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力 跟踪训练
【步步高】2020年高考物理大一轮 第二章 第1课时 力、重力、弹力 新人教版必修1
![【步步高】2020年高考物理大一轮 第二章 第1课时 力、重力、弹力 新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ca9e0f9555270722182ef71b.png)
【步步高】2020年高考物理大一轮第二章第1课时力、重力、弹力新人教版必修1考点内容要求考纲解读形变、弹力、胡克定律Ⅰ高考着重考查的知识点有:力的合成与分解、弹力、摩擦力概念及其在各种形态下的表现形式.对受力分析的考查涵盖了高中物理的所有考试热点问题.此外,基础概念与实际联系也是当前高考命题的一个趋势.考试命题特点:这部分知识单独考查一个知识点的试题非常少,大多数情况都是同时涉及到几个知识点,而且都是牛顿定律、功和能、电磁学的内容结合起来考查,考查时注重物理思维与物理能力的考核.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动摩擦因数Ⅰ矢量和标量Ⅰ力的合成与分解Ⅱ共点力的平衡Ⅱ实验: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第1课时力、重力、弹力导学目标 1.掌握力的基本概念.2.掌握重力的大小、方向及重心的概念.3.掌握弹力方向判断及大小计算的基本方法.一、力的认识[基础导引]1.举出具体的实例来说明:(1)力能够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使物体产生形变;(2)每一个力,都有一个施力物体和一个受力物体.2.请你用一个点代表受力物体,作出以下几个力的图示,并指明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1)水平桌面对放在桌面上的书产生5 N竖直向上的支持力.(2)某人用800 N的力沿与水平线成30°角斜向右上方拉一辆小车.(3)静止于倾角为30°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产生1 000 N的压力.[知识梳理]1.力的作用效果(1)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2)使物体发生________.2.力的性质(1)物质性:力不能脱离________而存在,没有“施力物体”或“受力物体”的力是____________的.(2)相互性: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施力(受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施力)物体.(3)矢量性:力是矢量,既有________,又有________,力的运算遵循________________定则或__________定则.3.力的图示及示意图(1)力的图示: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出的____________________(包括力的三要素).(2)力的示意图:受力分析时作出的表示物体受到某一力的____________.思考:力的图示与受力示意图有什么区别?二、重力[基础导引]把一个放在水平地面上、长为l的匀质链条竖直向上刚好拉直时,它的重心位置升高多少?把一个放在水平地面上、棱长为a的均匀正方体,绕其一条棱翻转时,其重心位置升高的最大高度是多少?[知识梳理]1.产生:由于地球对物体的________而使物体受到的力.2.大小:G=________.3.g的特点(1)在地球上同一地点g值是一个不变的常数.(2)g值随着________的增大而增大.(3)g值随着高度的增大而减小.4.方向:________向下5.重心(1)相关因素①物体的____________.②物体的____________.(2)位置确定①质量分布均匀的规则物体,重心在其____________;②对于形状不规则或者质量分布不均匀的薄板,重心可用__________确定.思考: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这个说法对吗?为什么?三、弹力[基础导引]1.质量均匀的钢管,一端放在水平地面上,另一端被竖直绳悬吊着(如图1所示),钢管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各是什么物体对它的作用?画出钢管受力的示意图.2.如图2所示,一根筷子放在光滑的碗内,筷子与碗壁、碗边都没有摩擦.作示意图表示筷子受到的力.图1 图2[知识梳理]1.弹力发生____________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1)产生的两个必要条件①物体直接________;②发生____________.(2)弹力的方向弹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形变的方向________.2.胡克定律(1)内容:弹簧发生____________时,弹力的大小F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________.(2)表达式:F=________.①k是弹簧的______________,单位为N/m;k的大小由弹簧________决定.②x是弹簧长度的__________,不是弹簧形变以后的长度.思考:弹力的方向与受力物体、施力物体的形变方向存在何种关系?考点一弹力方向的判断考点解读1.根据物体产生形变的方向判断物体所受弹力的方向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与自身形变的方向相同.2.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物体的受力必须与物体的运动状态符合,依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确定弹力的方向.3.几种接触弹力的方向弹力弹力的方向面与面接触的弹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力点与面接触的弹过接触点垂直于接触面(或接触面的切面),力指向受力物体球与面接触的弹在接触点与球心连线上,指向受力物体力球与球接触的弹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指向受力物体力4.(1)绳只能产生拉力,不能产生支持力,且绳子弹力的方向一定沿着绳子收缩的方向.(2)杆既可以产生拉力,也可以产生支持力,弹力的方向可能沿着杆,也可能不沿杆.典例剖析例1 画出下列物体A受力的示意图.思维突破判断弹力方向时需特别关注的是:(1)绳与杆的区别,绳的拉力一定沿绳,杆的弹力可沿任意方向.(2)有形变才有弹力,只接触无形变时不产生弹力,如上题中(3)小题.(3)利用牛顿定律,根据物体运动状态确定弹力的方向.跟踪训练1 画出下图中物体A所受弹力的示意图.(所有接触面均光滑)图3图4考点二 弹力大小的计算 考点解读1.分析判断弹力的方向是计算弹力大小的基础. 2.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弹力大小根据平衡方程计算. 3.有加速度的物体所受弹力大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计算. 典例剖析例2 如图3所示,用轻质细杆连接的A 、B 两物体正沿着倾角为θ的斜面匀速下滑,已知斜面的粗糙程度是均匀的,A 、B 两物体与斜面的接触情况相同.试判断A 和B 之间的细杆上是否有弹力.若有 弹力,求出该弹力的大小;若无弹力,请说明理由.思维突破 本例是一道通过计算判断弹力有无的题目,涉及三种重要的物理思维方法:一种是假设法;一种是整体法和隔离法.本例中先用整体法求出动摩擦因数,再用隔离法计算弹力大小;一种是正交分解法.在垂直斜面和沿斜面两个方向上列方程,从而解出杆的拉力.跟踪训练2 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A 和B ,质量均为m ,用长度相同的两根细线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上的同一点O ,再用长度相同的细线连接A 、B 两小球,如图4所示.然后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 拉小球A , 使三线均处于直线状态,此时OB 线恰好位于竖直方向,且两小球都静止,小球可视为质点,则拉力F的大小为( )图5图6A .0 B.3mg C.33mg D .mg 考点三 弹簧模型 考点解读中学物理中的“弹簧”和“橡皮绳”也是理想化模型,具有如下几个特性: (1)弹簧产生的弹力遵循胡克定律F =kx ,其中x 是弹簧的形变量.(2)轻:即弹簧(或橡皮绳)的重力可视为零.由此特点可知,同一弹簧的两端及其中间各点的弹力大小相等.(3)弹簧既能受拉力,也能受压力(沿着弹簧的轴线),橡皮绳只能受拉力,不能受压力,分析含弹簧问题时要特别注意.(4)由于弹簧和橡皮绳受力时,其形变较大,发生形变需要一段时间,所以弹簧和橡皮绳中的弹力不能突变.但是,当弹簧和橡皮绳被剪断时,它们所受的弹力立即消失. 典例剖析例3 如图5所示,斜面倾角为60°,10 kg 的物体通过弹簧与斜面上的固定板相连,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k =100 N/m ,当弹簧长度为22 cm 和8 cm 时,物体分别位于A 点和B 点,且此两点是物体刚好可以平衡的点,试求斜面与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思维突破 当不能确定弹簧处于拉伸状态还是压缩状态时,一般情况下可以假设其处于某种状态,列出相应的方程,因为伸长量x =L -L 0而压缩量x =L 0-L ,两者均与弹力反向,故无论假设是否正确,均不影响计算结果. 跟踪训练3 如图6所示,在动力小车上固定一直角硬杆ABC ,分别系在水平直杆AB 两端的轻弹簧和细线将小球P 悬吊起来.轻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小球P 的质量为m ,当小车沿水平地面以 加速度a 向右运动而达到稳定状态时,轻弹簧保持竖直,而细线 与杆的竖直部分的夹角为θ,试求此时弹簧的形变量.图7图83.“假设法”判断弹力的有无 例4 如图7所示,用两根细线把A 、B 两小球悬挂在天花板上的同一点O ,并用第三根细线连接A 、B 两小球,然后用某个力F作用在小球A 上,使三根细线均处于直线状态,且OB 细线恰 好沿竖直方向,两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则该力可能为图中的( )A .F 1B .F 2C .F 3D .F 4方法提炼 “假设法”或“撤离法”:可以先假设有弹力存在,然后判断是否与研究对象所处状态的实际情况相符合.还可以设想将与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撤离”,看研究对象能否保持原来的状态,若能,则与接触物体间无弹力;若不能,则与接触物体间有弹力.跟踪训练4 如图8所示,小车内放有一物体,物体刚好可放入车箱中,小车在水平面上向右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若小车做匀速运动,则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B .若小车做匀加速运动,则物体受到车箱前壁的作用C .若小车做匀减速运动,则物体受到车箱前壁的作用D .若小车做匀速运动,则物体受三个力作用A 组 力的基本概念和重力 1.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9( )A .一个受力物体可能受到两个施力物体的作用力B .力可以从一个物体传给另一个物体C .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才可能存在力的作用D .一个受力物体可以不对其他物体施力 2.下列关于力及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相距一定距离的两磁体间有相互作用力,说明力的作用可以不需要物质传递B .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物体也可能受到力的作用C .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D .物体重力的大小总是等于它对竖直弹簧秤的拉力B 组 弹力的分析与判断3. 两刚性球a 和b 的质量分别为m a 和m b 、直径分别为d a 和d b (d a >d b ).将a 、b 球依次放入一竖直放置、内直径为d(d a <d<d a +d b )的平底圆筒内,如图9所示.设a 、b 两球静止时对圆筒侧面的压力大小分别为F 1和F 2,筒底所 受的压力大小为F.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若所有接触面都是光滑的,则( )A .F =(m a +m b )g ,F 1=F 2B .F =(m a +m b )g ,F 1≠F 2C .m a g<F<(m a +m b )g ,F 1=F 2D .m a g<F<(m a +m b )g ,F 1≠F 24. 如图10所示,质量为m 的小球置于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一端系在小球上,另一端固定在P 点,小球静止时,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则弹簧的伸长量为图10图11 ( ) A.mg k B.3mg 2k C.3mg 3k D.3mgk5.如图11所示,将四块相同的坚固石块垒成圆弧形的石拱,其中第3、4块固定在地基上,第1、2块间的接触面是竖直的,每块石块的两个侧面间所夹的圆心角为30°.假定石块间的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则第1、2块石块间的作用力和第1、3块石块间的作用力的大小之比为( )A.12B.32C.33D. 3图1图2 课时规范训练 (限时:30分钟)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 .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C .用脚踢出去的足球,在向前飞行的过程中,始终受到向前的力来维持它向前运动D .甲用力把乙推倒,说明甲对乙的作用力在先,乙对甲的作用力在后 2.如图1所示,A 、B 两物体的重力分别是G A =3 N 、G B =4 N ,A 用悬绳挂在天花板上,B 放在水平地面上,A 、B 间的轻弹簧上的弹力F =2 N ,则绳中张力F 1和B 对地面的压力F 2的可能值分别为( )A .7 N 和10 NB .5 N 和2 NC .1 N 和6 ND .2 N 和5 N3.如图2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悬挂在轻质支架上,斜梁OB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设水平横梁OA 和斜梁OB 作用于O 点的弹力分别为F 1和F 2,以下结果正确的是 ( ) A .F 1=mgsin θ B .F 1=mgsin θC .F 2=mgcos θ图3图4图5 D .F 2=mgcos θ4.(2020·江苏·1)如图3所示,石拱桥的正中央有一质量为m 的对称楔形石块,侧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重力加速度为g.若接触面间的摩擦力忽略不计,则石块侧面所受弹力的大小为 ( ) A.mg 2sin α B.mg2cos αC.12mgtan αD.12mgcot α 5.如图4所示,两根相距为L 的竖直固定杆上各套有质量为m 的小球,小球可以在杆上无摩擦地自由滑动,两小球用长为2L 的轻绳相连,今在轻绳中点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F ,恰能使两小球沿竖直杆向 上匀速运动.则每个小球所受的拉力大小为(重力加速度为g)( ) A.mg2B .mg C.3F/3 D .F 6.如图5所示,AC 、CD 、BD 为三根长度均为l 的轻绳,A 、B 两 端被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上,相距2l.现在C 点上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重物,为使CD 轻绳保持水平,在D 点上可施加力的最小值为( )A .mg B.33mg C.12mg D.14mg 7.如图6所示,质量均为m 的小球A 、B 用两根不可伸长的轻绳图6图7连接后悬挂于O 点,在外力F 的作用下,小球A 、B 处于静止状态.若要使两小球处于静止状态且悬线OA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保持30°不变,则外力F 的大小 ( )A .可能为33mgB .可能为52mgC .可能为2mgD .可能为mg 8.如图7所示,完全相同的质量为m 的A 、B 两球,用两根等长的细线悬挂在O 点,两球之间夹着一根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静止不动时,弹簧处于水平方向,两根细线之间的夹角为θ,则弹簧的长度被压缩了( )A.mgtan θkB.2mgtan θkC.mgtan θ2kD.2mgtanθ2k复习讲义基础再现一、基础导引 1.(1)玻璃杯从桌子上掉下,在重力作用下,运动得越来越快;被掷出去的铅球,在重力作用下沿曲线落回地面;蹦蹦床在人的压力作用下,向下凹;橡皮筋在拉力作用下变得细长.(2)人坐在凳子上,人对凳子有一个压力,该力的施力物体是人,受力物体是凳子.2.知识梳理 1.(1)运动状态(2)形变2.(1)物体不存在(2)相互(3)大小方向平行四边形三角形 3.(1)有刻度的有向线段(2)有向线段思考:力的图示要求精确画出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在相同标度下用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指向表示力的方向,箭尾(或箭头)表示力的作用点;受力示意图着重于力的方向,不要求作出标度.二、基础导引l22-12a知识梳理 1.吸引 2.mg 3.(2)纬度 4.竖直 5.(1)①几何形状②质量分布(2)①几何中心②悬挂法思考:不对.理由是:(1)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但不能认为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2)地球对物体的引力除产生重力外,还要提供物体随地球自转所需的向心力.三、基础导引 1.钢管受到三个力的作用:重力G、地面的支持力F1、绳的拉力F2(如图所示).重力G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地面的支持力F 1的施力物体是地面,绳的拉力F2的施力物体是绳.2.筷子受三个力作用:重力G、碗对筷子一端的支持力F1、另一端的支持力F2,如图所示.知识梳理 1.弹性形变(1)①接触②弹性形变(2)相反 2.(1)弹性形变正比(2)kx ①劲度系数自身②变化量思考:弹力的方向与施力物体的形变方向相反,与受力物体的形变方向相同.课堂探究例1跟踪训练1例2 无弹力,理由见解析跟踪训练2 B例3 0.14跟踪训练3 见解析解析FT sin θ=ma,FTcos θ+F=mg,F=kx联立解得:x=m(g-acot θ)/k讨论:(1)若a<gtan θ,则弹簧伸长x=m(g-acot θ)/k(2)若a=gtan θ,则弹簧伸长x=0(3)若a>gtan θ,则弹簧压缩x=m(acot θ-g)/k例4 BC跟踪训练4 AC分组训练1.A 2.B 3.A 4.C5.B课时规范训练1.BCD 2.BC3.D4.A5.C6.C 7.BCD 8.C。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1册 课时跟踪训练 (二) 动量守恒定律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1册 课时跟踪训练 (二) 动量守恒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c9157d52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16.png)
课时跟踪训练(二)动量守恒定律A级—双基达标1.[多选]如图所示,小车与木箱紧挨着静止放在光滑的水平冰面上,现有一男孩站在小车上用力向右迅速推出木箱。
关于上述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男孩与木箱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B.小车与木箱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C.男孩、小车与木箱三者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D.木箱的动量增量与男孩、小车的总动量增量不同解析:选CD 在男孩站在小车上用力向右迅速推出木箱的过程中,男孩与木箱组成的系统所受合外力不为零,系统动量不守恒,故A错误;小车与木箱组成的系统所受合外力不为零,系统动量不守恒,故B错误;男孩、小车与木箱三者组成的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系统动量守恒,故C 正确;木箱、男孩、小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木箱的动量增量与男孩、小车的总动量增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者不同,故D正确。
2.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放一个质量为M的斜面体,质量为m的物体沿斜面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M和m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B.M和m组成的系统所受合力方向向上C.M和m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D.M和m组成的系统竖直方向动量守恒解析:选C M和m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所受合外力为零,水平方向系统动量守恒;竖直方向系统所受合外力不为零,且方向向下,系统在竖直方向上动量不守恒;则M 和m 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故A 、B 、D 错误,C 正确。
3.(江苏高考)质量为M 的小孩站在质量为m 的滑板上,小孩和滑板均处于静止状态,忽略滑板与地面间的摩擦。
小孩沿水平方向跃离滑板,离开滑板时的速度大小为v ,此时滑板的速度大小为( )A.m M v B .M m v C.m m +Mv D .M m +Mv 解析:选B 由题意知:小孩和滑板动量守恒,则Mv +mv′=0,得v′=-M m v ,即滑板的速度大小为Mvm ,方向与小孩运动方向相反,故B 项正确。
4.质量相等的三个小球a 、b 、c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以相同的速度v 0运动,它们分别与原来静止的A 、B 、C 三球发生碰撞,如图甲、乙、丙所示,碰撞后a 继续沿原方向运动,b 静止,c 沿反方向弹回,则碰撞后A 、B 、C 三球中动量数值最大的是( )A .A 球B .B 球C .C 球D .不能确定解析:选 C 在三个小球发生碰撞的过程中,系统动量都是守恒的,根据动量守恒关系式mv 0=mv +Mv′,整理可得Mv′=mv 0-mv ,取v 0的方向为正方向,可得出C 球的动量数值是最大的,C 正确。
【三维设计】高中物理 教师用书 第一章 第1节 课时跟踪训练 必修1
![【三维设计】高中物理 教师用书 第一章 第1节 课时跟踪训练 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d4f3ad40561252d380eb6e41.png)
[课时跟踪训练](满分60分时间3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以下情景中,加着重号的人物或物体可看成质点的是( )A.研究一列火车..通过长江大桥所需的时间B.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发出的旋转球...C.研究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出舱挥动国旗的动作D.用GPS确定打击海盗的“武汉..”舰.在大海中的位置解析:把物体看做质点的条件是:物体的大小或形状对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者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时,物体就可以看做质点。
研究火车通过长江大桥的时间不能把火车看成质点;要接住“旋转球”,必须研究乒乓球的运动状态,不能把乒乓球看成质点;研究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出舱挥动国旗的动作时,不能把翟志刚看成质点;用GPS确定“武汉”舰在大海中的位置时,可以把“武汉”舰看成质点。
故应选D。
答案:D2.在以下哪些情况中不能将人或物体看成质点( )A.研究某学生骑车回校的速度B.对某学生骑车姿势进行生理学分析C.研究火星探测器从地球到火星的飞行轨迹D.研究运动员在3 000 m长跑比赛中的快慢解析:物体视为质点的条件是: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影响可忽略不计时,物体可视为质点。
B中把学生看成质点,便不存在姿势问题了,而A、C、D三项均可将研究对象看成质点。
答案:B3.体育摄影中常用一种叫“追拍法”的拍摄方式,拍摄时,运动着的运动员在摄影师眼中却是静止的,而背景是运动的。
摄影师选择的参考系是( )A.大地B.太阳C.运动员D.步行的人解析:运动员与参考系之间保持相对静止。
答案:C4.观察如图1所示的漫画,图中司机对乘车人说:“你没动。
”而路边的小女孩说:“真快!”司机和小女孩对乘车人运动状态的描述所选取的参考系分别为( )A.地面,地面B.地面,汽车图1C.汽车,地面D.汽车,汽车解析:乘车人和车具有相同的速度,保持相对静止,而相对地面来说,车在运动。
故选项C正确。
高中物理 第一章第1节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课时跟踪训练
![高中物理 第一章第1节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课时跟踪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287b0b31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5b.png)
【三维设计】2021-2021学年高中物理第一章第1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课时跟踪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1[课时跟踪训练]一、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挂在绝缘细线下的两个轻质小球,表面镀有金属薄膜。
由于电荷的彼此作用而靠近或远离,别离如图1甲、乙所示,那么( )A.甲图中两球必然带异种电荷B.乙图中两球必然带同种电荷图1C.甲图中至少有一个带电D.乙图中两球最多有一个带电解析:两球彼此吸引的可能有两个:一是带异种电荷;二是一个带电,另一个被感应带电后吸引,因此A 错误,C正确;两球相斥必然是带同种电荷,故B正确,D错误。
答案:BC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摩擦起电是制造电荷的进程B.接触起电是电荷转移的进程C.玻璃棒不管和什么物体摩擦都会带正电D.带等量异种电荷的两个导体接触后,电荷会消失,这种现象叫电荷的湮灭解析: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发生转移,而不是制造电荷,A错误;接触起电确实是通过物体接触而转移电荷,B正确;两种物体摩擦,对核外电子束缚能力弱的物体在摩擦中易失去电子而带正电,是不是容易失去电子由两物体的材料决定,因此玻璃棒不必然带正电,C错;等量异种电荷能够中和但可不能消失,只是宏观上显中性,D错。
答案:B3.使带电的金属球靠近不带电的验电器,验电器的箔片张开。
图2中表示验电器上感应电荷的散布情形,正确的选项是( )图2解析:把带电金属球移近不带电的验电器,假设金属球带正电,那么将导体上的自由电子吸引上来,如此验电器的上部将带负电,箔片带正电;假设金属球带负电,那么将导体上的自由电子排斥到最远端,如此验电器的上部将带正电,箔片带负电,因此B正确。
答案:B4.如图3所示,不带电的枕形导体的A、B两头各贴有一对金箔。
当枕形导体的A端靠近一带电导体C时( )图3A.A端金箔张开,B端金箔闭合B.用手触摸枕形导体后,A端金箔仍张开,B端金箔闭合C.用手触摸枕形导体后,将手和C都移走,两对金箔均张开D.选项A中两对金箔别离带异种电荷,选项C中两对金箔带同种电荷解析:依照静电感应现象,带正电的导体C放在枕形导体周围,在A端显现了负电,在B端显现了正电,金箔上各带同种电荷相斥而张开,选项A错误;用手摸枕形导体后,B 端不是最远端了,人是导体,人的脚部甚至地球是最远端,如此B端再也不有电荷,金箔闭合,选项B正确;用手触摸导体时,只有A端带负电,将手和C移走后,再也不有静电感应,A端所带负电便散布在枕形导体上,A、B端均带有负电,两对金箔均张开,选项C 正确;由以上分析看出,选项D正确。
第五章 第1节 课时跟踪训练
![第五章 第1节 课时跟踪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9a5f7904844769eae009ed90.png)
[课时跟踪训练] (时间30分钟,满分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如图1所示为演示交变电流的装置图,关于这个实验,正确的说法是( )图1A .线圈每转动一周,指针左右摆动两次B .图示位置为中性面,线圈中无感应电流C .图示位置,ab 边的感应电流方向为由a →bD .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时,磁通量变化率为零解析:线圈在磁场中匀速转动时,在电路中产生周期性变化的交变电流,线圈经过中性面时电流改变方向,线圈每转动一周,有两次通过中性面,电流方向改变两次,指针左右摆动一次,故A 错;线圈平面垂直于磁感线的位置称为中性面,显然图示位置不是中性面,所以B 也不对;线圈处于图示位置时,ab 边向右运动,由右手定则,ab 边的感应电流方向为由a →b ;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时,ab 、cd 边垂直切割磁感线,线圈产生的电动势最大,也可以这样认为,线圈处于竖直位置时,磁通量为零,但磁通量的变化率最大。
答案:C2.如图2所示,单匝矩形线圈的一半放在有界匀强磁场中,中心轴线OO ′与磁场边界重合,线圈绕中心轴线按图示方向(从上向下看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t =0时刻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规定电流方向沿abcd 为正 方向,则图3中能表示线圈内感应电流随时间变化规律的是 ( )图2图3解析:线圈从初始时刻至转过π2时间内,ab 一侧的线框在磁场中绕OO ′转动产生正弦交流电,电流方向由楞次定律判断为dcba 且越来越大。
从转过π2至π时间内,ab 一侧线框在磁场外,而dc 一侧线框又进入磁场产生交流电,电流方向为dcba 且越来越小,以此类推,可知i -t 图像正确的为B 。
答案:B3.线圈在匀强磁场中转动产生电动势e=10sin (20πt) 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0时,线圈平面位于中性面B.t=0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C.t=0时,导线切割磁感线的有效速率最大D.t=0.4 s时,e有最大值10 2 V解析:由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计时从线圈位于中性面时开始,所以t=0时,线圈平面位于中性面,磁通量为最大,但此时导线速度方向与磁感线平行,切割磁感线的有效速率为零,A、B正确,C错误。
跟踪战术;战术要领;训练方法
![跟踪战术;战术要领;训练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d4dc825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74.png)
跟踪战术;战术要领;训练方法跟踪战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战术,它可以让我们在狩猎、巡逻、搜寻等任务中更加高效地找到目标。
跟踪的本质是通过追踪目标留下的痕迹来找到他们的行踪。
在跟踪战术中,有一些要领和训练方法非常关键,下面我将详细介绍。
战术要领:1.识别目标留下的痕迹。
在跟踪战术中,我们通常需要找到目标留下的痕迹,比如脚印、碎屑、草丛的盘旋等。
在实战中,识别目标留下的痕迹需要丰富的经验和细致的观察力。
2.掌握目标行踪。
通过分析目标留下的痕迹,我们可以得出目标的行踪,这样就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跟踪。
在分析痕迹时,我们需要考虑地形、风向、天气等因素对痕迹的影响。
3.按照目标行踪进行跟踪。
在跟踪战术中,我们需要按照目标行踪进行跟踪,防止走冤枉路或错过目标。
在跟踪过程中,我们需要时刻观察目标留下的痕迹和周围的环境,以保证跟踪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训练方法:1.提高观察力。
观察力是跟踪战术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周围的环境、识别不同物品之间的差异等方式来提高观察力。
2.掌握基本技巧。
跟踪战术中有一些基本技巧需要掌握,比如如何识别目标留下的痕迹、如何分析痕迹、如何按照目标行踪进行跟踪等。
我们可以通过参加专业的训练课程来掌握这些技能。
3.实践训练。
跟踪战术需要多次实践才能掌握,我们可以在类似于野外环境的训练场进行训练,慢慢积累经验。
4.学习交流。
在学习跟踪战术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和其他从事相似工作的人员进行交流,学习他们的经验和技巧。
总结:跟踪战术是一项非常实用的技能,通过掌握跟踪的技巧和方法,我们可以更加高效地完成各种任务。
在跟踪战术中,我们需要提高观察力、掌握基本技巧、多次实践训练和学习交流。
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维设计】高中生物 教师用书 第四章 第一节 课时跟踪训练 苏教版必修1
![【三维设计】高中生物 教师用书 第四章 第一节 课时跟踪训练 苏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ae094779fad6195f302ba661.png)
(满分50分时间2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ATP的结构简式可表示为A-P~P~P,下列图示正确表示ATP的是 ( )解析:ATP是由1分子腺嘌呤、1分子核糖和3分子磷酸组成,其图示如A项所示。
答案:A2.用小刀将数只萤火虫的发光器割下,干燥后研磨成粉末状。
取两支试管,标上甲、乙,各加入2 mL水和等量的萤火虫发光器研磨粉末,结果发现两支试管均有短时间黄色荧光出现。
一段时间后出现的现象和再进行分别处理出现的结果如下:甲一段时间后,试管中黄色荧光消失加入2 mLATP溶液,试管中又出现黄色荧光乙一段时间后,试管中黄色荧光消失加入2 mL葡萄糖溶液,试管中不出现黄色荧光由此分析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 A.葡萄糖不是能源物质B.萤火虫发光不需要消耗能量C.ATP是直接能源物质D.葡萄糖氧化分解可产生ATP解析:加入ATP溶液,试管中出现黄色荧光,说明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加入葡萄糖溶液,试管未出现黄色荧光,说明葡萄糖未能氧化分解产生ATP。
答案:C3.在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中所对应的含义最接近的是 ( )A.①和② B.②和③C .③和④D .①和④解析:①ATP 中“A—P”代表腺嘌呤核糖核苷酸;②核苷酸中“A”是腺嘌呤;③DNA 片段中“A”代表腺嘌呤脱氧核苷酸;④RNA 片段中“A ”代表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所以只有D 项含义最接近。
答案:D4.关于ATP 12−−→←−−酶酶ADP +Pi +能量的反应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上述过程中存在着能量的释放和贮存B .所有生物体内ADP 转变成ATP 所需能量都来自细胞呼吸C .这一反应无休止地在活细胞中进行D .这一过程保证了生命活动的顺利进行解析:ATP 水解时释放能量,ATP 合成时贮存能量;ATP 合成所需能量对于动物来说来自细胞呼吸,对于绿色植物来说来自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ATP 与ADP 无休止地相互转化,保证生命活动的顺利进行。
2023新教材高中物理课时跟踪训练一磁吃通电导线的作用力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2023新教材高中物理课时跟踪训练一磁吃通电导线的作用力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https://img.taocdn.com/s3/m/71a61632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ad.png)
课时跟踪训练(一)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A级—双基达标1.关于通电直导线在匀强磁场中所受的安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安培力的方向可以不垂直于直导线B.安培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磁场的方向C.安培力的大小与通电直导线和磁场方向的夹角无关D.将直导线从中点折成直角,安培力的大小一定变为原来的一半解析:选B 由左手定则可知,安培力的方向一定与磁场方向和直导线垂直,选项A错误,B正确;安培力的大小F=BIL sin θ与直导线和磁场方向的夹角有关,选项C错误;将直导线从中点折成直角,假设原来直导线与磁场方向垂直,若折成直角后一段与磁场仍垂直,另一段与磁场平行,则安培力的大小变为原来的一半;若折成直角后,两段都与磁场垂直,则安培力的大小变为原来的22,因此安培力大小不一定是原来的一半,选项D错误。
2.19世纪20年代,以塞贝克(数学家)为代表的科学家已认识到:温度差会引起电流,安培考虑到地球自转造成了太阳照射后正面与背面的温度差,从而提出如下假设:地磁场是由绕地球的环形电流引起的。
则该假设中的电流方向是(注:磁子午线是地磁场N极与S极在地球表面的连线)( )A.由西向东垂直磁子午线B.由东向西垂直磁子午线C.由南向北沿磁子午线D.由赤道向两极沿磁子午线解析:选B 地磁场的N极在地理南极附近,根据安培定则,大拇指指向地磁场的N极,则四指的绕向即为电流的方向,即安培假设中的电流方向应该是由东向西垂直磁子午线,故B正确。
3.如图所示,通以恒定电流I的导线MN在纸面内从a位置绕其一端M转至b位置时,通电导线所受安培力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A.变小B.不变C.变大D.不能确定解析:选B 当MN在原位置时,安培力的大小为F=BIL,当MN绕M端旋转时,其大小仍是BIL,故安培力的大小是不变的,选项B正确。
4.一直导线平行于通电螺线管的轴线放置在螺线管的上方,如图所示,如果直导线可以自由地运动且通以方向由a到b的电流,则导线ab受到安培力的作用后,运动情况为( ) A.从上向下看顺时针转动并靠近螺线管B.从上向下看顺时针转动并远离螺线管C.从上向下看逆时针转动并远离螺线管D.从上向下看逆时针转动并靠近螺线管解析:选D 先由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N、S两极,找出导线左、右两端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并用左手定则判断这两端受到的安培力的方向,如图(a)所示。
物理八年级下册考点跟踪同步训练专题训练一
![物理八年级下册考点跟踪同步训练专题训练一](https://img.taocdn.com/s3/m/f80c74b8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5d.png)
物理八年级下册考点跟踪同步训练专题训练一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1、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月光下的人影B、池塘的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浅C、拱桥在平静湖水中的倒影D、玻璃三棱镜分解了的太阳光2、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放热现象的是哪一组()①初春,冰封的湖面解冻②盛夏,旷野里雾的形成③深秋,路边的小草上结了一层霜④严冬,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B、宇航员在月球上无法用电磁波来通信C、只有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只有凸透镜能成等大的像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并联电路的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B、使用精密仪器和改进实验方法可以避免误差C、用安培定则可判断通电螺线管的极性D、1kWh=3.6×106J5、潜水员逐渐从水里浮出水面的过程中,他受到的浮力()A、逐渐增大B、逐渐减小C、始终不变D、先增大后不变6、能说明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钻木取火B、水蒸气将塞子冲出C、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D、焦耳定律实验7、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mB、0﹣30s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C、甲的运动速度为10m/sD、甲、乙是同时出发的8、小雅同学在做电学实验时,不小心将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位置互换了,如果此时将开关闭合,则()A、两表都可能被烧坏B、两表都不会被烧坏C、电流表不会被烧坏D、电压表不会被烧坏,电流表可能被烧坏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9、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物体经晶状体成像与视网膜上,对于近视眼患者而言,远处物体成的像位于视网膜(),可配戴()透镜矫正。
10、滑冰运动员在训练中通过弯道时的情景,这一过程中她们的运动状态()(选填“改变”或“不变”);运动员穿的速滑冰鞋的冰刀表面要光滑、平整是为了()。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1册 课时跟踪训练 (十) 单 摆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1册 课时跟踪训练 (十) 单 摆](https://img.taocdn.com/s3/m/9c129d12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32.png)
课时跟踪训练(十) 单 摆A 级—双基达标1.振动着的单摆摆球,通过平衡位置时,它受到的回复力( ) A .指向地面 B .指向悬点C .数值为零D .垂直摆线,指向运动方向解析:选C 摆球受到的回复力是重力沿圆弧切线方向的分力,经过平衡位置时,回复力为零。
由于单摆做圆周运动,在平衡位置合力不为零,合力提供向心力,方向指向悬点,故C 正确,A 、B 、D 错误。
2.做简谐运动的单摆摆长不变,若摆球质量增加为原来的4倍,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速度减小为原来的12,则单摆振动的( )A .频率、振幅都不变B .频率、振幅都改变C .频率不变、振幅改变D .频率改变、振幅不变解析:选C 由单摆周期公式T =2πlg知周期只与l 、g 有关,与m 和v 无关,周期不变,频率不变。
没改变质量前,设单摆最低点与最高点高度差为h ,最低点速度为v ,则有:mgh =12mv 2,质量改变后:4mgh′=12·4m·⎝ ⎛⎭⎪⎫v 22,可知h′≠h,振幅改变,C 正确。
3.摆长为l 的单摆做简谐运动,若从某时刻开始计时(即取t =0),当振动至t =3π2lg时,摆球恰具有负向最大速度,则单摆的振动图像是图中的( )解析:选D t =3π2l g =34T ,最大速度时,单摆应在平衡位置,y =0,v 方向为-y ,即沿y 轴负方向,故D 选项正确。
4.一个物体在某行星表面受到的万有引力是它在地球表面受到的万有引力的14,在地球上走时正确的摆钟(设摆钟的周期与单摆简谐运动的周期相同)搬到此行星上,现要使摆钟在该行星与地球上的周期相同,下列可行的办法是( )A .将摆球的质量m 增加为4mB .将摆球的质量m 减少为m4C .将摆长l 减短为l4D .将摆长l 增长为4l解析:选C 根据在星球表面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可知:某行星表面受到的万有引力是它在地球表面受到的万有引力的14,质量不变,所以该星球的重力加速度g′=14g ;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T =2πlg可知,要使该单摆在行星与在地球上的周期相同,必须将摆长缩短为l4,单摆的周期与摆球的质量无关,故A 、B 、D 错误,C 正确。
第1节:杠杆跟踪训练人教版.docx
![第1节:杠杆跟踪训练人教版.docx](https://img.taocdn.com/s3/m/2d30e5c3a76e58fafbb003a0.png)
第1节:杠杆跟踪训练(附解析)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将物体A和B同时向靠近支点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杠杆仍能平衡;B.杠杆不能平衡,右端下沉;C.杠杆不能平衡,左端下沉;D.无法判断2.如图所示,在使用相同的钩码进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要使调好的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A处悬挂钩码的个数是()。
A.—个B.两个C.三个D.四个3.用细绳系住厚度不均匀的木板的0处,木板恰好处于静止状态,且上表面保持水平。
如图所示,两玩具车同时从0点附近分别向木板的两端匀速运动,要使木板在此过程始终保持平衡,必须满足的条件是A.两车的质量相等;B.两车的速度大小相等;C.质量较小的车速度较大;D.两车同时到达木板两端4.如图,一质量分布均匀的12kg铁球与轻杆AB焊接于A点后悬挂于竖直墙壁的B点,轻杆的延长线过球心O,轻杆的长度是铁球半径的三分之二,要使铁球刚好离开墙壁,施加在铁球上的力至少为()。
A.27NB.45NC.72N I). 90N5. 如图所示的杠杆每小格的长度相等,质量不计,O 为支点,物体A 是边长为O.lm 的正立方体。
当 杠杆右侧挂一个重4N 的物体B 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此时物体A 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300Pa o 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A 受到的支持力为2N ;B. 物体A 受到的重力为5N ;C. 物体B 向右移动1小格,物体A 受到的拉力减小1N ;D. 物体B 向右移动1小格,物体A 受到的支持力减小1N6. 下列工具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7. 如图所示,OAB 为轻质杠杆,可绕支点0自由转动,在B 端施加一个动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该 杠杆( )。
、 k\AA.—定是省力杠杆;B.—定是费力杠杆;C. 一定是等臂杠杆;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8. 如图所示,重力为G 的均匀木棒竖直悬于0点,在其下端施一始终垂直于棒的拉力F,让棒缓慢转到 图屮虚线所示位置,在转动的过程中( )。
【三维设计】高中物理 教师用书 第三章 第1节 课时跟踪训练 必修1
![【三维设计】高中物理 教师用书 第三章 第1节 课时跟踪训练 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e5b4f6d0c8d376eeaeaa31ab.png)
[课时跟踪训练](满分60分时间3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下面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的作用离不开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如拳击运动员一拳出去却没打着对方,此时只有施力物体而没有受力物体B.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才可能有力的作用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总是成对出现的D.没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照样可以存在解析: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总是成对出现,A、D错误,C正确,不接触也可能有力的作用,如不接触的两磁铁之间的作用力,B错误。
答案:C2.下列关于力的图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A.为了形象地表示力,可以用一段带标度的有向线段来表示某个力B.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有向线段的指向表示力的方向C.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在本质上是一样的D.有向线段的箭头或箭尾表示力的作用点解析:力的示意图只画出了力的作用点及方向,不能精确表示力的大小,C错误。
A、B、D正确。
答案:C3.关于重力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重力大小总是恒定的B.同一地点,物体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C.物体落向地面时,它受到的重力大于它静止时所受的重力D.物体的重力总等于它对竖直弹簧测力计的拉力解析:物体重力的计算式为G=mg,物体的质量m是恒定的,但g的取值与地理位置有关。
在同一地点,g的取值相同,随着物体所处的地理位置纬度的升高,g值将增大,随海拔高度的增加,g值将减小,因此,不能认为物体的重力是恒定的,故选项A错,选项B正确。
由公式可知,物体所受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和g值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其他力及运动状态均无关,故选项C错误。
用弹簧测力计竖直悬挂重物,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才等于物体的重力,故选项D错误。
答案:B4.某人站在体重计上称体重,保持立正姿势称得体重为G,当其缓慢地把一条腿平直伸出台面,体重计指针稳定后读数为G′,则( )A.G>G′ B.G<G′C.G=G′ D.无法判定解析:物体的重心与形状有关,重力与形状无关,而体重计的示数即等于人重力的大小。
第三章 第一节 课时跟踪训练
![第三章 第一节 课时跟踪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313c760902020740be1e9b23.png)
[课时跟踪训练](满分50分时间2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哪项不是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A.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细胞是生物体相对独立的单位C.细胞可以产生细胞D.细胞分为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膜三大部分解析:细胞学说建立时,人类对细胞结构还不了解,细胞分为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膜三大部分是对细胞结构的描述,不属于细胞学说内容。
答案:D2.细胞学说指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
这个学说的科学价值主要是() A.告诉人们所有的生物均由细胞构成B.证明了生物彼此间存在着亲缘关系C.说明了动植物的细胞是一样的D.使人们对生物体的认识进入分子水平解析: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这是细胞学说的新细胞产生的观点,同时也说明了生物彼此间存在着亲缘关系。
答案:B3.下列细胞用肉眼就可以观察到的是()A.神经细胞B.叶肉细胞C.鸵鸟的卵细胞D.根尖细胞解析:鸵鸟的细胞可直接用肉眼观察到;一般的细胞直径都在10~100 μm之间,需借助于光学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答案:C4.成人身体约有1014个细胞。
这些细胞有200多种不同的类型,根据分化程度的不同,又可分为600多种,但是都有相同的基本结构,这说明() A.人体细胞既有多样性,又有统一性B.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基本相同C.200多种不同的类型就是200多种不同的组织D.人体细胞的基本结构与草履虫相同解析:细胞的类型不同说明了细胞具有多样性,不同类型的细胞具有相同的基本结构说明了细胞具有统一性。
答案:A5.下列属于细胞的是() A.胶原纤维B.肌纤维C.神经纤维D.弹性纤维解析:肌细胞呈纤维状又叫肌纤维。
神经纤维是指神经细胞长的树突、轴突及外面的髓鞘,是神经细胞的一部分;而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是非细胞的蛋白质成分。
答案:B6.细胞具有多样性,下面对细胞形态结构及功能关系的理解有偏差的是() A.卵细胞富含营养、体积大与早期胚胎发育相适应B.精子具有尾部与其运动功能相适应C.神经元有长的突起与其神经传导功能相适应D.红细胞无细胞核与其强大的再生功能相适应解析:红细胞无细胞核及其他细胞结构与其容纳血红蛋白相适应,红细胞不具有再生能力。
专注力追踪能力训练
![专注力追踪能力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dc370aa6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83.png)
专注力追踪能力训练
专注力是一种能力,需要通过训练来提升。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专注力追踪训练方法:
1.记忆追踪法:用脑海里的“内屏幕”记录一个物体或者一颗星星,然后尝试保持对它的注意力,同时将视线移开,并记住位置。
然后再回到初次记录的位置,以确认是否正确。
2.盲点检测法:把两只手举在眼前,中间留出一个缝隙,然后将目光集中在远处的一个物体上,并逐渐将目光移向手指缝隙,看到缝隙内的东西时,你可能会感到一些奇怪的感觉,对其进行追踪。
3.边界追踪法:把一条绳子在地上画出来,尽可能保持视线沿着绳子以同样的速度移动,且一次只能看一侧。
做这个训练的关键是记住你开始的位置,这样你就可以始终保持沿着绳子前进,并最终回到起点。
4.点击反应法:设定一个应用程序或者网站,能够定时在屏幕上显示一个闪烁的图标,然后要快速地点击它。
通过这个练习,你可以提高追踪移动物体的灵敏度和反应能力。
5.眼球追踪法:使用一些专门的游戏或者应用程序,用它们测试你的眼球的追踪速度和准确性。
这些应用通常会显示一些运动的物体,让你跟踪它们的轨迹。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课时跟踪训练(十五)实验: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第1课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课时跟踪训练(十五)实验: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第1课](https://img.taocdn.com/s3/m/c12a8fb779563c1ec4da714b.png)
课时跟踪训练(十五)实验: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第1课时)A级一学考达标1 •在做“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的实验时,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把结点拉到某一确定的点O以下操作正确的是()A. 同一次实验过程中,0点位置允许变动B. 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测力计刻度C. 实验中,先将其中一个弹簧测力计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调整另一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结点拉到0点D. 实验中,把结点拉到0点时,两个弹簧测力计之间的夹角应取90°,以便于算出合力大小解析:选B本实验的注意事项中有严格的要求,O点不允许随便移动,A错误;一个弹簧测力计达到最大量程,再通过另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筋到O点时,前一个弹簧测力计可能超过最大量程,造成损坏或读数不准,C错误;合力是通过作平行四边形求出的,而不是计算出来的,故D错误;只有B项是符合实验要求的。
2 •如图所示,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同时作用在水平橡皮筋上,使之沿水平方向伸长到一定长度;改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该橡皮筋,使之沿水平方向伸长到相同长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F是F i、F2的合力B. F i、F2的大小之和等于FC. 若保持甲中的橡皮筋在图示位置,可以只改变图中F i的大小,F i的方向和F2的大小和方向均保持不变D. 若保持甲中的橡皮筋在图示位置,可以只改变图中F2的大小,F2的方向和F i的大小和方向均保持不变解析:选A本题中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一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产生了相同的形变效果,故F是F i与F2的合力,F i与F2是F的分力,F i、F2的大小之和不一定等于F,故选项A正确,B错误;保持甲中的橡皮筋在图示位置,即保证F i、F2的合力不变,若改变其中一个分力的大小,则另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一定变化,故选项 C D错误。
3 •在“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的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 其中A 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0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0B 和0C 为细绳。
新教材2021高中人教A版数学必修第一册跟踪训练:第一~第四章综合练
![新教材2021高中人教A版数学必修第一册跟踪训练:第一~第四章综合练](https://img.taocdn.com/s3/m/376eb772284ac850ac024278.png)
第一~第四章综合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全集U={1,2,3,4,5,6,7},集合A={1,3,5,6},则∁U A=()A.{1,3,5,6}B.{2,3,7}C.{2,4,7} D.{2,5,7}解析:由补集的定义,得∁U A={2,4,7}.故选C.答案:C2.设集合M={x|x2=x},N={x|lg x≤0},则M∪N=()A.[0,1] B.(0,1]C.[0,1) D.(-∞,1]解析:M={x|x2=x}={0,1},N={x|lg x≤0}={x|0<x≤1},M∪N=[0,1],故选A.答案:A3.已知a∈R,则“a>2”是“a2>2a”成立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因为a>2,则a2>2a成立,反之不成立,所以“a>2”是“a2>2a”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答案:A4.已知命题p:对任意x>0,总有e x≥1,则綈p为()A.存在x≤0,使得e x<1B.存在x>0,使得e x<1C.对任意x>0,总有e x<1D.对任意x≤0,总有e x<1解析:因为全称量词命题的否定是存在量词命题,所以,命题p:对任意x>0,总有e x≥1的否定綈p为:存在x>0,使得e x<1.故选B.答案:B5.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在(0,+∞)上单调递增的函数是()A.y=x3B.y=|x|+1C .y =-x 2+1D .y =2-|x |解析:y =x 3是奇函数,y =-x 2+1和y =2-|x |在(0,+∞)上都是减函数,故选B. 答案:B6.命题p :对∃x ∈R ,log 2(3x +1)≤0,则( ) A .p 是假命题;綈p :∀x ∈R ,log 2(3x +1)≤0 B .p 是假命题;綈p :∀x ∈R ,log 2(3x +1)>0 C .p 是真命题;綈p :∀x ∈R ,log 2(3x +1)≤0 D .p 是真命题;綈p :∀x ∈R ,log 2(3x +1)>0解析:∵∀x ∈R,3x >0,∴3x +1>1,∴log(3x +1)>0.∴p 是假命题,故綈p :∀x ∈R ,log 2(3x+1)>0.答案:B7.已知x ∈R ,则“x 2-3x >0”是“x -4>0”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x 2-3x >0⇔x <0或x >3,x -4>0⇔x >4.由x 2-3x >0不能得出x -4>0;反过来,由x -4>0可得出x 2-3x >0,因此“x 2-3x >0”是“x -4>0”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选B.答案:B8.设0<a <b <1,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 A .a 3>b 3 B.1a <1bC .a b >1D .lg(b -a )<a解析:∵0<a <b <1,∴0<b -a <1-a ,∴lg(b -a )<0<a ,故选D. 答案:D9.已知a ,b 是正数,且a +b =1,则1a +4b ( )A .有最小值8B .有最小值9C .有最大值8D .有最大值9解析:因为1a +4b =⎝⎛⎭⎫1a +4b (a +b )=5+b a +4ab≥5+2b a ·4a b =9,当且仅当b a =4a b且a +b =1,即a =13,b =23时取等号,所以1a +4b的最小值为9,故选B.答案:B10.设f (x )是定义在R 上以2为周期的偶函数,已知x ∈(0,1)时,f (x )=log 12(1-x ),则函数f (x )在(1,2)上( )A .是增函数且f (x )<0B .是增函数且f (x )>0C .是减函数且f (x )<0D .是减函数且f (x )>0解析:设-1<x <0,则0<-x <1,f (-x )=log 12(1+x )=f (x )>0,故函数f (x )在(-1,0)上单调递减.又因为f (x )以2为周期,所以函数f (x )在(1,2)上也单调递减且有f (x )>0.答案:D11.设函数f (x )=2x 1+2x -12,[x ]表示不超过x 的最大整数,则函数y =[f (x )]的值域是( )A .{0,1}B .{-1,0}C .{-1,1}D .{1}解析:f (x )=2x 1+2x -12=12-11+2x ,∵2x >0, ∴1+2x >1,0<11+2x <1,∴-1<-11+2x<0, ∴-12<12-11+2x <12,即-12<f (x )<12,∵[x ]表示不超过x 的最大整数,∴y =[f (x )]的值域为{-1,0},故选B. 答案:B12.若a >b >0,c <d <0,则一定有( ) A.a c >b d B.a c <b d C.a d >b c D.a d <b c 答案:D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每小题5分,共20分) 13.已知函数f (x )=lg x ,若f (ab )=1,则f (a 2)+f (b 2)=________. 解析:∵f (x )=lg x ,f (ab )=1,∴lg(ab )=1,∴f (a 2)+f (b 2)=lg a 2+lg b 2=2lg(ab )=2. 答案:214.已知f (x )=⎩⎪⎨⎪⎧log 2x +3(x >0),x 2+1(x ≤0),若f (a )=5,则a =________.解析:由题意可得⎩⎪⎨⎪⎧ a >0,log 2a +3=5或⎩⎪⎨⎪⎧a ≤0,a 2+1=5,解得a =4或-2.答案:4或-215.若函数f (x )=2|x -a |(a ∈R )满足f (1+x )=f (1-x ),且f (x )在[m ,+∞)上单调递增,则实数m 的最小值等于________.解析:由f (1+x )=f (1-x )可知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x =1对称,所以a =1.结合图象知函数f (x )=2|x -1|在[1,+∞)上单调递增,故实数m 的最小值为1.答案:116.关于函数,给出下列命题:①若函数f (x )是R 上的偶函数,f (x +3)=f (x )且满足f (1)=1,则f (2)-f (-4)=0;②若函数g (x )=⎩⎪⎨⎪⎧x -1,x >0,f (x ),x <0是偶函数,则f (x )=x +1;③函数y =log 13|2x -3|的定义域为⎝⎛⎭⎫32,+∞.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解析:①因为f (x +3)=f (x )且f (-x )=f (x ),所以f (2)=f (-1+3)=f (-1)=f (1)=1,f (-4)=f (-1)=f (1)=1,故f (2)-f (-4)=0,①正确.②令x <0,则-x >0,g (-x )=-x -1.又g (x )为偶函数,所以g (x )=g (-x )=-x -1.即f (x )=-x -1,②不正确.③要使函数有意义,需满足⎩⎪⎨⎪⎧log 13|2x -3|≥0,|2x -3|>0,即0<|2x -3|≤1,所以1≤x ≤2,且x ≠32,即函数的定义域为⎣⎡⎭⎫1,32∪⎝⎛⎦⎤32,2,③不正确. 答案:①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10分)设全集I=R,已知集合M={x|(x+3)2≤0},N={x|x2+x-6=0}.(1)求(∁R M)∩N;(2)记集合A=(∁R M)∩N,已知集合B={x|a-1≤x≤5-a,a∈R},若A∪B=A,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解析:(1)因为M={x|(x+3)2≤0}={-3},N={x|x2+x-6=0}={-3,2},所以∁R M={x|x ∈R且x≠-3},所以(∁R M)∩N={2}.(2)由(1)知A=(∁R M)∩N={2},所以B=∅或B={2},当B=∅时,a-1>5-a,得a>3;当B={2}时,⎩⎪⎨⎪⎧a-1=2,5-a=2,解得a=3.综上所述,所求a的取值范围为{a|a≥3}.18.(12分)如图所示,已知底角为45°的等腰梯形ABCD,底边BC长为7 cm,腰长为2 2 cm,当垂直于底边BC(垂足为F)的直线l从左至右移动(与梯形ABCD有公共点)时,直线l把梯形分成两部分,令BF=x,试写出左边部分的面积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画出大致图象.解析:过点A,D分别作AG⊥BC,DH⊥BC,垂足分别是G,H(图略).因为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底角为45°,AB=2 2 cm,所以BG=AG=DH=HC=2 cm.又BC=7 cm,所以AD=GH=3 cm.当点F在BG上时,即x∈[0,2]时,y=12x2;当点F在GH上时,即x∈(2,5]时,y=2+2(x-2)=2x-2;当点F在HC上时,即x∈(5,7]时,y=12×(7+3)×2-12(7-x)2=-12(x-7)2+10.综上,得左边部分的面积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为y=⎩⎨⎧12x2,x∈[0,2]2x-2,x∈(2,5]-12(x-7)2+10,x∈(5,7].其大致图象如图所示.19.(12分)(2019·成都七中调研)已知函数f (x )=a -22x +1.(1)求f (0);(2)探究f (x )的单调性,并证明你的结论;(3)若f (x )为奇函数,求满足f (ax )<f (2)的x 的范围. 解析:(1)f (0)=a -220+1=a -1. (2)∵f (x )的定义域为R , ∴任取x 1,x 2∈R 且x 1<x 2,则f (x 1)-f (x 2)=a -22x 1+1-a +22x 2+1=2·(2x 1-2x 2)(1+2x 1)(1+2x 2),∵y =2x 在R 上单调递增且x 1<x 2, ∴0<2x 1<2x 2,∴2x 1-2x 2<0,2x 1+1>0,2x 2+1>0. ∴f (x 1)-f (x 2)<0,即f (x 1)<f (x 2). ∴f (x )在R 上单调递增.(3)∵f (x )是奇函数,∴f (-x )=-f (x ), 即a -22-x +1=-a +22x +1,解得a =1(或用f (0)=0去解). ∴f (ax )<f (2)即为f (x )<f (2), 又∵f (x )在R 上单调递增,∴x <2. ∴不等式的解集为(-∞,2).20.(12分)已知函数f (x )=2a ·4x -2x -1.(1)当a =1时,求函数f (x )在x ∈[-3,0]上的值域; (2)若关于x 的方程f (x )=0有解,求a 的取值范围.解析:(1)当a =1时,f (x )=2·4x -2x -1=2(2x )2-2x -1, 令t =2x ,x ∈[-3,0],则t ∈[18,1].故y =2t 2-t -1=2(t -14)2-98,t ∈[18,1],故值域为[-98,0].(2)关于x 的方程2a (2x )2-2x -1=0有解, 设2x =m >0,等价于方程2am 2-m -1=0在(0,+∞)上有解, 记g (m )=2am 2-m -1,当a =0时,解为m =-1<0,不成立. 当a <0时,开口向下,对称轴m =14a <0,过点(0,-1),不成立.当a >0时,开口向上,对称轴m =14a >0,过点(0,-1),必有一个根为正,综上得a >0.21.(12分)(2019·天津一中月考)设f (x )=log a (1+x )+log a (3-x )(a >0,a ≠1),且f (1)=2. (1)求a 的值及f (x )的定义域; (2)求f (x )在区间[0,32]上的最大值.解析:(1)∵f (1)=2, ∴log a 4=2(a >0,a ≠1), ∴a =2.由⎩⎪⎨⎪⎧1+x >0,3-x >0,得x ∈(-1,3), ∴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1,3). (2)f (x )=log 2(1+x )+log 2(3-x )= log 2[(1+x )(3-x )]=log 2[-(x -1)2+4], ∴当x ∈(-1,1]时,f (x )是增函数,当x ∈(1,3)时,f (x )是减函数,故函数f (x )在[0,32]上的最大值是f (1)=log 24=2.22.(12分)(2019·邯郸模拟)已知函数f (x )=log a (3-ax ). (1)当x ∈[0,2]时,函数f (x )恒有意义,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2)是否存在这样的实数a ,使得函数f (x )在区间[1,2]上为减函数,并且最大值为1?如果存在,试求出a 的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析:(1)∵a >0,且a ≠1,设t (x )=3-ax , 则t (x )=3-ax 为减函数,当x ∈[0,2]时,t (x )的最小值为3-2a , ∵当x ∈[0,2]时,f (x )恒有意义, 即x ∈[0,2]时,3-ax >0恒成立. ∴3-2a >0,∴a <32.又a >0且a ≠1,∴a ∈(0,1)∪(1,32).(2)由(1)知函数t (x )=3-ax 为减函数. ∵f (x )在区间[1,2]上为减函数, ∴y =log a t 在[1,2]上为增函数, ∴a >1,当x ∈[1,2]时,t (x )的最小值为3-2a ,f (x )的最大值为f (1)=log a (3-a ),∴⎩⎪⎨⎪⎧3-2a >0,log a (3-a )=1,即⎩⎨⎧a <32,a =32.故不存在这样的实数a ,使得函数f (x )在区间[1,2]上为减函数,并且最大值为1.。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1-1试题:第一章 第一节 课时跟踪训练 Word版含解析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1-1试题:第一章 第一节 课时跟踪训练 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b1a80039e31433238689364.png)
[课时跟踪训练]一、选择题( 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关于点电荷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体积很小的带电体才能看成点电荷B、体积很大的带电体一定不能看成点电荷C、当两个带电体的大小、形状对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忽略时,这两个带电体可看成点电荷D、一切带电体都可看成点电荷详细解析:带电体能否看成点电荷,主要是看带电体的尺寸与它们的距离的关系,带电体本身大或小不能成为带电体能否看成点电荷的条件,故A、B、D错,C正确。
正确答案:C2、带电微粒所带的电荷量不可能是下列值中的( )A、2.4×10-19CB、-6.4×10-19CC、-1.6×10-19CD、4.0×10-17C详细解析:B、C、D选项中数据均是1.6×10-19C的整数倍,而A中2.4×10-19C不是1.6×10-19C的整数倍。
正确答案:A3、在晴朗干燥的冬日里,如果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会发现头发越梳越蓬松,其主要原因是( )A、梳头时,空气进入头发B、头发和梳子摩擦后,头发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C、梳子对头发有力的作用D、梳头时,头发的毛囊会收缩详细解析:头发蓬松的原因是梳子和头发摩擦后,头发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正确答案:B4、( 2012·广东学业水平考试)两个完全相同的绝缘金属球a和b,电荷量分别为+3q和+q,两球接触后再分开,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a、b的电荷量各保持不变B、a、b的电荷量都为0C、a的电荷量为+q,b的电荷量为+3qD、a、b的电荷量都为+2q详细解析:完全相同的绝缘金属带同种电荷,相互接触再分开将平分总电荷量,Q=+4q,故分开后a 、b 两球所带电荷量都为+2q ,选项D 正确。
正确答案:D5、如图1所示,放在绝缘支架上带正电的导体球A ,靠近放在绝缘支架上不带电的导体B ,导体B 用导线经开关接地,现把S 先合上再断开,再移走A ,则导体B ( )A 、不带电B 、带正电 图1C 、带负电D 、不能确定 详细解析:导体B 和地相连,构成一个大导体,离A 较近的a 端带负电,地球离A 较远带正电,断开S 再移走A ,则导体B 带负电。
课后跟踪训练1
![课后跟踪训练1](https://img.taocdn.com/s3/m/3ebee529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55.png)
[答案] B
第6页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三总复习 • 英语• 高三课标版
2.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inspired by the director's experience? A.Pain and Glory. B.Blinded by the Light. C.The Souvenir. D.Inna De Yard.
第10页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三总复习 • 英语• 高三课标版
She is a big sports person, and that is how she connects with lots of kids. She couldn't motivate children until she knew what was bothering or pleasing them.“Students learn from people who love them,”she said.“They will be motivated and inspired to learn if they know deep down that you care about them.”In class she gave basketball tickets to students who were doing their work. At weekly drawings they could win sticky notes, pencils or other small prizes.
[解析] 考查推理判断。根据全文内容尤其是最后一段 To book tickets and keep up with the latest info:click here to subscribe.可推知,文章可能出自一个推荐电影的网站; 最后一段中的 click here 为关键线索,故选 D 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力
第1节力
基础知识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________,力的作用是_______的。
力的单位是_______,符号是_______。
2、在跳板跳水这一运动项目中,运动员对跳板施力的同时,也受到跳板对她的作
用力,如图所示,但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却不同,前者主要改变了跳板的_______,
后者主要改变了运动员的_______。
3、力的大小、______、______叫做力的三要素。
物理学中通常用一条____________
表示力,这种表示方法叫做____________。
4、匀速托起下列物体中,所用的力最接近1N的物体是()
A、一袋方便面
B、一个板凳
C、一枚大头针
D、一块砖
5、下列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A、钟摆来回摆动
B、汽车加速上坡
C、汽车减速下坡
D、火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
6、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力的作用才是相互的
C、手提重物,重物也在拉手
D、不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产生力的作用
7、在下列现象中,力的作用效果引起物体发生形变的是()
A、弓将箭射出
B、自行车座下的弹簧被压缩
C、铝球在地面上越滚约慢
D、石块从山坡上滚下,越滚越快
能力提升
8、如图所示,已知大小为10N、方向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在物体上的A点,请在图中画出该力的示意图。
9、如图所示,一本书放在桌面上,书受到桌面的支持力F,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
受力物体______;桌面受到书的压力F’,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受力物体
______。
1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小孩推墙时,他也受到墙的推力
B、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球的运动方向改变了,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人坐在沙发上,沙发会凹下去,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只有在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才能发生力的作用
11、在湖水中划船时,使船前进的力是()
A、水对桨的推力
B、人对船的推力
C、水直接对船的推力
D、人对桨的推力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
B、两个物体相互作用就一定有力
C、两个物体相互作用,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只能是受力物体
D、先有施力物体,后有受力物体
13、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现象:①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②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
③用力捏小皮球,球变瘪了;④一阵风卷起地面上的尘土。
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14、有下列物理现象:①发射火箭时,火箭腾空而起;②加油机在空中给大型运输机加油;③游泳运动员在水中奋力地向前游;④小朋友在游乐园的蹦床上被弹起。
以上四例中反应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原理的是()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探索研究
15、如图所示,春游时小明坐在船上,用力推另一艘小船,结果两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请写出此现象中包含的两个相关的物理知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如图所示,F1=F3=F4>F2,拉用一根锯条,使其发生图中四种变化:
(1)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的图是______图和______图.
(2)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
向有关的图是______图和______
图.
(3)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
用点有关的图是______图和______
图.
(4)在上述(a)与(c)图中,控制______和______相同,研究______与______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在物理学上叫做____________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