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0年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二 第6讲 伟大的抗日战争学案

部编版2020年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二  第6讲 伟大的抗日战争学案
部编版2020年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二  第6讲 伟大的抗日战争学案

第6讲伟大的抗日战争

一、侵华日军的罪行

1.背景

(1)日本

①1927年召开的东方会议上确定了“征服满蒙”的武装侵略方针。

②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使日本陷入极端困难的境地,企图发动对外战争以摆脱经济危机。

(2)中国:中国国民政府全力“围剿”红军,给日本以可乘之机。

2.概况

(1)“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中国东北沦陷。

(2)“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

(3)“八一三事变”: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

(4)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中国失去了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

3.罪行

(1)屠杀中国军民:如南京大屠杀等。

(2)公然违反国际公法,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

(3)实行“以华制华”政策,扶植傀儡政权,并在沦陷区进行经济掠夺和推行奴化教育。

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1.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立即发表宣言,号召“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

2.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3.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瓦窑堡会议上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4.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建立。

5.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共将其所属部队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6.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它成为全民族抗战的旗帜。

党内合作: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方式。所谓党内合作,是指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

党外合作:是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方式。所谓党外合作,是指国共两党没有统一到任何一

三、国共合作抗日

四、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1.中共七大

(1)时间:1945年春。

(2)内容:制定了当时党的任务,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3)意义: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

2.促使日本投降的因素

(1)1945年8月,美国先后在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

(2)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击溃日本精锐部队关东军。

(3)中国军队的反攻: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正面战场和敌后军民举行反攻。

3.胜利标志:1945年8月15日,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并于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10月25日,台湾光复。

4.胜利意义

(1)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

(2)中华民族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民族的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并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3)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十四年抗战”概念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下发2017年1号函件《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文件中要求:凡有“八年抗战”字样,改为“十四年抗战”,并视情况修改与此相关内容,确保树立并突出十四年抗战概念。

“八年抗战”的说法是指从1937年“七七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算起,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的8年时间。如果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算起至日本无条件投降,则为14年。“九一八”事变后的十四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十四年抗战”的概念,符合中国抗日战争的实际情况,也符合近些年史学界共识的主流观点。

考点一抗日救亡与全民族抗战

1.抗日战争的特点

(1)民族性:抗日战争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包括了全国各阶级、各阶层、各民族的一场民族战争。

(2)双重性:从斗争性质来看,它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具有双重性。

(3)两个战场并存:国民政府组织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开辟的敌后战场相互配合,相互依存,贯穿始终。

(4)以弱胜强:中国人民在近代史上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5)持久性:中国的抗战坚持了十四年,是反法西斯战争中开始较早、结束最晚的战场。

2.全民族抗战的具体表现

(1)旗帜: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地域:真正的全国战争。前线军民抗日,后方全国救亡。

(3)参战:全国各个阶级、阶层。工农兵学商各界各族人民,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共同参加。

(4)团结:全国各党派。各党派均以民族存亡为重,结束分裂对抗,求同存异,在抗日的基础上团结一致,集中力量争取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

(5)合作:全国军队。包括国民党军队和共产党军队,主力军和游击队,一致抗日,形成了既统一又独立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两者互相配合,共同抗日。

(6)基础:广大群众。他们是抗日战争的基础和力量源泉。

3.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关系

(1)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是反对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主要战场。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承受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援助了中国人民。尤其是苏联出兵中国东北,美国在日本投放原子弹,加速了日本投降的步伐。

要求:从材料中找出抗日战争日本失败的原因。

材料对于日本战败的真正原因,当事者和历史学家们意见不一。负责进行战略轰炸的人断言,即使没有原子弹,日本在1945年底也就完全被摧毁了。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观点出人意料地得到负责中国境内空中作战的陈纳德将军的支持。他认为,红军参战是决定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会这样……看来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到来。但是有两个不变和压倒一切的因素早已注定了日本的命运:首先是日本经济上的弱点——它的经济潜力只及美国的15%……但是美国人——这是第二个决定性因素——出色地动员和发挥了自己的力量。——[法]亨利·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

主要信息:

答案美国原子弹及海军优势;苏联对日作战;日本自身的弱点。

1.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凝聚力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发现问题材料作者认识到了民族凝聚力深刻影响了抗日战争的结局。

命题角度抗日战争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影响;抗日战争中国获胜的原因。

2.远东国际法庭法官次序排位之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接受日本投降签字国家的顺序是美、中、英、苏、澳、加、法、荷等。1946年5月,在审判日本战犯的远东国际法庭上,最初法官次序排位是以美、英、苏、中、法为序,经过中国法官(梅汝璈)的积极斗争,最终法官席次依照日本投降书上受降签字的次序排列。必须认识到,在国际场合争席位、争排场,实际上关系到国家的地位和尊严。

——摘编自梅汝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发现问题法官排列次序之争反映的是抗击日本法西斯斗争中的贡献大小。

命题角度抗日战争与中国国际地位;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

考点二国共两党的合作抗战

1.全国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统治及评价

(1)基本史实

①防御阶段正面战场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

②相持阶段虽表现不佳,但坚持抗战、拒不投降,粉碎日本帝国主义最终灭亡中国的企图和彻底解决中国战事的妄想,拖住了侵华日军,有力支援了太平洋战场。

③1942年中国远征军先后两次入缅作战,以实际行动走出国门,在更大范围内参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④始终坚持一党专政与独裁统治。 (2)基本评价

①对于当时代表中国唯一合法的中央政府而言,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积极作用是它作为合法政府的应有之义,其抗战所为是一个合法政府应承担的责任。

②应看到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在抗日的同时,一直没有放弃“反共”的目标,并且坚持一党专政。这不仅使得国民政府正面抗战的积极作用没有充分发挥,而且在整体上影响了中国抗战力量,尤其是共产党抗战力量的发展。

2.比较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区别与联系

要求:分析下面的史料,论证国共两党对抗日战争的贡献。

史料 下表汇总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所发行的邮票。

论证:

答案 中共在抗日战争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毛泽东《论持久战》向全国人民指明了抗战胜利的途径和前景,中共领导人民坚持人民战争的抗战路线;敌后战场从战略防御阶段配合正面战场作战到相持阶段后成为抗

战的主战场;中共始终从中华民族利益出发,倡导和维护统一战线,最终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在抗战的防御阶段,抗日是比较积极的,挫败了日寇速战速决的梦想;1942年派出远征军入缅作战,有力地支援了太平洋战场。

总之,国共两党同为抗日战争做出了贡献。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援助也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

(2014·课标全国Ⅰ,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面是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摘编。

第二十章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

第二十一章两条路线、两个战场

1.抗日战争中的两条路线

2.国民党军队的大溃退

3.平型关大捷

4.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迅速发展

第二十二章毛主席《论持久战》的发表和中国共产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第二十三章国民党反共高潮的被击退和《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

第二十四章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第二十五章解放区的巩固和发展

第二十六章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和民主运动的开展

第二十七章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1.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解放区军民大反攻和日寇的无条件投降

3.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审材料材料提供的目录反映出当时教科书有关抗日战争的主要内容,折射出时代对重大历史事件认知的影响。

审设问试题要求:①以现代人的历史视野,找出教材目录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一条修改建议。(找不足不用回答,重在提出建议,观点要正确);②说明修改的理由,要有史实依据,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答题策略(1)读材料,找出其不足(或存在的问题)。目录中没有凸显国民政府抗战,未提及国民政府在抗战中的贡献。

(2)依据所学知识,提出修改建议。例如,可以从全民族抗战角度入手,联系国民政府在抗战中的贡献,结合目录中的不足回答。

(3)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选取历史史实,说明论证所提观点(建议)。

答案示例提示:(“示例”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建议:增加“淞沪会战”一目。

理由:淞沪会战是全面抗战初期中、日双方的重大战役,中国军队顽强抵抗日军侵略,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

中国的企图。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都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应予增加,才能反映出抗战全貌。

全国卷5年考题统计

1.命题点:中共在抗战时期的统一战线政策

(2017·课标全国Ⅰ,30)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根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 )

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B.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C.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D.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

答案 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陕甘宁边区政府”和“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等可知,中共此举是为了扩大和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故B项正确。这一时期为抗日战争时期,A、 C两项所提到的历史事件与这一时间不符,故均错误;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2.命题点:抗战胜利后的国共力量对比

(2017·课标全国Ⅱ,30)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会、青年团、儿童团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组织,成员达404万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27%;中共党员占总人口的1%左右,几乎村村有党员,这反映出( )

A.革命工作的重心开始转移

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

C.统一战线范围进一步扩大

D.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

答案 D

解析材料体现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力量及群众组织的巨大发展,相较于抗战初期,反映出国共力量对比变化,故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中共革命工作重心转移,排除A项;B项与材料信息“抗日战争胜利后”不符,排除;材料反映的不是统一战线的发展情况,排除C项。

3.命题点:火柴商标图案上的抗战史印记

(2016·课标全国Ⅲ,30)下图是1932年出产的一款火柴上的图案。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

A.民族火柴工业举步维艰

B.新的营销方式得到采用

C.开始兴起实业救国思潮

D.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答案 D

解析由题干时间“1932年”,可知当时中国处于局部抗战时期,又由图片中“挽回利权”“振我中华”“十九路军”等字样,可知当时中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故选择D项。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利用国人的爱国热情推销国货在此之前就有,不是新的营销方式,中国实业救国思潮兴起于19世纪末,故B、C项错误。

4.命题点:抗战时期国民党的专制独裁政策

(2016·课标全国Ⅰ,30)1943年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这反映了国民党( ) A.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矛盾

B.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

C.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

D.力图维护一党专制的局面

答案 D

解析国民党禁止刊载的“谬误名词”都涉及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抗战的史实,这些“谬误名词”大大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地位,严重冲击了国民政府的执政能力,为了维护“一党专制”,国民党不得不把这些名词进行封杀,故选D。指定“谬误名词”及其禁止转载的做法,会激化国民党与其他党派的矛盾,排除A;政府把“争取民主”“国共合作”等归为“谬误名词”,显然不利于政府形象的塑造,排除B;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政府是合法的中央政府,中共军队是在中央政府领导下进行抗战的,排除C。

5.命题点:七七事变爆发前的国民政府抗战策略

(2015·课标全国Ⅰ,30)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它反映了国民政府( )

A.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

B.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

C.全力“围剿”红军的企图

D.试图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

答案 B

解析材料体现了国民政府在1933~1937年,在战略要地和重要城市以及交通线布置防御工事,结合背景,实质上反映出国民政府对日持久作战的战略意图。故选B项。

6.命题点:日军的经济侵华罪行

(2015·课标全国Ⅱ,30)1938年,日本侵略者在北平设立“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发行“联银券”,流通于平、津、鲁、豫等地;同时还发行了大量不具备货币性质的“军用票”,流通于市场。日本侵略者上述行径的目的是( )

A.扰乱国统区金融秩序B.转嫁战争负担

C.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D.强化物资管制

答案 B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日本侵华分析。抗战时期,日本控制沦陷区的金融,通过发行“联银券”“军用票”等掠夺财富,以战养战,其目的是转嫁经济负担,故B项符合题意;日本侵略者的这些行径扰乱的是沦陷区的金融秩序,故A项错误;封锁抗日根据地主要是依靠物资管制制度,故C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主要涉及的是日本在金融领域的举措,与物资管制关系不大,故排除D项。

1.命题点:甲午中日战争与抗日战争不同结果的比较

(2017·龙岩二模,30)中国两次反侵略战争的时长、意志和结果出现巨大反差,其根本因素是

( )

中国两次反日侵略战争对照表

A.经济实力B.民族意识

C.政府领导D.国际援助

答案 B

解析甲午战争中国的经济实力优于日本,但却获得失败的结果,抗日战争中国实力落后于日本却获得成功,故经济实力不是导致两次反侵略战争出现巨大反差的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甲午中日战争时中国国民的民族意识淡薄,而抗日战争时出现全民族抗战,故主要是民族意识的不同,故B项正确;两次战争中都有政府坚持抵抗,故政府领导不是导致两次反侵略战争出现巨大反差的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抗日战争时中国虽获得国际援助,但不是中国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

2.命题点: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

(2017·贵溪一中高考押题卷,30)下表为东北人民革命军(东北抗日联军前身)1932~1936年牺牲的人数统计表。这主要说明( )

A.国民党在抗战初期积极抵抗

B.东北军为抗战做出重大贡献

C.日本在东北的“三光”政策

D.中共抗战初期顽强抵抗日军

答案 D

解析东北人民革命军(东北抗日联军前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部队,故A项错误;东北军的前身是军阀部队,后来服从了国民政府的领导,“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军没有进行抵抗就撤出了东北,故B项错误;日本是在华北推行“三光”政策,故C项错误;东北人民革命军(东北抗日联军前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部队,根据表格数据可以得出中共抗战初期顽强抵抗日军,故D项正确。

3.命题点:国民政府的“游击战”战略

(2017·河南五校联考)1938年11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制定了“游击战重于正规战,变敌后方为其前方,用三分之一力量于敌后方”的战略。国民党此举意在( )

A.粉碎日军以战养战的企图

B.塑造政府积极抗战的形象

C.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

D.汲取中共游击战术的经验

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国民党的抗战战略。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为支持长期战争,日本采取以华制华、以战养战的策略,此时国民党提出变敌后方为其前方,目的就是要粉碎敌人的这一企图,故A项正确;材料所述措施重在抗战实际需要,而非塑造政府形象,故B项错误;材料中国民政府的战略与争夺抗战领导权无关,故C项错误;汲取中共游击战术的经验不是目的,故D项错误。

中国抗日战争大事年表

中国抗日战争大事年表 中国抗日战争的开始,史说为七七芦沟桥事变。然日本对中国本土的侵略,实以九一八事变为肇端。为全面说明这个过程,本大事年表亦始于九一八。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 在高级参谋坂垣征四郎、作战主任参谋石原莞尔和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的策划下,日本驻中国关东军于午后十时破坏南满铁路柳条沟段路轨,并诬指中国军队所为,以此为借口,向东北军北大营及沈阳发起进攻。当时东北军首脑张学良上将正养病北平,即电令沈阳守将王以哲中将不得抵抗,静候中央循外交途径解决。国民政府向日本提出严重抗议,并向国际联盟提出控诉。五日后,辽宁、吉林两省大部沦陷。 1931年9月28日民众要求抗日 南京中央大学学生要求政府抗日,赴外交部请愿。迄十二月,外埠涌入南京请愿学生达七万之众。全国民情鼎沸,要求政府收复东北。当时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坚持“安内攘外”及尽力延迟对日战争的方针。 1931年10月12日黑龙江沦陷 1932年1月28日淞沪事变 1933年4月15日日军进犯冀东 日军进犯长城无功,遂改变作战计划,向滦东进攻。先后陷秦皇岛、滦州,5月14日占领宁河。平津震动,故宫博物院所藏国宝,装箱南运。5月31日,中日在塘沽签订以划定冀东非武装区为主要内容的停战协定。华北将领宋哲元上将等四十七人联名通电反对该协定。 1935年5月29日《何梅协定》 日本中国驻屯军参谋长酒井隆大佐向军委会北平分会代委员长何应钦上将提出“中国中央军由河北省撤退,严予取缔华北抗日侮日行为”等要求。国民政府为遂行“安内攘外”政策,允许何向日本中国驻屯军司令梅津美治郎中将表示自行实施所提要求,日方称为《何梅协定》。 1935年8月1日中共《八?一宣言》 中共于“长征”途中在四川毛儿盖发表《八?一宣言》,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全国人民联合国防政府” 1935年11月24日冀东内蒙脱离中央 1936年5月5日国共初步议和 在到达延安后,中共中央发出“停战议和”通电,随即由周恩来代表中共赴上海与政府代表张冲会商。稍后应陈立夫之邀到南京谈判,条件大体谈妥,张冲陪周返延安复命。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 全国陆海空三军副总司令张学良上将和西安绥靖公署主任杨虎城在西安扣压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随即通电全国,提出八项抗日主张。16日国民政府任命何应钦为讨逆军总司令,国军向西安采取包围攻势。蒋夫人宋美龄、宋子文、戴笠等先后飞赴西安,中共则派以周恩来为首的代表团赴西安协助解决事变。25日张学良陪同蒋介石飞洛阳,次日抵南京。

爱国情怀作文(精选4篇)

爱国情怀作文(精选4篇) 爱国情怀作文(精选4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爱国情怀作文(精选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爱国情怀作文1读了《怒吼吧,黄河》这篇课文,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爱国情怀如同那波涛汹涌的江河,一泻千里,已永远地刻在我们中国人的心里,冼星海和光未然两位伟大的作词作曲者,夜以继日地谱写这部作品,终于,让这部《黄河大合唱》,受到世界的瞩目,受到世界的刮目相看。 啊!黄河!你波涛汹涌,激情澎湃,让中国的战争英雄们,深深地被你打动,把你永志不忘。正是你那虎啸龙吟之声,让他们英勇杀敌,保家卫国。你的殷红热血,哪一滴没洒落在中华儿女的心中,哪一次,没让外族侵略者惊心动魄,吓破了胆。光未然诗人见了你,早已被你震撼,为了你,辛

辛苦苦地把你唱,冼星海见你,夜以继日地把你谱写,你那雄伟的气魄,那么铿锵有力,那么心神荡漾。英勇善战的英雄们,见了你,见了你的气势,誓死要把国土保,你那雄伟的英姿,澎湃的身段,让战士们高呼“祖国万岁,“母亲河万岁”! 读完第一分句,我仿佛看到抗日战争胜利的曙光,看到了英雄们在战场上杀敌的勇敢;读完第二分句,我仿佛看到了抗日战争时期遇到的一些挫折的英雄们。日本鬼子肆虐地烧杀抢掠;读完第三分句,我仿佛看到了英雄们在抗日中取得了胜利,在战场上意气风发的气概;读完了第四分句,我仿佛看到了英雄们在战场上的英雄护国。激情澎湃的情景。 英勇奋战,不屈不挠的战士们,祖国之所以像这样繁荣昌盛,地大物博,是因为有了你们这些抛头颅,洒热血的战士,你们的爱国精神,值得我们敬重。正如名言中说得好:中国的文人,历来重气节。一个画家如果不爱民族,不爱祖国是丧失民族气节。画的价值,重在人格。人格——爱国第一。真正的爱国主义不应该表现在漂亮话上,而应该表现在为祖国谋福利,为人民谋福利的行动上。纵使世界给我珍宝和荣誉,我也不愿离开我的祖国,因为纵使我的祖国在耻辱之中,我还是喜欢,热爱,祝福我的祖国。 “啊!黄河!你怒吼吧!”中让中国人为你骄傲,让世界因你而震撼!啊!黄河!我伟大的母亲河!你哺育了我们华

高考历史抗日战争知识点总结

抗日战争是第一次全民族有组织的自卫战争,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包括了全国各阶级、各民族的一场民族战争;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具有双重性。与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连成一体;两个战场、两条抗战路线的并存是显著特点之一;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以弱胜强,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持久性,是所有反法西斯战场中开始最早、结束最晚的战场。防御阶段:1937年7月——1938年10月 相持阶段:1938年10月——1945年8月 反攻阶段:1945年8月9日——1945年8月15日 一、九一八事变 1.原因: ①灭亡中国,称霸太平洋是日本的既定国策 ②1927年东方会议确定了“征服满蒙”方针 ③为摆脱1929——1933年经济危机 ④国民政府全力围剿红军,日有机可乘 ⑤欧美忙于应付危机,无暇东顾,苏联忙于社会主义建设.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2.过程: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侵略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段轨道,反诬中国军队破坏,炮轰东北军驻地,攻占沈阳,制造“九一八事变”. 3.国民政府政策:不抵抗政策 4.结果: ①东北三省沦陷 ②1932年建立伪满洲国 二、七七事变 1.经过: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借口一个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拒绝.日军随即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中国军队奋起抵抗。这就是“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 2.影响: ①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 ②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总结:防御阶段日军的军事行动主要有哪些? ①1931年九一八事变 ②1932年“一二八事变”进攻上海 ③1935年“华北事变”——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抗日战争重点及练习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抗日战争重点及练习 作者:尹志国转贴自:中学历史在线 第六单元抗日战争时期 一、阶段特征: 1937年7月到一九四五年八月是抗日民族战争时期。这个阶段的基本特征是全民族抗战。有三条线索:1、一对主要矛盾:日本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矛盾。2、两条抗战路线和两个战场:国民党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智力投资路线;共产党执行全面抗战路线,人民战争的路线。在2条不同根本路线的指导下,分别出现了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和国民党负责的正面战场。3、三个发展阶段:战略防御阶段战略相持阶段和战略反攻阶段。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卢沟桥事变,中国军队奋勇抵抗,全国性抗战爆发。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和积极努力下,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正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抗击日军的大举进攻,先后组织了淞沪、太原、徐州的会战。国民党军队虽然英勇抗击,但由于执行片面的抗战路线不断丧师失地。中共洛川会议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开辟了敌后战场。在敌后战场,共产党放手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使抗日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严重威胁敌人的后方。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以后,由于日本的政治诱降,汪精卫集团公开叛国投敌,蒋介石集团的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制造皖南事变,发动反共浪潮。中国共产党坚持敌后抗战,组织百团大战,今年的经济烦躁的斗争。同时抗日根据地还采取开展大生产运动的措施,克服困难渡过难关。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军民成为中华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一九四四年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始经过反复为了争取抗战胜利中共召开七大,为实现中国光明的前途整顿条件。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 二、分析下列的现象 1、正确认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九一八事变以后,中日民族矛盾激化,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内阶级矛盾下降为次要矛盾,民族矛盾的激化是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主要动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在国共合作基础上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从九一八事变到193年的八一宣言发表前是抗日反蒋阶段,从八一宣言发表到一九三六年的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是逼蒋抗日阶段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到一九三七年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是联蒋抗日的阶段看这是利好,由于国内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加上蒋介石坚持独裁内战的方针中关系逐渐脱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克服存在。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代表阶级利益的不同是导致统一战线破裂的主要因素抗日民族统一

抗日战争十大战役

抗日战争十大战役 分别是:淞沪会战,上高会战,南京保卫战,长沙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保卫战,桂南会战,滇缅之战,湘西会战,太原会战 1.淞沪会战 简介 淞沪会战自1937年8月13日晨,日军以日租界和黄浦江上的军舰为基地,向闸北一带进行炮击,我军奋起还击开始,至11月12日我军西撤结束。[1] 这次战役,日军以松井石根大将为总司令,先后投入陆,海,空与特种兵部队近30万人,动用舰船130余艘,飞机400余架,战车300余辆,狂妄地宣称1个月内占领上海。当时的国民政府先由冯玉祥,后由蒋中正(兼)任第3战区司令长官指挥。先后调集中央部队,广东,广西,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部队和税警总团,中央军校教导总队,以及部分省市保安总队,总计兵力约70万余师,奋勇迎战。 战果 淞沪会战挫败了日军中央突破,速战速决的战略意图,粉碎了他们3个月灭亡中国的美梦。它是我国从局部抗战转向全面抗战的历史转折点。 这次战役,日伤亡6万多人,被我军击毁击伤飞机200多架,舰船20余艘。但是我军以落后的武器死守被日军优势火力控制的战线,加上指挥失当,伤亡重大,有大约30万将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我军团级干部损失过半,导致我军中下层出现断层,致使我军战力在后续出现下滑。 淞沪会战,一寸山河一寸血!!! 2.上高会战 “上高战役”闻名中外,又称“锦江会战”。上高会战,中国军队击毙日军少将指挥官岩永、大佐联队长滨田,歼灭日军16000余人,击落敌机1架,缴获日军军马2800余匹,辎重物资无数。军委会参谋总长何应钦将称之为“抗战以来最精彩的一战”。蒋介石对担任攻击主力的74军甚为满意,特以军委会名义授予74军“飞虎旗”一面,此为国民革命军中最高奖励。 背景 当时,日寇企图拔掉驻守在上高的中国军队第19集团军这颗钉子,于元月份开始,盘踞在南昌的日军,陆续将派往鄂西及武汉的部队调返原驻地,并积极补充兵员,增加给养。日军积极进行渡河及夜战演习,并有侵华日空军第3飞行团主力先后飞抵南昌机场。日军拟兵分三路,总兵力约6.5万人,配有战车40辆,飞机150架,以第11军团司令官园部和一郎为总指挥。 战斗过程 1941年3月15日,圆部和一郎指挥2个师团、1个独立混成旅团,由安义、南昌等地分3路向上高地区进攻,企图攻歼国民党军第9战区第19集团军主力。 安义;中路日军第34师团占领高安后,向官桥、泗溪等地继续攻击;南路独立混成第20旅团一部在独城、经楼地区被国民党军第49军阻击,主力被阻止在灰埠,被迫渡江北上与第34师团会合。第9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19集团军总司令罗卓英于19日下决心:利用既设阵地,逐次抗击,诱日军进入上高地区予以围歼。当即电令:“严饬各军积秀对敌猛攻,务将深入之敌,歼灭于高安锦河南北地区。”为了增强罗集团的攻击力量,第战区长官部抽调王陵基川军陈良基、傅翼两个师由三都导区兼程南下。各军慑于军律之森严,又知援军即将到达,士气大振,奋勇争先与敌搏斗,围歼日军第34师师团之战于上高地区展开。 日中路军第34师团本已陷入绝境,而第34师团夺取上高的野心却未死,自19日经余程万师阻止于泗水东岸泗溪附近后,20日第34师团又采取锥形突入之战术,集中大炮十余门、飞机30余架,集中轰击泗水西岸唐、港西罗地区,阵地被毁,敌军遂乘机分由档口、港西

抗日战争系统图示

抗日战争知识系统图示 一、系统图示 【说明】 该图示将本章四“节”内容有机地联系了起来,使四“节”内容成为一个整体。①该图示表明了本章各主要事件之间的关系,比如,“七七事变”和“八一三事变”最终促成了“国共合作”的实现,国民党的“消极抗日”导致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大溃败”,“日本侵略方针的改变”导致了“汪精卫叛国投敌”和蒋介石“内外政策”的改变,等等。②该图示隐含了本章四“节”之间的关系,比如,第一节“国共合作抗日”是第二节“日本侵略方针的改变”的原因之一,第二节“日本侵略方针的改变”又导致第三节“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发生转变,同样第二节“日本侵略方针的改变”和第三节“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的转变又给中国共产党的抗日带来了严重困难,因此才有了第四节“共产党坚持抗战和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③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是一个过程,“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从八一宣言、瓦窑堡会议、到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国共两党实现了初步合作;抗战时期从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中共军队的改编到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国共两党实现正式合作。因图示主要表示事件之间的关系,所以国共合作的过程没有完全表示,只是将七七事变和八一三事变的促进作用表示了出来。④该图示表明了抗战的

两个战场和两条不同的抗战路线,即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和片面抗战,及共产党的敌后战场和人民战争路线。 二、世界形势与抗日战争时、事对比数轴图示 【说明】 由该图示可以看出抗战时期的中外事件之间的关系①日本法西斯的侵华及失败与世界法西斯的扩张及失败密切相关。比如,1936年,德、日反共产国际协定签订和1937年德、意、日三国轴心的形成,是日本1937至1938年发动大规模侵华的重要原因;1943年北非战事结束、意大利投降、1945年德国的投降,都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日本的侵华战争,并加速了日本的投降。②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的进程与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密切相关。比如,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太平洋战场形势的变化,1943年开罗宣言发表,1945年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的召开,都加快了中国人民战胜日本法西斯的步阀。③该图示表明了日本、国民党、共产党三者之间的关系,如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和八一三事变促成了国共两党的合作抗日,日本侵华方针的改变导致了国民党发动了积极反共的皖南事变和消极抗日的豫湘桂战役的惨败,日本对根据地的大扫荡导致中共根据地的困难并加紧进行根据地建设。

中国抗日战争心得【精品】

我们不鼓励战争,但是像抗日战争却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下面是整理的关于中国抗日战争心得,希望能够给大家以启迪。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在这特别的日子里,我感受良多,为此谈谈我的心得体会。本文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心得体会,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决心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积极进取,锐意创新。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抗日战争,中国胜利。从甲午失败到抗战胜利,历史走过了半个世纪。中国当年是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为什么能够战胜不可一世的日本军国主义、夺取胜利呢?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古往今来,任何一个有作为的民族,都以自己的独特精神著称于世。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进行的一系列抗争,就是中华民族觉醒的历史进程,就是中华民族精神升华的历史进程。这种民族觉醒和民族精神升华,在抗日战争时期达到了全新的高度。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这个战争促进中国人民的觉悟和团结的程度,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的一切伟大的斗争没有一次比得上的。”面对民族存亡的空前危机,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全体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共御外侮,为民族而战,为祖国而战,为尊严而战,汇聚起气势磅礴的力量。中国人民抱定了“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的决心,抱定了血战到底、抗战到底的信念,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爱国主义篇章。 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近代以后,中国人民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治统治集团的腐朽无能和民族内部软弱涣散。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和成长起来的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捍卫民族独立最坚定,维护民族利益最坚决,反抗外来侵略最勇敢。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制定正确战略策略,开辟广大敌后战场,成为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无论条件多么艰苦、形势多么险恶、战争多么残酷,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同各爱国党派团体和广大人民一起,共同维护团结抗战大局。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的政治主张、坚定意志、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引领着夺取战争胜利的正确方向,成为夺取战争胜利的民族先锋。 全民族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法宝。人民群众是战争胜利最深厚的伟力。中国共产党坚持动员人民、依靠人民,提出和实施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和一整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广泛开展伏击战、破袭战、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等游击战的战术战法,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的敌后战场和国民党指挥的正面战场协力合作,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局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全民族抗战的胜利,是全体中华儿女的荣光!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进程中,苏联、美国、英国等反法西斯盟国为中国人民提供了宝贵的人力物力支持。朝鲜、越南、加拿大、印度、新西兰、波兰、丹麦以及德国、奥地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日本等国的反法西斯战士直接参加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我们不会忘记给予中国人民道义和物质等方面支持的国家和国际友人,不会忘记在南京大屠杀和其他惨案中为中国难民提供帮助的外国朋友,不会忘记同中国军队并肩作战、冒险开辟驼峰航线的

抗日战争总结 高中历史

抗日战争 一.背景 日本:日本首相田中又向天皇上奏了《帝国对满蒙之积极根本政策》的秘密奏折(即《田中奏折》),明确提出了“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的扩张总战略蓝图。 中国:国共十年内战。 国际:世界大国、大国集团和国际组织多采取“不干涉”的绥靖政策,从而在客观上起到了放纵日本对中国侵略的作用。 二.经过 1931年,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 1933年5月,冯玉祥,吉鸿昌在张家口成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1933年11月,福建事变。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将领蔡廷锴、蒋光鼐以及国民党内爱国人士李济深、陈铭枢等发动福建事变。此前,第十九路军代表同中央根据地的红军代表签署了《反日反蒋的初步协定》。 1935年8月1日,八一宣言。中国共产党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呼吁全国各党派、各阶层、各军队团结起来,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935年12月9日,北平,一·二九运动。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1935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在瓦窑堡会议,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为全面抗日的到来做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1936年5月,宋庆龄、沈钧儒、邹韬奋、陶行知等爱国民主人士发起成立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 1936年5月,中共中央发布《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放弃了“反蒋抗日”的口号。9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明确提出党的总方针是“逼蒋抗日”。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大义出发,确定促成事变和平解决的基本方针。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是战略防御阶段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 1937年8月13日,上海,八一三事变。日军企图“三月亡华”。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专题知识点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基础梳理】 第14课难忘九一八、西安事变 1、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 (1)背景:1929—1933年经济危机,使日本经济困难,为转移矛盾。(2)时间:1931年9月18日 (3)地点:沈阳柳条湖 (4)借口:日军有预谋地炸毁了南满铁路柳条湖一段路轨,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 (5)政府政策:蒋介石下令实行不抵抗政策。 (6)结果:日军占领沈阳不到半年,东北三省沦陷。 (7)抗战:抗日义勇军、杨靖宇 (8)影响:标志中国局部抗战开始。 (9)中国局部抗战开始的表现: A、东北人民和为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起东北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 B、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C、嫩江大桥之战是九一八事变以来,中国东北守军与日军第一次激烈的战斗。在马占山率领下,多次击退强敌。 2、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 (1)背景:日本侵华,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2)中共主张“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南京沦陷,1937.12国民政府迁都重庆(战时陪都)屠杀中国军民30万人以 上 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六周之内屠杀军民30 多万人,体现了日本法西斯的凶残和野蛮。(与火烧圆明园类似) 3、近年来,日本出现了一股美化侵略战争的逆流,对此你有何认识? ①这种行径不利于今天中日关系健康、友好、正常地发展。 ②日本应正视历史、以史为鉴、反对战争、珍爱和平,这样才能把握未来,取信于亚洲和世界人民。 ③我们应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4、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的侵略中国的事迹::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 5、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英雄:杨靖宇、佟麟阁、赵登禹、左权。 抗日战争胜利(1937.7.7—1945.8.15) 1、平型关大捷:(中共)和台儿庄战役(国民党) (1)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林彪) (2)台儿庄战役:1938年春、李宗仁,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2、百团大战(中共) (1)中共总后方:延安 (2)时间:1940.8 (3)领导人:彭德怀 (4)主要目标: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 (5)意义: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3、中共七大

抗日战争练习题

考点14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说明全解知识清单 ——明确考什么 一.“九·一八”事变:1931、9、18,日军炸毁沈阳柳条湖村南满铁路的路轨,接着进攻 沈阳;东北三省沦陷;中国进入艰难的局部抗战时期 二.西安事变 1.概况:1936、12、12,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留蒋介石,实行“兵谏”,逼蒋抗日; 中国采取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方针;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2.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变的关键,它标志着10年内战局面的基本结束三.全民族抗战的兴起 1.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1937、7、7,日军炮轰卢沟桥和宛平城,二十九军奋起还击, 标志全国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爆发 2.南京大屠杀:1937、12 日军杀害中国军民30万人以上 3.平型关大捷:抗战以来首次大捷,由八路军取得,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4.台儿庄战役:李宗仁徐州会战组成部分是国民党正面战场上的一次重大胜利 5.百团大战:彭德怀、朱德指挥八路军取得中国军队主动出击的最大规模的战役 6.抗日战争胜利意义:1945、8、15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是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 的民族解放战争;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 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四.中共七大(1945年延安) 内容:(1)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提出了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 主主义的中国。(2)选举了以毛泽东为主席的新的中央委员会。 备考建议 本考点注意对西安事变的概况以及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抗日根据地军民的英勇抗战精神,揭露侵华日军的罪行,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的理解和掌握。 高频考点标准解题 ——知道怎么考 15,(2005重庆)九.一八事变后,由于蒋介石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不到半年日本就占领了中国() A西南三省B西北五省 C华东五省D东北三省 考点:九.一八事变。本考点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思路;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重要历史事件的识记能力。经分析可知只有D项符合提干。 答岸:D 评注:对于此类问题应注意抓住提干的关键词“九.一八事变”,再对选项进行分析排除

抗战建国纲领

1、《抗战建国纲领》:抗战初期中国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上通过的指导抗战的纲领性文件,是国民党抗战时期的政治纲领。该纲领系统阐述了国民党的抗战政策,除前言外,分为总则、外交、军事、政治、经济、民众动员、教育七项,共33条。其总口号是“抗战必胜,建国必成”,强调抗战和建国应同时并进。在抗日方面表现了积极态度,但对发展民众抗日运动加以种种限制。它集中反映了国民党实行的片面抗战的指导路线。 2、减租减息:中共在抗战时期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政策。其主要内容是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这一政策的实施,既团结了地主,增强了抗战力量,也改善了农民生活,提高了他们的生产和抗日的积极性。 3、精兵简政:抗战时期,中共为解决财政困难而实行的一项政策。精兵,就是缩编主力部队,充实连队,加强地方部队和发展民兵。简政。即为精简机构,裁减冗员,实行合署办公。通过精兵简政,提高了主力部队的战斗力,增强了政府机关的行政效能,减轻了人民负担。 4、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是以文教界中上层知识分子为主的政党,爱国民主党派之一。1941年3月在重庆秘密成立,定名为“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主张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944年秋,改称“中国民主同盟”。解放战争时期,民盟起着组织者和领导者的核心作用。1947年10月,国民党内政部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民盟总部被迫解散。1948年1月,在香港重建组织,成员主要是文教界知识分子。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建国后,团结、推动盟员及所联系的群众,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5、乡村建设派:乡村建设运动是20世纪20-30年代中国一批以晏阳初、梁漱溟为代表的中间派别知识分子为了改变中国社会的落后面貌,提倡并实践的一种对乡村的文化教育运动。晏阳初主张用教育手段来复兴农村、复兴中国,并在河北省定县搞了平民教育、县政建设试点。梁漱溟试图用儒家思想解决中国落后问题。他系统提出乡村建设理论并在山东省搞了试点。这些运动反映了中国知识分子救国热情,并且也有一定效果,但是在不触动当时旧制度的前提下,仅靠教育复兴中国农村只能是幻想。 6、《共同纲领》: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纲领是由中国共产党负责起草,是在中共领导下,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民代表共同制定的建国纲领,是全国人民在一定时期共同的奋斗目标和统一行动的政治基础。《共同纲领》除序言外,还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体以及国家政权机关、军事制度、经济、文教、民族、外交政策的总原则。在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前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7、中央研究院:1928年6月成立于南京,直隶国民政府,是民国时期最高的学术研究机构。其主要任务是从事科学研究并指导、联络、奖励学术研究(“实行科学研究,指导联络奖励学术之研究”)。蔡元培为第一任院长。初设时有物理、化学、天文、气象等8个研究所和一个自然博物馆,后又增加了数学、动植物研究所。(中央研究院成立以来,从事科学研究并指导、联络、奖励学术研究,为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及中国学术界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做出很大贡献。)中央研究院为民国时期中国科技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央研究院是新中国组建中国科学院的重要基地。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部分人员随之迁台,并沿用其名。 8、重庆谈判:1945年8月,蒋介石在美国扶蒋反共政策的支持下,一面假装要“和平”,一面准备内战。他曾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举行和平谈判。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组成中

6.部编历史中考复习之教材知识梳理近代史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 模块二中国近代史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全国视野·教材改编题 1. (2018绵阳)1931年9月18日,日本突然袭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随即占领沈阳。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从材料中可以得出的正确信息是()A. 日本首次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B. 中国抗日战争从九一八事变开始 C. 国民党正面战场开始了全面抗战 D. 中国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 (2019咸宁闭卷)1937年11月28日伦敦《泰晤士报》报道:“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此前所未闻者。……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影响。”此报道所描述战役的意义在于() A. 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B. 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 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D. 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3. (2019河池闭卷)1941年12月,日军调集10余万兵力,以空军为掩护,对某地发动进攻。面对日军的进攻,中国军队与日军鏖战肉搏,反复争夺阵地,最后取得了会战的胜利。这场“会战”是()A. 淞沪会战 B. 武汉保卫战 C. 台儿庄战役 D. 第三次长沙会战 2020备考好题精练 选择题 1. 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标志着() A.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B. 中国抗日战争的开始 C.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确立 D. 中国全面抗战开始 2.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可以说是一件不幸中的幸事,既帮助统一了国家,也停止了内战。蒋中正(介石)不再被看作是抗击日军的绊脚石……”对于材料所讲述事件结局的评述正确的是()A. 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B. 揭开了全国性抗日战争的序幕 C. 蒋介石主动授受了停止内战的主张 D. 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知识点总结

第16课抗日战争 日本侵华大事记(20世纪30年代前) 19世纪60年代侵略台湾 1894—1895年发动侵华甲午战争 1897年参与瓜分中国,将福建作为势力范围 1900年参加八国联军侵华 1904—1905年日俄战争,将侵略势力扩张到我国东北 一战期间日本对德宣战,侵略山东, 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一、日本侵华原因 1.日本: (1)经济危机使日本资本主义发展陷入困境,法西斯政权希望通过对外战争摆脱困境(2)“大陆政策”(蓄谋已久)[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6d6800420.html,] 2.中国:国共对峙,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奉行不抵抗政策,正在忙于剿共,对日本蓄谋已久的战争未做好准备(有机可乘) 3.国际:英法美的绥靖政策(国际环境宽松) 二、20世纪30年代日本制造主要的侵华事件? 1.局部侵华: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 一?二八事变袭击上海 在中国东北扶植伪满洲国 华北事变威逼平津(标志:中日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2.全面侵华:1937.7.7卢沟桥事变 [来源:学|科|网Z|X|X|K] 三、全民族抗战

1.开始标志:卢沟桥事变标志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原因 (1)决定因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2)推动因素:抗日救亡运动运动不断高涨的推动[来源:学.科.网] (3)主导作用:中国共产党倡议、主导和积极促成 3.全民族抗战的史实 (3)国外战场: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①目的:确保滇缅公路这条国际交通线 ②战果:中国远征军救出被围英军七千多人; 1945年初,在英美军队配合下,中国远征军击败侵缅日军。 四、日本的滔天罪行 1.南京大屠杀 1937.12 2.潘家峪惨案 1941 3.七三一部队

2018年中考历史专题训练卷抗日战争(有答案)

抗日战争 1.某同学想了解中国抗日战争“十四年抗战”的起点事件,应向他推荐下列哪一部作品? A. B. C.D. 2.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西安事变资料卡片。卡片中表述错误的是 A.发生时间 B.发动者 C.解决过程 D.历史影响 3.漫画《东北军脚上的镣铐》形象地揭示了九一八事变后,不到半年,我国就丧失了一百多万平方千米河山的主要原因 A.日军突然发动袭击 B.英美等国纵容日本侵华 C.抗日义勇军力量弱小 D.蒋介石奉行不抵抗政策 4.卢沟桥在古代被誉为“燕京八景”之一,因清代乾隆帝亲笔御书“卢沟晓月”四字立碑于桥头而闻名;卢沟

桥在近代又因日本发动“七七事变”而震惊世界。该事变标志着 A.中国局部抗战开始 B.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5.《南京大屠杀的虚构》出版后,日本右翼势力给予了高度评价,渡部升一在其初版本的护封广告词中写道:“读了此书,如果今后有人仍然再提南京大屠杀,那就只能说他是煽动反日。”我们批驳上述荒谬观点的有力证据是 A.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述 B.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C.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 D.当年幸存者的控诉材料 6.在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次联手,共御外侮。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八路军、新四军改编的完成 C.国共合作宣言和蒋介石谈话的发表 D.淞沪会战的爆发 7.1937年8月,许多红军战士舍不得摘下带有红五星的八角帽,不愿换上佩有青天白日徽的黄军帽。刘伯承劝道:“这帽徽虽是白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和红军帽告别吧!”“救中国”的含义是 A.开赴北伐战场 B.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C.胜利结束长征 D.国共合作抗击日寇 8.蒋介石在台儿庄战役大捷后的电报中说:“此次台儿庄之捷,幸赖我前方将士之不惜牺牲,后方同胞之共同奋斗,乃获此初步之胜利。”由此可见,台儿庄大捷的主要原因是 A.前方将士不怕牺牲 B.后方同胞大力支援 C.全民族抗战局面形成 D.蒋介石的正确领导 9.1945年8月15日晚,日本宣布投降的消息传遍全国。全国人民欢欣鼓舞,庆祝抗日战争的胜利。下列有关抗日战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 B.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C.外国援助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D.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中国抗战史概述

中国抗战史概述 抗日战争是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中国人民进行的8年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也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这场战争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有社会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广泛参加的全民族抗战。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蒋介石下令“绝对不抵抗”,东北军一枪未发,即让出沈阳城。日军得寸进尺,4个多月内,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全部沦陷。日本强占东北后,中国人民就开始了武装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但在1937年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前,未能形成全国性的民族战争。 1937年7月7日夜,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附近,以军事演习为名,突然向当地中国驻军第二十九军发动进攻,第二十九军奋起抵抗。中国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从此开始。8月13日,日军又进攻上海,同样遭到中国守军的顽强抵抗。至此,中国结束了对日本侵略者步步退让的不正常状况,开始了有组织的全面抗战。 中国共产党面对民族危亡的严重形势,率先捐弃前嫌,主张国共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共同挽救中华民族。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了《八一宣言》,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并就此同国民党进行了多次谈判。1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作为领导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根本方针。在中国共产党的倡议和督促下,1937年9月,国共两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抗日战争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是战略防御阶段。

我们的爱国情怀_600字

我们的爱国情怀_600字 读完《怒吼吧,黄河》这篇课文,我们的心灵被深深的震撼了,我们的爱国情怀在这个时刻突然被激发。我们为祖国呐喊,为祖国喝彩! 啊!黄河!你波涛汹涌,激情澎湃,让中国的战争英雄们,深深地被你打动,把你永志不忘。正是你那虎啸龙吟之声,让他们英勇杀敌,保家卫国。你的殷红热血,哪一滴没洒落在中华儿女的心中,哪一次,没让外族侵略者惊心动魄,吓破了胆。光未然诗人见了你,早已被你震撼,为了你,辛辛苦苦地把你唱,冼星海见你,夜以继日地把你谱写,你那雄伟的气魄,那么铿锵有力,那么心神荡漾。英勇善战的英雄们,见了你,见了你的气势,誓死要把国土保,你那雄伟的英姿,澎湃的身段,让战士们高呼“祖国万岁,“母亲河万岁”! 读完第一分句,我仿佛看到抗日战争胜利的曙光,看到了英雄们在战场上杀敌的勇敢;读完第二分句,我仿佛看到了抗日战争时期遇到的一些挫折的英雄们。日本鬼子肆虐地烧杀抢掠;读完第三分句,我仿佛看到了英雄们在抗日中取得了胜利,在战场上意气风发的气概;读完了第四分句,我仿佛看到了英雄们在战场上的英雄护国。激情澎湃的情景。 英勇奋战,不屈不挠的战士们,祖国之所以像这样繁荣

昌盛,地大物博,是因为有了你们这些抛头颅,洒热血的战士,你们的爱国精神,值得我们敬重。正如名言中说得好:中国的文人,历来重气节。一个画家如果不爱民族,不爱祖国是丧失民族气节。画的价值,重在人格。人格——爱国第一。真正的爱国主义不应该表现在漂亮话上,而应该表现在为祖国谋福利,为人民谋福利的行动上。纵使世界给我珍宝和荣誉,我也不愿离开我的祖国,因为纵使我的祖国在耻辱之中,我还是喜欢,热爱,祝福我的祖国。 我们伟大的祖国,我们为你喝彩,让我们的爱国情怀在这一刻怒吼吧!我爱你,祖国!

近代史论文——抗日战争

广石化2011-2012年第一学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科目考查卷 专业班级:任课教师: 姓名:学号:成绩: 谈中华民主之抗日战争 前言:在日益严峻的国际大环境底下,我们更应该了解历史,尊重历史,还原历史。让后 日铭记着我们先辈的共荣历史,从而警醒后人。 一、日本侵略中国的种种恶性 19世纪60年代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并逐渐发展成为 军国主义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军国主义势力进一步控制本国政权, 对内镇压人民,对外侵略扩张。然而,日本就开始了侵略中国的步伐:发动九一 八事变、制造华北事变、卢沟桥事变,各种各种都是日本为了满足自己的野心, 故意制造的虚假事件。日本的残暴的殖民统治对我们中华民族造成了深重的灾 难。它不仅将宝岛台湾进行了长达50年的殖民统治,还在东北扶持了“满洲国”,企图将东北从祖国怀抱分割出去,最后还诱降汉奸汪精卫成立伪“中华民国国民 政府”。然而,最令人发指的就是日本对中的大规模侵略对中华人民造成了无法 弥补的伤害。无论是“南京大屠杀”、还是“慰安妇”,这些词语真是无声地控 诉着日本侵略者得无耻的面孔。 除此之外,日本侵略中国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掠夺中国的资源和财富。日本侵略者在东北成立了“南满铁路株式会社”、“满洲重工业股份公司”两大垄断企业,独占全部重工业和铁路交通,控制了东北的经济命脉,肆意掠夺矿产资源。在关内就由日本“华北开发股份公司”和“华中振兴股份公司”分别主管对华北和华 中的经济掠夺。日本侵略者还大肆掠夺占领区的土地及农产品。他们还推行“粮食出荷”政策,对农产品实行严格的统制和垄断,强迫农民将粮食等主要农产品

廉价出卖给伪政府,除保证侵华日军的需求外,大部分粮食被运往日本国内,为了它那对外扩张的野心作准备。 二、中华民主抗战的转变 众所周知,在反侵略战争的开始,作为当时的国民政府——国民党,采取的是不抵抗政策。这大大地降低了中国人民的爱国、救国热情。这时,中国共产党率 先举起了武装抗日的旗帜。在九一八事变后,中共中央即发表宣言;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的目的是使中国完全变成它的殖民地。又发布一系列文告,号召全国工农武装起来,进行民族的自卫战争。中国共产党不仅积极参加和推动各地的抗日救亡运动,而且直接领导了东北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中共中央以及东北党组织先后选派罗登贤、杨靖宇、赵尚志、周保中、赵一曼等到东北,加强中共 满洲省委及各级地方党组织的领导力量。东北抗联同日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 争,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在中国共 产党关于救亡图存、全民抗战的号召和中共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举行声势浩大的抗日示威游行,喊出“反对华北自治运动”、“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遭到国民党军警镇压。12月16日,北平学生和市民1万多人在天桥召开市民大会。会后,举行了更大规 模的示威游行。这就是一二九运动。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为了实现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伟大目标,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在进行“哭谏”无效的情况下,依然实行了“兵谏”,扣留了蒋介石。紧接着西安事变 的和平解决,成为了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中国内部矛盾有了初步的缓解,开始进入了全面抗战时期——抗日战争是 中华民族全民族的反侵略战争,是一场正义战争。全国各界民众以不同形式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投入了全民族抗战。 中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爱国人士积极投入抗日洪流。民族工商业者踊跃为前线捐赠钱物,一些人还不避艰险,把工厂迁往大后方。中华民族革命同盟、国家社会党、中国青年党、中华职业教育社、乡村建设派等,一致拥护国共

感动抗日精神主习题活动方案

感动抗日精神主习题活动方案 感动抗日精神主题活动方案 活动目的: 1、了解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艰苦卓绝的革命历史,表达对英雄人物和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对广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理想信念教育,培养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增强民族使命感。 2、培养学生组织、思维、口头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并在活动中增强合作、竞争的意识。 活动准备: 1、指导学生通过查阅相关历史书籍等途径了解抗日时期重大战役。 2、翻阅小学语文教科书,讲述抗日小英雄的故事。 3、鼓励学生观看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永远的丰碑》,记录、整理抗日英雄谱。 4、学唱革命歌曲。 活动过程: 一、渲染氛围,提示主题 同学们,你们熟悉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郞》这首歌曲吗?知道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年代吗?(抗日战争时期)是啊,抗日战争时期发生了许许多多这样的故事,有许许多多像王小这样的英雄,正是因为有了他们同,才有了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今天,我们就一同回

顾60年前的抗日战争,了解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艰苦卓绝的革命历史,让我们在英雄们伟大精神的激励下健康成长。 二、交流整理,设计主题 你们都知道抗日战争的哪些信息?(学生交流时教师随机归纳) 1、了解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些重大战役。 2、认识一些着名的抗日英雄,走进他们的内心深处,赞美他们的伟大精神。 3、认识一些抗日小英雄,说说我和小英雄比童年。 4、与身边的抗日英雄零距离接触。 5、唱一唱抗战时期的歌曲。 …… 可以给自己选择一主题设计一个合适的名称。 三、开展调查,了解主题 1、调查方式:查阅相关历史书籍,翻阅小学语文教科书,观看电视台专题节目,采访身边的抗日英雄等。 《游击队歌》 …… 小组成员合唱其中的一首,还可以根据搜集的资料说说歌曲创作的有关故事,鼓励学生哼唱。 五、实践拓展,延伸主题 通过这次调查,同学们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