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门之行——探秘桃源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溪门之行——探秘桃源洞

导视:永泰山川形胜,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每年都有无数游客蜂至沓来,探寻山水美景。可即便是这样,依然有不少好地方悄悄地躲在人们的视线之外,被险峻的道路、茂密的丛林所遮蔽,鲜为人知,只有当我们亲自涉其间,才会因她的美丽神奇而发出由衷的惊叹。

【口播】

走遍永阳大地,体验风土人情,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走遍永泰,永泰县志中有这样一个记载,桃源洞幽深寥廓,能容二百余人,另有一小孔,可缒而入,前人避难于此,冷灶犹存,仿佛武陵之胜,今天我们的目标就是这个桃源洞。

【解说】

桃源洞其实离村子并不远,就藏在溪门村的后山上。在村里老支书的指引下前行,浓密的枝叶遮挡了山路前方的景色,让我心里多些许好奇,这密林深处,到底有什么样的景色?

老支书背着柴刀为我们开路,山路辗转往下,越来越陡峭。这条山路听说是村里人自发开辟出来,并且在险峻的地方作了一些简单的木栏;山谷幽深,如果没有这些防护措施,一般人还真不敢往下走。

【现场】

这路好难走啊,还没(走多久)才开始一点点,我的鞋子啊,脚上啊,裤子上全部都是泥巴了。

(接爬梯子)

【解说】

左手边紧贴着石壁,右手边,却是幽深的峡谷。而我们与悬崖之间,仅隔着这个简陋的围栏。试着往峡谷望了望,这个峡谷仿佛是被一把巨斧劈开而形成的,岩壁十分平整,透过枝叶的缝隙,勉强可以看到谷底这条山涧,幽深碧绿,深不可测。

站在上面往下一看,真是令人心惊胆颤,两股战站。难以想象当地人是如何在这悬崖边上一点一点的支起围栏的。

崖壁上的路,越发的窄,仅允许一个人勉强通行,一段十来米的路竟是花了十几分钟。当我们终于走完这段勉强成为“路”的山路,正想松一口气的时候,老支书招呼我们,来来来,接下来要顺着这两条藤爬下去。这顺着藤爬悬崖还真是只在电视上看到过,如今可是要现场体验了?!

【现场】

这就是我们现在要爬的路,必须要拽着这两根藤才能爬下去。

(接主持人一路爬下去的镜头)

【解说】

当我们战战兢兢地抓着树藤,再攀着颤颤巍巍的梯子爬下这个近乎90度的石

壁,就到达传说中的桃源洞了!

【现场口播】

这条山路真的是非常难走,它的艰难程度绝对不亚于我们之前爬过得天台山。所幸的是,我们终于找到了传说中的桃源洞。没想到这桃源洞竟藏在这狭小的岩壁之下,果然就像县志上描述的那样。能容得下百来号人,但是我们现在已经找不到前人留下的痕迹了。

【解说】

桃源洞,名为洞而无洞,这里并不是陶渊明的“忽逢桃花林,夹岸数步”而“落英缤纷”的胜境,也不像永安桃源洞那样镌满摩崖石刻的雅地,其实只是崖壁上一个浑然天成的半弧形洞穴;桃源洞这个名字是因旧时溪门村称为“桃源村”而来的。桃源洞宽度约9米,大概有三四层楼高,洞穴上方的边缘不断有水珠滴落,滴滴水珠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仿佛下着一场朦胧的太阳雨,如果在此建起两座小木屋,看山听雨眠,想来也是极为惬意。也正是这样地处隐蔽的方寸之地,曾经帮助溪门村减少乱世带来的伤害。

【同期】溪门村老支书陈贤冬

就是清朝(动乱)的时候,我们村里小孩都抱到藏到这个洞里面,国民党时候,抓年轻的去当兵,年轻人都躲在这个地方,躲在这个地方不怕给别人抓去。

(所以他们躲在这里都是安全的。没有被抓到过?)

没有,上面爬不下来。一个人站在那里站岗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敢爬下来。

【解说】

这样偏僻的地方,自然人迹罕至,许多年的时光里,或许只有崖壁上栖息的蝙蝠才是这里真正的居民。

由于陡峭无路无法再前行,我们便攀岩而返,从别处转道前往桃源洞上游一探究竟。

【现场口播】

在桃源洞的上游有一个深不可测的水潭,因为形状像水缸,所以当地人叫它缸潭,大家有见过这么大,这么深的水缸吗?

(主持人在水潭对岸打招呼,快节奏的音乐)

【解说】

缸潭就在一个废弃的水坝下游,潺潺的水流将岩石打磨出好几个平整光滑的凹槽,流水经过就会形成几个漩涡,再汇聚成瀑布,流入缸潭。据村里人介绍,在刚刚下过雨的天气,这些漩涡会更大更漂亮,只可惜此行的我们只能在脑海中想象这番景色。水流从三十多米高的缸壁上一倾而下,像一面水晶帘子,水落潭中,哗哗作响,烟雾腾腾,溅起水珠,融进那泛着绿光、不知有多深的水潭里。

【同期】溪门村支书陈圣潮

(支书啊,这个缸潭到底有多深)

这个水的(深度)预测不

了啊,不过建这个电站水坝的时候,还有打了一个山洞出去,有几百米长的山洞,为了方便(处理)石渣,把所有的石渣填到这个水潭里,已经是填了两年时间这么长,所有渣子填下来这个水潭都填不满,不知道有多深

【解说】

缸潭幽深,其形成的原因众说纷纭,有说是水流侵蚀而成,有说是陨石砸落深陷,莫衷一是。河床上的岩石被流水侵蚀出一道道的痕迹,见证了千万年时光的流转。

见识过这个巨型水缸,老支书带着我们回到山下,去寻找桃源洞的下游,也是这一条峡谷的入口——龙潭。

从村里溯溪而上,这一路就比刚才峡谷深处的道路要平坦得多,首先看到的是一片宽阔平旷的石滩,溪水清澈见底;据说这里在解放前是连接永泰、莆田、仙游和至福州的交通要道。沿溪逆流而上,跃入眼帘的是乍美的龙潭。一汪青绿的深潭,背后崖壁上一条小瀑布直冲而下,这条小瀑布就是从缸潭一路而下的那一条小小溪流。

溪门村部分村民集资修建了一条通往瀑布上方的小径。小径旁一条石渠蜿蜒曲折;这条石渠是数百年前的先人为引水灌溉而在石壁上生生开凿出来的,具体开凿的时间,已经无人知晓;时至今日,石渠上还能看到无数深刻的凿痕,诉说着先辈开山引水的艰辛与决绝。

我们拾阶循涧而上,一块巨石突兀眼前,犹如天外飞来,耸立在大岩石堆积形成的洞口。由于地势险峻,修路的成本太高,村民集资修的路只延伸到到此处,我们也无法再继续往上。

站在瀑布上方,向上仰望,只见石崖裂罅中细细水流穿涧而泄,周边林木苍翆,未能尽享大自然放置其中的鬼斧神工,却在我们的脑海中留下无限的遐想。回头俯瞰,幽深的龙潭中央,水下一道石梁将潭水一分为二,浑然两块绿宝石。而更远处,村中景色尽收眼底,一片丹山碧水与农田里农作物葱葱绿映。“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描述的也不过就是这番景象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