,测量前后最 大距离
正常值3.0-4.0cm
22
子宫横径的测量
子宫冠状切面测量 两侧宫角下缘横断面
呈椭圆形,使子宫侧 壁显示清晰时(不能 在呈三角形图像处, 其左右为宫角部位) 正常值4.5-5.5cm
23
输卵管
横向扫查时可显示两侧子宫角延伸出的输卵管、阔韧带、 输卵管系膜和卵巢
32
黄体期
月经第14~21天 破裂的卵泡形成黄体,壁厚回声
不均匀,呈花瓣状,内为不均匀 低回声 排卵后7天黄体囊性增长形成成熟 黄体,囊壁厚,内壁不光滑,毛 糙,囊内充满液性暗区伴大量散 在粗大的点状回声,直径可达 20mm 内膜厚度不变,低回声内膜由强 回声取代,宫腔线变得断续不清
33
黄体后期
19
正常子宫声像图
子宫体轮廓线光滑清晰,内部呈均匀的中等强度回声 宫腔呈线状高回声 宫颈回声较宫体稍高
20
子宫纵径的测量
子宫矢状切面:需清晰显示子宫底至宫颈内口、 肌层与子宫内膜前后两层对称切面
宫体:宫底部至宫 颈内口的距离,正 常值5.5-7.5cm
宫颈:宫颈内口至 宫颈外口的距离, 正常值2.5-3.0cm
1
盆腔及其内的结构 女性内生殖器官及其血液供应
2
(一)盆腔及其内的结构
骨盆为环状骨性结构,由骶骨、尾骨及左 右两块髋骨所组成。每块髋骨又由髂骨、 坐骨及耻骨融合而成。两耻骨之间有纤维 软骨,形成耻骨联合。以耻骨联合上缘、 耻髂缘及骶髂上缘的连线为界,可将骨盆 分为大骨盆(假骨盆)和小骨盆(真骨盆)
11
不同年龄阶段子宫体与宫颈比例
婴儿期约为1:2,青春期约为1:1,生育期约为2:1,老年人 又约为1:1

女性盆腔解剖.ppt

女性盆腔解剖.ppt
(Prerequisites for surgery) 解剖和功能的概念、理解 正确的检查和诊断 缺陷的状态和定位
43
手术治疗的 3 个基本原则
( Principles of Surgery ) Retain――解剖的维持或支持 Reconstruction――结构重建 Replacement――替代物(mesh)
15
盆腹腔的淋巴
髂淋巴组:沿髂动脉排列,分为髂总、 髂外和髂内三部;
腰淋巴组:在主动脉旁; 骶前淋巴组:位于骶骨前与直肠之间。
16
腰淋巴组
盆腹腔淋巴
骶前淋巴组 髂淋巴组
17
腹腔镜下淋巴结切除术
18
盆腹腔神经丛
骶丛 腹下丛 卵巢丛 盆丛
与它们的分支组成
19
盆、腹腔神经
20
腹腔镜下骶前神经切除术
44
目前手术与传统手术差别
小切口或无腹部切口为特点的微创手 术,如经腹腔镜、阴道途径完成;
低风险、疼痛小及低不适为其外科准 则,体现以人为本;
重视解剖和功能障碍的恢复,强调症 状的改善。
45
骶骨固定术治疗子宫脱垂等中盆腔缺陷
46
将没解 寸有剖 步熟学 难练是 行的外 。解科
剖学 ,的 手基 术础
韧带的厚度与强度不同,生殖道两侧的支 持韧带比尿道与肠道较厚而较有力。
30
31
32
盆底支持结构
盆底韧带
(Pelvic Ligaments)
肛提肌及周围组织
(Levator ani muscle and connective tissue)
33
盆底肌群
(Pelvic Floor Muscles)
25
内容

(医学课件)女性盆腔解剖

(医学课件)女性盆腔解剖

髋骨包括髂骨、耻 骨和坐骨,三块骨 头共同构成髋臼。
骨盆的韧带结构
骨盆的韧带主要分为骶髂韧带 和耻骨联合韧带。
骶髂韧带位于骶髂关节周围, 分为前、中、后三层,起到稳
定骨盆的作用。
耻骨联合韧带连接两块耻骨, 参与骨盆前环的封闭。
骨盆的血液供应与神经支配
骨盆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髂内动脉和骶正中动脉 。
预防与保健措施
保持清洁
保持外阴部清洁,避免不洁性 行为,有助于预防盆腔炎等感
染性疾病。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和盆腔检查 ,有助于早期发现盆腔疾病并
及早治疗。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 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吸烟 和酗酒等,有助于预防盆腔疾
病。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医学课件)女性盆腔解剖
2023-11-05
contents
目录
• 女性盆腔概述 • 女性骨盆解剖 • 女性内生殖器官解剖 • 女性外生殖器官解剖 • 女性盆腔的生理功能及疾病 • 女性盆腔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01
女性盆腔概述
盆腔的定义和位置
定义
盆腔是女性骨盆内部的区域,是容纳女性生殖器官和相邻结 构的空间。
要点二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包括尿失禁、大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等。这些疾病严 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06
女性盆腔疾病的诊断与治 疗
影像学检查与诊断
X线检查
X线可以显示盆腔内钙化、结 石和骨骼结构,帮助医生判断
盆腔疾病。
超声检查
超声波可以探测盆腔内的器官和 组织,用于诊断盆腔炎、卵巢囊 肿、子宫肌瘤等疾病。
盆腔的生理功能
生殖功能

应用解剖学课件-盆腔脏器

应用解剖学课件-盆腔脏器

五、经耻骨弓上部层面
1.精索 2.阴茎海绵体 3.尿道海绵体 4.坐骨海绵体肌 5.尿道球 6.阴茎脚 7.坐骨支 8.大收肌 9.长收肌 10.大隐静脉 11. 腹股沟浅淋巴结 12.股静脉 13.股直肌 14.旋股外侧动、静脉 15.股外侧肌 16.股骨 17.髂腰肌 18.股方肌 19.半膜肌 腱 20.股二头肌长头和半腱肌总腱 21.臀大肌 22.坐骨肛门窝 23.肛动、静脉 24.肛管 25.肛门外括约肌 26.坐骨结节 27.坐骨神经 28.小转子 29.闭孔外肌 30. 短收肌 31.长收肌 32.股动脉 33.缝匠肌 34.股深动、静脉 35.股中间肌 36. 阔筋膜张肌 37.耻骨肌 38.臀下动、静脉
第二节 男性盆部与会阴 横断层影像解剖
第5腰椎间盘 平面向下至阴囊 消失平面,约有 18~20层面 (层厚1cm)。
பைடு நூலகம் 一、经膀胱上部层面
1. 精索 2. 腹直肌 3. 耻骨结节 4.耻骨肌 5.股静脉 6.股神经 7.缝匠肌 8.旋股外侧动、静脉 9.阔筋膜张肌 10.臀中肌 11.股外侧肌 12.髂股韧带 13.股骨头 14. 股骨头韧带 15.闭孔神经 16.耻骨上支 17.闭孔内肌 18.膀胱静脉丛 19.膀胱 20.耻骨联合 21.耻骨后间隙 22.闭膜管 23.闭孔动、静脉 24.髋臼窝 25.髂腰肌 26.股动脉 27.股直肌 28.股骨颈 29.大转子 30.坐股韧带 31.坐骨体 32.坐骨棘 33.输精管壶腹 34.直肠 35.下孖肌 36.闭孔内肌腱 37.髋臼唇 38.臀大肌 39.坐骨神经 40.臀下动、静脉 41.第5骶椎间盘 42.阴部内动、静脉 43.前列腺 44.肛提肌 45.坐骨肛门窝
四、经前列腺层面
1.精索 2.尿道海绵体 3.阴茎海绵体 4.长收肌 5.大隐静脉 6.股静脉 7.缝匠肌 8.旋股外侧动、静脉 9.阔筋膜张肌 10.股外 侧肌 11.股骨 12.髂腰肌 13.短收肌 14.闭孔外肌 15.耻骨下支 16.前列腺静脉丛 17.尿道前列腺部 18.前列腺 19.直肠 20. 肛提肌 21. 阴部内动、静脉 22.坐骨结节 23.大收肌 24.耻骨肌 25.股动脉 26.股深动脉 27.股直肌 28.股中间肌 29.小转 子 30.坐骨神经 31. 臀大肌 32.半膜肌腱 33.股二头肌长头与半腱肌总腱 34.坐骨肛门窝 35.闭孔内肌 36.股方肌

精品医学课件-盆腔器官的解剖

精品医学课件-盆腔器官的解剖

42页
输即膜子两宫经
卵分层宫层及阴
管为即肌间附彩
而三为层沿件色
行支螺内子的多
,,旋即宫血普
另一动弓侧管勒
一支脉状缘 超
支 分 布 至 卵 巢
分 布 于 子 宫 底 , 一 支 循
.
主 干 上 升 至 子 宫 角 时 ,
动 脉 和 放 射 状 分 支 至 粘
迂 曲 上 行 , 沿 途 发 出 至
子 宫 动 脉 主 干 于 阔 韧 带
第一节 盆腔器官(Pelvis Organs)的超声解剖
一、解剖概要
(一)盆腔及其内结构
(二)女性内生殖器官及其血液供应
1.女性内生殖器官 女性内生殖器指生殖器的内藏部分,包括 阴道(vagina)、子宫(uterus)、输卵管 (fallopian tube)及卵巢(ovary),后二者 常被称为子宫附件(uterine)。女性内生殖 器为小骨盆内主要器官。
排卵前的卵泡有广泛的毛细血管网,通常 位于优势卵泡的周围区。
绝经期和绝经后期卵巢在彩色多普勒血流 图显示非常少的血管和多普勒频谱曲线显 示为无舒张期的血流信号。
经阴道多普勒显示一成熟卵泡周围卵巢内血流
卵巢在排卵期体积可增大,其内有卵泡 的圆形无回声区,大小为1~2cm。
排卵时卵泡位置移向卵巢表面,且一侧 无卵巢组织覆盖,并向外突出。
排卵后进入黄体期,卵巢内的黄体可较 卵泡直径稍增大,边缘皱缩不规则,内 有细弱回声光点。
此外,排卵期的子宫直肠陷凹内可显示 少量的液性无回声区,可能系继发于卵 泡的破裂后子宫TAS纵切图像
示宫体长约宫颈的一倍
2.输卵管及卵巢声像图和正常值
子宫两侧的附件包括输卵管、阔韧带(broad ligament)、输卵管系膜和卵巢。

女性盆腔水平断面解剖PPT课件

女性盆腔水平断面解剖PPT课件
女性盆腔在水平断面解剖图谱 女性盆腔在水平断面CT 女性盆腔在水平断面MRI
1 第三骶椎水平断面解剖
1 第三骶椎水平断面CT
1 第三骶椎水平断面MRI
2 第五骶椎水平断面解剖
2 第五骶椎水平断面CT
2 第五骶椎水平断面MRI
3 股骨头上份水平断面解剖
3 股骨头上份水平断面CT
断面部位: 第5骶椎
断面结构: 直肠、乙状结 肠、回肠、子 宫体(腔), 输卵管、髂内 血管神经分支、 输尿管、髋骨 体、髂外血管 及直肠子宫陷 凹等。
3 股骨头上份水平断面解剖
断面部位: 第1尾椎
断面结构: 膀胱上部、子 宫体、膀胱子 宫陷凹、直肠、 直肠子宫陷凹、 输尿管、髂内 血管神经分支、 髋关节上部、 股血管神经等。
形态:扁平椭圆形 色灰红质硬,表 面隆突或不平
大小:3*4*1cm 4-5g
3 卵巢的应用解剖
分部:肠面和壁面; 上端和下端 前缘和后缘
毗邻:前为脐动脉索 后为输尿管和 髂内动脉 外为盆壁 内邻小肠
固定:卵巢悬韧带 卵巢固有韧带
4 输卵管的应用解剖
形态:一对由细渐粗呈 开放性的管道样器官。 子宫口管径1mm 腹腔口管径2-3mm
位置:子宫两侧,子宫 阔韧带的上缘内。
走行:水平向外,环绕 卵巢的上下端及前缘。
高度:在S3-5之间 长度:8-12cm
4 输卵管的应用解剖
形态:一对由细渐粗呈 开放性的管道样器官。 子宫口管径1mm 腹腔口管径2-3mm
位置:子宫两侧,子宫 阔韧带的上缘内。
走行:水平向外,环绕 卵巢的上下端及前缘。
SUCCESS
THANK YOU
2019/5/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该区原发病变少见。
三、尿道
1、男性尿道
行程:起自膀胱的尿道内口, 止于尿道外口, 全长16--22cm,管径5---7mm, 分三部分:前列腺部、膜部和海 绵体部。 三处狭窄:尿道内口、 外口和膜部。 二个弯曲:耻骨前弯、 耻骨下弯。 三处扩大:前列腺部、 尿道球部、 尿道舟状窝
Hale Waihona Puke 、女性尿道特点: 短 3-5cm 直 开口于阴道前庭 宽 8-10mm
五、经耻骨弓上部层面
近端尿道组织两旁)。此区体积小,相当于 内腺,是良性前列腺增生好发部位。
2)中央区:位于前列腺基底部,呈锥形,
其尖抵达精阜。此区很少引起原发性病变。
3)周缘区:位于前列腺后方,左右两侧及
其尖,该区包绕中央区、移行区和尿道前列 腺部远段。是前列腺癌和炎症的好发部位。
4)前纤维肌肉基质区:位于腺体之前,
四、经前列腺层面
1.精索 2.尿道海绵体 3.阴茎海绵体 4.长收肌 5.大隐静脉 6.股静脉 7.缝匠肌 8.旋股外侧动、静脉 9.阔筋膜张肌 10.股外 侧肌 11.股骨 12.髂腰肌 13.短收肌 14.闭孔外肌 15.耻骨下支 16.前列腺静脉丛 17.尿道前列腺部 18.前列腺 19.直肠 20. 肛提肌 21. 阴部内动、静脉 22.坐骨结节 23.大收肌 24.耻骨肌 25.股动脉 26.股深动脉 27.股直肌 28.股中间肌 29.小转 子 30.坐骨神经 31. 臀大肌 32.半膜肌腱 33.股二头肌长头与半腱肌总腱 34.坐骨肛门窝 35.闭孔内肌 36.股方肌
应用解剖学课件
盆腔脏器
盆腔脏器从前至后:
前列:泌尿系,包括膀胱、前列腺、尿道. 中列:生殖系,包括输精管、精囊腺、子宫、 阴道、输卵管和卵巢。 后列:消化系,包括直肠、肛管。
盆部脏器从上而下: 四层:第一层:主要有输尿管和腹腔下部脏器,
包括盲肠、阑尾、回肠和乙状结肠。 第二层:为腹、盆脏器混合存在,前部为 回肠、乙状结肠,后部为生殖器官和直肠。 第三层:主要为盆腔脏器。 第四层:为会阴部结构。
第二节 男性盆部与会阴 横断层影像解剖
第5腰椎间盘 平面向下至阴囊 消失平面,约有 18~20层面 (层厚1cm)。
一、经膀胱上部层面
1. 精索 2. 腹直肌 3. 耻骨结节 4.耻骨肌 5.股静脉 6.股神经 7.缝匠肌 8.旋股外侧动、静脉 9.阔筋膜张肌 10.臀中肌 11.股外侧肌 12.髂股韧带 13.股骨头 14. 股骨头韧带 15.闭孔神经 16.耻骨上支 17.闭孔内肌 18.膀胱静脉丛 19.膀胱 20.耻骨联合 21.耻骨后间隙 22.闭膜管 23.闭孔动、静脉 24.髋臼窝 25.髂腰肌 26.股动脉 27.股直肌 28.股骨颈 29.大转子 30.坐股韧带 31.坐骨体 32.坐骨棘 33.输精管壶腹 34.直肠 35.下孖肌 36.闭孔内肌腱 37.髋臼唇 38.臀大肌 39.坐骨神经 40.臀下动、静脉 41.第5骶椎间盘 42.阴部内动、静脉 43.前列腺 44.肛提肌 45.坐骨肛门窝
二、经精囊腺层面
1.精索 2.耻骨前韧带 3.耻骨肌 4.大隐静脉 5.股静脉 6.股动脉 7.缝匠肌 8.股神经 9.旋股外侧动、 静脉 10.旋股内侧动、静脉 11.闭孔外肌 12.耻骨间盘 13.耻骨后间隙 14.耻骨下支 15.闭孔血管 前支 16.闭孔血管后支 17.股骨头 18.髂腰肌 19.股直肌 20.阔筋膜张肌 21.髂股韧带 22.坐股韧 带 23.坐骨结节 24.膀胱静脉丛 25.膀胱 26.闭孔内肌 27.股骨颈 28.股中间肌 29.股外侧肌 30. 大转子 31.股方肌 32.精囊 33.输精管壶腹 34.直肠 35.尾骨肌 36.阴部内动、静脉 37.臀下动、 静脉 38.下孖肌 39.臀大肌 40.尾骨 41.坐骨肛门窝 42.坐骨神经 43.前列腺
二、前列腺
1.位置与形态:
位于膀胱与尿生殖 膈之间。 前方:耻骨联合, 后方: 直肠壶腹。
3. 前列腺分叶与分区:
⑴传统五叶分区法:将前列腺分为五叶;
(2)内、外腺分区法:内层称内腺,外层 为外腺或固有腺。
(3)McNeal现代分区法:分为前区、中央 区、周缘区、前纤维肌肉基质区。
1)前区:包括尿道周围组织和移行区(在
一、膀胱
1. 位置与毗邻:
毗邻:
2.膀胱的形态与分部:
膀胱尖 膀胱体 膀胱底 膀胱颈
3.膀胱的结构:
膀胱壁由粘膜、 粘膜下层、肌层和 外膜组成。
膀胱三角区? 临床意义?
4.膀胱的血管、淋巴和神经
(1) 膀胱的动脉: 血供丰富,多源性。
①膀胱上动脉
②膀胱下动脉
(2) 膀胱的静脉:膀胱静脉丛,围绕膀胱颈, 注入髂内静脉。 (3) 膀胱的淋巴:多注入髂外淋巴结。 (4) 膀胱的神经:盆丛的膀胱丛。
三、经膀胱下部层面

关键结构:膀胱,输精管壶腹,直 肠,精索。
1.精索 2.阴茎海绵体 3.长收肌 4.大隐静脉 5.股静脉 6.股动脉 7.缝匠肌 8.旋股外侧动、 静脉 9.股深动脉 10耻骨肌 11耻骨下支 12.耻骨前韧带 13.耻骨联合 14.耻骨后间隙 15.短收肌 16.闭孔动、静脉17.旋股内侧动、静脉 18.髂腰肌 19.股直肌 20.阔筋膜张 肌 21.股外侧肌 22.髂股韧带 23. 股骨颈 24.大转子 25..闭孔外肌 26.前列腺静脉丛 27. 前列腺 28.尿道前列腺部 29.射精管 30.前列腺小囊 31.闭孔内肌 32.闭孔神经前支 33. 股中间肌 34. 股方肌 35.坐骨结节 36.直肠 37.肛提肌 38.坐骨肛门窝 39.阴部内动、 静脉 40.臀下动、静脉 41.臀大肌 42.尾骨 43.阴部神经 44.坐骨神经
四、会 阴
1.尿生殖三角:在男性有尿道通过,在女性有尿 道、阴道通过。 2.肛门三角:内有肛管及坐骨肛门窝。 肛管长约4cm,上续直肠,下止肛门,其 周围有肛门内、外括约肌环绕。内括约肌无 括约肛门的功能。
坐骨肛门窝:位于肛管两侧,为尖朝 上,底向下的锥形腔隙。内填充大量脂肪, CT扫描时,为低密度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