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难看病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找准“看病难”的症结
王君平
2015年12月22日
既不要把老百姓的看病,想得那么难那么贵,也需要清醒认识到,它是一个难啃的改
革“硬骨头”。(分析——开篇点题,点出主旨所在。)
最近,演员李冰冰海外“看病难”的经历引起网友热议。报道说,她在澳大利亚连续高
烧16天,因当地医生无法确诊,连夜飞回国内治疗。(分析——案例一)消息披露后,
不少网友感叹,原来国内的看病难和看病贵是个“伪命题”。(分析——案例总结有案例不
总结是同学们的一个通病,既然举出案例,就一定要强调出案例的作用,不要想让阅卷人
去猜,而是要表达清晰!)
正如不少在国外有过就医经历的人所说的,国外看病,“真的贵真的难”。(分析——
过渡,段与段的连接,又是同学们的一个弱项,此处用的是顺承的方法,即延续这一话题
的方向。)游泳运动员孙杨就吐槽(浙江公务员考试网分析——吐槽一词可以用,体现出
人民日报的接地气)说,他在澳大利亚做过一次血常规化验花了578澳元(合2829元人
民币),国内一般只要几十块钱。(分析——案例二,两个案例说明一个问题,借此证明
问题发生并非偶然)因此,有医务人员甚至开玩笑地说,李冰冰是上天派来拯救医生的天使,她的经历颠覆了人们的片面认知——国外医院的技术高、服务好,国内医院的技术差、服务差。(分析——再次对案例进行总结,上一段的总结是国内并非看病难,看病贵,这
一段继续落实国内并非看病难看病贵,且并非技术差,服务差这一观点,两段案例的总结
具有统一性!)
不过,如果由此认为,国内的看病难和看病贵是“伪命题”,也同样犯了简单化、片面
化的毛病。(分析——过渡,使用的是转承(逆承)的方法,即使用转折,从与前文相反
的方向探讨问题)不少人仍然选择漂洋过海出国看病,一些海外医疗机构也大举开发中国
市场,原因正在于(分析——原因分析,写文章必然要说明原因,很多同学不习惯写原因,也是文章成绩提升不上去的重要因素),国内医疗市场“硬件”不够硬、“软件”不够软。医疗
硬件差距容易弥补,从国外引进和购买先进的设备就可以,但“软件”差距在短期内很难缩小。(分析——点出本质原因,写明软件的差距)
事实上,无论是“一床难求”,还是“一号难求”,“看病难”本质上都是优质医生资源的短缺。(分析——进一步剖析原因,注意层次,文章首先从软硬件中指明“软”是本质,进而
再分析软原因的本质)最近,由于医生短缺,广东一家医院儿科停诊。(分析——举例说
明医生资源短缺问题,点出严重程度,说明危害。)生命何所系、健康何所托,再次为我
们敲响警钟。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前夕,国内首家互联网医院上线运行,试图为传统
医疗服务插上“互联网+”的翅膀,为解决老百姓看病难带来福音。然而也要看到,一味的设
备依赖、过度的技术迷信,并不能解决优质卫生资源的短缺。问题正如《再造医疗》一书
所说,“从根本上而言,在于医疗服务工作的组织方式。”简化就诊过程,优化诊治流程,
让患者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收益,让医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医疗实践,有赖于整个医疗
系统的改革和重组。(分析——提出对策,通过对现行对策的分析,指出真正的、有操作
性的对策。)
从实践来看,我国新医改实施7年来,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城镇职工医保参保率
稳定在95%以上,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全面实施。随着医改步入深水区,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也不断暴露。医疗服务价格停留在上世纪90年代的水平,医生劳动价值长期得不到体现,大多数医生超负荷工作,英年早逝的并不罕见。用全世界3%的医疗资源,解决了世界上
1/5人口的医疗问题,中国医疗奇迹的背后,难掩不可持续的焦虑。要让马儿跑,也要让
马儿吃草,医生理应得到社会的尊重,也需要一份体面的收入。(分析——进一步对现行
对策以及由此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继续证明作为医疗资源的医生这一“软”件的重要性。)
医改是个世界性难题。解决我们的医改难题,需要中国式办法。如果只是停留在“病有
所医”的层面,就可能是只治不防、越治越忙。焦头烂额的救火只是治标之道,远不如曲突
徙薪的治本之策,让老百姓不得病、少得病、不得大病。“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推进健康
中国建设,特别突出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从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问题,向促进和保障人
民健康转变。医疗只是实现人民健康的兜底方式,“健康中国”建设将对医改起到引领作用。(浙江公务员考试网分析——对策段,这一段顺承上面的对策分析,从宏观角度解决“看病难”问题,这一点与申论作文要求不一样,申论作文要求有具体对策,但这里只写了宏观对策,因此同学们也应注意评论员文章和申论文章的区别。)
回到看病话题。我们既不要把老百姓的看病,想得那么难那么贵,也需要清醒认识到,它是一个难啃的改革“硬骨头”。只有客观全面地看待这个问题,才能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进一步理解中国式医改问题的难点与重点,从而加大医改力度,推动“健康中国”的实现。(分析——结尾进行全文总结,重申主旨,回扣主题。)
通过此篇评论员文章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评论员文章与申论写作同样是议论文,也
具有相同的目的,但结构更为灵活,内容更为深入,分析更为透彻。比如他打破了传统的
五段三分的结构,加大了分析部分的长度,且对于对策也进行了充分的分析。因此浙江公
务员考试网总结其可以借鉴的内容如下:
1、不拘泥于传统的分论点式的结构,应把握其侧重于分析的本质;
2、注重语言的流畅,充分发挥过渡句,过渡段的作用,让整篇文章浑然一体;
3、特别要注意要点层次的划分,可借鉴“表层—本质”分析法,进行分析;
4、突出案例的作用,让文章有理有据,提高文章的“信度”。
总而言之,评论员文章是一个免费的老师,可以从中学到很多最新的写作方法,但由
于他的灵活性,材料也与申论材料有所区别,应该活学活用,学习其形式,领略其精神,
但不能简单的将其作为模版使用。
申论试卷的最后一道题:大作文怎么写?很多考生把更多的时间用在了写开头部分,而写
到结尾部分,发现时间紧迫,没时间再去多加斟酌。其实,不论你花多少时间推敲大作文
的结尾,有一点是必须坚持的就是结尾要扣题,也就是要首尾呼应。下面浙江公务员考试
网给大家提供几种结尾方式,希望在考场上,能让大家节省时间,并且写出出色的作为结尾。
方法一:展望式,即对于未来充满希望和憧憬,以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应对可能出
现的问题。
例如:在当前个别群众对一些政府存在信任危机的情况下,真显得尤其重要。我们要
用我们的真换取群众的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我们念好真经,用真心去体谅群众、用真情去感化群众、用真话去说服群众,就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
方法二:警醒式,即对于我们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要有冷静的认识,要有未雨
绸缪的心态,小心谨慎行事,在结尾再次敲响警钟。
例如:寻根的路还很长,让我们满怀希望和憧憬上路……
方法三:发问式,即采用提出问题的方式突出文章重点。
例如:个税起征点的提高与地方财政收入之间并不是必然对立的,个税起征点迟迟没
有提高,实在是“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在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下,在民众的强
烈的呼声之下,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我们为什么不能顺应民意呢?
方法四:递进式,即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再次突出论点。
例如:遏制粗放经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近期看,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
速健康发展的需要;从长远看,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从更广阔的视
野看,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性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