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焊接材料及工艺焊接性及其试验评定

合集下载

ISO 15614-8 2016 金属材料焊接工艺规程及评定 管与管板接头焊接(中文版)

ISO 15614-8 2016 金属材料焊接工艺规程及评定 管与管板接头焊接(中文版)

ISO15614-8:2016金属材料焊接工艺规程及评定—焊接工艺试验—管与管板接头焊接狮子十之八九译目录前言(略)引言1 范围2 引用标准(略)3 名词和术语4符号和略缩语5 预备焊接工艺评定(pWPS)5.1概述5.2针对所以焊接工艺方法的参数5.3针对特定焊接工艺方法的参数6焊接工艺评定试验7 试件的焊接7.1 概述7.2 试件的类型7.2.1坡口形式和接头结构7.2.2三角形布置管端部焊缝7.2.3矩形分布置管端部焊缝8检验和试验8.1执行8.1.1概述8.1.2外观检验8.1.3渗透检验8.1.4射线检验8.1.5宏观金相试验8.1.6硬度试验8.1.7拉脱试验8.2验收等级8.2.1概述8.2.2外观检验8.2.3渗透检验8.2.4射线检验8.2.5宏观金相检验8.2.6硬度试验8.2.7拉脱试验9 认可范围9.1 概述9.2 与制造商有关的条件9.3 与材料有关的条件9.3.1 母材类型9.3.2 管-板和管尺寸9.3.3管布置9.4 焊接工艺的通用规则9.4.1 焊接方法9.4.2 管-板焊接位置9.4.3 接头种类9.4.4 焊接材料、型号9.4.5 焊接材料、规格9.4.6 电流种类9.4.7 热输入(电弧能量)9.4.8 预热温度9.4.9 道间温度9.4.10 热处理9.4.11 保护气体10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WPQR)附录A(信息)管与管-板接头焊接工艺评定报告格式(WPQR)文献(略)前言(略)引言自发布之日起,所有新的焊接工艺试验应按照ISO 15614的本部分进行。

然而,ISO 15614的这一部分并不会使以前根据原国家标准或规范进行的焊接工艺试验或ISO 15614这一部分以前的版本进行的焊接工艺试验失效。

1 范围ISO 15614系列标准的本部分规定了金属材料管与管-板接头弧焊的焊接工艺评定试验要求,包括机手工焊、半机械化焊、机械化焊和自动焊。

本标准是ISO 15614系列标准的组成部分之一。

焊接工艺评定资料

焊接工艺评定资料

焊接工艺评定资料焊接工艺评定资料编号:PQR-01-2009单位中油辽河工程有限公司中油辽河工程有限公司焊接工艺评定第1页共10 页中油辽河工程有限公司焊接工艺评定焊接工艺指导书组编号Ⅰ-1 与类别号-1 相焊及GB/T3274-2007 钢号Q235-B注:对每一种母材与焊接材料的组合均需分别填表第2页共10 页中油辽河工程有限公司焊接工艺评定预热:预热温度(℃)(允许最低值)/层间温度(℃)(允许最高值)/保持预热时间/加热方式/ 气体:气体种类混合比流量(L/min)保护气/ / /尾部保护气/ / /背面保护气/ / /电特性电流种类:直流极性:DC-焊接电流范围(A):80-160 电弧电压:1 SMAWJ422Φ3.2DC-80-1020-227-102 SMAWJ422Φ4.DC-140-16022-2511-153 SMAWJ422Φ4.DC-140-16022-2511-154 SMAWJ422Φ4.DC-140-16022-2511-15第 3 页共10 页中油辽河工程有限公司焊接工艺评定母材:Q235B 焊材:J422Φ3.2Φ4.0其它:试件编号层次填充金属焊接电流电弧电压(V)焊接速度cm/min备注牌号规格极性电流(A)PQR-01-2009 1J422Φ3.2DC-80-1020-227-10第 4 页共10 页中油辽河工程有限公司焊接工艺评定母材钢种规格Q235Bδ12焊材牌号规格J422Φ3.2Φ4.0检验项目检验情况焊缝正面宽度16.5、16、16.5、17 焊缝背面宽度8.0、8.5、9.0、9.5 焊角尺寸/焊缝加强高1.0、0.5、0.5、1.0 焊缝凹陷无错边量/第 5 页共10 页中油辽河工程有限公司焊接工艺评定第 6 页 共 10 页中油辽河工程有限公司焊接工艺评定焊接工艺评定书GB/T3274 焊后热处理:热处理温度(℃)保湿时间(h)尾部保护气/ / /背面保护气/ / /填充金属:焊材标准:GB/T5117-1995焊材牌号:E4303(J422)焊材规格:φ3.2、φ4.焊缝金属厚度:12 电特性:电流种类:直流极性:DC-钨极尺寸:/ 焊接电流(A):80-160 电弧电压(V):20-25 其它:/第 7 页 共 10 页中油辽河工程有限公司焊接工艺评定-01L 1 板厚25.312.11847/ /断于热影响区合格PQR -01L 2 板厚25.211.918475/ /断于热影响区合格/ / / / / / / / /弯曲试验试验报告编号:JY2009 116试样编号试样类型试样厚度(㎜)弯心直径(㎜)弯曲角度(°)试验结果备注冲击试验试验报告编号:JY2009 116试样编号试验温度(℃)试样缺口冲击吸收攻(J)备注方向尺寸位置方向型式位置1 20 纵向10×10单层┷V 焊缝73合格纵10单合第8 页共10 页中油辽河工程有限公司焊接工艺评定无损检验RT:Ⅰ级UT:/MT:/ PT:/其它:/耐蚀堆焊金属化学成分(%)C Si Mn P S Cr Ni Mo V Ti Nb / / / / / / / / / / / 分析表面或取样开始表面至熔合线的距离(㎜):/附加说明:第9 页共10 页中油辽河工程有限公司焊接工艺评定附件:第10 页共10 页No JY2009 116检验报告委托单位中油辽河工程有限公司品名板材对焊合同号发送日期辽河石油勘探局钻采设备及材料检验室注意事项1、报告无检验单位“检验专用章”无效。

ISO 15614-8 2016 金属材料焊接工艺规程及评定 管与管板接头焊接(中文版)

ISO 15614-8 2016 金属材料焊接工艺规程及评定 管与管板接头焊接(中文版)

ISO15614-8:2016金属材料焊接工艺规程及评定—焊接工艺试验—管与管板接头焊接狮子十之八九译目录前言(略)引言1 范围2 引用标准(略)3 名词和术语4符号和略缩语5 预备焊接工艺评定(pWPS)5.1概述5.2针对所以焊接工艺方法的参数5.3针对特定焊接工艺方法的参数6焊接工艺评定试验7 试件的焊接7.1 概述7.2 试件的类型7.2.1坡口形式和接头结构7.2.2三角形布置管端部焊缝7.2.3矩形分布置管端部焊缝8检验和试验8.1执行8.1.1概述8.1.2外观检验8.1.3渗透检验8.1.4射线检验8.1.5宏观金相试验8.1.6硬度试验8.1.7拉脱试验8.2验收等级8.2.1概述8.2.2外观检验8.2.3渗透检验8.2.4射线检验8.2.5宏观金相检验8.2.6硬度试验8.2.7拉脱试验9 认可范围9.1 概述9.2 与制造商有关的条件9.3 与材料有关的条件9.3.1 母材类型9.3.2 管-板和管尺寸9.3.3管布置9.4 焊接工艺的通用规则9.4.1 焊接方法9.4.2 管-板焊接位置9.4.3 接头种类9.4.4 焊接材料、型号9.4.5 焊接材料、规格9.4.6 电流种类9.4.7 热输入(电弧能量)9.4.8 预热温度9.4.9 道间温度9.4.10 热处理9.4.11 保护气体10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WPQR)附录A(信息)管与管-板接头焊接工艺评定报告格式(WPQR)文献(略)前言(略)引言自发布之日起,所有新的焊接工艺试验应按照ISO 15614的本部分进行。

然而,ISO 15614的这一部分并不会使以前根据原国家标准或规范进行的焊接工艺试验或ISO 15614这一部分以前的版本进行的焊接工艺试验失效。

1 范围ISO 15614系列标准的本部分规定了金属材料管与管-板接头弧焊的焊接工艺评定试验要求,包括机手工焊、半机械化焊、机械化焊和自动焊。

本标准是ISO 15614系列标准的组成部分之一。

钢管焊接试验工艺方案

钢管焊接试验工艺方案

钢管焊接试验工艺方案一、引言二、试验目的三、试验原理四、试验设备和材料五、试验步骤六、试验结果分析七、结论八、参考文献一、引言钢管焊接试验是针对钢管焊接工艺的潜在问题进行检测和评估的一种方式。

通过试验,可以判断焊接接头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从而保证焊接质量和工艺的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一种钢管焊接试验工艺方案,旨在提供一种可行的试验工艺方案,以保证焊接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二、试验目的本试验的主要目的是评估钢管焊接接头的质量,并确定所使用的焊接工艺是否可以满足相关标准和要求。

通过试验,可以判断焊接接头的强度、密封性和抗腐蚀性等性能。

三、试验原理钢管焊接试验的原理是基于焊接接头在受力状态下的表现来评估其质量。

试验中通常会进行力学性能测试、金相显微镜观察、化学成分分析和非破坏性检测等。

通过这些试验方法可以判断焊接接头的质量是否合格。

四、试验设备和材料1.焊接设备:包括焊接机、焊接电极等。

2.试验机:用于进行力学性能测试。

3.金相显微镜:用于进行组织观察和分析。

4.化学成分分析仪器:用于分析焊接接头的化学成分。

5.相关试验材料:包括钢管、焊接材料和试验样品等。

五、试验步骤1.准备工作:在进行试验前,需要对试验设备和材料进行准备,并确保其符合试验要求。

2.材料准备:对钢管和焊接材料进行清洁处理,确保无灰尘和油污等杂质。

3.焊接操作:按照预定的焊接工艺参数进行焊接操作,确保焊接接头的质量符合要求。

4.力学性能测试:利用试验机对焊接接头进行拉伸、扭曲等测试,测量其力学性能指标。

5.金相显微镜观察:对焊接接头进行金相显微镜观察,以评估其组织结构和硬度。

6.化学成分分析:采用化学成分分析仪器对焊接接头进行成分分析,以判断其合格性。

7.非破坏性检测:采用超声波检测等非破坏性检测方法对焊接接头进行缺陷检测。

8.记录和分析数据:将试验结果记录下来,并进行数据分析,以评估焊接接头的质量。

六、试验结果分析根据试验数据的分析,可以评估焊接接头的质量。

DC线工艺及品质标准

DC线工艺及品质标准

DC线质量及工艺要求批准:审核:拟定:目录1、通用标准尺寸要求 (2)2、工艺要求 (4)3、外观标准 (5)4、可靠性要求 (6)5、环保要求 (7)1、DC线材通用标准尺寸要求1.1、SR尺寸:6.0~6.3*6.0~6.3mm1.2、DC线长度的标注如下:1.3、DC头、磁环与SR外形:1.4、DC线扎线尺寸80±20mm(特殊要求除外)1.5、DC线长度误差控制±30mm1.6、DC头外露尺寸误差±0.3mm1.7、DC头音叉内陷深度:1.0±0.2mm1.8、2464、1185尾卡内外露外被长度2-4mm;2468线材SR端尾部分叉长度5-10mm;1.9、尾部剥头浸锡尺寸:3.5±0.5mm1.10、芯线镀锡后直径管控16AWG芯线镀锡后直径≤1.9mm 18AWG芯线镀锡后直径≤1.6mm20AWG芯线镀锡后直径≤1.3mm 22AWG及以下芯线镀锡后直径≤1.2mm 1.11 磁环与DC头的距离100±10mm(特殊要求除外)1.12、线号与线芯截面积及最大直流电阻2、工艺要求2.1、DC头极性:音叉为正极,铜管为负极;2.2、线材极性:1185线,芯线为正极,编织线为负极2464线红线或白线为正极,黑线为负极2468线印字线为正极白条线为负极2.3、1185线材DC头端的编织线在焊接前必须加套管增加其绝缘;2.4、DC线需要100%进行通断、性极测试,测试时需要匹配合适的端子或DC座进行摇线测试;2.5 DC线的线号标识与实际铜线截面积相符;2.6 DC线、DC头及SR尾卡使用胶料的软硬度必须适中,建议使用35P-55P胶料2.7 DC线的扎线线头需按入线圈内,不可朝外防止扎线线头刮伤产品或刺穿PE袋等;2.8 DC线的扎线需松紧度适中,不可以扎得过松使线圈松脱,不可以扎得过紧使线材本压有较深的压痕或压伤线体等;2.9 DC线包装使用PE袋包装,每个PE袋装入的数量固定(建议100PCS/袋)并在PE 袋上贴上物料标签与数量(格式不限,防止整袋物料混料),尾数包装袋在PE袋上尾数标识;2.10 DC线外箱包装,外箱标识须按壹带电源的外箱标识格式填写,每一满箱数量必须一致,尾数箱在外箱上贴尾数箱标识;3、外观标准3.1、剥头上锡部分无有线头大、分叉,浸锡部分无沾异物、漏铜、氧化不良;3.2、剥头上锡浸锡部分没有断线或断线根数≤3根(22AWG以下线径);3.3、线材本体(从剥头浸锡至DC头结束)或套管上没有沾锡渣;3.4、线材外露部分(从SR开始至DC头结束)没有烫伤、沾异物、起鼓、刮伤、划伤、压伤、漏铜线、脏污不良;3.5、线材无打结、缠绞、扭线不良;3.6、线材无泛白、黑点、异色不良;3.7、线材的印字内容与承认书描述一致,丝印清晰可辩,无重影、漏印、丝印残缺、模糊不良;3.8、线材DC头、SR、线体、磁环位置无缺胶、批锋、缩水、包胶不良;有缩水不良其缩水程度应在限度样品范围内;3.9、DC头五金无氧化、残留松香/助焊剂、沾异物、漏底材、音叉变形、缺胶、孔径大小与要求不一致,插不到位、镀层刮伤、漏焊点不良;3.10、DC头五金与塑胶之间无有缝隙,或受外力后其缝隙≤0.1mm;3.11、线材扎线方式、尺寸与承认书一致,无扎线捆绑不紧或松脱不良;3.12、线材无混料、错料、少数,实物与包装标识一致;4、可靠性要求4.1阻燃要求:线材必须符VW-1或FT1阻燃测试要求;4.2吊重要求:SR 吊重3KG 60秒位移≤2mm;4.3 DC头插拔力:0.3-3.0kg/f 插拔次数:≥5000次4.4 盐雾试验:放置48H,无生锈、氧化现象4.5 摇摆试验要求:5、环保要求5.1符合中国的ROHS、欧盟的RoHS2.05.2符合欧盟最新的REACH法律法规5.3符合PAHs法律法规5.4符合18P邻苯二甲酸盐管控要求。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模板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模板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预焊接工艺规程: pWPS001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PQR001编制: 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XX有限公司预焊接工艺规程第1页,共2页XX有限公司预焊接工艺规程编号:pWPS001 日期:焊接方法:熔化极气体保护焊GMAW 机械化程度(手工、半自动、自动):半自动焊接接头:简图(接头形式与尺寸、焊层、焊道布置及顺序)坡口形式:单V衬垫(材料及规格):母材其它:母材:类别号:Ⅰ组别号:Ⅰ与类别号:Ⅰ组别号:Ⅰ相焊标准号: GB/T 3274 钢号: Q235-B与标准号: GB/T 3274 钢号: Q235-B 相焊厚度范围:母材:对接焊缝 1.5~12mm 角焊缝不限管子直径、壁厚范围:对接焊缝 / 角焊缝 /焊缝金属厚度范围:对接焊缝≤6.6mm 角焊缝不限其它:焊接材料:焊材类别FeS-1-2焊材标准AWS A5.18填充金属尺寸Ø0.9焊材型号ER70S-6焊材牌号JM-56其它耐蚀堆焊金属化学成分(重量%)N.AC Si Mn P S Cr Ni Mo V Ti Nb 其它:XX有限公司预焊接工艺规程编号:pWPS001 日期: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编号:PQR001 焊接方法:熔化极气体保护焊GMAW 机械化程度(手工、半自动、自动):半自动焊接接头:简图(接头形式与尺寸、焊层、焊道布置及顺序)坡口形式:单V衬垫(材料及规格):母材其它:母材:标准号: GB/T 3274钢号: Q235-B类、组别号: FeⅠ-Ⅰ与类、组别号: FeⅠ-Ⅰ相焊厚度(mm): t=6直径(mm): /其它:焊后热处理:温度范围: /保温时间: /其它:保护气体:气体种类混合比流量保护气 99.95%CO2 / 10~20L/min 尾部保护气 / / / 背面保护气 / / / 其它:填充金属:焊材标准: AWS A5.18焊材型号: ER70S-6焊材规格:Ø0.9焊缝金属厚度(mm): 6 其它:电特性:电流种类:直流 DC 极性:反接 RP钨极类型及尺寸: /焊接电流范围(A): 120~220电源电压范围(V): 16~30其它:焊接位置:对接焊缝位置:平焊接方向(向上、向下): /角焊缝位置: /焊接方向(向上、向下): / 其它:技术措施:焊接速度(cm/min): 28~36摆动焊或者不摆动焊:不摆动摆动参数(mm): /单道焊或多道焊(每面):单道焊单丝焊或者多丝焊:单丝焊导电嘴至工件距离(mm): / 锤击:不允许其它:预热:预热温度(允许最低值)(℃): / 层间温度(允许最高值)(℃): 200~220 其它:。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及焊接工艺指导书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及焊接工艺指导书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及焊接工艺指导书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编号为1689,焊接方法为Ws+D,机械化程度为自动。

接头简图包括坡口形式、尺寸、衬垫、每种焊接方法或焊接工艺、焊缝金属厚度,其中焊缝金属厚度为0.5-2或2-3.2.不需要进行焊后热处理,因此热处理温度和保温时间为空白。

保护气为氩气,混合比流量为8-12,尾部保护气和背部保护气为空白。

电流种类为直流,极性为正接,钨极尺寸为Ф3.2mm,焊接电流范围为100-135A,电弧电压范围为12-24V。

喷嘴直径为16-18mm。

母材为20#钢,厚度为4.5mm,直径为159mm。

填充金属为H08或E4315,规格为Ф2.5mm或Ф3.2mm。

焊接位置为对接焊缝位置为6G,焊接方向和角焊缝位置为空白。

焊接速度为7-9cm/min,摆动为空白。

预热温度为单道预热温度,层间温度为空白。

到电阻至焊件距离为8-10.加热温度、升温速度、保温时间、冷却速度、最小预热温度、最大层间温度、保持预热时间、加热方式和气体种类混合比流量同上。

电流种类为直流,极性为EN/EP,焊接电流范围为100-130/100-160A,电弧电压范围为12-18/22-28V。

本文介绍了使用不同牌号、直径和焊接电流的焊接材料进行焊接的技术措施和试验结果。

使用TIG-50、J422和J422等不同牌号、直径和焊接电流的焊接材料进行焊接时,需要采用不同的焊接层次和焊接方法。

钨极类型和尺寸为钨极Ф2.5喷嘴孔径为Ф12㎜。

在焊接过程中,可以选择摆动焊或不摆动焊,摆动焊的参数为GTAW摆幅3-4㎜SWAW摆幅6-10㎜。

焊前需要进行清理,可以使用砂轮打磨和背面清根方法。

在焊接完成后,需要进行拉伸试验、弯曲试验、冲击试验和金相检验等试验。

拉伸试验使用试验编号为JT-77-1的试验方法,试样编号为1513-1-1、1513-1-1和1513-1-1,试样宽度为20㎜,试样厚度为22㎜,横截面积为440㎜,弯曲直径为40㎜,试验温度为室温,断裂截荷分别为220KN和218KN,弯曲角度为180°,冲击吸收功分别为500J和495J。

钢材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钢材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钢材焊接工艺评定报告摘要:本报告对钢材焊接工艺进行了评定,主要内容包括焊接工艺的流程、设备和材料选择、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等。

通过对焊接工艺的评定,得出结论,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一、引言随着工业的发展,对钢材的焊接需求越来越大。

焊接工艺评定是评估焊接工艺的可行性和适用性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报告通过对一种特定的钢材焊接工艺进行评定,旨在为企业选择合适的焊接工艺进行指导。

二、研究方法1.确定实验对象:选择一种常用的钢材进行焊接工艺评定。

2.设计实验方案:根据钢材的特性和需求,确定实验的焊接工艺和参数。

3.实施焊接操作:按照实验方案开展焊接操作,记录操作记录。

4.实验结果分析:对焊接接头进行检验和测试,分析焊接质量和性能。

三、焊接工艺的流程1.准备工作:清理焊接表面,进行表面处理。

2.设备和材料选择:选择合适的焊接设备和材料,如焊接电极、保护气体等。

3.焊接工艺参数的确定:根据焊接材料和要求,确定焊接电流、电压、焊接速度等参数。

4.进行焊接操作:按照确定的参数,进行焊接操作。

5.检验和测试:对焊接接头进行外观检查、力学性能测试等。

6.分析和评价:根据检验和测试结果,对焊接工艺进行评价。

四、实验结果分析1.外观检查:焊接接头外观无明显瑕疵,焊缝均匀且牢固。

2.力学性能测试:焊接接头的强度和硬度符合设计要求。

3.断口形貌分析:断口形貌呈韧性断裂,表明焊缝具有良好的韧性。

4.非破坏性检测:经过X射线探伤、超声波检测等非破坏性检测,焊接接头无明显缺陷。

五、结论本次实验评定的焊接工艺在焊接钢材上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可行性。

经过检验和测试,焊接接头的外观质量良好,力学性能符合要求。

通过非破坏性检测,确定焊接接头无缺陷。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该焊接工艺适用于焊接该种特定钢材。

六、改进建议尽管本次评定的焊接工艺符合要求,但仍存在一些改进空间:1.进一步优化焊接参数,以提高焊接效果。

2.加强实施过程中的操作规范,减少操作失误的发生。

焊接工艺评定试验需要注意的内容

焊接工艺评定试验需要注意的内容

焊接工艺评定试验需要注意的内容在完成焊接工艺评定时,需要根据不同的船级社规范要求选择合理的焊接材料、焊接方法、板材厚度,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相关试验,以满足常规修造船舶钢结构修造的要求,在完成焊接工艺评定的试验过程中,需要对下列定义有所了解:1、PWPS、WPQR、WPS的概念区别PWPS(Preliminary welding procedure specification):即预先准备的焊接工艺规程方案,工厂在申请焊接工艺评定试验前完成,在试验中将采用该WPS中规定的焊接细则;WPQR:焊接工艺评定试验报告(不多阐述)WPS(welding procedure specification):即焊接工艺规程,其内容是根据对应的WPQR 而来,应该注意在WPS中应根据试验数据给出该焊接方法适合于的焊接坡口形式、焊接板厚、间隙及坡口范围、电流、电压及焊接速度的认可范围,焊接摆动幅度等说明,是将来指导焊接生产的依据2、WPQR报告中常见焊接符号代号2.1 焊接方法:(通常我们采用AWS符号代替)3、焊接工艺评定试验的认可范围3.1 材料的认可范围:首先在材料上,焊接工艺评定有覆盖性,即强度级别高的板材焊接工艺评定可以覆盖强度级别低的板材,例如:对船用钢板来说:普通强度船体结构用钢中,只有完成了D 级板的焊接工艺评定才可以覆盖B 级板和A 级板。

船用低合金高强钢中,只有完成了EH36 的焊接工艺评定,可以向下覆盖DH36、AH36、EH32、DH32、AH32 及A、B、D、E钢材;3.2 位置的认可范围:对各个船级社或其他焊接标准来讲,其都有一个焊接位置的认可范围,在这方面规定有些区别,比方说CCS及LR就要求每个焊接位置都要求进行认证,而D NV、BV等完成了2G+3G就可以覆盖全位置,而且覆盖相应的角接头焊缝;3.3 板厚的认可范围:焊接工艺评定的试板厚度覆盖了生产中采用该种工艺的试板的厚度,其范围见相应规范,一般对于多层多道焊,认可范围为0.5T~2T,船级社规范中有详细的规定;3.4焊接接头形式的认可范围:焊接接头形式也有认可范围,对我们造船来讲,最常见的就是采用背面碳刨的双面CO2 气体保护焊不能覆盖反面贴衬垫的CO2 单面焊工艺,而背面贴衬垫的CO2单面焊能够覆盖背面碳刨的双面CO2 气体保护焊,具体内容见船级社规范。

焊接工艺评定书

焊接工艺评定书

编号:YG2-01 焊接工艺评定书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陕西建工第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编号:YG2-01 焊接工艺评定书
(无缝钢管-手工氩弧焊)
目录
焊接工艺评定任务书
焊接工艺指导书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焊接工艺评定施焊记录表
焊接工艺评定焊缝外观检查表
附件
1.试件外观检测报告(复印件)
2.检测报告(复印件)
3.检测单位资质(复印件)
一、焊接工艺评定任务书
焊接工艺指导书
注:对每一种母材与焊材的组合均需分别填表
焊接工艺指导书
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焊接工艺评定施焊记录表
焊接工艺评定外观检查表。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焊接接头:对接接头
坡口形式:Ⅰ型
衬垫(材料及规格)其它:
简图:
20mm
2mm
母材:
类别号:Fe-1组别号Fe-1-2与类别号Fe-1组别号Fe-1-2相焊。
标准号:GB/T714-2008材料代号:Q345qD相同标准号和材料代号相对焊。
对接焊缝焊件母材厚度范围:12~20mm
角焊缝件母材厚度范围:----
试验厚度
(mm)
弯轴直径D
(mm)
弯曲角度
(0)
试验结果
备注
014-20-3
侧弯
10
40
180
完好无裂纹
合格
014-20-4
侧弯
10
40
180
完好无裂纹
合格
014-20-5
侧弯
10
40
180
完好无裂纹
合格
014-20-6
侧弯
10
40
180
完好无裂纹
合格
冲击试验试验标准号:GB/T229-2007
试样编号
S
Cr
Ni
Mo
V
Ti
Nb
0.19
0.26
1.35
0.012
0.016
/
/
/
/
/
/
化学成分测定表面至熔合线的距离(mm):----
附加说明:
结论:
本评定按NB/T47014-2011标准规定焊接试件、检验试样、测定硬度、金相,确认试验记录正确,
评定结果:合格
焊工姓名
焊工代号
施焊日期
编制
审核
日期
焊接试板力学性能试验报告
委托单位

DZ-WPQ-02(A307) 手工电弧焊的对接焊工艺评定

DZ-WPQ-02(A307)               手工电弧焊的对接焊工艺评定

焊接工艺评定资料(WPQ)编号: DZ/WPQ-02名称: 12Cr1MoV与ZG20CrMoV(Ⅲ类钢号)用A307手工电弧焊的对接焊工艺评定执行标准:JB4708-2000《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参照ASME 1X卷QW焊接评定篇)母材牌号:12Cr1MoV与ZG20CrMoV(Ⅲ类钢号) 焊材型号(牌号):E309-15(A307)完成日期:大众阀门集团有限公司WPQ资料目录序号资料名称资料编号页数1 焊接工艺指导书(WPS)W/R3Ⅲ-02 32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PQR) DZ/PQR-02 33 评定检验原始记录与报告PQR附录8①焊材进货检验报告附-1 1②质量证明书附-2 1③焊材化学成分分析附-3 1④焊工技能资格评定记录附-4 1⑤试样外观检查记录附-5 1⑥机械试验报告附-6 1⑦渗透检验报告附-7 1焊接工艺指导书WPS编号: W/R3Ⅲ-02执行标准: JB 4708-2000《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参照ASME 1X卷QW焊接评定篇)母材钢号:12Cr1MoV与ZG20CrMoV焊材型号(牌号):E309-15(A307)焊接方法: 手工电弧焊(SMAW)对接焊编制:审核:批准:日期:大众阀门集团有限公司焊接工艺指导书(规程)WPS单位名称:大众阀门集团有限公司焊接工艺指导书编号:W/R3Ⅲ-02 日期:所依据的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编号:DZ/PQR-02焊接方法:手工电弧焊(SMAW)1、试样简图:(QW-402)说明:1、试板尺寸参照GB/T150/E2.1;坡口尺寸按GB/T985.1设计2、本指导书(WPS)按JB/T1613-93,JB4708-2000和JB/T4709-2007执行。

3、钢材类别号的分类分组方法按GB/T22652-2008中表2执行。

本WPS适用于钢类号为Ⅲ类合金钢(如12Cr1MoV、25Cr2MoVA、ZG20CrMoV、ZG15Cr1Mo1V等)阀体与阀座的手工电弧焊的对接焊。

ASMEPQR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ASMEPQR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ASMEPQR焊接工艺评定报告ASME PQR(Procedure Qualification Record)焊接工艺评定报告是指根据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的规范要求,对特定的焊接工艺进行评定的一份记录报告。

以下是一份1200字以上的ASME PQR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1.引言本评定报告旨在评定焊接工艺的适用性和质量,并满足ASME规范的要求。

此次评定选择的焊接材料为不锈钢X,焊接过程使用焊丝XX和XX,经过一系列的试验和分析,评定该焊接工艺的可靠性和合格性。

2.材料和设备焊接材料:不锈钢X焊丝:XX和XX焊接设备:焊接机、焊接枪、焊接盒等3.试验方法3.1试样的制备根据ASME规范的要求,制备合适尺寸的试样,并保证试样的质量符合相关要求。

3.2试样的焊接使用选定的焊接工艺参数,对试样进行焊接。

焊接过程中记录焊接电流、电压、速度等参数,并保持参数的稳定性。

3.3压力试验完成焊接后的试样进行压力试验,以确保焊缝的强度和密封性。

试验过程中记录试样的应变、应力和压力等数据,并根据ASME规范的要求进行分析和比较。

3.4复合试验将焊接试样进行复合试验,模拟实际使用条件下的极限载荷和工作环境。

试验过程中记录试样的变形、破裂和失效情况,并进行分析。

4.试验结果和分析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和比较,评定焊接工艺的可靠性和合格性。

根据ASME规范的要求,对试样的断口、变形和失效等进行分析,并确定焊接过程中的问题和改进方向。

5.结论根据试验结果和分析,评定该焊接工艺的质量和适用性。

结论表明,该焊接工艺符合ASME规范的要求,焊接件能够满足相应的强度要求和使用要求。

6.建议和改进根据试验结果和分析,提出对焊接工艺的改进和优化建议。

建议进行进一步的工艺优化和参数调整,以提高焊接件的强度和质量,并减少潜在问题的发生。

列出本评定报告中所引用的相关文献和资料。

8.附录包括试样的制备和焊接过程中的细节数据、试验数据和分析数据。

激光焊焊接实验报告(3篇)

激光焊焊接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研究激光焊接技术在金属焊接中的应用,通过对不同金属材料的激光焊接实验,了解激光焊接的原理、工艺参数对焊接质量的影响,并掌握激光焊接的基本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激光焊接是利用高功率密度的激光束对金属材料进行局部加热,使材料迅速熔化并形成焊缝的一种焊接方法。

激光焊接具有热影响区小、焊接速度快、变形小、焊缝质量高等优点。

三、实验材料及设备1. 实验材料:低碳钢、不锈钢、铝等金属板材。

2. 实验设备:激光焊接机、焊接电源、焊件夹具、焊件切割机、金相显微镜等。

四、实验步骤1. 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激光焊接设备。

2. 根据金属材料的特性,确定激光焊接的工艺参数,如激光功率、扫描速度、光斑直径等。

3. 将金属板材切割成所需尺寸,并进行打磨处理。

4. 将金属板材放置在焊件夹具上,调整好夹具的固定位置。

5. 启动激光焊接机,进行激光焊接实验。

6. 焊接完成后,对焊缝进行外观检查,去除焊缝表面的氧化物和飞溅物。

7. 对焊缝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如拉伸试验、冲击试验等。

8. 对焊缝进行金相组织分析,观察焊缝的微观结构。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激光焊接工艺参数对焊接质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激光功率、扫描速度、光斑直径等工艺参数对焊接质量有显著影响。

(1)激光功率:激光功率越高,焊接速度越快,焊缝宽度越大,但焊接质量越好。

(2)扫描速度:扫描速度越快,焊接速度越快,焊缝宽度越小,但焊接质量较差。

(3)光斑直径:光斑直径越小,焊接质量越好,但焊接速度较慢。

2. 金属材料的激光焊接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不同金属材料的激光焊接性能存在差异。

(1)低碳钢:低碳钢具有良好的激光焊接性能,焊接质量较高。

(2)不锈钢:不锈钢的激光焊接性能较好,但需要注意避免氧化。

(3)铝:铝的激光焊接性能较差,容易产生气孔和裂纹。

3. 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激光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较好,能满足工程应用要求。

(1)拉伸试验:激光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较高,能满足工程应用要求。

金属材料焊接性及试验方法

金属材料焊接性及试验方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2 金属材料的焊接性试验方法
• 1.2.2金属材料焊接性的试验方法与选择原则 • 1.焊接性试验方法分类 • 金属材料焊接性试验的方法很多,根据试验内容和特点可以分为工艺
焊接性和使用焊接性两大方面的试验,每一方面又可分为直接法和间 接法两种类型。 • 直接法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模拟实际焊接条件,通过实际焊接过程考 查是否发生某种焊接缺陷或发生缺陷的严重程度,根据结果直接评价 材料焊接性;也可以通过试验确定出获得符合要求的焊接接头所需的 焊接条件,这种情况一般用于工艺焊接性试验。另一种情况是直接在 实际产品上进行焊接性试验。例如,压力容器的焊接试板主要用于使 用焊接性试验。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1 金属材料的焊接性
• 不同板厚、不同接头形式或坡口形状其传热方向和传递速度不一样, 从而对熔池结晶方向和晶粒长大产生影响。结构的形状、板厚和焊缝 的布置等决定接头的刚度和拘束度,对接头的应力状态产生影响。不 良的结晶形态、严重的应力集中和过大的焊接应力是形成焊接裂纹的 基本条件。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2 金属材料的焊接性试验方法
• 间接法一般不需要焊接,只需对产品使用的材料做化学成分、金相组 织、力学性能的试验,并进行分析与测定,根据结果和经验推测材料 的焊接性。
• 金属材料焊接性试验方法分类见表1-1。 • 2.焊接性试验方法的选择原则 • 选择焊接性试验方法时一般应遵循下列原则。 • (1)针对性所选择的试验方法,其试验条件要尽量与实际焊接时的条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2 金属材料的焊接性试验方法
• 1.2.4金属材料工艺焊接性试验方法
• 一、斜Y形坡口焊接裂纹试验法 • 这是一种在工程上广泛应用的试验方法。该试验广泛应用于评定碳钢

双相不锈钢S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双相不锈钢S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双相不锈钢S焊接工艺评定报告一、引言二、实验方法1.实验材料使用双相不锈钢板材作为实验材料,板厚为3mm,规格为300mm×200mm。

2.焊接参数采用TIG氩弧焊工艺,焊丝直径为1.6mm,焊接电流为100A,焊接速度为20mm/min。

3.实验步骤首先进行表面处理,将双相不锈钢板材进行清洗和抛光,以确保焊接区域的干净和光滑。

然后将焊接样品固定在焊接平台上,进行焊接工艺评定。

焊接完成后,对焊缝进行断面金相组织观察和宏观观察,并进行力学性能测试。

三、实验结果1.焊接外观经过焊接后,双相不锈钢的焊缝外观整齐、美观,无焊接缺陷和明显的裂纹。

2.焊缝金相组织焊缝金相组织为铁素体和奥氏体的共存结构,奥氏体以网状分布在铁素体基质中。

焊缝边缘区域存在一定的过渡区,金相组织呈现出从铁素体向奥氏体逐渐增多的趋势。

3.力学性能测试焊接样品的拉伸强度达到了XXXMPa,屈服强度为XXXMPa,延伸率为XX%。

测试结果表明,焊接后的双相不锈钢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良好的延伸性能。

四、分析与讨论双相不锈钢在焊接时,由于其铁素体和奥氏体的共存结构,使得其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

焊缝金相组织的观察结果与理论预期相符,说明焊接工艺参数的选择合理。

通过力学性能测试,焊接样品的强度和延伸性能满足了工艺评定的要求。

五、结论本次实验对双相不锈钢S焊接工艺进行了评定,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具有较好的焊接性能。

通过焊缝金相组织观察和力学性能测试,证明焊接后的双相不锈钢焊缝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延伸性能。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可根据具体要求优化焊接参数,进一步提高焊缝质量。

Fe-1-1,Fe-4-2异种钢焊接工艺评定

Fe-1-1,Fe-4-2异种钢焊接工艺评定

焊接工艺评定任务书
预焊接工艺规程
注:对每一种母材与焊接材料的组合均需分别填表
预焊接工艺规程编号:TJ-pWPSY-17003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编号:TJ-pWPSY-17003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编号:TJ-pWPSY-17003
图1 拉伸试样加工图
图2 面弯试样加工图
图3 背弯试样加工图
注:热影响区试样的缺口轴线至试样轴线与熔合线交点的距离大于零,且尽可能多的通过热影响区,试样尺寸为7.5×10×55mm
图4 热影响区冲击试样取样位置图
注:试样的缺口轴线应位于焊缝中心线上图5 焊缝区冲击试样取样位置图。

焊接工艺评定及产品焊接试板的冲击试验温度和合格指标

焊接工艺评定及产品焊接试板的冲击试验温度和合格指标

焊接工艺评定及产品焊接试板的冲击试验温度和合格指标在压力容器产品监督检验过程中,好多人为焊接工艺评定和产品焊接试板的冲击试验试验温度和合格指标争论不休,主要的焦点集中在容器板如16MnR的冲击试验温度和合格指标上。

大家知道,GB 6654-1996《压力容器用钢板》第二号修改单对16MnR原材料的冲击试验温度和合格指标作了修改,分别为0℃和31J。

于是有人就认为16MnR 焊接工艺评定和产品焊接试板的冲击试样也应该做0℃冲击,冲击功不小于31J 为合格。

其实不然,JB 4708-2000《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评定用钢材焊后的冲击合格指标有明确的规定:“每个区3个试样为一组的常温的冲击吸收功平均值应符合图样或相关技术文件规定,且不得小于27J,至多允许有1个试样的冲击吸收功低于规定值,但不低于规定值的70%.”也就是说,如果图样或相关技术文件没有特殊的规定,则焊接工艺评定的冲击试验只需要做常温冲击,冲击功不小27)即为合格。

JB 4708- 92原来规定,焊接工艺评定试样的力学性能应不低于母材的要求。

到了JB 4708-2000的时候,标准对冲击试样的合格指标作了修改,为什么呢?JB 4708-2000标准释义中讲得很清楚:“母材经过焊接热循环的作用变成有复杂组织的热影响区,其性能特别是冲击韧性有变差倾向,对于调质钢而言,焊接热影响区不能进行调质处理,冲击韧性难以与母材相比。

焊接工艺评定冲击试样的韧性指标原规定不低于母材标准规定值较苛刻,现改为应符合图样或相关技术文件规定,且不得小于27J较妥,与JB 4744-2000《钢制压力容器产品焊接试板》的力学性能检验规定相同。

”同时与其他国家的标准相比(如日本JISB8235《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试验)),JB 4708-2000对冲击韧性试验合格指标的规定要严格。

综上所述,GB6654-1996中对冲击试验温度和冲击功的合格的指标仅仅是针对原材料出厂时的要求;对焊接工艺评定而言,只需做常温冲击且冲击功不低于27)即为合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边化裂纹
在固相线以下再结晶温度区间,由晶格缺陷发 生移动和聚集而形成的二次边界处于低塑性状 态,在焊接应力作用下产生的沿奥氏体晶界开 裂的裂纹。
由 于焊接的高温过热和不平衡的结晶条件,使 奥氏体结 晶中形成大量空位和位错,在一定温 度和应力作用下 排列成亚晶界—多边形化晶界, 当此晶界与有害杂 质富集区重合时,往往会在 拉应力作用下形成多边化 裂纹。
3热裂纹敏感性指数法
考虑化学成分对焊接热裂纹敏感性的影 响,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可预测或 评估金属材料热裂纹倾向的指(系)数方法
焊接热裂纹(welding hot breaking)多产生于接 近固相线的高温下,有沿晶界分布的特征,有 时 也能在低于固相线的温度下沿着“多边化边
界”形成。 焊接热裂纹通常产生于焊缝金属内,
塑裂纹4种
凝固裂纹
凝固裂纹又称结晶裂纹,产生在焊缝金 属凝固 过程后期的脆性温度区间。此时 焊缝金属结晶接近完 成,但晶粒间尚存 在着很薄的液相层,塑性很低。当由 冷 却不均匀收缩而产生的拉伸变形超过临 界值时,即 沿晶界液相层开裂。
液化裂纹
液化裂纹,是焊接时近缝区金属或焊缝 层间金属,在高温下使这些区域的奥氏 体晶界上的低熔点共晶被重新熔化,在 拉伸应力的作用下沿奥氏体晶界开裂所 形成的,一般尺寸比较小。还有就是在 不平衡的加热冷却条件下,由于金属间 化合物分解和元素的扩散,造成了局部 地区共晶成分偏高而发生的局部晶间液 化。
刚性拘束裂纹P30 拘束距离-拘束度
刚性固定对接裂纹试验
焊缝冷裂纹、热裂纹;热影响区冷裂纹 焊缝的焊脚K
窗型拘束裂纹
插销试验
两种 缺口
插销试验优缺点
2. 焊接热裂纹试验方法
什么是焊接热裂纹? 焊接过程中,焊缝和热影响区金属冷却
到固相线附近的高温区产生的焊接裂纹。 凝 固裂纹,液化裂纹,多边化裂纹和失
也可能在焊接熔 合线邻近的热影响区组织内
(母材金属)。按裂纹产生 的机理、形态和温度 区间不同,焊接热裂纹可分为:凝 固裂纹,液 化裂纹,多边化裂纹和失塑裂纹4种。热裂纹: 焊接过程中,焊缝和热影响区金属冷却到固相 线附近的高温区产生的焊接裂纹。
4.消除应力裂纹敏感性指数法
再热裂纹是低合金高强度钢在焊后热处理过程中产生 的裂纹。它是在加热消除应力的过程中,焊接接头发 生变形,其变形量超过了热影响区金属在该温度下塑 性变形的能力而产生的。 防止措施有: (1)减小热影响区的过热倾向,细化奥氏体晶粒尺寸。 (2)选用合适的焊接材料,提高金属在消除应力热处 理温度时的塑性,以提高承担松弛应变的能力。 (3)提高预热温度,焊后缓冷,焊缝表面与母材一圆 滑过渡,以减小焊接残余应力和应力集中。 (4)采用正确的热处理规范和工艺,尽量不在热敏感 区长时间停留。
检测裂纹及裂纹率的计算方法:用肉眼或 手持放大镜来检查焊接接头的表面和断 面是否有裂纹,并按下列方法分别计算 表面裂纹率、根部裂纹率和断面裂纹率。
②根部裂纹率:采用试件着色的方法,然后拉断,并按下式计算出根部裂纹率:
③断面裂纹率:在试验焊缝上切出同样厚度4-6块,检查5个断面上的 裂纹深度 ,按下式计算断面裂纹 率:
2.2.1 焊接性试验内容
1)焊缝(和HAZ)抗热裂的能力
2)焊缝和HAZ抗冷裂的能力
3)焊接接头抗脆性转变(断裂)的
能力
4)接头的使用性能
什么是热裂纹?
什么是冷裂纹?
什么是脆性断裂?
共晶:共晶反应eutecticreaction 一种液相在恒温下同时结晶出两种固相的反应 叫做共晶反应。所生成的两相混合物叫共晶体。 发生共晶反应时有三相共存,它们各自的成分是 确定的,反应在恒温下平衡地进行。
6.焊接热影响区最高硬度法
2.3.2 焊接性直接试验方法(针 对性)
1冷裂纹试验方法
(1)斜Y形坡口焊接裂纹试验(小铁研法)
▪ 用来检验母材金属热影响区的冷裂纹倾向
▪ 焊接规范不变,采用不同的焊接预热温度, 可获得防止冷裂纹的预热温度,作为生产中 预热温度参考数据 ▪ 试验结果准确性关键在于坡口间隙的准确性
能不能焊,焊接接头性能如何,能不能使用
焊接性
▪工艺焊接性(结合性能)
▪在一定工艺条件下能否获得优 质无缺陷的焊接接头的能力
▪使用焊接性(使用性能)
▪焊接接头或者说整体结构满足 某种使用要求的能力
2 冶金焊接性和热焊接性(问 题角度不同)
冶金过程、热过程 冶金焊接性 热焊接性
思考:如何改善冶金焊接性和热焊接性?
1模拟类方法(简化的焊接方法) 一般不进行实际焊接,也有进行焊接
(简化焊接),在能够进行焊接热力模 拟的机器上实现焊接过程的热、力条件, 观察并分析裂纹产生与否: 简化的焊接方法,与实际有出入。 热模拟法、焊接热-应力模拟法。
honjie re monl shlyon 焊接热模拟试验(welding thermal simula- tion testing)用各种各样的特殊热处理 技术,在 材料上得到具有一定体积的、实际焊接显微 组织近似 的、可供试验用的试样的试验。为此目的, 已研制成功 各种成熟的焊接热模拟机(如美国研制的使 用最多的 Gleeble试验机),这些模拟机通常都是用电 阻加热并 用水冷试样以实现模拟焊接热循环。用铂(Pt) 一铂佬 (Pt一13%Rh)热电偶或镍铬(Ni一Cr)一镍铝(Ni 一AI)热 电偶点焊到试样表面,能在热模拟机上按照任 何所要 求的“温度一时间”图形进行程序模拟,并且 在记录仪上 画出这种热循环。同时也可用膨胀计记录 相变。如有必 要,模拟机还可像加热与冷却一样同时 对试样施加拉、 压载荷。
2.3 焊接性的评定及试验方法
(又可)分为间接法和直接试验法 直接试验法以外的其他方法都是间接方
法 试验类方法:每一种只考察某一特定焊
接性特征
2.3.1 焊接性的间接评定
1.碳当量法 评定焊接热影响区淬硬及冷裂纹倾向
钢焊接性判据
1碳当量法
▪粗略估计冷裂纹倾向
• 碳当量法含义
▪淬硬倾向、不能判断能否产生
2冷裂纹敏感指数(Pc)
淬硬倾向、拘束度、扩散氢含量
P c P c m [H ]/6 0 /6 0 0 (% )
Pcm
wC
1 30
wSi
1 20
w(Mn Cu)
1 60
wNi
1 15
wMo
1 10
wV
wB
板厚 [H ]焊 缝 中 扩 散 氢 含 量
▪冷裂纹敏感指数Pc 比碳当量Ceq估算的准确 ▪都只是估算
2.2.2评定焊接性的原则
针对工艺焊接性、使用焊接性
工艺焊接性 使用焊接性
▪直接模拟试验 ▪间接推算法
小铁研 热裂纹 层状撕裂
碳当量判据
冷裂纹敏感指数 ▪接头性能检测
有损检测、无损检测
可比性 尽量接近实际焊接条件 针对性 再现性 尽量避免人为因素影响 经济性
2.2.3焊接性评定分类
它适用于碳钢和低合金高强度钢焊接热影响区冷裂纹的试验方法,通称 为“铁研式”抗裂试验,后经改进称为“小铁研式”。此试验方法已列 为国家标准(GB 4675.1-84),与日本JISZ 3158-1966等效。 (1)试件的制备:试件的形状和尺寸如图所示。试件的坡口采用机械 切削加工。 (2)试验条件 ①试验用焊条采用低碳钢及低合金高强度钢焊条,与试验的钢材相匹 配,焊前要严格烘干。 ②拘束焊缝采用双面焊接,注意不要产生角变形和未焊透。 ③试件达到试验温度后,原则上以标准规范进行试验焊缝的焊接。 (3)试验步骤 ①按图装配试件,先焊拘束焊缝。 ②当采用手弧焊时,试验焊缝按图所示进行,当采用自动送进装置焊 接时,按图所示进行。 ③焊完试件放置48h以后,开始进行裂纹检测和解剖。
2.实焊类方法 小型焊接构件直接产品试验 大型构件,焊接特定试样,进行比对。 冷裂纹 热裂纹 消除应力 层状撕裂 应力腐蚀裂纹
3.理论分析和计算类方法 利用物理性能 利用化学性能 利用相图或SHCCT图 利用经验公式
模拟焊接热影响区连续冷却转变图是模拟焊接热影响区金属某一点处的焊接热循环所测 定的连续冷却转变图。它是表征钢材焊接热影响区某一点(以熔合线附近为主〕的金属, 在连续冷却条件下组织开始转变和转变终了的温度、时间、转变产物(组织)、室温硬度 与冷却速度之间的曲线图谱。典型的热影响区连续冷却转变图如图1-51所示。图1-51中A 区为奥氏体组织,F为铁素体转变区,P为珠光体转变区,ZW为中间组织(贝氏体类组织) 转变区,M为马氏体转变区;f-g、p-q、e-s、z-f-p-e、p-e、d-z-h、z-h、Mf表示各类组 织开始转变和转变终了的曲线;R1- R2为连续冷却曲线。分别表示以A3作为时间计算起 点的不同冷却过程;两类曲线交点处的数字表示在该冷却条件下形成的组织在金属中所 占的百分比(体积比);注在各条冷却曲线末端的数字,则表示在该冷却条件下的金属在 室温下的平均维氏硬度。
婴幼儿体格生长
dc焊接材料及工艺焊接性及其试验评定
焊接性问题的引出
材料无论强弱焊接过程中都可能出现问 题
但从材料强度不能知道焊接中是否会出 现问题,焊后能否使用
焊接性(表征能否焊、能否用)
▪焊接性定义:金属材料在限定的施工条件下, 焊接成按规定设计要求的构件,并满足预定 工作服役要求的能力,即材料对焊接加工的 适应性和使用可靠性
拉伸拘束裂纹和刚性拘束裂纹
(2)TRC 拉伸拘束裂纹试验(TRC试验) tensile
restraint cracking test 一种定量测定焊接冷裂 纹试验方法。试验时将试板固定在专门的试验 机上。施焊后立即施加一橫向拉伸载荷,并调 整拉伸应力使其达到某一定值,长时间保持这 个应力,直至产生裂纹或断裂为止。如果不裂, 则一般保持24小时,可用产生冷裂纹的临界应 力和加载的持续时间(即裂纹的潜伏期)来评 定冷裂纹的敏感性和影温低塑性裂纹。在焊接 热影响 区或多层焊的前一焊道上,因焊 接热循环的作用致使 塑性陡降,在拉伸 应力下沿二次结晶晶界形成的热裂 纹。 其裂纹敏感温度区域略低于再结晶温度。 多数发生 在奥氏体钢和合金及少数高强 度钢的焊接接头中。其 裂纹产生条件有 些类同于多边化裂纹,但其裂纹形成 机 制和裂纹形态却各不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