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教程》(第四版)课后答案详解
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篇一: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汤小丹课后答案完整版】os的主要目标是什么?答:(1)有效性(2)方便性(3)可扩充性(4)开放性2.os的作用可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1)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2)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3)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3.为什么说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答:os首先在裸机上覆盖一层i/o设备管理软件,实现了对计算机硬件操作的第一层次抽象;在第一层软件上再覆盖文件管理软件,实现了对硬件资源操作的第二层次抽象。
os 通过在计算机硬件上安装多层系统软件,增强了系统功能,隐藏了对硬件操作的细节,由它们共同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4.试说明推动多道批处理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答:主要动力来源于四个方面的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1)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2)方便用户;(3)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4)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
5.何谓脱机i/o和联机i/o?答:脱机i/o 是指事先将装有用户程序和数据的纸带或卡片装入纸带输入机或卡片机,在外围机的控制下,把纸带或卡片上的数据或程序输入到磁带上。
该方式下的输入输出由外围机控制完成,是在脱离主机的情况下进行的。
而联机i/o方式是指程序和数据的输入输出都是在主机的直接控制下进行的。
6.试说明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答: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
主要表现在:cpu 的分时使用缩短了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人机交互能力使用户能直接控制自己的作业;主机的共享使多用户能同时使用同一台计算机,独立地处理自己的作业。
7.实现分时系统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应如何解决?答:关键问题是当用户在自己的终端上键入命令时,系统应能及时接收并及时处理该命令,在用户能接受的时延内将结果返回给用户。
解决方法:针对及时接收问题,可以在系统中设置多路卡,使主机能同时接收用户从各个终端上输入的数据;为每个终端配置缓冲区,暂存用户键入的命令或数据。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章

第二章1.什么是前趋图?为什么要引入前趋图?答:前趋图(PrecedenceGraph)是一个有向无循环图,记为DAG(DirectedAcyclicGraph),用于描述进程之间执行的前后关系。
2.画出下面四条诧句的前趋图:S1=a:=x+y;S2=b:=z+1;S3=c:=a-b;S4=w:=c+1;答:其前趋图为:3.4.5.6.a.未建立任何进程的程序,都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单位来运行。
7.试说明PCB的作用?为什么说PCB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a.PCB是进程实体的一部分,是操作系统中最重要的记录型数据结构。
PCB中记录了操作系统所需的用于描述进程情况及控制进程运行所需的全部信息。
因而它的作用是使一个在多道程序环境下不能独立运行的程序(含数据),成为一个能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一个能和其它进程并发执行的进程。
b.在进程的整个生命周期中,系统总是通过其PCB对进程进行控制,系统是根据进程的PCB而不是任何别的什么而感知到该进程的存在的,所以说,PCB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
11.试说明进程在三个基本状态之间转换的典型原因。
答:(1)就绪状态→执行状态:进程分配到CPU资源(2)执行状态→就绪状态:时间片用完(3)执行状态→阻塞状态:I/O请求(4)阻塞状态→就绪状态:I/O完成12.为什么要引入挂起状态?该状态有哪些性质?答:引入挂起状态处于五种不同的需要:终端用户需要,父进程需要,操作系统需要,对换需要和负荷调节需要。
处于挂起状态的进程不能接收处理机调度。
10.在3)。
17.在撤销一个进程时所要完成的主要工作是什么?答:(1)根据被终止进程标识符,从PCB集中检索出进程PCB,读出该进程状态。
(2)若被终止进程处于执行状态,立即终止该进程的执行,臵调度标志真,指示该进程被终止后重新调度。
(3)若该进程还有子进程,应将所有子孙进程终止,以防它们成为不可控进程。
(4)将被终止进程拥有的全部资源,归还给父进程,或归还给系统。
计算机操作系统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版

计算机操作系统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版计算机操作系统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版)计算机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为用户提供一个方便、高效、可靠的工作环境。
下面是对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的答案解析。
一、操作系统的概念1、什么是操作系统?它的主要功能有哪些?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程序,是计算机系统的内核与基石。
它的主要功能包括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和用户接口管理等。
处理机管理负责合理分配和调度 CPU 资源,提高 CPU 利用率;存储器管理负责管理内存空间的分配、回收和保护;设备管理负责对外部设备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文件管理负责对文件的存储、检索、共享和保护;用户接口管理则为用户提供了方便的操作界面。
2、操作系统有哪些分类?操作系统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按照用户数量,可分为单用户操作系统和多用户操作系统;按照任务数,可分为单任务操作系统和多任务操作系统;按照系统功能,可分为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和分布式操作系统等。
1、什么是进程?进程和程序有什么区别?进程是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的一次执行过程,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基本单位。
进程与程序的区别在于:程序是静态的指令集合,而进程是动态的执行过程;程序可以长期保存,进程具有生命周期;进程具有并发性,而程序没有;进程由程序、数据和进程控制块(PCB)组成。
2、进程的三种基本状态是什么?它们之间是如何转换的?进程的三种基本状态是就绪状态、执行状态和阻塞状态。
当进程已获得除CPU 以外的所有必要资源,只要再获得CPU 便可立即执行时,处于就绪状态;当进程正在 CPU 上运行时,处于执行状态;当进程因等待某一事件而暂时无法继续执行时,处于阻塞状态。
就绪状态到执行状态是通过进程调度实现的;执行状态到就绪状态是时间片用完或出现更高优先级的进程;执行状态到阻塞状态是进程因等待某事件而主动放弃 CPU;阻塞状态到就绪状态是等待的事件发生。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1-8章-课后答案(全)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1-8章-课后答案(全)第四版计算机操作系统课后答案第一章1. 操作系统的定义操作系统是一种软件,它管理着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并为用户和应用程序提供接口,以方便他们的使用。
2. 操作系统的功能操作系统具有以下功能:- 进程管理:负责创建、执行和终止进程,并管理它们的资源分配。
- 存储管理: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内存资源,包括内存分配、虚拟内存和页面置换等。
- 文件系统管理: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文件和文件夹,包括文件的存储、读写和保护等。
- 设备管理:负责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各种设备,如打印机、键盘和鼠标等。
- 用户接口:提供用户与计算机系统进行交互的接口,如命令行界面和图形用户界面。
3. 操作系统的类型操作系统可以分为以下类型:- 批处理操作系统:按照一系列预先定义的指令集来运行任务。
- 分时操作系统:多个用户可以同时使用计算机系统。
- 实时操作系统:对任务的响应时间要求非常高,用于控制系统和嵌入式系统。
- 网络操作系统:支持多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和资源共享。
- 分布式操作系统:在多台计算机上分布式地管理和调度任务。
第二章1. 进程与线程的区别进程是计算机系统中正在运行的程序实例,而线程是进程内的一个执行单元。
进程拥有独立的地址空间和资源,而线程共享进程的地址空间和资源。
多个线程可以在同一进程内并发执行,从而提高系统的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2. 进程的状态转换进程可以处于以下状态:- 创建状态:进程正在被创建。
- 就绪状态:进程准备好执行,等待分配CPU资源。
- 运行状态:进程占用CPU资源执行。
- 阻塞状态:进程等待某种事件发生。
- 终止状态:进程完成执行或被终止。
3. 进程调度算法操作系统使用进程调度算法来决定哪个进程应该被执行。
常见的调度算法有:- 先来先服务(FCFS)调度算法:按照进程到达的顺序进行调度。
- 最短作业优先(SJF)调度算法:选择运行时间最短的进程进行调度。
《操作系统教程》孙仲秀第4版习题及解答

忽略调度执行时间,多道运行方式(非抢占式):
非抢占式共用去180ms,单道完成时间需要260ms,节省80ms
2)(略)
7.
单道时CPU的利用率为:(190-80)/190=%
多道时CPU的利用率为:(140-30)/140=%
11.
应时钟中断频率为60HZ,所以时钟频率为:1/60 = 50/3ms.在 每个时钟周期CPU花2ms执行中断任务。所以CPU用于时钟中断处 理的时间比率为:2/(50/3) =12%
习题二(处理器管理)
二.应用题
1.下列指令中哪些只能在核心态运行
(1)读时钟日期;(2)访管指令;(3)设时钟日期;
(4)加载特殊寄存器;(6)改变存储器映象图;(7)启 动I/O指令。
答:(3), (4), (5), (6),(7).
8.对某系统进行监测后表明平均每个进程在I/O阻塞之前的运 行时间为To一次进程切换的系统开销时间为So若采用时间片长 度为Q的时间片轮转法,对下列各种情况算出CPU利用率。
《絲作樂必获程》対龜及解备
习题一(操作系统概论)
二.应用题
1.有一台计算机,具有1MB内存,操作系统占用200KB,每 个进程各占用200KBo如果用户进程等待I/O的时间为80%,若 增加1MB内存,则CPU的利用率提高多少
答:设每个进程等待I/O的百分比为P,则n个进程同时等待I/O的概率是P",当n个进程同时等待I/O期间CPU是空闲的,故CPU的 利用率为1-P«.由题意可知,除去操作系统,内存还能容纳4个用户 进程,由于每个用户进程等待I/O的时间为80%,故:
=30
ms
《操作系统教程(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CPU利用率=1-(80%)4=0.59
若再增加1MB内存,系统中可同时运行9个用户进程,此时:
时间0303132 7172 939495 105106 124125127129 139 168169 189单位1ms
4在单CPU和两台1/0(11,12)设备的多道程序设计环境下,同时投入三个作业运行•它 们的执行轨迹如下:
Jobl:I2(30ms)、CPU(lOms)、Il(30ms)、CPU(lOms)、I2(20ms)
CPU利用率=1-(80%)9=0.87
故增加1MB内存使CPU的利用率提高了47%;
87%-r59%= 147%
147%-100%=47%
2一个计算机系统,有一台输入机和一台打印机,现有两道程序投入运行,且程序A先开始做,程序B后开始运行.程序A的运行轨迹为:计算50ms、打印100ms、再计算50ms、打印100ms,结束。程序B的运行轨迹为:计算50ms、输入80ms、再计算100ms,结束.试说明⑴两道程序运行时,CPU有无空闲等待?若有,在哪 段时间内等待?为什么会等待?(2)程序A、B有无等待CPU的情况?若有,指出发 生等待的时刻。
I/O j、1121I121||32j
CPC i C111C21 | Clb C21;C31;~C33l
抢占式共用去190ms,单道完成需耍260ms>节省70ms・
非抢占式共用去180ms,单道完成需要260ms,节省80ms•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完整版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第一章1.设计现代OS的主要目标是什么?答:(1)有效性(2)方便性(3)可扩充性(4)开放性2.OS的作用可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1)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2)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3)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3.为什么说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答:OS首先在裸机上覆盖一层I/O设备管理软件,实现了对计算机硬件操作的第一层次抽象;在第一层软件上再覆盖文件管理软件,实现了对硬件资源操作的第二层次抽象。
OS通过在计算机硬件上安装多层系统软件,增强了系统功能,隐藏了对硬件操作的细节,由它们共同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4.试说明推劢多道批处理系统形成和収展的主要劢力是什么?答:主要动力来源于四个方面的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1)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2)方便用户;(3)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4)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
5.何谓脱机I/O和联机I/O?答:脱机I/O是指事先将装有用户程序和数据的纸带或卡片装入纸带输入机或卡片机,在外围机的控制下,把纸带或卡片上的数据或程序输入到磁带上。
该方式下的输入输出由外围机控制完成,是在脱离主机的情况下进行的。
而联机I/O方式是指程序和数据的输入输出都是在主机的直接控制下进行的。
6.试说明推劢分时系统形成和収展的主要劢力是什么?答: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
主要表现在:CPU的分时使用缩短了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人机交互能力使用户能直接控制自己的作业;主机的共享使多用户能同时使用同一台计算机,独立地处理自己的作业。
7.实现分时系统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应如何解决答:关键问题是当用户在自己的终端上键入命令时,系统应能及时接收并及时处理该命令,在用户能接受的时延内将结果返回给用户。
解决方法:针对及时接收问题,可以在系统中设臵多路卡,使主机能同时接收用户从各个终端上输入的数据;为每个终端配臵缓冲区,暂存用户键入的命令或数据。
(完整版)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

第三章处理机调度与死锁1,高级调度与低级调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为什么要引入中级调度?【解】(1)高级调度主要任务是用于决定把外存上处于后备队列中的那些作业调入内存,并为它们创建进程,分配必要的资源,然后再将新创建的进程排在就绪队列上,准备执行。
(2)低级调度主要任务是决定就绪队列中的哪个进程将获得处理机,然后由分派程序执行把处理机分配给该进程的操作。
(3)引入中级调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内存的利用率和系统吞吐量。
为此,应使那些暂时不能运行的进程不再占用宝贵的内存空间,而将它们调至外存上去等待,称此时的进程状态为就绪驻外存状态或挂起状态。
当这些进程重又具备运行条件,且内存又稍有空闲时,由中级调度决定,将外存上的那些重又具备运行条件的就绪进程重新调入内存,并修改其状态为就绪状态,挂在就绪队列上,等待进程调度。
3、何谓作业、作业步和作业流?【解】作业包含通常的程序和数据,还配有作业说明书。
系统根据该说明书对程序的运行进行控制。
批处理系统中是以作业为基本单位从外存调入内存。
作业步是指每个作业运行期间都必须经过若干个相对独立相互关联的顺序加工的步骤。
作业流是指若干个作业进入系统后依次存放在外存上形成的输入作业流;在操作系统的控制下,逐个作业进程处理,于是形成了处理作业流。
4、在什么情冴下需要使用作业控制块JCB?其中包含了哪些内容?【解】每当作业进入系统时,系统便为每个作业建立一个作业控制块JCB,根据作业类型将它插入到相应的后备队列中。
JCB 包含的内容通常有:1) 作业标识2)用户名称3)用户账户4)作业类型(CPU 繁忙型、I/O芳名型、批量型、终端型)5)作业状态6)调度信息(优先级、作业已运行)7)资源要求8)进入系统时间9) 开始处理时间10) 作业完成时间11) 作业退出时间12) 资源使用情况等5.在作业调度中应如何确定接纳多少个作业和接纳哪些作业?【解】作业调度每次接纳进入内存的作业数,取决于多道程序度。
《操作系统教程》(第四版)课后答案解析

WORD 格式可编辑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 格式可编辑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 格式可编辑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 格式可编辑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 格式可编辑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 格式可编辑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 格式可编辑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 格式可编辑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 格式可编辑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 格式可编辑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 格式可编辑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 格式可编辑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 格式可编辑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 格式可编辑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 格式可编辑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 格式可编辑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 格式可编辑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 格式可编辑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 格式可编辑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 格式可编辑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 格式可编辑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 格式可编辑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 格式可编辑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 格式可编辑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 格式可编辑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 格式可编辑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 格式可编辑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 格式可编辑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 格式可编辑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 格式可编辑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 格式可编辑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 格式可编辑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 格式可编辑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 格式可编辑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1.设计现代OS的主要目标是什么答:1有效性 2方便性 3可扩充性 4开放性2.OS的作用可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1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 2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 3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3.为什么说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答:OS首先在裸机上覆盖一层I/O设备管理软件;实现了对计算机硬件操作的第一层次抽象;在第一层软件上再覆盖文件管理软件;实现了对硬件资源操作的第二层次抽象..OS 通过在计算机硬件上安装多层系统软件;增强了系统功能;隐藏了对硬件操作的细节;由它们共同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4.试说明推劢多道批处理系统形成和収展的主要劢力是什么答:主要动力来源于四个方面的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 1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 2方便用户; 3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4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5.何谓脱机I/O和联机I/O答:脱机I/O 是指事先将装有用户程序和数据的纸带或卡片装入纸带输入机或卡片机;在外围机的控制下;把纸带或卡片上的数据或程序输入到磁带上..该方式下的输入输出由外围机控制完成;是在脱离主机的情况下进行的.. 而联机I/O方式是指程序和数据的输入输出都是在主机的直接控制下进行的..6.试说明推劢分时系统形成和収展的主要劢力是什么答: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主要表现在:CPU 的分时使用缩短了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人机交互能力使用户能直接控制自己的作业;主机的共享使多用户能同时使用同一台计算机;独立地处理自己的作业..7.实现分时系统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应如何解决答:关键问题是当用户在自己的终端上键入命令时;系统应能及时接收并及时处理该命令;在用户能接受的时延内将结果返回给用户..解决方法:针对及时接收问题;可以在系统中设臵多路卡;使主机能同时接收用户从各个终端上输入的数据;为每个终端配臵缓冲区;暂存用户键入的命令或数据..针对及时处理问题;应使所有的用户作业都直接进入内存;并且为每个作业分配一个时间片;允许作业只在自己的时间片内运行;这样在不长的时间内;能使每个作业都运行一次..8.为什么要引入实时OS答:实时操作系统是指系统能及时响应外部事件的请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该事件的处理;并控制所有实时任务协调一致地运行..引入实时OS 是为了满足应用的需求;更好地满足实时控制领域和实时信息处理领域的需要..9.什么是硬实时任务和软实时任务试举例说明..答:硬实时任务是指系统必须满足任务对截止时间的要求;否则可能出现难以预测的结果..举例来说;运载火箭的控制等..软实时任务是指它的截止时间并不严格;偶尔错过了任务的截止时间;对系统产生的影响不大..举例:网页内计算机操作系统第三版答案 2 / 47 容的更新、火车售票系统..10.试从交互性、及时性以及可靠性方面;将分时系统不实时系统迚行比较.. 答:1及时性:实时信息处理系统对实时性的要求与分时系统类似;都是以人所能接受的等待时间来确定;而实时控制系统的及时性;是以控制对象所要求的开始截止时间或完成截止时间来确定的;一般为秒级到毫秒级;甚至有的要低于100微妙.. 2交互性:实时信息处理系统具有交互性;但人与系统的交互仅限于访问系统中某些特定的专用服务程序..不像分时系统那样能向终端用户提供数据和资源共享等服务.. 3可靠性:分时系统也要求系统可靠;但相比之下;实时系统则要求系统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因为任何差错都可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是灾难性后果;所以在实时系统中;往往都采取了多级容错措施保障系统的安全性及数据的安全性..11.OS有哪几大特征其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答:并发性、共享性、虚拟性和异步性四个基本特征;最基本的特征是并发性..14.是什么原因使操作系统具有异步性特征答:操作系统的异步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进程的异步性;进程以人们不可预知的速度向前推进;二是程序的不可再现性;即程序执行的结果有时是不确定的;三是程序执行时间的不可预知性;即每个程序何时执行;执行顺序以及完成时间是不确定的..15.处理机管理有哪些主要功能它们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处理机管理的主要功能是:进程管理、进程同步、进程通信和处理机调度;进程管理:为作业创建进程;撤销已结束进程;控制进程在运行过程中的状态转换..进程同步:为多个进程含线程的运行进行协调.. 通信:用来实现在相互合作的进程之间的信息交换.. 处理机调度: 1作业调度..从后备队里按照一定的算法;选出若干个作业;为他们分配运行所需的资源首选是分配内存.. 2进程调度:从进程的就绪队列中;按照一定算法选出一个进程;把处理机分配给它;并设臵运行现场;使进程投入执行..16.内存管理有哪些主要功能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内存管理的主要功能有:内存分配、内存保护、地址映射和内存扩充.. 内存分配:为每道程序分配内存.. 内存保护:确保每道用户程序都只在自己的内存空间运行;彼此互不干扰..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三版答案 3 / 47 地址映射:将地址空间的逻辑地址转换为内存空间与对应的物理地址.. 内存扩充:用于实现请求调用功能;臵换功能等..17.设备管理有哪些主要功能其主要任务是什么答:主要功能有: 缓冲管理、设备分配和设备处理以及虚拟设备等.. 主要任务: 完成用户提出的I/O 请求;为用户分配I/O 设备;提高CPU 和I/O 设备的利用率;提高I/O速度;以及方便用户使用I/O设备.18.文件管理有哪些主要功能其主要任务是什么答:文件管理主要功能: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目录管理、文件的读/写管理和保护.. 文件管理的主要任务:管理用户文件和系统文件;方便用户使用;保证文件安全性..21.微内核操作系统具有哪些优点它为何能有这些优点答:1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 2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 3可移植性4提供了对分布式系统的支持计算机操作系统第三版答案 4 /47 5融入了面向对象技术23.在微内核OS中;为什么要采用客户/服务器模式答:C/S 模式具有独特的优点:⑴数据的分布处理和存储..⑵便于集中管理..⑶灵活性和可扩充性..⑷易于改编应用软件.. 21.试描述什么是微内核OS.. 答:1足够小的内核 2基于客户/服务器模式 3应用机制与策略分离原理 4采用面向对象技术.. 24.在基亍微内核结构的OS中;应用了哪些新技术答:在基于微内核结构的OS 中;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汁技术.. 23.何谓微内核技术在微内核中通常提供了哪些功能答:把操作系统中更多的成分和功能放到更高的层次即用户模式中去运行;而留下一个尽量小的内核;用它来完成操作系统最基本的核心功能;称这种技术为微内核技术..在微内核中通常提供了进程线程管理、低级存储器管理、中断和陷入处理等功能..。
(完整版)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

第三章处理机调度与死锁1,高级调度与低级调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为什么要引入中级调度?【解】(1)高级调度主要任务是用于决定把外存上处于后备队列中的那些作业调入内存,并为它们创建进程,分配必要的资源,然后再将新创建的进程排在就绪队列上,准备执行。
(2)低级调度主要任务是决定就绪队列中的哪个进程将获得处理机,然后由分派程序执行把处理机分配给该进程的操作。
(3)引入中级调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内存的利用率和系统吞吐量。
为此,应使那些暂时不能运行的进程不再占用宝贵的内存空间,而将它们调至外存上去等待,称此时的进程状态为就绪驻外存状态或挂起状态。
当这些进程重又具备运行条件,且内存又稍有空闲时,由中级调度决定,将外存上的那些重又具备运行条件的就绪进程重新调入内存,并修改其状态为就绪状态,挂在就绪队列上,等待进程调度。
3、何谓作业、作业步和作业流?【解】作业包含通常的程序和数据,还配有作业说明书。
系统根据该说明书对程序的运行进行控制。
批处理系统中是以作业为基本单位从外存调入内存。
作业步是指每个作业运行期间都必须经过若干个相对独立相互关联的顺序加工的步骤。
作业流是指若干个作业进入系统后依次存放在外存上形成的输入作业流;在操作系统的控制下,逐个作业进程处理,于是形成了处理作业流。
4、在什么情冴下需要使用作业控制块JCB?其中包含了哪些内容?【解】每当作业进入系统时,系统便为每个作业建立一个作业控制块JCB,根据作业类型将它插入到相应的后备队列中。
JCB 包含的内容通常有:1) 作业标识2)用户名称3)用户账户4)作业类型(CPU 繁忙型、I/O芳名型、批量型、终端型)5)作业状态6)调度信息(优先级、作业已运行)7)资源要求8)进入系统时间9) 开始处理时间10) 作业完成时间11) 作业退出时间12) 资源使用情况等5.在作业调度中应如何确定接纳多少个作业和接纳哪些作业?【解】作业调度每次接纳进入内存的作业数,取决于多道程序度。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 课后答案完整版

第一章1.设计现代ﻩOS得主要目标就是什么?答:( 1)有效性( 2)方便性ﻩ( 3)可扩充性ﻩ( 4)开放性2.OS 得作用可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 1) OS 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得接口(2)) OS 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得管理者(3)) OS 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得抽象3.为什么说ﻩOS 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得抽象?答: OS 首先在裸机上覆盖一层I/O 设备管理软件,实现了对计算机硬件操作得第一层次抽象;在第一层软件上再覆盖文件管理软件, 实现了对硬件资源操作得第二层次抽象、OS通过在计算机硬件上安装多层系统软件, 增强了系统功能, 隐藏了对硬件操作得细节, 由它们共同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得抽象。
4。
试说明推动多道批处理系统形成与发展得主要动力就是什么?答:主要动力来源于四个方面得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1 )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得利用率;(2)方便用户;(3 )器件得不断更新换代;(4)计算机体系结构得不断发展。
5.何谓脱机ﻩI/O与联机I/O?答:脱机ﻩI/O就是指事先将装有用户程序与数据得纸带或卡片装入纸带输入机或卡片机,在外围机得控制下, 把纸带或卡片上得数据或程序输入到磁带上。
该方式下得输入输出由外围机控制完成,就是在脱离主机得情况下进行得、而联机I/O方式就是指程序与数据得输入输出都就是在主机得直接控制下进行得。
6.试说明推动分时系统形成与发展得主要动力就是什么?答:推动分时系统形成与发展得主要动力就是更好地满足用户得需要、主要表现在: CPUﻩ得分时使用缩短了作业得平均周转时间; 人机交互能力使用户能直接控制自己得作业; ﻩ主机得共享使多用户能同时使用同一台计算机,独立地处理自己得作业。
7.实现分时系统得关键问题就是什么?应如何解决?答:关键问题就是当用户在自己得终端上键入命令时,系统应能及时接收并及时处理该命令,在用户能接受得时延内将结果返回给用户。
解决方法: 针对及时接收问题,ﻩ可以在系统中设置多路卡, 使主机能同时接收用户从各个终端上输入得数据; 为每个终端配置缓冲区,ﻩ暂存用户键入得命令或数据。
《操作系统教程(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Jobl:I2(30ms). CPU(lOms)、Il(30ms)> CPU(lOms)
Job2:Il(20ms). CPU(20ms)、I2(40ms)
Job3:CPU(30ms)、Il(20ms)
答;设每个进程等待I/O的百分比为P,则n个进程同时等待I/O的概率是P",当n个 进程同时等待I/O期间CPU是空闲的,故CPU的利用率为1J11・由题意可知,除 去操作系统,内存还能容纳4个用户进程,由于每个用户进程等待I/O的时间为80%,故:
CPU利用率=1-(80%)4=0.59
若再增加1MB内存,系统中可同时运行9个用户进程,此时:
答:画出两道程序并发执行图如下:
1人计釦
1R计覽虚皿丄
A计負]
1
处理器
1
1 1
1 1
I
I I
输入机
1
1
1
I
!
1
I{
打印机
|
1
1arrsi|
1 I |
arr印
1
程序A
1计豐
1杯印1
计養|
|IT印
1
程序B
1计豐
|国入
|计負
1
时间(ms)
L
L
I1
1
1 1
1
050100150180 200250300
(1)两道程序运行期间,CPU存在空闲等待,时间为100至150ms之间(见图中有色部 分)・
(2)程序A无等待现象,但程序B有蒔待•程序B有等待时间段为180ms至200ms间(见 图中有色部分).
计算机操作系统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版

计算机操作系统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版在学习计算机操作系统这门课程时,课后习题是巩固知识、检验理解的重要环节。
下面,我们将对第四版教材中的一些典型课后习题进行详细的解答。
首先来看第一章的习题。
其中有一道关于操作系统定义和功能的题目。
操作系统可以被理解为是管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程序,它负责控制和协调计算机系统中各个部件的工作,为用户和应用程序提供一个方便、高效、安全的操作环境。
其主要功能包括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以及用户接口管理等。
比如处理机管理,它要合理地分配处理机时间,以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存储器管理则要确保内存的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避免出现内存泄漏等问题。
第二章中,有涉及进程概念和进程状态转换的习题。
进程是操作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基本单位。
它具有动态性、并发性、独立性和异步性等特征。
进程在其生命周期中会经历不同的状态,如就绪、运行和阻塞。
当一个进程具备了运行所需的资源和条件,它就处于就绪状态,等待被调度执行;一旦获得处理机,就进入运行状态;而当进程由于等待某个事件的发生而无法继续执行时,就会进入阻塞状态。
在第三章的习题里,有关线程的问题较为常见。
线程是进程中的一个执行单元,它可以共享进程的资源,从而提高系统的并发性能。
与进程相比,线程的创建和切换开销更小,因此在多线程编程中被广泛应用。
例如,在一个网络服务器中,可以为每个连接创建一个线程来处理数据的接收和发送,提高服务器的响应速度。
第四章的存储管理部分,有关于分页存储管理和分段存储管理的习题。
分页存储管理将内存空间划分成固定大小的页,而分段存储管理则是根据程序的逻辑结构将其划分成不同的段。
分页存储管理的优点是便于内存管理和分配,但可能会产生内部碎片;分段存储管理则更符合用户的编程思维,但会存在外部碎片。
在实际应用中,往往会结合两者的优点,形成段页式存储管理。
第五章的设备管理中,涉及到设备驱动程序和I/O 控制方式的问题。
《操作系统教程》 孙仲秀 第4版习题及解答

《操作系统教程》习题及解答习题一(操作系统概论)二.应用题有一台计算机,具有1MB内存,操作系统占用200KB,每个进程各占用200KB。
如果用户进程等待I/O的时间为80%,若增加1MB内存,则CPU的利用率提高多少答:设每个进程等待I/O的百分比为P,则n个进程同时等待I/O的概率是n P,当n个进程同时等待I/O期间CPU是空闲的,故CPU的利用率为1-n P.由题意可知,除去操作系统,内存还能容纳4个用户进程,由于每个用户进程等待I/O的时间为80%,故:CPU利用率=1-4(=80%)若再增加1MB内存,系统中可同时运行9个用户进程,此时:CPU利用率=1-980(=%)故增加1MB内存使CPU的利用率提高了47%:87%/59%=147%147%-100%=47%一个计算机系统,有一台输入机和一台打印机,现有两道程序投入运行,且程序A先开始做,程序B后开始运行.程序A的运行轨迹为:计算50ms,打印100ms,再计算50 ms,打印100 ms,结束.程序B的运行轨迹为:计算50 ms,输入80 ms,再计算100 ms,结束.试说明(1)两道程序运行时,CPU 有无空闲等待若有,在哪段时间内等待为什么会等待(2)程序A,B 有无等待CPU 的情况若有,指出发生等待的时刻.答:(1)两道程序运行期间,CPU 存在空闲等待,时间为100至150ms 之间(2)程序A 无等待现象,但程序B 有等待.程序B 有等待时间段为180ms 至200ms 间.3.设有三道程序,按A,B,C 优先次序运行,其内部计算和I/O 操作时间由图给出.A B C11C =30 ms 21C =60 ms31C =20 ms12I =40 ms 22I =30 ms32I =40 ms13C =10 ms 23C =10 ms33C =20 ms试画出按多道运行的时间关系图(忽略调度执行时间).完成三道程序共华多少时间比单道运行节省了多少时间若处理器调度程序每次进行程序转换花时1 ms,试画出各程序状态转换的时间关系图.答:(图略)1)忽略调度执行时间,多道运行方式(抢占式):抢占式共用去190 ms,单道完成时间需要260 ms,节省70 ms忽略调度执行时间,多道运行方式(非抢占式):非抢占式共用去180 ms,单道完成时间需要260 ms,节省80 ms 2)(略)7.单道时CPU的利用率为:(190-80)/190=%多道时CPU的利用率为:(140-30)/140=%11.应时钟中断频率为60HZ,所以时钟频率为:1/60=50/3 ms. 在每个时钟周期CPU花2ms执行中断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