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教案糖代谢说课讲解

合集下载

生化教案第九章糖代谢

生化教案第九章糖代谢

生化教案第九章糖代谢第一篇:生化教案第九章糖代谢第九章糖代谢第一节概述一、多糖及寡糖的降解1、胞外降解---核苷酶的水解方式υα-淀粉酶水解淀粉的α(1,4)糖苷键,产物为麦芽糖、麦芽三糖和α糊精酶或消化酶υβ淀粉酶水解淀粉的α(1,4)糖苷键,从水解淀粉的非还原性末端残基开始,依次切下两个葡萄糖单位,产物为麦芽糖,作用于支链淀粉。

υγ淀粉酶水解淀粉的α(1,4)糖苷键和α(1,6)糖苷键,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υ R酶能特异性作用于淀粉的α(1,6)糖苷键,将支链淀粉的分支切下υ纤维素酶水解纤维素的β(1,4)糖苷键,产物为纤维二糖和葡萄糖。

2、胞内降解---糖原的磷酸解υ磷酸解:糖原在细胞内的降解称为磷酸解,即加磷酸分解。

υ细胞内糖原降解需要脱支酶和糖原磷酸化酶的催化。

υ脱支酶水解糖原的α(1,6)糖苷键,切下糖原分支υ糖原磷酸化催化的反应不需水而需要磷酸参与磷酸解作用,从糖原的非还原末端依次切下葡萄糖残基,产物为1-磷酸葡萄糖和少一个葡萄糖残基的糖原。

υ二、糖的吸收与转运υ1、糖的吸收---单糖同Na离子的同向协同运输υ葡萄糖跨膜运输所需要的能量来自细胞两侧Na离子浓度梯度,小肠上皮细胞能吸收葡萄糖等单糖。

2、糖的转运---血糖的来源与去路υ血糖:血液中的糖称为血糖υ 4.4—6.7mmol/L为正常范围、高于8.8mmol/L为高血糖、低于3.8mmol/L为低血糖。

υ正常机体可通过肝糖原或肌糖原的合成或降解来维持血糖恒定。

υ三、糖的中间代谢概念υ1、中间代谢---糖在细胞内的分解与合成υ从小肠吸收的甘露糖、果糖、半乳糖、葡萄糖可在各种酶的催化下,转化成6-磷酸葡萄糖。

2、糖的分解代谢类型----需氧分解占主导地位(1)不需氧分解υ分解不完全,产生能量少于糖的有氧分解;υ糖类物质在细胞内进行无氧呼吸生成乳酸的过程称为酵解。

υ糖经酵母菌无氧呼吸作用产生乙醇的过程称为发酵。

(2)需氧分解将糖在有氧存在下彻底分解成CO2和H2O,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称为有氧氧化或有氧呼吸。

《生化-糖代谢》课件

《生化-糖代谢》课件

糖异生
糖异生是将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或其他糖类 的合成新糖的过程,主要发生在肝脏和肾脏。
糖代谢异常与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机体对胰岛素反应异常导致血糖升高的一组代谢 性疾病。
2
低血糖
低血糖是血糖浓度过低的病理状态,可能与胰岛素过量或胰岛素抵抗有关。
3
糖储存病
糖储存病是由于特定酶缺乏或功能异常导致糖类无法正常代谢和储存的一类遗传 性疾病。
《生化-糖代谢》PPT课件
糖代谢是生化过程中一个重要的主题,本课件将深入探讨糖代谢的定义、结 构和分类,以及糖代谢途径中的糖酵解和糖异生。我们还将了解糖代谢异常 与疾病的关联,并展望研究的热点和前景。
糖代谢的定义和重要性
糖代谢是生物体中将葡萄糖转化为能量或储存为多糖的过程。它在维持能量 平衡、酶功能和生理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了解糖代谢的机制对于理解生物 体的生命活动和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糖的结构和分类
单糖
单糖是由一个糖分子组成的最简 单的糖类,如葡萄糖、果糖和半 乳糖。
双糖
双糖是由两个糖分子通过糖苷键 连接而成的,如蔗糖、乳糖和麦 芽糖。
多糖
多糖是由多个糖分子组成的复杂 糖类,如淀粉、纤维素和糖原。
糖的代谢途径
糖酵解
糖酵解是将葡萄糖通过一系列的酶催化反应分 解为乳酸或丙酮酸,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研究热点和前景
当前研究关注糖代谢与肿瘤、炎症、免疫和神经系统等疾病之间的关系。深入了解糖代谢的异常机制将有助于 发现新的治疗靶点和疾病预防策略。

糖类代谢的理解和分解教案

糖类代谢的理解和分解教案

糖类代谢的理解和分解教案教案标题:糖类代谢的理解和分解教学目标:1. 理解糖类代谢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糖类代谢的基本过程和相关关键概念。

3. 能够解释糖类代谢在细胞内的作用和调控。

4.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与糖类代谢相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幻灯片或白板和马克笔。

2. 糖类代谢相关的教材、图表和实验数据。

3. 模型或实物示例,如糖分子模型或食物样本。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引入糖类代谢的概念和重要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使用一些问题或实例,如“你曾经想过为什么我们需要糖类?”或“你知道吃糖后身体是如何将其转化为能量的吗?”步骤二:讲解糖类代谢的基本过程(15分钟)使用幻灯片或白板,向学生介绍糖类代谢的基本过程。

包括以下内容:1. 糖类的消化和吸收:口腔和胃中的淀粉酶开始将淀粉分解为糖,然后在小肠中被吸收入血液。

2. 糖类的运输和储存:胰岛素的作用下,血液中的葡萄糖被转运到细胞内,并在肝脏和肌肉中以多糖形式储存。

3. 糖类的分解和能量释放:通过糖酵解和细胞呼吸,多糖被分解为葡萄糖,进一步分解产生能量(ATP)。

步骤三:解释糖类代谢的作用和调控(15分钟)讲解糖类代谢在细胞内的作用和调控机制。

重点包括以下内容:1. 能量供给:糖类代谢提供细胞所需的能量,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2. 调节机制:胰岛素和葡萄糖激素的作用,调控血糖水平和糖类代谢的平衡。

3. 糖类代谢与疾病:糖尿病等疾病与糖类代谢紊乱相关。

步骤四:实例分析和讨论(15分钟)提供一些糖类代谢相关的实验数据、案例或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

例如,给出一个关于糖类摄入量和运动对血糖水平的影响的实验数据,让学生分析结果并讨论可能的解释。

步骤五:小组活动(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他们设计一个实验或活动,以进一步探究糖类代谢的某个方面。

例如,可以要求他们设计一个实验来研究不同类型糖类对血糖水平的影响,或者设计一个模型来解释糖类代谢的过程。

糖代谢说课稿范例

糖代谢说课稿范例

糖代谢说课稿范例糖代谢说课稿范例篇一:《糖酵解途径》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糖酵解途径。

一、教材分析:教材内容、地位、作用《糖酵解途径》选自高职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生物技术系列生物化学,第十章第三节的内容,由张跃林、陶玲霞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

生物化学是研究人体化学组成及其代谢以及化学成分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是生物科学中重要的基础专业性学科,本教材适于技术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强,本章主要介绍糖类物质在体内的转化过程,涉及一系列的生化反应,其中糖酵解途径是糖代谢的重要内容,在几乎所有重要生理代谢过程中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学习生化代谢途径及其相关知识的重要基础。

二、学情分析: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分析学生的思维特点及学习能力,科学合理地进行学生情况分析。

因此,作为教师了解学生学习规律和学生情况就非常重要。

我们所接触的学生来自高中,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而且根据学生前期课程(如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等)所奠定的基础,学生对基本的化学反应和酶等知识体系已有所掌握,另外前期通过静态生物化学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糖的定义、糖的分类、糖的生物学作用、糖的性质等相关知识等,而糖酵解是在学习静态生物化学的基础上研究糖类的代谢变化,因此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知识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设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糖酵解代谢反应过程、意义及丙酮酸的去向问题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发酵基础知识的掌握,为在生化生产领域和生理代谢方面的应用奠定基础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阅读和分析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讨论交流,提高学生表达和归纳总结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学习的习惯四、教学重点、难点针对学生特点和明确的教学目标我确定的教学重难点分别是:重点:掌握糖酵解代谢过程,明白其中的关键步骤和产能步骤。

高二生物《糖代谢》说课

高二生物《糖代谢》说课

高二生物《糖代谢》说课教材分析教材内容和地位此时,四川还未实行行新课改,依旧用的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教材。

《糖代谢》这一节内容属于高二年级第一学期《生物》第三章《生物的新陈代谢》第六节《人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本章第一节《新陈代谢与酶》主要是讲酶对食物消化的作用和特性,第二节《新陈代谢与ATP》主要是讲能量对新陈代谢的作用和ATP的作用,这两节都是为了这一节课做铺垫的,可以看出本节知识在这一章中的重要性。

本节主要包括:淀粉的消化、葡萄糖的吸收、糖类代谢、糖类代谢与人体健康。

本节课,从现实生活入手,找到焦点,提出中心问题,从而引领学生走进教材,然后围绕中心问题,结合实际来引导学生学习教材,应用生物知识,解决中心问题,最后师生一同走出教材,用科学知识指导生活。

在这个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学知识不是枯燥的条款,而是生活的宝典,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目标的确定知识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回顾及补充初中知识:淀粉的消化和葡萄糖的吸收,进一步加深同学们对这些知识的印象,通过新课讲解要让同学们掌握血糖在人体内的代谢途径即如何被机体利用。

2)能力目标在讲解过程中通过导入课程帮助学生逐渐建立起联系新旧知识的能力,通过课程实施的过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且在课堂提问中让同学们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对“不吃早餐”这一情景的设想,并列举出不吃早餐的严重后果,让学生明白早餐的重要性和养成良好的的饮食习惯,通过对血糖代谢的讲解让学生了解低血糖和高血糖的形成原因,养成良好的饮食观念和习惯并且关注糖尿病人,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

重点、难点的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糖类进入人体组织的方式、糖类转化为肝糖原和肌糖原上的区别和联系以及糖类在什么情况下转化为脂肪这三大部分的内容。

由于人体进食后体内血糖浓度的变化规律和糖类除了正常的代谢途径外其他的代谢途径这两部分的内容,较为抽象,而且高二的学生刚开始接触高中生物不久,较难理解这些内容,所以这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

生化教案糖代谢教案

生化教案糖代谢教案

第一阶段 0
4 – 2 10 – 2
第二阶段 2
2
6
第三阶段 4
10 - 8 24
CO2、 H2O、 ATP生成的具体部位
CO2 12 17 18 各生成 2 个
H2O 6 9 12 14 16 18 20 22 各生成 2 个
6 13 15 19 21 各消耗 2 个
ATP 6 12 16 18 22 各生成 6 个
延胡索酸 + FADH2 FAD + CoQH2
③CoQ(辅酶Q、泛醌) 受氢体。作用:接受黄素蛋白传递来的
氢;使氢分成为质子和电子两部分,将质子 游离于环境中、电子递给细胞色素体系。
FMNH2 + CoQ FADH2 + CoQ
H2
FMN + CoQH2 FAD + CoQH2
2H+ + 2e
④细胞色素体系(Cyt.) 递电子体,含铁卟啉环。作用:通过铁
返回
三、糖异生作用 概念: 糖异生作用是指非糖物质转变为
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
作用场所: 主要是肝脏
原料: 乳酸、甘油、部分氨基酸
作用途径: 主要是沿着糖无氧分解过程 的逆反应进行,但有些步骤是例外的,这与 能量障碍有关。
2 乳酸 2NAD+
葡萄糖 Pi
2NADH+2H+
2 丙酮酸 2ATP+2CO2
二、糖的有氧氧化 糖的有氧氧化是指:糖原或葡萄糖在有氧
条件下,彻底氧化分解为CO2和H2O,并为 生物体提供大量能量的过程。
糖原或葡萄糖 有氧 CO2 + H2O + 能量(多)
(一)糖的有氧氧化过程中ATP的生成

生化教案(糖代谢2-王佳诗)

生化教案(糖代谢2-王佳诗)
教学策略
多媒体、理论讲解、案例教学、引导启发
教学环境
及资源准备
多媒体教室、视频、病例、图片、二维动画、习题、ppt课件、网络教学平台及网络资源、生物化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
教学过程及时间安排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策略
学习
知识点二、(10分钟)
知识点二、糖的分解代谢
1.糖的无氧氧化(乳酸堆积,如剧烈运动后肌肉酸痛)
熟悉:
三羧酸循环的过程,磷酸戊糖途径的关键酶及生理意义。
了解:糖异生的基本反应过程,血糖水平异常。
二、素质目标
为学习物质代谢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
理解糖代谢的过程以及过程中生成的产物。
教学难点
由于糖类代谢实际上是由一系列相当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组成的,而学生在目前还比较缺乏相关的化学基础知识,因而该过程也成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仙桃职业学院医学院
教案
(2016至2017年第一学期)
教研室:基础教研室
课程名称:正常人体机能—
生物化学
使用教材:高等医学职业教育
“十二五”重点教材
年级、专业、班级:2016级护理
教师姓名:王佳诗
仙桃职业学院医学院教案
Hale Waihona Puke 课题糖代谢(二)课时
4
课型
理论课
上课时间
上课地点
多媒体教室
教学内容
分析
较系统地掌握酶的一般知识,为学习物质代谢奠定基础;
2.糖的有氧氧化
3.磷酸氏糖途径
播放糖原合成及分解flash,并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根据黑板提示说出汤圆合成及分解步骤,
学生观看视频后,根据老师的板书提示做出回答
图片演示法、问题探究法、讨论分析法

糖代谢说课稿

糖代谢说课稿

《血糖及其调节》说课稿云南省曲靖农业学校陈磊一、说教材《血糖及其调节》选自《生物化学》第五章糖代谢的第五节。

生物化学是探讨生命化学的科学,它主要运用化学的原理和方法,从分子的水品上研究生物体的组成、分子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与调节及其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生物化学中物质的代谢是比较重要的,故学习生物体的物质代谢及其调控,对于了解生命活动规律、提高人类健康水品、探索疾病的发生机制、寻求诊断和防治疾病的途径,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说学生我授课的对象是护理专业一年级的学生,护理专业的学生有以下几个特点:1.学生以女生为主,因此课堂纪律较好,学习的积极性高,学习的态度端正,整体的学习氛围较好。

2. 有部分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应激反应迟缓,难适应新环境,独立学习和生活能力弱。

3. 学生多数为初中起点,基础知识总体欠佳,缺乏扎实的化学知识基础。

三、说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熟悉血糖水平的调节,以及血糖水平异常。

2.能力目标:掌握重要的临床生化指标,能运用生化基础理论知识分析和解释各种实验现象及把所学知识运用于今后的学习生活以及工作之中,做到学以致用。

3.素质目标:培养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树立牢固专业素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职业道德和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奉献精神,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四、说教学重点1.血糖的来源和去路2.血糖水平的调节3.血糖水平异常五、说教学方法本次教学主要采用以下四中方法:1. 运用多媒体教学,很多知识可以通过图像的方式展现给同学们,从而使知识点更加的形象生动,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

2. 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从而引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 给学生交流讨论的时间,通过小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之间的协作能力,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对发表观点的同学进行表扬,以增加同学的自信心。

4. 理论结合实际,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去,学会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让学生觉得学有所用,从而加大对学习的兴趣。

糖代谢教案

糖代谢教案
第六节 血糖及其调节
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
1.血糖来源和去路
[来 源]:
(1)食物;(2)肝糖原分解;(3)糖异生
[去 路]:
(1)氧化供能;(2)合成糖原;(3)转为非糖物质。
2.胰岛素的调节
胰岛素是体内惟一降低血糖的激素,可促进糖的有氧氧化,能促进糖原合成,抑制糖原分解和糖异生,从而使血糖水平下降。
课程
正常人体功能
教师
李贺芝
授课对象
13级护理3+2
人数
38
课时
8
教学进度
细胞的代谢—糖代谢
授课时间
授课内容
课题
课型
教学目的
1、掌握糖代谢的主要途径:糖酵解、有氧氧化、糖原的合成与分解、糖异生的反应过程,关键酶,能量转换及生理意义。
2、熟悉血糖相对恒定和调节及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
3、了解复合糖类(蛋白多糖,糖蛋白,糖脂)。
1.肝糖原的合成
2.肝糖原分解
3.关键酶:
糖原合酶;磷酸化酶
第五节 糖异生
体内非糖化合物转变成糖的过程称为糖异生。肝脏是糖异生的主要器官。能进行糖异生的非糖化合物主要为甘油、氨基酸、乳酸和丙酮酸等。
1.糖异生的基本途径
2.意义:
维持血糖恒定,补充糖原储备。
3.乳酸循环:
乳酸循环的生理意义在于避免损失仍可被氧化利用的乳酸以及防止因乳酸堆积引起的乳酸中毒。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糖酵解、有氧氧化的意义;糖原的合成与分解;血糖的调节
启发式讲授
第四章糖代谢
第一节糖的分解代谢
一、糖酵解基本途径、关键酶和生理意义
概念: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分解成乳酸的过程。
1.基本途径

糖类代谢说课

糖类代谢说课

《糖代谢》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我是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内容是《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之糖代谢》。

首先,我对本节内容进行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之糖代谢》是人教版教材高二生物必修本第三章第六节第一部分。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新陈代谢与酶》、《新陈代谢与ATP》等内容,前面学习的内容为过渡到本节内容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再看本节课所处位置,其前面承接本教材的植物的矿质营养内容,后面紧接本教材的重点内容--细胞呼吸。

因此,本节内容在整个生物教学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

因此,一定要牢固掌握本节课的内容,为以后知识打坚实基础。

二、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二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理解糖类代谢过程,了解糖类代谢与人体身体健康的关系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训练学生的思考能力,上台表演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给学生营造爱护身体氛围,让学生知道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三、说教学的重、难点结合高二新课程标准,与学生的学习能力结合,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糖类的具体代谢途径,确立依据:只有掌握了糖类的代谢途径,才能理解和掌握糖类在生物体内的重要性和其来源及去路的分析。

教学难点:葡萄糖的吸收途径和体内糖类的具体的来源和去路,确立依据:葡萄糖的吸收途径和体内糖类的具体的来源和去路较抽象,学生们不方便直观观察,因而理解起来较难。

四、说教法生物是一门集探究性、趣味性和科学性为一体的学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多举生活中实际案例,方便学生理解,并且理论联系实际。

让学生吃透,理解透,掌握牢固。

考虑到学生积极性的实际,我主要采取提问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参与思考,在思考和学习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

糖代谢说课稿

糖代谢说课稿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糖代谢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号考生——,我申请的学科是生物,今天我的说课题目是《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蛋白质》。

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分析和教学程序这三个方面来阐述我的说课内容。

一、说教材(一)地位和作用糖代谢是人教版《生物》教材高二年级第三章第六节的内容,是这一章的重点内容。

本部分内容是在以前学过的植物新陈代谢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人和动物体内新陈代谢的主要过程和特点,从而使我们对生物的新陈代谢有一个完整的了解。

这节内容与前面所学的消化系统知识和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有紧密联系,又对后面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等内容有密切联系,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目标(1)理解糖类代谢的过程(2)知道糖类代谢与人体健康的关系2、能力目标(1)通过回忆,复习旧知识来学习新知识,达到温故知新效果,使学生学会理顺知识脉络和学会前后知识联系来进行生物学的学习方法。

(2)通过糖类代谢过程中物质变化,训练学生分析、理解、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用生物知识来分析生活现象的能力。

3、情感目标(1)通过学习糖类代谢的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来看待问题。

(2)在教学中,通过联系自身及生活等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自我保健的教育。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糖类代谢的过程。

由于糖类代谢实际上是由一系列相当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组成的,而学生在目前还比较缺乏相关的化学基础知识,因而该过程也成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一)学情分析高一学生有一定的生物学基础,对生物课的学习有较浓厚的兴趣,也有学习新知识的欲望。

但本节课的知识内容涉及糖类的代谢,而代谢过程本身比较复杂,学生往往对复杂的东西都有种疏远的心理。

因此,教师可通过联系实际来提出一些学生感兴趣而又富有思考性的问题(为什么早上不吃饭会精力分散,四肢无力?为什么有的人从来不吃肥肉却还是长得很胖?等)来让学生讨论,通过讨论来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生物化学“糖代谢”说课设计方案

生物化学“糖代谢”说课设计方案
. .
5 4. .
能量计算和糖代谢 的调节。 上述 内容多而繁杂 , 且易混淆 , 学生 在学 习过程 中对其普遍有抽象、 晦涩难懂的感 觉。
2 说教学设计 与教 学方式
绍, 让 学生体会 到关 键酶在代谢 调节 中的重要作用 ; 通 过对病
症 生化机 制 的讨 论 , 让学 生加深 理解 , 巩 固所学 , 激发学 习兴
解。 针对学生特点 , 为达成教学 目 标, 将本章节教学重点设 为掌 握糖 代谢 主要途径 的过程 、 调节与生理 意义 , 血糖 的来 源与去
1 . 1 章节在教材 中曲地位和作 用
路及其调节; 教学难点则为糖代谢的主要途径、 糖氧化供能的
注: 本文系福建中医药大学 2 0 1 1 年教学改革项 目( 2 0 1 1 — 2 7 )
设计 4 方面制订详尽的说课方案 , 剖析生物化学教学内容的知 识结构和特点,展示中医院校生物化学章节说课的技巧与方
法, 以促进生物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
1说教材
有所了解 , 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 对中医药知识有浓厚的兴趣。 但是 , 学生对于糖代谢途径的具体过程和代谢如何调节并不了
中图分类号 : C , 4 2 4 . 1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 号: 1 6 7 1 — 1 2 4 6 ( 2 0 1 3 ) 1 3 - - 0 0 5 4 - 0 2
生物化学是 中医院校一门重要 的基础课程。经过几代 中医 人的努力 , 生物化学 已形成一套完整 的适用于 中医药各专业 的 教学 大纲 和全 国统 一的权威教材 。但是 , 如何针对 中医院校教 学课 时少 , 部分专业 学生文理兼 收 、 基础参差不齐 的特点f l 1 , 进
V0 1 . 3 1 2 0 1 3 No . 1 3

生物化学(人卫版)教案:第四章 糖代谢

生物化学(人卫版)教案:第四章 糖代谢
葡萄糖醛酸在生物转化过程中参与很多结合反应。
(三)多元醇途径
葡萄糖代谢过程中可生成一些多元醇,如木糖醇(xylitol)、山梨醇(sorbitol)等,所以被称为多元醇途径(polyol pathway)。
五、糖原的合成与分解
糖原是动物体内糖的储存形式之一,是机体能迅速动用的能量储备
糖原储存的主要器官及其生理意义:
是三大营养物质代谢联系的枢纽;
为其它物质代谢提供小分子前体;
为呼吸链提供H+ + e。
有氧氧化的能量生成情况:
H+ + e进入呼吸链彻底氧化生成H2O的同时ADP偶联磷酸化生成ATP
一分子葡萄糖经过有氧氧化净生成30或32分子ATP
有氧氧化的生理意义:糖的有氧氧化是机体产能最主要的途径。它不仅产能效率高,而且由于产生的能量逐步分次释放,相当一部分形成ATP,所以能量的利用率也高
糖的生理功能
1、提供碳源和能源(这是糖的主要功能)
2、提供合成体内其它物质的原料
糖可转变成某些氨基酸、脂肪、胆固醇、核苷等。
3、作为机体组织细胞的组成成分
如糖蛋白、蛋白聚糖、糖脂。
糖的消化吸收
糖的消化:人类食物中的糖主要有植物淀粉、动物糖原以及麦芽糖、蔗糖、乳糖、葡萄糖等,其中以淀粉为主。
消化部位:主要在小肠,少量在口腔
糖的吸收
吸收部位:小肠上段
吸收形式:单糖
吸收机制:Na+依赖型葡萄糖转运体
糖代谢概况
二、糖的无氧分解(糖酵解)
概念:糖的无氧分解指在机体缺氧情况下,葡萄糖生成乳酸(lactate)的过程,也称为糖酵解(glycolysis)
由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pyruvate)的过程,这一过程又称为糖酵解途径(glycolytic pathway)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延胡索酸 + FADH2 FAD + CoQH2
③CoQ(辅酶Q、泛醌) 受氢体。作用:接受黄素蛋白传递来的
氢;使氢分成为质子和电子两部分,将质子 游离于环境中、电子递给细胞色素体系。
FMNH2 + CoQ FADH2 + CoQ
H2
FMN + CoQH2 FAD + CoQH2
2H+ + 2e
④细胞色素体系(Cyt.) 递电子体,含铁卟啉环。作用:通过铁
A + NADH + H+
NADH + H+ + FMN NAD+ + FMNH2
②FAD和FMN 黄素蛋白的辅基,其结构中含有维生素
B2 。作用:递氢。
NADH + H+ + FMN FMNH2 + CoQ
NAD+ + FMNH2 FMN + CoQH2
琥珀酸 + FAD FADH2 + CoQ
为: 2ADP
2ATP
(二)糖有氧氧化的途径
1、第一阶段(糖被氧化为丙酮酸。细胞液中 进行) 无氧
分解
2、第二阶段(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 CoA。在线粒体中进行)
NAD+ + CoA NADH+H++CO2
丙酮酸
12
乙酰CoA
3、第三阶段(三羧酸循环——柠檬酸循环。
在线粒体中进行) 计算
葡萄糖 2 乙酰CoA 2 草酰乙酸 22 2 苹果酸
二、糖的有氧氧化 糖的有氧氧化是指:糖原或葡萄糖在有氧
条件下,彻底氧化分解为CO2和H2O,并为 生物体提供大量能量的过程。
糖原或葡萄糖 有氧 CO2 + H2O + 能量(多)
(一)糖的有氧氧化过程中ATP的生成
1、呼吸链
(1)呼吸链的概念
呼吸链(电子传递系统)是一类存在于线
粒体的生物氧化还原物质,并顺序地起传递 电子或质子的作用。
(2)呼吸链的类型及其组成
底物 NAD+ FMN CoQ cyt.b
琥珀酸 FAD
½ O2 cyt.(a+a3) cyt.c
cyt.c1
NADH呼吸链
FADH2呼吸链
呼吸链中各主要组成成分的作用为传递 氢或电子。
①NAD +(NADP+)
脱氢酶的辅酶,结构中含维生素PP。作 用:递氢。
AH2 + NAD+
二、糖的功能 章首
1、糖是人和动物的主要能源物质。 2、糖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
糖的分解代谢途径主要有: 糖的无氧分解 糖的有氧分解 磷酸戊糖途径
第二节 糖的分解代谢
一、糖的无氧分解
糖的无氧分解是指:在无氧的条件下, 以糖原或葡萄糖为底物,经一系列酶的催化 作用,分解为乳酸并放出能量的过程。 葡萄糖(或糖原)酶系(无氧)乳酸 + 能量(少) (一)糖的无氧分解的过程(细胞液中进行)
的化合价的变化,传递电子;同时将分子氧 还原为氧离子。
细胞色素(Fe3+)+e 细胞色素(Fe2+) 细胞色素的种类:
Cyt.a 、Cyt.a3、 Cyt. b、Cyt. c、Cyt.c1 Cyt.a 、Cyt.a3 合称为细胞色素氧化酶
2. 通过呼吸链传递作用生成的能量(ATP) 呼吸链中能量(ATP)生成的部位:
教学 目标
第六章 糖代谢
教学 重难点
本章主要内容
1、糖类及其功能 2、糖的分解代谢 3、糖原的合成与分解 4、血糖及血糖的调节
教学目标
章首
1、写出糖的功能及糖的合成代谢途径
2、叙述糖的无氧分解、有氧分解途径及其生 理意义。
3、知道磷酸戊糖途径的重要中间产物及其生 理意义。
4、说出糖的异生途径及其生理意义。
ATP ADP ATP ADP 磷酸二羟丙酮
G 1 16–P–G 2 2 6–P–F 3 3 1,6-2P-F4 4
5 5
2ATP 2ADP
2甘3-油磷酸酸 7
7
1,3-二磷酸 2 甘油酸
6
62
3-磷酸 甘油醛
3-磷酸 甘油醛
8 8
2(NADH+H+) 2NAD+ +2Pi
22-磷酸甘油酸 有氧分解 第二阶段
2乳酸
9
9 2H2O
计算
12
2磷式酸丙烯酮醇酸
2ADP
10
2ATP
10
2烯丙醇酮式酸
11
11保证组织在供氧不足的时候,进行需
要能量的生命活动。
2、在许多非糖物质转变为糖的过程中起 重要的作用。
(三)酵母生醇发酵
丙酮酸
CO2 NADH + H+ 乙醛
NAD+ 乙醇
2H2O
13
2 NAD+ 2H2O 21
2(NADH + H+) 2 CoA 2 柠檬酸
ATP ADP
6-P-F
1,6-2P-F
2、第二阶段(磷酸丙糖的生成)
1,6 - 2P – F
磷酸二羟丙酮
3-磷酸甘油醛
3、第三阶段(丙酮酸的生成)
(1)3-磷酸甘油醛的氧化
NAD+ + Pi 3 - 磷酸甘油醛
NADH +H+ 1,3 - 二磷酸甘油酸
(2)ATP的生成 ADP
1,3 - 二磷酸甘油酸
NAD+ FMN CoQ cyt.b cyt.c1 cyt.c cyt(a+a3) O2
ADP ATP ADP ATP ADP ATP
NAD+ CoQ ; CoQ cyt.c ; cyt.c O2
NADH + H+ 经呼吸链传递氧化可生成的
能量为: 3ADP
3ATP
FADH 2 经呼吸链传递氧化可生成的能量
5、说出血糖的来源、去路及正常值。
6、知道糖的代谢调节。
教学重点
章首
1、糖的无氧及有氧分解代谢反应及其生理
意义
2、糖的异生作用及其生理意义
3、血糖的正常值及血糖的来源与去路
教学难点
1、懂得糖的无氧及有氧分解代谢反应 2、说出糖的异生作用过程
第一节 糖类及其功能 一、糖的概念
糖是自然界的一大类有机化合物,为多羟 基的醛或酮及其衍生物。
ATP 3 - 磷酸甘油酸
(3)2- 磷酸甘油酸的生成
3- 磷酸甘油酸
2- 磷酸甘油酸
(4)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H2O
2- 磷酸甘油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5)ATP的再生成 ADP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ATP 烯醇式丙酮酸
丙酮酸
4、第四阶段(乳酸的生成)
NADH + H+ 丙酮酸
NAD+ 乳酸
反应总式: 葡萄糖 + 2ADP + 2H3PO4 酶系、无氧 2 乳酸 + 2ATP
1、第一阶段(磷酸已糖的生成与转变)
(1)糖原或葡萄糖(G)的磷酸化 H3PO4 G(n-1)
糖原(Gn)
1-磷酸葡萄糖(1-P-G)
ATP ADP
葡萄糖(G)
6-磷酸葡萄糖(6-P-G)
(2)6-磷酸果糖(6-P-F)的生成
6-P-G
6-P-F
(3)1,6-二磷酸果糖(1,6-2P-F)的生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