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实验考研总结

合集下载

大学生有机化学实验报告总结(4篇)

大学生有机化学实验报告总结(4篇)

大学生有机化学实验报告总结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的课程。

化学知识的实用性很强,因此实验就显得非常重要。

刚开始做实验的时候,由于学生的理论知识基础不好,在实验过程遇到了许多的难题,也使学生们感到了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自己看书,独立思考,最终解决问题,从而也就加深了学生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在做实验前,一定要将课本上的知识吃透,因为这是做实验的基础,实验前理论知识的准备,也就是要事前了解将要做的实验的有关资料,如:实验要求,实验内容,实验步骤,最重要的是要记录实验现象等等.否则,老师讲解时就会听不懂,这将使做实验的难度加大,浪费做实验的宝贵时间。

比如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氯气的的实验要清楚各实验仪器的接法,如果不清楚,在做实验时才去摸索,这将使你极大地浪费时间,会事倍功半。

虽然做实验时,老师会讲解一下实验步骤,但是如果自己没有一些基础知识,那时是很难作得下去的,惟有胡乱按老师指使做,其实自己也不知道做什么。

做实验时,一定要亲力亲为,务必要将每个步骤,每个细节弄清楚,弄明白,实验后,还要复习,思考,这样,印象才深刻,记得才牢固,否则,过后不久就会忘得一干二净,这还不如不做.做实验时,老师会根据自己的亲身体会,将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教给学生,拓宽学生的眼界,使学生认识到这门课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那么的广泛.学生做实验绝对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看法,这样就要有充分的准备,若是做了也不知道是个什么实验,那么做了也是白做。

实验总是与课本知识相关的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应该尽量减少操作的盲目性提高实验效率的保证,有的人一开始就赶着做,结果却越做越忙,主要就是这个原因。

在做实验时,开始没有认真吃透实验步骤,忙着连接实验仪器、添加药品,结果实验失败,最后只好找其他同学帮忙。

特别是在做实验报告时,因为实验现象出现很多问题,如果不解决的话,将会很难的继续下去,对于思考题,有不懂的地方,可以互相讨论,请教老师。

考研化学重要实验总结

考研化学重要实验总结

考研化学重要实验总结一、引言考研化学中的实验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实验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理论知识,培养实验操作能力,以及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本文旨在总结考研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二、酸碱滴定实验酸碱滴定实验是考研化学中常见的实验之一。

该实验旨在通过酸碱中和反应,确定溶液中酸或碱的浓度。

实验中一般使用酸碱指示剂来指示滴定终点,常用的指示剂有酚酞、溴酚蓝等。

实验中需要注意操作的仪器有滴定管、锥形瓶、烧杯等。

三、溶解度测定实验溶解度测定实验是考研化学中的重要实验之一。

该实验通过控制温度,逐渐加入试样溶液,观察其溶解程度来确定溶质的溶解度。

实验中需注意温度控制、搅拌均匀等操作。

实验过程中常用的仪器有烧杯、恒温水浴等。

四、配位化学实验配位化学实验是考研化学中的实验之一,该实验旨在研究金属离子与配体之间的配位反应。

实验中需要掌握常见配位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分离纯化等技术。

实验中常用的仪器有恒温水浴、电子天平等。

五、氧化还原滴定实验氧化还原滴定实验是考研化学中的重要实验之一。

该实验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确定溶液中氧化剂或还原剂的浓度。

实验中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法有碘量法、亚铁法等。

实验中需要注意反应条件的控制,常用的仪器有滴定管、电位计等。

六、色谱分析色谱分析是考研化学中的常见实验之一,该实验通过样品在色谱柱中分离,利用各组分在固定相上的相互作用来达到组分分离的目的。

实验中需要掌握色谱柱的选择、样品的预处理、流动相的优化等技术。

常用的色谱分析方法有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等。

七、结论考研化学重要实验总结,通过对酸碱滴定、溶解度测定、配位化学、氧化还原滴定和色谱分析等实验的总结,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实验过程和原理,提高实验操作能力,为考研化学备考提供有力的支持。

以上是对考研化学重要实验的总结,这些实验在考研化学备考中占据重要的位置。

希望广大考生能够充分利用实验教材和实践机会,掌握实验操作技能,深入理解实验原理,为自己的考研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有机化学考研知识点总结

有机化学考研知识点总结

H
B 消去
2)水合反应
CC
H 2O, H 2SO 4 H2SO 4
CC H OH
X
含有吸电子基团,
为反马氏产物
【特点】反式共平面加成、
马氏加成物、重排
3) 加X2反应
X2
CC
CC XX
【特点】反式加成、马 氏加成产物
16
第二节 有机化学的基本反应
4)加XOH反应
CC
X OH
5)硼氢化-氧化反应
CC
3. 考虑反应的区域选择性问题:消除反应:扎依切夫规则还是霍夫 曼规则; 加成反应:马氏规则还是反马氏规则; 重排反应:哪个基团迁移、 不对称酮的反应:热力学控制还是动力学控制等。
4. 考虑立体选择性问题:消除反应:顺消还是反消、加成反应:顺 加还是反加、重排反应:构型保持还是构型翻转、SN1:重排、SN2:构型 翻转等。
歧化反应
按电荷行协为同:反亲应电—反—应周环亲反核应反应
D-A反应
9
第二节 有机化学的基本反应
一、取代反应 ——自由基取代、亲电取代和亲核取代 1.自由基取代 【特点】有自由基参与、光照、加热或过氧化物存在 【注意】 ①烷烃的卤代一卤代较差,溴卤代的选择性较好
hv
CH3CH 2CH 3 + Cl2
13
RONO 2 + AgX
第二节 有机化学的基本反应
2) 羰基化合物亲核加成-消除反应
O
O
C + Nu H R R' 亲核试剂
R C Nu + HR'
F
3) 重氮盐取代反应 【特点】低温环境,强酸介质
【应用】制备芳香族亲电取代 反应难制备的化合物

315有机化学考研超强总结(知识点精要+例题)

315有机化学考研超强总结(知识点精要+例题)
I (53) Br (35) Cl (17) S (16) F (9) D H O (8) N (7) C (6) H (1) : (0)
②第一个原子相同,则比较与之相连的第二个原子,
依此类推。
C H2C l ( Cl , H , H ) C H3 (H,H,H) C H Cl C H3 ( H , Cl , C ) H C F OH (H,F,O)
二甲基(正)丙基异丙基甲烷
C H3 C H2 C C H3 C H3
二叔丁基甲烷
不饱和烃:
CH2 = CH CHCH 3 CH3
HC =C
CH=CH2
异丙基乙烯
乙烯基乙炔
C H3 C H3C H2
C =C H2
C H3C H2
C H=C H C H(C H)2 3
不对称甲基乙基乙烯
对称乙基异丙基乙烯
H3C H CH3 H
H3C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H CH3
a C b C d c
顺反异构体命名
a.双键(或环上)两个碳原子所连的两个相同的基团在同侧为 顺式,在异侧为反式。在名称前附以顺或反,用短线连接。
CH3 H C C CH2CH3 顺-2-戊烯 H H CH3 CH3 C C 反-2-氯-2-戊烯
Cl
b.双键(或环上)两个碳原子所连接的4个基团不相同时,采 用Z、E命名法。
C H3C H2C H2C HC H C HC H C H2C H3 2 2 C H3C H C H3
(CH 3)2CH CH 3CH 2CH 2
C H3C H2C HC HC HC H3 2 C l Br
C H2C H2C H3
Br
异丙基壬烷
3 _
Cl

有机化学实验知识归纳与总结

有机化学实验知识归纳与总结

有机化学实验知识归纳与总结考试说明1、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时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2.能对常见的物质进行检验、分离和提纯。

有机化学实验1、甲烷与氯气的光照取代现象化学方程式试管内的气体颜色逐渐,试管壁出现,试管内有,试管内液面。

2、石蜡油分解装置图步骤现象结论(1)将分解生成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石蜡油分解产物中含有(2)将分解生成的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3)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气体,点燃石蜡油分解产物为3、乙炔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装置图反应原理除杂方法溶液,除去乙炔中的杂质收集方法性质实验①将乙炔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乙炔被②将乙炔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溶液,发生反应③将乙炔点燃,火焰,有【参考】由于电石中含有其他杂质(如:CaS、Ca3P2、Ca3As2等)。

使制得的乙炔中含有(H2S、PH3、AsH3等)难闻的气体。

要想制得较纯净的CH≡CH可将气体通过盛有CuSO4溶液的洗气瓶。

思考:①电石与水反应很剧烈,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控制反应速率应选用分液漏斗,通过控制水流的速度,来控制产生乙炔的速度。

电石与水反应剧烈,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可减缓反应速率,获得平稳的乙炔气流。

4、溴乙烷中溴元素的检验(1)反应原料:溴乙烷、NaOH溶液(2)反应原理:CH3CH2Br + H2O CH3CH2OH + HBr实验步骤现象结论及方程式①取适量溴乙烷加入到盛有溶液的试管中溴乙烷于水,比水②加热充分反应③加入酸化后,加入溶液几点说明:①溴乙烷在水中不能电离出Br-,是非电解质,加AgNO溶液不会有浅黄色沉淀生成。

②溴乙烷与NaOH溶液混合振荡后,溴乙烷水解产生Br-,但直接去上层清液加AgNO3溶液主要产生的是Ag2O黑色沉淀,无法验证Br-的产生。

③水解后的上层清液,先加稀硝酸酸化,中和掉过量的NaOH,再加AgNO3溶液,产生浅黄色沉淀,说明有Br-产生。

5、乙醇的化学性质(1)无水乙醇与金属钠反应反应原理:2CH3CH2OH +2Na 2CH3CH2ONa + H2↑发生装置:S + l g(试管、(或锥形瓶、烧瓶等)、分液漏斗等)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及化学方程式向盛有无水乙醇的试管中加入一小块钠金属钠,有,反应比钠与水反应,反应生成的气体点燃。

有机化学实验总结

有机化学实验总结

本次实验是关于有机化学中酸水解反应的实验。

酸水解反应是将酯类物质转化为醇和酸的反应。

我们采用了乙酸乙酯作为实验材料,在实验中,我们将乙酸乙酯和稀盐酸混合在一起,在加热的条件下进行反应。

我们可以发现,随着反应的进行,乙酸乙酯逐渐被酸水解成乙酸和乙醇。

我们使用气相色谱法来检测反应产物,结果显示,在反应后产生了乙醇和乙酸。

通过实验数据可以发现,反应的生成物符合理论预期。

总的来说,本次实验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来了解酸水解反应的实际操作,并且对我们对有机化学中酸水解反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还学习了如何使用不同类型的分离技术来分离反应产物。

我们使用了蒸馏法和沸石吸附法来分离乙醇和乙酸。

蒸馏法是通过改变物质的沸点来将其分离的方法,而沸石吸附法则是通过吸附剂来将物质分离。

我们还学习了如何使用不同的分析方法来测定反应产物的纯度。

我们使用了红外光谱法和核磁共振法来测定乙醇和乙酸的纯度。

这些分析方法都是常用的有机化学分析方法,可以提供准确的结果。

总的来说,本次实验不仅让我们深入了解酸水解反应的机理和过程,还提供了对不同分离和分析技术的了解。

这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和研究都有很大的帮助。

农学,考研,有机化学,知识点整理 ,陈长水

农学,考研,有机化学,知识点整理 ,陈长水

有机化学(第二版)陈长水主编一、有机物的实验室制备1.醇的脱水是实验室制备烯烃的常用方法之一。

乙醇在浓硫酸170℃的作用下,生成乙烯和水2.卤代烃类化合物的制备在实验室和工业上常采用PX3,PX5,SOCL2等作为卤化剂,与醇反应来制备卤代烃类化合物①端基烃:丙醇+HBr在95%硫酸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1-溴丙烷+H2O2-甲基-1-丙醇+PBr3在0℃的条件下,生成2-甲基-2-溴丙烷+H3PO3②非端基烃:3-戊醇+亚硫酰氯(SOCl2)在*****的作用下,生成5-氯戊烷+HCl↑+SO2↑3.醚的合成:醇(需要NaOH作催化剂)或者醇钠跟卤代烃反应制备醚例:溴乙烷跟乙醇钠制备乙醚CH3CH2Br+EtONa→Et2O4.不对称烯烃合成端基醇的反应H3C-CH=CH2→BH3→(CH3CH2CH2)3B(三乙基硼)(CH3CH2CH2)3B→H2O2 H2O OH-(三烃基硼,双氧水存在下碱性水解可得到对应的醇)→CH3CH2CH2-OH注:三烯烃基硼,双氧水存在下碱性水解可得到对应的醇或酮(P55)5.芳香酮的制备苯+(CH3CO)2O→干燥AlCl3→苯-COCH3+CH3COOH二、有机物的工业制法1.工业上,常采用催化脱氢的方法来氧化醇例:乙醇在Cu作催化剂(250~350℃)的作用下,生成乙醛和氢气2-丁醇在Cu作催化剂(400~480℃)的作用下,生成2-丁酮和氢气2.工业上用乙烯催化水化制取乙醇H2C=CH2 →(H2O H+)→CH3CH2OH三、定量分析1.蔡泽尔(Zeisel)烷氧基定量测定法:甲基醚或乙基醚与HI酸反应,几乎定量生成碘甲烷或碘乙烷。

将反映生成的碘甲烷或碘乙烷收集后再与AgNO3反应,根据生成的碘化银的量,计算出甲氧基的含量,这个方法称为蔡泽尔烷氧基定量测定法。

2.气体混合物中氧的定量分析酚比醇更容易氧化,多元酚更易被氧化。

苯环上羟基越多越容易被氧化,例如,1,2,3-苯三酚(焦没食子酸)很容易吸收氧气,故常把它用于气体混合物中氧的定量分析。

化学考研复习资料有机化学重点反应机理总结

化学考研复习资料有机化学重点反应机理总结

化学考研复习资料有机化学重点反应机理总结有机化学作为化学考研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让众多考生头疼的科目之一。

在备考过程中,掌握有机化学的重点反应机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对化学考研复习资料中有机化学的重点反应机理进行总结,以帮助考生理清思路。

一、醇的合成1. 亲核取代反应亲核取代反应是有机化学中常见的反应类型,也是醇的合成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亲核取代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的一个亲核试剂与另一个有机化合物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新的有机化合物。

常见的亲核试剂有卤代烃、酰卤、醇和胺等。

2. 单官能团化合物的合成有机化学考研中,醇与其他化合物之间的反应也是重点内容。

例如,通过醇的脱水反应可以合成醚。

脱水反应常见的方法有加热、酸催化和酸碱催化等。

二、醛和酮的合成1. 烯醇化合物的氧化反应烯醇化合物的氧化反应是醛和酮的一种常见的合成方法。

烯醇化合物通过氧化反应可以得到相应的醛或酮。

常见的氧化剂有酸性高锰酸钾和过氧化氢等。

2. 卡宾试剂的反应卡宾试剂是一类重要的有机试剂,可以与醛和酮发生反应,生成相应的醇或醚。

卡宾试剂的生成和反应机理是有机化学复习中的重点内容。

三、酸和酯的合成1. 羧酸的还原反应羧酸的还原反应是将羧酸转化为相应的醇的一种方法。

常用的还原剂有亚硫酸氢钠和硼氢化钠等。

2. 酰卤的醇反应制备酰卤的醇反应制备是酸和酯的合成方法之一。

酰卤与醇反应生成相应的酯,常见的酰卤有酸酐和酰氯等。

四、脂肪族化合物的取代反应1. 氢化反应氢化反应是一种将不饱和化合物还原为饱和化合物的反应。

常用的氢化剂有氢气和氢化钠等。

2. 卤代反应卤代反应是脂肪族化合物中常见和重要的一类反应。

通过卤代反应可以将氢原子替换为卤素原子,常用的卤化试剂有卤素和亚砜等。

五、芳香族化合物的取代反应1. 亲电取代反应亲电取代反应是芳香族化合物中常见的一种反应类型。

亲电取代反应可以将芳香环上的氢原子替换为其他基团。

常用的亲电试剂有硝酸银、氯化铁和硝酸等。

有机化学考研超强总结(知识点精要例题)

有机化学考研超强总结(知识点精要例题)
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 的吸附或分配系数的差异,实现物质 的分离。
蒸馏法
萃取法
结晶法
色谱法
利用物质沸点的不同,通过加热和冷 凝的方法将不同沸点的物质分离。
通过控制温度等条件使物质在溶剂中 结晶析出,再通过过滤和洗涤得到纯 品。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鉴定方法
核磁共振波谱法
通过分析原子核自旋磁矩的共振信号,确 定物质分子结构中的氢原子类型和数目。
有机合成
通过一系列有机反应,将 简单原料转化为复杂有机 化合物的过程。
有机化学中的键与分子结构
共价键
原子之间通过共享电子形 成的化学键,决定了分子 的基本结构。
分子轨道
分子中的电子在运动过程 中所处的空间位置,决定 了分子的电子结构和性质。
分子构型
分子中原子的排列方式, 决定了分子的立体结构和 性质。
烷烃的取代反应机理
自由基取代反应
在光、热或自由基引发剂的作用 下,烷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他 基团取代。
离子型取代反应
烷烃在强酸或强碱的作用下,先 形成碳正离子或碳负离子,然后 与试剂发生取代反应。
协同反应
烷烃在某些条件下,可以经过过 渡态直接进行取代反应,不需要 经过自由基或离子中间体。
烯烃的加成与消除反应机理
A 红外光谱法
通过分析物质对红外光的吸收特征, 确定物质中存在的官能团和化学键 的类型。
B
C
D
X射线衍射法
通过分析X射线在晶体中的衍射现象,确 定物质分子中原子的排列方式和空间构型。
质谱法
通过分析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 规律,确定物质分子量和官能团的结构信 息。
05
有机化学考研例题解析
有机化学选择题解析

有机化学实验总结(五篇范文)

有机化学实验总结(五篇范文)

有机化学实验总结(五篇范文)第一篇:有机化学实验总结有机化学实验总结转眼间,短短五周的实验课已经结束了。

现在回想起来,在有机化学实验课上,真的收获了很多。

这些收获也不仅仅是学会了一些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对很多反应和有机物的性质有了更深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学会了严谨,学会了提前准备,学会了思考……这些都将在我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有很重要的意义。

最重要的一点是严谨,做实验时要做到一丝不苟。

还记得第一次进入实验室看到的情景,整齐的仪器、药品摆放,一尘不染的桌面,还有处理的器材……我深深意识在这个实验室里是不容许有一点马虎的。

做有机实验是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来的。

蒸馏、过滤、萃取、干燥……每一个地方都要足够细心,足够严谨,很多时候会做得慢,如果有时候追求速度,就很容易出现反应进行不充分、生成物产率低的情况。

还记得第一次做酯化反应实验时,由于没有注意控制水位,导致无法分析反应是否已经达到限度,加热了很长时间,还没能准确测出生成的水量。

我深深体会到了做有机实验时是一点也马虎不得的。

任何一个失误都有可能对实验结果造成很大的影响。

当然做有机实验时也需要足够的耐心。

还记得做呋喃甲酸和呋喃甲醇合成实验的时候,总共用了三十分钟搅拌反应物,萃取又做了三次,还有每次蒸馏的时候都要时刻注意温度的变化和烧瓶里的变化,不能走神。

这些过程都需要足够的耐心。

当看到自己制备的晶体长的很“好看”时,当得到的产物量“很足”的时候,觉得一切等待都是值得的。

还有很多实验操作是需要慢工出细活的,如果没有足够的耐心,很难做出理想的实验结果。

做有机实验时要提前准备,事先有预习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预习了,就会对这个实验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知道了实验的一些具体步骤,要准备哪些药品和器材,实验过程中又要注意一些什么问题,只有预习好了,在做实验时才能够得心应手。

当然,在预习中,我们也可能会发现一些问题,有一些不懂的地方,而这些我们都可以把它们标记下来,在老师讲解的时候认真搞懂,或者是带着疑惑去实验探究,这对加深知识点的理解是很有帮助的。

有机化学考研复习知识点总结笔记

有机化学考研复习知识点总结笔记

有机化学考研复习知识点总结●一、有机化合物命名●1、系统命名法●饱和碳原子和氢原子的分类:碳原子(伯、仲、叔、季),氢原子(伯、仲、叔)●烃基的名称:常用烃基的名称及缩写,如:甲基(Me-)、乙基(Et-)、正丁基(n-Bu-)、苯基(Ph-)、芳基(Ar-)等。

●系统命名法原则及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命名:选择含特征官能团的最长碳链作主链,从靠近官能团的一端开始编号,取代基命名时排序按“次序规则”。

●2、顺、反异构体命名●顺、反命名法:两个相同基团在双键同侧的为顺式,异侧的为反式。

●Z、E命名法:按‘次序规则’,优先基团在双键同侧的为Z型,异侧的为E型。

●3、含手性碳原子的手性分子命名● R、S命名法:手性碳原子(C*)构型的确定,先将连在手性碳原子上的四个原子或基团按“次序规则”排序,将次序最低的基团远离观察者,其余三个基团的次序由大到小为顺时针排列时,记为‘R构型’,逆时针排列记为‘S构型’。

●4、多官能团化合物的命名●当化合物中含有多个官能团时,应选取其中的一个作为母体官能团,其余的官能团作为取代基(个别有例外)。

●一些母体官能团按以下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选择:—COOH,—SO3H,—COOR,—COCl,—CONH2,—CN,—CHO,-C=O,—OH,—SH,—NH2,—C≡C—,—C=C—,—OR,—R,—X,—NO2。

●例如:CH3COCH2CH2CH2CH2OH 6-羟基-2-己酮;CH2=CHCH2CH2C≡CH1-己烯-5-炔。

●5、一些常用见化合物的习惯名称(俗名)或名称缩写●如:氯仿、季戊四醇、肉桂醛、苦味酸;THF、NBS、TNT、DMSO、DMF等。

●二、有机化合物结构●1、同分异构●异构体类型:构造异构(碳链、官能团位置、官能团);立体异构(构象、顺反、对映)。

●异构体书写:常见或结构较为简单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

如写分子式为C5H10、C5H12的同分异构体等。

●互变异构现象:酮式—烯醇式结构的互变异构、糖类链状与环状结构互变异构等。

有机化学考研复习笔记整理(分专题汇总)

有机化学考研复习笔记整理(分专题汇总)

有机化学--------考研笔记整理(分专题汇总)第一篇基础知识一、关于立体化学1.无对称面1.分子手性的普通判据2.无对称中心3.无S4 反轴注:对称轴Cn不能作为判别分子手性的判据2. 外消旋体(dl体或+/-体)基本概念 1.绝对构型与相对构型2.种类:外消旋化合物/混合物/固体溶液基本理论非对映体差向异构体端基差向异构体内消旋体(meso-)e.g 酒石酸举例名词解释可能考察的:相对/绝对构型对映体/非对映体外消旋体潜不对称分子/原手性分子差向异构体3.立体异构部分⑴含手性碳的单环化合物:判别条件:一般判据无S1 S2 S4 相关:构象异构体ee aa ea ae构象对映体主要考查:S1=对称面的有无相关实例:1.1,2-二甲基环己烷1,3二甲基环己烷1,4二甲基环己烷⑵含不对称原子的光活性化合物N 稳定形式S P 三个不同的基团⑶含手性碳的旋光异构体丙二烯型旋光异构体 1.狭义c c c条件:a b 两基团不能相同2.广义:将双键看成环,可扩展一个或两个c c c联苯型旋光异构体(阻转异构现象- 少有的由于单键旋转受阻而产生的异构体)构型命名方法:选定一环,大基团为1,小基团为2.另一环,大集团为3,将其小基团转到环后最远处。

⑷含手性面的旋光异构体分子内存在扭曲的面而产生的旋光异构体,e.g 六螺苯4.外消旋化的条件⑴若手性碳易成碳正离子、碳负离子、碳自由基等活性中间体,该化合物极易外消旋化。

⑵若不对称碳原子的氢是羰基的-H,则在酸或碱的作用下极易外消旋化。

含多个不对称碳原子时,若只有其中一个碳原子易外消旋化,称差向异构化。

5.外消旋化的拆分化学法酶解法晶种结晶法柱色谱法不对称合成法:1.Prelog规则—一个分子得构象决定了某一试剂接近分子的方向,这二者的关联成为Prelog规则.2.立体专一性:即高度的立体选择性6.构象中重要作用力非键连的相互作用:不直接相连的原子间的作用力。

(由于受别的相连原子之间相互连接而造成空间上的限制而引起的范德华力)扭转张力:偏离最稳定形式而存在,具有恢复构象的能力----源于范德华力转动能垒:稳定构象变成不稳定构象所需要的能量。

有机化学考研超强总结知识点精要_例题

有机化学考研超强总结知识点精要_例题

有机化学考研超强总结知识点精要_例题有机化学是考研化学的难点之一,因此要想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必须充分掌握有机化学的知识点和解题技巧。

本文将从例题的角度出发,对有机化学考研超强总结知识点进行精要概括,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一、反应机理在有机化学中,反应机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掌握反应机理不仅有助于理解反应的过程和特点,还能够快速判断反应中心和键的断裂方式,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1.加成反应的机理加成反应是有机化学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反应。

通常情况下,加成反应的机理可以分为两类:电子亲和反应机理和电子供给反应机理。

其中,电子亲和反应机理指的是亲电试剂核心攻击亲核试剂上的电子,而电子供给反应机理则是亲核试剂攻击亲电试剂上的电子。

举个例子,当我们将一分子HBr加入到乙烯中时,那么此时HBr中的H+离子就会通过电子亲和反应机理攻击乙烯中的双键电子。

随后,Br-离子会通过电子供给反应机理将电子输送到H+和乙烯生成物之间,从而形成1-溴乙烷。

2.消除反应的机理在消除反应中,通常会涉及到两个相邻的碳原子之间的反应。

在反应中,首先会发生质子酸性的离子负载,随后将会发生碳-碳键的断裂,最终形成不同的分子。

例如,在进行加热时,丁烷可以发生β消除反应。

在反应中,首先丁烷将失去两个相邻的氢原子,随后将发生碳-碳键的断裂。

最终,丁烯和H2气体会形成。

二、Fischer 折叠Fischer 折叠是有机化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工具,它可以直接确定有机分子的立体结构。

因此,掌握 Fischer 折叠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非常必要。

1. Fischer 折叠法Fischer 折叠法是将平面上的分子折叠成它们的三维结构,这种折叠通常涉及到并列的平面环或垂直的平面环。

具体方法是,我们可以首先将分子折叠成一个所谓的反Y形,随后立体化学环节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折叠来实现。

2. Fischer 行列式符号Fischer 行列式符号是一种表示具有对称和反对称兄弟关系的立体中心的方式,即 b、d、h 和 v 等。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总结6篇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总结6篇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总结6篇总结就是把一个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总结吧。

你想知道总结怎么写吗?下面是由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总结6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总结1生物有机化学是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兴边缘学科,是有机化学与物理科学以及生物科学等互相渗透、互相融合的产物。

生物有机化学:以现代有机合成、结构分析、物理有机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药理学为手段,发展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有机小分子并研究其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对具有抗癌、抗炎、抗菌以及神经活性的生物碱、环肽、甾体及糖类天然产物进行全合成,结构-活性关系,及其与靶分子的作用机制研究。

2)针对在细胞内外信号传导过程中的一些关键因子如G-蛋白偶联的受体、蛋白激酶以及细胞凋亡过程,发展高活性、高选择性的小分子调节剂并应用于了解生物大分子功能的研究。

3)利用单晶-衍射或NMR技术,研究生物大分子,以及活性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复合物的结构和构象,从而探讨活性小分子如药物分子作用的内在机制。

4)研究酶,细胞或微生物催化的新反应,酶催化反应的机理,酶的改性等。

研究酶或微生物参与的复杂分子的合成机理。

我是中药学研究生,主要研究植物药的开发和利用,但是对化学知识的运用非常多,而自己以前主要掌握的是生物方面的知识,对化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教少。

但让我庆幸的是一门生物与化学的结合学科——生物有机化学开设了。

因此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这么课。

周老师讲课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善于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思维,使每个学生都获益匪浅。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主要的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专业知识方面的,另一个就是对我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对我经验性知识的积累。

在专业知识方面的收获我总结了一下几点:生物有机化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核酸、蛋白质和多糖三大生物大分子化合物及其它参与生命过程的有机分子,它们是维持生命机器正常运转的最重要的基础物质。

有机化学考研超强总结知识点精要例题(一)

有机化学考研超强总结知识点精要例题(一)

有机化学考研超强总结知识点精要例题(一)有机化学考研超强总结知识点精要例题有机化学是化学专业考研的重中之重,也是大家普遍感觉难度较大的科目之一。

以下为有机化学考研超强总结知识点精要例题。

一、化学键与分子结构1. 有机反应中常见的化学键是?答案:碳—碳键、碳—氢键、碳—氧键、碳—氮键、碳—卤素键。

2. 芳香性的分子结构特征是什么?答案:由于芳香性分子的分子共振,它们中存在等价的化学键,即化学键长度相等,键能相等,分子互相混合,苯环各角度相等,因此芳香性分子形成了相对平面或扭曲三角锥的分子结构。

3. 什么是众媒质现象?答案:众媒质现象是指同种有机化合物,在不同溶媒中的分子结构不同。

用最简单的示例来描述,ET(甲基)3X(溴苄基)所具有的分子结构分别为线形、Y形和平面T形。

二、有机反应1. 羰基亲电加成反应有哪些?答案:主要有酸催化下(如水解、酸醇化、酸酸化)和碱催化下(如水解)。

2. 什么是交换反应?答案:交换反应也叫置换反应,是生成产物时两个相邻的原子团或的相邻的两个化学键发生烷基交换或基团交换,以得到新的化合物。

3. 什么是加成反应?答案:加成反应是指一个分子中双键、炔键和其他多重键与其他分子中的原子、基团或键发生反应而形成一个新分子的过程。

三、有机合成1. 氢化反应有哪些?答案:氢化反应通常分为催化氢化和加氢深度氢化两类。

催化氢化反应使用氢气和金属催化剂,如钯、铂等,遵循马尔科夫尼可夫规则,可以实现脱除双键或其他不稳定的官能团转型。

加氢深度氢化需要在高压氢气环境下进行,是化学工业中需要的过程之一。

2. 什么是酸催化的烷基化反应?答案:酸催化下的烷基化反应是一种将一个酚或醇中的羟基加上一个该分子中没有的烷基基团的反应。

实现该反应的催化剂通常是Lewis 酸化合物,如氯化亚铁、氯化铝等。

3. Friedel-Crafts反应有哪些?答案:Friedel-Crafts反应是指利用Lewis酸(如氯化铝、氯化亚铁等)对芳香性化合物进行的反应。

化学考研有机化学重要知识点总结

化学考研有机化学重要知识点总结

化学考研有机化学重要知识点总结一、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有机化学是研究碳及其化合物的科学,是近代化学的重要分支。

有机化合物的特点是含有碳元素,并且通常与氢、氧、氮等元素形成共价键。

有机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包括原子、分子、化学键、官能团等。

二、有机化学的反应类型有机化学的反应类型丰富多样,常见的有加成反应、消除反应、置换反应、酸碱反应等。

这些反应类型时化学考研中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掌握其反应机理和实际应用。

三、有机化学键的构成有机化学中的化学键主要由共价键构成。

共价键是通过原子之间的电子共享形成的,共价键的形成与电子排布、轨道杂化等有关。

对于不同的原子,其化学键具有不同的稳定性和能量。

四、有机物的结构与命名有机物的结构与命名是有机化学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由分子式、结构式、立体式等表示。

对于复杂的有机化合物,通常需要使用系统命名法进行正规命名。

五、有机物的共轭体系共轭体系是一种特殊的电子结构,可以影响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

共轭体系的形成与电子的共轭排布有关。

六、有机反应的机理化学考研中重要的一个知识点是有机反应的机理。

有机反应的机理是指反应物转变为产物的步骤和中间体的形成。

掌握有机反应的机理有助于理解反应的本质和规律。

七、有机功能团与官能团的化学性质有机功能团是有机化合物中具有特定化学性质的团体。

不同的官能团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和反应类型,例如醇、醚、醛、酮等。

八、有机化学中的重要实验技术和仪器在化学考研中,实验技术和仪器也是重要的知识点。

有机化学中常用的实验技术包括重结晶、提取、蒸馏等,而常用的仪器有红外光谱仪、质谱仪等。

九、有机化学的应用领域有机化学在生物医药、材料科学、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实际应用有助于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开发工作中取得积极的成果。

总结:有机化学是化学考研中的重要内容,需要掌握基本概念、反应类型、化学键构成、结构与命名、共轭体系、反应机理、功能团与官能团的化学性质、实验技术和仪器以及应用领域等知识点。

有机化学复习知识点超强总结

有机化学复习知识点超强总结

(一)反应题的重要考点:(1)烷烃的卤代反应,反应活性:①氟氯溴碘(F2>Cl2>Br2>I2);②活泼H原子的类型3〫>2〫>1°>CH3。

注意:药大考研常考察碳正离子稳定性,也会考察环烷烃的卤代开环(2)单烯烃的主要反应:①加成反应:催化加氢(注意:顺式加成)、亲电加成(X2、HX、H2SO4、H2O、BH3)、自由基加成(药大考研常考:HBr/ROOR(唯一));②氧化烯烃的反应(常用氧化剂总结:KMnO4/OH-(OsO4,药大考研官网推荐王积套课本有此氧化剂)、KMnO4/H+、O3、过氧酸、O2/Ag);③ɑ-H卤代(自由基取代反应);④聚合反应。

中国药科大学考研辅导南药人研路提示:马氏比较常考,但是反马加成也常涉及。

(3)炔烃和二烯烃的主要反应:①加成反应(林德拉、NaNH2/NH3(l)、亲电加成、自由基加成、亲核加成,这些加成反应类似烯烃的加成);②氧化反应;③炔氢的反应(注意);④聚合(一般不会考察);⑤D-A反应(多年考研真题中出现,重点掌握);⑥周环反应(开环和关环相应的条件下的顺旋和对旋)。

中国药科大学考研辅导南药人研路提示:2019年710真题第一次出现此知识点考查,注意掌握(常考炔烃部分加氢、与H2O加成生成醛酮;D-A反应等)(4)芳烃的主要反应:①亲电取代(注意:卤代、磺化、硝化、傅克反应、氯甲基化反应);②氧化反应;③α-H卤代(自由基);④加成反应。

中国药科大学考研辅导南药人研路提示:芳环上亲电取代的定位效应在药大考研中常考察,这个主要根据环上的电子云密度来判断;还有α-H的卤代。

(5)卤代烃的主要反应:①亲核取代、AgNO3(SN1);SN2的瓦尔登转化是药大历年重点!);②消除反应(HX(扎伊采夫规则,E2反式消除【特变注意】)、X2);③与金属反应(烷基铜锂,注意位阻,是1,2加成还是1,4加成,非常重要!);④还原产物为烃,常用还原剂:LiAlH4、NaBH4、Zn+HCL,醋酸等。

有机化学实验总结

有机化学实验总结

有机化学实验总结有机化学实验一、有机实验基本知识1. 使用温度计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①不能测量超过温度计量程的温度;②不能骤然将温度计插入到高温溶液里;③不能骤然给高温的温度计降温;④将温度计当搅拌棒来使用。

2. 选用胶塞的标准是什么?①塞子的大小和所塞的仪器口部相适应;②塞子进入颈口部分不能少于塞子本身高度的1/3,也不能多于2/3。

3. 举例说明实验中常用的萃取装置?水溶液中物质的萃取——分液漏斗;固体物质的萃取——索氏提取器。

4. 使用分液漏斗时如何处理上下两层液体?必须放置在铁环上静置分层,慢慢旋开旋塞,放出下层液体,放时先快后慢,当最后一滴下层液体刚刚通过旋塞孔时,关闭旋塞。

等到颈部液体流完后,将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5. 搅拌在有机实验中有哪些用途?①可加速反应、减少副反应的发生;②可以使加入的物质迅速、均匀地分散到溶液中;③避免局部过浓或局部过热。

6. 干燥玻璃仪器的方法有哪些?晾干、吹干、烘干、使用有机溶剂干燥。

7. 玻璃仪器清洁的标志是什么?仪器倒置时,水成股流下,器壁不挂水珠。

8. 实验室常用的热源有哪些?酒精灯、煤气灯、电子炉、水浴加热、油浴、砂浴、空气浴、电热套。

9. 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有哪些?浓硫酸、五氧化二磷、碱石灰、氧化钙、烧碱、无水硫酸铜、钠。

10. 实验室要常备的灭火器有哪些?二氧化碳灭火器、四氯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

二、有机实验基本操作1. 蒸馏的定义和作用是什么?定义:在常压下将液态物质加热至沸腾变为蒸气,又将蒸气冷凝为液体这两个过程的联合操作。

作用:分离液态混合物;除去液体中的杂质;测定液体的沸点;浓缩溶液;回收溶剂。

2. 蒸馏有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玻璃仪器的名称是什么?三部分:汽化部分;冷凝部分;接收部分。

汽化部分:烧瓶、蒸馏头、温度计、玻璃活塞;冷凝部分:直形冷凝管;接收部分:尾接管、锥形瓶。

3. 蒸馏过程中加热和通水、停水和停火的关系怎样?先通冷凝水,然后加热;蒸馏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当装置温度降到室温时停冷凝水。

有机化学实验总结

有机化学实验总结

有机化学实验总结有机化学实验总结篇一:有机化学实验总结有机化学实验总结作为应用化学的学生实验是我们的强项,也是我们毕业以后可以与别人竞争的筹码,所以我们应该认真对待实验课,提前做好实验预习和实验注意小节,提前查好需要使用的物理常数而不是机械式的重复,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实验者。

我们这学期做了很多实验,现总结如下:从这些实验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有物质的制备与分离、干燥剂的使用、低沸点物质的处理、减压蒸馏的操作、水蒸气蒸馏的原理等。

现就一些知识总结如下:物质的分离(1)重结晶重结晶提纯的一般过程为:1. 将不纯的固体有机物在溶剂的沸点或接近沸点的温度下溶解在溶剂中,制成接近饱和的浓溶液。

若固体有机物的熔点较溶剂沸点低,则应制成在熔点温度以下的饱和溶液。

2.若溶液含有色杂质,要用活性炭煮沸褪色。

(活性炭不能在溶液沸腾时加入,以免溶液爆沸,产量减少)3.热过滤,出去其中的不溶性物质及活性炭。

(布氏漏斗和吸滤瓶要预热)4.冷却结晶,静置冷却,使结晶自饱和溶液中析出。

等到大部分结晶析出时可用冷水或冰水冷却,使结晶完全,而杂质留在母液中。

5.抽滤洗涤。

重结晶的关键是选择适宜的溶剂,合适的溶剂必须具备以下条件:重结晶的关键是选择适宜的溶剂,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 不与被提纯物反应。

2.在较高温时能溶解多量的被提纯物,而在室温或更低温度是只溶解少量。

3.对杂质的溶解度很大或很小,前一种可让杂质留在母液中,后一种使杂质在热过滤时被过滤了。

4.溶剂易挥发,易与结晶分离除去,沸点不宜过低。

5.价格低、毒性小、易回收、操作安全。

6.能得到较好的晶体(2)萃取操作原理:利用某一化合物在两种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使该物质从一种溶剂转移至另一种,以到达分离和提纯的目的。

溶剂选择:①与原溶剂不相溶;②与原溶剂密度差相对较大;③被萃取的有机物在该有机溶剂中溶解度较大;④化学稳定性好;⑤易于与被萃取物分离;⑥无毒性、不易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找错误】
①水蒸气发生器的安全管在液面之上,应插入接近底部处。
②三通管有水蒸气泄漏,应用止水夹夹紧。
③水蒸气导入管在待蒸馏物质的液面之上,应插液面以下。
④冷凝管应改用直形冷凝管。
⑤通水方向反了,应从下面进水。
⑥系统密闭,应改带分支的接引管或非磨口锥形瓶作接器。
【实验操作】1.在进行水蒸气蒸馏之前,应认真检查水蒸气蒸馏装置是否严密。
7.在蒸馏过程中,如发现安全管中的水位迅速上升,则表示系统中发生了堵塞。
此时应立即打开止水夹,然后移去热源,待排除堵塞后再进行水蒸气蒸馏;
8.万一冷凝管已经被堵塞,应立即停止蒸馏,并且设法疏通;
9.通入和停通冷却水都要缓慢旋动开关,以免水流过急而撑开橡胶导管;
1.怎样判断水蒸汽蒸馏操作是否结束?
答:当流出液澄清透明不再含有有机物质的油滴时,即可断定水蒸汽蒸馏结束(也可用盛有少量清水的锥形瓶或烧杯来检查是否有油珠存在)。
2.趁热过滤,除去不溶物质和活性碳。
3.冷却滤液,使结晶析出;
4.减压过滤,滤出结晶,必要时用适宜的溶剂洗涤结晶
【主要操作】选择溶剂→溶解固体→热过滤除杂质→晶体析出→抽滤,洗涤晶体→干燥
1.重结晶的目的是什么?
答:从有机反应中得到的固体产品往往不纯,其中夹杂一些副产物、不反应的原料及催化剂等。纯化这类物质的有效方法就是选择合适的溶剂进行重结晶,其目的在于获得最大回收率的精制品。
【注意事项】
1.在仪器装配时应使分馏柱尽可能与桌面直,以保证上面冷凝下来的液体与下面上升的气体进行充分的热交换和质交换,提高分离效果
2.根据分馏液体的沸点范围,选用合适的热浴加热,不要在石棉网上用直接火加热。用小火加热热浴,以便使浴温缓慢而均匀地上升。
3.液体开始沸腾,蒸气进入分馏柱中时,要注意调节浴温,使蒸气环缓慢而均匀地沿分馏柱壁上升。若室温低或液体沸点较高,应将分馏柱用石棉绳或玻璃布包裹起来,以减少柱内热量的损失。
【实验操作】1.首先按图安装好装置,在未装样品前应检查是否漏气。
2.装入样品安上毛细管,开启真空泵,再关上安全瓶活塞,调整真空度至所要求的数字。
3.待压力稳定后,开始加热进行减压蒸馏,控制馏出速度,以每秒一滴为宜。
4.蒸馏完毕,先放松毛细管活夹子,再开启安全瓶活塞通大气,停止加热,停止抽气。
【注意事项】1.减压蒸馏装置的严密不漏气。
2在重结晶过程中,必须注意哪几点才能使产品的产率高、质量好?
答1.正确选择溶剂;2.溶剂的加入量要适当;4.吸滤瓶和布氏漏斗必需充分预热;
3.活性炭脱色时,一是加入量要适当,二是切忌在沸腾时加入活性炭;
5.滤液应自然冷却,待有晶体析出后再适当加快冷速度,以确保晶形完整;
6.最后抽滤时要尽可能将溶剂除去,并用母液洗涤有残留品的烧杯。
【找错误】
1.圆底烧瓶中盛液量过多,应为烧瓶容积的1/3-2/3。
2.没有加沸石。
3.温度计水银球的上沿应位于蒸馏支管下沿的水平线上。
4.球形冷凝管应改为直形冷凝管。
5.通水方向应改为下口进水,上口出水。
6.系统密闭。应将接引管改为带分支的接引管;
2.减压蒸馏
蒸馏部分:主要仪器有蒸馏烧瓶,克氏蒸馏头,毛细管,温度计,直形冷凝管,多头接引管,接受器等,起分离作用。
抽提部分:可用水泵或油泵,起产生低压作用。
油泵保护部分:有冷却阱,有机蒸气吸收塔,酸性蒸气吸收塔,水蒸气吸收塔,起保护油泵正常工作作用。
测压部分:主要是压力计,可以是水银压力计或真空计量表,起测压力的用
[实验原理]在低于大气压力下进行的蒸馏称为减压蒸馏。减压蒸馏是分离提纯高沸点有机化合物的一种重要方法,特别适用于在常压下蒸馏未达到沸点时即受热分解、氧化或聚合的物质。
4.当蒸气上升到分馏柱顶部,开始有液体馏出时,应密切注意调节浴温,控制馏出液的速度为每2~3秒一滴。如果分馏速度太快,产品纯度下降;若速度太慢,会造成上升的蒸气时断时续,馏出温度波动。
5.根据实验规定的要求,分段集取馏份,实验结束时,称量各段馏份。
6.回流
1、冷凝管的选用:回流时多选用球形冷凝管,若反应混合物沸点很低或其中有毒性大的原料或溶剂时,可选用蛇形冷凝管。
3.重结晶操作中,活性炭起什么作用?为什么不能在溶液沸腾时加入?
答:(1)重结晶操作中,活性炭起脱色和吸附作用。
(2)千万不能在溶液沸腾时加入,否则会引起暴沸,使溶液溢出,造成产品损失
3、萃取
【原理】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将物质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溶剂中,从而进行分离的方法。
【萃取剂的选择】②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
①萃取剂与原溶剂不互溶、不反应③溶质不与萃取剂发生任何反应
1.什么是萃取?什么是洗涤?指出两者的异同点。
答:萃取是从混合物中抽取所需要的物质;洗涤是将混合物中所不需要的物质除掉。萃取和洗涤均是利用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来进行分离操作,二者在原理上是相同的,只是目的不同。从混合物中提取的物质,如果是我们所需要的,这种操作叫萃取;如果不是我们所需要的,这种操作叫洗涤。
(2)混合物中含有焦油状物质,采用通常的蒸馏、萃取等方法都不适用。
(3)在常压下蒸馏会发生分解的高沸点有机物质。
【蒸馏物质条件】
(1)随水蒸气蒸出的物质应不溶或难溶于水,且在沸腾下与水长时间共存而不起化学变化。
(2)随水蒸气蒸出的物质,应在比该物质的沸点低得多的温度,而且比水的沸点还要低得多的温度下即可蒸出。
7、分液漏斗
1、分液漏斗的选用:无论选用何种形状的分液漏斗,加入全部液体的总体积不得超过其容量的3/4。
2、盛有液体的分液漏斗的放置(两种方法):
(a)放置在固定的铁环上,而铁环应固定在铁架台的适当高度;
(b)分液漏斗颈上配一塞子,然后用单爪铁夹稳稳地将其夹住,并固定在铁架台的适当高度。不论如何放置,接受液体容器的内壁应紧贴分液漏斗颈。
2.如何使用和保养分液漏斗?
答:1.分液漏斗的磨口是非标准磨口,部件不能互换使用。
2.使用前,旋塞应涂少量凡士林或油脂,并检查各磨口是否严密。
3.使用时,应按操作规程操作,两种液体混合振荡时不可过于剧烈,以防乳化;振荡时应注意及时放出气体;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
4.使用后,应洗净凉干,在磨口中间夹一纸片,以防粘结
2.蒸馏时为什么蒸馏烧瓶中所盛液体的量既不应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3?
答:如果装入液体量过多,当加热到沸腾时,液体可能冲出或飞沫被蒸气带走,混入馏出液中。如果装入液体量太少,在蒸馏结束时,相对地也会有较多的液体残留在瓶内蒸不出来。
3.蒸馏时,为什么最好控制馏出液的流出速度为1-2滴/秒。
有机物分离和提纯的常用方法
1、常压蒸馏
【原理】利用互溶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沸点不同
(30℃以上)进行分离提纯的一种方法。
【注意】
①主要仪器:蒸馏烧瓶、冷凝管、接引管、锥形瓶
②温度计水银球位于支管口处
③冷凝管从下口进水,上口出水
④沸点高而不稳定的液态物质可以考虑减压蒸馏
⑤要加入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⑥蒸馏烧瓶盛装溶液体积最大为烧瓶体积的2/3
5分馏定义:利用分馏柱使几种沸点相近的混合物得到分离和纯化
【原理】利用分馏柱进行分馏,实际上就是在分馏柱内使混合物进行多次气化和冷凝。混合液沸腾后蒸气进入分馏柱中被部分冷凝,冷凝液在下降途中与继续上升的蒸气接触,二者进行热交换,蒸汽中高沸点组分被冷凝,低沸点组分仍呈蒸气上升,而冷凝液中低沸点组分受热气化,高沸点组分仍呈液态下降。结果是上升的蒸汽中低沸点组分增多,下降的冷凝液中高沸点组分增多。如此经过多次热交换,就相当于连续多次的普通蒸馏。以致低沸点组分的蒸气不断上升,而被蒸馏出来;高沸点组分则不断流回蒸馏瓶中,从而将它们分离
【注意事项】1.安装正确,连接三颈烧瓶液面以下,并接近底部处;
4.实验加热前,止水夹应注意打开,待有水蒸气从止水夹处冒出后,关闭止水夹;
实验结束时,也首先打开止水夹,然后再停止加热(防止倒吸);
5.调节火焰,控制蒸馏速度2~3 d/s,并时刻注意安全管;6.按安装相反顺序拆卸仪器;
2.液体样品不得超过容器的1/2
3.先恒定真空度再加热。
4.开泵与关泵前,安全瓶活塞一定要通大气。
5.沸点低于150℃的有机液体不能用油泵减压。
3.水蒸气蒸馏
【原理】道尔顿定律:当有机物与水一起共热时,整个系统的蒸气压为各组分蒸气压,即P(总)=P(水)+P(有机物)
【蒸馏条件】
(1)混合物中含有大量的固体,通常的蒸馏、过滤、萃取等方法都不适
2、热浴的选用:回流加热前应先放入沸石,根据瓶内液体的沸腾温度,可选用水浴、油浴、空气浴或电热套加热等方式。
3.有机实验中,什么时候利用回流反应装置?怎样操作回流反应装置?
答:有两种情况需要使用回流反应装置:
一是反应为强放热的、物料的沸点又低,用回流装置将气化的物料冷凝回到反应体系中。
二是反应很难进行,需要长时间在较高的温度下反应,需用回流装置保持反应物料在沸腾温度下进行反应。部件不可拆开放置)。
【溶剂要求】a.不与被提纯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b.温度高时能溶解较多量的被提纯物,低温时只能溶解很少量
c.对杂质的溶解度在低温时或非常大或非常小,
d.沸点不宜太高,也不宜太低,易挥发除去,
e.能给出好的结晶,f.毒性小,价格便宜,易得。
【实验操作】
1.加热溶解,将待重结晶的物质溶解于沸腾或将进沸腾的适宜溶剂中,制成过饱和溶液。
3、分液漏斗的检查:使用分液漏斗前,应检查玻璃活塞、活塞芯是否原装配套;分液漏斗是否漏液;活塞芯是否旋转自如;活塞芯孔是否被堵塞等。
答:蒸馏时,最好控制馏出液的流出速度为1~2滴/秒。因为此速度能使蒸馏平稳,使温度计水银球始终被蒸气包围,从而无论是测定沸点还是集取馏分,都将得到较准确的结果,避免了由于蒸馏速度太快或太慢造成测量误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