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精准扶贫下乡村旅游发展
乡村旅游扶贫方案
乡村旅游扶贫方案
一、前言
乡村旅游作为我国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显著的地域特色和巨大的市场潜力。本方案旨在充分利用乡村旅游资源,推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生活水平,实现精准扶贫。
二、目标定位
1.促进贫困地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2.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服务质量。
3.增强贫困地区乡村旅游品牌效应,拓展市场渠道。
(1)加大贫困地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投入,改善交通、通信、住宿、餐饮等条件。
(2)提升乡村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完善旅游咨询、导游、安全保障等功能。
3.产品开发与推广
(1)结合贫困地区资源特色,开发多样化、个性化的乡村旅游产品,如田园观光、民俗体验、康养度假等。
(2)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乡村旅游宣传推广,提高知名度。
4.乡村旅游人才队伍逐步壮大,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本方案旨在为贫困地区乡村旅游扶贫提供指导,具体实施过程中需结合各地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乡村旅游扶贫将为我国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四、组织实施
1.成立乡村旅游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部门工作,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2.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明确时间节点,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3.加强对乡村旅游扶贫工作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
4.深入开展乡村旅游扶贫宣传,提高贫困地区群众的认识和参与度。
五、预期效果
1.乡村旅游产业成为贫困地区重要支柱产业,带动农服务质量和水平。
(2)引进乡村旅游策划、管理、营销等专业人才,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6.政策支持与保障
(1)制定乡村旅游扶贫政策,鼓励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旅游。
(2)提供财政支持,为乡村旅游扶贫项目提供资金保障。
2024年开展精准扶贫学习活动心得体会(三篇)
2024年开展精准扶贫学习活动心得体会在分散情况下,规划工作应深谋远虑,充分预见未来发展的长远趋势、村镇布局的长远变动,以及各类潜在因素,以避免选址失误、预留空间不足或造成“空壳化”现象。
总括而言,应坚持规划先行、基础设施先行、优惠政策先行、试点先行的原则,从农民积极性最高、干部主动性最强、条件最为成熟的村庄入手实施。
二、新村庄建设不等同于新农村建设新村庄建设主要聚焦于村容村貌的改善;而新农村建设则是一个更为广泛和深远的系统工程,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党建等多个维度,具有综合性、长期性和复杂性的特点。
从当前全州各县组织参观的焦点和经验分享来看,人们往往不自觉地偏重于村容村貌的改善,这仅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方面。
从全局和长远视角出发,经济建设是根基,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使命。
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综合要求。
实现这一目标,即是推动农村各领域协调、全面发展的过程。
三、将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置于新农村建设首要位置唯有生产得以发展,方有能力建设新型村镇,方有条件享受新生活。
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需以富民产业为支撑。
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将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和增加农民收入置于首要地位。
在农民具备一定经济实力和承受能力的基础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能拥有稳固的基础。
过去那种过分侧重于房屋、道路改造和建设,而忽视产业发展、忽视生产发展这一根本性问题的做法必须得到纠正。
就我县实际情况而言,新农村建设应积极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和产业化经营,培育龙头企业,组织分散经营的农户共同开发优质粮、茶、林果、畜禽等资源,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努力延伸育种、育苗、肥料、种植、收获、加工、养殖、制沼、沼气液化等产业链,通过构建流通链、结成利益链、培植要素链,力争在全县范围内形成草果、八角、板栗、核桃、碰柑、杨梅、樱桃、大枣、梨、药材、瓜菜等集中连片的优质农产品产业带。
精准扶贫的实践案例分析
精准扶贫的实践案例分析在中国,精准扶贫是当前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也是国家政策的重中之重。
众所周知,贫困是一个根深蒂固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
但是,通过精准扶贫的方式,我们可以为贫困地区带来希望。
一、案例一:乡村振兴带动贫困地区发展江西省婺源县是一个全国性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但是在过去,该县也曾被列入贫困县名单。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该县政府引进了乡村振兴的理念,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业实现县域经济的高速增长和贫困户的就业增收。
在“乡村振兴”实施过程中,该县从制定顶层规划,到招商引资,再到文化传承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措施。
其中,重点打造徽派文化和徽商文化等特色文化,搭建徽派文化产业园区,发展茶叶、竹编、乡村旅游等产业,吸引游客,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繁荣。
同时,该县还开展义务植树、清洁河道等社会公益活动,提升了居民生活品质。
截至2019年末,该县贫困人口已经减少至2000人以下,实现了脱贫攻坚目标。
同时该县的乡村旅游业和徽派文化产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带动了当地产业链的升级和就业市场的不断扩大。
二、案例二:并行扶贫与文化教育2013年,为了解决贵州省赫章县的贫困问题,当地政府实行了并行扶贫和文化教育的措施。
该县引进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工业制造业,发展土特产产品,造福了农民群众。
同时,该县在教育、文化、卫生和安全生产等方面加大投入,提升了贫困地区居民的教育水平和健康水平。
为了加强文化教育的力度,赫章县政府在每所学校设立了一支骨干教师队伍,开展学前教育、乡村图书馆等项目,丰富了贫困地区居民的文化生活。
此外,该县还建立了开放式平台,依托技术、传媒等渠道,打造信息化服务,解决了当地人民的就医、就业等问题。
在经过多年的发展,贵州省赫章县已逐步发展成为富裕县,2019年全县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8000元,成功实现了贫困县脱贫攻坚的目标。
三、案例三:精准扶贫与技能培训湖南省株洲市是中国城市空间开发的典型案例之一,但是在株洲市宁乡县却早年被认定为贫困地区。
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
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共筑美好乡村新篇章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如同一对孪生兄弟,携手并肩,共同描绘着乡村发展的美好蓝图。
精准扶贫,精准施策,为贫困地区注入了发展的活力;乡村振兴,全面振兴,为乡村的未来描绘了宏伟的画卷。
精准扶贫,顾名思义,就是针对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制定精准的帮扶措施,确保每一分扶贫资金都能用到刀刃上。
过去的扶贫工作中,常常存在“大水漫灌”的现象,导致扶贫效果不理想。
而精准扶贫则如同“滴灌”,精准定位贫困根源,因户施策,因人施策,真正做到了扶真贫、真扶贫。
通过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多管齐下的方式,贫困地区的面貌焕然一新,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乡村振兴,则是在精准扶贫的基础上,对乡村进行全面、系统的提升。
乡村振兴不仅仅是经济的振兴,更是文化、生态、社会等多方面的综合振兴。
它旨在通过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保护生态环境、传承乡村文化等措施,让乡村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不仅让农民的腰包鼓了起来,更让乡村的环境美了起来,让乡村的文化活了起来。
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相辅相成,互为支撑。
精准扶贫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乡村振兴则为精准扶贫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改善、人力资源提升等方面都得到了显著进步,这些都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又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了精准扶贫的成果,形成了良性循环。
在具体实践中,许多地方已经探索出了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的成功模式。
比如,通过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既增加了贫困人口的收入,又提升了乡村的整体风貌;通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既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又吸引了更多人才回流乡村,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展望未来,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将继续携手前行,共同谱写乡村发展的新篇章。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在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乡村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农民的生活一定会更加幸福。
精准扶贫助推乡村振兴的效益分析
精准扶贫助推乡村振兴的效益分析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精准扶贫助推乡村振兴已经成为了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不仅有效地改善了贫困地区群众的生活水平,也促使乡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消除贫困、改善乡村基础设施、促进乡村产业发展等方面对精准扶贫助推乡村振兴的效益进行分析。
一、消除贫困精准扶贫政策的最大效益在于其成功消除了大量贫困人口的贫困状态。
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数据,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已经让数以百万计的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通过制定精准的脱贫计划、提供产业扶持、输血式扶贫等手段,使得贫困地区的居民家庭收入大幅提高,贫困地区的贫困发生率大幅下降,取得了明显成效。
通过推行精准扶贫政策,还大大提高了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在交通、教育、医疗等方面,通过政府的扶持和投入,加大了对贫困地区的帮扶力度,让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改善乡村基础设施除了消除贫困的效益外,精准扶贫政策还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即改善了乡村的基础设施。
在交通方面,政府通过加大对乡村公路的投入,逐步使得乡村公路水平得到改善,为农产品出行、物资运输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
在教育方面,政府通过修建学校、提供教学用具等方式,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机会。
在医疗方面,政府加大了对贫困地区卫生设施的投入,让乡村居民享受到了更好的医疗保障。
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得乡村基础设施得到了全面改善,为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三、促进乡村产业发展除了基础设施建设外,精准扶贫政策也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政府对贫困地区的产业进行了精准的帮扶和扶持,通过扶持农业、支持农民创业、鼓励农村电商、开展乡村旅游等一系列措施,激发了乡村的发展活力,切实帮助贫困地区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政府还鼓励企业、社会组织等力量进入乡村,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就业机会。
这样一来,不仅促进了农产品的增值和销售,还为乡村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带动了乡村产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
精准扶贫背景下旅游扶贫研究综述
Consumption Economy消费经济 2017年6月037精准扶贫背景下旅游扶贫研究综述①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常嘉佳 陶维摘 要:旅游精准扶贫已经成为我国新时期扶贫攻坚的新路径和重要举措。
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从旅游精准扶贫识别、扶贫效应、路径选择等方面对旅游扶贫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对代表性观点进行概述,并结合现有研究的不足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精准扶贫 旅游扶贫 文献综述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6(b)-037-02 贫困既是一个普遍而常见的经济现象,也是一个涉及社会、精神、人文、健康、知识等诸多方面的社会现象。
为减缓甚至消除贫困,各国或采取以政府为主导的财政扶贫模式,或采取以产业化带动为核心的开发式扶贫模式。
继英国国际发展局提出了扶贫旅游(Pro-poor Tourism)的概念之后,以旅游业为支撑的旅游扶贫备受国内外学术界、政府和社会的关注。
作为一种能够促进减轻贫困、提高贫困人口净效益的旅游发展方式,我国旅游扶贫主要源自于旅游业的发展实践,在经历了从1984年~2012年自发阶段、旅游促进阶段、实施操作阶段后,逐步进入了多措并举促进旅游扶贫阶段。
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要不断创新扶贫模式、进行精准化扶贫,改变以往“漫灌”式的扶贫方式,采取“滴灌”式深挖贫困地区发展潜力,实现贫困地区以自我“造血”的形式彻底摆脱贫困。
随着精准扶贫思想的不断升华和精准扶贫理论框架的进一步完善,学者们从旅游精准扶贫路径选择、机制构建、扶贫效应、资金运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以期为旅游精准扶贫工作提供确实可行的措施和建议。
本文将从 旅游精准扶贫识别、扶贫效应、路径选择等方面对国内学者的研究进行归纳、整理。
1 旅游精准扶贫识别“精准识别”是实现精准扶贫最为重要的一步,是研究贫困问题的首要问题。
邓小海等(2015)指出要准确区分贫困户与非贫困户、哪些贫困人口是否能在旅游开发中直接受益,进而准确识别旅游扶贫目标人群。
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的感受和收获
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的感受和收获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扶贫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进一步加大了对贫困地区的扶贫力度,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旨在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实现农村的全面发展。
作为一个生活在城市的普通人,我深刻感受到了这一转变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影响。
首先是精准扶贫给我带来的感受和收获。
精准扶贫是一种以数据为基础、以精确识别贫困人口为核心的扶贫模式。
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政府可以更准确地找到贫困人口,制定相应的扶贫计划,并确保扶贫措施的精确度和有效性。
这种精准扶贫模式的推行,使得贫困地区的人民真正受益,帮助他们摆脱了贫困的困扰。
我记得曾经有一次,我到了一个贫困地区进行参观,目睹了当地人民脱贫致富的故事。
在这个地方,政府通过精准扶贫,帮助当地人发展了特色产业,比如种植特色农作物、发展乡村旅游等。
这些举措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还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看到这些变化,我深感精准扶贫的意义和价值。
随着精准扶贫的实施,我国的乡村振兴战略也在逐渐推进。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要战略,旨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这一战略的实施,为农村地区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感受和收获。
乡村振兴战略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农村旅游机会。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居民对乡村的向往和追求也越来越高。
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使得农村地区的旅游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我曾经到过一些乡村旅游景点,感受到了乡村的自然美景和淳朴的民俗文化。
这不仅让我对农村地区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让我对乡村振兴战略有了更多的期待。
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民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农民有了机会创业和发展自己的事业。
政府提供了各种扶持政策和金融支持,鼓励农民发展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乡村旅游等。
这些举措不仅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也为他们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乡村振兴视角下贫困地区旅游精准扶贫研究——以山东省临朐县为例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5/2019乡村振兴视角下贫困地区旅游精准扶贫研究——以山东省临朐县为例徐晓婧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充分体现出党中央对振兴乡村的高度重视。
而发展旅游业已成为重要的扶贫举措和战略,旅游业又被称为“无烟产业”,其在扶贫方面有着很强的优势。
[1]通过选取山东省临朐县为研究对象,结合临朐县旅游资源丰富、具有良好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现状以及近年来积极出台扶持政策、加快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不断开发新项目发展新业态等成效,深入剖析得出临朐县存在投入机制不健全、基础设施严重不足、旅游形式缺乏特色等问题。
因此,贫困地区要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推进特色扶贫旅游资源开发、加强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等,以期为到2020年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提供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乡村振兴;旅游精准扶贫;临朐县作者简介:徐晓婧,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生院(邮政编码 100091)中图分类号:F592.7.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359(2019)05-0088-05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乡村振兴战略,部署了扶贫攻坚的具体任务。
乡村要振兴,农村脱贫自然是题中应有之义。
精准扶贫已成为新形势下的一种新型扶贫方式,旅游精准扶贫是推行精准扶贫极为重要的举措。
首次完整提出“旅游精准扶贫”的概念是在2014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促进旅游产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中第七条“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中的“加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
[2]旅游精准扶贫就是针对不同地区的旅游扶贫开发条件、不同贫困人口的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对旅游扶贫目标对象进行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和精准管理,从而实现旅游扶贫“扶真贫”和“真扶贫”目标的扶贫方式。
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并根据当地的旅游资源和实际环境,因地制宜地确定旅游精准扶贫开发项目,使旅游精准扶贫“行可扶之事、帮可扶之人”,进而全面改善地方经济的落后局面。
精准扶贫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精准扶贫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两大重要战略,二者虽然关注的重点不同,但彼此间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互动。
精准扶贫旨在降低贫困发生率,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而乡村振兴则关注于全面提升乡村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
将这两者结合起来,不仅可以加速贫困人口的脱贫步伐,还能为乡村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精准扶贫的核心在于“精准”二字,即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群体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扶贫方案。
过去,扶贫工作往往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忽视了贫困地区和贫困户之间的具体差异,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扶贫效果的不理想。
精准扶贫作为一种新型的扶贫理念,注重数据的收集与分析,通过详尽的贫困户信息摸底,识别贫困成因,制定并实施适合当地的扶贫措施。
这一过程不仅使得扶贫资金和资源的配置更加科学合理,还增强了贫困户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在农村振兴的背景下,精准扶贫的实施对农村经济的激活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
通过鼓励发展特色产业、推动农业现代化,精准扶贫助力于提高农村经济的整体水平。
比如,在精准扶贫的框架下,政府和社会组织共同推动农民进行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与产值。
此外,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许多农村地区借助电商平台的发展,实现了产品的快速销售与流通,这一变化不仅帮助贫困家庭增加了收入,还带动了整个村庄的经济发展。
精准扶贫不仅关注物质层面的脱贫,同样重视精神层面的提升。
收入的增加并不意味着贫困家庭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全面改善,因而,精准扶贫还需关注教育、医疗和文化等方面的提升。
通过设立教育基金、改善医疗条件、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精准扶贫可以在提升贫困群体生活水平的同时,推动乡村社会环境的改善。
例如,通过教育扶贫,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提升其未来的发展潜能,从而打破代际贫困的循环。
提升人力资本是精准扶贫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人力资本不仅包括劳动者的技能与知识,还包括其健康状况。
健康是基础,知识是动力。
旅游扶贫心得体会感悟(实用24篇)
旅游扶贫心得体会感悟(实用24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公文写作、党团资料、总结报告、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心得体会、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party and youth information,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letter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旅游扶贫心得体会感悟(实用24篇)写心得体会不仅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还可以提高自我反思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乡村旅游扶贫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2019年8月下半月刊乡村旅游扶贫发展的经验与启示刘 丹引言旅游扶贫,指在旅游资源较丰富的贫困地区,通过支持旅游产业来带动地区经济发展,进而帮助贫困人口走上富裕之路的一种发展模式。
乡村旅游扶贫不同于以往的财政扶贫、物资扶贫等“输血”式扶贫,它是一种典型的“造血”式扶贫,是一种新的扶贫方式,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虽然旅游扶贫同样需要资金等外部力量的支持,但它更注重解决贫困的源头问题,从根源上摆脱贫困。
据相关统计,2008-2018年我国乡村旅游收入从560亿元增长到超8000亿元,旅游成为促进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我国乡村旅游扶贫主要开发模式通过对我国近30年乡村旅游扶贫发展历程的了解发现,扶贫旅游经历了一个由政府为主导的旅游扶贫开发模式向以当地为主体的模式转变,一种方式向多种方式的转变。
政府主导型乡村旅游扶贫模式在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西部大开发时期对促进贫困地区群众脱贫和促进社会经济增长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模式通常被称作为“输血型”模式,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旅游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政府主导型模式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决策、规划不当对乡村贫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企业积极性不高和社区村民参与度有限等造成后续乡村旅游发展后劲不足。
在新的旅游发展环境下,一些地区根据当地旅游资源的特色和开发条件主要采用了企业主导型模式和社区参与型模式(表1),不可否认这些模式都有其自身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对乡村扶贫旅游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在发展后期也出现了一些缺陷,其普适性也不强。
因此,笔者充分分析和研究当前乡村旅游扶贫模式,了解其存在的问题和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相对完善的乡村旅游扶贫开发模式,即“政府+市场+社区村民+企业+旅游者”的“五位一体”乡村旅游扶贫模式(图1),围绕乡村旅游扶贫发展,以期对乡村扶贫旅游提供一定的支持。
作者简介:刘丹(1994—),女,陕西咸阳人,硕士研究生在读。
贫困农村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贫困农村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贫困农村乡村旅游作为扶贫和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存在着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
其中包括缺乏宣传推广渠道、基础设施落后、服务质量不高、农民收益低以及生态环境破坏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加强宣传推广,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增加农民收益,保护生态环境。
只有这样,贫困农村乡村旅游才能真正发挥其促进经济增长、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保护生态环境等作用。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共同努力,制定出台一系列措施和政策,支持和促进贫困农村乡村旅游的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和脱贫致富的目标。
【关键词】贫困农村乡村旅游、问题、对策、重要性、宣传推广、基础设施、服务质量、农民收益、生态环境、加强、改善、提高、增加、保护。
1. 引言1.1 贫困农村乡村旅游的重要性贫困农村乡村旅游的重要性在于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
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体验农村的生活和文化,进而带动当地农产品销售和旅游产业发展。
乡村旅游也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农家乐、民宿等,提升当地居民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
乡村旅游还有助于传承和保护当地的传统文化和历史遗产,促进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和文化传承。
发展贫困农村乡村旅游不仅可以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还可以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通过引入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变,乡村旅游不仅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还可以为贫困地区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改善生活条件的可能。
1.2 贫困农村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贫困农村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缺乏宣传推广渠道、基础设施落后、服务质量不高、农民收益低和生态环境破坏。
缺乏宣传推广渠道是贫困农村乡村旅游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由于缺乏有效的宣传推广手段和渠道,很多优秀的乡村旅游资源无法被游客所发现,导致游客数量较少,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和收入。
基础设施落后也是一个严重问题。
许多贫困农村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交通、住宿、餐饮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便利,不利于游客体验和旅游产业的长期发展。
文化旅游如何助力精准扶贫攻坚
文化旅游如何助力精准扶贫攻坚在当今时代,精准扶贫攻坚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
而文化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模式,正逐渐展现出其在助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方面的巨大潜力。
文化旅游能够为贫困地区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
贫困地区往往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和历史遗迹等丰富的旅游资源。
通过合理的开发和推广,这些地区能够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从而带动当地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例如,一些偏远山区拥有美丽的自然景观,如壮观的瀑布、奇特的山峰等,通过建设旅游设施,开发旅游线路,吸引游客前来游览,当地居民可以开办农家乐、民宿等,增加收入。
文化旅游有助于促进贫困地区的就业。
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包括导游、服务员、保洁员、司机等。
这为贫困地区的居民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使他们能够在家门口就业,减少外出打工的成本和风险。
而且,旅游业的季节性特点相对不明显,能够提供较为稳定的就业岗位。
比如,在一些古村落,通过发展文化旅游,当地居民可以从事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和销售,不仅传承了文化,还增加了收入。
文化旅游能够推动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的改善。
为了吸引游客,提高旅游体验,政府和相关企业往往会加大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包括道路、水电、通信等。
这些基础设施的改善不仅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也为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便利,为其他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曾经一些贫困山村道路崎岖,交通不便,随着文化旅游的兴起,政府修建了宽阔平坦的公路,改善了交通状况,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文化旅游有利于保护和传承贫困地区的文化遗产。
许多贫困地区拥有独特的民俗文化、传统技艺和历史建筑等文化遗产。
通过发展文化旅游,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这些文化遗产,激发当地居民对自身文化的自豪感和保护意识,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比如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贫困地区,通过举办民俗文化节等活动,展示独特的民族风情和传统文化,吸引游客的同时,也让本民族的文化得到了更好的传承。
农村精准扶贫对三农经济的作用
农村精准扶贫对三农经济的作用在当前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解决农村贫困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农村精准扶贫作为扶贫工作的一种新模式,对于改善农村的发展状况和促进三农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农村精准扶贫注重精准识别与精准帮扶,为农村贫困人口提供帮助,帮助他们走出困境,提高生活水平。
通过扶持就业、发放救助金、提供医疗服务等方式,让贫困户得到实实在在的帮助,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二、促进农村产业的发展农村精准扶贫不仅仅是为了解决贫困人口的生活问题,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帮助他们发展产业,增加收入来源。
通过产业扶贫、农产品加工等方式,促进农村产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精准扶贫还可以通过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如道路、通讯、水电等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只有有了良好的基础设施,才能更好地支撑起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加强农村教育和技术培训农村精准扶贫还可以通过加强农村教育和技术培训,提升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水平,增强他们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通过提供培训课程和资金支持,帮助农民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实现自身的自我价值。
五、促进农村金融服务的发展农村精准扶贫还可以通过促进农村金融服务的发展,帮助农民解决资金短缺等问题。
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机构,提供贷款、信用保障等服务,让农民能够更加便利地获得资金支持,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六、保障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农村精准扶贫还可以通过保障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提高农村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不仅有利于农民的生活环境,也有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七、培育新型农村经济主体农村精准扶贫还可以通过培育新型农村经济主体,促进乡村振兴。
支持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村经济主体的发展壮大,推动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八、挖掘乡村旅游资源农村精准扶贫还可以通过挖掘乡村旅游资源,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
发展农村旅游业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
发展农村旅游业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近年来,中国农村旅游业发展迅猛,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探讨农村旅游业对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概述农村旅游业发展是指利用农村区域的自然、人文等资源,利用家庭农场、农家乐、生态农庄等载体,为游客提供休闲、度假、观光、体验等服务的一种产业形态。
农村旅游业的发展十分重要,不仅可以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还能够提供就业机会,改善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居民的脱贫致富。
二、农村旅游业对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1.创造就业机会农村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从旅游景点的规划和建设,到旅游服务的提供,都需要有相关的从业人员。
这为贫困地区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通过就业,农村居民可以实现增收。
此外,农村旅游业还催生了一系列的配套产业,如食宿、交通、购物等,进一步扩大了就业岗位。
2.利用地方资源,增加土地价值贫困地区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丰富,但由于基础设施和市场开发不足,地方资源的价值得不到充分发挥。
通过发展农村旅游业,可以将这些资源进行整合和开发,提升其市场价值。
比如,将农村的丰富农田景观转变为观光农场,将山区的特色民俗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
3.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传统农业在贫困地区仍占主导地位,农产品价格波动大,农民收入不稳定。
而农村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农业的结构调整,鼓励农民转变种植结构,发展高附加值、高质量的农产品。
比如,引导农民发展特色农业,提供绿色有机产品,满足游客的需求,带动当地农业的发展。
三、农村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基础设施薄弱由于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如交通、供水、供电等方面的配套设施不完善,限制了农村旅游业的发展和提升服务质量。
为了进一步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政府需要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提供更好的交通和生活条件,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2.人才培养与管理贫困地区在人力资源方面存在一定的短缺和不成熟。
驻村书记如何帮助村民发展农村旅游业
驻村书记如何帮助村民发展农村旅游业一个成功的农村旅游业对于一个村庄的发展来说意义重大。
作为驻村书记,你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帮助村民发展旅游业,提升村庄经济和社会发展。
下面是几个关键步骤,来指导你如何帮助村民发展农村旅游业。
第一步:了解村庄资源和文化特色作为驻村书记,你首先需要了解村庄的资源和文化特色。
这包括自然风景、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
通过深入了解村庄,你可以为村民提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第二步:制定旅游发展规划在了解村庄资源的基础上,你可以与村民一起制定旅游发展规划。
这个规划应该包括目标、战略、时间表和经费预算等。
确保规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为村庄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第三步:改善基础设施良好的基础设施是发展农村旅游业的重要保障。
你可以督促相关部门改善交通、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提高村庄的接待能力。
同时,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创建整洁美观的村庄形象。
第四步:培训和宣传为了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你可以组织培训活动,提升村民的服务意识和技能。
这可能包括旅游接待、讲解、民宿经营等方面的培训。
此外,你需要加强宣传工作,利用各种渠道宣传村庄的特色和旅游资源。
第五步:发展农家乐和特色产品农家乐是农村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你可以帮助村民开展农家乐业务,提供丰富多样的农村体验活动,吸引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
此外,还可以协助村民发展特色产品,如农副产品加工、土特产销售等。
第六步:促进合作与合作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你可以促进村庄和其他相关单位、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合作。
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进村庄旅游发展,共享经济利益。
第七步:监测和评估监测和评估是农村旅游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你可以建立监测和评估体系,收集相关数据和意见反馈,及时调整旅游发展策略,确保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以上步骤,作为驻村书记,你可以帮助村民发展农村旅游业,推动村庄的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这将为村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带动村庄的整体发展。
相信在你的努力下,村庄的农村旅游业将蓬勃发展。
农村精准扶贫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农村精准扶贫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农村精准扶贫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旨在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实现共同富裕。
然而,要实现农村精准扶贫的可持续发展,并非一蹴而就,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
首先,产业发展是实现农村精准扶贫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贫困地区往往缺乏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导致经济发展缓慢,居民收入低下。
因此,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产业至关重要。
比如,在一些山区,可以发展林果业、中药材种植等;在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发展水产养殖;在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可以发展乡村旅游。
同时,要注重产业的多元化,避免过度依赖单一产业,降低市场风险。
为了推动产业发展,政府可以提供政策支持,包括资金扶持、税收优惠、技术培训等。
还可以引入企业合作,通过“企业+农户”的模式,解决农产品的销售问题,保障农民的收益。
教育扶贫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之策。
贫困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许多孩子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导致知识水平和技能不足,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因此,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师资水平。
可以通过建设新的学校、更新教学设备、提高教师待遇等方式,吸引优秀的教师到农村任教。
同时,要加强职业教育,根据当地产业发展的需求,开设相关的专业课程,培养实用型人才。
让贫困家庭的孩子能够掌握一技之长,实现自我发展,从而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精准扶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贫困地区的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往往比较落后,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要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交通条件,修建公路、桥梁,开通公交线路,方便农产品的运输和居民的出行;加强水利设施建设,保障农田灌溉和居民用水;推进电力和通信设施建设,实现电力稳定供应和网络全覆盖。
基础设施的改善不仅能够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还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产业项目,促进经济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也是实现农村精准扶贫可持续发展不可忽视的方面。
精准扶贫背景下的涪陵区乡村旅游发展策略探究
精准扶贫背景下的涪陵区乡村旅游发展策略探究一、涪陵区乡村旅游的背景和现状分析涪陵区是重庆市的一个行政区划,位于重庆市城市中心以西、两江汇合处,是通往保护区的重要路径。
如果从农村建设的角度看,涪陵区则是一个大村庄,其中7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地区。
由于地理位置的独特和幅员辽阔的自然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来此赏景。
因此,乡村旅游的发展在涪陵区具有广阔的空间和巨大的潜力。
目前,涪陵区的乡村旅游业已初步建立起来。
一方面,区内的金鸡山石窟、白马寺、西陵峡等旅游资源已经先后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另一方面,涪陵区在建设旅游度假区的过程中,十分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增加了旅游度假区的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同时,涪陵乡村旅游也在不断完善,如宝顶山乡村旅游、富岭镇生态旅游等,使得乡村旅游的品质和服务水平得到提高。
涪陵区是重庆市的老区,同时也是全国贫困地区。
根据涪陵区的经济发展指数,该区均收入水平仅为4800元,大大低于重庆市的平均水平。
此外,涪陵区的自然植被和农业资源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破坏,再加上目前全球疫情的影响,导致芋头、青菜等农产品价格不断下降。
在这种情况下,乡村旅游可以成为涪陵区的精准扶贫产业之一,对于改善区内农民的生活水平、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乡村旅游可以利用区内大量的农业资源,挖掘出一定的附加值,为农民增加额外的收入。
其次,乡村旅游可以推动区域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供水系统等,进一步提升区域的生活质量和人居环境。
最后,乡村旅游可以有效缓解区内的就业压力,提高区内人口的受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质,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打造特色旅游品牌涪陵区的乡村旅游产业比较分散,要打造起具有国际竞争力特色旅游品牌并不容易。
因此,我们建议涪陵区可以结合区内自然环境和文化历史特色,以清流、清幽、清洁的环境作为切入口,推出创意文化旅游产品。
例如宝顶山寺景区可以推出“海拔五千莲花诞”、“观音菩萨佛诞”等节庆性旅游产品,白马寺景区可以推出“唐僧西行记”主题旅游产品,让游客更好地了解涪陵区的文化历史,同时也为游客提供精神上的满足。
精准扶贫视野下湘西十八洞村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精准扶贫视野下湘西十八洞村乡村旅游发展研究作者:邹欢李盼来源:《当代体育科技》2018年第26期摘要:基于精准扶贫视野,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湘西十八洞村精准扶贫开发与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进行研究,通过探究发现其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公共基础服务设施落后、产品同质化,缺乏核心竞争力、经营项目单一,文化内涵深度挖掘不够、专业技术人才短缺,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深挖文化内涵,开发特色化产品、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等意见与对策,以期为湘西十八洞村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精准扶贫十八洞村乡村旅游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9(b)-0247-021 湘西十八洞村精准扶贫开发与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十八洞村坐落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双龙镇,因村内有18个天然溶洞组成的巨大溶洞群而得名,是一个山高林密、交通闭塞、人均耕地仅为0.83亩的贫困苗族村寨。
2013年11月,国家主席、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于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提“精准扶贫”理念。
那年,十八洞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为1688元,是当年中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8.75%。
然而,时隔5年,在党中央“精准扶贫”政策指引下,十八洞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家家户户全面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网,并初步形成了以乡村旅游业为龙头,种植业、养殖业、手工艺加工业、劳务输出业等其他产业联动发展的发展思路。
至2016年,十八洞村人均纯收入从2013年的1668元增长至8313元,增长了近四倍。
2017年2月,湖南省扶贫办宣布十八洞村成功脱贫摘帽,成为了全国精准扶贫的一面旗帜。
乡村旅游是助力湘西十八洞村实现“精准脱贫”的重要的途径之一。
近年来,十八洞村立足苗寨特色和习近平总书记来此考察而提高的知名度,以农家乐新项目为突破口,通过全体村民集思广益共同开发推出十八洞腊肉、农家豆腐、苗鱼、苗鸭、野菜、苞谷烧等民族特色菜肴,并将乡村旅游与手工工艺、民俗活动等有效结合,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十八洞村有别于其他乡村旅游地的有效竞争力。
精准扶贫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实践与挑战
精准扶贫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实践与挑战在我国广袤的农村大地上,精准扶贫犹如一场春风,为乡村带来了勃勃生机。
它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致力于解决贫困问题,更是为乡村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精准扶贫的实践是多维度且富有成效的。
首先,产业扶贫成为了关键举措。
许多贫困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养殖业和乡村旅游业等。
比如,在一些山区,凭借其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大规模种植优质水果,通过电商平台拓展销售渠道,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还打响了地方品牌。
还有一些地方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开发乡村旅游项目,打造农家乐、民宿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教育扶贫也是重要一环。
通过改善贫困地区的教育条件,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教育资源。
新建和修缮学校,配备先进的教学设备,吸引优秀教师扎根贫困地区任教。
同时,设立各种教育资助政策,确保贫困家庭的孩子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不少贫困家庭的孩子通过教育,考上大学,毕业后改变了家庭的命运,也为家乡的发展贡献了力量。
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是精准扶贫的有力支撑。
修建公路、桥梁,改善交通条件,让农产品能够及时运输出去,也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加强水利设施建设,保障农田灌溉和居民用水。
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让贫困地区与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信息更加畅通。
医疗扶贫为贫困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建立健全医疗保障体系,提高新农合的报销比例,开展大病救助,让贫困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在一些贫困地区,还组织医疗队伍定期下乡义诊,普及健康知识,提高村民的健康意识。
然而,精准扶贫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并非一帆风顺,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往往面临着市场风险和技术难题。
由于市场信息不对称,一些农产品容易出现滞销现象,价格波动较大,影响了农民的收入。
同时,缺乏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导致产业效益不高。
人才短缺是一个突出问题。
许多年轻人选择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失,留下来的大多是老人和儿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精准扶贫下乡村旅游发展
摘要:以河南乡村旅游发展为例,从精准扶贫的视角阐述河南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河南乡村旅游发展提出借助互联网,实施“乡村旅游+扶贫”模式等一系列对策。
关键词:精准扶贫;
乡村旅游;
发展对策
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的人口比重特别大。
截至到2018年,河南省是我国农村人口唯一一个超过5000万的省份。
国家在大力开展精准扶贫的关键阶段,通过充分调查,对河南省发展乡村旅游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开发对策。
一、河南省发展乡村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贫困地区较多,阻碍了乡村旅游的顺利开展。
河南省农村人口较多,人口分布较广,而且比较分散。
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相对较差,特别是交通,很多乡村连最基本的交通道路都不具备,严重阻碍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游客对旅游区的基础设施要求较高,比如景区的卫生、宽带、餐饮质量等,因为这些配套设施的缺乏让游客很难对该地乡村旅游产生美感和难忘的经历,影响了游客追求的美观视觉体验。
2.缺少整体规划意识。
目前河南开发的乡村旅游项目很多,但是已开发的旅游项目大都存在一定问题。
很多乡村旅游景区在开发前都没有经过细致详尽的市场调研就匆匆上马,在产品开发、景点建设和对外宣
传上也缺少有效的计划和规划,以致很多乡村旅游开发出现相当严重的同质化现象,所开发出的乡村旅游产品单一,严重缺乏产品特色和文化内涵。
这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同时也让游客对景区的美感追求大打折扣。
3.缺少专业的乡村旅游开发人才。
只有拥有高素质的乡村旅游人才,发展乡村旅游才有希望。
有了人才的贡献,乡村旅游才能得到快速持续的发展。
河南很多农村地区特别是不发达地区,从事乡村旅游开发的人才相当匮乏。
因为乡村旅游在没有形成规模之前,很多人选择外出打工,以致很多地区连正常的劳动力都缺乏,“空心化”现象比较严重。
尽管有部分愿意从事乡村旅游开发的人,由于大家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对当地乡村旅游业发展的支撑力度有限。
据调查,目前一些从事乡村旅游开发的人才还存在专业知识参差不齐的情况,对现代经济与管理知识掌握不足,在开发乡村旅游过程中缺少专业知识支撑。
二、河南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
1.借助互联网,实施“乡村旅游+扶贫”模式。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很多农村地区也开始关注和使用互联网。
发展乡村旅游,也需要借助互联网技术。
开发乡村旅游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重视农村各种资源的整合利用,充分发挥市场的带动作用,为乡村旅游开发服务。
经营乡村旅游要有创新的思路和方法,形成乡村旅游产业链,发挥乡村旅游资源优势,在产品加工、运输、经营、流通等环节形成特色的发展体系。
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开发成本,起到迅速开拓市场的作用。
让老百姓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有一定收获,真正实现从产品营销、产品创新、服务升级、智慧管理等若干方面形成“乡村旅游+扶贫”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
2.定位准确,充分挖掘内在文化价值。
乡村旅游发展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它要整合各种资源,其中文化资源显得特别重要,文化是旅游开发的灵魂。
只有不断挖掘乡村旅游中的内在文化价值,才能更好地形成乡村观光、休闲度假、文化体验等多元化旅游产品。
综合性强的乡村旅游产品才更有吸引力,让游客在旅游的过程
中充分感受当地的文化特色。
开发者要不断通过各种营销方式展示景区的文化价值,突出景区的文化内涵。
借助科技手段,在传统的吃住行游购等方面,增加乡村旅游产品的吸引力。
3.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综合精准规划,从长远的经济可持续发展角度进行规划开发。
所有开发不能盲目进行,要有充分的开发准备。
开发过程要充分考虑当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开发前要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根据开发地的实际情况综合分析,所形成的发展规划要能落地。
规划不仅要体现开发地的优势和价值,还要具备实施过程的适应性。
同时在开发乡村旅游的过程中,环境保护方面尤其重要,政府要起主导作用。
很多农村地区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由于缺乏对环境的保护,导致很多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程度上的破坏。
因此,在旅游开发中,要形成完善的制度,从各个方面去引导老百姓和乡村旅游的参与者自觉保护环境。
让老百姓都能够积极参加到保护环境的行动中来。
通过一定的奖罚措施和制度保障,让保护环境的行动得到充分落实。
当地的旅游行业要统一规划,形成统一的经营模式和运行机制,打造专业化的管理模式。
通过高质量的品牌化产品开发才能使河南的乡村旅游与国际接轨,形成强大的竞争力。
有了完善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才能一定程度上确保旅游服务的质量。
4.培养高素质人才,助推扶贫。
发展乡村旅游离不开人才,乡村职能部门要加大引进人才的力度。
当前从事乡村旅游的人数每年都在增加,由于大家能力的参差不齐,造成很多乡村旅游的发展良莠不齐,因此,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和加强人才培训相当紧迫。
所有从事乡村旅游的人都要参加专业化的培训,包括从事乡村旅游的基层管理者。
通过系列完整的培训,才能不断提高乡村旅游服务和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
同时,政府应加强与高校的联系,积极寻找具有学习能力的管理人才,从事景区管理和开发。
另一方面,政府要拓宽各种渠道,采取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吸引高素质人才,人才的引进能给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和动力。
有了高素质人才的不断创新,乡村旅游才会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快速前进。
参考文献:
[1]段亚芳.河南乡村旅游发展的状况及前景展望[j].农业考古,2010,(6).
[2]杨娜.旅游精准扶贫的相关概念及关系[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