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标准预测试卷4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客”终于说服“主”
24.《先妣事略》这篇文章的叙事特点有( )
A.情感含蕴多藏B.语言华丽多彩
C.语言简洁省净D.修辞恰到好处
E.排比气势磅礴
25.诗歌《饮酒》(其五)的抒情方式是( )
A.自然天成B.借比喻抒情
C.借典故抒情D.因情造景
K.直接抒情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B.我对这种幽静生活的喜爱和深深的眷恋
பைடு நூலகம்C.我对自身经历酸甜苦辣和人生命运复杂多变的种种感受
D.母亲对自身经历酸甜苦辣和人生命运复杂多变的种种感受
16.诗歌《陌上桑》中太守从南边来时是“五马立踟蹰”,这句话的作用是( )
A.说明太守过于奢侈不珍惜马力B.由五匹马拉车可以看出太守的权势大
C.说明太守力气大,可以将五匹马拉停D.表现当时的人太过于注重虚荣
32.在《冯谖客孟尝君》这篇文章中,作者记叙了冯谖为孟尝君营就“三窟”、巩固政治地位的经过,开始写到了孟尝君能够容纳冯谖的“无好”、“无能”而收留他,后来在冯谖再三弹铗而歌,要求优厚的生活待遇时,孟尝君又先后一一给予满足,表现了孟尝君真情相待、宽容大度、礼贤下士的品德。但与之同时孟尝君不懂“市
义”的意义,不明诸侯之间矛盾町资利用,不知借宗族关系保护自己,这又是他日光短浅的——‘面。
C.苏轼D.欧阳修
8.在《先妣事略》中,母亲之所以喝民间偏方的原因是( )
A.觉得多子苦B.得了难治的疾病
C.年岁大了D.婆婆的要求
9.如果把《蒹葭》看成是招贤诗,那么诗中的“伊人”最有可能是( )
A.贤才的女儿B.出仕的贤者
C.织绣的才女D.隐居的贤者
10.下面属于融情人景的句子是( )
A.思公子兮未敢言B.登白烦兮骋望
21.爱因斯坦在《我的世界观》这篇文章中所提出的观点有( )
A.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B.认同俭朴的生活方式
C.对别人足够宽容D.大力提倡民本思想
E.尊重他人的劳动
22.下面有关《史记》的叙述正确的有( )
A.记叙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
B.全书共一百三十篇
C.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A.类比论证B.对比论证
C.概括法D.演绎法
4.在《寡人之于国也》中,最能说明当时社会的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是( )
A.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B.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C.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
D.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莩而不知发
5.在写议论文时,选择和使用论据的标准是( )
二、21.ABCE(P44) 22.ABCE(P63) 23.ABCD(P88) 24.AC(P307) 25.AE(P166)
二、26.不可胜食:吃不完。胜,尽。
27.址:水中的沙滩。
28.容与:安逸闲暇的样子。
29.姝:美丽。这里指美丽的女子。
30.结庐:建造住宅,这里是居住的意思。
四、31.巧设陌生化比喻是《吃饭》这篇文章中的一个最显著的艺术特点,例如“吃饭有时很像结婚”、“吃讲究的饭事实上只是吃菜,正如讨阔佬的小姐”、“一碗好菜仿佛一只乐曲”、“整个人世间好比是做莱的厨房”,在这些比喻中,作者发挥最充分的想像,将完全不相关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作比喻,语出惊人,具有很强的表达冲击力。让人觉得新奇有趣,这些比喻不仅新奇,而且自然,读过后面的内容又让人觉得这些新奇的比喻贴切生动,用人们司空见惯的内容作比喻,说明了全新的道理。
26.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不可胜食:
27.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氵止。
氵止:
28.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容与:
29.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
姝:
30.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结庐: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31.《吃饭》这篇文章是如何巧设陌生化比喻的?
32.《冯谖客孟尝君》中孟尝君的性格特征是什么?
19.《声声慢》(寻寻觅觅)中最能表现作者绝望呼告的词句是( )
A.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B.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C.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D.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0.小说《婴宁》中“笑不可遏”、“忍笑而立”、“笑处嫣然”的人是( )
A.王子服B.婴宁
C.鬼母D.吴生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A.表现秋天河水的洪大和令人心喜的美丽
B.以具体景物的比照来隐喻河伯与海若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
C.表现大海的广阔无边一眼看不到头
D.表现河伯初次见到大海不禁被它所陶醉
2.下面属于史论的文章的是( )
A.《容忍与自由》B.《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C.《五代史伶官传序》D.《马伶传》
3.在《吃饭》这篇文章中,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
33.散文《香市》中今昔香市主角的转移说明了什么?
五、简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4.阅读《咬文嚼字》中的一段文字:
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比如说“烟”,它的直指的意义见过燃烧体冒烟的人都会明白。只是它的联想的意义迷离不易捉摸,它可以联想到燃烧弹,鸦片烟榻,庙里焚香,“一川烟水”“杨柳万条烟”“烟光凝而暮山紫”“蓝田日暖玉生烟”……种种境界。直指的意义载在字典,有如月轮,明显而确实;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所累积的种种
33.今昔香市主角的转移,充分反映了当时农村经济的凋敝及其对市镇的影响,文章开头说往昔香市的主角
是农民,结尾说重兴香市是山镇上的小商人发起,农民差不多没有来;这从中折射出当时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农
村自然经济的日益凋敝及其对市镇的影响。
五、34.A.字有两种意义,分别是直指的意义和联想的意义。
D.联想的意义让人感觉更难捉摸。
A.是否具有表现力B.是否具有感染力
C.是否具有说服力D.是否具有穿透力
6.在《张中丞传后叙》中,南霁云“抽矢射佛寺浮图”的原因是( )
A.贺兰进明不肯出师相救B.南霁云想显示箭法高超
C.上面藏有敌军将领D.当时正在比试射箭
7.宋朝时期遭到弹劾被捕入狱,卷入到“乌台诗案”的文人是( )
A.曾巩B.王安石
17.《秋兴八首》(其一)中最能表现作者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
A.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B.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C.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D.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18.以良辰美景抒写痛苦之情的诗词是( )
A.《早雁》B.《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C.《湘夫人》D.《声声慢》(寻寻觅觅)
C.因为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中所累积的种种关系,其浓淡大小随人随时随地而各各不同;变化莫测。
35.A.“驱而之薛”的人是冯谖。这段话选白《冯谖客盂尝君》。
B.“矫命以责赐诸民”的目的是收买人心。
C.体现厂传统的以民为本的思想。
36.A.“哭”的对象分别有小弟、蒋筑英、罗健夫和那些没有见诸报章的过早离去的同辈人。
关系,有如轮外圆晕,晕外霞光。其浓淡大小随人随时随地而各各不同,变化莫测。
请回答:A.作者在这段话中认为字有几种意义?分别是什么?
B.在这段话中哪个意义让人感觉更难捉摸?
C.上一问中那个意义更难捉摸的原因是什么?
35.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
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请回答:A.“驱而之薛”的人是谁?这段话选自哪一篇文章?
B.在这段中他“矫命以责赐诸民”有何作用?
C.这段话中他的举动体现了什么思想?
36.阅读《哭小弟》中的一段文字:
我哭小弟,哭他在剧痛中还拿着那本航空资料“想再看看”,哭他的“胃下垂”、“肾游走”;我也哭蒋筑英抱病奔波,客殇成都;我也哭罗健夫不肯一个人坐一辆汽车!我还要哭那些没有见诸报章的过早离去的我的同辈人。
13.作者在《纪念傅雷》中认为,傅雷的性格,最突出的是他的( )
A.刚直B.顽强
C无畏D.坚强
14.在《我愿是一条急流》中与喻体“急流”相对应的另外一个喻体是( )
A.小鸟B.烈火
C.小鱼D.云朵
15.散文《我与地坛》第三部分以种种事物类比四季,这象征着( )
A.母亲对这种幽静生活的喜爱和深深的眷恋
D.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E.被鲁迅称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3.下列有关《前赤壁赋》中的主、客对话,说法正确的有( )
A.文中的主客对话,实则代表了作者思想中两个不同侧面的矛盾斗争
B.作者把政治失意的苦闷通过“客”来宣泄
C.作者把乐观旷达的情怀通过“主”来表现
D.“主”终于说服“客”
C.弱弱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D.麋何食兮庭中
11.散文《秋夜》中,天空象征着( )
A.得过且过的平庸人B.具有坚韧战斗精神的斗士
C.遭受蹂躏却还抱有希望的弱者D.黑暗暴虐势力
12.下面写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农村自然经济的日益凋敝及其对市镇影响的文章是( )
A.《香市》B.《爱尔克的灯光》
C.《秋夜》D.《哦,香雪》
请回答:A.这段话中作者所“哭”的对象分别有谁?
B.这段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C.这段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六、作文。(本大题30分)
37.以《诚实》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除不得写成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
大学语文标准预测试卷(四)参考答案
一、1.B(P8) 2.C(P11) 3.A(P38) 4.D(P2) 5.C(P52) 6.A(P70) 7.C(P84) 8.A(P90) 9.D(P156)10.C(P161) 11.D(P105) 12.A(P109) 13.A(P117) 14.C(P215) 15.C(P142) 16.B(P162) 17.C(P173)18.B(P186) 19.D(P194) 20.B(P232)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大学语文标准预测试卷(四)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秋水》中,作者在文章开头所描写的河水与海景的作用是( )
B.运用厂排比的修辞手法。
c.无比痛心和哀伤惋惜的心情。
六、37.(略)
24.《先妣事略》这篇文章的叙事特点有( )
A.情感含蕴多藏B.语言华丽多彩
C.语言简洁省净D.修辞恰到好处
E.排比气势磅礴
25.诗歌《饮酒》(其五)的抒情方式是( )
A.自然天成B.借比喻抒情
C.借典故抒情D.因情造景
K.直接抒情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B.我对这种幽静生活的喜爱和深深的眷恋
பைடு நூலகம்C.我对自身经历酸甜苦辣和人生命运复杂多变的种种感受
D.母亲对自身经历酸甜苦辣和人生命运复杂多变的种种感受
16.诗歌《陌上桑》中太守从南边来时是“五马立踟蹰”,这句话的作用是( )
A.说明太守过于奢侈不珍惜马力B.由五匹马拉车可以看出太守的权势大
C.说明太守力气大,可以将五匹马拉停D.表现当时的人太过于注重虚荣
32.在《冯谖客孟尝君》这篇文章中,作者记叙了冯谖为孟尝君营就“三窟”、巩固政治地位的经过,开始写到了孟尝君能够容纳冯谖的“无好”、“无能”而收留他,后来在冯谖再三弹铗而歌,要求优厚的生活待遇时,孟尝君又先后一一给予满足,表现了孟尝君真情相待、宽容大度、礼贤下士的品德。但与之同时孟尝君不懂“市
义”的意义,不明诸侯之间矛盾町资利用,不知借宗族关系保护自己,这又是他日光短浅的——‘面。
C.苏轼D.欧阳修
8.在《先妣事略》中,母亲之所以喝民间偏方的原因是( )
A.觉得多子苦B.得了难治的疾病
C.年岁大了D.婆婆的要求
9.如果把《蒹葭》看成是招贤诗,那么诗中的“伊人”最有可能是( )
A.贤才的女儿B.出仕的贤者
C.织绣的才女D.隐居的贤者
10.下面属于融情人景的句子是( )
A.思公子兮未敢言B.登白烦兮骋望
21.爱因斯坦在《我的世界观》这篇文章中所提出的观点有( )
A.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B.认同俭朴的生活方式
C.对别人足够宽容D.大力提倡民本思想
E.尊重他人的劳动
22.下面有关《史记》的叙述正确的有( )
A.记叙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
B.全书共一百三十篇
C.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A.类比论证B.对比论证
C.概括法D.演绎法
4.在《寡人之于国也》中,最能说明当时社会的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是( )
A.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B.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C.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
D.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莩而不知发
5.在写议论文时,选择和使用论据的标准是( )
二、21.ABCE(P44) 22.ABCE(P63) 23.ABCD(P88) 24.AC(P307) 25.AE(P166)
二、26.不可胜食:吃不完。胜,尽。
27.址:水中的沙滩。
28.容与:安逸闲暇的样子。
29.姝:美丽。这里指美丽的女子。
30.结庐:建造住宅,这里是居住的意思。
四、31.巧设陌生化比喻是《吃饭》这篇文章中的一个最显著的艺术特点,例如“吃饭有时很像结婚”、“吃讲究的饭事实上只是吃菜,正如讨阔佬的小姐”、“一碗好菜仿佛一只乐曲”、“整个人世间好比是做莱的厨房”,在这些比喻中,作者发挥最充分的想像,将完全不相关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作比喻,语出惊人,具有很强的表达冲击力。让人觉得新奇有趣,这些比喻不仅新奇,而且自然,读过后面的内容又让人觉得这些新奇的比喻贴切生动,用人们司空见惯的内容作比喻,说明了全新的道理。
26.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不可胜食:
27.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氵止。
氵止:
28.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容与:
29.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
姝:
30.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结庐: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31.《吃饭》这篇文章是如何巧设陌生化比喻的?
32.《冯谖客孟尝君》中孟尝君的性格特征是什么?
19.《声声慢》(寻寻觅觅)中最能表现作者绝望呼告的词句是( )
A.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B.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C.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D.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0.小说《婴宁》中“笑不可遏”、“忍笑而立”、“笑处嫣然”的人是( )
A.王子服B.婴宁
C.鬼母D.吴生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A.表现秋天河水的洪大和令人心喜的美丽
B.以具体景物的比照来隐喻河伯与海若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
C.表现大海的广阔无边一眼看不到头
D.表现河伯初次见到大海不禁被它所陶醉
2.下面属于史论的文章的是( )
A.《容忍与自由》B.《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C.《五代史伶官传序》D.《马伶传》
3.在《吃饭》这篇文章中,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
33.散文《香市》中今昔香市主角的转移说明了什么?
五、简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4.阅读《咬文嚼字》中的一段文字:
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比如说“烟”,它的直指的意义见过燃烧体冒烟的人都会明白。只是它的联想的意义迷离不易捉摸,它可以联想到燃烧弹,鸦片烟榻,庙里焚香,“一川烟水”“杨柳万条烟”“烟光凝而暮山紫”“蓝田日暖玉生烟”……种种境界。直指的意义载在字典,有如月轮,明显而确实;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所累积的种种
33.今昔香市主角的转移,充分反映了当时农村经济的凋敝及其对市镇的影响,文章开头说往昔香市的主角
是农民,结尾说重兴香市是山镇上的小商人发起,农民差不多没有来;这从中折射出当时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农
村自然经济的日益凋敝及其对市镇的影响。
五、34.A.字有两种意义,分别是直指的意义和联想的意义。
D.联想的意义让人感觉更难捉摸。
A.是否具有表现力B.是否具有感染力
C.是否具有说服力D.是否具有穿透力
6.在《张中丞传后叙》中,南霁云“抽矢射佛寺浮图”的原因是( )
A.贺兰进明不肯出师相救B.南霁云想显示箭法高超
C.上面藏有敌军将领D.当时正在比试射箭
7.宋朝时期遭到弹劾被捕入狱,卷入到“乌台诗案”的文人是( )
A.曾巩B.王安石
17.《秋兴八首》(其一)中最能表现作者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
A.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B.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C.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D.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18.以良辰美景抒写痛苦之情的诗词是( )
A.《早雁》B.《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C.《湘夫人》D.《声声慢》(寻寻觅觅)
C.因为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中所累积的种种关系,其浓淡大小随人随时随地而各各不同;变化莫测。
35.A.“驱而之薛”的人是冯谖。这段话选白《冯谖客盂尝君》。
B.“矫命以责赐诸民”的目的是收买人心。
C.体现厂传统的以民为本的思想。
36.A.“哭”的对象分别有小弟、蒋筑英、罗健夫和那些没有见诸报章的过早离去的同辈人。
关系,有如轮外圆晕,晕外霞光。其浓淡大小随人随时随地而各各不同,变化莫测。
请回答:A.作者在这段话中认为字有几种意义?分别是什么?
B.在这段话中哪个意义让人感觉更难捉摸?
C.上一问中那个意义更难捉摸的原因是什么?
35.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
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请回答:A.“驱而之薛”的人是谁?这段话选自哪一篇文章?
B.在这段中他“矫命以责赐诸民”有何作用?
C.这段话中他的举动体现了什么思想?
36.阅读《哭小弟》中的一段文字:
我哭小弟,哭他在剧痛中还拿着那本航空资料“想再看看”,哭他的“胃下垂”、“肾游走”;我也哭蒋筑英抱病奔波,客殇成都;我也哭罗健夫不肯一个人坐一辆汽车!我还要哭那些没有见诸报章的过早离去的我的同辈人。
13.作者在《纪念傅雷》中认为,傅雷的性格,最突出的是他的( )
A.刚直B.顽强
C无畏D.坚强
14.在《我愿是一条急流》中与喻体“急流”相对应的另外一个喻体是( )
A.小鸟B.烈火
C.小鱼D.云朵
15.散文《我与地坛》第三部分以种种事物类比四季,这象征着( )
A.母亲对这种幽静生活的喜爱和深深的眷恋
D.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E.被鲁迅称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3.下列有关《前赤壁赋》中的主、客对话,说法正确的有( )
A.文中的主客对话,实则代表了作者思想中两个不同侧面的矛盾斗争
B.作者把政治失意的苦闷通过“客”来宣泄
C.作者把乐观旷达的情怀通过“主”来表现
D.“主”终于说服“客”
C.弱弱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D.麋何食兮庭中
11.散文《秋夜》中,天空象征着( )
A.得过且过的平庸人B.具有坚韧战斗精神的斗士
C.遭受蹂躏却还抱有希望的弱者D.黑暗暴虐势力
12.下面写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农村自然经济的日益凋敝及其对市镇影响的文章是( )
A.《香市》B.《爱尔克的灯光》
C.《秋夜》D.《哦,香雪》
请回答:A.这段话中作者所“哭”的对象分别有谁?
B.这段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C.这段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六、作文。(本大题30分)
37.以《诚实》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除不得写成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
大学语文标准预测试卷(四)参考答案
一、1.B(P8) 2.C(P11) 3.A(P38) 4.D(P2) 5.C(P52) 6.A(P70) 7.C(P84) 8.A(P90) 9.D(P156)10.C(P161) 11.D(P105) 12.A(P109) 13.A(P117) 14.C(P215) 15.C(P142) 16.B(P162) 17.C(P173)18.B(P186) 19.D(P194) 20.B(P232)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大学语文标准预测试卷(四)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秋水》中,作者在文章开头所描写的河水与海景的作用是( )
B.运用厂排比的修辞手法。
c.无比痛心和哀伤惋惜的心情。
六、37.(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