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处罚中如何确定当事人

合集下载

如何认定行政处罚主体

如何认定行政处罚主体

如何认定行政处罚主体如何认定行政处罚主体摘要行政处罚是国家机关对违反行政法规和法律的行为进行惩罚和纠正的一种方式。

在行政处罚过程中,认定行政处罚的主体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主体的身份决定了责任的归属和处罚的执行。

本文将介绍如何认定行政处罚主体的相关问题。

引言行政处罚的主体认定是行政执法活动的重要环节,对于保护公共利益、维护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认定行政处罚主体是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并进行恰当判断的过程。

本文将针对关键词的认定过程进行探讨。

一、法律依据如何认定行政处罚的主体,首先需要参考相关的法律依据。

在我国,行政处罚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机关处罚权释义》等法律法规。

根据《行政处罚法》第十九条的规定,行政处罚主体通常包括行政机关、法定代表人、当事人以及其他相关的主体。

二、行政机关的认定行政机关是行政处罚的主要主体,也是执行行政处罚权的机构。

行政机关的认定一般根据其行政权力范围和职能来确定。

根据《行政处罚法》第六条的规定,行政机关有权对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罚的决定权。

在实际操作中,行政机关的认定需要参考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以及具体的行政机构的设置和职能划分等。

三、法定代表人的认定在涉及企业、公司等组织机构的行政处罚中,法定代表人承担着重要的责任。

法定代表人是组织机构的合法代表,行政处罚主体的认定需要确定其是否是法定代表人。

在实际操作中,法定代表人的认定一般参考公司章程、组织法人登记证明等文件,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

同时,还需要参考行政机关的文件、决定等来确定法定代表人的责任和处罚事项。

四、当事人的认定当事人是行政处罚中另一个重要的主体,主要指被行政机关认定为违法行为的主体。

当事人的认定一般根据相关的事实和证据进行判断。

在行政处罚中,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是受到法律保护的,行政机关在认定当事人时应当遵守相关的法律规定和程序要求。

五、其他相关主体的认定在行政处罚中,除了行政机关、法定代表人和当事人之外,还可能涉及其他相关的主体。

行政处罚相对人怎么确定

行政处罚相对人怎么确定

行政处罚相对人怎么确定行政处罚相对人的确定一、概述行政处罚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法律、法规的单位和个人采取的处罚措施。

确定行政处罚的相对人包括违法单位和违法个人。

本文将详细介绍行政处罚相对人的确定方法。

二、违法单位的确定1. 违法单位的主体范围违法单位包括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体工商户等各类组织形式的法人单位。

2. 违法单位的认定标准根据行政法规和相关法律,违法单位的认定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a. 违法单位是法律责任能力的主体,需要具备主观过错和客观违法行为。

b. 违法单位的行为需与其组织、经营、管理活动相关,并能够对社会造成一定的危害或者违法行为后果。

c. 违法单位的违法行为需触犯了法律规定的法律责任内容,如违反行政法规、法律等规定。

3. 违法单位的证据采集为确定违法单位,行政机关需要进行证据采集和调查取证工作。

常见的证据包括:a. 公司章程、组织结构文件等详细资料。

b. 违法单位的经营活动记录、账簿、财务报表等相关凭证。

c. 相关证人证言、鉴定意见、现场勘查记录等。

三、违法个人的确定1. 违法个人的主体范围违法个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自然人。

2. 违法个人的认定标准确定违法个人需满足以下要求:a. 违法个人需有主观过错,即违法个人主观上具有故意、过失、疏忽等违法心态。

b. 违法个人实施了违法行为,即客观上存在与法律规定相抵触的行为。

c. 违法行为后果明显,即对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危害或者违法行为后果。

3. 违法个人的证据采集确定违法个人需进行证据采集和调查取证工作,常见的证据包括:a. 违法个人的证件、身份信息、相关职务等。

b. 相关证人证言、调查笔录等。

c. 律师函、举报信、医疗报告等文件。

四、附件:本所涉及的附件如下:1. 违法单位的组织架构图。

2. 违法单位的经营活动记录样本。

3. 违法个人的身.分.挣明材料。

五、法律名词及注释:1. 行政法规:指国家行政机关制定、发布并执行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政规范性文件。

当事人认定的标准

当事人认定的标准

当事人认定的标准当事人认定标准的制定是为了确保公正、公平和可靠的法律程序的实施,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下面将介绍一份关于当事人认定的标准,以作为法律程序的参考。

一、定义和范围1. 当事人是指法律程序中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2. 当事人认定是指法律程序中确定参与案件的具体当事人的过程。

二、当事人认定的原则1. 公正和公平原则:当事人的认定应基于公正、公平和公开的原则,不偏袒任何一方。

2. 事实和证据原则:当事人的认定应基于实际的事实和充分的证据,不能凭空猜测或主观臆断。

3. 自愿和自由原则:当事人应自愿参与案件,并享有自由选择代理人的权利。

三、当事人认定的程序1. 宣告和申请:一方当事人应在法律程序中宣告自己的身份,并向有关法院或仲裁机构提出参与案件的申请。

2. 登记和核实:法院或仲裁机构应及时将当事人的身份登记并核实其身份信息。

3. 证据和调查:法院或仲裁机构应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依法收集、保存和调查与当事人认定相关的证据。

4. 听证和质证:法院或仲裁机构应在合适的时机和地点,公开、公正地进行听证和质证,以进一步确定当事人的身份和相关事实。

5. 判决和决定:法院或仲裁机构应根据法律和证据,作出最终的判决或决定,并告知当事人。

四、当事人认定的依据1. 身份证件:当事人应提供有效的身份证件,以证明其身份和合法权益。

2. 公开信息:当事人的身份和相关信息应充分公开,以便其他当事人或公众进行核实。

3. 证人证言:目击者、专家、证人或其他当事人的证言可以作为当事人认定的重要依据。

4. 相关文件和证据:合同、协议、合法证件、收据或其他相关文件和证据可以作为当事人认定的依据。

五、当事人认定的争议解决1. 异议申请:任何当事人或合法代理人均有权就当事人认定的结果提出异议申请,并提供充分的证据和理由。

2. 复核和上诉:法院或仲裁机构应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当事人认定的结果进行复核,并在合理、规定的时间内向当事人公告结果。

如何准确地认定行政处罚对象的资格

如何准确地认定行政处罚对象的资格

如何准确地认定行政处罚对象的资格如何准确地认定行政处罚对象的资格一、概述行政处罚是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的行为主体进行的惩罚性措施,因此,准确地认定行政处罚对象的资格是保障行政执法公正性和依法实施行政处罚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行政处罚对象的认定标准1. 法定主体根据相关法规,行政处罚对象必须为行政法律规定的特定主体,包括个人、法人、其他组织等。

需结合具体行政法规进行认定。

2. 违法行为实施者行政处罚对象必须是违法行为的实施者,而非仅仅是违法行为的幕后操纵者或参与者。

需通过证据排除其他人的实施可能性,从而确定行政处罚对象。

3. 可能负有责任的主体在一些情况下,违法行为的实施者可能已经变换身份或不可查明,此时,需要根据相关法规和实际情况,确定可能负有责任的主体进行行政处罚。

三、行政处罚对象认定的程序1. 查明违法行为行政机关首先需要详细调查、核实违法行为的具体情况,通过收集证据、取证等方式了解违法行为的时间、地点、实施者等相关信息。

2. 核实违法行为实施者身份行政机关根据调查结果和收集到的证据,对违法行为实施者的身份进行核实,例如核查身.分.挣明、企业注册信息等。

3. 确定可能负有责任的主体在无法直接确定违法行为实施者身份的情况下,行政机关需要根据相关法规和实际情况,判断可能负有责任的主体,例如企业的实际控制人、管理人员等。

4. 公示和听证在认定行政处罚对象之后,行政机关应当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公示和听证程序,以保障行政处罚对象的合法权益。

四、附件无五、法律名词及注释1. 行政处罚:行政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的行为主体进行的惩罚性措施。

2. 法定主体:行政法律规定的特定主体,包括个人、法人、其他组织等。

3. 违法行为实施者:违法行为的实施者,具体行为直接导致违法行为的发生。

4. 可能负有责任的主体:在无法直接确定违法行为实施者身份的情况下,可能与违法行为发生有关的主体。

如何认定行政处罚违法行为及责任人

如何认定行政处罚违法行为及责任人

如何认定行政处罚违法行为及责任人行政处罚实践中违法主体的认定来源:作者:日期:09-04-29在行政执法实践中依法认定违法主体,是法律赋予执法者依法行政的职责。

行政处罚中如何认定违法主体?按照《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及《行政诉讼法》等法律规定,作为行政违法主体的当事人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其法人和其他组织应是依法设立的法人和组织,未经依法设立的不能作为违法主体予以设定。

就工商行政管理而言,应看是否办理营业执照为原则界限,按照企业法人登记管理制度,公司、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登记管理制度及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制度注册为企业法人、营业组织及个体工商户者,即取得市场准入资格。

此外,还有按事业法人,社团法人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制度注册的事业法人,社团法人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等。

在主体资格上,事业单位,社团应具有法人资格,而民办非企业单位则可采用法人、合伙或个体的形式。

下面分别叙述:一、公民(自然人)违法主体认定公民(自然人)主体认定,依据《民法通则》关于公民(自然人)行为能力的规定,对公民(自然人)身份的认定,一般应以身份证为准。

同时,《行政处罚法》第25条规定了公民(自然人)免罚和从轻处罚的条件,即不满14岁的人有行政违法行为的,不予处罚,责令监护人加以管教;已满14岁不满18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从轻或减轻行政处罚。

二、依法认定(有字号的)个体工商户违法主体如何认定(有字号的)个体工商户违法主体,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高院意见》)第46条规定:“在诉讼中,个体工商户以营业执照上登记的业主为当事人。

有字号的,应在法律文书中注明登记的字号”。

按照这一规定,凡对个体工商业者的行政处罚,其违法主体均应认定“营业执照”上业主的姓名。

有字号的在行政处罚文书中注明。

如某工商部门查处××县皮鞋厂冒用他人厂名、厂址一案,从卷宗材料看,该皮鞋厂为个体经营,经营者的姓名为钱××。

行政处罚中如何确定当事人

行政处罚中如何确定当事人

行政处罚中如何确定当事人行政处罚中如何确定当事人引言行政处罚是国家权力机关对违法行为主体实施的一种制裁措施。

在行政处罚过程中,确定当事人的身份和责任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本文将介绍行政处罚中如何确定当事人的一些常用方法和原则。

一、当事人的认定原则在行政处罚中,确定当事人的身份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实体原则根据行政处罚法第十六条的规定,行政处罚的对象是违法行为的当事人。

因此,在确定当事人时,必须根据违法行为的实际情况,确定违法行为的实施主体。

2. 主体原则行政处罚的当事人是指直接承担违法行为责任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根据行政处罚法第十七条和十八条的规定,对于违法行为的实施主体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应当以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名称作为当事人;对于违法行为的实施主体是自然人的,应当以自然人的姓名作为当事人。

3. 个别原则根据行政处罚法第十九条的规定,行政处罚要以个别化原则进行,即对于违法行为的实施主体不应当因为与其他违法行为实施主体同名或者相同,就一律认定为同一个当事人。

二、确定当事人的方法在行政处罚中,确定当事人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 联系明当事人可以通过提供联系明来证明自己的身份,例如提供联系、护照等法定证明文件。

2. 物证当事人可以通过提供相关物证来证明自己与违法行为之间的关系,例如合同、发票、通讯录等等。

3. 证人证言当事人可以通过提供证人证言来证明自己与违法行为之间的关系,例如请亲友、同事等知情人作证。

4. 政府部门记录行政执法部门可以通过查询政府部门的相关记录来确定当事人,例如户籍信息、企业注册信息等。

三、当事人的争议解决在确定当事人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当事人的身份争议。

对于这种情况,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解决:1. 面谈调查行政执法部门可以与当事人进行面谈调查,了解事实情况,进一步核实当事人的身份。

2. 调取证据行政执法部门可以调取相关证据,如银行流水、方式记录等,以进一步验证当事人的身份。

3. 多方协商在当事人的身份争议情况下,可以进行多方协商,尝试达成共识,解决纠纷。

行政案件当事人法律规定(3篇)

行政案件当事人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行政案件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案件。

在行政案件中,当事人是指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承担义务,并因行政行为而产生权利义务纠纷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行政案件的当事人享有一定的法律地位和权利,同时也承担相应的义务。

本文将就行政案件当事人的法律规定进行详细阐述。

二、行政案件当事人的范围1. 公民公民作为行政案件的当事人,包括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

公民作为当事人,可以是原告、被告或者第三人。

2. 法人法人作为行政案件的当事人,包括企业法人、事业单位法人、社会团体法人等。

法人作为当事人,可以是原告、被告或者第三人。

3. 其他组织其他组织是指依法成立,但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组织。

其他组织作为行政案件的当事人,可以是原告、被告或者第三人。

三、行政案件当事人的权利1. 原告的权利(1)起诉权:原告有权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2)陈述权:原告有权向人民法院陈述自己的意见和理由。

(3)举证权:原告有权提供证据证明自己的主张。

(4)申请回避权:原告有权申请审判人员、书记员等回避。

(5)上诉权:原告不服一审判决的,有权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2. 被告的权利(1)答辩权:被告有权对原告的起诉进行答辩。

(2)提供证据权:被告有权提供证据证明自己的行为合法。

(3)申请回避权:被告有权申请审判人员、书记员等回避。

(4)上诉权:被告不服一审判决的,有权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3. 第三人的权利(1)参加诉讼权:第三人有权参加诉讼,对原告、被告之间的争议发表意见。

(2)提供证据权:第三人有权提供证据证明自己的主张。

(3)申请回避权:第三人有权申请审判人员、书记员等回避。

(4)上诉权:第三人不服一审判决的,有权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四、行政案件当事人的义务1. 原告的义务(1)依法起诉:原告应当依法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行政处罚中如何确定当事人

行政处罚中如何确定当事人

行政处罚中如何确定当事人行政处罚中如何确定当事人行政处罚中如何确定当事人在很多行政机关进行的行政处罚案件中,事实认定、证据、法律适用等方面都很准确,但由于当事人认定不当,最终行政处罚决定被烟草专卖局对其作出行政处罚,下面是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开头部分当事人:阳光副食店;地址:湖滨镇沿河路;经济性质:个体工商户,业主:刘胜利;、、、、、、、”分析:有些行政处罚决定书将个体工商户的字号认定为当事人,其实这是不对的,涉及个体工商户违法的,被处罚对象是业主,同时在法律文书上注明字号,但不能以字号为当事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46条规定:“在诉讼中,个体工商户的营业执照上登记的业主为当事人。

有字号的,应在法律文书中注明登记的字号。

”按照这一规定,此案的当事人不是“阳光副食店”,而是刘胜利。

正确的表述应当是:“当事人:刘胜利,阳光副食店业主;住址:湖滨镇沿河路。

2、承包经营中违法,当事人确定。

案例:某市红星机械厂将食堂承包给职工张某,因该集体食堂在卖饭时销售非法生产的卷烟,烟草专卖局对食堂进行行政处罚。

但该单位食堂承包者张某不服处罚,向上级烟草专卖局申请复议后,又上诉法院。

经审理判决,行政处罚因主体不当而被撤销。

分析:根据《行政处罚法》第三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并由行政机关依照本法规定的程序实施。

这说明行政处罚的对象只能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烟草专卖局作出的行政处罚相对人是“红星机械厂食堂”,该食堂非公民、法人,且不具备《民事诉讼法》第49条规定的“其他组织”的法定条件,因此把“某单位食堂”作为行政处罚相对人,行政处罚主体不适合。

对单位内部的机构进行出租、承包,如学校食堂出租或承包给个人或其他单位经营,对当事人的认定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是承租人租用单位场所或者单位对外承包给他人,并以承租或承包人自己名义经营的,以承租、承包人为当事人;二是承租人以出租人名义经营或者以双方共同名义经营的,以出租人为当事人;三是内部人员承包,并以发包人的名义经营,而实际是承包人自己经营的,一般情况仍然以发包人作为当事人。

行政处罚当事人的认定与意义

行政处罚当事人的认定与意义

行政处罚当事人的认定与意义行政处罚当事人的认定与意义摘要行政处罚当事人的认定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

认定当事人的标准和程序,能够确保行政处罚的公正性和合法性,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本文将从认定当事人的原则、方法和意义等方面进行探讨。

1. 引言行政处罚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违法行为的主体采取的一种强制措施。

认定行政处罚当事人的意义在于增强行政处罚的法治性和可信度,确保公正、公平、公开的行政处罚活动。

2. 行政处罚当事人的认定原则行政处罚当事人的认定应遵循以下原则:独立性原则:认定当事人应独立于行政机关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确保公正性;依法原则:认定当事人应基于法律规定和证据,确保合法性;公示公告原则:认定当事人应在适当的时机进行公示和公告,维护透明度和公正性。

3. 行政处罚当事人的认定方法行政处罚当事人的认定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询问调查法:行政机关可以与相关当事人直接进行询问和调查,获取必要的证据;证据收集法:行政机关可以通过取证、调取相关资料等方式,收集相关证据;鉴定评估法:行政机关可以委托专业机构进行鉴定评估,以确定当事人的相关责任。

4. 行政处罚当事人的意义行政处罚当事人的认定具有以下重要意义:维护社会秩序:认定当事人有助于制止违法行为,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个人权益:认定当事人能够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避免无辜人员受到冤罪;完善法治体系:认定当事人有助于构建完善的法治体系,提高行政处罚的法治水平;规范行政执法:认定当事人能够规范行政执法活动,提高执法的科学性和公信力。

5. 结论行政处罚当事人的认定是现代社会行政处罚活动的重要环节。

通过遵循认定原则和采用科学合理的认定方法,能够确保行政处罚的公正性和合法性,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为了进一步推进行政处罚工作的科学发展,还需要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机制,加强行政执法的规范化和监督。

卫生行政处罚中当事人的认定问题分析

卫生行政处罚中当事人的认定问题分析

卫生行政处罚中当事人的认定问题分析卫生行政处罚中当事人的认定对处罚的成立至关重要,在有些情况下,当事人情况复杂较难认定。

本文论证了认定当事人的一般原则,并就个体工商户、单位内部机构、个人合伙、企业法人分立、合并或撤销后实施处罚时当事人的认定作了探讨。

卫生行政处罚是卫生监督执法的重要手段,而正确认定卫生行政处罚当事人的法律意义重大,它关系到卫生行政处罚的合法性。

在很多执法实践中,违法行为人比较复杂,为正确认定行政处罚的当事人带来困难,本文试着就卫生行政处罚中当事人的认定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卫生行政处罚当事人是指因实施了违反卫生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而被行政机关依法实施行政处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行政处罚法》第三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并由行政机关依照本法规定的程序实施。

”可见,行政处罚当事人共有三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具体办案实践中,认定当事人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1)实施了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违法行为,当事人的行为侵害了行政法调整的生产与生活的社会关系与社会秩序,实践中这方面比较容易认定,一方面是看其违法行为的危害性,即其行为对卫生行政法律保护的社会关系或卫生行政法律确立的秩序造成了损害;另一方面就是其行为的违法性,即违反了卫生行政法律、法规或规章。

(2)具有行政处罚责任能力,“行政处罚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辨识与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它与行为人年龄和精神状况有关,也关系到处罚的成立与否,对此《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五、二十六条作了规定。

但办案实践中情况复杂,有时对当事人的认定较难,笔者在此着重讨论以下几种情况下当事人的认定。

1个体工商户实施违法行为时行政处罚当事人的认定对这种情况当事人的认定不能一概而论,《民法通则》第二十六条规定“公民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依法经核准登记,从事工商业经营的,为个体工商户。

个体工商户可以起字号。

浅谈行政处罚相对人的确定

浅谈行政处罚相对人的确定

浅谈行政处罚相对人的确定浅谈行政处罚相对人的确定一、引言:行政处罚是行政机关对违法违规行为的一种行政裁决措施,对于确保社会秩序与公共利益的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而确定行政处罚的相对人则是行政处罚程序的重要环节,关系到行政处罚的合法性与公正性。

本文将就行政处罚相对人的确定进行详细讨论。

二、行政处罚相对人的概念:行政处罚相对人是指被行政机关认定为违法违规行为的主体,并对其作出行政处罚的对象。

相对人可以是个人、法人、其他组织或者单位。

三、行政处罚相对人的确定原则:1. 法定原则:行政处罚相对人的确定必须以法律为准绳,不能随意变动。

行政机关在确定相对人时,必须参照像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标准与程序进行。

2. 事实原则:行政处罚相对人的确定必须基于客观的事实证据,不能凭主观猜测或者猜测,确保行政处罚的真实性与有效性。

3. 公正原则:行政处罚相对人的确定需要遵循公正、公平的原则,不能偏袒一方,确保行政处罚的公正性与权威性。

四、行政处罚相对人的确定程序:1. 立案阶段:行政机关在接到违法举报或者发现违法行为后,通过初步调查核实是否属实,并确定涉嫌违法的相对人。

2. 事实认定阶段:行政机关在行政处罚程序中,通过审查证据、听取当事人的陈述与申辩,以及相关证人证言等,对违法事实进行认定,并确定相对人。

3. 行政处罚决定阶段:行政机关在认定事实后,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违法事实和性质进行分析,决定适合何种行政处罚方式,并对相对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五、行政处罚相对人的救济途径:1. 行政复议:相对人可以通过向上级行政机关进行复议,要求撤销或者改变行政处罚决定。

2. 行政诉讼:相对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行政处罚决定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并请求撤销行政处罚决定。

六、附件本所涉及附件如下:1. 《行政处罚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3. 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文件七、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如下:1. 行政处罚:行政机关对违法违规行为的一种行政裁决措施。

新《行政处罚法》之49:行政处罚当事人的确定——以违法建设案件为例

新《行政处罚法》之49:行政处罚当事人的确定——以违法建设案件为例

新《行政处罚法》之49:行政处罚当事人的确定——以违法建设案件为例如何准确认定行政处罚当事人,历来是行政执法实践中的难点。

行政处罚法将行政处罚对象统称为“当事人”,这与《治安管理处罚法》同时使用“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人”“被处罚人”,《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同时使用“当事人”“违法行为人”“被处罚人”显然不同。

因为,行政处罚法是规范共同行政行为的一般法律。

《行政处罚法》(2021年修订)中,“当事人”先后出现71次,足见其举足轻重之地位。

违法建设不同于一般的行政违法行为——由于违法建(构)筑物及设施的不动产的特性,其历史跨度较长,经常出现行为人和占有人分离的复杂情况,比如违法建设经过继承、交易、赠与,或者承租人搭建后解约、行为人死亡或解散、破产等,导致当事人难以查明或查明后无法继续查处。

司法实践对此认识不一,出现了口径不一甚至完全相反的裁判。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一)厦门市海沧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与杨某某城建行政非诉纠纷案——(2014)海执审字第47号【基本案情】2010年初,厦门市海沧区文圃花园1号楼102室原业主在装修过程中,未经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在该室东南侧(小区公共部位)搭建构筑物一处,一层,铁皮结构,建筑面积4㎡;并安装卷帘门一处,面积4㎡。

2013年9月杨某某购得该室产权,2013年10月未经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在该室东南侧外墙破墙开门一处,拆除墙体面积5㎡。

杨某某的行为违反了《厦门市城市规划条例》第三十四条第二款、《厦门市物业管理若干规定》第二十九条第二款之规定,海沧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于2014年1月27日以杨某某未经批准违法建设为由,依据《厦门市经济特区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规定》第五条第(二)项、《厦门市城市规划条例》第五十五条第(九)项、《厦门市物业管理若干规定》第四十六条第一款之规定,作出厦海城执罚字(2014)9号《行政处罚决定书》:(1)责令杨某某于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自行拆除上述违法构筑物,恢复房屋原貌;(2)处以罚款人民币3万元。

行政处罚中的当事人怎么确定

行政处罚中的当事人怎么确定

行政处罚中的当事人怎么确定当事人的确定是行政处罚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行政当局来说,准确定义和确定当事人非常关键。

以下是行政处罚中确定当事人的流程和方法。

一、行政处罚的定义和范围行政处罚是国家行政机关为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行政管理秩序,对违反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人给予的一种强制性制裁措施。

行政处罚的范围包括违反法律、法规、规章的个人、企事业单位等。

二、行政当局的权责和程序作为行政处罚的执行主体,行政当局需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其权责和程序。

在确定当事人时,行政当局应遵循以下程序:1. 收集证据:行政当局应对违法行为进行调查,收集相关证据。

2. 事实认定:行政当局根据收集到的证据对违法行为进行事实认定。

3. 法律适用:行政当局对违法行为应当进行法律适用,确定适用的法律、法规、规章等。

4. 当事人确认:行政当局在初步认定违法行为后,应将当事人确认为处罚对象。

5. 前置告知程序:行政当局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将处罚事项告知当事人,并告知其享有的权益和申辩的途径。

6. 申辩听证:当事人享有申辩权利,行政当局应当给予当事人充分的申辩时间和机会,可以进行听证程序。

7. 最终确认:行政当局应根据申辩情况,最终确认当事人的身份,并做出行政处罚决定。

三、确定当事人的方法和依据行政当局在确定当事人时,可以运用以下方法和依据:1. 证据调查:行政当局应当通过调查取证,收集相关证据来确定违法行为的当事人。

2. 询问讯问:行政当局可以向相关人员进行询问和讯问,以确定当事人。

3. 监督举报:行政当局可以接受监督举报,从中获取线索,判断违法行为的当事人。

4. 相关档案:行政当局可以查阅相关档案资料,确定违法行为的当事人。

5. 证据链分析:行政当局可以通过证据链的分析,追溯违法行为的来源和当事人。

四、附件:本所涉及附件如下:1. 违法行为证据材料。

2. 相关当事人的身.分.挣明、营业执照等。

3. 调查报告和调查记录。

五、法律名词及注释:1. 行政处罚:指国家行政机关为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行政管理秩序,对违反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人给予的一种强制性制裁措施。

行政处罚中如何确定当事人

行政处罚中如何确定当事人

行政处罚中如何确定当事人一、前言本文档旨在介绍行政处罚中如何确定当事人,包括什么情况下视为当事人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实践案例等内容,以便读者深入了解行政处罚的相关要求和实践方法。

二、如何确定当事人1. 当事人的定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当事人是指受行政处罚决定直接责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 建立起当事人和处罚对象的界限。

在行政处罚中,要将当事人与处罚对象区分开来。

处罚对象是指实施违法行为的单位或者个人,而当事人则是指与违法行为有关的被处罚单位或者个人。

3. 采取公示制度。

在行政处罚中,有时候需要采取公示制度来找到当事人。

比如,对于严重的影响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的违法行为,可以通过媒体公告等方式,寻觅当事人。

4. 充分调查取证。

在行政处罚中,必须通过充分的调查取证来确定当事人。

这包括采集、整理、分析、核实相关证据和证明材料,以确定行为人的身份和相关责任。

5. 个人和公司分开。

在行政处罚中,要将个人和公司分开处理。

对于个人,通常会要求其亲自出庭作证;而对于公司,则需要查看其相关文件和记录,判断其是否存在违法行为。

6. 听取当事人的意见。

在行政处罚中,在确认当事人身份后,必须听取其意见和申辩。

这有助于确保程序合法并保护当事人的权益。

三、相关的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该法规定了行政处罚中的基本原则、程序和要求等。

2.《中央纪委办公厅关于规范党员干部受处分的有关问题的通知》该通知规定了党员干部受到党内处分的程序和要求等。

3.《中央纪委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监督工作的意见》该意见规定了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的基本原则和要求等。

四、案例分析1. 大连美达首饰有限公司2022年,大连美达首饰有限公司的一位员工在工作期间,违反公司规定私自取走公司珠宝饰品。

该公司被行政处罚,并且负责人和当事人也受到相应的处理。

2. 湖南省公安厅2022年,湖南省公安厅因为办理涉嫌走私案时并未找到其当事人,导致案件处理滞后,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行政处罚中当事人的名称

行政处罚中当事人的名称

行政处罚中当事人的名称
行政处罚决定书中当事人名称(即罚没款票据中当事人名称)要准确。

根据明说诉讼法的有关规定,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按一下原则载明当事人名称:
当事人为公民的,应标识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住所等基本情况,与居民身份证的情况相一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公民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依法经核准登记,从事工商经营的,为个体工商户,应属于公民的范畴。

个体工商户成为行政相对人时,可以仅以户主正式姓名作为行政相对人名称,也可以在户主正式姓名后面加其商号或者字号一起作为行政相对人名称,但不能仅以商号如XX经销部作为行政相对人名称。

);当事人为法人或者依法设立的其他组织的,应与营业执照或者登记文件上的名称一致;当事人为没有领取营业执照的法人分支机构的,以设立该分支机构的法人为当事人;个体工商户以营业执照上登记的业主为当事人,有字号的,应在法律文书中同事注明登记的字号,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登记而未登记即以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名义进行民事活动,或者他人冒用法人、其他组织名义进行民事活动,或者法人、其他组织依法终止后仍以其名义进行民事活动的,以直接责任人为当事人。

行政处罚中如何确定当事人

行政处罚中如何确定当事人

行政处罚中如何确定当事人
行政处罚是国家对违反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行为进行惩罚的一种行政处理方式。

在确定当事人方面,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定义当事人的范围和界限
在行政处罚中,当事人是指违反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主体,可以是个人、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

在确定当事人时,需要明确违法行为的主体,以便对其进行行政处罚。

2. 根据事实认定当事人
行政处罚决定的基础是对违法事实的认定,需要通过调查取证等手段收集相关证据。

根据事实来认定当事人,并区分其在违法行为中的责任程度。

3. 考虑法律责任
当事人在行政处罚中承担不同的法律责任,根据违法行为的性质和情节,可以给予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产停业、吊销执照等不同的处罚措施。

4. 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在行政处罚中,当事人享有合法的权益保护。

当事人有权利进行申辩,提供证据和理由,对所受处罚进行申诉。

行政机关也应当依法保障当事人的申诉权利,并及时作出复核决定。

5. 强化行政执法的规范性
确定当事人需要在规范的行政执法程序下进行。

行政执法机关应当依法行使职权,公正、公平地对当事人进行调查、认定和处罚决定。

行政执法人员也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不得滥用职权或者泄露当事人的隐私信息。

,行政处罚中的当事人确定是一个严肃而复杂的过程,需要依法依规进行。

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确保行政执法的规范性,是确定当事人的重要原则和目标。

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行政处罚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果和作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行政处罚如何确定违法当事人

行政处罚如何确定违法当事人

⾏政处罚如何确定违法当事⼈
⾏政处罚应当由是否违反⾏政管理秩序的⾏为来确定违法当事⼈。

关于⾏政处罚如何确定违法当事⼈的问题,下⾯由店铺⼩编为您详细解答。

⼀、⾏政处罚如何确定违法当事⼈
1、⾏政处罚应当由是否违反⾏政管理秩序的⾏为来确定违法当事⼈。

根据《⾏政处罚法》的有关规定,公民、法⼈或者其他组织违反⾏政管理秩序的⾏为,应当给予⾏政处罚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并由⾏政处依照本法规定的程序实施。

2、法律依据:《中华⼈民共和国⾏政处罚法》
第四条规定,公民、法⼈或者其他组织违反⾏政管理秩序的⾏为,应当给予⾏政处罚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并由⾏政处依照本法规定的程序实施。

第五条规定⾏政处罚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

设定和实施⾏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

对违法⾏为给予⾏政处罚的规定必须公布;未经公布的,不得作为⾏政处罚的依据。

《⾏政诉讼法》第三条规定,公民、法⼈或者其他组织违反⾏政管理秩序的⾏为,应当给予⾏政处罚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并由⾏政处依照本法规定的程序实施。

没有法定依据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政处罚⽆效。

⼆、⾏政处罚的种类
1、警告、通报批评;
2、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法财物;
3、暂扣许可证件、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
4、限制开展⽣产经营活动、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
5、⾏政拘留;
6、法律、⾏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政处罚。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它问题可以点击下⽅按钮咨询,或者到店铺咨询专业律师。

行政处罚中如何确定当事人

行政处罚中如何确定当事人

行政处罚中如何确定当事人行政处罚中如何确定当事人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对违法行为人作出的行政强制措施,旨在维护国家法律的权威和公共利益的实现。

在行政处罚过程中,确定当事人的身份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步骤。

下面将介绍在行政处罚中如何确定当事人的相关规定和程序。

基本原则1. 公平公正原则:行政处罚依法进行,遵循公平公正原则,对当事人一律平等对待,不歧视、不偏袒。

2. 依法行政原则:行政处罚必须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进行,当事人的权益应受到充分保护。

确定当事人的程序1. 调查取证阶段行政机关在接到违法举报或发现违法行为后,开始进行调查取证的工作。

在此阶段,行政机关会收集相关证据材料,包括书证、物证、证人证言等,以确定违法行为及当事人。

2. 召开听证会行政机关在依法收集到证据材料后,可以召开听证会。

听证会是为了听取当事人的申辩意见和辩解理由,进一步核实事实和证据,确保当事人的申辩权。

3. 发出行政处罚决定根据收集到的证据材料和听证会的结果,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发出行政处罚决定。

行政处罚决定中应当明确罚款数额、整改要求等相关内容,并告知当事人可以进行申诉的权利。

4. 申诉和复议阶段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时,可以依法提起申诉或者请求行政复议。

在申诉和复议的过程中,当事人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理由,行政机关会重新审查相关证据材料,并根据法律法规作出决定。

5. 行政诉讼阶段如果当事人仍不接受申诉和复议的决定,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在行政诉讼的过程中,法院会根据法律规定并独立裁判,判断行政机关的行为是否合法,并作出最终裁决。

在行政处罚中,确定当事人的程序符合公平公正的原则,并且经历了调查取证、召开听证会、发出行政处罚决定、申诉和复议以及行政诉讼等多个阶段。

这一系列程序的目标是确保行政处罚的合法性和公正性,保护当事人的权益,维护社会的法律秩序和公共利益。

行政处罚中如何确定当事人

行政处罚中如何确定当事人

行政处罚中如何确定当事人行政处罚中如何确定当事人一、概述行政处罚是国家机关对违法或违规行为的当事人采取的惩罚措施。

确定当事人的工作是行政执法部门必须进行的重要环节,本文将详细介绍行政处罚中如何确定当事人的相关流程和方法。

二、当事人的认定原则在确定当事人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 实施违法行为:当事人必须是实施违法行为的主体,行为必须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或政府部门的指导性文件。

2. 故意或过失:当事人的违法行为可能是故意的,也可能是过失的,但无论如何,都应具备违法的主观故意或过失行为。

3. 法定主体地位:当事人必须是法律明确规定的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以及其他组织。

4. 直接责任:当事人应为违法行为的直接责任人,而非间接责任人。

三、确定当事人的流程1. 发现与收集证据:行政执法部门应通过调查、勘验、取证等手段从事实中找到违法行为的证据,包括现场勘查记录、调查笔录、证人证言、视频监控等。

2. 调查取证:行政执法部门根据收集到的证据,在调查过程中对当事人进行询问、讯问,并记录相关内容。

4. 权益保障:行政执法部门在调查过程中应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如提供申辩材料复印件、通知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等。

5. 综合评估:行政执法部门根据调查取证、当事人申辩等相关材料进行综合评估,判断当事人是否构成违法行为,并据此作出处理决定。

四、确定当事人的方法1. 以事实为根据:在对当事人进行认定时,应以客观事实为根据,依据调查取证中获得的证据来判断当事人的主体身份。

2. 依法定标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中明确的规定,确定和适用行政处罚的标准,依法对当事人进行认定。

3. 听证程序:对于涉及重大行政处罚的案件,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组织听证会,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进一步确定当事人的违法行为。

五、本文档所涉及的附件如下:1. 行政处罚法律依据相关文件备份;2. 调查取证相关材料备份;3. 当事人申辩意见及相关答复备份;4. 综合评估报告备份。

如何确定行政处罚的“当事人”

如何确定行政处罚的“当事人”

如何确定行政处罚的“当事人”
何云福
【期刊名称】《监督与选择》
【年(卷),期】2007(000)012
【摘要】《行政处罚法》提出了行政处罚“当事人”(即行政相对人,执法实务中又称“相对人”)的概念。

依据《行政处罚法》的程序规定,行政机关可以向当事人以及其他有关人员调查、收集证据,但是行政机关作出的处罚决定只能是针对当事人。

并且只有当事人有陈述、申辩的权利,有要求听证的权利。

因此,质监执法部门在实施行政处罚时一定要注意区分程序中的“当事人”和其他有关人员。

【总页数】2页(P30,27)
【作者】何云福
【作者单位】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监督处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922.11
【相关文献】
1.论行政处罚中当事人的申辩权--对行政处罚听证程序的几点思考 [J], 谢生华
2.如何确定行政处罚的“当事人” [J], 何云福
3.浅析动物卫生行政处罚当事人的认定 [J], 夏海山
4.关于对行政处罚当事人申请延期或分期缴纳罚款的思考 [J], 孔丹;刘涛;虞洁红;李政林;郑洋
5.行政处罚中当事人放弃听证权的难题与求解 [J], 李建飞; 郭晓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政处罚中如何确定当事人
在很多行政机关进行的行政处罚案件中,事实认定、证据、法律适用等方面都很准确,但由于当事人认定不当,最终行政处罚决定被法院撤销,下面对一些常见的主体确定进行探讨。

1、个体工商户违法的当事人确定。

案例:阳光副食店因不在当地烟草公司进货,某县烟草专卖局对其作出行政处罚,下面是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开头部分
当事人:阳光副食店;地址:湖滨镇沿河路;经济性质:个体工商户,业主:刘胜利;、、、、、、、”分析:有些行政处罚决定书将个体工商户的字号认定为当事人,其实这是不对的,涉及个体工商户违法的,被处罚对象是业主,同时在法律文书上注明字号,但不能以字号为当事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46条规定:“在诉讼中,个体工商户的营业执照上登记的业主为当事人。

有字号的,应在法律文书中注明登记的字号。

”按照这一规定,此案的当事人不是“阳光副食店”,而是刘胜利。

正确的表述应当是:“当事人:刘胜利,阳光副食店业主;住址:湖滨镇沿河路。

2、承包经营中违法,当事人确定。

案例:某市红星机械厂将食堂承包给职工张某,因该集体食堂在卖饭时销售非法生产的卷烟,烟草专卖局对食堂进行行政处罚。

但该单位食堂承包者张某不服处罚,向上级
烟草专卖局申请复议后,又上诉法院。

经审理判决,行政处罚因主体不当而被撤销。

分析:根据《行政处罚法》第三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并由行政机关依照本法规定的程序实施。

这说明行政处罚的对象只能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烟草专卖局作出的行政处罚相对人是“红星机械厂食堂”,该食堂非公民、法人,且不具备《民事诉讼法》第49条规定的“其他组织”的法定条件,因此把“某单位食堂”作为行政处罚相对人,行政处罚主体不适合。

对单位内部的机构进行出租、承包,如学校食堂出租或承包给个人或其他单位经营,对当事人的认定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是承租人租用单位场所或者单位对外承包给他人,并以承租或承包人自己名义经营的,以承租、承包人为当事人;二是承租人以出租人名义经营或者以双方共同名义经营的,以出租人为当事人;三是内部人员承包,并以发包人的名义经营,而实际是承包人自己经营的,一般情况仍然以发包人作为当事人。

本案中考虑到内部承包的性质,应把红星机械厂作为处罚当事人比较合适。

3、法人分支机构违法的主体确定。

案例:家家乐超市是一家连锁型超市,有法人资格,09年在新水镇设立分店,没有办理营业执照,但领有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

开业一个月,就因违法被当地烟草专卖局查获,烟草专卖局对家家乐超市新水镇分店作出了罚款的行政
处罚。

分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41条规定:“法人非依法设立的分支机构,或者虽依法设立,但没有领取营业执照的分支机构,以设立该分支机构的法人为当事人”。

本案中,家家乐超市新水镇分店属于没有领取营业执照的分支机构,不能成为《行政处罚决定书》的被处罚人,真正的处罚相对人是家家乐超市。

如果家家乐超市新水镇分店领取了营业执照,处罚性相对人就是家家乐超市新水镇分店。

4、法人单位违法的主体确定。

案例:红光商店是刘某、张某和王某出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经营烟酒百货,刘某是经理和法定代表人。

该商店因无证批发被当地烟草专卖局查处,在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时,当事人一栏填写的是:红光商店经理刘某,刘某不服引发争议。

分析:在行政处罚中,被处罚对象要么为单位,要么为个人,将单位和个人一并作为被处罚对象明显不当。

本案中红光商店是法人,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因而应将红光商店作为被处罚主体。

5、登记的业主与实际经营者不一致时当事人确定案例:王某将其经营的烟酒店转让给刘某,双方约定房屋、柜台和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给刘某使用。

刘某随即对外开展经营,后因销售非法生产的卷烟被当地烟草专卖局查处。

在被处罚时应以谁作为被处罚主体,内部发生争议。

分析:刘某与王某尽管约定,定房屋、柜台和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给刘某使用,但实际上是一种租赁场地、设施的租赁关系,个体工商户业主将烟草专卖
零售许可证转让他人,是违法的,也是无效的。

刘某在没有办理烟草专卖零售许可的情况下,即以王某名义对外开展卷烟零售,属无证经营行为,王某构成擅自转让、出租、出借许可证的行为,双方都理应受到行政处罚。

问题是,销售非法生产的烟草专买品行为的违法主体应该处罚谁。

在专卖执法实践中,由于个体工商户业主事实上已不经营,一般不会在经营场所,也很难找到他。

这给执法人员调查案情,收集证据带来困难,登记保存通知书、处罚告知书和处罚决定书等法律文书也无法直接送达,甚至难以执行,这都使处罚工作陷入被动。

相反的是,实际经营者则容易找到,把实际经营者作为被处罚主体,有利于案件调查,也容易执行。

所以,笔者认为可以参考《民诉意见》第46条第2款:“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上登记的业主与实际经营者不一致的,以业主和实际经营者为共同诉讼人”的规定,在处罚实践中,将登记业主和实际经营人列为共
同当事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