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幼儿与环境的对话
让幼儿在与环境对话中成长

让幼儿在与环境对话中成长
幼儿的成长可以通过与环境对话来促进。
以下是几种方法可以帮助幼儿在与环境对话
中成长:
1. 提供丰富的环境:为幼儿提供各种各样的刺激和机会,包括自然环境、艺术品、玩
具等。
这样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促进他们积极地与环境互动。
2. 提供适当的挑战:为幼儿提供一些适度的挑战,激发他们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可以通过提供一些有趣的任务或游戏来实现,让幼儿在与环境互动中发展自己的技能。
3. 与幼儿进行互动:与幼儿进行互动对话,可以帮助他们发展语言和社交技能。
通过
提问、回答问题、思考和分享观点,幼儿可以与环境进行更深入的交流。
4. 倾听幼儿的声音:重视幼儿的意见和观点,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这可
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并激发他们主动与环境对话的动力。
5. 创造反思的机会:鼓励幼儿反思他们与环境的互动经验。
这可以通过问一些开放式
的问题,让幼儿思考他们的经历并从中学习。
通过与环境对话,幼儿可以发展多个方面的能力,包括认知、情感、社交和语言等。
这样的对话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和理解周围的世界。
幼儿环保讲话稿

幼儿环保讲话稿
各位老师,亲爱的小朋友们:
大家好!今天我很高兴能够和大家一起来谈一谈环保的话题。
我们知道,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而环境保护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作为幼儿,我们也应该为保护环境出一份力。
首先,我们要学会节约用水。
水是生命之源,我们要珍惜每一滴水,不浪费水资源。
比如,洗手时要关掉水龙头,用水洗东西时要用适量的水等等。
其次,我们要学会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是一项很重要的环保举措,可以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我们要把可回收的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分别投放到相应的垃圾桶里。
再次,我们要学会爱护大自然。
在户外活动时,不要随意破坏花草树木,不要乱扔垃圾,保持环境整洁。
同时,我们也要学会保护动植物,不要捕杀野生动物,不要破坏它们的栖息地。
最后,我们要鼓励家人和朋友一起参与环保行动。
可以和家人
一起种树、参加环保志愿活动,也可以和朋友一起分享环保知识,共同努力保护我们的地球。
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从小事做起,为环保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我们的地球更加美丽!
谢谢大家!。
让环境与幼儿对话——浅谈主题活动中的环境创设

让环境与幼儿对话——浅谈主题活动中的环境创设主题活动是幼儿园教育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模式。
通过设置特定的主题,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而在主题活动中,环境创设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浅谈主题活动中的环境创设,让环境与幼儿对话。
一、环境创设的意义环境是幼儿的第二教师,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主题活动中,恰当的环境创设可以为幼儿提供情境,激发他们的兴趣,促进他们的积极参与和探索精神的培养。
首先,环境创设可以提供实际的学习资源和情境。
例如,在一个以动物为主题的活动中,可以在教室中布置动物模型、图书、图片等资源,以及模拟动物的栖息地,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和体验机会。
其次,通过环境创设可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个富有创意和激发想象力的环境可以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和发散思维,使他们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最后,环境创设可以提供情感的支持和安全感。
一个温馨和充满关爱的环境可以让幼儿感受到对他们的尊重和关注,建立起稳定和亲密的关系,为幼儿的情感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二、环境创设的原则在进行主题活动的环境创设时,需要遵循一些原则,以保证环境与主题的契合,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学习与成长条件。
首先,创设的环境要与主题相一致。
环境与主题之间应该有内在的联系和连贯性,使幼儿在环境中能够直观、直接地感知到主题的特点和内容。
例如,在一个以海洋为主题的活动中,环境应该呈现出海底的景象,如蓝色的海洋、海底生物的模型等,以便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探索海洋世界。
其次,环境创设的内容要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
通过多样的材料和装饰品,可以丰富环境的内容,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例如,在一个以植物为主题的活动中,可以在环境中布置不同种类的植物、植物的干燥标本、植物的生长过程等,让幼儿能够全方位地了解植物的特点和生长规律。
最后,环境创设要注重细节的处理。
细节决定着整体效果的质量。
在环境创设过程中,要注意细致入微地处理每一个环节,从而使幼儿在环境中能够全面感知和体验主题的内容。
创设与幼儿“对话”的区域环境

创设与幼儿“对话”的区域环境在创设与幼儿“对话”的区域环境中,我们可以通过布置一系列的场景、材料和道具,为幼儿搭建一个真实的沟通和互动的环境。
让幼儿在这样的环境中,通过角色扮演和模拟对话的方式,积极参与到沟通和互动中,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和社交能力。
下面将详细介绍如何创设这样的区域环境。
一、选择合适的区域在幼儿园中选择一个相对安静的角落,设置一个小区域作为“对话区域”,围绕这个区域选择合适的场景来创设环境。
可以选择一个小超市、医院、家庭等场景,或者根据当前的主题活动来设置相应的场景,如农场、海滩等。
二、布置场景和道具根据选定的场景,布置相应的场景布景和道具。
在小超市场景中,可以设置一张小货架,上面摆放各种玩具食品,让幼儿模拟购物的过程。
在医院场景中,可以准备一些玩具医疗器械和医生、护士服装,让幼儿扮演医生和患者,模拟医疗过程。
三、提供角色扮演的机会在区域环境中,为幼儿提供角色扮演的机会。
可以准备一些角色扮演的服装,如服装箱、帽子、围裙等,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扮演服装,进入到对话的角色中去。
还可以提供一些角色扮演的提示卡片或场景剧本,让幼儿看到提示后进行对话,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对话的内容和情境。
四、设置对话的情境在区域环境中,可以通过设置一些对话情境,引导幼儿进行对话。
在小超市场景中,可以设置一个付款台,让幼儿扮演售货员和顾客,进行购物和支付的对话。
在医院场景中,可以设置一个接诊台,让幼儿扮演医生和病人,进行病情咨询和诊断的对话。
这样可以使幼儿更好地理解对话的场景和目的,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五、提供对话的教具和材料在区域环境中,可以准备一些对话的教具和材料,帮助幼儿进行对话。
可以准备一些对话卡片,上面写有简单的对话内容,让幼儿根据卡片的提示进行对话。
也可以准备一些模拟电话,让幼儿扮演打电话的角色,进行电话对话的练习。
还可以准备一些素材,如图片、绘本、故事书等,用于引导幼儿进行对话和讨论。
让环境与幼儿“对话”

让环境与幼儿“对话”江夏区机关幼儿园姚胜芳一、环境创设意图《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指出:“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我们将幼儿作为环境创设的主体,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将教育目标渗透于环境之中,鼓励每个孩子积极参与,置身其中,让环境与幼儿“对话”,形成有效的交往和互动,并记录幼儿、教师、家长开展活动的过程,不仅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而且让班级环境发挥教育功能,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二、环境特色选定自由活动时,一个孩子唱“葫芦娃,葫芦娃......”马上就有孩子跟着唱。
有个孩子说:“我家新房子里有葫芦娃。
”“我家也有”……大家七嘴八舌议论开了。
葫芦是孩子熟悉和喜欢的自然物,也适合大班的孩子感知、创造。
又因为江夏地处郊区,孩子们对田园风景熟悉,孩子处在熟悉的环境中才不会产生焦虑感,才能健康愉快地生活,也去过江夏薰衣草风情园,喜欢薰衣草的紫色。
结合园所文化“五彩缤纷绘童年,欢声笑语育童梦”和江夏郊区的特点选定我班以葫芦为材料,以土黄为底色,搭配紫色和小碎花突显温馨的田园风。
三、环境创设措施(一)生活环境创设优美温馨的生活环境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和良好习惯的养成。
我们在盥洗室粘贴了洗手六步法、节水标识、男女厕标识、等待线,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次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日活动中,经常听到孩子问老师“纸在哪?”有时老师手里正忙着,根本没时间去给孩子拿纸,而且拿纸这件事是孩子自己能干的事,于是设计了紫色的葫芦,利用葫芦的肚子来放手纸,让孩子随用随取。
手纸好比是葫芦娃的肠子,赋予葫芦娃有肠子再生的本领,纸用完记得把纸放到葫芦的肚子里就行了。
但是拉太多纸葫芦娃还是会疼的,激发孩子的同情心也知道要节约用纸。
让孩子与环境对话

让孩子与环境对话幼儿的学习是一个主动获得经验的过程,而幼儿有意义的学习经验往往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获得的。
因为环境与孩子共存始终,孩子既能从环境中获得许多有益的经验,也能运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去影响、作用着环境。
班图拉也认为:“人和环境并不是两个独立的实体,他们都仅仅是一种潜在的性能。
环境的性能只有在特定的行为使之实现化之后才能起作用。
同样的,人的潜能在未被激发以前,也并不发生作用。
”由此可见,幼儿园环境、孩子都不应该是被动的,而应该是通过彼此的作用来形成有意义的情境,从而产生互动的效应。
一、在于环境的对话中,让孩子感受愉悦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包括了物质环境与心理环境两个方面。
在实践中我们深切的体会到:宽松、和谐、平等、自由的氛围有助于促进环境与孩子的对话,使孩子感到轻松与愉悦。
因此,我们结合经验课题的研究,在环境创设与利用上力求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优化幼儿园的环境创设。
即根据我园专题研究的特点,因地制宜,对园内环境进行了整体规划与设计,尽可能凸显经验特色;二是充分利用环境,使之成为开放性、有意义的活动情境。
无论是室外的自然园区还是走廊里的活动区域,都是孩子们自由、尽情玩耍的活动天地。
许多孩子直到离园时间还不肯回去,总想在幼儿园里再多玩一会儿。
此外,我们还在社区的支持下,把幼儿的户外活动从幼儿园内延伸至整个社区,进一步拓展了幼儿活动的天地。
二、在于环境的对话中,让孩子的需要得到满足孩子们只有在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环境中才是积极主动的。
因此,如何洞察孩子的需要,创设与之相适应的环境,让孩子的需要得到满足就成了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
通过研讨与实践,我们感到,要使环境创设满足孩子的需要必须建立在孩子已有经验水平的基础上。
如果说环境的创设脱离了孩子已有的经验,超越了孩子所能接受的界限,孩子就难以介入环境,也就无法与环境产生交流、共鸣。
如我们利用现有场地,结合中大班孩子的需要,开辟了专门的军事游戏活动天地;又如考虑到幼儿主题探索活动的需要,我们创设了开放式的图书室,以供幼儿在需要时自主地查阅活动资料等等。
让墙面与幼儿对话——幼儿园班级互动式墙面环境创设路径分析

让墙面与幼儿对话——幼儿园班级互动式墙面环境创设路径分析摘要:幼儿园班级互动式墙面环境创设是全面提高幼儿园育人环境的需要,它能够提高幼儿适应能力,增强幼儿集体意识,丰富幼儿互动体验。
在墙面环境创设时,要立足于多样化路径,创设主题鲜明墙面环境,激发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主动性,从而提高墙面环境的亲和力,实现幼儿园立体化育人。
关键词:幼儿园;互动式;墙面环境;创设引言“在教育上,环境所扮演的角色相当重要,因为孩子从环境中吸取所有的东西,并将其融入自己的生命之中。
”蒙台梭利认为环境是儿童成长的关键因素之一,成人要为孩子提供有准备的环境。
活动室墙面环境是幼儿园环境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幼儿园应十分关注幼儿园活动室墙面环境的创设,努力创设适合幼儿发展的活动室墙面环境。
幼儿园班级墙面的创设作为集教育性、实用性、参与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开放的“环境”,应该如何充分发挥其作用呢?让环境去说话,说些什么呢?说给谁听呢?我就以自己的班级为例来谈一谈。
一、幼儿园班级互动式墙面环境创设价值环境属于幼儿园教育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就赋予幼儿园墙面互动式墙面环境创设以多元价值,它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互动机遇,幼儿在互动过程中能够进行广泛的接触和交流,从而提高幼儿社会适应能力,并丰富幼儿互动体验,深化教育内涵。
(一)提高幼儿适应能力幼儿园是幼儿从家庭走向社会的第一站,也是幼儿与人交往的开始。
幼儿园互动式墙面环境创设,将突出幼儿在环境创设中的主体地位,从环境创设构思,到环境创设材料准备,再到环境布置实践,都为幼儿提供了相互接触的机会,幼儿将基于墙面环境创设的需要,进行合作、配合、交流等,从而提高幼儿社会适应能力,使幼儿学会与人合作,学会交流沟通,使幼儿的集体意识、团队意识等,都得到有效的发展,为幼儿将来成为社会人奠定良好的基础[1]。
(二)丰富幼儿互动体验幼儿园班级互动式墙面环境创设的互动性将为幼儿创造互动机会,不同兴趣、爱好与能力的幼儿将积极参与墙面环境创设活动,每个人都分配有任务,进行有效的分工合作,这将大大提升幼儿动手实践操作能力,使幼儿获得丰富的体验,并且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幼儿在墙面环境创设中学会与人交往,提升幼儿社会适应能力与交往能力。
实现幼儿与环境的对话

实现幼儿与环境的对话开学第一天,幼儿的目光被园门口一片绿意盎然的丝瓜藤所吸引。
丝瓜藤不仅爬满了整个丝瓜棚,还蔓延到了一旁高大的合欢树上。
幼儿看着隐藏在枝叶间的大大小小的丝瓜,充满了好奇。
午饭后,大班幼儿依依和牛牛趴在栏杆上,边看着丝瓜藤边争论着丝瓜究竟有几根。
依依说11根,牛牛却说只有10根。
依依说:“你一定漏数了,有一根丝瓜被叶子遮着呢。
”牛牛说:“不对,昨天我刚跟妈妈一起数过,一定是你把一根丝瓜数了两遍。
”这时,很多孩子都加入了讨论。
我想,幼儿数的结果不同是因为藤上的丝瓜是不规则排列的,既然他们现在急于验证谁数得正确,我何不顺应他们的需求,抓住现成的环境资源,让他们学习数不规则排列的物体呢?于是,我带着幼儿来到丝瓜藤下,先让每个人自己数,结果全班25名幼儿获得了6种不同的答案。
孩子们都认为是大家不够安静、互相干扰导致的。
第二遍数时大家都很安静,可还是有3种答案。
为什么呢?孩子们都说:“因为丝瓜长得太乱了,我们容易漏数或多数。
”“怎么解决呢?”牛牛说:“昨天我妈妈告诉我要很仔细才不会漏数、多数。
”“是啊,数数除了安静还要仔细,那谁还有好方法可以不漏数、多数?……‘做记号啊!”程程说。
但这个方法马上遭到了其他人的反对:“挂那么高很难做记号的。
”“那就拿根竹竿一根一根从左到右、从上往下点着数。
”依依的这个方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同意。
孩子们委托我向门卫爷爷借来一根竹竿,我点,孩子们一起数,最后我们获得了一个公认的结果:11根。
依依得意地对牛牛说:“你看,我就说是11根嘛,你昨天漏数了。
”牛牛不服地说:“我昨天数就是10根,那根小的一定是今天长出来的。
”我说:“有可能哦,丝瓜每天都在长,明天数也许又会多几根。
”“那我们每天都来数。
……‘好啊,我们到活动室也去布置一面丝瓜墙饰,这里长了几根丝瓜,我们就在墙饰上挂几根纸做的丝瓜,看看最后能长多少根丝瓜。
”我建议。
回到活动室,大家开始讨论丝瓜墙饰做在哪里,怎么做。
与环境对话,做环创小主人——谈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

与环境对话,做环创小主人——谈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学前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幼儿园教师逐渐意识到环境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
环境创设作为幼儿园的一种隐性教育资源,逐渐成为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班级环境创设也有助于促进儿童个性发展,支持儿童身心全面发展。
关键词:儿童视角;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引言《指南》中指出:“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班级环境作为学前课堂的隐性教育资源,为幼儿提供了一定的活动和游戏空间。
在这个空间里,幼儿不仅可以巩固原有的知识,还可以获得新的知识。
在区域环境中,通过对新事物的不断深入理解,以及从未知到熟悉、从简单到复杂的实际操作过程,可以提升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班级环境作为早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因此,科学创设幼儿园班级环境对儿童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一、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合理建立和安排班级区域作为幼儿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班级区域环境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其教育价值不仅存在于环境本身,也存在于环境的创造过程中。
因此,在班级环境创设时,教师应充分尊重幼儿的参与原则,让幼儿充分参与到营造班级区域环境的各个环节中,使区域环境真正支持幼儿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班级表面的选择和布局直接影响到幼儿在班级场所活动的积极性。
选择一个符合幼儿兴趣需求的活动领域可以激发幼儿对游戏的兴趣和探索的意愿。
良好的班级区域布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儿童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并帮助儿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幼儿一般倾向于选择一个艺术作品区和一个以低建筑材料为主的建筑区,以及一个具有类似于儿童生活体验的区域材料的生活区。
此外,幼儿希望班上有音乐区、表演区和角色扮演游戏等区域,能更好地配合幼儿生动的天性,激发幼儿对游戏的兴趣。
喜欢参加区域活动的儿童更容易获得新的经验,并能提高目前的发展水平。
因此,在选择和确定活动领域时,教师应首先考虑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需求。
与大自然的亲密“对话”

与大自然的亲密“对话”一、自然角里“陶”出生机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达到心灵的深处。
”因此,教师为了帮助幼儿树立环保意识,养成爱护环境的习惯,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让幼儿能自觉地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环境,达到生活即教育的目的,让环保教育与幼儿的生活进行亲密的“对话”。
幼儿往往通过亲密接触、近距离感知的方式认识和感受事物,因此我们每天都会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
幼儿园开辟了一大片种植地,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种植地,于是我们引导幼儿自主讨论在种植地上种什么,如种菜、种树等,让幼儿亲身体验农民伯伯的辛苦,学会尊重生命与自然和谐共处。
与幼儿经过讨论,我们决定在秋天种植金花菜、蚕豆、萝卜等蔬菜,春天种植茄子、番茄等蔬菜。
于是,幼儿回家和父母一起收集各种资料,了解植物的种植方法、生长条件、浇水等情况。
幼儿在播种时,认识了茄子的秧苗、金花菜的籽,知道了原来不是所有的蔬菜都是以种子的形式种在泥土里。
幼儿跟着教师、保育员一起拿着锄头松土,将种子撒在泥土里,将秧苗种在田地中,拿着水桶为“蔬菜宝宝们”浇第一次水。
幼儿在种植园乐在其中,现在的幼儿都成了“小菜农”,他们悉心呵护着每一种蔬菜,所有的蔬菜都是他们的宝贝。
除了幼儿园里的种植区,各个班级也都精心设置了自然角。
自然角是幼儿亲近自然的一个小小窗口,幼儿亲手把“生命”种下的那一刻,也就意味着幼儿要承担起照顾它们的责任。
现在,我们班的自然角里种植了向日葵、青菜、菌菇、草莓等植物,我们还设置了小小值日生,并每周轮换一次,让每个幼儿都能体验到照顾植物的快乐。
值日生每天早上来园都会看看这些小植物,给它们浇浇水、让它们晒晒太阳,还会根据植物的特性照顾它们,如菌菇喜欢阴暗潮湿的地方,就给菌菇多多浇水;向日葵喜欢太阳,就把向日葵搬到阳光充足的地方。
幼儿在自然角体验到了植物长高的喜悦,也体验到了植物因照顾不周而死去的悲伤。
二、大环境中“陶”出美丽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他强调“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的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的书本”。
与大自然的对话幼儿园朋友圈文案

与大自然的对话幼儿园朋友圈文案与大自然的对话大自然是我们最亲近的朋友,它给予了我们无穷的关爱和陪伴。
在这个喧嚣而繁忙的世界中,我们是否还记得与大自然对话的美好时光呢?让我们一起回到幼儿园朋友圈,与大自然开展一场心灵的对话吧!一、春天的问候春天来临了,大自然给我们带来了新的生机和希望。
我们走进花园,感受到了春风拂面和花朵的芬芳。
我和小伙伴们争相捡起落满地的枯叶,将它们摆成美丽的图案,与大自然一同玩耍。
大自然似乎在细语,告诉我们春天的到来是多么美好,而我们要爱护花草树木,守护这片净土。
二、夏日的欢笑夏天的阳光明媚而温暖,我们放飞自己的心情,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尽情嬉戏。
沙滩上堆沙堡、海边追逐浪花,大自然用它的波涛声和细沙,与我们共同演绎了快乐的夏日。
与大自然对话的时候,我们学会了欣赏大海的壮丽,感受到与海洋相连的宏大自然。
三、秋天的感恩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大自然用嘉年华般的颜色装点了大地。
我们一起下地捡拾树叶,并在室内用树叶制作艺术品,表达对大自然的感恩之情。
大自然默默地告诉我们,奉献就是幸福,感恩就是快乐。
四、冬季的童话冬天到了,大自然给我们穿上了银装。
雪花纷飞,像无数个谜一样落在大地上。
我们趴在玻璃窗前,用指尖在上面画出我们最美的梦想。
大自然感受到了我们的喜悦,用雪景和霜花回应了我们的笑容。
与大自然对话的时候,我们学会了用心感受冬天的美丽,享受与大自然共同创造的童话世界。
五、我们的承诺大自然无私地给予了我们生命的滋养和成长的舞台,我们应该有所回馈。
在与大自然对话的时候,我们承诺要珍爱每一片绿叶、每一朵花朵,保护每一寸净土。
我们要学会爱护环境,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让我们共同创造美丽而可持续的未来。
六、和大自然的告别与大自然的对话时光匆匆而过,我们和大自然的温馨对话陪伴着我们的成长。
我们收集了这些美好的回忆,在心中珍藏。
告别的时候,我们感恩大自然赐予我们的一切,让我们用一颗感恩的心去爱护大自然,传承与大自然的对话。
让环境与幼儿“对话”——浅谈主题活动中的环境创设

去郊游 时捕捉到的蝴蝶 , 引导小朋友们极大兴趣。老 师将蝴蝶放 到 昆虫盒 设者 。 其主要任务是通过观察和聆 听 , 从幼儿 作用于 环境的活 动中获得 可
教” 将幼儿 的兴趣从好奇 引向研究。 比如, 纸 的主题活动 在“ 里 让大家观察。小朋友们围着它议论 纷纷 : 蝴蝶的翅膀真漂亮 。蝴 蝶的 “ 的信息中 , “ “ 脚细细的”,蝴蝶头上两根尖尖 的是什 么?蝴 蝶的嘴 巴在哪 呀” “ “ , 妈妈 告 中 . 当小朋友们对纸是如何做成 的感兴趣 时, 师便 抓住的教育时机 , 时 老 及 诉我蝴蝶和蜜蜂 一样是 昆虫 ” 。老 师给 予肯定 , 并提 问: 谁知道还 有哪些 的在 主题墙上张贴造纸的过程 , “ 让幼儿 明白我 们中国的古代早就已发 明了
【 关键词】幼儿教 育
主题活动
环境创设
诸暨市荣怀艺术幼 儿园开展 主题探 索性 活动 已有三 四年 了 , 两年 如 , 前 在进行“ 汽车” 主题活动 中, 孩子们对汽车的兴趣非 常大 , 发现他们最喜
来, 结合主题活动我们创设 了与教育相适 应的环境 , 通过本班 老师 和全班 欢讨论的是红绿灯和斑马线, 红绿灯最有本领 , “ 警车执行任务 时可以闯红 幼儿的共 同努力 , 在各方面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也意识到 了环境 在幼 灯 , 警察叔叔更有本领。 我们过马路 时就要经过斑 马线。 ‘ 孩子们你一言 儿发展 中的重要作用 , 环境就是大课堂、 是看不见的老师 , 而我们应 该做的 我一语地交流着 , 老师也不停的记 着, 于是老 师鼓 励 孩子们将 自己以前 看 是让他们成为环境 中生活的主 人, 自己生活的环境 付出 智慧和能 力, 为 成 到的情景用交谈 、 绘画的方式表现 出来。孩子们将所 看到的所听到的东西 为自己的主人 。
幼儿环保讲话稿

幼儿环保讲话稿
各位老师、家长和小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XXX幼儿园的XXX,很高兴今天能有机会和大家一起谈谈环保的话题。
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要珍惜它,保护它。
可是,现在地球上的环境越来越糟糕,空气、水、土壤都受到了严重污染。
这些污染不仅影响了我们的健康,也危害了许多动植物的生存。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为环境保护出一份力。
首先,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比如,不随地乱扔垃圾,要把垃圾分类投放;不浪费水和电,要节约资源;不乱砍树,要保护森林。
这些小小的举动都能对环境起到积极的作用。
其次,我们要多种树、爱护花草。
树木能吸收二氧化碳,净化空气;花草能美化环境,增加氧气。
所以,我们要多种树、爱护花草,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丽。
最后,我们要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比如,可以参加植树活动、
垃圾分类活动等,也可以和家人一起参观环保展览,学习环保知识。
通过这些活动,我们能更加深刻地了解环保的重要性,也能让更多
的人加入到环保的行列中来。
最后,我希望大家能牢记“绿色环保,人人有责”的口号,让
我们每个人都成为地球的守护者,共同为美丽的地球做出贡献!
谢谢大家!。
构建“对话式”互动,促进幼儿有效阅读

构建“对话式”互动,促进幼儿有效阅读作者:邱文杰来源:《天津教育·下》2019年第01期阅读是幼儿语言教育中极其重要的内容,是幼儿、教师、绘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活动中有效的对话和互动能引导幼儿主动学习,对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促进幼儿自主阅读以及提高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等方面都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当前,一些教师仍将阅读活动简单当成借助绘本讲故事或机械地看书,忽视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在阅读活动中缺乏有效的对话互动,这些都制约和束缚了幼儿今后的阅读兴趣以及能力的发展。
因此,如何建立高质量的“对话式”互动,推动幼儿的有效阅读,是幼儿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当前阅读互动中存在的问题对话和互动是幼儿阅读活动的本质,有效的对话和互动必须建立在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从而使其产生内在学习动机的基础上,让幼儿在充分感知、多向交流互动和主动表达中学习。
但是,在当前阅读活动中,互动形式单一,师幼对话关系不平等,表现为活动中较多教师问、幼儿答的单向互动,并且,大多是面向全体幼儿的互动,或让相对固定的“表现积极”的幼儿参与到对话中。
教师关注的是自己预设的提问是否完成,经常让幼儿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忽略了等待幼儿思考的时间。
这样的互动流于形式,忽视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在活动中,幼儿没有真正阅读的过程,体验不到语言交往的乐趣。
同时,教师还忽视了幼儿和环境、材料等其他因素的对话和互动。
单一的互动形式和无效互动制约着阅读活动的有效性,阻碍了幼儿阅读能力的发展。
二、促进幼儿有效阅读的“对话式”互动的构建(一)幼儿和环境“对话”,有效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环境对幼儿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儿童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通过主客体的交互作用获得心理发展。
因此,教师应积极创设能促进幼儿阅读的环境。
首先,积极创设与阅读内容相关的主题环境,例如,在开展《我爱我家》的主题阅读活动中,教师在环境创设中运用了大量与“家”相关的因素美化环境,营造了温馨的氛围,从视觉上给幼儿带来了阅读信息的冲击,让幼儿调动已有经验观察、解读环境中的信息,从而引发阅读联想,激发阅读兴趣和主动阅读的意愿,这种内隐式的对话互动为幼儿进行阅读提供了积极的心理暗示。
幼儿园户外环境创设与活动指导 幼儿园环境创设方案(优秀8篇)

幼儿园户外环境创设与活动指导幼儿园环境创设方案(优秀8篇)幼儿园户外环境创设与活动指导篇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 本学期,为了提升教师对环境创设理念的认识,使之更深地意识到环境创设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使幼儿园的环境更好地起到教育的作用,让幼儿真正在与环境的互动中成长,让环境与幼儿对话、与家长对话,发挥环境“第三位教师”的作用。
同时,提供机会和平台,让教师通过互相参观学习,加强交流,寻找差距,从而提高自己对环境创设的能力。
我园决定于4月开展班级环境创设评比活动。
具体评选要求如下:(一)、内容共有八项:1.家长园地创设2.主题环境创设3.区域环境创设4.自然角创设5.走廊过道的创设6.盥洗室环境创设7.午睡室环境8.悬挂吊饰(二)、具体要求如下:1.家长园地创设:以宣传班级教育教学活动和家园互动为主要内容,要有艺术性,符合班级特点,能根据教学计划随时进行调整。
同时有利于家长了解幼儿学习和生活情况,为家园共育提供平台。
2.主题环境创设:应着眼于丰富幼儿的知识,增长能力,努力营造出具有造型美,色彩美,艺术美和富有童趣的美的氛围来感染幼儿。
注重幼儿的参与性,动态地展示体现出幼儿参与主题教育活动的过程。
让幼儿与环境“对话”。
幼儿可以多种方式来参与环境创设,体验成功的感觉,使幼儿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
4.自然角创设:放置的动物和植物,便于幼儿轮流照顾、观察,掌握有关动植物的知识。
有班级自己的特色,归类摆放有层次感,动植物生长良好,中大班实验区和记录有实效,发挥教育作用。
5.走廊过道的创设:走廊与过道属于公共区域,它既是班级活动的空间,又是最让别人直观感受到班级特色的地方,往往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布置时要体现班级特色,还要让幼儿感到亲切、有趣,并产生安全感、亲切感、归属感。
6.盥洗室环境创设:盥洗室环境创设要考虑卫生和整洁,墙面上布置一些对儿童卫生行为习惯的教育图片,让幼儿去观察、去感受,去检查自己,这有利于培养幼儿从小讲卫生、守公德的良好行为和习惯。
幼儿园计划总结之个性化环境与幼儿和谐发展的实践研究

幼儿园计划总结之个性化环境与幼儿和谐发展的实践研究环境是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空间,是儿童发展的资源之一.从心理学角度而言,环境在一定条件下对儿童的发展起重要作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就明确提出:“要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上海市学前教育纲要》的教育目标中也指出:“初步接触多元文化,能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美、萌发审美情趣.”环境不是自然地表现为教育因素,只有当环境进入人的认知世界,并被作为教育对象或材料后才能成为教育因素.我们根据幼儿发展的需要,创设良好的、适宜教育环境来影响幼儿,让幼儿园良好的环境通过幼儿各种感,产生官充分的交互作用.在幼儿园的每一天中,幼儿接触美的事物、感受美的气息、获得美的体验,这种潜在的引发对幼儿的和谐发展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个性得到引导,智力得到发展,兴趣和能力得到培养,性情得到陶冶,交往、协作、竞争能力得到启蒙,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所以,创设适宜发展的幼儿园环境,营造良好的幼儿园教育氛围,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是十分重要的.我们的思考:《幼儿园工作规程》提出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之一是“要为幼儿创设一个与教育相适应的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的机会和条件.”要以儿童身心发展水平和特征为基础,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1、环境应符合幼儿年龄特征.儿童发展有不同阶段,我们所提供的教育环境是发展的外部条件,这些条件要符合幼儿的认知结构和身心发展水平,引发他们的动机、兴趣、情感.如中班的活动室布置以教师作品与幼儿作品共同布置为主,而大班的活动室布置则以幼儿作品为主,教师担当设计布局的任务,大班的操作更精细,而中、小班则反之.教室的设施则应该以开放式为主,充分给予幼儿取拿的自由,给幼儿以平等和尊重,并培养独立、主动活动的能力.2、环境应符合促进儿童能力和个性的表现及发展.在环境创设中,要针对联同班级的特点,不同幼儿的特点,并注意不同幼儿的发展水平及活动需要,有的放失地进行安排.我园曾不遗余力的在八年办园内成功举办四次综合艺术节,出版二集画册,并积极利用社会的舞台,提供幼儿表现、展示的机会.3、环境是安全的、卫生的、方便儿童的.要使幼儿园美好的环境中生活,安全、卫生是重要的条件.我们在整体布局中,要注意器材设施的安全,同时从幼儿的角度考虑,方便幼儿使用,不能因过分强调干净、整齐,忽略了幼儿自由操作,可让幼儿自由的走、说、笑、玩.园内还应提供不同较隐蔽的空间,可让幼儿园有一面屏障,减少干扰,安静活动.活动目标:1、探索适合本班幼儿发展需要的个性化环境,通过创设、优化环境,为幼儿提供主动学习与发展的和谐空间.2、充分调动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热情,让幼儿成为创设环境的主人,实现幼儿与环境的对话与互动.3、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对美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及创新能力.活动安排:时间内容目标与要求第一周心愿画能把最后一学期里自己最想实现的愿望画出来,并能用正确合理的语言描述. 第二周送给妈妈的贺卡知道3月8日是妇女节,通过亲手制作贺卡,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第三周我手中的奥运知道今年是奥运年,能通过画一画、做一做,参与奥运主题墙的设置. 第四周春来了(一、制作柳条、蝴蝶、小草等)(二、制作蜜蜂、花、小河、鱼等)了解春天的季节特征,能运用剪、贴、画、制作等技法表现春天的景色. 发展幼儿相互之间的合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第五周卡通钟能看图示制作卡通钟,加深幼儿对钟的认识,了解分针、秒针的特征及作用. 第六周装饰瓶子和罐子能用多种材料大胆在瓶子和罐子上进行创造性的装饰,使瓶子和罐子大变身. 第七周会变的纸通过折、叠、剪、卷、编等技法让纸变形. 发展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八周好玩的线条认识线条的特性,能运用粗细不同的线条进行游戏和造型. 第九周信封玩偶引导幼儿大胆把信封装饰成各种玩偶. 发展幼儿想象力,提高动手能力. 第十周时装秀(混龄)能和弟弟妹妹一起用多种材料自制各类服装,并进行小小时装秀. 第十一周各种各样的车能用中、大型纸盒制作装饰各种各样的车子,发展合作能力. 第十二周花卉大集合了解一些常见的花卉,学习用多种材料、多种技法制作各种花卉. 第十三周我们的节日能积极参与班内“六一”节的环境创设,操作过程中会和同伴商量、分工合作. 第十四周快乐的“六一”(混龄)在和弟弟妹妹一起做做、玩玩中愉快地庆祝自己在幼儿园的最后一个“六一”节. 第十五周炎热的夏天知道夏天的季节特征,大胆运用学会的制作技能,积极参与夏天主题墙设的布置. 第十六周七彩果饮(混龄)能带领弟弟妹妹一起用雪碧、水果丁,制作好喝的果饮.活动中懂得谦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现幼儿与环境的对话开学第一天,幼儿的目光被园门口一片绿意盎然的丝瓜藤所吸引。
丝瓜藤不仅爬满了整个丝瓜棚,还蔓延到了一旁高大的合欢树上。
幼儿看着隐藏在枝叶间的大大小小的丝瓜,充满了好奇。
午饭后,大班幼儿依依和牛牛趴在栏杆上,边看着丝瓜藤边争论着丝瓜究竟有几根。
依依说11根,牛牛却说只有10根。
依依说:“你一定漏数了,有一根丝瓜被叶子遮着呢。
”牛牛说:“不对,昨天我刚跟妈妈一起数过,一定是你把一根丝瓜数了两遍。
”这时,很多孩子都加入了讨论。
我想,幼儿数的结果不同是因为藤上的丝瓜是不规则排列的,既然他们现在急于验证谁数得正确,我何不顺应他们的需求,抓住现成的环境资源,让他们学习数不规则排列的物体呢?于是,我带着幼儿来到丝瓜藤下,先让每个人自己数,结果全班25名幼儿获得了6种不同的答案。
孩子们都认为是大家不够安静、互相干扰导致的。
第二遍数时大家都很安静,可还是有3种答案。
为什么呢?孩子们都说:“因为丝瓜长得太乱了,我们容易漏数或多数。
”“怎么解决呢?”牛牛说:“昨天我妈妈告诉我要很仔细才不会漏数、多数。
”“是啊,数数除了安静还要仔细,那谁还有好方法可以不漏数、多数?…‘做记号啊!”程程说。
但这个方法马上遭到了其他人的反对:“挂那么高很难做记号的。
”“那就拿根竹竿一根一根从左到右、从上往下点着数。
”依依的这个方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同意。
孩子们委托我向门卫爷爷借来一根竹竿,我点,孩子们一起数,最后我们获得了一个公认的结果:11根。
依依得意地对牛牛说:“你看,我就说是11根嘛,你昨天漏数了。
”牛牛不服地说:“我昨天数就是10根,那根小的一定是今天长出来的。
”我说:“有可能哦,丝瓜每天都在长,明天数也许又会多几根。
”“那我们每天都来数。
…‘好啊,我们到活动室也去布置一面丝瓜墙饰,这里长了几根丝瓜,我们就在墙饰上挂几根纸做的丝瓜,看看最后能长多少根丝瓜。
”我建议。
回到活动室,大家开始讨论丝瓜墙饰做在哪里,怎么做。
牛牛说:“丝瓜长了一大片,要找个大一点的地方。
”孩子们都同意这个观点。
正好班上挂衣服的白色架子闲置着,孩子们认为在白色架子上缠上绿色纸很像丝瓜藤攀在丝瓜棚上,而且在架子上挂东西、夹画纸都很方便。
于是,我找来了卡纸和绿色绉纸,有的孩子负责画丝瓜,有的孩子负责用绉纸搓绿绳,把它绕在白色架子上当藤蔓。
然后,大家一起将画好的11根丝瓜剪下来夹在藤蔓上,孩子们心目中的“丝瓜墙”便做好了。
正当大家欣赏自己的杰作时,欢欢说:“藤上如果有叶子就更好看了。
”是啊,可是丝瓜叶该怎么画呢?大家忙着数丝瓜,都忽略了丝瓜叶长什么样了。
孩子们决定第二天去仔仔细细地观察丝瓜叶。
第二天,孩子们细心地寻找,发现丝瓜没有增加。
他们转而观察丝瓜叶,摸了摸长在低处的丝瓜叶,还伸出小手比了比。
“叶子摸上去很粗糙呢。
”“这些丝瓜叶长得比我的手掌还大。
”“像爸爸的手掌,上面有很多条线。
”“这片丝瓜叶有5个尖。
”“我这片有6个尖。
从尖到柄都有一条线,这条线两边还分出去很多细线。
”我告诉孩子们:“叶子上面的这些线叫‘叶脉’,是输送水分和营养的。
”回到活动室后,每个孩子都根据自己的观察画了丝瓜叶,并剪下来挂在藤蔓上。
他们幻想着会有很多很多丝瓜长在这片他们自己创设的“丝瓜墙”上。
我也希望这片“丝瓜墙”能记录下孩子们的探究过程。
支持他们的探究活动,延续他们的探究热情。
有一天数丝瓜时,顺着竹竿点的方向,依依突然大喊:“这根丝瓜像鸭头。
”“真的,像一个倒挂的鸭头,哈哈!”孩子们兴奋极了,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
“那根像伞柄。
”“这根像拐杖。
”“这根小小的像手指。
”“快看这根,这里鼓出来像不像大肚子?”……孩子们寻找着、想象着,笑声不绝于耳。
我趁机说:“丝瓜和人一样,每一根都不同,你们每个人去寻找一根最特别的丝瓜,说说喜欢它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
”这下孩子们观察得更仔细了:“我喜欢这根,长得细细长长的,直直的。
”“我喜欢那根,小小的,身体翠绿翠绿的,头上的小黄花开得很漂亮。
”“我喜欢挺着大肚子的那根。
像我老爸的肚子,哈哈!”“我喜欢那根弯弯的,看上去像弓。
”“我喜欢那根,又粗又壮,像金箍棒。
”……孩子们竭尽所能地寻找“最特别的”丝瓜。
通过细致的观察,孩子们发现了丝瓜形态的多样性。
这时,可可提议说:“老师,可不可以把我们喜欢的丝瓜摘下来送给我们?…不行,不行,不行,丝瓜摘下来就死了,我们还想看看它们会变成什么样呢!”牛牛坚决反对,其他孩子也都要求把丝瓜保留下来。
考虑到孩子们的情感需求,我给他们喜欢的丝瓜拍了照片,展示在班里的“丝瓜墙”上,并给每根丝瓜做了一本生长记录本,由喜欢这根丝瓜的几个孩子组成一组负责观察和记录它外观的变化,感受丝瓜的生长过程。
每周五晨谈时间,我们会请每组派一个代表,集体交流他们的记录内容,分享彼此的观察发现。
随着交流的增多,孩子们的记录也越来越准确和丰富了。
他们会关注细节,如顶端小黄花的变化,丝瓜形状的变化,丝瓜皮颜色的变化……空闲时,幼儿还会自发地交流自己的记录结果,体验连续观察记录的价值,感受鲜活生命的奇妙变化。
在观察时。
孩子们发现丝瓜藤还在不断往高处爬。
一天中午,雯雯问:“这丝瓜到底能爬多高?”哲哲说:“反正比我爸爸高,我爸爸有一米八。
”雯雯说:“当然比你爸爸高,它都爬到树上去了。
”我说:“找找它最高爬到哪里了。
”“在那边的一根树杈上。
已经有两层楼窗户那么高了。
”顺着依依手指的方向看去,孩子们都发出了惊叹声。
“哇,它到底长多高了呀?”“一层楼大概有3米高,那这根丝瓜大概有5米多高了吧!”门卫爷爷估算着。
“5米是很高很高很高很高……”看到孩子们惊叹中带着疑惑、想用手比划却又不甚清楚的样子,我决定和孩子们一起来体验一下5米到底有多高。
我们向门卫爷爷借了卷尺,在操场上用粉笔画了一条5米长的直线。
孩子们试着头顶头、脚顶脚地躺下,发现原来5米差不多有4个半小朋友那么高;若脚尖碰脚跟地走着测量,最多的要走29步,最少的也要走25步。
回到活动室,孩子们都忙不迭地把自己的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这时,小鱼儿又提出了疑问:“丝瓜爬那么高,是靠什么爬的呢?”有人说:“是丝瓜的头发在爬。
”有人说:“丝瓜也有小脚,是它的脚在爬。
”洋洋说:“你们都错了,我爸爸说,往上爬的是丝瓜茎上伸出的卷须,只要有东西在丝瓜旁边,卷须就会攀上去,它们往上爬、往旁边爬都是为了寻找阳光,它旁边的东西有多高,它就能爬多高。
”“是真的吗?”虽然洋洋说他爸爸是植物学博士。
但孩子们还是半信半疑,嚷嚷着要去看一看。
我又带领孩子们来到丝瓜藤旁观察,孩子们发现真的如洋洋所说,丝瓜茎上每一片叶子的对面几乎都有卷须伸出,它们细细的,有点像胡须,刚长出来时是直的,稍长一些后就会卷曲。
这些卷须碰到支撑物就会缠绕上去。
孩子们形容这些卷须“像弹簧”“像楼梯一级级往上攀”“拉长了像高低起伏的山”……他们还发现,丝瓜藤就是靠它的卷须悄悄地从一个支撑物攀向另一个支撑物,越伸越长的。
几根丝瓜藤缠绕在合欢树上,居然将高大的合欢树都拉扯得有些倾斜了,大家不由得惊叹起卷须的力量。
为了让孩子们更真实地感受卷须的攀缘本领,我决定带孩子们做一个实验:在丝瓜藤周围拉几根横向、纵向的绳子,看看卷须是怎么攀上去的。
绳子拉起来了,孩子们充满了期待。
第四天,孩子们看到一根卷须伸得直直、长长的,须尖搭上了绳子;第五天,卷须中段开始弯曲,缠绕上了绳子;第六天,卷须已绕着绳子形成了一圈环状结构,孩子们说“像拉长的电话线”,它拉着绳子一起在风中摇摆,另一根卷须也快要攀到绳子上了;第八天,第一根卷须已一圈又一圈紧紧地缠绕住了绳子,第二根卷须也绕在了绳子上,第三根卷须尖则刚刚攀上绳子……孩子们记录着它们的变化和攀爬的进度。
感受着细小卷须的伟大之处。
孩子们不禁问道:“只有丝瓜才有这样会攀缘的卷须吗?”我们决定在幼儿园里进行一次大搜索。
第二天,我们在幼儿园的自然角和花园的角角落落寻了个遍,却没有发现像丝瓜一样有卷须的植物,孩子们有些失望。
好在我园坐落于农业院校的校园里,我就把孩子们带到了校园的农场里。
孩子们兴奋极了,有的钻进了大棚。
有的跑到了田埂上。
“我找到卷须了,绕在竹竿上。
”“我也找到了,是甜瓜的。
”“葡萄也有卷须。
”“我看到了冬瓜的卷须,它在地上爬。
”……孩子们穿梭在农场里,寻找着卷须,欢呼声此起彼伏。
他们发现,冬瓜、甜瓜、黄瓜、苦瓜、豌豆、葡萄都有卷须。
甜瓜、黄瓜和苦瓜的卷须和丝瓜的最相像,“弹簧卷”多。
农场里的叔叔介绍说,是他们用竹竿交叉着搭起了架子,好让植物的茎蔓缠绕着竹竿向上攀爬。
孩子们还发现,冬瓜的卷须比较粗,“弹簧卷”少,是爬在地上的;叔叔们正忙着除掉葡萄架上多余的卷须……孩子们有很多疑问。
“为什么不给冬瓜也搭个架子,好让冬瓜的卷须往上爬?”叔叔说:“因为品种不一样,这是‘地冬瓜’,就是爬地生长的,比较好管理,只要种得稀一些,给它们留出爬伸的空间就可以了。
如果是‘棚冬瓜’,就需要用竹木搭棚引蔓了。
”“什么叫引蔓?”孩子们又问。
叔叔说:“就是将茎蔓引到我们想让它们去爬的竹竿、架子或者棚上。
”孩子们疑惑:“它们自己不是有卷须会爬吗?“是啊,可那是乱爬。
卷须非常敏感,找到支撑物就会马上缠绕上去。
所以,就像你们刚才在葡萄架下看到的,我们还会去除一些多余的卷须和茎蔓,减少营养的消耗,让营养集中供给果实生长和发育。
”孩子们问:“那为什么这些植物要有卷须呢?”叔叔说:“你们来观察一下这些植物的茎,和茄子、番茄的茎相比,哪个粗?哪个硬?”孩子们都说茄子和番茄的茎比较粗和硬。
“是的,因为这些植物的茎比较细软,它们不能直立生长,使叶子伸展到空中接收充足的阳光,所以它们需要卷须去攀缘周围的物体,爬到高的地方去晒太阳。
它们的生长需要卷须,但我们有时会帮助它们去除多余的卷须。
”孩子们恍然大悟,回去的路上,他们还兴致勃勃地谈论着。
我们利用在农场拍的照片做了一块展板,名为“会攀缘的卷须”。
离园时,孩子们兴奋地向爸爸妈妈介绍他们的新发现。
还有孩子表示,也想试着种种这些长卷须的蔬果。
洋洋爸爸被孩子们的热情所感染,主动申请来做助教,给孩子们介绍其他攀缘植物,使孩子们懂得了攀缘植物们会分别利用卷须、吸盘、不定根等进行攀缘,以争取阳光。
洋洋爸爸还给我们提供了相关的书籍和图片资料,自由活动时间里,孩子们三三两两地围在一起看这些书籍和图片,谈论着他们感兴趣的攀缘植物。
到了11月,丝瓜叶子慢慢地枯黄掉落,只剩下那些已经变成褐色的、干枯的丝瓜还挂在藤上。
“丝瓜要死了吗?”孩子们谈论着。
“不,丝瓜老了,需要我们去收获了。
”一天下午,我和孩子们一起将丝瓜藤扯下,剪下了藤上的老丝瓜。
孩子们都知道这些丝瓜已经老得不能吃了。
“这些老丝瓜有什么用呢?…里面有籽吗?”“有些皮都已经破了,我们可以剥开看看吗?”为了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我组织他们剥开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