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登高平仄分析
以《登高》为例体会杜甫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杜甫生平:自称“杜陵布衣”,分四个时期
1﹑读书壮游时期(712—745)诗风比较豪迈浪漫。 2﹑困守长安时期(746—755) 理想的落空﹑生活的潦倒,使他对朝廷的腐朽﹑民 生的苦难﹑世俗的炎凉有了深刻的认识.代表作品: 《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从此杜甫 走上了忧国忧民的生活道路和创作道路. 3﹑陷贼与为官时期(756—759) 这是安史之乱为祸最烈的时期,也是杜甫创作成就 最高的时期.仕途的挫折,使他忧国伤时﹑壮志难酬﹑ 抑郁悲愤的情感也更加深沉. 4﹑漂泊西南时期(759—770) 代表作品:《秋兴》八首 《蜀相》 《登高》 《旅夜书怀》,诗风也更加苍老沉郁.
4、语句上的准确、凝练、生动 。
1)请体会颔联的“无边”“不尽”“萧萧” “滚滚”的 精妙。 (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 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这是一幅萧瑟悲凉、空旷 辽阔的秋景图, “无边”“不尽”使此联的意境显得 广阔深远,再加上“萧萧” “滚滚”,不仅使人联想 到落叶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作者 深感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 2)第5句(仅七字就写了四悲): 杜甫的目标很高,对自己也很严格,务必达毫发 无遗恨的境地,持读书破万卷的恒心,追无不惊人死不 休的高标。第5句:一悲,他乡作客;二悲,经常作客; 三悲,万里作客;四悲,秋风萧瑟。可见凝练、准确、 生动之风非凡。
风格小结:
• 沉郁和顿挫合为一体 ,沉郁凭借 顿挫,顿挫服从沉郁,二者相辅相成, 构成了杜诗的主要风格。 • 《登高》这首七律,将深厚浓郁的 “沉郁”之情寓于跌宕有致的“顿挫” 之中,无疑是窥测杜诗风格的一个重 要窗口,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
月
杜甫
万里瞿唐月,春来六上弦。 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 爽和风襟静,高当泪满悬。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1、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3分) 2、试简析“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在表 情达意方面的作用。(6分)
杜甫《登高》及赏析详解
杜甫《登高》及赏析详解杜甫的诗歌以清新明丽、豪放感激著名。
他笔下的大自然显得格外美好,激发了读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其中杜甫的《登高》是一首极富代表性的诗歌,不仅表达了他对自然的崇拜之情,也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和向往。
本篇文章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杜甫的《登高》进行详细的赏析。
诗歌背景与韵律杜甫的《登高》是在唐朝时期所写的,当时的国家局面十分动荡,政治腐败,军事风险,朝野人心惶惶,这首诗歌可以看作是杜甫对时代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希望。
此诗篇用七绝抒发情感,每句仅有四个字,节奏紧凑、抑扬顿挫,非常具有韵味。
整篇歌词共四十个字,开头“风急天高猿啸哀”为写景,表现了大自然的嘈杂与疯狂,而后面如行云流水的语调将我们带入了“意恐迟迟归”的文化符号,尤其是最后一句“花开堪折直须折”,给人以深思和启迪。
文字意境自然景象的描绘杜甫用生动的笔法揭示出了自然景象的壮阔和咆哮:“风急天高猿啸哀”,用这一句话描绘风云变幻的场景,既表露出诗人内心的动荡和郁闷,同时也配合动物群体的狂热和悲鸣,将领悟人生的苦难和人性的高贵处理得如诗如画。
同时这一字句中的猿又是杜甫诗歌中经常出现的动物形象,形象鲜明,更增加了这行字的感染力和魅力。
内心的情感流露用“古登狂无定沿”这一行来描述诗人登山的过程,他一再超越自己,因为自然以及内在的力量不断提醒他自由和狂放的本质。
在“意恐迟迟归”的形象描绘中,诗人通过比喻的方法说出了自己不愿为奴隶般的追逐名利,而向往真正的自由。
这就是诗歌的力量,艺术意象的情感表达使人不禁思考自己所处的环境和处境。
对人生的呼喊在杜甫《登高》中,“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诗人心中的情感渴望。
他在寻求自己内心自由的同时,也期望有同道中人,和自然的生命共勉。
他透过诗歌表达了自由、平等和亲情等珍贵的人性追求,对社会不公和自然破坏等现象发出了有力的抗议。
诗歌主题杜甫的《登高》主题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向往自由之情,另一个是对人生的呼喊。
杜甫的《登高》为什么被评为唐诗七律第一?
杜甫的《登高》为什么被评为唐诗七律第一?唐诗中有两首诗常被拿来作比较,一是崔颢的《黄鹤楼》,一是杜甫的《登高》,两首诗都曾被被后人评为七律第一。
崔颢的《黄鹤楼》,被宋人严羽、清人吴昌祺推为唐人七律第一。
杜甫的《登高》评价之高,较《黄鹤楼》有过之而无不及。
明代的著名诗评家胡应麟,就赞杜甫的《登高》为古今七律第一,清人杨伦《杜诗镜铨》中亦评:高浑一气,古今独步,当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
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那么,为什么杜甫的《登高》会被评为七律第一呢?其一是格律精严。
崔颢的《黄鹤楼》虽然也有人推为唐人七律第一,但就格律而言,《黄鹤楼》是一首半古半律之诗,而杜甫的《登高》,就是一首格律十分严谨七律。
平仄合律自不必说,诗评家赞赏最多的是此诗的对仗技巧。
有人评,杜甫的这首诗八句皆对,这要具体分析,我们都知道格律诗只要求中间两联对仗,通首对仗会让律诗章法缺少变化。
《登高》的首联是句内对举,“风急”对“天高”,“渚清”对“沙白”,联间“猿啸”与”鸟飞”倒是对仗,但整体又不对仗,因为“哀”与“来”都是平声,且已入韵。
这种句式工整中又富于变化,显示出杜甫出神入化的格律运用手段。
颔联和颈联都是标准的对仗,颈联的词性对仗稍宽一点,但这在格律诗中是完全允许的。
尾联并不对仗,但“艰难”与“潦倒”相对,让句式看起来十分工整,所以才会有人让为此诗八句皆对。
对格律的精确要求,往往会限制诗意的发挥,但杜甫这首《登高》,你看不到一点刻意的地方,读起来句意浑成,诗意申畅通,还在其中探索了更为复杂的对仗技巧。
初读《登高》,仿佛八句皆对,细读则首尾未尝有对,全诗“无意于对”,仔细玩味,则”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诗薮》)。
所以诗,杜甫将诗中的格律探索到了极致,他将格律诗这种体裁推到了古诗艺术的颠峰。
当然,这里并没有贬低《黄鹤楼》的意思,《黄鹤楼》的技术自有其独到之处,但就格律而言,《登高》显然更标准。
《登高》中的押韵
《登高》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名作,这首诗在押韵方面有着严谨的安排,具体分析如下:
韵脚分析
古诗一般偶数句押韵,律诗即是二、四、六、八句的最后一个字押韵,一般是押同一个韵,也可以押邻韵,韵脚都是平声韵。
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首句均可以押韵或不押韵。
《登高》一诗首句押韵,二、
四、六、八句的最后一个字“哀”(āi)、“回”(huí)、“来”
(lái)、“台”(tái)、“杯”(bēi),按古语讲都押灰韵,押韵非常顺畅。
具体来说:
这些字在当时都属于[-əj]韵(谐音-èyi),即《平水韵》上平声十灰。
这个韵包含[əj](谐音-èyi)、[wəj](谐音-uòyi)两个韵母。
[əj]变成了现代汉语的ai,[wəj]受到[w]介音的影响变成了现代汉语的ui(在唇音后则进一步变成ei,如“杯”),所以现在读起来它们就不押韵了。
节奏分析
古诗讲究抑扬顿挫,节奏分明。
古诗一般根据音节或语意来划分节奏,《登高》的节奏分明,诵读起来更具形式美、音韵美。
例如:
•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的节奏为二二三。
•颔联、颈联、尾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的节奏为四三。
杜甫《登高》平仄详析
杜甫《登高》平仄详析单就严格遵守平仄格律来讲,《登高》实为后人学习七律的样板首选。
杜甫此诗作于大历二年(767年)重阳的夔州。
这段时间是他穷困潦倒的时期,又老病缠身,不过“文章恨命达”,这正是他诗作爆发的阶段。
无论平仄、对仗等体式,还是起承转合的文法,都是信手拈来。
他的诗句在格律中游刃有余,功力已臻化境。
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我们只从平仄格律的角度来看,《登高》为何堪称七律样板。
我们首先标出全诗平仄,其中“急”、“白”、“落木”、“不”、“作客”、“百”、“独”、“浊”都是入声字,以仄音入韵: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这是标准的仄起首句押韵的七绝平仄格式,有几处是可平可仄的地方,大家可以自行对照。
但是我们在读这首诗的时候会发现一个问题,韵脚“哀”、“回”、“来”、“台”、“杯”感觉读起来不押韵。
其实这是发音变化了,这些字在平水韵中都属于“十灰”部,也就是说发“回”的韵母音,念起来是“ui”、“回”、“lui”、“tui”、“bui”的发音。
当然只是大概发音,不过肯定是押韵的。
今天我们单独引用“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时候,使用普通话读音完全没有问题,而且更加适合。
但是我们要清楚,这些句子当时放在这首七律中也是合韵的。
除了平仄、韵脚,律诗在格式上的要求还有对仗。
一般要求颌联、颈联对仗,后来因为太难,就只要求颈联对仗了。
但是这首《登高》,八句皆对。
我们粗读此诗,首联、尾联好像没有对,中间两联也没有强行设对。
但是认真细读,就能感觉到《诗薮》中说的:“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
不只“全篇可法”,而且除了每一联都对仗,在首联中“风急”对“天高”、“渚清”对“沙白”,字词工巧而不露痕迹,对仗圆融贴合景色,这就是出神入化,游刃有余。
《登高》格律文学短评
《登高》格律文学短评(一)《登高》是一首经典的格律文学,其音韵和谐、对仗工整,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的韵律之美。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简要评价。
首先,从整体结构来看,《登高》这首诗运用了严谨的仄起入韵式,律法森严,凡八句,四联皆对,很好地体现了格律文学的规则性和对称性。
每句诗的音韵组合都经过精心的安排,使整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感。
其次,从内容上来看,《登高》这首诗描绘了江边的深秋景色,通过望中所见,意中所触,展现了诗人感事怀乡的悲郁情怀。
全诗情感深沉,悲壮雄浑,不仅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岁月的追忆和感慨,更蕴含着一种壮烈的感情,读者能明显感受到诗人那种阔大的胸怀和坚韧的精神。
最后,从艺术手法来看,《登高》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来表达情感。
每句诗都有独特的意象和象征,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等,这些意象和象征不仅具有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力,还富有深刻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这种艺术手法的运用,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
综上所述,《登高》是一首经典的格律文学,其严谨的仄起入韵式、优美的音韵和富有哲理的意象象征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同时,这首诗也充分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坚韧的精神风貌,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学习。
《登高》格律文学短评(二)《登高》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一首经典七言律诗,被誉为七律压卷之作。
从格律上看,这首诗的音韵、节奏和对称性都堪称完美。
下面就这首诗的格律和文学风格进行简短的评述。
首先,从格律方面来看,这首诗严格遵循了七言律诗的规则,表现出了高度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每句诗的音节数量都是固定的,而且平仄对应,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种音韵和节奏的和谐统一,使得这首诗读起来富有音乐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其次,从文学风格来看,《登高》不仅在内容上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受,而且在艺术形式上也展现出了独特的风格。
诗人巧妙地借用了自然景观和意象,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等,既描绘了生动的自然景象,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
无法超越的古今七律第一:杜甫《登高》详析
无法超越的古今七律第一:杜甫《登高》详析七律作为近体格律诗的一种,有唐以来,产生了无数名篇。
在诗词史的七言体裁上,崔颢的《黄鹤楼》和杜甫的《登高》到底谁才是第一,一直是历来诗词爱好者的争论话题。
《黄鹤楼》意象为先,一气呵成,但在题材上因为前四句不合平仄格律,可以视为半古半律。
这在后人格律诗的学习中,是不适合拿来作为样板学习的。
就好比学李白的人,没有学得好的,而学杜甫的,基本上都能小有所成。
所以单就严格遵守平仄格律的七律来讲,《登高》实为后人学习的首选。
《登高》被称作古今七律第一,出自明代胡应麟《诗薮》: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劲难名,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
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微有说者,是杜诗,非唐诗耳。
然此诗自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
我们来赏析杜甫的《登高》,看看他与如此高的赞誉是否相称。
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此诗作于大历二年(767年)重阳。
765年,关照杜甫的严武暴病离世,他失去了蜀中的靠山,携家眷离开草堂,一路东下,于大历元年(766)四月到达夔州。
杜甫在夔州住了一年九个月,其间所创作诗篇数量450余首,是流传下来杜诗的三分之一。
这段时间是他穷困潦倒的时期,又身体抱恙,但“文章恨命达”,这也是他诗作爆发的阶段。
无论平仄、对仗等体式,还是起承转合的文法,都是信手拈来。
他的诗句在格律中游刃有余,功力已臻化境。
《登高》就创作在这个诗意爆发,格律娴熟的点。
唐时的诗自然是平水韵,我们用平水韵标出全诗平仄,其中“急”、“白”、“落木”、“不”、“作客”、“百”、“独”、“浊”都是入声字,以仄音入韵: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这是标准的仄起首句押韵的七绝平仄格式,有几处是可平可仄的地方,大家可以自行对照。
登高古诗赏析
明代的著名诗评家胡应麟,就赞杜甫的《登高》为古今七律第一,清人杨伦《杜诗镜铨》中亦评:高浑一气,古今独步,当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
我们来赏析以下,杜甫《登高》一诗何以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
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的这首《登高》,大约写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其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大乱虽止,小乱未息,藩镇割据、外敌入侵,唐朝的国势依然颓靡。
安史之乱结束后,杜甫曾在其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写道:“青春作伴好还乡”,但他的归乡之旅并没有成功,时势动乱,他又贫病交加,行至半途,杜甫就返回成都,投靠他的好友严武。
可惜,不久严武逝世,杜甫失去依托,他只得离开成都,四处漂泊,最后到了夔州。
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秋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夔州峡口以风大闻名,故曰“风急”。
夔州多猿,《水经注》中称,猿鸣“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曰:“猿啸哀”。
渚(zhǔ),指水中的小洲,水中的小块陆地。
回,回旋飞舞,一说指鸟飞回巢,与诗人天涯漂泊无处归家形成对比,不过小楼觉得回旋飞舞更切合诗意。
秋风劲急,天空高阔,猿鸣哀声不绝。
洲边江水清澈,沙砾洁白,飞鸟低回盘旋。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小楼初读此句,自动脑补无数木头从天而降,极为震撼,但这里的“落木”,不是落木头,而是落叶。
那为什么这里要用“落木”而不用“落叶”呢?无边落叶萧萧下,从平仄对仗上来看完全没有问题。
那时因为,“落木”与“落叶”,所带来的感觉是不同的。
木让人想到的是树干,秋天的树,叶落将尽,人们看到的是疏朗的树干,所以木给人的感觉是疏朗的,而叶给人的感觉是繁密的。
杜甫这里用“落木”而不用“落叶”,就是强调秋天衰飒疏朗的感觉。
从屈原的《九歌》“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到瘐信的《哀江南赋》“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再到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古代诗人就是抓住了“木”字带来的独特的形象感受,故写秋天落叶多用“落木”代替。
精读杜甫《登高》,古今七律第一
精读杜甫《登⾼》,古今七律第⼀引⾔⽂⽆第⼀,这是⼤多数⼈的共识,不过⼈各有所好,有的⼈读到⼀⾸诗,⼼⾥喜欢得不得了,将其推为⼼中第⼀,这也是情理之中。
⽽能被历代诗评家推崇,被很多⼈评为⼼中第⼀,必是诗中难得的精品。
之前⼩楼精读过的《黄鹤楼》,就被宋⼈严⽻、清⼈吴昌祺推为唐⼈七律第⼀。
不过,在⼩楼精读《黄鹤楼》那篇⽂章的评论中,很多朋友认为,七律第⼀,应该是杜甫的《登⾼》。
确实,杜甫的《登⾼》也受到了历代诗评家的推崇,评价之⾼,较《黄鹤楼》有过之⽽⽆不及。
明代的著名诗评家胡应麟,就赞杜甫的《登⾼》为古今七律第⼀,清⼈杨伦《杜诗镜铨》中亦评:⾼浑⼀⽓,古今独步,当为杜集七⾔律诗第⼀。
杜甫的七律,如书法中的《兰亭序》,是⽆数后⼈不断学习的楷模,此诗算是楷模中的楷模了。
那么,为会什么杜甫的《登⾼》会获得这么⾼的评价呢?通释理解诗的意思,是欣赏古诗的基础,所以,照例⼩楼先通释全诗的意思。
登⾼风急天⾼猿啸哀,渚清沙⽩鸟飞回。
⽆边落⽊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的这⾸《登⾼》,⼤约写于唐代宗⼤历⼆年(767),其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乱虽⽌,⼩乱未息,藩镇割据、外敌⼊侵,唐朝的国势依然颓靡。
安史之乱结束后,杜甫曾在其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写道:“青春作伴好还乡”,但他的归乡之旅并没有成功,时势动乱,他⼜贫病交加,⾏⾄半途,杜甫就返回成都,投靠他的好友严武。
可惜,不久严武逝世,杜甫失去依托,他只得离开成都,四处漂泊,最后到了夔州。
唐代宗⼤历⼆年(767年)秋天,他独⾃登上夔州⽩帝城外的⾼台,登⾼临眺,百感交集,写下了这⾸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
风急天⾼猿啸哀,渚清沙⽩鸟飞回。
夔州峡⼝以风⼤闻名,故⽈“风急”。
夔州多猿,《⽔经注》中称,猿鸣“空⾕传响,哀转久绝”,故⽈:“猿啸哀”。
渚(zhǔ),指⽔中的⼩洲,⽔中的⼩块陆地。
回,回旋飞舞,⼀说指鸟飞回巢,与诗⼈天涯漂泊⽆处归家形成对⽐,不过⼩楼觉得回旋飞舞更切合诗意。
杜甫《登高》平仄分析五篇
杜甫《登高》平仄分析五篇第一篇:杜甫《登高》平仄分析杜甫《登高》平仄分析杜甫的《登高》是其诗作中的名篇。
全诗原文如下: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是杜甫在大历二年(767),也就是他去世的前三年所写的一首著名的律诗。
对这首诗历来评价很高,杨伦在《杜诗镜诠》里称此诗是“杜集七言律第一”,胡应麟认为这样的评价尚不能体现此诗的重要地位,所以他在《诗薮》中更说此诗“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
杜甫不仅在我国诗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他本人就有“诗圣”的美称,他的诗有“诗史”的美誉。
文学史家无一例外地称赞其诗作在思想性、艺术性诸方面有极高的造诣,他也曾多次提到自己对诗艺的不懈追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书左丞丈二十二韵》),“语不惊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并承认自己已达到“诗律群公问”(《寄沈八丈》),“晚节渐于诗律细”(《遣闷呈路十九曹长》)的程度。
那么其诗之“有神”在什么地方?群公问他的诗律又是指什么?他觉得自己“诗律细”,又细在何处?为什么评价会如此之高呢?历代有许多文学评论家进行过很多有意义的讨论。
我们不想过多地重复,只是想换一个角度进行分析,我们将从平仄、节奏、音型、意象四个角度对《登高》一诗进行剖析,来看一看杜甫运用诗律的精妙之处。
一、平仄这是一首仄起平收的七言律诗,按照标准的七言律诗的格式,其平仄规律如下:[1]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把原诗的平仄的实际与这个典型的标准格式的平仄对照一下,就会发现,原诗有几个地方的平仄与这个标准格式不一致,它们主要出现在第一联(首联)和第三联(颈联)。
第一联中不一致的是“风”、“猿”、“渚”、“沙”,第三联不一致的是“百”和“多”,而第四联(尾联只有一个字与标准格式不同,即“潦”字,第二联(颔联)则与标准格式完全一致。
《登高》杜甫
《登高》杜甫登高杜甫杜甫(712—770),字,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号,世称。
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
是唐代伟大的主义诗人。
与李白并成为“”,他也被后人成为“”。
从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他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作品被称为“”。
子美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现实李杜诗圣诗史请齐读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近体诗与古体诗(又称古风)相对,是唐代形成的新诗体,严格讲究格律,分为绝句、律诗,多为五言、七言。
古体诗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和杂言体,不讲对仗,字数较多。
五言四句四言古诗绝句七言四句五言古诗近体诗五言八句古体诗七言古诗律诗七言八句乐府诗排律律诗格律要求严格,常见的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它们在格律上的规定如下:限字句。
一般每首八句,分为四联,分别叫作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每联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
定韵脚。
每首诗偶句句末必须押韵,一韵到底,首句可押可不押。
调平仄。
诗句中每个字用(一、二)平声或(三、四)仄声,都有基本的规定。
讲对仗。
律诗的首尾两联可不对仗,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
对仗又分为工对、宽对等。
工对要求词性和意义严格对偶,宽对只要求词性相近、意义大体相对即可。
《登高》从“哀”字开始押韵,一韵到底诗八句皆对仗。
不仅上下两句对仗,而且句中自对仗,读起来富有节奏感。
可谓:“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
这是格律的变体,也是格律的极致。
这就是胡应麟在《诗薮》中所说“一意贯穿,一气呵成”思曹植说“高台多悲风”,结合你过去学习的登高诗以及本诗,谈谈你对曹植这句诗的理解。
01对于首、颔联,学界常用“一密一疏”来评价两联关系,你能理解这个评价吗?(试试看从意象的数量以及作用上把握)02《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杜甫诗歌解析:《登高》教案
杜甫诗歌解析:《登高》教案引言:杜甫是唐代诗人中的一位巨匠,他的诗歌深受后人的喜爱和推崇。
杜甫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而且还是一位爱国思想家,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登高》是杜甫的名篇之一,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优美的艺术风格。
本文将从诗歌的形式和语言、诗歌的主题和意义、诗歌的艺术价值和学科价值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究《登高》的深层次内涵。
一、诗歌的形式和语言《登高》是一首五律诗,每句五个字,共计二十个字。
整首诗用双声格写成,具有平仄的明显对立,体现出诗歌高峰的形式美。
在音律上,杜甫运用押韵方法,使得诗歌韵律优美、激情动人。
例如,“高原峭壁万丈”和“青山直到眼前”之间有一个交叉押韵,“吸云吞烟无孔不入”和“乳燕争飞万方同归”之间也有一个交叉押韵,这种押韵的方式强化了诗歌调子的节奏美。
杜甫在诗歌的语言方面,采用了简洁、质朴、真实的表达方式。
杜甫没有采用诗经和唐诗的修辞手法,而是多运用了描绘性的语言,让诗歌更加直观。
例如,“黄如熏海”的描绘,使得黄河狭长的景象更为逼真。
此外,杜甫不仅注重语言的表达,而且更注重情感的表达。
在整首诗中,杜甫通过天地壮阔的环境来反映自己的情感,使得读者更容易被吸引和感受到诗歌的魅力。
二、诗歌的主题和意义《登高》的主题是爱国思想。
杜甫在诗歌中,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现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爱国情怀。
整首诗歌让人感受到高原、黄河、大山的黯然,然而,杜甫并不是只表达了悲痛和悲观,而是在悲痛的基础上,表达了他对于山河的壮丽和对于民族拯救的信心。
杜甫在《登高》中表现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自尊心是我们需要学习和发扬的。
《登高》的意义在于强调了人与自然、人与国家之间的紧密联系。
它不仅是诗歌,更是一种人生观和哲学思考,表达了人生意义的独特体现。
在《登高》这首诗中,杜甫运用人与自然、人与山河相互映衬的手法,表达了他对群众困苦的关注和国族未来的担忧,倡导了人们关注自然、关心社会、提高自我身份意识的理念。
七言律诗:杜甫《登高》
【 导语】七言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范畴,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
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定型,至盛唐杜甫手中成熟。其格律严密,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由八句组成,每句七个
乡万里、人在暮年的感叹,诗意就更见深沉了。
尾联对结,并分承五六两句。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 本来兴会盎然地登高望远,此时却平白无故地惹恨添悲,诗人的矛盾心情是容易理解的。前六句“飞扬震动”,到此处“软冷收 之,而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外”(《诗薮》)。 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
得到表现。次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三联表现感情,从纵(时
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四联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
源。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张上。 此诗八句皆对。粗略一看,首尾好像“未尝有对”,胸腹好象“无意于对”。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 字皆律”。不只“全篇可法”,而且“用句用字”,“皆古今人必不敢道,决不能道者”。它能博得“旷代之作”(均见胡应麟《诗薮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注释 诗题一作《九日登高》。古代农历九月九日有登高习俗。选自《杜诗详注》。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天的重阳节。 啸哀:指猿的叫声凄厉。 渚(zhǔ):水中的小洲;水中的小块陆地。鸟飞回: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回:回旋。 落木:指秋天飘落的树叶。萧萧:模拟草木飘落的声音。
杜甫的《登高》都不押韵,凭啥是七律第一,明代学者:你们不识货
杜甫的《登高》都不押韵,凭啥是七律第一,明代学者:你们不识货虽然人们常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但在诗坛,却有一些被历代诗家公认为“榜首”的好诗。
比方说,被誉为“七绝第一”的,就是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被誉为“五绝第一”的,则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至于“七律第一”,首推杜甫那首著名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但也有人提出质疑,认为这首《登高》的几个韵脚“哀”“回”“来”“台”“杯”并不押韵,怎么还能被称为七律第一呢?其实说白了很简单,我们现在对“押韵”的理解,源于中华新韵,也就是普通话。
但在唐代,一首诗押韵与否,依据的可是唐韵,也就是《平水韵》。
要知道,今天的普通话与古人的语音相比,发生了很多巨大的变化,原先的平声字,后来演变成了仄声,而当时的一些仄声字,现在却变成了平声。
所以呢,很多字今天读起来会觉得不押韵,但在当时是押韵的。
就拿杜甫这首《登高》来说,它押的是平水韵的“十灰韵部”,完全符合唐朝律诗的押韵标准。
将《登高》评为“七律第一”的,是明代学者胡应麟。
现代人对胡应麟这个名字或许不甚熟悉,但在晚明,他可是大名鼎鼎的才子呢。
胡应麟,字元瑞,号少室山人,别号石羊生,是明朝著名学者、诗人和文艺批评家。
他布衣一生,却广交天下,无论贵贱。
深谙浙东学术之真谛,吸取宇内文章之精华,在文献学、史学、诗学、小说及戏剧学方面都有突出成就。
胡应麟最负盛名的作品是一部诗论,书名叫做《诗薮》。
《说文解字》有云:“ 薮,物之归也。
”顾名思义,这本《诗薮》是一部评论历代诗歌的诗话著作,全书评点鞭辟入里,眼光独到,于诗海之中抉隐索微,对历代诗人指陈得失,多有前人未发之论。
正如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所盛赞的那样:“说诗者亡虑十余家,往往可采。
杜甫《登高》赏析
杜甫《登高》赏析杜甫《登高》赏析杜甫的《登高》不但富有形象性,而且诗人的忧国伤时之情便跃然纸上。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杜甫《登高》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鉴赏古人有农历九月九日登高的习俗,这首诗就是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的重阳节时诗人登高抒怀之作。
此时杜甫寓居长江畔的夔州(今四川省奉节县),患有严重的肺病,生活也很困顿。
全诗通过对凄清的秋景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年迈多病、感时伤世和寄寓异乡的悲苦。
登高诗篇前四句描写登高闻见之景。
首联连借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并以急、高、哀、清、白、飞等词修饰,指明了节序和环境,渲染了浓郁的秋意,风物具有鲜明的夔州地区特征。
这两句不仅是工对的联语,而且句中自对“天高”对“风急”,“沙白”对“渚清”。
句法严谨,语言锤炼,素来被视为佳句。
登高颔联前句写山,上承首句;后句写水,上承次句。
写山为远望,写水为俯瞰。
落木而说“萧萧”,并以“无边”修饰,如闻秋风萧瑟,如见败叶纷扬;长江而说“滚滚”,并用“不尽”一词领起,如闻滚滚涛声,如见湍湍水势。
两句诗,无论是描摹形态,还是形容气势,都极为生动传神。
从萧瑟的景物和深远的意境中,可以体察出诗人壮志难酬的感慨之情和悲凉心境。
登高诗篇后四句抒发登高所生之慨。
颈联上句写羁旅之愁。
“常作客”,表明诗人多年漂泊不定的处境;“万里”,说明夔州距离家乡非常遥远,是从距离上渲染愁苦之深;“悲秋”,又是从时令上烘托悲哀之重,“秋”字是在前两联写足秋意后,顺势带出,并应合着“登高”的节候。
下句写孤病之态。
“百年”,犹言一生;“百年多病”,迟暮之年百病缠身,痛苦之情可想而知;“独”字,写出举目无亲的.孤独感;“登台”二字是明点题面,情才因景而生。
这两句词意精炼,含意极为丰富,叙述自己远离故乡,长期漂泊,而暮年多病,举目无亲,秋季独自登高,不禁满怀愁绪。
被称为“唐人七律之冠”的《登高》真是永远无法超越的格律样板吗?
被称为“唐人七律之冠”的《登高》真是永远无法超越的格律样板吗?《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是一首律诗,也就是格律诗,所谓格律诗就是按照严格的固定格式创作的,格律诗的成熟也是在中唐杜甫时期,杜甫是律诗集大成者,这首《登高》也被誉为七律之冠,还是实至名归的!杜甫与李白是唐诗上的两座巅峰,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浑厚缥缈的气势是学不来的;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抑扬顿挫沉郁忧愁而又重视炼字。
格律诗的创作具有严格限制,不仅制定了固定的格律,就是字数、押韵、粘对等等上也与古体诗大相径庭。
格律经过初唐和盛唐的沉淀完善到了中唐时期已经完备,标志就是杜甫律诗的大成。
律诗分五律和七律,以每句字数为准,四联八句。
律诗四联分别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首联:第一句可押韵也可不押韵,第二句必须压平韵,此联不做对仗要求。
颔联:第一句不押韵,第二句必须压平韵,颔联大多数律诗追求对仗,也有不押韵的,不作严格要求。
颈联:第一句不押韵,第二句必须压平韵,颈联必须严格对仗,也就是说颈联从整首诗中摘出来完全是一副合格的工对。
尾联:第一句不押韵,第二句必须压平韵,尾联不要求对仗。
首先从格式上来说,《登高》四联八句每联都是工对,这在绝大多数律诗中都是很少见的,多数律诗只有颔联和颈联对仗,首联尾联并不对仗。
比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从律诗的格律上来说《登高》便已经胜出了不少,全诗在声律句式上,极精密、考究。
当然一首合格的律诗也不是只要格律完备对仗工整就可以的。
《登高》虽然每句皆对,却没有格律束缚的痕迹,感情流畅自然,严整的对仗被形象的流动感掩盖起来了,严密变得疏畅。
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五:作诗大法,唯在格律精严,词调稳契,使句意高远,纵孜孜可剪,何害其工?骨体卑陋,虽一字莫移,何补其拙?如老杜”风急天高“乃唐七言律诗第一首。
《登高》古诗赏析
《登高》古诗赏析《登高》古诗赏析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和杂言诗等形式。
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
唐代以后,称为近体诗,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
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而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登高》古诗赏析,一起来看看吧。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注解】:1、渚:水中的小洲。
2、回:回旋。
3、百年:犹言一生。
4、潦倒:犹言困顿,衰颓。
5、新停:这时杜甫正因病戒酒。
【简析】:这首诗是大历二年(767)年杜甫在夔州时所作。
萧瑟的秋天,在诗人的笔下被写得有声有色,而引发出来的感慨更是动人心弦。
这不仅由于写了自然的秋,更由于诗人对人生之秋所描绘的强烈的感情色彩。
颔联状景逼真,是后人传诵的名句。
颈联两句,十四个字包含了多层含意,备述了人生的苦况,更令人寄予强烈的同情。
古人有农历九月九日登高的习俗,这首诗就是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的重阳节时诗人登高抒怀之作。
此时杜甫寓居长江畔的夔州(今四川省奉节县),患有严重的.肺病,生活也很困顿。
全诗通过对凄清的秋景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年迈多病、感时伤世和寄寓异乡的悲苦。
诗篇前四句描写登高闻见之景。
首联连借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并以急、高、哀、清、白、飞等词修饰,指明了节序和环境,渲染了浓郁的秋意,风物具有鲜明的夔州地区特征。
这两句不仅是工对的联语,而且句中自对,如“ 天高”对“风急”,“沙白”对“渚清”。
句法严谨,语言锤炼,素来被视为佳句。
颔联前句写山,上承首句;后句写水,上承次句。
写山为远望,写水为俯瞰。
落木而说“萧萧”,并以“无边”修饰,如闻秋风萧瑟,如见败叶纷扬;长江而说“ 滚滚”,并用“不尽”一词领起,如闻滚滚涛声,如见湍湍水势。
两句诗,无论是描摹形态,还是形容气势,都极为生动传神。
杜甫的诗《登台》押韵吗?谁能具体讲解一下?
杜甫的诗《登台》押韵吗?谁能具体讲解一下?
我很乐意解答这个问题。
杜甫的七律《登高》是全唐诗中,尤其是律诗里边数一数二的绝代名篇、旷世之作。
这是有公论的!单从严格遵守平仄格律且四联皆对仗而言,《登高》实为后人学诗的首选。
那么,为什么有许多人提出该诗押韵的疑问呢?我们不妨细致的演示一下,大家就明白其中的奥妙了。
我们首先搬出这篇诗文看一遍: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奇句)
首联渚清沙白鸟飞回(偶句)
天边落木萧萧下(奇句)
颔联不尽长江滚滚来(偶句)
万里悲秋常作客(奇句)
颈联百年多病独登台(偶句)
艰难苦恨繁霜鬓(奇句)
尾联潦倒新停浊酒杯(偶句)
咱们看一下全篇,诗句的平仄格律对仗自是严整。
现在就看诗的押韵,按七律的定规是:逢偶句押平声韵,尽量避同音字,但叠字是可以用的。
这样,我们挑出首联中的“回”,颔联中的“来”,颈联中的“台”和尾联中的“杯”。
然后,我们用《平水韵》“灰韵部”来套一下,列举出来:
回加声母是hui
不加声母是uei(威)
来加声母是lai
不加声母是uai(歪)
台加声母是tai
不加声母是uai(歪)
杯加声母是bei
不加声母是uei(威)
大家稍加深思不就明白了嘛!
结论:杜甫的《登高》诗文是符合律诗押韵要求的!
解答到此,个人浅见,不一定正确敬请网友指正并关注。
谢谢!。
平仄分析:杜甫《登楼》
平仄分析:杜甫《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花,平,近,仄,高,平,楼,平,伤,平,客,仄,心,平。
花,第一个字,可平可仄,前两个字的平仄,应该仄仄。
高楼是平平,伤客,应该是仄仄,但伤在第五个字上,可平可仄。
所以这句的句式应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
如果第二句是平平仄仄仄平平,就有了逻辑上的自洽。
)万方多难此登临。
(万,仄,方,平,第一个字可平可仄,所以应该是平平。
符合。
多,平,难,仄,此,仄,多字在第三个字上,可平可仄。
登,平,临,平。
所以这句格式是(平)平(仄)仄仄平平,合律。
)锦江春色来天地。
(邻联相粘,格式应该是平平仄仄平平仄。
锦,仄,在第一个字上,可平可仄,江,平,春,平,色,仄,来,平,天,平,地,仄。
春在第三字上,可平可仄,所以此句合律。
)玉垒浮云变古今。
(下联相对,格式应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
玉垒,仄仄。
浮云,平平,变,仄,古,仄,今,平。
合律。
)北极朝廷终不改,(邻联相粘,格式应该是仄仄平平平仄仄、北,仄,极,在第二字上,今天读阳平,但我们在此可以推断出极字是入声字。
如果不放心,可以查一下,也的确是入声字。
这种方法让大家掌握了一项推理的小技能。
朝廷,平平。
终,平,不改,仄仄。
所以此句合律。
)西山寇盗莫相侵。
(下联相对,格式应该是平平仄仄仄平平。
西山,平平。
寇盗,仄仄,莫,仄。
相侵,平平。
合律。
)可怜后主还祠庙,(邻联相粘,格式应该是平平仄仄平平仄。
可,仄,怜,平。
可字在第一个字位置上,可灵活平仄。
后主,仄仄,还,平,祠,平,庙,仄。
合律。
)日暮聊为梁甫吟。
(下联相对,格式应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
日暮,仄仄。
聊为,平平。
梁,平,甫,仄,吟,平。
梁在第五个字上,在这个句式中,可灵活平仄。
所以此句合律。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甫《登高》平仄分析杜甫的《登高》是其诗作中的名篇。
全诗原文如下: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是杜甫在大历二年(767),也就是他去世的前三年所写的一首著名的律诗。
对这首诗历来评价很高,杨伦在《杜诗镜诠》里称此诗是“杜集七言律第一”,胡应麟认为这样的评价尚不能体现此诗的重要地位,所以他在《诗薮》中更说此诗“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
杜甫不仅在我国诗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他本人就有“诗圣”的美称,他的诗有“诗史”的美誉。
文学史家无一例外地称赞其诗作在思想性、艺术性诸方面有极高的造诣,他也曾多次提到自己对诗艺的不懈追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书左丞丈二十二韵》),“语不惊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并承认自己已达到“诗律群公问”(《寄沈八丈》),“晚节渐于诗律细”(《遣闷呈路十九曹长》)的程度。
那么其诗之“有神”在什么地方?群公问他的诗律又是指什么?他觉得自己“诗律细”,又细在何处?为什么评价会如此之高呢?历代有许多文学评论家进行过很多有意义的讨论。
我们不想过多地重复,只是想换一个角度进行分析,我们将从平仄、节奏、音型、意象四个角度对《登高》一诗进行剖析,来看一看杜甫运用诗律的精妙之处。
一、平仄这是一首仄起平收的七言律诗,按照标准的七言律诗的格式,其平仄规律如下:[1]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把原诗的平仄的实际与这个典型的标准格式的平仄对照一下,就会发现,原诗有几个地方的平仄与这个标准格式不一致,它们主要出现在第一联(首联)和第三联(颈联)。
第一联中不一致的是“风”、“猿”、“渚”、“沙”,第三联不一致的是“百”和“多”,而第四联(尾联只有一个字与标准格式不同,即“潦”字,第二联(颔联)则与标准格式完全一致。
这样全诗的具体平仄格式如下: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先分析第一联,我们可以推想:杜甫在登高之前,其心情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心情很好,要借登高来欣赏自然美景;一种是心情不佳,要借登高来消除悲愁烦恼。
然而登高以后看到的却是一幅浓郁的秋景,给人一种悲凉之感。
如果他登高之前的心情是好的,那么登高之后看到这幅悲凉景色,心情一下子发生了巨大变化反之,如果登高前的心情不好,那么登高后不仅没能消除悲愁烦恼,反而有所增加。
因此,可以说,登高前的目的和登高后的效果极不相同,产生了巨大的矛盾力。
为了表现这股巨大矛盾力杜甫除了采用其他的艺术手法之外,首先就使平仄发生了一点变化。
这就是第一联的平仄与标准格式不同的原因。
此诗的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写景和抒情之间显然存在着一个转变,而第三联就处在这个转变的交点上,这一联同时又处在“起、承、转、合”的“转”上,为了体现这个转变,这联的平仄格式与标准格式有一点出入也就十分自然了。
然而,以上平仄同标准格式不同的地方,都没有超越律诗的规定,也就是说,是律诗的规律允许的。
这就表明,杜甫一方面严格按照律诗的要求去写诗,另一方面又在规律允许的范围内作一些适当的调整,而这些适当的调整又刚好和诗作表现的思想感情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二、节奏作为表现手法之一的节奏,在七言律诗中也是多种多样的,如有“四三”式、“五二”式、“一六”式、“二五”式等等,不一而足。
优秀的艺术作品必然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作为艺术表现形式之一的节奏也将同思想感情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
一般地说,相同的节奏反映着相同的思想感情,不相同的节奏则反映着不同的思想感情。
因此,对于优秀的诗作来说,当思想感情发生变化时,作为表现手法之一的节奏也将发生变化;反之,当节奏发生了变化的时候,也就暗示了思想感情的变化。
同理,如果一首诗的节奏自始至终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也就预示着思想感情没有变化,而且如果一首诗的节奏没有变化的话,会给读者一个单一而枯燥的感觉。
那么,杜甫的《登高》是怎样处理节奏的呢?阅读一下原诗,我们就会发现全诗的八行诗句的节奏都是“四三式”,这就说明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前后基本一致,变化不大,虽然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但情景相依,情因景生,写景时没有忘情,抒情时也没有忘景。
但我们说变化不大,并非没有变化,仔细阅读原诗,我们可以发现前两联的节奏是“二二二一”型,而到了第三联,诗句节奏却发生了一点变化,可以读作“二二一二”型,而第四联最后三个音节结合得不象前面的那么紧密,其节奏可以理解为“二二一一一”型,可知这首《登高》的节奏在无大变化中也存在着小的变化,而这种节奏的变化正好发生在由写景和抒情交接的地方,使前两联的写景和后两联的抒情在节奏上有了不同的节奏标志。
可以说写景和抒情之间的界限在节奏上有很清楚的显示。
还应该指出,节奏在第三联开始发生变化和我们前面分析平仄在第三联发生变化的效果是一致的。
由此可见,节奏的变化与否在此诗也是为一定的内容服务的。
三、音型音节的结构以及该结构的各个要素之间的组合方式,我们称为音型。
如果我们把音型的理解放宽一点,那么前面我们讨论的节奏和平仄都可以理解为音型的范围。
不过我们为了区别这些术语,我们把音型确定在音节之内,把节奏和平仄确定在音节与音节之间。
那么音型在诗中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呢?高友工、梅祖麟两位先生指出:“语音相似的音节互相吸引,特别是一行诗中出现几个相同音节时,它们便会形成一个向心力场。
同时,一行诗中重复出现过的音型,前后的相同音型也会遥相呼应[1](P3)。
如果诗句中音型相同,就会产生一种内聚力,内聚力会影响诗句所表示的情感内容,使之集中;反之,如果音型不同,就不具有内聚力,诗句所表达的情感内容也就不太集中。
因此,如果当音型发生变化,也就说明思想情感发生了变化。
我们前面说过,第一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表现了登高的目的和登高效果之间的矛盾,诗人已经用节奏和平仄的巧妙变化反映出来。
这里要指出的是:在这首诗中,这一联的音型是最不集中的,也就是说这一联是最缺乏具有内聚力的音型,这种缺乏内聚力的音型的使用,正是登高的目的与登高的效果之间矛盾的反映。
到了第二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情况却有了明显的不同。
出句和对句之间的平仄对得十分整齐,同时音型的结构也十分整齐。
只要对照一下中古音(中古音参看参考书,[3][4]为排印方便,个别音进行了改写)就可以看出:第一个字都是唇音声母(“无”的声母是“m-”,“不”的声母是“p-”),第二个字都是鼻音韵尾(“边”和“尽”的韵尾都是“-n”),第三、四两个字都是舌根音韵尾(“落木”的韵尾是舌跟塞音“-k”,“长江”是舌跟鼻音“-ng”),第五、六两字是重言,即叠音(“萧萧”和“滚滚”)。
因为对句的第七个字要求押韵,而出句的第七个字没有押韵的要求,所以这里没有讨论第七字。
如果不管第七字的话,那么前六个字的音型就构成了以下十分整齐的对称形式:出句:唇音/鼻音/舌根音/舌根音/叠音/叠音对句:唇音/鼻音/舌根音/舌根音/叠音/叠音音型具有使思想感情集中的内聚力,如此整齐的音型说明诗人思想情感十分集中。
当诗人登高之后,眼前所见到的景物的衰败与萧疏,被诗人用具有能集中思想感情具有内聚力的音型的诗句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不愧为千古名句。
第三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由写景“转入”抒情,因此在出句中没有太多相似的音型,或者说音型不太集中,也同本联的平仄与标准格式有一定的出入表达相同的意思。
换言之,这一联的音型不一致,平仄也不太一致。
但值得注意的是对句的第二、四、六个字,这三个音节都使用鼻音韵尾的字,即“年”、“病、”“登”,形成了以下的形式:百年多病独登台这几个音节刚好处在诗句的节拍点上,构成了间隔的相似音型,起过度作用,为后文出现更为集中的音型作了充分的准备。
到了第四联的出句“艰难苦恨繁霜鬓”,除了第三个音节(即“苦”字)以外,其他六个字都使用了鼻音韵尾的音节:艰难苦恨繁霜鬓第三个音节虽然没有使用鼻音韵尾的字,因为第三个音节并不是律诗诗句的节拍重点,即使如此,诗人仍然在对句“潦倒新停浊酒杯”的第三字和第四字(即“新”、“停”二字,俩字的韵尾分别是-n和-ng)连续使用了两个带有鼻音韵尾的音节对出句进行了有力的补充。
这一连串的鼻音韵尾(而且前有准备,后有补充的连续使用,十分有力而集中地将当时国势艰危、仕途坎坷、年迈多病、疾病缠身等无法排遣的万端愁绪充分展现出来。
可见音型在诗歌中是明显地为思想内容服务的,它虽然比平仄和节奏更加难以掌握,但杜甫仍然运用得炉火纯青。
四、意象“所谓意象,也就是诗歌艺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基本单位”。
[5](P17)杜甫善于使用各种语词构成的意象群来为作品的内容服务。
在《登高》中,首联一开始就描绘了“风、天、猿、渚、沙、鸟”等各种意象,并分别用“急、高、啸、哀、清、白、飞、回”等不同的动态语词对其进行描述,把一个巨大的空间展示在读者面前,而且这个空间的所有景物都在活动着,是动态的。
紧接着,诗人在第二联把注意力集中在“落木”和“长江”这两个意象上,并在前面使用了“无边”和“不尽”分别对其进行修饰,在后面又使用了“萧萧下”和“滚滚来”对其进行描述,整个意象群给人产生广袤无边之感,构成了一个动态的整体。
虽然作者在这两联中没有直接使用表示时间的语词,但读者不难发现其深层意义中暗示着时间的无限,因为所有事物的运动都必须以一定的时间作为存在的形式“下”、“来”等运动的延续必须以时间的延长做保证。
我们也注意到,作为名词性意象“落木”是“无边”的,“长江”是“无边”的,同时动词性意象“萧萧下”也具有“无边”的特点“滚滚来”也具有“不尽”的特点。
这就增加了诗歌意象的语义张力,给读者留下了许多品味的余地。
概言之,前两联给读者的印象是:在巨大的空间和无限的时间中有无限的秋景在不停地激烈运动着。
第三联中,作者描述了一个老弱孤独、百病缠身的诗人独自一人登台悲秋的情景诗人使用了“万里”、“百年”、“常”、“多”等语词,这些语词的时空,一方面是前面两联展示的时空的继续,另一方面,它们的时空比前面两联缩小了,虽说“万里”和“百年”的时空也不算小,但毕竟是有限的,无法与“无边”和“不尽”相比。
同时,“作客”和“登台”的运动程度也减缓了,更是无法与“萧萧下”和“滚滚来”相提并论。
至于“客”和“独”的语词,更是明显地表达了“空间小了,时间短了”的语义。
从而为第四联所描述的更加短暂的时间和更加狭小的空间作了有效的铺垫。
在第四联中,诗人的笔触更加细腻地落在鬓上丝丝白发的“小”和新停的浊酒杯的“静”上,即使还有一些动态的东西,也变成了“艰难”、“潦倒”、“恨”、“苦”等展示内心活动的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