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对抗原理第10章 对雷达的无源干扰技术
《雷达干扰技术概述》课件
04
雷达干扰技术的发展趋 势
抗干扰能力的提升
抗干扰能力
随着雷达干扰技术的不断发展,抗干扰能力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趋势。通过采用 先进的信号处理技术和算法,雷达干扰设备能够更好地抵抗各种干扰信号的影 响,确保正常工作。
信号加密技术
为了提高抗干扰能力,雷达干扰设备还采用了信号加密技术。通过加密雷达信 号,可以防止敌方截获和破解,从而更好地保护雷达系统的安全。
案例三:某型雷达干扰技术的反制措施
总结词
反干扰技术
详细描述
针对某型雷达干扰技术,采用特定的反干扰技术和手段,如采用高速跳频、扩频等抗干扰技术,降低 干扰对雷达工作的影响,确保雷达能够正常地探测和跟踪目标。
雷达干扰信号的产生
雷达干扰信号是由干扰源产生的,通常采用特定的频率、波 形和调制方式,以模拟或复制目标雷达信号,从而对目标雷 达进行干扰。
常见的干扰信号类型包括噪声干扰、假目标干扰和欺骗干扰 等,这些干扰信号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产生,如电子管、晶 体管、集成电路等。
雷达干扰信号的传播
01
雷达干扰信号通常通过无线电波 传播,这些波可以在大气中传播 较远的距离,取决于干扰信号的 频率、功率和传播条件。
雷达干扰技术概述
目录
• 雷达干扰技术简介 • 雷达干扰技术原理 • 雷达干扰技术的主要方法 • 雷达干扰技术的发展趋势 • 雷达干扰技术的挑战与对策 • 雷达干扰技术案例分析
01
雷达干扰技术简介
雷达干扰技术的定义
雷达干扰技术是指通过特定的设备或 技术手段,向雷达系统发射干扰信号 ,以扰乱雷达的正常工作,使其无法 准确探测和识别目标的技术。
05
雷达干扰技术的挑战与 对策
电磁环境的复杂性
海上电子战中的雷达无源干扰技术
海上电子战中的雷达无源干扰技术杨东永(91550部队93分队,辽宁大连116023)摘要:雷达具备全天时以及全天候的特点,是目前战场上最为常用的探测设备之一,并在现代电子对抗站中发挥着十分显著的功效。
依据干扰原因可以将雷达干扰分为有意干扰和无意干扰两种,且有意干扰又可以细分为有源和无源两种干扰方式。
因此文章重点就雷达无源干扰技术进行略述,仅供参考。
关键词:海上电子站;雷达干扰;无源干扰技术中图分类号:TN9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131(2016)09-0116-021无源干扰概述无源干扰可以细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将能够反射无线电波的轻飘金属物、金属涂层物体,可以产生电离作用的金属化合物微粒等投撒在空中,利用这些投撒物质来将目标进行有效遮盖或者是破坏雷达对于目标的跟踪。
第二种类型,将一些具备吸收无线电波的非金属材料等覆盖或者是涂敷在需要进行掩护的目标上,诸如石墨和橡胶材料等,来将RCS进行降低,以便于隐蔽真实目标。
同时还可以借助等离子气体等产生的具备吸收雷达电磁波作用的空域,来实现有效掩护真实目标的功效。
第三种类型,除了上述提到的掩护真实目标或者破坏雷达对于真实目标的跟踪之外,还可以采用假目标和诱饵的技术措施。
利用可以将角反射器、透射反射器、雷达诱饵等进行投放,促使大量的假目标充斥在目标分配系统中,导致敌机无法真实探测到有效目标,以便于迷惑或者欺骗敌方。
2海上电子战中的雷达无源干扰技术海上电子站中雷达无源干扰技术较多,以下仅分析常用的箔条干扰技术、反射器以及假目标和假诱饵等几种干扰技术。
2.1箔条干扰技术(1)技术原理。
箔条干扰技术作为诞生时间最久,且应用范围最广泛的干扰技术之一,其主要是利用金属箔切割而成有漂浮物水面、戈壁干滩等各种不同情况,采用30M量程发射功率的雷达液位计在10M高度进行测试,以保证信号反射的量程一致。
多次实验结果表明:平稳的水环境基本能够正常反射信号,而大波浪水面出现数据波动,有漂浮堆积物的水面、戈壁干滩则出现数据跳变。
精编【电子行业】无水印电子对抗原理辅导提纲
【电子行业】无水印电子对抗原理辅导提纲xxxx年xx月xx日xxxxxxxx集团企业有限公司Please enter your company's name and contentv《电子对抗原理》课程辅导提纲军区空军自考办第一章雷达对抗概述一、内容提要1、雷达对抗内容范围。
电子对抗和雷达对抗的基本概念及含义。
现代电子对抗信号环境。
雷达对抗技术特点和要求。
2、雷达侦察概述。
雷达侦察的任务及其分类。
雷达侦察机的基本组成及技术特点。
3、雷达干扰概述。
雷达干扰的特点、分类及其强度等级。
雷达干扰机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二、重点内容电子对抗与雷达对抗的概念、分类、作用。
三、典型例题1、填空题(1)军事上为、敌方电子设备的使用效能和保障己方电子设备发挥效能而采取的综合措施,称为电子对抗。
就其内容来讲,电子对抗包括:、和。
答案:削弱、破坏、电子对抗侦察、电子干扰、电子防御(2)电子战的实质是、电磁信息的与利用。
答案:电磁频谱、占有(3)从电子对抗所占据的频域来分类,可分为、和声学对抗。
雷达对抗属于射频对抗,其工作频段跨至四个波段。
答案:射频对抗、光学对抗、米波、毫米波(4)现代雷达对抗的信号环境具有以下特点:、、和。
答案:密集、复杂、交错、多变。
(5)用于定量描述电子信息信号环境的主要参数有:、辐射源数量、、、威胁等级等等。
答案:信号密度及其分布、频率范围、信号形式及其参数范围。
(6)雷达侦察的目的是从雷达发射的信号中有用信息,并与其它手段获取信息相综合,引导我方作出正确反应。
答案:敌方、检测(7)在雷达对抗中,是基础,为与雷达反干扰提供情报和数据。
答案:电子战支援侦察、雷达干扰。
(8)现代雷达侦察系统的发展趋势是系统,其基础是功能完善的综合雷达侦察系统和传感器组网技术。
答案:分布式、单平台、多平台(9)实施有效的雷达干扰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干扰在、、和极化上对准雷达,具有和。
答案:频率上、方向上、时间上,合适的干扰样式、足够的干扰功率。
对付雷达什么是一种被动的干扰方式
对付雷达什么是一种被动的干扰方式
对付雷达无源干扰是一种被动的干扰方式,本身并不发射电磁波,而依靠反射或吸收雷达发出的电磁波来给雷达捣乱。
无源干扰顾名思义,无源干扰是一种干扰体本身不辐射电磁能量的干扰。
发射或投放用能反射电磁波的材料制成的各种箔条和反射器,对敌方雷达形成干扰。
例如,单发箔条弹爆炸发散后能在3~5秒内形成1000~3000平方米的空中干扰云,并能悬空10分钟之久,以掩盖敌方雷达想捕捉的真目标或诱惑敌方雷达去跟踪假目标。
无源干扰是本身不主动辐射,而是反射、改变敌方的辐射能量,起压制和欺骗作用。
例如箔条干扰,就是利用箔条对雷达波的反射,在雷达接收机中产生强的噪声,形成对雷达的电磁压制,因而它属于无源压制干扰。
包括雷达干扰、光电干扰等。
大学_《雷达对抗原理》(赵国庆著)课后答案免费下载_1
《雷达对抗原理》(赵国庆著)课后答案免费下载《雷达对抗原理》(赵国庆著)内容提要第1章雷达对抗概述1.1 雷达对抗的基本概念及含义1.1.1 雷达对抗的含义及重要性1.1.2 雷达对抗的基本原理及主要技术特点1.1.3 雷达对抗与电子战1.2 雷达对抗的信号环境1.2.1 现代雷达对抗信号环境的特点1.2.2 信号环境在雷达对抗设备中的描述和参数1.3 雷达侦察概述1.3.1 雷达侦察的任务与分类1.3.2 雷达侦察的技术特点1.3.3 雷达侦察设备的基本组成1.4 雷达干扰概述1.4.1 雷达干扰技术的分类1.4.2 雷达干扰设备的基本组成习题一参考文献第2章雷达信号频率的测量2.1 概述2.1.1 雷达信号频率测量的重要性2.1.2 测频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2.1.3 现代测频技术分类2.2 频率搜索接收机2.2.1 搜索式超外差接收机2.2.2 射频调谐晶体视频接收机2.2.3 频率搜索形式2.2.4 频率搜索速度的选择2.3 比相法瞬时测频接收机2.3.1 微波鉴相器2.3.2 极性量化器的基本工原理2.3.3 多路鉴相器的并行运用2.3.4 对同时到达信号的分析与检测2.3.5 测频误差分析2.3.6 比相法瞬时测频接收机的组成及主要技术参数 2.4 信道化接收机2.4.1 基本工作原理2.4.2 信道化接收机存在的问题2.4.3 信道化接收机的特点和应用 2.5 压缩接收机2.5.1 Chirp变换原理2.5.2 表声波压缩接收机的工作原理 2.5.3 压缩接收机的参数2.6 声光接收机2.6.1 声光调制器2.6.2 空域傅立叶变换原理2.6.3 声光接收机的工作原理2.6.4 声光接收机的主要特点习题二参考文献 ?第3章雷达的方向测量和定位3.1 概述3.1.1 测向的目的3.1.2 测向的方法3.1.3 测向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3.2 振幅法测向3.2.1 波束搜索法测向技术3.2.2 全向振幅单脉冲测向技术3.2.3 多波束测向技术3.3 相位法测向3.3.1 数字式相位干涉仪测向技术3.3.2 线性相位多模圆阵测向技术3.4 对雷达的定位3.4.1 单点定位3.4.2 多点定位习题三参考文献 ?第4章雷达侦察的信号处理4.1 概述4.1.1 信号处理的任务和主要技术要求 4.1.2 信号处理的基本流程和工作原理 4.2 对雷达信号时域参数的'测量4.2.1 tTOA的测量4.2.2 PW的测量4.2.3?AP的测量4.3 雷达侦察信号的预处理4.3.1 对已知雷达信号的预处理4.3.2 对未知信号的预处理4.4 对雷达信号的主处理4.4.1 对已知雷达信号的主处理4.4.2 对未知雷达信号的主处理4.5 数字接收机和数字信号处理4.5.1 数字接收机4.5.2 数字测频4.5.3 数字测向4.5.4 信号脉内调制的分析习题四参考文献 ?第5章雷达侦察作用距离与截获概率5.1 侦察系统的灵敏度5.1.1 切线信号灵敏度PTSS和工作灵敏度POPS的定义 5.1.2 切线信号灵敏度PTSS的分析计算5.1.3 工作灵敏度的换算5.2 侦察作用距离5.2.1 简化侦察方程5.2.2 修正侦察方程5.2.3 侦察的直视距离5.2.4 侦察作用距离Rr对雷达作用距离Ra的优势 5.2.5 对雷达旁瓣信号的侦察5.3 侦察截获概率与截获时间5.3.1 前端的截获概率和截获时间5.3.2 系统截获概率和截获时间习题五参考文献第6章遮盖性干扰6.1 概述6.1.1 遮盖性干扰的作用和分类6.1.2 遮盖性干扰的效果度量6.1.3 最佳遮盖干扰波形6.2 射频噪声干扰6.2.1 射频噪声干扰对雷达接收机的作用6.2.2 射频噪声干扰对信号检测的影响6.3 噪声调幅干扰6.3.1 噪声调幅干扰的统计特性6.3.2 噪声调幅干扰对雷达接收机的作用 6.3.3 噪声调幅干扰对信号检测的影响 6.4 噪声调频干扰6.4.1 噪声调频干扰的统计特性6.4.2 噪声调频干扰对雷达接收机的作用 6.4.3 噪声调频干扰对信号检测的影响 6.5 噪声调相干扰6.5.1 噪声调相干扰的统计特性6.5.2 影响噪声调相干扰信号效果的因素 6.6 脉冲干扰习题六参考文献第7章欺骗性干扰7.1 概述7.1.1 欺骗性干扰的作用7.1.2 欺骗性干扰的分类7.1.3 欺骗性干扰的效果度量7.2 对雷达距离信息的欺骗7.2.1 雷达对目标距离信息的检测和跟踪7.2.2 对脉冲雷达距离信息的欺骗7.2.3 对连续波调频测距雷达距离信息的欺骗 7.3 对雷达角度信息的欺骗7.3.1 雷达对目标角度信息的检测和跟踪7.3.2 对圆锥扫描角度跟踪系统的干扰7.3.3 对线性扫描角度跟踪系统的干扰7.3.4 对单脉冲角度跟踪系统的干扰7.4 对雷达速度信息的欺骗7.4.1 雷达对目标速度信息的检测和跟踪7.4.2 对测速跟踪系统的干扰7.5 对跟踪雷达AGC电路的干扰7.5.1 跟踪雷达AGC电路7.5.2 对AGC控制系统的干扰习题七参考文献第8章干扰机构成及干扰能量计算8.1 干扰机的基本组成和主要性能要求8.1.1 干扰机的基本组成8.1.2 干扰机的主要性能要求8.2 干扰机的有效干扰空间8.2.1 干扰方程8.2.2 干扰机的时间计算8.3 干扰机的收发隔离和效果监视8.3.1 收发隔离8.3.2 效果监视8.4 射频信号存储技术8.4.1 模拟储频技术(ARFM)8.4.2 数字储频技术(DRFM)8.5 载频移频技术8.5.1 由行波管移相放大器构成的载频移频电路 8.5.2 由固态移相器构成的载频移频电路习题八参考文献第9章对雷达的无源对抗技术9.1 箔条干扰9.1.1 箔条干扰的一般特性9.1.2 箔条的有效反射面积9.1.3 箔条的频率响应9.1.4 箔条干扰的极化特性9.1.5 箔条回波信号的频谱9.1.6 箔条的战术应用9.2 反射器9.2.1 角反射器9.2.2 龙伯透镜反射器9.3 假目标和雷达诱饵9.3.1 带有发动机的假目标9.3.2 火箭式雷达诱饵9.3.3 投掷式雷达诱饵9.3.4 拖曳式雷达诱饵9.4 隐身技术习题九参考文献《雷达对抗原理》(赵国庆著)目录该书系统介绍了雷达对抗的基本原理,系统的组成,应用的主要技术等。
浅谈雷达干扰与反干扰技术
浅谈雷达干扰与抗干扰技术近年来,由于电子对抗技术的不断进步,干扰与抗干扰之间的斗争亦日趋激烈。
面对日益复杂的电子干扰环境,雷达必须提高其抗干扰能力,才能在现代战争中生存,然后才能发挥其正常效能,为战局带来积极影响。
1、雷达干扰技术1、对雷达实施干扰的目的和方法雷达干扰的目的是使敌方雷达无法获得探测、跟踪、定位及识别目标的信息,或使有用的信息淹没在许多假目标中,以致无法提取真正的信息。
根据雷达工作原理,雷达是通过辐射电磁波在空间传播至目标,由目标散射回波被雷达接收实现探测目标。
因此对雷达实施干扰可以从传播空间和目标这两处着手。
具体来说就是辐射干扰信号,反射雷达信号,吸收雷达信号三个方面。
为了实现对雷达实现有效的干扰,一般需要满足下面几个条件。
空间上,干扰方向必须对准雷达,使得雷达能够接收到干扰信号。
频域上,干扰频率必须覆盖雷达工作频率或者和雷达工作频点相同。
能量上,干扰的能量必须足够大,使得雷达接收机接收的能量大于其最小可接收功率(灵敏度)。
极化方式上,干扰电磁波的极化方式应当和雷达接收天线的极化方式尽量接近,使得极化损失最小。
信号形式上,干扰的信号形式应当能够对雷达接收机实施有效干扰,增加其信号处理的难度。
2、雷达干扰分类雷达面临的复杂电子干扰可分为有意干扰和无意干扰两大类,这两者又分别包括有源和无源干扰,具体如下图所示。
2、雷达抗干扰技术雷达抗干扰的主要目标是在与敌方电子干扰对抗中保证己方雷达任务的顺利完成。
雷达抗干扰措施可分为两大类:(1)技术抗干扰措施;(2)战术抗干扰措施。
技术抗干扰措施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使干扰不进入或少进入雷达接收机中;另一类是当干扰进入接收机后,利用目标回波和干扰的各自特性,从干扰背景中提取目标信息。
这些技术措施都用于雷达的主要分系统如天线、发射机、接收机、信号处理机中。
1、与天线有关的抗干扰技术雷达通过天线发射和接收目标信号,但同时可能接收到干扰信号,可以通过在天线上采取某些措施尽量减少干扰信号进入接收机。
雷达无源干扰技术探讨
雷达无源干扰技术探讨【摘要】介绍了电子干扰中的有源电子干扰和无源电子干扰。
探讨了雷达无源干扰技术及雷达无源干扰常用器材;其中包括箔条和反射器等。
最后从假目标和雷达诱饵及缩小目标雷达截面积两个方面对雷达无源干扰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电子干扰;雷达对抗;干扰技术;无源干扰1.引言电子干扰是现代电子战中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
电子干扰分有源电子干扰和无源电子干扰两大类。
有源电子干扰是指:有意地发射或转发某种电磁信号,对敌方电子设备进行压制或欺骗的电子干扰。
亦称积极干扰。
广泛用于对雷达、无线电通信、制导、导航、光电等电子设备的干扰。
有源电子干扰按干扰的作用性质,分为压制性有源干扰和欺骗性有源干扰。
按干扰对象,分为无线电通信干扰、雷达干扰、导航干扰、引信干扰,以及对光电设备的干扰,如激光干扰、红外干扰等。
按干扰产生的方法分为引导式干扰和回答式干扰。
按干扰波形,分为非调制干扰和调制干扰。
非调制干扰主要有等幅波干扰和纯噪声干扰。
无源电子干扰是指利用本身不发射电磁波的器材反射或吸收电磁波而形成的对电子设备的干扰。
亦称消极干扰。
按作用性质,分为压制性无源干扰和欺骗性无源干扰。
按干扰原理,分为反射型无源干扰和吸收型无源干扰。
反射型无源干扰是采用反射特性好的器材,大面积投放,形成强烈的干扰杂波,以掩盖目标回波信号;或者断续投放、布设反射器材,形成假目标,对电子设备进行欺骗。
吸收型无源干扰是在目标上涂覆电波吸收材料,把照射到目标上的电磁能量尽量转换成其他形式的能量,而把反射的电磁能量减至最小,使电子设备接收的目标回波信号大大减弱,导致电子设备对该目标的探测能力严重下降;或者是在光电设备与目标之间的光波传播路径上,施放吸收型烟幕、水雾及其他消光气溶胶,阻断光电设备对目标的探测和跟踪。
按干扰对象,又可分为对雷达的无源干扰和对光电设备的无源干扰。
常用的雷达无源干扰器材主要有箔条、角反射器、龙伯透镜反射器、假目标、电波吸收材料以及气悬体等。
雷达无源干扰技术
雷达无源干扰技术作者:张爱林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6年第04期[摘要]分析了雷达无源干扰技术中的假目标和雷达诱饵。
论述了缩小目标雷达截面积也是一种重要的雷达无源干扰技术。
指出了雷达无源干扰中的两种主要设备,即反射器和箔条干扰。
[关键词]电子对抗雷达无源干扰角反射器中图分类号:TD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4-0027-01引言无源电子干扰是指利用本身不发射电磁波的器材反射或吸收电磁波而形成的对电子设备的干扰。
亦称消极干扰。
按作用性质,分为压制性无源干扰和欺骗性无源干扰。
按干扰原理,分为反射型无源干扰和吸收型无源干扰。
反射型无源干扰是采用反射特性好的器材,大面积投放,形成强烈的干扰杂波,以掩盖目标回波信号;或者断续投放、布设反射器材,形成假目标,对电子设备进行欺骗。
吸收型无源干扰是在目标上涂覆电波吸收材料,把照射到目标上的电磁能量尽量转换成其他形式的能量,而把反射的电磁能量减至最小,使电子设备接收的目标回波信号大大减弱,导致电子设备对该目标的探测能力严重下降;或者是在光电设备与目标之间的光波传播路径上,施放吸收型烟幕、水雾及其他消光气溶胶,阻断光电设备对目标的探测和跟踪。
常用的雷达无源干扰器材主要有箔条、角反射器、龙伯透镜反射器、假目标、电波吸收材料以及气悬体等。
本文主要讨论雷达无源干扰技术。
1.雷达无源干扰技术1.1.假目标和雷达诱饵用来欺骗雷达的反射体。
它们对雷达产生假的目标信息,是破坏敌防空系统对目标的选择、跟踪和杀伤的有效对抗手段之一。
主要用于飞机、战略武器的突防和飞机、舰船的自卫。
假目标和雷达诱饵在使用场合和性能上是有区别的。
假目标通常用于对付敌防空系统的警戒指挥雷达,一般在构造上比较复杂,性能较逼真,带有发动机,能主动、独立地飞行,如火箭式假目标和无人驾驶飞机等。
雷达诱饵常用于对付飞机和舰船。
为了破坏雷达或导弹的跟踪系统而发射或投放的假目标,使雷达或导弹的跟踪系统转而跟踪雷达诱饵。
海上雷达干扰中的无源干扰技术探讨
生 的气 体来投放干扰 包的 。气动式 投放 器用压 缩氮将干扰包从投放箱 中抛 出。 3 . 2箔条 的技术指标 箔条干扰的技术指标不仅有 电性能指标 , 如 箔条和 箔条包 的有 效R C S 、箔条 的各种 特性 ( 频率 特性 、极化 、频 谱 、衰 减) 及遮 挡 效应 等 ;而 且也有许 多使 用指标 ,如散 开时间 、下 降速度 、投放速度 、结团和混合效 应及 体积、 重量等 。 箔条 的有 效 R C S 越 大 ,干 扰 的 效 果就 越 好 。对于 波长 为1 的无 线 电波 ,当箔条 的长度 取接近 i / 2 时 ,其反 射能力最强 ,有 效R C S 也最 大 。对这 种1 / 2 的干 扰箔条 起名 叫半波振 子或 偶 极子 。短 的半 波长箔条在空气 中通常水平取 向。当半波振子 用来干扰半波雷达 时,其长度 可 达数十米 ,为避 免投放时相互绞 缠,采用 了 种弹性半波振 子,其质地柔软 ,能绕成弹性 球 ,投到空 中以后利用本身 的弹 性能 自行恢复 成 线状 。在实 际应用 中,只带预 先切割成一定 尺 寸的干扰箔条 执行任务 ,是很难 应付频率变 换 的,于是开始 使用干扰箔条 自动切割机 ,根 据 预警按收机测 得的工作波长 ,切割机 自动切 割 出与照 射 雷达 波 长相 应 的半波 振 子投 放 出
陈祥辉
1 . 引言
利用 各种对无线 电波 具有反射性 能或吸收 性能 的材 料做成各 种干扰物 ,以改变雷达 的回 波特性 ,破坏和扰 乱雷达 正常 工作状态 ,这 种 干扰称 作无源干扰 。干扰物本 身并不主 动辐 射 无线 电波, 只是对 无线 电波起 到反射 、转发或 吸收 的作用 ,故也称消极干扰 。与有源 干扰相 比,无 源干扰 的特 点是制造 简单、价格低 、使 用方便 、研制 周期短 ;适应性 强 ,对任 何雷达 都有干 扰作用 ;干 扰效果可靠 ,一般情 况下可 以对付 各种可 能应 用的雷达新 技术 ,即不会因 对突然 采用某 些新技术而 失效;能 同时干扰不 同方 向,不 同波段的多部雷达 。 2 . 无源 干扰的分类 无源干扰大致 可分为三类 :第 一类是在空 中投 撤的能反 射无线 电波 的轻飘金属物 或有金 属涂 层的物体 ,如干扰丝 、干扰带 、干 扰片 、 干 扰 绳 , 以及 能在 空 中产 生 电离 的金 属化 合 物微 粒来产生 干扰 回波遮 盖 目标或破坏 雷达对 目 标 的跟踪 ,其作用相 当于有源干扰 中的噪声 干扰 ,具有压 制干扰 的效果。另一类 是在被掩 护 目标上覆 盖或涂敷能 吸收无线 电波 的非金属 性材 料 ,如 石墨、橡胶之 类的吸 收体 , 以减小 R C S ,隐蔽 真实 目标 ,或是 利用等 离子气 体形 成 吸收雷达 电磁波 的空域 , 以掩护 目标。第三 类 是投放假 目标 ,如角 反射器 ,透射 反射器和 介 质反射器 等,或施放 雷达诱饵 。假 目标主要 对 付警 戒雷 达,大量假 目标甚至使 目标分配系 统饱和 ;雷 达诱饵则主 要是对跟踪 雷达而言 , 利用雷达诱 饵使雷达不 能跟踪真 目 标 。这类干 扰的作用相 当于有源干扰 中所使用 的回答式干 扰,具有迷惑欺骗 的效果 。 3 . 箔条 ( 干扰丝/ 带/ 片) 3 . 1箔条的用途 无源干扰 中 使用最早和最广的是箔条干扰, 箔条通 常由金属箔切割 而成 ,或 由镀金属 的介 质( 最常用 的是 镀铝 、锌 、银的 玻璃丝 或尼龙 丝) 或直接 由金属丝等制成。箔条的基本用途有 两种:一种是在一定空域中 ( 宽数公里、长数十 公里 ) 大量 的投 撤 ,形成干 扰走廊 , 以掩 护舰 载战 斗机 群的通过 ;另一种是 飞机 或舰船 自卫 时投放 的箔条 ,这种 箔条要快速散 开 ,形成 比 目标 自身的 回波强得 多的 回波 ,使雷达的跟踪 转移到箔 条上而不 能跟 踪在 目标 上,实际应用 时 ,不 论大规模投放 或 自卫时投 放,通常都 是 做成箔 条包 由专 门的投放 器来投放 。投放器 主 要有机 电式、 引爆 式和 气动式三 种。机 电式 投 放器是 由弹射装置 和数个投放干 扰包的管道所 组成 ,其控制部分 能够 选择投放 速度和记录 已 投干扰 包数量。 引爆 式投放器 是用点燃火药产 常生产和逐批试验 。 电子 元器 件 质量 一致 性 检验 结 果是 通 过 逐批检 验结果和周 期检验结果 是否合格来判 定 的。逐 批与周期检 验结果合格 ,可认为该元 器 件 的鉴 定批准得 以维持 。但如 果检验不合格 , 即没有 通过质量 一致性检验 ,或 没有正确地 执 行标准 规范要求和 I E C Q 的程序规 则时 ,则鉴 定 批准应 予暂停 或撤 消。 总而 言之 ,逐批检验 的抽样检验方式在 电 子元器 件产品生产 检验中广泛采 用,正确 掌握
雷达系统抗干扰技术ppt课件
利用天线的尖锐方位波束测量目标方位。测量仰角靠窄的仰角波束测 量。根据仰角和距离就能计算出目标高度。
雷达测速原理
依据多普勒效应,当目标与干扰杂波同时存在于雷达的同一空间分辨 单元内时,雷达利用它们之间多普勒频率的不同能从干扰杂波中检测 和跟踪目标。
雷达系统抗干扰技术
2 干扰分类
技术抗干扰措施又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使干扰不进入或少进入雷达接 收机中; 另一类是当干扰进入接收机后,利用目标回波和干扰的各自 特性,从干扰背景中提取目标信息。
战术抗干扰则指通过伪装、隐蔽等战术手段反干扰,这里不予讨论。
雷达系统抗干扰技术
注:副瓣匿影:加装一个(或多个)辅助天线和接收机,通过将主天线信号与辅助天 线信号相减来对消旁瓣干扰信号。
雷达系统抗干扰技术
罗厚饶 13031109
雷达系统抗干扰技术
1 雷达简介
雷达从某种意义来说是一种超声波传感器,它用来对反射性物体检 测和定位。其原理框图如下:
雷达系统抗干扰技术
岛屿
90
本船
°
245°
目标船
岛屿
海图平面
270
245 雷达不能“感知”目标的背面, 因此目标的后沿是不可见的.
量程: 12 nm
雷达系统抗干扰技术
注:频率分集是在发信端将一个信号利用两个间隔较大的发信频率同时发射,在收信端同 时接收这两个射频信号后合成,由于工作频率不同,电磁波之间的相关性极小,各电磁波 的衰落概率也不同。频率分集抗频率选择性衰落特别有效,但付出的代价是成倍地增加了 收发信机,且需成倍地多占用频带,降低了频谱利用率。 动目标显示(MTI):MTI是多普勒处理的一种类型,它可以在固定杂波中检测出动目标,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目标和杂波的相对径向移动而产生的不同多普勒频率来滤除杂波。
雷达干扰技术概述
侦 察 天 线
干 扰 天 线
干扰资源 1 雷达侦察 设备 干扰决策 资源管理 干扰资源 2 功率合成 波束形成 干扰资源 n
54
补充问题3——雷达干扰机的分类 引导式干扰机 回答式干扰机
55
补充问题3——雷达干扰机的分类 引导式干扰机
雷达信号
干扰信号 侦 察 天 线 侦察 频率信息 接收机 脉冲参数 侦察接收系统 引导控系统
方向对准 (一) Concept
(三) 能量足够
???
(五)
(四) 极化一致
46
三.有效干扰雷达的条件
频率对准 (二)
方向对准 (一) Concept
(三) 能量足够
信号形式有效 (五)
(四) 极化一致
47
主要内容
一
雷达干扰的目的意义
二
雷达干扰的基本方法
三
雷达干扰的有效条件
四
雷达干扰的作战对象
48
《雷达干扰原理》
第一章
雷达干扰概述
复习“电子对抗”相关问题的基础上 主要研究内容:
一
雷达干扰的目的意义
二
雷达干扰的基本方法
三雷达干扰的有效条件四 Nhomakorabea雷达干扰的作战对象
3
复习电子对抗
电子对抗的定义?
电子对抗的内容?
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
电子对抗分类?
4
电子对抗定义
5
电子对抗定义 电子对抗是为削弱、破坏敌方电子 设备的使用效能,保护己方电子设备正 常发挥效能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行动的 统称。
第三种方法:在目标上采用隐身技术
目标
雷达
31
二.干扰雷达的基本方法
第三种方法:在目标上采用隐身技术
无源雷达的工作原理
无源雷达的工作原理无源雷达是一种利用目标自身发出的信号进行探测和跟踪的雷达系统,与传统雷达系统不同,无源雷达不需要自身发射信号,而是通过接收目标本身发射的信号来实现对目标的侦察和识别。
无源雷达系统利用目标发射的电磁信号来进行目标定位和跟踪。
目标通常会发射具有一定频率和波形的电磁信号,这些信号可以是目标自身所产生的无线电频率或者是目标与环境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信号。
无源雷达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接收天线和信号处理单元。
接收天线会接收到目标发射的信号,并将信号传输给信号处理单元进行处理。
信号处理单元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滤波和放大等处理,以提取有用的目标信息。
通过分析和处理目标发射的信号,无源雷达系统可以获取目标的方位、距离、速度等信息。
无源雷达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通过多普勒效应来解释。
根据多普勒效应原理,当目标相对于雷达系统运动时,目标发射的信号会发生频率偏移。
这个频率偏移可以用来计算目标相对于雷达系统的速度。
通过分析接收到的信号的频率偏移,无源雷达系统可以获取目标的速度信息。
除了多普勒效应,无源雷达系统还可以利用目标的信号反射特性来进行目标定位和跟踪。
当目标发射的信号遇到环境中的障碍物或者其他目标时,信号将会发生反射。
通过接收和分析目标发射信号的反射信号,无源雷达系统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方位。
无源雷达系统的优点在于其不需要自身发射信号,因此可以减小雷达系统的尺寸和功耗,同时也减少暴露在外界探测中的风险。
此外,无源雷达的工作原理使其在隐蔽性和隐身性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因为无源雷达不会产生电磁辐射,很难被敌方的电子战干扰。
然而,无源雷达也存在一些限制。
首先,无源雷达系统需要目标发射特定频率和波形的信号,因此需要目标具备一定的电磁辐射能力。
其次,由于无源雷达系统依赖于目标的自身发射信号,因此其工作距离和侦测能力受到目标信号功率的限制。
此外,无源雷达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可能受到其他目标和干扰源的影响,从而导致目标定位和跟踪的误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虑到箔条在三维空间中均匀分布,其平均雷达截面积应为 σθ在空间立体角中的平均值,
(10-5)
用箔条回波遮盖目标回波时,要求在每个雷达分辨单元中箔 条的雷达截面积σ-1N是目标雷达截面积σ的KJ倍以上,N是雷
达分辨单元内的箔条平均数,
N
KJ
1
(10-6)
第10章 对雷达的无源干扰技术
图10-1 半波振子的雷达截面积
d c 2cos
(10-8)
其中α为飞机飞行方向与径向方向的夹角。在切向方向上
d R0.5 sin
(10-9)
第10章 对雷达的无源干扰技术 箔条包在投放后快速散开,一般载机作适当机动,以躲避雷 达的探测和跟踪。这种箔条对干扰飞机身后的雷达更为有利, 雷达的跟踪波门容易截获和锁定离雷达较近的箔条回波上。
第10章 对雷达的无源干扰技术 3. 机动型假目标 这种假目标主要用于模拟运动中的飞机、舰船、车辆等 目标的散射特性,一般由反射器、发动机和运动控制系统共 同组成。其中反射器提供假目标的散射特性,发动机提供假 目标运动的动力,运动控制系统控制运动的航迹。机动型假 目标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全面、逼真地模拟真目标的散射和运 动特性。
的KJ(压制系数)倍以上。
第10章 对雷达的无源干扰技术
图10-4 雷达诱饵的典型布设
第10章 对雷达的无源干扰技术 2. 投掷式雷达诱饵 这类雷达诱饵可用于保护固定目标或运动目标。一般采 用火箭弹将其发射到预定位置,然后迅速成形、开伞悬吊或 充气滞空,形成较大的干扰功率或散射面积。当目标位于诱 饵附近时,诱使雷达跟踪诱饵。投掷式诱饵可以根据来袭威 胁方向、目标运动方向和当时的风速/风向等灵活选择射程、 射高等空间位置,部署和使用方便,得到了广泛应用。
目标的雷达截面积可以定义为目标散射总功率P2与入射 功率密度S1的比值:σ=P2/S1,如果测得入射波的电场强度E1, 又在距离R处测得散射波的电场强度E2,则有
(10-1)
第10章 对雷达的无源干扰技术
对半波长箔条,如图10-1所示,入射波与箔条的夹角为 θ,产生的感生电流为
I0
E1
πRcos(10-2)其中,RΣ=73 Ω,为半波振子的辐射电阻。该感应电流在R
处产生的电场强度为
E26R I00cos6 πR 0E R 1co2s
综合上述各式,可以得到单根箔条在特定空间夹角θ 时的雷达截面积为
(10-3)
σθ=0.86λ2 cos4θ
(10-4)
第10章 对雷达的无源干扰技术
第10章 对雷达的无源干扰技术
10.4 目标隐身技术
隐身是一项综合技术,用以尽可能地减小目标的各种可观测 特性,使敌方的探测器不能发现目标,或使其探测距离大大缩短。 隐身技术主要包括减小目标的雷达截面积、红外辐射特征、可见 光散射特征等。对于微波频段的雷达,主要的隐身技术手段有以 下4种。
(1) 合理设计目标的外形,特别是迎向电磁波入射方向的外 形。例如对于飞机目标,在满足空气动力学要求的条件下,采用 角反射小的翼身混合形体、全埋式座舱、V形垂尾、发动机半埋 式安装、背负式进气口以及取消暴露式外挂武器舱架等。一般来 说,表面没有明显的突变,表面的曲率半径小,都可以使回波功 率得到降低。
第10章 对雷达的无源干扰技术 4. 随行式雷达诱饵 这类雷达诱饵主要配属于运动目标或运动目标群,可以 在一定时间内随行目标运动,并且迎向威胁方向配置,自带 动力和一定的供电能力,对威胁雷达实施图8-3中的转发式 干扰。随行式雷达诱饵一般采用无人驾驶的运动平台(如无 人机),由目标平台携带,需要使用时从目标平台分离投放, 完成任务后可回收或进行自毁式攻击。
max
4π
A2
2
(10-10)
第10章 对雷达的无源干扰技术 其中A为金属板的面积。如果入射波偏离法线方向,则反射 波也将偏离入射方向,相应的雷达截面积也将显著减小。因 此对反射器的主要要求是:
(1) 以小的尺寸和重量,获得尽可能大的雷达截面积; (2) 具有尽可能大的入射方向响应。 为此,人们研制了多种性能优越的反射器,主要有角形 反射器、双锥反射器、龙伯透镜反射器、万—阿塔反射器等。
第10章 对雷达的无源干扰技术 10.2.1 角形反射器
角形反射器是利用三个互为垂直的金属板制成的,根据 每个金属板面的形状,可以分为三角形角反射器、圆形角反 射器和方形角反射器等,如图10-3(a)、(b)、(c)所示。
图10-3 角形反射器
第10章 对雷达的无源干扰技术
角形反射器可以在较大的入射方向内,通过两次折射, 将入射电磁波反射回去;当入射波平行于某一个平面时,又 可以通过其它两个平面完成反射,因而具有很大的雷达截面 积,如图10-3(b)所示。角形反射器的最大反射方向为角反射 器的中心轴方向,它与三个垂直轴的夹角相等,为54.75°。 边长为a的三种角形反射器在该方向时的最大雷达截面积分 别为
龙伯透镜反射器的优点是:体积小,雷达截面积大,在 水平和垂直方向都有较宽的方向性;缺点是需要专门的材料 和制造工艺,造价高,重量大。
第10章 对雷达的无源干扰技术
10.3 假目标与雷达诱饵
假目标和雷达诱饵是破坏和扰乱雷达目标检测和识别的 重要手段,广泛用于目标伪装和重要目标的自卫保护等。 10.3.1 假目标
第10章 对雷达的无源干扰技术
第10章 对雷达的无源干扰技术
10.1 箔条干扰 10.2 反射器 10.3 假目标与雷达诱饵 10.4 目标隐身技术
第10章 对雷达的无源干扰技术
10.1 箔条干扰
10.1.1 箔条干扰的基本原理 箔条通常由金属箔切成的条、镀金属的介质丝/带等制
成,其中使用最多的是尺寸为半波长的箔条丝,称为半波振 子,它对该波长的频率谐振,产生的散射电场最强。
第10章 对雷达的无源干扰技术 三角形角反射器水平方向的半功率反射方向图宽度为 40°,在仰角方向的最大反射方向为35°,半功率反射方向 图宽度为40°;圆形角反射器水平方向的半功率反射方向图 宽度为30°,在仰角方向的半功率反射方向图宽度为31°; 方形角反射器水平方向的半功率反射方向图宽度为25°,在 仰角方向的半功率反射方向图宽度为29°。增加方向图宽度 的主要方法是采用多格(象限)角反射器,如常用的四格三角 形角反射器,可以达到40°×4的方位覆盖,主要适用于地、 海面。常用的八格角反射器可以达到方位为40°×4、仰角 为40°×2的覆盖,主要适用于空中。
第10章 对雷达的无源干扰技术
10.2.2 龙伯透镜反射器 龙伯透镜反射器是在龙伯透镜的局部表面加上金属反射
面而构成的。龙伯透镜是一种介质圆球,其折射率n随半径r 变化,即
n
2
r
2
a
(10-12)
式中a为透镜的外半径。具有这种折射率的龙伯透镜可以把入
射到透镜的平面电磁波汇集到一点,再把这一点源变成平面
第10章 对雷达的无源干扰技术
3. 拖曳式雷达诱饵 这类雷达诱饵主要配属于运动目标,并由目标提供动力 和运动控制,一般具有与运动目标相同的运动特性。拖曳式 诱饵平时保存在目标上,仅在受到雷达威胁时才从目标上施 放出来,通过拖缆控制其与目标的间距Rft(典型间距为80 m~ 150 m); 主要采用有源工作方式,由目标平台经过拖缆供电, 对威胁雷达实施图8-3中的转发式干扰。由于诱饵主要处于 目标运动的后方,对于迎向来袭的威胁,难以形成图10-4所 示的诱饵导前关系,因此拖曳式雷达诱饵在任务后期一般采 取断缆,使诱饵继续迎向威胁方向运动,而目标则迅速实施 机动规避。
第10章 对雷达的无源干扰技术
10.3.2 雷达诱饵
1. 固定布设式雷达诱饵
这类雷达诱饵主要用于保护固定目标。因此这类雷达诱
饵一般为迎向威胁方向的偏两点或三点布设,如图10-4所示,
其中诱饵与被保护目标的间距Rft应不小于威胁武器杀伤半径 rK的3~5倍, 即
Rft≥(3~5)rK
(10-14)
诱饵到达威胁雷达的辐射或散射功率也应是目标雷达截面积
1. 固定布设型假目标 这种假目标主要用于地/海面目标伪装,如采用各类反射 器和各种表面金属涂敷、充气成型的薄膜材料构成的假车辆、 假飞机、假桥梁、假建筑群等,不仅具有十分逼真的目标微 波、可见光散射特性,而且要求其布设和撤收迅速、简便。
第10章 对雷达的无源干扰技术 2. 空漂/海漂型假目标 这种假目标主要用于模拟空中飞机和海面舰船目标的散 射特性。空漂型假目标一般为灌注轻质气体定高漂浮的金属 涂敷气球,利用高空气流带动其运动,所以在使用时需要准 确测定高空气流的方向和速度,以便形成需要的假目标航迹。 此外,密集的空漂球还会对高速飞行器的安全形成威胁,为 此有些空漂型假目标还带有自毁装置。海漂型假目标一般为 充气展开的水面角反射器阵列,利用洋流带动其运动,所以 在使用时需要准确测定洋流的方向和速度,以便形成需要的 假目标航迹。
a 4
a 4
m a 4 .x 12 9 , O m a 1 x .6 5 2 ,
a 4 口 m a 3 x .3 7 2
(10-11)
第10章 对雷达的无源干扰技术 角形反射器对制造的精度、角度准确度、表面平整程度 等要求较高,如果三个夹角不是90°,或反射面凹凸不平, 将引起雷达截面积的显著降低。在a>>λ时,角度偏差应在 ±0.5°之内,板面不平度<2 mm。在实际使用中,考虑到 制造、保存、安装的难易和坚固、稳定程度,通常采用三角 形角反射器。
第10章 对雷达的无源干扰技术 (2) 选用非金属材料。机体采用反射率低的非金属材料 也可以降低回波信号功率。 (3) 采用反雷达涂层。在产生强烈反射的部位,如发动 机的进气口、机翼前后沿及突出部位,用吸收涂层加以覆盖。 (4) 利用等离子气悬体,吸收雷达信号,减小信号的散 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