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第四单元

合集下载

生化习题(附答案)

生化习题(附答案)

生化习题(附答案)第一章蛋白质结构与功能一、选择题1.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是(CD)A、γ-氨基丁酸B、瓜氨酸C、天冬氨酸D、半胱氨酸E、β-丙氨酸2.下列哪些氨基酸属于碱性氨基酸(BD)A、丝氨酸B、组氨酸C、蛋氨酸D、精氨酸3.下列含有两个羧基的氨基酸是(C)A、苯丙氨酸B、赖氨酸C、天冬氨酸D、苏氨酸4.若样品蛋白质中含氮量为32克,则该样品的蛋白质含量为(D)A、100克B、32克C、72克D、200克E、50克5.测得某一蛋白含氮量是0.2克,此样品的约含蛋白质多少克?(B)A、1.00克B、1.25克C、1.50克D、3.20克E、6.25克6.处于等电点状态的蛋白质(A)A、分子不带净电荷B、分子带的电荷数最多C、电泳时泳动最快D、最不易沉淀7.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D)A、均由20种L-α-氨基酸组成B、均有一个N-端和一个C端C、均有一、二、三级结构D、二硫键参与维持空间结构8.蛋白质的变性是由于?(D)A、蛋白质氨基酸组成的改变B、蛋白质氨基酸顺序的改变C、蛋白质肽键的断裂D、蛋白质空间构想的破坏E、蛋白质的水解9.谷胱甘肽分子中不包括下列那种氨基酸(C)A、GluB、GlyC、AlaD、Cys10.某种蛋白质分子结构分析具有一个N端和一个C端,该蛋白质的最高级结构是(C)A、一级结构B、二级结构C、三级结构D、四级结构11.关于肽键叙述正确的是(B)A、可自由旋转B、肽单元处于一个平面C、键能最高D、为非共价键12.维持蛋白质三级结构的最重要的化学键是BA. 氢键B. 疏水键C. 二硫键D. 肽键13.维系蛋白质四级结构的化学键是(ABCD)A、氢键B、疏水键C、离子键D、范德华力14.分离纯化蛋白质的方法可依据(ABCD)A、分子大小和形状不同B、电荷不同C、溶解度不同D、蛋白质密度和形状15.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是:EA.盐键B.疏水键C.肽键D.二硫键E.氢键16.蛋白质变性是由于:DA.氨基酸排列顺序的改变B.氨基酸组成的改变C.肽键的断裂D.蛋白质空间构象的破坏E.蛋白质的水解17.于280 nm 波长处有吸收峰的氨基酸是D:A.丝氨酸和亮氨酸B.谷氨酸和天冬氨酸C.蛋氨酸和赖氨酸D.色氨酸和酪氨酸E.精氨酸和组氨酸18.测得某一蛋白含氮量是0.2克,此样品约含蛋白质多少克?( B )A. 1.00克B.1.25克C. 1.50克D. 3.20克E、6.25克19.谷胱甘肽分子中不包括下列那种氨基酸(A )A. AlaB. GlyC. GluD. Cys二、填空题1.蛋白质分子中,含有两个氨基的氨基酸是Lys ,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之间以肽键连接。

南开生化各章习题与答案

南开生化各章习题与答案

第一章蛋白质化学1.何谓蛋白质的等电点?其大小和什么有关系?2.经氨基酸分析测知1mg某蛋白中含有45ug的亮氨酸(MW131.2),23.2ug的酪氨酸(MW204.2),问该蛋白质的最低分子量是多少?3.一四肽与FDNB反应后,用6mol/L盐酸水解得DNP-Val.及三种其他氨基酸。

当这种四肽用胰蛋白酶水解,可得到两个二肽,其中一个肽可发生坂口反应,另一个肽用LiBH4还原后再进行水解,水解液中发现有氨基乙醇和一种与茚三酮反应生成棕褐色产物的氨基酸,试问在原来的四肽中可能存在哪几种氨基酸,它们的排列顺序如何?4.一大肠杆菌细胞中含 10个蛋白质分子,每个蛋白质分子的平均分子量为40 000,假定所有的分子都处于a螺旋构象。

计算其所含的多肽链长度?5.某蛋白质分子中有一4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肽段,折叠形成了由2条肽段组成的反平行?折叠结构,并含有一?转角结构,后者由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问此结构花式的长度约是多少?6.某一蛋白样品在聚丙烯酸胺凝胶电泳(PAGE)上呈现一条分离带,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硫基乙醇处理后再进行SDS-PAGE电泳时得到等浓度的两条分离带,问该蛋白质样品是否纯?7.“一Gly-Pro-Lys-Gly-Pro-Pro-Gly-Ala-Ser-Gly-Lys-Asn一”是新合成的胶原蛋白多肽链的一部分结构,问:1)哪个脯氨酸残基可被羟化为4一羟基脯氨酸?2)哪个脯氨酸残基可被羟化为3一羟基脯氨酸?3)哪个赖氨酸残基可被羟化?4)哪个氨基酸残基可与糖残基连接?8.一五肽用胰蛋白酶水解得到两个肽段和一个游离的氨基酸,其中一个肽段在280nm有吸收,且 Panly反应、坂口反应都呈阳性;另一肽段用汉化氰处理释放出一个可与茚三酮反应产生棕褐色产物的氨基酸,此肽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如何?9.研究发现,多聚一L-Lys在pH7.0呈随机螺旋结构,但在pH10为a螺旋构象,为什么?预测多聚一L-Glu在什么pH条件下为随机螺旋,在什么pH下为a螺旋构象?为什么?10.Tropomyosin是由两条a螺旋肽链相互缠绕构成的超螺旋结构。

七年级生物四单元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四单元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四单元知识点生物是一门研究生命及其活动的科学。

在初中生物的学习中,四单元内容涵盖了细胞的结构、组成、以及生命活动的基础、遗传及继承、进化和物种等几个方面。

本文将详细介绍七年级生物四单元的知识点。

一、细胞及其结构1.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组成。

2. 细胞膜:由脂质分子组成,主要功能是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平衡。

3. 细胞核:由核膜、染色体、核仁组成。

核膜具有保护和分离染色体的作用;染色体携带遗传信息;核仁负责合成蛋白质。

4. 常见的细胞结构: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中心体等。

二、细胞代谢1. 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和某些细菌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产生有机物质和氧气。

2. 呼吸作用:通过细胞内线粒体将食物中的有机物质分解为能量,同时放出二氧化碳和水。

3. 发酵作用:在无氧条件下,微生物通过发酵作用将有机物质分解成能量和乳酸或酒精等产物。

三、遗传及继承1. 基因和染色体:基因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位于染色体上。

人类细胞有23对染色体,其中一个是性染色体,决定着个体的性别。

2. 遗传的基本规律:包括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和染色体基础遗传规律。

3. 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指在基因序列中发生改变,包括点突变、插入突变和缺失突变等。

4. 遗传病: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包括地中海贫血、白化病、唐氏综合征等。

四、进化和物种1. 进化论:生物进化是指物种间的遗传变化和物种形态的渐变过程。

达尔文和华莱士等提出了“自然选择论”。

2. 物种概念:它是生物分类学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包括外貌相似、生态位相似和生理生化反应类似的生物。

3. 生物分类:从形态、生态、进化等多个角度出发进行分类。

人类属于灵长类。

总之,七年级生物四单元的知识点包括细胞及其结构、细胞代谢、遗传及继承、进化和物种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基本知识点的学习和应用,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世界,了解生命的奥秘和多样性,为未来深入学习生物学打下坚实基础。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S:32Ca:40Fe:56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1~10题每题2分,11~15题每题3分,共35分)1.下列关于天然水的净化操作中,净水程度最高的是()A.沉降B.过滤C.蒸馏D.吸附2.自来水厂生产流程如图所示,其中分离水中固态杂质的设备是()(第2题)A.反应沉淀池B.过滤池C.活性炭吸附池D.清水池3.某无人机的动力来源于锂电池,锂电池放电时生成亚锰酸锂(LiMnO2),其中锂元素显+1价,则锰元素的化合价是()A.-3 B.+2 C.+3 D.+44.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两个氧分子——O2B.氯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Cl3C.氯酸钾——KClO3D.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5.为响应党的号召,益阳市采取了一系列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的措施,以保护生态环境。

下列措施中,益阳市不会采纳的是() A.拆除水上娱乐设施,恢复湿地生态B.建立污水处理厂,处理城市生活污水C.整改或关停排放物不达标的企业D.大规模围湖造田,以发展经济6.下列有关净化天然水的实验方案中,不正确的是()A.向天然水中加入明矾,可加速悬浮杂质的沉降B.加入活性炭,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C.除去天然水中的泥沙,可采用蒸发结晶法D.除去可溶性杂质得到纯净水,可采用蒸馏的方法7.水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B.生活中可通过煮沸降低水的硬度C.洗菜、洗衣和淘米的水可用来浇花、拖地或冲厕所D.水通电分解时正极产生的氢气与负极产生的氧气体积比约为2∶18.最近科学家发现,水在-157 ℃超低温、正常压力或真空条件下仍呈液态,比蜂蜜还黏稠。

下列关于这种“高密度液态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性质与普通水不同B.分子不再运动C.氢、氧两种原子的个数比为2∶1 D.分子间的间隔比普通水大9.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化合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A.胆矾、洁净的空气B.液氧、碘酒C.冰水共存物、碳酸钠D.稀硫酸、加碘食盐10.现有:①FeO、②Fe2O3、③Fe3O4、④FeS四种含铁的化合物,其中含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③>②>①>④D.④>③>②>①11.丙氨酸是一种常见的氨基酸,其化学式为C3H x O2N,相对分子质量是8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丙氨酸属于氧化物B.丙氨酸中碳、氮元素的质量比为3∶1 C.丙氨酸化学式中x=7 D.每个丙氨酸分子中含有一个氧气分子12.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得出的相关结论合理的是() 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B.单质和氧气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所以化合反应都是单质和氧气的反应C.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13.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生化名词解释(生物化学)

生化名词解释(生物化学)

生化名词解释第一章1.一级结构:在蛋白质分子中,从N-端至C-端的氨基酸排列顺序称为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是蛋白质空间构象和特异生物学功能的基础。

2.二级结构:是指蛋白质分子中某一段肽链的局部空间结构,也就是该段肽链主链骨架原子的相对空间位置,并不涉及氨基酸残基侧链的构象。

3.三级结构:指整条肽链中全部氨基酸残基的相对空间位置,也就是整条肽链所有原子在三维空间的排布位置。

4.四级结构:蛋白质分子中各个亚基的空间排布及亚基接触部位的布局和相互作用,称为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5.超二级结构:在许多蛋白质分子中,可由2个或2个以上具有二级结构的肽段在空间上相互接近,形成一个有规则的二级结构组合称为超二级结构。

6.模体:蛋白质中具有特定功能的或作为一个独立结构一部分的相邻的二级结构的聚合体。

7.分子伴侣(molecular chaperon):通过提供一个保护环境从而加速蛋白质折叠成天然构象或形成四级结构的蛋白质。

8.肽单元(peptide unit):参与肽键的6个原子(Cα1、C、O、N、H、Cα2)位于同一平面构成。

9.结构域(domain)指的是分子量大的蛋白质折叠成的结构紧密、稳定的区域,可以各行其功能。

10.蛋白质变性(protein denaturation):在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破坏,从而导致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学活性的丧失,称为蛋白质变性。

第二章11.核酸:是以核苷酸为基本组成单位的生物信息大分子,具有复杂的结构和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可分为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

12.核酸杂交(nucleic acid hybridization):具有互补碱基序列的DNA或RNA分子,通过碱基对之间氢键形成稳定的双链结构,包括DNA和DNA的双链,RNA和RNA的双链,DNA和RNA 的双链。

13.核小体(nucleosome):是染色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由DNA和H1、H2A,H2B,H3和H4等5种组蛋白共同构成。

生化蛋白质复习笔记

生化蛋白质复习笔记

第四章蛋白质化学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存在于所有的细胞及细胞的所有部位。

所有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

第一节蛋白质的分子组成蛋白质结构复杂,它的结构单位——氨基酸很简单。

所有的蛋白质都是由20种氨基酸合成的,区别只是蛋白质分子中每一种氨基酸的含量及其连接关系各不相同。

一、一、氨基酸的结构氨基酸是由C、H、O、N等主要元素组成的含氨基的有机酸。

用于合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称为标准氨基酸。

标准氨基酸都是α-氨基酸,它们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结合在α-碳原子上,区别在于其R基团的结构、大小、电荷以及对氨基酸水溶性的影响。

在标准氨基酸中,除了甘氨酸之外,其他氨基酸的α-碳原子都结合了4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羧基、氨基、R基团和一个氢原子(甘氨酸的R基团是一个氢原子)。

所以α-碳原子是手性碳原子,氨基酸是手性分子。

天然蛋白质中的氨基酸为L-构型,甘氨酸不含手性碳原子,但我们习惯上还是称它L-氨基酸。

苏氨酸、异亮氨酸各含两个手性碳原子。

其余标准氨基酸只含一个手性碳原子。

二、氨基酸的分类根据R基团的结构可以分为脂肪族、芳香族、杂环氨基酸;根据R基团的酸碱性可以分为酸性、碱性、中性氨基酸;根据人体内能否自己合成可以分为必需、非必需氨基酸;根据分解产物的进一步转化可以分为生糖、生酮、生糖兼生酮氨基酸;根据是否用于合成蛋白质(或有无遗传密码)可以分为标准(或编码)、非标准(或非编码)氨基酸。

(一)含非极性疏水R基团的氨基酸这类氨基酸的侧链是非极性疏水的。

其中包括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甘氨酸、甲硫氨酸(蛋氨酸)、脯氨酸。

(二)含极性不带电荷R基团的氨基酸这类氨基酸包括丝氨酸、苏氨酸、半胱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酰胺、酪氨酸,其侧链具亲水性,可与水形成氢键(半胱氨酸除外),所以与非极性氨基酸相比,较易溶于水。

(三)碱性氨基酸pH7.0时侧链带正电荷的氨基酸包括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含咪唑基。

(四)酸性氨基酸包括天冬氨酸、谷氨酸四、氨基酸的理化性质(一)两性电离与等电点所有的氨基酸都含有氨基,可以结合质子而带正电荷;又含有羧基,可以给出质子而带负电荷,氨基酸的这种电离特性称为两性电离。

初三化学四单元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四单元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四单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种物质属于化合物?A. 氧气(O2)B. 二氧化碳(CO2)C. 铁(Fe)D. 氢气(H2)2.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如果需要制取16克氧气,需要分解多少克的过氧化氢(H2O2)?2H2O2 → 2H2O + O23. 以下哪个是化学变化?A. 水的蒸发B. 铁生锈C. 新鲜空气的混合D. 盐溶解在水中4. 以下哪种物质属于混合物?A. 纯水B. 空气C. 纯金D. 纯银5. 以下哪个是酸?A. 碳酸氢钠(NaHCO3)B. 醋酸(CH3COOH)C. 氢氧化钠(NaOH)D. 碳酸钠(Na2CO3)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化学方程式书写时需要遵循的两个原则是________和________。

7. 根据题目2中的化学方程式,设需要分解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克,可以得到方程:_______。

8.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________组成的物质。

9. 酸的共性之一是具有________性。

10.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________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1. 简述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

12. 为什么说水是生命之源?四、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13. 已知某化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7%,其余为氧元素。

求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14. 某工厂每天需要消耗1000kg的硫酸,如果硫酸的浓度为98%,求该工厂每天需要多少千克的纯硫酸。

五、实验题(每题5分,共10分)15. 描述如何使用天平测量一定质量的固体物质。

16. 描述如何使用滴定法测量溶液的酸碱度。

答案:一、选择题1. B2. 68克(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得出)3. B4. B5. B二、填空题6. 质量守恒,客观事实7. 68/32 = x/168. 物质9. 酸性10. 不同三、简答题11. 化学变化是指物质的组成发生变化,通常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或吸收,而物理变化是指物质状态的改变,不涉及组成的变化。

生化名词解释

生化名词解释

第一章核酸化学一、名词解释1、核苷:是由一个碱基和戊糖通过糖苷键连接的化合物。

2、核苷酸:是核苷与磷酸通过磷酸酯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

3、磷酸二酯键:是两个核苷酸分子核苷酸残基的两个羟基分别与同一磷酸基团形成的共价连接键。

4、核酸:由核苷酸或脱氧核苷酸通过3'-5'磷酸二酯键连接而成的大分子。

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物功能,主要储存遗传物质和传递遗传信息。

5、核酸的一级核苷酸结构:是指DNA分子中各种脱氧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和排列顺序。

6、DNA二级结构:是指构成DNA的多聚脱氧核苷酸链之间通过链间氢键卷曲而成的构象。

7、碱基互补规律:在DNA分子结构中,由于碱基之间的氢键具有固定的数目和DNA两条链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使得碱基配对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这就是A(腺嘌呤)一定与T (胸腺嘧啶)配对,G(鸟嘌呤)一定与C(胞嘧啶)配对,反之亦然。

碱基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8、环化核苷酸:是指单核苷酸中的磷酸基分别与戊糖的3'-OH及5'-OH形成的酯键,这种磷酸内酯的结构成为环化核苷酸。

9、Tm值:是指DNA热变形时,增色效应达到50%是的温度。

10、增色效应:DNA从双螺旋的双链结构变为单链的无规则的卷曲状态时,在260nm处的紫外光吸收值增加。

11、减色效应:是变形的核酸复性时,其在260nm处的紫外光吸收值降低甚至恢复到未变形时的水平。

12、分子杂交:是使单链DNA或RNA分子与具有互补碱基的另一DNA或RNA 片断结合成双链的技术。

第二章蛋白质化学一、名词解释1、构象:是指具有相同结构式和相同构型的分子在空间里可能的多种形态。

2、构型:是指具有相同分子式的立体结构体中取代基团在空间的相同取向。

3、肽平面:是指多肽链或蛋白质分子中,组成肽键的C、O、N、H4个原子与两个相邻的α—碳原子共处一个平面。

4、α—螺旋:蛋白质中常见的一种二级结构,肽链主链绕假想的中心轴盘绕成螺旋状,一般都是右手螺旋结构,螺旋是靠链内氢键维持的。

生物体的化学组成

生物体的化学组成

第四章 生物体的化学组成
各种有机质的平均组成及其意义
生物体的平均元素组成(据黄第藩,1982,王启军,1984)
元素组成
C
藻类、浮游植物 68
生 细菌、酵母 50
物 浮游动物
57
体 陆生植物
54
植物木质部 50
H
O
N
9.8
20
2.2
6.7 12.4~30.5 12.4
8.5
33 2.75
6
37 2.75
H/C原子比
第四章 生物体的化学组成
各种有机质的平均组成及其意义
由图表可以看出:(1)作为有机质的演化产物,石油相对 富氢贫氧,煤化作用早期的泥炭相对贫氧富氢,而高阶煤相对 富碳贫氢。与此相比,各类生化组分中,脂类在元素组成上相 对富氢贫氧,与石油最为相近,而碳水化合物(纤维素),尤 其是木质素,与泥炭最为接近,蛋白质则介于两者之间。由此 不难理解,脂类只需要经过少许变化即可成为石油,因而应该 是最为有利的成油先质,而碳水化合物和木质素可能主要倾向 于成煤,但它可以成为重要的生气先质(以后介绍)。蛋白质 则可能因为易于分解、丹宁等则可能因为数量较少而成烃意义 有限。(2)就各类生物体与石油的元素组成的比较来说,浮游 植物、浮游动物和细菌易于成油,而高等植物更易成煤。
第四章 生物体的化学组成
天然产生的生物主要包括浮游植物、细菌、 高等植物和浮游动物。但如果从元素组成上 来考察,它们均主要由碳(C)、氢(H)、氧(O)、 氮(N)、硫(S)等元素组成,如果从生物化学 组分来考察,它们主要由糖类、脂类、蛋白 质、核酸及(高等植物的)木质素所组成, 此外,还有少量维生素、激素和无机的矿物 质(无机盐)。沉积有机质来源于生物体, 它应该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原始生物体的元 素组成和化学组成特征,这正是我们研究生 物的化学组成的原因。

第二单元 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第四章 糖代谢

第二单元 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第四章 糖代谢

第二单元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第四章糖代谢二、生化术语1.中间代谢:通常指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和体内原有的物质在一切组织和细胞中进行的各种化学变化。

2.糖原(glycogen):动物细胞中葡萄糖的贮存形式。

肌糖原主要供给肌肉收缩时能量的需要,肝糖原主要维持血糖的稳定。

3.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

其水平的稳定对确保细胞执行正常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正常人的血糖值为每100ml血含有80~120mg葡萄糖)。

4.糖酵解(glycolysis):在无氧条件下,由葡萄糖氧化分解转化为丙酮酸的过程。

5.发酵(fermentation):指葡萄糖及其他有机物的厌氧降解过程,生成乳酸称乳酸发酵,生成乙醇称生醇发酵。

6.丙酮酸脱氢酶系(pyruvate dehydrogenase complex):一种多酶复合体,分布在线粒体内膜上,催化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辅酶A。

在大肠杆菌中,这种复合体包括3种酶(丙酮酸脱氢酶E1、和6种辅因子(TPP+、硫辛酸、辅酶A、FAD、NAD 二氢硫辛酸转乙酰基酶E2、二氢硫辛酸脱氢酶E3)+、Mg2+)。

7.三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 acid cycle 简称TCA循环):以乙酰CoA和草酰乙酸缩合成柠檬酸后再经一系列反应又重新生成草酰乙酸的环状途径。

该途径的第一个代谢物是柠檬酸,所以又称柠檬酸循环;柠檬酸含有三个羧基,故称三羧酸循环;德国科学家H.Krebs发现,又称Krebs循环。

8.回补反应(anaplerotic reaction):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代谢物也是其他物质生物合成的前体,当它们为了同化的目的而被移去时,必须进行“补充”或“填充”,才能维持TCA循环的正常进行。

如丙酮酸在丙酮酸羧化酶的催化下生成草酰乙酸反应。

9.乙醛酸循环(glyoxylate cycle):存在于植物和微生物中,是将2个乙酰CoA转变成一分子草酰乙酸的环状途径。

循环中有乙醛酸,所以称乙醛酸循环。

生化一到三章

生化一到三章

第一章一、蛋白质的功能:酶;调节蛋白;转运蛋白;收缩或运动蛋白;防御蛋白;营养和储存蛋白;结构蛋白;其他蛋白二、氨基酸分类:(1)非极性R基氨基酸:I、L、A、V、M、F、W、P (Ile异亮氨酸、Leu亮氨酸、Ala丙氨酸、Val缬氨酸、Met甲硫氨酸、Phe苯丙氨酸、Trp色氨酸、Pro脯氨酸)(2)不带电的极性R基氨基酸:S、T、Y、Q、N、C、G (Ser丝氨酸、Thr苏氨酸、Tyr酪氨酸、Gln谷氨酰胺、Asn天冬酰胺、Cys半胱氨酸、Gly甘氨酸)(3)带正电的R基氨基酸:R、H、K (Arg精氨酸、His组氨酸、Lys赖氨酸)(4)带负电的R基氨基酸:D、E (Asp天冬氨酸、Gln谷氨酸)三、氨基酸的理化性质:(1)两性解离及等电点(2)芳香族氨基酸的紫外吸收性质:W、Y、F(含共轭双键)在280nm波长附近有最大的光吸收峰(3)茚三酮反应:氨基酸与茚三酮反应产生蓝紫色化合物四、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一级结构:多肽链上各种氨基酸从N端至C端的排列顺序二级结构:某段肽链主链骨架原子的相对空间位置,并不涉及氨基酸残基侧链的构象三级结构:包括主、侧链在内,一条多肽链中所有原子在三维空间的整体排布四级结构:寡聚蛋白中亚基的立体排布、亚基之间的相互关系每条肽链为一个亚基,由亚基构成的蛋白质叫寡聚蛋白五、蛋白质分子结构详述一级结构:蛋白质分子的一级结构是其生物学活性及特异空间结构的基础稳定因素:肽键、二硫键二级结构:肽单元:肽键中的四个原子和与之相邻的两个α碳原子位于同一刚性平面,构成一个肽单元反式肽单元更稳定。

二级结构主要形式:α螺旋、β折叠、β转角α螺旋特点:(1)主链围绕中心轴有规律地螺旋式上升,每3.6个氨基酸残基螺旋上升一圈,每个氨基酸残基向上移动0.15nm,螺距为0.54nm;(2)第一个肽平面羰基上的氧与第四个肽平面亚氨基上的氢形成氢键,α螺旋很稳定;(3)形成右手螺旋;(4)侧链R基团伸向螺旋外侧β折叠特点:(1)多肽链充分伸展,各肽键平面之间折叠成锯齿状结构,侧链R基团交错位于锯齿状结构的上、下方;(2)两条以上肽键或若干肽段平行排列,它们之间形成链间氢键维系,氢键方向与β折叠长轴垂直;(3)两条肽链走向相同为顺平型折叠,两条肽链走向相反为反平行折叠,反平行折叠更加稳定β转角:非重复区的某些部位,多肽链主链出现的180°的回折,由四个连续的氨基酸残基组成,第一个残基的羰基氧与第四个残基的亚氨基氢成氢键,成三个连续的肽单元。

七年级科学第四单元知识点

七年级科学第四单元知识点

七年级科学第四单元知识点七年级科学第四单元主要是关于生物的一些知识点,包括生命现象、细胞结构和功能、生物分类等。

下面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生命现象生命现象是生物体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现象,它包括营养、运动、感受、繁殖等。

其中,营养是确保生物体存活的基本条件,主要包括消化、吸收和排泄等三个过程;运动是生物体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反应,分为自发运动和刺激运动;感受是生物体对外界刺激的感知,主要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方面;繁殖则是生物体保持种群数量的重要手段,包括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

二、细胞结构和功能细胞是生物体的最基本单位,它是所有生命现象的发生和维持的基础。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质。

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的特有结构,主要作用是保护细胞;细胞膜是控制细胞内外物质交换的关键结构,它可以将细胞内的物质与外界隔离开来;细胞质则是细胞内最重要、最复杂的部分,包括细胞核、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器官,它们各自承担着不同的生化合成和代谢功能。

三、生物分类生物分类是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生境等特征,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和层次。

生物分类有一个标准化的名字体系,称为“生物命名法”,它以拉丁文为基础,将生物的名字分为学名和通名两个部分。

在生物命名法中,生物的分类层次一般按照种、属、科、纲、目、门、界等七个等级划分。

以上就是七年级科学第四单元的主要知识点介绍,相信大家已经对这些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

生命现象、细胞结构和功能、生物分类都是比较基础且重要的生物知识,对于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第二章 第三节《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第二章 第三节《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教案设计:黄健全学校:广东佛山顺德区龙江丰华中学时间:2012年3月7日教案名称:《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三节《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教案龙江镇丰华中学生化科组黄健全一、教材的地位作用七年级下册第一章人的由来学生已明白青春期正是长身体的重要时期,所以认识到必须经常参加体育煅炼和摄取足够的营养物质,但应如何合理膳食正是学生们不太清楚,而又是逼切想了解的问题。

/i?ct=503316480&z=&tn=baidui magedetail&word=%BA%CF%C0%ED%C9%C5%CA%B3&in=18022&cl =2&lm=-1&st=-1&pn=5&rn=1&di=62207147565&ln=1975&fr=&fm=detai l&fmq=1331080163671_R&ic=0&s=&se=1&sme=0&tab=&width=&height =&face=0&is=&istype=2#pn9&-1&di28707123645&objURLhttp%3A%2F %%2Ff%2Fmeirongshipu%2F1%2F1%2Fd%2FH%2F-%2F-%2F111.jpg&fromURLhttp%3A%2F%%2Fmeirongshipu %2Fod%2Finformation%2Fa%2Fshanshizhinan.htm&W264&H300&T7821 &S76&TPjpg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能举例说出什么是合理营养,关注食品安全。

2、技能目标尝试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

3、情感目标学会运用所学的有关合理营养的知识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 课题2 水的净化同步练习题(无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 课题2 水的净化同步练习题(无答案)

课题2水的净化1.自来水厂从水库取水生产自来水,有如下净化步骤:①取水,②杀菌消毒,③加明矾吸附沉降,④过滤,⑤活性炭层吸附。

以下水的净化步骤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②C.①④②③⑤D.①③②⑤④2.过滤是化学实验中一项重要的基本操作,其中不需要的仪器是()A.量筒 B.漏斗 C.烧杯 D.玻璃棒3.下列关于过滤的说法错误的是()A.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会减慢过滤速度B.漏斗内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C.漏斗的下端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D.用玻璃棒在漏斗中搅拌,以加快过滤速度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软水中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B.软水是不含任何杂质的水C.向蒸馏水中加入肥皂水,振荡后有较多泡沫产生D.硬水通过活性炭吸附后可变成软水5.下列操作可有效降低水的硬度的是()A.静置 B.煮沸C.过滤 D.吸附6.下列单一操作中,净化水的程度最高的是()A.过滤 B.蒸馏C.吸附 D.静置沉淀7.下列关于水的净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活性炭可除去水中的异味B.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C.通过煮沸可降低水的硬度D.实验室中常用蒸馏的方法将硬水软化8.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明矾净水能将硬水转化为软水B.活性炭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是化学变化C.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D.用过滤的方法可以使硬水软化9 2017年夏季,我国南方下了特大暴雨,造成了严重的城市内涝,这次事件提醒人们,在城市高速发展的同时,要重视城市排水设施的建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通过过滤可以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B.用活性炭吸附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C.将自来水加热煮沸后有水垢产生说明自来水是混合物D.城市下水道入口处的箅子利用了过滤原理10关于图所示几种净水方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③中玻璃棒所起的作用是引流B.④中粒状活性炭层的作用是过滤和吸附C.上述净水方法中,能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有①②③D.①中的烧瓶中加入碎瓷片的目的是防止加热时液体暴沸11.自来水厂净化河水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8版生化习题汇总

8版生化习题汇总

请认真思考书本每章课后思考题第一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一、名词解释蛋白质的等电点、肽单元(peptide unit)肽键平面,酰胺平面、模体(motif )超二级结构(supersecondary structure)、结构域(domain)、分子伴侣(chaperon)、协同效应(cooperativity)、蛋白质组(proteome)变构效应(allosteric effect)、蛋白质变性( denaturation of protein)、蛋白质家族、蛋白质超家族二、填空:1. 维系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化学键为________________,维系一级结构的化学键是________________。

2. 各种蛋白质的平均含氮量为,据此可通过测定组织样品的含氮量来计算含量。

3. 蛋白质的四级结构是由两条以上具有_________结构的多肽链,通过______键相互结合构成的。

4. 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5. 由于所有的氨基酸都含有碱性的_________和酸性的________,因此氨基酸是两性电解质。

6.蛋白质的最大紫外吸收峰值在_________附近,而核酸则在_________附近。

7. 蛋白质的特征元素是________,平均含量约为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和____氨酸在280nm波长附近具有最大的光吸收峰。

9.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为________,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________种。

10.根据侧链基团的结构和性质可将20种氨基酸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五类。

三、问答题1.氨基酸的结构通式、特点、分类、三字符?2.蛋白质的主要理化性质有哪些?3.举例说明蛋白质变性、沉淀和凝固的关系。

4.简述导致蛋白质变性的主要因素,如何在蛋白质分离纯化中减少其变性机会。

执业医师考试各个单元考试内容

执业医师考试各个单元考试内容

执业医师考试的四个单元分别是:
1、第一单元:传染、精神神经、内分泌、药理学、生理、生物化学、医学法规、医学伦理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心理学、预防医学、医学免疫学;
2、第二单元:传染、病理、精神神经、内分泌、呼吸、泌尿内科、消化、心血管、血液、生理、生物化学、运动系统、医学免疫学;
3、第三单元:精神神经、泌尿、消化、心血管、血液、症状体征、运动系统、药理学;
4、第四单元:儿科学、妇科、运动系统、心血管。

执业医师考试总分为600分(执业总分600分,600道单项选择题)。

考试科目及分值所占比例如下:
公共科目、基础科目、临床科目三个版块:
公共科目:卫生法规、预防医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l0%。

分值60分。

基础科目:生理、病理、药理、生化、微免疫,15%。

分值90分。

临床科目: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75%。

分值450分。

其中内、外、妇、儿比例为32%、23%、9.5%、10.5%。

学科题量及百分比:基础综合145题,专业综合455题。

第四章生物大分子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第四章生物大分子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试卷第1页,共8页第四章生物大分子 单元测试一、单选题(共12小题)1.以玉米(主要成分是淀粉)为原料制备乙醇的流程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C 12H 22O 11属于二糖B .可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乙醇和水C .可用新制Cu(OH)2悬浊液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D .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生成乙醇,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银镜反应后试管壁上的银镜,用浓盐酸洗涤B .盛放过苯酚的试剂瓶中残留的苯酚,用水洗涤C .淀粉溶液加稀硫酸共热后,加入新制2Cu(OH)悬浊液,可检验淀粉水解产物D .将2%的氨水逐滴滴入2%的3AgNO 溶液,直至沉淀恰好溶解,可制得银氨溶液 3.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 .沼气B .蔗糖C .漂白粉D .高岭土4.如图表示生物体内核酸的基本组成单元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③是尿嘧啶,则此图是组成RNA 的原料B .DNA 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取决于③的种类C .若③为脱氧核糖,则与③相连的③有五种D .DNA 和RNA 在核苷酸上的不同点只在③方面5.新冠病毒是一种具有包膜的RNA 病毒,包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

核酸检测就是检测新冠病毒的RNA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核酸和蛋白质都是生物大分子 B .核酸和蛋白质都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C .核酸中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酯键连接D .一定浓度的含氯消毒液可使新冠病毒中的蛋白质变性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淀粉、蛋白质和油脂都能发生水解反应试卷第2页,共8页B .猪油、奶油、花生油、大豆油都属于油脂C .利用植物秸秆等生物质中的纤维素可以生产酒精,用作燃料D .向鸡蛋清的水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可能产生沉淀,加水后沉淀又会溶解 7.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A .AB .BC .CD .D8.下列有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A .CH 3COOH+C 2H 5OH 催化剂Δ−−−−−→CH 3COOC 2H 5+H 2O 取代反应 B .CH 3CH 2OH+O 2CuΔ−−→CH 3CHO+H 2O 氧化反应 C .(C 6H 10O 5)n +nH 2O 催化剂−−−→nC 6H 12O 6 加成反应D .+3NaOH Δ−−→3C 17H 35COONa+ 水解反应9.某小组同学自酿米酒,具体步骤如下:糯米−−−−→冲洗、浸泡①−−−−→蒸熟、晾凉②−−−−→拌入酒曲③−−−−−→密封恒温发酵④−−−−→定时检测⑤米酒 定时监测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糯米中淀粉在酒曲中糖化酶作用下水解为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转化为乙醇B.酿造过程中米酒pH逐渐减小,可能是因为部分乙醇被空气氧化为乙酸C.从第7天开始米酒的酒精度几乎不变,说明溶液中的葡萄糖已经完全反应D.该小组最终酿出的米酒酒精度不高,可采用蒸馏法提高酒精度10.从分子结构上看,糖类是多羟基醛、多羟基酮和它们的脱水缩合物。

【生化】名词解释

【生化】名词解释
六.生物氧化
酸。 5. 一碳单 位:指 有些氨基 酸再分 解代谢过 程中产 生的 含有一个碳原子的 集团,它的运载体为四氢叶酸
八.核苷酸代谢
1.核 苷酸从头合成(de novo synthesis):利用磷酸核 糖、 氨基酸、一碳单位及 CO2 等简单物质为原料,经过一 系列酶促反应,合 成核苷酸的途径。 2.核苷酸的补救合成(salvage pathway):利用体内游离 的嘌呤( 嘧啶)或嘌呤(嘧啶 )核苷,经过简单的反 应, 合成嘌呤(嘧啶)核苷酸的过程,称为补救合成(或重 新利用)途径。 3.核苷酸合成的抗代谢物:一些嘌呤(嘧啶)、氨基酸 或 叶 酸等 的 类似 物竞 争 性抑 制或 “以 假 乱真 ”方 式 干 扰 或阻断嘌呤(嘧啶)核苷酸的合 成代谢,进而阻止核 酸及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意义:抗肿 瘤作用
14.结构域( domain):是指在较大 蛋白质分子中,由 于多肽链上相邻的 模序紧密联系,形成二个或多个 在空 间上可以明显区别 的局部区域(一般为球状),该区域 称为结构域。结构域约含 100-200 个氨基酸残基,各自 有独特的空间构象 ,并承担不同的生物学功能。
二.核酸
1.核小体 (nucleosome)核小体由 DNA 和组蛋白共同构 成。组蛋白分子共有五种,分别称为 H1,H2A,H2B, H3 和 H4。各两分子的 H2A,H2B,H3 和 H4 共同构 成了核小体的核心,DNA 双螺旋分子缠绕在这一核心 上构成了核小体。 2.增色效应(hyperchromic effect)DNA 的增色效应 是指在其解链过程中,DNA 的 A260 增加,与解链程度 有一定的比例关系 。 3.Tm 值 5 DNA 变性过程中,紫外光吸收值达到最大 值的 50%时的温度称为 DNA 的解链温度(Tm)。在 Tm 时,核酸分子内 50%的双链结构被解开。Tm 值与 DNA 的分子大小和所含碱基中的 G+C 比例成正比。 4.退火(annealing) 即核酸的复性,变性核酸在一定 的条件下(如温度)逐步恢 复到生理范围内,两条 互补 链重新恢复到天然 的双螺旋构象。 7.核酶(ribozyme)具有自我催化的能力 RNA 分子自 身可以进行分子的剪接,这种具有催化作用的 RNA 被 称为核酶。 8.核酸分子杂交(molecular hybridization)热变性的 DNA 经缓慢冷却过程中,具有碱基序列部分互补的不 同的 DNA 之间或 DNA 与 RNA 之间形成杂化双链的现 象称为核酸分子杂 交。 9.小分子干扰 RNA (siRNA)小片段双链 RNA,诱导序 列特异的转录后基 因沉默,其作用具有放大和持续 的特 点。 10.核酸变性(denaturation 在某些理化因素下,核酸 分子互补双链之间 氢键断裂,是双螺旋结构松散变 成单 链过程称为核酸变 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糖代谢人体所需能量的50%-70%来自糖,因此提供能量是糖类最主要的生理功能。

糖类也是结构成分,其中有蛋白聚糖、糖蛋白和糖脂等。

体内还有一些具特殊生理功能的糖蛋白,如激素、酶、免疫球蛋白等。

第一节糖的分解代谢在氧的供应充足时,葡萄糖进行有氧氧化,彻底氧化成C02和水;在缺氧的情况下则进行酵解,葡萄糖生成乳酸。

一、糖酵解基本途径、关键酶和生理意义糖酵解途径是体内葡萄糖代谢最主要的途径之一,也是糖、脂肪和氨基酸代谢相联系的途径。

由糖酵解途径的中间产物可转变成甘油,以合成脂肪,反之由脂肪分解而来的甘油也可进入糖酵解途径氧化。

丙酮酸可与丙氨酸相互转变。

(一)基本途径糖酵解在胞液中进行,其途径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葡萄糖生成2个磷酸丙糖。

第二阶段由磷酸丙糖转变成丙酮酸,是生成ATP的阶段。

第一阶段包括4个反应:①葡萄糖被磷酸化成为6-磷酸葡萄糖。

此反应由已糖激酶或葡萄糖激酶催化,消耗1分子ATP;②6-磷酸葡萄糖转变成6-磷酸果糖;③6-磷酸果糖转变为1,6-二磷酸果糖。

此反应由6-磷酸果糖激酶-1催化,消耗1分子ATP;④1,6-二磷酸果糖分裂成二个磷酸丙糖。

第二阶段由磷酸丙糖通过多步反应生成内酮酸。

在此阶段每分子磷酸丙糖可生成1分子NADH+H+和2分子ATP,ATP由底物水平磷酸化产生。

l,3-二磷酸甘油酸转变成3-磷酸甘油酸时产生一分子ATP。

磷酸烯醇型内酮酸转变成丙酮酸时又产生1分子ATP,此反应由丙酮酸激酶催化。

丙酮酸接收酵解过程产生的1对氢而被还原成乳酸。

乳酸是糖酵解的最终产物。

(二)关键酶糖酵解途径中大多数反应是可逆的,但有3个反应基本上不可逆,分别由己糖激酶(或葡萄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1和丙酮酸激酶催化,是糖酵解途径流量的3个调节点,所以被称为关键酶。

在体内,关键酶的活性受到代谢物(包括ATP,ADP)和激素(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的周密调控。

【执业】 8(2002)A.3-B.C.磷酸果糖激酶-1D.E.答案:C【执业】13.下列关于己糖激酶叙述正确的是(2003)A.B.C.D.催化反应生成6-E.是酵解途径的唯一的答案:C/A【执业】 14.在酵解过程中催化产生NADH(2003)A.B.3-C.D.E.答案:B【执业】15.进行底物水平磷酸化的反应是(2004)A.葡萄糖→6-B.6-磷酸果糖→1,6-C.3-磷酸甘油醛→1,3-D.琥珀酰CoAE.丙酮酸→乙酰CoA答案:D【助理】10 下列属于糖酵解途径关键酶的是(2006)A.6-磷酸葡萄糖酶B.丙酮酸激酶C.柠檬酸合酶D.苹果酸脱氢酶E.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答案:B(三)生理意义糖酵解最重要的生理意义在于迅速提供能量尤其对肌肉收缩更为重要。

此外,红细胞没有线粒体,完全依赖糖酵解供应能量。

神经、白细胞、骨髓等代谢极为活跃,即使不缺氧也常有糖酵解提供部分能量。

二、糖有氧氧化基本途径及供能葡萄糖在有氧条件下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过程称为有氧氧化。

有氧氧化是糖氧化的主要方式,绝大多数细胞都通过有氧氧化获得能量。

(一)基本途径及供能有氧氧化途径的第一阶段与糖酵解相同即从葡萄糖转变成丙酮酸;第二阶段为丙酮酸转入线粒体内并氧化成乙酰辅酶A;第三阶段为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

1.丙酮酸氧化丙酮酸透过线粒体内膜,进入线粒体内,经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催化进行脱氢、脱羧反应转变成乙酰辅酶A和NADH+H+。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是由三个酶和五个辅酶组成,其中含有维生素B1,B2、泛酸、烟酰胺等。

2.三羧酸循环上述生成的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可氧化成CO2,释放出的氢经氧化磷酸化而生成水。

三羧酸循环也称柠檬酸循环,由一系列反应组成环形循环。

起始的乙酰辅酶A与四碳的草酰乙酸形成柠檬酸。

柠檬酸转变成异柠檬酸,然后脱氢、脱羧转变成α-酮戊二酸,后者再经脱氢、脱羧变成琥珀酰辅酶A。

琥珀酰辅酶A转变成琥珀酸时产生1分子底物水平磷酸化的GTP。

琥珀酸经过三步反应可再生成循环开始的草酰乙酸。

草酰乙酸与另一分子的乙酰辅酶A结合,开始了新一轮的循环。

3.供能每一次三羧酸循环,一分子的乙酰辅酶A彻底氧化分解,生成两个CO2和4对氢,氢通过电子传递链传给氧形成水的过程中,释放能量合成ATP。

1 个乙酰辅酶A释放12个ATP,1 个丙酮酸在线粒体内彻底氧化生成15个ATP。

一个葡萄糖糖酵解生成8个ATP。

1分子葡萄糖转变成2分子丙酮酸,再经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和三羧酸循环完全氧化可产生38个ATP。

葡萄糖完全氧化释放的能量为2840kJ/mol,而38个ATP所储能量为38x30.5 kJ/mol=1160kJ/mol,因此糖有氧氧化的利用能的效率达40%之高。

【执业】2.1 mol丙酮酸在线粒体内彻底氧化生成ATP的molA.12B.15C.18D.21E.24答案:B【执业】20.A.循环一周生成4对NADHB.循环一周可生成2ATPC.乙酰CoAD.E.循环一周生成2分子CO2答案:D【执业】21.不参与三羧酸循环的化合物是(2001)A.B.C.D.α-E.答案:C【执业】22.A.3-B.C.D.6-E.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答案:D【助理】72003)A.是不可逆反应B.经呼吸链传递氢生成12分子ATPC.是体内生成草酰乙酸的主要途径D.生成4分子CO2E.1分子柠檬酸被消耗答案:A【助理】9 1 mol下列物质在有氧时彻底氧化,净生成ATP数最多的是(2005)A.葡萄糖B.丙酮酸C.乳酸D.1,3-二磷酸甘油酸E.1,6-二磷酸果糖答案:E解析:葡萄糖转变为1,6-二磷酸果糖需消耗2个ATP。

(一)三大营养素的最终代谢通路糖、脂肪和蛋白质在分解代谢过程都先生成乙酰辅酶A,乙酰辅酶A与草酰乙酸结合进入三羧酸循环而彻底氧化。

所以三羧酸循环是糖、脂肪和蛋白质分解的共同通路。

(二)糖、脂肪和氨基酸代谢的联系通路三羧酸循环另一重要功能是为其他合成代谢提供小分子的前体。

a-酮戊二酸和草酰乙酸分别是合成谷氨酸和天冬氨酸的前体;草酰乙酸先转变成丙酮酸再合成丙氨酸;许多氨基酸通过草酰乙酸可异生成糖。

所以三羧酸循环是糖、脂肪酸(不能异生成糖)和某些氨基酸相互转变的代谢枢纽。

第二节糖原的合成与分解糖原是体内糖的储存形式,主要存在于肝脏和肌肉,分别称为肝糖原和肌糖原。

人体肝糖原总量70-100g,肌糖原180-300g一、肝糖原的合成进入肝的葡萄糖先在葡萄糖激酶作用下磷酸化成为6-磷酸葡萄糖,后者再转变成1-磷酸葡萄糖,1-磷酸葡萄糖与UTP反应生成尿苷二磷酸葡萄糖(UDPG)。

UDPG被视为活性葡萄糖,最后在糖原合成酶作用下,UDPG分子中的葡萄糖基转移至糖原的糖链末端。

上述反应反复进行,可使糖链不断延长。

葡萄糖合成糖原是耗能的过程,共消耗2个ATP。

二、肝糖原的分解肝糖原的非还原端在磷酸化酶作用下,分解下一个葡萄糖,即1-磷酸葡萄糖,后者转变成6-磷酸葡萄糖。

6-磷酸葡萄糖再水解成游离葡萄糖,释放人血,此反应由葡萄糖-6-磷酸酶催化,此酶只存在于肝、肾中,肌肉内没有。

所以只有肝和肾的糖原分解可补充血糖浓度,肌糖原不能分解成葡萄糖。

第三节糖异生体内非糖化合物转变成糖的过程称为糖异生。

肝脏是糖异生的主要器官。

只有肝、肾能通过糖异生补充血糖。

能进行糖异生的非糖化合物主要为甘油、氨基酸、乳酸和丙酮酸等。

【执业】1A.B.C.D.E.答案:C【助理】11 下列化合物不属于糖异生的原料的是(2006)A.甘油B.氨基酸C.丙酮酸D.乳酸E.脂肪酸答案:E一、糖异生的基本途径从丙酮酸生成葡萄糖的具体反应过程为糖异生途径,与糖酵解的途径相反。

糖酵解与糖异生途径的多数反应是共有的,是可逆的,但糖酵解途径中有3个非平衡反应是不可逆反应,在糖异生途径中需由另外的反应和酶替代。

(—)丙酮酸转变成磷酸烯醇型丙酮酸丙酮酸经丙酮酸羧化酶作用生成草酰乙酸,草酰乙酸再进一步转变成磷酸烯醇型丙酮酸,由丙酮酸转变为磷酸烯醇型丙酮酸共消耗2个ATP。

(二)1,6-二磷酸果糖转变为6-磷酸果糖此反应由果糖二磷酸酶催化,有能量释放,但并不生成ATP,所以反应易于进行。

(三)6-磷酸葡萄糖水解为葡萄糖此反应由葡萄糖-6-磷酸酶催化。

由于此酶主要存在于肝和肾,所以肝和肾的糖异生产生的葡萄糖可补充血糖,其他组织则不能。

体内通过代谢物和激素对糖异生和糖酵解途径中两个底物循环的细微调节,达到控制糖代谢的反应方向,以维持血糖浓度的恒定。

【助理】32002)A.原料为甘油、脂肪酸、氨基酸等B.主要发生在肝、肾、肌肉C.糖酵解的逆过程D.不利于乳酸的利用E.需要克服三个能障答案:E二、糖异生的生理意义肝内糖异生的生理意义主要为两个方面:①空腹或饥饿时肝脏可将非糖物质(氨基酸、甘油等)经糖异生途径生成葡萄糖,以维持血糖浓度的恒定;②通过糖异生作用,可以补充糖原储备。

三、乳酸循环肌肉收缩(尤其在氧供不足)时通过糖酵解生成乳酸,后者通过细胞膜弥散入血浆,进入肝脏异生为葡萄糖。

葡萄糖释放人血液后可被肌肉氧化利用,这样构成了—个循环,称为乳酸循环。

乳酸循环的生理意义在于避免损失仍可被氧化利用的乳酸以及防止因乳酸堆积引起酸中毒。

【执业】16.乳酸循环所需的NADH主要来自(2004)A.三羧酸循环过程中产生的NADHB.脂酸β-氧化过程中产生的NADHC.糖酵解过程中3-磷酸甘油醛脱氢产生的NADHD.磷酸戊糖途径产生的NADPH经转氢生成的NADHE.谷氨酸脱氢产生的NADH答案:C第四节磷酸戌糖途径一、磷酸戊糖简要途径及生成物磷酸戊糖途径包括第一阶段的氧化反应和第二阶段的一系列基团转移。

第一阶段氧化反应主要由2个关键酶催化。

首先,6-磷酸葡萄糖经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催化,脱下1对氢生成NADPH+H+后转变成6-磷酸葡萄糖酸。

后者在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作用下又脱去1对氢再生成1分子NADPH,并自发脱羧生成5-磷酸核酮糖。

通过第一阶段氧化反应,产生2分子NADPH和1分子核糖。

许多细胞中合成代谢消耗的NADPH远比核糖需要量大,因此多余的核糖通过第二阶段的基团转移,转变成能进入糖酵解的6-磷酸果糖和3-磷酸甘油醛。

此途径的主要生成物为磷酸戊糖和NADPH。

二、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在于为机体提供核糖和NADPH。

核糖用于核酸和游离单核苷酸的合成。

NADPH为体内许多合成代谢提供氢原子,如从乙酰辅酶A合成脂肪酸、胆固醇等。

NADPH也为体内一些合成代谢和生物转化中存在的羟化反应提供氢原子。

NADPH还维持体内重要的抗氧化剂——谷胱甘肽于还原状态,以对抗体内产生或体外进入的氧化剂以及保护红细胞膜的完整性。

(17~18题共用备选答案)(2004,2005)A.6-B.C.D.NADHE.葡萄糖-6-【执业】17答案:A【执业】18答案:E【助理】12000,2005)A.提供能量B.将NADP+还原成NADPHC.生成磷酸丙糖D.糖代谢联系的枢纽E.为氨基酸合成提供原料答案:B解析:其意义为:①为核酸的生物合成提供核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