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沙治沙生态效益评估

合集下载

防沙治沙规划执行情况汇报

防沙治沙规划执行情况汇报

防沙治沙规划执行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国沙漠化问题日益严重,给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
影响。

为了有效应对沙漠化问题,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防沙治沙规划,并积极推进执行。

以下是我国防沙治沙规划执行情况的汇报。

首先,我国积极推进生态治沙工程,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截至目前,
全国已累计实施退耕还林还草面积超过50万平方公里,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
有效减缓了沙漠化的趋势。

其次,我国加大了对沙漠化治理的投入,不断完善沙漠化治理技术和方法。


过引进先进的沙漠化治理技术,我国已成功治理了一大批重点沙漠化地区,有效恢复了植被覆盖,减少了沙尘暴的频发。

另外,我国还积极探索沙漠化治理的新模式,加强了国际合作与交流。

通过与
国际组织和国家开展合作,我国在沙漠化治理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并积极推广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总的来看,我国防沙治沙规划的执行情况良好,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

但同
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沙漠化治理任务依然繁重,仍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困难。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防沙治沙工作力度,不断完善防沙治沙规划,加强监测评估,深化改革创新,全面提升我国防沙治沙工作水平,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更大的贡献。

防沙治沙工程管理方案模板

防沙治沙工程管理方案模板

防沙治沙工程管理方案模板一、项目背景近年来,沙漠化和沙尘暴频发,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生态环境和人民的生活。

为了有效防止沙漠的扩张和减轻沙尘暴的影响,我国政府决定开展防沙治沙工程。

本项目致力于对受沙尘暴影响严重的地区进行治理,通过植树造林、草原恢复、固沙工程等手段,减轻沙漠化和沙尘暴的影响,恢复地区的生态环境,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

二、项目范围本项目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沙漠化严重地区的植树造林工程;2. 荒漠草原生态恢复工程;3. 河岸固沙工程;4. 沙漠治理生态农田建设。

三、项目目标本项目的目标是在5年内,对受沙漠化影响严重的地区进行治理,恢复当地的生态环境,减轻沙尘暴的影响,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

具体目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植树造林覆盖面积达到5000平方公里;2. 荒漠草原生态恢复覆盖面积达到3000平方公里;3. 河岸固沙工程完成长度达到1000公里;4. 沙漠治理生态农田建设完成面积达到2000平方公里。

四、项目管理本项目的管理分为整体管理和具体工程管理两个部分。

整体管理包括项目进度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和安全管理等方面。

具体工程管理包括植树造林工程管理、荒漠草原生态恢复工程管理、河岸固沙工程管理和沙漠治理生态农田建设工程管理等方面。

4.1 整体管理项目进度管理:制定详细的项目进度计划,确保项目按计划进行,及时发现并解决进度延误问题。

质量管理:制定严格的质量管理规范,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成本管理:对项目成本进行详细的核算和预算,确保项目资金使用合理有效。

安全管理:严格按照国家安全规范要求,确保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4.2 植树造林工程管理植树造林工程管理包括选地造林、护林防沙、养护管理等方面。

确保植树造林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选地造林:根据地区气候和土壤条件,科学选取适合的树种,在合适的地点进行植树造林。

护林防沙:对已经植树造林的地区进行护林防沙工作,确保树木的安全生长。

浑善达克沙地防沙治沙综合治理模式及效益评价——以多伦县为例

浑善达克沙地防沙治沙综合治理模式及效益评价——以多伦县为例
了 3 %~ 9 % , 7 7 产鲜草量 由原来 的 45 0k h 提高到 2 0 g・ m~, 0 g・ m 70 0k h 实现 了生态 和经 济效 益双赢 的 目标 。 关键词 : 多伦县 ;治沙模式 ; 综合效益
中 图分 类 号 :7 8 4 ¥2 . 文 献 标 识 码 : A
JN n I h—ig,L Q ‘ I Mi ,JA Z i n q U i
(C ieeA ae yo oet , e i 10 9 , hn ;) hn s cdm f rs y B in F r j g 0 0 1 C ia
Ab t a t Th c e vr n n n Du l n Co ny lc td i h o t e s ato n h n a e S n s v r r gb e, sr c : e e o n i me t i ou u t o ae n te s uh—a tp r fHu s a d k a d i ey fa il o n Ma y k n so a d d s r o t lp t r ss c sv g tto e o e ya d tn ig tc nq eo a d a e n i d fs n — e etc nr at n u h a e eain rc v r n e d n e h i u n s r a,s r b a o e t— o e n h u f rsa
t n wi h r tcin me rn e h iu n te f wi g d e.s n — x t n frs fmu t srp t ar w rw a— i t t e p oe t mb a e tc nq e o h o n un o h o l a d f ai oe to l —t sw h n ro i o i i i o pt

宁夏可治理沙化土地治理结果分析评价

宁夏可治理沙化土地治理结果分析评价

宁夏农林科技,Ningxia Journal of Agri.and Fores.Sci.&Tech.2023,64(06):37-41作者简介:李庆波(1981—),男,河南济源人,林业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调查与规划工作。

收稿日期:2023-02-12土地沙化是因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所导致的自然状态下天然沙漠的扩张、沙质土壤表面植被遭到破坏、沙土裸露的过程,最终呈现以沙质或砾质为主的土地退化[1-2]。

土地沙化不仅造成区域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而且成为严重影响人民生活和生产,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对于沙化土地的监测和治理迫在眉睫。

可治理沙化土地是指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气候、水资源等条件许可,通过人为干预,植被退化、土地风蚀等状况可明显减轻的沙化土地。

我国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2016—2020年)规划》中明确提出,今后五年我国将治理沙化土地1000万hm 2,力争到2020年使全国50%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农牧交错地带,是我国土地沙化最为严重的省(区)之一[3],也是风沙侵入我国腹地和京津地区的三大主要通道之一。

在“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重大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下,宁夏沙化土地扩张得到了有效遏制,生态效益明显改善,沙化土地质量的提升也取得了良好成果[4]。

近年来,宁夏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坚持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并举,防沙、治沙、用沙并重,进一步巩固了沙化宁夏可治理沙化土地治理结果分析评价李庆波1,马廷武2,余海燕1,齐容镰1,邹苗11.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调查规划院,宁夏银川7500012.西吉县自然资源局林木检疫站,宁夏西吉756212摘要:通过对比分析2017—2020年宁夏可治理沙化土地面积、治理措施以及治理后沙化土地类型、沙化程度动态变化,对宁夏沙化土地治理情况作了简要综合评价。

森林生态效益评价

森林生态效益评价

森林生态效益评价林业既是一项产业,又是一项公益性事业,不仅具有经济效益,而且还具有生态和社会效益,它肩负着向人类提供丰富的林产品,以及维护与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重要任务。

当前,人们更加关注的问题是林业生态效益究竟有多大,如何用货币化形式正确评价?下面就222省省情与林情实际,充分借鉴国内外相关方面的研究成果,采用市场价值法对222省林业生态效益进行计量评价,并加以分析和说明。

一、林业生态效益内函森林是生态建堤的主体,具有涵养水源、固土保肥、固碳制氧、保护生物多样性、净化环境、防风固沙等生态效益。

涵养水源效益:森林涵养水源功能主要表现为截留降水、涵蓄土壤水分、补充地下水、抑制蒸发、调节河川流量、缓和地表径流、改善水质和调节水温变化等。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中具有最大涵养水源能力,洪水季节可以蓄水防涝、干旱季节可以供水抗旱,故波誉为“绿色水厍”。

据研究表明,森林土壤根系空间达㈤深时,1hm2森林可贮存水200-2000m3,平均比无林地能多蓄水300m3。

据日本相关研究,3333 hm2森林的蓄水能力相当于1 00万巾3的水库,美国环保署统计资料显示,森林拦截了垓国2/3的降水。

据有关调查,25考试资料.年的天然林,每小时可吸收降雨量15 0巾巾,草地及裸露地每小时仅为10mm及5巾巾。

据不完全统计,林地涵养水源能力为裸露地的7倍。

固土保肥效益:森林保育土壤的效能主要表现为减少土壤侵蚀、保持土壤肥力、防沙治沙、防灾减灾(如山崩、山体滑坡或泥石流)等。

茂密的森林凭借庞大的树冠,深厚的枯枝落叶层不但截留天然降水,还可有效地减轻雨涌对土壤的直接冲击;同时,林地下强壮庞大的根系在土壤中形成网络,与土壤牢固地盘结在一起,从而降低水土流失造成的土壤及各种养分损失的固土保肥作用。

据张嘉宾的测定分析,即使是微小的细根,也有很强的固持土壤能力,平均直径只有0.8巾巾粗的细根,具有固持13kg 土壤能力。

森林一般可减少地表径流和土壤冲刷的70%-80%,同时也大大减少了矿物水土流失、肥力下降、水利工程淤积等。

基于生态监管的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成效评估指标体系

基于生态监管的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成效评估指标体系

基于生态监管的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成效评估指标体系王燕;邹长新;林乃峰;徐德琳;曹学章;曹秉帅;仇洁;顾羊羊【期刊名称】《生态学报》【年(卷),期】2023(43)1【摘要】生态监管是保障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有效实施的重要途径,生态保护修复监督评估是我国当前维护生态环境安全的迫切需求和生态监管开展的有力抓手。

在对国内外已有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相关理论方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围绕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目标,结合生态监管要求,统筹考虑“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类型、指标可操作性和兼容性等因素,综合运用频度分析法、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等方法,提出了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成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了包括生态环境成效和工程管理成效的指标体系。

其中,生态环境成效指标由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组成,共性指标包括生态系统格局、生态系统功能、生态干扰等方面的具体指标,个性指标包括森林保护修复工程、草原保护修复工程、湿地保护修复工程、矿山修复工程、防沙治沙工程、石漠化治理工程、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等不同工程类型的具体指标。

工程管理成效指标主要包括工程绩效、工程实施及公众满意等方面的具体指标。

在对各项指标评估的基础上,通过综合评估计算对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成效进行评估。

基于生态系统格局指数、生态系统功能指数、生态干扰指数、工程管理成效指数及不同工程类型的个性指标指数,得到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成效综合指数,在此基础上,对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成效进行分级,包括不合格、一般、良好和优秀4个等级,反映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成效状况。

研究可为生态监管要求下的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成效评估提供指导方法和重要参考。

【总页数】10页(P118-127)【作者】王燕;邹长新;林乃峰;徐德琳;曹学章;曹秉帅;仇洁;顾羊羊【作者单位】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2【相关文献】1.基于生态系统服务能力提升的干旱区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以额尔齐斯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试点工程区为例2.基于时空分析的生态保护与修复试点工程实施效果评估——以赣州市为例3.粤北南岭典型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技术模式与效益预评估——基于广东省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框架4.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海岸带生态修复工程成效评估——以鹦鹉洲湿地为例5.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资金管理办法》《黑龙江省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项目管理办法》《黑龙江省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资金绩效考评办法》的通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4年防沙治沙工作总结(2篇)

2024年防沙治沙工作总结(2篇)

2024年防沙治沙工作总结一、概述____年,我国沙漠化问题仍然严峻,防沙治沙工作任务依然繁重。

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各级政府的积极探索下,各地区不断加大沙漠化治理工作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本文将对____年防沙治沙工作进行总结,总结成果和经验,提出未来工作的建议。

二、成绩回顾1. 强化沙漠化土地整治。

各地在土地整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通过植被恢复、沙漠固沙工程等措施,一大批沙漠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

2. 加强水土保持工作。

水土保持是防沙治沙的基础工作。

在____年,各地继续加大水土保持工作力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修建护岸、流域整治等,有效减少了水土流失,遏制了沙漠化的进程。

3. 推进荒漠化退化土地治理。

荒漠化退化土地是沙漠化的严重表现之一,对其进行治理是很有必要的。

____年,各地继续开展荒漠化退化土地治理工作,通过改良土壤、种植适应性植物等措施,大量退化土地得到治理。

4. 推行沙化土地综合治理。

沙化土地是沙漠化的先兆,对其进行综合治理是沙漠化防治的关键。

各地在____年继续推行沙化土地综合治理,采取了防风、固沙、草补等措施,有效控制了沙化的规模。

三、存在问题1. 多地防沙治沙工作仍然缺乏整体规划。

一些地方在防沙治沙工作中缺乏整体性规划,导致工作效果不尽如人意。

需要加强对防沙治沙工作的统筹规划,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工作效益。

2. 部分地区重视沙漠化治理工作不够。

在一些地区,人们对沙漠化治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防沙治沙工作进展缓慢。

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对沙漠化问题的认识,增强工作的紧迫感。

3. 部分防沙治沙技术还不成熟。

在防沙治沙工作中,一些技术手段还不成熟,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需要加强科研力量,加大对防沙治沙技术的研发投入,提高技术水平。

4. 部分地区沙漠化问题持续加剧。

尽管在____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部分地区沙漠化问题持续加剧,给当地的经济和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困扰。

民勤县老虎口防沙治沙综合效益评价

民勤县老虎口防沙治沙综合效益评价

民勤县老虎口防沙治沙综合效益评价民勤县位于甘肃省张掖市西南部,是我国西北地区沙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在民勤县境内,有着一个名为老虎口的地方,这里曾经是一个沙漠化相当严重的地方,严重的沙尘暴天气常常困扰着当地的居民。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沙治沙措施,其中老虎口防沙治沙综合效益评价是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本文将对民勤县老虎口防沙治沙综合效益进行评价,探讨其对当地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首先我们看一下老虎口地区的防沙治沙措施。

老虎口地区是甘肃省西北部最为严重的沙漠化地区之一,年均风速达到每秒5.6米,最大时达每秒35米,沙尘暴频发,严重危及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

为了应对这一严峻挑战,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植树造林、固沙造林、灌溉复绿等手段,有效地减缓了沙漠化的进程,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政府还加大了对农田固沙、水土保持的力度,大力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通过种植一些以油菜籽、甘蔗、玉米等作物为主的绿色作物,改善了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

我们来看一下老虎口防沙治沙综合效益评价。

通过对老虎口地区的治沙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可以发现,老虎口地区的防沙治沙措施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首先是在植树造林方面,政府大力推动了沙生植物的种植,通过引进胡杨、沙柳、柽柳等抗沙树种,有效地减缓了沙漠化的进程,改善了土壤和植被的覆盖状况。

在固沙造林方面,政府大力推行了固沙工程,采用了竹编围沙、条草围沙等手段,增加了土地的抗风蚀能力,减少了风蚀率,保护了土地资源。

政府还大力实施了灌溉复绿措施,通过引进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提高了灌溉水利用效率,加强了土地的保肥养殖绿化水分,改善了土地的水资源利用效率。

综合起来看,老虎口地区的防沙治沙措施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有效地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提高了土地的抗风沙能力,促进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民勤县老虎口地区的防沙治沙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防沙治沙评估方案

防沙治沙评估方案

防沙治沙评估方案防沙治沙评估方案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正式评估:进行正式的评估前,需要收集相关的背景资料,包括地理、气象、土地利用等方面的数据。

同时,还需要进行沙漠化的现状评估,包括沙漠化程度、影响范围、趋势等方面的评估。

2. 问题识别:在评估过程中,需要明确防沙治沙面临的问题,比如沙漠化形成的原因、影响因素、严重程度等。

同时,还需要识别潜在的治沙机会和挑战。

3. 目标设定:根据问题识别的结果,确定防沙治沙的总体目标。

目标应该具体、可量化,并且与现实可实现的情况相符合。

4. 方案制定:根据目标设定的结果,制定防沙治沙的具体方案。

方案应该包括治理措施、实施计划、预算分配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方案还应考虑资源可行性、社会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因素。

5. 监测与评估:在方案实施过程中,需要进行监测与评估,以监测方案的实施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6. 启动实施:在方案评估、监测与评估通过后,启动方案的实施。

实施过程中需要加强沙尘监测、引导土地利用、推广适宜的农业种植方式等措施。

7. 结果反馈:定期对防沙治沙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和决策者,为改进和优化方案提供依据。

8. 风险评估:在防沙治沙方案制定的过程中,需要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

风险可能包括自然灾害、技术问题、资金不足等,评估结果需要提前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

9. 需求评估:评估防沙治沙方案的成功与否还需要考虑相关利益相关方的需求。

在制定方案时,需要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确保方案符合公众的期望和需要。

10. 环境影响评估:在防沙治沙方案实施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估,评估方案实施可能对生态环境、水资源、土地利用等方面的影响。

评估结果需要在方案制定过程中予以考虑,寻求平衡各种利益。

11. 专业评估:防沙治沙方案的评估需要依靠专业机构或专业人士进行。

他们可以根据相关的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对方案的可行性、效果和影响进行评估。

《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11-2020年)》

《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11-2020年)》

解读《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11-2020年)》十年规划绘防沙治沙蓝图治沙止漠为美丽中国添彩——解读《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11-2020年)》核心提示防沙治沙是一项重要的生态工程,也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事关国家生态安全,事关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

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防沙治沙工作,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有力推进防沙治沙工作。

经过长期不懈的预防和治理,我国防沙治沙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沙区生态状况有所改善。

据2011年公布的第四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十一五”期间,全国沙化土地年均减少1717平方公里,实现了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净减少。

防沙治沙为改善生态状况、保障沙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但是,我国土地沙化问题仍然十分突出,防沙治沙形势依然非常严峻。

监测结果显示,全国仍有173.11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占国土面积的18.03%,还有31.1万平方公里土地具有明显沙化趋势,局部地区沙化土地仍在扩展。

我国沙化土地主要分布于“老、少、边、贫”地区,沙化导致生态恶化,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甚至危及生存,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障碍。

日前,《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11-2020年)》获得国务院批准并实施,本报摘录《规划》主要内容,为防沙治沙加油,为建设美丽中国添彩。

1我国防沙治沙取得重要进展“十一五”时期,我国防沙治沙工作始终坚持政府主导,实行国家扶持与发动群众相结合;坚持生态优先,实行生态改善与民生改善相结合;坚持遵循自然规律,实行保护与治理相结合;坚持工程带动,实行重点突破和面上推进相结合;坚持科学防治,实行现代技术与传统经验相结合,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初步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和沙区实际的防治路子。

完善扶持政策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林业贷款贴息、造林补贴、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等一系列支持沙区生态建设、产业发展的政策出台,各地结合实际,在投资、税收、金融等方面完善了防沙治沙优惠政策,极大地调动了企业、个人等各种社会主体参与防沙治沙的积极性,促进了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沙区聚集,初步形成了全社会参与、多元化投资防沙治沙的新格局。

岳阳县防沙治沙综合治理效益与经验

岳阳县防沙治沙综合治理效益与经验

庭湖的泥沙可达6 万m 。土 壤沙化现象越来越严重。 8 据 采样分 析 ,每 年被 流失 的表土 中的碱解氮 2 2 , lt
速 效 磷 19,速效 钾 3 46,氮 、磷 、钾的 损 失量 相 6t 8 .t 当 于全 县 化 肥 用 量 的 5 。 “ 一 五 ”期 间国家 下达 % 十
ahee ytecmpees esn rv ni n o t l r etnY e ag T ersl h w dta tesn c i db o r ni a dpe et nadcn o o c i uy n . h eut so e th d v h h v o r p j s h a pe et nadc nrl rjc ru h nh g e e t. ial teep r n e c n lddd r gtepoet rv ni n o t oet o g t u ebn fs Fn l ,h x ei c s o cu e ui r c o op b o i y e n h j
i lme tt n we e s mme p mp e n a i r u o du . Ke r s s n r v n i n a d c n r 1b n ft ay i, u t ia l e eo me t v wo d : a d p e e t n o to . e e lss s san bed v l p n o i a n
江东华 柳 曙 光
岳 阳县来岳 阳县 防沙治 沙综合治理项 目所取得 的生态 、经济和社会 三大效益进行 06
了综合 的评价 与分析 。结果 表 明,岳 阳县防沙治沙工程所 带来 的效益 十分 巨大。此外 ,对实施
过程 中的经 验进行 了总结。
1项 目 区概 况

防沙治沙自查报告

防沙治沙自查报告

防沙治沙自查报告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沙漠化问题成为世界范围内的重要环境挑战。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地球生态平衡,各国采取了一系列防沙治沙措施。

本报告旨在总结我国在防沙治沙方面的努力,并对相关政策和成效进行评估。

二、防沙治沙政策概述1.国家沙漠化防治规划我国制定了全国沙漠化防治规划,明确了沙漠化防治的目标、任务、政策和措施。

该规划为我国沙漠化防治工作提供了指导。

2.沙化土地治理政策我国实行了一系列沙化土地治理政策,包括草原生态保护补助政策、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等。

这些政策鼓励农民参与沙地治理,推动沙地逐步恢复生态功能。

三、防沙治沙成效评估1.沙化土地面积减少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沙化土地面积得到了有效控制。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沙化土地面积已经减少了30%以上。

2.生态恢复成效明显通过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和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我国沙漠化地区的植被得到了有效恢复。

大量杨树、沙柳等抗沙植物的引种,促进了沙地的固定,带来了显著的生态效益。

3. 经济效益显著沙漠化问题给我国的经济造成了很大的损失,通过有效的防沙治沙措施,不仅恢复了沙地生态,还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好的生计。

沙地的治理还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为当地经济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四、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分析1.防治措施落实不到位尽管我国在防沙治沙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在一些地区,防治措施的落实不到位,导致沙漠化问题仍然存在,需要加强监管和管理。

2. 水资源短缺问题沙漠化地区的水资源紧缺,严重制约着沙地治理的进程。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水资源管理措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3. 农民参与度有待提高沙地治理需要农民的积极参与,但目前一些地区的农民参与度还不高。

需要加强农民的培训和宣传,提高他们的意识和能力,让他们成为沙地治理的积极参与者。

五、对策与建议1.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大对防沙治沙工作的政策支持力度,增加专项经费投入,提高防治成效。

民勤县老虎口防沙治沙综合效益评价

民勤县老虎口防沙治沙综合效益评价

民勤县老虎口防沙治沙综合效益评价1. 引言1.1 背景介绍民勤县位于中国甘肃省张掖市辖区,是黄土高原上一片典型的沙漠化地区。

由于长期的过度放牧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土地沙化严重,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给当地农民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困扰。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民勤县政府实施了一系列防沙治沙工程,其中老虎口防沙治沙工程是其中重要的一项。

老虎口防沙治沙工程位于民勤县西南部,总投资达数亿元,主要包括固沙林、退耕还林、人工植树等措施。

经过多年的努力,老虎口地区的土地沙化问题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为当地农民创造了更好的生产生活条件。

本文将对民勤县老虎口防沙治沙工程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以期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对工程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进行评价,探讨防沙治沙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助力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人民生活质量。

1.2 研究意义老虎口是民勤县一个重要的防沙治沙项目,该项目的实施对于提高当地的生态环境、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对老虎口防沙治沙工程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为进一步完善项目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老虎口防沙治沙综合效益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于提升生态环境意义重大。

老虎口防沙治沙工程的实施可以有效减少沙漠化速度,改善当地植被覆盖情况,促进生态系统恢复和生态环境保护。

对于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有实质性帮助。

老虎口地区是农民的主要生产区域,防沙治沙工程的成功实施可以减轻农民的自然灾害风险,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增加农民的收入。

通过对老虎口防沙治沙综合效益的评价,可以为类似项目的规划和管理提供经验借鉴,推动更多地区开展防沙治沙工程,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长远目标。

2. 正文2.1 防沙治沙工程概述防沙治沙工程是在沙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进行的一项重要工程,其主要目的是改善土地环境、保护生态系统、提高农田产能和改善人民生活。

民勤县老虎口地区是中国西北地区沙漠化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近年来,该地区通过实施一系列防沙治沙工程,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国务院关于防沙治沙工作情况的报告

国务院关于防沙治沙工作情况的报告

国务院关于防沙治沙工作情况的报告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24.11.05•【分类】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正文国务院关于防沙治沙工作情况的报告——2024年11月5日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关志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我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防沙治沙工作情况,请审议。

我国沙化土地面积25.32亿亩,占国土面积的17.58%,是世界上土地沙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防沙治沙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高度,对防沙治沙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

2023年6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巴彦淖尔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发出了打好“三北”工程歼灭战、攻坚战、阻击战,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的动员令,标志着我国防沙治沙工作进入了新阶段。

李强总理多次作出批示,对实施“三北”工程、利用微咸水治沙等提出明确要求。

全国人大常委会十分关心防沙治沙工作,委员长和各位副委员长多次带队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研,组织相关专门委员会通过立法修法、执法检查、听取审议报告、交办代表建议等方式,持续加强法治建设和工作监督,为做好防沙治沙工作提供了坚强保障。

一、主要工作情况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国务院有关部门认真履行职责,经过接续奋斗、不懈努力,我国防沙治沙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指引下,防沙治沙工作理念更加科学,顶层设计更加完善,工作机制更加健全,政策支持更加有力,53%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沙化土地面积净减少6500万亩,呈现出“整体好转、改善加速”的良好态势,在全球率先实现了土地退化“零增长”、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双缩减”,成功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防沙治沙道路,成为全球增绿贡献最大的国家和防沙治沙国际典范。

《防护林生态学》

《防护林生态学》

《防护林生态学》(中英文实用版)防护林生态学是研究防护林的生态功能、结构、经营管理以及生态效益等方面的一门学科。

随着我国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防护林在防风固沙、保持水源、碳汇作用、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引言防护林是指为防止风沙侵袭、水土流失、水源涵养等目的而栽植的森林。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防护林体系建设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果。

防护林生态学的产生背景正是为了研究防护林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及其可持续经营。

二、防护林的生态功能1.防风固沙:防护林在抵御风沙侵袭方面具有显著效果,通过降低风速、改变风向,有效地减少风沙对农田、村庄、道路等基础设施的破坏。

2.保持水源:防护林具有很强的水源保持功能,可以通过林冠截留、林下土壤渗透等方式,降低径流速度,减缓水土流失,为水源地保护提供有效保障。

3.碳汇作用:防护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量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对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具有积极作用。

4.生物多样性保护:防护林为各类生物提供栖息地,维护了生态系统的稳定,保护了生物多样性。

三、防护林的类型与结构1.分类依据:防护林根据功能、树种、立地条件等因素可分为不同类型。

2.主要类型:包括防沙治沙林、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农田防护林等。

3.结构优化:合理配置林分结构,提高防护林的生态功能和经济效益。

四、防护林的经营管理1.栽植技术:采用科学的造林方法,提高造林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2.更新与改造:对老化、退化的防护林进行更新和改造,提高防护林的生态功能。

3.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与维护:构建完整的防护林体系,加强防护林的经营管理。

五、防护林生态效益评价1.生态效益指标:包括生态功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

2.评价方法:采用综合评价法、模糊评价法等对防护林生态效益进行评估。

3.效益评估与应用:为防护林的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六、防护林的生态灾害防治1.灾害类型与成因:包括风沙灾害、水土流失灾害等。

2.防治策略与措施:采取生物措施、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防治。

防沙治沙项目

防沙治沙项目

第一章项目提要项目名称:甘肃省玉门市防沙治沙工程项目规模:人工造林4400公顷,封沙(滩)育林(草)26000公顷,重点突出花海片区风沙治理、玉门镇片区生态效益型治沙造林和赤金—清泉片区绿色长廊建设三个重点工程。

项目期限:5年(2008—2012年)。

项目投资:总投资6809万元,其中工程建设费6190万元,其它619万元。

项目效益:项目建成后,项目区森林面积将达到 94996.8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2.6个百分点,土地沙化现象得到控制,扬沙、沙尘暴危害减小到最小程度,为绿洲区工农业生产提供有力的保障。

第二章项目概述2.1 项目建设背景玉门市地处内陆深处,南北两面环山,绿洲外围被戈壁、沙漠包围,由东向西走廊“狭管效应”致使风能激增,土地荒漠化扩展蔓延,严重威胁着全市人民的生存和发展。

随着国家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实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新农村建设也进入关键时期,造林绿化、改善环境成为玉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

《防沙治沙法》的颁布实施,甘肃省河西走廊成为国务院确定为防沙治沙重点区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决定将玉门市申请为防沙治沙重点县市,并全面启动实施玉门市防沙治沙项目。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 项目区自然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年均大风日数23天,最多年份可达40天,最大风力12级,8级以上的大风多集中在春季作物播种期,大风吹蚀地表养分使土壤沙化加剧,根据兰州沙漠研究所测不定期资料显示,甘肃省土地沙漠化进程年递增率1.75%,风蚀和沙流使绿洲受到严重威胁,急需通过生物措施增加土壤植被,减轻土地沙化程度。

2.2.2 项目区有可封育天然植被484万亩,其中已封育成林的天然灌木林地已达87万亩,成林要覆盖率达35%以上。

经过封育绿洲外围的戈壁、沙地植被得到恢复,有效扼制风沙危害。

2.2.3 项目区人民赖以生存的绿洲区经调查有十大风沙口,虽经多年苦战,但仍未彻底根治,也是项目区土地沙漠化的主要根源,暨需采取人工措施进行治理。

国家林业局关于做好沙区开发建设项目环评中防沙治沙内容评价工作的意见

国家林业局关于做好沙区开发建设项目环评中防沙治沙内容评价工作的意见

国家林业局关于做好沙区开发建设项目环评中防沙治沙内容评价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林业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13.08.26•【文号】林沙发[2013]136号•【施行日期】2013.09.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国家林业局关于做好沙区开发建设项目环评中防沙治沙内容评价工作的意见(林沙发〔2013〕136号)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决定》等有关规定,切实保护和改善沙区生态,合理利用沙区资源,促进沙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现就做好沙区开发建设项目环评中防沙治沙内容评价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做好沙区开发建设项目环评中防沙治沙内容评价工作的重要性(一)经过长期努力,我国防沙治沙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我国是世界沙化面积最大、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土地沙化严重影响近4亿人口的生产生活,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

全国现有沙化土地面积173.11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8%,还有3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具有明显的沙化趋势。

加速治理沙化土地,严格控制土地沙化,已成为我国生态建设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二)沙区具有独特、丰富的自然资源,科学合理开发沙区资源,对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很好作用。

但若管理不善,超过生态承受能力,过度开发利用沙区资源,甚至破坏沙区生态环境,势必造成沙丘活化,使经过长期治理且业已步入良性发展的沙区生态再度恶化,后果十分严重。

因此,必须严格执行《防沙治沙法》的有关规定,切实做好沙区开发建设项目环评中防沙治沙内容评价工作,引导和规范沙区开发建设秩序,合理利用沙区资源,有效保护防沙治沙成果。

二、做好沙区开发建设项目环评中防沙治沙内容评价工作的目的和要求(三)沙区开发建设项目是指在沙漠、戈壁、沙地、沙化土地和潜在沙化土地上实施的开发建设项目,主要包括在沙区范围内开发的工业、农业、畜牧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等建设项目。

防沙治沙工作考核验收

防沙治沙工作考核验收

防沙治沙工作考核验收防沙治沙工作考核验收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 制定考核验收标准:根据治沙工作的目标和要求,制定具体的考核验收标准。

这些标准可以包括治沙面积、植被覆盖率、土壤质量、生态恢复情况等方面的指标。

2. 确定考核验收时间:选择适当的时间进行考核验收。

这通常是在治沙工作完成后的某个时间节点进行。

3. 现场核查:组织专家或专业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核查,核实治沙工作的完成情况,确保完成的治沙面积、植被覆盖率、土壤质量、生态恢复情况等符合标准要求。

4. 综合评估:根据现场核查的情况,对治沙工作进行综合评估。

这包括对治沙效果、技术水平、社会效益等方面的评价。

5. 公布考核验收结果:将考核验收的结果进行公布,并对优秀的治沙成果进行表彰和奖励。

同时,对不合格的治沙工作进行督促和整改。

6. 反馈与改进:根据考核验收的结果,向治沙工作团队提供反馈,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这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治沙工作的效果和质量。

在防沙治沙工作考核验收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客观公正:考核验收应遵循客观公正的原则,确保评估结果真实反映治沙工作的实际情况。

2. 科学合理:考核验收标准和方法应科学合理,能够客观反映治沙工作的效果和质量。

3. 全面细致:现场核查应全面细致,确保核查的数据真实可靠,能够准确反映治沙工作的完成情况。

4. 及时透明:公布考核验收结果应及时透明,让相关方了解治沙工作的成效和不足之处。

5. 持续改进:反馈与改进是考核验收的重要环节,通过持续改进可以提高治沙工作的效果和质量。

总之,防沙治沙工作考核验收是确保治沙工作取得实效的重要环节。

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验收标准和方法,进行全面细致的现场核查和综合评估,以及及时透明的反馈与改进,可以促进防沙治沙工作的持续发展和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沙治沙生态效益评估
作者:展秀丽严平单位:宁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北京师范大学
本研究中选取了防沙治沙效益评价指标,该评价指标体系涉及了生态、经济和社会3大方面的指标,图1是青海湖沙漠化治理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其中生态指标包括了土壤机械组成、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质、植被盖度和地上生物量。

经济效益指标包括了人均牧业产值、人均农业/种植业产值、人均林业产值和人均旅游业产值。

社会效益指标包括恩格尔系数、人均纯收入和高中升学率。

植被盖度:植被盖度是非常关键的生态因子,因为它可以表现植被特征,而且属于比较容易获得数据的指标,可以反映植被的茂密程度和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面积的大小,也是影响土壤风蚀的主要因子[12]。

对于土壤风蚀来说,活的植被是土壤的永久保护层,植被不仅能降低风速,而且能固结土壤,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抗蚀性。

因此,植被盖度是防沙治沙工程生态效益评价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地上生物量:地上生物量是植被在某一时刻单位面积内植物种或群落地上部分的总重量,属于植被生长过程中的数量化指标,可以表示植物的生长速度和再生能力等特征[12]。

一般来说,同一植物地上生物量的多少能够表明植被盖度的大小、叶面积的大小,也可以用来说明光合作用的能力[12]。

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机质含量是最关键的土壤特性指示指标之一,它指示土壤中各种营养元素特别是氮、磷的重要来源,代表着土壤供
肥的潜在能力及稳定性,是土壤的健康性与否的关键因素。

有机质对土壤的理化性质也起重要作用,土壤有机质能改善土壤的物理结构和化学性质,有利于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促进植物的养分吸收和生长,有机质含量的下降可以作为土壤退化的一项重要标志。

因此,可以将有机质含量作为一个重要的生态评价指标[12]。

土壤机械组成:土壤机械组成是反映土壤质地的重要指标。

不同粒级颗粒的起动风速不同,所以可蚀性也不同。

量纲分析认为,松散土壤颗粒的可蚀性因子与颗粒起动风速的平方成反比,对于松散的土壤表面,颗粒的起动风速主要取决于颗粒粒度组成[13]。

因此,土壤机械组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的性质的变化。

土壤细颗粒物质的增加对退化的土壤系统恢复具有重要意义,不但可以改善土壤质地、也能输入土壤养分[14],对于沙化地区来说,不存在细质地的黏土,所以对沙化土地来说,细沙含量越高越好[12]。

由于采取一定的生物防治措施,地表植被覆盖度增加,这样既可以加固沙土地面,又可以削弱风力,从而保护细小颗粒不容易被风及风沙流吹蚀。

另外,由于防治措施有阻沙作用,因而随风运动的细小黏粒遇到阻拦物时就会沉降下来,这样工程区土壤中的细粒含量就会逐渐增加,从而改变土壤的物理性质,因此,将细沙比重作为一个评价指标,对于防沙治沙工程生态效益评价至关重要。

土壤水分是干旱地区固沙植被生长发育的主要限制因素。

在防沙治沙过程中,随着固沙植被的建立和发展对土壤水分的吸收也逐渐增加。

因此,在沙漠化治理地区,土壤水分也是植物-水分-土壤系统中的一项重要指标。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评价
模型图1设计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二级三层结构的指标体系。

根据模糊理论,将次准则层对准则层的评价看成为第一级评价,将准则层对目标层的评价看成是第二级评价,从而构成了一个二级三层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1评价指标权重计算层次分析法,是从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综合集成的一种典型的系统工程方法,它将人们对复杂系统的思维过程数学化,将人的主观判断为主的定性分析进行定量化,将各种判断要素之间的差异数值化,帮助人们保持思维过程的一致性,适用于复杂的模糊综合评价系统,是目前一种被广泛应用的确定权重的方法[15]。

层次分析法能够较好地确定权重,模糊综合评判可以利用已得到权重,通过建立综合评判矩阵对其安全状况作出多因素综合评价[16],张彩霞等[17]在民勤绿洲农田防护林生态效益评价中已有应用。

通过请荒漠化防治和生态环境治理的专家组成专家系统,该专家组成员对干旱区地理及荒漠化防治研究有丰富的经验,有的成员长期从事青海湖地区生态环境研究。

按照层次分析法的标度(表1),填写判断矩阵表,对评估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给出相对标度,进行平均,然后对判断矩阵(表2)进行一致性检验,通过一致性检验,最后计算出相应指标的权重,然后对专家的权重值进行加总,求平均,得出各项指标的最终权重(表3)。

2评价指标模糊隶属度的计算各评价指标模糊隶属度函数采用升半梯形和降半梯形的直线函数。

设评价指标最优值为bi,最劣值为
ai,则当bi>ai时,为升半梯形。

本研究中生态效益的优劣值分级参考了《草原沙化工程生态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和分析》[12]和《科尔沁土地沙漠化单要素分类标准》[18],归纳如表4。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防沙治沙生态效益评价结果与分析
所谓综合效益评价,就是在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评价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根据监测、统计和收集的数据,对各指标进行量化,最终得出隶属度表(表5),再乘以其权重,然后累加。

模糊综合评价用于生态环境治理等级划分评价,在已经存在合适的指标等级划分标准时,通过模糊综合评价可以得到生态环境治理最可能的隶属等级,在不需要比较每个样本的相对优劣时,有比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基于农牧户调查的防沙治沙生态效益评价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于2010年8月对青海湖湖东的乡镇的社会经济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对农牧户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也做了相应的调查,主要有青海湖乡、三角城镇、甘子河乡、哈尔盖乡及沙柳河镇的农牧户,统计调查数据,初步分析了青海湖流域沙漠化地区生态经济状况。

根据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得出被调查农牧户的基本状况,整体上,青海湖流域农牧民文化程度小学学历、文盲占大多数,初中次之,高中及以上很少。

本调查主要涉及农牧户对生活环境、风沙灾害防沙治沙措施、野生动物滥杀、青海湖旅游业发展、政府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等方面,设计了19道选择题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图2),青海湖流域大部分农牧户对周围的生活环境还是满意的;大部分对近
年沙尘天气印象深刻,认为防沙措施对防沙沙漠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大部分的农牧户对政府保护青海湖生态环境的积极政策有一定的了解,已从政府保护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而实施的积极政策中获益;较大部分农牧户认为保护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最好的方法是加大宣传、严格执法、科学合理发展经济;多数牧民也认为自家的牛羊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从初步分析的结果来看,青海湖沙漠化地区的农牧户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较差,对生态环境了解及认识程度远远不够,主要是由于该地区教育程度较低,文化水平较差,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落后,农牧民收入低,主动接受教育的意识不够,这需要政府进一步努力去改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