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书籍的读书心得3篇
教育类书籍读书心得体会3篇
教育类书籍读书心得体会教育本身就是预示,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积极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带出另一个灵魂。
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教育类书籍读书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教育类书籍读书心得体会范文1《教育就是唤醒》彭兴顺老师,我记得前几年暑假教育局组织学校中层领导进行培训时曾给我们上过课,现在拿着他上新出版的《教育就是唤醒》一书,一一阅读下来,感受颇深。
让我们来欣赏欣赏其中的一些正则表达式用例吧。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鼓舞和唤醒。
”教育的功用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唤醒人们心灵中最美好的蠢事,使人性发出灿烂的光辉;唤醒人们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使蕴藏在人脑中的巨大潜能得以开发;唤醒人们对生命呼唤收藏价值的深切感悟,使人们在创造生活中曾享受促使幸福的人生。
才为德之资,德为才之帅。
唤醒教师,就要唤醒中学教师的爱与责任,自觉践行师德规范;唤起教师对职业的审美情趣,不断升华排球境界;唤醒学生的雄心壮志,追寻专业健康发展之道;唤醒教师的育人担当,不抛弃,不放弃,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要改变孩子,先改变家长。
唤醒家长,就要唤醒家长的示范意识,抓住习惯培育的教育根本,着眼孩子的终身发展;唤醒家长的发现智慧,开发孩子的竞争优势潜能,帮助孩子有望成为最好的自己。
育人先育心,浇树要浇根。
唤醒孩子,非得唤醒孩子的责任与良知,使人格这有助于健全完善;唤醒孩子追逐人生梦想,成就自己美丽人生。
不一而足,有见地的语句屡见不鲜。
全书分为七讲,内容分别是守望道德星空、发现教师职业之美、就这样成为名师、不能教不好的孩子、教育就是培养出来孩子习惯、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点亮孩子心中的那五颗、用美德占领小孩心灵。
想要老师们认真读读。
教育类书籍读书心得体会范文2《教育走向生本》第一次华东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的《教育走向生本》这本书是在观课灌南交流学习在此期间。
还记得是在去年现如今,我县教育局也将郭思乐教授的《教育走向生本》列为我县教师今年上半年的必读书目,足见这独创性本书的教育指导意义无与伦比了。
教育专著读书心得体会2000字【3篇】
教育专著读书心得体会2000字【精选3篇】教育专著读书心得体会2000字【精选3篇】一《守望教育》是刘铁芳教授一本关于教育抱负的真情守望的著作。
书中这样写道:“我们今日的世界的确需要雷厉风行的教育改革家,需要意气风发的,他们站在时代的潮头,引领着现实教育的走向。
但这个世界同样需要悄悄的思想者,他们把目光停驻在喧嚣的背后,寻思现实和历史中那被喧闹、浮华所遮挡、遗忘的问题之域,在无言中追索他们心中的朴实和静谧的思想之路。
他们可能经常被名之为实际的脱离者,时代的落伍者,但他们依旧在孤独中执著地思考。
他们同样是可敬的!”书中还提到,近年来,社会越来越关怀教育了,但是从许多方面我们接收到的信息都是以批判为主的,把教育的问题都归结于老师,甚至传言"一流的同学,二流的老师"。
教育,其实是跟我们每个人相关的整个社会的事,应当是整个社会"关怀并团结协作"的事,而不是出了问题就是老师或者同学个体的事情。
有人说当今的孩子特别幸福,不管是生活条件还是教育条件,都远远超过过去!想要什么就能有什么!真的是这样的吗?不禁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不能全否定,但至少有一点,对孩子来说是不公正的,这样的说法都是以自己的角度来说的,从未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看待!“让教育布满爱和乐趣,让孩子成为孩子”这是《守望教育》给我的最大触动!印象颇深的一句是“没有故事的生活是孤独的,没有故事的童年是暗淡的”,让我思索最深的一个问题便是“对于孩子什么最重要?”每个家长最大的期望就是培育一个“胜利”的孩子。
什么是“胜利”?在他们眼中便是考试成果优秀的人抑或读书机器罢了。
为了这“胜利”,他们费尽心思替孩子着想,甚至情愿付出一切。
殊不知,这只是美其名曰罢了!那孩子除了仔细读好学校的书考出好成果之外是否还需要其他的本事和学问呢?答案是确定的。
而且我认为儿童更需要童话故事的滋润。
童话是人类的梦,是生活的酒,是才智的乳汁,是美妙盼望的翅膀。
关于教育书籍的读书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2篇)
关于教育书籍的读书心得体会引言教育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关键所在,而教育书籍则是获取教育信息和知识的重要工具。
在这次阅读教育书籍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教育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本文将分享我在阅读教育书籍时的一些心得和体会,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1. 《教育的艺术》这本书通过介绍教育的艺术和方法,使我明白了教育和艺术的紧密联系。
教育不仅仅是简单地传授知识,更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感知力来引导学生的学习。
2. 《教育的内涵与趋势》这本书让我了解到教育的内涵远远不止于课堂上的知识传递,还包括对学生人格全面发展的培养和关爱。
同时,作者还对教育的未来趋势进行了展望,让我对教育的发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3. 《学会提问》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提问对于教育的重要性。
通过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能力,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4. 《激发学习的乐趣》这本书强调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兴趣和动机,通过创造愉悦的学习环境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乐趣。
我在读完这本书后,就开始思考如何让我的教学更加有趣和丰富。
5. 《教育中的情感教育》这本书让我认识到情感教育在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除了关注学生的智力发展,教育工作者还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健康和人际关系问题。
6. 《教育心理学导论》这本书通过介绍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让我更加了解了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学习过程。
同时,它还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些教育心理学的应用指导。
7. 《教师的自我教育》这本书教会了我如何进行自我教育,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能力。
通过自我反思和学习,教师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8. 《教育质量评价与提高》这本书讨论了教育质量评价的重要性和方法,以及如何根据评价结果来提高教育质量。
我从中学到了如何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以及如何改进教育实践。
9. 《多元智能理论与教育实践》这本书介绍了多元智能理论,指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智能类型,学校应该创造多元化的教育环境,满足学生不同智能类型的需求。
教育书籍读书心得体会(通用15篇)
教育书籍读书心得体会(通用15篇)教育书籍读书心得体会 1彭兴顺老师,我记得前几年暑假教育局组织学校中层领导进行培训时曾给我们上过课,现在拿着他新出版的《教育就是唤醒》一书,一一阅读下来,感受颇深。
让我们来欣赏欣赏其中的一些语句吧。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鼓舞和唤醒。
”教育的功能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唤醒人们心灵中最美好的东西,使人性发出灿烂的光辉;唤醒人们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使蕴藏在人脑中的巨大潜能得以开发;唤醒人们对生命价值的深切感悟,使人们在创造生活中享受幸福的人生。
才为德之资,德为才之帅。
唤醒教师,就要唤醒教师的爱与责任,自觉践行师德规范;唤醒教师对职业的审美情趣,不断升华职业境界;唤醒教师的雄心壮志,追寻专业发展之道;唤醒教师的育人担当,不抛弃,不放弃,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要改变孩子,先改变家长。
唤醒家长,就要唤醒家长的示范意识,抓住习惯培养的教育根本,着眼孩子的.终身发展;唤醒家长的发现智慧,开发孩子的优势潜能,帮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育人先育心,浇树要浇根。
唤醒孩子,就要唤醒孩子的责任与良知,使人格得以健全完善;唤醒孩子追逐人生梦想,成就自己美丽人生。
不一而足,有见地的语句比比皆是。
全书分为七讲,内容分别是守望道德星空、发现教师职业之美、就这样成为名师、没有教不好的孩子、教育就是培养孩子习惯、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点亮孩子心中的那盏灯、用美德占领孩子心灵。
希望老师们认真读读。
教育书籍读书心得体会 2开学初学校给我们每位课改班的老师发了《让教师爱上教学》这本书,利用工作之余我便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下面我就简单说说我的感想。
这本书从书名看起来应该是如何让老师爱上教学,但实际上讲的更多的是如何上课,教我们如何进行课前准备,如何进行课堂讲授,课堂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教学点拨、方法指导和调控管理等,认真读了这本书,我学到了不少知识和方法。
反思这一节我觉得讲得非常好,“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这句话说明了反思的重要性,但是作为老师也许是工作的繁忙,更多的是自己懒惰导致很少写反思,每次学校组织要求写的时候才逼迫自己像挤牙膏一样挤出一点点,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不光多写课后反思,更多的要写课前反思,只有“三思而后行”方能提升教学效果。
教育者的读书心得体会(3篇)
第1篇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知阅读对于个人成长和教育教学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阅读了大量的教育类书籍,从中汲取了丰富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以下是我对阅读教育类书籍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教育类书籍使我深刻认识到,教育是一项关乎国家未来、民族命运的事业。
作为教育者,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以下是我从阅读中获得的几点启示:1. 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心灵的沟通。
我们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关爱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温馨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2.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教师不能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
我们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3. 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他们的兴趣爱好,为他们提供适合的成长环境。
二、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阅读教育类书籍使我认识到,教学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效果。
以下是我从阅读中总结出的一些有效教学方法:1. 互动式教学。
在课堂上,教师要与学生进行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 案例教学法。
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3. 多媒体教学。
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可以丰富课堂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
4. 项目式教学。
以项目为载体,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项目式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教育类书籍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教育者,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才能更好地胜任教育教学工作。
以下是我从阅读中得到的几点启示:1. 持续学习。
阅读教育书籍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
阅读教育书籍心得体会阅读教育书籍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就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
到底应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阅读教育书籍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阅读教育书籍心得体会1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重视学会学习,终生学习,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全面素质的提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务必调动学生的学习用心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力,个性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潜力和习惯。
语文教学的过程性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思维方式等。
注重在学习体验的过程中,学习者对所学的资料有所选取、决定、解释、运用,从而有所发现。
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应是全体学生积累参与学习的过程。
学生的年龄、知识积累和个性特点,只要是用心参与了学习研究的过程,都要给以肯定和鼓励。
体现语文教学的过程性,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边读边思,领悟语言表达之精妙,获得情感体验之愉悦。
给学生讨论交流的时间,讨论交流的形式能够多种多样,或同桌研究,或分组讨论,或自由组合交流,以期到达人人参与、各抒己见的目的;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时间,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寻求解决的途径。
教学过程中体现新的学生观和质量观,是对以往注重学习结果而忽视过程的评价观念的挑战。
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乃至学生终生的学习,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好处。
语文教学的合作性是指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以小组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旨在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的教学活动。
它以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来实现解决问题的目的。
生生互动的形式,凝聚了群众的智慧,人人教我,我教人人,有利于优势互补,缩小个体差异;教学的合作性主要表此刻:以讨论的形式研讨教师或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在讨论中一般要――倾听: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对别人的意见进行评价和补充;协作:用自己擅长的形式(如读、画、唱、演等)展示问题的解决过程;分享:让每个人获得成功的体验,并从中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
教育书籍读书心得(15篇)
教育书籍读书心得(15篇)教育书籍读书心得1朱老师教育思想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他指出:教育就是为了人,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关注人的发展空间,为了一切的人,我们不仅要关注教师,要关注一切的人,帮助校长,帮助家长,帮助社会上所有的人去发展。
无论他是贫困的,还是富贵的,还是愚昧的,还是智睿的,无论他是健全的还是残疾的,都应该为了他们,同时教育为了人的一切,这是我们的核心理念。
朱老师新教育的目标:新教育的目标追求就是追求理想,超越自我。
只有追求理想,超越自我,才能培养积极的认识态度,才能真正地做到让教师,学生和学校一起成长,我们认为参加我们实验的所有的学校的老师都应该有自己的梦,都应该给自己有一种挑战自我的勇气,有一种超越自我的一种精神。
每一个老师,每一个学生都要成功,每个学生都要找到成功的感觉,相当部分的老师和学生都能够成材,最后有大的成就。
每个老师都要成长,相当多的人能够成功,有一部分人能够成材,成就。
所有实验的人都要感觉到自己在不断地进步,在成长着,成长并快乐着。
这是我们追求的一种境界。
教育家朱老师的新教育思想,触发我们去思考,我们在县教育局的极力倡导下,这段时间我认真学习了朱老师的《我的教育思想》,体味了朱老师"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建设书香生活环境"等教育内涵。
一、朱老师新教育思想给我的触动1、朱老师认为,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发展为起点,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他的新教育思想,引人深思,令人深受启发。
2、朱老师的新教育认为,理念:教育是一种生活方式,学习不应该只是"为将来的工作与生活作准备",教育本该是生活的基本方式,儿童今天在学校里所接受的教育,在为长远的人生与社会理想服务的同时,本身就应该是幸福的生活。
新教育强调"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既是对教育终极意义的思考与追求,也是对当下畸形教育提出疗治的愿望与计划。
教育书籍的读书心得通用6篇
教育书籍的读书心得通用6篇在撰写心得体会的过程中,可以结合个人的实际经历来增加内容的丰富性,优质的心得体会需要结合个人的真切感受,才能更好地传递出情感的深度和温度,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教育书籍的读书心得通用6篇,供大家参考。
教育书籍的读书心得篇1初读《教育有悟》感觉是一本再普通不过的书籍了,这本书是由95篇教育随笔组成的,里面描述的都是工作在教育一线的教师们所记录的发生在教师和孩子们之间或发生在孩子们自己之间的小事,同时也是一些琐细得不能再琐细的事件,如学生考试作弊、新生点名、教师板书、课堂上表扬。
故事中一幕幕场景,有些我们多么熟悉的,甚至是自己亲身经历。
或许你会觉得这样的书记录的事太平凡,但细想,教育,不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琐碎繁杂吗?不就是日复一日的鸡毛蒜皮吗?这本书分五个板块,其中第一章节告诉我们,教师不仅仅是教育者,也是受教育者。
因为学生作为教师的教育对象,其一言一行都会形成反馈,从而使教师从中学习、体悟,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从而使整个教育成为一个双向动态过程。
而其中的第三章节是关于针对后进生一些教育的机制,它告诫我们只要目中有人,就没有后进生。
后进生不等于后进人,事实甚至相反,教师们只要把学生当成人,就不会再有后进生了。
因为教育的奇迹在于:教师之光,能使远远近近的心都披上绚丽。
书中所写,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没有抽象的理论,有的只是生动的教育故事以及故事中蕴含的思考。
内容鲜活而真实,文笔朴素而流畅。
朴实的文字中包含着真挚的情感,读着读着,我被故事内容所吸引和感动,这更引起了我深深的思索。
它犹如一面镜子,折射出我们日常教育教学中存在的诸多不足:你差遣你的学生为你做私事了吗?哪怕只是举手之劳;你注意批评学生的方式了吗?哪怕只是换个谈话场所;你尊重学生的杂念吗?哪怕它有时会扰乱课堂;你能耐心倾听学生的辩解吗?哪怕他确实有错。
它又如一位指点迷津的导师,为我们解决工作中的各种困惑而指明方向:它告诉我们如何激发中间生的学习热情;它告诉我们如何让班干部乐于奉献而毫无怨言;它告诉我们爱得不恰当也会造成伤害;它告诉我们什么是宽容的魅力。
2024年教育书籍《爱的教育》读书心得体会及收获(3篇)
2024年教育书籍《爱的教育》读书心得体会及收获《爱的教育》一书,由意大利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亚米契斯撰写。
该书采用一名小学生的日记形式,生动展现了社会各界人士及其相互关系、生活状况、对事物的不同态度、情感和应对方式。
书中描写了教师辛勤工作的场景:“据母亲所述,教师每日授课五节,还需承担一节体育课,晚间还要在夜校授课两小时,休息时间不足,饮食也草草了事,往往匆匆进食。
他们整日忙碌,几乎没有喘息之机,因此积劳成疾。
”教师因劳累过度而病倒,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令人动容。
他们对学生的关怀,源自内心深处的真挚爱心。
中国儒家圣人孔子曾言:“仁者爱人。
”这句话强调了仁爱之心的重要性。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最纯粹的情感。
每位教师都深爱着自己的学生,例如我们小学的语文老师,她总是放学后独自留下批改作业,总结当天教学情况。
她的女儿每天定时来找她回家吃饭,她总是告诉女儿:“稍等片刻,我马上就好。
”女儿往往一等就是几个小时。
即使生病,她也从不请假,坚持为我们上课。
师生之间,总是洋溢着爱的温暖,令人陶醉。
在这个美丽的世界上,除了自然环境的优美,还需要爱的滋养。
只有世界充满爱,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营造一个充满爱心的世界。
2024年教育书籍《爱的教育》读书心得体会及收获(二)本周,我深入阅读了意大利著名作家亚米契斯的著作《爱的教育》。
该书以质朴无华的笔触,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柔软与温暖,使我深切地体会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心、理解与帮助的重要性。
这种情感交流的核心,无疑是爱。
书中,一封父亲写给儿子的信《要学会爱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信中讲述了父亲对于儿子在不小心碰撞他人后,未能及时表达歉意的行为感到生气,并借此机会教育儿子如何尊重他人,培养良好的品德。
这封信让我反思了自己的行为。
我发现自己有时也与书中的安利柯类似,当有家长在场时,我会表现得非常有礼貌,但一旦独自一人,便往往忽略了基本的礼仪,对遇到的人视而不见,甚至懒得打招呼。
读书教育书籍心得感想3篇
读书教育书籍心得感想3篇教育书籍是很好的教育老师的书籍,教育书籍是每个教师都应该看的书籍,下面是带来的读书教育书籍心得,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读书教育书籍心得篇一:一直以来,都听人说《爱的教育》这本书很值得一看,所以在新华书店过来售书书时,推荐一部分学生买了这本书,这以后,就经常看到他们在看,受学生的影响,我也读了这本书。
这本书的作者,埃德蒙多?德?亚米契斯,出生在意大利里古拉州的一个小镇奥奈格里斯,参加过统一意大利的爱国战争,在行军打仗中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活。
1870年意大利完成统一,亚米契斯退伍后从事教育事业,创作了许多反映教育事业的作品。
亚米契斯受意大利民族解放运动领袖马志尼的影响很大,作为一个民族主义者和人道主义者,他认为教育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在这本书中作者以一个小学生的名义,通过日记本的形式,讲述了很小的故事,然后将“爱的教育”融入这些故事,用以培养年轻一代的思想情操。
他所倡导的爱的教育,包括热爱学习、热爱劳动、热爱祖国、同情弱小、乐于助人、尊师爱生、体贴父母等人类美好的精神,在作者眼中通过一些小故事表现得亲切感人,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这些日记形式的故事一篇篇都不是很长,都是孩子在读书期间一天内发生的有趣,有意义的事,孩子只是很简单的将这些学习过程,教育过程如实地记叙着,但越是简单的东西越是可以表达很多的内涵。
因为读者看到小学生将他眼中的先生的教育方法,先生对学生的爱、关心,对学生的帮助,以及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友爱的情感用一些记叙性的文章记录下来,有一些简单的情感表达其中,小学生虽小,但却能深刻感受到先生“爱的教育”,感受好与坏,感受爱与憎恶,这一切复杂的感受通过这一篇篇日记表达出来,传达给读者,引起读者的一些思考,让读者能切身体会“爱的教育”,感受“童言无忌”。
当我们在阅读这本书时,可以慢慢思考些什么,这些思考使我们能够深刻体会一下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并非易事,当教师、父母能把握好这个度,那爱的教育则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而不正当处理这爱的教育,这爱就有可能成为溺爱,盲目的爱,将会起到反作用。
教育类书籍读书心得体会3篇
教育类书籍读书心得体会3篇教育类书籍读书心得体会范文1 《教育就是唤醒》彭兴顺老师,我记得前几年暑假教育局组织学校中层领导进行培训时曾给我们上过课,现在拿着他新出版的《教育就是唤醒》一书,一一阅读下来,感受颇深。
让我们来欣赏欣赏其中的一些语句吧。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鼓舞和唤醒。
教育的功能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唤醒人们心灵中最美好的东西,使人性发出灿烂的光辉;唤醒人们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使蕴藏在人脑中的巨大潜能得以开发;唤醒人们对生命价值的深切感悟,使人们在创造生活中享受幸福的人生。
才为德之资,德为才之帅。
唤醒教师,就要唤醒教师的爱与责任,自觉践行师德规范;唤醒教师对职业的审美情趣,不断升华职业境界;唤醒教师的雄心壮志,追寻专业发展之道;唤醒教师的育人担当,不抛弃,不放弃,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要改变孩子,先改变家长。
唤醒家长,就要唤醒家长的示范意识,抓住习惯培养的教育根本,着眼孩子的终身发展;唤醒家长的发现智慧,开发孩子的优势潜能,帮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育人先育心,浇树要浇根。
唤醒孩子,就要唤醒孩子的责任与良知,使人格得以健全完善;唤醒孩子追逐人生梦想,成就自己美丽人生。
不一而足,有见地的语句比比皆是。
全书分为七讲,内容分别是守望道德星空、发现教师职业之美、就这样成为名师、没有教不好的孩子、教育就是培养孩子习惯、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点亮孩子心中的那盏灯、用美德占领孩子心灵。
希望老师们认真读读。
教育类书籍读书心得体会范文2 《教育走向生本》第一次接触华东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的《教育走向生本》这本书是在灌南交流学习期间。
还记得是在去年10月份,灌南县六塘小学教科室相帆主任荣膺灌南县教育科研先进个人称号,县教育局为了勉励大家,特选赠了几本具有纪念价值的教育专著作为奖品。
而《教育走向生本》就是其中的一本。
随后,相主任就在每周举行的主题分享活动中,将这本书推荐给了学校的每一位教师,从而,在六小校园内掀起了一股研读生本,践行生本的改革热潮。
读有关教育书籍心得体会(精选8篇)
读有关教育书籍心得体会(精选8篇)读有关教育书籍心得体会篇1学校一开学就布置了一学期每位老师必须交一篇读书心得体会,于是在众多的教育书籍中,我选择了范梅南先生的力作《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这本书,并有幸拜读了书中的大致内容,让我深深体会到的一点就是教学机智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总结、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形成的一种教学修养,是教师的人生阅历、文化修养、个人学识长期积累后自然形成的,是一门教学的艺术而不是一蹴而就的。
《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这本书中采用了很多的事例和体会,把枯燥的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阐述得生动、明白,读来令人倍感亲切、深受启发。
那些关于教育的真知灼见,值得我们一遍又一遍地阅读、品味。
人说:读书足以移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
使人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养性灵。
因为书中有着广阔的世界,书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
虽然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但书籍永远是新的。
这句话说得一点也不假,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书,就是一次与大师的对话,与智者的交流,是一次难得的精神之旅,同时也会让人收获非浅。
下面就我教学中的几个片段与大家交流。
若有不当,敬请各位指教。
一、及时的肯定,让他喜悦万分每个班级的优差生的区别很大,对于优秀的孩子老师不懈的表扬和鼓励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肯定和信任,而对于那些平时表现平平、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来说,即使是再小的进步,再小的成功,也是他全心努力的结果。
这时的老师给予及时的表扬与鼓励会让他们万分喜悦,从而使他信心坚定,勇往向上。
记得有一次学校教研小组组里上课的时候,我们上的是《三个儿子》这篇课文,教学中我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说说自己在妈妈爸爸眼里是个怎样的孩子?平时积极发言的学生站起来滔滔不绝地说了很多。
这时,在无意当中我却发现坐在最后一排的一名学生举手了。
他在我的印象中从未举过手,属于班级中的差生。
于是,我示意他回答,他说虽然我平时在家里也是像前两个儿子一样,只顾自己玩耍,可是今天我学了这一课,我会改变。
读教育书籍心得体会简短(精选8篇)
读教育书籍心得体会简短(精选8篇)读教育书籍心得体会简短篇1我相信,每个在从事教育的人都希望自己站在讲台上的时候是坦然的,自信满满的,胸有成竹的。
自己的教学能够符合新课程教育理念,能得到别人的肯定,能让学生有一个好的发展。
而这一切,最基础的是,每个教师都需要丰富的教育理念,而读书就是获得教育理念最好的方法。
黄爱华老师说过: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是在业余时间里的所为和所在不为。
记得石校长在大会上经常要求教师们、特别是年青教师应珍惜时间,通过多种渠道多读书,为自己的教育生涯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那时我就决定要多读些教育类的书,以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
说来惭愧,这几年来,书是看了一些,但大多是看教育杂志方面的书,而真正的教育理论的书看得很少。
但通过阅读教育类书籍,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有了一些体会,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多读书可以提高我们的创新能力有人说:读书就是在和大师们对话。
确实是这样的,多读书,特别是读一些教学设计方面的书,就常常会惊叹“原来还可以这样上”。
印象最深的是有幸听了黄爱华老师的《比较数的大小》,华应龙老师和张奇华老师的《圆的认识》,被他们的教学智慧深深的吸引住了,之后花许多时间去看他们的教学设计,寻找他们的教学视频,经常惊叹“原来还可以这样上”“我怎么没想到呢”。
所以经常去读些书,在教学实践中思路会更宽,更具有创新性,这也是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
二、多读书有利于更深入地钻研教材多读教育书籍,有了更深厚的教育理论作支撑,对我们教学实践中分析教材是很有帮助的。
刚开始教学时,拿到教材不会分析或者分析地很浅,不会自己深入研究。
慢慢地,有了一定的教育理论,就知道为什么教材上这样设计,为什么又要这样处理,遵循的是什么教育规律等等,知道了这些在教学时就能更好的把握教学重点难点,提高课堂质量。
也就有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一定的改变和重组。
教材能研究透了,相信课堂质量肯定是高水平的。
三、多读书会促进自己的教学反思能力,关注课堂细节教师是否愿意花时间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是教师是否具有专业素养的标志之一。
教育类书籍读书心得体会(7篇)
教育类书籍读书心得体会(7篇)教育类书籍读书心得体会(7篇)在选择书籍时,应该注重选取权威且有趣的图书,尤其对于教育类书籍,一定要注意作者信誉度和书籍内容真实性,这有助于有效提高阅读效率和准确性。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教育类书籍读书心得体会,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教育类书籍读书心得体会(精选篇1)陈鹤琴老先生说,孩子是充满活力和成长的,有潜力和创造力,只要善于引导就可以成才,我认为这是有道理的,所以记住了这句话。
今后,我将以此为教学指导,通过生动的活动进行教学,让学生快乐地学习。
“活教育”的教学原则之一是,在学校的所有活动中,孩子应该被允许做他们自己能做的事情。
没有哪个孩子不爱活动,也没有哪个孩子不喜欢自己做的事情。
当他自己做这件事的时候,他与事物有了直接的接触。
有了实践的经验,他知道做事情的困难,从而认识到事情的本质。
当一个孩子知道动手的好处时,他的兴趣就会越来越强烈,兴趣就会越来越浓厚,想做的事情就会越来越多,这样他做事情的能力就会越来越强,他整个人就会越来越自信。
“生教育”的教学理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积极的鼓励胜过消极的制裁。
没有一个人不喜欢别人说他的好话,也没有一个人喜欢别人说他的坏话。
这种心理是每个人都有的,我们可以用这种心理来鼓励孩子如何表现,如何学习。
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育应该像春风化雨露一样滋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灵,让幼苗长成参天大树。
小学语文教学涉及面广,知识点琐碎,学生的教育可以从细节入手,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入手。
所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有的同学成绩不好,但是声音条件很好,可以让他带同学去读课文。
一些学生有很强的表达能力,可以提前布置作业。
让他们在课前五分钟讲一个小故事。
有些同学性格内向,但字迹工整干净,对于这些好地方应该及时表扬。
人生最大的乐事,就是在成长的关键时期遇上一个好老师,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而且要有良好的语言艺术。
教育读书心得体会(实用13篇)
教育读书心得体会(实用13篇)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
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教育读书心得体会篇一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而读书则是教育的重要途径。
在人类历史上,读书一直是人类获取知识的最主要方式,也是历代名人成功的重要秘诀之一。
在我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读书也一直是我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多年的读书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有关读书的心得体会。
一、勤奋是读书的基石读书需要长时间的积累,需要的是坚韧不拔的毅力以及孜孜不倦的努力。
我发现,只有持之以恒地做下去,才能有效地吸收知识。
勤奋可以让我们逐渐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使我们更快地获得知识并受益。
二、专注于书本现代社会的诱惑多种多样,许多人往往会因为手机、电脑、游戏等各种娱乐产生分心,不能够专注于读书。
我认为,拥有一颗专注于书本,沉浸于读书的大脑是学习知识最为有效的一种方法。
当我们拥有专注意志时,我们会更深刻地领悟到书本中的内容,同时能够更加地了解所学的知识。
三、多读书种类读各种类型的书籍会让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
各类书籍包括文学、历史、哲学、科学、社会科学等。
每个领域的书籍都反映了作者的不同思想和观点,这些丰富多样的信息会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世界。
所以说,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学业的领域或只读一种类型的书籍,而应该多读各种类型的书籍来开拓我们的眼界。
四、读书后要思考读书后需要反思和总结。
通过不断地思考和总结,我们可以深入理解书本中的内容,判断和思考书本讨论的问题。
通过思考书中的内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书籍所阐述的观点,同时也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
五、读书培养成功的品质读书开发了一个人的头脑,同时也能培养一个人成功的品质。
通过读书,能够培养出认真、认真负责、学习能力强、自律性强和思维敏捷等品质,这些品质都是培养成功的必要品质。
读教育学著作心得体会5篇
读教育学著作心得体会5篇读教育学著作心得体会篇1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
读书是人们重要的学习方式,是人生奋斗的航灯,是文化传承的通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为友,这是一天也不能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
”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对教育必须先读书,教育者必须持续不断地学习的时刻鞭策。
尤其是一名小学教师读书以明智更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阳光雨露。
为成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又充满生机活力的小学教师而努力!最近我有幸读到《小学数学名师高效教学设计艺术》这本书,让我得以在家中领略名师的风采,感受名师们的课堂教学艺术。
本书介绍众多小学数学界的名师:有追寻常态下生命课堂的刘可钦老师,有抒写课堂人生的潘小明老师,有展示疯狂数学和谐魅力的华应龙老师,也有表现课堂朴素之美的徐斌老师,有注重“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细节中体现课堂魅力的林良富老师,有引领读者感受数学课堂魅力的钱守旺老师,有一切服务与学生让数学教育更有价值的夏青峰老师,还有以“为学生所需而教为乐”的田立莉老师。
品读着他们匠心独具的教学案例,感受他们对数学课堂和数学教学的独特理解,正是令人拍案叫绝。
激动于名师们在书中留下的真知灼见:多问“怎么想的”少问“为什么”;简单的错,不简单的处理;让学生学会选择、学会探究、学会玩、学会发现、学会应用、学会欣赏;为学生所需而教;放开手,他(她)们走得很好……感慨于课堂说真实话比说正确话更重要,追求朴实无华有实效的刘可钦老师;感慨于将责任和追求写进课堂人生的潘小明老师;也感慨于立足学生个体差异,促使每位学生都有所发展的田立莉老师……钦佩于徐斌老师的智慧、华应龙老师的“疯狂”;也钦佩于在同一个地方不重复讲同样课的钱守旺老师;更钦佩于“从打工仔”到“全国数学课堂教学第一名”的夏青峰老师……如:刘可钦: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双基”,使之扎实到位;用居家过日子的心态,精心设计每一堂课,与学生共度分分秒秒,让课堂生活回归常态;用自己的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真心鼓励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感到来自教师的关爱和激励;用积极的行动努力实践新课程的理念,树立自信;用平和的心态看待已经选择的这份工作,不断丰富自我,适应变化,追求变化;不一定去追求每一节课的完美,但一定要在课堂的每一分钟里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责任,尊重和耐性、充分地让学生去说、去想、去讨论、去对话、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来探索和获取新知……。
教师教育类书籍读书心得体会(通用17篇)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教师教育类书籍读书心得体会(通用17篇)教师教育类书籍读书心得体会(通用17篇)我们心里有一些收获后,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
一起来学习心得体会是如何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师教育类书籍读书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师教育类书籍读书心得体会篇1看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老师的建议》,我从中受益匪浅,要想做一个好老师,不但但是知识上的给予,更是要付出更多的热情,来感化每一个学生,挖掘他们的巨大潜能。
首先,我要树立一个信念——天下没有笨的学生,学生的心灵都是美好的、善良的。
我要毫不犹豫地爱我的学生,不管这个学生是谁,不管这个学生成绩如何,不管这个学生长相如何、性格如何,我都要公平地,全心全意地爱他们。
为什么呢?当我自己是一个学生的时候,我深知这种爱的力量对一个学生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我总是不愿意自己被老师忽视、遗忘,希望自己在班上、在老师面前表现一下自己,证明给大家看,我是多么的优秀。
其实这种需要是每个学生的正常的心理需要,作为老师,是不能忽视这一点的。
我要毫不犹豫地爱我的工作,爱我的教学,如何去爱,这还是一个很值得我去思索探究学习的一个问题。
当我是学生的时候,我常常会有讨厌上课的经历,这往往是因为我讨厌这个老师。
为什么会讨厌呢?——上课枯燥呆板,布置大量作业、知识含量低、知识范围窄、知识老化、不懂装懂、架子大、单纯的知识灌输、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积极性低等,往往是这一类老师的共同特征。
现代的老师,显然不能这样下去,作为受过现代教育的新一代老师,我要有现代的教学。
“我的教学设计是否合理、完善,还有没有更好的设计方案呢?其他老师又是怎样设计的呢?哪一点是值得借鉴的呢?别人的为什么好呢?好在哪里?”“在课堂上如何有效地渗透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有一个美味的精神享受?”“如果发生突发事件,我有什么应变措施呢?”……我都应该认有效地真对待,作好充分的思考与准备,显然这一步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努力,但是这一步做的如何也直接关系到我的教学质量、教学效果。
教育书籍读书心得15篇
教育书籍读书心得15篇我们有一些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么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
那么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书籍读书心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育书籍读书心得1我有幸读了《学学孔子怎样当教师》这本书,深受启发,真是受益匪浅。
只感觉自我教学的心旅又多了一份坚定和从容。
读完此书,如沐春风,豁然开朗。
做教师若不学孔子乃是一种缺憾。
孔子不仅仅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政治理论家,并且是我国古代的教育家,曾被评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
他所积累的丰富教学经验,构成的博大精深、独具风采的教育思想,是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的宝贵遗产。
孔子的教育思想十分广泛而全面:从教育理念到治学理念,从治学原则到教学目的,从教学态度到教学方法,从教师修养到教育手段,构成一套他独创的、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
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思想源泉。
经过读《学学孔子怎样当教师》这本书,我觉得在今后生活、教学工作中应当像孔子一样诚实守信、以身作则、像孔子一样约之以礼、重视自省、做到终身学习、不断进取。
像孔子一样诲人不倦,对待学生一视同仁,关爱每一位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
像孔子一样学思并重,因材施教。
像孔子一样教学相长、重视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本事。
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进取的人生态度,让学生在简便愉快的学习中学到知识,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我们取其精华融于现代教育的实践中,这是保证我们的教育,异常是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
教育书籍读书心得2今天,我们学习了安徒生的作品《丑小鸭》。
课文讲述从一只丑陋的丑小鸭通过艰难险阻,最终成为一只美丽的白天鹅。
人生不也是这样吗?只要努力学习成为人才,心灵美,即使外表丑陋一些也没关系。
教育读书笔记及心得体会(3篇)
第1篇一、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是提升自我素养的重要途径。
在教育工作中,阅读教育类书籍,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教育理论,还可以提升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以下是我阅读《教育漫话》一书的心得体会。
二、读书笔记《教育漫话》是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的代表作,全书分为三卷,主要阐述了教育的目的、方法和原则。
以下是我在阅读过程中的笔记:1. 教育的目的洛克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良好的公民。
他强调,教育应该注重培养人的品德、智慧、身体和劳动能力。
在《教育漫话》中,洛克指出:“教育应该培养一个具有良好品德、健康身体、丰富知识和劳动能力的人。
”2. 教育的方法洛克认为,教育方法应以自然、自由、合理为原则。
具体方法包括:(1)观察法:观察是教育的基础,通过观察,教育者可以了解学生的个性、兴趣和特长。
(2)诱导法:教育者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引导他们进行学习。
(3)实践法: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4)惩罚法:在教育过程中,适度运用惩罚,使学生认识到错误,并改正。
3. 教育的原则洛克提出以下教育原则:(1)尊重学生的个性:教育者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制定合适的教育方案。
(2)注重品德教育:品德教育是教育的核心,教育者应将品德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3)培养良好习惯:良好习惯是成功的基石,教育者应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注重身心健康:教育者应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三、心得体会1. 教育的重要性通过阅读《教育漫话》,我深刻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是培养人的根本途径,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未来。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时刻牢记教育的使命,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 教育的方法与原则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提出的教育方法和原则,对当今的教育工作仍有很大的启示。
我们要注重观察、诱导、实践和惩罚等教育方法,尊重学生的个性,注重品德教育,培养良好习惯,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
教育书籍读书心得
教育书籍读书心得当我们积累了新的体会时,马上将其记录下来,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和学习。
一起来学习心得体会是如何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育书籍读书心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育书籍读书心得1凡是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都可称之为有效教学。
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我思考着,教学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没有预设就没有教学,只有生成没有预设的课堂教学实质上就是放弃教学的责任,那么,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方法。
但加个问号不等于提出一个问题,这样提出的问题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没有什么价值。
的确,提问是一个很微妙的教学技艺。
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发生了重大转变,由以往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发展为今天的“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更多地强调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交流和相互理解。
而课堂提问实际上是实现师生交往互动、沟通交流、理解与对话的重要手段,也是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功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能力的重要途径。
正如书中所说:“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能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教育书籍读书心得2假期里我有幸拜读了著名教育家魏书生主编的《如何做最好的教师》一书。
如何成为最好的教师?引用编者的话就是:“我们教师应努力提升自我,修炼教师之贤,做最好的自我,成为最好的教师。
”强调的是自我和自我比,昨日的自我和今日的自我比,不断地超越自我——我今日备课是不是比昨日更认真?我今日上课是不是比昨日更精彩?我今日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日更诚恳?我今日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日更机智……”。
每一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一天都有遗憾,但每一天都这样自我和自我比,坚持不懈,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拢。
我想只要我争取每一天多读些书,每一天都有点提高,每一天都做得更好,每一天都比前一天有提高,我想我必须会有很大的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书籍的读书心得3篇教育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科学,它要求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尊重教育教学的内在规律,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教育书籍的读书心得,希望大家喜欢!教育书籍的读书心得范文1读《每个孩子都能成功》有感朋友向我推荐了《每个孩子都能成功》这本书,近段时间借着学校读书活动的开展,我从头到尾细细看了一遍,看后感触颇深。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著名的学习问题专家托马斯阿姆斯特朗先生,他进行了20xx年深入的调查研究写成的经典教育专著,他的研究成果表明,实际上根本没有天生的所谓学习上不行的孩子。
绝大部分也是世人带着有色眼镜看待的结果。
在今天我们当前的学校教育中几乎天天都在制造着大量的“学习残疾人”,只不过是我们中国人给他们贴上了“差生”这个标签而已。
他们带着这个标签在学习生涯中艰难跋涉,永远走不出失败的阴影。
这样看来,我们教师岂不是变成了千古罪人。
书中讲到有一个活泼好学的六岁小姑娘,当她第一天入校时是何等地激动。
她已习惯于把时间花在小池边与朋友们画画、戏水、玩沙、唱唱跳跳,在入校第一天这么一个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里,她充满了期待,她期待能在四周玩玩,她期待能了解一些新鲜事物,她还期待着能与其他伙伴在一起自由自在地交流。
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她发现自己生活在一个不得不长时间坐在座位上的世界里,在那儿,她必须去解析老师冗长复杂的说解,眼睛必须一眨不眨地盯着书本上那些细小而又弯弯曲曲的数字与字母。
当她在老师面前表露出自己的失望与迷惑时,老师就建议她去专家那儿做个检查。
于是,她就接受了挑、串、刺等一系列深入检查后,又被人认为是彻头彻尾的“痴呆生”。
实际上像《每个孩子都能成功》一书中的描述的这些外国孩子,在我们中国的现实生活中又何尝不多呢?李圣珍,这位被中国教育界誉为“拯救差生的圣手”的本土教育家,在谈到她的教育经验时,她语出惊人:世界上不愿意学习好的孩子根本不存在,学业差只是教育不当的结果。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她成功的教育改变了这些所谓“差生”的人生。
在这位老师身边曾有过这样一个女孩子。
她从小就被老师当作“傻孩子”“疯孩子”,是不可救药的学生,是木头脑袋,被误送过精神病院。
钢琴老师无情的将她淘汰,学校老师把它看作傻子不让她参加集体游戏,因为怕她给班级丢分,老师不允许她参加全班大合唱。
她的身后常有冷漠的目光,她的耳边常响起老师同学讽刺的话语,几乎所有的人都抛弃了她,她的心陷入了无边的黑暗。
她多次割腕自杀,两只手上布满了自己用刀片划的伤疤。
就这样一个在老师家长眼里注定要失败的孩子,可在这位优秀老师的关怀教育下居然考上了北京重点大学,还在著名报刊杂志上发表了许多作品。
是什么力量是这样一个濒临崩溃的孩子变得如此优秀呢?这位老师是用什么魔力拯救的这个孩子呢?是自信,培养自信。
看到这里,我也真有点愧疚感。
虽然从没有歧视过成绩差、纪律不好的同学,而且加倍关怀,但是在几次活动中,为了不影响班级,我也有过不让余伟坤同学参加比赛。
真没想到,这样竟然会给孩子带来这么大的伤害。
昨天我听余伟坤妈妈讲,余伟坤叫他妈妈去买些小礼物,他要送同学,这样同学会对他好一点。
听了此话,我心头一震,可怜的孩子多么需要大家庭的温暖。
看来对这些孩子来说,老师的爱远远不够,更需要同学的帮助,他们才会感到幸福,才会树立自信。
我们老师的责任应该是鼓励每个学生树立自己的奋斗目标,而不是狭隘的追求超过别人,以提升自己的声誉,使考试和学习成为每个学生自我提高的途径,而不是个别能力较强的学生获得奖励的能力竞赛,要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就感,让每个学生都树立必胜的信念,让每个学生都把自己想象成一个成功的人,让他们表现的坚强又自信,一步步地走向成功。
教育书籍的读书心得范文2读《学习,别听学校的!》有感《学习,别听学校的!》,这本书的作者是德国教育家菲拉.费.毕尔肯比尔,他本人说这本书是写给两种人读的,一是抵学校之前的学生父母,二是思想开放的教育工作者。
我自认自己教育思想比较开放,自然成为名正言顺的读者。
只看了一眼,《学习,别听学校的》就紧紧地抓住了我的眼球。
但我并不惊诧,德国人以严谨而著称于世,更何况,菲拉费毕尔肯比尔是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管理人才培训者和著名作家,她绝没有凤姐那种恬不知耻炒作的勇气。
她所说的,定能反映德国学校教育的一些现实。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联想到我们国家的教育现实,真的叫人汗颜。
我们可以骄傲地说,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的古国,但如此泱泱大国却没有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但却有外籍华人获此殊荣,真的是在淮南为橘,淮北为枳,归根结底还是我们的教育问题。
肯比尔认为:“学习等于游戏”。
它的意思是说:为了孩子们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我们要让孩子游戏般地学到东西。
要使学习过程重新成为一个有趣的、令人着迷的经历,而且要为孩子创造成功的经历。
学习是游戏,而游戏同时也是学习。
学习应该是快乐的,让学生乐此不疲的,但随便问我们的一些学生,有几个是愿意自觉主动学习的。
太多的条条框框,太多的要求,扼杀了孩子的天性,也磨灭了孩子的一点点的学习兴趣。
老师累,学生苦。
肯比尔还主张“适时合作、讨论”、“深入浅出、简化知识”、“孩子教孩子”、“非教育者到学校”等等。
肯比尔也主张,孩子应该走出去,这与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是一致的。
但如今,在安全第一的情况下,孩子一年一度的春游也成了奢望。
孩子就如囚禁在笼子中的小鸟,缚了翅膀的笼中小鸟。
赵德成教授曾讲了小鸡学飞的故事,其实,有时并不是小鸡不想飞,而是小鸡被缚的太重。
肯比尔特别向我们介绍了玛丽亚蒙特索利写过一本题为《孩子不是这样的》,书中有这样一段内容:“孩子……想要完整和独立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大人……阻碍他的工作……(大人)什么事都不让孩子做,因为他完全沉浸在他自己的工作法则里,这些法则不允许他……浪费一丁点儿时间,像例行公事一样,他给孩子洗澡穿衣,抱在怀里或者放在车里,收拾孩子周围所有的东西,而不让孩子参与这些事儿……” 的确是这样的,老师替孩子做的太多,我们大人往往忘记了孩子对他们周围的世界的基本要求,那就是“帮助我自己去做事”,而不是替孩子做事。
我们应该思考这样一句话“人们越是阻碍孩子按照他的方式学习并练习他所学到的东西,这个孩子在他的环境里就越显得不健全”。
反思我们的学校教育,阻碍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学习的太多了,所有的学校、班级都普遍存在,从这一点上,我们的课堂中不健全的孩子的确是很多的。
让孩子在家里自由地学东西。
为什么?肯比尔说:“孩子在家里学东西越是自由,他将来在学校里的压力就越小。
而一个孩子在家里学习自己动手的机会越少,他日后在学校感到的学习压力就越大,而且是不由自主的。
换句话说:在您帮助您的孩子尽量地自己动手时,您就为您孩子的未来奠定了一个极重要的基础,这事儿从纽扣开始,而到学校的家庭作业也还远远尚未结束!”“没有自由就没有知识”这句话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句真理。
教师一定要还给孩子自由。
但自由不是放任,自由不是替代,自由不是让他们在家中是皇帝、公主。
学校整体来说真的是不自由的,学校不可能让全体学生那样地自由,班级授课制自创办之日起,其实在某些方面就限制了学生的自由。
所以,如果我们一味相信学校,孩子将会忘记自由,忘记了自由,就会把自己的人性忘记,就会做出许多极端的事了。
以上几个片段,只是书中的一小部分,之所以喜欢这本书还有以下几个原因:一、这本书只有126页,我一直认为教育名著应该薄一点,这本书的后面标的是10.2万字,其实读下来最多不过七万字。
如果我们目前的教育名著也能够这样,那就好了。
二、这本书的插图非常多,读起来非常轻松。
三、这是一本操作性非常强的书,只要读了就想行动起来。
四、这本书可以改变我们许多旧有的观念,让我们的思考更全面一些。
总之这是一本非常好的教育专著,这是一本老师与学生父母都应尽量提前阅读的一本书。
教育书籍的读书心得范文3读《教育智慧从哪里来》有感这个月一直在读王哓春老师的《教育智慧从哪里来》一书,感觉有几点感受最深:一、王老师实话实说。
面对如今铺天盖地的成功教育案例,王老师提出质疑:教育事业真是这样简单化、轻松化、单一化的吗?王老师的见地我非常赞同,作为一名工作在教育一线的小学教师,我深深地感觉到教育感化一个孩子真的是“难于上青天”!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需要做案例研究。
我们做案例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积累经验与教训,指明研究的方向,从而为实践提供导向作用。
因此,我们做案例研究应侧重于过程和逻辑分析,不应侧重于是否成功;侧重于理智的判断,不侧重于激情燃烧。
回顾了一下自己以前所谓的案例分析,总好象是为了凸显自己的成绩在涂脂抹粉。
其实说句心理话,近二十年的教育教学经验给我最深的感受就是教育的苍白无力。
二、做研究不要总立足“怎么办”?应先找“为什么”。
对于这一点我也感同身受。
刚开学接了个新班,刘斌是班级的“老大难”。
一开始我总想:怎么办才能不让他拖班级的后腿。
于是天天中午留他在学校与我一块儿吃饭,并给他辅导功课。
可是半学期下来,他依然如故,尽管在行为习惯上略有好转,但对于学习还是能躲则躲,能赖就赖。
于是,我开始思考“为什么”?为什么他这样不愿学习?为什么小小年纪的他竟然如此大胆?这么多的坏习惯又是怎样养成的?为什么他有努力的愿望却看不见进步呢?经过与家长的多次接触我逐步了解到由于父母忙于生意疏于管教孩子。
租住场所鱼龙混杂,他与哥哥只有狠一点才不会吃亏。
至于学习因为父母没有明确要求、期望,自己也就顺其自然。
待到落后时便索性破罐子破摔,反正家人也无暇顾及。
而我们的学校教育又是主动或被动地采用了“学习成绩”这一把丈量的尺子,于是,成绩落后的他自然就将自己列入了班级、老师和家长的对立面,以此来保护自己。
我想:自己即使穷三年之力也未必能使这孩子改变多少,但我至少了解了造成孩子不良习惯的主要原因——家长的疏忽与环境的影响。
是呀,我们不应总是责怪孩子,多从成因上找找,我们就能以更宽容的心对待孩子。
三、现代教育呼唤教育者的教育智慧。
全书读来,给我最强烈的感受就是:现代教育要求教育者练就一身过硬的发现、分析和解决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种种“案例”,来引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纠正偏差,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做人、做事的习惯,提高素养。
而这一切都需要教育者独具慧眼,不以粗暴、简单的方式加以归因、干预和压制。
重在发现和研究,积极探求学生表现的背后的深层次的本质原因!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不断进步。
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不仅教育好学生,而且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成为一个深入学生生活的探索教育方法最优化的“研究者”。
如:一个不爱学习的体育特长生,“对学习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于是老师用几乎公式化的思维方式认为:“怎样让他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成了我的首要难题。
”于是老师开始主动接近他,深入了解他,谈话“一开始涉及到学习的话题,他就有些退缩”最终起作用的还是老师在获得他的信任之后,在帮助他解决一个个学习困难的情况下,经过长期努力得到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