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选修1地质构造汇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质构造

【内容提要】

褶皱、节理和断层是最基本的地质构造,它们是岩石圈中构造运动的产物。各种地质构造具有相应的地质现象和工程地质条件。本章系统地介绍了几种常见地质构造的概念、要素、类型及其特性;简要阐述了这些地质构造的野外识别和工程地质评价。地层接触关系和岩层产状反映了地质构造的时空特征

3 地质构造及其与工程的关系

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的产物。构造运动是一种机械运动,涉及的范围包括地壳及上地幔上部即岩石圈,可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水平方向的构造运动使岩块相互分离裂开或是相向聚汇,发生挤压、弯曲或剪切、错开;垂直方向的构造运动则使相邻块体作差异性上升或下降。

构造变动在岩层和岩体中遗留下来的各种构造形迹,如岩层褶曲、断层等,称为地质构造。地质构造的规模有大有小,大的如构造带,可以纵横数千公里,小的如岩石片理等,它们都是地壳运动造成的永久变形和岩石发生相对位移的踪迹。

在漫长的地质历史过程中,地壳经历了长期、多次复杂的构造运动。在同一区域,往往会有先后不同规模和不同类型的构造体系形成,它们互相干扰,互相穿插,使区域地质构造会显得十分复杂。但大型的复杂的地质构造,总是由一些较小的简单的基本构造形态按一定方式组合而成的。

3.1 岩层的产状要素及其测定方法

1.岩层产状

岩层的产状是指岩层的空间位置,它是研究地质构造的基础。产状用岩层层面的走向、倾向和倾角三个产状要素来表示,参见图3-1所示。

走向:指岩层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方位角,其表示岩层在空间延伸的方向,如图3-1中AB线。

倾向:指垂直走向顺倾斜面向下引出的直线在水平面的投影的方位角,表示岩层在空间的倾斜方向,如图3-1中CD线。

倾角:指岩层层面与水平面所夹的锐角,表示岩层在空间倾斜角度的大小,如图3-1中∠α。

可见,用岩层产状的三个要素,能表达经过构造变动后的构造形态在空间的位置。

图3-1 岩层产状要素及其测量

2.岩层产状的测定及表示方法

在野外是用地质罗盘直接在岩层的层面上测量岩层产状,如图3-1所示。

测量走向时,使罗盘的长边紧贴层面,将罗盘放平,水准泡居中,读指北针所示的方位角,就是岩层的走向。

测量倾向时,将罗盘的短边紧贴层面,注意将罗盘的北端朝向岩层的倾斜方向,水准泡居中,读指北针所示的方位角,就是岩层的倾向。

测量倾角时,需将罗盘横着竖起来,使长边与岩层的走向垂直,紧贴层面,等倾斜器上的水准泡居中后,读悬锤所示的角度,就是岩层的倾角。

一组走向为北西320°,倾向南西230°,倾角35°的岩层产状,可写成:

N320°W,S230°W,∠35°

在地质图上,岩层的产状用符号“┥”表示,长线表示岩层的走向,与长线垂直的短线表示岩层的倾向(长短线所示的均为实测方位),数字表示岩层的倾角。

由于岩层的走向与倾向相差90°,所以在野外测量岩层的产状时,往往只记录倾向和倾角。如上述岩层的产状,可记录为SW230°∠35°形式。如需知道岩层的走向时,只需将倾向加减90°即可。

岩层的产状意义、测量方法及表达形式也适用于后面所学的褶曲轴面、裂隙面和断层面等的产状。

3.2 褶皱构造及其与工程的关系

在学习褶皱构造前,先要了解两个概念:水平构造与单斜构造。

水平构造:未经构造变动的沉积岩层,其形成时的原始产状是水平的,先沉积的老岩层在下,后沉积的新岩层在上;地壳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长期复杂的运动过程,岩层的原始产状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水平构造,只是相对而言,就其分布来说,也只是局限于受地壳运动影响轻微的地区。

单斜构造:原来水平的岩层,在受到地壳运动的影响后,产状发生变动,岩层向同一个方向倾斜,形成单斜构造;单斜构造往往是褶曲的一翼、断层的一盘或者是局部地层不均匀的上升或下降所引起。

褶皱构造:指组成地壳的岩层,受构造应力的强烈作用,使岩层形成一系列波状弯曲而未丧失其连续性的构造,参见图3-2;褶皱构造是岩层产生的塑性变形,为地壳表层广泛发育的基本构造之一。

1.褶曲

褶曲指褶皱构造中的一个弯曲,是褶皱构造的组成单位,每一个褶曲由褶曲要素组成,褶曲要素包括核部、翼、轴面、轴及枢纽等几个部分,如图3-2所示。

图3-2 褶曲要素

核部:指位于褶曲中央最内部的一个岩层,是褶曲的中心部分。

翼:位于核部两侧,向不同方向倾斜的部分,如图3-2中ABC所包围的内部岩层。

轴面:指从褶曲顶平分两翼的面,轴面为了标定褶曲方位及产状而划定的一个假想面,其可以是一个简单的平面,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曲面,还可以是直立的、倾斜的或平卧的,如图3-2中DEFH面。

轴:指轴面与水平面的交线;轴的方位,表示褶曲的方位;轴的长度,表示褶曲延伸的规模,如图3-2中交线DH。

枢纽:指轴面与褶曲同一岩层层面的交线,褶曲的枢纽有水平的,有倾斜的,也有波状起伏的;枢纽可以反映褶曲在延伸方向产状的变化情况,如图3-2中交线BH。

2.褶曲的类型

褶曲的基本形态是背斜和向斜,参见图3-3。

背斜褶曲:指两翼岩层以核部为中心向两侧倾斜,形态上是岩层向上弯曲。背斜核部出露的岩层时代相对较老,而翼部时代相对较新。

向斜褶曲:指两翼岩层向核部倾斜,形态上是岩层向下弯曲的褶皱。向斜核部岩层时代较新,翼部时代较老。

相邻向斜和背斜共用一个冀部。

(a) 未剥蚀(b) 经剥蚀

图3-3 背斜与向斜

(1)按褶曲的轴面产状分类(参见图3-4)

图3-4 根据轴面产状划分的褶曲形态类型

直立褶曲:轴面直立,两翼向不同方向倾斜,两翼岩层的倾角基本相同,在横剖面上两翼对称,如图3-4(a)。

倾斜褶曲:轴面倾斜,两翼向不同方向倾斜,但两翼岩层的倾角不等,在横剖面上两翼不对称,如图3-4(b)。

倒转褶曲:轴面倾斜程度更大,两翼岩层大致向同一方向倾斜,一翼层位正常,另一翼老岩层覆盖于新岩层之上,层位发生倒转,如图3-4(c)。

平卧褶曲:轴面水平或近于水平,两翼岩层也近于水平,一翼层位正常,另一翼发生倒转,如图3-4(d)。

在褶曲构造中,褶曲的轴面产状和两翼岩层的倾斜程度,常和岩层的受力性质及褶皱的强烈程度有关。在褶皱不太强烈和受力性质比较简单的地区,一般多形成两翼岩层倾角舒缓的直立褶曲或倾斜褶曲;在褶皱强烈和受力性质比较复杂的地区,一般两翼岩层的倾角较大,褶曲紧闭,并常形成倒转或平卧褶曲。

(2)按褶曲的枢纽产状分类(参见图3-5)

倾伏褶曲:褶曲的枢纽向一端倾伏,两翼岩层在转折端闭合。当褶曲的枢纽倾伏时,在平面上会看到,褶曲的一翼逐渐转向另一翼,形成一条圆滑的曲线,如图3-5(a、b)。

水平褶曲:褶曲的枢纽水平展布,两翼岩层平行延伸,如图3-5(c)。

图3-5 根据枢纽产状划分的褶曲形态类型

在平面上,褶曲从一翼弯向另一翼的曲线部分,称为褶曲的转折端,在倾伏背斜的转折端,岩层向褶曲的外方倾斜(外倾转折)。在倾伏向斜的转折端,岩层向褶曲的内方倾斜(内倾转折)。在平面上倾伏褶曲的两翼岩层在转折端闭合,是区别于水平褶曲的一个显著标志。

(3)按褶曲的平面形态分类(参见图3-6)

线形褶曲:褶曲的长度和宽度的比例大于10:1,延伸长度大而分布宽度小,如图3-6(a)。

短轴褶曲:褶曲向两端倾伏,长宽比介于10:1~3:1之间,成长圆形;如为背斜则称为短背斜;如为向斜则称为短向斜,如图3-6(b右侧)。

穹隆与构造盆地:褶曲长宽比小于3:l的圆形背斜为穹隆、向斜为构造盆地;两者均为构造形态,不能与地形上的隆起和盆地相混淆,如图3-6(b左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