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空火箭探测系统简介
介绍航天探测器说明文
介绍航天探测器说明文航天探测器是指利用航天技术研制的用于探测外层空间的无人飞行器。
它可以携带各种科学仪器,执行各种科学任务,包括对太阳系和宇宙中的行星、卫星、恒星、星云和星系等进行观测、探索和研究,以及进行空间环境监测、科学实验和技术验证等。
航天探测器通常包括着陆器、轨道飞行器和巡航器等不同类型,其任务包括土星环境、火星地貌以及木星大气的探测。
我们来介绍一下航天探测器的类型。
根据其任务和执行方式的不同,航天探测器可以分为着陆器、轨道飞行器和巡航器等不同类型。
着陆器是一种能够在外层空间天体表面降落并进行科学实验和观测的探测器。
其主要任务是对天体表面的地质构造、矿产资源、地貌特征和大气环境等进行研究和勘测。
着陆器通常配备有摄像机、光谱仪、气象仪、取样设备等科学仪器,可以实现对目标天体表面的多方位、多角度的观测和探测。
轨道飞行器是一种能够在目标天体围绕轨道上飞行并执行科学任务的探测器。
其主要任务包括对目标天体的大气组成、地表形态、磁场结构、重力场分布等进行观测和研究,同时还可以执行对目标天体表面特征的高分辨率成像和立体测绘任务。
巡航器是一种能够在太空中进行巡航和飞行任务的探测器,它可以飞越不同的目标天体,对太阳系中的不同天体进行观测、探测和研究。
巡航器具有较大的飞行速度和较强的飞行能力,可以在太空中进行长时间的飞行和观测任务。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一下航天探测器的科学任务。
一是对太阳系中的行星、卫星、彗星、小行星等目标天体进行观测和探测。
航天探测器可以通过携带各种科学仪器,实现对目标天体的表面形态、地质构造、大气成分、磁场结构、重力场分布等多方位、多角度的观测和研究,为人类更深入地了解太阳系中的各种天体提供重要的科学数据和信息。
二是进行空间环境监测和科学实验。
航天探测器可以携带各种空间环境监测仪器,对太空中的辐射、粒子流、磁场、等离子体等进行实时监测和观测,为人类未来在太空中的探索和开发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航空航天工程师的航天器探测技术
航空航天工程师的航天器探测技术航空航天工程师在航天器探测技术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
航天器探测技术是指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对航天器进行详细观测和分析,以获取有关宇宙、地球或其他天体的信息和数据。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航天器探测技术及其在航空航天工程中的作用。
一、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使用传感器和仪器,对航天器所处环境进行远距离观测和测量的技术。
航天工程师可以利用遥感技术获得航天器所在位置的详细信息,包括大气层的组成、地表的地貌和植被覆盖等。
这些信息对于航天器的轨道规划、姿态控制以及探测任务的顺利开展至关重要。
二、测量技术测量技术在航天器探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航天工程师可以利用测量技术对航天器的速度、位置、质量和姿态等进行精确测量。
这些测量结果可以帮助工程师们优化航天器的设计,改善其性能和稳定性。
同时,测量技术也能够为航天任务的执行提供高精度的数据支持,保证任务的准确实施。
三、成像技术成像技术是指通过摄像仪、雷达等设备对目标进行获取影像或图像的方法。
航天工程师可以利用成像技术获取航天器周围环境的具体图像,以便更好地了解目标天体的特征和构成。
这些图像的分析和解读对于航天任务的执行和结果分析至关重要,能够为工程师提供更准确的数据支持。
四、控制技术控制技术是指对航天器进行精确控制和调整的技术手段。
航天工程师需要通过控制技术对航天器的运动、姿态和轨道等进行精确掌控,以确保航天器能够按照任务要求进行准确的探测。
这需要工程师掌握先进的控制算法和方法,以提高航天器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
航空航天工程师在航天器探测技术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航天器探测技术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航天工程师将继续致力于发展更先进的技术手段,以适应日益复杂的航天探测任务。
总结一下,航空航天工程师在航天器探测技术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遥感技术、测量技术、成像技术和控制技术等手段,航天工程师能够对航天器进行准确观测和测量,为航天任务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支持。
火星探测仪的工作原理
火星探测仪的工作原理火星探测器是一种被发送到火星表面或大气中的无人空间探测器,目的是研究和探索火星的气候、地质和生物学特征。
火星探测仪的工作原理涉及很多方面,包括发射、飞行、着陆、运行以及数据收集和传输等。
火星探测仪的工作原理首先涉及发射。
发射火星探测器需要利用火箭技术将探测器送入太空。
发射时,火箭将火星探测仪带离地球,并将其送入地球轨道。
然后,做好跳板并直接向火星飞行。
火星探测仪的工作原理还涉及飞行。
一旦探测器离开地球,并进入火星轨道,它将处于微重力环境中,这要求探测器具备接近真空的环境适应能力。
太阳能电池是探测器提供能量的关键设备,它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供火星探测仪使用,并将其储存在电池中以供夜间或其他需要时使用。
飞行过程中,还需要保持稳定的通信和地球导航系统以确保探测器与地球之间的信息传输和引导。
火星探测仪的工作原理还包括着陆。
一旦火星探测器到达火星附近,着陆器会进入火星的大气层并开始减速。
通过使用射弹下降器、破碎机和气囊等措施,着陆器可以成功降落在火星表面上。
着陆器是一种高度工程化的设备,必须经过仔细设计和精确控制,以确保成功着陆和其它器具如月球车等安全展开。
火星探测仪的工作原理还涉及运行。
火星探测器在火星表面上运行一段时间,它将执行一系列的任务,包括进行气象观测、地质勘测、地表探测、采样和分析等。
为了实现这些任务,火星探测器配备了各种科学仪器和设备,如天文摄影机、显微镜、光谱仪、气象站、探测机械臂等。
这些仪器可以获取关于火星环境、气候和地质特征的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探索和分析。
最后,火星探测仪的工作原理还涉及数据收集和传输。
火星探测器收集到的数据将会被储存和传输回地球,以供科学家们进一步研究和分析。
探测器上配备了数据存储设备以存储数据,并通过无线通信设备将数据传输回地球。
通过地球上的天线和通信网络,科学家们可以接收到从火星探测器发送回的数据。
这些数据将有助于科学家们更好地理解火星的气候、地质和生物学特征。
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工程的五大系统
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工程的五大系统绕月卫星工程系统是由绕月卫星、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和地面应用等五大系统组成。
其中绕月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负责研制,被命名为嫦娥一号,选用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总重量2350千克,设计寿命一年;运载火箭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负责研制,选用长征三号甲,火箭全长52.52米,最大直径3.35米,运载能力为2600千克,已有10多次全胜发射记录;发射场系统由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负责建设,选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改建一系列的发射工位;测控系统由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和总装测通所负责建设,以我国现有的3频段航天测控网为主,辅以甚长基线干涉(VLBI)天文测量系统组成;地面应用系统由中科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负责研制和建设,由数据接收、运行管理、数据预处理、数据管理、科学应用与研究五个分系统组成。
嫦娥一号绕月卫星嫦娥一号平台以中国已成熟的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为基础进行研制,星体尺寸为2000毫米×1720毫米×2200毫米,并充分继承中国资源二号卫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等卫星的现有成熟技术和产品,进行适应性改造。
所谓适应性改造就是在继承上的创新,突破一批关键技术。
嫦娥一号星体为立方体,两侧各有一个太阳帆板,最大跨度达18.1米,重2350千克,工作寿命一年。
它将运行在距月球表面200千米的圆形极轨道上。
该卫星平台由结构分系统、热控分系统、制导,导航与控制分系统、推进分系统、数据管理分系统、测控数传分系统、定向天线分系统和有效载荷等9个分系统组成。
这些分系统各司其职、协同工作,保证月球探测任务的顺利完成。
星上的有效载荷用于完成对月球的科学探测和试验,其它分系统则为有效载荷正常工作提供支持、控制、指令和管理保证服务。
根据我国探月卫星工程的四大科学目标,在嫦娥一号上搭载了8种24台件科学探测仪器,重130千克,即微波探测仪系统、γ射线谱仪、X射线谱仪、激光高度计、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太阳风离子探测器、CCD立体相机、干涉成像光谱仪。
介绍航天探测器说明文
介绍航天探测器说明文航天探测器是指用于探测外太空目标的无人航天器,它们可以携带各种科学仪器和设备,对目标进行观测、采集数据,并传回地球。
航天探测器的发展和应用对人类探索宇宙、拓展科学知识、应对地球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航天探测器的基本原理、分类、发展历程以及典型应用,并探讨其在未来的发展前景。
一、航天探测器的基本原理航天探测器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推进系统和科学仪器,进行对目标的观测、探测和研究。
探测器通过载人航天器或火箭等运载工具进入太空,到达预定目的地后,展开观测装置并开始执行任务。
由于大部分目标距离地球较远,探测器通常需要携带太阳能电池板或核能源作为能量来源。
为了确保探测器可以持续运行,科学家会在设计中考虑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
二、航天探测器的分类按照任务类型,航天探测器可分为行星探测器、微小行星探测器、空间望远镜、空间天文台等,不同的探测器具有不同的任务目标和科学任务要求。
根据探测器所属机构,航天探测器可分为国际航天探测器、国内航天探测器等;根据设计用途,探测器可分为地球探测器、外太空探测器等。
这些分类为我们理解和研究航天探测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三、航天探测器的发展历程航天探测器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至20世纪初,随着人类对宇宙探索的逐渐深入,航天探测器的功能和性能也不断得到提升。
20世纪50年代,苏联成功发射了“月球1号”探测器,实现了人类首次航天探测器到达月球的伟大壮举。
随后,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也相继研发并发射了一系列航天探测器,对太阳系各个行星进行了深入的探测和研究。
21世纪以来,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全球合作的加强,一系列新型航天探测器相继问世,包括火星探测器、小行星探测器、环境监测卫星等,为人类深入认识宇宙、探索未知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航天探测器的典型应用航天探测器在不同领域有着多种典型应用。
地球探测器可以用于气象观测、灾害预警、环境监测等;行星探测器可以用于对外太空目标的探测和研究;空间望远镜和空间天文台则可以用于地外星体的观测和研究。
天问一号探测器介绍
天问一号探测器介绍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火箭飞行约2167秒后,成功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我国行星探测第一步。
按照计划,中国将在本次火星探测任务中完成“环绕、着陆、巡视”三大任务。
本文将对天问一号探测器对今生往事进行介绍。
在对天问一号探测器介绍前,我们先欣赏几张图片: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天问奔向苍穹LOGO火星车一、名字对由来“天问”是中国行星探测任务名称,该名称源于屈原长诗《天问》,此诗从天地离分、阴阳变化、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一直问到神话传说乃至圣贤凶顽和治乱兴衰等历史故事,表现了作者对某些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以及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具有浓厚的道家色彩。
2020年4月24日,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系列”,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后续行星任务依次编号中国行星探测表达了中华民族对真理追求的坚韧与执着,体现了对自然和宇宙空间探索的文化传承,寓意探求科学真理征途漫漫,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
中国行星探测工程以“揽星九天”作为工程的图形标识。
太阳系八大行星依次排开,表达了宇宙的五彩缤纷,呈现科学发现的丰富多彩,饱含动感,气韵流动。
开放的椭圆轨道整体倾斜向上,展示了独特字母“C”的形象,代表了中国行星探测-China,体现着国际合作精神-Cooperation,标志着深空探测进入太空能力-C3。
这组意义深远的名称与图形标识将承载着中国人航天强国的梦想,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前往未至,发现未知。
二、首次选择火星作为探测目的地的原因火星(Mars)地球的近邻,西方称之为“战神玛尔斯”,在古代中国,人们称它为“荧惑”。
为什么为给这颗星球取这个名字呢?这是因为它在夜空中呈现红色,荧荧如火,在古人看来,它飘忽不定,亮度也常发生变化,似乎是上天在迷惑人类。
深空探测火星探测器和卫星项目介绍
深空探测火星探测器和卫星项目介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对宇宙空间的探索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其中,深空探测火星探测器和卫星项目无疑是引人瞩目的成就之一。
火星,作为地球第二个最相似的行星,一直以来都吸引着科学家深入探索。
在本篇文章中,将向您介绍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火星探测器和卫星项目。
1. 火星探测器项目:火星科学实验车(Curiosity)火星科学实验车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于2011年发射的火星探测器,也被称为“好奇号”探测器。
它是当前最大、最复杂的火星探测器,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进行长期火星探测的机器人。
“好奇号”搭载了一系列高科技仪器,包括地质学工具、化学实验室以及用于寻找迹象的地下水以及火星上是否有宜居条件的仪器。
它的主要目标是研究火星是否曾有利于生命存在的环境,并收集火星表面的岩石和土壤样本。
通过分析这些样本,科学家可以了解火星的地质历史、水文学和大气学等方面的信息,揭示这颗神秘星球的过去和未来。
2. 火星卫星项目: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Mars Orbiter Mission)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是印度航天研究组织(ISRO)于2013年成功发射的一颗火星卫星。
这是印度首次尝试火星探测,也是世界上第四个实现火星探测的国家。
该项目的主要目标是研究火星的大气层和表面地质,以提供更多关于火星历史和任务未来发展的信息。
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搭载了多项科学仪器,包括高分辨率照相机、光谱仪、大气分析仪等。
它通过对火星表面和大气进行观测,收集数据以分析火星的气候和地质特征,并探索火星上是否存在液态水等生命前提条件。
此外,该卫星还能够提供火星的高分辨率图像,为科学家们提供火星表面的更多细节。
3. 火星探测器项目:火星2020(Mars 2020)火星2020是美国NASA计划于2020年发射的一款火星探测器。
与火星科学实验车不同,火星2020将目标聚焦在火星上的生命迹象。
它将搭载一台名为“火星侦察者”(Mars Helicopter)的直升机,这将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火星上飞行。
揭开天问一号火星环绕器神秘面纱
揭开天问一号火星环绕器神秘面纱天问一号制动捕获效果图。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供图伴随天问一号胜利被火星引力捕获,其环绕器结构也揭开了神奇面纱。
天问一号探测器由环绕器和着陆巡察器组成。
这其中,“太空多面手”环绕器“一器分饰多角”,具备三大功能:飞行器、通信器和探测器。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探测器系统副总指挥兼环绕器总指挥张玉花表示,在近7个月的飞行过程中,天问一号环绕器首先作为飞行器,将着陆巡察器送至火星着陆轨道。
待胜利释放着陆巡察器后,环绕器作为通信器,为着陆巡察器建立与地球之间的中继通信链路。
通信工作结束后,环绕器作为探测器对火星进行科学探测。
“减肥瘦身”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天问一号环绕器结构团队杜冬博士介绍,为了克服地球的强大引力、奔向火星,天问一号探测器总重量不能超过5000公斤,但为了到达遥远的火星,它又至少需要携带2500公斤的推动剂,除去着陆巡察器占去的1300公斤重量份额,环绕器自身干重被严格限制在1200公斤以内。
“环绕器的1200公斤包含结构和其他各种设备的重量,还要兼顾2.5米可绽开驱动天线、太阳电池阵、高辨别率相机等多种大体积设备的安装要求。
”杜冬说,如何在重量有限的状况下实现高效的承载和设备安装,成为了环绕器结构团队面前的一只“拦路虎”。
环绕器结构主任设计师王建炜说,对于航天器来说,质心越低、重量越轻,放射成本就越小,所以结构构型设计的目标就是要尽量降低质心,优化重量,同时兼顾设备安装需求。
围围着这个核心原则,结构团队先后开展了多轮结构构型论证。
“探测器多一克的重量,付出的放射成本将远超一克黄金。
”杜冬说,为了连续“减重”,环绕器结构团队还把目光投向重量最大的结构核心部件——中心承力筒,并创新采纳了“全复合材料主承力结构”,在材料上下功夫,使得环绕器在苛刻限重的条件下实现高效承载。
“火眼金睛”天问一号探测器飞近火星的过程中,如何靠自己找到火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光学导航专家郑循江告知记者,天问一号探测器上配置的光学导航敏感器,可以利用拍摄的恒星与火星图像,精确计算出自身的飞行姿势、位置与速度,实现相对火星的自主导航。
火箭简介及详细资料
火箭简介及详细资料基本结构探空火箭结构探空火箭是用于将科学仪器以抛物线轨迹送入地球大气层的上不去与,使其进入近地空间的一种火箭。
探空基本结构火箭包括箭体结构、动力装置、稳定尾翼等。
大多数探空火箭为单级或两级火箭,也有为3级、4级的。
动力装置通常用固体火箭发动机,可以简化和缩短发射操作时间。
探空火箭对火箭姿态和飞行弹道的要求不象飞弹和运载火箭那样严格,一般不设控制系统,仅靠稳定尾翼或火箭绕纵轴镟转来保证飞行稳定。
需要精确定位和定向时才设定控制系统。
除探测火箭基本结构外,探空火箭系统还包括有效载荷、发射装置和地面台站等:(1)有效载荷大多装在箭头的仪器舱内。
仪器舱的直径有时可大于箭体直径。
有效载荷采集到的信息通过遥测装置传送到地面台站接收处理,或者在火箭下降过程中将有效载荷从火箭内弹射出来,利用降落伞等气动减速装置安全降落到地面回收。
有效载荷的重量和尺寸取决于探测要求,一般为几公斤到几百公斤,最大可达几吨。
(2)发射装置通常用导轨和塔式发射架,使火箭获得足够大的出架速度。
无控制火箭的飞行弹道受风的影响较大,为了保证达到预定的高度和减小弹道散布,探空火箭发射时尚需根据发射场的高空风资料采用风补偿技术来调整和确定发射角度。
大多数探空火箭从地面以接近垂直状态发射,也有从移动式发射车发射的,根据需要还可从舰船或升在空中的气球上发射。
(3)地面台站主要包括接收测量信息的地面接收设备、跟踪火箭的定位测速设备(如雷达)和电子计算机等。
雷达跟踪方式有反射式和应答式两种,应答式比反射式的跟踪距离更大。
地面接收设备接收的遥测数据直接输入电子计算机处理,实时给出探测结果。
运载火箭结构无论固体运载火箭还是液体运载火箭,无论单级运载火箭还是多级运载火箭,其主要的组成部分均包括结构系统(又称箭体结构)、动力装置系统(又称推进系统)和控制系统。
这三大系统称为运载火箭的主系统,主系统的可靠与否,将直接影响运载火箭飞行的成败。
此外,运载火箭上还有一些不直接影响飞行成败并由箭上设备与地面设备共同组成的系统,例如遥测系统、外弹道测量系统、安全系统和瞄准系统等。
探空火箭
探空火箭探空火箭是在高空进行探测和科学实验的火箭。
它是在运载火箭的基础上,在火箭头部安放一些探侧仪器。
使之成为能够对高空大气的各层结构、成分及参数进行直接探测的火箭。
探空火箭系统一般由有效载荷(大多装在箭头的仪器舱内)、火箭、发射装置和地面台站组成。
有效载荷将采集到的信息用遥测装置发送到地面台站接收处理,或在火箭下降过程中V-2火箭的德国技术人员接到美国,开始进行探空火箭的研究试验。
1946年4月16日,组装的V -2火箭首次发射成功。
同年12月,V-2火箭载着一些真菌孢子发射升空,科学家们想发现空间飞行是否会对它们的生长和变异产生影响。
火箭升到了187公里的高度,但没有回收成功。
此后,美国又用V-2火箭进行了一系列的高空科学实验,并在1947年第一次成功地使用降落伞安全回收火箭和仪器舱。
与此同时,美国从1945年秋开始研制“女兵下士”火箭,它是在V-2火箭的基础上加装第二级助椎火箭,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型液体燃料多级火箭,也是世界上第一枚专门用于高空大气探测的探空火箭。
它于1949年2月24日首次发射成功,飞行高度达360公里。
前苏联对于探空火箭的研究也是从组装、仿制和改进德国V-2火箭起步的,于1947年10月1949年内研制了几种探空火箭,其中的“地球物理”火箭将2.2吨负载(内有科学仪器80公斤)带到了212公里的高空。
前以,世界探空火箭的年发射量高达数千枚,发射的最大高度是470公里。
探空火的发射,使人类获得了有关地球在气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地磁场、宇宙辐射和太阳辐射、X射线和紫外辐射以及微陨石等大量宝贵资料,这些资料广泛应用于天气预报、地球物理和天文物理的研究,为弹道导弹、运载火箭、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等飞行器的研制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环境参数。
临近空间环境探空火箭膨胀落球探测技术
临近空间环境探空火箭膨胀落球探测技术史东波;胡雄;涂翠;韦峰;王欣颖【摘要】针对临近空间大气环境探测需求,介绍了一种可用于30~100 km临近空间大气密度、风场、温度和气压的原位探测技术—探空火箭膨胀落球探测技术,阐述了其探测原理、系统组成和探测过程,采用仿真方法模拟了膨胀落球的探测数据,并利用模拟探测数据成功反演了30~100 km临近空间大气密度、风场、温度和气压等大气产品.该技术具有探测要素多、探测高度范围广、载荷成本低、设备较为简单等特点,对于我国临近空间环境探测和环境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期刊名称】《装备环境工程》【年(卷),期】2018(015)007【总页数】4页(P89-92)【关键词】临近空间;探空火箭;膨胀落球【作者】史东波;胡雄;涂翠;韦峰;王欣颖【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北京100190;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北京100190;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北京100190;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北京100190;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北京10019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12.46临近空间是航天和航空的过渡区域。
随着航空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临近空间已日益凸显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临近空间环境探测也日趋迫切。
30 km以上临近空间大气环境原位探测主要通过探空火箭方式实现,30~60 km大气环境探测可使用探空火箭降落伞探空仪进行探测。
由于60 km以上大气密度较小,降落伞开伞时间过长,导致探空仪下落速度过快,使得降落伞探空仪无法进行60 km以上大气环境探测。
膨胀落球作为另一种探空火箭的原位探测载荷,可完成30~100 km临近空间大气密度、风场、温度和气压等大气环境参数的原位探测。
由于其具有探测要素多、探测高度范围广、载荷成本低、设备较为简单等特点,已成国外60~120 km临近空间环境探测的主要手段,并得已广泛应用。
对于探空火箭膨胀落球技术,国外尤其是美国自20世纪 50年代起开始发展。
陕西中天火箭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追求卓越 持续发展
大 , 可 全 天 侯 作 业 ; 系统 操 作 简 单 , 维 护 方 便 ; 环 保 无 污 染 等优 点 取 得 了 良好 的社 会 效 益 和 经 济 效益 。 该 系 统 的设 计 开 发 、
生 产 及 服 务通 过 了 IS O 9 0 0 1 质 量 体 系认 证 。 产 品 性 能 稳 定 , 可 靠性 高 。 国 内已 广 泛 使 用 W R 一 9 8 型 及 W R 一 1 D 型 增 雨 防 雹 火 箭 。
境对 空 间飞 行 器的影 响 。 为气象科学研 究和航 天 器发射提供气象保 障服务。
3 、 Z Y 一 1 机载焰 条播撒 系统
机载焰 条播撒 系统 由播撒 器 、 点火 控 制器 和 焰条 三 部分 组 成 。 经 过 全 国 二 十 多架 飞 机 ( 适 用 机 型 有 运 7 、 运 8 、 运 1 2 等 )
新 研 制 的W R 一 9 8 Z 型 、 W R 一 2 A 型 子 母 式 增 雨 防 雹 火 箭 即 将 定 型 投 入 市 场 , 它 们 将 成 为 国 内先 进 的增 雨 防 雹 火 箭 作 业 工 具 。
2 、 探空火箭
火箭探 空 系统是 一 套高空气 象探 测综 合设 备 , 该 系统 用 于 测 量 8 ~ 2 2 0 k m 高空 环 境气 象数据 。 它 可 用 于 研 究 高层 大气环
W R 一 9 8 型增雨 防雹火箭
1 、 W R 系列增雨 防雹火箭作 业 系统
W R 系列增雨 防雹火箭作业 系统是新一
代人工 影响天 气作业 工 具 ,
获 两 项 国 防专利 (N o
.
98
10 9 9 2 7
0
.
、9820 Nhomakorabea16
火箭原理在我国空间探测的应用
火箭原理在我国空间探测的应用1. 概述火箭原理是现代航天技术的基础,它通过喷射高速喷流产生反作用力从而推动自身运动。
在我国的空间探测领域,火箭原理被广泛应用于推进系统、升空过程、轨道调整等方面,为我国空间探测取得了重大突破。
2. 推进系统火箭在空间探测中的最主要应用就是作为推进系统,用于推动航天器进入预定轨道、改变轨道和调整其速度。
推进系统通常由发动机、燃料和推进剂组成。
发动机利用火箭原理产生高速喷流并产生巨大的推力,将航天器推向目标轨道。
3. 火箭的升空过程火箭的升空过程是指从地面起飞到进入预定轨道的过程。
火箭利用火箭原理产生的推力将自身推向云层以上的高空,并逐渐脱离地球引力的束缚。
在这一过程中,火箭需要克服空气阻力、重力和其他各种力的作用,并保持稳定的飞行。
火箭的升空过程通常分为发射、升空和轨道注入三个阶段。
在发射阶段,火箭通过点火启动发动机,产生推力将自身从地面推向空中。
在升空阶段,火箭利用推进系统不断提供推力,逐渐加速并逼近预定轨道。
在轨道注入阶段,火箭调整运行轨道和速度,使航天器进入预定轨道。
4. 轨道调整火箭的火箭原理还可以应用于航天器的轨道调整,以实现航天器的定点停留、轨道变换和目标接近等功能。
航天器在空间中运行时,可能会受到多种干扰力的影响,如地球引力、太阳引力和空气阻力等,这些力会影响航天器的轨道和速度。
为了保持航天器的稳定运行,需要通过火箭原理调整航天器的运行轨道和速度。
轨道调整通常通过火箭发动机喷射高速气流来实现。
火箭原理产生的推力可以改变航天器的速度和方向,从而使其保持在预定轨道上。
轨道调整可以是周期性的,以保持轨道高度和角度的稳定,也可以是临时性的,如在接近目标时实施微调。
5. 火箭原理在我国空间探测中的应用案例5.1 长征火箭系列中国的长征火箭系列是我国空间探测中最重要的火箭之一。
长征系列火箭采用火箭原理推进航天器进入轨道,具有推力大、适应性广、可靠性高的特点。
长征火箭已经成功发射了多颗卫星和载人航天器,并成为我国航天事业的骄傲。
介绍航天探测器说明文
介绍航天探测器说明文航天探测器是指用于探测和研究外太空、行星、卫星和其他天体的无人航天器。
它们被设计用来携带各种科学仪器和设备,以收集和传输关于目标天体的信息。
航天探测器通常由多个部分组成,包括主体、能源系统、通信设备、科学仪器和控制系统。
主体是探测器的主要结构,它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来承受太空环境的挑战。
能源系统通常使用太阳能电池板来收集和存储太阳能,以提供电力供应。
通信设备用于与地球上的控制中心进行数据传输和接收命令。
科学仪器包括各种传感器和探测器,用于测量和记录目标天体的物理参数和环境条件。
控制系统用于导航和控制探测器的运动和操作。
航天探测器的任务可以包括探测和研究行星、卫星和彗星的表面和大气层特征,探索外太空的宇宙射线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观测和研究星系、恒星和黑洞等天体的性质和行为。
通过收集和分析这些数据,科学家可以深入了解宇宙的起源、演化和组成,以及地球以外的生命存在的可能性。
航天探测器的发展离不开先进的技术和工程手段。
它们需要经过严格的设计、制造和测试,以确保其在极端的太空环境下能够正常运行和完成任务。
此外,航天探测器的发射和部署也需要复杂的火箭技术和航天器分离机构来实现。
近年来,航天探测器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例如,美国的“旅行者”号探测器已经成功飞越太阳系的边界,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进入星际空间的航天器。
此外,欧洲空间局的“罗塞塔”号探测器成功降落在彗星上,并发送了宝贵的数据和图像。
总之,航天探测器是人类探索宇宙的重要工具,它们通过携带各种科学仪器和设备,收集和传输有关外太空、行星和其他天体的信息,为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和理解做出了重要贡献。
天鹰探空火箭助力中国高空气象探测
天鹰探空火箭助力中国高空气象探测
荣元昭
【期刊名称】《太空探索》
【年(卷),期】2014(000)003
【摘要】天鹰-4B探空火箭探测系统可以探测最高70千米空间内的温度、气压、风向、风速、大气密度等大气环境参数,为开展空间探测活动和科学实验提供重要的服务保障。
【总页数】2页(P12-13)
【作者】荣元昭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2种高空气象探测系统探测结果比较——基于安庆单站高空资料的分析
2.走进神秘的探空火箭家族——天鹰系列探空火箭发展记
3.中国地区高空气象探测气球空间漂移分析
4."天鹰"系列运载器助力火星探测降落伞高空开伞技术验证
5.天鹰-3F 探空火箭发射助力空间环境垂直探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介绍航天探测器说明文
介绍航天探测器说明文随着科技的发展,航天事业日益繁荣。
各种探测器不断探索着未知的宇宙,带我们领略科技的辉煌。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代表性的航天探测器,让大家领略科技魅力,激发我们对未知的向往。
一、火星探测器火星探测器是探索火星的重要工具,通过它们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火星的大气、地形、水冰以及火星生命的可能性。
代表性探测器有:1.火星探测器勇气号(火星探测器,2003年12月发射)2.火星探测器洞察号(火星探测器,2016年11月发射)3.火星探测器机遇号(火星探测器,2008年6月发射)二、月球探测器月球探测器是将人类带向月球的重要工具,通过对月球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月球的地质结构、组成成分以及月球生命的可能性。
代表性探测器有:1.月球探测器月球先驱者号(月球探测器,1976年1月发射)2.月球探测器月球2号(月球探测器,1976年6月发射)3.月球探测器月球3号(月球探测器,1976年12月发射)三、火星探测器火星探测器是探索火星的重要工具,通过它们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火星的大气、地形、水冰以及火星生命的可能性。
代表性探测器有:1.火星探测器勇气号(火星探测器,2003年12月发射)2.火星探测器洞察号(火星探测器,2016年11月发射)3.火星探测器机遇号(火星探测器,2008年6月发射)四、太阳系探测器太阳系探测器是探索太阳系的重要工具,通过它们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太阳系的形成、结构、行星的演变。
代表性探测器有:1.太阳系探测器旅行者号(太阳系探测器,1977年1月发射)2.太阳系探测器太阳风号(太阳系探测器,1980年1月发射)3.太阳系探测器伽利略号(太阳系探测器,1981年1月发射)通过这些航天探测器,我们对宇宙的探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我们也发现了科技发展的辉煌,对未知的宇宙充满了无限的向往。
让我们共同期待更多的探测器,为人类的航天事业添砖加瓦。
一种探空火箭系统[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探空火箭系统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彭小波,郑立伟,李志洪申请号:CN201911389823.7申请日:20191227
公开号:CN111121537A
公开日:
20200508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探空火箭系统,包括探空火箭和发射装置;发射装置包括:固定平台、位于所述固定平台上方的活动平台和支撑在固定平台和活动平台之间的球头销组件;球头销组件包括被活动平台夹持且与活动平台球面配合的球头,连接于球头且与固定平台活动连接的销轴,与销轴螺纹连接的用于驱动销轴沿其轴向做升降运动以调整活动平台与固定平台之间的相对倾斜角度的调节螺套;探空火箭尾段的外周壁周向设有可支撑于活动平台的若干尾翼,尾翼的下端面与探空火箭尾端的下底面齐平。
采用支腿式的简易发射装置,可以满足简易探空火箭的发射需求;而且可以在设施简单的场地进行简单、快速的火箭发射任务,减少了探空火箭对专用发射场地的依赖。
申请人:北京星际荣耀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星际荣耀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地盛南街9号1幢3层329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寇海侠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太空科学探测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太空科学探测技术研究及其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太空探索也成为当今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太空科学探测技术作为配套的技术,很快也成为了次热点。
太空科学探测技术是指在太空中进行的探测和研究所需要的技术手段。
由于太空的极端环境和资金的限制,开展太空科学探测巨大规模的任务是十分困难和耗费巨大的。
因此,太空科学探测常常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以及专门的硬件和软件设备。
太空科学探测技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火箭技术火箭技术是太空科学探测中最基础、最核心的技术。
火箭作为太空探测器的推力装置,能够提供足够的推力来克服地球引力,达到预定轨道和速度。
目前,火箭技术已非常成熟,不仅可以通过卫星的方式完成航天任务,还可以通过深空探测实现更远距离的空间探索。
例如,纽特里诺号和旅行者1号2号等航天器,以及“探索者”号太空探测器等深空探测器都是通过火箭技术实现的。
二、航天控制技术航天控制技术是太空科学探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它主要包括航天器的定位、通信和导航等技术手段。
航天器的定位需要使用卫星定位系统或惯性测量装置,以便保持所需的轨道和位置。
通信方面,航天器需要使用高功率的地球站或卫星通讯技术来实现控制指令的传输和科学数据的回传。
而导航技术则需要使用贴近地球的技术来确定位置和定向等信息。
航天控制技术的发展,使得太空探测器能够在极端环境中实现精准的定位、通讯和回传数据等功能,这些都为太空科学探测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三、科学研究技术科学研究技术是太空科学探测的最终目的和核心内容。
太空中的研究任务通常需要特殊的硬件和软件设备,以便更好地完成探索任务。
例如,在地球和月球探测任务中,需要使用地形雷达和其他遥感仪器来获取地质和地貌数据,以便更好地理解它们的物理构造和演变。
而在太阳风等宇宙环境的研究中,则需要使用强磁场和辐射探测仪器,以便进行更准确的观测和分析。
科学研究技术是太空科学探测的目的所在,它的发展和创新能够为人类带来更加深刻的科学认识和未来的科学发展方向。
使用火箭炉
使用火箭炉我国于1958年开始发展探空火箭,至今,共研制发射了几种型号的早期研究、试验性探空火箭和18种实用火箭探空系统。
火箭探空系统用于研究近地空间(主要是海拔500公里以下的大气层)环境和开发利用近地空间资源,由运载系统、探测系统和应用系统3个一级分系统组成。
其中,火箭探空运载系统包括探空运载火箭(简称探空火箭)和地面发射设备等,火箭探空探测系统包括装在火箭内用于完成特定探空任务的载荷以及地面跟踪、测量和接收设备等。
我国的实用火箭探空系统按用途分为3类。
火箭气象系统,火箭取样系统,火箭研究、试验系统。
火箭气象系统为我国火箭探空系中研制、使用持续时间最长的一类系统。
该系统用于探测中层大气(海拔20~80公里)的气象要素(大气温度、压力、密度和风速、风向),研制、使用时期从1959年开始直到现今。
具体型号有5个,分别为探空七号(t-7)、控空七号甲(t-7a)、和平二号(hp-2)、和平六号(hp-6)和织女一号(zn-1)火箭气象系统。
火箭取样系统是伴随我国进行核试验而发展的一类火箭控空系统。
该系统用于收集核爆炸试验形成的蘑菇状烟云中的放射性微粒,研制、使用时期为1967~1985年。
具体型号有5个,分别为和平三号(hp-3)、和平四号(hp-4)、和平五号(hp -5)、挺进一号甲(tj-1a)和挺进二号(tj-2)火箭取样系统。
火箭研究、试验系统种类不少,但使用次数不多。
该系统用于对空间科学技术中的有关项目进行研究或试验,研制、使用日期为1963~1991年。
具体型号有8个,分别为进行大白鼠高空飞行试验的探空七号甲Ⅰ型〔t-7a(s1)〕火箭试验系统、进行狗高空飞行试验的探空七号甲生物Ⅱ型〔t-7a(s2)〕火箭试验系统(题图)、进行电离层参数测量的探空七号甲研究Ⅰ型〔t -7a(y1)〕火箭探测系统、进行发动机性能参数测量等工作的探空七号甲研究Ⅱ型〔t-7a(y2)〕火箭试验系统、进行长征1号运载火箭(我国第一种运载火箭)第三子级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系统高空性能试验的探空七号甲研究Ⅴ型〔t-7a(y5)〕火箭试验系统、进行fsw-0(我国第一种返回式遥感卫星)红外地平仪和相机胶片高空性能试验的探空七号甲研究Ⅵ型〔t-7a (y6)〕火箭试验系统、进行减速伞在高马赫数情况下性能试验的和平八号(hp-8)火箭试验系统、进行高层大气探测的织女三号(zn-3)火箭研究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70公里探空火箭探测系统
11
三、70公里探空火箭探测系统
12
三、70公里探空火箭探测系统
(1)探测要素 直接测量量:温度、基点气压(20㎞)、风速、风向, 间接测量量:气压(基点以上)、密度。 (2)探测高度:70㎞~20㎞。 (3)量程范围:温度-90℃~+55℃。 (4)落速:≤150m/s(70㎞~20㎞)。 (5)工作频率:400MHz~406MHz(可调)。 (6)采样周期:0.5s。。
各国通过有计划、经常性的气象火箭发射,获取大量高空气象数据, 形成了高空标准大气数据库,为航天发射、导弹研制、空间科学研究以及 临近空间发展提供了系统的、准确的数据基础。
6
二、国内外发展现状
2.国内气象火箭发展现状
我国高空气象火箭探测研究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至今 已发展到第四代。
• 第一代:T-7、T-7A气象火箭,液体发动机火箭,主要以火箭技术和高空 探测技术研究为主; • 第二代:HP-2,两级双基固体动力,定型后建站小批量使用50余发,探 测数据仅有高空风具有使用价值; • 第三代:HP-6、ZN-1气象火箭,复合推进剂固体火箭,无线电探空仪, 雷达测风,可以获得中层大气的气象要素,大气密度误差小于15%; • 第四代:TK-1G、TY-4A气象火箭,高精度GPS探空仪。
14
三、70公里探空火箭探测系统
(9)保障性 首次发射时间110分钟,应急发射时间间隔≤15分钟。 (10)测试性 探空仪电路、时序分离机构电路、点火器发射现场 均可检测。 (11)环境适应性 环境温度-40℃~+50℃,地面风速≤12m/s、降雨 ≤2.5mm/h可正常发射,发射时无雷电。
3
一、概况
面向不同探测需求,需提供满足不同发射环境的陆地 车载和海洋船载平台设计,1公里至300公里不同探测 高度的运载火箭族谱,温度、气压、风速风向、空中能 见度等气象要素和电子密度、地磁场、宇宙射线、微重 力环境等要素的载荷选择或组合,在配套建设方面,应 提供安全轻便的运输存储方式、简单可靠的操控平台、 稳定便捷的数据传输链路和丰富实用的数据产品服务。
4
一、概况
70公里以下高度:一般采用降落伞携带探测仪器的方式 开展探测。 70公里以上高度:一般采用落球携带探测仪器的方式开 展探测。落球从材质上可分为硬质落球和软质落球,从 测量跟踪方式上可分为主动落球和被动落球。
5
二、国内外发展现状
1.国外气象火箭发展现状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世界各国利用气象火箭进行高空大气探测, 并逐步成为常规气象探测网的经常性任务。 美国1964年已建立17个气象火箭探测站,70年代平均每 年发射达2000发左右,气象火箭典型代表有洛基、Arcas 阿卡斯火箭等; 日本三陆町气象火箭观测站,从1970年至2001年共发射 1119枚MT-135气象火箭,平均每周发射一枚; 英国的大鸥火箭、俄罗斯的MP-100和MMP-06火箭均承担 了常规高空气象探测任务。
(1)测量分系统:包括北斗/GPS探空仪-降落伞、地面接收设备、 数据处理软件。
(2)运载分系统:包括箭体结构、动力装置、时序分离装置。 (3)测发控分系统:包括发射架、瞄准设备、测发控设备、测发 控软件。 (4)风修分系统:包括便携式地面气象测量仪、测风气球及GPS定 位探空仪、氦气瓶及充气装置、风修软件。 (5)通讯数传分系统:包括车载电台和手持机、卫星传输设备和 短波电台。 (6)监视分系统:包括红外监视仪、行车记录仪。 (7)供电分系统:包括静音发电机、蓄电池组。 (8)机动分系统:包括军用越野汽车底盘及驻车支承和方舱。 (9)检测装配工装:包括发动机气密性检测、火箭装配检测、探 空仪检测、点火器检测等工装设备。
13
三、70公里探空火箭探测系统
(7)可靠性 系统可靠性≥0.85,其中飞行系统可靠性≥0.90,地 面系统可靠性≥0.95。 地面设备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100h; 机动底盘平均故障间隔里程(MTBF)≥7000km。 (8)维修性 全系统除火工品、热电池之外均可维修,根据故障严 重程度分为返厂维修和现场维修。现场故障维修 MTTR≤0.5h。
20
四、发展展望
(二)关键技术 突破薄膜热敏电阻和斯托克斯流伞关键技术,开展小 型化热敏探空仪研制 100km标枪火箭研制
21
四、发展展望
(二)关键技术 气溶胶粒子浓度测量计算能见度技术 70公里探测降落伞的研制:空气稀薄,气压低于1mb
22
谢谢!
23
15
三、70公里探空火箭探测系统
(12)安全性 发动机、助推器分别采用低感度的丁羟推进剂和双基 推进剂。主点火器隔离运输,发射前装配。 火箭残骸落点可预先规划。残骸中心落点距发射点的 水平距离由发射仰角和海拔高度决定。残骸散布为: 1σ,纵向±3km、横向±5km; 2σ,纵向±5km、横向±7km; 3σ,纵向±7km、横向±10km。
地面装备寿命10年。
17
三、70公里探空火箭探测系统
探空仪外观
18
三、70公里探空火箭探测系统
火箭由整流罩、回收舱、发动机、助推器和尾翼等组成。
19
四、发展展望
(一) 技术发展总体目标 根据临近空间探测需求,今后一段时期技术发 展的总体目标是“覆盖全面、提高精准、降低成 本”。即满足探测高度及探测要素的全覆盖,实 现测量结果的高准确度及高精确度,追求尽可能 低廉的消耗性成本。主要方向是微小传感器技术 、数据处理技术、低成本运载设计技术、服务产 品生成技术。
探空火箭探测系统 简介
北京爱尔达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2017年10月
要内容
一、探空火箭探测系统概况 二、国内外发展现状 三、70公里探空火箭探测系统 四、发展展望
2
一、概况
探空火箭可用于从边界层、对流层到整个临近空间 的大气环境、重力波、地磁场、宇宙射线和微重力环 境等探测,也可直接开展人工增雨、引雷减灾、电离 层影响等业务,为临近空间大气环境研究、航天发射 和导弹飞行弹道装订与修正、飞行器材料和气动设计 研究、台风灾害研究、大气波导、云数据服务等提供 重要支持,在气象探测与研究、航天发射与回收、临 近空间飞行器设计与飞行试验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 前景。
16
三、70公里探空火箭探测系统
(13)行军条件 参照GJB2001-94《火工品包装、运输、贮存安全要求》 和QJ2216-92《复合固体推进剂贮存运输安全技术规定》 执行;车辆行驶海拔高度≤5000m;火箭正常运输里程 一级以上公路≤8000km,二、三级公路≤4000km,四级 以下公路≤500km。 (14)寿命 火箭寿命4年(其中电池寿命2年);
通过探测研究获取了我国典型地区的部分数据。但我国高空大 气环境测量尚处于研究层面,未形成系统性工程应用,也没有建立 自己的高空大气数据库。
7
三、70公里探空火箭探测系统
100m~150m
远端点火控制器
射向 8
三、70公里探空火箭探测系统
9
三、70公里探空火箭探测系统
70公里探空火箭探测系统分为飞行系统和地面支持保障系统两个部 分。按功能划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